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中博士给学生的一封信

丁兆中博士给学生的一封信

一、丁肇中博士致同学们的一封信(论文文献综述)

刘涵[1](2021)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文标点符号加工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统编本初中语文六册教材选文与原文逐字逐句对比,我们发现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标点符号加工有四百多处,这四百多处加工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本文围绕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标点符号的加工,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梳理统编本教材选文标点符号的加工情况并探究原因;另一方面,思考如何将这种加工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并提出教学策略。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理清标点符号加工的概况。由此得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标点符号共有替换、增加、删减三种加工类型,以及仅增加、仅替换、增加+替换、删减+替换、删减+增加+替换五种加工类型组合方式;在年级分布上,标点符号加工数量以七到九年级为阶梯依次递减;在加工程度上,文学文本加工数量高于非文学文本。第二章统计分析点号加工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句内点号加工程度高于句末点号,加工原因可以从规范角度、停顿角度、语气角度、情感角度等方面进行归因,但点号的加工存在不一致和弱化文章意蕴两点待商榷的地方。第三章统计分析标号的具体情况。由本章可以得出标号最主要的加工类型为替换,其次为删减和增加,标号的加工主要遵循规范性、时代性、生动性等原则,但同样标号存在加工标准不明确以及加工后减少文章生动性两处待推敲的地方。第四章按照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大板块探究标点符号加工的教学应用策略,提出教师应该基于学情成为标点符号的“加工者”。

唐琪[2](2020)在《“不X不行”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X不行”是现代汉语常见的结构,由于在书面语和口语之中的广泛使用,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无法避免的重点和难点。“不X不行”包含“不X”、“不行”,学界对以上两个部分研究丰富,却鲜少有人把“不X不行”当作整体分析,甚至认为其与“非X不可”是相同的结构。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和“不X不行”特有的共现成分归类,我们归纳得出“不X不行”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常见的结构。因此,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语料进行归类分析、详尽考察,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细致地描写分析“不X不行”结构。全文分为如下五章。第一章论述了“不X不行”的研究缘起及意义,对“不X不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限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了本文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论证“不X不行”是一个有标记的构式,分别分析了固定成分“不”、“不行”的词性以及变项X成分的选择,介绍了构式整体的句法功能,可以充当什么成分,出现在什么位置,列出了变项X的特殊成分“是”,它的出现与“不X不行”的构式整体义存在何种不同。第三章从语义的角度探讨了分析了构式整体,对“不X不行”的共现成分与特殊的变项X成分进行分析,“不X不行”不仅具有肯定义,还表示强调义和评判义;分析共现成分的出现对“不X不行”构式整体义产生的影响。第四章介绍了“不X不行”整体的语用功能,从预设、焦点、色彩、语篇等方面分析,对特殊语境下“不X”的省略进行说明,并尝试分析“不X不行”构式的形成机制。第五章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了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顾天丽[3](2020)在《李政道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建成的第一台高能物理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成功建设,在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上意义重大。在BEPC工程的整个过程中,着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科学顾问的角色。第一,本文回顾了新中国建造粒子加速器的曲折经历。从总体上回顾了世界上粒子加速器的由低能向高能的历程并且讲述了在赵忠尧、谢家麟等人的努力下,新中国低能加速器的建造历程。接下来回顾了新中国高能加速器的起步,主要是在杜布纳联合所期间学习并设计的加速器方案,以及退所后自力更生设计的高能加速器方案。第二,本文论述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高能加速器的路线之争。主要回顾了“八七工程”上马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分析了该工程上马和下马的历史原因,得出“八七工程”并不是一次“洋跃进”的结论。接下来论述了在“八七工程”建设过程中,李政道为中国培养高能物理实验培养人才的历史过程,着名的“李政道学者”后来都成为BEPC工程建设中的骨干。第三,本文论述了李政道在对撞机立项的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首先论述了李政道对于中国高能加速器建设的路线选择的独到的见解:建造一台低能级的对撞机。其次论述了“八七工程”下马之后,为了刚刚达成的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不断线”,在李政道的组织下,在对撞机方案从被提出到正式上马的过程中,李政道起到的关键作用——国家科学顾问的角色。第四,本文论述了在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与BEPC的成功建设的过程中,李政道为了给中国高能加速器的成功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持,以一己之力促成中美高能物理合作机制建立的历史过程。继而论述了李政道在BEPC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方案设计、关键设备采购以及工程管理机制等方面提供的具体帮助。本文认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至始至终都是中国政府的独立决策,但李政道作为一名杰出的华裔物理学家,在帮助中国实现加速器建造愿望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独特作用。BEPC的成功建设表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科学技术的恢复和发展,离不开海外华人科学家的鼎力支持。在高能加速器的方案论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国人逐渐树立了正确的基础科学观。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李政道以一己之力促成的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作为中美科技交流的先行者,为后来中美其他领域的交流提供了经典范本。

