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和GIS的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对比

基于遥感和GIS的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对比

一、基于遥感与GIS的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姚洁[1](2021)在《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以梅蓉村、东梓关村等六个村落为例》文中提出研究乡村景观特征有利于对乡村景观资源充分识别、合理利用、有效开发,提高人类行为与环境的相容性,是乡村设计规划的前提与基础。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加快,后续建设出现聚落分散、生境破坏、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在国家乡村振兴与杭州市实施部署“拥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本文以富春江沿岸乡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要素分析与景观格局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乡村景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为同类乡村景观特征研究提供参考。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根据富春江沿岸乡村植被覆盖度及其与江岸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村落:山水边缘型、河流边缘型及沙洲岛屿型,并分析不同岸线特征下乡村的分布情况,整体把握富春江沿岸的乡村景观要素构成。其次,选取梅蓉村、俞赵村、东梓关村、窄溪村、桐洲岛及五丰岛等六个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要素与景观格局两种分析手段,结合微观与宏观、感性与理性、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归纳总结富春江典型村落乡村现状特征。最后,根据典型村落现状特征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自然景观要素、农业景观要素、聚落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及景观格局等五个方面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得出以下结论:(1)沿岸村落分布特征整体呈现出北岸山水边缘型较多,南岸河流边缘型村落较多,沙洲岛屿型村落均匀分布于富阳境内,新桐乡、场口镇段村落分布最密集。(2)沿岸乡村形成“江—农田—聚落—山”、“江—聚落—农田”、“江—沙洲—江”三种山水格局;农田肌理以平田、水田为主;聚落分布形态以“带状”、“块状”为主;街巷肌理以“一字型”、“十字型”、“网络状”为主;人文景观则以农耕文化与商贸文化为主导。沿岸乡村景观格局整体呈现斑块分布相对均匀,土地利用丰富,景观多样性丰富,景观聚集度与蔓延度相对较低,景观斑块形状复杂。(3)典型村落存在五大共性问题:自然基底破坏,侵占江岸肌理;农事边界模糊,削弱水利形态;聚落风貌多样,乡村规划滞后;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优势斑块分散,干扰生态功能。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五大保护与更新策略:(1)保护自然风貌,延续山水格局;(2)明确农田边界,恢复水利设施;(3)分级保护古建,统一聚落风貌;(4)塑造文化场景,强化场所记忆;(5)保持斑块完整,实现生态价值。

姚燕子[2](2021)在《基于国土调查数据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及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原本表现为分布散乱、集约利用程度低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本文以东乡族自治县为研究区,从三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首先,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等方法探索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在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点布局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东乡族自治县农村居民点的布局适宜性情况进行分析;最后,以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和优化类型划分策略为依据,实现农村居民点优化类型的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本论文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在空间上表现为“西南密、周边疏”的特征,而其规模则在空间上表现为“西南冷、周边热”的特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大规模-低密度”、“小规模-高密度”的分布特征趋于显着化;②四个产业布局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点虽集聚于最大规模聚落发展,但在整体上却趋于小规模、破碎化方向发展;③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影响因素下的农村居民点在集聚最大规模聚落发展的同时仍呈破碎化发展。(2)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对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布局适宜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程度较高的区域大多分布于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较好、产业发展多元化的沿洮河综合产业区、特色林果种植区以及文化休闲旅游区等规划区内;而布局适宜性程度较低的区域则集中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差、产业发展单一的旱作农业发展区内。(3)基于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及优化类型划分策略,对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优化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重点发展型与适度发展型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较多,保留发展型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次之,迁移拆并型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最小。对于重点发展型农村居民点而言,一是推进部分农村居民点城镇化发展,二是鼓励其发展优势产业、招商引资;对于适度发展型农村居民点而言,一是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聚落吸引力;对于保留发展型农村居民点而言,一是引导坐落于布局劣势区的农村居民点发展自身影响力,二是控制坐落于布局优势区的农村居民点进一步扩张发展;而迁移拆并型农村居民点由于其自身条件太差,当地政府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其向就近优势聚落迁移发展。

王梦琪[3](2021)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景观认知不足导致的空间策略失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如何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探索能够引导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空间策略提出的景观认知方法,已经成为秦岭北麓景观规划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景观特征评价作为一种景观认知工具引入秦岭北麓景观规划流程中,借鉴景观特征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从区域尺度展开景观认知。首先构建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其次进行了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和景观特征判断两个阶段的研究,得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以及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两方面景观认知结果,最后基于认知结果提出相应的景观空间策略。本论文共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整合归纳,梳理了国内外景观认知以及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地理学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等相关理论与模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借鉴景观特征评价流程框架,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第四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结合室内案头研究内容和实地调研内容,确定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影响景观形成的关键景观特征要素、景观特征描述指标及内容,据此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并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各景观特征类型主要景观特征的描述和分析,以实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以及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第五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结合景观认知内容和景观生态可持续规划目标展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和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实现对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确定保护、保持、强化、恢复、更新5类景观规划政策目标,得到各景观特征类型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据此制定各景观特征类型对应不同政策目标区域的景观发展导则,并提出区域整体景观空间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5种景观特征类型及各类型景观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结果;(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的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景观发展导则及空间策略。

