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金的最优业绩评价方法

论基金的最优业绩评价方法

一、论基金的最优绩效评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洪艳蓉[1](2021)在《基础设施REITs的法律解构与风险规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设施REITs采用"公募基金+资产支持证券"的法律结构运作。这种以"破除障碍"为导向的设计,可能面临经济政策、金融监管和商业逻辑如何在各主体权责中重新平衡的挑战。未来应以"集约高效"导向取代"破除障碍"导向,推进REITs法律结构改革和专门立法。应围绕公募基金管理人的中心地位,完备其管理基础设施项目的职责内容与手段保障,构建法律监督之外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在法律制度层面上,回归REITs的金融工具本质并紧扣基础设施对象属性,探索专门立法之路。

刘航宇[2](2020)在《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绩效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以其专业理财、组合投资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投资策略对基金业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基金对投资策略这一核心环节没有给到足够的重视,在投资过程中并不具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投资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金的长远发展。对此,本文以有着15年“长跑冠军”业绩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为案例,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其投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个人投资者、其它机构投资者在投资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带来启示。以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的投资策略为出发点。首先,对基金其所属基金管理公司概况进行详细介绍。其次,从基金选股策略、择时策略两个方面对基金投资策略分别考察,关于选股策略,基金基于主动投资管理,采用“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投资于定价合理、具备高成长潜力的股票,具体从基金选股理念、选股标准及持仓股特征三个方面分别考察基金选股策略;关于择时策略,基金依据趋势的识别、确认模型适度择时操作,基金择时策略分别体现在仓位管理上。然后选用Fama和French的TM-FF3模型对基金在牛市、熊市、震荡市以及全周期市场环境下周度数据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基金在全周期、震荡市表现出较强的选股能力,在牛市期间不具备显着选股能力;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均不具备显着择时能力,且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小盘股和低账面市值比股票对基金业绩贡献度高于大盘股和高账面市值比股票,基金业绩主要源于主动承担系统性风险所获得,超额收益来源于基金较强的选股能力;最后,通过DEA模型对基金的综合绩效进行分析,发现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在样本基金中效率较高,但其效率值每年都在下降,基金管理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避免经营业绩在以后出现大幅波动,妥善处理资金的用途,逐步实现自身效率的提高,对得到的松弛变量进行研究发现,基金的β系数和最大回撤率偏高,基金经理应当适当降低这两个指标来提高基金的整体绩效。

王晓丹[3](2020)在《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文中指出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巨震,为了维护股票市场稳定,中国政府以“国家队”身份、以超过一万亿的资金规模直接入市救助股市。后期又面临大量资金是否和如何退市问题。此次中国“国家队”资金救助股市为世界各国(地区)所关注,也为政治经济学和金融监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田野实验,本文重点考察和研究这一重大的经验事实。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阐释了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国内外现实背景和研究现状,突出了研究意义,介绍了论文的内容结构。第二章对现有关于政府对股票市场干预的相关文献做梳理。从股市危机的特征和政府职能两个方面阐述了政府救助股市的必要性;从文献中总结政府救市策略的目标、具体方式和政策效果,并重点突出股市干预基金的设立及运行效果;进而立足于中国政府股市干预策略,以及中国2015年股市危机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研究缺陷;最后指出政府股市干预策略的退出机制的研究不足。第三章从金融史的角度,以政府救助方式为划分,并遵循重大股市危机发生的时间轴,对20世纪以来历次典型性金融危机中各国(地区)政府救市的经验做比较,尤其集中于政府直接注资股市的策略比较,对比较成功的股市平准基金的运作详细展开,并总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股市的政府干预策略差异。着眼于中国股市,对中国股市自建立以来的政府干预策略进行梳理,并详细剖析2015年股市危机的救市计划,为中国股市危机的应对措施提供历史经验。