王文敏[4](2019)在《《国文百八课》和“部编本”八年级语文教材中应用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应用文伴随着每个学生一生的学习与生活。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载体,对应用文的选择与编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应用文的掌握。1935年,由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首次选入应用文,并选取常用的应用文如书信、演讲稿等进行讲解。2017年开始使用的“部编本”语文教材在应用文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本论文通过文献对比、表格统计、教材对比、举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国文百八课》的应用文编排理念对“部编本”和后世教材的编写启发颇多。《国文百八课》和“部编本”中的应用文,以往学界很少研究。作为解放前和当下最有影响力的两套教材,在应用文编排上,《国文百八课》表现出了数量多、题材多样、编排循序的特点;较以往的语文教材,“部编本”表现出了增加应用文选文数量、独具特色的以活动探究的形式组织应用文单元、探究活动的进行紧密贴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的特点,但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应用文选文的题材不够多元,仅选编了新闻和演讲稿两类。显然,虽为不同时期的语文选本,“部编本”在应用文的编排上借鉴了《国文百八课》的可取之处,这两套教材的编排理念也为当下的语文教材的编制提供了重要启发,如:增加应用文的数量和种类、编排上更注重衔接性和科学性。

尹一[5](2019)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阶段,教师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正是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的体现。物理是高中生的一门重要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其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内涵十分丰富。由于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如何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没有将知识上升到观念的层面;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探究实验,创新能力不强;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还有待提高;物理教师研究核心素养和应用实验教学的时间较少,有时受限于时间不足等原因而放弃实验教学。其次,分析了新课标和教科书中实验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前提,分析了实验在课标中的具体体现;挖掘了教科书实验模块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接下来,在遵循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发现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问卷结论提出了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和策略。主要原则有:以人为本原则、启发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建构性原则。分别从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后实验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培养策略。演示实验的培养策略:遵循思维发展过程;依托日常生活体验;优化教材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培养策略: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鼓励改进创新实验;注重评估与反思环节。课后实验的培养策略:巩固课堂实验;师生合作实验;注重家庭实验。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包括“自由落体运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等,并对一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实验为出发点,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希望能促进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能为广大一线高中物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叶梅[6](2019)在《粲然》文中研究说明谨以此文献给建国70周年!我一本本啃读那些初读极为晦涩,但渐渐有了味道的书,粒子、轻子、介子、中微子……它们像一颗颗小星星,在我眼前飞舞。我寻访一个个科学家,听他们讲述,他们质朴淡定,但内心似火,我感受着他们的深刻与寂寞。有多少人的汗水化作河流,载动着不断向前的科学之船?我只能从文学的角度去试图描述他们的崇高,领略他们闪现的光芒。那些耐得住寂寞,呕心沥血,种了一茬又一茬麦子,磨了一道又一道宝剑的人们,

杨杰[7](2018)在《国科大毕业季 试图回答“钱学森之问”》文中指出这间礼堂举行过改革开放后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工学博士。最近,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在这里举行了毕业典礼。这群带着实验性质的"小白鼠"用4年时间探索怎样成为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人。这个夏天,中国高校有将近3000场毕业典礼,有820万学生穿上毕业服。其中有一场在北京玉泉路60多年历史的礼堂进行。290位年轻人穿上黑色的学士袍。

杨杰[8](2018)在《“钱学森之问”的332个答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个夏天,中国高校有将近3000场毕业典礼,有820万学生穿上毕业服。其中有一场在北京玉泉路60多年历史的礼堂进行。290个年轻人穿着黑色的学士袍。这间礼堂举行过改革开放后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工学博士。现在,坐在里面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

