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的应用程序:从云端到地面

连接的应用程序:从云端到地面

一、关联应用:从云端到地上(论文文献综述)

王彪[1](2022)在《冰的罪证》文中研究指明杀人他杀了她。等他意识到他杀了她,她已变成一具尸体。没有呼吸,心跳停止,她那张喋喋不休的小嘴也永远闭上了,不再发出令他厌烦的恐怖的声音。他松开手,一时不相信这是真的,她的嘴唇发紫,鼻孔下有少许出血,无疑是他留下的罪证。他的手居然这么有力,只不过捂住她的嘴巴和鼻子,几分钟时间,轻而易举捂断了一个人的生命。然而,终于安静了。他看着自己的手,松了口气。那应该是本能的、身体下意识的反应,因为他的头脑马上意识到了不安。惶恐席卷而至,他像被悬在了半空,茫无头绪。他怎么会杀人?她真的死了吗?他慌乱起来,俯身去推她。

石晓桐[2](2020)在《《你我携手共创的AI时代》日汉翻译实践报告 ——浅析百度翻译与人工翻译之差异》文中提出随着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在世界的舞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全球一体化进程加深,一带一路合作与交流不断推进,人们对翻译的质量和效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传统的翻译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人们进而将目光转向了机器翻译领域。机器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翻译手段,相比于人工翻译,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操作简洁等特点,但机器翻译的质量也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将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进行对比,寻找目前机器翻译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今后机器翻译的改良和完善提供一些帮助。从机器翻译系统的完善性以及使用人数等方面综合进行考量,笔者选择以百度翻译软件为本次实践的翻译工具,同时笔者还选取了科普类文本《你我携手共创的AI时代》为语料进行对比分析。该文本内容新颖,紧跟社会科技发展大势,对提高人们的科技素养和普及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贡献。通过将百度翻译与人工翻译进行对比,笔者将百度出现的问题归为词汇和句子两大类。词汇具体分为名词和指示代词,句子主要以比喻句的翻译为分析的重点。从词汇方面来看,百度在翻译名词时出现的问题最多,表现为翻译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不准确,多义词用词不当等。在翻译指示代词时,百度主要出现了指示代词指代不明的问题。从句子方面来看,对于原文中有明显标记的比喻句,百度翻译质量较高,而对于原文中没有标记的比喻句,百度翻译质量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百度术语库的储备量不足、无法深层次把握语境对词义造成的影响、翻译方法单一等。综上所述,当下百度翻译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百度所使用的语料库以及翻译方法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本次翻译实践通过将百度翻译和人工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当下百度翻译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日后百度翻译的改良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王聪(FAKHRIAWAN FATHU RAHMAN)[3](2019)在《关于《西游记》在印度尼西亚传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国文学作品在印度尼西亚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和印尼着作《哈奴曼》为例,通过对这两部文学作品的比较,笔者详细分析了其相似性与差异性及印尼人(主要是望加锡人)对《西游记》的理解程度。通过图书馆查阅方法和实地调查研究等方法,笔者最终得出以下结论:《西游记》通过戏剧、漫画、小说和电视连续剧等多种传播途径进入印度尼西亚后,印尼人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读者的喜好对其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编,以使印尼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西游记》的内涵。事实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印尼作品《哈奴曼》中的同名主人公哈奴曼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它们都生活在不停的战斗中,但其战斗的目的和动机却各不相同。孙悟空是为保护他的师傅去西天取经而战,而哈奴曼则是为了拯救斯塔而战。以这两位主人公的异同为方向,笔者进行了深度而详细的研究。据调查,了解《西游记》作品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比为67%。其中32%为16-25岁的青年人群;46%为26-35岁人群;22%为大于35岁人群。接受调查者按受教育程度又可分为21%的初中生、34%的高中生和45%的大学生。

张宪军[4](2019)在《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个出身于犹太移民家庭的知识分子,索尔·贝娄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将文学艺术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面对战后社会问题迭出、精神危机不断的美国社会,小说家索尔·贝娄感时伤事,以“社会的历史学家”的手笔勾勒出了一副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在评论家和记者每每强调他的犹太作家身份时,他曾经予以反驳说:“我写的是美国”。对于他的这种说法,许多人认为他是像绝大多数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犹太人一样,很介意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所以一些有着逆反心理的研究者更是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贝娄的民族性即犹太性的研究上,但贝娄说的没错,他确实写的是美国,虽然他作品中许多人是犹太人,但他们都生活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他们,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不可能脱离了美国这个大环境,另外,贝娄的作品中的人物还有许多不是犹太人,他不像辛格和马拉默德那样有着狭隘的民族性。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的是美国的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到世纪末的美国社会发展史。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创作的“美国性”进行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是一种相对的美国性,它不同于那种广义的美国性,是相对他创作的“犹太性”相对而言的(他文学作品中具有犹太因素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诸多的文学史着作都将其文学创作归入“美国犹太文学”,但“美国犹太文学”是一个十分含混的概念,因为“美国犹太文学”并不是一个创作流派或者是一种文学运动,美国犹太作家在创作思潮、题材内容、内涵倾向、艺术趣味和审美方式上确实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学特征。