晚清“用物观”的演变

晚清“用物观”的演变

一、晚清“体用观”的嬗变(论文文献综述)

杨念群[1](2020)在《晚清“中体西用”说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生成与转型——以民初以来的若干讨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体西用说"是由19世纪末一批具有革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率先提出,后经洋务派官僚引申论证所形成的一种融合中西知识的学说,"中体西用说"最初论证的着力点落在"西学",虽然表面主张"以中学为体",实则是以此掩饰其输入西学的真实意图。随着甲午战后维新派力促变更政体,此说取向随之发生变异,成为维护儒教正统以对抗清末政治改革的学说。"中体西用"的内涵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有着密切的关联,逐渐成为守旧文人抗衡与疏离西学侵蚀的精神支柱。因此,有必要对民初以来有关"中体西用说"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的诸般讨论做概要性评析。

李会军[2](2020)在《郭嵩焘政教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郭嵩焘,晚清知名政治家、思想家。他既有传统士大夫的身份意识,又有当时国人鲜有的现代观念,故而,反映在他的政教思想与作为上,便有了开时代风气之先的特质。郭嵩焘在国运交困之际,被清政府派为首任驻外公使,这是其思想形成的重大契机。郭氏着名的“政教为本”思想,也以出使英法为界,呈现出前后相连又有所区别的两个阶段。出使之前的“朝廷政教为本”说,已经有了纪纲法度和人心风俗的思想内涵;出使之后的“纪纲法度和人心风俗为本”说,因汲取西方政教风俗的合理成分而多有突破和发展。郭嵩焘毕生追求重建三代之治的王道秩序。这是基于他对三代之治所体现的“天下为公”思想和秩序的高度信仰。郭氏“公天下”的制度构想,极富近代色彩,即学习借鉴现代西方的政治体制。他所理解的“公天下”,一端是“公其政”,另一端是“公其利”。他提出了“利天下”的各项具体措施,如务求便民的行政制度,以通商为经国大政的经济制度,维持国体保护人民的外交制度等。这在洋务时期的知识界和思想界,是十分可贵的思想火花,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不宜忽视的重要地位。“公天下”的实现,离不开个体与群体的道德认知,故郭嵩焘提出了“人心风俗为本”的思想主张。郭氏认为,社会道德的建立,离不开道德、学术、政治三者的良性互动。道德是核心内涵,学术是理论基石,政治是根本手段。道德、学术、政治三位一体,互为表里,可谓是道学政相统一的儒学传统的近代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改革思路上,郭氏也归心“三代”,认为应继承“三代学校之制”,并取法西洋“学仕两途相倚”的学校制度。这寄托了他回向三代的理想,又蕴含着借鉴西方富强之道及其学校制度的现实指向。郭嵩焘的政教思想不仅有具体的制度构想,还有深层次的道论依据。“道非诚不立、非几不行”的哲学观点,高扬了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一方面,诚与几对于天人之道的确立和实现具有关键意义;另一方面,诚与几对于公天下、利天下等政教观念与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也具有关键意义。由此,郭氏颇具特色的诚论和几论,构成了其道论与政教思想的连接纽带或沟通中介。相应地,郭嵩焘的政教思想也有其独特的方法论依据,即通观古今理势之变和审量天下人心之平的历史主义方法,参证中外的比较方法,以及实事求是的哲学方法,这就为近代中国人思考如何向西方学习的时代难题提供了思想方法。综合地看,郭嵩焘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对晚清政治文化转型产生了不宜低估的影响。但在郭氏试图应对晚清政教困境的过程中,又面临着新的思想困境和社会困境。郭嵩焘作为挽澜者,却被浪潮席卷而去,而政治文化转型仍是晚清时代留给后人的历史课题。总之,郭嵩焘继承了中国传统政教思想,并汲取了西方政教观念,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质的政教思想,从而开启了政治文化近代转型的先声。

张波[3](2020)在《赖山阳唐诗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赖山阳是日本江户后期着名的汉学家和诗人。他出自书香门第,父辈多有诗名,拥有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很早就接触到唐诗,其诗文集中就常见用唐人诗语及仿效唐人之作。他交往的人也多是诗坛名家,且其中不乏有唐诗的倡导者;其身处的江户时代盛行或尊唐或宗宋的诗学思潮,唐诗接受的历程也几经变化。赖山阳曾言“于是益知唐人妙处,有后世所不及”(1),旗帜鲜明地表现了他对唐诗的尊崇。选本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承载着选家的诗学观念;附在其间的评语更直接地表达出评论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山阳选评有《唐绝新选》及《韩苏诗抄》《杜韩苏三家古诗钞》《<锦绣段选>选》等数个与唐诗相关的诗歌选本。在所选唐诗的体式上,赖山阳偏爱七绝和古体诗;在所选唐诗的时段上,呈现出“我选中晚唐多”(2)的倾向;在所选唐诗的题材方面,赖山阳选录了很多中晚唐咏史诗及史论诗;在评论唐诗作品时,山阳表现出对萎靡纤巧诗风的批评;唐代诗家中,山阳最为推重杜甫和韩愈,不仅专门选评他们的诗集,且其汉诗创作也以拟似杜诗、韩诗为归旨。赖山阳唐诗观的形成首先即有诗歌自身的因素影响,其次与他所在的江户时代诗坛的流行风气有关;最后,江户时期的唐诗学正处在明代诗学思潮影响之下,故赖山阳的唐诗观也受到明代格调派和性灵派唐诗观念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促成了赖山阳独特的唐诗观。赖山阳拟杜学韩的汉诗创作有得有失;其唐诗观中蕴含的一些诗学主张,如其对咏史诗的提倡,对日本诗坛的咏史风气推动极大。作为江户后期地位显着的汉学家,他的唐诗观不仅为我们审视江户后期乃至整个江户时代的唐诗接受打开了一扇窗口,也为我们考察东亚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覃江[4](2020)在《中国近代唯识学研究的范式与进路》文中认为该文以欧阳竟无、吕澂、韩清净、太虚四位近代唯识学代表人物的唯识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类型上把他们的唯识研究分为哲学、历史学、语义学、宗教四种“进路”,通过对四人唯识学研究方法、唯识思想的深度剖析,力图揭示四种研究进路的方法论指向和学术特质,并依据佛教义理研究的“对向性”做出评价,期望引起学界对他们唯识思想的再认识和学术方法的反思,为今后中国佛教义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分析了近代唯识学复兴的背景,对中国近代佛教衰落的原因和表现作了梳理。在近代的重重危机中,佛教界开始寻求革新,各类佛学院的兴办,佛教刊物的发行,刻经处的创立,为近代佛教学术的振兴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内外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唯识学成为近代佛教研究的显学。另外,杨文会作为近代佛教复兴之父,他开创的刻经、办学等佛教事业,为近代唯识学的振兴,在组织、文献、人才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分析了在中国近代学术以西学分科为参照进行的现代学术转化和范式转移的时代语境下,唯识学研究的范式构建过程。指出近代唯识学的复兴实际是中西新旧各类范式通过相互竞争、相互对话,最后形成几种主要学术进路的范式构建过程。