第四章对政府入市策略做理论分析,结合中国股市的典型性特征,基于噪声交易模型,分别从股市危机的形成、中国政府救市的目标与策略、入市干预的预期效果等方面,对政府救市资金入市进行理论分析;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入市效应的三个理论假说。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中国政府救市资金的运行情况和策略效果的实证分析。对救市资金及其后续调整的详细统计是救助策略研究的重要现实依据。第五章首先集中关注2015年中国股市大波动期间,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力的“国家队”救市资金的统计,分别从资金入市的市场背景、资金的筹集规模、入市结构安排、选股原则、后期资金动态调整、等各方面剖析政府此番的注资行动;并对“国家队”各持股成员拆分比较,以完整展示救市资金运行全貌。第六章基于第四章提出的三个理论假说,实证检验中国政府股市救助计划的政策效果,分别从救市资金对市场流动性的改善、对市场整体层面和被救助对象个体层面的波动性影响、救市资金的影响机制检验等三个方面,对政府此番股市救助策略的实施效果作评价。第七章是政府救助策略的处置问题研究。在政府入市模型的框架之上,退市理论研究探讨了政府退市的目标设定、交易策略、预期效果等,并在两期模型中给出了政府退市的必要条件和持仓调整的操作策略,对中国政府退市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初步的机制设计。本章第二部分基于退市模型的结论,通过对救市资金的投资成本和各期收益水平的核算,指出“国家队”救市资金的退出时机,为退市策略建议提供现实依据。第八章对研究成果做总结,指出本文未来的研究展望;在各国(地区)股市危机救助历史的梳理与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中国政府救市的策略选择及救市资金的后期运行提出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入市方面:政府入市救助的目标是稳定市场,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各方面:政府通过增持股票为市场提供额外的流动性,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政府的股市干预有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并且干预力度越大,个股的收益率波动性越低;降低股票的噪声交易程度是救市资金降低股市波动性风险的主要作用机制。退市方面:国有资金大量滞留股市是有负面作用的,退市是必要的,但是,由于退市的目标比入市实际上更多元,所以退市行为更应该谨慎和有策略。考虑到政府对不同目标的偏好或权衡,其实后危机时期政府救助资金退出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和时机。假定政府的目标只是入市资金的损益平衡,其实2017年底已经出现过全部退出的时机。但是,实际上政府至今还活跃在股市中,说明政府在某些信息优势的情况下,其救助资金的目标函数中可能包含了“投资收益”最大化。如果如此,政府救市资金理论上没有确定的最优退出时间或时机,相机抉择是最优策略。本文的创新或贡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把政府干预股市的行为分为入市和退市,分别分析,尤其是退市策略分析。因为现实中往往是入市很果断,退市很麻烦,需要特别慎重。政府入市的后处置直接决定了干预政策的有效性,却往往在策略制定和政策效果评价体系中被忽视。将政府救市资金退出问题纳入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干预政策研究中,为救助资金的后续处置机制作出理论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看得见的手”择机撤出救助领域的研究空缺,为全球各市场类型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退市制度设计。探讨救市资金的处置问题的前提是掌握现有资金在市场中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较为细致的核算救市资金自入市以来的成本和各期收益情况,为救市资金的后续处置策略提供现实依据,并为退市策略的机制设计提供政策建议。第二,对政府干预股市行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内生化处理,并设定政府入市的目标函数与退市的目标函数不同:前者是稳定市场,后者的目标函数中是包含投资收益的。鉴于政府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主要服务目标的基本属性,结合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对政府入市的理论研究以稳定股票价格波动为主要的干预目标具有合理性,已有文献也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支持。以本文对2015年政府救市资金的统计研究和实证分析为基础,结合救市资金的筹集渠道、干预效果和资金变动等现实情况,本文对救市资金在后危机时期的处置研究以投资收益最大化为政府退市的目标函数,符合政府干预政策的市场逻辑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把投资收益作为政府重要的干预目标在现有文献中是鲜有的,本文对政府救市资金退市的理论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广到政府对各市场领域的干预行为评估。第三,在经典的噪声交易模型中引入政府行为,在逻辑推演的基础上,总结出三个理论判断,并在实证分析中加以验证。理论上在有政府参与的市场中,政府干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可能通过改变交易噪声实现,这为政府干预的影响机制研究拓展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不足也是三点:第一,在理论分析中,把退市目标简单化处理为“获得投资收益”,确实过于简单和抽象,不符合实际。实际上政府与双重目标即投资收益和稳定市场,甚至有更多的目标,但是,由于确定不同目标之间的权重和构建相应模型太复杂,模型构建超出了我现在的能力,所以,只能以后再深入研究。第二,受数据可得性的局限,在统计分析中,本文采用季度性数据追踪救市资金的持股情况,但是季度性数据难以捕捉政府救市资金的具体交易时点及价格,导致救市资金的成本收益核算可能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除以出资方证券公司的资产账户收益情况为补充外,要反映救市资金的真实收益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第三,在实证分析时,本文仅对政府救市资金的干预效果以流动性和波动性两个标准衡量,并未考虑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对救市资金的作用机制也仅以降低噪声交易渠道解释,指标选择比较简单。