张晶淑[9](2018)在《人教版与台湾康轩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媒介。语文教材包括范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以及助读系统。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四大系统之一,是教师和学生教学与学习的好帮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助读系统有助于教师课前备课、课上授课以及课后的拓展与提高。另一方面,助读系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拓展能力以及质疑能力。因此,助读系统的优劣不仅关乎助读系统功能的实现,也关乎课程目标的实现。只有编制更合理的教材才能更好的体现课程标准的思想与理念。由于大陆人教版教材与台湾康轩版教材受不同的文化环境、教学氛围以及编写大纲的影响,两版教材在助读系统的编写上存在一定的区别。笔者通过对两版教材助读系统进行对比与研究,总结出两版教材在助读系统的构成、编排体例以及编写特点的异同。针对两版教材的特点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几点编写启示,并且对两版教材的使用者分别提出了合理的使用建议,争取对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有更深层次的理论与现实帮助。本文主要围绕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阐述了本文选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以及研究综述和论文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助读系统概述,重点阐述了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概念界定以及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功能介绍。第三部分为两版教材助读系统构成对比,重点阐述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与台湾康轩版初中国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构成,针对两版教材共有的助读模块进行具体的比较与分析。第四部分为两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体例对比,重点阐述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与台湾康轩版初中国文教材的助读系统的编写体例,并对两版教材的编写体例进行对比分析。第五部分为两版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特点对比,重点阐述了人教版教材与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特点,并且针对两版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特点进行对比,并分析得出编写特点不同的原因。第六部分为助读系统的编写反思和使用建议,重点阐述了通过对比两版教材的助读系统得出了编写的启示,以及针对两版教材的不同使用者提出合理化的使用建议。