于玲[4](2021)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岭北麓作为平原与山地的生态交错地带,其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中,对秦岭北麓的保护方式多为静态圈层保护,对山区发展的内在需求考虑较少,且规划引导措施落地性较弱,造成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类违建项目层出不穷,不恰当的管控区划方式已成为导致空间管控失效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针对上述空间管控失效问题,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以实现对于秦岭北麓土地资源的有效管控。本文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展开空间管控单元的划分,并提出管控指标与导则。在此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进行对比,提出优化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4部分:(1)通过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指出秦岭北麓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出本学科问题并凝练关键问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空间管控区划以实现秦岭北麓土地的合理利用?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整体性治理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写作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本概况及主要景观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届保护条例及保护、利用规划文件进行梳理,指认现状空间管控区划体系问题(第三章);(3)围绕核心关键问题对国内外不同目标导向、不同功能导向下的管控区划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并与秦岭北麓浅山区空间进行理论匹配性分析;同时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第四章);(4)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实践研究,采用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在核心研究尺度层面展开功能与结构协同管控的空间管控区划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分析的背景,形成管控有效的区划单元结果,并提出相关管控的策略(第五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构建了以功能——结构和参数管控为主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2)划定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单元;(3)提出了空间管控单元导则与具体指标,并制定了管控图则。

冯华梅[5](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和评价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强烈干扰,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构建生态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构建生态网络,不仅可以满足物种生境需求,还可以满足其迁徙、自由扩散的行为需求,具有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随着高强度开发导致小兴安岭出现了森林面积和质量双重下降,进而导致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和种群数量减少等问题。西伯利亚狍作为小兴安岭鹿科动物中的典型代表,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维持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急需进行保护和管理。本文主要是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和评价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首先,以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为典型区域,利用长期野外调查得到的西伯利亚狍出现点,基于Max Ent物种分布模型分析小兴安岭狍生境选择特征,以及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分析狍生境选择特征和生活习性。并且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大数据处理云平台,采用Landsat8-OLI遥感影像,结合光谱、纹理特征和地形特征,对小兴安岭地表覆被进行分类。然后,基于狍生境特征分析结果和小兴安岭地表覆被分类结果构建了狍四类环境因子共13个环境变量,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地表阻力面,划分了狍适宜生境等级和识别了核心生境斑块,采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构建小兴安岭狍生态网络。最后,从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的连接度、结构特征和保护空缺进行分析,评价小兴安岭狍生态网络的空间结构和保护现状。主要结论如下:(1)西伯利亚狍生境选择特征和生活习性:人类干扰因子对狍生境选择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是地形特征、植被特征和景观特征。总体上,狍倾向选择低海拔、坡度平缓和向阳的区域;喜欢森林和农田的景观类型,特别是农田和森林相互镶嵌的景观结构;喜欢高能量和高蛋白食物,以蒙古栎、桦树和山杨为优势树种和远离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2)小兴安岭地表覆被分类结果:从特征变量的贡献率来说,地形特征中的海拔在22个特征变量中贡献率最高;影像的光谱特征包括影像的波段以及光谱指数在影像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改进后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在小兴安岭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兴安岭地表覆被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1.07%,Kappa系数为72.52%。地表覆被类型以林地为主,建设用地分布较少,呈现零星状分布,耕地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中部靠北的平坦地区。(3)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分布特征:小兴安岭大部分区域是西伯利亚狍适宜生境,不适宜生境在局部区域集中,且主要集中于小兴安岭南部区域。西伯利亚狍的36个核心适宜生境斑块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每个核心生境斑块都有2-5条廊道连接,共76条生态廊道,主要分布于黑河市和伊春市与其他行政区相交的区域。36个核心生境斑块和76条生态廊道共同构建了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的生态网络。(4)评价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特征:小兴安岭狍核心生境斑块的连接度都不高;高中心性值的核心生境斑块和生态廊道主要位于小兴安岭中部区域;小兴安岭南部的生态廊道的阻力值高于北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对狍生境的保护存在保护空缺,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北段山区、青黑山林区和小兴安岭南端山区。

