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想法(续)

建筑师的想法(续)

一、建筑师随想录(续)(论文文献综述)

袁晨[1](2021)在《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本土建筑实践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Vithaldas Doshi,1927-)一方面受到以柯布西耶与路易·康为代表的西方建筑思想影响,一方面植根于印度本土,对印度文化、社会、气候进行深入研究,他持续致力于两者结合的探索,并发展出印度本土的现代建筑。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理念是多西文教建筑创作的核心,人文关怀与社会生活的关注则是低造价住房创作的核心,针对这两种建筑类型结合的研究可更为全面的理解多西的创作理念及手法。本文首先对印度的本土历史文化、气候条件及对多西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进行概述,并梳理其建筑生涯与思想发展历程,对研究的展开奠定背景基础。基于背景基础的研究,分别对多西的文教建筑与低造价住房项目代表作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多西不同项目的特点。最后从大师手法的学习转换、人文环境影响、自然环境回应三个方面归纳多西的本土建筑设计手法。通过对多西及其建筑实践的综合性分析,可从开放而思辨的文化态度、建筑的融合关联理念、建筑以人为本的思考、自然气候处理等方面为中国当代本土建筑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陈晓艳[2](2021)在《巴斯特·基顿的默片喜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篇论文由四个论点组成。第一章,是对基顿的银幕形象“巴斯特”的分析。首先,巴斯特的身份本质一是天性纯良的孩童。第二,他在某些时刻,是作为机器、或机器的一部分为形态所展现的。其次,巴斯特的身上含有两种哲学:其一,他看世界(对人、对动物、对无生命的东西)不带有偏见,这是一种禅宗人物的价值观。其二,他在狂乱中仍然泰然自若的态度,是一种“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道家胸襟。第二章是对基顿与卓别林的喜剧观念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喜剧观念从本质上说是根本对立的。第一,基顿没有建立过自己的形象,而卓别林将“塑造形象”放在首位;基顿的“巴斯特”是一个“渺小但不弱小”的“孩童”,卓别林的“夏尔洛”是一个“弱小但不渺小”的“成人”。第二,基顿以“机器场面”为噱头母题,而卓比林反对机器,他在每部电影中都有的“吃”、“醉”场面构成了他的噱头母题。在让观众意外的手段上,卓别林用相近的行为动作产生相距很远的情境,基顿则用镜头的转换来破坏观众感性的真实。第三,在空间的维度上,卓别林闭合空间,基顿延展空间。第三章提出了基顿电影具体体现了“数学”、“超现实主义”、“杂耍”与“流缓的节奏”的美学风格。数学之美在于他影片中缜密谨严地对称性的故事结构、以及“数量比”、“面积比”与几何结构的场面调度。超现实主义风格在于基顿对物体和身体的无端且富有想象力的运用上,以及影片中现实主义与彻底混乱的结合。“杂耍美学”在于基顿对即兴创作的运用,以及他滑稽又华丽的特技,这是“杂耍”的本质。“流缓的节奏”体现在基顿对真实时间的追求,这是基顿深邃的电影视野的证明。第四章探讨了基顿的地位。他确立了基顿式风格的表演传统;他的承继者有两个派系,冷面派和动作派。他发明了噱头与类型相结合的搞笑片,既是先驱者,又无人能出其右。最后一节分析了人们对基顿的评价:从喜剧明星到伟大导演。

郑琼洁[3](2020)在《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文中认为传统概念上的插图往往作为书中的插页出现,兼具再现和解释的功能,依附于文本的插图皆具有很强的叙事目的。在插图发展的黄金时代,插图作家能够借助精彩的故事创造出极其优秀的作品,叙事性与插图创作曾经不可分离。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图像的繁荣,现当代的插图在经历了再现性、表现性、意向性、功能性等不同阶段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倾向。在这个过程中,插图的功能开始被很多其他的图像媒介所消解,叙事性在现当代的插图中逐渐缺失,插图表现也显得愈发单一。每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在插图中运用不同的叙事方式能够创作出超出想象的艺术作品,通过插图的叙事能够展示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刻本质,使图像能够在提供视觉满足之外,更多的作用于人们的感受与思考。本文以“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可视为多种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之间的演绎改写,首先论述了“叙事与叙事学”和“插图与叙事”的相关内容,再分别从“文学叙事”、“电影叙事”和“戏剧叙事”等不同的叙事类型中提取了大量的叙事方式,凭借改编的理念,分析了将多种不同的叙事方式转化为插图表现手法的可能,由此衍生出全新的图像叙事模式,丰富插图在视觉上的叙事表现。

