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

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

一、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论文文献综述)

常婧超[1](2019)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逻辑》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可分前期和成熟时期两个阶段。前期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当时的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但依旧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而创立唯物史观之后的异化思想则是对原先异化理论的扬弃,且主要是在历史价值论层面体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早期的异化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深入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异化现象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在深入挖掘缕清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逻辑以及区分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因素基础上,在历史价值观的层面构筑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形态,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王鲁宁[2](2018)在《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理论创新和哲学基础——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视角》文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举足轻重并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解读和研究,更多的是基于一般的社会发展视角,没有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体系建构视角去把握。所谓精神实质,是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构成内容之间的本质联系。从内在结构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它与习近平哲学思想及群众观之间存在着本质层面的必然性联系。习近平关于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原则的运用和发展。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本质内涵看,它的母体和出发点是唯物史观及其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原理。习近平的人民主体理论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实践观的主客体关系思想。

徐瑞鸿[3](2017)在《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研究》文中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观点来看,培养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教育活动是由一系列具有特定教育目标的中间环节纵向呼应或横向连接构成的。如何通过这一教育活动的中间环节的有效设置、运行、调整、优化,整体最优地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中央文件精神的正确引领与丰厚的学科资源的坚实铺垫之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实践教育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活动的中间环节与教育目标的匹配度不高,环节设置不合理、不完整,环节衔接无序、协同深度不够等现实问题。这需要我们以更加全面深入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一步予以研究与解决。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的知、情、意、行过程规律为基本依据,以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及其中间环节构成的流程链与教育目标及其中间环节相互衔接构成的目标链之间的理论与现实关系、目标链的中间环节及其链式关系、流程链的构成及其中间环节之间的链式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为改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活动及其中间环节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一定的学术性建议。全文共有七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部分,是本文研究展开的基础性依据。这一部分从理论深化、实践困惑、科学化拓展三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从“链”的语义学基础入手结合学界对“教育链”的研究,界定了 “链”、“教育链”、“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概念,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思想资源梳理与基础理论阐述。这一部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链的思想叙述,从历史性视角探寻了教育链与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这一教育链的内在规定性与存在依据进行把握,对其与外部事物发生联系时的基本功能予以阐释,对其所具有的基本类别进行分析,为我们更全面与准确地认识何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提供了认识论条件;分析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构成的基本依据,确定了这一教育链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认同、坚信、践行相互衔接而成的目标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相互协同的流程链构成,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实践的现实要求、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过程的基本目标、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教育内容、大学生理论素养形成发展的知、情、意、行过程规律、反映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内在关系的教书育人规律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以“概论”课为重点对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及其中间环节进行了专门探讨,从理论上阐述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及其中间环节,对这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说明,并对这一教育链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具体探析。第三部分,为第五章,这一部分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该部分以调查问卷、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进一步验证、考察与解析了这一教育链的主要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证明了本文对这一教育链的理论分析的科学性,明晰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的总体状况,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之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认同、坚信、践行的现实影响,探讨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现存问题,为这一教育链的优化指明了方向。第四部分,包含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全文的落脚点。这一部分,基于前文的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从提升系统地培养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的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实效、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对理论教育现实效能的巩固作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的深度协同、争取外部环境条件的支持与协助几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具体举措;总结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创新性观点和结论,并从宏观层面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了设想。

常婧超[4](2016)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当代中国视域下的异化理论——以我国大众传媒异化现象为例》文中提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可分前期和成熟时期两个阶段。前期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当时的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但还不是很科学,依旧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而创立唯物史观之后的异化思想则是对原先异化理论的扬弃,马克思从价值层面对人及其本质的外化、人与人、人与物所产生的扭曲性关系的理论建构。在当代,异化现象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其中传媒异化现象格外突出。本文以充分肯定传媒在信息时代中的重要作用为前提,深入剖析了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异化现象的种种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而提出了若干解决措施,以期促进我国传媒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促进当代中国新型文化形态的不断成长与进步。

