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报编辑委员会

中国化学报编辑委员会

一、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论文文献综述)

石申琴[1](2021)在《《晶报》广告研究(1919-193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晶报》的诞生开创了上海小报史的“三日刊”时代,其熔新闻、文艺、消闲于一炉的风格也使其坐稳了小报江山的头把交椅。1919年至1932年这段时期是《晶报》的三日刊时期,即三日一出,是《晶报》在上海报业异彩纷呈的时期,其不光在小报市场名列前茅,且比起一些大报来也不遑多让。因此,《晶报》这段时期的广告也不能等闲视之,广告借助报纸的影响力得到了更多的曝光,反过来,广告自身的特色也为《晶报》的形象塑造、主旨宣扬等方面增添了几分色彩。本文选取《晶报》三日刊时期的广告为个案分析,观察广告以《晶报》为媒介载体的形象设计、内容架构和发展情况,从而探究《晶报》广告与报纸本身以及近代上海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期从小报视野解读广告,获取对报刊广告更深更全面的理解。本文指出,《晶报》广告与报纸本身息息相关,主办者余大雄的办报阅历、风格定位、编辑理念深刻影响着《晶报》及其广告的性质、方向和宗旨。《晶报》广告的运营,除了获取经济利益,也注重裨益报纸本身,映射社会问题,注意报纸自身“改良社会”主旨的责任担负。本文还指出,在时代背景之下,《晶报》广告作品中出现和指涉的各种商业化、西潮化、科学化等元素,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变迁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概述了前人关于《晶报》、上海小报、近代报刊广告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本文的思考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晶报》及其广告大观,包括《晶报》创刊的历史背景、主办人与《晶报》广告、《晶报》广告的经营三个主要方面,叙述了《晶报》能引领上海小报市场的缘由,并着重分析了主办人余大雄对广告经营的影响。本章认为,《晶报》经营广告除了具备商业理念外,也善于利用广告为报纸服务,维护《晶报》的形象、促进《晶报》的成长发展,将广告作为宣传报纸宗旨以及体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辅助工具,注重达到盈利和报纸成长的双重目的。第三章在对广告整体样貌的把控之上,对广告本身进行观察分析。报刊上的广告以报纸杂志为媒介载体进行宣传,仍然是印刷类的纸质广告形式,其呈现方式以文本和图文为主,注重视觉和语言的多元化传达。因此,广告自身的设计对广告效果和报刊整体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章将视野投射在《晶报》广告本身,着重分析报上的广告是如何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设计的,其不仅在形态上处理了广告的篇幅、字体、文案、绘画、排版等问题,也给予了广告丰富的情感表达,像插图的视觉语义、文案的内涵、商标的图案寓意、广告作品的文化水准等等。其自身的设计呈现不仅显示了我国报刊广告近代化的发展水平,也与《晶报》本身相辅相成,像广告文本中的爱国主义情绪、文明开化理念等,皆与时局紧密联系,较为体现报纸“改良社会”的衷心。第四章则在前文对《晶报》广告的深入了解上,探讨《晶报》广告与上海社会的互动关系,从广告视野探究近代上海社会思想观念的变迁。报刊广告是时代演变的印记,也是社会、地域等发展的直接反映,其蕴含的信息复杂多样且十分丰富,仅以一文的空间很难一一了解透彻。所以,本文选取《晶报》映射的上海社会的某一点切入,侧重于讨论广告视野下上海市民的思想观念的变迁。总之,《晶报》广告有其自身的特色。一方面,它充斥着无尽的物质和娱乐诱惑,透露着上海市民在日常生活上的西化、享乐、奢靡、摩登的风气,继承了小报休闲娱乐的调性。另一方面,它又受时代背景的浸染,尽力跳出小报作为消遣品的局限性,注意维护报纸本身“改良社会”的形象,带有明显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其广告自身的演化,广告话语的呈现、思想观念的嵌入等等都是上海小报业渐趋成熟的标志,也是上海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和变迁。

姜剑[2](2020)在《英国来华传教士高葆真的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潮流中,西方传教士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一方面,他们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自然承担着向西方世界介绍和报道中国文化的重任,也即学界所称的“东学西渐”。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展现和传递彼此的文化信息和成果,由此拉近了东西方认知距离,为促进彼此的文化交流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高葆真是众多新教来华传教士中的一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也许他不像马礼逊、理雅各和傅兰雅等人那样是闪耀的明星,但至少他用自己的文字记述留下了他所独有的扎实脚印,并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脚印和声音也许不够清晰和响亮,但正如许许多多来华传教士一样,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传播活动不可能也不应当被忽视和磨灭,相反非常值得去挖掘和书写,因为他们是担当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力军。首先,通过高葆真的英文小说《中国桃胡项链》(A String of Chinese Peach-Stones,1895)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民俗文化西传的贡献。