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A 异构体的分离

TDA 异构体的分离

一、TDA同分异构体的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燕,张曦美,崔秀秀,康鹏,张艳,张佳莹,葛武鹏[1](2022)在《人乳寡糖的高分辨质谱结构分析及液相色谱条件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人乳寡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HMOs)与婴幼儿生命初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揭示其组成及结构有助于阐明HMOs功能。本研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19个HMOs(16个中性HMOs、 3个酸性HMOs)进行了结构解析,在寡糖异构体裂解规律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4组异构体的特征碎片离子,比较了3种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HMOs异构体分离效果的差异,为复杂HMOs异构体的结构解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静,张居舟,刘毅,余晓娟[2](2021)在《UPLC-MS/MS法测定包装材料中5种二氨基甲苯的迁移量》文中认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2, 4-二氨基甲苯、2, 3-二氨基甲苯、2, 5-二氨基甲苯、2, 6-二氨基甲苯和3, 4-二氨基甲苯迁移量的方法。样品经4%乙酸浸泡,采用Phenyl色谱柱分离,以甲醇-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待测物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平均回收率为72%~97%,相对标准偏差(δRSD)为2.9%~9.4%,定量限为0.5~1.0μg/L。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2, 4-二氨基甲苯及其同分异构体迁移量的测定。

严俊安,谭洪兴,于微,杨慧,刘小立,高超,王竹,王俊[3](2021)在《3种色谱柱对多种脂肪酸甲酯分离效果比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比3种色谱柱对多种脂肪酸甲酯混标的分离效果,为快速准确地测定脂肪酸提供参考。分别建立HP-88、SP-2560、DB-23色谱柱分离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的方法,并以此方法对13种反式脂肪酸甲酯、4种亚油酸甲酯和8种亚麻酸甲酯同分异构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色谱柱分离37种脂肪酸甲酯所需的时间分别为47、35、25 min,色谱峰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0;3种色谱柱均能将顺反异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同分异构体分离开,而对于亚麻酸甲酯同分异构体和双键在不同位置的异构体,HP-88分离效果优于SP-2560和DB-23,但均不满足单独定量的要求。在实际样品分析时,可根据样品中脂肪酸种类选择合适的色谱柱,避免样品色谱峰的重叠。

聂伟春[4](2021)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它与人类的健康、物质生活、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因此学好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针对学习有机化学知识学生需具备的思维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如何合理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有机化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SOLO(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分类理论是一种从思维方式和反应水平两个维度来描述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因此它能为完善当前课堂教育评价体系提供一些思路,并能为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给予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框架结构。笔者研读所查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基于SOLO分类理论有机合成教学研究。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SOLO分类理论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中针对高中有机化学选修模块的学业要求以及近14年来全国卷1中高中有机化学选修五的相关试题进行分析;其次基于SOLO分类理论设计测试题检验教学效果;最后以人教版选修五第一章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三章第二节醛以及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为例构建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设计,并展开教学实践。得出结论如下:一、国家对高中有机化学选修模块学生思维水平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单点结构水平、多点结构水平以及关联结构水平,对抽象拓展结构水平要求不大;二、SOLO分类理论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还能够指导教学目标的确立,确定适宜的教学重点以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三、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明显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中优等生的思维水平由关联结构水平向抽象拓展结构水平过渡;中等生由多点结构水平向关联结构过渡;后进生由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单点结构和多点结构水平转变为全部分布于多点结构水平。教学实践前后男生在有机化学模块的思维水平略高于女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女生思维水平的变化。四、SOLO分类理论可以丰富教学评价手段,克服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大多比较单一的缺陷,有效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思维水平层次。

