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的坏习惯是公开的

男孩的坏习惯是公开的

一、男生坏习惯大公开(论文文献综述)

樊晓琳[1](2021)在《中职学生反学校主流文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鑫[2](2021)在《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一项人类学的教育考察》文中提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基本要求,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凉山彝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备受关注,而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成为一线教师最常提及的难点。为了研究“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研究采用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以“参与型局外人”的角色和客位视角对凉山彝族地区Z小学的小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4个月的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探析了以下四个子问题:第一,“差吗”,即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究竟有何表现?通过田野观察,记录并描述了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以及不同年龄、性别等学生之间的行为习惯差异,印证了最初调研时所了解到的学生行为习惯差。第二,“难吗”,即学校采取了怎样的行为习惯教育,效果如何?作为一种富有权力的规训机构,学校采用了分配艺术、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全景敞视主义等规训手段。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呈现出适应与发展的样态,而另一部分学生进行着抗争与排斥,导致学校行为习惯规训教育陷入困境。第三,“是这样吗”,即凉山彝族小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习惯?基于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视角,他们有着实用主义、可视主义、集体主义等独特的行为习惯认知及实践逻辑,并在内心深处是一个“行为-情感的矛盾体”。第四,“为什么难”,即凉山彝族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围绕“难”字,本研究从三个阶段对难点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一,对难点进行审视,找到了分析路径——文化环境。第二,对难点进行剖析,分析了四个文化要素——根深蒂固的社会群体惯习、严重缺失的家庭文化资本、时紧时松的学校管理体系和群体盛行的学生“野性”文化。第三,对难点进行总结,提出了三个论点——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文化再生产的结果,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差是文化冲突的结果,凉山彝族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文化排斥的结果。针对上述所呈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凉山彝族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三个思考路径——在多元文化中融合、用后喻文化来反哺、形成共同体以维持。

李涵[3](2021)在《心育视角下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 ——以平度市X职业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滕秀丽[4](2021)在《依恋焦虑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 ——孤独感和自我控制的作用》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非实验设计研究方法中的问卷法,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几所院校选取720名被试,探讨了依恋焦虑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探讨了孤独感和自我控制在依恋焦虑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的作用。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依恋焦虑分量表、孤独感量表、自我控制量表、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问卷的信效度良好,适合于本次研究。2.大学生孤独感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显着。3.大学生依恋焦虑在年级上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大一年级依恋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大四、研究生及以上。大二年级依恋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生及以上。4.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生理损伤维度在性别差异显着,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和认知失败维度在是否独生上差异显着,表现为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生理损伤维度在是否恋爱上差异显着,表现为有过恋爱经历高于没有恋爱经历。5.大学生自我控制总分、冲动控制、健康习惯以及节制娱乐维度在性别检验上的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大学生自我控制及其健康习惯维度在年级上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研究生及以上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6.依恋焦虑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正相关。依恋焦虑与孤独感正相关。孤独感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正相关。自我控制与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负相关。自我控制与孤独感负相关。依恋焦虑与自我控制负相关。7.依恋焦虑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孤独感在依恋焦虑与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之间起中介作用。即依恋焦虑的大学生通过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增加了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自我控制调节依恋焦虑对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这条路径。具体来说,与高自我控制的大学生相比较,较低自我控制的依恋焦虑个体经由孤独感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预测作用更加显着。