本文依据其代表人物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特点,将近代唯识研究分为四种进路。第三章研究了以欧阳竟无为代表的唯识学研究哲学进路。重点分析了他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论,对他重要的唯识思想,依《唯识抉择谈》的框架进行了阐述,详细辨析了他的法相、唯识分宗说、体用论、转依论,以及对中国传统佛教的批判。第四章研究了以吕澂为代表的唯识学研究历史学进路。分析了吕澂的学术史、思想史研究方法,重点论述了他的区分唯识今古学、唯识学与大小乘佛法的源流关系、唯识学名相辨析、佛学基本问题、性寂与性觉之争等重要的唯识学研究成果。第五章研究了以太虚为代表的唯识学研究宗教进路。太虚是近代佛教罕见的以内证经验依据,从佛教本位立场融摄现代学术的唯识学者。本章重点分析了他的三系三宗判教说、唯识学思想体系、唯识观行、对欧阳竟无分宗说的批驳等内容。第六章研究了以韩清净为代表的唯识学研究语义学进路。韩清净在治佛学之初,就确立了章句训诂式的佛学研究方法论,他的“唯圣典论”倾向使他成为一位纯粹的唯识学者。本章重点分析了他的三时判教说,以及唯识观、真如观等核心的唯识思想。最后总结,研究了现代性转化的时代要求对近代唯识学研究的影响,指出“袪魅”的现代性诉求使近代唯识学研究在“对向性”上出现了现代转化。从对向性的角度分析了四种进路的得失,指出现代性转化改变了传统佛教义理研究的学术形态。这是今后的佛教义理研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武晓媛[5](2019)在《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随一国工业演进发生、发展,是国家工业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手工艺作为一门古老的“营生”,是传统社会中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基本活动,并依赖“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知识模式世代传承。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手工艺,它不仅满足了人类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满足人类文化审美情趣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又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良方”,满足着社会大众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不同诉求,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有适度的存续和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受传统文化观念控制的古代中国一直没有给予手工艺及手工艺人应有的尊重和认同。近代以降,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近代机器技术与设备随即而来,这对传统工艺的存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先进的机器技术刺激并促进手工技艺的改良革新,但同时又与手工艺争夺资源、抢占市场,展开激烈地竞争。就近代中国传统工艺整体发展情形言,后者成为主要趋势,机器的冲击甚至造成手工艺的全面崩溃。时至今日,中国已由传统农业国跻身现代工业国前列,并可同世界工业强国开展技术角逐,但仍无法扭转和改变手工艺的生存困境,在现代激烈地商业市场竞争中许多手工艺正急剧衰退甚至消亡。如何使传统工艺与工业化和谐共生,如何使传统工艺理性传承以更好地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成为一个从历史延续至今的重要议题。可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工艺”,或者说“传统工艺应如何应对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传统工艺在不同时代表现出来的功能不尽相同。在传统社会里手工艺是作为国计民生的支柱而存在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因时代功能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关注关系民生日用的工艺品在近代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时期的命运。基于此,本文既是一项关于传统工艺的历史研究,也是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出路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文章围绕“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议题,即如何克服和改进传统工艺的弊端,又如何保持和宏扬传统工艺的价值,立足晚清民国的时代背景,以“中国工业化早期的传统工艺发展策略”这一鲜有关注却极具时代意义的内容作为第一研究主题,以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探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际,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源头发展策略进行考察,发现在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国人就手工艺的出路问题曾提出过一系列的思想和行动方案,使“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工艺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下。在此基础上,厘清晚清民国工艺策略在整个手工艺工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提供有效的历史借鉴。本文主体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难点及创新之处,提出晚清民国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期应该如何思考和对待传统工艺的问题,并从源头策略上为手工艺寻找出路,以期获得一些新认识和新主张。第一章主要对工艺观念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步时期的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指出“工艺”是一个现代意义下的传统词汇,是经过近代多层内涵沉淀后的一种结果。立足于“工艺”的语言学考察,重点对“工艺”一词在近代包含的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等多重意义进行解读,揭示出技术转型期工艺概念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同时界定了全文讨论的“传统工艺”范畴,列举了文中涉及的主要工艺门类,并以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阐释了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自晚明起,资本主义萌芽在以手工为技术基础的工商业中萌生,致使封建统治者与工商业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封建政府开始全面抑制工商业发展,扩大对手工业的破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却采取了与钳制手工艺完全不同的态度,提倡并鼓励西方机器工艺发展,手工艺在封建政府的打压和近代机器技术冲击的双重阻滞下艰难生存。