赵鑫[4](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韩凯[5](2020)在《考虑动态资金流动的开放式基金最优投资与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共同基金已经成为当今金融市场中的一类重要的金融产品,也是很多投资者投资证券市场的重要途径.开放式基金交易机制灵活、管理专业等优势使其已发展成为共同基金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时间内自由地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池伴随有动态的资金流动,而这种资金流动对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考虑资金动态流动的情况下研究开放式基金的最优投资与风险管理问题,该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且关于该问题的现有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开放式基金的最优投资与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基金经理的角度考虑带有动态资金流动的开放式基金最优投资问题.其中,基金的资金流入、流出过程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复合Poisson过程,风险资产价格过程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对资金流入过程做扩散近似,并考虑了资金流入过程与风险资产价格过程的相关性.参考Berk和Van Binsbergen(2015)[1]的研究结果,我们把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的预期收益率这一参考基准考虑在内,首次引入基金累计增值过程来动态地度量基金的表现,克服了之前基于基金收益率的度量指标缺乏基金规模信息和不可持续性等不足.为了最大化基金累积增值的期望效用,基金经理动态地调整基金的投资策略.利用随机动态规划方法,我们得到了相应的Hamilton-Jacobi-Bellman(HJB)方程,进而求得基金经理的最优投资策略和最优价值函数.结果表明:基金经理在制定投资策略时会考虑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尽量满足其盈利性需求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另外,资金流入过程与风险资产的相关性关系也会影响基金的最优投资策略.第二部分考虑开放式基金经理与单个投资者的Stackelberg博弈问题.在该博弈中,基金经理为领导者,单个投资者为跟随者.投资者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一个被动型指数基金和一个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经理利用其专业的选股能力,仅投资于无风险资产和组成被动型指数基金中部分盈利性较好的风险资产,而且基金经理实时地从在管资产中抽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费.投资者通过调整在三者的投资以最大化其终端财富的期望效用,基金经理可以调整基金投资组合以最大化其累积管理费的期望.不同于之前相关研究中所采用的鞅方法和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本章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先后得到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的HJB方程,并求得各自的最优投资策略.结果表明:被动型指数基金在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的投资过程中都起到了随机参考基准的作用,对二者的投资策略都有重要影响.此外,管理费率的提高会激励基金经理采取更加激进的投资策略,而这会使投资者降低在该基金的投资.第三部分在跳-扩散模型下考虑开放式基金的最优管理费和最优投资问题.风险资产价格过程为跳-扩散模型,我们同时考虑了基金的资金流入率和流出率与风险资产价格过程的相关性.基金经理不仅可以在一个无风险资产和一个风险资产之间调整基金的投资策略,还能调整基金的比例管理费率.该部分同时考虑了基金经理在管理开放式基金时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即:为基金公司创收和自身职业发展,我们假设基金经理的目标是最大化累积管理费的期望效用与基金终端财富期望效用之和.根据极大值原理,我们给出相应的Hamiltonian函数和伴随过程所满足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BSDE).通过求解该BSDE,我们得到最优投资策略和最优管理费率所满足的方程,并证明最优策略组合的存在唯一性.该部分的结果表明:管理费率的调整是基金经理控制开放式基金资金流动风险的重要手段,无论资金流动过程与风险资产价格过程是否相关.这种相关性会影响基金的最优投资策略.通过对开放式基金的最优投资与风险管理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本文研究资金流动和市场因素对开放式基金投资策略的影响,印证了一些实证研究中的结果,为基金的管理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投资策略,文章还给出了一些数值算例来分析模型参数对最优策略的影响.