徐沛[5](2021)在《恐慌情绪背景下青少年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往的研究表明,恐慌情绪对从众行为有一定影响作用,但是恐慌情绪背景下青少年从众行为的具体影响因素,在前人的研究中并没有系统地罗列出来。本研究随机选取了扬州某中学50名在校高中生作为被试,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让每位被试在影视片段观看中诱发情绪,通过生物反馈仪的生理反馈结果以及被试的主观体验验证目标情绪被激活,通过设计三种不同条件下的逃亡游戏探究青少年恐慌情绪背景下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就人格特质与从众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一,要求每名被试者观看十分钟逃亡主题电影《末日崩塌》里的影视片段,在观看该影视片段过程中采用八通道生物反馈仪采集他们的生理指标,包括皮电(SC)和皮温(Temp)、血容量(BVP)幅值和血容量(BVP)频率、呼吸(REP)幅度和呼吸(REP)频率,以检验情绪被激活的水平和有效性。研究二,通过E-prime 2.0设计三个实验,收集被试在恐慌情绪被激活的情况下逃亡路线选择的行为数据,通过数据结果分析该情绪下不同条件对被试从众行为的影响。研究三,在整个研究期间给所有参与实验的被试发放大五人格问卷,通过大五人格问卷调查结果结合研究二的行为数据,探究人格特质与从众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被试在观看影视片段期间的呼吸(REP)、血容量(BVP)幅值和频率、皮电(SC)以及皮温(Temp)等生理指标发生显着变化。研究二的行为指标结果表明:信息的权威性、性别因素以及情境中客观条件的差异均对青少年的从众行为有影响。研究三的数据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从众行为与人格特质有关。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发现:(1)被试在观看提供的实验材料视频片段的过程中有较高水平的生理唤醒,且被试有恐慌情绪产生。(2)青少年在恐慌情绪下的从众行为与接受到的权威性信息指向有关,且对于权威的迷恋程度较高,但是在发现权威性信息有偏差时会明显降低对权威性的信任度,再次做出选择时会更坚定自己的想法。(3)青少年的从众行为与性别因素有关,当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选择有差异时,男生更倾向于跟随男性的选择,女生更倾向于跟随女性的选择,且性别因素对男性的从众行为影响不明显,当从众结果并未达到预期时,女生会更偏向男性群体的选择。(4)青少年的从众行为受不同情境影响,一般而言,在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情境下,青少年的从众行为更明显,达到预期目标后,其从众行为会明显增加;在客观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有额外风险因素时,往往会进行理性判断;若从众行为达到的目标与预期目标相冲突时,往往会从利弊角度出发做出决定。(5)青少年的恐慌情绪和从众行为与人格特质有关。青少年的从众行为与尽责性维度呈显着负相关,外倾性维度与权威迷信度呈显着正相关。

纪若玲[6](2021)在《中职学校校园欺凌影响因素及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校园欺凌行为在中职学校里频繁发生,这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危害到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中职学校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区,更应该引起社会各主体的关注以及重视。因此,为了让中职学生能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进行预防治理。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中职学校校园欺凌展开研究,旨在了解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现象,分析影响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防治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的建议。本研究结合文献梳理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编制了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调查问卷,通过对广东省部分中职学校的师生进行调查,最终获得1125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5版软件对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cs回归验证,得出以下结论:在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的现象研究中发现:(1)当前广东省中职学校欺凌行为普遍存在,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关系欺凌。(2)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对欺凌行为的认知程度较浅;学生、教师和家长在处理欺凌行为时无法采取正确的解决方式。(3)欺凌行为在性别和年级上均呈现显着差异,其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发生欺凌行为,中职一年级显着低于中职二年级和中职三年级。同时,在中职学校校园欺凌现象生成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中职学校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个人因素,包括中职学生的生理影响、性别差异、性格问题、对校园欺凌的认知不足以及道德法规意识淡薄;二是家庭因素,包括家庭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条件不一、家庭结构失衡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三是学校因素,包括校园风气不良、师生关系紧张、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监管制度与防治机制的缺位;四是社会因素,包括校园周边不良环境、大众网络不良传播、社区治安管理不当、法律规范不足。基于以上的原因,并参考优秀的中职学校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防治措施,提出了以下针对性预防与治理建议。在预防方面,主要是做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提高中职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优化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建设中职学校内外的安全防范制度;在治理方面,主要是采取有效的惩罚力度、做好欺凌者跟踪调查工作、加强被欺凌者心理辅导与干预、完善中职学校校园欺凌防治机制。

罗双明[7](2021)在《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缘起于两个方面:一是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宏观角度的公平因为有制度的保障,最终会通过有力的强制措施逐渐得以实现,而微观角度的公平则需要我们从微观角度进行探讨和回应,同时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恰恰是导致“边缘学生”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二是个人的双重身份经历。“中心生”和“边缘生”双重身份的经历激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是否有人和笔者一样经历过“边缘生”的经历?他们是什么类型的“边缘生”?“边缘生”这一群体在课堂、班级和校园中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处境?他们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边缘生”的身份?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变为“边缘生”的?他们是否具有“中心生”的一面?