但它却并未被机器技术取代而失去社会技术主体的地位。所以,传统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技术资源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的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工艺发展策略大致沿着相同路径进行。首先由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商政界代表、经济学者以及工艺美术家等从思想层面探讨传统工艺的近代多元价值及其出路问题,对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超出了传统社会的固有意义。而后在学者论证的前提下,再由中央政府主导制定且部分推行某些工艺策略,并且不同时期的工艺策略还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晚清时期在毫无经验可循的前提下,一切始于初探。社会中一批极具前瞻性认识的有识之士从经济、技术、知识、社会角色以及文化的不同视角阐释了手工艺的新价值,开启了国人从思想层面探索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清政府积极配合,一改过去“薄手艺、贱百工”的态度和对手工艺的严格管控,从推行工艺教育、创办工艺局和征集手工艺品出洋参展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把零散、衰颓的传统工艺用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重组,适应并推动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的最大特点则是继承延续。在“循序渐进”、“以工代赈”和“全面改良”工艺思想的指导下,北洋政府沿着清末“工艺新政”的路线,对晚清工艺策略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正。它主张的手工艺政策在整个近代中国工艺发展策略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经过工商政学界和工艺美术界热烈讨论,官员和学者对手工艺的价值及其工业现代化的认识已非常深刻,进行了针对手工艺与工业化关系、手工艺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尝试构建了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并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对中国手工艺事业作出统一规划和安排。经过三个时期演进,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渐趋成熟。第六章重点研究了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倡导的工艺策略。这一时期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由政府主导转向由社会团体承担。“国济”作为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开始独立领导起全国的手工艺事业,提出了“建设性救济”的独特工艺思路。从思想认识上看,“国济”对手工艺的认识已接近了传统工艺问题的本质,强调了传统工艺的改进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问题,不只依赖于技术改良和革新,还需要组织、资金、人才、市场等不同社会要素的配合;从具体行动上看,“国济”建立了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创办了《手工艺》杂志,提供给国人工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它的组织下手工艺事业发展成为了一场社会运动,增强了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感。第七章结论主要是在总结晚清民国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路径和手工艺实际变化情形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分析了造成这一时期手工艺策略没有取得实效的原因。结合当前国家传统产业和乡村建设发展主题,思考工艺振兴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以期对当前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郭玉山[6](2019)在《贺麟“新心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贺麟先生早期创建的“新心学”是现代新儒家重要哲学思想体系之一,这也奠定了贺麟在现代新儒家的代表地位。置身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从历史的和辩证的角度看,“新心学”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启发性。“新心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贺麟的由五十余篇学术论文集结成的两本着作《近代唯心论简释》、《文化与人生》中。我们据此,把“新心学”思想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哲学理论部分,其二、文化与伦理现实部分,这也是本文展开的两条线索。“新心学”最大的价值在于哲学理论部分。贺麟认为哲学的历史即是“理性化一切的历史”,“新心学”实质上是引入康德、黑格尔哲学以补充儒家在理性精神方面的不足,并且发展出了知性范畴作为科学知识之形而上学的基础、理性范畴作为道德之形而上学的基础。“新心学”通过对主体的意识和认识进行理性思辨,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本体论、认识论、知行观、方法论和文化观,并通过亦心亦理的理性精神打通了这五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在根本上改变了儒家传统分别按心、理某一路向展开的致思传统。但是,囿于现代新儒家的理想追求与问题意识,“新心学”虽然具有圆融的理性和认识的能动性,并对诸多文化和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其并不能满足当时中国社会实践之能动性和革命性要求。这就造成了“新心学”在现实性上的遗憾。本文详细阐述了贺麟先生如何继承儒学的心学传统,以中西融会、古今贯通为路径,并以建立儒学的理性精神为发展目标,成功构建出一个真正现代哲学形态的儒家心学思想理论体系;并重点介绍了贺麟先生创造性提出的“逻辑之心”概念;最后梳理了“新心学”与现代新儒家、中国现代哲学的关系,并尝试按照贺麟先生的本来意旨探讨了“新心学”对当前社会文化、伦理建设之启示。

冯一帆[7](2019)在《明清朝鲜文人对浙江学术的认识》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朝鲜文人秉持朱子理学的立场审视着浙江学术。朝鲜文人笔下的南宋浙江学术,即是朱熹对“浙学”批评的翻版。对于明代阳明学,朝鲜文人延续着的是朱熹对陆九渊的批判。明代浙江阳明学的传承与泛滥为明清交替后的朝鲜文人所认知并加以批判。明清交替,本就为朱子理学所推崇的义理精神,更成为朝鲜文人审视浙江学术的又一视角,朝鲜文人对这一时期的浙江学人的义理精神格外关注与推崇,在此基础上认知刘宗周及黄宗羲所代表的浙江阳明学的变化。清代,一方面朝鲜本身的学术发生变化,实学思想的产生,尤其是北学派兴起后,因为现实因素,他们对浙江学术有了不同以往的认知。另一方面,浙江学术的变化,即朱子学再度崛起与汉学的兴起,为朝鲜文人所获悉,无疑他们对浙江学术有了新的认知。朝鲜文人笔下的浙江学术总是与朱子学有着或多或少的背离,浙江学术鲜明的异端色彩令秉持朱子理学的朝鲜文人难以接受。而这也恰恰是浙江学术的精神所在,是明清朝鲜儒学的不足之处。

