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奶牛场管理

澳大利亚奶牛场管理

一、澳大利亚奶牛场牧草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齐智鑫[1](2019)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粮改饲”是中国农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种植优质饲草料,发展草食畜牧业。我国实行“粮改饲”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推动了草产业供给侧改革,但牧草依赖进口的现状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我国牧草供求关系更加紧张。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安全还担负着巨大的肉类需求压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深化原有生产、加工环节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流通环节的供给侧改革。本文从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我国草产品交易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结合现阶段农业保障因素及国际农产品通用交易手段,提出将“保险+期货”模式应用于草产品交易的构想。借鉴美、日等国农业海外投资经验,提出一种供求双方参与度高、互信共赢的“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设想。首先,这种交易模式利用期货工具、保险工具及供应链金融工具规避供求双方的风险;其次,该交易模式通过国际贸易通用的期货工具形成草产品国内外行情,进而促进现货生产,有利于草牧业实体经济发展;再次,该交易模式为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模式选择,可为人民币国际化实践增加“阵地”。本文通过介绍大宗农产品的交易手段,引申到大宗草产品的交易手段,尝试利用农产品交易的成熟经验解决草产品交易的问题;从美国农业保障出发对比我国农业保障,找出一种既符合WTO农业补贴要求,又可以保障农民收入的助农措施;从美国农产品交易模式与我国农产品交易模式的比较中总结美国的优势、提炼可供借鉴的长处,找出我国农产品交易的不足并总结经验;通过分析美国牧草的交易形式和生产、加工、流通方式,为未来中国草产业发展探究新的交易模式;通过总结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历史经验和不足,寻找优化解决的思路;通过介绍美国谷仓电梯交易模式,展现谷物交易中电梯交易模式在农民与期货市场间发挥的纽带作用,为解决我国农民与期货市场对接困难问题提供思路;通过归纳世界主要需草国的国际布局,为中国草牧业企业走出去积累经验;通过概括现阶段人民群众肉类需求特点,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症结所在,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回顾国内外农业收入保险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2014年至今发展“保险+期货”模式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构想大宗牧草“保险+期货”交易模式,并提出“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的设想;通过期货品种筛选和牧草期货可行性研究,发现我国苜蓿具备期货上市条件。结合国家现阶段一带一路合作情况,最终提出建立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全球草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及交易中心的构想。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合作的全面开展,国际化的交易模式有助于草牧业协同效率提高,合作共赢的草贸易也必然在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刘秀娟[2](2021)在《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全面振兴奶业,建设奶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奶业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虽然中国奶业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 40余年的快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依然较弱。“一带一路”开放格局下,面对进口乳制品的冲击和贸易摩擦,奶业发展水平亟需提升。因此以提高中国奶业竞争力为目标,研究中国奶业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布局,提出奶业发展对策,既可以丰富奶业发展理论,也能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管理、政策参考。通过对奶业和竞争力等内涵的界定,以竞争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等为基础,运用14年的国内各区域的奶业相关统计数据和37年的FAO国际奶业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奶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接着构建影响因素测度系统分析其作用效果,评价奶业发展水平,最后提出奶业发展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以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剖析中国奶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出奶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风险和威胁。第二,在奶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结合奶业的特性,从发展环境、发展实力、竞争绩效三方面筛选奶业发展测度因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包括5个公因子和18个度量指标的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第三,提出研究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间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对奶业发展作用最大的因子以及作用路径。首先,对作用路径分析得出:发展环境对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牧场经营能力、生鲜乳生产能力都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对牧场经营能力的影响显着性较差。竞争绩效需要发展环境和乳企经营能力、生鲜乳生产能力的共同支撑。乳企经营能力对牧场经营能力有直接正向促进作用,但显着性较差。其次,对观测变量进行分析得出:发展环境对投资能力、消费能力、创新能力依赖性较大,对辅助产业依赖性较小;生鲜乳生产能力与乳牛数量、规模牧场数量、牛奶人均占有量相关性较大;牧场经营能力与产品销售利润率、乳牛成本利润率相关性较大;乳企经营能力对资产利润率依赖性较大;竞争绩效与市场占有率、区位熵密切相关。第四,构建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横跨14年的奶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找出发展环境、生鲜乳生产能力、牧场经营能力、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综合发展水平的优势区域,通过聚类分析,对区域奶业发展进行定位,分为奶业龙头带动区、奶业潜力挖掘区、奶业特色发展区。最后,从全局视角制定奶业发展战略,从区域比较视角优化奶业发展布局,从影响因子视角提出奶业发展对策。在研究内容上创新点有三:一是构建了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将奶业发展分析维度确定为:发展环境、发展实力、竞争绩效三方面;在发展实力部分,将牧场经营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考察因子;最终形成5个公因子和18个度量指标的测度系统。二是测度了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使用国家统计数据对发展环境、生鲜乳生产能力、牧场经营能力、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的影响路径进行验证,并测度了各因子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丰富了奶业发展理论。三是评价27省14年的奶业发展水平。通过奶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评价得分,找出区域优势因素,确定区域奶业发展定位,优化奶业发展布局。