马传宇[6](2020)在《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保护区土地资源稀缺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对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分析,引导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合理的布局,促进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高效利用,减少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对土地资源的损耗及其负面影响。本研究以实现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合理扩展为主要目标,在聚落地理学、人地关系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GIS技术,重点探讨了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影响因素以及当前的景观特征,为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提供了对策建议,对提高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为:(1)对青崖寨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农村居民点占地比重较小,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较低,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性差。(2)对保护区农村居民点布局景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农村居民点平均斑块面积较小,斑块密度较大,斑块破碎化指数较高,农村居民点用地过于分散。农村居民点平均斑块面积较高的村落,人均年收入也比较高。(3)研究坡向、海拔、交通、社会发展、人口结构等因素对于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格局的影响。从而发现:居民点大多分布于海拔800-1100m,坡向向南且距离道路较近的区域。(4)通过对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研究。根据居民点自身不同基础条件提出了针对中心村、基础村、零星居民点不同的优化方法,且提出优化进程的不同时期进行不同重点的优化工作方案。

杨柳[7](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延庆山区乡镇空间优化研究 ——以大庄科乡为例》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乡发展逐渐进入存量发展阶段,面对经济高速增长造成严峻的生态问题和传统空间规划体系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纵向衔接横向协调效果较差、多规协调不够和规划管理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国家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规范的试行版,各地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的标准和指南。但因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从理论到实践才刚刚起步,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尤其是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这类直接面向实施的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解决。本文以北京延庆山区乡镇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延庆山区乡镇的空间特点,针对上位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空间管控线、管控分区和管控内容过粗、不适应山区生态保护的精细化要求等问题,基于人地关系论对延庆区级管控线和管控分区在乡镇层级进行调整优化,并借助景观生态学和精明收缩理论对各分区提出优化策略。第一部分为论文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对国土空间规划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和乡镇空间优化进行文献综述;其次提出本文的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二、三、四章,梳理了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乡镇国土空间优化的理论与部分案例,对北京延庆山区乡镇空间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针对性的空间优化策略。本部分在人地关系论、景观生态学和精明收缩等理论基础上,借鉴柳州市香粉乡、北京市兴寿镇和临高县多文镇案例,建立北京延庆山区乡镇国土空间特征分析及空间优化方法体系。在空间特征部分,根据空间类型划分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居民点空间,并总结了不同空间的特征,包括生态空间网络性弱、农业空间破碎度较高等。在优化策略部分,针对延庆山区乡镇特点,对上位规划划定的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以及管控内容提出优化调整策略。第三部分为论文第五章,是北京延庆山区乡镇空间特征及其空间优化的实证研究部分。该部分选取延庆山区大庄科乡为实证研究对象。针对大庄科乡生态空间呈现生态网络化弱等特征对上位规划划定的生态控制线提出具体优化建议;针对农业空间呈现规模较小、破碎度大等特征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提出具体优化建议,针对居民点空间呈现布局分散、风貌缺乏特色性提出具体优化建议。对于生态控制区,构建“七核水路山绿网”生态网络结构,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控制建设活动。对于集中建设区,对建设用地深度挖潜,调整土地使用性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动适老化改造。对于限制建设区,分类引导村庄,适度集约,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空间活力。第四部分为结论。针对延庆山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延庆分区规划划定的空间管控线、管控分区和管控内容过粗,对山区乡镇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基于人地关系论,对延庆山区乡镇管控线优化,根据生态重要性和生态完整性调整生态保护红线,根据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和可达性调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根据地区发展与需求调整城市开发边界。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精明收缩理论,对管控分区空间管控内容细化。生态控制区空间优化,利用生态重要性评价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网络结构,分级保护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建设活动。集中建设区空间优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强化政府引导等方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精明配置。

陈颖异[8](2020)在《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景观指数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加速农村发展的进程中,为了更好的解决人地矛盾,释放土地活力,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整合乡村不合理的用地布局,土地整理工作逐渐体现其重要性。在实施土地整理工作之前,计算区域土地整理潜力是主要的技术手段,在当前的农村空间土地整理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将景观格局应用到实践中。首先,本文通过计算,得出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观察各个潜力区在通榆县的分布情况,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制定优先级;其次,探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和景观格局的相关性,以期使农村居民点潜力的计算方式可以更加客观、易于量化,减少在潜力计算过程中主管因素造成的计算误差。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任务:(1)通过综合因子指数法,选择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要素。并用熵值法衡量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并进行潜力分区;(2)通过使用Fragstats 4.2软件,对通榆县2017年农村居民点遥感数据进行景观格局指数测算;(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和景观指数做相关性分析。最终得出结论:(1)通过计算明显看出,通榆县地处西部的乡镇,整理潜力大于通榆县东部的乡镇;(2)从通榆县各乡镇景观指数主成分的贡献率来看,农村居民点景观的密度、距离与形状所在的主成分贡献较大;(3)通榆县农村居民点的整理与综合景观特征具有很强的负相关性。在农村居民区中具有较大修复潜力的城镇通常具有较小的综合景观特征。

