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个人主义”的家用电脑

走向“个人主义”的家用电脑

一、家用电脑走向“个人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牛旻[1](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司宏伟,王泽宇[2](2020)在《微机传奇——8台老计算机的前世今生》文中研究指明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与合肥子木园博物馆合办的"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中,有一组8台计算机实物尤其引人注目,它们是个人计算机早期的代表机型,也是对计算机发展史的实物记录。这8台老计算机出现于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的两张经典合影之中,共同折射出个人计算机与微软操作系统走向大众的、改变世界的历史意义。挖掘经典照片和老计算机的背景,既能了解两位优秀企业家开创计算机技术实业的历程,又能知晓当初计算机在产品设计、功能实现等方面所处的历史阶段。

李京京[3](2020)在《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文中指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轴心,正如德国学者伊林·费彻尔所言:“马克思的目的始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既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又意味着对它在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说中的理论反映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的后马克思主义者鲍德里亚继承了马克思的真精,同样追求经济问题的政治和哲学的深刻追问。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受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的制约,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领域:第一,从经济领域来看,20世纪西方社会面临巨大的消费冲击,在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第二,鲍德里亚在经济界面发生变化的叙事中做出了政治哲学的思考,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新型政治特征的体认主要受列斐伏尔、福柯、马尔库塞等人的影响:其一,鲍德里亚将列斐伏尔、德波已经意识道德当今社会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主导性消费现象通俗而夸张地表达出来。其二,鲍德里亚深受福柯微观政治的影响,他对主体在“超真实”的序列中被规训、被监控、被统治的遭遇进行查审。其三,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的技术政治对鲍德里亚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从哲学领域来看,鲍德里亚处于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时代,他对形式化工具主义的哲学追问有着从实体存在论走向主观化、意象化存在论的哲学指向。以此为前提,鲍德里亚提出了他独特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经济领域他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由生产性社会向消费性社会转变,传统的刚性需求被资本逻辑通过符号逻辑的装扮而带来的“欲求”消费所取代,消费由一种经济行为转换为影响大众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价值取向的一种世界观,资本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占有出现了新形式。其次,鲍德里亚从经济关系的分析上升到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幻化的新型政治统治方式的解读。在政治领域他看到的是,权力的幻化与意识形态的幻化相叠加,政治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幻化而潜移默化地实现“理性的狡计”,传统的国家合理性、合法性的论证被一种新型的、抽象的、萦回的符号、拟真、媒介、影像等政治学解释文本所遮蔽。在经济与政治追问的基础上上升为哲学思辨的存在论追问:生产性社会被消费性社会所替代后,物的体系被消解与重构,一切规定正在消失,意义世界重新理解,因而,哲学关于一切客观性存在的追问消融在形式化的逻辑符号之中。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其合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立足于20世纪后工业消费社会的感性确定性前提下,对西方学术界所盛行的文化工业批判、技术理性批判与心理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继承;其二,他顺应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潮流,将哲学研究重心由理性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不合理性则表现为它宣称生产性劳动已经终结,它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是建立在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误解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有其抽象性与片面性。

申万有[4](2019)在《电子政务技术使用的负向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政务技术的使用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它的出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务活动需求,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2014年中国政府网开通的“我向总理说句话”这一栏目,该栏目旨在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拉近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公民参政议政。另一方面,它的使用也带来不容忽视的负向价值,电子政务技术的使用意味着政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就是政务信息安全问题。本文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前提下,分析了电子政务技术使用的负向价值表现和成因,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消解其负向价值的对策。从内涵上看,电子政务技术使用价值是指电子政务技术的使用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实际性质和程度,以及作为中介的电子政务技术对政务活动的效应确证。从外延上看,电子政务技术使用价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技术的使用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二是电子政务技术的使用促成了政务活动领域内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产生,三是已有的主体价值观念延伸到了电子政务技术领域并对其造成影响。从本质上看电子政务技术使用价值是对电子政务技术价值的评价。对于电子政务技术使用的负向价值的表现,可以从社会、技术、主体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在社会层面,电子政务技术的使用对政务活动、经济、文化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反过来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也通过技术延伸到电子政务,威胁其健康发展。而在技术层面,它的潜在价值难以实现,也有可能迭代过快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面临着异化的风险。在主体层面,电子政务技术的应用可能会产生和助长反技术的心理,对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交往产生不利影响。与电子政务技术使用的负向价值的表现相对应,对于其使用的负向价值的产生根源也可以从主体、技术、社会层面进行分析。主体性根源包括主体失当的价值观,思维在一定阶段的有限性致使对电子政务技术认识不足。技术性根源在于电子政务技术顶层规划的复杂性,电子政务技术价值性质的不确定性使电子政务技术容易产生不期的负向价值。社会性根源在于相关监管规范的缺乏,造成对电子政务技术的运用与管理存在困难,政务信息拥有量和使用率的差距则是电子政务中数字鸿沟形成的关键。此外,电子政务技术的科普与宣传力度不足,也使人们没有认识到电子政务技术的重要性,这严重影响了公众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的积极性。为此,若想弱化或消解电子政务技术使用的负向价值,就需要从多方面制定对策。首先,应该明确消解电子政务技术使用负向价值的目标,从长远看,电子政务技术的运用需要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在近期则应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其次,电子政务技术的研发与使用还必须遵守人本、集体主义、民主原则。在目标和原则都已确立的前提下,针对主体层面的负向价值根源,可以尝试纠正其失当的价值观,加强对电子政务技术的宣传和教育。面对社会因素的负面影响则需要做好顶层统筹规划,同时塑造一个电子政务制度系统,做到最大限度的规避问题。当然,坚持完善电子政务技术本身也不可或缺。最后,个人认为通过合理的引导与利用,加上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电子政务技术会逐渐趋于完善,与之相应的是它的使用也会带来更多的正向价值。