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广西西北边陲一所乡村小学中的四位不同类型的“边缘”学生为个案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四位“边缘”学生产生的背景包括两大方面,首先是社会背景:当地自然地理因素限制大,经济发展滞后、民族特色文化和优秀育人文化逐渐淡化、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孩子缺少陪伴与监护;其次是学校背景:该村小设施设备逐渐齐全,师资专业水平待提升、班级建设规训意味浓厚,学生缺乏自主发展空间。接着,论文主体部分介绍了四个不同类型“边缘”学生的故事,并根据各个“边缘”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不同理论分别进行了个因分析。具体如下:第一位研究对象:课堂教学“沉睡者”——杨帆。笔者描述了他作为“游离者”和“表演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还介绍了他作为“享受者”和“梦想者”的“非边缘生”的一面。接着运用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从“关心者角色”、“被关心者角色”、“关怀情感和道德情感”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第二位研究对象:同辈群体“自娱者”——覃伶。笔者描述了她作为“独行者”、“另类者”和“期待者”的被班级同学排斥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还介绍了她作为“积极者”的“中心生”的一面。最后笔者运用权力规训和教学机智等理论从教师、家庭和同辈群体角度进行成因分析。第三位研究对象:隐形“被排斥者”——罗强。笔者描述了他作为麻烦“制造者”、“被疏离者”和“继承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介绍他所具有的“闪光者”的一面。最后运用标签等理论从教师、社会和家庭三个角度进行成因分析。第四位研究对象:家庭“寄养者”——莫艺。笔者描述了她作为“消极者”、“缺失者”和“被‘虐待’”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介绍了她作为“被肯定者”的“非边缘生”的一面。最后笔者运用教育公平等理论从教师、家庭和“边缘人”本身进行成因分析。接着,笔者还结合该地区特征从普遍意义上对造成“边缘生”的共因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所有研究和分析,笔者最后探讨了“边缘”学生的转化策略,分别是:社会层面应该吸引农民就近就业,稳定村小师资队伍、加强正向价值观传播,抑制泛娱乐化现象;学校层面应该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去除负面“标签”、加强同辈群体引导,提升异质文化接纳度、缩小家校界限,增加家师沟通频率;教师层面应该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多中心”视角看待“边缘生”,挖掘其闪光点、树立责任意识,多学科教师参与协同育人;家庭层面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父母担任关注者角色、以身作则,父母担任榜样者角色;“边缘”学生自身层面应该对自身“边缘化”处境进行正确归因、成为能够致力于问题解决的高心理弹性者。

师林涛[8](2021)在《南京国民政府儿童年体罚问题研究(1935-1936)》文中认为为谋取儿童福利,国民政府将1935年8月至1936年7月31日定为“全国儿童年”,并成立全国儿童年实施委员会,统领各省市县的儿童年的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程序,儿童年实施委员会在全国各个地方开展了许多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提倡废止儿童体罚,解除教育上关于儿童的一切束缚。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儿童年实施委员会采取各种措施去推进废止体罚,如设置儿童问题播音讲座、印发儿童问题宣传册、成立儿童问题咨询处、组织各地父母会等。除此之外,儿童年实施委员会还呈请教育部下令废止体罚。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局组织小学教育研究会研究讨论“小学废止体罚并解除儿童一切束缚”等问题。一时之间,地方政府、教育局、社会局、儿童年实施委员会通力合作,出台了多项措施整治施行体罚的学校以及教师。各地报刊特设儿童年专刊或儿童栏目报道儿童主题,研究讨论如何废止儿童体罚问题。许多教育改革家和一线教师也积极响应参与,各抒己见,社会呈现出讨论热潮,形成了多份研究报告。教育部汇总各地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全国小学废止体罚解除一切束缚研究报告》,通令各地教育局切实遵行废止体罚。儿童年的废体罚运动,是一场由官方主导在社会领域实施的儿童保护运动。在官方的支持下,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废止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在社会上也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国民思想层面,唤醒社会大众关心儿童教养,号召采用感化的方式训导儿童,切实承担起保护儿童的重任。在实践层面,儿童年废体罚运动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成立父母会,教导家长学习新知识,成为合格的现代父母。在学校领域,建立校长负责制和督导巡查制来推动体罚的废止。经过一年的废体罚运动,各地的公开的体罚现象基本消失,逐步建立起新式训育制度。但儿童年的废体罚运动受制于经费、人力、时代等诸多因素,未彻底完成其设定的目标,仍需要长时间去努力。

周璇[9](2021)在《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研究 ——以S市两所农村初中为例》文中提出教育惩戒作为一种常规的教育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教育产生之日就存在于教育场域之中。现代社会赏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出台,使得教育惩戒这种悠久的教育手段重新被审视。教育惩戒的使用要遵循教育的原则,追求教育的价值、采用艺术的手段。在理论阐释部分,重点研究教育惩戒的内涵及其同体罚之间的区别。深入剖析教育惩戒在农村初中学校教育中所存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情性以及合道德性要义。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古今中外关于教育惩戒发展历程和思想观念变化,由古代体罚为主普遍盛行到近代惩戒变得温和,而今教育惩戒合法化与人性化的融合三个阶段。并指出农村初中教育的特殊性与农村初中学校实施教育惩戒的意义,为教育惩戒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践调查部分,以S市的两所农村初中的部分学生及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围绕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制度、师生对教育惩戒的认知、实施的主体、实施的原因、实施的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六个维度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实施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制度不完善;农村初中教师对教育惩戒实施的认知有偏差;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的主体缺乏力量整合;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依据主要依照个人经验;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方式不妥当;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欠缺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农村学校管理缺乏规范性;农村初中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不足;农村学校教育缺乏有效的家校合作。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初中实施教育惩戒的改进策略: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及相关学生管理制度要注重激励性;农村初中要加强教师对教育惩戒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与培训;农村初中教育惩戒主体要重视教师惩戒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统一;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依据要合法合规;农村初中教育惩戒要重视家校协同配合。