廖琦[9](2020)在《北碚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大量问题的背景下,如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优化调整,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资源,为其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条件是当前乡村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为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急需对北碚区农村居民点进行布局优化。论文以典型的山地城市重庆市主城区之一的北碚区为研究对象,从规模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景观特征三个层面对北碚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现状分析并厘清其被利用时存在的问题。基于“先分区后优化”的差异性优化思路,从“三生功能”视角出发,以村域为单元,对北碚区各村进行主导功能分区,基于分区结果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柳荫镇西河村、静观镇陡梯村、歇马镇东风村、澄江镇史家村、复兴镇三树村、三圣镇德龙村等6个村为样点村,并采用改进潜能模型对样点村的农村居民点发展潜能进行计算,以此为基础划分农村居民点优化类型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进行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实践研究,为北碚区相同类型村庄农村居民点优化提供参考。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从规模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景观特征三个方面对北碚区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目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所存在的问题。北碚区农村居民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高,土地利用粗放;人居环境差,亟待整治;景观破碎,缺乏统筹规划。经测算北碚区所有乡镇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都大于了《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规定的140平方米/人,都呈现出用地粗放的态势。部分农村居民点仍处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难以覆盖的区域,道路、管网、医疗、学校等设施的缺失,导致农民生活环境差,生活便捷度低下。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大型农村居民点数量少,景观呈破碎状态,规模有限,布局零散,土地利用呈无序状态。(2)从“三生”功能视角,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优势功能指数、ward聚类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对北碚区村域主导功能实施评价,将北碚区村域划分为生产型村庄、生活型村庄、生态型村庄、生活生产型村庄、生活生态型村庄、生产生态型村庄等6种类型村庄。其中,属生产型村庄24个、生活型村庄30个、生态型村庄16个、生产生活型村庄12个、生产生态型村庄16个、生活生态型村庄16个。每一种类型的村庄其空间分布、村域承载功能具有特异性。生态型村庄主要分布在各个生态敏感区周边;生活型村庄主要分布在靠近城镇区域;生产型村庄主要分布在静观镇、三圣镇、柳荫镇等农业生产功能高的区域;而生活生态型村庄,主要分布在生态敏感区附近同时又靠近城市的区域,或是具有较高的生态承载功能同时各项设施建设完善的行政村,特殊的区位以及地类使其具有两种优势功能;生活生产型村庄主要分布在生活型村庄与生产型村庄附近,其具有两种功能村庄的特点;生产生态型村庄主要分布在中梁山周边,在各个生态敏感区周边有所分布,此种功能类型的村庄同样具有生态型村庄与生产型村庄的特点。(3)在村域功能分区的基础上,选取了柳荫镇西河村、静观镇陡梯村、歇马镇东风村、澄江镇史家村、复兴镇三树村、三圣镇德龙村等6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样点村,基于改进潜能模型,从发展基础、生活条件、生产条件、生态适宜四个方面对样点村农村居民点发展潜能进行了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4种优化类型,分别为拆迁撤并型、设施优化型、集聚提升型、城郊融合型,并相应提出各种功能类型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建议。各样点村优化类型划分结果如下:柳荫镇西河村拆迁撤并型85个,总面积5.49公顷;设施优化型131个,总面积15.08公顷;集聚提升型111个,总面积18.75公顷。静观镇陡梯村拆迁撤并型111个,总面积5.71公顷;设施优化型150个,总面积24.24公顷;集聚提升型78个,总面积27.00公顷。歇马镇东风村,拆迁撤并型21个,总面积5.58公顷;集聚提升型65个,总面积14.98公顷;城郊融合型40个,总面积65.40公顷。三圣镇德龙村,拆迁撤并型57个,总面积5.05公顷;设施优化型87个,总面积14.97公顷;集聚提升型15个,总面积17.53公顷。复兴镇三树村,拆迁撤并型61个,总面积8.00公顷;设施优化型114个,总面积11.96公顷;集聚提升型78个,总面积18.11公顷。澄江镇史家村,拆迁撤并型44个,总面积5.50公顷;设施优化型92个,总面积12.82公顷;集聚提升型35个,总面积17.14公顷。

娜木日[10](2020)在《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在现代生态研究的多种方法中,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互相作用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宏观生态研究的新分支。它是将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岩石和土壤作为景观构成的五种因素,并将以它们所构成整体景观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对景观格局分布、形成和变化的研究,理解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格局形成、分布和变化的作用。景观格局分析则是景观生态学重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深入研究景观格局特征将有助于理解人一地关系,有利于对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RS与GIS的联合,成为了探究景观格局特征、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的有效分析手段。研究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特征,分别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多角度进行景观格局影响因素分析,有利于了解自然和人文因素在景观格局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进行分区,深入了解不同分区的景观格局形成深层原因,对本地区人地关系的优化、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应用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以苏尼特右旗为研究区,利用2017年Landsat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考查和社会统计数据,选用生态意义较明确的景观特征指数,从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定量解析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并从多角度探讨了苏尼特右旗不同景观格局形成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研究区以环境资源景观为主,草地是控制性景观,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以上。⑵研究区三大景观类型中,环境资源和残留景观虽然面积大,但破碎度高。⑶自然因素中不同地貌、水文、植被和土壤类型区景观化程度不高,各类景观分布比例不均匀。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口密度和实际载畜量对景观格局具有明显作用。⑷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向干旱地区扩张行为的最根本驱动力。中北部多样化残留景观区水资源开采利用难度最低而历史时期人类最先向这一分区扩张。原有的草原生态系统开始无法修复原始生态景观,逐渐沙化,形成大面积的沙地景观,长时间高强度持续的人为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以沙地景观为基质的多样化景观;地下水的资源局部特定区域提取条件好,较容易利用的南部破碎化人文景观区吸引后期扩张的人,随之农田、聚落等人为引入景观大量增加,原有的基质景观严重破碎化,出现大面积的裸土景观;出现现代取水抽水技术后开采中南部破碎化草地景观区的深层地下水,形成了现代镇和村落,草原景观的基质上也嵌入了很多分散不均的人为引入景观;地下水埋藏深,水资源奇缺的东北部单一草原景观区是目前干扰最轻,基本保持了荒漠草原景观的完整性,成为仅剩的接近自然生态景观区。可利用水资源是人们行为的最根本的驱动因子,人的行为又是改变原生自然景观结构与格局的直接原因,从而导致景观格局区域差异的这一研究结果在牧民中进行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

二、基于遥感与GIS的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遥感与GIS的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以梅蓉村、东梓关村等六个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1.2 拥江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乡村景观
        1.3.2 景观格局
        1.3.3 景观特征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乡村景观分类研究
        1.4.2 景观格局相关研究
        1.4.2.1 景观格局理论研究
        1.4.2.2 遥感技术在景观格局中的应用研究
        1.4.2.3 景观格局指数应用研究
        1.4.3 乡村景观特征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5.1 富春江沿岸乡村分布的基本特征
        1.5.2 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
        1.5.3 富春江沿岸乡村保护与更新策略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富春江沿岸风貌概况