如果说“美国犹太文学”概念的界定主要建基于犹太作家的出身背景及其对犹太生活的某种运用和表现的话,那么犹太作家除了具有相同的犹太出身背景外,在对犹太素材的具体运用以及对犹太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贝娄之所以公开反对将自己归纳入“犹太作家”行列中,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美国人,身为一个美国公民,深受美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善于从美国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和生活,因此,美国的社会生活成为他创作中取材的来源。贝娄创作的所体现的“美国性”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笔下的主人公虽然多为犹太人,但作者通过他们故事的书写所呈现的主要是普通美国市民的生活、知识分子的生活,而不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仅仅关注作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的境遇与精神状况。其次,贝娄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美国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从美国的经济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挽救经济危机上所做的诸多努力,40年代经济逐渐稳定,50年代进入“丰裕社会”,以及后来逐步发展到后工业时期、后现代消费社会)到美国政治的变迁(二三十年代思想领域的宽松,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冷战,民主的异化,超级大国的核竞赛,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60年代的学生造反,美国开展太空开发和星球大战计划等等),以及美国城市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虽然已经实现了城市化,但在此后的岁月中,美国的城市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贝娄不仅写出了此后的发展情况,还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处境与思考回溯了此前的情况,特别是芝加哥城市的整个发展历程),都远远超出了某个特定族裔的狭窄视野。其三,贝娄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美国式的理想和价值观:贝娄认为“美国梦”的核心在于平民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对于美国“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富裕”思想的扞卫,以及体现在每个个体的言行中的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而犹太民族的宗教信念和道德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无能为力,因而常常是他作品中加以反思的对象,而不是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作为坚守的立场与维护的信条。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于通过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研究来确立索尔·贝娄作为一个“美国作家”的鲜明形象。这篇论文虽然拟从社会学和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去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揭示索尔·贝娄如何对历史事件进行情节化处理,把美国history变成具有个性色彩的his story,以及其中表现出的社会学思想,但不可能完全按照概念去堆砌材料,而是有重点地观照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某些方面,全文分别从纵向——大萧条岁月至美国后现代社会和横向——芝加哥和纽约两座城市着眼,展开叙述,揭示了贝娄是如何通过历史事件、人物命运以及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的相互作用来描写美国的,这里有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卡锡主义、60年代思想解放、冷战的东西方对抗、美国的太空计划,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以及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温馨与冷漠,信仰的坚守与背叛,城市的暴力与犯罪等等,而这些琐碎的细节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继绪论部分对贝娄研究现状进行疏理,提出自己的论点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之后,论文用六章的篇目对索尔·贝娄的“美国性”展开论述,主要考察贝娄文学作品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平民生活、知识分子状况和美国的城市。第二章《20-40年代:大萧条岁月中的平民生活浮世绘》主要根据贝娄的长篇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分析他是如何围绕作品的主人公奥吉·马奇的经历来描写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芝加哥这个美国第二大城市的人生百态的,写出了经济危机对社会各阶层造成的影响,美国梦的破灭感,面对破产和失业大潮这些人是如何抗争和他们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的巨大努力,小说主人公在困顿的境地中是如何一面挣扎一面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第三章《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通过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洪堡和西特林两个人物的不同命运告诉人们,随着世异时移,原来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发迹的人在今天已经成为英雄和成功者,成为人们效法的榜样,以苦为乐、生气勃勃的时期,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时期已告结束,粗俗的物质主义的风气熏染了整个美国社会,甚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神经末梢,而被美国社会所毁灭的则是不与社会苟合、热爱善与美、坚持理想的知识分子和诗人。社会整体对浪漫主义、对诗的激情、对诗人和艺术家的戕害才是今日的“美国的悲剧”。第四章《60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通过赫索格的经历,指出在60年代初期麦卡锡主义造成的恐怖仍在威胁着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害怕动辄得咎,所以只好把自己的思想看法保留在内心里,而不是与他人交流。