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及新课程案例征文

优秀教学设计及新课程案例征文

一、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征稿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1](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谢文韬[2](2021)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文中认为近代引领着变革潮流的都市,和象征着传统的旧体诗坛之间,看似并不协调,实则存在紧密联系。研究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掘近代旧体诗坛的独特性,从而确立其文学史意义。但旧体诗坛面对近代都市的诸多变革,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到影响,而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适应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面貌。因此需要超越一般文学史书写中常用的机械反映论,避免将旧体诗坛的创作、批评等活动看成都市变革的注脚,单纯从其中寻找涉及近代都市变革的内容的做法,如罗列堆砌与都市某一方面变革相关的诗词作品等,而应将近代旧体诗坛看成由具备不同意志的群体构成的复杂存在,摸索近代旧体诗坛与前代不同的运作机制,寻找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探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先须确定近代都市中与旧体诗坛联系紧密的变革,以及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打下铺垫。首先物质方面,都市交通方式的变革让诗人们的出游、交际大为便捷;通讯媒介变革与诗人的谋生、求知与济世活动紧密相关;交际场所的变革让诗人们有了新的互动空间。其次在社会方面,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给积极入世的诗人们提供了为理想奋斗的机遇;教育体系的变革让在都市中求学、任教成为诗人们的普遍经历;思想风潮的变革则给诗人们走向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指引。正因如此,凡是在近代旧体诗坛稍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变革的都市密切相关,或长住于这些都市,或长期以其为中心活动,或兼而有之。在明确二者的基本联系后,便可考察都市变革背景下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变化。以民国建立、新诗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事件为节点,都市中旧体诗坛的实体依托发生了不同轨迹的走向,这直接影响了旧体诗坛的生存状态。在晚清时期,诗坛与都市政治强人的幕府间联系,较前代质变虽然不多,量变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进入民国后,这种联系却突然断裂。而报刊在晚清民初经不同诗人群体的努力,逐步被旧体诗坛接受、认可,然而随着新诗的兴起,旧体诗坛在报刊上受到严峻挑战,不得不进行反击,但在关键的论辩方式上,面对以概念定义为逻辑起点的新文学阵营,学衡派为代表的诗坛中坚力量仍保持着以历史经验为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在报刊空间中表现得并不适应,反倒是旧体诗坛基层在论战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自我突破。而近代高等教育机构,长时间内并未表现出与旧体诗坛的特别联系;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旧体诗坛在社会上逐渐式微,它们成为了旧体诗坛延续微弱生命的难得依托。在理清近代都市变革作为背景的影响后,便可将坐标切换至旧体诗坛本身,探讨近代旧体诗坛自身如何在创作潮流、批评活动以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行为上的主动调整以及机制上的自我调适,以适应近代都市的变革。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创作潮流上。首先,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使得诗人们要通过在诗歌创作中表现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来在都市政治场域中生存,甚至获取更多政治资源。虽然这种情况前代也有,但在近代程度可谓达到顶峰。然而不同政治热情、政治目标以及诗歌风格的诗人,在转型幅度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其次,近代都市生活场域的变革,则让各种新名物开始成为书写对象,但不同时期诗坛对新名物语汇所普遍采取的书写模式不同。最开始抱着介绍、夸耀心态的诗人,往往将新名物作为诗歌的主题进行书写;而在新名物被熟悉之后,诗人更多将之作为单位在诗中使用,但保守的诗人,则一直只将其作为背景以减弱对旧体诗歌传统造成的冲击。相较之下,尽管都市思想场域的变革使得新概念语汇同样开始进入诗人的笔下,但旧体诗坛最初普遍没有将之与传统的语汇区分开来,故在书写模式上多与传统典故混同,不过随着诗人文化普及意识的提高,诗人们逐渐会将以诗歌作品总体来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介绍阐释。近代旧体诗坛的批评活动方面也体现了旧体诗坛面对都市变革时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都市中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诗歌批评的形式、对象与本质都在发生变化。形式上,过往单向、个人化的诗话,成为了一种高度公开化、互动化的批评形式,它可由报刊征集素材而生成,能够成为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用各种即时性的反馈手段来影响诗话的创作,批评者在创作诗话时也必须时刻考虑读者,同时它又保持了一定的自身特色,报刊带来的一些互动形式由于其体式传统而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对象上,在没有被某种具有特定观念的特定群体所垄断的都市公共话语空间中,不同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过往累积的诗歌资源会被重新挖掘。而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也随都市中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前代不同。诗歌不再被视为士人的身份象征,甚至不再是知识分子必须掌握,而对诗歌的文学知识的研究、诗歌的鉴赏等,开始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渐渐变得可以独立进行,且渐渐被知识分子所看重。面对近代都市变革,旧体诗坛结构体系的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体现。就诗坛流派而言,“都市型”诗派开始取代“地域型”诗派,成为诗坛主导。就诗人社群而言,过往实地、封闭、主要依赖士人关系网的特点发生改变,在都市的公共空间中更加具有全国意识,对士人关系网有所突破。成员地位取决于存在感,而社群之间界限模糊,比起内部进行活动,向外界公开举办活动变得更为重要。在诗坛的个体层面,都市的风气与社会阶级变革使诗人对于使用诗歌谋取经济利益不再感到可耻,诗歌开始向书画靠近,其交易有走向体系化的趋势,这使得诗人的交际策略和关系网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这些方面来看,近代都市的变革,对于旧体诗坛的整体影响,在于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以及知识谱系层面的专门多元化三点。这些相对于前代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近代旧体诗坛的近代性体现。