施宗傲[6](2020)在《管理人持基与增强型指数基金业绩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基金行业的飞速发展,基金种类层出不穷,增强型指数基金逐渐受到投资者关注,其是主动投资策略与被动投资策略相结合的基金,但是两种策略所产生的业绩划分不明确,使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频发。因此本文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框架来研究基金管理人持基水平与增强型指数基金业绩间的关系。首先,本文经过文献梳理选择以无不确定性的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的委托-代理模型,比较了基金管理人在不持基和持基情况下使基金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最优努力水平。理论模型推导得出的结论是,基金管理人持基比例的提升能够激励其提高自身的努力程度,从而提升增强型指数基金的超额收益。然后,为了研究基金管理人持基水平与增强型指数基金业绩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增强型指数基金最主要的两个品种,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和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的近五年相关数据,将基金增强效果作为被解释变量,管理人持基比例作为解释变量,运用stata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检验为模型选择正确的设定形式,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和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分别选择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估计。根据回归结果发现:发展时间较长的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其基金管理人持基比例与基金的增强效果正相关;近些年开始发展的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其基金管理人持基比例与基金的增强效果负相关。最后,本文根据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从监管部门、基金公司和基金投资者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高上[7](2020)在《我国养老目标风险基金的资产配置方案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17年2月《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公布,养老目标基金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养老目标基金的快速落地标志着我国专门面向居民养老需求的公募基金的诞生,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了发展养老体系第三支柱的新阶段。选择养老目标基金作为分析对象,是研究我国养老体系改革的突破口。从投资策略来看,我国现在推行的养老目标基金包括目标日期型与目标风险型两种。目标日期基金(TDF)的业绩表现可以看作一系列下滑轨道上的资产配置策略,目标风险基金(TRF)则是根据不同用户特定的偏好设定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由于两类养老目标基金的核心都包含资产配置,而风险偏好又和投资者息息相关,所以本文主要针对目标风险基金的资产配置进行研究。从运作方式来看,养老目标基金本质上属于以FOF为运作方式的基金,通过精选配置一篮子基金使整体风险更分散。资产配置是基金投资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基金实现收益和风险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养老目标基金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对养老目标基金的资产配置方案进行优化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依据它和FOF基金相同的共性特征来进行资产配置的分析和评价,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它在投资类别、权重限制和投资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上文的分析,本文对养老目标风险基金的研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定性分析是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通过定性分析可以对我国的养老目标基金市场的资产配置现状、方法理论、投资标的等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投资标的的选取,本文根据美国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经验和我国养老目标基金的配置实践,选取股票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和商品基金四种基金类型作为资产配置的底层资产,借助其市场表现分析比较不同配置模型的效果,反映了我国养老目标基金的改进空间。对于资产配置策略的选取,本文主要借助了风险平价策略。第一阶段通过最小方差模型、等权重模型和风险平价策略做一个对比,证明方案的合理性;第二阶段带入目前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兴全安泰平衡养老基金”进行比较,证明方案的必要性;第三阶段通过对不同资产风险贡献的调整,借助风险预算策略对风险平价模型进一步优化,证明方案的有效性。通过本文对目标风险基金定性、定量的分析,我们对目标风险型养老目标基金的养老成果得出了积极评价,并对其资产配置策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本文说明,在现如今养老目标基金的配置框架下,通过风险预算策略配置目标风险基金的资产是有必要且有效果的。资产配置策略的改进,也是基金经理在之后提高基金业绩时要首要考虑的问题。

何璟聿[8](2019)在《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及其实证证据 ——基于中国开放式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研究》文中认为基金经理是否具有投资管理能力,如何衡量其投资管理能力一直是学界与业界的关注热点。已有文献中学者们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Fama-French模型等提出了多种以超额收益率为基金业绩评价标准的理论模型,还从择时和选股等方面将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进行分解。但国内外学者基于以上理论对基金经理能力是否存在所展开的实证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对此Berk和van Binsbergen(2015)提出使用基金财富增值(valueadded)相比于超额收益率能更为合理准确地衡量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本文从基金财富增值的视角出发,研究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以及相关问题。