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煤板的铸造及缺陷解决方案

挡煤板的铸造及缺陷解决方案

一、挡煤板的铸造及缺陷解决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路晓炜[1](2017)在《重载采煤机行走机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采煤机行走机构的齿轨轮和销排的失效情况,发现齿面磨损和轮齿断裂是齿轨轮主要失效形式,齿轨轮失效导致行走机构无法正常定位而加速销排的损坏,上述情况在重载采煤机上尤为明显。行走机构失效的根本原因是齿轨轮设计强度薄弱和齿面耐磨性能低,故本课题针对上述主要失效原因入手,从节距和热处理渗碳工艺两方面来改善齿轨轮机械性能,达到提高行走机构使用寿命的目的。以MG1000/2550-GWD采煤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节距设计方面,考虑到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和采煤机三者的配套关系,故在不改变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规格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将现有147mm大节距齿轨轮调整为176mm节距,并对新型齿轨轮进行强度校核;渗碳工艺方面,为了增加齿面耐磨性,将渗层厚度增加到6mm以上,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一次长时间渗碳改为3次连续短时间渗碳更有利于提高渗层质量,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1750mm中部槽规格,通过计算确定将销排节距调整为176mm;2.依据销排和齿轨轮啮合关系,结合渐开线齿轮设计原则,确定176mm节距齿轨轮参数并进行强度校验;3.将新型176mm节距与147mm节距进行强度对比,计算后认为强度提高11.7%;4.改进齿轨轮的渗碳热处理工艺,将强渗时间从一次125h调整为连续三次30h短时间强渗,考虑试验成本及试验时间,本文提前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Deform-3D软件仿真模拟渗碳,仿真结束后,对比分析了渗碳过程中的渗层深度及不同位置的碳浓度变化情况;5.将新渗碳方案与旧工艺进行实际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新方案渗层可达到要求的6mm,说明方案的可行性,并将新、旧方案渗碳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新工艺工件性能优于旧工艺。

黄凯[2](2017)在《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动态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拥有丰富的薄煤层煤炭资源,但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机械开采时恶劣的工作环境对采煤机工作的可靠性影响较大。以"MG2*100/455-BWD"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为工程对象,深入分析其关键零件输出轴、壳体、行星架的载荷情况,以应力—强度分布的可靠性干涉理论为基础,考虑载荷作用次数,建立各关键零件故障模式下的动态可靠性模型,计算其可靠度并进行分析。其中,以MATLAB编译采煤机载荷样本、Pro/E实体建模、ANSYS生成关键零件柔性体,通过专用接口 MECHANISM/Pro导入ADAMS建立采煤机截割部的刚柔耦合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不同工况下关键零件的应力信息,以工况参数为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将神经网络和虚拟样机技术结合对其他工况下的应力进行预测,减少了虚拟样机的仿真时间和工作量,论文的以上研究为采煤机设计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其动态可靠性,使产品设计周期缩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高波丰[3](2016)在《煤机装备制造业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平台建设》文中研究指明煤机装备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安全高效地运行不仅决定了企业、社会的经济效益,更决定着数千万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长期以来,由于生产、管理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煤机装备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外煤机产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严重制约了国内煤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从生产、管理及技术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对煤机制造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从而实现产品可靠性的提高。本论文以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对煤机装备中的关键设备刮板输送机中部槽、链轮组件和CST软启动装置进行了失效分析,并以失效分析结果为基础,研究了以FTA、FMECA及FRACAS三种可靠性分析方法分析煤机产品的工作流程;其次,针对煤机制造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和可靠性工程体系,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法和评价指标;最后,采用java编程语言,JDK和Eclipse为开发环境,结合mysql5.0数据库,建立了煤机装备制造业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平台以及刮板输送机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子平台。平台包括可靠性建模、预计、分配模块、故障树动态生成模块、FTA、FMECA和FRACAS三大可靠性分析模块以及可靠性数据收集处理、产品信息管理等模块。煤机装备制造业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够规范产品生产过程、方便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分析,更能够实现煤机制造企业和煤机使用者的信息交流,收集和处理故障信息,为煤机产品的改进提供一定的依据,最终实现产品寿命延长,可靠性显着提高的目的。