徐英卓[3](2021)在《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巴彦县巴彦镇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2019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的颁布与实施,对现有黑龙江省县域高中的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正是以“调整过渡期”中县域高中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和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过程中相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教学策略如何适用于新的教学形势。并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寻找到能真正帮助学生真正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具体分为三章论述。绪论主要从此次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等方面探讨县域高中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方面的教学现状,希望可以提供可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相关概念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现实意义及其教学价值。第二章从相关教学实际情况与问题出发,结合问卷调查及国内相关经验教学实践,分析教学实践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现的具体原因。第三章是详细论述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其中教学原则分为四个方面;教学策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准备部分,其次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实施部分,再次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评价部分。附录部分是两份调查问卷。

谭莹芝[4](2020)在《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指引功能研究 ——以高教社版中职语文教材为例》文中认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语文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人才,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这是中职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教材从单元教学主题与目标的设计、阅读与欣赏篇目的选择、口语交际主题的编写到应用文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处处都有职业特色的编入,教材内容无不体现编者的匠心,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笔者将教材内容在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上起到的作用概括为“职业指引功能”,本文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析中职语文教材职业指引功能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让中职语文教师主动利用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实施职业特色教育。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一线中职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考察中职语文教育的职业特色及高教社版语文教材的使用情况,分析职业特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中职语文教材的一般价值——语文教育功能,进而凸显其独特价值——职业指引功能,明确教材这一功能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从职业理想指引、职业精神指引、职业品性指引、职业能力指引、职业道德指引以及职业发展指引六方面分析中职语文教材职业指引功能的基本内涵。第三部分具体从教材牵涉的话题、描述的场景、描写的人物、口语交际应用文、展示的规范以及讲述的哲理六个方面分别阐述教材在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品性、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职业发展指引方面的具体表现形态。第四部分结合阅读、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阐述教材职业指引功能的实现途径。本研究立足于笔者三年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及案例分析法,了解湖南省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关于“职业特色”的困惑,剖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了解决“职业特色”缺失问题的一个策略即使用教材的职业指引功能,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实现这一功能的途径,能够为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职业特色”提供一些实践参考和借鉴。

王松鹏[5](2020)在《T市城区初中校园美术展览调查 ——以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围绕举办于T市S中学的美术展览,对开展初中校园美术展览做探索性的案例研究。由于T市S中学在T市城区教育教学质量良好,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成就,是T市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因此,特选此校作为具体调研对象。希望聚焦于此校展览的调查,对于正确开展初中校园美术展览做具体案例的剖析解读。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本校展览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根据美术展览的特点、意义、影响以及本校学生、老师、学校的实际情况,剖析数据现象背后的原因,发现展览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办展的经验并提出建议。基于对T市S中学开展校园美术展览的背景,调查了该校开展美术展览的实际情况,调查内容为学生参加展览的目的、美术作品创作情景、投稿作品类型、展览作品后期去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喜爱美术的归因、学生获奖期望、学生通过参加美术展览,美术兴趣变化、美术展览对文化课学习的影响、美术课对美术展览作用等。通过调查,发现该校在举办美术展览的过程中,参加美术展览的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并且他们的参展作品来源于美术课堂,同时学生认为有创意有特点的作品在美术展览中获奖概率大,美术展览也能影响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文化课的学习。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本次美术展览存在征稿启事不完善、投稿人数不多,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的调查和访谈,试图通过对开展校园美术展览的深入研究,从规范开展校园美术展览和有效激励学生的美术兴趣出发,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本次的实际调查,探索现阶段在课标指引下符合本校及T市城区同类学校开展校园美术展览各个要素、环节的关键之处,并提出具体的办展建议,以供T市S中学、同类学校和相关行政机构在今后的美术展览中作为参考。