为改变改变美国面貌,青年人发起造反运动,但在造反运动中由于青年人的冲动和偏激,将这场运动引入了歧途,虽然年轻人想要摆脱现代社会体系的束缚,把现实社会变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但运动中的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自我表现和发泄,而非自我控制,造反运动的挫折和失败感使的不少青年人失去了信心,他们怀着沮丧的心情或消极避世,或沉沦堕落。贝娄通过赛姆勒在纽约的见闻对极端主义思想进行了强烈的攻击。第五章《70-80年代:民主的反讽》通过《院长的十二月》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两部作品的分析,说明美国社会虽然对外向来是以标榜自己的民主而着称,但在现代社会中,美国民主的价值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它对国内的种族贫富差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要打破这种现状的行为反而予以打击和压制,为的是维持社会表面上的和谐。在美国,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但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当今的美国政府机关以公平正义为名行破坏公民权利之实。第六章《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考察了贝娄的最后的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说明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从现代性的噩梦以及它的操控理性和对总体性的崇拜中苏醒过来,进入后现代浅表层松散的多元化中,生命个体也成为不断游移的存在,他们在性别认同、宗教信仰与性取向、理性思想判断等诸多问题上表现出异质的、不稳定的性格特征,沉溺在消解精神、反主流姿态和渎神的狂欢之中。第七章《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则从横向对贝娄作品中对美国城市的描写进行了研究,指出贝娄作品的发生地基本上都是在芝加哥和纽约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这两个城市的历史变迁,目睹了它的繁荣与衰败,对它们有着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更因为纽约和芝加哥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代表和典型,是美国当代文明、当代都市文明的象征和缩影。所以,在他的揭示下,从大萧条时期城市破败的景象到二十世纪后期美国大都会多彩缤纷的场景一一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李朝晖[5](2017)在《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历史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46——)是当今英语界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一位具有高度自觉的历史意识的当代小说家,巴恩斯的小说尽管从整体上看体现了极强的异质性特征,但在纷繁的小说形态中蕴涵着敏锐的历史意识和对相关文学理论的指涉。本论文通过对巴恩斯三十余年写作生涯的十部主要小说的细读,即《伦敦郊区》(1980)、《她遇见我之前》(1982)、《福楼拜的鹦鹉》(1984)、《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1989)、《豪猪》(1992)、《英格兰,英格兰》(1998)、《亚瑟与乔治》(2005)、《终结的感觉》(2011)、《生命的层级》(2013)、《时代的噪音》(2016),以文学研究中历史维度的演变为语境和参照,以新历史主义和历史书写元小说为主要理论依托,对巴恩斯历史书写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巴恩斯的小说对历史的呈现,阐释其历史意识的发展和演变,并追寻其历史书写的目的和现实意义。尽管巴恩斯的历史书写与当代史学、文学理论有着特殊的亲和性,其文学演绎与新历史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在对历史的呈现及体现出的历史意识方面也有明显的后现代特点,但它不仅是对新历史主义理论的互文性的投射,而是自有逻辑,自成体系,其对历史"可知性"的追求超越了后现代的范畴。简而言之,巴恩斯的历史书写呈现有机关联的三个维度:消解权威历史、构建多维历史、追寻历史真实。巴恩斯的历史书写颠覆了客观性、整一性的宏大叙事的权威历史,通过对记忆机制的探讨及寓言、戏仿等多变的叙事手法呈现了历史的多个层面及侧面,展现了细微的、多元的历史;同时,巴恩斯的历史书写以追寻历史真实为目的,试图找到某种确定性,找出历史真实的当下意义。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研究巴恩斯的历史书写提供了文化语境和理论框架,简单评述了文学研究中历史维度的演变、怀特的新历史主义和哈钦的历史书写元小说理论以及英语文学中历史小说的发展。第二章从客观历史的难以确证和历史的文本性两方面来论证巴恩斯的小说对权威历史的消解。史料和叙述者的不可靠性瓦解了客观历史的存在,历史只能是被叙述、被建构的文本;历史的文本性在巴恩斯的小说通过自揭虚构的元小说特点和时空的交错转换、故事不同版本的混杂以及叙事视角的变换等多变的叙事手法揭示出来,历史呈现虚构化、碎片化、多元化,颠覆了权威历史的宏大叙事。第三章从个人与国家、边缘与权威两组对立互补的维度,来呈现巴恩斯对历史不同侧面的描绘以及对多维历史的构建。通过探讨记忆机制对建构个人历史和国家身份的影响,让被压抑、被边缘化的叙述者发声,对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权威历史进行解构和改写,巴恩斯呈现出更立体、更细微、更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图景。第四章讨论巴恩斯对历史真实的追寻。巴恩斯在意识到历史的虚构性、阐释性、不可知性,颠覆传统宏大历史的同时,仍试图从中寻找某种确定性;追寻历史真实是巴恩斯历史书写的一贯目的。巴恩斯的"历史真实"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如爱、音乐、自我身份等,但归根结底是历史对当下的意义。

李英兰(LEE YOUNG RAN)[6](2017)在《汉韩饮食词汇隐喻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汉韩饮食词汇隐喻对比研究为题,从概念隐喻理论入手对汉韩饮食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还运用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言对比理论的观点对饮食词汇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饮食词汇从感到饿到撑的过程中人类的体验联想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饮食词汇通过本义的形态、性质、功能等的特征来不断派生出新的词义。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思维的方式。隐喻是人们通过思维联想将不同的事物或概念之间的特征联系起来,从而构建了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的认知机制。饮食词汇隐喻就是将饮食的某一突显的特征映射到人或事物上,本文主要对汉语和韩语两种语言的饮食用具类、食材类、烹饪制作类、饮食动作类和食物的感觉类词汇进行系统性地对比研究,来考察两个语言饮食隐喻的共性和个性。本文首先以汉语用《现代汉语词典》,韩语用《韩国语大词典》选取饮食词汇,其中具有多义引申义的词汇分析统计。然后依据《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进一步筛选出更基本的词汇。