《中国桃胡项链》是一部用英文创作、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此书通过小说的传播方式收集整理了华中民俗文化素材,包括民间故事与传说、习俗生活、信仰生活和艺术生活,以小说情节为线索向西方读者展现相关的民俗现象、神话或民间故事及文化符号,使异质文化中陌生而遥远的中国印象在他的生动语言中变得鲜活而真切。借助传播学理论,我们试图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等方面论述这部特殊小说对中国民俗文化西传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他的这部饱含中国文化元素的作品无疑对中国文化的海外译介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和模式。其次,通过高葆真的西文着述本文试图关注他眼中的晚清中国印象。通过游记《漫游华中》(Rambles in Central China,1896)高葆真展现他的华中印象,向西方读者描述这片土地上的人文生态:文人与迷信、官员与府衙、弑婴现象、妇女与教育以及鲜活生动的商业街;通过《中国概观》(China under the Searchlight,1901)高氏从人口众多、团结稳固、祖先崇拜、官僚制度和文学艺术等角度介绍和阐释他眼中的晚清中国;通过他在重要西文刊物上发表的西文文章论述他眼中的中国经典文化:从中国古典小说中分析和认识中国人的宗教观和道德观,从中国古代经典中去追寻上古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从基督教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中国民间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和风水学等。再次,高葆真的中文出版活动是他传教生涯中的重要一页,这里他同着名的传教士出版活动家李提摩太产生交集,他主编的《大同报》是广学会继《万国公报》后又一重要的传教士中文刊物。本文从《大同报》介绍传播西学的角度论述它对晚清近代化的贡献和影响。《大同报》(1904-1917)是广学会继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万国公报》后又一份没有传教性质的中文综合性报纸。笔者从传播西方科学、教育、政治、社会思想等方面论述这份中文报纸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中国社会改革所做出的努力和影响,并试图探讨它在近代中国报刊发展史上与《万国公报》相比默默无闻的缘由。最后,高葆真通过他的译述活动将西方近代科学及社会文化思想编译成中文,进一步促进近代西学东传。通过他的三部主要英文译着:《欧化篇》、《欧洲近世智力进步录》和《泰西奇效医术谭》,本文阐述了这些译述活动无论是在论述和总结西方历史和成就方面或是在相关领域传播重要的或最新成果与理念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尘封在历史角落里的故纸堆中发黄的资料档案中,我们试图追溯和勾勒百年前这位英国来华传教士的生活轨迹和传播活动,他在这方土地上与中国文化和经典思想产生不可避免的触碰和交流的火花,化作他的文字阐释作品和思想译述作品,这些作品和文字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应拥有一席之地和作用。他和他的传播活动和作品代表了一批还没有被发掘、发现的默默无闻的来华传教士及他们所作出的各自贡献,只因为不够显耀,他们也许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正慢慢隐去,而逐渐被人们遗忘。随之而去的是那个时代众多他者视角的历史记忆,以及他们与中国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思想火花。

王梦融[3](2020)在《日文报《蒙疆新闻》研究:1938-1943》文中指出《蒙疆新闻》是由蒙疆新闻社在“蒙疆”地区发行的日文日刊报纸,1938年6月10日创刊,1945年停刊。作为在“蒙疆”地区及日本国内发行的报纸,该报以宣传“国策”和“蒙疆”为目的,主要刊登国内外新闻以及有关“蒙疆”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学、教育、宗教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将《蒙疆新闻》分成两个时期进行研究,初期为1938年6月至1939年3月,后期为1939年4月至1943年5月。旨在通过对该报的特点、所刊载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考察“蒙疆”地区的日本人和蒙古人的社会活动,揭示《蒙疆新闻》是如何向“蒙疆”地区及日本国内的民众做“国策”及“蒙疆”的宣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该报的作用、社会影响以及文献价值等问题。全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研究《蒙疆新闻》的出版机构蒙疆新闻社及其活动,从设立背景、组织结构以及出版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考察《蒙疆新闻》初期,即1938年6月至1939年3月的内容。主要从该报创刊、版面变化、对“蒙疆”地区报道的统计数据以及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章重点研究《蒙疆新闻》后期,即1939年4月至1943年5月的内容。由蒙疆新闻社的改组及迁社、新闻版面的结构变化、对“蒙疆”地区报道的统计数据以及内容分析构成。第四章以“蒙疆”地区的日本人和蒙古人的活动为例,研究《蒙疆新闻》的史料价值。通过分析张家口日本居留民会、厚和日本居留民会、大同日本居留民会以及包头日本居留民会的活动内容,考察这一时期《蒙疆新闻》所反映的日本人的活动。