赵佳[6](2020)在《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转变,我国职业院校越来越关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有效性;语文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能力底子薄弱,缺乏良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缺乏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院校师资队伍知识更新过慢决定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校本教材。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项目教学法强调通过实践来获得并巩固知识,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创新型地引入项目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组织管理等能力,最重要的是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职业院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文章针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带给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和高职语文教学现存问题,分析高职语文教学进行项目教学模式是改革的可行性;分别对两个语文项目教学单元设计及实施过程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高等职业院校语文项目教学改革中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因为项目组织过程缺乏科学性,学生独立学习方式向合作学习方式转变困难;教师进行语文项目教学改革的努力程度和参与课程开发,优化设置教学内容的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总结实践经验,从课程知识结构重置、学生观念转变、教师角色转型及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首先,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找准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点,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结构化,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认真了解学情,精心设计教学项目,创设职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做好课程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多元化评价标准,做好教学反思工作。第三,结合实际开发校本教材。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遵循职业教育发展导向,结合专业特点,开发合适的校本教材。

孙丛丛[7](2020)在《教学类App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洛龙区小学为例》文中指出互联网具有的数据资源丰富、传播方便、传播速度高效、快捷等特点,意味着教育教学领域有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快速的知识更新速度。如何选择更有价值,资源更丰富,且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的学习媒介,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类App,作为语文知识的载体,是一种更加便捷、资源更加丰富的学习媒介。所以本文选取洛龙区部分学校使用的语文学习App—“乐教乐学App”作为研究对象,将小学语文课堂与“乐教乐学App”相结合。针对洛龙区部分学校中,教师将“乐教乐学App”与语文教学及课堂结合的教学实践,对洛龙区部分小学的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引言部分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在“互联网+”的政策推动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要求下,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论文内容概述和研究方法;其次,阐述教学类App的核心概念、产生原因及语文教学App的特点,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调查;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语文教学App对教师、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影响;最后对App在小学语文识字、口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课例实践和整合效果进行分析,从研发人员、学校和教师、家长三方面对App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反思。希望有助于未来其他语文教学类App的设计和使用。

郭辉[8](2020)在《内江市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写作”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兴写作方式,也契合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将微写作纳入语文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地微写作训练,在当前的教学中很有必要。据调查所知,学生的微写作现状并不理想,存在“审题不准确、语言不凝练、主题不突出、层次不分明、逻辑不清晰”等问题;微写作教学也比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普遍存在“缺乏设计感、欠缺教学方法、训练不系统、缺少指导、写作内容比较单一、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微写作教学效果不太乐观。而且,部分学校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微写作教学。由于地域差异和缺乏教学实践,一些研究者提出的策略往往也比较空泛,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未密切结合微写作和微写作教学的特点。本文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和微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以学习动机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多维互动写作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学生发展需要为现实依据,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以内江市的内江二中、内江六中、威远中学、隆昌一中、球溪中学、龙会中学为调查对象,探究了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内江市的教育与学生特点,论文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角度进行思考,构建了教师主导课堂训练、学生自主课下训练和学校引导辅助训练三者相结合的微写作训练模式。针对教师主导课堂训练方式,笔者从微写作的命题方式、训练内容、训练方式、指导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策略阐述,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效果检验和反思,以期对提升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体、高效、个性、多样的微写作教学实施策略与建议,并为相似地区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四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内容与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难点等方面的内容。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微写作的内涵特征和高中微写作教学的内涵特征、意义与依据;第二章深入调查和分析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从命题、训练、指导、评价四个方面对微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微写作中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第三章根据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出教师主导课堂训练、学生自主课下训练和学校引导辅助训练三者相结合的微写作训练模式,并对教师在各种训练形式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操作的方法进行了说明;第四章对所提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实践和反思,并提供一些教学案例。