王鹏[4](2020)在《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的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以下简称多西)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团在评语中写道:“巴克里希纳·多西不断地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所有的优秀建筑和城市规划不仅要实现目的与结构的统一,还必须考虑到气候、场地、技术和工艺,以及从最广泛意义上对周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认识。项目必须超越单纯的功能性,通过诗意和哲学的基底与人类的精神相关联。”多西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原则和印度的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并把对印度式生活的思考融入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在他的作品中展现出包容性、开放性和独特的地域性。多西的建筑创作实践诠释了建筑师的多重角色,尤其在承担社会责任、应对城市和社会问题、为低收入群体设计住宅以及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本文从多西的地域性建筑创作角度,探析其独特的地域性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多西的地域性创作理念进行阐述。首先是介绍多西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的形成背景、原因与过程,探究多西作品背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给其带来的影响;其次是通过对多西的作品与相关文献的分析,理解多西的地域性设计理念,探讨他在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规划视角下对社会责任的回应,并将他的思想倾注到建筑教育事业中;最后,结合多西的设计理念,分析其作品中多元化及多维度的设计手法。随后文章对多西的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并希望从中寻求启示。多西作为印度建筑师的杰出代表,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因而,探析多西的建筑作品及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仍具有其现实意义。

颜俊慧[5](2020)在《巴克里希纳·多西空间建构本真性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代建筑师中,2018年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巴克里希纳·多西是一个独特的人物。他游离于时尚先锋的建筑潮流之外,更多的关注地域情势,突出个性差异,表达人文关怀,实现社会责任,聚集“天地人神”,追求整体表达,具有明显的本真性倾向。鉴于此,本文以巴克里希纳·多西空间建构本真性研究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从形体的自由生成性、技术的地域原生性、空间的整体聚集性三方面全面解析蕴含在多西作品中的本真性特点;其次从空间建构本真性设计这一课题出发,以“南京艺术学院校外临时展亭设计”为主题,对概念确立、设计准备、生成过程、成果表达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最后从理论探索与设计实验两个层面对巴克里希纳·多西空间建构本真性研究的感悟与启示、价值与意义、反思与展望进行系统总结。通过以上探索与实验,把握多西本真性理念的核心所在,对巴克里希纳·多西的现有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为当今中国的建筑创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孙晶[6](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朱福芳[7](2020)在《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文中认为关于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般印象是十九世纪末期英国一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海上惊险小说《金银岛》的作者,而不会想到他同时也是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斯蒂文森的创作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探索文学创作表现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一直为其所钟爱。在44年的短暂生命中,斯蒂文森共创作了12部小说、4部短篇故事集、4部诗集、5部旅行文集、6部杂集和2部非小说集,其内容涉及冒险、航海、海盗、阴谋、道德、人格、儿童、旅行等多种主题。斯蒂文森作为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劳绩为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之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他的作品进行探讨,可以挖掘斯蒂文森的文学价值以及正确认识他对英国文学和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乃纳入英国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语境下斯蒂文森文学思想与创作文本的专题研究。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对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品读与诠释。以斯蒂文森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在继承发展早期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主张及其特征。斯蒂文森的文学创作可谓忠实地实践其文学理论,他认为浪漫的文学要讲好故事,文学创作要重视想象的作用,并提出小说之于成人就是“游戏”等观点。通过对斯蒂文森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其新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于“新”和“奇”两个方面。本乎此,以他的创作尤其小说作品为基础,着重从“游戏”和“冒险”两个审美维度来分析其创作的新与奇,挖掘存乎其中的文学张力与阅读魅力,达到对该文学个案的解读,是论文的目标。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梳理、分析斯蒂文森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以及之于“新浪漫主义”的建构意义。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论述了新浪漫主义概念、内涵的界定与释义;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的关系;研究综述;论文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该部分首先重点辨析新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异同,并着重探讨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此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斯蒂文森与浪漫主义的研究情况,从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与价值。再次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诞生和创作特征。此部分内容首先探讨新浪漫主义的兴起。研究作家作品,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分析,即文学创作和它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也与19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阐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古已有之,而且一直与现实主义同生共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不同的形式。