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见成效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见成效

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见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吴超[1](2020)在《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是区域生态环境的关键要素,是区域土壤、水分和气候条件的具体表征,植被覆盖度能够直接反映出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山西省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自然条件的改变和剧烈的人类活动会增大植被覆盖及生态环境的压力,对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林业、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门进行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SPOT VEG NDVI时序数据,探求1999-2018年山西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植被覆盖与自然因素(气温、降水、高程、坡度、坡向)以及人类活动(人口、GDP、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城镇用地)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山西省植被覆盖总体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高、平原盆地低的状态;1999-2018年山西省NDVI由0.52上升到0.74,全省植被覆盖总体改善;植被覆盖的空间变化上,改善区域面积达40.98%,主要集中于吕梁山西部、晋中市北部、临汾市北部和东部地区;退化面积较少为20.53%,主要位于各大盆地区域,整体呈现出西部大幅改善、东部小幅退化,丘陵平原明显改善、山地区域基本稳定、城区盆地明显退化的趋势。(2)山西省气温与NDVI呈现正相关的区域为55.02%,其中显着正相关区域(P<0.05)占20.25%;山西省降水与NDVI呈现正相关的区域为92.86%,其中显着正相关区域(P<0.05)占37.93%,相关系数为0.533,处于显着水平;山西省高程、坡度和坡向与NDVI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0.785和0.771,均处于显着水平;高程2400m处、坡度50°和坡向NW60°处植被覆盖度最高;高程在1100m、坡度在10-15°的区域植被覆盖改善情况最好,坡向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分异作用不显着。(3)山西省人口密度、地均GDP与NDVI均呈现线性负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00和0.672,处于显着水平,植被覆盖度会随着人口密度和地均GDP的上升而下降,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地均GDP地区对周边林地存在一定的正向效应。2000-2018年山西省退耕区平均NDVI上升了59%,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于山西省植被覆盖度提升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2000-2018年城镇用地增加了1461km2,其中83%来自生态用地,城镇区域NDVI下降6.6%,城镇用地扩张对植被覆盖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4)提升山西省植被覆盖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推进和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植被生态破坏;提升城镇植被覆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李玥[2](2019)在《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陕北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该区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改善,经济社会系统得到了发展。科学评估该工程效果,揭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成为当前生态恢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黄土丘陵生态脆弱区安塞县为例,基于调研数据及模型构建等方法,研究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协同态势及协同方向与强度,探索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关系,进而提出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或建议,为退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基于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分析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的理论基础;参照关于恢复力的研究框架,结合已有研究,建立了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的理论框架;以退耕典型代表流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对其1938-2015年期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关系的演变过程的实证,剖析了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与退耕的相互作用过程: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关系经历了负向协同(1938-1972)、协同-负向协同-协同(1973-1998)、协同化持续发展(1999-2015)三个阶段,显示了现实发展中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利用VAR模型对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退耕对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产生了作用,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也反作用于退耕,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互馈关系。从理论基础、理论框架、案例区实际发展过程、模型运算相结合视角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2)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效应采用遥感与GIS等空间技术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剖析了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发现安塞县2000年至2013年间退耕区域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减小,土壤侵蚀面积(除微度侵蚀外)占比从95.31%减少至38.19%,减少了57.12%,明确了退耕的实施是降低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发现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较小的区域产值较高;退耕的实施改变了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定量计算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退耕对农业经济系统的贡献率最高点为20.28%,对农业社会系统贡献率最高点为26.77%,低于退耕对农业生态系统34%的贡献率;农业生态系统对退耕的冲击感长期稳定在6%-7%左右,农业经济系统对退耕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贡献率最高点达55.3%,且常年稳定,结果与现实状况相一致。(3)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利用1995-2014年安塞县统计年鉴资料及相关人员的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系统分析了在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综合指数变化趋势: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4年的退耕综合指数较1995年上升了近两倍。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略微下降。2014年较1995年增长了56.8%。在综合指数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建立耦合度模型,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Ⅰ.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Ⅱ.相悖阶段、Ⅲ.无序失衡阶段、Ⅳ.抑制发展阶段,其中阶段Ⅲ仅是理论结果,在实际政策约束等要素的影响下一般不会出现;而阶段Ⅱ和阶段Ⅳ可能会短期出现。1995–2014年,安塞县先后经历了相悖阶段和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的下降时期。(4)确定了目前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方向及强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安塞县2015年494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协同强度。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是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核心,退耕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各个链网结对协同效果产生作用,在退耕的作用下,生态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协调,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87,表明现阶段安塞县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能量支撑。经济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相悖,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76,即现阶段区域内农业发展未能很好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致使区域内农业经济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5)提出了优化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短期生态修复及长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下,应以促使退耕区域潜在生态功能显化为前提,在不断提高林分质量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以提高林草资源率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网结构,从而推动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优化协同。

