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兴贵州》写作年份的补充证据

王维《送兴贵州》写作年份的补充证据

一、王维《送邢桂州》写作年代补证(论文文献综述)

辛馨[1](2017)在《唐代丹阳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时的丹阳①即今天江苏镇江一带,这块土地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人文条件孕育着、吸引着诸多优秀文人,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篇亦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出丹阳的地域文化。本文除“绪论”以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丹阳的地理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丹阳历代行政沿革、自然地理条件、区域文化影响因素以及宗教文化对该地域产生的一些影响。该地有大量的地理人文景观,都是往来的诗人创作的生发点。另外简要介绍该地的经济、农业以及手工业的发展状况。第二章是将《丹阳集》所收录的作家作为一个整体,《丹阳集》诗人的创作分集内诗和集外诗并将这些诗从内容角度进行分析。《丹阳集》所选诗从内容角度可概括为隐逸诗风的呈现以及江南山水与田园风物的描摹,集外诗从内容角度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类:闺怨之情的真实展现;吴越风情的歌咏;仕途不顺、对方外之情的追求以及壮怀逸兴之情的表现等。并将殷璠的诗歌理论简要概述。在这章中将储光羲单列为一节,主要包括储光羲笔下的丹阳风物、南朝诗风对储光羲早期创作的影响以及他的乡土情结。第三章是以大历及其之后的丹阳籍诗人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主要包括皇甫曾、皇甫冉、权德舆和许浑,将他们诗歌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的关系分而述之,重点讨论的人物是皇甫冉、权德舆与许浑。先分析这几位诗人一生行迹与丹阳的关系,然后将他们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与丹阳地域文化的联系。皇甫冉主要分析其诗歌创作中吴楚文化的因素、及其送别诗所体现出的茅山道教文化以及他“闲适容与”诗风的成因;戴叔伦主要从他诗歌中的家乡情怀与隐逸情结、及其诗歌是如何对殷璠诗歌理论进行传承;权德舆诗歌创作主要从权德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乡关之思、齐梁诗风的展现、与丹阳佛道文化的关系以及对楚骚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四个角度。第四章是将寓居丹阳的诗人作为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还可以分为三小类:为官、隐逸、漫游,这三类诗人客居丹阳时创作了相当数量与丹阳地域文化相关的诗歌,这部分诗歌是丹阳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而且也丰富了丹阳的地域文化。首先是为官类的诗人,丹阳是浙西方镇使府的所在地,刺史及其下级官吏汇聚了一批文人;其次将隐逸类的诗人归类,分析他们选择丹阳作为隐居之地的原因;再次是缘于各种原因到丹阳漫游、转道的诗人,他们也创作了一些与丹阳相关的诗歌,结合这些文人创作的诗歌分析其与丹阳地域文化的关系。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讨论:秀美的风景与客居丹阳诗人风物诗的创作;客居丹阳诗人创作与茅山道士酬唱诗的创作;历史文化题材与丹阳咏史怀古诗创作;送别诗的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的关系等。