史俊娟[5](2021)在《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超分子大环的合成与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对称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DNA、病毒衣壳、蛋白质都是通过不对称基元在多重非共价作用下构建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精准分子结构。受到自然界分子组装的启发,超分子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通过模仿自然设计并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由于配位键具有较好的方向性和可预测性,金属配位驱动超分子自组装被广泛应用于超分子的设计和构筑。目前金属配位超分子体系大多是基于对称配体构筑的,利用不对称配体设计合成超分子结构的报道比较少。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基于2,2′:6′,2′′-三联吡啶的不对称配体,并通过与金属离子组装得到离散超分子结构。通过结构设计引入空间位阻或噻吩基团,构筑了精准可控金属超分子组装体。论文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金属配位的超分子组装。分别介绍了基于对称配体的金属超分子组装,基于不对称配体金属超分子组装以及三联吡啶配体构筑金属超分子结构的常用三种方法,并提出课题。第二章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2,2′:6′,2′′-三联吡啶的不对称双层四齿配体LA和LB,通过与Zn2+组装研究了不对称配体的组装行为。从理论上讲,不对称双层四齿配体在组装过程中会形成四种配位模式,对应的超分子体系会产生四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目前,核磁、ESI-MS、TWIM-MS和晶体分析是大家常用来分析结构的重要工具。因为不对称因素的存在,氢的化学环境变得复杂,核磁图谱会变宽导致无法区分同分异构体。而且如果同分异构体结构尺寸差别细微,碰撞截面积(CCSs)接近,质谱也无法区分同分异构体。对于同分异构体体系,不对称配体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晶体堆积方式,长晶体的方式只能得到一种或者几种同分异构体,无法反应溶液状态里同分异构体存在的真实情况。本章内容通过超高真空度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UHV-LT-STM)对同分异构体进行研究。通过STM数据统计和DFT计算分析,体系内最多的分子A1是结合能最高,结构最稳定。通过调节双层配体层间距控制配位模式,层间距较小的配体LB会形成对应一种超分子构象的单一的配位模式。其次还对两个超分子体系的多级组装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超分子A可以形成纳米线。与超分子A的多级组装不同,超分子B形成了直径50 nm-250 nm的纳米球,这是因为(1)配体B的层间距较小及三联吡啶八面体的配位方式阻碍了π-π相互作用;(2)超分子B的体系中七聚体和八聚体内角大于120°,这可能导致超分子非平面结构,分子间有序的堆积方式被打乱。第三章设计并合成了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化合物(化合物2),与Zn2+配位形成的配合物S2。研究发现,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化合物只能和自身发生配位形成均配物。通过核磁和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化合物2和Zn2+成功组装,但是特征峰化学位移异常。通过单晶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解析,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S2是五配位的扭曲结构,且噻吩基团和三联吡啶基团之间有π-π相互作用。这个结果解释了核磁信号反常的现象。令人惊喜的是,化合物2对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以与Zn2+、Cd2+、Ni2+、Cu2+、Co2+、Mn2+发生配位,不与Fe2+和Ru2+配位,且与阴离子种类无关。基于以上的结论,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含有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和未修饰的三联吡啶的120°双齿不对称配体L1和L2。配体L1通过分步法与金属离子组装得到分别含有Fe2++Zn2+、Ru2++Cd2+的金属可控分布的组装体,通过ESI-MS对组装体表征发现体系内存在四聚体和六聚体。并通过一锅法实现了双金属(Fe2++Zn2+)可控分布的超分子结构的制备。为了得到金属可控分布且组分单一的超分子,本章设计了刚性较大的配体L2,配体L2通过分步法与金属离子配位只得到了中间体,未能得到双金属的大环组装体。可能的原因是L2的刚性较大,在配位过程中无法弯曲以克服6,6′′位噻吩修饰三联吡啶扭曲配位产生的张力。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设计和合成了两个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双层含有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和未修饰三联吡啶的四齿配体LA和LB及一个内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的三层六齿配体LC。LA是内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双层配体,LB是外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双层配体。配体LA与Cd2+组装得到了精准离散的超分子七元环,但是配体LB却无法形成离散的超分子结构。基于对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配位模式进行了分析,外层为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配体LB组装时,配体内层长度和角度的调整能力较弱无法使得整个体系形成离散的超分子结构。在配体LA可以形成七边形结构的前提下,设计了高代数的三层配体LC。但是遗憾的是,配体LC与Cd2+也无法形成离散的超分子结构,这可能的原因是外侧两层三联吡啶的协同配位与内层6,6′′位噻吩修饰的三联吡啶扭曲的配位模式无法平衡。

姜长岭[6](2021)在《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赤霉酸(Gibberellic acid,GA3)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茶园中茶树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GA3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以及茶叶基质效应问题,茶叶中GA3的高灵敏度分析一直是茶叶质量安全与茶树生理代谢分析的一大难题。目前GA3在茶叶中降解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其降解产物发生机制和残留行为未见报道,导致我国茶园中无法实现外源GA3的安全使用和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检测茶叶中GA3及其降解产物的分析技术,评估外施GA3的安全性,保障茶叶安全。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GA3简单、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利用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高分辨质谱(Q-Exactive Orbitrap MS)解析了GA3在强降解条件下的降解行为与降解产物;揭示了GA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种植、加工和冲泡过程中发生机制、残留行为与消解规律。主要结果有:(1)利用UH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GA3等13种酸性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使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与流动相A(乙腈)和B(水)相结合,可实现13种目标物仪器分析的高灵敏度和良好的色谱保留。方法前处理采用甲醇(2%甲酸)作为提取溶剂提取酸性植物激素,利用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混合模式阴离子交换柱固相萃取(SPE)富集纯化技术,实现了茶树鲜叶中赤霉素、生长激素、脱落酸等13种植物激素精准定量分析。