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N:电信网络的未来

NGN:电信网络的未来

一、NGN:电信网的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花[1](2010)在《下一代网络最新发展和应用》文中认为从下一代网络的范畴出发,探讨了电信网和互联网所存在的差异以及下一代网的业务应用能力,重点阐述了NGN中软交换和IMS在国内外通信产业中的实际应用和部署情况,分析了NGN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黄秀清[2](2010)在《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信产业中竞争性市场的出现是网间互联问题成为行业内焦点话题的起点,吸引了各国产业经济学家以及管制机构等的热切关注。人们发现无论是主导电信运营商、具有市场势力的运营商还是管制者,谁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控制网间互联,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进而影响通信市场业务定价、消费者福利和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实践中,电信产业技术、经济的复杂性,市场结构、管制体制的差异性和管制目标的多重性,导致电信网间互联问题始终是电信市场维持有效竞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电信网间互联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从面向连接的电话网、非面向连接的互联网到当前正在演进的基于IP的下一代网(NGN),电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通信市场结构的变迁,也带来了不同技术领域及不同模式的网间互联问题,相应的互联安排和管制制度框架也呈现出演进的特点。从对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来看,国际组织、管制机构、咨询机构,特别是欧、美的产业经济学家一直对通信网间互联问题倍加关注。从互联经济理论模型到管制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传统电话网、基于IP的互联网的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网络融合趋势、NGN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又激发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目前对NGN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互联结算制度等方面。从制度基础薄弱的我国来看,具体的互联制度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构建一个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选择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角度,希望通过对有效的互联制度的深入研究为我国的互联管制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采取SSP制度分析框架,从对影响互联管制制度的技术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出发,分析不同技术条件约束下网间互联市场的特点及对互联管制的需求,进而研究网间互联制度构成的一般框架。结合经济理论及欧美一些国家NGN管制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概念并构建相关的制度评价框架。在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机制和方法。本文内容共包括九章。第一章综述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第二章对管制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梳理。阐明了本文选择制度研究视角的原因。介绍了研究制度问题的相关理论和SSP分析框架。梳理了管制的理论依据、管制理论的不同观点,提出要重新认识管制边界的观点。第三章研究了通信网间互联相关技术的约束问题。介绍了NGN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可能的演进路径,比较了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间互联和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互联的差异,分析了NGN发展对网间互联管制带来的挑战。第四章系统研究了传统电话网和基于IP的互联网的互联模式。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管制需求及成因。第五章在介绍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NGN互联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NGN演进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第六章结合国际组织和欧美国家互联管制制度实践,研究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分析了NGN演进进程中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介绍了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如英国和德国)针对NGN发展在互联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重点对美国和英国的互联管制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八章对在NGN时代建立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一般框架和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相关机制和方法。第九章结论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借助于SSP分析范式,提出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建立是受到当期技术、市场结构和相关制度环境制约的。构造出互联管制制度状态因素、制度结构、制度评价以及与制度改善和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以促进管制制度的变革或改善。2、在阐述PSTN、Internet、NGN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融合,向基于IP的NGN演进可能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3、在阐述制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定义了制度改善程度如何衡量。