袁利娟[5](2018)在《本地化的游戏网站界面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游戏网站的本地化设计研究为课题,但有所不同的是,以往关于本地化的研究多侧重在语言翻译学的的领域,而本论文则是希望站在设计的角度,从文化差异的层面上谈网站设计的本地化。在对针对不同区域的游戏网页进行设计时,如果能够对各个区域、国家、种族之间在文化偏好上的差别进行思量,界面的可用性将进一步增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中文区域的文化与其他地域和国家的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不能够把本地化工作仅仅局限于语言文本的翻译上,需要通过对文化、可用性的研究,从视觉、行为和文化理念上去改善本地化网站的可用性,使自己的产品更好的为目标用户所接受。本文的理论来源是基于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通过对文化维度指数研究,对国家的文化类型做出分析。并且结合Barber&Badre提出的文化可用性的相关概念,研究文化差异下的网页设计1。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用户的不同偏好和倾向着实存在,也会影响着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以及操作效率。结合本土文化的本地化产品还要将易于学习、高效率以及用户使用的满意度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产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本地化产品。本文首先从文化维度模型的分析入手,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模型进行研究取样,对比分析,总结出针对不同文化模型下的用户的网站设计建议。通过对文化的研究,得出了基于文化的设计模型。然后针对特定的地域进行设计实践,从用户出发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相关的需求数据。文化是一个庞大且相对抽象的概念,本课题的研究并不是着重于研究文化现象,而是旨在通过对文化模型的分析去理解基于文化维度的本地化的游戏网站界面设计。通过对不同地域的文化模型类型的理解和分析,使产品从起步阶段就能够尝试去迎合目标用户的文化偏好和对产品的心理预期。分析归纳出基于文化的相关视觉设计、行为设计、理念文化设计的模型,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下,根据文化模型对针对具体的目标地域的本地化产品的界面进行设计。旨在使得产品能够切实的从当地用户出发,响应当地政策和用户需求,自然地融入当地文化。

刘亚龙[6](2018)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压力与重构研究》文中提出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农村,家庭养老依然是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中流砥柱,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家庭养老保障系统面临着一系列压力,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重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制约系统、动力系统、资源系统与目标系统,这四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保障了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但是,现代性风险的增加给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带来了很大压力。首先,由于个体化趋势的影响,农民个体的养老观念与行为都发生了变化,削弱了养老资源输出的动力;其次,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家庭代际关系的转变,降低了家庭养老资源的供给;再次,社区养老情理不断衰落,逐渐失去了维护家庭养老保障系统运行的作用;这三个子系统面临的压力最终导向目标系统,使农村家庭养老保障体系的目标无法完成。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重构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其所面临的压力。为了保证重构的合理性,需要做三方面的准备工作:其一,比较、借鉴日本与韩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发展经验,这两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且发展背景与中国相似,它们的经验更适合中国;其二,明确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重构的价值取向,指导农村家庭养老保障体系的总体发展;其三,规划合理的重构路径,保障重构的实施清晰、可行。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构适应现代性要求的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目前,个体化趋势从根本上影响着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运行。因此,在对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个体化趋势的影响,确保新系统能够利用个体化趋势下的有利因素、消解其不利因素,切实发挥对农村老年人的最大保障作用。

唐蕾[7](2016)在《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互动设计摆脱形式改良的桎梏,形成基于行为逻辑的设计新方向。然而,以往的研究聚焦于互动理念在家具产品中的应用,忽视了系统理论的建构。并且,普遍过于强调微观层面人与家具的互动,缺少宏观的文化反思研究。为了探索支持生活行为的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理论,本论文采取包含宏观和微观层次的社会学综合视角,应用演绎法和社会学综合分析方法,开展包含家具产品互动设计行为属性、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的系统理论建构。论文按照本体属性分析(What)、评判标准建立(Why)、设计方法探索(how)的逻辑顺序展开。通过论证研究发现:家具产品引发的互动行为根植于深广的文化脉络,具有显着的社会属性和文化特征,是包含多层次、多类型的复杂行为系统。因此,以往单一理论不足以理解家具塑造的生活行为,需要建构包含微观和宏观、主观与客观多层次的理论体系。论文以饮茶活动为线索,通过提炼多层次的茶家具互动设计模型,激发不同层次的设计概念,验证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根据研究结果,本论文提出结论如下:家具产品是促进社会互动、传承生活文化的媒介。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的理论框架应包含概念模型、设计路径、系统设计三个层次,形成“物质-行为-精神”的多维度设计标准,用于指导家具产品的布局规划、造型形态、行为序列、行为系统、行为习惯、感性互动和文化互动设计。在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实践中,应遵循逻辑化的设计过程(用户研究、情境调研、模型提炼、文化定义、设计创意和设计评价),采用以社会学质性研究为主的混合操作方法,提炼多层次的家具产品互动设计模型(空间聚集、行为互动、协同体验、文化反思模型)。通过茶家具设计实践证明:本论文提出的理论拓展了家具设计前期行为研究的范畴,有助于建立对生活行为中文化意义的深广洞察。并且,论文提出的设计路径可引导设计师,在快速的家具产品设计流程中,准确描述、深刻理解行为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创造支持用户生活行为与文化背景的家具产品。该理论可提升社会学方法在设计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帮助家具设计团队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形成统一的设计目标,激发丰富的设计概念。并且,通过该理论的建构,还有助于理解民族、地域特有的生活方式,促进文化传统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承和发扬。