刘艳芳[3](2018)在《奶牛主要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瘤胃降解特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牛主要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更新并补充《中国奶牛饲料标准》中粗饲料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及其消化率的数据,为科学配制奶牛日粮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采集了3类13种19个粗饲料样品,其中,青贮类包括苜蓿青贮、全株小麦青贮、燕麦青贮、郑单958玉米青贮和京科516玉米青贮,青干草类包括安德森苜蓿、巨人201+z苜蓿、金皇后苜蓿、中苜1号苜蓿、公农1号苜蓿、进口燕麦草、丹燕111燕麦草和羊草,秸秆类包括花生秧、大麦草、莜麦秸秆、谷子秸秆、小麦秸秆和稻草,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样品的常规养分含量,并通过尼龙袋法研究以上粗饲料在奶牛瘤胃的降解规律。苜蓿青贮和巨人201+z苜蓿干草的CP含量分别为20.39%和20.23%,显着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作物秸秆饲料CP含量较低,小麦秸秆仅为3.05%;作物秸秆饲料NDF含量普遍较高,在49.98%~83.62%之间,青贮类和青干草类相对较低,在41.93%~64.97%范围内,以巨人201+z苜蓿干草最低;与NDF的测定结果类似,作物秸秆的ADF含量普遍较高,在35.87%~54.03%之间,青贮饲料的ADF含量较低,在30%左右;2个全株玉米青贮的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郑单958玉米青贮最高,为27.86%。青贮饲料的NDF慢速降解部分最高,DM、CP和ADF的快速降解部分分别为30.76%、38.98%和3.17%,高于其他两类饲料;青干草饲料DM、CP、NDF和ADF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分别为0.063%、0.069%、0.055%和0.051%,是三类饲料中最高的,DM、NDF和ADF的慢速降解部分最低,分别为41.94%、47.73%和47.32%;作物秸秆饲料的DM、CP、NDF和ADF的快速降解部分和有效降解率最低;5个青贮饲料中,淀粉有效降解率以全株小麦青贮最高,为95.45%,京科516玉米青贮最低,为86.80%。青贮饲料的DM、NDF、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与36 h的降解率呈高度相关,优质青干草的DM、NDF、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与24 h的降解率相关性较高。5个青贮饲料在8 h的淀粉降解率和其有效降解率相关性最强,可用来估测青贮饲料在瘤胃中淀粉的有效降解率。综上所述,青贮类饲料和苜蓿干草的纤维含量低,蛋白含量高,易于消化,是奶牛较为理想的粗饲料。作物秸秆饲料的纤维含量高,粗蛋白含量少,且不易消化,是劣质粗饲料,但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工提高其营养价值。

沙米拉·色依提,邓峰[4](2015)在《发达国家乳业产业链发展优化及其借鉴》文中认为本文基于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及荷兰4国乳业产业链优化的实践及经验,结合中国乳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应该从横向及纵向两个方面来优化乳业产业链,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及行业持续发展。

张立岗,任光灿,王辉,李超[5](2015)在《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与中国荷斯坦奶牛抗病性及产奶性能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提高荷斯坦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方法]:对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与中国荷斯坦奶牛抗病性及产奶性能进行了比较,分别统计了供试动物的乳房炎,营养代谢病,肢蹄病产后病的发病数量。[结果]:表明乳房炎发病率牛比本地的牛高0.93%,营养代谢的发病率高2.73%,肢蹄病发病率高4.64%,产后病低于本地牛(进口牛0%,本地牛1.65%),进口牛在规模化场生产性能有较好发挥,305d产奶量上为6 717.59kg,高于产地5 000kg;养殖小区生产性能未得到很好发挥,305天产量低于5 000kg。[结论]:良好的饲养管理水平是发挥奶牛潜力的重要因素。

