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归档简化数据管理

主动归档简化数据管理

一、主动 归档 简化数据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石贤平[1](2021)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司法部虽然制定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但评估标准未能涵盖刑事侦查、审查起诉、刑事审判、死刑复核等全部环节,且相应的评估配套机制和法律保障措施尚未建立,因而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尚未构建完成。探讨如何构建以及构建一套什么样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来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是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面临的首要问题。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不但能够配合刑事诉讼机制改革实现司法程序正义,也能够提升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实现司法实质正义。与此同时,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具有正当性与可行性。正当性的主要体现是评估指标体系既是刑事法律援助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履行义务的客观需要,也是法治评估的拓展与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的必然趋势。评估指标体系还能够促使政府履行好刑事法律援助义务、增加政府决策的可信度、合法性以及增强政府对决策的调控能力。可行性主要体现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包括宪法、国际公约、政策法律等法源依据,尤其是《法律援助法》的颁布实施,同时还具有评估试点工作的实践基础,在国家评估标准、评估组织和评估人员保障、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构建条件。考察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现状后发现,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几个阶段,2019年司法部出台《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及其评估说明是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里程碑事件,从此中国有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国家标准。尽管这一标准离评估指标体系尚有距离,但至少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这一标准的出台也使得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运行模式增加为两种:一种是司法行政部门主导的行政管理评估的运行模式;另外一种是以最高人民法院主导的司法裁判评估的的运行模式。两种模式下的指标体系构建理论既有相同点也有较大区别。此外,从H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试点工作的运行现状看,其自行制定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在评估试点运行中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仍存在诸多障碍,其中理念障碍是首要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理念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对评估指标体系在推进刑事法律援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评估标准制定时民事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估指标设置不仅合理,指标体系运用上也较为随意,对评估结果基本不用等。机制障碍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独立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遴选机制、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方法、尚未建立评估异议审查制度和评估结果运用制度,评估经费未纳入专门经费序列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不凸显与刑事法律援助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案件受理标准不合理与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司法改革矛盾突出,律师参与刑事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不高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需求量大的矛盾突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普遍不高与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的追求矛盾突出等。通过中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中外评估指标既具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两者均有较为明确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评估对象均主要体现在承办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服务质量上,同行评估制度被很多国家广泛采用,多数国家建立了大案要案的特别管理制度等。中外评估指标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各有不同,评估的事前与事后质量监控不同,评估反馈机制与投诉机制完善程度不同等。因此,中国在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要注意借鉴吸收域外经验,探索建立和完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机制,设置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动态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估模式和设置专门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和监督机构等。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在以人民为中心和平等保护原则的指引下,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和技术构造性原则,满足全部评估指标构建要素的前提下,解决由谁来评估、什么时候评估、评估哪些阶段、在哪里评估等评估适用问题,构建出一套能够有效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保证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需要确保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有效运行。这需要在推进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现代化理念转型的前提下,首先对指标体系提供运行机制保障,多措并举地推进评估指标体系现代化,不断完善运行配套制度。此外,要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运行提供法律保障,要在中国法律援助立法中正确定位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将保障评估指标体系有效运行作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友凤[2](2021)在《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证券行业竞争形势的变化,传统经纪业务的通道价值逐渐降低,金融服务质量和业务办理效率将是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证券公司柜面业务传统的分散运营模式面临挑战。随着一系列监管规定相继出台,监管部门放开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置限制,证券公司分支机构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这对证券公司运营支持工作效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合规风控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愈演愈烈的佣金战,迫使分支机构由传统的通道提供者向客户资源开发和综合服务平台转型,分支机构迫切需要打通柜面业务服务、投资顾问服务、财富管理等各业务线条之间的壁垒,打造一个网点一名专属服务人员一站式服务的业务场景,提高客户服务能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彻底打破了目标客户的地域限制,分支机构之间实现柜面业务通办需求迫切,打破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柜面业务通办的障碍,构建网状结构的运营支持体系,实现网点轻型、全员营销、业务办理线上化的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在满足合规风控要求的前提下提升柜面业务运营效能从而加强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运营管理理论基础知识为指导思想,并运用流程再造理论核心理念,对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系统性的梳理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管理现状,包括对公司基本情况、柜面人员结构情况、柜面业务管理范畴与柜面业务运营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深度剖析其当前发展情况,通过访问座谈和实地调研的方式,结合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发现其柜面业务运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主要问题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分散管理效能不足,二是业务办理效率低下,三是业务办理差错率高,四是网点运营成本高昂,五是业务系统分散落后。