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Research LS-8MK Ⅱ前置放大器

Audio Research LS-8MK Ⅱ前置放大器

一、Audio Research LS-8MK Ⅱ前级(论文文献综述)

梁龙[1](2020)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障碍、上肢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罹病久者可甚至可发生肌肉萎缩。多个统计研究报告结果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已经处于危害人们健康的非致死性疾病的前列。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年化,该病在我国更为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简便、适宜性强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保守治疗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功能锻炼作为其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其临床有效性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颈椎是由动力系统和静力系统两部分组成。动力系统主要指的是颈部肌肉,静力系统主要是颈椎骨。颈椎病的发病有着“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论述,颈椎部的“筋”异常导致“骨错位”的发生,最终“筋骨同病”,引发本病。目前研究也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与颈部肌肉的肌张力增高有关。颈肌肌张力增高,即“筋急”的发生,“筋急”产生异常应力,对颈椎骨造成牵拉,导致“骨错缝”的发生,长期的骨不正会导致应力性骨赘、椎间盘退变,刺激到颈神经根就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可以总结成“筋骨同病,以筋为先”,再根据《灵枢·卫气失常》中论述,“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所以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该对颈部“筋”进行干预,调节颈肌的状态,“经筋治骨”,最后达到“筋柔骨正”、“筋柔骨自安”的生理状态。颈椎康复操是由朱立国教授结合颈椎的解剖、生理状态和颈椎疾病发病特点创制的一套颈椎锻炼方法。本颈椎康复操已经收录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编纂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指南,并作为其中的一种推荐治疗方法。颈椎康复操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创新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也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广项目。颈椎康复操是对颈部“筋”进行直接的干预,符合以上“经筋治骨”的治疗原则。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颈椎康复操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但是单一的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说:颈椎康复操可以通过降低肌张力,进而改善颈椎骨等应力,调节颈椎受力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四个部分来阐述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1文献研究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1目的检索当前国内外关于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方法来明确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1.2方法计算机检索了 Medline数据库(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7个数据库关于功能锻炼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然后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分析和图形制作。使用漏斗图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如异质性较高,则使用敏感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使用亚组分析来明确研究间异质性来源,并使用GRADE分级对每个结局指标进行强度推荐。1.3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共有87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锻炼能显着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SMD=-0.89;95%CI:(-1.34,-0.44),P<0.0001]和 NDI 指数[MD=-3.60;95%CI:(-6.27,-0.94);Z=2.65,P=0.008<0.05],由于没有文献报告 SF-12、SF-36 这两个指标,所以无法进行分析。漏斗图显示VAS评分和NDI指数两者对称性稍差,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但敏感性性分析表明Meta分析指标稳健性尚可。亚组分析表明高异质性来源可能与干预时间、发表语言、发表年份有关。GRADE分级结果是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是低等级。1.4结论单独进行功能锻炼干预或功能锻炼辅助其他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部功能,但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2临床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2.1目的初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增强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证据,为颈椎康复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2.2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将所有纳入病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颈椎健康指导,治疗组予以颈椎康复操+颈椎健康指导。记录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2月、3月患者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 MCS评分、不良反应。使用SPSS 17.0、GraphPad Prism 8.0.2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形的绘制。2.3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肢情况、干预前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MC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相关指标比较结果如下:(1)NDI指数: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NDI指数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NDI指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2)VA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似(P>0.05),且干预后3月与干预后2月差异不明显(P>0.05),余各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在降低患者疼痛方面效果不明显,但疼痛可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好,效果可延续到干预后2月。(3)SF-12 PC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SF-12PC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增高显着(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颈椎康复操干预后3月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而且随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好。(4)SF-12MCS评分:治疗组患者SF-12MCS评分增高明显,且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显着。(5)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锻炼后颈肩部酸胀不适的症状,嘱其热敷,减少锻炼次数,症状消失。还有1例患者做雏鸟起飞出现患侧手臂的酸麻感,嘱其减小手臂后伸角度后,症状消失。余未见异常。2.4结论颈椎康复操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颈椎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颈椎康复操的安全性也较好。虽然对疼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是配合颈椎康复操的仍保持一定优势。疼痛的改善的结果可能与疾病处于非急性期或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点等有关。3应用基础研究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3.1目的基于“筋束骨”理论,通过对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面域肌张力、颈椎活动度的作用的研究,明确颈椎康复操对颈部“筋”的作用,以及“筋”对“骨”的影响,从而探讨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可能的治疗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3.2方法3.2.1肌张力测量采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Mtone JZL-III型)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部肌张力面域测量,测出200g压力时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所对应的刻度位移记为该点的肌张力。分别记录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的多点肌张力数据,使用MATLAB R2015a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肌张力云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3.2.2颈椎活动度测量使用OptiTrack-V120:Duo&Trio仪器在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活动度的测量,再使用Optitrack Motive软件和Visual3D V5软件对数据进行记录和计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对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图形绘制。3.3结果3.3.1肌张力随着颈椎康复操锻炼的持续,自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肌张力有着逐渐下降趋势。3.3.1.1干预前从总体看,干预前患者的颈部肌张力增高情况对称性稍差,右侧整体肌张力较左侧高。肌张力低区域主要集中在C3-C6颈椎两侧的肌肉,自C6-T1区域的肌张力较颈项部要高。3.3.1.2干预后1周云图分布对称性较干预前好,肌张力增高区域有所缩小,尤其C6-7区域肌张力降低比较明显。3.3.1.3干预后2周颈项部以“团块区域”的肌张力分布逐渐扩散成跟解剖形态相近的“条带状”区域,云图两侧的对称性较之前更显着。3.3.1.4干预后3周颈部云图整体有下降趋势并且无论颈椎区域还是肩胛区域对称性均较好。颈项部及肩胛区的肌张力基本按照解剖形态分布。3.3.1.5干预后4周云图肌张力整体下降明显,颈项部肌张力仍有明显下降趋势,低肌张力区域逐渐增大明显,左右两侧肌张力云图对称性较好。3.3.2颈椎活动度3.3.2.1颈椎前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前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除了干预前和干预第一周颈椎活动度改善不明显(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2颈椎后伸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后伸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干预前与干预后一周、干预后三周和干预后四周颈椎后伸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3颈椎左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侧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干预后第三周和干预后第二周相比,颈椎左侧屈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观察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4颈椎右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侧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5颈椎左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6颈椎右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结论颈椎康复操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调节颈部受力平衡,由“筋急”向“筋柔”方向转变。通过颈椎活动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筋柔”后又干预“骨错缝”使其向“骨正”方向改善。说明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是通过改善颈肌紧张状态来改善骨的受力,调整了颈椎的应力平衡来实现的。4基础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4.1目的通过对将颈椎康复的动作进行量化后,加载到构建好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后期运动处方的开发提供支撑。再通过筋骨关系来分析颈椎康复操干预后导致颈肌肌张力降低后对颈椎的影响,探讨其深层的治疗机制。4.2方法4.2.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将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进行可量化地拆分,选取20名志愿者完成颈椎康复操动作,使用Optitrack动捕系统和测力手套对每个动作进行轨迹捕捉和后期数据处理,得出每个动作的量化参数。4.2.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使用CT扫描一名正常人颈椎,通过多个软件进行几何重建、逆向工程、网格划分、材料赋值等过程,构建出包含椎体(C0-T1)、椎间盘(C2-C7)、韧带、关节软骨、肌肉等结构完整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待验证其有效性后,再将量化好的颈椎康复操参数加载到该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对椎体、椎间盘、韧带的应力及肌肉的应变情况。4.2.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通过对颈椎间盘退变的模拟来构建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特征的疾病模型,再用刚度参数来模拟颈肌肌张力,构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正常、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根据颈椎日常活动的动作,对三个模型进行前屈、后伸、旋转、侧屈四个工况的加载,从而分析颈椎康复操使得肌张力降低后的颈椎的筋骨影响关系,进一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4.3结果4.3.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对颈椎康复操进行动作拆分和参数测量。前屈后伸动作拆分成颈椎前屈后伸两个动作,测量结果是前屈63.31°,后伸62.15°;旋颈望踵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前屈,测量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左侧前屈15.66°,右侧前屈19.06°;回头望月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后伸45°,测得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雏鸟起飞动作可以拆分成颈椎后伸,上肢后伸及上肢的下拉力三部分,结果测得颈椎后伸62.15°,上肢后伸与躯干的角度38.18°,上肢下拉力为77.36N。摇转双肩动作可以拆分为肩关节的向上、向前、向下、向后四个动作,测量位移参数结果是向上 83.82mm、向前 96.83mm、向下 48.03mm、向后 50.46mm。4.3.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构建了颈椎所有椎体和椎间盘、10个韧带结构、14组肌肉的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并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比对,结构表明该模型的仿真性较好。对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在模型上进行加载。4.3.2.1前屈后伸颈椎前屈时,颈椎整体的受力区是枕骨下及所有椎体、椎间盘区域,其中寰椎的前后弓受力最大。椎体中应力自C2至C4应力逐渐增加,又从C4至C7椎间减小。椎间盘的应力最大集中在C4-5椎间盘,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前部。颈夹肌和肩胛提肌是应变最大的两个肌肉。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的应力都随着颈部前屈活动应力不断增加,且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为黄韧带。对颈椎有限元模型进行后伸动作加载,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关节突关节及钩椎关节,寰椎应力最大区域在前后弓。椎体中所受应力是C2椎体。椎间盘较大应力主要出现在椎间盘的两侧,其中C3-4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胸锁乳突肌是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前纵韧带是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4.3.2.2旋颈望踵加载旋颈望踵动作后,C4和C5椎体所受应力最大,寰椎最大应力区域在前后弓,C2椎体至C6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在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椎体部分的较大应力区域自上而下,由椎体左侧转移到椎体右上部外侧,直到C7椎体最大应力区域转移至右侧椎体部分。所受应力最大椎间盘位于C3-4、C4-5节段。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是颈夹肌。旋转运动时各韧带应力均有所增加,最大应力位于黄韧带,在进行前屈运动时,前纵韧带应力逐渐下降,余韧带应力明显增加。4.3.2.3回头望月将回头望月在颈椎有限元上加载,承受最大应力的椎体是C3,C3到C6椎体的最大应力位置分布于钩椎关节部位、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区域,至C7椎体后应力明显区域转至钩椎关节部位。椎间盘最大应力出现在C3-4节段。头最长肌为应变最大的肌肉。右旋动作时,各韧带的应力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黄韧带为受力最大的韧带,后伸运动后,除了前纵韧带应力增加明显外,余韧带应力都在下降。4.3.2.4雏鸟起飞将雏鸟起飞进行动作加载,颈椎受力明显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和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部位。C2椎体承受着椎体中的最大应力。寰椎的最大应力仍位于前后弓部位,余各椎体应力明显区域出现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C3-4椎间盘所受应力最大。胸锁乳突肌是该运动形变最大的肌肉。而前纵韧带是应力最大的韧带。4.3.2.5摇转双肩对模型中肱骨头参考点进行向上、向前、向下、向后的位移工况加载,颈椎的应力分布大致相同。寰椎前后弓有明显应力改变,余椎体应力改变不明显。椎间盘的应力改变也不明显。承受最大应力出现在C4椎体,椎体应力明显位置处于椎体与椎体连接的钩椎关节区域。椎间盘受力自上而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应力明显区域也从椎间盘的两侧逐渐向后移至椎间盘的后外侧。在肌肉方面,向上、向前运动都是颈夹肌和颈最长肌形变最大,向下和向后运动是产生最大形变的是肩胛提肌。韧带受力方面,向上运动除了前纵韧带,其余韧带应力均逐渐增加,其中黄韧带最为明显;向前运动各个韧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向下运动时,前纵韧带反而应力不断增加,而其余三个韧带应力逐渐减小;向后运动时,原本上升的前纵韧带也是先小幅度上后下降,呈抛物线状。4.3.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4.3.3.1前屈工况在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前屈工况加载,发现椎体的应力较大的部位发生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椎板及棘突部位分散的应力较少。其中寰椎所受的应力最大,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三个模型寰椎的所受的最大应力分别是42.17Mpa、38.81Mpa、35.22Mpa。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主要是椎间盘前部及前外侧。肌张力增高模型中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增高,随着肌张力的降低,椎体应力有逐渐减小趋势。各个颈椎间盘的应力趋势基本与椎体情况相似,但是在C2-3和C5-6椎间盘,随着肌张力降低,应力有着轻微增大趋势。4.3.3.2后伸工况对三个疾病模型进行后伸工况加载,三个模型的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似,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钩椎关节、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寰椎在前后弓部位。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2椎体。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分布自上而下由前外侧转向后外侧,其中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为C3-4椎间盘。4.3.3.3旋转工况在旋转工况的加载下,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肌张力正常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区域大体一致。寰椎应力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后弓部位,余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是在钩椎关节、右侧关节突部位。椎间盘的应力区域主要是在两侧。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5椎体,且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大小相差不大,承受应力较大的椎间盘C3-4节段。4.3.3.4侧屈工况侧屈工况加载后,椎体最大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左侧椎弓根部位及左侧椎体部位,寰椎最大应力仍然在前后弓,受力最大的椎体为C4椎体,自C4上下椎体应力逐渐减小。椎间盘最大应力部位在两侧,其中是以右侧为主,C3-4节段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三个模型的最大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同。4.4结论不同的颈椎康复操动作对颈椎有着不同的生物力学作用,可以根据各自的作用特点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内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颈肌肌张力,进一步发挥降低颈椎椎体、椎间盘的应力,对于有应力集中部位,通过增加椎间盘的缓冲能力和分散应力来调节颈椎的应力平衡。