皇友衍[10](2011)在《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随着国际交流的增进,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日益发展。通过交流,各国可以相互借鉴其宝贵的经验,促进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越南与中国之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关系,并且在文化方面上还有很多相似之处。众所周知,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是中小学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中越两国都十分重视语文教育,并把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本人是越南太原大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迫切希望了解中国的语文教育。为增进两国语文教育的彼此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以“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为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本文共分章。第一章是绪论,着重围绕研究对象、目标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综述。第二章是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历史沿革,从教科书发展史的角度,初步揭示了两国语文教科书在内容、结构、体例、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从课程层面,对两国教科书编写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确立了当代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第四、五章是比较研究的核心部分,着重对当前两国语文教科书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中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差异性分析,突出两国教科书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也探讨了两国教科书中的薄弱环节,并尝试作出学理的阐述。最后,论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时代的高度,对语文教科书编制作了展望。本文希望通过对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能为正在使用教材的两国教师反思语文教学提供参考,也希望能为两国语文新教材的建设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二、丁肇中博士致同学们的一封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丁肇中博士致同学们的一封信(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文标点符号加工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缘由
    2 研究综述
    3 研究方法
    4 研究意义
    5 语料来源
第1章 标点符号加工概况
    1.1 标点符号加工基本类型的统计分析
    1.2 标点符号加工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
    1.3 小结
第2章 点号加工情况分析
    2.1 点号的替换
    2.2 点号的删减
    2.3 点号的增加
    2.4 点号加工的待推敲之处
第3章 标号加工情况分析
    3.1 标号的替换
    3.2 标号的删减
    3.3 标号的增加
    3.4 标号加工的待推敲之处
第4章 标点符号加工现象的教学应用策略
    4.1 阅读教学中标点符号加工的应用
    4.2 写作教学中标点符号加工的运用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不X不行”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不X不行相似构式研究成果
        1.2.2 双重否定范畴研究成果
        1.2.3 “不行”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1.4 本文涉及的相关语料来源
第2章 “不X不行”构式的句法分析
    2.1 “不X不行”构式中变项与常项的分析
        2.1.1 常项“不”、“不行”的分析
        2.1.2 变项的选择与限制
    2.2 “不X不行”构式的句法特征
        2.2.1 “不X不行”的句法位置
        2.2.2 “不X不行”构式充当的句法成分
    2.3 小结
第3章 “不X不行”构式的语义功能
    3.1 “不X”与“不行”之间的语义关系
    3.2 “不X不行”构式的语义分析
        3.2.1 主观评定义
        3.2.2 客观要求义
    3.3 “不X不行”的共现成分
    3.4 小结
第4章 “不X不行”构式的语用功能
    4.1 预设分析
    4.2 “不X”在特定语境下的省略
    4.3 色彩义分析
    4.4 语篇功能
    4.5 焦点分析
    4.6 不X不行构式的形成机制
        4.6.1 不X不行构式对变项X的音节压制
        4.6.2 不X不行构式对变项“X”所指的压制
    4.7 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李政道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
    2.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新中国建造粒子加速器的曲折经历
    1.1 粒子加速器的发展历史
        1.1.1 固定靶加速器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1.1.2 加速器开始向高能发展
    1.2 新中国低能加速器的建造历程
        1.2.1 赵忠尧和静电加速器的建造
        1.2.2 谢家麟与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
    1.3 新中国高能加速器的起步
        1.3.1 在杜布纳联合所完成的方案设计
        1.3.2 中苏关系破裂后自力更生设计加速器
        1.3.3 高能所成立之后的加速器方案
第二章 1970年代末中国高能加速器技术路线之争
    2.1 “八七工程”的上马及其实施
        2.1.1 “八七工程”上马的历史过程
        2.1.2 “八七工程”上马的原因分析
    2.2 “李政道学者”项目与“八七工程”
        2.2.1 “李政道学者”项目的历史过程
        2.2.2 “李政道学者”项目的历史影响
    2.3 “八七工程”的下马及其原因分析
        2.3.1 “八七工程”下马的根本原因
        2.3.2 “八七工程”下马的直接原因
        2.3.3 “八七工程”下马后面临的复杂局面
第三章 李政道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的出台
    3.1 对撞机方案的提出
    3.2 李政道推动对撞机方案的论证
        3.2.1 对撞机方案的海外论证
        3.2.2 国内的汇报和讨论
    3.3 李政道与对撞机的最终定案
        3.3.1 科学院再一次“变卦”
        3.3.2 对撞机方案尘埃落定
第四章 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与BEPC的成功建设
    4.1 李政道与中美高能物理合作机制的创建
        4.1.1 中美建交之前李政道为高能合作四处奔走
        4.1.2 中美建交之后李政道与高能物理合作机制的建立
    4.2 李政道在BEPC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4.2.1 方案设计阶段的帮助
        4.2.2 工程实施阶段的帮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4)《国文百八课》和“部编本”八年级语文教材中应用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编者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国文百八课》编者的教育思想
        一、夏丏尊的教育思想
        二、叶圣陶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部编本”编者的教育思想
        温儒敏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 应用文的选文
    第一节 《国文百八课》中的应用文
        一、《国文百八课》中的应用文选文
        二、《国文百八课》中应用文的选编特点
    第二节 “部编本”中的应用文
        一、“部编本”的应用文选
        二、“部编本”应用文的选编特点
    第三节 《国文百八课》对“部编本”的影响
第三章 应用文选文助读系统特点
    第一节 《国文百八课》中的助读系统
        一、不加注释
        二、文话作导读
    第二节 “部编本”中的助读系统
        一、注释清晰全面
        二、“导读”内容指向明确
        三、批注与补白及时且得体
    第三节 《国文百八课》对“部编本”的影响
第四章 应用文选文练习系统特点
    第一节 《国文百八课》练习系统
        一、紧贴“文话”与“文选”
        二、体现教学目标
        三、题型枯燥单一
    第二节 “部编本”的练习系统
        一、兼顾“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二、体现层次性
        三、注重知识迁移
    第三节 《国文百八课》对“部编本”的影响
第五章 应用文教学现状及两套教材的启示
    第一节 应用文教学现状
        一、课标要求模糊笼统
        二、师生不重视
        三、高考全国卷更加看重应用文
    第二节 两套教材的启示
        一、适当增加应用文的数量
        二、应用文的题材要多样化
        三、应用文的编排要注重衔接性
        四、应用文单元要更关注练习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流程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2.1.2 素养
        2.1.3 核心素养
        2.1.4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3 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调查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3.1.1 调查对象和目的
        3.1.2 问卷设计
        3.1.3 问卷发放
    3.2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3.2.1 学生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3.2.2 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分析
    3.3 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
    3.4 调查结论
4 新课标和教科书中物理实验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4.1 新课标中物理实验对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4.2 教科书中物理实验对培养核心素养的作用
5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原则与策略
    5.1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原则
        5.1.1 以人为本原则
        5.1.2 启发性原则
        5.1.3 创造性原则
        5.1.4 建构性原则
    5.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5.2.1 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5.2.2 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5.2.3 课后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6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6.1 演示实验教学设计——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6.1.1 前期分析阶段
        6.1.2 教学设计阶段
        6.1.3 教学效果分析
    6.2 分组实验教学设计——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
        6.2.1 前期分析阶段
        6.2.2 教学设计阶段
        6.2.3 教学效果分析
    6.3 课后实验设计——以“惯性”为例
        6.3.1 前期分析阶段
        6.3.2 成果展示阶段
        6.3.3 教学效果分析
    6.4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反馈
        6.4.1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6.4.2 问卷结论
7 结论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本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
附录B 教师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附录C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反馈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钱学森之问”的332个答案(论文提纲范文)