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运营管理理论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对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方案进行了设计。首先明确了优化方案设计的三个目标:运营体系效率大幅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大幅提升、运营管理成本大幅降低。借鉴国内其他证券公司较成熟的集中运营模式经验,结合S证券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运营模式优化的方向: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集中运营模式,厘清了优化方案中需融合的五个业务思路:受理与办理分离、全天候业务受理、以流程为中心、业务配置自动化、建立风险控制标准,并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优化现行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一是统一总部端管理职能,将分散在总部各部门涉及柜面业务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归类及整合,统一交由交易运营部管理,减少内耗,提升总部端管理效能。二是推行柜台业务受理无纸化,应用电子签名板等硬件设置通过电子签署方式代替纸质方式签署,签署完成的电子协议自动进行电子归档,无纸化的方式节约纸张、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柜员工作量、进一步加快业务处理速度、提升业务办理效率,进而提升客户体验。三是引入业务流程自动化配置,依托信息技术,将S证券公司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配置到柜面业务办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对业务过程和业务结果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业务差错,强化风控控制能力。四是建立总部或区域性集中作业中心,成立专业的作业团队、去除分支机构柜员岗,由作业团队按统一的审核标准和办理流程处理S证券公司所有分支机构的日常柜面业务申请,业务办理及人员的集约化,既强化了风险控制能力又降低了人力成本。五是搭建集中运营管理平台,融合S证券公司的业务管理理念及优化设计思路,统一众多柜面业务终端,进而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及质量管控能力。为确保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方案能够有效落地和顺利实施,还提出了S证券公司需要从机制、技术、财务方面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通过对柜面业务运营模式进行优化,达到降本、增效、控风险的目的,进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李文鸿[3](2021)在《集成管理理念下城建档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城建档案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不仅是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的真凭实证,同时也是支撑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数据资源。然而,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传统管理理念指导的城建档案管理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广泛、多元的档案需求。因此,将集成管理理念引入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之中,研究城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城建档案管理发展的最佳实践模式,也是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本文以城建档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探讨了在当前城建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管理对策。全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城建档案管理相关研究,阐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对城建档案管理与集成管理的相关概述,在对城建档案的定义、特点、价值及集成管理的内涵、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集成管理理念下城建档案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为下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此外,还系统分析了集成管理理念应用于城建档案管理的驱动力。第三章是城建档案管理现状分析,从管理主体、管理方式、管理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城建档案的管理成就,发现目前城建档案管理仍存在档案资源收集与整合不力、档案管理方式转变不足、档案服务模式陈旧落后、档案管理主体建设薄弱、档案管理政策法规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第四章是针对城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集成管理思想的运用与新技术的应用,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城建档案数据管理:一是资源集成,强化城建档案数据资源建设;二是过程集成,推动城建档案智慧管理转型;三是服务集成,构建城建档案集成服务模式;四是人才集成,加强城建档案管理主体队伍建设;五是标准和规范集成,完善城建档案管理政策法规与体制机制。

陈茫[4](2021)在《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创新地位举足轻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科研创新过程变得更具复杂性和时效性,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所需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强烈,而从图书馆获取所需的科研知识资源和专业的科研服务支持,是实现科研创新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智能服务的需求和情境正成形成,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目前国内外一些着名的高校图书馆正开展智能服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然而,在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却存在着服务联系松散、服务推进缓慢、服务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那么,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具体是什么,是什么推动着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有序推进?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能否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仿真?这些研究问题亟待深入的展开研究。本文围绕图书馆智能服务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对于完善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提升图书馆智能服务效果,促进高校科研创新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首先,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从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揭示了图书馆智能服务各要素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过程中有其核心的服务需求与服务内容,并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其中,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各要素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和规律性,且彼此关联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该服务的有序进行。