在结语部分,笔者对全文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邓燕[9](2019)在《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变迁的视角,纵向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不同历史时期时代主题对历史知识资源的利用及其相互关系,时代主题影响到各时期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实践。爱国与启蒙、救亡图存和争取民族独立是贯穿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在时代主题影响下,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观念经过了转型、变革、多元化和趋向整合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教育功能的认识取决于对“历史”和“教育”两者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现实定位。晚清时期,在改革与革命、爱国与启蒙的时代主题下,“国族主义”成为影响历史教育观念变革的核心因素。史学传统垂训和资治功能在新时期表现出转型特征,清政府、改革派和革命派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国族”和促进“群觉”,政事教育、爱国观念传播、启蒙与进步、国族意识培养等成为历史教育观的内涵。民初,塑造共和国民成为历史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目标呈现出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取向,历史教育从“历史”和受教育者本身获得其主体性,更为客观化。民主、共和、平等、科学、民治、实用主义、世界主义等成为影响历史教材内容、历史教学组织形式的思想资源。形塑国民革命记忆是国民革命背景下历史教育观念的主题。革命建国下,随着国家意识的强化,革命的主体及国家性质等问题的讨论使得社会各政治派别和民众历史意识勃发。对“革命”内涵的界定及其历史演变主题的关注反映出各党派和民众最为集中的历史知识诉求。国民党国民政府以革命的历史宣示自身正统地位,塑造历史与三民主义的内在联系。抗战救亡背景下强化民族国家认同和推进抗战动员,是国人对于历史教育使命的认识和实践。民族主义成为支配当时历史教育观念的核心观念,历史教育观念趋向整合,它或重新具备道德训诫色彩、或鼓励忠勇武德、或提倡伟人教育,其虽多元化但统一于民族国家认同的旗帜下。各时期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层面的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念呈现互动图景,探讨两者相互影响的机制,尤有必要。从人类历史经验中挖掘、重塑、融汇创新得来的特定价值或实践经验,与社会政治主题相互生发。新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动员方式得以形塑。某些普适性的价值也通过历史教育进一步传播。古往今来,时代主题对于再现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深刻影响到历史话语和历史实践。历史教育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受时代政治和社会文化主题的影响,某些观念成为支配某一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核心因素。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历史变迁呈现出特定阶段人们对历史教育功能的不同认识。

陈清[10](2019)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审题能力研究 ——以登岸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就是语文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标尺。本文对登岸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审题能力现状调查,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影响学生语文审题能力的根本原因及其教学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整体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交代了选题缘由和学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目的,对选用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说明,介绍了相关研究方法。第一章阐释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审题能力现状与问题,从学生试卷样本中的错答题和与审题有关的涂改进行了数据统计,从数据中看出学生的审题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学生学和教师教两因素影响学生审题,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态度是内因,外界环境影响是外因,教师教学风格的侧重和教学理念的偏差也会影响学生审题。第三章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建议。学生要学会克服浮躁、畏难、焦躁等心理,加强自身的心理建设,要排除家长式包办和网络环境影响因素,培养自己独立审题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进行审题方法指导。文章主要是从综合探究、阅读理解、作文三大板块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二、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征稿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征稿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2)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研究回顾
    二、基本概念、边界与方法
    三、章节设置
第一章 变革的近代都市对旧体诗坛的吸引力
    第一节 近代都市物质变革及其吸引力
        一、交通方式:活动距离限制的解除
        二、通讯媒介:谋生、求知与济世的三重诱惑
        三、交际场所:诗歌互动新型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近代都市的社会变革及其吸引力
        一、政治环境:提供为理想奋斗的便利
        二、教育体系:求学、任教成为普遍经历
        三、思想风潮:走向偏离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
    第三节 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状态
        一、长住都市
        二、环绕都市活动
        三、混合型
第二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
    第一节 传统联系从强化到中断: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
        一、晚清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延续发展
        二、民国时期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断裂
        三、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联系从强化到断裂的原因
    第二节 新诗兴起带来命运转折:都市报刊与旧体诗坛
        一、新诗兴起前旧体诗坛对报刊空间的接受
        二、新诗兴起对报刊空间中旧体诗坛的冲击
        三、旧体诗坛中坚力量的论辩方式与局限:对《学衡》杂志的再考察
        四、旧体诗坛基层反击的早期困境:以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为例
        五、旧体诗坛基层的策略转变与局部成功:以天津《益世报》为例
        六、旧体诗坛的反击对新诗阵营基层之影响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生命延续:都市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二、新文化运动后大学课程设置对旧体诗坛的制度保障