具体地,该一般框架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完整性维度、制度合理性维度和制度有效性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共提出10项指标来评价互联管制制度的有效程度。运用该框架结合我国互联管制制度实际进行了初步测评。4、在借鉴欧洲通信业管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简化互联管制目的、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机制、建立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以及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方法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能为我国互联管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也会对其他国家或者其他行业的管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黄蕊[3](2010)在《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安全评估指标是网络安全评估的工具,是反映评估对象安全属性的指示标志;网络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则是根据评估目标和评估内容的要求构建的一组反映网络安全水平的相关指标。构建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对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参照ITU-T X.805安全框架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下一代电信网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所处的运营环境,由内而外有针对性的明确了下一代按电信网的安全目的、安全要求,进而构建出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框架体系,解决了下一代电信网中相关安全特征的逻辑划分问题。在此安全框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下一代电信网网络层次和安全属性的每一个交叉点模块,按照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的过程和内容,提炼出四个表征下一代电信网安全的一级宏观综合性指标:脆弱性指标、威胁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和可生存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宏观指标进行分层细化,给出了各个子指标的计算公式,构建出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之后论文给出了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整体系统的模块设计、实现机制以及指标采集的结果,验证了指标采集的可行性。本文构建的面向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指标的个数适中,易于管理和测量;指标与安全风险直接相关;指标集基本涵盖了下一代电信网中所有重要的可测量的安全属性。由于当前业界尚无针对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柳云平[4](2009)在《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是世界网络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电信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的管制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行为,影响着中国未来市场的走向。随着电信行业技术、经济方面近二十年来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正处于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施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后发优势,进行跨越式发展战略,电信和信息行业对我国的发展影响越来越深远、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语音业务已经相当普及,语音作为基本需求已经得到较好的满足,而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业务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资源和数据业务的发展,数据、多媒体成为了下一个发展阶段电信重点发展的对象。长远来说,升级到数据消费为主的电信网络成为必然趋势。当初的网络设计思想,基本上是一种网络服务于一种服务模式。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由以IP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来提供多种业务,并且业务的开发与网络层相分离,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开发多种业务。现存的各个网络进行技术改造以后逐渐会融入到统一的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中。下一代网络分为基础层和业务层进行管理。由于随时随地的服务,接入网逐渐引入多种形式,有Wi-Fi mesh, WiMAX,飞蜂窝,VDSL2, HSPA,LTE等多种形式,本地接入网的长期垄断特性将被打破,多种业务的开发将导致市场呈现越来越多的竞争性。随着我国电信2008年重组完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使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强,3G牌照的发放和网络建设正在大规模进行。下一代网络的骨干核心网仍然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性。为了解决下一代网络中,新的管制难题,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进行了市场参与家数与市场效率的理论研究,将其应用于下一代网络的准入管制指导中,并提出了辅助下一代网络市场准入管制的措施。我们主张我国下一代网络中,核心网和部分基础设施接入网进行一致产权办法进行,解决由于网络外部性导致的市场竞争无效行为;在业务网新兴服务商的接入问题上采用分阶段抽租补偿管制办法,设立创业保险基金,以鼓励市场创新、保护运营商的合理收益。最后,文章就现阶段,我国通信市场面临的决策与体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文中的不足和继续研究的方向建议。