探究新浪漫主义既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更有所创新,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早期浪漫主义进行继承与发展。其次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主要分析新浪漫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之异同。新浪漫主义大胆、有意地把“幻想”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这些幻想往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历险,其创作追求“新”与“奇”。具体来说大抵体现在三个层面:在精神追求上,自由、民主、正义的社会理想淡化,很少或不再抒发对政治的狂热,而更加渴求于未知世界的冒险。在生存意识上,不再热衷于塑造精神高大上的孤身奋战的自我主义英雄,而是刻画具有积极进取意识的强者。从审美特征上看,主观的、激情的、理想的、哀婉的意识逐渐消褪,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被冷峻但特异的写实风格所代替。此外,作家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也不再是单纯地描绘或着意突出诗情的田园风光,更多则是对异域风情的痴迷或刻意表达。第二章梳理斯蒂文森的生平与创作,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首先概述作家生平事略与写作生涯,究索他的成长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继而观照他的文艺思想与小说观。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带有所谓“世纪末”色彩。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以离奇的故事、悬念的情节、多彩的异域风情吸引大批读者。斯蒂文森的文艺观,既是兹观念系统的艺术实践,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创作产品的某种注脚,体现着其文学追求与审美标准。文学观与文学创作水乳交融,灌注了作家对文学、人生、社会等各方面的思考,浸润着生命感悟、价值理想以及独具个性的真知灼见。他执念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因此作家必须会讲故事;小说创作就像布局游艺并深入游戏之中,让人愉悦;作家应充分释放智力,极端重视想象的作用。以自己的创作为基石,作家试图建立起一种适合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新观念。斯氏文艺观,具有实实在在的、独成体系的理论价值:既包括对小说本质的思考,也包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他的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观,体现在一系列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品之中;而集中表现于不遗余力地突出“新”与“奇”的特点。第三、四章为作品论。在斯蒂文森文艺观的基础上,研究其主要代表作品,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小说(兼顾散文与诗歌)作为证例,重点究析“游戏”与“冒险”两个审美特征,具体选择四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和一部诗集进行解读与论析。第三章探讨斯蒂文森创作中的“游戏”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核心观念。斯蒂文森认为人与世界和解的最佳方式在于应该像孩子一样游戏,在游戏中建立亲和关系。他设计了一个个游戏,置小说人物于荒岛、高地、旷野等可以刺激人丰富想象力的地理空间,与能够和当前拉开一定距离的历史时间的立体之维里尽情嬉戏。此章选择《诱拐》和《黑箭》两部长篇小说作例释,透析斯蒂文森在苏格兰、英格兰之历史时空故事语境中的“游戏”运作。作家把读者拉进游戏世界,在虚构与真实、严肃与娱乐、历史与现实中感受新浪漫主义释放出的艺术魅力。第四章探讨“冒险”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另一个核心观念。斯蒂文森似乎是驾轻就熟地把冒险故事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并把遥远的异域、奇异的人物、荒凉的孤岛、浩渺的海洋融进故事机理,展示出新浪漫主义的脱凡之美。人物不断地冒险、探奇、寻觅,把冒险作为一门艺术,一个理想目标。参与者或者获得一笔财富,或者窥见一个理想王国,或者进行一次道德救赎之旅。像所有的艺术追求一样,冒险即便没有达到终极目标,其乐趣也往往以充分展示的方式获得最大化,换言之,冒险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此章以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和散文、诗歌作例释,揭示斯蒂文森创作的这一新浪漫主义重要特征。第五章论析斯蒂文森的价值意义和启示影响。斯蒂文森用新浪漫主义小说征服了英国民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是一位深具内涵极有价值的伟大作家,所以其作品长期流传不衰,并且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斯蒂文森拓展了英国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赋予浪漫主义以新的内容和蓬勃的生命力。他的所有叙事作品不仅富有充满浪漫色彩的壮丽景色和奇风异俗,包括原野森林、荒山峭壁、洋滩海浪、盗群习约、切口黑话之类,也很多迷信传说、贪欲恶习、双重人格等等。这些作品尽管不是毫无瑕疵、完美无缺,但无不洋溢着清新、奇特,自然、突兀,亲切、惊悚的浪漫格调,具有毋庸置疑的审美价值与启发借鉴意义。他开辟的新浪漫主义传统,被稍后的知名作家赖德·哈格德所继承。斯蒂文森还直接启发了19世纪后期名噪一时的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烫烙着《化身博士》的深刻印痕;还有赫伯特·威尔斯的幻想小说《隐身人》、约瑟夫·康拉德的《秘密分享者》等作品,灵感显然也都来自《化身博士》。此外,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斯蒂文森文学传统的英国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也包括康拉德)于多个层面上步斯氏后尘,尤其是冒险小说的创作,而其中显而易见的殖民扩张色彩亦与之不无关系。及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勃兴,其实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文学创新包含一些现代主义元素,这些因子就不同程度地为现代派作家所吸收,尤其涉及关于人格、精神、异化、道德、存在与生存等问题时,成为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一个源泉,这方面《化身博士》比较典型,同时还包含着对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超越国界而广及世界文学范畴的。最后第六部分是结语,乃是对全文的收束与总结。着重思考历史上的英国新浪漫主义文学与斯蒂文森在当下高科技信息霸权时代,图文斑斓、碎片阅读、娱乐至上语境下的命运或前途。斯蒂文森倒似乎更像一个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遗留下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范典,经过变异仿佛演化而为一个不乏自觉意识的文学现象,这一现象丰富和拓展了文学表现的能量和空间,它既是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的特有景观,更是一个世纪之后世界文学的一条风景线。试看《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以来的几十年,充满冒险传奇的小说、卡通、影视、游戏等等,除去其中用以吸引眼球的魔幻因素,受众似乎能够隐约发现斯蒂文森的思维逻辑与格局。也许,作家与新浪漫主义文学遗产的活力依旧,像所有文学史上那些曾经焕发异彩的文学遗产一样,仍在不断地给予作家以灵感。