    2.1 地域特征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气候水文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沿岸乡村分布特征
        2.2.1 沿江乡村范围界定
        2.2.2 村落分类及其确定
    2.3 总体景观要素构成
        2.3.1 自然景观要素
        2.3.1.1 沿江平原
        2.3.1.2 沙洲溪流
        2.3.2 农业景观要素
        2.3.2.1 农田景观
        2.3.2.2 水利设施
        2.3.3 聚落景观要素
        2.3.3.1 山水边缘型
        2.3.3.2 河流边缘型
        2.3.3.3 沙洲岛屿型
        2.3.4 人文景观要素
        2.3.4.1 物质文化
        2.3.4.2 非物质文化
3 典型村落景观特征分析
    3.1 典型村落选择
        3.1.1 选点依据
        3.1.2 典型村落
    3.2 数据库建立
        3.2.1 数据处理
        3.2.2 景观指数的选取及其公式意义
    3.3 山水边缘型—梅蓉村景观特征分析
        3.3.1 村落概况
        3.3.2 景观要素构成
        3.3.2.1 自然景观要素
        3.3.2.2 农业景观要素
        3.3.2.3 聚落景观要素
        3.3.2.4 人文景观要素
        3.3.3 景观格局分析
        3.3.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3.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4 山水边缘型—俞赵村景观特征分析
        3.4.1 村落概况
        3.4.2 景观要素构成
        3.4.2.1 自然景观要素
        3.4.2.2 农业景观要素
        3.4.2.3 聚落景观要素
        3.4.2.4 人文景观要素
        3.4.3 景观格局分析
        3.4.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4.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5 河流边缘型—东梓关村景观特征分析
        3.5.1 村落概况
        3.5.2 景观要素构成
        3.5.2.1 自然景观要素
        3.5.2.2 农业景观要素
        3.5.2.3 聚落景观要素
        3.5.2.4 人文景观要素
        3.5.3 景观格局分析
        3.5.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5.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6 河流边缘型—窄溪村景观特征分析
        3.6.1 村落概况
        3.6.2 景观要素构成
        3.6.2.1 自然景观要素
        3.6.2.2 农业景观要素
        3.6.2.3 聚落景观要素
        3.6.2.4 人文景观要素
        3.6.3 景观格局分析
        3.6.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6.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7 沙洲岛屿型—桐洲岛景观特征分析
        3.7.1 村落概况
        3.7.2 景观要素构成
        3.7.2.1 自然景观要素
        3.7.2.2 农业景观要素
        3.7.2.3 聚落景观要素
        3.7.2.4 人文景观要素
        3.7.3 景观格局分析
        3.7.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7.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8 沙洲岛屿型—五丰岛景观特征分析
        3.8.1 村落概况
        3.8.2 景观要素构成
        3.8.2.1 自然景观要素
        3.8.2.2 农业景观要素
        3.8.2.3 聚落景观要素
        3.8.2.4 人文景观要素
        3.8.3 景观格局分析
        3.8.3.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8.3.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9 沿岸典型村落景观特征对比
        3.9.1 景观要素对比分析
        3.9.1.1 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3.9.1.2 农业景观要素分析
        3.9.1.3 聚落景观要素分析
        3.9.1.4 人文景观要素分析
        3.9.2 景观格局对比分析
        3.9.2.1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3.9.2.2 景观类型水平分析
    3.10 典型村落景观特征总结
        3.10.1 景观特征
        3.10.1.1 乡村景观要素特征总结
        3.10.1.2 乡村景观格局特征总结
        3.10.2 影响因素
        3.10.2.1 自然要素
        3.10.2.2 经济发展
    3.11 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
4 乡村景观特征保护与更新策略
    4.1 存在问题
        4.1.1 自然基底破坏,侵占江岸肌理
        4.1.2 农事边界模糊,削弱水利形态
        4.1.3 聚落风貌杂多,规划管理滞后
        4.1.4 传统文化流失,乡土特征淡化
        4.1.5 优势斑块分散,干扰生态功能
    4.2 保护与更新策略
        4.2.1 保护自然风貌,延续山水格局
        4.2.2 明确农田边界,恢复水利设施
        4.2.3 统一聚落风貌,加强规划指引
        4.2.4 塑造文化场景,强化场所记忆
        4.2.5 保持斑块完整,实现生态价值
5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基于国土调查数据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及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章节安排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准备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状况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
3 农村居民点时空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GIS空间分析法
        3.1.2 景观指数法
    3.2 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动态演变分析
        3.2.1 核密度特征分析
        3.2.2 集聚特征分析
        3.2.3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3.3 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3.3.1 自然因素
        3.3.2 区位因素
    3.4 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3.5 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3.6 小结
4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4.1 评价方法与流程
        4.1.1 评价方法
        4.1.2 评价流程
    4.2 源的选取
    4.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适宜性分区
    4.5 小结
5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5.1 农村居民点优化思路与原则
        5.1.1 优化思路
        5.1.2 优化原则
    5.2 农村居民点优化分区及结果分析
        5.2.1 划分标准
        5.2.2 划分结果
    5.3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
        5.3.1 重点发展型农村居民点优化方案
        5.3.2 适度发展型农村居民点优化方案
        5.3.3 保留发展型农村居民点优化方案
        5.3.4 迁移拆并型农村居民点优化方案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2.3 研究单元范围的确定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景观认知相关研究
        1.5.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
        1.5.3 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分析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
        2.1.2 景观认知相关理论
    2.2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2.1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
        2.2.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理论
    2.3 基于基础理论的分析框架构建
    2.4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阶段方法和内容
        3.2.1 室内案头研究阶段
        3.2.2 实地调研阶段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阶段方法和内容