刘建刚[4](2015)在《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浮动油封早期失效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煤矿刮板输送机最重要的传动部件之一,行星减速器的质量备受关注,而近年来,减速器输出端浮动油封的漏油现象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制约了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整体质量的提高。如果在初期使用中发生泄漏而不加以重视,随着漏油状况的发展会因为严重缺油引起齿轮、轴承等关键零件的损坏失效,进一步造成减速器总成的报废。本文旨在针对刮板输送机传动部减速器长期发生渗漏油的问题,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涉及到的密封型式多种多样,本论文着重将研究对象制定在输出端浮动油封,采用浮动油封密封机理与泄漏原因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找出组装工艺、检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参照4290型浮动油封和密封腔结构特征,建立密封零件截面的二维模型,通过对其进行物理运动和受力分析实现理论计算,得到合理的组装轴向调整间隙值。为了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际工况和技术条件,开展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将所得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做对比分析。同时,制作了运转实验装置做跟踪记录,验证分析结果,最终得出两个密封零件之间最佳的组装间隙值。将4290型浮动油封取得的研究方法扩展到其余型号的浮动油封,应用于工艺生产,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最终有效解决了浮动油封早期失效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浮动油封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渗漏油引起的一系列减速器质量问题。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其它使用浮动油封的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资鹏[5](2015)在《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创新设计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炭开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电牵引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设备,整机重量较大、结构复杂,面对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要求,其有效运行时间直接影响工作面的产能。电牵引采煤机工作环境异常复杂、恶劣,其行走机构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对电牵引采煤机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为研究对象,以TRIZ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机械力学对电牵引采煤机进行力学特性分析,深入了解行走机构的齿轨轮、导向滑靴和销排在实际工况下的受力规律及其故障原因。通过对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所涉及的工程问题分析,用通用工程参数对问题进行描述,将其转化为一般问题。运用阿奇舒勒矛盾矩阵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矛盾分析,找到矛盾的根本原因,并利用推荐的创新原理逐一解决矛盾,最终给出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案集。结合行走机构实际工程问题,将通用方案集转化为针对行走机构的具体创新设计方案集。建立模糊评价体系对行走机构各创新设计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确定最佳创新设计方案,并进行合理性分析。将TRIZ理论与模糊评价理论相结合,运用到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工程问题中来,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确定最佳创新设计方案。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工程问题解决将大幅提高其工作可靠性,保证综采工作面的产能。

耿友伯[6](2015)在《采煤机滑靴铸造工艺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煤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采煤机械,因其具有生产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滑靴是采煤机底座上一个重要承载部件,随着采煤机质量的不断增加,对滑靴各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铸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采煤机的工作效率。因此,利用铸造工艺仿真软件,在实际生产之前,通过对铸件充型、凝固过程的分析,来预测铸件可能产生的缺陷以及缺陷产生的位置,并在浇注前就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设计浇注系统,减少或避免缺陷的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采煤机导向滑靴为研究对象,利用铸造工艺仿真软件Pro CAST对其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首先,通过对导向滑靴进行结构及应力分析,结合实际的生产经验,对浇注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对冒口的位置、形状、尺寸的选择进行了确定,制定出了原始铸造工艺方案。利用Pro/E软件对滑靴的铸造工艺建立了实体模型。其次,利用铸造工艺仿真软件Pro CAST对铸造工艺方案进行了模型导入、网格划分、工艺参数设定及数值模拟运算。通过对工艺充型过程和凝固过程详细分析,预测出了可能存在的缩松、缩孔等内部缺陷存在的位置及大小。再次,通过设置冷铁的方法消除铸件中的缩孔缩松缺陷,并对冷铁模型进行了计算。模拟发现,改进后的工艺中,在耳板端部及冒口间区域等易出现缩孔缩松缺陷的部位放置了冷铁,提高了该处的凝固速度,避免凝固时出现孤立液相区,进而消除该部位的缩孔缺陷。最后,按设计好的导向滑靴的两种铸造工艺进行了实际浇注,并对样品进行了超声波探伤检测、解剖检测,发现实际生产状况与模拟结果基本相符。另外,对铸件试样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力学性能基本达到要求。通过对导向滑靴铸造工艺过程的数值模拟,实现了数值模拟技术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避免了工艺设计的盲目性,缩短了新工艺的设计周期和设计成本,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哲勇[7](2014)在《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分析》文中指出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开采及利用,但随着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对这些能源的充分开采、利用,对于开采以及输送设备的优化逐步重视起来。煤炭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战略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井下三机配套的综合系统的重型刮板输送机在煤矿井下开采综合机械化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运输设备。作为刮板链条为牵引机构做循环运动的矿用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是此类运输机的机身主体。它通常在工作时起到了支撑货载和刮板链条导向的两项主要功能。中部槽的寿命和其自身的结构可靠性对煤炭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通过运用Pro/Engineer三维绘图软件对重型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进行实体建模,在建模的同时考虑对结构进行相应的简化。建模完成后选用ABAQUS软件对该中部槽结构进行有限元结构应力变化、位移等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在ABAQUS软件中对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进行的可靠性研究,可以得出中部槽相应的最大应力的分布以及其自身的可靠度。在研究分析之后,对于今后的设计生产厂家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设计提供了较为全面、可靠地信息与数据。