郭涛[5](2008)在《我国传统固网运营商NGN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一代网络(NGN)包含了正在发生的网络构建方式的多种变革。NGN是目前各国电信部门的研究热点,也是电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基于对NGN的理解和NGN对于传统固网运营商的影响分析,本文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了论证。本文描述了NGN的技术和业务特点,介绍了NGN在国内外各种运营商的应用状况,分析了NGN对电信运营环境产生的影响、对于传统固网运营商带来的威胁和机遇,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固网运营商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传统固网运营商的应对策略。

陈如明[6](2008)在《未来信息通信网络环境中的数字集群与应急联动通信发展策略思考》文中指出以自主创新与市场驱动导向为基点,论述未来信息通信网络环境中的中国数字集群与应急联动通信发展策略思考。

何宝宏,杨洋[7](2007)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的若干问题》文中研究指明首先分析了当前互联网体系架构所面临的新的挑战,研究了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的发展情况,接着分析了下一代互联网(NGI)协议标准IPv6,以及互联网与下一代网络(NGN)的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将是未来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一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项目组,吴伟陵[8](2007)在《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文中指出

双锴[9](2006)在《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能力的研究》文中认为下一代网络代表了电信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目前对于NGN的业务控制能力以及限制等问题尚缺乏深入的认识。业务控制能力体现了NGN的优势,而限制则表明了NGN需要演进的方向,因此对NGN业务控制能力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软交换是NGN控制层的核心实体,软交换的业务控制能力决定了NGN对所提供业务的控制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下一代网络中的业务控制能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分析NGN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业务分类标准:信令/媒体链接的对应关系。此分类标准以面向业务开发者的角度对业务进行分类并向业务开发者提供有价值的开发信息。通过此新的业务分类标准可以看到NGN所支持的业务种类比传统电信网络大为丰富。 2.将NGN的业务控制能力根据其操作的信息对象不同定义为四个类别:呼叫类,承载类,用户属性信息类与消息类,提出了NGN中新增的业务控制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出NGN的业务控制能力相对于传统电信网络得到了较大的增强。 3.从网络实现的细节中抽象出一个通用的业务描述模型,分析了构成业务的四个基本元素:端点,通信链接,端点与通信链接的关联,通信链接之间的关联。并以对象图的形式分析了业务的静态属性,以有向图的形式描述了业务可能的动态行为。 4.针对NGN业务提供体系结构下目前已存在多种标准业务接口的现状,提出了基于软交换的一个呼叫关系模型与以之为基础的通用业务视图。不同的标准业务接口通过各自的视图转换层即可以接入采用该模型的业务提供平台。 5.针对下一代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移动业务对于呼叫控制能力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结构、信令—承载控制相分离的通用呼叫状态模型。此模型不仅能够完成灵活的多媒体/移动呼叫控制功能,而且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处理多种信令协议,特别适用于要求在下一代网络中支持多媒体业务/移动业务的软交换实体。 6.选择TLA(Temporal Logic of Actions)作为形式化描述的工具,基于通用的业务描述模型与呼叫控制模型的状态迁移规则,给出了业务动

周志斌[10](2006)在《应用于NGN的电信网络接入设备IAD800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对数据通信的需要日趋增长。以固定电话、手机、电视等终端设备,用多媒体代替单纯的语音来实现互通,实现无论何时、无论何处都可以作为网络的一员的美好愿望。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看,电信行业的垄断状况正在逐步打破,新兴的运营商不断地给传统的运营商带来竞争的压力。在竞争中,业务成为了关键。谁能提供便宜的、灵活的、个性化的业务;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硬软件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数据业务和传统的语音业务出现了融合,现存的相互独立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有了一个公共点,三网合一成为可能,即IP。然而,现有的基于IP的数据网络在承载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时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带宽不够,QoS还不能充分保证等方面。总之,正是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企业的竞争。人们的需求促进了通信的发展,由此提出了“下一代网络(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概念,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的发展过程以及现有的状况和NGN发展的理念。在电信级网络的构架问题上作了分析。然后,在后面的章节里,主要阐述了NGN的相关概念,重点描述了我们的研究。为了构建可以支持NGN业务的网络接入模块,IAD800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架构。目前,在国际电信行业里面已经达到了非常先进的水平。IAD800的核心就是它的主控板MU500,一个双小系统的模块。一个CPU支持宽带业务处理,另一个主要用于窄带业务处理和整板的控制管理。本文研究了IAD800和MU500的模块架构和它们在网络当中的架构。对于MU500,致力于解析具体实现方法、模块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对接入设备的各个用户板这里不做详细的介绍,包括涉及到xDSL,PSTN,IP,DDN等业务的单板。重点介绍的是各业务板通过背板(Back Plane)传过来的信号网络(背板接口)的设计,以及各种总线承载的信号及其标准。对于系统的备份问题,论文研究设计了硬件设计上系统备份的实现方法。完成了宽带PHY芯片和MAC芯片选型和应用以及备份板的调试工作。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板路上的问题,最后一个章节总结了一些在实践中遇到的信号质量问题。并且分析了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包括安全逻辑接口上的信号质量问题,PSTN以及DDN业务板和MU500之间HW(High Way总线)信号质量问题等等。