李治国,韩国栋,赵萌莉,袁清,乔江,王静[6](2014)在《家庭牧场模型模拟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牧场是草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单元,其在生态恢复、多样性保护、农牧民经济收入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牧场中包含着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管理等多层面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系统,其研究正在朝着定量化、精细化、模式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模拟模型对于家庭牧场尺度上的复杂系统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和研究是一个重要工具,其目的在于将限制牧场经营和发展的因素最小化,实现牧场效益的最优化。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大量与家庭牧场相关的模型、软件,不仅用于模拟牧草生长、动物生长、温室气体排放等内容,同时还用于模拟相应的管理措施,其模拟结果用来研究家庭牧场复杂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指导该尺度上的生产经营决策。本文通过对国内外24个相关模拟模型的整理总结,从家庭牧场管理、牧草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家庭牧场模拟模型发展的主要特点为:1)模拟模型在畜牧业发达国家发展迅速;2)农场模型的发展更为全面,尤其是奶牛和肉牛饲养农场模型更为系统;3)饲草平衡、能量平衡、效益最大化是模拟的主要目标;4)模型参数数量大且部分数据的获取较难;5)普适性和广域性模型缺乏。结合我国家庭牧场生产方式状况的区别,提出了ACIAR、Grass Gro和SEPATOU适用于以天然放牧为主的家庭牧场,而IFSM等模型较适合于集约化管理的牧场。综合考虑我国草地和家畜利用方式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家庭牧场模拟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需着眼于已有研究和实践成果,跨学科、跨地域协作,最终实现我国家庭牧场模拟模型的快速发展。

聂迎利,王礞礞,陈慧萍,祝文琪,许怡然[7](2014)在《汇聚精华 共享科技盛宴——中·美·加高寒地区牧场建设及运营国际峰会专家报告精选》文中研究指明在中·美·加——高寒地区牧场建设及运营国际峰会上,三国专家针对当前我国奶业竞争力,奶业形势,寒冷地区牧场建设与运营中的问题,如保温、通风、饲料与饲喂、粪污处理、挤奶等问题作了精彩报告。本刊编辑部对这些报告进行了精心整理现刊登如下,以飨读者。更详细的资料请查询《中国乳业》杂志官方网站——乳业咨讯网(www.ryzxw.com)或联系中博农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1082896399)。

李栋,谷继承[8](2014)在《澳大利亚奶业考察报告》文中指出澳大利亚奶业非常发达,奶业是仅次于小麦、肉牛的第三大农业产业。其以放牧为主的奶牛养殖业,多元化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和丰富的乳制品品种,旺盛而趋于稳定的乳制品消费,使其乳制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高效优质的牛奶生产,利益合理分配的合作社模式,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以及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值得学习借鉴。