        三、新文化运动后大学教师对旧体诗歌互动风气的引导
        四、新文化运动后大学刊物对旧体诗歌创作成果的呈现
第三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歌创作潮流
    第一节 都市政治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政治书写模式
        一、典型积极者的转变:以郑孝胥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二、典型消极者的转变:以陈衍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三、非典型诗人的转变:以沈瑜庆、易顺鼎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第二节 都市物质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名物”书写模式
        一、初步接触时作为诗歌主题
        二、认知成熟后作为表意单位及书写模式复合
        三、回避冲击意识下作为创作背景
    第三节 都市文化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概念”书写模式
        一、与传统典故混同的书写模式
        二、文化普及意识下的书写模式
        三、对不同书写模式的兼采
第四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学批评活动
    第一节 形式的变异:近代报刊空间中诗话文本生成机制的转型
        一、传统载体上诗话文本的生成机制
        二、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素材来源
        三、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反馈修正
        四、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创作标准
        五、传统批评形式的变革对近代诗坛之影响
    第二节 资源的再挖掘:以黄景仁《绮怀》诗的近代传播为典例
        一、传统的诗学话语权与《绮怀》诗的流传程度
        二、都市话语空间中的二次创作与《绮怀》诗的公开流行及范式形成
        三、都市话语空间中的学术批评与《绮怀》诗的讨论升温及地位上升
        四、都市话语空间对前代诗歌资源再挖掘的影响
    第三节 本质的重构:从学校教育角度的考察
        一、学校教学制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二、教科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三、“一般知识分子”诗歌知识的实际表现
        四、诗学本质重定位与诗歌知识体系重构的文学史意义
第五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诗坛流派的兴替:从“门存唱和”谈起
        一、“门存唱和”参与诗派与主导权之间的分离
        二、湖湘诗派被分化与湖湘诗学传承被阻断
        三、桐城诗派被吸收与桐城诗学体系被覆盖
        四、“门存唱和”与“都市型诗派”对诗坛的主导
    第二节 诗坛社群的异变:以都市报刊空间为中心
        一、士人私谊网络内的传统诗人社群
        二、报刊诗人社群组建对士人私谊关系的突破:以“同人录”等文件为中心
        三、报刊诗人社群活动的进一步公开化:以诗歌竞赛为中心
        四、报刊诗人社群的新型结构特征
    第三节 诗坛个人的生存选择:由诗歌交易活动观照
        一、晚清都市与诗歌交易的体系形成
        二、民国都市与诗歌交易的观念变化
        三、诗歌交易活动对诗坛结构之影响
结语 近代都市变革对旧体诗坛的独特影响
    一、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
    二、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
    三、知识谱系层面的多元专门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巴彦县巴彦镇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内涵的评述
        (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现状的研究
        (三)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价值的研究
        (四)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策略的研究
        (五)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评价的研究
    三、问题的提出
    四、研究的目的
    五、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相关概述
    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相关概念阐释
        (一)中华传统文化
        (二)经典
        (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四)研习
    二、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现实意义
        (一)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符合新的高考评价的要求
        (三)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四)符合学生阅读与表达的需求
    三、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有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三)有助于学生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表达
        (四)有助于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素养的提高
第二章 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现状调查及情况分析
    一、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对象
        (二)问卷的统计情况
    二、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问卷数据统计与情况分析
        (一)学生问卷的数据统计与情况分析
        (二)教师问卷的数据统计与情况分析
    三、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学生问题的原因
    四、 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教师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三章 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一、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原则
        (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原则
        (二)以创设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原则
        (三)以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转变为原则
        (四)以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为原则
    二、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准备
        (二)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研习的教学实施
        (三)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评价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指引功能研究 ——以高教社版中职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五、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职业指引功能:中职语文教材的独特价值