郭小稳[2](2014)在《王维与园林》文中研究指明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的王朝,跨越唐朝盛世的王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诗人,更是一位在书、画、乐、园林等方面都有丰硕成就的人。他的诗歌为人吟诵、他的画作为人模仿、他的音乐为人流传、他的园林为人游赏、他的故事为人传唱。他是一个”全面的典型”;他是一个独立的范式;他奠定了“唐音正宗”;他设计并建成了着名的文人园林——辋川别业,开辟了自然山水与文化结合的辋川模式,尝试了中国自然山水园向文人园的转型;他对后世文人园有着巨大影响。目前国内外对王维的研究集中在从文学角度去分析王维的思想和作品,并且研究得比较充分,分析得也比较透彻,研究的水平比较高,然而缺乏了从造园的角度去对王维这个造园家的研究,缺乏作为一个专业的园林设计工作者对于王维的园林观的研究。本课题就从王维的生平经历、思想转变、交游场所、个人喜恶等方面来分析那个时代的文人对园林的看法,并从他留下来的诗集、绘画、文章、园林来分析他的造园方法,系统地、元素化地分析他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再结合诗人生活的社会背景、生平经历等来分析和研究作者的园林审美观。对造园家王维的立体化分析,让我们了解了唐朝那个时代中国园林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况,解读了中国古典园林时期的园林建设审美与倾向,推进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的造园学理论,对现代的风景园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谭庄[3](2012)在《王维研究馀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所研究者爲王维之行实与诗文,析作五章:第一章爲《王维生年驳异》。王维生年,史籍无载,诸家所考虽甚纷纭,要以长安元年说爲最善。然有学者不以爲然,另作新考,爰有延载元年、久视元年两说。延载元年说所据者爲“唐代及第进士必须守选三年方能释褐授官”之守选制,久视元年说则以王维《与魏居士书》与薛用弱《集异记》相关语句爲凭。论文认爲,前者之守选制不合初盛唐时史实,盖王维进士及第在开元初,不受守选制之限囿,故其生年不可据此而断,後者对相关语句之解读有误,故其所考亦不可信。第二章爲《王维卒年析疑》。王维卒年,史载有乾元二年与上元二年之异,清人据其上元元年所撰诗文以及《谢弟缙新授左散骑常侍状》系尾年月“上元二年五月四日”,考以上元二年爲是。今有学者谓此谢状所署官衔“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丞”与唐官制之“官阶相当,无行无守”相背,且所涉其弟王缙事迹亦与学术界之研究不合,故疑其不出王维之手笔,难证上元二年说之韪。论文认爲,唐官制之“官阶相当,无行无守”在具体施用时甚杂乱,不宜因之而疑作者是否王维,且学术界对王缙事迹之稽考不尽确,故上元二年说仍可采信。第三章爲《王维行实证僞》。有学者据宋人集内“王维游云门山有题句”以及地方志内“有福佑庙祀唐右丞尚书王侯”,推考王维曾转官至浙江一带。论文通过对史源之抉发与地书之核验认爲,题句系人望文生义,误将王维诗文与地方山川联系起来,祀庙则爲唐人因灵异事而置,实与王维行止无涉。第四章爲《王维集异文释例》。异文研究,既有利於校雠,亦有助於训诂。论文针对王维集之异文作了初步探究,且大体上分爲六种类型:後人不晓原文之意而妄改,从而造成了异文;爲同义词或近义词替代,从而造成了异文;爲音同字或音近字替代,从而造成了异文;形近讹误,从而造成了异文;异文之双方爲异体字;异文爲同一联绵词之不同变体。第五章爲《王维诗系年辨诘》。王维诗之系年,大多在学术界已有定谳,但有学者谓之不确,乃破旧而立新,对王维诗另作系年。论文认爲,新系年内有因盲目破旧、一味立新而转致讹误及偏颇处,撮举《送李睢阳》、《酬郭给事》诸例与之商榷。论文附录《裴迪事迹订讹》一章,考辨王维乃友裴迪之事迹,且对其家世及籍贯有所补正。

毕宝魁[4](2009)在《再论王维生年兼与王勋成先生商榷》文中研究表明王维生年问题一直是一桩学术公案,始终存在不同意见,文章在对这一问题之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意见,认为王维生年为公元699年,并用内证来证明此点。对其他说法的不妥之处亦进行简明辨析,以期将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

毕宝魁[5](2007)在《再论王维生年兼与王勋成先生商榷》文中研究说明王维生年问题学术界始终存在不同意见,在对这一问题之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倾向性意见。认为王维生年为公元699年,并用内证来证明此观点。对其他说法的不妥之处亦进行简明辨析,以期将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