母栏方[10](2020)在《基于《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的任务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务型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已在二语教学实践中显示出诸多优势。任务环作为任务型教学承上启下的中心环节,是决定任务型教学好坏的关键。目前,对外汉语口语课的任务环研究仍然不多,为本文留下了研究空间。本文以《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教材中任务环阶段任务的数量、类型、操作形式以及任务设计的系统性、典型性和文化性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该教材进行任务型口语教学设计,并通过课堂实践进行反思,探讨如何做好任务环阶段中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优化实施过程。最终,从教材编写层面总结《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任务环阶段任务的优缺点,对口语教材任务设计与编写提出建议;从教学实践层面总结在任务实施前期以及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对任务的实践环节提出建议。

二、男生坏习惯大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男生坏习惯大公开(论文提纲范文)

(2)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一项人类学的教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行为习惯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1.1.2 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视
        1.1.3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1.1.4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备受关注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学生行为习惯的相关研究
        1.4.2 已有研究的主要贡献
        1.4.3 已有研究的发展趋向
        1.4.4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1.5 概念界定
        1.5.1 行为习惯
        1.5.2 良好行为习惯
        1.5.3 凉山彝族
    1.6 研究设计
        1.6.1 田野点的确定
        1.6.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6.3 研究者的角色
        1.6.4 收集资料的方法
        1.6.5 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式
    1.7 理论基础
        1.7.1 文化再生产理论
        1.7.2 规训理论
2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
    2.1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历程
        2.1.1 道德齐礼,维护秩序
        2.1.2 新旧冲击,移风易俗
        2.1.3 爱国自强,严肃纪律
    2.2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的特点
        2.2.1 行为习惯教育目的功能化
        2.2.2 行为习惯教育形式非正式
        2.2.3 行为习惯教育方式单一化
        2.2.4 行为习惯教育内容侧重化
    2.3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2.3.1 制约与依存
        2.3.2 传承与发展
3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3.1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好与差
        3.1.1 道德习惯上的“听话懂事”与“破坏规矩”
        3.1.2 学习习惯上的“勤奋好学”与“无所事事”
        3.1.3 生活习惯上的“勤劳独立”与“不讲卫生”
    3.2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差异大
        3.2.1 男生的行为习惯更差
        3.2.2 高段学生的行为习惯更差
        3.2.3 学生面对女教师的行为习惯更差
        3.2.4 学生面对汉族教师的行为习惯更差
4 凉山彝族小学行为习惯规训教育
    4.1 学校的规训与惩罚
        4.1.1 分配艺术
        4.1.2 层级监视
        4.1.3 规范化裁决
        4.1.4 检查
        4.1.5 全景敞视主义
    4.2 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4.2.1 学生行为习惯的转变
        4.2.2 学校常规管理的有序化
        4.2.3 家长认可度的提升
    4.3 学生的抗争与排斥
        4.3.1 管教与挑战——反抗
        4.3.2 当面与背面——逃避
        4.3.3 隔离与回归——反弹
        4.3.4 行为与思想——异化
5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认知及实践逻辑
    5.1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认知逻辑
        5.1.1 实用主义
        5.1.2 可视主义
        5.1.3 集体主义
    5.2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实践逻辑
        5.2.1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实践逻辑
        5.2.2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逻辑
    5.3 凉山彝族小学生内心的矛盾对话
        5.3.1 自卑与自我放弃
        5.3.2 自责与自我逃避
        5.3.3 自然与自我迷茫
6 凉山彝族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难的文化因素
    6.1 大环境下的难点审视——文化环境
        6.1.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6.1.2 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的角逐
    6.2 文化环境中的难点剖析——文化要素
        6.2.1 根深蒂固的社会群体惯习
        6.2.2 严重缺失的家庭文化资本
        6.2.3 时紧时松的学校管理体系
        6.2.4 群体盛行的学生“野性”文化
    6.3 基于文化要素的难点总结——文化再生产、文化冲突与文化排斥
        6.3.1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文化再生产的结果
        6.3.2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差是文化冲突的结果
        6.3.3 凉山彝族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文化排斥的结果