进而通过分析该报所刊载的内容,考察“蒙疆”地区蒙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刘炎飞[4](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秋硕[5](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指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李琪[6](2020)在《小亨利·摩根索与摩根索计划研究(1944-1945)》文中研究指明1944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逐渐取得胜利的一年,为战后德国制订处置方案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同年8月,对德立场逐渐强硬的小亨利·摩根索(下文简称为小摩根索)在赴欧考察期间,深感美国政府内现有的政策设想与规划对德国过于宽容。于是,小摩根索在试探英美要员的立场并判断其中部分人员同意对德强硬之后,以盟军远征部队最高司令部下属的德国处编写的《军政府人员工作手册》引起罗斯福对温和方案的反感,并成功促使罗斯福成立一个包括自己在内的“德国事务内阁委员会”以讨论美国战后对德方案。与此同时,小摩根索在财政部内组建“财政部特别委员会”,试图撰写一份反映自己强硬立场的方案呈交给罗斯福。摩根索计划应运而生。9月2日,摩根索计划在一场相当于内阁委员会预备会议的讨论中被介绍给国务院和陆军部的官员。在随后的十天里,财政部以小摩根索为代表坚决维护摩根索计划,国务院与陆军部分别以国务卿赫尔和陆军部长史汀生为代表坚持对该计划的反对意见,小摩根索对二人的游说宣告失败。但是小摩根索争取到了来自美国总统的支持,从而获得出席第二次魁北克会议(即“八边形会议”)并对英国首相丘吉尔宣传摩根索计划的机会。丘吉尔起初反对摩根索计划,随后在罗斯福与小摩根索以租借物资为让步的情况下妥协,与罗斯福联名签署作为强化版摩根索计划的魁北克备忘录。这对于小摩根索而言是无疑是意外之喜。在9月15日即第二次魁北克会议闭幕后,魁北克备忘录签署的消息很快为各国政府与人民所知并引起广泛争议。在美国政府内部,赫尔与史汀生仍然反对摩根索计划。在美国民间,许多反对者将魁北克备忘录视为小摩根索与摩根索计划对罗斯福的消极影响,进而抨击该计划与小摩根索。同时,美国的主要盟国英国与苏联均未公开官方立场,德国开始强调摩根索计划的严苛性以激化军民反抗意志,摩根索计划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尚不明朗。面对国内外压力的罗斯福暂时对摩根索计划实行冷处理,对小摩根索态度冷淡,对赫尔与史汀生则进行安抚。小摩根索采取多种手段应对国内的反对意见,但效果不佳。9月29日,罗斯福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表现出的对摩根索计划模棱两可的态度未能弥合各方分歧。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托马斯·E.杜威作为罗斯福在194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竞争者,不遗余力地以摩根索计划为切入点攻击罗斯福。摩根索计划面临的国内舆论环境继续恶化。英苏两国仍未明确表态,而德国则利用摩根索计划成功强化抵抗力量,令盟军在德国本土作战不利。小摩根索囿于罗斯福下达的保持沉默的指令无法公开阐明自己的观点,于是他既通过调查“泄密”事件试图证明财政部没有把相关信息泄露给媒体,又频繁联系媒体从业者以争取改善舆论环境,还采取了其他辅助手段。小摩根索凭借上述方式作为在为罗斯福的竞选活动声援的同时,亦维护了摩根索计划,他相对低调的处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1月7日,罗斯福在总统大选中击败杜威并成功连任后,再次表露对摩根索计划的兴趣,美国官员与媒体亦仍在讨论该计划。英国开始从支持摩根索计划的立场上退缩,苏联通过自由德国委员会渗透势力,德国亦出现战后亲苏的可能性,国际局势向着不利于摩根索计划的方向发展。而且,罗斯福在德国投降前突然辞世,新任总统杜鲁门不愿对德强硬且与小摩根索关系不和,他最终迫使小摩根索辞去了财政部长职务。虽然小摩根索准备数月的阐释摩根索计划的书籍《德国是我们的问题》于1945年10月出版,但是摩根索计划已经不再被视为战后处置德国的备选方案。该计划中包含的对德强硬的思想则得以保留,并对美国战后对欧战略产生长期影响。

王艾[7](2020)在《《小说丛报》研究》文中认为《小说丛报》是20世纪初创刊于上海地区的文学类月刊,是鸳鸯蝴蝶派比较有代表性的刊物。本文通过对《小说丛报》1914年5月到1919年8月的文本进行研究,细致地描绘了刊物的版面设置状况和发行状况,介绍各栏目编辑主笔,特别是《小说丛报》吸引了一部分女性作家为其撰稿。基于刊物内容以及社会发展状况,描述当时上海读者对娱乐消闲性刊物的需求,对刊物进行定位,分析它的商业化特色和娱乐化特色。《小说丛报》存在的这一时间段,上起新文化运动,下接五四运动,作为传播的载体,对上海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正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文本出发,对《小说丛报》进行概述,介绍创刊背景和创办理念。汇总各栏目的编辑,介绍在《小说丛报》中的常见的编辑和报人,分析他们聚集于此,形成作家群体的原因。第二部分,描述《小说丛报》的排版方式,分析排版布局特点,改版之后的版式变化,以及它的版式对读者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从《小说丛报》的发行情况入手,分析它的商业化表现。由于《小说丛报》从一开始就走上市场化道路,商业特色鲜明。从营销元素、编辑群体、广告模式三个方面,分析它的商业化特色。第四部分,分析受众、市场、刊物三者的关系,探讨《小说丛报》的娱乐化倾向和特色。第五部分,对《小说丛报》进行内容分析,从上海社会和都市文化两个角度入手,借助《小说丛报》的内容还原当时上海的社会风貌。