因为《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里的词汇搜集到汉语学习者最常用的词汇,分为饮食用具类、食材类、食物烹饪制作类、饮食动作类和食物感觉类等5个方面,之后选取具有三个以上隐喻义的词汇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并通过联想、相似性、通感和基于意象图式等分析隐喻引申义产生的原因,如各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认知模式等。我们考察发现饮食词汇隐喻类型主要有类比型、逻辑型、凸显型和转换型。饮食词汇隐喻认知途径主要是通过这四种方式来构成的。汉语和韩语饮食词汇的映射模式分为:·从饮食域到非饮食域;从非饮食域到饮食域;饮食内部的映射。它们反映了中韩民族对客观世界具有共同的认知途径。汉语和韩语中饮食隐喻映射是双向性进行的,饮食可以作源域,也可以作目标域。从概念隐喻的理论入手,通过考察发现饮食词汇与人的生活密切关系,饮食用具类词汇通过形状、功能、性质、位置上的相似性映射到的其他范畴的目标域与人有关的,人的身材、性格、行为能力和工作等;饮食食材类词汇通过形状、性质、功能上的相似性映射到人的性格、身体、行为、状态和人的生活中的经历、体验等;食物烹饪制作类词汇通过过程上的相似性映射到人的情感、行为、精神、生理、心理等状态和人生活中的体验和经历、天气等;食物动作类词汇通过过程上的相似性映射到人的行为、状态、能力和人生活中的体验和经历等;食物感觉类词汇通过性质、过程相似性和通感隐喻手段映射到人的外貌、状态、感情、情感、语言、性格、心理、生理和人生活中的体验和经历等。饮食词汇的引申义大部分都与人有关。两国民族对同类的饮食词汇具有相同的认知、理解并采用相同的观察视角和经历过程来类推。此外,两国民族生活环境、历史背景、文化心理、民族传统的不同导致对饮食的观察视角和取象视点不同。

林瑞艳[7](2015)在《新时期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与宗教关系研究 ——以藏族、回族小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很多少数民族而言,宗教文化是十分重要的,要了解少数民族叙事的特异性,宗教文化是无法绕过的。宗教本身就与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新时期的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中,出现了大量与宗教有关的叙事作品。因此,本论文选取全民信教的藏族和回族为例,希望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获得宗教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学叙事关系研究的深入。本论文关注的焦点是宗教因素是如何影响叙事的,从宗教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宗教对于小说叙事的影响、宗教对小说叙事修辞的影响以及宗教的审美可能性这四个方面展开。宗教进入文学叙事,成为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传达,使少数民族叙事从汉语叙事的“共名”状态中脱离出来。宗教对许多少数民族而言乃是“集体无意识”,它在叙事中的重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日常生活按宗教逻辑展开,个人在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爱恨生死乃至在面临生命中的巨大冲突时,世俗文化处于退守的态势而宗教要素则日益显明。不仅如此,在作品的叙事策略上,我们看到叙事的时空、叙事的维度、叙事的强度都因宗教文化的介入而有了这样那样的变异。作家这种内在逻辑的被置换,更体现了民族文化血缘的根深蒂固性。人们对宗教影响文学表达的研究往往更为注重已然存在的作品,但是,研究并不是只指向现在,更多时候,现存性的研究是为了“未来性”的写作。宗教进入文学的过程需要遵守文学法则,而文学的“宗教化”也能使文学自身的品格不断提升,成为照亮人类心灵幽暗的一道光亮。

赵鲁臻[8](2014)在《危机下的变革:晚清陆军战术及训练研究 ——以湘军、淮军与新建陆军为中心的讨论》文中研究说明16~17世纪,中西军队都已将大量管状火器投入实战。然而,双方的军事发展却由此开始逐渐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为了最高效率地发挥出当时火器的威力,西方军队开始以逻辑思维精心计算如何在战场上对之作最好的运用。这就使他们的战术、训练不再是个人经验基础上的主观产物,而逐渐成为能够进行精确考量、评估并以之寻求最佳效率的管理和控制方式。通过这种努力,火器杀伤力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发挥,骑兵的地位也因之逐渐下降,无法再称雄战场。反观当时明朝军队,虽然各种火器、车营战术花样迭出,却大多为主观演绎的产物,并非精确分析论证的结果。俞大猷、戚继光等具有实战经验的优秀将领所创立的战斗、训练方式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却也都是个人军事天赋的妙手偶得,而并未发展成为标准化的规范或者条例。因而长期以来,明朝军队的战术及训练方式一直徘徊不前,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无法使火器发挥出其真正的战场效果。明清(金)交战的历史记录表明,前者基本上都是以一种非常混乱和低效的方式来使用这些早期枪炮,所以满族骑兵的弓马能够非常轻易地战胜明朝军队的火器。然而后来清军也照搬了对手的方式来进行火器的战斗与训练,因此同样未能发展出适应于这种武器的战术。由此可知,中国传统思维上的问题应该是自明末以至晚清中国军队战术及训练水平落后的一个关键原因。这种历史文化积淀也依然影响着晚清时期湘军战术及训练变革的深度。这场变革实际上是内忧外患促动下,“经世”思潮在军事领域的反映,所以湘军的战术、编制、训练等均本着实学实用的原则。经由复古戚家军的战斗训练方式,湘军一改绿营徒壮观瞻的“花法”,代之以实用的战术以及严格的日常操练。而通过内战的实践磨练之后,又有进一步的更新创制,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湘军的战术及训练变革可以说是晚清中国军队在“经世致用”思想推动下、于长期战争实践中的一次自我更新,尤其是为绾接西方、转向现代化道路铺下了基石。然而同样囿于传统思维方式,此一变革依然停留在个人的经验与直觉之中。从实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湘军不同部队的战斗方式往往是将领个人主观偏好的表现,并未对武器性能、特点进行严格分析和精确计算来实现战术及训练的规范化、标准化。因此,湘军的战术、训练变革也就不会具有现代化的取向。虽体现了传统兵学在危机下的实用化,却不是一次划时代的突破。淮军则在这个问题上提供了更好的例证。战争形势的需要,使其于进军上海之后便迅速地接受了西式武器和战斗、训练方法。苏沪战场的各次战役表明,长期的实战确实令淮军在技战术方面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发展出一种融合中西的战术体系,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运用近代枪炮进行各兵种协同战斗的军队。然而大规模战事结束之后,淮军的战时经验并没有得到规范式的分析研究,并由之总结出近代火器的战斗、训练条例,反而又出现了将领自绘阵图、甚至杜撰阵式来进行战术训练的状况。久而久之,遂再度陷入传统行伍只顾观瞻、无俾实际的窠臼。此外,在传统认知模式的作用下,淮军将领不仅无法从自身的战争经验中发展出近代军事理论,甚至还无法真正理解西方的军事思想或理念。盛军统帅周盛传就是一个典型人物。作为一个具有趋新精神的将领,周盛传对于西式武器、操法都很有兴趣,也经常同西方教习交流。但在此过程中,他非常自然地以既有经验作为认知起点,以自己的理解来重新演绎新思想、新观点,使之符合原来的知识结构。因此不难理解,周盛传用来练兵的“西法”已是被过滤、选择和改造之后的产物,必然有形而无实。故其统帅下的盛军仍然由传统的军队建设观念和训练思路所主导。这说明在缺乏实战需要和检验的情况下,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致使淮军即便装备先进的武器、聘请西方教习,也无法实现自身的现代化。甲午战败所引发的强烈危机感,则迫使时人为寻求更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进而开始真正地按照“西法”自身的逻辑去对之进行学习。