郭鹏[2](2020)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优化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压大功率电能变换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多电平变换器具有结构优势,打破了功率开关器件与功率模块的自身容量约束,是高压大容量电能变换工程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相较传统多电平变换器,具有显着的拓扑优势,引发国内外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是当前实现高压大容量电能变换系统中最具吸引力的多电平变换拓扑。为此,本文围绕MMC系统的多目标协调控制技术、低谐波输出控制技术、多层次能量平衡技术与低频纹波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研究,为MMC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高效能量传递与转换关键技术与装备[YS2016YFGX050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功率电声高效换能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51837005]和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集成分布式储能的MMC控制方法[CX2018B169]资助下,在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围绕MMC系统的多目标建模与控制、外部输出特性、内部能量平衡和低频输入纹波等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在不同工程应用场合下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1)针对MMC的输出电流、环流以及电容电压等多目标之间存在相互耦合、协调控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预测的MMC环流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基本电路定律,推导了关于MMC输出电流、环流以及电容电压的连续状态方程,探究了MMC各控制目标受桥臂投入模块数的作用规律,提出了以输出电流、环流以及电容电压为前级预测控制目标,以环流为后级预测控制目标的分级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在保证MMC多目标跟踪效果前提下实现了环流优化控制;此外,通过分析在滚动优化过程中,每相投入模块数变化量对输出电流和环流预测值增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简化滚动优化方法和优化搜索空间设计方法,进一步减轻分级MPC计算量。(2)针对应用于海洋功率放大应用场合的MMC需要满足大功率、高保真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模块化多电平开关功率放大器拓扑及其高保真控制方法。考虑MMC结构的大功率输出特性与高频全桥结构的低谐波输出特性,综合了两类拓扑结构优势提出改进型模块化多电平开关功率放大器,为实现大功率、高保真电能变换提供拓扑基础;探究了改进型拓扑的高低频混合开关频率运行特点对输出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混合MPC方法,该方法综合了FCS-MPC方法的多目标处理能力与MMPC方法的良好跟踪能力,为实现基于混合拓扑的大功率、高保真电能变换提供控制基础。(3)针对牵引供电系统应用场合下,机车启动/制动过程中瞬间能量吸收与回馈对电网产生冲击的难题,提出了集成分布式储能MMC拓扑及其内部功率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MMC与双向储能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探究了集成分布式储能MMC在负序补偿与储能运行工况下的内部功率流动形式,推导得到集成分布式储能MMC在不同工况下的内部环流参考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集成分布式储能MMC电容电压与储能SOC不平衡产生机理,提出了分层功率平衡控制方法,实现了集成分布式储能MMC的桥臂内部、桥臂之间、相间电容电压与储能SOC多层次功率平衡。(4)针对集成分布式储能MMC子模块存在低频交流电流流入储能单元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步MPC的低频纹波电流抑制方法。考虑DC-DC变换器与全桥子模块的开关相互作用对流入储能单元电流纹波特征的影响,建立了包含电感电流、电容电压以及输出电流的空间状态方程,构建了多目标状态跟踪误差评估函数,保证了多目标之间的协同控制;分析了受控变量动态响应能力对其稳态跟踪误差的影响,采用多步MPC方法降低电容电压稳态跟踪误差。随后将多步MPC误差评估函数转为最小二乘优化问题,并利用球形编码算法减少了多步MPC方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MMC子模块低频交流电流抑制策略与计算量优化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杨小林[3](2019)在《无线体域网中高性能前端芯片的优化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体域网技术是一种以人体为中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能让人们更加轻松直观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能让医生长期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一些疾病做出更加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作为支撑无线体域网的关键技术,生物信号前端芯片用于采集各种微弱的生物信号,其性能将直接限制无线体域网技术的应用。然而,生物信号前端芯片的发展迄今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如复杂人体环境下对芯片噪声、输入阻抗的要求;人体运动伪影对采集系统的巨大干扰;长时间、多通道记录对前端芯片中运放和模数转换器的功耗、面积等方面的苛刻要求;片上信号处理对系统集成和微型化的挑战等。论文针对前端芯片中亟待解决的一些瓶颈问题开展相关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功耗、低噪声前端仪表放大器IA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放大器的噪声、电极失调等性能需求,论文采用电流反馈型IA结构,并结合以下技术进行优化:(1)引入斩波调制技术以降低闪烁噪声对性能的影响;(2)采用数字辅助型电极直流失调抑制环路,能抑制±50mV电极失调电压,并降低传统模拟环路的噪声贡献;(3)设计可调增益/带宽放大器,实现系统增益和带宽可调。电路采用GlobalFoundry0.18μm工艺进行流片,在供电电压为1.8V时,放大器平均电流为7.2μA1.5kHz带宽内积分噪声为2.4μV,噪声能效因子为6.4;2.低功耗、微型化、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针对SAR ADC提出了面积和功耗的优化方案:(1)提出混合型开关策略,功耗和面积仅为传统开关策略的3%和1/8;(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阶梯型时域比较器结构,比传统的延时单元具有更大的电压-时间增益和更优的噪声性能;(3)优化逻辑电路功耗,通过增加门控单元,降低数字电路的开关活动因子,其功耗为传统结构的40%。芯片采用UMC0.18μm进行了流片验证,芯片采样率为200kS/s,SNDR为61.6dB,在0.9V供电电压下,整体功耗为2.72μW,所对应的优值为28fJ/conv.step。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论文进一步开展对高精度SARADC的研究:(1)建立完整的电容阵列及其失配数学模型;(2)提出一种内建型电容失配校正方法,其利用分段电容阵列自身提取电容失配大小,实现校正目的。芯片采用Global Foundry 0.13μm工艺下进行了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论文所提出的电容失配校正方法能有效提升芯片性能,采用校正后芯片的SNDR为72.7dB,SFDR为86dB,相比校正前分别提升了 13.6dB和21.8dB。芯片整体功耗为15.2μW,所对应的优值为0.45pJ/conv-step。3.结合近两年生物信号前端芯片的发展趋势,论文对直接数字转换DDC芯片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为了克服传统DDC前端芯片的缺点,论文以高动态范围、低噪声为设计目标,开展了以下研究:(1)提出二阶混合时间型(Hybrid CT-DT)△2∑调制器结构,以抑制电极直流失调;(2)建立更完善的积分器Simulink模型,对调制器进行更加全面、精确的系统建模分析;(3)采用电容耦合型连续时间积分器结构来优化第一级连续时间积分器的功耗和噪声性能;(4)创新地提出了 Differential-Difference量化器结构,避免了有源加法器和反馈DAC的使用。芯片采用TSMC0.18m进行了流片验证,在100Hz的带宽下,芯片的SNDR/DR为93.2dB/98dB。芯片允许输入信号的最大幅值为720mVpp,能抑制高达±300mV的电极失调。芯片采用1.8V电源供电,整体功耗为73.8μW,所对应的FOM8为154.5dB。最后,论文利用所设计的芯片对人体的ECG、EEG信号进行了采集实验。