田小玲[8](2019)在《湖湘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其所形成的环境地理和人文机制,我们不能只关注于思想内容的嬗变而忽视其形成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机制。作为诸子学一部分的老学,其产生及流衍也自然离不开其地域因素影响。湖南地处中国南北、东西交汇之界,其学术也自成一格;学界对于湘学的研究,多注重其儒学的发展,对于湖湘老学的文献鲜有整理,对老学在湖南的传播、发展过程更无遑论及。因此,本文以湖湘老学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思想史、学术史、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湖湘老学文献和探究湖湘老学的发展衍变过程,揭示湖湘老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并进一步阐明其思想价值与理论贡献。论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分析湖湘老学的学术思想背景。湖湘老学作为湖湘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湖湘学术在中国历史上的沉浮相始终。宋代自胡宏、张栻等创湖湘学派,乾道三年朱张会讲,理学传入湖湘,湖湘一时成为理学之邦。宋代之后湖湘士人解老多注重义理阐发,而且自从理学道统被建构之后,湖湘学派诸儒虽吸收老学思想,但也对老子思想亦有批评。清代以后,吴荣光创建湘水校经堂,汉学逐渐在湖南一地得到传播,湘士开始用考据学方法解老,出现了一批注重考证的老学着作。近代以来,泰西学术传入湖湘,湖湘一地的各个书院开始改革教学内容,注重讲授西学,与此相关,湖湘老学经世致用的特色更加鲜明。第二章对湖湘老学着作进行统计。参考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新编《老子集成》、《湖南通志·艺文志》以及《湘人着述表》等书,对于湖湘历代注老文献进行统计,以空间、时间两个维度,分析湖湘解老者的籍贯分布及解老着作的时代分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除此之外,对于湖湘老学其人其书作出简要说明。第三章对湖湘历代学者老学的思想进行梳理。湖湘一地自战国之后渐被纳入楚国版图,位处楚南一地。汉代黄老之学渐入湖湘,老学遂在湖湘地界传播开来。帛书《老子》的出土解决了老学研究中的诸多疑难问题,如帛书本《老子》“无为而无以为”同通行本“无为而无不为”有出入,前者更好地表达了老书回归事物自然属性的主旨,还原了《老子》书本义。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皇室渡江之后,湖湘一地渐受谈玄风气影响,产生了《湖南通志·艺文志》中所记载最早的一部解老之作,即邓粲的《老子注》。南宋之后,胡宏开创湖湘学派,湖湘学术渐为中原所知,并能与关、洛、濂等学派鼎立而存在。湖湘学派坚守儒者本位,并不赞同老子以无为本、以道为本的观点。宋元革鼎之际,湖湘一地的宋遗民丁易东、喻清中等人联合道流刘惟永搜集编写《道德真经集义》,保存了数十家宋元注老文献。元代,道教内丹中派的创始人李道纯融合三教诠解《老子》,将佛教之圆觉、儒家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道教之金丹结合在一起,彰显了湖湘学术兼容性的特征。这种三教兼容的特点在明代邓球的《老子注》中也得到体现。时至清朝,王夫之的《老子衍》成为湖湘老学的代表作,王夫之的老学思想也是儒道结合的高峰,他在全方面批评老子的同时,又受到《老子》书的影响极深,援老入儒,完成了自己气化宇宙论、性以日成的心性论、行中见知的知行论等实有论思想体系的构建。同为思想家的魏源撰《老子本义》,认为老子思想的本质是黄老之学,老子思想的主旨在于救世。晚清时期,湖湘官僚集团整体表现出了对于老子极为浓厚的兴趣。曾国藩获得两江总督之高位时,数次翻阅《老子》书,求持盈保泰之方。郭嵩焘对于《老子》书中关于用兵的论述极为重视,易佩绅则试图将《老子》中救文救杀之方应用于世。民国时期,湖湘一地名家辈出,如李景桥、刘鼒和、尹桐阳都为当时着名人物,惜其着作传播未广,未能为世人所熟知,但他们的解老都受到西方学术的影响,彰显了近代的时代特色。第四章分析湖湘老学的特点与影响。湖湘老学从诠释路径的选择,到诠释内容的把握莫不受到湖湘地域影响,彰显了湖湘地域文化特色。就诠释路径而言,湖湘老学诠释路径的变迁与湖湘学术的历代嬗变呈现出一致性。清代以前的解老着作注重阐发老书义理,清代之后考订老书当中文字、章句之着开始出现,民国时期有了西学比附老学的解老之作。湖湘老学的诠释路径的转变,呈现了湖湘学术由专尚宋学到吸收汉学直至援引西学的变迁。湖湘老学在诠释内容上呈现出避免本体虚无化、学老以致用、兼容性特色明显等三个特点。湖湘老学的贡献体现为三点,其一,对于老学的文献价值而言,帛书《老子》的出土解决了老子研究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对于还原《老子》书本义具有重要意义;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辑存了数十家已亡佚的宋元《老子》注,对老学文献多有保存之功。其二,以王船山为代表的解老学者,将老子之玄言实理化,对于《老子》书的义理阐发极具意义。其三,对于老学政治实践而言,魏源、曾国藩、郭嵩焘、易佩绅等人重视老子的致用价值,丰富了《老子》治道的内容。

陶旭佳[9](2019)在《同光之际郭嵩焘海防观研究(1874-1875)》文中提出同治十三年(1874)的中日台湾交涉引发朝野震动,清廷随即便展开海防筹议。对于这场讨论,学界既往重心在于“海防与塞防之争”,比较忽视讨论所达成的共识。为回应这场争论,郭嵩焘写就《筹议海防事宜疏》,表达了其对海防六事和洋务的看法。然学界往往侧重郭氏之洋务观和富强观,却鲜见对该疏原意的探讨,若从海防史的视角去解读其海防疏之内涵,也许更符合当时的语境。集新旧、南北身份于一身的郭氏,其海防取向可作为观照近代海防史的一个切面。在鸦片战争后的两次海防讨论中,部分士人试图以着书宣传海防观念。报刊舆论、海防译书和西方海防观念的传入也在形塑着国人的海防认知,“筹海与制夷”逐渐得到认可。而早年的郭氏经历了数次战争,于海防有切身的体会。在其赋闲家居时,便对北廷辩争中朝廷的海防人才培养方案感到困惑,认为总署和诸臣皆失。台事专约签订后,朝廷谕令海防六事交予沿海军政官员妥议。由此引发的讨论持续了七个月之久,从地方到中央,沿海督抚和京官各叙己见,一时争论迭起。筹议的余波也蔓延到中下层,社会舆论议论纷纷。光绪元年(1875),正值筹议喧嚣之际,郭氏因台事被召入都,其奏陈的海防折即为回应筹议中的各方观点。此折亦是其海防术略的集中体现,包括筹防三策和本源四计,“三宜四计”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他继而推导出“海塞防并重”、“政教为海防之本”、“资商贾之力以兵”的主张。种种言论均显露出郭氏不同于李鸿章等海防要员的取向,中下层人士和中央也给予了回应,进而推进海防政策的调整。赴闽后他着手处理台事,折射出海防观的延伸——海岛观。在海防视域下的郭嵩焘与李鸿章有诸多异同,李氏作为海防重臣,他主张“废塞防、重海防”无可厚非,而郭氏则据时势推出“海塞防并重”论,亦颇具新意。在具体战术上,两者于重点设防、以守为战和以守为款上较为一致,于富强本图和船炮购置有分歧,但均主张师法西洋,师法之别在器物和政制。最特别之处在于郭氏之本末论,有三层含义,首以“政教为本,防边为末”为要,后实转变为以“人心风俗”为本。两种取向各自代表了晚清海防观念史的不同路径,对理解近代人物海防观念的转变有诸多裨益,亦可彰显郭氏海防观的独特处。由上述种种论述,可推出郭嵩焘的海防观在溯本与开新之间。溯本,意指其观念立足点仍在传统,他并未超出传统陆基海防体系的构想,但将通商融入海防中确是近代海防观念史中的创见。开新,意指其“本末之辩”超出了主流话语模式,提供了另一种取法西洋的途径,这一途径在沉寂多年后才为后世发掘。在近代海防与洋务的交融态势下,诸多海防观念的合力处汇成一股主流,郭氏海防观即是这股洪流中的支流,也是反思海防和洋务近代化的一面镜子。这印证了晚清海防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艰难,亦可供当代海防术略构建的鉴戒。