樊梅[8](2015)在《基于公共价值账户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实测》文中研究指明市场社会中GDP被视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相应地追求经济价值成为政府部门的战略重心,从客观上导致其它同样重要的人类价值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甚至破坏,长期来看这不仅对社会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最终也可能危及到通过物质财富搭建起来的经济繁荣。众多颇具影响力的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共同表明,幸福和自由等目标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而财富仅是达成目标的手段,过分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误把手段当目标,不断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因此频繁受到理论及实践界的质疑。人类社会发展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当下社会发展观念正在转型,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后,人们开始关注经济增长以外的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价值诉求。公共价值理论产生于市场价值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理论认为,除了经济价值以外,社会中还存在其他价值,社会发展是各种公共价值的共同增进。与私营部门为股东创造价值一样,公共部门可以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公共管理者应摒弃遵章办事的传统官僚制思维,转而根据社会需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灵活理解,确立公共价值目标、争取获得上级授权和社会支持、最终切实向社会提供各类符合价值期待的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公共价值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中科层制所强调的官僚制原则明显不同,也与新公共管理中的政府改革具有本质区别,它关注社会发展中的一切公共利益,重视共识的达成在实现公共利益过程中具有的独特地位,要求公共管理者从公共政策的执行者转变为价值创新的探索者及创造者。公共价值理论正在从根本上重新塑造公共管理。本文首先从社会发展中存在多元公共价值的角度出发,从既有研究中认识到可分别从主、客观方面对公共价值进行衡量,发现公共价值的提供与政府绩效密切相关,进而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账户,具体由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共5部分的20个价值类别构成。其次,本着全面衡量社会发展的研究目的,根据公共价值账户拟定的内容及范围,结合从各类权威统计年鉴获取到的数据资料,共搜集到与社会发展各类公共价值相关且数据完整的统计指标155项,在此基础上依次进行14次因子分析,从中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39项指标参与评估。再次,通过熵值法对所有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分别得到指标权重、组内权重及大类权重,构建出各类公共价值指数模型。最后通过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水平进行实际测量,从客观方面分别测算出1981-2012年国家层面及1978-2008年省域层面的公共价值指数,并相应进行时间序列和聚类分析;主观方面对贵州省毕节地区普通民众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公众对当地政府公共价值目标的认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类公共价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进。从国家层面而言,除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在前期出现一定起伏外,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综合性公共价值均表现出稳定上升态势,且在2000年后增长速度普遍大幅提升。从对全国28省市的考察结果来看,各类公共价值在总体上升的同时表现出以下特点: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公共价值往往越高,但同时生态价值则越低;落后地区提升公共价值水平的当务之急,仍然是因地制宜地加大经济发展力度。

刘重霄[9](2015)在《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 ——关系资本建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必然面临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给跨国公司在华经营造成了巨大障碍和阻力。消除或降低这种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跨国公司需要在中国文化环境下进行跨文化整合。跨文化整合首先需要辨别和认识差异,明晰异文化的特殊性和不可模仿性,进而利用差异中的有利因素,更好地进行异文化适应,为跨国公司创造价值。自Nahavandi&Malekzadeh将Berry的“移民文化适应理论”中融合、同化、隔离和消亡四种整合模式引入到管理学领域以来,中外学者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不同的跨文化整合的模式,研究这些模式选择和应用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但针对中国的文化环境,哪种模式更具有适宜性,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权威或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以Berry的“移民文化适应理论”为基础,结合跨国公司的自身特征和中国的特殊文化环境,提出了融合、同化、隔离和移植四种跨文化整合模式,作为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基本范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环境,“关系”和以此形成的“关系资本”是中外学者公认的中国特有文化元素,这一特有元素不但牵制着在华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还决定着在华跨国公司的经营和发展状况。“关系”的价值在于能够形成“关系资本”,为企业创造或增加价值。通过对中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异质性关系资本的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目前,异质性关系资本的建构要素散见于中外研究成果中,包括诸如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员工、企业与员工、母、子公司等,在华跨国公司在上述维度建构的关系资本利于其在华的经营和发展。在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中,除了跨国公司自身的战略目标、文化势力、文化匹配及文化认同度外,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与消费者(顾客)的关系、与合作企业(竞争企业)的关系、企业内部员工间的关系、企业与员工间的关系、与跨国公司母公司的关系也是影响企业跨文化整合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同时又是形成在华跨国公司异质性关系资本的重要维度。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关系资本建构的异质性维度在这几个因素上形成了交集,是否有利于上述维度关系资本的建构,便成了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标准和依据。跨文化整合模式的核心内容源于“移民文化适应”理论,跨文化整合的目的之一便是关系资本的建构,因此,本研究以“移民文化适应”理论和“关系资本”理论两个理论为基础,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四种整合模式(融合、同化、隔离和移植)在三大层次(外部、内部和系统)的六个关键影响因素(东道国(中国)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内部员工、企业与员工、母、子公司)中的关系资本建构状况,提出了24个研究命题假设,并通过美国四家在相关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但在中国又采用了不同整合模式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IT基础设施和计算机硬件)、谷歌中国(互联网)、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手机和无线通讯设备)、微软(中国)公司(计算机软件)作为案例分析的样本,检验不同的跨文化整合模式在三个层次的六个维度的关系资本状况。为了确保案例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本研究又对五家在华跨国公司进行了补充性访谈研究,以便对命题假设、特别是在案例研究中没有得到检验或检验不成立的命题假设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基于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访谈研究的成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存在四种模式,融合、同化、隔离和移植;(2)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受到包括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内部员工、跨国公司母公司等因素影响;(3)“关系”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元素,“关系资本”能够帮助在华跨国公司创造价值。“关系资本”的价值在于异质性,在华跨国公司异质性关系资本的维度体现为中国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员工、企业与员工、母、子公司等方面。是否能在以上六个维度建构关系资本便成为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标准和依据;(4)融合模式、同化模式有利于在华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内部员工、企业与员工、母、子公司之间建立关系资本,隔离模式不利于在华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内部员工、企业与员工、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建立关系资本,移植模式有利于在华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建立关系资本,但在企业与员工、母、子公司之间两个方面的关系资本建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验证;(5)在华跨国公司在跨文化整合中,可以选择多种模式进行不同维度的关系资本建构;(6)跨国公司应该在“关系资本”的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形成结构上寻求平衡,以保证通过“关系资本”所形成的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两点管理启示:(1)在华跨国公司以建构延续性关系资本为目标,进行动态的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2)在华跨国公司以构建基于信任的异质性关系资本为内容,进行差异化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此外,本研究认为在跨文化整合模式及关系建构研究主体的地域因素和主体扩展两个方面还存在细化和深入研究的空间。