张竞[8](2014)在《港口火车装车系统设计改造》文中指出以港口铁矿石火车装车系统的应用为课题依据,研究铁矿石取装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总结,对装车系统的部分设备进行了优化设计改造,从而增强装车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整个装车系统的工作效率,以适应港口对铁路疏港的高标准高要求。港口火车装车系统主要包括堆取料机、皮带机、火车装车站三个部分,首先对这三个部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这些工作为装车系统的改造奠定了基础。通过对火车装车系统实际运行状况的分析总结,发现这套系统在应用于取装铁矿石时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设备抗铁矿石冲击性能比较差、皮带易跑偏且调偏比较困难、铁矿石对设备磨损较大导致设备寿命较短、特殊货种对设备影响较大、部分设备设计存在缺陷需改进等主要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别对火车装车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做了设计改造,使平均装车时间压缩到最短,这样就能够提高火车疏港能力,满足更多客户的需要。装车系统经过升级改造后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种类铁矿石的装车要求,大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设备维护时间及维护成本,并且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客户,不但使火车疏港量不断增加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公司卸船量能够稳步提升,为公司效益的稳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火车疏港与汽车疏港相比是比较环保的,火车疏港量的增加导致了汽车疏港量的减少,所以火车装车系统的改造在安全环保方面具有社会意义。

刘雪琦[9](2013)在《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状况,梳理了我国煤炭开采工艺、装备及技术、煤矿机械化发展历程及煤炭企业技术装备引进与研发路径,指出了我国煤炭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特殊性,分析了影响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外部因素,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分析,识别出了影响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五项关键外部因素和四项关键内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关键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参数对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水平进行了模拟分析。最后,界定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构建了基于DEA的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

张艳花[10](2012)在《基于Web的采煤机截割部关键零部件CAE分析系统》文中指出针对当前CAE技术大都局限于单机环境内,造成省内中小型矿山机械装备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的现状,本文提出建立网络环境下的矿山机械CAE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了CAE资源的共享。采煤机截割部的正常运行保证了采煤机的效率,对截割部关键零部件进行CAE分析可为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根据省内中小型矿山机械装备企业对CAE技术资源的需求,本文以ANSYS作为CAE分析工具,利用ASP.NET技术构建了远程CAE系统的基本框架,实现了包括模型下载修改、载荷参数修改、结果查询等基本功能,并提供材料、设计等知识的浏览查询,为机械零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构建了采煤机远程选型设计系统,实现采煤机主要参数的计算、采煤机的选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截割部CAE分析,完成了截割部传动系统齿轮和调高油缸的APDL分析命令流的编程,为基于Web的采煤机截割部关键零部件CAE分析系统提供了模型数据库。在此研究基础上,开发了适用于任意零件的远程CAE分析系统,结合具体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实用性。课题来源: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2010091014)、山西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10321005-04)、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资助(20111101040)

二、挡煤板的铸造及缺陷解决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挡煤板的铸造及缺陷解决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重载采煤机行走机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对采煤机齿轨轮的研究现状
        1.2.2 国际上对采煤机齿轨轮的研究现状
    1.3 本章小结
2 行走机构简介
    2.1 行走机构的类型
    2.2 销排式导轨牵引机构
        2.2.1 销排式导轨牵引传动特性
        2.2.2 销排式导轨牵引传动特性原理
        2.2.3 行走部的机械结构
    2.3 采煤机行走部失效形式
        2.3.1 齿轨轮主要失效形式
        2.3.2 销排的失效形式
    2.4 本章小结
3 采煤机牵引机构行走部设计
    3.1 销排节距设计
        3.1.1 设计方案
    3.2 齿轨轮的设计
    3.3 行走机构强度校核
        3.3.1 相关参数
        3.3.2 行走机构强度计算
    3.4 147mm节距与 176mm节距强度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齿轨轮热处理工艺改进
    4.1 改进齿轨轮渗碳工艺设计
    4.2 齿轨轮热处理仿真模拟分析
        4.2.1 软件Deform-3D介绍
        4.2.2 热处理模型建立
        4.2.3 模拟渗碳的几何模型
        4.2.4 仿真过程和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渗碳试样金相试验及结果分析