王迪[8](2019)在《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作为中国陶艺类型展览的成功案例,为研究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可观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历史发展时间线为序,通过文献整理、作品分析、采访记录等方法,从该双年展的策划缘起、内容经过及总结展望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述该展览带来的观念突破、现代性内涵以及价值意义等。并通过该双年展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整理,试图更全面的去阐述中国九十年代现代陶艺发展的概况,从而完善现代陶瓷艺术史的研究。同时,也反思与总结该展览及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不足与局限性,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一种学术研究模式。

李莹[9](2017)在《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蒙太奇”式解读》文中指出“蒙太奇”是组合剪辑电影构成元素如镜头、场景、段落等的手段,在创作者意图下灵活组合各元素会呈现不同的表现效果。本文研究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的“蒙太奇”,目的是通过研究“蒙太奇”的内涵特征等,系统总结出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的蒙太奇现象,运用蒙太奇的思维将这些现象转化为建筑语言,并探索其本质运用到旧建筑的形态、空间、表皮、功能等改造更新中,通过分解新旧建筑构成元素再灵活组合下对时间空间剪辑,给使用者带来全新的时间空间双重体验。本文通过对电影与建筑时间和空间属性的比较,搭建二者之间可对话的平台,进而阐述蒙太奇与建筑间的相关性,剖析蒙太奇思维下的建筑的创作与实践,通过蒙太奇手法对建筑空间以及其他构成要素体的作用,概括性的阐述蒙太奇在建筑中的特征,为将蒙太奇思维运用到旧建筑改造更新中做铺垫。本文限定了研究的对象旧建筑的类型是一般性旧建筑和产业建筑,不同于历史街区的群体性改造,更多是基于旧建筑本身单体改造更新以及有超链接作为中介联系的旧建筑与新建筑两者间的改造与更新,其中产业建筑的会涉及一些年代久远具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但研究其的着重点是一般性改造而非历史建筑保护。因本文研究对象范围的限定,所以本文研究的“蒙太奇”思维体系更多源于是苏联“蒙太奇学派”:主要包括普多夫金叙事蒙太奇理论、蒙太奇修辞的提出,以及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理性蒙太奇以及垂直蒙太奇理论的提出。继而引申出在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蒙太奇”的结构性、片段性以及超链接性现象的研究。然后进入到本文的重点章节,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进行“蒙太奇”式的阅读,分析旧建筑改造更新中的一些“蒙太奇”现象,论证运用“蒙太奇”思维可以对此类建筑设计起到某些积极作用。继而引申出在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蒙太奇”的结构性、片段性以及超链接性现象的研究。总结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的“蒙太奇”结构性现象,包括叙事蒙太奇现象、表现蒙太奇现在以及其他蒙太奇现象。分析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的“蒙太奇”片段性现象应从建筑自身物理属性(形体、色彩、表皮)和精神属性(功能与空间体验)分类阐述。最后总结“蒙太奇”于建筑时空超链接的表现方式。作者希望系统总结出在旧建筑单体改造或是与新建筑关系中,积极有效的“蒙太奇”的思维和设计手段,能够为旧建筑空间改造与更新的设计提供借鉴。

冯骥才,周立民[10](2013)在《《随想录》、知识分子精神及其他(上)》文中提出精神是不会死掉的周立民:我们的谈话可以先从我今天给冯老师的一件小礼品说起。冯老师可能还不知道,我带了一件礼品,这个礼品是巴金故居的一个收藏,记得吗?十八年前,1993年,巴老生日的时候,您当时送给巴老一包糖,有这么回事吗?