具体而言,本文利用国内开放式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2009—2018年的数据,通过递归去均值方法验证了股票基金在基金层面和行业层面都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随后以Berk和vanBinsbergen(2015)在基金规模报酬递减等假设上提出的基金财富增值模型为基础,计算并研究国内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基金财富增加值由基金经理上一期所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乘以当期基金经理经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率得到,代表着基金经理从股票市场中所赚取的财富价值,体现了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基金经理平均而言能够获取正的基金财富增值,意味着他们具有一定投资管理能力,但其能力不具有持续性。部分基金经理并不知晓其所管理基金的最优资产规模,甚至盲目追求管理大额资产,导致财富增值受损,这也反映了他们缺乏投资管理能力。相比于基金规模和超额收益率,基金财富增值能同时捕捉收益率和资金规模的变化,在评价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时更具有优势。本文的发现为支持国内基金经理具有投资管理能力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有利于基金投资者遴选合适的基金,为从业人员以及监管机构提供新的评价标准。

刘恋[9](2019)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归因分析及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自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以来,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日益成为中国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及中小投资者的主要投资工具之一。伴随我国金融市场体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基金管理公司数量迅速增加,基金产品不断丰富,基金规模也快速扩大。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在学术界的关注度日渐提高。尽管国内学术界已出现许多与基金绩效评估相关的专题研究,但大多仍以国外研究理论为基础,且多运用基金净值和日收益率数据来进行分析。本文先运用基金净值和日收益率数据,以T-M模型为基础,对样本基金的选股及择时能力进行评估。由于影响基金净值的因素很多,会对归因分析产生干扰,所以另一方面,本文拟通过运用持仓和交易数据来对基金绩效进行归因分析,进而对两种方法结果做出对比,综合来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估。在运用持仓及交易数据进行归因分析时,文章首先运用单期Brinson模型将单期基金超额收益分解为三部分:资产配置贡献、个股选择贡献及交互贡献。由于交互贡献解释起来不太直观,因此本文基于自上而下的投资决策方式将其与个股选择贡献进行合并。对所有时段进行归因分析后,运用Menchero模型对每期分解结果进行平滑,继而出多期归因分析结果。本文随机选取15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实证研究。为使结论更具普适性,样本基金主要选取混合型基金。关于样本区间的选择,为充分反映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基金绩效表现,本文选择2014年年初至2018年年底作为研究的样本时间区间(先后经历了一波牛市和熊市行情)。在基准指数的选择上,本文分别选择沪深300指数、中债综合指数以及银行同业存款利率作为股票、债券及银行存款的基准。继而,本文运用样本基金以及基准指标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一方面,大多数基金经理都具备一定个股选择能力,但在资产配置方面的能力并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可供选择的货币市场投资工具有限,而开放性基金持有者又需要保持一定的资产流动性以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但无法预料到的大额赎回,因此这部分资产也会在某些程度上抵消部分个股选择贡献。同时本文研究表明,当整个证券市场行情处于上涨阶段时,投资者因为投资信心提升而提高了对资产配置的关注程度,从而增加了股票持仓。由此可知,基金产品股票资产方面,资产配置贡献同市场持续上涨行情呈现正相关关系;当市场下行,投资者就会适当调低仓位以防范风险。此外,由于此时选择优质股票难度加大,个股选择对超额收益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罗汐[10](2019)在《数据包络分析在债券型基金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以南方宝元债券A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债券型基金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但是对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评价却相对滞后,这给我国投资者、管理者和监管者开展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了基金业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现有基金投资效率评价理论基础上,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针对南方宝元债券A做出绩效评估,同时选取成立期早于2012年12月31日的30只债券型基金为研究对象,综合选取2个产出指标,5个投入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出基金投资效率,对样本基金在2016年至2018年的投资效率进行研究分析。在进行绩效评估时,本文试图从基金的实际效率,业绩波动成因和基金绩效的持续性三个面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首先根据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出目标基金效率值;再利用Malmquist指数研究了基金效率在不同时期的动态演化;最后结合Tobit回归模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可能影响我国债券型基金效率的因素,发现采购经理人指数、基金规模、基金费率与基金效率显着负相关,基金经理择股能力、中信全债指数与基金效率显着正相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最后,运用DEA模型及其结果对研究债券型基金的投资效率及其改善方向提供数据支持。

二、论基金的最优绩效评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基金的最优绩效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主要特点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基金绩效评价理论
        2.1.2 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单因素绩效评价模型
        2.1.3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2.1.4 DEA综合绩效评价模型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3 基于DEA模型的绩效评价体系理论分析
    3.1 DEA方法介绍
    3.2 DEA方法理论分析模型
        3.2.1 CCR模型
        3.2.2 BCC模型
    3.3 DEA评价基金绩效的可行性分析
    3.4 DEA方法的优点
    3.5 DEA方法的缺点
4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案例介绍