二、NGN:电信网的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GN:电信网的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下一代网络最新发展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NGN的范畴不断延伸
3 NGN和NGI的差异
4 NGN业务能力及发展趋势
    4.1 PSTN/ISDN仿真部件
    4.2 IP多媒体子系统部件
    4.3 IPTV部件
5 NGN的应用和部署情况
    5.1 软交换的应用和部署
    5.2 IMS的应用和部署
6 NGN的未来发展

(2)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网间互联问题研究综述
        1.2.1 电话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2 互联网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3 网间互联管制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榧架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管制制度研究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
    2.1 选择制度研究视角
        2.1.1 制度和制度安排
        2.1.2 制度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及分析框架
    2.3 SSP范式
    2.4 管制的理论依据
        2.4.1 管制及其目的
        2.4.2 管制的边界
    2.5 与管制绩效相关的两类管制理论观点
        2.5.1 正面观点
        2.5.2 负面观点
        2.5.3 管制经济理论的两个扩展模型
    2.6 对管制边界和管制的重新认识
第三章 网间互联制度的技术约束
    3.1 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GN
        3.1.1 关于NGN
        3.1.2 NGN的网络结构和演进路径
        3.1.3 NGN的关键技术
        3.1.4 NGN的演进路径
    3.2 技术约束与网间互联
        3.2.1 技术比较
        3.2.2 传统PSTN的网间互联
        3.2.3 INTERNET网间互联
        3.2.4 NGN的网间互联
    3.3 NGN对互联制度带来到的挑战
        3.3.1 市场结构和管制制度框架
        3.3.2 分组交换对收费模式的影响
        3.3.3 网业分离、分层互联
        3.3.4 业务质量保证(QoS)
        3.3.5 成本结构和成本原则
第四章 通信网间互联市场有效性及管制需求
    4.1 网间互联(Interconnection)与接入(Access)
        4.1.1 网间互连(Interconnection)和互通(Inter-working)
        4.1.2 接入(Access)
    4.2 传统电话网的网间互联模式
        4.2.1 根据地理范围划分的三种互联模式
        4.2.2 根据接入需求划分的互联模式
        4.2.3 根据互联双方关系和结算模式划分的互联模式
    4.3 传统电话网间互联管制需求分析
        4.3.1 终接垄断
        4.3.2 非合作定价和合谋定价
        4.3.3 政策含义
    4.4 互联网IP互联模式
        4.4.1 互联网互联模式发展简要回顾
        4.4.2 互联网网间互联模型
        4.4.3 Internet-电信网的互联:本地环路的接入
        4.4.4 互联网互联市场的有效性和管制需求
第五章 NGN网间互联及管制实践压力
    5.1 国际全IP网络互联的新模式
        5.1.1 GSMA的IPX互联模式
        5.1.2 i3论坛的互联模式
    5.2 国内层面的NGN互联
        5.2.1 NGN互联的关键问题
        5.2.2 当前的互联模式及发展趋势
    5.3 管制实践面临的压力
第六章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框架
    6.1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
        6.1.1 区域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1.2 国家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2 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模式选择
        6.2.1 事前管制模式
        6.2.2 事后管制模式
        6.2.3 混合管制模式
    6.3 管制机构在互联互通中的作用
        6.3.1 制定指导规则,作为互联双方谈判的基础
        6.3.2 制定默认网间互联安排
        6.3.3 对未能达成一致的谈判进行协调
        6.3.4 提供完成网间互联的激励
    6.4 电信网间互联的基本框架
    6.5 NGN时代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问题
        6.5.1 过早管制介入可能带来风险
        6.5.2 增加套利的风险
        6.5.3 是否需要继续保障任意(any-to-any)互联
        6.5.4 管制的确定性
        6.5.5 NGN互联管制制度调整政策建议
第七章 NGN互联管制经验分析
    7.1 美国的经验
        7.1.1 美国NGN的发展
        7.1.2 美国IP网间互联管制
        7.1.3 美国互联支付方式的改革
        7.1.4 美国互联管制经验的总结
    7.2 欧洲经验
    7.3 英国的经验
        7.3.1 英国的21世纪网络(21CN)
        7.3.2 英国下一代网络的互联管制措施
        7.3.3 英国的互联支付方式
        7.3.4 英国NGN互联管制的经验总结
    7.4 德国关注的NGN互联问题
    7.5 英美两国互联管制经验对比分析
第八章 NGN时代的网间互联管制
    8.1 轻手管制还是严格管制
        8.1.1 一个轻手管制模型
        8.1.2 离网成本定价(Off-net-pricing)原则
    8.2 有效的互群管制制度
        8.2.1 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