7 凉山彝族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路径
    7.1 在多元文化中融合
        7.1.1 创设多元文化校园环境
        7.1.2 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7.1.3 建立多元弹性评价系统
    7.2 用后喻文化来反哺
        7.2.1 促进行为习惯文化反哺
        7.2.2 建立新型家庭代际关系
        7.2.3 发挥数字媒体积极作用
    7.3 形成共同体以维持
        7.3.1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风气
        7.3.2 开展序列全民教育活动
        7.3.3 建立合作共赢养成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依恋焦虑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 ——孤独感和自我控制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假设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依恋焦虑
        (一)依恋焦虑的概念界定
        (二)依恋有关研究
        (三)依恋的测量工具
    二、孤独感
        (一)孤独感的概念界定
        (二)孤独感有关研究
        (三)孤独感的测量工具
    三、自我控制
        (一)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
        (二)自我控制有关研究
        (三)自我控制的测量工具
    四、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
        (一)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概念界定
        (二)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有关研究
        (三)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测量工具
    五、依恋焦虑、孤独感、自我控制、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
        (一)依恋焦虑和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研究
        (二)依恋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三)孤独感和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研究
        (四)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五)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
    六、以往研究不足
第二章 问卷的测量学鉴定
    一、被试的选择
    二、研究工具的测量学鉴定
        (一)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二)孤独感量表
        (三)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量表
        (四)自我控制量表
    三、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各主要变量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一)依恋焦虑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二)孤独感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三)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差异
        (四)自我控制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差异
    二、各主要变量间的关系分析
        (一)各主要变量的相关矩阵分析
        (二)共同方法偏差
        (三)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四)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
第四章 讨论
    一、大学生依恋焦虑、孤独感、自我控制、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在人口学变量的特征分析
        (一)依恋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分析
        (二)孤独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分析
        (三)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分析
        (四)自我控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分析
    二、各变量关系的讨论
        (一)依恋焦虑对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
        (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三)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恐慌情绪背景下青少年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从众行为的研究综述
        一、从众行为的概念
        二、从众行为的产生因素
        三、从众行为的实验范式
    第二节 恐慌的研究综述
        一、恐慌的概念
        二、恐慌的产生因素
        三、恐慌的诱发范式
        四、恐慌的生理指标研究
    第三节 恐慌情绪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一节 已有研究不足及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假设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研究一: 实验室条件下恐慌情绪的激活效应研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3.1 被试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工具
        3.4 实验程序
        3.5 实验材料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研究二: 恐慌情绪背景下青少年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
        实验一: “权威”和“非权威”信息对从众行为的差异研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3.1 被试
        3.2 实验工具
        3.3 实验设计
        3.4 实验程序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实验二: 性别对从众行为的差异研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3.1 被试
        3.2 实验工具
        3.3 实验设计
        3.4 实验程序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实验三: 不同情境对从众行为的差异研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3.1 被试
        3.2 实验工具
        3.3 实验设计