宋晗[3](2019)在《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坡地整治等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并于2014年开展新一轮生态修复计划。通过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土地资源质量加强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同时,生态修复工程为农村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生态衍生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延安市苹果产业作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产业之一,已成为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选取延安市的四个县,洛川县、延长县、子长县及黄龙县作为研究区域,研究4个县苹果产业发展水平、驱动因素及生态与产业间的耦合协调情况,不仅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提供实施依据,也为农民脱贫增收提供新途径,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方向。本文采用2006-2016年陕西、延安、洛川县、子长县、延长县及黄龙县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苹果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在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指数模型计算苹果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数及各子系统发展指数,分析不同经济水平下苹果产业发展情况;然后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得出苹果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各子系统两者、三者及整体间的耦合协调情况,再通Person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模型分析各子系统间的相关性及对苹果综合评价指数的驱动因素;最后根据制约延安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针对性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4个县(延长县、子长县、延长县及黄龙县)苹果产业发展水平都不断增加。从各子系统发展指数高低来看,黄龙县的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子系统评价指数均发展最好,子长县在生态治理子系统中发展较好,但社会经济指数相对较低,延长县社会经济指数较高,洛川县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从子系统发展速度来看,延长县、子长县在各子系统中发展速度较好,洛川县、黄龙县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从综合发展指数来看,延长县发展成效最好,综合发展指数及发展速度均较高,其次为子长县、黄龙县,洛川县发展指数及发展速度相对较低。总体来看,延长县、子长县发展较好,黄龙县发展潜力较大,洛川县发展较慢。(2)4个县耦合度分析:2子系统耦合中,延长县、黄龙县的社会经济-生态治理(C4)耦合度发展较好;洛川县的生态环境-生态治理(C2)耦合度发展较好;子长县生态环境-社会经济(C1)发展较好;但生态环境-产业发展(C3)情况均较差。3子系统及整体系统间耦合度中,4个县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治理(C7)间的耦合度均发展较好;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产业发展(C9)均较差。4个县协调度分析:2子系统协调性中,生态治理-产业发展(D6)的协调度在4个县中均最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D1)发展较差。3子系统及整体系统协调性中,生态治理-社会经济-产业发展(D10)协调度在洛川县、延长县及黄龙县较好,子长县的态环境-产业发展-生态治理(D8)协调度发展较好,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治(D7)发展均较差。总体来看,4各县耦合度中,生态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耦合欠缺;协调度中,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发展较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性不足。(3)4个县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驱动分析:4个县中,洛川县、延长县的产业发展子系统与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最大,子长县生态治理子系统与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最大,黄龙县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均与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最大。洛川县、子长县、延长县及黄龙县影响苹果产业发展综合发展水平的直接驱动因素均为产业发展;洛川县及黄龙县的社会经济子系统对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产生主要的间接作用,延长县及子长县的生态治理对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产生主要的间接作用。总体来看,4个县影响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均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子系统。(4)不同经济水平下(洛川县>子长县>延长县>黄龙县),各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及综合发展指数均无显差异,各子系统与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的相关性上也无显着差异。但在影响苹果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直接因素及间接影响因素上有显着差异。

郭雨华[4](2009)在《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文中认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八年,工程效益的好与坏,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决策启动了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课题。该课题选择了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陕西吴旗县、安塞县、山西中阳县、甘肃定西县、河北涉县、内蒙古卓资县等9个工程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本文以9个工程县中的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三个工程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监测、遥感影像分析等手段方法,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析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林龄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低-高-低”、而优势度、均匀度“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退耕还林植被演替发展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呈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植物组成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性。2、以土壤剖面特征指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团粒、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PH值等参数为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不断从农耕地剖面向天然次生林地剖面的层次发育过渡,理化性质越来越接近于天然林地。3、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4、以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退耕还林不同时期TM影像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耕地面积均减少,从退耕还林前到2007年,分别减少了0.79%、2.5%、0.08%;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89%、2.07%、0.43%,大通县草地面积减少了6.78%,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未利用地减少了2.25%;盐池县草地面积增加了1.61%,未利用地减少了约3%,部分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场;奇台县草地面积由2000年的9.26%增加到2007年的13.03%,未利用地减少了4.17%。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计算出大通县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3.14亿元;盐池县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7.61亿元;奇台县2000~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3.77亿元。7、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刘永祥[5](2009)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简要总结了我国自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还存在的工程规划不尽合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劣质种苗造林;未能适地适树等现象屡见不鲜;后续产业发展步履艰难等问题.为了巩固成果实现该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刺激农民的参与意愿;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适地适树(草)提高工程质量等应对措施.