方法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三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的13种目标物的回收率在71.8%~109.9%之间,日内及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均低于20%。12种酸性植物激素的检出限(LODs)和定量限(LOQs)分别为0.1~4.2μg/kg和0.3~13.9μg/kg。最后,该方法首次用于分析经过休眠期、不同光质、外源激素和害虫侵害处理的茶鲜叶样品中的13种目标物含量变化,突显该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中多种植物激素快速分析的能力。(2)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Q-Exactive Orbitrap MS(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研究了GA3的强降解行为及其降解产物。通过光解和水解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强降解因素(例如光、p H和温度)下GA3的降解行为,并利用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鉴定出五种主要降解产物。GA3在光解过程中产生了三种降解产物M273,M283-1和M283-2。在水解过程中,GA3可以转化为其同分异构体,其中在酸性条件下仅形成一种异构体赤霉素(en-GA3),在碱性条件则产生两种同分异构体(iso-GA3和en-GA3)。为了表征每种降解产物,本研究利用Q-Exactive Orbitrap MS精确质量信息首次推导了GA3及其降解产物的完整质谱裂解途径。这些结果可为农产品安全提供重要参考,并为GA3的科学应用与合理贮存提供指导。(3)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外源GA3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残留行为。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首次发现了GA3会转化为iso-GA3。在种植过程中,茶树新梢中GA3消解的半衰期为2.46~2.74天;GA3在该过程中容易转化为iso-GA3,该代谢产物具有比母体GA3更长的残留时间;同时,还从激素层面上解释了外施GA3促进茶树快速生长的机理。在红茶、绿茶加工过程中,GA3大量转化为iso-GA3,导致干茶中iso-GA3的含量远高于GA3;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加工方式对目标物残留行为的影响,发现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环节对GA3以及iso-GA3的降解发挥重要作用,而没有杀青环节的红茶最终导致iso-GA3残留量较高。在冲泡过程中,GA3和iso-GA3的浸出率为77.3%~94.5%。这些结果可为GA3在茶叶及其他农产品的科学应用提供指导。

杨册[7](2021)在《绞股蓝化学成分分离及其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绞股蓝作为一种保健品,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三高的作用,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热处理绞股蓝富含抗肿瘤活性较强的皂苷类化合物,但其中的同分异构体很难分离。本研究目的是筛选热处理绞股蓝中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抑制活性的有效成分,并开发其分离方法。方法1.应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型凝胶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和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并通过MS、1D NMR和2D NMR鉴定化合物结构。2.MTT法检测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有效成分对SGC-790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258实验观察它们对SGC-7901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JC-1实验观察有效成分对SGC-7901细胞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研究它们对SGC-7901细胞的迁移影响。3.采用乙酰化修饰,NaOH还原等化学方法,开发一种新型高效分离天然产物中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最佳条件。结果1.从广西金秀产绞股蓝中共分离1 1个单体化合物(化合物1-11),其中化合物1-8位皂苷类,9-11为黄酮类化合物。它们分别为20(S)-人参皂苷Rg3(1)、20(R)-人参皂苷Rg3(2)、人参皂苷Rk1(3)、人参皂苷Rg5(4)、gypenoside L(5)、gypenosideLI(6)、damulin B(7)、damulin A(8)、neocomplanoside(9)、山柰酚(10)、鼠李柠檬素-3-O-β-D-葡萄糖苷(11),其中化合物3、4、9为首次从绞股蓝中分离的化合物。2.通过MTT法检测发现,从绞股蓝中分离得到的8个皂苷类单体化合物对SGC-7901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gypenoside LI的对SGC-7901细胞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值为33.12μM。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为差向同分异构体,均能显着抑制SGC-7901细胞克隆形成显着抑制SGC-790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并且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迁移。3.以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这对同分异构体为研究对象,在无水吡啶-乙酸酐的体系中对它们进行乙酰化修饰,反应得到了两种高取代的乙酰化产物,发现它们的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差异,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后,将两种乙酰化产物用NaOH还原,成功获得了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实现了高效分离。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影响乙酰化反应的因素,包括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在无水吡啶溶剂中,gypenoside L与乙酸酐的物料比为1:315,在30℃反应4h。结论本论文从绞股蓝中分离得到1 1个化合物,其中人参皂苷Rk1、人参皂苷Rg5和neocomplanoside首次从绞股蓝中分离得到。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能显着抑制SGC-7901细胞克隆形成,并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迁移。在无水吡啶-乙酸酐的体系中对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进行乙酰化修饰,使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差异,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后,将两种乙酰化产物用NaOH还原,成功获得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实现了高效分离。