        3.3.1 景观特征判断目标确定
        3.3.2 景观特征判断内容确定
    3.4 本章小节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
    4.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形成机制分析
        4.1.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演变概况
        4.1.2 自然演替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4.1.3 人为干扰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4.1.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影响要素及相互作用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关键景观特征要素确定
        4.2.1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类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3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析
    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
    4.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描述指标确定
    4.5 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识别结果
        4.5.1 乡村聚落景观
        4.5.2 城镇工业景观
        4.5.3 山地密林景观
        4.5.4 田园风貌景观
        4.5.5 河滩农田景观
    4.6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目标和内容
    5.2 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
        5.2.1 景观特征变化研究方法
        5.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5.2.3 景观特征变化及阈值鉴定
    5.3 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5.3.1 评价体系构建
        5.3.2 生态敏感性评价
        5.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5.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5.4 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诊断结果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规划政策目标
    5.6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发展导则
    5.7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空间策略提出
        5.7.1 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5.7.2 山地密林景观——保护、强化和恢复
        5.7.3 河滩农田景观——保护、恢复和更新
        5.7.4 城镇工业景观——保持和更新
        5.7.5 田园风貌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6.3.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6.3.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附录-Ⅳ 实地调研表
致谢

(4)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管控区划相关研究
        1.5.2 不同空间类型管控区划方法研究
        1.5.3 区划相关研究
        1.5.4 景观分类相关研究
        1.5.5 空间管控区划技术方法
        1.5.6 研究评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空间管控区划
        2.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2.1.3 景观分类
    2.2 基础理论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2 尺度效应
        2.2.3 格局—功能理论
        2.2.4 景观异质性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相关概况
    3.1 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人文、社会资源
    3.2 长安区段景观多功能研究
        3.2.1 供给功能
        3.2.2 调节功能
        3.2.3 支持功能
        3.2.4 文化功能
    3.3 秦岭北麓空间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政策与文件研究
        3.3.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历程
        3.3.2 相关条例、规划中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3.4 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4.1 不同目标下空间管控区划方法对比
        4.1.1 基于资源保护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3 基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4 基于管理角度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4.2.1 管控区划方法体系构建原则
        4.2.2 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与对象匹配性分析
        4.2.3 管控区划层次
    4.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4.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4.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管控单元划分
    4.6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5.1 基础数据来源
    5.2 区域背景
    5.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5.3.1 综合水安全格局
        5.3.2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5.3.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5.3.4 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5.3.5 游憩安全格局
        5.3.6 视觉安全格局
        5.3.7 区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及管控策略
    5.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5.4.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5.4.3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5.4.4 游憩休闲功能研究
        5.4.5 生态服务综合功能重要性评价
        5.4.6 管控单元划分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西尧村空间管控区划
        5.5.1 生态控制指标选取
        5.5.2 用地单元管控图则编制
    5.6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5)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和评价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动物生境研究进展
        1.2.2 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动植物资源
    2.2 数据来源
        2.2.1.遥感影像
        2.2.2.西伯利亚狍出现点数据
        2.2.3.其他数据
第3章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境因子选择
    3.1 研究方法
        3.1.1 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狍生境选择特征的研究方法
        3.1.2 小兴安岭地表覆被分类研究方法
    3.2 西伯利亚狍生境选择特征与生活习性分析
        3.2.1 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狍生境选择特征分析
        3.2.2 狍生境选择特征与生活习性分析
    3.3 小兴安岭地表覆被分类结果
        3.3.1 特征变量的重要性分析
        3.3.2 分类结果
    3.4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境因子
        3.4.1 地形因子
        3.4.2 景观特征因子
        3.4.3 植被特征因子
        3.4.4 人类干扰因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构建
    4.1 研究方法