其次,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并揭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因素构成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通过深度访谈分析共获得27个概念范畴,并汇总形成了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服务科研效果等主范畴;其中,智能服务感知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新变量。该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为后续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下来,运用结构方程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上文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揭示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等,对服务科研效果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而服务应用动机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重要的中介变量。该模型的实证分析为揭示关键影响因素的复杂作用关系提供了证据支持。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刻画和揭示了该服务系统内部的动态结构、运行趋势与反馈回路等。研究发现:该服务系统有其特有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建模目的、模型边界和因果反馈回路等;在服务开展初期,服务主体位于较高的知识位势,利用智能服务技术支持提升服务科研效果;而服务主体的知识存量、科研人员的知识存量、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等是系统运行的关键变量。本论文探究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新课题。揭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揭示并验证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中知识交互,为图书馆智能服务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借鉴。

果亚跃[5](2020)在《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J企业费控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管理的应用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越来越影响与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于财务数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英国的Viktor Mayer-Schonberger曾着有《大数据时代》一书,作者认为“数据已不再是简单的汇总,而是作为一种商业资本、一种重要的经济投入,为社会创造新的经济价值[23]。”以云计算为标志的新时代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现了会计核算处理的集中化,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助力企业飞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运行的费控系统流程进行分析并梳理,同时收集报销人员的使用意见与建议,对企业当前费控系统进行客观评价,探讨费控系统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适用性以及存在的风险性。在对流程梳理完成后,完成费控系统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流程优化研究。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综述方法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财务共享服务及流程优化的理论研究现状,然后以J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概况、组织架构、费控流程分别进行梳理,同时收集员工对系统的使用感受及改进需求建议,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费控系统的优化,主要包含流程节点的简化及断点的衔接,以及预算管控、商旅直连、票据识别、银企互联等模块的嵌入,最后为财务共享服务下费控系统的顺利运行提出保障措施与建议,最大程度发挥共享模式的潜力,优化财务流程、整合企业资源、增强企业内控,促进企业健康成长。

张胜博[6](2020)在《向单轨制转变 ——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流程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企业不断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的背景下,大多数企业已经建成了各式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电子数据,由于技术单方面快速发展,而管理手段和相关标准规范的更新相对滞后,使得企业对这些具有保留价值的电子数据——电子文件的管理仍然要依靠实体的纸,这违背了企业想要提升效率和效能的初衷。同时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也纳入了国家战略,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成为电子文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模式走到了从双轨制、双套制管理向单轨制管理转型的“关口”,此时对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的转型方案进行研究,可谓是恰逢时机。本文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对电子文件管理理论进行了阐释和提炼,吸取了京东集团“智慧财税”、江苏核电文档信息化创新的实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剖析出实现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的“痛点”及解决方案,并总结出企业进行单轨制管理流程优化的具体原则。立足实际,对科技型生产制造企业—河冶科技进行调研,对档案部门负责人和信息部相关负责人进行多次访谈,了解现有档案及电子文件管理情况与水平,分析其电子文件管理现状,指出其现有流程存在的不足。以流程的角度切入,根据ESIA法提出完善、清除、简化、均衡和自动化升级五个流程优化方向,并对流程优化需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做了梳理,包括相关参考类表和规范的制定。根据该企业的机构性质、业务特点,对河冶科技现有电子文件形成流程和归档流程进行了再造和优化,设计出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流程,对流程中的数据流和信息流进行了图形描绘,对所有作业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解释了其中一些关键性转变的作用和操作方法。最后总结了此次方案优化的相关经验和不足,为今后其他企业进行电子文件管理向单轨制转型提供了借鉴。

陈星[7](2020)在《《机关档案管理规定》解读 ——基于三个政策文本的比较》文中指出伴随着机关档案管理实践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机关档案工作原有的法规标准已难以适应当前的管理实际,修改《机关档案业务工作建设规范》和《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呼声日益高涨,机关档案法规体系的滞后性与机关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之间的矛盾激增。在社会各界的期许下,《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应运而生。《规定》自2018年10月颁布至今,已实施了一年多时间,它对于机关档案工作的科学指导不言而喻,但档案工作者对此可能存在的认识分歧与实践运用中存在的困境也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为了全面、深入的解读《规定》,领会其进步之处,文章选取《规定》《条例》《规范》为研究对象,对三个政策文本在机关档案的工作理念与原则、机关档案工作建设与保障、机关档案的管理要求三个模块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认为,《规定》在内容和结构设置上都有很大的进步,为机关档案工作人员提供了新时期开展机关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深化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明确了机关档案工作奖励和惩处的情形;完善了机关档案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丰富了机关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系统设定了机关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创新性的搭建了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强化了机关档案工作的经费支持;详细梳理了机关档案管理的流程及相关要求等。《规定》的颁布和实施,革新了机关档案的工作思路,需要机关档案工作人员认真领会、深入学习,并辩证性的思考其存在的待完善之处,为《规定》今后的修改提供一得之见。通过三个文本的对比研究,笔者发现《规定》仍有值得提升的空间。