张超[8](2019)在《张元济交游研究 ——以近代文化传播为视角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人物交游活动触及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它将个人的社会属性具体到群体活动中,并通过群体的有序构建形成多元共同体。共同体有认同意识、促进思维、归属观念的功能,可以将多个一元概念融合从而组成一个新的多元架构。研究人物的交游活动既能够还原一个社会个体乃至共同体的历史经历,又能够反映现实政治及其文化背景。从近代文化传播的视角来考察共同体在历史进程中的塑造,对人物以及时代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张元济是一个跨时代的历史人物,从晚清到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交过众多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通过诗文、书信、集会等交游方式在政治、商业、教育、藏书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张元济的交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在学界、政界、文化出版界的代表性人物,诸如严复、沈雁冰、王云五、毛泽东、傅增湘等不同领域的社会人进行群体研究,来分析张元济在交游中创建个人关系网络、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想情怀与实践活动,试图从近代文化传播的视角总结出以张元济为中心的人物交游特点以及对个人和近代文化产生的作用影响。张元济通过学缘、业缘、地缘、亲缘等关系构建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人际关系网,形成了新型的文化共同体。本文编制了《张元济交游活动简表》,列出张元济与一百三十多名重要人物的交游概况,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张元济交游活动的整体面貌。在交游活动中,张元济不断丰富完善自身思想内容,并通过共同体的活动引进新思想、传播科学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承担起启发世人的精神使命与社会责任,进而推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变迁。

肖子木[9](2019)在《民国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研究(1921-1949)》文中认为职业团体,是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由某一职业的从业者结合而成的团体。随着我国新闻业的发展,新闻记者这一职业也随之诞生。但最初,记者群体并不受社会重视,记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1921年,记者开始创建自己的职业团体,试图以此为枢纽,加强职业沟通,表达共同的利益诉求。本文以1921年-1949年间上海的记者团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描绘民国时期新闻记者职业维权的公共图景,并借助职业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从职业管辖权、职业意识的视角,及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对记者团体在不同阶段的维权特点及影响因素作出分析。1921年,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成立,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记者的职业团体。成立6年间,它针对侵犯记者权益事件进行声援,也提出了一些保障性议案,但在维护言论自由的行动中,它选择了置身事外,没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职业权益保障者”。由于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无所作为,在国民党的指导下,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于1927年成立,1932年改组为记者公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停止会务。这一时期,记者团体的维权活动逐渐成熟,在呼吁言论自由、保护记者权益、声援被迫害记者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1946年3月,上海记者公会重组,但其职业活动寥寥无几,多集中于保障记者生计方面,侧面说明了战后记者愈发艰难的生存状况,1949年停止活动。本文认为影响记者团体职业维权表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政治力量、记者职业意识与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政治力量是职业管辖权的外部接收者。1921-1949年间,随着国家力量对社会的控制逐步加强,记者团体的活动空间一步步收窄,最终导致了职业管辖权的丧失。记者职业意识同样对记者团体的活动造成重要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后期,记者职业意识逐渐成熟,并在一次次维权事件中强化自己的身份认同,战后国共两党对垒的政治局势极大压缩了新闻职业化的空间,记者的职业认同感出现退缩,记者团体也就再难有所作为。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也会影响到团体的维权表现,记者团体管理层的社会资本积累越充分,记者团体越能在维权事件中发挥效用,但不同的身份角色之间也存在博弈,记者社会身份对团体的影响存在双重性。政治力量、记者职业意识、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三个因素,始终存在于记者团体的活动之中,并在不同的阶段施加了不同侧面的影响,总的来说,政治力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职业意识,最后是社会资本。它们的作用力并非始终如一,而是一个此消彼长、彼此制约的关系。在新闻记者联欢会时期,政治力量对记者团体干涉甚少,但是记者的职业意识尚处于发端,团体的社会资本积累不足,故联欢会的职业作为乏善可陈。新闻记者联合会(公会)时期,政治力量的干预逐渐增强,但规训之下也有疏漏,利用政治力量,记者团体反而获得了合法性,无意中为职业维权活动扫除了障碍。当时的记者核心领导层往往兼具国民党和民营报刊记者的双重身份,20世纪30年代以后记者显着提高的职业意识,让他们更多地利用前者身份,增强记者团体的社会影响力。战后记者公会是在国民党的一手操办下重组的,它完全服膺于当时的统治,记者职业意识也出现全面退缩,记者核心领导层都是国民党的重要人物,记者公会除了无法维护记者权益外,还积极配合新闻统制,从而失去了职业团体存在的意义。