        8.2.2 对我国互联管制制度评价
    8.3 构建一个建立有效管制制度的机制
        8.3.1 简化并明确互联管制目的
        8.3.2 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的方法
        8.3.3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
        8.3.4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论文组织
第二章 安全评估指标相关研究简介
    2.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2.1.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概念
        2.1.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及目的
        2.1.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
    2.2 下一代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2.2.1 下一代网络概念与特征
        2.2.2 下一代网络安全问题
        2.2.3 下一代网络安全评估相关标准
    2.3 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研究
        2.3.1 指标体系在安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2.3.2 网络安全评估指标相关研究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模型
    3.1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3.2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框架的建立
        3.2.1 ITU-T X.805安全框架模型
        3.2.2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框架
    3.3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3.3.1 NGN安全属性分析
        3.3.2 NGN各层安全问题以及对应安全属性
        3.3.3 NGN安全评估指标提取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层量化指标的设计
    4.1 脆弱性指标
        4.1.1 漏洞危险程度
        4.1.2 攻击可能性指标
        4.1.3 潜在脆弱性
    4.2 威胁性指标
    4.3 稳定性指标
        4.3.1 网络的抗毁性
        4.3.2 网络的可用性
        4.3.3 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4.4 可生存性指标
        4.4.1 可生存性定义
        4.4.2 可生存性当前研究
        4.4.3 可生存性分层指标定义
    4.5 分层指标汇总列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指标采集系统功能模块概述
        5.1.1 指标采集系统的软件结构
        5.1.2 指标采集器的实现机制
    5.2 指标采集器的设计与实现
        5.2.1 威胁指标采集器的设计与实现
        5.2.2 脆弱性指标采集器的设计与实现
    5.3 指标采集部署环境
    5.4 指标体系采集计算
        5.4.1 脆弱性指标
        5.4.2 威胁性指标
        5.4.3 稳定性指标
        5.4.4 可生存性指标
        5.4.5 指标采集结果汇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附录 缩略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下一代网络的背景
    1.3 我国下一代网络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论文的结构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结构内容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下一代网络参考文献综述
        2.1.1 下一代网络及原因
        2.1.2 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方式
    2.2 相关理论研究、政策建议研究
        2.2.1 相关理论研究
        2.2.2 政策建议研究
第三章 下一代网络分析
    3.1 下一代网络的定义
    3.2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3.3 下一代网络业务
        3.3.1 NGN提供的业务类型
        3.3.2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模型
        3.3.3 NGN业务技术
    3.4 运营商下一代网络的经济驱动原因分析
        3.4.1 成本的考虑
        3.4.2 业务的考虑
        3.4.3 网络融合、演进的考虑
        3.4.4 运营商自身的考虑
    3.5 下一代网络不同维度的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分析
    4.1 电信管制理论
        4.1.1 电信管制的发展背景
        4.1.2 电信管制原因
        4.1.3 竞争条件下电信行业管制原因
        4.1.4 管制的内容
    4.2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发展回顾
        4.2.1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发展概述
        4.2.2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的主要发展阶段
    4.3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改革评价
        4.3.1 改革的初始目标基本实现
        4.3.2 电信行业获得巨大发展
    4.4 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4.1 资源浪费现象
        4.4.2 网间互为壁垒现象
        4.4.3 通过管制成本、收益比较提高管制效果
    4.5 中国电信行业现有市场准入管制的主要内容
        4.5.1 电信业务经营准入管制
        4.5.2 电信码号资源管制
    4.6 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分析
        4.6.1 把握适度的市场准入管制
        4.6.2 自然垄断理论