这种态度的变化在军事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有人开始批判传统兵学凭空杜撰、不切实用,转而积极引介西方军队的战斗、训练方法作为中国军队改革的思想资源。这就决定了甲午之后的“西法练兵”在实质上已不同于以往枪炮操作、队列操练等皮毛,而是要大规模地仿照西方军队的管理、组织和训练模式,吸收西方的军事理论、学说。袁世凯小站练兵正是将此一趋势由议论变成了现实。所以新建陆军的主要将领对于西方军事知识和理论都有相当程度的研究。这就使该军在军队建设上开始展现出一种正规化的特征,技战术训练上则朝着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完全摈弃了各种玄虚的阵法,而是根据武器的性能、特点以及战场环境来进行各种战斗队形的训练;特别是模拟实战条件下的对抗演习,更是有助于官兵真正理解近代战斗方式的实际价值。这些管理训练方式的改弦更张,其实也意味着一种思维观念的转型:中国军队第一次尝试模仿西方军队,更多地以理性而非经验的方式来研究、处理军事事务。这一点才是小站练兵之所以可称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开端的关键所在。从这个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由此所激化的实用心态,终于迫使晚清军队的战术及训练方式开始走出由传统思维观念所沉积而成的既有轨道,逐步转入一条适应于近代战争要求的发展路径。由之可见,晚清战术及训练乃至整个军队的现代化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可以称之为“换脑筋”的思维观念转型历程。因此,必然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外源性,从而也决定了这必是一条艰难曲折、漫漫修远之路。这段历史提醒后人,军队现代化应该先从根本之处亦即人的思维观念着手,方能令其成为一个自内而外、自然而然的进程。除此之外,晚清战术及训练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思想变迁的特点。越来越危急的现实问题在不断刺激时人将变革推向深入并最终突破传统思维观念束缚的同时,也引导他们愈发将目光鸠集于实用方面,并逐渐以之作为评判和选择的标准,进而导致以肤浅的方式学习西方军事文明,以功利的态度鄙薄传统文化。所以,晚清军队虽然在不断发生变革,但其精神信念却江河日下,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或许也是晚清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本·凯,杨蔚,时锦瑞[9](2012)在《嗜血天蜂》文中认为劳拉·特伦特博士是英国昆虫研究界的知名教授。丈夫车祸去世之后,她和儿子安德鲁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平淡而忙碌。然而,一位不速之客的造访彻底改变了劳拉的生活。他声称受劳拉的导师希思博士之托,邀请劳拉担任军事昆虫学研究中心的特邀顾问。尽管此人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但劳拉顾及年幼的儿子和手上的工作,委婉地拒绝了他的邀请。此人竟然绑架了劳拉的儿子,胁迫她来到了位于委内瑞拉热带丛林的军事昆虫学研究中心。劳拉本打算找到儿子后便立刻返回英国,却意外得知自己的导师已经命丧研究中心,而夺去他性命的正是他亲手培育出来的"天蜂"!这些"天蜂"体型庞大,吸血啖肉,甚至具有相当的智慧。为了拿到希思博士最后的研究日志,一些军人冒险进入研究室,却为天蜂所害。人们这才意识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这些天蜂了。仓皇出逃的人们又意外发现军事昆虫学研究中心的一处隐秘建筑。原来,该研究中心几年前就曾因事故而被迫关闭,不得不将所有新培育的昆虫封存在地下。但是,这些变异昆虫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竟然一直存活着。蜘蛛、苍蝇、蚂蚁……它们已不再是自然界中原来的那些物种。就在这时,劳拉发现儿子不见了……

翟鹏玉[10](2012)在《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文中指出壮民族的花神信仰,其核心范畴是“花”。而作为族类的根本表征的花,成为了壮族始源的建构与认同。在这种建构与认同之中,壮族将自我历史的建构,推及久远的初始——历元的形成。而这种历元的本质就是时间本身。进而,由壮族的历元推展到四时——月的形成与运演,再扩展到日常世界的机理及其制度的建构,并在这种时间顺衍之中,壮族寻找到了其衍化的五行的归宿——土王地中的时间统一性,从而将天元——天时、地元——地中、人元——人时结合起来,确立了天人合一的时间观——时中。这种运演,有着回归本原的环进轨迹。壮族这种对人的时间性的关注,其落脚的是人的生产,并由此延展到类与壮族社会结构的历史生产;兼及物的生产,二者相辅相成;而这两种生产的运作是完全严格地按照壮族所发现的宇宙规律——时间的节律——三大辰来进行的。由此生成壮族的生态审美图式:花婆——参宿据子位以立元,呈现为壮族的历元,从而展现了壮族的真善美本体与本源,并形成了道生一化三的宇宙生发图式,正是在这种宇宙生发图式之中,形成了壮族审美世界第一个图式:“判天地之美”;随着壮族的立元,及其与宇宙结构规律的严密对应性与对生性的呈现,壮族依托参宿乘龙(大火星)所表征的自然律的分形,完善地建构起自我社会结构、制度及其运行规律,从而在壮族社会生活的日常运作之中表现出花婆信仰的生态审美的衍生图式:“备天地之美”;接着,为确保壮族生命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花婆信仰将人与自然的对应与对生的范围,拓展到以北斗为中心的整个天宇,并通过斗据参机而达成壮族的建寅-宗伏羲的历史意识:时空的建构,完成壮族内部秩序乃至宇宙秩序的自组织功能,从而在人类内部、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的宇宙秩序的发生图式——“原天地之美”——中,展示出壮族审美世界的和谐境界与机理。而所有以上三种图式的运作,都嵌入了花婆(参宿)与大火星、北斗七星的对应与耦合的宇宙图式之中。这种对应未走偏,始终呈对生中和态,并贯穿在对花婆的螺旋式回归图式中,展现出壮族对永恒的皈依,及对永恒意义的实践——现实化历程中,表现出壮族的“对生与环进”的审美生发图式。在守母存子与原始要终的环进中,壮族的审美精神指向了融汇民族文化逻辑、历史实践与元理论三合一的美的本质生成——美成在久。这种具有时间的永恒性的美,是在从对生到整生,由循环到超循环的螺旋式规程中生发的。这就是花婆信仰的生态审美生发原理之所在。美成在久的运演,形成了生态审美的诸多范式:依生、竞生、共生与整生,再次显示了壮族圈进旋升的审美生发规律。美成在久的运演,使花婆信仰进入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互维性及其审美超越性的境界。它规定了人的起源与本质具有自然性;而自然同样具有社会伦理本质与社会-历史性质。在人与自然的互维性历程中,展现了壮族生态智慧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哲学基础与生态美学境界。这种从自然始,再和自然和谐共进的历程,内含超循环机理。花婆信仰这种螺旋式生成与递进的生态审美智慧,是可以达成与世界性的文明结构的对视、互动与共生,进而在视域的整合之中共同促进生态危机的解决,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更高的境界的,因而,花婆信仰的生态审美智慧,是具有相当的普世性意义的。并且,借助这种普适性,壮族将在其文化的反刍与广纳之中,走向美好的未来。

二、关联应用:从云端到地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联应用:从云端到地上(论文提纲范文)

(1)冰的罪证(论文提纲范文)

杀 人
初 遇
出 家
浴 缸
重 逢
奇 迹
游 戏
真 相
冰 块
纹 身
明 星
婚 礼
婚 姻
重 塑
死 猫
情 人
派 对
融 化
哲 学
记 号
离 婚
碎 片
生 日

(2)《你我携手共创的AI时代》日汉翻译实践报告 ——浅析百度翻译与人工翻译之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1.2 翻译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2.1 翻译实践内容简介