高志军[10](2018)在《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文中研究指明变动时代,大学亦为之一变。变动的大学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是役成为深刻影响近代中国政局走势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时局愈加风云激荡,诸事亟待应变。在此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岭南大学既有自身困局又受到时局牵扯甚广。前者主要因岭南大学原校长李应林抱恙恳让校长职位而引发。其间,该校校董会从中筹划,迭经多方劝请方才使原执教于南开大学的陈序经于1948年夏以代理校长身份主政岭南大学,后因陈擘划有为,终获聘校长之职。后者是激荡政局的涟漪冲击岭南大学时的主动因应与调适。该校受政局影响必须应对的主要事件有三:一是南迁学生,在应对南迁学生时虽颇为棘手,但有惊无险;二是迁校之议,与众高校相似,该校亦有迁澳、迁港说,但力主扎根南粤大地的意志不曾动摇;三是延聘教授,借变动时代众教授有意南下的契机,加之陈序经等众人措置得当,为岭南大学延聘了大量学界名流,相当充实了该校。此时,岭南大学与国民政府虽有合作,但疏离远多于合作。伴随国民政府的垮台,政权旋即改旗易帜,“旧”大学走进了新时代。岭南大学因应时局展现出自我调适的姿态。此种姿态虽是主动与被动夹杂,但显见其在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引导下的被动调适,实乏自主。因之,被动因应的格局下隐伏着政学间的冲突与纠葛。不过,政学间的角力虽时有暗波涌动,但一般隐而不彰。因力量悬殊,岭南大学往往“逆来顺受”。即便是岭南大学与政府间因招生而引发的风波,仍证明岭南大学反击的无力与无效。宣告无果后,岭南大学态度软化,随即改善策略、顺势而为。这提示着政学之间虽有对抗,但温和可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对私立大学管控的加强。时移势易,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美关系紧张加剧。特别是奥斯汀事件后,中美走向激烈对抗。中国国内首先出现针对奥斯汀在联合国言论的抗议声势,复几经酝酿发酵,以致发出控美的浪潮。美国对此予以回击,冻结了中国在美资产。是项举措彻底激怒了中国政府,进而决定割断美国在华援助机构与美国的联系。割断美援实际上动摇了教会大学赖以生存的经费基础。岭南大学儿童工艺所运转经费本为美国一手擘划,受到冲击尤甚。工艺所的经费不得不转靠岭南大学拨付维持。而此时岭南大学在美存款已被冻结,加之要额外支撑工艺所运作,工艺所日益成为岭南大学的沉重包袱。与此同时,为争夺工艺所所有权,岭南大学与广州市救济分会数度博弈,前后持续一年有余。博弈终因岭南大学经费不支败下阵来。其实,岭南大学经费支绌由来已久,但美国冻结款额及工艺所经费由其自身筹措加剧了该校经费的紧张态势。政府对岭南大学实施有条件的经费补贴,一则缓解了该校经费困局,二则为政府强势介入大学内部提供了绝佳时机,大学的自主性进一步被剥夺。随着中国政府卷入朝鲜战争日深,且在多数位于东北的重工业基地面临外敌威胁的情况下,这促使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优先发展国防工业的重要性。彼时,我国工业人才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基此,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远涉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为目的的工学院院系调整势在必行。思想改造是院系调整的重要一环,岭南大学师生的思想改造又以清除“美帝”影响为重点。美籍教师由“诲人不倦”到“毁”人不倦形象的流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师生思想转变的实情。但这种转变是在美籍教师已离开中国,承受外部压力以及知识分子普遍的“原罪”心理作祟等情况下所取得,并且难有衡量这一程度的标准。官方所标榜的“彻底”打击了“亲美”、“恐美”、“崇美”思想,恐怕也未必尽然。经过思想改造运动后,一场全国性的院系调整随即拉开了大幕。因时代条件的限制,教会大学消逝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二、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论文提纲范文)

(1)《晶报》广告研究(1919-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点与局限性
第二章 《晶报》及其广告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晶报》及其广告创刊的历史背景
        一 《晶报》创办的政治环境
        二 《晶报》创办的经济环境
        三 上海报界概况
    第二节 《晶报》创办人与《晶报》广告
        一 《晶报》的办报风格
        二 《晶报》的编辑理念
        三 《晶报》的办报宗旨
    第三节 《晶报》广告的经营方式
        一 “广告刊例”的设置与优化
        二 广告启事的刊载
        三 营销报纸带动广告发展
        四 以广告维护报纸形象
    小结
第三章 《晶报》广告的设计表现
    第一节 《晶报》广告的视觉形象
        一 广告插图
        二 广告商标
        三 版面编排
    第二节 《晶报》广告的语言运用
        一 语言形式
        二 文字形式
        三 表现手法