张晴晴[8](2020)在《TDI生产工艺的绿色分析与优化》文中指出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简称TDI)是合成聚氨酯的重要原料,工业中利用胺的光气化法来生产。随着绿色化学的兴起,提出了多种非光气化法TDI绿色生产工艺,但尚未实现工业化。本文以绿色化学原理为基础,对TDI生产工艺进行绿色化分析,评价其当前的绿色化水平、确定其不足之处,并寻求提高绿色化的优化改进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原子经济性为基础,提出副产原子回收率概念,并对原子利用率有效值和环境因子的概念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Multi Index Resourc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fficiency,MRE)分析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光气化法、一步合成法、二步合成法以及碳酸二甲酯法等四种TDI合成路径中,非光气法排放的废物是光气法的2.3倍之多;将原子经济性的范围由反应阶段扩展至全生产过程,提出原子经济有效值(VAE)概念并用于TDI光气化合成路径中,得到其原料中真正转化为可售产品从而实现经济价值的原子比例为35.12%。(2)基于十二绿色化学原则提出了十二绿色化学定量指标(The 12-quantitative Indexes of green chemistry)及化学化工产品的绿色化定量评价方法G12法,该十二定量指标中包含十项可量化的绿色化学原则,新增了两项副产物的指标,从资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以及环境危害三个方面进行定量计算;提出了用绿色雷达图来表征十二绿色定量指标,并提出了总绿色度和相对总绿色度的概念;最后提出了化学工艺的绿色评价方法G12法。(3)应用G12法分别对以氯苯或邻二氯苯作为溶剂的两种TDI光气化生产技术进行绿色评价;通过绿色雷达图以及总绿色度的计算对比得出,以氯苯为溶剂的光化反应过程具有相对较高的绿色化程度,该工艺总绿色度为5.575,对绿色化程度的提升主要可通过提高反应收率、降低光气过量摩尔比、降低光化反应塔温度几个方面;以邻二氯苯为溶剂的光化反应过程总绿色度为5.048,其绿色化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料光气大量过量且溶剂邻二氯苯环境危害性较强。(4)针对TDI工艺中的副产物氯化氢提出两种转化利用方式,催化氧化将其转化为氯气以及用于乙炔法制PVC。通过计算绿色原则2对应的量化指标P2,对两种转化方案进行资源利用效率对比分析。催化氧化制氯气的扩展工艺将P2由原流程的0.3512提升至0.5627,将氯化氢用于乙炔法制PVC的P2提升至0.5940,后者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绿色化程度。(5)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光气化工艺过程中节能潜力较大的TDA合成分离单元进行模拟,利用灵敏度分析对精馏塔的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基于优化后的工艺数据使用Aspen Energy Analyzer软件进行换热网络设计,得到节能效果较优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所需热公用工程的用量为2030k W,与原工艺流程相比节能37.33%;需冷公用工程用量为8350kW,节能12.64%;将能耗指标P6由0.78提升至0.96。综上,本文将原子经济性和绿色化学十二原则两个重要的绿色化学原理用于TDI生产工艺的绿色化分析和优化中,修正、补充和完善了已有概念,并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指标。将绿色化学原则从一般的定性概念提升到定量概念,提出了可普遍用于化工生产工艺绿色化评价、分析的方法,将其用于现有的TDI合成工艺中,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准确可靠、直观高效,可用于TDI生产工艺或其它过程工业的绿色水平提升与优化分析。

冯佩琦[9](2020)在《过渡金属有机框架的构筑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配位化学领域的新型多功能材料,兼具有机材料的柔性和无机材料的稳定性。因其中心金属离子配位数,配体种类、配位点数量、配位模式和构型等多变因数,导致MOFs具有多样的拓扑构型和独特的功能,使其在催化、吸附分离、荧光、磁性、电传感等多个领域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基于Co2+、Zn2+、Cu2+三种过渡金属离子,三种芳香多羧酸类配体,以及含N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三个MOFs材料。利用热重量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透射电子显微镜法等分析方法对晶体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了这三个MOFs材料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在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1、以2,5-吡啶二羧酸为配体,Co离子为金属中心,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一维链Co-MOF,并将其作为电极基底材料制备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萘胺异构体的识别检测。该传感器在多种芳香胺干扰组成的模拟环境中,显示出对1-NA和2-NA高的选择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为环境和临床医学领域检测芳香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2、以均苯三酸、2,2-二联吡啶为配体,溶剂热法合成Zn-MOF一维链状金属有机框架。该材料在多种有机溶剂和水中浸泡24小时,经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Zn-MOF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有机溶剂稳定性。基于未经后修饰的Zn-MOF为电极基底材料制备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在0.2 M磷酸缓冲溶液中灵敏性识别邻硝基苯甲醛(2-NBA)、间硝基苯甲醛(3-NBA)和对硝基苯甲醛(4-NBA),并显示出高的选择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3、以2,5-呋喃二甲酸和1,2-二(4-吡啶基)乙烯为配体,Cu离子为构筑中心,溶剂热法合成的Cu-MOF,将该材料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电化学传感器Cu-1/GCE用于酪氨酸(L-Tyr)的灵敏性检测。在多种氨基酸干扰物存在的模拟环境中,Cu-1/GCE检测L-Tyr显示出优异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为MOFs材料在临床医学领域检测代谢疾病重要标志物L-Tyr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洪生[10](2020)在《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薄膜晶体管驱动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液晶取向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器件的显示品质。基于现有聚酰亚胺(PI)液晶取向膜的主流TFT-LCD,包括扭曲向列型(TN-LCD)和面内开关型(IPS-LCD)等显示器件在光电性能方面尚存在着诸多缺陷,如电压保持率(VHR)偏低、残留直流电压(RDC)偏高等。