        4.1.1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地表阻力面构建
        4.1.2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构建
    4.2 西伯利亚狍适宜生境与核心生境斑块空间特征
        4.2.1 狍适宜生境空间分布特征
        4.2.2 狍核心生境斑块空间分布特征
    4.3 西伯利亚狍生态廊道空间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评价与对策
    5.1 研究方法
        5.1.1 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
        5.1.2 生态网络结构评价
        5.1.3 保护空缺评价
    5.2 生态网络连接度分析
    5.3 生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5.3.1 生态网络重要性分析
        5.3.2 生态廊道阻力分析
    5.4 保护空缺分析
    5.5 管理和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着)及科研成果

(6)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技术路线
    1.5 资料和数据来源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居民点概念
        2.1.2 空间布局概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区位理论
    2.3 地理信息系统
第3章 保护区居民点用地布局景观特征分析
    3.1 自然环境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水文气候
        3.1.4 地质遗产资源概况
    3.2 社会经济环境
    3.3 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
        3.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3.2 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3.3.3 居民点布局模式
    3.4 保护区居民点用地布局景观特征分析
        3.4.1 保护区居民点用地布局景观特征分析
        3.4.2 保护区不同经济水平居民点用地布局景观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影响因素研究
    4.1 坡向因素对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影响
    4.2 海拔因素对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影响
    4.3 交通因素对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影响
    4.4 社会发展因素对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影响
    4.5 人口结构因素对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研究
    5.1 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原则和目标
        5.1.1 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原则
        5.1.2 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目标
    5.2 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
    5.3 保护区农村居民点产业及文化布局优化发展途径研究
        5.3.1 保护区农村居民点产业布局发展途径
        5.3.2 保护区农村居民点文化布局发展途径
    5.4 保护区农村居民点优化调整实施进程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保护区36村居民点无人机航拍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7)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延庆山区乡镇空间优化研究 ——以大庄科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对空间规划提出新要求
        1.1.2 存量发展时代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提出新要求
        1.1.3 传统空间规划多规混乱,空间规划落地性差
    1.2 术语界定与相关概念解析
        1.2.1 国土空间规划
        1.2.2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1.5.2 乡镇空间研究
        1.5.3 研究简评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参考法
        1.6.2 实地调研法
        1.6.3 归纳总结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空间优化理论与案例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地关系论
        2.1.2 景观生态学
        2.1.3 精明收缩理论
        2.1.4 理论基础指导作用
    2.2 相关案例分析
        2.2.1 广西省柳州市香粉乡
        2.2.2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
        2.2.3 海南省临高县多文镇
    2.3 小结
第3章 延庆山区乡镇空间特征与问题分析
    3.1 延庆山区乡镇整体概况
        3.1.1 自然生态要素特征
        3.1.2 社会经济要素特征
    3.2 延庆山区乡镇空间现状特征
        3.2.1 生态空间特征
        3.2.2 农业空间特征
        3.2.3 居民点空间特征
    3.3 当前延庆山区乡镇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3.3.1 生态控制线较粗,实施性不足
        3.3.2 现行技术文件空间优化内容不足
    3.4 小结
第4章 延庆山区乡镇空间优化策略构建
    4.1 管控线调整优化策略
        4.1.1 生态控制线调整优化
        4.1.2 城市开发边界调整优化
    4.2 生态控制区空间优化策略
        4.2.1 科学构建生态网络结构
        4.2.2 分级保护生态敏感区
        4.2.3 生态优先调整矛盾点
    4.3 集中建设区空间优化策略
        4.3.1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4.3.2 精明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4.4 限制建设区空间优化策略
        4.4.1 分类引导,适度集约
        4.4.2 优化环境,提升活力
    4.5 小结
第5章 延庆山区大庄科乡域国土空间特征及优化策略实证研究
    5.1 大庄科乡概况
        5.1.1 区位交通
        5.1.2 自然环境资源
        5.1.3 人口经济现状
    5.2 大庄科乡域空间特征
        5.2.1 生态空间特征
        5.2.2 农业空间特征
        5.2.3 居民点空间特征
    5.3 大庄科乡域空间优化
        5.3.1 管控线的调整优化
        5.3.2 生态控制区的空间优化
        5.3.3 集中建设区的空间优化
        5.3.4 限制建设区的空间优化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景观指数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现状
        1.2.3 国外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2.4 国内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数据获取方案
二、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及社会概况
        2.1.1 通榆县自然概况
        2.1.2 通榆县社会概况
    2.2 通榆县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与现状
三、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3.1 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
        3.1.1 要素选取
        3.1.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结果
    3.2 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区
        3.2.1 I级整理潜力区
        3.2.2 II级整理潜力区
        3.2.3 III级整理潜力区
四、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
    4.1 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4.2 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指数测算
        4.2.1 景观格局指数公式描述
        4.2.2 指数的软件处理
    4.3 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的景观格局指数特征
        4.3.1 斑块数量(NP)、斑块面积(CA)分析
        4.3.2 斑块数量(NP)、平均斑块大小分析(MPS)分析
        4.3.3 平均斑块形状(MSI)、边缘面积分维指数(PAFRAC)、景观形状指数(LSI)分析
        4.3.4 平均最近距离(MNN)、斑块密度(PD)、分离指数(SPLIT)分析
