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战略思考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战略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角[1](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杨伟荣[2](2020)在《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根本成功、国家现代化发展能否获得顺利实现。不可否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和农民“更好”发展的政策性安排的确是党和国家对西式城市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时代成果,但当下各地方振兴战略的规划方向和实施重点仍延续了发展主义话语下乡村经济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老问题。鉴于以往乡村发展被发展主义裹挟的客观结果是乡村更加边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果不转变思路,很可能会再次遭遇过去那些乡村建设运动所面临的发展主义困境。为此,本文以发展伦理学为学理依据,从“发展”的流动性特点切入,通过系统梳理“发展”意蕴的伦理呈现和乡村发展概念的价值彰显过程,分析了国际发展伦理的建构瓶颈以及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语境和当代使命,并以乡村振兴的发展主义遭遇为突破口,对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化”表现进行深层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提出了应对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城市中心主义的伦理策略,确立了乡村“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取向,力求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建构符合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的发展伦理体系。首先,就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而言,经济增长至上的乡村增长主义给农民带来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使乡村面临“负增长”困境、农民陷入无意义的价值危机。为此,必须以乡村“美好发展”对乡村发展目标进行伦理定位,明确农民美好生活作为乡村发展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并在推动农民劳动休闲化和休闲劳动化融合统一的过程中落实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其次,在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其较高的经济贡献率主导了乡村发展,并对分散小农群体产生“排斥”,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发展权益的不平等。为此,必须以乡村“整体发展”对乡村发展主体进行伦理审视,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伦理要求,发挥“中坚农民”的主体联结功能以克服弱势小农群体“被组织”、“被合作”的主体建构困境。再次,在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方面,刺激农民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被人为建构并无限扩张,最终出现了资本逻辑宰制的、不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动力谱系。为此,必须以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发展动力进行伦理整合,明确资本逻辑在乡村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并以“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总体逻辑”整合多元化的乡村发展动力要素,实现内、外源动力之间的互动转换和有效聚合。最后,在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方面,以城市(镇)化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方式使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一种非均衡、不协调的状态,乡村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为此,必须以城乡“共生发展”对乡村发展方式进行伦理调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属人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价值,并通过践行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及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当然,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化”表现并非仅有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四种形式,发展伦理对社会发展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也不止是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四个方面。只有在更深层发掘“问题域”和更广泛拓展“价值面”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民“更好”的发展。

曹亚[3](2018)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斐然成就有目共睹、誉满天下。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提出来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加农业人口收入的有效途径,更是助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土地是弥足珍贵的资源和宝贵的重要资产,又是最基本、最基础的生活、生产资料,更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和手段,在促进社会经济稳、好、快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土地是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基础载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围绕土地合理有效利用暴露出来的诸多令人堪忧的矛盾和危如累卵的问题愈来愈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府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挥好有形之手的作用,管理好、有序开发、可持续地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做好宏观调控,这密切关系到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甚至全世界的福祉,是我国当今学术界一项炙手可热且不可规避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进行了细分,以城镇化现阶段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查找梳理、比较经验总结、多学科交叉及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恰当使用问题进行了浅析。首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进行了细分并对近些年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以及城镇化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概括。其次,围绕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土地利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相关土地利用问题的方案和途径。笔者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投砾引珠的作用,引起读者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群策群力,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建言献策。

马德勇[4](2018)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术界普遍认为城镇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出现诸多矛盾和冲突,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新的理论,进而指导下一次实践。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新型城镇化需要技术支撑,有些技术对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解决城镇化现实矛盾具有关键作用,因此需要进行技术选择。技术的选择不仅要从技术体系本身的发展逻辑去思考,还需要运用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来评估,因此,本研究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需要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弄清新型城镇化的新需求、新目标是什么,以确定技术如何支撑这些新目标的实现。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城乡融合及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并非大中小城市的城镇化;主要目的是实现人口的城镇化,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最高目标是实现城乡二元化消失,农村与城市无差别(为人民提供同等质量的美好生活),甚至颠覆城镇化原本的概念内涵。首先,确定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原则。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除了遵循技术选择的一般原则之外,需要直面中国传统城镇化遗留的问题与矛盾,有助于解决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和困境,这正体现了社会对技术的建构。其次,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社会建构路径分析,可以是意识形态论的,也可以是文化论的。本文采用价值论的路径,分析新型城镇化新目标所内涵的价值,剖析这些价值与传统城镇化的价值不同,这恰恰是实践中产生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所在。由此形成新的评价标准,作为技术选择的价值基础,符合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根本原则,以支撑新型城镇化这一实践活动的目标实现。对新型城镇化的价值主体进行扩展,以此确立新型城镇化的价值主体体系,所有价值主体利益的统一才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主体需求的满足。