袁蕾[4](2018)在《实时断轨检测系统及信号处理算法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轨道交通承载着繁重的客运及货运任务。钢轨线路作为轨道交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完整性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钢轨断裂所带来的事故损失无法估量,实时、准确、稳定的断轨检测意义重大。断轨检测是通过对钢轨中所传输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而实现的,因此,对断轨检测系统及其信号传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为了解决现有超声导波(Ultrasonic Guided Wave,UGW)信号去噪算法存在的小波基选择复杂、模态混叠等问题,提出了使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算法对UGW信号进行干扰抑制。在UGW信号去噪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不同轨道状态下UGW信号的特征量提取方法。利用提取到的特征量(电压均方根位Vrms以及幅频特性中幅度最高点对应的频率分位Fp)在不同轨道状态下的察异,以及各自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联性,进一步提出使用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对轨道状态进行实时识别与分类的思想。根据信号去噪算法,以及轨道状态分类的仿真与实验结果可得,UGW信号的噪声得以有效抑制,重构信号准确,提取到的特征量在不同轨道状态下差异明显,使用RNN网络进行处理后可以得到准确率较高且能够在二维平面品示的轨道状态分类结果。其次,为了解决UGW信号无法通过断轨修复结构,原有超声导波断轨检测系统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轨道电路检测原理的改进型实时断轨检测系统。改进后的系统可兼容UGW信号与电信号的传输及处理,适应于更为复杂的列车运行环境。同时,针对改进型断轨检测系统中基于轨道电路检测原理的部分,建立了轨道线路模型,为分析电信号的传输与检测提供了合适的仿真平台。再次,对于改进型断轨检测系统中基于轨道边电路原理的部分,借鉴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思想,利用扩频码序列具有较高自相关信号峰位与较低互相关旁瓣的特性,提出了在发送端利用扩频码序列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和相关处理来得到最终接收信号的新型传输方式。为了确定该传输方式下采用的扩频码序列,提出了相关约束的概念。在不同信噪比以及不同大地含水量条件下,利用轨道线路模型对电信号传输及抗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确定在发送端使用周期长度为63的Kasami序列对12511Z正弦信号进行调制,所提出的电信号传输方式具有较好的抗噪声及抗多径干扰能力。最后,为了正确识别改进型断轨检测系统,中传递的电信号,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 Transform,HT)等方法的自适应峰位检测算法。通过对不同轨道状态下,和不同噪声环境下信号的传输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验证所提出信号传输方式以及自适应峰值检测算法的正确性与可站性,利用峰值检测结果可对轨道状态进行准确判断。改进型实时断轨检测系统以UGW信号为主,电信号为辅,其工作稳定可拟,能够实时判断出所检测区段的轨道状态信息,对断轨情况进行及时处理,确保行车安全。