    4.1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介绍
        4.1.1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概况
        4.1.2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主要基金产品
        4.1.3 富国基金的投资风格与风险控制
    4.2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介绍
        4.2.1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的概况
        4.2.2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在任基金经理简介
        4.2.3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的选股策略
        4.2.4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的择时策略
5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案例分析
    5.1 基于单因素模型整体绩效分析
        5.1.1 绝对收益指标分析
        5.1.2 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分析
    5.2 基于TM-FF3模型的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研究
        5.2.1 模型选择
        5.2.2 样本选取与变量说明
        5.2.3 基金周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
        5.2.4 ADF检验
        5.2.5 实证结果分析
    5.3 基于DEA模型的综合绩效分析
        5.3.1 模型选择
        5.3.2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选择与检验
        5.3.3 基于DEA方法的基金效率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创新
    1.3 论文的主要不足之处
    1.4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政府救助股市的必要性研究
        2.1.1 股市危机的特征
        2.1.2 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利弊之争
    2.2 政府救市政策的方式及政策效应的评价
        2.2.1 政府干预政策的目标及方式划分
        2.2.2 股市平准基金的设立
        2.2.3 政府干预股市的政策效应
    2.3 中国政府干预股票市场行为研究总结
        2.3.1 中国政府干预股市的必要性研究
        2.3.2 中国政府历次干预股市的方式及影响分析
        2.3.3 2015年中国股市崩盘的成因分析
        2.3.4 中国政府救市行为的理论研究与不足
        2.3.5 中国政府救市行为的实证研究与不足
    2.4 政府股市干预策略的处置理论探究
        2.4.1 政府干预措施退市的必要性
        2.4.2 政府干预措施的退出困境
        2.4.3 中国政府救市行动的后处置研究进展
    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各国(地区)政府股市救助政策的比较
    3.1 自由放任走向积极干预的美国股市
        3.1.1 “黑色星期四”:自由放任主义
        3.1.2 “黑色星期一”:建立熔断机制
        3.1.3 2000年互联网泡沫:交易制度改革
        3.1.4 2008年金融危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
        3.1.5 2020年股市崩盘:无限量量化宽松
    3.2 股市平准基金盛行的亚洲市场
        3.2.1 日本经济泡沫与非传统货币政策
        3.2.2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政府注资
        3.2.3 俄罗斯金融危机与政府借贷
        3.2.4 1998年中国香港金融危机与盈富基金
        3.2.5 中国台湾股市危机与股市平准基金
    3.3 中国大陆的股市干预史
        3.3.1 中国2015年以前的历次股市干预
        3.3.2 2015年中国政府救市计划简介
        3.3.3 中国政府的股市干预措施总结
    3.4 各国(地区)政府救市政策对比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政府入市的理论分析
    4.1 噪声交易模型在中国股市的适用性
    4.2 入市模型基本假设
    4.3 无政府干预的市场均衡
    4.4 政府股市干预的行为及其目标
    4.5 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均衡
    4.6 政府入市效应的理论假说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政府救市资金运行的统计分析
    5.1 救市资金持股统计
        5.1.1 持股规模
        5.1.2 持股结构
    5.2 救市资金动态追踪
        5.2.1 持股规模变动
        5.2.2 持股结构调整
    5.3 救市资金持股指数编制
        5.3.1 指数计算说明
        5.3.2 救市资金整体持股指数
    小结
第六章 中国政府救市效果的实证检验
    6.1 救市资金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6.1.1 流动性衡量及假设
        6.1.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6.1.3 变量说明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6.1.4 DID流动性实证结果
        6.1.5 稳健性检验
    6.2 救市资金对市场整体波动性的影响
        6.2.1 模型设定及假设
        6.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6.2.3 序列平稳性检验
        6.2.4 GARCH模型检验结果
    6.3 救市资金对个股波动性的影响
        6.3.1 模型设定及假设
        6.3.2 样本描述性统计
        6.3.3 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检验结果
        6.3.4 GMM稳健性检验
    6.4 救市资金的影响机制分析
        6.4.1 噪声交易的量化
        6.4.2 噪声交易机制检验
    小结
第七章 中国政府股市救助资金退出策略(后处置)研究
    7.1 中国政府退市策略的理论研究
        7.1.1 退市模型设定
        7.1.2 定义均衡策略
        7.1.3 退市均衡策略求解
        7.1.4 两期模型下的政府退市策略设计
        7.1.5 政府退市模型的政策含义
    7.2 救市资金退市的现实依据
        7.2.1 收益率估算方法
        7.2.2 救市资金初始成本核算
        7.2.3 救市资金累计收益率核算
        7.2.4 救市资金与A股股指收益比较
        7.2.5 救市资金收益横向比较
    小结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1.2.6 文献评述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1.3.1 市场失灵理论