    第三节 《晶报》广告的文化特征
        一 传统性
        二 近代性
    小结
第四章 《晶报》广告视野下的近代上海社会变迁
    第一节 《晶报》广告视野下的消费观
        一 崇洋
        二 追求奢侈
        三 追求“摩登”
        四 追求享乐
    第二节 《晶报》广告视野下的教育观
        一 职业教育
        二 文化教育
    第三节 《晶报》广告视野下的健康观
        一 注重保健
        二 讲求卫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晶报》1919-1932 年间广告抽样数据统计表
致谢

(2)英国来华传教士高葆真的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来华经历
    第一节 传教背景
    第二节 简要生平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桃胡与民俗传播
    第一节 中国故事
    第二节 中国文化符号
    第三节 民俗记录
    第四节 传播策略
    小结
第三章 晚清中国印象
    第一节 近看华中
    第二节 概观中国
    第三节 对话中国经典文化
    小结
第四章 《大同报》与西学传播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刊
    第二节 广学会与《万国公报》
    第三节 高葆真与《大同报》
    第四节 面对变革,他们的声音
    第五节 同时期本土报刊《大公报》
    第六节 《大同报》历史地位
    小结
第五章 译述活动和西学东渐
    第一节 《欧化篇》
    第二节 《欧洲近世智力进步录》
    第三节 《泰西奇效医术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3)日文报《蒙疆新闻》研究:1938-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梳理
    三、研究方法与目标
    四、创新点
第一章 蒙疆新闻社及其活动
    第一节 蒙疆新闻社设立的背景
    第二节 蒙疆新闻社的人员构成
    第三节 蒙疆新闻社的出版活动
第二章 《蒙疆新闻》创刊初期概况(1938.6-1939.3)
    第一节 《蒙疆新闻》的创刊
    第二节 初期内容
    第三节 初期内容分析及特点
第三章 《蒙疆新闻》后期基本情况(1939.4-1943.5)
    第一节 《蒙疆新闻》后期变动
    第二节《蒙疆新闻》的后期内容
    第三节 后期内容分析及特点
第四章 《蒙疆新闻》的史料价值:以“蒙疆”地区日本人与蒙古人的活动为例
    第一节 张家口、大同日本居留民会
    第二节 厚和、包头日本居留民会
    第三节 “蒙疆”地区蒙古人的活动
结语
附录:“蒙疆政府”简表
参考文献
致谢

(4)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后记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小亨利·摩根索与摩根索计划研究(1944-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小摩根索对摩根索计划制订工作的组织与主持(1944年9月1日前)
    一、摩根索计划制订前的国际与国内局势(1944年1月1日至9月1日)
        (一) 二战形势的变化与主要同盟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
        (二) 美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总体设想与规划
        (三) 小摩根索的犹太情结与对德强硬的政治倾向
    二、小摩根索组织财政部制订摩根索计划的过程(1944年8月1日至9月1日)
        (一) 现有的美国战后对德方案与小摩根索的批判
        (二) 小摩根索对美英两国军政要员立场的试探
        (三) 小摩根索对罗斯福的成功游说与摩根索计划的逐渐成形
    小结
第二章 小摩根索为争取国内外支持摩根索计划进行的游说(1944年9月1日至9月15日)
    一、美国政府内部关于摩根索计划的意见分歧(1944年9月1日至9月12日)
        (一) 政府内部其他部门对摩根索计划的复杂回应
        (二) 罗斯福对摩根索计划的支持及其原因
        (三) 小摩根索为争取政府内部其他部门的支持进行的尝试
    二、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上美英两国关于摩根索计划的谈判(1944年9月12日至9月15日)
        (一) 丘吉尔对摩根索计划的矛盾态度
        (二) 罗斯福与小摩根索为争取英国支持摩根索计划的努力
    小结
第三章 摩根索计划引起的多方争议与小摩根索的应对措施(1944年9月15日至9月29日)
    一、美国国内的激烈争论与国际社会的复杂回应
        (一) 美国政府内部关于摩根索计划分歧的扩大化
        (二) 美国民间对摩根索计划的讨论
        (三) 主要盟国的平淡反应与德国的强烈反弹
        (四) 罗斯福对美国官员的不同表态
    二、小摩根索对国内反响的积极回应
        (一) 小摩根索对美国政府内部意见的处理
        (二) 小摩根索对民间舆论的应对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与小摩根索的低调应对(1944年9月29日至11月7日)
    一、美国国内的舆论发酵与国际社会的局势变化
        (一) 罗斯福的9月29日新闻发布会
        (二) 总统候选人杜威的借机发难
        (三) 主要盟国的相对平静与德国的坚决抵抗
    二、小摩根索争取国内外支持的努力
        (一) 小摩根索对“泄密”事件的追查
        (二) 小摩根索与媒体从业者的频繁联系
        (三) 小摩根索的其他策略
    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形势的持续演变与小摩根索的逐渐淡出(1944年11月7日至1945年12月31日)