朱建荣[5](2015)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及其形象价值》文中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部队,历经八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历经战火硝烟的洗礼,人民解放军用鲜血、汗水,用忠诚、顽强创造并书写了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树立了良好的军队形象。军队形象作为公众对军队的一个总体性的认知和评价结果,是军队总体建设、整体实力和战斗力水平的一种外化,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公众对军队的一个基本态度。同时军队形象在生成中又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左右,历史语境、意识形态、文化传统都可能对此产生影响。军队的形象价值则表现为对国家形象的有效支撑与完善,表现为对公众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效应,是军队形象作为客体的主体化。良好的军队形象也是人民军队赢得民心、民意,获得最广泛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军队形象对外会展现为一种有效的武力威慑,对内则转化为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向心力。军队形象关乎军队的生死存亡,决定军队的前途命运。研究军队形象及其形象价值,对于更好的传承、塑造、提升军队形象,有效彰显军队形象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导论部分,立足于我军革命战争和建设改革实践,分析了“军事威胁论’‘军队国家化、军队非党化”、“军队无用论”等错误言论可能对我军形象所造成的冲击和破坏,并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提出了问题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论文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均逐一进行了论述。论文第二章,从军队形象的本质、特点、分类,以及军队形象的主体性分析等四个方面为主体展开论述,明确界定了军队形象的具体内涵。通过论述,使得军队形象这一相对抽象且模糊的对象变得更加真实而自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形象价值的研究则以价值哲学理论为依据,论文第三章中提出军队的形象价值同样也是以对公众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效应为基础、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军队的形象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存在形式和实现方式,与普通的价值实现有所不同。军队形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军队的真实体现与反映,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直接彰显。第四章从军队形象价值的形成、形成条件及其评价入手,提出了军队形象产生广泛性价值的基本条件: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自身形象以及能够引起或是激发受众共鸣。军队形象价值的评价则从评价形式的选择和评价原则的制定入手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论述。第五章对军队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彰显的论述,基于详实的历史资料基础之上,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画面。我军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和历史的军队,战争时期,能吃苦、能打仗,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良好的军队形象不仅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解决了军队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同时也加速了战争的整体进程,为夺取政权、创建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平时期,我军依旧传承发扬了其优良传统,并融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军队形象同样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团结、转变作风等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论文第六章以我军形象的定位、影响因素与危机应对为主要内容开展论述,提出了“和平卫士”、“道德标兵”、“精神楷模”的基本标准,并对我军“胜利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传统形象进行了相应论述,政治、文化、媒体以及其它可能因素都会对军队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认知主体其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至于军队形象可能遭遇的危机及其应对,同样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但总体性对策、措施及遵循的原则却是基本一致的。最后一章,作为论文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我军形象的价值建构和塑造入手,提出了形象价值建构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并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军队形象应从加强自身建设这一基本点出发,积极参与“议程设置”、主动营造“拟态环境”,努力改变“刻板成见”等几个方面加强并塑造自身形象。总之,论文对军队形象这一具体对象的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又深深扎根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实际,对军队形象的主体性分析,影响因素的分析,军队形象价值的分析,军队形象的定位问题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性分析,特别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军队形象的价值建构和塑造对策与措施,既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聂海杰[6](2014)在《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哲学变革是对现实问题和时代课题的哲学求解。