王贵珍,花立民[9](2013)在《牧场管理模型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草地放牧场作为草地的利用终端之一,其管理水平决定着草地健康和牧场生产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态学研究的定量化、微观化,草地放牧系统模型的研究及其如何指导生产实践已成为现代化草地畜牧业研究的重要方向。牧场管理模型作为草地放牧系统模型之一,是草地和家畜生产的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它通过收集草地生长、家畜生产以及管理方式等数据,模拟不同生产管理方式的影响并用以指导生产实践。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牧场管理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牧场管理模型的发展做出了进一步展望,以期为国内牧场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张宇峰[10](2013)在《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国内奶牛养殖正在经历从传统散户养殖模式向规模化养殖快速转变的大背景下,哈尔滨市奶牛养殖也正在经历同样的转变。本研究在规模经济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观察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和文献查阅法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奶业的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为全国的奶牛规模化养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在经实地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现状,规模养殖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哈尔滨市的奶牛规模化养殖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奶牛养殖规模仍然是以散养和小规模养殖为主,规模化养殖率较低。2007年2010年饲养6头以上奶牛的养殖场(户)占到总养殖场(户)的比率分别为50.24%、59.77%、60.83%和57.21%,但是21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占总养殖场(户)的比率仅为2.97%、5.99%、6.59%和7.08%。(2)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养殖的主要模式有奶牛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托牛所”模式、乳品企业自建牧场模式和外资企业模式。(3)哈尔滨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奶牛存栏数从2002年的20.6万头发展到2008年的最高46.7万头,然后开始减少,2011年为45.7万头;而产奶量却逐年增长,从2002年的60.0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143.0万吨,奶牛平均单产也在逐年增加。(4)针对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养殖仍存在养殖规模不足,单产水平低,经营方式粗放,优质饲料不足,疫病防治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鲜奶收购环节监管不力、运行不规范等制约奶牛规模化养殖发展的问题,提出推进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相应对策: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奶牛品种改良、优化种群结构和提高科技生产水平;发展优质牧草产业,调整优化奶牛饲料结构;加强生鲜乳质量监管,规范牛奶购销管理;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共同发展;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素质。(5)通过对国内外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经验的借鉴,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提出适合哈尔滨当期奶牛养殖模式是奶牛养殖小区和“托牛所”模式,但最有前景的模式是中等规模养殖场模式。希望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扩大奶牛饲养规模、提高原料奶质量、提高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实现奶牛养殖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为全国的奶牛规模化养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澳大利亚奶牛场牧草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奶牛场牧草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数据来源
        1.2.5 技术路线
        1.2.6 主要研究内容
2 大宗商品、农产品及草产品流通概述
    2.1 大宗商品
        2.1.1 我国大宗商品发展历史
        2.1.2 国外大宗商品发展历史
        2.1.3 我国商品草交易历史
        2.1.4 国外大宗草产品交易
    2.2 大宗商品批发市场交易
    2.3 大宗商品电商交易
    2.4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现货交易
    2.5 期货交易
        2.5.1 国外期货交易发展
        2.5.2 国内期货交易发展
        2.5.3 期货市场的功能
    2.6 农业保险及农业保障
        2.6.1 美国农业保险
        2.6.2 我国农业保险
    2.7 拍卖交易
    2.8 保险+期货
3 美国农产品交易、草产品交易及主要饲草进口国国际布局
    3.1 美国农产品交易
        3.1.1 合同农业销售
        3.1.2 合作社销售
        3.1.3 现货销售
        3.1.4 期货销售
        3.1.5 美国的农产品仓储及谷物电梯交易
    3.2 美国草产品交易
        3.2.1 美国草产品国内交易
        3.2.2 美国草产品国际贸易
    3.3 饲料饲草大型进口国全球布局
        3.3.1 阿联酋的饲料饲草布局
        3.3.2 日本的饲料饲草布局
        3.3.3 沙特阿拉伯的饲料饲草布局
4 我国农产品交易、草产品生产交易及我国饲草全球布局
    4.1 农产品现货交易
    4.2 农产品订单交易
    4.3 农产品合作社交易
    4.4 农产品期货交易
    4.5 草产品交易
        4.5.1 草交易现状
        4.5.2 以X牧草公司交易模式发展谈我国草产品交易
    4.6 拍卖交易
    4.7 中国饲草全球布局
5 我国肉类需求、粮食安全与饲草贸易的关系
    5.1 我国肉类需求
        5.1.1 我国肉类需求产生的原因
        5.1.2 我国肉类需求遇到的问题
    5.2 我国粮食安全到饲料安全
    5.3 依托草产品生产加工及草贸易发展食草型动物养殖
6 新型牧草交易模式——“保险+期货”
    6.1 保险+期货
        6.1.1 开展“保险+期货”交易的必要性
        6.1.2 “保险+期货”可行性
    6.2 “保险+期货”研究进展
    6.3 牧草“保险+期货”交易初探
        6.3.1 牧草“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的构想
        6.3.2 牧草期货品种筛选及可行性实证研究
    6.4 牧草拍卖模式
7 基于“一带一路”的粮食安全布局
    7.1 中国农业海外投资
    7.2 USDA视角下的中国农业海外投资
    7.3 中欧班列与我国粮食安全布局
    7.4 基于“一带一路”的共赢牧草贸易
8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创新点
    8.4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奶业国外研究现状
        1.3.2 奶业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奶业
        2.1.2 奶业竞争力
        2.1.3 其他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2.2.4 竞争优势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6 区域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奶业的发展历程