如《规定》条款内容庞杂,带来的结构上的衔接不当;三个文本并存的局面,给机关档案部门带来操作上的困惑;《规定》中参照标准不全,造成的操作性欠佳;《规定》中名词或标点设置的不当,导致的语义上的偏差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认为应从优化整体结构、调整文本设置和美化语言表述三个方面,对《规定》予以适当调整,以提升文本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高机关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张野[8](2020)在《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省W市税务局在完成国地税机构合并后,组织机构、人员岗位、管理机制和业务范围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依照国家税务总局要求,深化税务管理机制改革,建设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是W税务局极力推进的主要工作。这其中税收征管流程的优化对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务征收成本、提高纳税人涉税事项满意度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其现有的税收征管流程设计上还不能完全满足税收征管主客体的实际需求,业务流程复杂度过高、业务处理效率较低,降低了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的总体质效,需要对其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进而提高其税收征管的效率性、联动性、以及便捷性,促进W市税务局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建设。本文从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及业务流程概况出发,对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的主要模式和业务现行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提出了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现有业务流程运行效率低、现行业务流程衔接不畅、现行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较低,并分析了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存在问题的成因,包括业务流程设计理念相对滞后、税收征管组织机构职责不清、税收征管的信息化效能未全发挥等。针对W市税务局现行征管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税收征管流程优化的目的和原则,从现有税收征管业务流程问题的成因入手,从业务模式、组织机构、信息技术等几个层面确定具体的优化措施,而后对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的自助办理事项业务、税务管理基础事项业务、纳税信用与风险监控事项业务、法律追责与救济事项等4大类业务分别进行流程优化,并给出具有代表性业务的优化后的流程方案,进而实现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业务的全面优化。最后,论文从人员、技术、以及制度三个方面做好W市税收征管流程优化方案实施的支持和保障,人员方面主要包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技术方面要做好信息处理技术的衔接工作,并拓展“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制度方面,完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并健全人员激励机制。

石晓[9](2019)在《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红土镍矿石产品需求大国,如何高质高效,合理成本的进口镍矿石产品,已成为中国镍产业上下游企业需要解决的重点。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是C公司主营业务之一,随着贸易形势越来越严峻,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如何保持企业在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的竞争性,是C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运用流程优化理论中的AMSE分析法分析了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现状,分析归纳其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采购周期长、操作效率低、采购货物品质不高、进度跟踪不到位。其次,论文利用鱼骨图分析法就以上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原因分析,总结出四个原因,包括非必要非增值活动过多、必要流程手续繁琐、供应商资源无整合、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完善。再次,论文根据ESIA分析法进行了公司的流程优化方案设计,包括清除非必要非增值活动;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整合供应商资源;自动化信息共享平台。并在实施技巧,配套设计和固化流程三方面做了流程优化实施。最后,对优化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估。如采购周期缩短、采购品质提升、采购成本降低,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加强、服务满意度提升等。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国内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的整合内部资源,获得企业增值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柏姗姗[10](2019)在《W公司大卖场采购部采购助理的赋能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信息科技的升级迭代推动数字化变革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因为工作的繁忙、生活节奏的加快借助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从线下一站式购物向零散快捷的线上消费线下配送模式转变,传统零售行业特别是大卖场业态的零售商店首当其冲。W公司是一家以大卖场业态起家的跨国零售巨头,大卖场采购部则是W公司最重要的业务单元之一,所以大卖场采购部在贯彻全渠道发展智慧零售的这一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实现这一战略的落地实施,大卖场采购部需要加快人才赋能的步伐。然而,赋能应该从哪里着手开始,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解决。本文通过对过往国内外文献对于人才赋能的研究梳理获得启发,从赋能的迫切程度及难度考量,基于W公司及大卖场采购部当前的经营战略,选取了采购助理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先介绍了采购助理人群特点及工作现状,分析当前赋能的迫切性,具体表现在:一是采购助理人群敬业度表现不佳、工作积极性差强人意,二是采购经理岗位内部继任者计划缺失,三是公司雇主形象受损。然后分别进行了对在办离职手续的采购助理的离职面谈、对全体在职采购助理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最具代表性的采购助理小组的焦点小组访谈,逐层推进,分析并诊断影响采购助理赋能的因素所在。其中访谈及问卷的内容及结果均参考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进行组织整理,并应用了价值流程图分析,诊断出当前采购助理人群赋能的影响因素:一是采购助理的学习机会及方式匮乏,二是工作模式及组织管理形式僵化,三是采购助理职业发展通道及机会少而激励作用不足,四是内部业务流程效率低下。针对诊断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采购助理的人才赋能:一是为采购助理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包括学习平台、渠道及学习内容,夯实人才赋能的基础;二是调整采购助理的工作内容及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工作内容分组、以工作内容要求的胜任力调整采购助理的职级组成结构,分设采购支持服务共享小组,从工作分配及人员管理等角度提高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益;三是依照工作内容及组织管理模式的调整为采购助理增加职业发展通道和机会,激励采购助理自主学习发展及晋升;四是进行内部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流程效率,真正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

二、主动 归档 简化数据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动 归档 简化数据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法
        (二)实证检验法
        (三)比较分析方法
    五、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评析
        一、概念解读
        二、相关概念界分
    第二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石
        一、法治指数理论
        二、有效辩护理论
        三、控辩平衡理论
        四、指定辩护理论
    第三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司法正义价值分析
        一、配合刑事诉讼机制改革实现司法程序正义