孙玉巍[5](2018)在《级联式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以化石能源集中式利用为特征的电力系统运行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变革,而支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与共享的智能电网或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最终改变能源利用模式、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在新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智能、兼容、节能环保以及高功率密度的发展需求下,基于电力电子变换与高频电磁耦合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现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一种典型拓扑是基于级联H桥整流器与隔离双向DC/DC 变换器(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IBDC)两级变换电路的级联式PET拓扑。级联式PET具有交流波形质量好,电压和双向功率控制灵活,能提供灵活的交直流供电端口,以及易于模块化拓展等优点,但同时其多级功率变换、多模块组合方式对其控制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级联式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关键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改善波形质量同时降低开关频率,提高双向功率下系统暂态响应性能和稳定性,以及改善不同应用场合PET的运行效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混合脉宽多电平调制方法研究。基于波形分解以及一维傅里叶级数和双重傅里叶积分方法,对PET输入级CHB电路混合脉宽调制(Hybrid Pulse Width Modulation,HPWM)的频谱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到HPWM任意电平输出电压频谱解析表达式,为HPWM技术的研究应用、变流器的谐波分析及滤波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基于所推导的频谱计算式,将HPWM与常规载波移相(CPS)方法的调制性能进行了对比。2.不同输出方式下的级联式PET子模块均衡控制策略研究。针对输出并联型PET拓扑,分析了 IBDC级ISOP等效电路输入均压和输出均流的内在关系,提出IBDC级直流链电压均衡控制策略,同时可实现功率均衡。所提方法无需CHB级均衡控制器以及高精度电流传感器,且可实现控制环路间的解耦以及模块化控制结构。对于级联式PET-电池储能系统中输出独立型PET,提出基于HPWM调制的电池均衡控制策略,由IBDC控制直流链电压均衡稳定,CHB采用HPWM方法实现对各电池单元进行差异化充放电及SOC均衡控制。3.CHB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基于CHB静止坐标系模型,提出一种状态反馈线性化与自抗扰控制技术相结合的非线性控制策略,无需旋转坐标变换,可确保系统稳态控制精度及动态抗扰性能。根据系统仿射非线性模型及微分几何非线性理论,选择基于部分反馈线性化的零动态设计方案,采用二次型最优方法对线性电流环部分的反馈增益进行确定,并引入谐振环节以补偿跟踪相差;对于零动态(电压平方)则采用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在负载大范围扰动时的控制品质。4.CHB和IBDC前后级协调控制策略研究。针对PET两级变换结构,提出将输出电压控制与直流链电压控制的任务分派至CHB级和IBDC级共同承担的协调控制策略,以缩减两级功率差,降低直流链电压动态波动,提高双向功率运行时系统的动态响应及稳定性。基于频域法对负载扰动下的直流链电压波动响应进行了建模分析,以及基于根轨迹和灵敏度对闭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独立控制策略进行对比,论证了协调控制方法的优越性。此外,为确保子模块直流链电压均衡,在IBDC级设计均衡控制器,与协调控制策略合并,得到结构紧凑的PET整体控制策略。

徐天纵[6](2017)在《基于电力载波的煤矿综采工作面数据采集平台》文中研究表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对于保障井下生产和运输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井下生产和运输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通信和煤矿安全监测技术的蓬勃发展,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提出了新的标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由地面主站和井下采集分站两部分构成。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主要是通过采集分站来实现,数据的处理则是通过地面主站来进行。采集分站位于井下各类传感器设备和地面主站之间,起到传输枢纽的作用。本文是针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分站部分进行设计与实现。数据采集分站的设计主要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综采工作面电力载波模块的设计,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井下127V电力线作为数据采集分站与主站间的通信信道。利用已有电力线进行传输,无需另架传输线路,减少了通信线路的布线麻烦,节约了架线成本。设计主要包含载波信号耦合电路、信号滤波电路、信号发送电路、以MC3361BP芯片为主的信号解调电路的设计,利用C8051F330微控制器,采用定时中断方式,产生载波传输所需的FSK调制信号,以及通过数字采样的方式,对解调后的基带信号进行抽样判决。第二部分是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模块的设计,是针对井下易燃易爆的特点,设计出的具有本质安全特性的供电电源。设计主要包含对电池供电电路、127V电网供电电路、输入过压检测电路及输出过流检测电路这三部分电路的设计,通过本安电源模块产生12V本安直流输出,为综采工作面电力载波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安全供电。第三部分是综采工作面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是用来对井下各类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的核心部分。以STM32作为CPU控制核心电路,设计采集电路实现对井下传感器电流信号、频率信号以及开关量信号的数据采集,并设计RS485接口电路以及CAN总线接口电路实现对智能传感器的数据传输。本文完成了数据采集分站三个模块的设计,并制作出实物,然后分别对各个模块进行调试以及系统的整体调试,实现了基于电力载波的综采工作面数据采集平台的可靠运行。

金童[7](2017)在《0.18μm工艺下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及其测试验证平台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5G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对模数转换器的转换速度、功耗和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具有较高的转换速度,适中的精度和功耗,较小的面积,在高速通信系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模数转换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各部分电路的具体实现方法,同时给出了本文采用的整体结构以及总体的仿真情况。本文设计的模数装换器采用两级折叠插值结构,在保持电路较大带宽的同时实现较大的折叠和插值因子。同时采用了流水线架构,降低折叠电路对带宽要求的同时不影响系统的工作频率。在抑制前端模拟电路的失调方面进行了优化,在预放大器电路阵列中加入了电阻均值网络,从而减小电路中的失调。另外采用粗细通道协同编码,在利用粗通道减小电路规模的同时保证了两个通道的同步性。给出了整个模数转换器的版图设计,并进行后仿真,芯片的面积为1.5×1.4mm2。仿真结果表明,在lGSps采样率,输入信号频率为奈奎斯特频率时,得到SNDR和SFDR 分别为 45dB 和 59dB,ENOB 为 7.2bit。本文同时设计了一个应用在lGSps、8bit分辨率的高速模数转换器的芯片测试验证平台,该平台用于对课题组已经流片的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芯片进行测试。硬件上可分为两个部分:模数转换器芯片测试板和FPGA数据采集板。在模数转换器芯片测试板中,输入的模拟信号经由巴伦芯片由单端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同时由宽带频率合成器芯片ADF4350将输入的l0MHz基准频率倍频产生所需的采样时钟信号。在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芯片完成对模拟信号的转换后,再由8片LVDS转换芯片将输出信号转换成8路LVDS差分信号,送至高速接口,由该接口将这些输出信号送至FPGA数据采集板。在FPGA数据采集板上,FPGA首先通过接口获取模数转换器转换后的数据,再由内部的IBUFDS、IDDR等模块电路对数据进行延时、采样、存储、显示等处理,ISE软件提供的Chipscope工具平台即可显示模数转换器芯片的输出数据,以便于快速的调整测试条件,验证芯片的各项性能。测试数据表明,在44MHz输入信号,360MHz采样频率下,模数转换器的SFDR为35dB,ENOB为 5bit,SNDR 为 33dB。

汪昌祺[8](2018)在《锁相环中高性能分频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日益普及的无线通讯网络加快了复杂无线设备系统的革新和部署,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的集成化是通信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分频器是频率综合器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模块。它关系着频率综合器能够工作的最高频率和其频率范围。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锁相环中重要高频模块-分频器的设计与优化,并将重点放在宽频率范围、高分频比的设计上。论文首先介绍了锁相环频率综合器的基础知识,研究了分频器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其余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并对锁相环的环路特性进行了推导,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环路中各模块的噪声传输特性。之后,针对分频器设计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对现有的一些模块和单元的拓扑结构进行总结归纳,比较各种结构特点及使用场合。随后,针对一款多模终端芯片中的锁相环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的分频器。该电路采用TSMC 65nm CMOS工艺进行了设计实现,频率覆盖范围在200MHz~6GHz;针对更高工作频率和带宽的需求,本项目基于GF 65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工作范围在50MHz~20GHz且分频比为21~511的分频器。论文最后将分频器设计应用于使用有源电感振荡器和变压器的电流模式锁相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钟系统。该系统采用GSMC0.13μmCMOS工艺进行设计,完成了从电路设计仿真到版图绘制,再到芯片实物测试的一系列工作。设计的芯片频率范围在753MHz-1.6GHz左右,功耗约为17.52mW,整个芯片的面积在545μmx400μm左右。