赵轩[10](2019)在《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关注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潮起伏,研究时段是从中国电影批评最早发端一直延续到左翼影评集体亮相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促成了中国思想界急于融入世界潮流的社会功利倾向;在“文明等级论”的影响下,国人开始对中国既有之文化资源进行重估;而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现实焦虑,也不断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本文即着力观照上述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内容将涉及文化整合、民族意识、威权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电影舶来中国之时,适逢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多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但各色思潮在老旧中国落地的过程几近必然地交织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与中国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懦弱,这令救亡图存成为此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较之西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有两点不同,一是“救亡压倒启蒙”,使得思想界过度关注物质追求与权力宰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功利色彩;二是“启蒙成了唯一的救亡”,使得国人在潜意识中认同了“文明等级论”等帝国主义的文化逻辑,简单地将东西文化比附于新旧文化,进而促成了极端的“西化”倾向。这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渲染了精神底色。同时,基于救亡图存而不断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脉的无意识固守,也均参与到了上述思潮的流变过程。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板块。绪论——系统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以及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一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在梳理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史语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早期电影批评对传统文艺观念的承继与变奏,具体着眼于“影戏话”等早期批评文本所显现出的传统诗话“缘情遣兴”之思维,以及潜隐于现代性震撼体验之后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第二章——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主要关注早期电影批评中论证影戏源流中土的“西学中源”意识、影戏说的“中体西用”意识,以及卢梦殊主编《银星》杂志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第三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意识。着力于梳理“国片复兴”运动、“民族主义电影”运动、辱华电影抗议事件中所渗透之力避欧化、国民性批判以及民族国家(nation)作为“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达成民族认同的过程。第四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关注早期电影评论中对电影的娱乐属性与教化属性的交锋,涉及商业娱乐电影、教育电影运动以及电检制度创设伊始电影评论围绕上述话题所做的讨论,对于类型叙事、电影宣教以及国民党文艺政策做思潮上的厘清。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始终观照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权威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对影人批评、学人批评、报人批评和大众批评等各种批评模式的话语取向做出归纳,对商业话语、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及市民话语在多个问题上的表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分,以期勾勒一段历史思潮的真实面貌。在上述板块的讨论中,仰仗于当前大量民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本文借助更为快捷和相对完备的史料搜集,重新考证了“影戏源流中土”理念的滥觞、电影“第八艺术论”的译介过程、《银星》杂志“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理论渊源、《电影月刊》“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外部政治环境,清华“丄社事件”的前后因由。同时,本文从思潮史的角度审视早期“影戏话”对传统“诗话”思维的承继,“国片复兴运动”对晚清以降“实业救国”理念的延续,以及“高台教化”文艺理念在“电影教育运动”中的显影与变奏。进而,本文以新史料的挖掘与新视角的选取体现了创新意识,并希望借助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二、晚清“体用观”的嬗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清“体用观”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中体西用”说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生成与转型——以民初以来的若干讨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体西用说”的内涵构成及其演变态势
二、维新派与洋务派对“中体西用说”内涵的不同理解
三、“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说”的互渗及其意义
四、晚清文化保守主义对“中体西用说”的延续与修正

(2)郭嵩焘政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相关说明
        1.3.1 研究思路、重点、难点