    5.1 实验准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方案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实验结果
        5.2.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动态可靠性建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采煤机可靠性研究现状
        1.2.1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采煤机可靠性研究现状
        1.2.3 可靠性技术在煤炭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发展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可靠性基本理论及零件动态可靠性建模理论
    2.1 可靠性基本理论
    2.2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2.3 载荷多次作用下的动态可靠性模型
        2.3.1 载荷顺序统计量
        2.3.2 载荷多次作用情况下的可靠性等效载荷
        2.3.3 载荷多次作用下的动态可靠性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采煤机截割部虚拟样机建模与载荷分析
    3.1 截割部的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
        3.1.1 截割部的三维建模
        3.1.2 虚拟装配采煤机截割部与干涉的检查
    3.2 基于ADAMS的截割部刚柔耦合模型建立
        3.2.1 导入模型及添加约束与接触
        3.2.2 滚筒载荷的生成与添加
        3.2.3 协同仿真与柔性体的建立
    3.3 采煤机截割部载荷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采煤机截割部动态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4.1 人工神经网络
        4.1.1 Elman神经网络结构
        4.1.2 Elman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4.2 采煤机截割部的应力预测
    4.3 采煤机截割部的动态可靠性分析
        4.3.1 输出轴的动态可靠性分析
        4.3.2 行星架可靠性分析与改进
        4.3.3 壳体可靠性分析与改进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煤机装备制造业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平台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可靠性工程研究动态
        1.2.2 质量管理的研究动态
        1.2.3 煤机装备制造业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的研究动态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煤机装备的失效分析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2.1 煤机装备的失效分析
        2.1.1 刮板输送机简介
        2.1.2 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失效分析
        2.1.3 刮板输送机CST软启动装置的失效分析
        2.1.4 刮板输送机链轮组件的失效分析
    2.2 煤机装备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
        2.2.1 某煤机装备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2.2.2 基于信息化的煤机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机装备制造业可靠性工程体系建设
    3.1 刮板输送机可靠性技术研究基础
        3.1.1 FTA在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
        3.1.2 FMECA在刮板输送机CST软起动装置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
        3.1.3 FRACAS在刮板输送机刮板链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
    3.2 煤机装备制造业可靠性工程体系建设
        3.2.1 煤机装备制造业可靠性工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3.2.2 煤机装备可靠性工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机装备制造业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平台开发
    4.1 平台需求分析
    4.2 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4.2.1 系统安全性分析
        4.2.3 容错技术研究
    4.3 系统设计
        4.3.1 开发环境的选择
        4.3.2 系统功能设计
        4.3.3 文件夹结构设计
        4.3.4 业务流程图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概要说明
        4.4.2 数据库概念设计
        4.4.3 数据库逻辑设计
        4.4.4 编写数据库连接类
    4.5 主要模块设计
        4.5.1 主窗体模块设计
        4.5.2 登录模块设计
        4.5.3 产品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4.5.4 FTA模块设计
        4.5.5 FMECA模块设计
        4.5.6 FRACAS模块设计
        4.5.7 可靠性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平台应用分析
    5.1 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体系在某煤机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5.1.1 质量管理标准在产品生产部门的应用
        5.1.2 可靠性工程在产品设计部门的应用
        5.1.3 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体系在售后服务部门的应用
    5.2 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平台在煤机产品失效分析中的应用
        5.2.1 FTA模块在链轮组件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5.2.2 FMECA模块在CST软启动装置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5.2.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3 基于FRACAS模块的链传动可靠性工程应用分析
        5.3.1 基于FRACAS的人员分配及工作内容
        5.3.2 基于FRACAS数据收集的主要内容
        5.3.3 基于平台FRACAS模块的链传动故障处理
        5.3.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
附录