因此急需研制开发新型PI取向膜材料。本论文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脂环二酐单体,3,3’,4,4’-双环己基四酸二酐(HBPDA)与3,4-二羧基-1,2,3,4,5,6,7,8-全氢萘-1-丁二酸酐(HTDA)。旨在通过脂环结构的引入提高PI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并通过降低电荷的转移作用而提高取向膜的VHR特性。其次,分别基于新研制开发的HBPDA与HTDA脂环二酐单体以及商业化芳香族二胺单体,聚合制备了两类可溶性PI(Soluble PI,SPI)树脂,HBPDA-PI与HTDA-PI。分别考察了脂环结构的引入对上述两类SPI树脂分子量以及溶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上述SPI取向膜装配了液晶盒。系统考察了SPI取向膜对液晶盒光电特性,包括VHR、RDC以及液晶分子预倾角(θp)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SPI取向膜均可赋予液晶盒良好的光学性能。其中基于HBPDA-PI取向膜的液晶盒的VHR>96%,RDC最低可达605 mV,θp<2o,透光率>97%(550nm波长),具备了满足IPS-LCD应用需求的基础条件;而基于HTDA-PI取向膜的液晶盒的VHR>97%,RDC低达880 mV,θp>2o,透光率>97%(550 nm波长),具备了满足TN-LCD应用需求的基础条件。最后,分别采用新研制开发的HBPDA-PI与HTDA-PI型SPI树脂与课题组先前开发的聚酰胺酸(PAA)型树脂进行复合,制备了“SPI+PAA”混合型取向膜,MPI-IPS与MPI-TN。装配的液晶盒表现出了优良的光电特性,其中基于MPI-IPS取向膜的液晶盒VHR为98.05%,RDC为170.2 mV;而基于MPI-TN取向膜的液晶盒VHR为98.33%,RDC为292.3 mV,均达到了实用化应用需求。

二、TDA同分异构体的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DA同分异构体的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1)人乳寡糖的高分辨质谱结构分析及液相色谱条件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条件
        1.2.1 HMOs制备
        1.2.2 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1.2.3 ESI-MS/MS条件
        1.2.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HMOs合成途径及结构解析依据
    2.2 中性HMOs结构解析
        2.2.1 非岩藻糖化线性寡糖结构解析
        2.2.2 非岩藻糖化分支寡糖结构解析
        2.2.3 岩藻糖化线性寡糖结构解析
        2.2.4 岩藻糖化分支寡糖结构解析
    2.3 酸性HMOs结构解析
    2.4 不同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对HMOs结构鉴定的影响
3 结论

(2)UPLC-MS/MS法测定包装材料中5种二氨基甲苯的迁移量(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1.3 样品前处理
    1.4 仪器条件
        1.4.1 色谱条件
        1.4.2质谱条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质谱条件的优化
    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2.2.1 色谱柱的选择
        2.2.2 流动相的选择
        2.2.3 流动相p H的选择
        2.2.4 洗脱方式的选择
        2.2.5 样品试液p H的影响
    2.3 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
    2.4 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2.5 实际样品检测
3 结论

(3)3种色谱柱对多种脂肪酸甲酯分离效果比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前处理
        1.2.2 色谱柱参数及气相色谱分析条件(见表1)
        1.2.3 质谱条件
        1.2.4 分离度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色谱柱对37种脂肪酸甲酯的分离
    2.2 3种色谱柱对13种反式脂肪酸甲酯的分离
    2.3 3种色谱柱对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顺反异构体的分离
    2.4 3种色谱柱对玉米亚麻籽油中的脂肪酸分离
3 结 论

(4)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对SOLO分类理论的研究
        1.2.2 国内对SOLO分类理论的研究
        1.2.3 国外对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研究
        1.2.4 国内对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教学设计与化学教学设计
        2.1.2 水平与SOLO水平
    2.2 SOLO分类理论
3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课程内容分析
    3.1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设置
    3.2 《有机化学基础》内容要求
    3.3 《有机化学基础》学业要求
4 全国卷1 中“有机化学基础”试题的SOLO水平分析
    4.1 示例分析
    4.2 近14 年全国卷1 理综化学(有机化学)SOLO水平层次分析结果
5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有机化学教学设计
    5.1 教材分析
        5.1.1 教学内容的确定
        5.1.2 教材内容分析
    5.2 教学目标的确定
    5.3 教学方法的选择
    5.4 搭建教学框架
6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有机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6.1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6.1.1 教材分析
        6.1.2 教学目标
        6.1.3 教学流程
    6.2 探究不同类别有机化合物性质——以“醛”为例
        6.2.1 教材分析
        6.2.2 教学目标
        6.2.3 教学过程
    6.3 有机合成
        6.3.1 教材分析
        6.3.2 教学目标
        6.3.3 教学过程
7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实施
    7.1 实验对象与执教老师
    7.2 实验效果测试题的编制
        7.2.1 设计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测试题应该遵循的原则
        7.2.2 测试题考查内容的SOLO水平层次
        7.2.3 试题编制与检验
    7.3 实施过程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7.4.1 前测结果及分析
        7.4.2 后测结果及分析
    7.5 实验总结
        7.5.1 教学实践前后学生SOLO水平变化
        7.5.2 学生现有SOLO 水平与高考所要求SOLO 水平对比
8 研究总结
    8.1 结论