    第一节 中职语文教育的职业特色考察
    第二节 中职语文教材的一般价值:语文教育功能
    第三节 中职语文教材的独特价值:职业指引功能
第二章 中职语文教材职业指引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第一节 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理想指引功能
    第二节 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精神指引功能
    第三节 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品性指引功能
    第四节 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能力指引功能
    第五节 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道德指引功能
    第六节 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发展指引功能
第三章 中职语文教材职业指引功能的表现形态分析
    第一节 教材牵涉的话题具有职业理想指引功能
    第二节 课文描述的场景具有职业精神指引功能
    第三节 课文描写的人物具有职业品性指引功能
    第四节 口语交际应用文具有职业能力指引功能
    第五节 教材展示的规范具有职业道德指引功能
    第六节 课文讲述的哲理具有职业发展指引功能
第四章 中职语文教材职业指引功能的实现途径分析
    第一节 结合相关课文的阅读教学实现职业指引功能(附案例)
    第二节 结合教材中口语表达教学实现职业指引功能(附案例)
    第三节 结合教材应用文写作教学实现职业指引功能(附案例)
    第四节 结合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实现职业指引功能(附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T市城区初中校园美术展览调查 ——以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校园美术展览的研究现状
        1.2.2 对文献资料的评析
    1.3 研究方法
        1.3.1 调查研究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展览
        1.4.2 校园美术展览
        1.4.3 美术展览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解读
    1.5 研究思路
2.T市S中学开展校园美术展览的背景
    2.1 T市S中学对美术教育工作的规划
    2.2 T市S中学美术展览的基本信息
    2.3 T市S中学近三年校园美术展览的开展情况
    2.4 T市城区同类学校开展校园美术展览的情况
3.T市S中学校园美术展览调查
    3.1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的实施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法
        3.1.4 调查问卷内容
        3.1.5 调查数据统计
    3.2 美术展览参展作者与作品
        3.2.1 参展作者
        3.2.2 参展作品
    3.3 美术展览征稿、投稿、入选
    3.4 美术展览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作品获奖
        3.4.1 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归因
        3.4.2 美术展览的评奖标准
        3.4.3 学生对获奖的知情
        3.4.4 参展作品类型与获奖间关系
    3.5 学生对举办美术展览频率的期望
    3.6 美术课对美术展览的作用
    3.7 美术展览对学生的影响
        3.7.1 学生通过参加美术展览的方式,美术兴趣变化
        3.7.2 美术展览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3.7.3 美术展览对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影响
4.与T市S中学及城区同类学校美术教师访谈
    4.1 访谈结果整理
        4.1.1 访谈一
        4.1.2 访谈二
        4.1.3 访谈三
    4.2 访谈结果分析
5.对T市S中学及城区同类学校开展校园美术展览的建议
    5.1 完善展览流程,增强展览的专业度
        5.1.1 增加展览讲解、现场演示等环节
        5.1.2 加强美术展览的宣传工作
        5.1.3 为美术展览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和办展流程
        5.1.4 建立与专业美术馆的合作关系,制定校馆联合制度
    5.2 合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
    5.3 规划美术展览的空间,选择合适的展览方式
    5.4 增强学生作品的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
    5.5 完善美术展览的评价体系
        5.5.1 对学生参展作品的评价
        5.5.2 对展览过程的评价
        5.5.3 对展览效果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T市S中学学生调查问卷样
附录二 :与T市S中学及城区同类学校美术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T市城区初中校园美术展览策划书
附录四 :T市S中学校园美术展览集锦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因
    1.2 理论依据
        1.2.1 研究方法的创新
        1.2.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2.3 研究角度的创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行动研究法
        1.4.2 横向比较研究法
        1.4.3 文献研究法
2 高职语文教学进行项目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2.1 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 高中语文课改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影响
    2.3 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的优势
    2.4 高职语文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
        2.4.1 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4.2 项目教学改革教师适应性不足
        2.4.3 缺乏合适的项目教学校本教材
3 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实施案例及经验分析
    3.1 案例一《旅游应用语文》项目教学单元设计
        3.1.1 项目设置依据
        3.1.2 项目实施过程设计
        3.1.3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2 案例二国学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项目实施过程设计
        3.2.1 项目教学目标设置分析
        3.2.2 项目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3.2.3 项目实施过程设计分析
        3.2.4 项目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4 基于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4.1.1 创设职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1.2 要找准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点
        4.1.3 加强知识的结构化