五、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景观特征关系分析
    5.1 农村居民点综合景观特征值计算
        5.1.1 主成分分析的工作原理
        5.1.2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5.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综合景观特征关系分析
        5.2.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综合景观特征相关性计算
        5.2.2 整理潜力与综合景观特征相关性分析
六、结论、建议及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北碚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概况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农村居民点利用特征研究
        2.1.1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1.2 规模结构特征
        2.1.3 景观特征研究
    2.2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研究
    2.3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第3章 农村居民点利用特征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空间特征描述模型
        3.1.2 景观指数法
    3.2 农村居民点利用特征分析
        3.2.1 规模结构特征
        3.2.2 空间分布特征
        3.2.3 景观特征
    3.3 农村居民点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人均用地高,土地利用粗放
        3.3.2 人居环境差,亟待整治
        3.3.3 景观破碎,缺乏统筹规划
第4章 村域功能评价及类型划分
    4.1 村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选取
        4.1.1 评价方法
        4.1.2 建立指标体系
    4.2 结果分析
        4.2.1 生产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4.2.2 生活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4.2.3 生态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4.2.4 村域功能类型划分
第5章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5.1 研究方法
    5.2 样点村概况
    5.3 农村居民点发展潜能测算
        5.3.1 潜能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5.3.2 潜能计算结果分析
    5.4 农村居民点优化类型划分
    5.5 北碚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建议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景观格局内涵及意义研究现状
        1.2.2 景观格局理论研究现状
        1.2.3 景观格局研究方法现状
        1.2.4 我国草原景观格局研究现状与发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景观生态学的干扰理论和异质性理论
    2.2 行为和感应地理学理论
    2.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 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社会经济情况
    3.2 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信息的提取
        3.2.1 苏尼特右旗景观分类体系的构建
        3.2.2 苏尼特右旗景观类型信息的提取
        3.2.3 苏尼特右旗景观指数的计算
    3.3 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3.3.1 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分析
        3.3.2 苏尼特右旗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3.3.3 结论
4 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貌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1.1 不同地貌类型区
        4.1.2 地貌类型区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4.1.3 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4.1.4 地貌类型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2 水文环境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2.1 不同水文地质类型区
        4.2.2 水文地质类型区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4.2.3 水文地质类型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4.2.4 水文地质类型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3 植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3.1 不同植被类型区
        4.3.2 植被类型区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4.3.3 植被类型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4.3.4 植被类型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4 土壤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4.1 不同土壤类型区
        4.4.2 土壤类型区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4.4.3 土壤类型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4.4.4 土壤类型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5 不同经济要素的景观格局
        4.5.1 景观格局主要影响因子以及相互关系
        4.5.2 结语
5 行为地理学理论指导下的不同景观格局成因研究
    5.1 景观类型综合分区研究
        5.1.1 综合分区的目的
        5.1.2 综合分区的原则
        5.1.3 综合分区的方法
        5.1.4 综合分区的结果
    5.2 行为地理学理论指导下的不同类型区景观格局研究
        5.2.1 南部破碎化人文景观区
        5.2.2 中南部破碎化草地景观区
        5.2.3 中北部多样化残留景观区
        5.2.4 东北部单一草地景观
    5.3 实证研究
        5.3.1 问卷内容和样本情况
        5.3.2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苏尼特右旗景观类型遥感解译精度验证表
    景观类型遥感解译精度验证野外工作照片
    关于苏尼特右旗的牧民对景观格局理解与解释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基于遥感与GIS的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市富春江沿岸乡村景观特征研究 ——以梅蓉村、东梓关村等六个村落为例[D]. 姚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基于国土调查数据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及布局优化研究[D]. 姚燕子.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D]. 王梦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D]. 于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和评价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D]. 冯华梅. 西南大学, 2021(01)
  • [6]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 马传宇.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7]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延庆山区乡镇空间优化研究 ——以大庄科乡为例[D]. 杨柳.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8]通榆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景观指数相关性研究[D]. 陈颖异.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北碚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及优化研究[D]. 廖琦. 西南大学, 2020(01)
  • [10]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娜木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基于遥感和GIS的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