陈恩维[6](2005)在《论汉魏六朝之拟作》文中提出本文以汉魏六朝之拟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概念、发生过程、类型演变、功能、性质以及对于汉魏六朝文学理论的影响。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简述本课题的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拟作进行界定,并将其与代言、抄袭剽窃作了比较区分,认为仿拟是指以某一作家或作品为范本,追求与之求同存异的创作过程。第二章探讨拟作的发生,认为拟作的发生过程就是拟作者审美活动展开的过程;拟作的方向有纵向与横向之分,拟作者的态度有跟随性与改良性之分:熔铸了作家自我创作个性的改良性拟作日益增多的趋势,折射了汉魏六朝文学自觉的进程。第三章探讨拟作类型,将拟作分为字模句拟之作、拟意之作、拟体之作、泛拟四种类型,认为它们与原作对应关系渐行渐远。汉魏六朝之拟作渐渐由为拟作而拟作,趋向以拟作为创新。第四章分别从文体形成、个人成长和文风递变三个角度论述了拟作的功能。在文体的形成阶段,追随者的拟作,把某一个人的作品变成普遍遵守的规范,文体在转相规仿中定型。在文体的变异阶段,跨文体拟作,文体之间的交叉与互渗成为实现文体新变的重要途径。拟作不仅在创作经验的获得和创作风格的形成两个层面促进了作家个人的成长,而且与时代文风的递变也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第五章分析了拟作的批评、传播特性,认为拟作并非单一的创作行为,实质上集创作、批评与传播三种性质于一身,它涉及到了作品的产生、影响的形成以及读者的接受等一系列问题,以三维共存的方式参与了文学史进程。第六章探讨拟作对与中古文学理论的影响,认为拟作推动了文体论、创作论和风格论的发展。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概括性的总结,为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本文在业师王钟陵先生提出的两条文学史原则——“史的研究就是理论的创造之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及“原生态式的把握方式”理论的指导下,力图对汉魏六朝之拟作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论把握。

陈恩维[7](2002)在《王维《送邢桂州》写作年代补证》文中指出

二、王维《送邢桂州》写作年代补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维《送邢桂州》写作年代补证(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丹阳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丹阳的地理文化背景
    第一节 丹阳的区位地理条件
        一、丹阳的历代行政沿革
        二、丹阳自然地理条件
    第二节 丹阳的文化背景
        一、丹阳的吴楚文化
        二、丹阳的移民文化
        三、丹阳的佛道文化
    第三节 丹阳的地理与人文景观
        一、丹阳的主要佛寺
        二、丹阳其它地理文化景观
    第四节 唐代丹阳经济发展概况
        一、商业
        二、农业
        三、手工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丹阳集》诗人的创作与殷璠诗论
    第一节 《丹阳集》诗人的创作
        一、殷璠与《丹阳集》
        二、《丹阳集》所选诗的题材内容
        三、《丹阳集》诗人集外诗的创作
    第二节 殷璠的诗学思想
        一、崇尚“风骨”
        二、“兴象”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储光羲的诗歌创作
        一、丹阳风物与储光羲的创作
        二、南朝诗风与储光羲早期创作
        三、殷璠对储光羲创作的评价
        四、储光羲在丹阳诗坛的地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历及其后丹阳诗人的创作
    第一节 大历时期丹阳诗人的创作
        一、皇甫冉、皇甫曾的诗歌创作
        二、戴叔伦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
    第二节 权德舆创作与丹阳地域文化
        一、权德舆与丹阳的关系
        二、权德舆诗歌与丹阳地域文化
    第三节 许浑诗歌与丹阳地域文化
        一、许浑与丹阳的关系
        二、“许浑千首湿”与丹阳地域文化
        三、许浑创作于丹阳诗歌体现的地域文化
        四、许浑诗歌与隐逸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客居丹阳诗人的创作
    第一节 唐代为官丹阳的诗人及创作
        一、李德裕
        二、李绅
        三、罗隐
    第二节 唐代隐居丹阳的诗人及创作
        一、唐代隐居丹阳诗人概述
        二、顾况
        三、张祜
        四、其他隐居丹阳诗人的创作
    第三节 唐代漫游丹阳的诗人及创作
        一、王昌龄
        二、李嘉祜
        三、杜牧
        四、皮日休与陆龟蒙
    第四节 丹阳文化与客居诗人的创作
        一、丹阳秀美的风景与风物诗的创作
        二、茅山道教文化与酬唱诗的创作
        三、丹阳历史文化与咏史怀古诗的创作
        四、丹阳渡口文化与送别诗的创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王维与园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问题
        1.2.1 研究动态
        1.2.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王维研究
    2.1 研究对象和意义
        2.1.1 唐朝历史的发展脉络
        2.1.2 唐朝历史发展与王维人生起伏——王维所处的唐朝
        2.1.3 唐朝社会发展与多才多艺的王维
    2.2 王维的生平事迹研究
        2.2.1 王维的生平
        2.2.2 王维游历的地区
    2.3 王维的思想研究
        2.3.1 儒家思想与王维
        2.3.2 佛家思想与王维
        2.3.3 禅学思想与王维
        2.3.4 道家思想与王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王维的山水诗
    3.1 王维诗的种类和内容
    3.2 山水诗的景观要素分析
        3.2.1 景观要素之山水
        3.2.2 景观要素之田园
        3.2.3 景观要素之植物
        3.2.4 景观要素之声音
        3.2.5 景观要素之建筑
    3.3 山水诗的园林活动分析
    3.4 山水诗反映出的园林审美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王维的山水画
    4.1 王维的画和画论
        4.1.1 王维的山水画
        4.1.2 王维的山水文
    4.2 山水画中的人文要素分析
    4.3 山水画中的景观要素分析
    4.4 山水画中的园林活动分析
    4.5 山水画中的空间关系分析
    4.6 山水画反映出的园林审美观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王维的山水园——辋川别业
    5.1 辋川别业概论
    5.2 资料考证
        5.2.1 蓝田县志考证
        5.2.2 辋川人物考
        5.2.3 辋川图考
        5.2.4 辋川诗文考
    5.3 辋川别业中景点的诗文解读
    5.4 辋川别业中景点的景观要素
    5.5 辋川别业中景点的空间关系
    5.6 辋川别业的诗文寓意
    5.7 辋川别业中凝聚的造园思想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王维的造园思想对后人的影响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3)王维研究馀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王维生年驳异
3. 王维卒年析疑
4. 王维行实证僞
5. 王维集异文释例
6. 王维诗系年辨诘
7. 裴迪行实订讹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4)再论王维生年兼与王勋成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年的最初确定
二、生年问题的产生
三、对几种说法的思考与辨析
四、一条值得特殊重视的内证
五、补充说明的几个问题
六、简短的结论