        1.3.2 财政相关理论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1.3.5 理论评述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1.4.3 财政支持机制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1.6.1 本文的创新
        1.6.2 存在的不足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4.2.3 回归结果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7.6.3 加强人员交流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考虑动态资金流动的开放式基金最优投资与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全球共同基金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1.1.2 中国基金业的发展与现状
    1.2 当前研究现状
        1.2.1 基金表现的度量方法
        1.2.2 基金的资金流动
        1.2.3 开放式基金的最优投资问题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3.1 本文主要工作
        1.3.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知识
    2.1 Lévy过程相关的基本概念与一些结果
        2.1.1 Lévy过程相关的基本概念
        2.1.2 It?公式
    2.2 Lévy过程最优控制问题求解方法
        2.2.1 动态规划方法
        2.2.2 极大值原理
        2.2.3 动态规划方法与极大值原理的关联
第三章 考虑资金流动的开放式基金最优投资问题
    3.1 引言
    3.2 问题框架
        3.2.1 开放式基金的动态资金流动
        3.2.2 金融市场
        3.2.3 最优化问题
    3.3 模型求解
    3.4 数值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开放式基金管理的Stackelberg博弈
    4.1 引言
    4.2 问题框架
        4.2.1 金融市场
        4.2.2 Stackelberg博弈
    4.3 模型求解
        4.3.1 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策略
        4.3.2 基金经理的最优投资策略
        4.3.3 验证定理
    4.4 数值分析
        4.4.1 市场参数对均衡策略的影响
        4.4.2 指数基金的构成对均衡策略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跳-扩散模型下开放式基金最优投资与管理费问题
    5.1 引言
    5.2 问题框架
        5.2.1 金融市场与资金流动
        5.2.2 基金经理的最优化问题
    5.3 模型求解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第三章证明
附录B 主要符号说明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管理人持基与增强型指数基金业绩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基金业绩评价方法综述
        2.1.1 基于CAPM单因子模型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
        2.1.2 基于APT多因素模型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
    2.2 委托-代理理论综述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2.3 基金管理人激励理论综述
        2.3.1 显性激励
        2.3.2 隐性激励
第3章 管理人持基与增强型指数基金业绩关系的理论分析
    3.1 基于Jensen测度的基金业绩评估方法
    3.2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增强型指数基金管理人持基激励模型
        3.2.1 理论模型假设
        3.2.2 不持基情况下的增强型指数基金管理人效用分析
        3.2.3 持基情况下的增强型指数基金管理人效用分析
    3.3 不持基与持基情况下增强型指数基金管理人效用对比分析
第4章 管理人持基与增强型指数基金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4.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1.1 变量的选择和测度
        4.1.2 实证模型设定
    4.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数据说明
        4.2.2 描述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4.3 增强型指数基金管理人持基效应的实证分析
        4.3.1 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4.3.2 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我国养老目标风险基金的资产配置方案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对资产配置策略的文献梳理
        2.1.2 对资产配置量化模型的文献梳理
        2.1.3 对基金评价的文献梳理
        2.1.4 对我国养老目标基金的文献梳理
        2.1.5 评述
    2.2 相关理论
        2.2.1 资产配置影响因素
        2.2.2 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2.2.3 目标风险基金说明
第3章 中美目标风险基金发展路径与资产配置分析
    3.1 美国养老目标基金发展
        3.1.1 美国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路径
        3.1.2 美国养老目标基金的市场现状
        3.1.3 美国目标风险基金的资产配置
    3.2 中国养老目标基金发展背景与现状
        3.2.1 我国养老体系中个人养老金融产品比较
        3.2.2 我国目标风险基金资产配置
        3.2.3 我国目标风险基金发展现状
第4章 资产配置策略构建与比较
    4.1 方案模型介绍
        4.1.1 方案基本配置策略——风险平价模型
        4.1.2 方案模型对比策略——最小方差模型
        4.1.3 方案模型对比策略——固定比例模型
    4.2 方案数据的选取
    4.3 方案数据的处理
    4.4 方案的评价指标
第5章 资产配置模型比较及优化
    5.1 方案设计
    5.2 不同资产配置模型的量化回测比较
    5.3 不同资产配置策略的权重比较
    5.4 风险预算模型对风险平价模型的优化
        5.4.1 风险预算模型
        5.4.2 静态风险预算模型的优化效果
        5.4.3 动态风险预算模型的优化效果
第6章 我国目标风险基金配置方案应用及有效性检验
    6.1 兴全安泰平衡养老三年持有(FOF)(006580.OF)的现状说明
    6.2 兴全安泰基金的资产配置分析
    6.3 兴全安泰基金模拟配置效果及优化
    6.4 兴全安泰基金模拟配置方案评价
        6.4.1 方案的有效性
        6.4.2 方案的适用性
第7章 结论
    7.1 目标风险基金资产配置方案的结论