        二、提升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实现司法实质正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正当性分析
        一、刑事法律援助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履行义务的客观需要
        二、法治评估的拓展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的必然趋势
        三、行政管理模式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一、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法源依据
        二、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践基础
        三、构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条件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发展沿革
        一、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评述
        三、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评述
    第二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运行模式
        一、行政管理评估的运行模式
        二、司法裁判评估的运行模式
        三、两种模式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理论的异同
    第三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运行现状:以H省试点工作为例
        一、H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基本概况及其评估指标
        二、H省500 个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基本数据样态及主要指标评估得分情况
        三、对H省500 个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结果的评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障碍及其成因
    第一节 构建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障碍
        一、理念障碍
        二、机制障碍
    第二节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障碍成因分析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目标不凸显与刑事法律援助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二、案件受理标准不合理与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司法改革矛盾突出
        三、律师参与刑事法律援助的积极性不高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需求量大的矛盾突出
        四、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普遍不高与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的追求矛盾突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中外评估指标相似性分析
        一、均有较为明确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
        二、评估对象均主要体现在承办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服务质量上
        三、同行评估制度被很多国家广泛采用
        四、多数国家建立了大案要案的特别管理制度
    第二节 中外评估指标差异性分析
        一、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各有不同
        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的事前与事后质量监控不同
        三、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反馈机制与投诉机制完善程度不同
    第三节 域外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经验借鉴
        一、建立和完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机制
        二、探索设置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动态评估指标体系
        三、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估模式
        四、设置专门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和监督机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机理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要素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范畴
    第二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内容
        一、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一级指标设置
        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设置:以一审审判阶段为研究对象
    第三节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运行保障
        一、推进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现代化和运行能力现代化的理念转型
        二、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运行机制保障
        三、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运行的法律保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中文专着(含外文译着)
        (二)中文论文类(含案例,报刊,文件)
    二、外文文献
        (一)英文专着
        (二)英文文献
中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议稿)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介
    二、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2)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评述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运营管理理论及应用
    (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及应用
    (三)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概念
        1.分散运营模式
        2.集中运营模式
三、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现状分析
    (一)S证券公司概况
        1.公司简介
        2.组织架构
    (二)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概况
        1.柜面人员结构情况
        2.柜面业务管理范畴
        3.柜面业务运营模式
    (三)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分散管理效能不足
        2.业务办理效率低下
        3.业务办理差错率高
        4.网点运营成本高昂
        5.业务系统分散落后
四、国内较成熟的集中运营模式经验借鉴
    (一)顶点集中运营模式-光大证券
    (二)恒生集中运营模式-方正证券
    (三)金证集中运营模式-安信证券
五、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方案设计
    (一)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目标
        1.运营体系效能大幅提升
        2.风险管控能力大幅提升
        3.运营管理成本大幅降低
    (二)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的方向及可行性分析
        1.优化的方向
        2.可行性分析
    (三)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思路
        1.受理与办理分离
        2.全天候业务受理
        3.以流程为中心
        4.业务配置自动化
        5.建立风险控制标准
    (四)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策略
        1.调整组织架构,提升总部管理效能
        2.推行柜台业务受理无纸化,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3.引入业务流程自动化配置,降低业务办理差错