        4.6.3 几家寡头垄断最优
    4.7 小结
第五章 下一代网准入对策分析
    5.1 管制理论的新发展
    5.2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措施
        5.2.1 一致产权原则
        5.2.2 分阶段抽租补偿
        5.2.3 保险合作基金鼓励进入的措施
        5.2.4 可竞争原理对自然垄断的应用
    5.3 小结
第六章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相关管制分析
    6.1 现有互联互通、价格管制、普遍服务
        6.1.1 现有互联互通
        6.1.2 现有价格管制
        6.1.3 现有普遍服务管制
    6.2 下一代网络价格管制、互联互通、普遍服务的主要不同点
        6.2.1 价格上限管制
        6.2.2 互联互通管制
        6.2.3 普遍服务
    6.3 下一代网络管制下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利益的均衡
        6.3.1 管制过程的博弈性与政府角色
        6.3.2 管制的成本
        6.3.3 下一代网络管制者、企业、消费者的关系
    6.4 当前决策分析
    6.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获得资助
后记

(5)我国传统固网运营商NGN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NGN技术和业务的发展
    1.1 绪论
    1.2 NGN概念
    1.3 NGN网络相关技术
        1.3.1 NGN网络层次
        1.3.2 支撑NGN的主要技术
        1.3.3 其他相关技术
        1.3.4 NGN的技术优势
    1.4 NGN网络的业务能力
        1.4.1 NGN网络在业务支持上的特点
        1.4.2 NGN业务特点
        1.4.3 NGN提供业务的方式和主要业务
    1.5 NGN技术演进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1.5.1 承载网的QoS
        1.5.2 网络互联互通
        1.5.3 如何实现私网穿透问题
        1.5.4 业务开发的问题
        1.5.5 支撑系统
    1.6 NGN应用情况
        1.6.1 国外NGN应用情况
        1.6.2 国内NGN应用情况
        1.6.3 NGN应用展望
2 NGN对电信运营环境产生的影响
    2.1 NGN对电信运营模式构成冲击
        2.1.1 使分工进一步细化
        2.1.2 形成新的产业链
        2.1.3 削弱了基础运营商对业务市场的控制力
        2.1.4 改变现有基础运营商的运营架构
    2.2 新运营商进入门槛降低
        2.2.1 网络融合使建设成本降低
        2.2.2 IP接入方式更易于快速推广业务
        2.2.3 技术创新为中小运营商带来快速成长的机会
        2.2.4 新兴运营商运用 NGN发展案例
    2.3 监管环境面临考验
        2.3.1 政府管理思路需要创新
        2.3.2 VOIP业务分类需要明确
        2.3.3 要满足国家信息安全要求
        2.3.4 普遍服务与结算体系
    2.4 传统网络技术面临转型
        2.4.1 电路交换型网络向分组网络转变
        2.4.2 独立网络向融合网络转变
        2.4.3 高运营成本向低运营成本转变
    2.5 多媒体通信将逐渐成为核心业务
        2.5.1 语音业务仍是近期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2.5.2 多媒体通信将是未来的主导业务
3 NGN对传统固网运营商的影响
    3.1 传统固网运营商面临的形势
        3.1.1 固网运营商负担沉重
        3.1.2 移动业务逐步挤压固网业务生存空间
        3.1.3 语音IP化使固话收入大幅缩水
        3.1.4 宽带业务尚未成为产品组合中的“现金牛”
        3.1.5 技术进步对固网运营商提出更高的要求
    3.2 NGN技术发展对固网运营商带来的挑战
        3.2.1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防守难度加大
        3.2.2 即时通信暗渡陈仓,对PSTN形成潜在的威胁
        3.2.3 非法IP分流国内、国际长途话务量
        3.2.4 价值链需要重新整合
        3.2.5 运维模式需要转变
    3.3 传统固网运营商面临的机遇
        3.3.1 采用NGN技术有利于降低网络成本,提高运营效益
        3.3.2 提供了业务创新的平台
        3.3.3 提供了业务转型的网络基础
4 传统固网运营商的NGN发展策略
    4.1 传统固网运营商发展NGN技术的优势
        4.1.1 成熟的宽带网络
        4.1.2 庞大的客户基础
        4.1.3 完善的业务布局
        4.1.4 深厚的技术底蕴
    4.2 国外传统固网运营商的NGN发展策略
        4.2.1 英国电信:面向固定移动融合
        4.2.2 Verizon:“Cap & Grow”
        4.2.3 Sprint:先核心后外围向分组过渡
        4.2.4 NTT:光纤接入业务制胜
    4.3 我国传统固网运营商对NGN的顾虑
        4.3.1 没有强大压力
        4.3.2 没有成功模式借鉴
        4.3.3 终端困境让运营商裹足
        4.3.4 体制与组网的矛盾
    4.4 我国传统固网运营商的NGN发展策略
        4.4.1 总体策略
        4.4.2 网络演进策略
        4.4.3 业务发展策略
        4.4.4 竞争策略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3 下一代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3.1 物理层关键技术
        3.1.1 信源压缩编码
        3.1.2 传输技术
        3.1.3 加密认证技术
    3.2 下一代网络技术
        3.2.1 NGN的描述与定义
        3.2.2 NGN的主要特色与框架结构
        3.2.3 IP电信网的关键技术
    3.3 下一代移动通信发展及关键技术
        3.3.1 3G发展现状
        3.3.2 3G技术演变及发展
        ◇2G、2.5G技术
        ◇小灵通技术 (PHS)
        ◇无线局域网 (WLAN)
        ◇超3G (BEYOND 3G)
        3.3.3 3G业务模式
        3.3.4 下一代移动通信采用的关键技术
        ◇空时处理技术
        ◇软件无线电
        ◇OFDM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多用户检测
        ◇M-QAM
        ◇IP技术
    3.4 宽带无线、3G演进与NGN