    4.2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4.2.1 充分做好项目实施准备工作
        4.2.2 提高教师课堂掌控力
        4.2.3 多元化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4.2.4 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4.3 结合实际开发校本教材
        4.3.1 课程性质分析
        4.3.2 教材改革思路分析
        4.3.3 教学内容重置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教学类App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洛龙区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推动互联网教育新发展
        1.1.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内容概述
    1.5 研究方法
2 教学类App发展历程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教学App的概念
    2.2 教学App产生的原因
        2.2.1 硬件技术提升,智能手机普及
        2.2.2 软件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新需求
    2.3 语文教学App的特点
        2.3.1 移动性
        2.3.2 智能性
        2.3.3 互动社交功能
        2.3.4 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服务
    2.4 国内外现状研究
        2.4.1 国内现状
        2.4.2 国外现状
    2.5 信息技术教学的未来走向
        2.5.1 政策利好,互联网教育成发展重点
        2.5.2 教育科技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学类App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对象
        3.1.1 学生问卷
        3.1.2 教师问卷
        3.1.3 家长问卷
    3.2 调查过程
        3.2.1 编写调查问卷,进行访谈
        3.2.2 实地听课考察
    3.3 现状调查结果及影响
        3.3.1 App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3.3.2 App对学生的影响
        3.3.3 App对家长的影响
4 教学类App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4.1 识字教学实践
        4.1.1 游戏识字
    4.2 口语教学实践
        4.2.1 App引导下的口语实践
    4.3 阅读教学实践
        4.3.1 单元教学设计
        4.3.2 课前准备
        4.3.3 课堂落实
        4.3.4 课后练习
        4.3.5 具体教学设计
5 App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反思
    5.1 研发人员方面
        5.1.1 关注学生身心及认知发展需求
        5.1.2 关注内容,不可忽视的“语文性”
        5.1.3 科学合理评价互动
    5.2 学校和教师方面
        5.2.1 严格把关,科学筛选
        5.2.2 关注学生,德育结合
        5.2.3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5.3 家长方面
        5.3.1 监督协作,共同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内江市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
第一章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内涵与依据
    第一节 微写作的内涵与特征
        一、微写作内涵与特征的探究
        二、微写作内涵与特征的总结
    第二节 微写作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一、微写作教学的内涵
        二、微写作教学的特征
    第三节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意义与依据
        一、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意义
        (一)助力学生自我成长
        (二)促进教师素养提升
        (三)丰富写作教学形式
        二、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
第二章 内江市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
    第一节 内江市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准备
        二、调查实施
        三、调查结果
    第二节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现状分析
        二、影响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因素
        三、内江市微写作教学现状分析总结
第三章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提升策略
    第一节 教师主导课堂训练
        一、实施作用
        二、实施原则
        (一)学生主体原则
        (二)目标明确原则
        (三)方法多样原则
        (四)及时反馈原则
        (五)课堂精微原则
        三、实施策略
        (一)命题多样化
        (二)训练目标化
        (三)指导具体化
        (四)评价多元化
    第二节 学生自主课下训练
        一、实施作用
        二、实施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二)文学性原则
        (三)多样性原则
        (四)评价性原则
        三、实施策略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写作自主训练
        (二)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微写作自主训练
    第三节 学校引导辅助训练
        一、利用各种活动,创设教学环境
        二、利用课程规划,提供时间保证
        三、利用学校设施,营造阅读氛围
第四章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的实施与案例
    第一节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与案例
        一、教师主导课堂微写作训练模式的实践
        二、以小组为单位的微写作自主训练实践
        三、以个人为单位的微写作自主训练实践
    第二节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实践反思
        一、对教师主导课堂训练策略的反思
        二、对学生自主课下训练策略的反思
        三、对学校引导辅助训练策略的反思
        四、对将网络引入微写作训练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表(学生版)
附录2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表(教师版)
附录3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问卷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微写作作品展示(文字)
附录5 :学生微写作作品展示(图片)
致谢

(9)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
    第二节 论文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取向
        一、关于“时代主题”概念
        二、关于“历史教育”概念
        三、关于“历史教育观念”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思路、创新点和意义