        3.1.1 奶牛饲养历史
        3.1.2 乳制品加工历史
    3.2 牛奶生产现状分析
        3.2.1 牛奶总产量高
        3.2.2 牛奶专业化生产带形成
        3.2.3 牛奶质量水平高
        3.2.4 奶牛存栏量高
        3.2.5 奶牛年平均单产提高
    3.3 乳制品生产现状分析
        3.3.1 乳制品总产量高
        3.3.2 乳制品专业化生产带形成
        3.3.3 乳制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准
    3.4 牧场和乳企发展现状分析
        3.4.1 牧场养殖规模扩大
        3.4.2 牧场利润空间小
        3.4.3 乳企总资产和盈利能力提高
        3.4.4 乳企技术和投资实力增强
        3.4.5 乳企市场集中度提高
    3.5 乳制品贸易现状分析
        3.5.1 中国乳制品进口量大
        3.5.2 中国乳制品出口规模小
        3.5.3 中国乳制品贸易竞争力较弱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奶业发展影响因素钻石模型分析
    4.1 生产要素分析
        4.1.1 劳动力素质较高
        4.1.2 土地资源较丰富
        4.1.3 奶业科研体系较完备
        4.1.4 奶业投资增长迅速
        4.1.5 企业家组织能力强
    4.2 需求分析
        4.2.1 食品结构中奶类消费增长最快
        4.2.2 人口结构变化促进奶类消费增加
        4.2.3 收入提高带动奶类消费量增加
        4.2.4 消费偏好改变促进乳制品消费
        4.2.5 乳制品需求增长速度放缓
    4.3 相关辅助产业分析
        4.3.1 饲料产量大质量高
        4.3.2 饲草产业逐步壮大
        4.3.3 奶牛遗传育种业相对滞后
        4.3.4 奶业机械和包材进口较多
        4.3.5 奶业基础设施便利度高
    4.4 奶业规模与结构分析
        4.4.1 规模牧场成为养殖主流
        4.4.2 养殖小区和散户在减少
        4.4.3 乳制品行业集中度提高
        4.4.4 乳品企业产品结构待优化
        4.4.5 产业结构一体化程度提高
    4.5 奶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4.5.1 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
        4.5.2 政府服务能力增强
        4.5.3 奶业支持政策逐步完善
        4.5.4 整体奶业贸易环境向好
        4.5.5 贸易格局变化带来局部困难
    4.6 影响因素态势归纳
        4.6.1 奶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4.6.2 奶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4.6.3 奶业发展的外部机遇
        4.6.4 奶业发展的外部风险
    4.7 本章小结
5 中国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构建
    5.1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维度
        5.1.1 奶业特性分析
        5.1.2 分析维度构建
    5.2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的选择
        5.2.1 测度因子全面梳理
        5.2.2 度量指标筛选原则
        5.2.3 测度因子选择结果
    5.3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理论分析
        5.3.1 发展环境
        5.3.2 发展实力
        5.3.3 竞争绩效
    5.4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系统构建
        5.4.1 研究样本
        5.4.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5.4.3 指标间的相关矩阵及显着性检验
        5.4.4 数据信度、效度分析
        5.4.5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系统
    5.5 本章小结
6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间作用效果分析
    6.1 研究方法分析
        6.1.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6.1.2 结构方程模型公式
        6.1.3 数据的来源
    6.2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6.2.1 奶业发展模型的研究变量
        6.2.2 奶业发展模型的基本假设
        6.2.3 奶业发展理论模型的构建
    6.3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拟合
        6.3.1 奶业发展测量模型拟合
        6.3.2 奶业发展结构模型拟合
        6.3.3 奶业发展整体模型拟合
    6.4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的拟合检验
        6.4.1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6.4.2 路径系数显着性检验
        6.4.3 研究假设的验证
    6.5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度因子作用效果
        6.5.1 各因子影响度分析
        6.5.2 各因子影响路径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省际评价
    7.1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7.2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7.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7.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7.2.3 因子分析检验
        7.2.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7.3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和影响因素比较
        7.3.1 发展环境比较
        7.3.2 生鲜乳生产能力比较
        7.3.3 牧场经营能力比较
        7.3.4 乳企经营能力比较
        7.3.5 竞争绩效比较
        7.3.6 奶业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7.4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7.4.1 奶业发展聚类
        7.4.2 区域奶业发展定位
    7.5 本章小结
8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布局及对策
    8.1 全局视角的奶业发展战略
        8.1.1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8.1.2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8.1.3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8.2 区域比较视角的奶业发展布局
        8.2.1 东北和内蒙古布局
        8.2.2 华北地区布局
        8.2.3 西部地区布局
        8.2.4 南方地区布局
        8.2.5 大城市周边布局
    8.3 影响因子视角的奶业发展对策
        8.3.1 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外在环境
        8.3.2 发展规模牧场、建设优质奶源
        8.3.3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牧场收益
        8.3.4 增加消费粘性、提高乳企收益
        8.3.5 强化奶产业链、提高竞争绩效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B