刘诚[6](2009)在《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林草业生态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系一项影响广泛且深远的公共政策。应用政策评估方法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分析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以完整的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为对象,即以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为分析和评估的对象,尝试借鉴公共政策学的分析框架,基于《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数据,运用多目标分析方法,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建立起退耕还林政策分析评估体系及具体评估指标,评估退耕还林政策的综合效果,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第一章前言,首先对全文研究框架进行了总体安排,具体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综述,并较为系统地总结出了与退耕还林政策分析和评估相关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首先介绍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及工程发展进程,进而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并提出退耕还林政策的评价框架,包括具体的评价思路、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的评价方法。第四章至第七章借鉴公共政策学的逻辑分析框架,分别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进展及政策效果三个角度进行了退耕还林政策全过程分析与评估。第四章侧重回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宏微观背景,以揭示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五章侧重分析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进展情况,分析和评价政策执行进展的轨迹、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成因及纠偏举措。第六章分别从退耕还林的生态目标实现程度、退耕对农民收入影响、退耕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退耕对粮食安全等多个维度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第七章基于层次分析法,运用多目标评价框架,围绕政策目标较为系统地构建起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第八章总结全文研究,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和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提出相关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总结全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合理性;2)退耕还林政策体系随工程实施进程动态渐进且日趋完善;3)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总体进展顺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退耕数量、退耕经费、退耕效果偏差,原因主要在于政策设计存有缺陷、管理上有漏洞;4)退耕还林政策效果显着,政策设计的生态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小;5)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较为显着,退耕还林工程应该持续开展。同时,本论文也提出了如下一些政策建议:提高政策制定的参与性;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工程的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退耕工程的论证、监控和协调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工程配套政策,确保退耕政策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确保退耕工程实施的可持续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运用政策学分析框架,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进行了系统性的全过程评估;2)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维度效果进行了综合性的量化评估。

贾晓娟[7](2008)在《基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以吴起县为例》文中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为保护和改善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生态恢复工程。因此,评价该工程建设成效,不仅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高效实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退耕区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重点实施地区的黄土丘陵沟壑典型区——吴起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研究对象,在遥感、GIS技术支持下,根据吴起县TM遥感影像,结合野外实地考察与采样,以及退耕还林的各种统计资料和数据,通过ERDAS和ARCGIS软件获取吴起县土地利用分类图,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引入景观格局空间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原理,选取一定的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从生态结构合理性、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对退耕还林还草所取得的生态效应进行量化研究。本研究主要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的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分类图,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角度,引入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进行了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定量研究,不仅考虑到退耕后林地带来的生态效益,还从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尺度上,对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2)吴起县生态系统组分合理化,景观结构区域多样化和复杂化。2003年,吴起县草地和林地面积之和占到总面积的82.06%,耕地仅占到7.43%。与1986年相比,区域内景观优势度由5.62上升到5.78,主要景观类型已由草地+耕地演变为草地+林地;景观多样性指数由2.36上升到2.46;其景观异质性较高,且略有提高。整个生态系统景观组分趋向合理化,景观类型多样化,这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促进了生态的协调发展。(3)吴起县生态环境指数提高,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研究区总生态环境指数从1986年的0.219上升到2003年0.356,生态环境指数明显增大,增幅为62.43%,说明吴起县退耕还林还草带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林地、草地等相对生态价值高的植被类型显着增加,从而使整体生态环境指数提高,全县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4)土地退化情况得到基本控制。从1986年到2003年,林地面积不断增长,大面积低盖度草地演变成高盖度草地,使得吴起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情况得到缓解,土壤形成与保护、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娱乐文化生态服务价值均显着增加;该区土地主要利用类型变化导致退化的总生态贡献率仅为-0.7621%。

张芳芳[8](2007)在《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陇南市成县为例》文中认为退耕还林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退耕工程作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重建的重要切入点,是扭转该区域生念环境恶化趋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这也是退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就县域经济的发展看,促进农牧民的增收,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实践证明,退耕还林不仅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论文以陇南市成县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系统地分析了成县资源子系统、坏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阐述了成县退耕还林的过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成县农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了退耕还林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背景下农业结构整体调整的状况,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策略。正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开展的背景、面临的主要问题,综合阐述了国内外退耕还林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并对其差异进行了比较,提出国内今后的努力方向。第二部分研究了成县退耕还林(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资源坏境基础,指出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相对落后的社会状态是成县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底蕴,并进一步阐明资源赋存状况、生态环境底质与偏好种植业的农业结构状况难以耦合,因此必须结合退耕进行结构调整。第三部分,应用大量详实的资料、图文并茂的可视化表达方式,系统分析了1999-2005年间成县退耕还林的过程,勾勒出“规模大、分布广、树种全、模式多”的成县退耕还林特征,并指出退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体不明、重退轻管、科技缺失、弄虚作假等。第四部分对成县农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农业结构存在种植业传统不强、林业优势不优、牧业薄弱等问题。第五部分对退耕还林(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耦合关系行进了分析:退耕还林(草)与农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无论是退耕还是农业结构调整,都必须是建构在土地优化开发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退耕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又为退耕的科学实施提供了保障。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高度耦合,最终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应用大量的资料对成县1999-2005年间退耕过程中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典型乡镇结构调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六部分主要探讨了成县退耕还林(草)与农业结构调整对策:进行区域功能科学定位,优化区域土地功能布局;进行制度创新,深化生态建设体制改革;提高人口素质,培植科技优势;结合生态治理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农业结构调整。第七部分为主要结论。