二、建筑师随想录(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师随想录(续)(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本土建筑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下的趋同性及新旧文化冲突
        1.1.2 印度建筑师在地域性建筑探索的成就
        1.1.3 中国的地域性建筑探索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基于本土建筑实践多西建筑思想历程
    2.1 印度本土因素影响
        2.1.1 印度历史文化
        2.1.2 印度自然气候
        2.1.3 印度宗教概述
    2.2 印度本土建筑师与重要人物影响
        2.2.1 查尔斯·柯里亚
        2.2.2 圣雄甘地
        2.2.3 艾哈迈达巴德的企业家与学者
    2.3 多西建筑思想发展历程
        2.3.1 为柯布工作的时期
        2.3.2 工作室的成立与日本之行的经历
        2.3.3 与路易·康的共事
        2.3.4 Vastushilpa环境设计研究与学习基金会的成立
第3章 多西本土文教建筑实践案例
    3.1 印度学研究中心
        3.1.1 自然环绕的单一体量布局
        3.1.2 几何模数化的平面空间
        3.1.3 耆那教建筑与哈维利建筑形式提炼
        3.1.4 环境到建筑的降温系统
    3.2 印度管理学院
        3.2.1 围合庭院的分散体量布局
        3.2.2 几何秩序性平面
        3.2.3 法特普尔·西克里城动态空间转换
        3.2.4 应对气候的庭院廊道设计
    3.3 桑珈
        3.3.1 与自然结合的多体量布局
        3.3.2 秩序与功能适应的平面
        3.3.3 传统建筑形式与元素的融合
        3.3.4 适应气候的新拱顶构造
第4章 多西本土低造价住房实践案例
    4.1 艾哈迈达巴德纺织工业研究协会的员工住房和招待所
        4.1.1 基于场地现状与等级规定的布局
        4.1.2 多等级的户型平面
        4.1.3 招待所——台阶式公共庭院与统一平面
    4.2 印度人寿保险公司住房
        4.2.1 公共中心的统一线性布局
        4.2.2 体现混合与共享的户型平面
        4.2.3 等级颠倒的梯田式形态
    4.3 阿冉亚低造价住房
        4.3.1 适应本土生活的多层级布局
        4.3.2 平等化的户型单元
        4.3.3 统一而多元的形态
第5章 多西本土建筑设计手法探析
    5.1 学习及继承大师设计手法
        5.1.1 简洁几何形态的继承与演变
        5.1.2 理性秩序系统的本土适应性变化
        5.1.3 大师气候处理手法结合功能的演变
    5.2 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建筑观
        5.2.1 形式——传统建筑形式的象征性表达
        5.2.2 理念——宗教哲学观念的融合
        5.2.3 生活——本土生活模式的复现及考量
    5.3 回应自然环境的本土建筑设计手法
        5.3.1 适应气候的总体布局模式
        5.3.2 适应气候的剖面设计
        5.3.3 适应本土的建造与材料
第6章 总结与启示
    6.1 总结
        6.1.1 立足本土的大师手法理念融合
        6.1.2 本土文化外在象征性与内在理念的融合
        6.1.3 兼具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的建筑
        6.1.4 整体性考量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2 对中国本土当下建筑实践的启示
        6.2.1 保持态度的开放性与思辨性
        6.2.2 融合与关联的理念
        6.2.3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6.2.4 回应气候的设计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一:多西作品年表
附录二:多西的荣誉与文章
附录三:毕业设计——北京市通州区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设计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2)巴斯特·基顿的默片喜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基顿和他的银幕形象
    1.1 他的生平
    1.2 “他”的身份
        1.2.1 天性纯良的孩童
        1.2.2 .机器
    1.3 “他”的哲学
        1.3.1 对世界不带有偏见
        1.3.2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第二章 基顿与卓别林的喜剧观念
    2.1 在塑造人物上
        2.1.1 “孩童”与“成年人”
        2.1.2 巴斯特:渺小但不弱小VS夏尔洛:弱小但不渺小
    2.2 在噱头的设计上
        2.2.1 他们的噱头母题
        2.2.2 出乎观众意外的手段:卓别林的表演VS基顿的剪辑
    2.3 在空间维度上:卓别林的闭合VS基顿的延展
第三章 基顿电影的美学风格
    3.1 数学美
        3.1.1 .对称性的故事结构
        3.1.2 数学思维的场面调度
    3.2 超现实主义之美学
        3.2.1 对物体和身体的无端且富有想象力的运用
        3.2.2 现实与梦的结合
    3.3 杂耍美学
        3.3.1 对即兴创作的运用
        3.3.2 杂耍的本质:滑稽的特技
    3.4 流缓的节奏
第四章 基顿的坐标定位
    4.1 确立了基顿式风格的表演传统
        4.1.1 他的表演风格
        4.1.2 他的后继者们
    4.2 作为喜剧与类型结合的先驱
    4.3 对基顿的评价变迁:从喜剧明星到伟大导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叙事与叙事学
    第一节 叙事:叙与事的框架搭建
        一、叙事构成基础
        二、传统与非传统
        三、虚构与非虚构
    第二节 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理论
        一、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
        二、后经典——后结构主义叙事学
    第三节 故事构成:叙事结构的解析
        一、构成一——叙述视角
        二、构成二——情节结构
        三、构成三——人物塑造
        四、构成四——叙事时空
    第四节 改编:叙事演绎与媒介改写
        一、叙事类型、叙事形态、叙事媒介
        二、改编理念下的演绎改写
        三、文学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四、电影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五、戏剧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章节小结
第二章 插图与叙事
    第一节 插图类型与表现形态
        一、书中之图
        二、书外之图
        三、插图体绘画
        四、多元之图
    第二节 通向现实之窗:再现性叙事手法
        一、空间上的维度转换
        二、时间上的叙事延续
    第三节 写实观的转向:表现性叙事手法
        一、叙事性空间和时间的突破
        二、装饰性和平面化的倾向
    第四节 由外部到内部:意向性叙事手法
        一、外部——绘画观点的彻底变革
        二、内部——个人幻想和现实融合
    第五节 走向多元之际:功能性叙事手法
        一、改写与引用——观念上的叙事
        二、组合与拼接——多素材的叙事
    章节小结
第三章 文学流派的叙事手法与插图表现
    第一节 文学:文本叙事的特色体系
        一、古代与中世纪的文学
        二、十六至十九世纪的文学
        三、二十世纪后的文学发展
    第二节 意识流小说的叙事
        一、意识流小说综述