本研究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在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中嵌入了关系资本因素,形成了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的全新视角;借鉴了“移民文化适应”理论和“关系资本”理论两个理论,以此为基础搭建了本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创立了四种整合模式、24个命题假设的理论研究模型;通过案例研究和深度访谈研究,得到了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

吴丽丽[10](2014)在《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安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高农村公共资源供给水平,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受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影响,中国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上采取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将优质资源大量投向城市,却忽视了农村公共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导致了农村公共资源发展落后,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公共资源的供给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居民身体素质及文化素质的提升。因此,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必须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以缓解城乡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文章以社会公正原则为指导,将均衡配置界定为通过合理的配置有限的资源,使城乡居民在享有公共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大致均等的一种均衡状态,是逐渐加大对农村公共资源的建设,逐渐提高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而并不是为了农村的发展而去遏制城市公共资源的建设,是扶弱促强、共同发展。这里的均衡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均衡,不同历史时期的均衡要求也不相同的均衡。通过考察目前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现状,发现城市的公共资源,如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明显优于农村,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呈现明显失衡。究其原因,主要根源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资源配置模式和农村居民诉求能力弱三方面的原因。据此,本文提出了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资源配置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监督机制、建立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全民参与机制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来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文章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并构建了详细的研究方案,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概述。首先,界定了公共资源的内涵、均衡配置及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相关概念。其次,对公共资源配置的指导理论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公正理论、福利经济学中的均等化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最后,对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评价规范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目标、衡量标准及基础条件。第三章,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演进过程及现状分析。文章通过对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制度历史演进的考察,得出我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一直以来都是采取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资源配置模式,接着从价值分析、经济分析、政治分析和社会分析四个维度论证了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性,进而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基础教育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中国城市和农村公共资源的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文化、公共产品配置模式导致了城市公共资源建设日益完善,而农村公共资源发展缓慢,甚至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城乡二元化的居民身份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和政治权利将城市与农村割裂为两部分,对城市和农村实行“双轨制”的公共资源配置模式,产生了城、乡截然不同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再加上农村居民公共资源诉求能力较弱,使得政府在进行公共资源配置时往往忽略农村居民的合理诉求。种种原因导致了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差别巨大,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第五章,国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制度安排及经验借鉴。通过深入研究美国、西欧、日本三个典型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这两个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资源配置模式,得出中国在进行公共资源配置时需注意四个问题: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城乡发展关系,应该加大农村公共资源建设财政投入力度,要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和必须健全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法律规范。第六章,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设计。文章以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建设、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建设做为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设计理念的切入点。进而构建了衡量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程度的评价原则,即公共资源配置必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最后提出了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目标设计,包括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结合、实现个人责任和国家责任相结合、注入城乡共同发展的理念。第七章,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资源配置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监督机制、建立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全民参与机制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四方面策略有效改变农村公共资源配置落后的状况,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二、家用电脑走向“个人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用电脑走向“个人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三、现代漫画时期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微机传奇——8台老计算机的前世今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 8台老计算机背后的故事