(4)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浮动油封早期失效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外研发和使用现状
    1.3 国内浮动油封的使用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浮动油封在刮板输送机行星减速器中的应用
    2.1 刮板输送机的结构组成
    2.2 刮板输送机行星减速器特点
    2.3 行星减速器浮动油封工作原理
        2.3.1 浮动油封分类及其应用
        2.3.2 DO型浮动油封的密封机理
        2.3.3 DO型浮动油封在密封腔内的运行模式
    2.4 本章小结
3 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浮动油封早期泄漏原因分析
    3.1 台架试验中浮动油封泄漏数据采集与分析
    3.2 浮动油封密封失效原因分析
        3.2.1 基于浮动油封装后基体损坏的研究
        3.2.2 组装操作不当导致的失效分析
        3.2.3 其它密封失效原因
    3.3 本章小结
4 浮动油封在工作中的力学分析
    4.1 DO型浮动密封系统的受力分析
    4.2 DO型浮动油封安装运动分析
    4.3 密封腔轴向间隙与浮动端面比压的关系确定
    4.4 DO型4290浮动油封工作状态模拟实验
        4.4.1 模拟实验内容
        4.4.2 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行星减速器浮动油封早期失效控制方法研究
    5.1 浮动油封本身质量检查
        5.1.1 浮动油封相关检验标准
        5.1.2 浮动油封检查方法
    5.2 密封腔的制造工艺控制方法
        5.2.1 密封腔的加工工艺关键
        5.2.2 密封腔的检查方法
    5.3 浮动油封组装工艺的改进措施
        5.3.1 浮动油封安装工艺步骤
        5.3.2 浮动油封安装中清洁检查与保护措施
        5.3.3 保证浮动油封与密封腔配合精度的工艺措施
        5.3.4 后期工序的调整措施
        5.3.5 4290型浮动油封轴向组装间隙取值范围的初步确定
    5.4 本章小结
6 浮动油封的密封性能实验研究
    6.1 4290型浮动油封的密封试验
        6.1.1 密封试验装置的设计
        6.1.2 4290型浮动油封轴向组装间隙值的最优选择
    6.2 采取工艺措施后对全系列浮动油封的跟踪验证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创新设计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电牵引采煤机概述
        1.2.1 国际上电牵引采煤机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电牵引采煤机的发展现状
    1.3 TRIZ 理论的发展与模糊理论概述
        1.3.1 TRIZ 理论概述
        1.3.2 TRIZ 理论的发展
        1.3.3 模糊理论概述
    1.4 TRIZ 理论在煤机行业的应用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工程问题分析
    2.1 电牵引采煤机的组成
    2.2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2.3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工程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 TRIZ 理论的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创新设计
    3.1 TRIZ 理论基础
        3.1.1 TRIZ 理论经典结构
        3.1.2 TRIZ 理论的具体内容
    3.2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工程问题模型建立
        3.2.1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工作状态分析
        3.2.2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矛盾分析
    3.3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工程问题模型求解
        3.3.1 创新原理筛选
        3.3.2 创新原理运用
    3.4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创新设计
        3.4.1 创新方案整合
        3.4.2 行走机构方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创新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
    4.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4.2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评价体系建立
        4.2.1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评语集
        4.2.2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评价指标集
        4.2.3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评价指标权重向量
        4.2.4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隶属度矩阵
    4.3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的创新设计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4.3.1 模糊综合评价
        4.3.2 模糊评价结果处理
    4.4 最优创新设计方案力学合理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采煤机滑靴铸造工艺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砂型铸造技术介绍
    1.3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进展
    1.4 ProCAST软件及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采煤机导向滑靴铸造工艺方案设计及模拟前处理
    2.1 采煤机导向滑靴有限元分析
    2.2 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
    2.3 加工余量的选取
    2.4 材料的选择
    2.5 冒.系统的设计
    2.6 导向滑靴浇注系统的设计
    2.7 本章小结
3 导向滑靴铸造工艺的数值模拟
    3.1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
    3.2 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3.3 缩孔缩松缺陷预测与结果分析
    3.4 铸造工艺方案的改进及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3.5 实际生产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铸件的性能分析
    4.1 显微组织分析
    4.2 力学性能分析方法
    4.3 力学性能分析测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重型刮板输送机国内发展情况