        二、主观真实论:自我认知向外界投射
        三、不连贯时空:现在时间与记忆重叠
        四、叙述的语调:有机整体的语言风格
        五、拆分与重组:作家碎片式创作方法
    第三节 新小说派的叙事
        一、新小说派综述
        二、反巴尔扎克:抽离情感的直接描述
        三、物件与环境:重复意象与封闭时空
        四、万花筒形态:电影小说的摹写模式
        五、严密的结构:小说嵌套与绘画叙事
    第四节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
        一、魔幻现实主义综述
        二、吸收与改写:为写作而写作的模仿
        三、魔幻的置入:现实基调与虚构融合
        四、环状式循环:首尾相接的轮回宿命
        五、真实的传达:确切的在场叙述模式
    本章小结
        一、结论与分析
        二、创作实例:“爱丽尔”系列插图
第四章 电影语言的叙述方式和插图表现
    第一节 电影:影像叙事的技术性表现
        一、早期摄影发展与电影技术
        二、形式主义的剪辑与蒙太奇
        三、现实主义的回归与长镜头
    第二节 剧本构成的叙事力
        一、剧本叙事与故事结构
        二、结构一:时空交错式
        三、结构二:多层套嵌式
        四、结构三:视角分段式
        五、结构四:环形叙述式
    第三节 蒙太奇的碎片形态
        一、蒙太奇与剪辑组接
        二、图形匹配:镜头的拼接效应
        三、节奏控制:时间段落的串连
        四、空间切片:连接与拆解可能
        五、情感联系:特定视点的组接
        六、蒙太奇的转场
    第四节 长镜头的连续组织
        一、长镜头与场面调动
        二、四维空间:镜头的透视力量
        三、轴线关系:运动方向与位置
        四、双重距离:视觉和心理连接
    本章小结
        一、结论与分析
        二、创作实例:“轨迹”系列
第五章 戏剧艺术的形式语言与插图表现
    第一节 戏剧:演绎叙事的地域性发展
        一、西方传统戏剧的发源与延续
        二、东方传统戏剧的发源与延续
        三、现当代戏剧的全球化发展
    第二节 剧场演绎结构与互动
        一、作为剧场的整体视角
        二、场所构造:舞台环绕与观看切面
        三、三维布景:构图和错觉的人造性
        四、特殊装置:意象置入和信息传达
        五、氛围聚焦:灯光过滤与投影叠加
    第三节 演员内部的知觉体验
        一、作为演员的戏内视角
        二、形体动作:哑剧姿态的衍生启发
        三、放大细节:身体局部的叙事表现
        四、移动轨迹:视觉效果的立体呈现
        五、角色还原:服化与整体质感设计
    第四节 观众外部的视角控制
        一、作为观众的戏外视角
        二、时间机制:分幕情节的推演设计
        三、空间分割:区域构造与转换模式
        四、审美距离:观察下的想象与幻觉
        五、观演关系:集体体验的化学反应
    本章小结
        一、结论与分析
        二、创作实例:“虚构集”系列插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的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地域性建筑与地域性建筑创作
        1.4.2 低成本住宅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1.5.1 课题研究基本方法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多西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思想脉源
    2.1 印度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
        2.1.1 自然环境
        2.1.2 历史和人文环境
    2.2 印度的传统宗教建筑
    2.3 建筑师的个人成长历程
        2.3.1 儿时的生活环境
        2.3.2 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认知
        2.3.3 在旅行中汲取营养
        2.3.4 与“十次小组”的交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西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理念探究
    3.1 对印度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持续探索
        3.1.1 寻找建筑的印度身份
        3.1.2 寻绎日常生活中的乡土风格
        3.1.3 为印度建筑重新制定现代主义原则
    3.2 对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关注
        3.2.1 适应气候的客观要求
        3.2.2 低成本与易维护的主观需求
    3.3 对空间、时间的悉心考量
        3.3.1 多功能性原则
        3.3.2 模糊性原则
        3.3.3 神秘性原则
        3.3.4 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
        3.3.5 时间是建筑的第四维度
    3.4 对理想城市规划的追求
        3.4.1 从印度城市生活中获取线索
        3.4.2 从印度古代城市规划中汲取灵感
        3.4.3 参与式、开放式规划过程
        3.4.4 城市活动引发联想和记忆
    3.5 对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的坚定承诺
        3.5.1 甘地的居住观念
        3.5.2 房子的自然生长
        3.5.3 低成本、低技术的建筑设施
        3.5.4 环境意识和社区认同感
    3.6 对建筑教育的创新求索
        3.6.1 执教于美国的大学
        3.6.2 创办艾哈迈达巴德建筑学院
        3.6.3 鼓励追求自由和多领域知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西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手法撷取
    4.1 多元的建筑语汇
        4.1.1 运用拱顶
        4.1.2 遮荫的庭院
        4.1.3 布满青草的平台
        4.1.4 蜿蜒的路径
        4.1.5 水景花园
        4.1.6 间接的自然光源
    4.2 多维的城市语汇
        4.2.1 延续印度传统城市文脉
        4.2.2 打破住房等级限制
        4.2.3 寻求社区内在秩序
        4.2.4 “主体”和“子结构”
        4.2.5 调节增量增长
    4.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巴克里希纳·多西作品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巴克里希纳·多西空间建构本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多西的建筑创作历程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
        一、论文切入点
        二、本真性概念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研究创新点
论文结构逻辑图
第一章 形体的本真性追求:自由生成性
    第一节 自由生成的理念分析
        一、自由生成的本质思考
        二、自由生成的文化内涵
        三、自由生成的生动秩序
    第二节 自由生成的实体表现
        一、主体角色的协同性
        二、营造方式无限定性
        三、形态建构弱意象性
    第三节 自由生成的符号语言
        一、精致的构件提炼
        二、纯粹的光影表现
        三、表意的色彩阐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的本真性表达:地域原生性
    第一节 原生技术的文化杂合性
        一、传统文化的提炼
        二、时代文化的回应