在这个逐步推进而又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通过对社会现实越发彻底的前提批判,马克思逐步追溯到了造成现实问题的矛盾及其根源,由此契合并切中了现时代的轴心。因此,要充分领略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实质,就必须深入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思想脉络中去。本文自觉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立场和方法,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作出了如下研究。马克思哲学变革有着自身不可或缺的思想前提,这是它发动愈加彻底的哲学革命的逻辑起点。柏拉图对世界所作的感性与超感性的划分,既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立了根基,也使它陷入到了现象与本质的二元对立之中。如何弥合二者的断裂,成为旧哲学必须面对却又难以克服的形而上学困境。青年马克思构造“法形而上学体系”所遭遇的康德费希特先验主义疑难,可谓是对旧哲学形而上学困境的初体验。借此,马克思不但意识到了为旧哲学固有的应有与现有的对立,更是萌发了必须从先验理想主义走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理念。黑格尔思辨辩证法为困境的克服提供了启迪。通过对其思辨性的批判祛除,马克思将之提升为对现实事物矛盾的本质揭示。这为即将展开的哲学变革确立了重要的方法导引。奠立于对旧哲学形而上学困境的体认,立足于初步确立的辨证方法,马克思发动了旨在超越旧哲学的哲学变革。就其思想开端而言,它有着两方面内容规定。一是偏重于理论批判,以进一步澄清旧哲学的形而上学困境;一是偏重于现实批判,以克服和消除这一困境。第一个方面集中表现为对自我意识哲学的前提批判。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特别是其原子偏斜论的剖析,《博士论文》不仅把握到了作为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纲领自我意识哲学的内核,而且洞悉到了其耽于“宁静的自由”的局限性。作为这一批判的结晶,“哲学的世界化”既扬弃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抽象性,又克服了其前提支撑主体形而上学的维度缺失。第二个方面集中体现为《莱茵报》前后对社会现实矛盾的一系列批判。受出版权益现实的推动,马克思对现存现实展开越加彻底的前提批判。通过对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矛盾剖析,他得出了必须废除这一有着内在痼疾的制度的主张;通过回击《总汇报》的诘难,他初步阐发了自身哲学变革的立场;而林木盗窃法议案以及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等问题,则增强了他关注现实和改变现实的信念,由此凸现的困境更是深化了其整体变革逻辑。这些现实批判使得“哲学的时代化”被提升到了原则高度。它不仅赋予“哲学的世界化”以丰富内容,并为哲学升华为现世的智慧即时代精神精华奠定基础。《莱茵报》之后的克罗茨纳赫和《德法年鉴》时期,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主题确立阶段。之前社会现实批判所遇到的困境,尤其是物质利益疑难所凸显的理性国家观与现存现实的二律背反,促使马克思转向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国家观及其法权观的前提剖析,马克思初步扭转了为其颠倒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以此为导向,马克思对犹太人问题展开探本溯源。宗教被界定为国家与市民社会世俗冲突的结果;其根源被归结为市民社会自身的矛盾分裂。由此越发凸显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限度,并引发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新课题。日益端正的共产主义立场,促使马克思哲学将此确立为自身变革主题,并探索人类社会最终解放的条件。只有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去打破私有制及其统治,人类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自由发展。总体上看,这一阶段在马克思哲学变革整体进程中至关重要。其所制定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原理,为哲学变革奠立世界观前提;由此展开的对市民社会矛盾本质的剖析,更是初步开启了新唯物主义境域。当马克思将市民社会解剖确立为自身主题,实则就获得了完成哲学变革的基础支撑和核心根据。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前提批判,马克思把握住了市民社会颠倒本性的确切内容。作为市民社会基本矛盾,劳动与资本、无产者与资产者的对立,既为市民社会现实存在奠定基础,又为其向更高阶段发展提供本源动力。这就初步实现了对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解剖,并因而完善了已然确立的世界观根基。日益深入的革命实践活动,推动着马克思将哲学变革与对现存现实革命改造有机统一起来,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科学导引成为其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借着对神圣家族之抽象实践观的批判,马克思揭开了为其遮蔽的市民社会的矛盾真实;通过对思辨哲学构造世界逻辑的洞穿,马克思实现了对唯心史观认识论基础的破除。由此不但确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历史使命,而且推动着马克思哲学变革走向完成。立足于以上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双重唯物主义转向,基于对市民社会矛盾分裂的深入剖析,马克思对全部旧哲学展开总清算。无论费尔巴哈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还是黑格尔代表的唯心主义,它们都有着缺乏实践维度这一固有局限性。人们的感性实践活动被偏狭化为纯粹理论课题;人们与其社会存在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被形而上学化为主体与客体的抽象对立;如此一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就被幽闭在了纯粹思想境域之中,从而被原则性地摒弃和拒斥。奠立于对旧哲学这些根本维度缺失的认识,以此为契机,马克思实现了如下三重变革。其一,确立了旨在实践地变革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其二,破除了旧哲学的意识形态幻象,并为打破和超越阶级统治及其形而上学幻想提供科学指引;其三,终结了耽于现存现实先验解释的全部旧哲学,一门将彻底地解释世界与革命地变革世界辩证统一起来的新哲学得以奠立。