    一、美国国内的持续争议与国际社会的新生趋势
        (一) 美国官员与媒体对摩根索计划的持续关注
        (二) 罗斯福与杜鲁门对摩根索计划的态度
        (三) 主要盟国的立场转变与德国的亲苏倾向
    二、小摩根索维护摩根索计划的最后一搏
        (一) 《德国是我们的问题》的准备工作
        (二) 小罗斯福游说杜鲁门的尝试及失败
        (三) 《德国是我们的问题》的出版及其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小说丛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相关研究综述
        0.2.1 以《小说丛报》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0.2.2 以徐枕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0.2.3 研究动态分析总结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 《小说丛报》概述
    1.1 创刊背景
    1.2 创刊理念
        1.2.1 内容宗旨
        1.2.2 编辑主笔
2 《小说丛报》的商业化
    2.1 《小说丛报》商业化的表现
        2.1.1 逐步定期发行
        2.1.2 定价合理,远销海外
        2.1.3 拥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
        2.1.4 运用具有现实意义的营销手段
    2.2 《小说丛报》的商业化特色
        2.2.1 营销利器:女性形象的商业化
        2.2.2 编辑为王:稳定的创作群体
        2.2.3 以刊养刊:专注于刊物广告
    2.3 稳居第二的《小说丛报》
        2.3.1 版式与内容:《小说丛报》商业化的基础
        2.3.2 发展仅次于《小说月报》
        2.3.3 缺少复刊的动力
    本章小结
3 《小说丛报》的娱乐化
    3.1 娱乐化:商业化发展的助力
        3.1.1 转变读者角色,增加读者的参与感
        3.1.2 培养读者的兴趣爱好
    3.2 社会现实:娱乐化倾向的诱因
    3.3 娱乐化迎合受众品味
    3.4 《小说丛报》的娱乐化特色
    3.5 追求雅俗共赏的《小说丛报》
4 《小说丛报》中的上海社会
    4.1 西方世界:上海社会发展的蓝本
    4.2 多元娱乐:上海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4.3 《小说丛报》中的上海都市文化
        4.3.1 多情:上海都市文化的真实写照
        4.3.2 开放包容:上海都市文化的特性
    4.4 《小说丛报》的社会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8)张元济交游研究 ——以近代文化传播为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动态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四)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张元济生平概述
    第一节 翰林之路
    第二节 文化传承之心
    第三节 放眼世界之行
第二章 张元济与学界人士的交游
    第一节 张元济与思想界人士的交游
        (一)张元济与严复的交游
        (二)张元济与梁启超、康有为的交游
    第二节 张元济与教育界人士的交游
        (一)张元济在翰林任的交游
        (二)张元济与学校校长的交游
        (三)张元济与教育部官员的交游
    第三节 张元济与文学团体的交游
        (一)张元济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交游
        (二)张元济与文学革命提倡者的交游
第三章 张元济与政界人士的交游
    第一节 张元济与国民党高级官员的交游
        (一)张元济与吴稚晖的交游
        (二)张元济与王云五的交游
    第二节 张元济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交游
        (一)张元济与陈云的交游
        (二)张元济与陈毅的交游
        (三)张元济与毛泽东的交游
第四章 张元济与文化出版界的交游
    第一节 张元济与报刊编辑群体的交游
        (一)张元济与《时务报》编辑群体的交游
        (二)张元济与《东方杂志》编辑群体的交游
        (三)张元济与《国闻报》编辑群体的交游
    第二节 张元济与出版、藏书界群体的交游
        (一)张元济与铁琴铜剑楼主人的交游
        (二)张元济与嘉业堂主人的交游
        (三)张元济与陆费逵的交游
第五章 张元济交游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 张元济交游的特点
        (一)交游的学缘关系
        (二)交游的地缘关系
        (三)交游的业缘关系
    第二节 张元济交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形成了新型的文化共同体
        (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三)传播了西方科学文化
        (四)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民国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团体与职业化研究
        二、新闻记者的史料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框架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1921-1949)