    2.2 翻译过程简介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文本分析
        3.1.1 文本类型
        3.1.2 翻译策略
    3.2 译前准备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词汇的翻译
        4.1.1 名词的翻译
        4.1.1.1 专业术语
        4.1.1.2 专有名词
        4.1.1.3 多义词
        4.1.2 指示代词的翻译
    4.2 比喻句的翻译
        4.2.1 有标比喻句
        4.2.2 无标比喻句
第5章 结语
    5.1 百度翻译的测评
    5.2 机器翻译的现状
    5.3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3)关于《西游记》在印度尼西亚传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界的研究状况
    二、论文选题意义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整体思路安排
第1章《西游记》在印尼的传播
    1.1 公元前6年 -- 1886 年
    1.2 1920 年 -- 1980 年
    1.3 1983 年
    1.4 1984 年
    1.5 1993 年
    1.6 1996 年至1998年
    1.7 2000 年
    1.8 2013 年
第2章 《西游记》在印尼的改编
    2.1《西游记》在印尼的改变案例
    2.2 表格显示《西游记》在印尼的改编情况
第3章 《西游记》与《哈奴曼》
    3.1 《哈奴曼》的人物姓名
    3.2 《哈奴曼》 故事情节
    3.3 哈奴曼与孙悟空的差异
    3.4 《西游记》与《哈奴曼》的战斗动机
        3.4.1 动机定义
        3.4.2《西游记》与《哈奴曼》的战斗
第4章 印尼(望加锡人)对《西游记》的理解程度
    4.1 表格 1
    4.2 表格 2
    4.3 表格 3
    4.4 表格 4
    4.5 表格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索尔·贝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索尔·贝娄研究
        1.2.2 中国的索尔·贝娄研究状况
    1.3 本论文的目标、方法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论文所要达到的目标
        1.3.2 作为象征资本的“美国性”
        1.3.3 深刻的社会观察家:社会学研究思路的引入
        1.3.4 小说家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历史学家:新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1.3.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20-40 年代:大萧条岁月的平民生活浮世绘
    2.1 美国的“福斯塔福式背景”
        2.2.1 二三十年代的芝加哥众生相
        2.2.2 大萧条时期黑人聚居区场景
        2.2.3 中产阶级的破产
        2.2.4 失业、流浪与反抗斗争
    2.2 大萧条的孩子
        2.2.1 贫家儿童初长成
        2.2.2 在大萧条的日子里
        2.2.3 奥吉·马奇的后经济危机岁月
    2.3 贫困的雌性化
    2.4 美国梦破灭了吗?
第3章 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
    3.1 美国进入丰裕社会
    3.2 波西米亚精神的衰微与洪堡之死
    3.3 西特林:顺向社会化与精神复归
第4章 60 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
    4.1 麦卡锡主义的遗毒与赫索格的沉默
    4.2 造反之后:在爆发之中堕落
        4.2.1 局外人还是局内人?
        4.2.2 青年人为什么要造反?
        4.2.3 我们需要离开地球吗?
第5章 70-80 年代:民主的反讽
    5.1 社会批评:被压制的声音
    5.2 假花:不识庐山真面目
        5.2.1 民主社会的婚姻:爱的缺失与爱的堕落
        5.2.2 美国政府机构:为谁辛苦为谁忙
第6章 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
    6.1 后现代及其特征
    6.2 拉维尔斯坦:生活在半梦半醒之间
    6.3 成也恣仿,败也恣仿
第7章 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
    7.1 美国城市与文学想象
        7.1.1 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
        7.1.2 城市特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7.1.3 缘何有“城愁”?
        7.1.4 观察城市的角度:在地性的体验与跨地性的审视
    7.2 城市与城事:地理空间、政治与文化的表征与居民生活
        7.2.1 作为地理空间结构的芝加哥与纽约
        7.2.2 作为政治与文化表征的芝加哥与纽约
        7.2.3 城与人:作为市民生活的芝加哥与纽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历史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用说明
绪论
    文献综述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历史、文学与巴恩斯的历史书写
    第一节 文学研究中的历史维度
    第二节 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
    第三节 琳达·哈钦的历史书写元小说
    第四节 历史小说与巴恩斯的历史书写
第二章 消解权威历史
    第一节 历史客观性的迷思
        一、存疑的史料
        二、不可靠叙述者
    第二节 历史的文本性
        一、巴恩斯小说的"历史书写元小说"特征
        二、割裂宏大历史的叙事手法
第三章 构建多维历史
    第一节 个人历史和国家历史
        一、个体的自我形塑
        二、国家身份的构建
    第二节 边缘历史和权威历史
        一、来自边缘的声音
        二、权威历史的改写
第四章 追寻历史真实
    第一节 巴恩斯历史书写的目的
    第二节 巴恩斯的"历史真实"
        一、巴恩斯小说对"历史真实"的一贯追寻
        二、作家巴恩斯的自我真实
        三、巴恩斯的"历史真实"的表现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6)汉韩饮食词汇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饮食隐喻的普遍性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4 汉韩饮食词汇研究现状
        1.4.1 汉语饮食词汇研究综述分析
        1.4.2 韩语饮食词汇研究综述
        1.4.3 对研究现状的反思
    1.5 考查范围和语料来源
        1.5.1 考查范围
        1.5.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认知隐喻的理论
        2.1.1 隐喻的本质
        2.1.2 概念隐喻理论
    2.2 语义范畴