(3)奶牛主要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瘤胃降解特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奶业对优质粗饲料的需求
        1.1.2 国家的政策支持
        1.1.3 合理利用作物秸秆
    1.2 粗饲料与反刍动物营养
        1.2.1 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1.2.2 影响粗饲料品质的因素
        1.2.3 粗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1.2.4 影响粗饲料瘤胃降解的因素
    1.3 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率
        1.3.1 常用反刍动物瘤胃降解率评定方法
        1.3.2 实时降解率与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
    1.4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比较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粗饲料样品的采集与特性描述
        2.2.2 试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粗饲料的DM含量
        2.3.2 粗饲料的CP含量
        2.3.3 粗饲料的NDF含量
        2.3.4 粗饲料的ADF含量
        2.3.5 青贮饲料的淀粉含量
        2.3.6 粗饲料的粗灰分、脂肪、Ca、P含量
    2.4 讨论
        2.4.1 青贮饲料的含水量
        2.4.2 粗饲料的CP含量
        2.4.3 粗饲料的NDF和 ADF含量
        2.4.4 青贮饲料的淀粉含量
        2.4.5 粗饲料的粗灰分含量
    2.5 小结
第3章 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3.2.3 试验操作过程与测定指标、方法
        3.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粗饲料的DM降解特性
        3.3.2 粗饲料的CP降解特性
        3.3.3 粗饲料的NDF降解特性
        3.3.4 粗饲料的ADF降解特性
        3.3.5 青贮饲料的淀粉降解特性
        3.3.6 粗饲料有效降解率与实时降解率的关系
    3.4 讨论
        3.4.1 粗饲料的DM降解特性
        3.4.2 粗饲料的CP降解特性
        3.4.3 粗饲料的NDF和 ADF降解特性
        3.4.4 青贮饲料的淀粉降解特性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论文总体结论
    4.2 创新点
    4.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发达国家乳业产业链发展优化及其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链视角下发达国家乳业发展优化分析
    1.1新西兰
    1.2澳大利亚
    1.3美国
    1.4荷兰
2发达国家乳业产业链优化的特征
    2.1横向优化特征
    2.2纵向优化特征
    2.3养殖环节优化特征
    2.4加工环节优化特征
3对中国乳业产业链优化的借鉴
    3.1中国乳业产业链横向优化
        3.1.1推进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3.1.2进一步优化乳制品加工的市场结构
    3.2中国乳业产业链纵向优化
        3.2.1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或大规模养殖场的纵向合作或一体化
        3.2.2构建科学、完善、长期的契约关系
        3.2.3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3.2.4提高乳制品加工企业、奶站等的检验检测能力