    8.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超分子大环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配位超分子自组装
    1.2 基于对称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组装
        1.2.1 基于对称单吡啶配体形成的超分子结构
        1.2.2 基于对称二联吡啶配体的超分子结构
        1.2.3 基于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超分子结构
        1.2.4 基于其它对称配体的组装
    1.3 基于不对称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组装
        1.3.1 基于不对称单吡啶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结构
        1.3.2 基于不对称二联吡啶和菲罗琳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结构
        1.3.3 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配位超分子结构
    1.4 目前基于三联吡啶组装的超分子组装方法分类
        1.4.1 弱配位金属一锅法
        1.4.2 强金属分步法
        1.4.3 异配多组分法
    1.5 提出课题
        1.5.1 设计思想
        1.5.2 研究内容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不对称配体的金属大环的组装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
    2.3 超分子复合物A的构筑及表征
        2.3.1 超分子复合物A的构筑及核磁和质谱表征
        2.3.2 超分子复合物A的 STM表征及DFT理论计算
    2.4 超分子复合物B的构筑和表征
        2.4.1 金属大环复合物B的构筑及核磁质谱表征
        2.4.2 金属大环复合物B的STM表征
    2.5 超分子复合物A和B的多级组装及表征
        2.5.1 离散超分子复合物A和B的TEM表征
        2.5.2 超分子复合物A和B的多级组装TEM表征
    2.6 本章小结
    2.7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噻吩基团修饰的不对称配体合成与双金属大环的组装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药品
    3.3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合成、组装与表征
        3.3.1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合成
        3.3.2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组装与表征
        3.3.3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自分类性质研究
        3.3.4 6,6′′位噻吩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的金属选择性研究
    3.4 基于噻吩修饰和未修饰的三联吡啶不对称配体的合成、组装和表征
        3.4.1 合成长版不对称配体L1
        3.4.2 长版不对称配体L1的组装和表征
        3.4.3 合成短版不对称配体L2
        3.4.4 短版配体L2的组装和表征
    3.5 本章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内外层不对称修饰的多齿三联吡啶配体的组装和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药品
    4.3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双层配体LA的组装和表征
        4.3.1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双层配体LA的合成
        4.3.2 不对称配体LA的组装和表征
        4.3.3 一锅法组装
    4.4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配体LB的组装和表征
        4.4.1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配体LB的合成
        4.4.2 内外层不对称修饰双层配体LB的组装和表征
    4.5 三层不对称修饰配体LC的合成和组装
    4.6 本章小结
    4.7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复杂基质中GAs痕量分析方法
        1.2.1 GAs前处理方法研究
        1.2.2 GAs分析方法研究
    1.3 GA_3降解产物研究
        1.3.1 GA_3质谱裂解途径
        1.3.2 强降解
        1.3.3 高分辨质谱的应用
    1.4 GA_3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1.4.1 GA_3在茶树种植过程中的消解动态
        1.4.2 GA_3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消解动态
        1.4.3 GA_3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茶鲜叶中13种酸性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样品制备
        2.2.3 样品前处理
        2.2.4 仪器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质谱参数优化
        2.3.2 色谱条件优化
        2.3.3 提取与净化
        2.3.4 方法验证
    2.4 实际样品检测
        2.4.1 茶树休眠期间的植物激素分析
        2.4.2 光处理的茶鲜叶植物激素分析
        2.4.3 外源激素处理和害虫侵害后茶鲜叶中植物激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赤霉酸的强降解行为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强降解实验处理
        3.2.4 仪器条件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A_3存在的问题
        3.3.2 GA_3的强降解
        3.3.3 GA_3降解产物的形成机理与质谱裂解途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赤霉酸在茶叶生产链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田间试验
        4.2.3 样品采集和样品前处理
        4.2.4 仪器条件
        4.2.5 数据分析
        4.2.6 方法验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A_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种植过程中消解动态
        4.3.2 Iso-GA_3的产生
        4.3.3 喷施外源GA_3后对茶树中其他内源植物激素的影响
        4.3.4 GA_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残留行为