段立强[9](2006)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实施效果评价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乌兰察布市为样点,采用现场调查、发放问卷、座谈等方式,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对此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工程实施后所取得的经验、实施的效果以及工程对项目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1)在工程实施中要坚持“综合协调”、因地因时制宜、以技术为支撑体系、多种经营管理与经济补偿政策为依托的几个原则;(2)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做好总体规划,尽快出台《退耕还林还草管理条例》;(3)增加退耕还林还草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为项目区农牧民提供多方保障;(4)建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5)加快项目区农牧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培训与提高,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从而保证刚建立起的新的生态效益平衡机制并从根本的解决和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成果。

李力[10](2006)在《武川县退耕还林还草评价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党和政府把退耕还林还草等恢复生态建设的工程作为西部开发的主要内容。森林和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草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草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武川县同全内蒙古自治区及我国西部地区—样,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国家的总体发展进程。为重塑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和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中国政府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京津地区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退耕还林还草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是—项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武川县生态位置重要,是2000年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74个试点示范县之一,如何使该项工程进—步推进武川县县域可持续发展进程,同时达到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本文通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武川县退耕还林还草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初步证明了退耕还林还草没有影响当地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并经过实证调研,提出了县域退耕还林还草地域选择标准、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建议及有关政策和技术运行机制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当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帮助。

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见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1.2.2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侯条件
        2.2.3 河流水系
        2.2.4 土壤条件
        2.2.5 植被类型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行政区划
        2.3.2 人口概况
        2.3.3 经济概况
第三章 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3.1 山西省植被覆盖分布特征
        3.1.1 山西省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
        3.1.2 山西省植被覆盖时间分布特征
    3.2 山西省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3.2.1 山西省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
        3.2.2 山西省植被覆盖时间变化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自然因素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分析方法
    4.2 气温对山西省植被覆盖影响
        4.2.1 山西省气温变化特征
        4.2.2 气温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3 降水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3.1 山西省降水变化特征
        4.3.2 降水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4 高程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4.1 山西省高程分布特征
        4.4.2 高程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5 坡度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5.1 山西省坡度分布特征
        4.5.2 坡度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6 坡向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1 人口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1.1 山西省人口分布特征
        5.1.2 人口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2 GDP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2.1 山西省GDP分布特征
        5.2.2 GDP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3 退耕还林还草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3.1 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空间分布
        5.3.2 退耕还林还草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4 城镇用地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4.1 山西省城镇用地变化特征
        5.4.2 城镇用地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植被覆盖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持续推进和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6.1.1 完善退耕还林还草规划,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6.1.2 细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升退耕还林还草成效
        6.1.3 加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建立完善长效保障机制
        6.1.4 协同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完善区域生态综合管理
    6.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植被生态破坏
        6.2.1 大力发展人工林,加强林业资源保护
        6.2.2 科学开发矿产资源,推进矿区生态修复
        6.2.3 合理发展旅游资源,加快生态旅游转型
        6.2.4 优化道路开发建设,减小生态破坏影响
    6.3 提升城镇植被覆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6.3.1 控制城镇用地面积,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
        6.3.2 推进绿色城镇建设,提升城镇植被覆盖
        6.3.3 调整土地空间布局,提升耕地质量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1999-2018 年山西省年均NDVI
    附录2 山西省气象站信息
    附录3 1999-2018 年山西省气温数据
    附录4 1999-2018 年山西省降水数据