(5)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与中国荷斯坦奶牛抗病性及产奶性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抗病性差异比较
    1.2 产奶性能差异比较
2 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主要疾病发病率比较
    2.2 热冷应激比较
    2.3 不同生产条件下产奶性能比较
    2.4 产奶性能差异性比较
3 结论

(6)家庭牧场模型模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牧场经营管理模拟模型
    1.1 ACIAR系列模型
    1.2 IFSM
    1.3 Dairy WIN
    1.4 Dairy Wise
    1.5 Grass Gro
    1.6 Kansas Grazer
    1.7 P?tur IN
    1.8 SEPATOU
    1.9 SIMSDAIRY
    1.10 TGM
    1.11 RSPM
2 放牧管理模拟模型
    2.1 GRASIM
    2.2 Landassess DSS
    2.3 SGS
    2.4 SPUR
3 牧草生长模拟模型
    3.1 Artturi
    3.2 CENTURY
    3.3 DAYCENT
    3.4 GRASP
    3.5 PHYGROW
    3.6 GPFARM-Range
4 温室气体排放模拟模型
    4.1 Dairy GEM
    4.2 Farm GHG
5 总结与展望

(7)汇聚精华 共享科技盛宴——中·美·加高寒地区牧场建设及运营国际峰会专家报告精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奶业“1+4”国际化竞争
    1 中国与四国 (地区) 间奶业的贸易情况
        1.1 进口情况
        1.2 出口情况
        1.3 2012年中国乳制品贸易逆差及外贸依存度情况
    2 中国与四国 (地区) 奶业要素对比
        2.1 奶业基本情况
        2.2 生鲜乳收购价格
        2.3 生鲜乳生产成本
        2.4 生鲜乳质量标准
    3 中国奶业优势分析
    4 牧场建设和发展奶牛养殖业的限制性因素
2013年中国奶业发展与科技支撑
    1 2013年中国奶业发展情况
    2 2014年奶业发展形势分析
    3 现代化奶牛场建设与技术体系
        3.1 发达国家农牧结合养殖方式
        3.2 中国规模化牧场单产提升的利器——大力推广苜蓿青贮
        3.3 国内外奶牛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寒冷地区牧场建设细节探讨
    1 寒冷地区分布及设计要素
    2 寒冷地区牧场的保温通风
    3 合理的地面与牧场坡度
    4 牧场的配套设施
目前中国严寒地区的牧场设计思路
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牧场设备设施设计
低营养价值饲料的高效利用
    1 气候和环境决定了牧草质量
    2 选择合适的牧草
严寒地区奶牛场的粪污处理
东北寒区现代化牧场管理与运营体会
    1 冬季防寒保暖措施
    2 冬季通风除湿措施
    3 夏季防暑降温措施
    4 饲养管理措施
    5 东北寒区现代化牧场规划设计需要关注的细节
严寒气候条件下牧场设计的影响因素
挤奶厅挤奶的合理操作
    1 挤奶前的准备工作
        1.1 清洁方式对细菌数的影响
        1.2 标准的乳头药浴操作程序
        1.3 挤奶前刺激的效果
    2 分组挤奶与挤奶机及挤奶班组的效率
        2.1 分组挤奶的操作程序
        2.2 分组挤奶效率分析
自然通风和隧道通风的温湿度控制
    1 寒冷地区如何实现自然通风
    2 夏季的隧道通风
        2.1 充气水帘墙
        2.2 椭圆形隔温烟囱
        2.3 隧道通风
        2.3.1 原则
        2.3.2 组成
        2.3.3 优点与缺点
    3 针对大型牧场的解决方案
东北极寒地区牧场管理策略
    1 饲养管理
        1.1 充分享用资源优势
        1.2 料槽管理
    2 繁育管理
    3 舒适度管理
    4 犊牛饲养管理
牧场如何在严寒地区实现最高价值
加拿大地区大型牧场的饲养管理
    1 加拿大东部的奶牛养殖业概况
    2 高产的基本要求
    3 加拿大使用的主要饲料品种
        3.1 粗饲料
        3.1.1 玉米青贮
        3.1.2 苜蓿和饲草青贮
        3.1.3 干草和秸秆
        3.1.4 制作青贮成功的因素
        3.2 精料补充料
    4 加拿大大型牧场高产奶量的饲料管理
        4.1 使干物质的摄入最大化
        4.2 提供优质的饲草
        4.3 要保持能量、蛋白质和纤维平衡
        4.4分群
        4.5避免饲料搅拌车过分搅拌, 导致饲料分层
        4.6 避免喂给奶牛结冰的食物
        4.7 合理使用TMR车
        4.8 干奶牛群的管理

(8)澳大利亚奶业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澳大利亚奶业概况
    1.1 以放牧为主的奶牛养殖业
    1.2 乳制品企业和乳制品品种多元化
    1.3 旺盛而趋于稳定的乳制品消费
    1.4 乳制品贸易具有较强竞争力
2 澳大利亚奶业经验及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2.1 奶牛生产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2.2 利益合理分配的合作社模式保证奶业生产安全高效
    2.3 种养结合模式推进奶业可持续发展
    2.4 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奶业生产稳定有序