        1.3.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郭嵩焘政教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2.1 身份意识与政教思想的形成
        2.1.1 士大夫身份意识与政教关怀
        2.1.2 “政教为本”思想的形成
    2.2 社会文化背景
        2.2.1 中国政教传统在晚清的危机
        2.2.2 西方政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3 中西思想渊源
        2.3.1 作为传统渊源的中国传统政教思想
        2.3.2 作为近代渊源的西方政教观念
    2.4 小结
第3章 郭嵩焘政教思想的政治维度
    3.1 公天下的体制构想
        3.1.1 “公天下”的王道理念
        3.1.2 “君民相维”的政治体制
    3.2 利天下的制度构想及实践
        3.2.1 “行政务求便民”的行政制度构想
        3.2.2 “以通商为经国大政”的经济制度构想
        3.2.3 “维持国体保护人民”的外交制度构想及实践
    3.3 “一断以律”的法治构想及实践
    3.4 小结
第4章 郭嵩焘政教思想的教育维度
    4.1 “人心风俗为本”的社会教化思想
        4.1.1 人心风俗基于道德
        4.1.2 人心风俗明于学术
        4.1.3 人心风俗本于吏治
    4.2 .“学仕两途相倚”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实践
        4.2.1 对晚清学校教育的反思
        4.2.2 对三代学校制度的推崇
        4.2.3 对近代西方教育的认知
        4.2.4 学校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4.3 小结
第5章 郭嵩焘政教思想的理论依据
    5.1 政教思想的道论依据
        5.1.1 几在道论与政教思想中的体现
        5.1.2 诚在道论与政教思想中的体现
        5.1.3 道论的变革意义
    5.2 政教思想的方法论依据
        5.2.1 “思大而公者”
        5.2.2 “参证中外”
        5.2.3 “实事求是”
        5.2.4 方法论的变革意义
    5.3 小结
第6章 郭嵩焘与晚清政治文化转型
    6.1 郭嵩焘对晚清政治文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6.2 政教困境与政治文化转型
        6.2.1 郭嵩焘的政教困境
        6.2.2 晚清政治文化转型的历史限度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主持的科研项目

(3)赖山阳唐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赖山阳唐诗观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赖山阳生平、家世及交游
        一 生平简介
        二 家世背景
        三 交游概况
    第二节 江户时代诗学思潮及唐诗接受
        一 江户时代的诗学思潮
        二 江户时代的唐诗接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赖山阳的唐诗观
    第一节 赖山阳选唐诗
        一 《唐绝新选》
        二 《韩苏诗钞》
        三 《杜韩苏三家诗钞》
    第二节 赖山阳的唐诗观
        一 诗体崇尚
        二 时期趋向
        三 题材偏好
        四 审美趣味
        五 诗家推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赖山阳唐诗观成因考
    第一节 诗体特性
        1.七绝
        2.古风
    第二节 诗坛风气
        一 七绝盛行,古体不振
        二 纤巧成风,刚健不存
        三 杜、韩诗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明清诗学影响
        一 格调论的影响
        二 性灵论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赖山阳唐诗观的评价、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赖山阳唐诗观的评价
    第二节 赖山阳唐诗观的影响
    第三节 赖山阳唐诗观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近代唯识学研究的范式与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创新点
第一章 近代佛教的衰落与法相唯识学的复兴
    第一节 近代佛教的衰落的原因及表现
    第二节 近代佛教的革新
    第三节 近代唯识学研究的兴起
    小结
第二章 近代唯识学研究的范式构建
    第一节 学术分科背景下近代唯识学研究的范式抉择
    第二节 三系唯识与四种进路
    小结
第三章“假圣言量为比量”:欧阳竟无唯识研究的哲学进路
    第一节 生平事略
    第二节 学术精神与唯识研究的哲学进路
    第三节 以法相学重构全体佛法的唯识思想
    小结
第四章 在言教变迁中寻找真实:吕澂唯识研究的历史学进路
    第一节 生平事略
    第二节 历史学进路的“佛教研究法”
    第三节 唯识学思想史研究
    第四节 唯识义理研究
    第五节 性寂与性觉之诤
    第六节 对中国佛教的批判
    小结
第五章 依内证而总持:太虚唯识研究的宗教进路
    第一节 生平事略
    第二节 以内证经验融摄诸学:唯识学研究的宗教进路
    第三节 对全部佛法的判摄和法相唯识学的定位
    第四节 教观并举的唯识思想
    第五节 论法相必宗唯识
    小结
第六章 从语义觉到如实觉:韩清净唯识研究的语义学进路
    第一节 生平事略
    第二节 语义学进路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三时判教思想
    第四节 《十义量》中所见阿毗达磨
    小结
总结:以“对向性”反思四种研究进路
    第一节 现代性转换中“中国佛教”的失落
    第二节 四种进路的“对向性”
参考文献
致谢

(5)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研究现状
        0.2.1 近代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视角
        0.2.2 传统工艺技术史研究视角
        0.2.3 传统工艺艺术学研究视角
        0.2.4 传统工艺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工艺内涵界定和理论支撑
    1.1 工艺内涵的演变
        1.1.1 “工艺”词源考察
        1.1.2 “工艺”的新内涵
        1.1.3 本文讨论的工艺范畴
    1.2 工艺的分类
        1.2.1 分类依据
        1.2.2 主要门类
    1.3 理论支撑: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1.3.1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引入
        1.3.2 催生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根基