张九童[7](2014)在《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人学底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人学思想发微》文中研究表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确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篇着作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真正实现了"人的发现"。从人的主体性思想是新世界观诞生的必然要求、人的本质思想是新世界观形成的内在根据、人类解放思想是新世界观的价值追求三个方面对这篇着作渗透的人学思想进行文本解读,有利于进一步领悟和阐释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人学底蕴。

张未知[8](20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论纲》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统一,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既是对以往全部哲学世界观的超越,也是对全部旧哲学价值精神的超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成为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现实性的社会精神,激励、鼓舞、引导和规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彰显出强大的价值精神力量,也成为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为核心命题,以探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精神表征为研究主线,以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力量为立论主旨,力求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和思想实质,纲要性地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研究基础、立论前提、历史形成、思想解析和时代建构等相关内容,从价值精神维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思想发展的内涵逻辑,自觉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当代实践。本文意图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建构,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实践发展和现实传播。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主体实践的价值选择和确认,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社会引领作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进程中,表达坚定价值精神信仰、激发价值精神活力、扩大价值精神共识和拓宽价值精神视野的理论旨趣。本文全篇由导言和五个部分及结语组成:导言:探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表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入手,围绕提升价值主体的价值精神自觉进行哲学反思,概述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形态的理论内涵、表现形式和哲学意境,梳理本文的选题定位、理论指向、研究目的和基本构想。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研究基础学习借鉴和概括归纳已有研究成果,对我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基本现状、主要进展和总体趋势作以简要综述,分析解读价值哲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关系,对相关基础论证进行挖掘和阐发,明确研究立意、研究重点、基本遵循和主要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立论前提把价值批判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根本性问题,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本体论基础和存在论根据,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价值意义,运用实践观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批判思想,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形态、思维形式、人学基础和生成机制,阐释价值精神产生和延续的内在机理。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历史形成回朔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思想渊源,概述不同时期价值精神的历史变迁和思想主题的转换。西方哲学史上以往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传统哲学价值思维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反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价值精神内核和历史地位。依据精典着作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批判的思想脉络和价值精神的历史形成,把握其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历史与时代走向。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思想解析进一步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这一核心问题,辨析价值精神的本质性、超越性、整体性、可能性、普遍性和主体性,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思想内涵、概念界定、基本特征、形态结构和理论功能,力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思想挖掘,辩证地把握价值关系的基本范畴,现实地提升对人的本质规定性的价值理解,实践地确证社会价值主体的本质力量。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时代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时代建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建构的全过程。全面发挥马克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就要凝聚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价值精神合力,积极培育不同价值主体的社会价值精神自觉。结语: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精神气质,它是对全部旧哲学价值精神的超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层意义的价值思想表征,它是一种普遍化、客观化、现实化的存在形态,具有价值主体追求的根本趋向性、内在生成性和能动创造性;作为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是一种具体化、典范化的感召、激励、规范、导向的能动性力量;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价值思维原则,它是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价值关系的行为基准;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切入点,它有助于开阔价值哲学研究的理论视野。

郝立新[9](2012)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种社会历史观在其创立者谢世一个多世纪后仍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并在理论界引起持久的争论和在现实中产生久远的影响,这表明了该历史观的独特性、复杂性和生命力。历史唯物主义从其诞生以来,围绕它的理论本质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出现过种种解读和"重建"。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尚未被厘清,即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本质结构,并且这种理论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思想进程与现实进程的交汇点上呈现出既相联系、

江静,黄敏[10](2010)在《论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及其实现形态》文中提出马克思首创了世界历史理论,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单线逻辑向双线逻辑的发展却是由列宁完成的。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域中,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是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和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特殊矛盾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特殊性中获得了不同的发展形态。

二、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早期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轨迹
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异化理论与前期思想之比较
结语