    附录5 高程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6 坡度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7 坡向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8 人口密度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9 地均GDP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2)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退耕及其演变过程
        1.2.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及演变
        1.2.3 简评
    1.3 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2 实施方案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安塞县地理位置
        2.1.2 交通区位
        2.1.3 生态区位
        2.1.4 地形地貌
        2.1.5 气候
        2.1.6 水文
        2.1.7 土壤
        2.1.8 植被资源
        2.1.9 矿产资源
    2.2 安塞县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
        2.2.3 经济发展情况
    2.3 安塞县退耕背景与过程
        2.3.1 退耕实施背景
        2.3.2 退耕实施过程
        2.3.3 退耕实施成效
第三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论证
    3.1 基本概念
        3.1.1 退耕
        3.1.2 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3.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涉及的相关理论
        3.2.1 一般性理论
        3.2.2 生态学相关理论
        3.2.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3.2.4 社会学相关理论
        3.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3.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的理论框架
        3.3.2 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的分析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
        4.2.1 退耕背景下土壤侵蚀环境时空变化
        4.2.2 退耕背景下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4.2.3 退耕背景下人口密度与劳动力的变化
    4.3 基于VAR模型下的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分析
        4.3.1 分析指标提取与初步分析
        4.3.2 VAR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
    5.1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及数据来源
        5.1.1 指标体系
        5.1.2 指标权重确定
        5.1.3 数据来源
    5.2 耦合度模型构建
        5.2.1 系统耦合
        5.2.2 耦合度模型
        5.2.3 退耕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度分析
    5.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态势及演变过程的分析
        5.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演变阶段
        5.3.2 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分析
    6.1 基础资料(数据)采集与调查户基本特征
        6.1.1 问卷设计
        6.1.2 样本点确定与调查简况
        6.1.3 调查户特征
    6.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
        6.2.1 模型的选择
        6.2.2 模型的构建
    6.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的测算与分析
        6.3.1 协同路径的测算
        6.3.2 协同路径的分析与解释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研究
        1.3.2 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1.3.3 产业-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
        1.3.4 苹果种植及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1.3.5 苹果产业驱动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研究区经济发展状况
        2.1.3 研究区苹果及其他果品种植
    2.2 数据来源
3 苹果产业发展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3.1 苹果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1.2 指标体系构建
    3.2 指标权重确定
    3.3 模型建立
        3.3.1 综合指数模型
        3.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3.3.3 通径分析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水平研究
    4.1 延安苹果产业各子系统评价指数及综合发展指数计算
    4.2 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指数分析
    4.3 整体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延安苹果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
    5.1 延安苹果产业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计算及等级划分
    5.2 耦合协调度时间序列分析
    5.3 耦合度时间序列分析
    5.4 协调度时间序列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延安苹果产业驱动因素研究
    6.1 延安苹果产业驱动因素选取
    6.2 各子系统间相关性分析
    6.3 各县综合发展水平驱动分析
    6.4 不同经济水平下苹果产业驱动因素的差异
    6.5 本章小结
7 问题及对策
    7.1 问题
    7.2 对策
        7.2.1 建立农民合作社及果农协会,发展新型产业化模式
        7.2.2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研发新品种
        7.2.3 创新教学培训,发展专业型果农
        7.2.4 加强宣传力度,增加治理投入
        7.2.5 充分利用苹果资源,全方位发展加工业
        7.2.6 因地制宜,探索新一轮生态产业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4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研究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1.4.2 关于退耕还林技术的研究
        1.4.3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评估)研究
        1.5.1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1.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1.5.3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现状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通县概况
        2.1.1 大通县自然概况
        2.1.2 大通县社会经济状况
        2.1.3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2 盐池县概况
        2.2.1 盐池县自然概况
        2.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2.2.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3 奇台县概况
        2.3.1 奇台县自然概况
        2.3.2 奇台县社会经济状况
        2.3.3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外业试验监测
        3.2.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2 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3.2.3 植物群落的土壤特性研究方法
        3.2.4 植物群落的森林水文作用研究方法
    3.3 遥感影像分析
        3.3.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3.3.2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3.3.3 地形图拼接及遥感影像裁剪
        3.3.4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4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4.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3.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4.1 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分析
        4.1.1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2 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特征
    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分析
        4.2.1 退耕还林区土壤质量分析及评价
        4.2.2 退耕还林区水文效应分析与评价
    4.3 小结
5 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1.2 大通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1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2.2 盐池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1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3.2 奇台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4 小结