科学家办大学,很认真
“活着毕业”
对大自然卓越之美的惊鸿一瞥
“只要上个好学校,人生就到此结束了”

(9)人教版与台湾康轩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四、研究综述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概述
    第一节 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功能
        一、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章 人教版与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的构成比较
    第一节 人教版教材助读系统的构成
        一、提示类
        二、注释类
        三、图像类
    第二节 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的构成
        一、提示类
        二、注释类
        三、评点类
        四、图像类
        五、拓展类
    第三节 两版教材助读系统构成的比较分析
        一、关于提示类的比较
        二、关于注释类的比较
        三、关于插图类的比较
第三章 人教版与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体例的比较
    第一节 人教版助读系统的编写体例
        一、“写在前面”总领全书
        二、按照单元编排
    第二节 康轩版助读系统的编写体例
        一、“编辑要旨”、“学习重点分布表”总领全书
        二、其他助读材料围绕范文展开
        三、图像类助读资料分散编排
    第三节 两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体例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人教版与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特点的比较
    第一节 人教版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特点
        一、内容简要,具备精简性
        二、语言亲切,具备鼓励性
        三、符合学生的探究心理,探究性强
    第二节 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的编写特点
        一、内容丰富,具备整体性
        二、目标明确,具备导向性
        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用性强
    第三节 两版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特点比较
第五章 对人教版与康轩版教材助读系统的反思和建议
    第一节 对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的思考
        一、语文教材的编写依据
        二、进一步丰富教材编制理论
        三、扩充助读系统的内容,注重完整性
        四、注重选文的定篇,加强助读系统的编写
        五、注重编写体例的合理性与开放性
        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追求创新性
    第二节 对两版教材使用者的建议
        一、教师使用建议
        二、学生使用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康轩版初中国文教材目录
    附录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10)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 选题的理由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研究的对象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研究的方法
    6.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中国语文教科书历史沿革
    第二节 越南现代初中语文教科书历史沿革
第三章 中越两国语文课程标准比较
    第一节 两国语文课程标准的概况
    第二节 两国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
    第三节 两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第四节 语文课程的目标
    第五节 两国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第四章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阅读教学内容比较
    第一节 两国阅读教学目标的比较
    第二节 中越两国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比较
    第三节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知识系统比较
    第四节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比较
    第五节 两国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比较
    第六节 中越两国语文教师对课文喜欢程度的比较
第五章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比较
    第一节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写作教学内容比较
    第二节: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比较
    第三节:两国语文教科书中的综合性学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丁肇中博士致同学们的一封信(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文标点符号加工现象研究[D]. 刘涵.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不X不行”构式研究[D]. 唐琪. 吉林大学, 2020(08)
  • [3]李政道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D]. 顾天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国文百八课》和“部编本”八年级语文教材中应用文研究[D]. 王文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 尹一.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6]粲然[J]. 叶梅. 黄河, 2019(01)
  • [7]国科大毕业季 试图回答“钱学森之问”[J]. 杨杰. 科学大观园, 2018(16)
  • [8]“钱学森之问”的332个答案[N]. 杨杰. 中国青年报, 2018
  • [9]人教版与台湾康轩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比较研究[D]. 张晶淑.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1)
  • [10]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D]. 皇友衍.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丁兆中博士给学生的一封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