    (一) 微软“双子星”: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
    (二) 微软创始人经典合影的诞生
二、 展品有学问
    (一) 苹果II 计算机(Apple II)
    (二) TRS-80 I型计算机(TRS-80 Model I)
    (三) 准将PET 2001计算机(Commodore PET 2001)
    (四) 真力时Z19显示终端(Zenith Z19)
    (五) 迪保8200计算机(Datapoint 8200)
    (六) “超级大脑”计算机(Intertec SuperBrain)
    (七) 日本电气PC-8001计算机(NEC PC-8001)
    (八) 日本三洋MBC-550计算机(SANYO MBC-550)
三、 收藏历程

(3)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引言
第一章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后工业的历史直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一、经济背景的研判: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
        二、科学技术前提:符号化的生存格律
    第二节 后政治与非理性: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前提
        一、政治的前提:意识形态、消费政治、技术政治
        二、哲学的前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三节 符号、异化与象征: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前提
        一、幻化的前提:日常生活与景观幻象
        二、符码与阶级:符号的阶级区分逻辑
        三、象征与死亡:巴塔耶与莫斯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 消费时代对生产范畴的质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场
    第一节 全套的物:主体对消费的再界定
        一、古物与模范:客体的身份逻辑
        二、广告的命令:主体对消费的塑形
    第二节 艺术工业化:消费的文化再循环
        一、流行与时尚:消费的“力比多”律令
        二、苗条与健康:身体消费的神话
        三、为关切而服务:市场的社会关系逻辑
    第三节 “超真实”的物:“生产”的隐退与资本逻辑的在场
        一、拟真物的浮动:生产性劳动的“终结”
        二、无原型的勾兑:“生产”即符号代码的仪式
        三、仿真的经济学:“超真实”社会的资本逻辑
第三章 符号: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核
    第一节 符号的秩序:消费结构的变迁
        一、符号与欲望:消费的非理性动机
        二、符号与声望:“物”的意指逻辑
        三、符号与需要:消费力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符号/价值:符号经济学的革命
        一、符号/价值:一般理论对经济交换价值的超越
        二、审美价值:艺术绘画签名对符码的垄断
        三、符号/形式:一般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本质
    第三节 能指的胜利:拜物教逻辑范式的转换
        一、所指拜物教:物质载体的神圣化
        二、能指拜物教:符号体系的物恋化
        三、使用价值:实体物的意识形态化
第四章 幻化与形式化: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本质
    第一节 幻象的策略:晚期资本主义的政治已被符号所异化
        一、符号的神秘形式:意识形态的幻化思维
        二、暴力革命的瓦解:抽象民主与无产阶级
        三、符码反抗的程式:走向“范式”的革命
    第二节 技术的统治策略:大众媒介的意识形态本质
        一、技术即信息:媒介对内容的肆意诠释
        二、媒介的无回应性:单向度的消费
        三、沉默的大众:大众媒介的政治仿真
    第三节 人类生存的哲学境遇:形式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形式化逻辑的哲学依据
        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形式化时代的符号论定格
        三、哲学的本体论追问:“超真实”对真实的超越
第五章 合理性与再批判: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二重性辨识
    第一节 文化、技术与心理:在二十世纪的学术链条之中
        一、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异化指向
        二、技术理性:鲍氏对海德格尔“座驾”的延续
        三、无意识与镜像:弗洛伊德与拉康对欲望的认同
    第二节 对“思中之物”的质疑:现代西方哲学新视域
        一、理性的消解:对主客二分认识论范式的超越
        二、现象的回归:从形而上学的本真到生活世界
    第三节 非历史化与抽象性:对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再批判
        一、需要与价值: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误解
        二、象征性交换:革命策略及其与历史的断裂
        三、走向虚无主义:致命技术物的“水晶复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电子政务技术使用的负向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技术价值与电子政务技术使用价值
    2.1 技术与技术价值
        2.1.1 技术
        2.1.2 价值
        2.1.3 技术价值
        2.1.4 技术价值的表现层面
    2.2 电子政务技术与电子政务技术使用价值
        2.2.1 电子政务技术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2.2.2 电子政务技术使用价值的内涵与本质
        2.2.3 电子政务技术使用价值的二重性特征
第3章 电子政务技术使用负向价值的表现
    3.1 社会层面的负向价值
        3.1.1 政务活动中的负向价值
        3.1.2 经济负向价值
        3.1.3 文化负向价值
    3.2 技术层面的负向价值
        3.2.1 电子政务技术潜在价值难以实现
        3.2.2 技术迭代的负向价值
        3.2.3 电子政务技术异化
    3.3 主体层面的负向价值
        3.3.1 心理层面的负向价值
        3.3.2 社会交往层面的负向价值
第4章 电子政务技术使用负向价值的根源
    4.1 主体性根源
        4.1.1 主体失当的价值观
        4.1.2 主体认识在现阶段的有限性
    4.2 技术性根源
        4.2.1 电子政务技术顶层规划的复杂性
        4.2.2 电子政务技术价值性质的不确定性
    4.3 社会性根源
        4.3.1 相关监管规范不完善
        4.3.2 政务信息资源拥有量和利用率差距过大
        4.3.3 电子政务技术的科普与宣传力度不足
第5章 电子政务技术使用负向价值的消解路径分析
    5.1 消解电子政务技术使用负向价值的目标
        5.1.1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导向
        5.1.2 推动行政体制改革
    5.2 消解电子政务技术使用负向价值的原则
        5.2.1 人本原则
        5.2.2 集体主义原则
        5.2.3 民主原则
    5.3 消解电子政务技术使用负向价值的对策
        5.3.1 矫正失当的价值观
        5.3.2 深入研究电子政务
        5.3.3 做好顶层统筹规划
        5.3.4 进行技术风险评估
        5.3.5 完善信息技术
        5.3.6 建设电子政务制度
        5.3.7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技术科普与宣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5)本地化的游戏网站界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本地化的游戏网站界面设计理论综述
    2.1 游戏网站界面面设计
        2.1.1 游戏网站界面设计的概述
        2.1.2 游戏网站界面设计的方法
    2.2 本地化概况
        2.2.1 本地化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2.2.2 本地化相关理论
        2.2.3 文化可用性
    2.3 文化成因对游戏网站界面的影响
        2.3.1 文化的相关理解
        2.3.2 文化维度模型
        2.3.3 文化对于网站界面设计的影响
        2.3.4 游戏网站界面设计本地化研究方法及流程
    2.4 基于文化维度的本地化游戏网站界面设计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本地化的游戏网站界面设计模型
    3.1 本地化的游戏网站理念设计模型
    3.2 本地化的游戏网站行为设计模型
    3.3 本地化的游戏网站视觉设计模型