刘建峰[9](2016)在《基于成形寻峰技术的大动态范围PMT读出ASIC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高海拔空气簇射观测站(LHAASO,Large High Altitude Air ShowerObservatory)是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计划中计划建设的大型科学装置,其瞄准宇宙线的起源问题,开展高能物理和天文学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水契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 Water Cherenkov Detector Array)是LHAASO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约达8万平方米,要求对3000多个光电倍增管(PMT, Photon Multiplier Tube)进行读出。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宽能谱的测量,WCDA的读出电子学要求在1~4000光电子(P.E., Photon Electron)大动态范围内进行高精度时间和电荷测量。其中,电荷测量精度要求好于30%@1 P.E.,3%@4000 P.E.,在1~4000全动态范围内时间精度要求好于0.5 ns RMS。为简化读出电子学结构、提升可靠性,本论文针对WCDA读出要求,基于放大成形、模数变换结合数字寻峰技术开展了大动态范围的PMT读出ASIC研究,并分别进行了前端放大成形ASIC和后端模拟-数字变换器(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SIC原型电路的设计。本论文的结构组织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了LHAASO及其中WCDA的研究背景以及WCDA读出电子学的整体结构,然后探讨了基于ASIC技术实现前端模拟电路集成的方案及其优势,并概述了论文的工作内容。第二章包含物理实验读出电子学中典型的时间和电荷测量方法的调研和综述,并着重分析了一些代表性的PMT (PhotoMultiplier Tube)读出ASIC,讨论比较了它们的技术路线和性能指标,此部分工作为本论文的ASIC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第三章针对WCDA使用的PMT信号特征和读出要求,提出基于ASIC技术实现的前端读出电子学设计方案。时间测量基于前沿定时结合时间-数字变换实现;电荷测量基于模拟信号放大成形、模数变换和数字寻峰逻辑实现。用于时间数字化的TDC和数字寻峰逻辑可以方便基于可编程器件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设计实现,而本论文则针对此方案中的核心电路,探索了放大成形电路和ADC电路的ASIC设计方法,并分别进行了原型ASIC的设计。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放大成形ASIC的设计和仿真结果,包括输入级电路、前放、成形电路、输出buffer和甄别器等核心电路的实现与优化。并通过系统仿真评估了此ASIC的性能指标。第五章主要阐述了ADC ASIC的设计和仿真结果。为实现低功耗的设计,本论文采用了逐次逼近寄存器结构(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 SAR)来实现ADC。 ADC ASIC的核心模块包括电容DAC、动态比较器和异步SAR控制逻辑。这些模块的设计和优化均基于速度、精度和功耗的平衡与优化。前仿真结果表明ADC ASIC在30-40 MSPS的采样率下有效位(ENOB, Effective Number ofBit)好于10 bit,核心电路单通道功耗为6.6 mW。后仿真结果中ENOB为9.7bit。第六章介绍了上述两种ASIC的实验室测试结果。放大成形ASIC的测试结果表明,其动态范围覆盖4000倍,时间甄别精度好于300 ps,电荷精度好于10%@ 1 P.E.,1%@ 4000 P.E.。 ADC ASIC测试结果表明,其稳定工作的采样速度可以达到31.25 Msps,在2.4MHz输入信号下ENOB好于9 bit,在15.5 MHz输入信号下有效位约8.6 bit,作为第一版ASIC原型设计,已达到阶段性目标。在未来工作中将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最后一章总结了论文的研究工作,并展望了下一步在此方向上的研究计划。

陈奕舟[10](2016)在《动车组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际交通的需求日渐增长,而动车组以其灵活的编组方式、优良的调速性能成为城际交通的首选。动车组列车牵引变流器中的拍频现象会导致系统损耗增加、发热及机械抖动严重。本文依托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混合动力动车组关键技术研究与典型样车研制”和联合基金项目“高速铁路电力牵引系统的安全性预测与控制”(U1134204),为实现列车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对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拍频现象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无拍频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介绍了坐标变换的基本方法,建立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对异步电机的不同矢量控制方案进行研究,并给出等效电路,得到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以此为拍频现象建模的理论基础。对拍频现象进行分析,根据单相四象限整流器功率平衡特性对直流脉动电压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结合开关函数推导得到逆变器输出相电压表达式,并结合异步电机阻抗特性,对电机拍频电流进行了定性分析:介绍了现有无拍频控制策略,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基于异步电机动态模型建立小信号模型,分析拍频电流与脉动电压及转差频率增量的关系,在频域下对拍频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拍频电流模型和拍频转矩模型;加入无拍频控制策略,对无拍频控制器参数进行设计,通过对电机转差频率进行修正以抑制拍频现象;在控制策略的数字实现过程中,通过对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对离散化方法的分析对直流电压脉动分量准确采样:得到无拍频控制策略在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借助Matlab对无拍频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对不同供电方案下的拍频现象及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参与搭建了混合动力动车组地面实验平台,以此为基础对无拍频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无拍频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图62幅,表2个,参考文献66篇。

二、Audio Research LS-8MK Ⅱ前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dio Research LS-8MK Ⅱ前级(论文提纲范文)