        1.3.3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传统工艺的关系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
    2.1 自晚明始封建政府对手工业的打压和盘剥
        2.1.1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扩大生产的钳制和打压
        2.1.2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者加重摊派和勒索
        2.1.3 手工业者反抗压榨与开明官吏求新求变
    2.2 清中叶后封建政府对机器技术的重视和提倡
        2.2.1 清政府鼓励创办近代机器工业的动机
        2.2.2 全面推进机器工业发展:从军工到民用
    2.3 传统工艺在双重压力下艰难生存
第三章 晚清传统工艺发展策略酝酿形成
    3.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初探
        3.1.1 经济价值:用传统工艺增进通商贸易
        3.1.2 技术价值:用传统工艺补充机器技术促进生产与效率利用
        3.1.3 知识价值:用传统工艺沟通实学与实业
        3.1.4 社会角色价值:用传统工艺强化女性身份认同
        3.1.5 文化价值:用传统工艺传承民族文化
    3.2 清末“工艺新政”初步尝试
        3.2.1 推行工艺教育,革新传统工艺传承方式
        3.2.2 创办工艺局,改变传统工艺生产组织形式
        3.2.3 征集工艺品出洋参展,拓宽传播渠道
第四章 北洋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继承延续
    4.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调整
        4.1.1 “循序渐进”的工艺思想
        4.1.2 “以工代赈”的工艺主张
        4.1.3 “全面改良”的工艺思路
    4.2 相关工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2.1 开展工艺调查研究
        4.2.2 普设工艺传习机构
        4.2.3 鼓励购用手工国货
        4.2.4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4.2.5 确立保护奖禁制度
        4.2.6 普及推广工艺教育
        4.2.7 北洋工艺政策的不足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现代探索
    5.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深化
        5.1.1 工商政学界关于手工业多重价值的讨论
        5.1.2 手工艺价值探讨:工艺美术界的参与
    5.2 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路径选择
        5.2.1 构建传统工艺复兴的政策体系
        5.2.2 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
        5.2.3 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主导的“手工艺运动”
    6.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主导力量转变
        6.1.1 先前的国内手工业团体
        6.1.2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
        6.1.3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想的形成
    6.2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升华
        6.2.1 召开成都手工艺集谈会
        6.2.2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路的集中展现
    6.3 “国济”振兴传统工艺行动方案
        6.3.1 建立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
        6.3.2 提供社会工艺思想交流平台—《手工艺》
    6.4 形成了一个社会运动—手工艺运动
第七章 结论: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与借鉴
    7.1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
    7.2 传统工艺的实际变化情形
    7.3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
    7.4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借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贺麟“新心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1章 贺麟“新心学”的形成与精神实质
    1.1 社会背景:对近代民族文化危机的回应
    1.2 理论渊源:中西哲学思想的贯通融会
    1.3 复兴儒家心学:贺麟“新心学”的精神实质
第2章 贺麟“新心学”的主要内容
    2.1 本体论
        2.1.1 心即理论
        2.1.2 心物合一论
        2.1.3 心性合一论
        2.1.4 逻辑之心与心理之心的不同
        2.1.5 至善之理与理性的不同
    2.2 时空观
        2.2.1 时空是理
        2.2.2 超时空之境界
    2.3 知行观
        2.3.1 贺麟知行合一论的具体内容
        2.3.2 贺麟知行合一观与其他知行合一观之比较
    2.4 文化观
        2.4.1 文化之体用
        2.4.2 传统文化之复兴
    2.5 方法论
        2.5.1 宋儒的直觉法
        2.5.2 逻辑分析法
        2.5.3 矛盾辩证法
        2.5.4 三种方法的关系及其运用
第3章 贺麟“新心学”的理论贡献及当代价值
    3.1 “新心学”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的地位
    3.2 “新心学”与现代新儒家
    3.3 “新心学”的历史局限
    3.4 “新心学”对当代文化建设之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明清朝鲜文人对浙江学术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与内涵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2 朝鲜文人笔下的“浙学”
    2.1 “浙学”的概念: 朱子的界定
    2.2 三分天下有其二: 浙学的异端阴影
3 朝鲜道学正统视角下的明代浙江学术
    3.1 朝鲜文人笔下的王阳明与阳明学
    3.2 朝鲜文人对明朝阳明学传播与信仰的认知
    3.3 阳明学在浙江
4 朝鲜华夷义理论视角下明清交替时期的浙江学术
    4.1 变局: 浙江的忠义之士
    4.2 刘宗周: 阳明学与死节
        4.2.1 刘宗周的学术: 修正阳明学
        4.2.2 刘宗周的后学