        4.建立总部或区域性集中作业中心,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5.搭建集中运营管理平台,整合柜面终端
六、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的保障措施
    (一)机制保障
        1.专项小组
        2.制度准备
    (二)技术保障
    (三)财务保障
七、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集成管理理念下城建档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集成管理与城建档案管理概述
    2.1 集成管理概述
        2.1.1 集成的含义
        2.1.2 集成管理的内涵
        2.1.3 集成管理的特征
    2.2 城建档案概述
        2.2.1 城建档案的概念
        2.2.2 城建档案的特点
        2.2.3 城建档案的价值
    2.3 集成管理理念下城建档案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2.3.1 集成管理理念下城建档案管理的目标
        2.3.2 集成管理理念下城建档案管理的原则
    2.4 集成管理理念应用于城建档案管理的驱动力分析
        2.4.1 社会需求背景驱动
        2.4.2 档案管理发展趋势驱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建档案管理现状
    3.1 城建档案管理成就
    3.2 城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城建档案资源收集与整合不力
        3.2.2 城建档案管理方式转变不足
        3.2.3 城建档案服务模式陈旧落后
        3.2.4 城建档案管理主体建设薄弱
        3.2.5 城建档案管理政策法规与体制机制不健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成管理理念下城建档案管理对策
    4.1 资源集成:强化城建档案数据资源集成建设
        4.1.1 构建城建档案在线归档移交平台
        4.1.2 建立城建档案归档移交信用约束机制
        4.1.3 建设城建档案数据资源核心数据库
    4.2 过程集成:推动城建档案智慧管理转型
        4.2.1 增强城建档案管理环节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
        4.2.2 推进城建档案管理流程集成优化
    4.3 服务集成:构建城建档案集成服务模式
        4.3.1 搭建城建档案集成服务平台
        4.3.2 强化城建档案知识服务供给
    4.4 人才集成:加强城建档案管理主体队伍建设
        4.4.1 积极进行技术型人才引进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4.4.2 强化管理人员档案意识培养与管理理念转变
    4.5 标准和规范集成:完善城建档案管理政策法规与体制机制
        4.5.1 推进政策法规更新完善与标准规范集成优化
        4.5.2 因地制宜制定管理制度,协同合作理顺管理体制
    4.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分析
        1.3.2 高校科研创新的研究综述
        1.3.3 图书馆智能服务的研究综述
        1.3.4 面向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1.3.5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知识服务理论
        2.1.2 复杂系统理论
        2.1.3 系统动力学理论
    2.2 高校科研创新概念及内涵
    2.3 智能服务情境概念及内涵
    2.4 图书馆智能服务概念及内涵
    2.5 本文研究的整体逻辑与框架
        2.5.1 研究的整体框架
        2.5.2 研究的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及机理分析
    3.1 智能服务过程的分析框架
    3.2 智能服务的过程阶段分析
        3.2.1 智能服务创建阶段
        3.2.2 智能服务实施阶段
        3.2.3 智能服务收尾阶段
        3.2.4 智能服务归档阶段
    3.3 智能服务过程机理的多案例研究
        3.3.1 机理分析步骤
        3.3.2 案例研究设计
        3.3.3 案例简要介绍
        3.3.4 过程机理分析
        3.3.5 案例研究结论
    3.4 管理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因素识别
    4.1 扎根理论方法及流程
        4.1.1 扎根理论方法
        4.1.2 具体操作流程
    4.2 访谈设计与资料收集
        4.2.1 样本对象的选择
        4.2.2 研究问题的设计
        4.2.3 访谈资料的处理
    4.3 扎根编码与范畴提炼
        4.3.1 编码有效性
        4.3.2 开放式编码
        4.3.3 主轴编码
        4.3.4 选择性编码
        4.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4.4 模型阐释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影响因素实证
    5.1 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5.1.1 知识服务资源的影响
        5.1.2 科研服务参与的影响
        5.1.3 智能服务感知的影响
        5.1.4 科研服务需求的影响
        5.1.5 服务应用动机的影响
        5.1.6 智能技术体验的影响
        5.1.7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5.2 调查问卷与实证方法
        5.2.1 调研目的与调查对象
        5.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2.3 调查问卷的变量测量
        5.2.4 结构方程模型及流程
    5.3 实证研究的数据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量表的信度
        5.3.3 量表的效度
    5.4 假设验证与模型拟合
        5.4.1 研究假设检验验证
        5.4.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5.4.3 研究结果实证分析
    5.5 管理启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仿真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原理及应用
        6.1.1 模型应用原理
        6.1.2 模型构建步骤
        6.1.3 模型应用意义
    6.2 系统分析
        6.2.1 系统分析与构成
        6.2.2 系统建模的目的
        6.2.3 系统模型的边界
    6.3 系统建模
        6.3.1 系统边界的限定
        6.3.2 因果关系与反馈
        6.3.3 模型的系统流图
        6.3.4 系统动力学方程
        6.3.5 初始参数的设置
        6.3.6 模型有效性检验
    6.4 系统模型仿真与结果应用讨论
        6.4.1 运行趋势及应用
        6.4.2 关键变量及应用
        6.4.3 主导回路及应用
    6.5 管理启示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J企业费控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
        1.2.2 财务共享服务的费控管理相关文献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概述
    2.1 相关理论
        2.1.1 流程优化
        2.1.2 戴明循环PDCA
        2.1.3 资源整合理论
        2.1.4 内部控制理论
    2.2 财务共享服务费控系统概述
        2.2.1 费控系统的概念
        2.2.2 财务共享服务费控系统特点
        2.2.2.1 纸质单据与无纸化电子审批相分离
        2.2.2.2 基于系统支持的费用报销
        2.2.2.3 分类清晰、授权有度
        2.2.3 传统模式与共享服务模式比较
第3章 J企业费控系统现状及问题
    3.1 企业背景介绍
    3.2 企业财务状况、盈利状况
    3.3 企业组织架构
    3.4 财务部架构
    3.5 财务费控系统核算现状梳理
    3.6 企业员工报销现状满意度分析
        3.6.1 分析方法的选择
        3.6.2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3.6.3 问卷结果分析
        3.6.3.1 员工年龄、职位对费控系统评价影响分析
        3.6.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6.3.3 频数分析
    3.7 J企业费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3.7.1 费控系统布局不完善,未形成完整框架
        3.7.2 流程断点、繁琐,工作量超负荷
        3.7.3 功能模块及技术缺失,无法产生规模化效应
        3.7.4 信息一体化不完善,缺乏有效内控
第4章 J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费控系统优化
    4.1 J企业费控系统优化的目的
        4.1.1 费控系统流程分析
        4.1.1.1 管理集约化、精准化发展
        4.1.1.2 流程标准化建设