        3.4 实验程序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研究三: 恐慌情绪对从众行为的影响: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3.1 被试
        3.2 实验工具
        3.3 实验设计
        3.4 实验程序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第四章 总讨论
    一、恐慌情绪被激活的有效性证明
    二、权威信息因素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三、性别因素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四、不同情境因素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五、人格特质与从众行为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 总结论
第六章 建议
第七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职学校校园欺凌影响因素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校园欺凌研究概述
        二、国内校园欺凌研究概述
        三、相关成果评述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的基本内涵
        二、中等职业学校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埃里克森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第六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的现象研究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过程
        一、确定调查目的和访谈目的
        二、选择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三、选择调查对象与访谈对象
        四、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五、分析和统计调查问卷
        六、访谈实施
    第二节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现象的调查结果
        一、欺凌行为主体的基本情况
        二、欺凌行为现状的频数分析
        三、欺凌行为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第三节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现象的调查与访谈小结
第三章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现象的归因分析
    第一节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生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欺凌行为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二、欺凌行为与各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第二节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因素解读
        一、家庭因素
        二、学校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个人因素
第四章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的防治建议
    第一节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的预防建议
        一、做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
        二、提高中职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
        三、优化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四、建设中职学校内外的安全防范制度
    第二节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的治理建议
        一、采取有效的惩罚制度
        二、做好欺凌者跟踪调查工作
        三、加强被欺凌者心理辅导与干预
        四、完善中职学校校园欺凌防治机制
第五章 结语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职学校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调查问卷(学生版)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7)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
        (二)个人的双重身份经历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边缘学生”基本问题研究
        1.“边缘学生”的内涵
        2.“边缘学生”的特征
        3.“边缘学生”的分类
        4.“边缘学生”的后果审视
        (二)学校“边缘学生”实证研究
        1.以学段划分
        2.以场域划分
        3.以城乡区域划分
        (三)研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一)乡村、乡村学校、乡村小学
        1.乡村
        2.乡村学校、乡村小学
        (二)边缘、边缘学生
        1.边缘、边缘学生
        2.相近范畴厘清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观察法
        3.访谈法
        4.实物分析法
        5.个案法
        (二)研究过程
        1.进入树人小学
        2.确定研究对象
        3.资料收集
第1章 社会和学校背景
    一、社会背景
        (一)C乡:自然地理因素限制大,经济发展滞后
        (二)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优秀育人文化逐渐淡化
        (三)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孩子缺少陪伴与监护
    二、学校背景
        (一)学校:设施设备逐渐齐全,师资专业水平待提升
        (二)班级:班级建设规训意味浓厚,学生缺乏自主发展空间
第2章 课堂教学“沉睡者”——杨帆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一)教师情况
        (二)班级情况
    二、“游离者”
        (一)明目张胆搞小动作
        (二)被点名后毫不收敛
        (三)不参与课堂学习
    三、“表演者”
        (一)背着老师搞小动作
        (二)被点名后佯装收敛
        (三)假装参与课堂学习
    四、“享受者”
        (一)同学眼里的好玩伴
        (二)笔者眼中的好少年
    五、“梦想者”
        (一)美好的梦想——“太空人”
        (二)唯一的倾听者——爷爷奶奶
    六、个因分析:基于关怀伦理视角
        (一)关心者角色缺失
        (二)被关心者角色缺失
        (三)关怀情感和道德情感缺失
第3章 同辈群体“自娱者”——覃伶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一)教师情况
        (二)班级情况
    二、“独行者”
        (一)课堂内外独来独往
        (二)来自同学的负面评价
        (三)老师的刻意关注
    三、“另类者”
        (一)不受控制的行为
        (二)奇怪的言行举止
        (三)神奇的个人世界
    四、“期待者”
        (一)期待来自老师的关注
        (二)渴望友情