(9)牧场管理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牧场管理决策支持模型
    1.1 ACIAR模型 (Australia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1.2 草原生产和利用模拟模型 (Simulation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angeland, SPUR)
    1.3 GRASIM模型 (Grazing Simulation Model)
    1.4 牧草生长模型 (Grass Gro)
    1.5 奶牛-饲料系统模型 (The Dairy Forage System Model, DAFOSYM)
    1.6 Cowpacity模型 (A Grazing Carrying Ca-pacity GIS Model)
    1.7 Graze Vision模型 (A Versatile Grazing De-cision Support Model)
    1.8 IMAGES 2.1 (An Integrated Model of an Arid Grazing System)
    1.9 GrazF eed DSS
    1.10 SimSAGS
    1.11 KMETIJA模型
    1.12 Ceser DSS
2 国外奶牛牧场管理软件
    2.1 Cow-Calf Production模型
    2.2 COWEL模型
    2.3 SEPATOU模型
    2.4 乳制品扩展决策支持系统 (The Dairy Ex-pans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2.5 PC·Dairy模型
    2.6 Grazemore模型
    2.7 DairyMGT奶牛场管理模型
    2.8其它模型介绍
3 国外绵羊生产管理模型或软件
    3.1 Sheep Version 4.0
    3.2 SummerPack模型
    3.3 小反刍动物决策支持系统 (SRDSS)
4 国内牧场管理模型研究现状
    4.1 草地植被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4.2放牧管理模式研究
    4.3 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研究
    4.4国内奶牛管理软件
5 总结及展望
    5.1 国外牧场管理模型的分类
    5.2 国内外研究的比较
        5.2.1牧场管理模型研究方面
        5.2.2特定家畜生产管理软件开发方面
    5.3展望

(10)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产业政策理论
3 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现状
    3.1 哈尔滨市奶牛养殖的现状
    3.2 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现状
        3.2.1 支持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相关政策
        3.2.2 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
        3.2.3 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的现状
4 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4.1 奶牛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
        4.1.1 养殖规模不足
        4.1.2 单产水平低
        4.1.3 经营方式粗放
        4.1.4 优质饲料不足
        4.1.5 疫病防治水平低
        4.1.6 养殖风险较高
        4.1.7 养殖效益低
        4.1.8 环境污染严重
    4.2 奶牛规模化养殖问题的主要原因
        4.2.1 奶牛良种覆盖率低
        4.2.2 种群结构差
        4.2.3 饲养管理落后
        4.2.4 饲料工业不配套
        4.2.5 社会化服务不健全
        4.2.6 鲜奶收购环节监管不力、运行不规范
5 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的选择
    5.1 国外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的经验借鉴
        5.1.1 澳大利亚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
        5.1.2 新西兰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
        5.1.3 美国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
    5.2 国内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的经验借鉴
        5.2.1 标准化养殖小区模式
        5.2.2 规模化家庭牧场模式
        5.2.3 奶联社模式
        5.2.4 奶农专业合作社模式
        5.2.5 乳品企业自建牧场模式
        5.2.6 外资企业建场养殖模式
        5.2.7 托牛所模式
    5.3 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探索
        5.3.1 养殖小区模式
        5.3.2 “托牛所”模式
        5.3.3 规模化牧场模式
        5.3.4 乳品企业自建牧场模式
6 促进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对策
    6.1 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6.2 加快奶牛品种改良
    6.3 发展优质牧草产业
    6.4 加强原料乳购销监管
    6.5 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
    6.6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6.7 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素质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澳大利亚奶牛场牧草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D]. 齐智鑫.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2]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D]. 刘秀娟.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3]奶牛主要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瘤胃降解特性比较研究[D]. 刘艳芳.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4]发达国家乳业产业链发展优化及其借鉴[J]. 沙米拉·色依提,邓峰. 世界农业, 2015(04)
  • [5]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与中国荷斯坦奶牛抗病性及产奶性能比较研究[J]. 张立岗,任光灿,王辉,李超. 中国牛业科学, 2015(02)
  • [6]家庭牧场模型模拟研究进展[J]. 李治国,韩国栋,赵萌莉,袁清,乔江,王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12)
  • [7]汇聚精华 共享科技盛宴——中·美·加高寒地区牧场建设及运营国际峰会专家报告精选[J]. 聂迎利,王礞礞,陈慧萍,祝文琪,许怡然. 中国乳业, 2014(03)
  • [8]澳大利亚奶业考察报告[J]. 李栋,谷继承. 中国奶牛, 2014(02)
  • [9]牧场管理模型研究进展[J]. 王贵珍,花立民. 草业科学, 2013(10)
  • [10]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对策研究[D]. 张宇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澳大利亚奶牛场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