    3.5 全IP的涵义
    3.6 家庭联网与社区宽带网
        3.6.1 家庭信息化与家庭网络
        3.6.2 社区智能化与社区宽带网

(9)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2 主要研究工作
    3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能力研究综述
    1.1 下一代网络技术概述
        1.1.1 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
        1.1.2 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
        1.1.3 下一代网络的研究现状
    1.2 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能力研究概述
        1.2.1 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能力内容研究现状
        1.2.2 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能力提供模型概述
        1.2.3 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能力描述方法研究概述
        1.2.3.1 DFC
        1.2.3.2 ANISE与CRESS
        1.2.3.3 MTS
        1.2.3.4 形式化描述技术
        1.2.4 目前研究成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本章小结
    1.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能力的分析
    2.1 NGN业务分类
        2.1.1 面向业务使用者/管理者的业务分类
        2.1.1.1 按基本属性和提供方式分类
        2.1.1.2 按功能特征分类
        2.1.1.3 按通信属性分类
        2.1.1.4 按会话控制分类
        2.1.1.5 按通信角色分类
        2.1.2 面向业务开发者/管理者的业务分类
        2.1.2.1 适用于NGN的业务分类
    2.2 NGN业务控制能力集合
        2.2.1 呼叫类业务控制能力
        2.2.2 承载类业务控制能力
        2.2.3 用户属性信息类业务控制能力
        2.2.4 消息类业务控制能力
    2.3 NGN业务控制能力的提供
        2.3.1 传统电信网控制智能的局限性分析
        2.3.2 下一代网络控制智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一个通用的业务描述模型
    3.1 通用的业务描述模型的必要性
    3.2 业务描述模型研究现状
    3.3 一个通用的业务描述模型
        3.3.1 端点
        3.3.2 通信链接
        3.3.3 用户与通信链接的关联
        3.3.4 通信链接之间的关联
        3.3.5 通用业务描述模型的状态转移
    3.4 多媒体业务描述实例
    3.5 与其它描述模型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3.7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软交换的会话控制模型与通用业务视图
    4.1 开放的业务接口与通用的业务提供体系结构
        4.1.1 基于协议的业务提供
        4.1.1.1 INAP协议
        4.1.1.2 SIP协议
        4.1.2 基于API的业务提供
        4.1.2.1 Parlay API介绍
        4.1.2.2 JAIN介绍
        4.1.2.3 Joint API介绍
        4.1.3 基于脚本的业务提供
        4.1.3.1 CPL语言
        4.1.3.2 VoiceXML
        4.1.3.3 CCXML
        4.1.3.4 XTML
        4.1.4 通用的业务提供体系结构
    4.2 通用业务视图与会话控制模型的功能需求
        4.2.1 业务逻辑控制需求
        4.2.2 软交换系统所提供的能力范围
    4.3 现有业务视图与会话控制模型介绍
        4.3.1 窄带智能网
        4.3.2 宽带智能网
        4.3.3 Parlay API
        4.3.4 TINA
    4.4 基于软交换的会话控制模型与通用业务视图
        4.4.1 呼叫模型的基本思想
        4.4.2 基于软交换的呼叫关系模型与业务视图
        4.4.3 业务视图提供的控制能力
        4.4.4 基于SBS-CRM/GSV的通用业务提供体系结构
    4.5 SBS-CRM/GSV应用说明及业务举例
        4.5.1 应用发起的两方通话
        4.5.2 呼叫转移
        4.5.3 三方通话
        4.5.4 应用发起的Dial Out会议
    4.6 与现有控制模型/视图的比较
    4.7 本章小结
    4.8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软交换的一种通用呼叫状态模型
    5.1 呼叫状态模型的功能需求
    5.2 呼叫状态模型的研究现状
        5.2.1 窄带智能网中的BCSM模型
        5.2.2 移动智能网中的控制模型
        5.2.3 宽带智能网的控制模型
        5.2.4 VoIP中的呼叫模型
    5.3 一种通用的呼叫状态模型
        5.3.1 信令链接控制模型
        5.3.2 承载控制模型
        5.3.3 模型间的指示关系
    5.4 基于呼叫状态模型的呼叫流程
        5.4.1 呼叫建立流程
        5.4.1.1 SIP协议—Invite携带SDP
        5.4.1.2 SIP协议—Invite没有携带SDP
        5.4.1.3 H.323协议—Normal方式
        5.4.2 呼叫过程中修改媒体链接
        5.4.2.1 SIP协议—修改原有媒体链接
        5.4.2.2 SIP协议—新建一条媒体链接
        5.4.2.3 H.323协议—新建一条媒体链接
        5.4.3 呼叫结束流程
        5.4.3.1 SIP协议
        5.4.3.2 H.323协议
    5.5 呼叫状态模型在IMS中的应用
    5.6 与其他控制模型的比较
    5.7 本章小结
    5.8 参考文献
第六章 NGN业务的形式化描述与验证
    6.1 引言
    6.2 时态逻辑简介
        6.2.1 时态逻辑的起源
        6.2.2 时态逻辑的分类
        6.2.3 系统的两个主要属性
        6.2.4 TLA简介
        6.2.4.1 TLA元素
        6.2.4.2 TLA公式
        6.2.4.3 描述系统的TLA公式
        6.2.4.4 TLA的推理规则
        6.2.4.5 TLA的特点与局限性
    6.3 本文使用的TLA的描述规则与方法