    3.4 本地化的游戏网站界面设计原则
        3.4.1 自然融入原则
        3.4.2 还原性原则
        3.4.3 形式美感原则
        3.4.4 趣味性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手机游戏《王者荣耀》英文版网站界面设计实践
    4.1 产品背景
    4.2 用户市场地域文化及网页设计分析
    4.3 用户定量分析
        4.3.1 调查问卷制定的目的
        4.3.2 调查问卷设计
        4.3.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4 设计实施
        4.4.1 目标对象
        4.4.2 关键词提取
        4.4.3 信息架构
        4.4.4 交互原型
        4.4.5 视觉规范
        4.4.6 视觉稿设计
    4.5 数据反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王者荣耀英文版官方网站PC端效果图
附录三 王者荣耀英文版官方网站移动端效果图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压力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子 农村家庭养老之殇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内涵已基本认清
        1.2.2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理论研究不断发展
        1.2.3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现实问题研究逐渐深化
    1.3 研究单位
        1.3.1 农民个体
        1.3.2 农村家庭
        1.3.3 村民小组
        1.3.4 所研究村民小组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传统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基础
    2.1 动力系统的基础——个体的养老观念与行为
        2.1.1 赡养老人符合常理
        2.1.2 家庭养老贴合实际
    2.2 资源系统的基础——复合家庭结构与纵向代际关系
        2.2.1 复合家庭结构保证了养老资源的丰富
        2.2.2 纵向代际关系促进了养老资源的流动
    2.3 制约系统的基础——良好的社区养老情理
        2.3.1 社区养老情理支持子女行孝
        2.3.2 社区养老情理约束不孝行为
    2.4 小结
第三章 个体养老观念与行为受到的压力及其表现
    3.1 个体化:个体养老观念与行为的主要压力来源
        3.1.1 关于个体化的阐释
        3.1.2 个体化在中国的进程
    3.2 个体养老观念受到压力的表现
        3.2.1 子女赡养观念变得“理性化”
        3.2.2 父母的自我养老观念增多
    3.3 个体养老行为受到压力的表现
        3.3.1 子女的赡养行为单一化
        3.3.2 父母的自我养老行为多元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农村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受到的压力及其表现
    4.1 家庭结构受到的压力及其表现
        4.1.1 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小型化压力
        4.1.2 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与小型化降低了家庭的养老资源供给
    4.2 “光棍儿”家庭受到的压力及其表现
        4.2.1 “光棍儿”致使家庭结构残缺
        4.2.2 “光棍儿”家庭的养老资源供给不稳定
    4.3 家庭代际关系受到的压力及其表现
        4.3.1 压力:夫妻关系超越父子关系
        4.3.2 表现一:家庭资源“向下流动”
        4.3.3 表现二:养老由“报恩”变为“非平等交换”
    4.4 小结
第五章 农村社区养老情理受到的压力及其表现
    5.1 社区养老情理的压力来源
        5.1.1 老年人被边缘化
        5.1.2 养老秩序不稳定
        5.1.3 孝文化没落
    5.2 社区养老情理受到压力的表现
        5.2.1 社区养老情理的制约效果下降
        5.2.2 社区养老情理的可持续性降低
    5.3 小结
第六章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发展困境与发展机遇
    6.1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发展困境
        6.1.1 养老资源短缺
        6.1.2 养老责任不明晰
        6.1.3 养老制度不完善
        6.1.4 养老情理恶化
    6.2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发展机遇
        6.2.1 国家倡导孝文化
        6.2.2 家庭养老能力增强
        6.2.3 养老服务产业兴起
        6.2.4 社会组织助力家庭养老
    6.3 小结
第七章 日本与韩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发展经验
    7.1 中、日、韩三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相似性
        7.1.1 文化背景的相似性
        7.1.2 现实背景的相似性
    7.2 日、韩两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特点
        7.2.1 日本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特点
        7.2.2 韩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特点
    7.3 小结
第八章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重构
    8.1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重构的价值取向
        8.1.1 责任共担
        8.1.2 多元供给
        8.1.3 市场优先
        8.1.4 尊重传统
    8.2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重构路径
        8.2.1 责任机制重构:从内部责任制转为内、外责任制
        8.2.2 运行方式重构:从单一供养方式转为多元供养方式
        8.2.3 风险模式重构:从风险积聚模式转为风险分散模式
        8.2.4 赡养理念重构:从注重物质赡养转为注重精神赡养
    8.3 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重构模型
        8.3.1 制约系统的建构
        8.3.2 动力系统的建构
        8.3.3 资源系统的建构
        8.3.4 目标系统的建构
    8.4 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9.2.1 研究不足
        9.2.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市场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技术背景
    1.2. 相关定义、概念辨析
        1.2.1. 家具产品
        1.2.2. 设计
        1.2.3. 互动设计
        1.2.4. 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论文大纲
2.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文献回顾
        2.1.2. 文献分析
    2.2. 基础理论
        2.2.1. 交互设计理论
        2.2.2. 微观社会学理论
        2.2.3. 文化功效学理论
    本章小结
3. 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的本体属性分析
    3.1. 行为本质分析
        3.1.1. 多层次行为系统
        3.1.2. 多类型行为系统
    3.2. 行为特征分析
        3.2.1. 主体性特征
        3.2.2. 文化性特征
        3.2.3. 参与性特征
        3.2.4. 不确定性特征
    3.3. 设计目标确立
        3.3.1. 实用目标
        3.3.2. 易用目标
        3.3.3. 生活体验目标
    3.4. 设计要素提炼
        3.4.1. 目标用户
        3.4.2. 生活行为
        3.4.3. 文化动机
        3.4.4. 综合情境
        3.4.5. 家具产品
    本章小结
4. 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的理论建构
    4.1. 综合研究视角
        4.1.1. 综合视角必要性分析
        4.1.2. 综合视角可行性分析
    4.2. 设计框架建构
        4.2.1. 微观理论框架分析
        4.2.2. 宏观理论框架分析
        4.2.3. 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理论框架
    4.3. 设计标准形成
        4.3.1. 本能层与设计的物质标准
        4.3.2. 行为层与设计的行为标准
        4.3.3. 反思层与设计的精神标准
    本章小结
5. 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的方法探索