        4.3.5 GA_3和iso-GA_3在茶叶冲泡过程中的浸出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绞股蓝化学成分分离及其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绞股蓝皂苷类与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1 实验仪器
        1.1.2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绞股蓝总提物的制备
        1.2.2 绞股蓝皂苷类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1.2.3 绞股蓝皂苷类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3 实验结果
        1.3.1 绞股蓝不同浓度乙醇洗脱部位的制备
        1.3.2 绞股蓝中皂苷类与黄酮类单体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1.3.3 绞股蓝中皂苷类与黄酮类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4 讨论
第二章 绞股蓝皂苷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
        2.2.3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2.2.4 细胞划痕实验
        2.2.5 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
        2.2.6 Hoechst33258染色
        2.2.7 JC-1荧光染料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2.2.8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绞股蓝单体化合物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
        2.3.2 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对SGC-7901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2.3.3 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诱导SGC-7901细胞的凋亡
        2.3.4 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对SGC-79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2.3.5 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抑制SGC-7901细胞的迁移能力
    2.4 讨论
第三章 绞股蓝中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同分异构体的分离优化
    3.1 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绞股蓝富含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部位的制备
        3.2.2 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主要集中部位乙酰化反应
        3.2.3 乙酰化产物的分离与纯化
        3.2.4 乙酰化产物的还原反应
    3.3 实验结果
        3.3.1 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的两种乙酰化产物的制备
        3.3.2 两种乙酿化产物的结构鉴定
        3.3.3 两种乙酰化产物的还原产物的制备
        3.3.4 讨论
第四章 绞股蓝中gypenoside L和gypenoside LI乙酰化产物制备条件的优化
    4.1 仪器与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HPLC法绘制标准曲线计算产率
        4.2.2 单因素试验
    4.3 实验结果
        4.3.1 乙酰化产物1标准曲线
        4.3.2 物料比对乙酰化产物1产率的影响
        4.3.3 反应温度对乙酰化产物1产率的影响
        4.3.4 反应时间对乙酰化产物产率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TDI生产工艺的绿色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绿色化工发展
        1.2.1 原子经济性
        1.2.2 绿色化学原则
        1.2.3 绿色化学研究内容
    1.3 绿色化工定量评估
        1.3.1 单一指标
        1.3.2 综合评价
    1.4 TDI生产工艺
        1.4.1 光气化法
        1.4.2 非光气化法
        1.4.3 TDI工艺绿色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基于原子经济性的资源效率分析
    2.1 引言
    2.2 MRE分析方法
        2.2.1 相对原子利用率有效值
        2.2.2 副产原子回收率
        2.2.3 修正环境因子
        2.2.4 MRE方法的提出
    2.3 TDI合成路径的MRE分析
        2.3.1 TDI合成路径简介
        2.3.2 MRE方法应用
    2.4 原子经济有效值
        2.4.1 原子经济有效值
        2.4.2 光气化法TDI工艺的原子经济有效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绿色化学原则的定量综合评价方法
    3.1 引言
    3.2 化工工艺绿色化定量评价方法
        3.2.1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3.2.2 能源消耗指标
        3.2.3 环境危害指标
        3.2.4 十二绿色化学量化指标
        3.2.5 总绿色度和相对总绿色度
        3.2.6 G12方法的提出
    3.3 实例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气化生产工艺绿色分析与优化
    4.1 引言
    4.2 光化反应过程简述
    4.3 光化反应过程绿色分析
        4.3.1 氯苯工艺绿色分析
        4.3.2 邻二氯苯工艺绿色分析
    4.4 光气化工艺绿色优化
        4.4.1 氯化氢产品链扩展
        4.4.2 TDA单元换热网络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过渡金属有机框架的构筑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概述
    1.2 MOFs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1.3 电化学检测技术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Co-MOF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萘胺同分异构体识别中的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和仪器
        2.2.2 Co-1 的合成
        2.2.3 Co-1/AuE的制备
    2.3 晶体结构
        2.3.1 晶体结构测定
        2.3.2 晶体结构描述
    2.4 Co-1 的表征
        2.4.1 热重量分析
        2.4.2 粉末X射线衍射
        2.4.3 红外光谱
        2.4.4 形貌表征
    2.5 Co-1/AuE的电化学表征
        2.5.1 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研究