        4.1.1.3 流程可视化及监控化
        4.1.2 费控系统节点分析
        4.1.2.1 提升员工报销便捷性
        4.1.2.2 释放财务审核人员工作
        4.1.2.3 加强审核节点部门责任人把控能力
    4.2 J企业费控系统优化可行性分析
        4.2.1 获得企业高层的支持
        4.2.2 企业具有危机意识
        4.2.3 系统本身弊端凸显
    4.3 财务共享服务的费控系统优化步骤
    4.4 J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费控系统框架
        4.4.1 费控系统框架介绍
        4.4.2 费控系统框架设置特点
    4.5 J企业费控系统主要支持模块与支持技术
        4.5.1 J企业费控系统主要支持模块
        4.5.1.1 财务ERP
        4.5.1.2 银企互联
        4.5.1.3 电子影像管理
        4.5.2 J企业费控系统主要技术支持
        4.5.2.1 RPA技术
        4.5.2.2 OCR技术
    4.6 J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费控系统功能优化
        4.6.1 费用报销
        4.6.2 预算功能
        4.6.3 发票核验
        4.6.4 银企互联
        4.6.5 凭证归档
    4.7 财务共享服务的费控系统管理与控制
第5章 J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费控系统运行保障措施
    5.1 J企业费控系统运行保障措施——管理层面
        5.1.1 企业战略性规划
        5.1.2 建立风控意识
        5.1.3 完善的运行机制
        5.1.4 更新管理思维、运营思维
    5.2 J企业费控系统运行保障措施——执行层面
        5.2.1 制度规范统一标准执行并持续优化
        5.2.2 考虑建立员工信用等级分类
        5.2.3 考虑纸质单据的处理规范化
        5.2.4 灵活调整员工培训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积极性
        5.2.5 信息技术的保障支持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财务费控系统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向单轨制转变 ——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己纳入国家战略
        1.1.2 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成为电子文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研究综述
        1.3.1 “电子文件+单轨制”
        1.3.2 “电子文件管理流程”
    1.4 国外研究综述
        1.4.1 电子文件单轨制
        1.4.2 业务流程重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6 创新点和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
2 本文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
        2.1.2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
        2.1.3 双套制、双轨制、单套制和单轨制概念辨析
        2.1.4 流程与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流程
    2.2 电子文件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2.2.1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2.2.2 前端控制
        2.2.3 全程管理
        2.2.4 集成管理
        2.2.5 业务流程重组
    2.3 国内实践介绍
        2.3.1 京东集团“智慧财税”
        2.3.2 江苏核电文档信息化创新
3 企业电子文件实现单轨制管理的关键性问题分析
    3.1 影响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实现的因素
    3.2 重点问题的分析与应对
        3.2.1 电子文件元数据管理
        3.2.2 电子文件归档
        3.2.3 电子文件长期保存
        3.2.4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
    3.3 单轨制管理流程优化的原则
        3.3.1 立足企业实际情况,以满意原则为标准进行工作优化
        3.3.2 建立符合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优化程序
        3.3.3 制定符合国家文件及标准要求且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工作程序
        3.3.4 倡导合作原则,企业部门分工协作
4 河冶科技现有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分析
    4.1 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4.2 河冶科技电子文件管理情况分析
        4.2.1 分析内容
        4.2.2 分析结果
    4.3 河冶科技档案管理流程分析
    4.4 河冶科技现有文件管理流程评价
5 优化方案的设计
    5.1 流程优化的方法
    5.2 流程优化准备
        5.2.1 相关参考类表和规范的制定
        5.2.2 实现全局系统管理
    5.3 流程再造
        5.3.1 形成流程再造
        5.3.2 归档流程再造
6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机关档案管理规定》解读 ——基于三个政策文本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1 文献检索情况
        1.2.2 研究内容分析
        1.2.3 国内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机关档案工作理念与原则
    2.1 关于机关档案的工作理念
        2.1.1 关于文本的制定依据
        2.1.2 关于文本的制定目的
        2.1.3 关于基本概念的释义
    2.2 关于机关档案工作的原则
        2.2.1 机关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原则
        2.2.2 机关档案的管理原则
        2.2.3 机关档案工作的奖励和处罚原则
第3章 机关档案工作建设与保障
    3.1 机关档案工作机构设置
        3.1.1 机关档案工作机构设置的原则
        3.1.2 机关档案工作机构的基本任务
        3.1.2.1 基本任务涵盖内容更加丰富
        3.1.2.2 基本任务实现方式更加多元
    3.2 机关档案工作队伍建设
        3.2.1 机关档案工作岗位的设定原则
        3.2.2 机关档案工作人员的上岗要求
        3.2.3 机关档案工作人员的离岗要求
    3.3 机关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
    3.4 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
    3.5 机关档案工作的经费保障
第4章 机关档案管理要求
    4.1 机关档案的一般规定
    4.2 机关档案的形成与收集
    4.3 机关档案的整理与归档
    4.4 机关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4.5 机关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4.6 机关档案的利用与开发
    4.7 机关档案的统计与移交
第5章 关于《规定》修订完善的思考
    5.1 优化结构,增强《规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5.2 调整文本,强化《规定》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5.3 美化语言,提升《规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写作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色
第2章 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业务流程问题及成因分析
    2.1 W市税务局及税收征管概况
        2.1.1 W市税务局基本概况
        2.1.2 W市税务局税源及税收概况
        2.1.3 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业务概况
    2.2 W市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概况
        2.2.1 自主办理事项业务流程
        2.2.2 税务管理基础事项业务流程
        2.2.3 纳税信用与风险监控事项业务流程
        2.2.4 法律追责与救济事项基本流程
    2.3 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现行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
        2.3.2 现行业务流程衔接不顺畅
        2.3.3 现行业务流程数据未共享
    2.4 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4.1 业务流程设计理念相对滞后