    5.1. 相关方法论分析
        5.1.1. 设计方法分析模型
        5.1.2. 家具设计常用方法分析
        5.1.3. 交互设计方法分析
        5.1.4. 文化工效学方法分析
        5.1.5. 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方法论建构
    5.2. 设计流程规划
        5.2.1. 用户研究
        5.2.2. 情境调研
        5.2.3. 模型提炼
        5.2.4. 文化定义
        5.2.5. 设计创意
        5.2.6. 设计评价
    5.3. 操作方法定义
        5.3.1. 用户研究方法
        5.3.2. 情境调查方法
        5.3.3. 模型提炼方法
        5.3.4. 文化定义方法
        5.3.5. 设计创意方法
        5.3.6. 设计评价方法
    5.4. 设计工具应用
        5.4.1. 情感测量工具
        5.4.2. Nvivo软件分析工具
    5.5. 方法优势归纳
        5.5.1. 与传统家具设计方法比较
        5.5.2. 与交互设计方法比较
        5.5.3. 与社会学、文化研究方法比较
    本章小结
6. 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的实践应用——以现代茶家具设计为例
    6.1. 案例背景
    6.2. 实验分析
        6.2.1. 研究设定
        6.2.2. 研究限制
        6.2.3. 研究要素
        6.2.4. 实验过程描述
        6.2.5. 实验数据分析
    6.3. 模型提炼
        6.3.1. 空间聚集模型
        6.3.2. 行为互动模型
        6.3.3. 协同体验模型
        6.3.4. 文化反思模型
    6.4. 设计创意
        6.4.1. 外层与中层结合—“竹之节”多功能茶凳设计
        6.4.2. 内层与中层结合—“观水品音”茶桌设计
        6.4.3. 内层与外层结合——“分享容器”装饰品设计
    小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建议
        7.3.1. 研究局限
        7.3.2. 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一 交互设计概念的核心观点图示
附录二 动线观察法的操作定义表
附录三 交互设计、文化工效学常用研究方法对比分析表
附录四 北京地区饮茶生活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五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附录六 目标用户的茶室平面图
附录七 目标用户饮茶活动的照片与记录
附录八 饮茶行为的宏观脉络分析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基于公共价值账户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实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社会综合发展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2 公共价值理论基础
    2.1 公共价值理念的提出
    2.2 公共价值概念的界定
    2.3 公共价值的确立及实现
    2.4 公共价值的衡量与政府绩效评估
    2.5 公共价值范式及其研究总结
3 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账户
    3.1 政治价值
    3.2 经济价值
    3.3 文化价值
    3.4 社会价值
    3.5 生态价值
    3.6 社会综合发展的公共价值账户
4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公共价值指数模型
    4.1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2 PVI指标的遴选
    4.3 PVI评价指标的赋权
    4.4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的确立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公共价值的测度
    5.1 我国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指数测算
    5.2 我国省域社会发展水平的公共价值实测
    5.3 社会发展客观公共价值的增进路径
6 贵州省社会发展公共价值的主观评价
    6.1 贵州访谈实录
    6.2 对贵州社会发展的思考
    6.3 公共价值管理对新时期政府工作的要求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公共价值记分卡
附录3 我国28省市1978-2008年公共价值指数

(9)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 ——关系资本建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跨国公司
        1.3.2 跨文化整合模式
        1.3.3 关系资本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篇章结构
    1.7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跨文化冲突和管理研究
        2.1.1 跨文化维度研究
        2.1.2 跨文化商业管理模式对比研究
        2.1.3 跨文化冲突管理理论
        2.1.4 跨文化冲突与管理研究小结
    2.2 跨文化整合模式研究
        2.2.1 跨文化整合的内涵
        2.2.2 跨文化整合理论与模式
        2.2.3 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
        2.2.4 跨文化整合模式研究小结
    2.3 “移民文化适应”理论
        2.3.1 移民文化适应的概念界定
        2.3.2 移民文化适应研究的阶段
        2.3.3 移民文化适应理论与模型
        2.3.4 Berry的移民文化适应理论
        2.3.5 移民文化适应的归因与影响因素
        2.3.6 移民文化适应理论研究小结
    2.4 “关系资本”理论
        2.4.1 关系研究
        2.4.2 社会资本
        2.4.3 社会资本与关系及关系资本的关联
        2.4.4 关系资本研究
        2.4.5“关系资本”理论研究小结
    2.5 本章总结
3 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机理
    3.1 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
        3.1.1 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特征
        3.1.2 跨国公司文化冲突表现
    3.2 基于关系资本建构的跨文化整合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3.2.1 外部性因素:政府关系、消费者(顾客)关系、合作者(竞争者)关系
        3.2.2 内部性因素:内部员工关系、企业与员工关系
        3.2.3 系统性因素:母、子公司关系
    3.3 跨文化整合模式对关系资本建构的影响分析
        3.3.1 融合模式
        3.3.2 隔离模式
        3.3.3 同化模式
        3.3.4 移植模式
    3.4 本章总结
4 研究过程分析
    4.1 理论抽样
        4.1.1 抽样原则
        4.1.2 抽样企业
    4.2 数据收集
        4.2.1 案例问题与访谈提纲设计
        4.2.2 数据收集程序
        4.2.3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4.3 本章总结
5 案例研究:命题假设检验
    5.1 中美文化差异分析
    5.2 IT行业分析
    5.3 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及关系资本状况案例研究
        5.3.1 融合模式——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5.3.2 隔离模式——谷歌中国案例分析
        5.3.3 同化模式——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5.3.4 移植模式——微软(中国)公司案例分析
    5.4 案例检验及分析
    5.5 本章总结
6 访谈研究:命题假设的进一步检验
    6.1 访谈检验与分析
        6.1.1 访谈的基本状况
        6.1.2 得到检验支持的命题假设
        6.1.3 没有得到检验支持的命题假设
    6.2 访谈对研究结果的修正与分析
        6.2.1 研究结果的修正
        6.2.2 修正原因分析
    6.3 命题假设不成立原因分析
    6.4 本章总结
7 研究结论、管理启示和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管理启示
        7.2.1 在华跨国公司以建构延续性关系资本为目标,进行动态的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
        7.2.2 在华跨国公司以建构基于信任的异质性关系资本为内容,进行差异化的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
    7.3 研究展望
        7.3.1 跨文化整合的地域因素
        7.3.2 研究主体的扩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安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案设计