    1.2 重型刮板输送机的定义
        1.2.1 重型刮板输送机概述
        1.2.2 刮板输送机发展历史
        1.2.3 国内刮板输送机目前的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
        1.2.4 中部槽概述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3.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3.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结构优化相关理论
    2.1 有限单元法介绍
        2.1.1 有限单元法发展过程
        2.1.2 有限元法的特性
        2.1.3 有限单元法计算机分析程序
        2.1.4 有限单元法的分析过程及步骤
    2.2 结构疲劳
        2.2.1 金属材料和结构疲劳问题发展史
        2.2.2 金属疲劳的含义和分类
        2.2.3 疲劳寿命
    2.3 结构优化设计
        2.3.1 结构优化设计概念
    2.4 矿山设备结构载荷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受力分析
    3.1 刮板输送机运动分析
    3.2 中部槽受力情况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部槽的建模
    4.1 中部槽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4.1.1 AutoCAD 步骤介绍
    4.2 ABAQUS 软件建模及结构分析
        4.2.1 ABAQUS 软件介绍及发展历程
        4.2.2 Pro/E 软件建模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分析
    5.1 实体中部槽模型的有限元网格划分
    5.2 设置材料属性
    5.3 中部槽在各工况下有限元分析
        5.3.1 推溜工况时结构分析
        5.3.2 拉架工况时结构分析
    5.4 中部槽强度校核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港口火车装车系统设计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装车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1.2.1 斗轮堆取料机发展概述
        1.2.2 带式输送机发展概述
        1.2.3 火车装车站发展概述
    1.3 存在问题
    1.4 课题来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火车装车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堆取料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1 堆取料机总体结构组成
        2.1.2 堆取料机各组成结构简介与工作原理
    2.2 皮带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1 皮带机的结构组成
        2.2.2 皮带机的工作原理
    2.3 装车站系统结构组成
        2.3.1 装车站系统总体组成结构
        2.3.2 装车站系统各组成结构介绍
        2.3.3 快速定量装车站系统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堆取料机系统改造设计
    3.1 堆取料机悬臂尾部导料槽减少溢料改造
        3.1.1 问题发现描述
        3.1.2 现象分析
        3.1.3 解决方案
    3.2 堆取料机行走夹轨器行走轮轴轴承改造
        3.2.1 问题发现描述
        3.2.2 夹轨器行走轮滑动轴承的受力分析及寿命计算:
        3.2.3 深沟球轴承的选用计算及校核
    3.3 堆料机回程托辊架结构改造
        3.3.1 问题发现描述
        3.3.2 原回程托辊架作业状态分析
        3.3.3 改造后的回程托辊架状态分析
        3.3.4 对改造后的托辊架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
        3.3.5 改造后状况
        3.3.6 效益核算
    3.4 堆取料机下部导料槽加装调料板改造
        3.4.1 问题发现描述
        3.4.2 解决方法
        3.4.3 改造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皮带机系统改造设计
    4.1 移动小车设计改造
        4.1.1 改造原因
        4.1.2 改造措施
        4.1.3 改造效果
    4.2 关于皮带调偏的改造
        4.2.1 改造原因
        4.2.2 改造措施
        4.2.3 改造效果
    4.3 漏斗相关改造
        4.3.1 漏斗内加装衬板
        4.3.2 调料板改造
        4.3.3 翻板密封性改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火车装车站改造设计
    5.1 火车装车站绞车牵引系统钢丝绳张紧改造
        5.1.1 火车装车站绞车牵引系统简介
        5.1.2 存在问题
        5.1.3 改造方案确定
        5.1.4 改造后情况
    5.2 火车装车站装车溜槽结构改造
        5.2.1 火车装车站装车溜槽简介
        5.2.2 存在问题
        5.2.3 改造方案
        5.2.4 效益核算
    5.3 火车装车站定量仓闸板限位改造
        5.3.1 火车装车站定量仓闸板简介
        5.3.2 存在问题
        5.3.3 改造措施
        5.3.4 改造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火车装车系统设备管理与维护
    6.1 概述
    6.2 设备点检制度
    6.3 设备维护管理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1.2.2 国内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1.2.3 我国煤炭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1.3 研究的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我国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概况
    2.2 我国煤炭企业技术发展历程
        2.2.1 我国煤炭开采工艺发展历程
        2.2.2 我国煤炭开采装备及技术发展历程
    2.3 我国煤炭企业技术发展路径
        2.3.1 煤矿机械化发展路径
        2.3.2 煤炭开采主导技术发展路径
        2.3.3 煤炭技术装备引进与研发路径
        2.3.4 我国煤炭产业技术发展路径
    2.4 我国煤炭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影响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素分析
    3.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殊性
    3.2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3.3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3.4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调查