尝试建立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符合主体的本质、存在和内在规定性尺度。将“和谐”作为新型城镇化评价人与人之间社会价值的标准,将“绿色”作为评价人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之间生态价值的标准,将“智能”作为评价人与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之间功效价值的标准。然后,基于新型城镇化价值评价标准,选择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绿色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作为支撑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技术领域,其中城镇综合规划技术为纲,绿色技术为本,智能化技术为魂,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这三大技术领域的合力作用。城镇化综合规划技术以满足人的和谐的社会生活为标准,既需要通常所指的可操作的硬规划技术,又需要来自于社会科学或者表现形式就是知识、权力、话语、真理的软规划技术。以绿色建筑技术为主体的绿色技术系统还包括节能、节水、无害化等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技术系统,来满足生态环境绿色的价值标准的实现。智能化技术贯穿于城镇化的过程中,与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绿色环境技术等有机融合。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将有效地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智能规划、智能建设、智能管理、智能生活,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功效价值赋予。最后,以辽阳市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例,讨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技术选择的实践。提出以三大技术为引领的重点技术领域,是支撑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行路径之一,分析了技术发展的应然状态与辽阳县现实状态的不同,由此得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尚处于还未成熟的发展阶段。

覃元元[5](2018)在《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城镇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镇化率顺利地突破了 50%的大关,城镇人口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城镇数量增多,城市群初成规模。在城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镇化也积存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当前城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遵循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应和我国改革开放迈入攻坚阶段的困境,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的目标,习近平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提出了系列重要的理论论述,初步雏成了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就梳理习近平重要讲话中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论述,以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为研究对象,初步形成了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研究的初步框架,以习近平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主要内容、特征以及意义为本文四大组成部分。具体章节如下: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主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和理论界对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研究状况。就此,作者明确了本文研究思路,初步确定了研究方法的使用,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也做了 一定的说明。第一章是思考和探索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提出的研究背景,以便于我们理解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其意义所在。本章主要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理论背景、现实背景以及时代背景五个方面,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时代化的目标要求,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环境驱动,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和中国特色城镇化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要求,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第二章是系统整理了习近平新城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该章主要是从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内涵、.原则、主要任务和实现路径四个部分进行了整理和概括。第三章是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特征,根据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特征主要归为五个,即厚重的人民性、高度的战略性、凸显的科学性、深刻的实践性、强烈的时代性。第四章是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重要意义,主要从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理论意义即是增添了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的新内容、丰富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的新内涵,实践意义就是为有力推动我城镇化建设指引了新方向、使新型城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结束语是本文作者对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一个归纳和总结,彰显出新型城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初步研究和认识。

许伟[6](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将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然而,如何实现传统城镇化道路向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升级,却成为近年来困扰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鉴于此,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视野出发,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的研究则比较少见。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城镇化道路还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实现方式。由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依据不同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国情实际,以世界城市化道路为借鉴,历经前赴后继的接力探索而成。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主张及其推进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该道路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基于此,本论文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为题,力求通过系统梳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提炼其探索成果并总结其基本经验,为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依据、选题价值,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基础,主要从世界图景和中国实际出发,探讨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世界图景来看,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以及城市在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着优势,促使城市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迫切需要顺势发展城市化。从中国实际来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人地矛盾紧张、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严重滞后之必然,是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之必需。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美发展中国家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仅成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经验,也成为党探索该道路的客观必要。第三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缘起,主要从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出发,梳理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主要包括: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城市政治经济学及世界体系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及聚集经济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列宁、斯大林的城乡结合思想以及毛泽东的城乡兼顾思想。并再此基础上,分析了此三股思想对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地位。