        1.3.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设计
        1.3.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2.1.1 “城”、“乡”概念界定
        2.1.2 均衡配置
        2.1.3 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2.1.4 公共资源内涵的规范性思考
    2.2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
        2.2.1 公正理论
        2.2.2 福利经济学的均等化理论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3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分析
        2.3.1 均衡配置的目标
        2.3.2 均衡配置的标准
        2.3.3 均衡配置的条件
第3章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演进过程及现状探析
    3.1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
        3.1.1 计划经济时期
        3.1.2 改革开放以后
    3.2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影响性分析
        3.2.1 价值分析
        3.2.2 经济分析
        3.2.3 政治分析
    3.3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表现
        3.3.1 社会保障资源配置失衡
        3.3.2 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失衡
        3.3.3 社会福利资源配置失衡
        3.3.4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3.3.5 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失衡
第4章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4.1 以城市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模式
        4.1.1 经济资源配置模式
        4.1.2 文化资源配置模式
        4.1.3 公共产品配置模式
    4.2 城乡二元化制度安排的影响
        4.2.1 城乡二元化的居民身份制度
        4.2.2 城乡二元化的公共财政制度
    4.3 农村居民公共资源诉求能力弱
        4.3.1 对资源配置知情权缺失
        4.3.2 对资源配置监督权不足
        4.3.3 对资源配置参与度不高
第5章 国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制度安排及经验借鉴
    5.1 典型发达国家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制度
        5.1.1 美国
        5.1.2 西欧
        5.1.3 日本
    5.2 发展中国家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制度
        5.2.1 巴西
        5.2.2 印度
    5.3 国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经验启示
        5.3.1 正确处理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发展关系
        5.3.2 着重强调财政在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中的投入力度
        5.3.3 积极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农村经济建设
        5.3.4 建立健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法律体系
第6章 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设计
    6.1 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切入点
        6.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1.2 农村基础教育建设
        6.1.3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
        6.1.4 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
        6.1.5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建设
    6.2 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价值准则
        6.2.1 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6.2.2 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6.2.3 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
        6.2.4 体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6.3 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安排设计
        6.3.1 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结合
        6.3.2 实现个人责任和国家责任相结合
        6.3.3 注入城乡共同发展价值理念
第7章 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安排
    7.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资源配置制度
        7.1.1 实现城乡一体化公共资源配置制度的必要性
        7.1.2 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资源配置制度的可行性
        7.1.3 城乡一体化公共资源配置制度的主要内容
    7.2 建立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全民参与机制
        7.2.1 全民参与公共资源配置的作用
        7.2.2 提高城乡居民参与公共资源配置的积极性
        7.2.3 提升农村居民参与公共资源配置的能力
    7.3 建立健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监督机制
        7.3.1 监督公共资源配置的意义
        7.3.2 加强公共资源配置的内部监督
        7.3.3 加强公共资源配置的外部监督
        7.3.4 加强监督的法制建设
    7.4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
        7.4.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7.4.2 建立公平的城乡公共财政分配制度
        7.4.3 实现城乡居民政治权利平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家用电脑走向“个人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02)
  • [2]微机传奇——8台老计算机的前世今生[J]. 司宏伟,王泽宇.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0(06)
  • [3]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D]. 李京京.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电子政务技术使用的负向价值研究[D]. 申万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本地化的游戏网站界面设计研究[D]. 袁利娟.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6]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系统的压力与重构研究[D]. 刘亚龙.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
  • [7]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研究[D]. 唐蕾.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8]基于公共价值账户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实测[D]. 樊梅.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9]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 ——关系资本建构视角[D]. 刘重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12)
  • [10]中国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安排研究[D]. 吴丽丽. 吉林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走向“个人主义”的家用电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