    7.2 发展养老目标基金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及其实证证据 ——基于中国开放式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本文贡献
    1.4 本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对基金业绩评估模型的研究
    2.2 国内对基金业绩评估模型的研究
    2.3 国外对基金规模效应的研究
    2.4 国内对基金规模效应的研究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和实证模型
        3.1.1 固定效应模型和递归去均值模型
        3.1.2 RD1的缺陷和新的方法
    3.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3.2.1 变量的选择和定义
        3.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第四章 实证结果
    4.1 检验规模报酬递减假设
    4.2 基金财富增值理论框架
        4.2.1 基金财富增值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4.2.2 基于基金财富增值框架建立的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假设
    4.3 基金财富增值与投资管理能力存在的证据
    4.4 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的持续性
    4.5 基金经理摧毁财富的原因
    4.6 方法比较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创新之处
    5.2 本文主要结论
    5.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归因分析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本文结构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2 国外文献综述
第3章 基金绩效评估系统概述
    3.1 基金绩效评估及归因分析的发展及现状
        3.1.1 绩效评估的概念及内容
        3.1.2 基金绩效归因分析的意义
        3.1.3 我国基金绩效评估发展及现状
    3.2 基金绩效评估体系简介
        3.2.1 基于基金净值的时间序列回归方法
        3.2.2 基于持仓和交易数据的横截面回归法
第4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归因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取
        4.1.1 样本时间区间的选择
        4.1.2 样本基金的选择
        4.1.3 基准的确定
    4.2 数据采集及处理
    4.3 实证分析
        4.3.1 基于基金净值及收益率数据——T-M模型归因
        4.3.2 基于基金持仓及交易数据——单期Brinson归因
        4.3.3 多期归因分析——Menchero模型
第5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数据包络分析在债券型基金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以南方宝元债券A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2 相关理论
        2.2.1 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2.2.2 Malmquist指数
        2.2.3 Tobit回归模型
第3章 债券型基金绩效评价现状描述
    3.1 我国债券型基金发展现状
    3.2 传统债券型基金绩效评价体系
    3.3 传统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缺点分析
        3.3.1 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的单因子基金业绩评价方法
        3.3.2 基于基金经理人的择时与选股能力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
        3.3.3 基于流动性及成长性的指标
        3.3.4 基于费率因素考虑的评价指标
    3.4 DEA模型在基金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介绍
        3.4.1 DEA模型介绍
        3.4.2 DEA方法用于绩效评价的优点分析
第4章 案例介绍与问题提出
    4.1 案例介绍
    4.2 我国债券型基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基金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5.2 实证研究路线图
    5.3 基于DEA方法的基金效率值分析
        5.3.1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选择与检验
        5.3.2 南方宝元债券A与整体样本的效率值分析
    5.4 基金绩效在不同时段的动态波动与持续性分析
    5.5 基金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5.5.1 基于Tobit回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5.5.2 基金效率持续性分析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论基金的最优绩效评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础设施REITs的法律解构与风险规制[J]. 洪艳蓉. 证券法苑, 2021(01)
  • [2]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绩效研究[D]. 刘航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3]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D]. 王晓丹. 山东大学, 2020(02)
  • [4]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5]考虑动态资金流动的开放式基金最优投资与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韩凯. 天津大学, 2020(01)
  • [6]管理人持基与增强型指数基金业绩的关系研究[D]. 施宗傲.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7]我国养老目标风险基金的资产配置方案优化设计[D]. 高上.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及其实证证据 ——基于中国开放式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研究[D]. 何璟聿. 厦门大学, 2019(12)
  • [9]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归因分析及实证研究[D]. 刘恋. 山东大学, 2019(09)
  • [10]数据包络分析在债券型基金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以南方宝元债券A为例[D]. 罗汐.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基金的最优业绩评价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