        三、城市文化的整合
    第二节 原生材料的区域特有性
        一、传统材料的阐释
        二、现代材料的运用
        三、废旧材料的复活
    第三节 原生技术的适应修补性
        一、使用低技术
        二、混融新技术
        三、精化工艺技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间的本真性呈现:整体聚集性
    第一节 “自然性”空间聚集
        一、人工与自然的共存
        二、内部与外部的融合
        三、居住与世界的集成
    第二节 “人文性”空间聚集
        一、传统哲学观地当代回归
        二、传统宗教观的当代转译
        三、传统生活观的当代运用
    第三节 “社会性”空间聚集
        一、“可生长性”资源持衡
        二、“多样性”需求共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空间建构本真性的实验性设计
    第一节 课题与主题
        一、课题——空间建构本真性设计
        二、主题——南京艺术学院校外临时展亭设计
    第二节 概念确立
        一、源于课题的空间概念
        二、源于主题的空间概念
    第三节 设计准备
        一、实验场地分析
        二、元素匹配分析
    第四节 生成过程
        一、空间形态产生
        二、空间形态优化
    第五节 成果表达
        一、设计阐释
        二、效果表达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巴克里希纳·多西空间建构本真性研究的思考与总结
    第二节 巴克里希纳·多西空间建构本真性研究的感悟与启示
    第三节 巴克里希纳·多西空间建构本真性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节 巴克里希纳·多西空间建构本真性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跨学科理论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综合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三)综合性设计
        (四)综合课程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一 交叉性设计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二 跨界设计
        (一)关于跨界设计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三 边缘设计
        四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二)关于总体设计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一)艺术的综合性
        (二)综合性艺术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一)观念体现
        (二)超越媒介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二)实验设计课程
        (三)毕业设计课程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二 教学组织形式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结论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名谓辨析:“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二、“新浪漫主义”概念及内涵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与创作特征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的诞生
        一、“新浪漫主义”诞生的时代社会语境
        二、“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
        一、精神追求:未知世界的冒险
        二、生存意识:进取的强者
        三、审美特征:写实的文风
第二章 “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斯蒂文森
    第一节 斯蒂文森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斯蒂文森的文艺观
    第三节 “新”与“奇”:斯蒂文森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
    第四节 语言妩媚——美文作家
第三章 游戏:“艺术即使不娱乐大众,也要自娱自乐”
    第一节 《诱拐》:在苏格兰高地上游戏
        一、现实之力:真实的游戏
        二、想象之美:虚构的游戏
        三、作者与文本的游戏
    第二节 《黑箭》:在历史中游戏
        一、历史的记忆与创伤
        二、历史的调剂与慰藉
        三、历史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章 冒险:“人世荒野中的旅行”
    第一节 《金银岛》:寻宝冒险
        一、独特的冒险叙事
        二、对人性善恶的挖掘
        三、神秘而浪漫的世界
    第二节 《化身博士》:道德冒险
        一、变身:取善还是择恶?
        二、伪装:本质存在还是悲剧宿命?
        三、自杀:忏悔还是逃避?
    第三节 荒野与花园:精神冒险
        一、心灵的栖居:自然
        二、冒险的诱惑:荒野
        三、行走的力量:乐观
第五章 斯蒂文森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斯蒂文森之于英国文学
    第二节 斯蒂文森之于世界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研究思路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专着类
        1.2.2 期刊论文类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学术与理论研究意义
        1.3.2 史料意义
        1.3.3 现实指导意义
2. 回顾
    2.1 首届双年展学术研讨会
    2.2 首届双年展艺术家采访
    2.3 首届双年展之展品解析
    2.4 首届双年展之面貌
        2.4.1 重陶艺材料语言
        2.4.2 重内心的直观感受
    2.5 首届双年展之特性
        2.5.1 时代性
        2.5.2 开拓性
        2.5.3 自发性
3 探源
    3.1 观念
        3.1.1 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的“走泥社”与“奥蒂斯”运动
        3.1.2 后现代主义与陶瓷艺术
        3.1.3 本土文化的根基
    3.2 展览及相关交流活动
        3.2.1 积极思考的萌芽期
        3.2.2 多元探索的发展期
    3.3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3.3.1 现代陶艺教育模式的开始
        3.3.2 传媒对现代陶艺的关注
        3.3.3 现代陶艺技术环境的改善
4 总结与展望
    4.1 首届双年展之面貌与特性的原因总结
        4.1.1 被动的接受-现代与后现代思潮的传入
        4.1.2 主动的表达-对自我意识的表达
        4.1.3 主动与被动的交融-文脉的延续
    4.2 现代陶艺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4.2.1 现代陶艺的地域化共识
        4.2.2 现代陶艺的国际化发展
    4.3 学术性与创造性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讨会纪要
附录二 采访文字稿
附录三 历届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信息
附录四 首届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参展艺术家现状
附录五 中国陶艺大事年表
作者简介