(3)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理论深化——对系统、深入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研究的召唤
        1.1.2 实践困惑——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研究的现实需求迫切
        1.1.3 科学化拓展——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研究的学科建设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链”的概念
        1.3.2 “教育链”的概念
        1.3.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概念
        1.3.3.1 历史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系统
        1.3.3.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教育内容
        1.3.3.3 环环相扣、节节相连的链式关系
        1.3.3.4 链式传动过程
    1.4 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研究难点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思想资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链的思想贡献
        2.1.1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目的链思想
        2.1.2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链思想
        2.1.3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链思想
    2.2 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链思想资源
        2.2.1 “学、思、习、行”的教学过程环节思想
        2.2.2 “善、信、美、大、圣、神”的教育目标环节思想
        2.2.3 “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环节思想
        2.2.4 “致知、用敬、践履”的修身过程环节思想
        2.2.5 “习、悟、过、疑”的教学过程环节思想
        2.2.6 “学、问、思、辨、行”的教学过程环节思想
    2.3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链思想资源
        2.3.1 “模仿、接受、练习”的教学程序思想
        2.3.2 “感觉、记忆、理解、练习”的教学程序思想
        2.3.3 “观察事物、摄取材料、整理加工、明确概念、描述、定名、分类”的教学程序思想
        2.3.4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教学程序思想
        2.3.5 “暗示、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的教学程序思想
        2.3.6 教育过程的阶段性、一体性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特征、功能与分类
    3.1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基本特征
        3.1.1 实践性特征
        3.1.2 整体性特征
        3.1.3 关联性特征
        3.1.4 动态性特征
    3.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基本功能
        3.2.1 促进改革顺利实施与实现“两个巩固”的保证功能
        3.2.2 整体协调与内部优化的整合功能
        3.2.3 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与确定有序生活目标的导向功能
    3.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基本分类
        3.3.1 总链与分链
        3.3.2 目标链与流程链
        3.3.3 理论教育链与实践教育链
        3.3.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结构与运行
    4.1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结构分析所遵循的基本依据:“知、情、意、行”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过程理论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知、情、意、行”的思想理论的指导
        4.1.2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知、情、意、行”思想的理论精华
        4.1.3 借鉴西方文明关于“知、情、意、行”思想的理论成果
    4.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基本结构
        4.2.1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目标链
        4.2.1.1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认知
        4.2.1.2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认同
        4.2.1.3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坚定
        4.2.1.4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际践行
        4.2.1.5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认同、坚信、践行的相互关系
        4.2.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流程链
        4.2.2.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
        4.2.2.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
        4.2.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的关系
    4.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运行机制
        4.3.1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导向机制
        4.3.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调控机制
        4.3.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保障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现状分析
    5.1 调查设计与实施
    5.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现状反馈
        5.2.1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认同、坚信、践行的总体状况的单变量分析
        5.2.1.1 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5.2.1.2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与价值性
        5.2.1.3 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仰的树立与践行
        5.2.1.4 模糊认识与消极状态不能忽视
        5.2.2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认同、坚信、践行的总体状况的双变量分析
        5.2.2.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涵持“非常赞成”态度的男生比例更高
        5.2.2.2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而言,党员优于团员,团员优于群众
        5.2.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流程链对目标链影响的整体分析
        5.2.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含义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
        5.2.3.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结构方程模型