(1)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概况及其非手术治疗进展
        1 病因病机
        1.1 机械压迫
        1.2 炎症浸润
        2 诊断
        2.1 临床表现
        2.2 影像学检查
        3 非手术治疗
        3.1 西药
        3.2 牵引
        3.3 颈托
        3.4 锻炼
        3.5 中药
        3.6 针灸
        3.7 推拿手法
        4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颈椎病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1 颈椎有限元建模的发展历史
        2 颈椎各部位的建模
        2.1 颈椎体
        2.2 椎间盘
        2.3 韧带
        2.4 颈肌
        3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颈椎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3.1 颈椎病发生机制探讨
        3.2 颈椎病的治疗机制探讨
        3.2.1 手法治疗
        3.2.2 手术治疗
        3.2.3 其他治疗措施
        4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2.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2.2.3 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
        2.3 统计学方法
        2.4 GRADE分级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筛选及纳入研究特征
        3.2 纳入文献风险质量评估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VAS评分
        3.3.2 NDI指数
        3.3.3 SF-36或SF-12分数
        3.3.4 发表偏倚
        3.3.5 敏感性分析
        3.3.6 亚组分析
        3.3.7 GRADE分级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剔除标准
        2.7 终止标准
        2.8 干预措施
        2.9 观察指标
        2.9.1 VAS评分
        2.9.2 NDI指数
        2.9.3 SF-12评分
        2.9.4 不良反应
        2.10 观察时间点
        2.11 统计学方法
        2.12 样本量情况
    3 结果
        3.1 研究总体情况
        3.2 两组基线情况
        3.2.1 性别
        3.2.2 年龄
        3.2.3 病程
        3.2.4 患肢情况
        3.2.5 干预前评价指标的情况
        3.3 观察结果
        3.3.1 NDI指数
        3.3.2 VAS评分
        3.3.3 SF-12 PCS评分
        3.3.4 SF-12 MCS评分
        3.3.5 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研究设计方面
        4.1.1 研究类型
        4.1.2 样本量
        4.2 研究内容
        4.2.1 “筋束骨”理论指导下神经根型颈椎病“筋”、“骨”关系辨析
        4.2.2 功能锻炼对颈椎的作用及颈椎康复操的合理性
        4.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4.2.4 研究结果分析
        4.3 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应用基础研究 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前言
    实验一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影响研究
        1 资料来源
        2 仪器与方法
        2.1 测量仪器
        2.2 测量部位
        2.3 测量方法
        3 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干预前颈椎肌张力云图
        4.2 干预后1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4.3 干预后2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4.4 干预后3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4.5 干预后4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实验二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干预作用
        1 资料来源
        2 仪器与方法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2.2 测量方法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颈椎前屈角度
        4.2 颈椎后伸角度
        4.3 颈椎左侧屈角度
        4.4 颈椎右侧屈角度
        4.5 颈椎左旋角度
        4.6 颈椎右旋角度
        5 讨论
        5.1 目前肌张力测量的现状、局限性及使用肌张力云图的必要性
        5.2 肌张力实验部分结果分析
        5.2.1 肌张力与颈椎功能的关系
        5.2.2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5.2.3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原因探讨
        5.3 颈椎活动度指标的选择理由
        5.4 选用动态捕捉技术测量颈椎活动度的必要性
        5.5 颈椎活动度结果分析
        5.5.1 颈椎前屈角度
        5.5.2 颈椎后伸角度
        5.5.3 颈椎左侧屈角度
        5.5.4 颈椎右侧屈角度
        5.5.5 颈椎左旋角度
        5.5.6 颈椎右旋角度
        5.6 “筋柔”对“骨正”的潜在影响
        5.7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5.7.1 肌张力实验部分
        5.7.2 动态捕捉部分实验
        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基础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动态捕捉系统对颈椎康复操的量化研究
        1 资料来源
        2 仪器与方法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2.2 测量方法
        2.2.1 动作拆分
        2.2.2 测量方法
        2.2.3 测量结果
    实验二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颈椎康复操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硬件设备
        1.2 软件设备
        1.3 实验对象
        2 图像采集
        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3.1 骨性结构的构建
        3.2 颈椎间盘的构建
        3.3 关节软骨模型的提取与创建
        3.4 韧带和肌肉的构建
        3.5 网格划分
        3.6 材料参数设置
        4 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5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情况
        6 结果
        6.1 前屈后伸
        6.1.1 前屈动作
        6.1.2 后伸动作
        6.2 旋颈望踵
        6.3 回头望月
        6.4 雏鸟起飞
        6.5 摇转双肩
    实验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治疗机制的探讨
        1 实验材料
        2 图像采集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4 加载条件和工况
        5 结果
        5.1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大小的变化
        5.2 不同肌张力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应力分析结果
        5.2.1 前屈工况
        5.2.2 后伸工况
        5.2.3 旋转工况
        5.2.4 侧屈工况
        6 讨论
        6.1 颈椎康复操量化研究
        6.2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6.3 肌肉肌张力与材料参数刚度的关系
        6.4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的有限元结果分析
        6.5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分析
        6.6 研究的局限性
        7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2)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优化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研究现状
        1.2.1 中点钳位型多电平变换器
        1.2.2 飞跨电容型多电平变换器
        1.2.3 级联H桥型多电平变换器
        1.2.4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1.3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1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控制目标
        1.3.2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
    1.4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新应用及其控制技术
        1.4.1 模块化多电平数字功率放大器
        1.4.2 模块化多电平铁路牵引潮流控制器
        1.4.3 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1.5 选题依据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多目标控制方法研究
    2.1 MMC的拓扑结构与通用预测模型
        2.1.1 MMC拓扑结构与数学模型
        2.1.2 MMC预测模型与优化目标
    2.2 基于分级预测的MMC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2.2.1 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2.2.2 分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2.2.3 环流优化原理分析
    2.3 MMC快速预测控制方法
        2.3.1 简化滚动优化方法
        2.3.2 优化搜索空间设计
    2.4 实验验证
        2.4.1 快速预测方法验证
        2.4.2 优化谐波环流抑制验证
    2.5 小结
第3章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高保真输出控制方法研究
    3.1 M3-SMPA的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3.1.1 M3-SMPA拓扑结构与数学模型
        3.1.2 M3-SMPA预测模型与混合预测原理
    3.2 基于FCS-MPC的 MMC输出控制方法
        3.2.1 控制目标
        3.2.2 电容电压平衡
        3.2.3 优化领域搜索方法
    3.3 基于MMPC的 FBC输出控制方法
        3.3.1 控制目标
        3.3.2 最优占空比计算
        3.3.3 直流母线电压对输出性能影响
    3.4 实验验证
        3.4.1 输出跟踪性能验证
        3.4.2 电容电压平衡控制验证
        3.4.3 FBC直流侧电压对输出性能影响验证
        3.4.4 控制器资源
    3.5 小结
第4章 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功率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4.1 MMC-SCESS的拓扑结构与通用数学模型
    4.2 MMC-SCESS运行模式与功率流动分析
        4.2.1 储能旁路运行模式
        4.2.2 储能投入运行模式
    4.3 MMC-SCESS控制目标与控制方法
        4.3.1 控制目标
        4.3.2 分层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4.3.3 模型预测直接电流控制方法
    4.4 实验验证
        4.4.1 储能旁路运行
        4.4.2 储能投入运行
        4.4.3 混合运行模式
    4.5 小结
第5章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低频输入电流纹波控制方法研究
    5.1 TSSPI结构特征与统一数学模型
    5.2 基于TSSPI拓扑的多步预测控制方法
        5.2.1 单步预测控制原理
        5.2.2 多步预测控制原理
    5.3 基于球形编码的多步预测优化计算方法
        5.3.1 等效优化问题
        5.3.2 球形编码方法
    5.4 仿真验证
        5.4.1 低频纹波抑制
        5.4.2 电容电压稳态跟踪性能
        5.4.3 计算量优化
        5.4.4 动态性能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3)无线体域网中高性能前端芯片的优化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资助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1 绪论
    1.1 无线体域网简述
    1.2 无线体域网中高性能传感器前端芯片研究意义
    1.3 传感器前端芯片所面临的挑战和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1.5 论文构架和章节安排
2 生物信号记录与检测基础
    2.1 生物信号的基本机制
        2.1.1 静息电位
        2.1.2 动作电位
        2.1.3 胞外生物信号记录
    2.2 常见几种生物信号及其医疗应用
        2.2.1 脑电信号
        2.2.2 心电信号
        2.2.3 肌电信号
    2.3 生物电极及其电学模型
    2.4 生物信号检测系统组成
        2.4.1 低噪声仪表放大器
        2.4.2 模数转换器
    2.5 本章小结
3 用于生物信号采集的高输入阻抗、低噪声仪表放大器设计
    3.1 低噪声、低功耗仪表放大器设计基本理论和技术
        3.1.1 低噪声技术
        3.1.2 电极失调抑制技术
        3.1.3 阻抗提升技术
        3.1.4 CMRR提升技术
        3.1.5 低功耗技术
    3.2 仪表放大器常用拓扑结构
        3.2.1 交流耦合型放大器
        3.2.2 直流耦合型放大器
    3.3 采用斩波、失调电压抑制技术的电流反馈型仪表放大器设计
        3.3.1 系统设计
        3.3.2 主放大器设计
        3.3.3 数字辅助型直流失调伺服环路
        3.3.4 系统噪声分析
    3.4 可调增益/带宽放大器设计
    3.5 芯片设计和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低功耗高精度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设计与研究