(9)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蒙太奇”式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现实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1.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第2章 “蒙太奇”相关理论与建筑
    2.1 电影与建筑
        2.1.1 建筑和电影进行类比的基础
        2.1.2 电影中的建筑
        2.1.3 建筑的电影式阅读
    2.2 “蒙太奇”与建筑
        2.2.1 蒙太奇的内涵
        2.2.2 蒙太奇在建筑中的特征
    2.3 “蒙太奇”的结构性分类
        2.3.1 叙事蒙太奇
        2.3.2 表现蒙太奇
        2.3.3 其他蒙太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旧建筑改造与更新典型案例的“蒙太奇”式阅读
    3.1 开厦银行广场当代艺术馆
        3.1.1 项目概况
        3.1.2 蒙太奇式阅读
    3.2 柯伦巴博物馆
        3.2.1 项目概况
        3.2.2 蒙太奇式阅读
    3.3 维罗纳古堡博物馆
        3.3.1 项目概况
        3.3.2 蒙太奇式阅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的“蒙太奇”结构性现象
    4.1 叙事蒙太奇结构
        4.1.1 连续蒙太奇——旧空间新延续
        4.1.2 倒叙蒙太奇——新旧空间倒置
        4.1.3 平行蒙太奇——新旧空间并置
        4.1.4 交叉蒙太奇——新旧空间交织
    4.2 表现蒙太奇结构
        4.2.1 抒情蒙太奇——新旧空间情感纽带
        4.2.2 心理蒙太奇——新旧空间情感碰撞
        4.2.3 隐喻蒙太奇——新旧空间内在关联
        4.2.4 对比蒙太奇——新旧空间表象冲突
    4.3 其他蒙太奇结构
        4.3.1 杂耍“蒙太奇”
        4.3.2 理性蒙太奇
        4.3.3 垂直蒙太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的“蒙太奇”片段性现象
    5.1 建筑形体
        5.1.1 分解
        5.1.2 重复
        5.1.3 组合
    5.2 色彩
    5.3 表皮
        5.3.1 叠加
        5.3.2 转化
    5.4 功能
    5.5 空间体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的“蒙太奇”超链接性现象
    6.1 不连续时空的空间剪辑
        6.1.1 电影中的时空剪辑
        6.1.2 建筑中不连续时空的空间剪辑
    6.2 新旧建筑空间的分解重组
        6.2.1 电影中的分解与重组
        6.2.2 新旧建筑空间的分解重组
    6.3 新旧建筑空间系统的交叉并置
        6.3.1 电影空间的交叉和并置
        6.3.2 新旧建筑空间系统的交叉和并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的“蒙太奇”现象研究——重点案例分析:成都崇德里1、3、5号院改造项目
    7.1 项目概况
        7.1.1 崇德里历史背景
        7.1.2 崇德里区位
        7.1.3 崇德里项目改造前概况
    7.2 成都崇德里中“蒙太奇”现象
        7.2.1 崇德里改造项目“蒙太奇”结构性现象
        7.2.2 崇德里改造项目“蒙太奇”片段性现象
        7.2.3 崇德里改造项目“蒙太奇”超链接性现象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随想录》、知识分子精神及其他(上)(论文提纲范文)

精神是不会死掉的
讲真话关乎大是大非
离电脑远一点, 找本书看看

四、建筑师随想录(续)(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本土建筑实践探析[D]. 袁晨.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巴斯特·基顿的默片喜剧研究[D]. 陈晓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D]. 郑琼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的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D]. 王鹏.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3)
  • [5]巴克里希纳·多西空间建构本真性研究[D]. 颜俊慧.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7]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D]. 朱福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D]. 王迪. 浙江大学, 2019(03)
  • [9]旧建筑改造与更新中“蒙太奇”式解读[D]. 李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10]《随想录》、知识分子精神及其他(上)[J]. 冯骥才,周立民. 朔方, 2013(03)

标签:;  ;  ;  ;  ;  

建筑师的想法(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