        5.2.3.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流程链与目标链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5.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的具体环节实效性分析
        5.2.4.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的具体环节实效性的百分比分析
        5.2.4.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的具体环节实效性的回归分析
        5.2.5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的具体环节实效性分析
        5.2.5.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的具体环节实效性的百分比分析
        5.2.5.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的具体环节实效性的回归分析
    5.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现存的主要问题
        5.3.1 部分大学生存在理论认识模糊、理论不自信现象
        5.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的实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5.3.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之于理论素养的巩固作用有所欠缺
        5.3.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的有效衔接不足
    5.4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
        5.4.1 对大学生理论素养实际水平与影响因素的科学认识不够
        5.4.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的沟通机制不健全
        5.4.3 外部环境条件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的优化建议
    6.1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实效
        6.1.1 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导向推进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改革
        6.1.2 以鲜明的信息化元素为线索推进教学方法体系的丰富完善
        6.1.3 以现实的接受特点为参照推进教学话语方式的调整转换
    6.2 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对理论教育的巩固作用
        6.2.1 整合校内实践教育力量
        6.2.2 加强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稳定化与规范化建设
        6.2.3 完善虚拟社会实践教育平台的构建
    6.3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链的有效协同
        6.3.1 健全有效协同的沟通机制
        6.3.2 推动大学生理论素养实际与影响因素的科学化联动调查分析
        6.3.3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日常实践教育的指导
    6.4 争取外部环境条件的支持与协助
        6.4.1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6.4.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6.4.3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贡献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及其形象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的问题
        1.1.2 理论的问题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军队形象认知方面的研究
        1.3.2 军队形象塑造方面的研究
    1.4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军队形象的理论概述
    2.1 形象、军队形象的本质及其存在形态
        2.1.1 形象、军队形象的本质
        2.1.2 军队形象的存在形态
    2.2 军队形象的特点及其生成
        2.2.1 军队形象的特点
        2.2.2 军队形象的生成
    2.3 军队形象的主体性分析
        2.3.1 主体性
        2.3.2 形象行为者的主体性分析
        2.3.3 形象认知者的主体性分析
    2.4 军队形象的分类
        2.4.1 依据时间跨度分类
        2.4.2 依据行为主体分类
        2.4.3 依据认知主体分类
        2.4.4 依据表现属性分类
        2.4.5 依据表现内容分类
第3章 军队形象的价值及其存在性分析
    3.1 价值与价值学说
        3.1.1 价值:在“是”与“应该”中的徘徊
        3.1.2 军队形象价值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军队形象价值
        3.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军人核心价值观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军队形象价值的主导
    3.3 军队形象价值的存在性分析
        3.3.1 存在形态的确认
        3.3.2 存在属性的区分
        3.3.3 存在范围的区分
        3.3.4 存在特点的把握
第4章 军队形象价值的形成及其评价
    4.1 形象价值的形成及其形成过程
        4.1.1 价值的形成
        4.1.2 军队形象价值的形成过程
    4.2 军队形象产生广泛性价值的条件
        4.2.1 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4.2.2 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自身形象
        4.2.3 能够引起或是激发受众的共鸣
    4.3 军队形象价值的评价
        4.3.1 评价形式的选择
        4.3.2 评价原则的制定
第5章 我军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价值彰显
    5.1 战争时期的军队形象与价值彰显
        5.1.1 战争时期的军队形象
        5.1.2 形象价值的彰显
    5.2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队形象及其价值彰显
        5.2.1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队形象
        5.2.2 形象价值的彰显
    5.3 和平时期的军队形象与价值彰显
        5.3.1 和平时期的军队形象
        5.3.2 形象价值的彰显
第6章 我军形象的定位、影响因素与危机应对
    6.1 我军形象的定位
        6.1.1 形象定位
        6.1.2 和平卫士
        6.1.3 道德标兵
        6.1.4 精神楷模
        6.1.5 胜利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6.2 军队形象塑造中的影响因素
        6.2.1 政治因素
        6.2.2 文化因素
        6.2.3 媒体因素
        6.2.4 其它因素
    6.3 危机应对
        6.3.1 危机出现
        6.3.2 危机特征
        6.3.3 危机分类
        6.3.4 危机处置
第7章 我军形象的价值建构与塑造
    7.1 我军形象的价值建构
        7.1.1 目标形象与现实需求相一致的价值定位
        7.1.2 社会效应与总体投入成正比的价值导向
        7.1.3 对提升国家“软实力”产生正能量的价值追求
        7.1.4 确立有效促进军队整体建设的价值目标
    7.2 形象自觉,塑造良好源像
        7.2.1 军队形象的本源是军队自身建设及其行为表现
        7.2.2 加强自身建设,塑造良好的源像
    7.3 积极参与“议程设置”,把握形象塑造的主动权
        7.3.1 “议程设置”的提出
        7.3.2 主动参与和设置“议程”
        7.3.3 “议程设置”的方法和措施
    7.4 主动营造“拟态环境”
        7.4.1 “拟态环境”的兴起
        7.4.2 “拟态环境”的营造
    7.5 努力改变“刻板成见”
        7.5.1 “刻板成见”的形成
        7.5.2 “刻板成见”的合理区分
        7.5.3 “刻板成见”的有效应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 研究目标、方法、创新及不足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前提