    4.1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工作原理
    4.2 基于时域比较器的12位低功耗SAR ADC设计
        4.2.1 低功耗电荷重分配型电容阵列开关策略技术
        4.2.2 DNL/INL理论分析
        4.2.3 时域比较器设计
        4.2.4 低功耗SAR逻辑电路结构设计
        4.2.5 电路实现和测试结果分析
    4.3 带电容失配校正技术的14位SAR ADC设计
        4.3.1 电容阵列数学模型和非线性分析
        4.3.2 电容失配校正算法数学模型及验证
        4.3.3 系统框图和电路实现
        4.3.4 芯片测试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高精度、高动态范围直接数字转换前端芯片研究设计
    5.1 现有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前端构架介绍
        5.1.1 模拟前端构架
        5.1.2 直接数字转换前端构架
    5.2 △∑ADC基本理论
        5.2.1 过采样和量化噪声整形技术
        5.2.2 △∑ADC基本构成
        5.2.3 △∑调制器结构分类和性能分析
    5.3 系统建模和非理想因素分析
        5.3.1 拓扑结构分析
        5.3.2 积分器性能比较
        5.3.3 调制器系统结构的改进
        5.3.4 积分器性能参数分析及优化
        5.3.5 反馈DAC非线性分析及补偿
    5.4 直接数字转换前端芯片的电路实现及测试结果
        5.4.1 电容耦合型OTA设计
        5.4.2 积分器设计
        5.4.3 Differential-Difference SAR ADC量化器设计
        5.4.4 测试结果及验证
        5.4.5 生物信号检测实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和博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4)实时断轨检测系统及信号处理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断轨检测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超声导波信号处理算法研究现状
        1.2.3 轨道电路断轨检测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2 断轨检测系统相关基础介绍
    2.1 基于超声导波信号的断轨检测系统
    2.2 循环神经网络的实现及可视化降维
        2.2.1 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
        2.2.2 t-SNE降维算法
    2.3 扩频通信
        2.3.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2.3.2 LS码
        2.3.3 Kasami序列
    2.4 希尔伯特变换及小波变换
    2.5 本章小结
3 超声导波信号的去噪及轨道状态识别算法研究
    3.1 超声导波信号的去噪算法研究
        3.1.1 超声导波信号去噪算法
        3.1.2 超声导波信号去噪算法的仿真与实验验证
    3.2 超声导波信号的特征提取
        3.2.1 轨道空闲状态
        3.2.2 轨道占用状态
        3.2.3 轨道断裂状态
        3.2.4 超声导波信号特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联性研究
    3.3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轨道状态识别与分类
    3.4 本章小结
4 改进型断轨检测系统及相关电气模型研究
    4.1 改进型断轨检测系统结构
        4.1.1 发送器
        4.1.2 接收器
        4.1.3 供电单元
        4.1.4 换能器及其安装方式
        4.1.5 通信单元
    4.2 单条轨道线路电气模型
    4.3 并行双条轨道线路电气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改进型断轨检测系统中电信号的传输与检测算法研究
    5.1 电信号传输方式的研究
        5.1.1 码序列的选取
        5.1.2 调制方案
        5.1.3 相关约束
    5.2 自适应信号峰值检测算法及轨道状态识别研究
        5.2.1 信号预处理
        5.2.2 信号分解和重构
        5.2.3 平方变换包络提取
        5.2.4 峰值测定
    5.3 实验验证
        5.3.1 不同轨道状态下的电信号传输与检测
        5.3.2 不同噪声环境下的电信号传输与检测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主要完成工作
        6.1.2 创新点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5)级联式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模块化组合电力电子变压器典型拓扑
        1.2.2 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混合PWM多电平调制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CHB电路HPWM多电平调制原理
    2.3 HPWM频谱解析计算方法
        2.3.1 HPWM输出电压波形分解
        2.3.2 阶梯波电压的一维傅里叶级数表示
        2.3.3 基于双重傅里叶积分的PWM波形频谱计算
        2.3.4 合成HPWM波形频谱表达式
    2.4 HPWM技术与CPS技术对比分析
        2.4.1 谐波特性对比
        2.4.2 线性调节能力分析
    2.5 HPWM均衡调制方法
        2.5.1 基于直流电压排序的HPWM方法
        2.5.2 基于开关函数轮换的HPWM方法
    2.6 仿真及实验验证
        2.6.1 仿真分析
        2.6.2 实验验证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子模块均衡控制策略
    3.1 引言
    3.2 PET系统建模及主控制策略
        3.2.1 CHB动态模型及主控制策略
        3.2.2 IBDC动态建模及主控制策略
    3.3 输出并联型PET均衡控制策略
        3.3.1 IBDC级ISOP等效电路分析
        3.3.2 IBDC均压控制策略及解耦分析
        3.3.3 仿真验证
    3.4 级联式PET-BESS均衡控制策略
        3.4.1 IBDC直流链电压控制
        3.4.2 基于HPWM的电池SOC均衡控制
        3.4.3 仿真和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CHB级非线性控制策略
    4.1 引言
    4.2 CHB仿射非线性模型及状态反馈非线性控制原理
        4.2.1 CHB仿射非线性模型
        4.2.2 状态反馈非线性控制原理及零动态设计方案
    4.3 基于状态反馈二次型最优及谐振补偿的并网电流控制设计
    4.4 基于ADRC的零动态变量控制设计
        4.4.1 自抗扰控制器的结构与实现
        4.4.2 线性和非线性ADRC控制器参数整定
    4.5 实验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CHB级与IBDC级前后级协调控制策略
    5.1 引言
    5.2 传统独立控制策略下CHB与IBDC动态特性
        5.2.1 CHB级动态特性
        5.2.2 IBDC级动态特性
    5.3 协调控制策略及对比分析
        5.3.1 输出电压及直流链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5.3.2 负载扰动下直流链电压响应建模分析
        5.3.3 系统稳定性分析
    5.4 考虑均衡控制的PET整体协调控制策略
    5.5 仿真和实验验证
        5.5.1 仿真分析
        5.5.2 实验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电力载波的煤矿综采工作面数据采集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1.4 系统总体设计
    1.5 论文安排
2 综采工作面电力载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1 电力线载波通信工作原理
    2.2 数字频率调制解调(FSK)方式原理
    2.3 井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本安电源的主要技术要求
    3.2 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模块硬件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综采工作面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采集信号分析
    4.2 综采工作面数据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4.3 本章总结
5 基于电力载波的综采工作面数据采集平台调试
    5.1 综采工作面电力载波模块调试实验
    5.2 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模块调试实验
    5.3 综采工作面数据采集模块调试实验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0.18μm工艺下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及其测试验证平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速模数转换器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测试验证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
第2章 模数转换器概述
    2.1 模数转换器的原理
    2.2 模数转换器性能参数
        2.2.1 基本参数
        2.2.2 静态参数
        2.2.3 动态参数
    2.3 高速模数转换器的常见结构
        2.3.1 全并行结构模数转器(Flash ADC)
        2.3.2 两步式模数转换器(Two-Step ADC)
        2.3.3 流水线结构模数转化器(Pipeline ADC)
        2.3.4 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F&I,Folding and Inerpolating ADC)
        2.3.5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
        2.3.6 高速模数转换器性能比较
    2.4 小结
第3章 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主要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3.1 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的整体结构
        3.1.1 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结构概述
        3.1.2 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结构参数分析
        3.1.3 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的具体结构
    3.2 采样保持电路
        3.2.1 采样保持电路非理想因素分析
        3.2.2 采样保持电路设计
        3.2.3 采样保持电路仿真结果
    3.3 预放大器网络设计
        3.3.1 预放大器电路失调分析以及电路仿真
        3.3.2 电阻均值技术
        3.3.3 边界电路的设计
        3.3.4 预放大器网络的设计
    3.4 折叠插值电路设计
        3.4.1 折叠电路
        3.4.2 插值电路
    3.5 级间采样保持电路
    3.6 比较器设计
    3.7 系统前仿真结果
    3.8 核心单元电路版图
    3.9 关键路径的布局布线
    3.10 后仿真结果验证
    3.11 小结
第4章 基于FPGA的高速模数转换器测试验证平台设计
    4.1 高速模数转换器测试验证平台的硬件方案
    4.2 高速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测试板硬件设计
        4.2.1 高速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测试板概述
        4.2.2 输入模块
        4.2.3 电源模块
        4.2.4 时钟模块
        4.2.5 输出模块
        4.2.6 高速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测试板PCB设计要点及设计实例
    4.3 FPGA高速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4.3.1 FPGA内部电路框架
        4.3.2 IO端口模块
        4.3.3 IDDR子模块
        4.3.4 IDelay子模块
        4.3.5 ChipScope子模块
    4.4 测试方案
        4.4.1 测试条件以及测试现场
        4.4.2 测试过程与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内容总结
    5.2 未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锁相环中高性能分频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锁相环频率综合器的研究
    2.1 锁相环基本工作原理
    2.2 鉴频鉴相器和电荷泵
        2.2.1 常见问题汇总
        2.2.2 CP结构拓扑介绍
    2.3 环路滤波器
    2.4 振荡器
        2.4.1 常见的振荡器结构
    2.5 分频器
    2.6 锁相环环路分析
    2.7 锁相环的相噪模型分析
        2.7.1 相位噪声的含义
        2.7.2 相噪与环路带宽的选取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频器的结构与特性研究
    3.1 常见分频器的结构研究
        3.1.1 注入锁定分频器
        3.1.2 再生式分频器
        3.1.3 基于/2/3单元的多模分频器
        3.1.4 Pulse-Swallow型可编程分频器
    3.2 分频器单元的电路实现
        3.2.1 双模分频器
        3.2.2 触发器单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用于多模射频终端芯片的高性能分频器设计
    4.1 分频器指标与结构选取
    4.2 分频器具体电路设计思路
        4.2.1 /4/5预分频器的设计
        4.2.2 脉冲计数器和吞咽计数器的设计
    4.3 分频器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4.4 分频器的优化设计
        4.4.1 预分频器的优化
        4.4.2 其他小模块电路设计
        4.4.3 计数器部分的设计
    4.5 分频器电路的仿真验证
        4.5.1 /4/5预分频器的仿真结果
        4.5.2 分频器整体级联仿真
        4.5.3 分频器模块的设计经验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频器应用于电流模式锁相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1 CCPLL原理简介
        5.1.1 电感电阻滤波器
        5.1.2 有源电感的原理
        5.1.3 有源电感变压器
    5.2 部分具体电路设计
        5.2.1 有源振荡器的设计
        5.2.2 分频器的设计
    5.3 电路仿真结果分析
        5.3.1 有源电感振荡器的仿真结果
        5.3.2 分频器的仿真结果
    5.4 版图绘制与环路后仿真
        5.4.1 分频器的版图
        5.4.2 振荡器的版图
        5.4.3 系统整体版图
        5.4.4 模块与系统后仿真
    5.5 锁相环芯片的实物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论文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发明专利