第一章 建构国族:20世纪初历史教育观念的转型
    第一节 经史为本与王朝新政:中体西用的历史教育观念
        一、政事学:史为资治
        二、考治求兴:清政府历史教育中的进化逻辑
    第二节 改革派与西方史政视域下的现代国家政治启蒙
    第三节 革命派与“民族主义”历史意识的塑造
    第四节 国族意识与促进群觉:历史教育重心的变化
第二章 塑造国民:再造共和与民初历史教育观念的变革
    第一节 民初教育思潮的激荡与历史教育观念的革新
    第二节 共和基础:“民史”教育与科学、民主等价值渗透
        一、学生本位、社会本位:“民史”教育与科学观念
        二、平民主义与历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三、文化史观:“民主”与“平等”的历史编纂视角
    第三节 共和国民资格:历史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发现
        一、历史教育与“爱国”观念建构
        二、历史教育与共和国民的养成
        三、历史教育与“世界意识”的培养
第三章 形塑革命记忆:国民革命与历史教育观念的多元竞争
    第一节 重建国家主体性: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与历史教育
    第二节 革命与阐释:历史意识及史观竞争
        一、唯物史观与革命的历史意识塑造
        二、历史阐释的竞争——民生史观与唯物史观
    第三节 中外革命经验与改编:通俗史学与多样政治诉求
        一、革命史的塑造与社会运动史的传播
        二、“弱小民族”叙事与民族独立历史意识的表达
    第四节 革命与正统:三民主义与历史的内在统一性塑造
第四章 强化民族国家认同:抗战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整合倾向(上)
    第一节 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民族主义与历史教育
        一、民族主义:现实需要与历史教育的强化
        二、对他国历史教育观念和实践的借鉴
        三、历史教育与民族性
        四、侧重本国史: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宣扬
    第二节 民族目标认同——民族复兴与历史教育
        一、阐扬国荣:民族复兴目标下的学校历史教育
        二、纪念国耻:历史创伤与民族复兴意识的激发
        三、树国榜样:民族独立运动、复兴史的宣传教育
        四、殊途同归:“民族解放”与中共革命史塑造
    第三节 国族认同——历史教育与边疆的再建构
        一、历史教育视角:成为问题的边疆
        二、专门化课程:“边疆”与“民族”的历史建构
        三、求同抑异:在地化的边疆历史教育观
第五章 推进抗战动员:抗战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整合倾向(下)
    第四节 国防动员与历史教育
        一、国防动员:“备战历史教育”
        二、坚持抗战:反帝反投降的历史教育观
    第五节 民众动员与历史意识塑造
        一、民众认知需求维度:民众历史意识引导
        二、民众知识普及维度:社会化历史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三、民众政治觉醒维度:群众史观与“人民”为主体的叙事
        四、民众使命意识维度:“人民代表民族”与中共的历史意识塑造
        五、互动中的塑造:历史哲学化与民众历史认知需求
第六章 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互动微观考察—以英雄人物教育观演变为例
    第一节 晚清民国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编写概况
    第二节 “人的隐退”:民初历史教育观念的一种趋向
    第三节 抗战动员与英雄、伟人教育观的凸显
    第四节 英雄人物叙事策略与社会、政治诱因
余论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历史教育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作为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教育
    第二节 作为政治动员工具的历史教育
    第三节 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念变迁
        一、时代主题变迁与历史教育观念的特征
        二、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变迁的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审题能力研究 ——以登岸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
    四、相关说明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审题能力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审题能力现状分析的依据
        一、样本的选择
        二、分析类目和分析单元的选择
        三、分析类目和分析单元的确定
    第二节 从学生错答看审题能力
        一、从学生错答题看审题能力现状
        二、从错答看审题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从与审题有关的涂改看审题能力
        一、从与审题有关的涂改看审题能力的现状
        二、从与审题有关的涂改看审题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失误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生的原因
        一、个体差异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周边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教师的原因
        一、教学风格差异存在的问题
        二、不同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建议
    第一节 对学生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
        二、排除外界干扰因素
    第二节 对教师的建议
        一、“综合探究”审题建设
        二、“阅读理解”审题建设
        三、“作文”审题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征稿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2]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D]. 谢文韬. 浙江大学, 2021(02)
  • [3]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巴彦县巴彦镇高中为例[D]. 徐英卓.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指引功能研究 ——以高教社版中职语文教材为例[D]. 谭莹芝.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T市城区初中校园美术展览调查 ——以S中学为例[D]. 王松鹏.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6]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 赵佳. 洛阳师范学院, 2020(07)
  • [7]教学类App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洛龙区小学为例[D]. 孙丛丛. 洛阳师范学院, 2020(07)
  • [8]内江市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 郭辉.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D]. 邓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审题能力研究 ——以登岸小学为例[D]. 陈清. 湖南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优秀教学设计及新课程案例征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