(6)论汉魏六朝之拟作(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拟作的界定
    第一节 拟作的概念
    第二节 拟作与代言、抄袭剽窃
第二章 汉魏六朝拟作的生成
    第一节 拟作生成的三阶段
        (一) 拟作对象的选择
        (二) 拟作者的阅读
        (三) 拟作者的创作
    第二节 仿拟的方向
        (一) 纵向仿拟
        (二) 横向仿拟
        (三) 仿拟方向的历时性演变
    第三节 拟作的态度
        (一) 跟随性拟作
        (二) 改良性拟作
第三章 汉魏六朝拟作的类型
    第一节 字模句拟之作
    第二节 拟意之作
    第三节 拟体之作
    第四节 泛拟之作
    第五节 拟作类型的历史演进
第四章 汉魏六朝拟作的功能
    第一节 拟作与文体形成
        (一) 拟作与文体定型
        (二) 拟作与文体转换
        (三) 拟作与文体变异
    第二节 拟作与个人成长
        (一) 创作经验的获得
        (二) 个人风格的形成
    第三节 拟作与文风嬗变
        (一) 拟作与文风复古
        (二) 拟作与文风新变
        (三) 拟作与文风融合
第五章 汉魏六朝拟作与批评传播
    第一节 拟作的批评特性
    第二节 拟作的传播特性
    第三节 拟作者对自身价值的确认
第六章 汉魏六朝拟作与文学理论
    第一节 拟作与文体论
    第二节 拟作与创作论
    第三节 拟作与风格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王维《送邢桂州》写作年代补证(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丹阳诗歌研究[D]. 辛馨. 黑龙江大学, 2017(09)
  • [2]王维与园林[D]. 郭小稳. 天津大学, 2014(05)
  • [3]王维研究馀渖[D]. 谭庄. 重庆师范大学, 2012(10)
  • [4]再论王维生年兼与王勋成先生商榷[J]. 毕宝魁.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 [5]再论王维生年兼与王勋成先生商榷[J]. 毕宝魁. 文化学刊, 2007(05)
  • [6]论汉魏六朝之拟作[D]. 陈恩维. 苏州大学, 2005(05)
  • [7]王维《送邢桂州》写作年代补证[J]. 陈恩维.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标签:;  ;  ;  ;  ;  

王维《送兴贵州》写作年份的补充证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