(9)基于成形寻峰技术的大动态范围PMT读出ASIC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LHAASO实验
    1.2 LHAASO WCDA探测器
    1.3 LHAASO WCDA读出电子学系统
    1.4 基于ASIC的前端读出电子学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第2章 物理实验中的时间和电荷测量方法
    2.1 时间测量方法
        2.1.1 时间检出
        2.1.2 时间数字化
    2.2 电荷测量方法
        2.2.1 波形数字化
        2.2.2 过阈时间法
        2.2.3 成形寻峰
    2.3 物理实验中ASIC调研
        2.3.1 SCA ASIC
        2.3.2 TOT ASIC
        2.3.3 成形寻峰ASIC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成形寻峰技术的PMT读出ASIC设计方案
    3.1 系统设计需求
        3.1.1 探测器输出信号特征
        3.1.2 读出电子学指标要求
    3.2 系统设计方案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放大成形ASIC电路设计
    4.1 电路整体结构设计
    4.2 核心模块设计
        4.2.1 输入级电路
        4.2.2 电荷测量电路
        4.2.3 时间测量电路
    4.3 系统仿真
        4.3.1 关键节点波形
        4.3.2 电荷测量电路
        4.3.3 时间测量电路
    4.4 版图设计与后仿真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逐次逼近型ADC ASIC电路设计
    5.1 ADC整体结构设计
        5.1.1 设计需求
        5.1.2 ADC架构选择
        5.1.3 逐次逼近型ASIC
    5.2 核心模块设计
        5.2.1 采样保持电路
        5.2.2 电容DAC
        5.2.3 动态比较器
        5.2.4 异步SAR逻辑
        5.2.5 参考电压
        5.2.6 时钟模块
        5.2.7 Bandgap与参考电流
    5.3 系统仿真
        5.3.1 功能仿真
        5.3.2 性能仿真
        5.3.3 指标总结
    5.4 版图设计与后仿真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ASIC测试结果
    6.1 放大成形ASC测试
        6.1.1 ASIC封装
        6.1.2 测试系统设计
        6.1.3 测试结果及分析
    6.2 基于逐次比较结构的ADC ASIC测试
        6.2.1 ASIC封装
        6.2.2 测试系统设计
        6.2.3 测试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动车组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异步电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动车组无拍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1 无拍频控制硬件方法研究现状
        1.3.2 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2.1 坐标变换
        2.1.1 三相/两相静止坐标变换
        2.1.2 两相静止/两相旋转坐标变换
    2.2 异步电机动态模型
    2.3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2.3.1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基本思想
        2.3.2 矢量控制方案研究
        2.3.3 异步电机的间接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2.4 本章小结
3 拍频现象分析与抑制方法
    3.1 牵引传动系统主电路结构
    3.2 牵引变流器直流电压二次脉动的产生
    3.3 直流母线脉动电压对电机影响分析
        3.3.1 脉动电压对逆变器输出相电压的影响
        3.3.2 异步电机阻抗特性分析
        3.3.3 异步电机拍频电流分析
    3.4 拍频现象的抑制方法
        3.4.1 硬件方法抑制直流母线脉动
        3.4.2 基于前馈补偿的无拍频控制方法
        3.4.3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无拍频控制方法
        3.4.4 基于频率补偿的无拍频控制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频域分析的无拍频控制策略
    4.1 基于频域建模的拍频现象分析
        4.1.1 异步电机建模分析
        4.1.2 拍频现象建模及频域分析
    4.2 基于频域分析的无拍频控制策略原理分析
    4.3 无拍频控制器参数设计
    4.4 直流母线脉动电压的准确采样
        4.4.1 数字滤波器设计
        4.4.2 离散化方法分析
    4.5 矢量控制系统中的无拍频控制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仿真研究与实验验证
    5.1 无拍频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5.1.1 仿真方案介绍
        5.1.2 脉动直流电压供电下拍频现象仿真研究
        5.1.3 单相整流器供电下拍频现象仿真研究
    5.2 无拍频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5.2.1 混合动力动车组概述
        5.2.2 牵引传动系统实验平台概况
        5.2.3 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5.2.4 无拍频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5.3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实物及实验照片
附录B 牵引电机及变流器参数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Audio Research LS-8MK Ⅱ前级(论文参考文献)

  • [1]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梁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优化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D]. 郭鹏. 湖南大学, 2020
  • [3]无线体域网中高性能前端芯片的优化设计与研究[D]. 杨小林. 浙江大学, 2019(04)
  • [4]实时断轨检测系统及信号处理算法研究[D]. 袁蕾.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5]级联式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技术研究[D]. 孙玉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6]基于电力载波的煤矿综采工作面数据采集平台[D]. 徐天纵.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7]0.18μm工艺下折叠插值模数转换器及其测试验证平台的设计[D]. 金童. 东南大学, 2017(04)
  • [8]锁相环中高性能分频器的研究与设计[D]. 汪昌祺. 浙江大学, 2018(06)
  • [9]基于成形寻峰技术的大动态范围PMT读出ASIC研究[D]. 刘建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
  • [10]动车组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D]. 陈奕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Audio Research LS-8MK Ⅱ前置放大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