    五、“积极者”
        (一)课堂积极表现
        (二)课内外积极与老师互动
    六、个因分析
        (一)教师:全方位的控制和教学机智的缺乏
        (二)家庭:资本占有量低
        (三)同辈群体:对异质文化的排斥
第4章 隐形“被排斥者”——罗强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一)教师情况
        (二)班级情况
    二、麻烦“制造者”
        (一)恶劣事件
        (二)恶作剧
        (三)态度戏谑
    三、“被疏离者”
        (一)同辈群体的“背叛”
        (二)同学家长的“隔离”
        (三)老师的有色眼镜
    四、“继承者”
        (一)充满暴力的家庭传统
        (二)对物质的欲望
    五、“闪光者”
        (一)小领导者
        (二)美术特长
    六、个因分析
        (一)教师:负面“标签”的刻板使用
        (二)社会:泛娱乐化现象的冲击
        (三)家庭:榜样的缺乏
第5章 家庭“寄养者”——莫艺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一)教师情况
        (二)班级情况
    二、“消极者”
        (一)课堂上消极无趣
        (二)课下人际关系生疏
        (三)极端的言行举止
    三、“缺失者”
        (一)“我真正的家”
        (二)亲密关系的缺失
        (三)缺乏自信心
    四、“被‘虐待’者”
        (一)“难缠”的家长和“任性”的哥哥
        (二)莫艺的经历
    五、“被肯定者”
        (一)个性者
        (二)热心肠
    六、个因分析
        (一)老师: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二)家庭:剧烈变故导致儿童偏差行为
        (三)边缘人本身:低心理弹性者
第6章 “边缘生”共因分析和转化策略探讨
    一、“边缘生”共因分析
        (一)家庭方面
        (二)学校教师方面
        (三)家校合作方面:家校界限明显,家师沟通频率低
    二、“边缘生”转化策略探讨
        (一)社会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教师层面
        (四)家庭层面
        (五)“边缘”学生自身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南京国民政府儿童年体罚问题研究(1935-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儿童年体罚废止热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体罚问题的整治
        一、国际儿童运动思潮的催化
        二、国民政府的整治
    第二节 中华慈幼协会从事的儿童保护工作
        一、中华慈幼协会对儿童年的筹备
        二、中华慈幼协会对儿童体罚问题的关注
    小结
第二章 强势话语的建构——以儿童年体罚废止讨论为中心
    第一节 儿童刊物办法的制定与教育研究会的建设
        一、儿童刊物办法的制定
        二、全国各地小学教育研究会的成立
    第二节 主张废除体罚者的依据
        一、国外教育理论的误用
        二、体罚对儿童身体的不良影响
        三、体罚对儿童心理的不良影响
    第三节 废止话语对舆论空间的占据
        一、教育改革人士父母必读书单的策划
        二、教育改革人士对体罚废止标语的散发
        三、教育改革人士对育儿书籍出版的支持
    小结
第三章 民间与官方对体罚废止运动的推进
    第一节 政府对体罚废止运动的推进
        一、常规措施:出台多项禁令和派员督查
        二、特设机构:成立儿童年实施委员会
    第二节 知识群体对新育儿观的宣传
        一、知识群体对废止儿童体罚运动的倡导
        二、知识群体对新式训育法的宣扬
    第三节 中华慈幼协会在体罚废止运动中的参与
        一、对儿童教养的重视
        二、对被虐儿童的实际救助
    小结
第四章 嬗变与困顿:儿童体罚废止运动的艰难推进
    第一节 儿童年期间体罚治理问题的实践及成效
        一、地方实践与成效:以江苏省为例
        二、个人实践与成效:以教师刘文修、郑文荣的实践为例
        三、私塾体罚废止问题的整治与成效
    第二节 政府推行体罚废止运动原因
        一、重建国际形象的需要
        二、受国际儿童保护潮流的影响
        三、国家意志扩张的需要
    第三节 儿童体罚废止运动面临的困境
        一、观念的超前与社会的普遍贫困
        二、政府的干预与社会的抵制
    小结
结语
附录 《全国“小学废止体罚苛罚及解除一切束缚”的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致谢

(9)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研究 ——以S市两所农村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教育惩戒规范要求
        (二) 农村初中学生需要教育惩戒约束其不良行为
        (三) 农村教师教育惩戒存在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
        (二) 关于初中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
        (四) 研究评价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教育惩戒的内涵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教育惩戒的内涵
        一、惩戒
        二、教育惩戒
        三、教育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
    第二节 教育惩戒合理性的要义
        一、合法性
        二、合规性
        三、合情性
        四、合道德性
    第三节 中外学校教育惩戒历史的发展变化
        一、古代:体罚为主普遍盛行
        二、近代:惩戒逐渐变得温和与规范
        三、现代:教育惩戒合法化与人性化的融合
第二章 农村初中实施教育惩戒的相关问题思考
    第一节 农村初中教育的特殊性
        一、农村初中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农村初中生的留守儿童现象普遍
        三、农村初中难以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
    第二节 农村初中规范实施教育惩戒的意义
        一、有利于农村初中学校维护校园安全
        二、有利于预防农村初中生的品德失范行为
        三、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素质
    第三节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强化与惩罚理论
        二、集体教育理论
第三章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现状调查—以S市两所农村初中为例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制度现状
        二、农村初中师生对教育惩戒的认知
        三、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的主体
        四、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的原因
        五、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的方式
        六、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对学生的影响
第四章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制度不完善
        二、农村初中教师对教育惩戒实施的认知有偏差
        三、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实施主体缺乏力量整合