    一、 旧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性及其衍生的矛盾与困境
        (一) 柏拉图主义关于世界的形而上学分割
        (二) 德国哲学对世界二分的弥合与柏拉图主义的完成
        (三) 旧哲学的形而上学困境及其维度缺失
    二、 马克思触及旧哲学的形而上学困境
        (一) 遭遇康德—费希特先验主义困境
        (二) 洞察伊壁鸠鲁感性论对柏拉图主义的颠覆
        (三) 接触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纲领自我意识哲学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思想开端
    一、 初步克服旧哲学的形而上学困境
        (一) 对自我意识哲学的前提批判
        (二) 触及自我意识哲学的内核及其局限
        (三) “哲学的世界化”及其变革意蕴
    二、 现实的推动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深入
        (一) 普鲁士书报检查令的二律背反及其理性破解
        (二) 回击《总汇报》诘难与哲学立场的初步阐发
        (三) 物质利益疑难的促逼与哲学变革逻辑的深化
    三、 哲学时代化原则的确立及其内涵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主题确立
    一、 法哲学批判推动新唯物主义萌发
        (一) 现实问题反思对旧哲学逻辑的消除
        (二) 思辨唯心主义国家观批判确立唯物主义根基
        (三) “市民社会”初涉导向新唯物主义境域
    二、 《德法年鉴》时期的世界观转向与哲学基本追求的确立
        (一) 犹太人问题凸显的解放限度及其困境
        (二) 消灭私有制与犹太人问题的彻底破解
        (三) “武器的批判”与“批判的武器”的统一
    三、 市民社会解剖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核心依据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现及其内涵
    一、 市民社会解剖奠定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基
        (一) “市民社会”相关范畴分析
        (二) 市民社会颠倒本性的颠倒促发世界观革新
        (三) 市民社会矛盾的本质及其辩证扬弃
    二、 市民社会解剖的深入与对唯心史观的清理
        (一) 日益深入的革命实践与哲学变革立场的确立
        (二) 祛除“神圣家族”实践观的抽象性及其思辨性
        (三) 洞穿思辨结构秘密及破除唯心史观认识论基础
    三、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完成及其成果凝结
        (一) 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实践变革的要旨
        (二) 意识形态批判对阶级统治及其幻象的打破
        (三) 旧哲学的终结与“改变世界”哲学的确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人学底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人学思想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的主体性思想:新世界观诞生的必然要求
二、人的本质思想:新世界观形成的内在根据
三、人类解放的思想:新世界观的价值追求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表征
    一、破解价值难题呼唤提升价值精神自觉
    二、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形态
    三、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论题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研究基础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思想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思想研究的争鸣与引领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思想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立论前提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存在根据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前提批判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人学基础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生成机制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历史形成
    3.1 哲学思维方式变革内涵价值精神逻辑
    3.2 马克思哲学价值精神的着述解读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思想解析
    4.1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思想内涵
    4.2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基本特征
    4.3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形态结构
    4.4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理论功能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的时代建构
    5.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精神自觉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精神内核
    5.3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价值精神合力
结语: 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论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及其实现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二、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矛盾是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
三、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获得了不同的表现

四、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逻辑[J]. 常婧超.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15)
  • [2]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理论创新和哲学基础——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视角[J]. 王鲁宁.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8(06)
  • [3]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研究[D]. 徐瑞鸿.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4]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当代中国视域下的异化理论——以我国大众传媒异化现象为例[A]. 常婧超. “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上册), 2016
  • [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及其形象价值[D]. 朱建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6]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进程[D]. 聂海杰. 河南大学, 2014(01)
  • [7]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人学底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人学思想发微[J]. 张九童.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精神论纲[D]. 张未知. 吉林大学, 2012(08)
  • [9]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J]. 郝立新.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3)
  • [10]论世界历史的根本矛盾及其实现形态[J]. 江静,黄敏. 学术探索, 2010(02)

标签:;  ;  ;  ;  ;  

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