        2.4.2 税收征管组织机构职责不清
        2.4.3 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滞后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税收征管流程优化经验借鉴及启示
    3.1 国外税收征管流程设计经验借鉴
        3.1.1 美国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概况
        3.1.2 澳大利亚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概况
        3.1.3 英国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概况
    3.2 国内税收征管流程优化先进经验借鉴
        3.2.1 江苏省税收征管业务流程优化经验
        3.2.2 湖北省税收征管业务流程优化经验
        3.2.3 四川省税收征管业务流程优化经验
    3.3 国内外税收征管流程优化经验启示
        3.3.1 更新税收征管业务流程设计理念
        3.3.2 建立扁平化的征管组织机构模式
        3.3.3 提高税收征管业务的信息化水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优化方案设计
    4.1 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优化的目标及原则
        4.1.1 总体目标
        4.1.2 基本原则
    4.2 优化方案制定的理论依据及总体思路
        4.2.1 理论依据
        4.2.2 总体思路
        4.2.3 方案框架
    4.3 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业务流程优化路径及步骤
        4.3.1 业务流程优化的实施路径
        4.3.2 业务流程优化的实施步骤
    4.4 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业务流程的优化
        4.4.1 自主办理事项业务流程的优化
        4.4.2 税务管理基础事项业务流程的优化
        4.4.3 纳税信用与风险监控事项业务流程的优化
        4.4.4 法律追责与救济事项业务流程的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5.1 组织保障
        5.1.1 调整组织结构
        5.1.2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5.2 技术保障
        5.2.1 推进“互联网+”税收征管模式
        5.2.2 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5.3 制度保障
        5.3.1 完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
        5.3.2 健全人员激励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背景
    第一节 业务流程基本理论
        一、业务流程基本理论
        二、采购流程基本理论
    第二节 流程优化理论概述
        一、流程优化理论概述
        二、流程优化方法
第三章 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C公司及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概况
        一、C公司概况
        二、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概况
    第二节 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概况
        一、采购的筹备阶段
        二、采购的装货阶段
        三、采购的到货阶段
        四、采购的提货阶段
    第三节 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周期长
        二、操作效率低
        三、采购货物品质不高
        四、进度跟踪不到位
    第四节 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非必要非增值活动过多
        二、必要流程手续繁琐
        三、供应商资源无整合
        四、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完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一、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优化的目标
        二、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优化的原则
    第二节 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案设计
        一、清除非必要非增值活动
        二、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三、整合供应商资源
        四、自动化信息共享平台
    第三节 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优化方案的实施
        一、方案实施的实施技巧
        二、方案实施的配套设计
        三、方案实施的方案固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优化方案的效果评估
    第一节 改善方案的经济分析
        一、采购周期缩短
        二、采购品质提升
        三、采购成本降低
    第二节 改善方案的非经济分析
        一、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加强
        二、服务满意度提升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W公司大卖场采购部采购助理的赋能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赋能的内涵及发展概述
        1.2.2 企业赋能的相关文献
        1.2.3 理论模型及工具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W公司大卖场采购部采购助理的现状
    2.1 采购助理人群特点
    2.2 采购助理在组织架构中的现状
    2.3 采购助理当前的工作分析
    2.4 采购助理当前的职业发展路径
    2.5 采购助理工作现状引起的负面影响
        2.5.1 采购助理员工敬业度差强人意
        2.5.2 人才盘点中采购经理岗位无法识别内部继任者
        2.5.3 公司雇主形象受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公司大卖场采购部采购助理赋能的影响因素
    3.1 员工个人访谈
    3.2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3.2.2 调查问卷内容
        3.2.3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3.3 焦点小组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3.3.1 焦点小组选取及访谈方法
        3.3.2 焦点小组访谈内容
        3.3.3 焦点小组访谈结果分析
    3.4 采购助理人群赋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采购助理的学习内容及机会有限
        3.4.2 采购助理当前组织管理模式僵化
        3.4.3 采购助理的职业发展通道激励作用不足
        3.4.4 内部业务流程有待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公司大卖场采购部采购助理的赋能对策
    4.1 提供多样化丰富的学习机会
    4.2 调整工作内容和组织管理模式
    4.3 完善并丰富职业发展通道
    4.4 内部业务流程改进或再造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主动 归档 简化数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石贤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2]S证券公司柜面业务运营模式优化研究[D]. 朱友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集成管理理念下城建档案管理研究[D]. 李文鸿. 河北大学, 2021(02)
  • [4]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D]. 陈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J企业费控系统优化研究[D]. 果亚跃.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向单轨制转变 ——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 张胜博. 山东大学, 2020(10)
  • [7]《机关档案管理规定》解读 ——基于三个政策文本的比较[D]. 陈星. 湘潭大学, 2020(02)
  • [8]W市税务局税收征管流程优化研究[D]. 张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9]C公司镍矿石产品采购业务流程优化研究[D]. 石晓. 厦门大学, 2019(08)
  • [10]W公司大卖场采购部采购助理的赋能对策研究[D]. 柏姗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主动归档简化数据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