        2.5.2 循环伏安法(CV)测试
        2.5.3 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
        2.5.4 选择性干扰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Zn-MOF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硝基苯甲醛同分异构体识别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和仪器
        3.2.2 Zn-1 的合成
        3.2.3 Zn-1/AuE的制备
    3.3 晶体结构
        3.3.1 晶体结构测定
        3.3.2 晶体结构描述
    3.4 Zn-1 的表征
        3.4.1 热重量分析
        3.4.2 粉末X射线衍射
        3.4.3 红外光谱
        3.4.4 形貌表征
    3.5 Zn-1/AuE的电化学表征
        3.5.1 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研究
        3.5.2 循环伏安法(CV)测试
        3.5.3 选择性干扰研究
    3.6 荧光性质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u-MOF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酪氨酸识别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和仪器
        4.2.2 Cu-1 的合成
        4.2.3 Cu-1/GCE的制备
    4.3 晶体结构
        4.3.1 晶体结构测定
        4.3.2 晶体结构描述
    4.4 Cu-1 的表征
        4.4.1 粉末X射线衍射
        4.4.2 红外光谱
        4.4.3 形貌表征
    4.5 Cu-1/GCE的电化学表征
        4.5.1 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研究
        4.5.2 循环伏安法(CV)测试
        4.5.3 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
        4.5.4 选择性干扰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液晶显示技术发展概况
    1.2 液晶显示器相关材料发展概况
    1.3 液晶取向剂
        1.3.1 TFT-LCD对聚酰亚胺(PI)液晶取向剂的性能要求
        1.3.2 PI液晶取向剂的结构与组成设计
        1.3.3 PI取向剂化学结构的演变
        1.3.4 PI取向剂取向工艺的演变
    1.4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4.1 PI取向剂的商业化进展
        1.4.2 PI取向剂发展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标的提出
        1.5.1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脂环族二酐单体的结构设计与制备研究
    2.1 引言
    2.2 原料与试剂
    2.3 测试与表征
    2.4 单体合成
        2.4.1 脂环二酐单体HBPDA的合成
        2.4.2 脂环二酐单体HTDA的合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HBP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5.2 HT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6 小结
第3章 基于HBPDA的可溶性PI液晶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原料与试剂
    3.3 测试与表征
    3.4 液晶取向剂的制备
    3.5 结果与讨论
        3.5.1 PI合成
        3.5.2 热性能
        3.5.3 光学性能
    3.6 小结
第4章 基于HTDA的可溶性PI液晶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原料与试剂
    4.3 测试与表征
    4.4 液晶取向剂制备
    4.5 结果与讨论
        4.5.1 PI合成
        4.5.2 PI取向膜热性能
        4.5.3 PI取向膜光学性能
    4.6 小结
第5章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5.1 引言
    5.2 MPI-IPS取向剂在IPS型 TFT-LCD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5.2.1 MPI-IPS取向剂的组成结构设计
        5.2.2 MPI-IPS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5.2.3 结果与讨论
    5.3 MPI-TN取向剂在TN型 TFT-LCD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5.3.1 MPI-TN取向剂的组成结构设计
        5.3.2 MPI-TN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5.3.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作者简历
    (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四、TDA同分异构体的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 [1]人乳寡糖的高分辨质谱结构分析及液相色谱条件的比较[J]. 王海燕,张曦美,崔秀秀,康鹏,张艳,张佳莹,葛武鹏. 分析化学, 2022(02)
  • [2]UPLC-MS/MS法测定包装材料中5种二氨基甲苯的迁移量[J]. 李静,张居舟,刘毅,余晓娟. 食品工业, 2021(06)
  • [3]3种色谱柱对多种脂肪酸甲酯分离效果比对[J]. 严俊安,谭洪兴,于微,杨慧,刘小立,高超,王竹,王俊. 中国油脂, 2021(06)
  • [4]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 聂伟春.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不对称三联吡啶配体的金属超分子大环的合成与表征[D]. 史俊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6]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D]. 姜长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7]绞股蓝化学成分分离及其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D]. 杨册.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8]TDI生产工艺的绿色分析与优化[D]. 张晴晴.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过渡金属有机框架的构筑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D]. 冯佩琦. 山西大学, 2020(01)
  • [10]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D]. 毕洪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标签:;  ;  

TDA 异构体的分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