6 退耕还林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6.1 盐池县荒漠化面积变化分析
    6.2 盐池县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3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ODD)分析
        6.3.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荒漠化程度等级权重
        6.3.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评价
    6.4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4.1 不同地域单元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的提取
        6.4.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5 小结
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1.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1.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1.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1.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1.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1.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2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2.1 退耕还林防风沙效益
        7.2.2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2.3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2.4 改善小气候价值
        7.2.5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2.6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3.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3.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3.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3.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3.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3.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3.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4 小结
8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1.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2 奇台、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2.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2.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3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问题讨论
    9.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6)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思路及结构安排
2 研究基础
    2.1 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的文献述评
        2.1.1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2.1.2 国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2.1.3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小结
    2.2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政策分析及评估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及行政补偿理论
        2.2.3 外部效益理论与环境公平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
        2.2.5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理论
3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及评估框架
    3.1 退耕还林工程简析
        3.1.1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
        3.1.2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进程
    3.2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
        3.2.1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
        3.2.2 退耕还林相关政策规定
    3.3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框架
        3.3.1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体系的思路
        3.3.2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框架和内容
        3.3.3 建立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的原则
        3.3.4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3.3.5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方法
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背景回溯分析
    4.1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全球背景
        4.1.1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4.1.2 世界几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做法及分析
    4.2 发达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目的和背景
    4.3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背景及分析
        4.3.1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
        4.3.2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呈扩大趋势
        4.3.3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
        4.3.4 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
    4.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4.4.1 政策制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4.4.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前国家粮食生产及储备情况
    4.5 本章小结
5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分析
    5.1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进展状况
        5.1.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总体概况
        5.1.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历年情况
        5.1.3 退耕还林具体政策的执行情况
    5.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状况分析
        5.2.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出现的偏离
        5.2.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发生偏离的原因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多维度评价与分析
    6.1 维度1:生态目标实现程度
        6.1.1 退耕还林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增加
        6.1.2 退耕还林遏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恶化
        6.1.3 退耕还林进一步减少了沙化土地面积
    6.2 维度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3 维度3: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6.3.1 退耕还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6.3.2 退耕还林对退耕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
        6.3.3 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
    6.4 维度4: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4.1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及本质
        6.4.2 退耕还林后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6.4.3 退耕还林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综合评估
    7.1 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目标评价
    7.2 指标及属性的确定方法
        7.2.1 指标的确定
        7.2.2 确定指标集属性值
        7.2.3 属性集的规范化
    7.3 指标权重的确定
        7.3.1 层次分析法工作原理