    3.5 本章小结
4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4.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1.1 系统动力学建模目标
        4.1.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2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仿真
        4.2.1 系统模型原因树分析
        4.2.2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
        4.2.3 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5.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5.1.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5.1.2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
    5.2 基于 DEA 的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5.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5.1.2 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
    5.3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5.3.1 决策单元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5.3.2 技术创新 DEA 评价与优化
        5.3.3 煤炭企业综合测评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Web的采煤机截割部关键零部件CAE分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采煤机截割部CAE分析
        1.3.2 基于Web的机械CAE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Web的CAE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引言
    2.2 系统设计目标
    2.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3.1 系统体系结构
        2.3.2 系统结构设计
        2.3.3 系统软件的选择
    2.4 系统功能设计
    2.5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2.5.1 ASP.NET技术
        2.5.2 开发语言的选择
        2.5.3 平台的软件支持
    2.6 小结
第三章 基于Web的CAE分析系统的功能实现
    3.1 引言
    3.2 系统的分析流程
    3.3 系统的主要功能
        3.3.1 知识资源模块
        3.3.2 零部件模型修改模块
        3.3.3 参数化文件修改模块
        3.3.4 远程调用分析模块
        3.3.5 结果处理模块
        3.3.6 数据访问
    3.4 系统的集成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Web的采煤机选型设计模块
    4.1 引言
    4.2 采煤机选型设计方法
        4.2.1 选型设计原则
        4.2.2 选型设计内容
        4.2.3 选型设计的主要参数
        4.2.4 选型设计的影响因素
        4.2.5 选型设计的计算方法
    4.3 采煤机选型设计模块的实现方法
        4.3.1 选型设计模块的主要功能
        4.3.2 选型设计的主要步骤
    4.4 小结
第五章 截割部CAE分析模块
    5.1 引言
    5.2 截割部结构
        5.2.1 截割部传动系统
        5.2.2 截割部液压系统
    5.3 采煤机截割部建模
    5.4 摇臂传动系统CAE分析
        5.4.1 截割部一轴CAE分析
        5.4.2 截割部二轴CAE分析
        5.4.3 截割部三轴CAE分析
        5.4.4 截割部四轴CAE分析
        5.4.5 截割部五轴CAE分析
    5.5 调高油缸CAE分析
        5.5.1 活塞杆CAE分析
        5.5.2 缸体CAE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应用
    6.1 引言
    6.2 系统测试
        6.2.1 测试原则
        6.2.2 测试方法
        6.2.3 测试过程
        6.2.4 测试结论
    6.3 应用实例
        6.3.1 基于Web的截割部一轴CAE分析
        6.3.2 基于Web的调高油缸活塞杆CAE分析
        6.3.3 基于Web的机械零件CAE分析
        6.3.4 基于Web的采煤机选型设计
    6.4 系统应用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主要结论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四、挡煤板的铸造及缺陷解决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载采煤机行走机构关键技术研究[D]. 路晓炜.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2]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动态可靠性建模与分析[D]. 黄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3]煤机装备制造业可靠性工程与质量管理平台建设[D]. 高波丰.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4]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浮动油封早期失效控制研究[D]. 刘建刚.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5]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机构创新设计与评价研究[D]. 资鹏. 中北大学, 2015(07)
  • [6]采煤机滑靴铸造工艺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D]. 耿友伯.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2)
  • [7]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分析[D]. 杨哲勇. 太原科技大学, 2014(09)
  • [8]港口火车装车系统设计改造[D]. 张竞. 燕山大学, 2014(01)
  • [9]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D]. 刘雪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
  • [10]基于Web的采煤机截割部关键零部件CAE分析系统[D]. 张艳花. 太原理工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挡煤板的铸造及缺陷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