        4.2.3 浙江遗民的阳明学背景: 学术不能尽坏
    4.3 吕留良: 朱子学与失节
        4.3.1 朝鲜文人所见的吕留良着述
        4.3.2 朝鲜文人所见的吕留良事迹: 先病后瘳
        4.3.3 吕留良的理论: 华夷之辨重于君臣之义
    4.4 义理与学术
5 洪大容眼中的清代浙江学术
    5.1 崇朱未醇
        5.1.1 闻义即服: 阳明学与佛学的残余
        5.1.2 阳明风采: 程朱亦可非
        5.1.3 洪大容的认知与态度: 与朝鲜醇正朱子学的比较
        5.1.4 拾遗: 清代浙江的汉学
    5.2 义理与事功的抉择
        5.2.1 君子风
        5.2.2 弦外之音: 不仕夷狄
6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原始资料
    (二) 专着
    (三) 论文
作者简历

(8)湖湘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湖湘老学发展的思想背景
    第一节 湖南学术的变迁
        一、宋以前湖湘学术的落后
        二、朱张会讲与理学在湖湘传播
        三、湘水校经堂与湖湘汉学的传播
        四、晚清西学在湖湘的兴起
    第二节 湖湘一地崇道之风
第二章 湖湘老学文献提要
    第一节 历代湖湘注老着作存佚及其特点分析
    第二节 湖湘老学其人其书
第三章 湖湘老学的历史衍变
    第一节 帛书老子的出土与贡献
    第二节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湖湘老学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湖湘老学
        一、宋元湖湘儒生的老学思想
        二、元代湖湘道徒的老学思想
    第四节 明清时期湖湘老学
        一、邓球的老学思想
        二、王夫之的老学思想
        三、清初湖湘学人的老学研究
        四、魏源的《老子本义》
        五、晚清湖湘官僚集团的老学思想
    第五节 民国时期老子研究
        一、尹桐阳的老子研究
        二、李景桥、刘鼒和等人的老学思想
第四章 湖湘老学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 诠释路径的特点
        一、得意忘言以解老
        二、中国传统训诂学方法解老
        三、西方逻辑方法解老
    第二节 诠释对象的特点
        一、理学昌盛之下的孔、老关系
        二、汉学影响下的老子形象
    第三节 诠释内容的特点
        一、避免将本体虚无化
        二、学老以致用特色明显
        三、兼容性特色明显
    第四节 湖湘老学的贡献及意义
        一、对于老学的文献价值而言,湖湘老学具有保存之功解疑之效
        二、对于老学义理层面而言,王夫之等融合儒道,将《老子》玄言实理化
        三、对于老学政治实践而言,晚清湖湘官僚发挥老学的致用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同光之际郭嵩焘海防观研究(1874-187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时段、概念与方法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海国时代与郭嵩焘行迹
    第一节 海疆多事与中日交锋
        一、海权、海防与“海战”
        二、“岛夷要约”的冲击
    第二节 士人与民众的海防观念
        一、筹海与制夷:《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
        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之海防译书考
        三、《防海新论》的引介和传播
        四、《申报》视野下海防舆论的塑造
    第三节 海涛扬波:郭氏初悟海防
        一、游幕生涯:浙江、天津
        二、北廷辩争中的困惑
第二章 “海塞防并重”:郭嵩焘海防观的构建与术略
    第一节 海防筹议论争(1874-1875)
        一、亡羊补牢:总署海防六事
        二、备御之策:甲戌督抚复奏
        三、风波再起:乙亥京师廷议
    第二节 筹防三策:郭氏之海防战略
        一、“据要地,扼海口”
        二、“正朝廷,因民利”
        三、“察事变,任人才”
    第三节 本源四计:郭氏之海防战术
        一、“急通官商之情”
        二、“通筹公私之利”
        三、“兼顾水陆之防”
        四、“先明本末之序”
第三章 郭嵩焘海防术略的诉求与回应
    第一节 海防筹议中郭氏的诉求
        一、筹饷事宜的处理
        二、本在政教,末在防边
        三、船炮的购置问题
    第二节 郭氏海防观的回应
        一、刘锡鸿之评论
        二、中枢采纳与海防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台地抚番中的海岛观念
第四章 海防视域下的郭嵩焘与李鸿章
    第一节 海防观念的共性特征
        一、“理势合一”:经世传统的承继
        二、“以守为战”与“以守为款”
        三、由天下到万国的地理观
    第二节 海防观念的不同面相
        一、海防与边防之偏重
        二、富强之本图何在
        三、铁甲船能设与否
    第三节 潮流的归趋:海防与洋务的交融
        一、主流与支流
        二、“本末论”的演变
结语 溯本与开新之间:晚清士人海防观的转变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三、范式和视角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晚清“体用观”的嬗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中体西用”说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生成与转型——以民初以来的若干讨论为例[J]. 杨念群. 齐鲁学刊, 2020(03)
  • [2]郭嵩焘政教思想研究[D]. 李会军. 湖南大学, 2020
  • [3]赖山阳唐诗观研究[D]. 张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中国近代唯识学研究的范式与进路[D]. 覃江. 南京大学, 2020(04)
  • [5]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D]. 武晓媛. 山西大学, 2019(02)
  • [6]贺麟“新心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郭玉山.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明清朝鲜文人对浙江学术的认识[D]. 冯一帆. 浙江大学, 2019(01)
  • [8]湖湘老学研究[D]. 田小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9]同光之际郭嵩焘海防观研究(1874-1875)[D]. 陶旭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D]. 赵轩.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晚清“用物观”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