        7.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7.3.3 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7.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
    7.5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出台符合时代背景
        8.1.2 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虽有偏差但总体进展顺利
        8.1.3 退耕还林政策多维目标基本实现
        8.1.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显着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强政策调研和论证
        8.2.2 提高政策制定参与性
    8.3 本文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中国退耕还林大事记
个人简介和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7)基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以吴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价研究概况
        1.2.1 国外退耕还林概况
        1.2.2 国内退耕还林还(草)研究概况
    1.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遥感数据
        2.1.2 其它数据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土地利用信息处理与提取
        2.2.2 土地利用类型确定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分析
        2.3.2 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多度
        2.3.3 土地利用变化类型重要度
        2.3.4 景观格局方法
        2.3.5 生态效应评价方法
第三章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1 1986-2003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3.2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特征分析
        3.2.1 土地利用类型矩阵分析
        3.2.2 土地利用转换空间特征
    3.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3.3.1 景观结构变化分析
        3.3.2 景观异质性分析
第四章 吴起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
    4.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分析
        4.1.2 整体生态效益
        4.1.3 生态贡献率分析
        4.1.4 生态效益的空间分异
    4.2 吴起县退耕还林生态综合效应评价
    4.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陇南市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提出
        1.1.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程实施和研究进展
        1.2.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和研究进展
        1.2.2 中外退耕还林实施与研究比较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的确定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1.4.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地域分工理论
2 成县退耕还林(草)与结构调整的资源环境基础
    2.1 资源子系统
    2.2 环境子系统
    2.3 经济子系统
    2.4 社会子系统
3 成县退耕还林过程和问题
    3.1 成县逐年逐乡镇退耕过程
    3.2 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3.2.1 重退耕轻管理
        3.2.2 退耕中没有充分调动退耕户的积极性
        3.2.3 退耕科技指导缺失现象严重
        3.2.4 退耕与产业结构调整联系不够紧密
        3.2.5 退耕补助较低及没有相关配套资金,影响了退耕质量
        3.2.6 退耕中有套取国家钱粮补助现象
4 农业结构现状与问题
    4.1 农业结构整体现状和问题
    4.2 种植业结构现状与问题
    4.3 林业结构现状与问题
    4.4 畜牧业结构现状和问题
5 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耦合关系
    5.1 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格的耦合关系
    5.2 成县退耕地与结构调整的互动过程
        5.2.1 退耕中农业整体结构调整
        5.2.2 退耕中农、林、牧内部产业结构调整
        5.2.3 典型乡镇退耕与农业结构调整
6 成县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对策
    6.1 进行区域功能科学定位,优化区域土地功能布局
    6.2 进行制度创新,深化生态建设体制改革
    6.3 提高人口素质,培植科技优势
    6.4 结合生态治理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6.5 强化农业结构调整
        6.5.1 优先发展林业
        6.5.2 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6.5.3 加大草畜产业建设力度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实施效果评价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退耕还林还草的概念与内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发展状况
    1.3 内蒙古退耕还林还草的总体进展情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乌兰察布市实施该工程的基础与现状
    2.1 乌兰察布市概况
    2.2 乌兰察布市必须实施该工程的原因
    2.3 乌兰察布市实施该工程的几种模式
    2.4 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经验
    2.5 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6 农牧民对退耕还林还草的意愿以及政策需求
第三章 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评价
    3.1 工程对项目区生产生活的影响
    3.2 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
    3.3 可持续发展评价
第四章 乌兰察布市实施该工程坚持原则及完善若干对策与措施
    4.1 工程实施中要坚持的几个原则
    4.2 完善退耕还林还草若干对策与措施
    4.3 建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武川县退耕还林还草评价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2 可持续发展与退耕还林还草
    2.1 可持续发展
    2.2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
    2.3 持续发展与退耕还林还草
    2.4 耕还林还草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3 武川县可持续发展与退耕还林还草评价
    3.1 区位特征
        3.1.1 自然状况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社会经济情况
    3.2 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
    3.3 评价
        3.3.1 可持续发展评价
        3.3.2 退耕还林还草效果评价
4 武川县退耕还林还草对策研究
    4.1 因素分析
    4.2 地域选择
        4.2.1 地域选择标准的确定
        4.2.2 土地适宜性研究
    4.3 模式选择
        4.3.1 模式分析
        4.3.2 技术措施
    4.4 运行机制的建立
        4.4.1 科学规划
        4.4.2 加强管理
        4.4.3 完善机制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见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D]. 吴超.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0)
  • [2]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D]. 李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3]延安苹果产业发展水平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 宋晗.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
  • [4]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D]. 郭雨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5]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 刘永祥. 林业调查规划, 2009(02)
  • [6]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D]. 刘诚.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7]基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以吴起县为例[D]. 贾晓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陇南市成县为例[D]. 张芳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7)
  • [9]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实施效果评价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D]. 段立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10]武川县退耕还林还草评价与对策研究[D]. 李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

标签:;  ;  ;  ;  ;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见成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