        四、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依据主要依照个人经验
        五、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方式不妥当
        六、农村初中教育惩戒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欠缺
    第二节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学校管理缺乏规范性
        二、农村初中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不足
        三、农村学校教育缺乏有效的家校合作
第五章 农村初中实施教育惩戒的改进策略
    第一节 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惩戒及相关学生管理制度要重激励性
        一、依据《新规》制定科学的教育惩戒制度
        二、注重学生规则观念和价值观形成的正面引导
        三、教育惩戒的相关制度应当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 农村初中要加强教师对教育惩戒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一、教师日常学习与教研活动进行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与研讨
        二、教育管理部门要组织专门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第三节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要重视教师惩戒与学生自我教育的统一
        一、学校多主体合理实施教育惩戒
        二、要注重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管理
    第四节 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的依据要合法合规
        一、教师要认真学习各种管理文件,增强法律意识
        二、惩戒要符合相关程序和规范,并做到公开、公正
    第五节 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惩戒方式与尺度要与学生所犯错误相匹配
        一、教师要明确体罚和教育惩戒的界限
        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讲究艺术、技巧
        三、赏与罚有机结合,树立健康成长的标尺
        四、张与弛的有机结合,营造宽严相济的氛围
    第六节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要重视家校协同配合
        一、依据《规则》加强家校协同配合教育
        二、父母对学校规则的重视程度和执行态度是学生的表率
        三、家与校的结合可以打造教育惩戒的有效闭环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 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三 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现状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的任务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任务型”教学理论
        二、“任务环”的界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二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研究综述
        二、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
        三、《体验汉语口语教程》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的任务选择考察
    一、任务数量的考察
        (一) 统计方法
        (二) 统计结果与分析
    二、任务类型的考察
        (一) 统计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二、任务话题的考察
        (一) “话题”的界定标准及统计方法
        (三) 统计结果与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的任务设计的考察
    一、任务的系统性
        (一) 统计方法
        (二) 考察分析
        (三) 考察结果
    二、任务的典型性
        (一) 统计方法
        (二) 考察结果
        (三) 考察分析
    三、任务的文化性
        (一) 统计方法
        (二) 考察结果
        (三) 考察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的任务编写特点与编写建议
    一、《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的任务编写特点
    二、《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任务的编写建议
第五章 《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任务环教学设计与教学启示
    一、“《非诚勿扰》模拟”任务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手机利弊辩论”任务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广告介绍”任务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教学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男生坏习惯大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学生反学校主流文化现象研究[D]. 樊晓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
  • [2]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一项人类学的教育考察[D]. 李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心育视角下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 ——以平度市X职业高中为例[D]. 李涵. 青岛大学, 2021
  • [4]依恋焦虑对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 ——孤独感和自我控制的作用[D]. 滕秀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恐慌情绪背景下青少年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 徐沛. 扬州大学, 2021(09)
  • [6]中职学校校园欺凌影响因素及防治研究[D]. 纪若玲.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7]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D]. 罗双明.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8]南京国民政府儿童年体罚问题研究(1935-1936)[D]. 师林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农村初中教育惩戒研究 ——以S市两所农村初中为例[D]. 周璇. 扬州大学, 2021(09)
  • [10]基于《体验汉语口语教程6》的任务环研究[D]. 母栏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标签:;  ;  

男孩的坏习惯是公开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