    第一节 初步萌芽:新闻记者联欢会的职业维权(1921-1927)
        一、北洋政府后期侵犯记者权益的现象
        二、记者联欢会的职业维权表现
    第二节 走向成熟:新闻记者联合会(公会)的职业维权(1927-1937)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侵犯记者权益的现象
        二、记者联合会(公会)的职业维权表现
    第三节 逐渐衰败:战后新闻记者公会的职业维权(1945-1949)
        一、战后国统区侵犯记者权益的现象
        二、记者公会的职业维权表现
第三章 上海记者团体维权表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治力量对团体的干预
        一、职业与国家的关系理论
        二、国家干预影响职业维权
    第二节 记者群体职业意识的推动
        一、记者职业意识的内涵
        二、职业意识影响职业维权
    第三节 团体社会资本的双重影响
        一、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表征
        二、社会资本影响职业维权表现
结语
    一、职业管辖权的丧失:上海记者团体和国家的关系演变
    二、从发端到成熟到退守:记者职业意识与职业维权一致的发展轨迹
    三、社会资本的双重影响:记者团体的社会属性与职业属性间的冲突
参考文献
    一、报刊
    二、资料汇编
    三、着作
    四、期刊
    五、学位论文
后记
附录:上海记者团体1921-1949年报面活动资料
    一、新闻记者联欢会
    二、新闻记者联合会
    三、记者公会

(10)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时段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选题的研究价值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山雨欲来: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岭南大学
    第一节 陈序经主政岭大
        一、波折中陈序经出任岭大代理校长
        二、治校有方:陈序经留任岭南大学校长
    第二节 时变与迁校之议
        一、迁校之议缘起
        二、平津、华东及华北各院校对迁校态度
        三、各院校不迁校动因分析
    第三节 延聘名师与岭大去留
        一、南迁学生与岭大去留
        二、岭大延聘教授来穗执教
        三、何以能延聘名师来岭大执教?
        四、抓教授对岭大影响
第二章 除“旧”布“新”:岭南大学的因应与调适
    第一节 岭大应变与自我调适
        一、时局与岭大应变
        二、岭大全面向新政权靠拢
        三、适应新政权,岭大的自我调适
    第二节 调适中政学间的紧张
        一、政府介入岭大事务与岭大的疲于“应付”
        二、购置书籍的自由与不自由
        三、岭南大学“土改”
        四、聘请教员受阻
        五、涉外无小事
        六、岭大招生风波
第三章 存废之间:朝鲜战争与岭南大学
    第一节 奥斯汀事件与岭大回应
        一、奥斯汀事件与教会大学的回击
        二、岭大对奥斯汀事件的回应
        三、“控美”后对岭大的影响
    第二节 割断美援与工艺所风波
        一、岭大彻底斩断与美国关系
        二、儿童工艺所所有权之争
    第三节 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
        一、岭大经费筹措渠道
        二、新政权成立前后岭大经费
        三、经费短绌动因分析
        四、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措施
第四章 走向落幕:岭南大学的裁撤
    第一节 政局与美籍教师形象的流变
        一、美籍教师“诲人不倦”的形塑
        二、受到挑战的美籍教师形象
        三、美籍教师“毁”人不倦形象的定型
        四、岭大师生思想改造效果研判
    第二节 岭南大学的消逝
        一、院系调整缘起
        二、岭南大学的院系调整
        三、院系调整中的“杂音”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论文参考文献)

  • [1]《晶报》广告研究(1919-1932)[D]. 石申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英国来华传教士高葆真的文化传播研究[D]. 姜剑. 浙江大学, 2020(08)
  • [3]日文报《蒙疆新闻》研究:1938-1943[D]. 王梦融.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小亨利·摩根索与摩根索计划研究(1944-1945)[D]. 李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小说丛报》研究[D]. 王艾. 辽宁大学, 2020(04)
  • [8]张元济交游研究 ——以近代文化传播为视角的考察[D]. 张超.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9]民国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研究(1921-1949)[D]. 肖子木.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D]. 高志军. 暨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中国化学报编辑委员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