    2.3 语言对比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韩饮食词的选择和分类
    3.1 汉韩饮食词的选择
    3.2 汉韩饮食词汇的具体分类
        3.2.1 饮食用具类词汇
        3.2.2 食材类词汇
        3.2.3 食物烹饪制作类词汇
        3.2.4 饮食动作类词汇
        3.2.5 食物的感觉类词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韩饮食词汇隐喻机制、类型和映射模式对比
    4.1 汉韩饮食词汇隐喻机制与类型对比
        4.1.1 汉韩饮食词汇的隐喻机制
        4.1.2 汉韩饮食词汇的隐喻类型
        4.1.3 汉韩饮食词汇的隐喻机制与类型的异同
    4.2 汉韩饮食词汇映射模式对比
        4.2.1 从饮食域映射到非饮食域的隐喻映射
        4.2.2 从非饮食域映射到饮食域的隐喻映射
        4.2.3 饮食域内部的映射
        4.2.4 汉韩饮食词汇隐喻映射模式的异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韩饮食用具和食材类词汇概念义和隐喻义对比研究
    5.1 汉韩饮食用具和食材类词汇概念义
        5.1.1 汉韩饮食用具类词汇概念义
        5.1.2 汉韩食材类词汇概念义
    5.2 汉韩饮食用具和食材类的隐喻义
        5.2.1 汉韩饮食用具类词汇的隐喻义对比
        5.2.2 汉韩饮食食材类词汇的隐喻义对比
    5.3 汉韩饮食用具类和食材类词汇一词多义性对比
    5.4 汉韩饮食用具类和食材类词汇的隐喻性转义对比
        5.4.1 形状类比
        5.4.2 性质类比
        5.4.3 功能类比
        5.4.4 位置类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韩食物烹饪制作和饮食动作类词汇概念义和隐喻义对比研究
    6.1 汉韩食物烹饪制作和饮食动作类词汇的概念义
        6.1.1 汉韩烹饪制作类词汇概念义
        6.1.2 饮食动作类词汇概念义
    6.2 汉韩食物烹饪制作和饮食动作类词汇的隐喻义
        6.2.1 食物烹饪制作类词汇隐喻义对比
        6.2.2 饮食动作类词汇隐喻义对比
    6.3 食物烹饪制作类和饮食动作类词汇一词多义性对比
    6.4 汉韩食物烹饪制作类和饮食动作类词汇隐喻性转义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韩食物感觉类词汇概念义和隐喻义对比研究
    7.1 汉韩食物的感觉类词汇概念义
    7.2 汉韩食物的感觉类词汇的隐喻义
        7.2.1 食物的触觉词汇隐喻义对比
        7.2.2 食物的视觉词汇隐喻义对比
        7.2.3 食物的嗅觉词汇隐喻义对比
        7.2.4 食物的味觉词汇隐喻义对比
    7.3 汉韩食物的感觉类词汇一词多义性对比
    7.4 汉韩食物的感觉类词汇隐喻性转义对比
        7.4.1 性质类比
        7.4.2 过程类比
        7.4.3 通感类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总结
    8.2 本研究的创新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韩饮食多义词分类表
        表1-1 饮食用具类
        表1-2 食材类
        表1-3 食物烹饪制作类
        表1-4 饮食动作类
        表1-5 食物的感觉类
    附录2 《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分类表(2006)(总共8822个词汇)
    附录3 汉韩饮食词汇义项数量对比
        表3-1 饮食用具的义项数量对比表
        表3-2 食材的义项数量对比表
        表3-3 饮食烹饪制作的义项数量对比表
        表3-4 饮食动作的义项数量对比表
        表3-5 食物的感觉的义项数量对比表
    附录4:汉韩饮食词汇隐喻转义对比表
        表4-1 汉韩饮食用具和食材类词汇隐喻转义对比
        表4-2 汉韩饮食烹饪制作和饮食动作类词汇隐喻转义对比
        表4-3 汉韩食物的感觉类词汇隐喻转义对比
后记

(7)新时期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与宗教关系研究 ——以藏族、回族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引论:神性光照下的叙事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现状和问题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 少数民族小说与宗教
    第一节 宗教与少数民族小说的题材属性
        一、宗教传统
        二、宗教人物
        三、宗教行为与事件
        四、宗教情感与意象
    第二节 宗教与少数民族小说的主题属性
        一、现代性与民族宗教文化
        二、探讨重建宗教神性的可能
        三、寻求精神解脱和超越
    第三节 宗教与少数民族小说的审美属性
        一、主题意蕴的形而上提升
        二、文本陌生化效果
        三、小说的散文化倾向
第二章 宗教制约的叙事
    第一节 宗教对日常生活的再结构
        一、日常事物的宗教化
        二、衣食起居的宗教化
        三、日常生活的仪式化
        四、处理日常生活的宗教化
    第二节 宗教视野下的爱恨生死
        一、宗教诠释的爱恨
        二、宗教对生死的阐释
    第三节 冲突的宗教式化解
        一、“神性”与“人性”的冲突
        二、限制与自由的冲突
        三、现代与传统的冲突
第三章 宗教之于叙事的修辞景观
    第一节 宗教时空观与叙事时空
        一、时间轮回
        二、预叙
        三、神性空间
        四、时空跳跃
    第二节 宗教想象与叙事维度
        一、叙事视角的反常化
        二、怪诞的文学表现
        三、叙事的非逻辑性与神秘化
    第三节 宗教情感和叙事强度
        一、细节描写与叙事强度
        二、情节设置与叙事强度
        三、人物塑造与叙事强度
第四章 宗教审美的可能性
    第一节 作为表达对象的宗教
        一、作家的宗教观
        二、现实中的宗教
        三、文学中的宗教
    第二节 历史语境中的宗教叙事
        一、“人性”的凸显
        二、文学现代化与宗教叙事
        三、重建“神性”维度的努力
    第三节 文学表达宗教的法度
        一、审美距离的控制
        二、宗教的审美象征效果
        三、“神性”与“人性”的对话
    第四节 宗教化表达与想象的可能
        一、文学应该是一种信仰
        二、叙事伦理的开拓
        三、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余论:未尽的道路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危机下的变革:晚清陆军战术及训练研究 ——以湘军、淮军与新建陆军为中心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二) 主题相关研究概览
    三、概念、思路与方法
        (一) 概念解释与说明
        (二) 思路与目标
        (三) 主要方法
        (四) 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沉沦:明清之际中国战术及训练方式的落后
    第一节 明代后期战术及训练的发展:兼与西方比较
        一、明代后期军队的战术及训练:以“戚家军”为例
        二、16-17世纪西方战术及训练变革