    6.4 业务动态行为的形式化描述
        6.4.1 集合定义
        6.4.2 常量定义
        6.4.3 函数定义
        6.4.4 谓词定义
        6.4.5 操作定义
        6.4.6 公式定义
    6.5 业务控制能力的形式化描述
        6.5.1 集合定义
        6.5.2 常量定义
        6.5.3 谓词定义
        6.5.4 操作定义
        6.5.5 活性属性公式定义
        6.5.6 公式定义
    6.6 NGN业务提供的形式化验证
        6.6.1 变量映射规则
        6.6.2 初始化条件证明
        6.6.3 安全属性的不变量
        6.6.4 不变量的证明
        6.6.5 业务动态行为的证明
        6.6.6 最后一步
    6.7 本章小结
    6.8 参考文献
    附录:本章公式中使用的缩写符号
第七章 结束语
    7.1 论文总结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应用于NGN的电信网络接入设备IAD800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1.1.1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1.1.2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方式
        1.1.3 网络技术的IP 分组化趋势
        1.1.4 NGN 是电信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NGN 技术的发展
    1.3 NGN 技术与电信级通信网
        1.3.1 什么是电信网
        1.3.2 NGN 技术构建电信级通信网
2 NGN 技术及其与 IAD800 的关系
    2.1 NGN 的概念
        2.1.1 NGN 出现的背景
        2.1.2 什么是NGN
    2.2 NGN 的特征和结构体系
        2.2.1 NGN 的特征
        2.2.2 NGN 的体系结构
    2.3 NGN 的关键技术
        2.3.1 宽带IP
        2.3.2 接口与协议
    2.4 面向NGN 的IAD800
        2.4.1 IAD800 在网络中的角色
        2.4.2 支持NGN 的IAD800
        2.4.3 IAD800 的主控板
3 接入网技术
    3.1 引言
    3.2 宽带接入网技术
        3.2.1 基于双绞线的ADSL 技术
        3.2.2 基于HFC 网的Cable Modem 技术
        3.2.3 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接入技术
        3.2.4 光纤接入技术
        3.2.5 宽带无线接入网技术
    3.3 窄带接入技术
        3.3.1 传统交换模型
        3.3.2 传统交换模型的缺陷
        3.3.3 窄带接入设备基本概念
        3.3.4 窄带接入与V5 接口
    3.4 综合接入网技术接入
        3.4.1 宽窄带综合接入解决方案
        3.4.2 宽窄带综合接入技术发展现状
        3.4.3 宽窄带综合接入应用展望
4 IAD800 的核心 MU500
    4.1 MU500 与IAD800 的关系
    4.2 MU500 原理和基本构架
    4.3 窄带语音交换部分
        4.3.1 窄带接入模块
        4.3.2 硬件的实现
        4.3.3 时隙交换模块
        4.3.4 MU500 时钟系统
    4.4 宽带数据交换部分
        4.4.1 CPU 系统
        4.4.2 以太网数据交换模块
        4.4.3 LOCAL BUS 管理通道
    4.5 主备倒换
5 MU500 关键接口技术
    5.1 引言
    5.2 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无关接口
    5.3 HW 总线和E1 接口
        5.3.1 E1 接口
        5.3.2 HW 总线
        5.3.3 HW 与E1
6 MU500 相关信号测试
    6.1 引言
    6.2 信号完整性
    6.3 MU500 信号质量
        6.3.1 信号上/下冲问题
        6.3.2 信号串扰
        6.3.3 毛刺问题
        6.3.4 时钟信号问题
        6.3.5 数据、地址信号质量
    6.4 信号质量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论文研究主要问题总结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NGN:电信网的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下一代网络最新发展和应用[J]. 李海花.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10(06)
  • [2]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D]. 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1)
  • [3]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 黄蕊.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4]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D]. 柳云平.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5)
  • [5]我国传统固网运营商NGN发展战略研究[D]. 郭涛.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3)
  • [6]未来信息通信网络环境中的数字集群与应急联动通信发展策略思考[J]. 陈如明. 电信网技术, 2008(01)
  • [7]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的若干问题[J]. 何宝宏,杨洋. 现代电信科技, 2007(05)
  • [8]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 “下一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项目组,吴伟陵. 中国有线电视, 2007(Z1)
  • [9]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能力的研究[D]. 双锴.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
  • [10]应用于NGN的电信网络接入设备IAD800的研究[D]. 周志斌. 重庆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NGN:电信网络的未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