        三、不同的走向:中西比较及启示
    第二节 满洲骑兵的崛起与称雄
        一、满洲骑射战术及同明军的比较
        二、骑射战术在明金交战中的完胜
        三、明金(清)双方战术的调整
    第三节 小结:骑射战术称雄的原因与影响
        一、弓马战胜枪炮的一种解释
        二、骑射称雄对清代战术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回归:湘军的战术及训练变革
    第一节 儒生变悍将:变革的思想背景
        一、经世致用:传统兵学回归实际
        二、义理之学:将帅志节的军事意义
    第二节 编制、武器与基本战术
        一、编制与武器简述
        二、基本战术分析
    第三节 实战表现与影响的扩展
    第四节 小结:变革的意义与局限
第三章 转向:淮军改用“泰西阵法”
    第一节 转变的背景
        一、孤军入死地:苏沪战场的环境
        二、李鸿章的个人经历与品性学养
    第二节 淮军战术在实战中的变化
        一、“泰西阵法”简述
        二、参用西法:湘式战术中的新变化
        三、融合中西:新战术初露端倪
        四、自成体系:新战术粗具规模
        五、平捻作战:新体系趋于完善
    第三节 盛军小站练兵:淮军驻防时期的个案研究
        一、编制结构与武备概况
        二、基本战术及训练概述
        三、问题透视:主导思想陈旧
        四、症结之处:思维方式所限
    第四节 小结:淮军现代化缘何功败垂成
第四章 激变:甲午之后的改弦更张——以新建陆军为个案
    第一节 背景:甲午战后的思想震动
        一、危机引发的思想亟变
        二、军事领域的反思
    第二节 袁世凯其人:主导者的特质
        一、早年军事经历
        二、个人行事风格
    第三节 新建陆军的编制、训练及战术
        一、编制与武备概况
        二、军队建设与训练的新特点
        三、基本战斗方式与演习概述
    第四节 小结:危机催生的激变及其隐忧
第五章 总结:从思想文化角度解读晚清战术及训练演变
    一、文化基因: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问题
    二、历史积淀:晚清战术及训练变革的特征
    三、以史为鉴:晚清军事现代化的启示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10)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历代对花婆信仰的记载与研究
    三、我的研究的切入点与方法
    四、研究的生发点与意义
    五、总体逻辑与全文结构
第一章 立元-历元:时间的开显与美的潜能完整呈现的基点
    第一节 立元与生态美学意义的生发元点
        一、壮族的立元与生态审美元点的确立
        二、立元的作用
    第二节 立元与美的本源——元印象的可重复性的呈现
    第三节 花婆自身的分化及其与宇宙严密的对应性的确立
        一、花婆建三正,成三楼:天人的对生机制的彰显
        二、从花婆“三正”到天地人的宇宙观与对生关系的确立
第二章 花婆乘龙而备天地之美
    第一节 花乘震而成子:潜能实现的完备性
    第二节 花婆分性别与造婚姻:自我凸显的审美表征
        1、同姓开亲
        2、招赘婚
        3、不落夫家
        4、女性为主
    第三节 花婆与壮族财富观的审美表征性
    第四节 民族意识的确立与自我的审美分形
    第五节 花乘龙以移风易俗
    第六节 龙路与火路——水火转换与阴阳相济
    第七节 对生中的花婆作为玄牝及其潜能的全面实现
第三章 斗据参位以原天地之美
    第一节 花婆的参伐作用
    第二节 不违农时——美的实现的道德保证
    第三节 斗据参以成岁:环生与潜能实现的图式
        一、七星据参而生人:耦合与归原
        二、消灾:与时消息与进入和谐
        三、生死转换:环生中的制衡与逍遥
第四章 辰纳于甲:回归始源与中和之美
    第一节 日辰之会与交互网络的历史生成
    第二节 日辰纳于甲与壮族回归花婆的审美境界
    第三节 岩洞、姆六甲及其生态美学意义
    第四节 岩洞与歌圩——壮族的生态审美制度
    第五节 歌圩的神道设教与寓教于乐
        一、依歌择偶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二、神道设教与审美制式
        三、节庆与审美制度的形成
        四、歌圩对日常禁忌的超越——自由境界的呈现
        五、歌圩与天籁
第五章 美成在久与玄妙之镜
    第一节 花婆信仰对三大辰的综合运用及其审美范式的升华
        一、依生范式
        1、人对花婆——宇宙本体的依生
        2、对万物的依生
        3、对天地的依生
        4、人对祖宗神——亲本——类的依生
        5、对外家的依生——求婚词
        6、男女的依生
        二、竞生范式
        1、天-天竞争与宇宙秩序的调整
        2、一天与万物的竞生
        3、天地人的竞生,及天与地、人的转换
        4、万物与人的竞生
        5、代际与男女的竞生
        三、共生范式
        四、环生与整生范式
        1、三大辰整合中的增寿与再生人
        2、民族融合:整生的回归花婆——金银花
        3、花婆信仰对各种文化的融合整生而构成审美图式
        4、整生范式的时间性彰显
    第二节 继天立极与体天赞化
        一、继天立极
        二、人体天赞化
        三、至诚则久——美成在久
    第三节 反思与结论
        一、自由时间与物物而不物于物
        二、从语言学革命到审美革命
全文结论
申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关联应用:从云端到地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冰的罪证[J]. 王彪. 江南, 2022(02)
  • [2]《你我携手共创的AI时代》日汉翻译实践报告 ——浅析百度翻译与人工翻译之差异[D]. 石晓桐.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关于《西游记》在印度尼西亚传播的研究[D]. 王聪(FAKHRIAWAN FATHU RAHMAN). 南昌大学, 2019(02)
  • [4]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D]. 张宪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5]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历史书写[D]. 李朝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6]汉韩饮食词汇隐喻对比研究[D]. 李英兰(LEE YOUNG RAN).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7]新时期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与宗教关系研究 ——以藏族、回族小说为例[D]. 林瑞艳.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8]危机下的变革:晚清陆军战术及训练研究 ——以湘军、淮军与新建陆军为中心的讨论[D]. 赵鲁臻. 南开大学, 2014(04)
  • [9]嗜血天蜂[J]. 本·凯,杨蔚,时锦瑞. 译林, 2012(03)
  • [10]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D]. 翟鹏玉. 云南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连接的应用程序:从云端到地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