第四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历经开创、深化、拓展、创新四个时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一,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把握,以世界城市化道路经验教训为启示,提出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开创了一条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以小城镇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之路。在此基础上,党中央通过推进农、轻、重结构性纠偏,实现了城镇化由建国初的生产型向生活型转变;通过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推动了小城镇迅速发展;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实现了东南沿海城市率先发展。其二,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危机,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小城镇发展出现瓶颈、市场化改革受到质疑等挑战,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并巩固了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提出工、农、城相结合,大城市与小城镇并举,重视城镇外向型发展的新主张。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依托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推动了城乡劳动力自由转移;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和综合治理,推进了大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发展;依托西部大开发,推进了城镇化向中西部地区覆盖,进而从动力机制、规模形态、产业支撑、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化并发展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三,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全球资源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国内总体小康已经实现、三大差距持续拉大、生态资源约束不断严峻等问题,将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由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式层面,拓展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价值层面。为此,党中央通过各种惠农补农政策,推动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城乡资源更加充分流动;通过培育城市群,推动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建设;通过发展主体功能区,推动城镇化向老少边穷地区覆盖。其四,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后危机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理念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进一步发展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使其内涵更加具体、外延更加丰富,进而使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有了更清晰、更精准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通过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资源及人口更充分地自由流动;通过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通过“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建设,推动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各规模城市连片协同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推进有文化传承的城镇化发展;以扶贫攻坚为手段,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中国特色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扬弃,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更是创新。第五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成果,主要探讨历经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科学内涵来看,该道路是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现由生产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的传统农业国,向生产力发达、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占主导的现代工业国转变,最终实现城市现代文明与农村农耕文明和谐一体,现代化成果人民共享的途径和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下的一条子道路,归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基本特征来看,该道路是中央政府、市场、地方政府三重推动,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的城镇化之路。从精神品质来看,该道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中的人民利益观和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并在体制制度依托、城乡互动路径、城镇空间策略、区域发展战略上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中国化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第六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经验,主要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果,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归纳并提炼出有助于应对当前困境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依据人民新需要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杨振生[7](2017)在《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城镇化历程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地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不能回避城镇化。目前,全世界73亿人口中已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人类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的时代。但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地区)人口总数仅有10亿人左右。除了在"冷战"背景下亚洲"四小龙"成功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以外,还没有其他国家成功的例证。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滞不前,有些国家甚至因过度城镇化陷入动乱而造成政权的更迭。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那么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2亿人左右,中国城市人口数量将超过目前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规模之宏大,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之严峻,在世界城镇化历史上还没有先例。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利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大而极具挑战性的历史课题。因此,对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汲取教训,探求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规律,丰富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并提出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历程背后的思想和政策根源,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如何决定国家的城镇化政策,进而如何影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其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问题教训。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化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主体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五章,从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视角,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为切入点,选取地级德州市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重点对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指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思路。本文将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划分为政治型、经济型和新型城镇化三个历史阶段。从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城镇化实践三个方面,对各阶段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论证。本文认为,只有对中共城镇化思想政策和中国城镇化实践效果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刻分析,才能厘清中国城镇化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准确研判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趋势,从而提出中国城镇化的可行路径。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世界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探索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失误,才能创造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对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政治型城镇阶段,德州地区城镇化在曲折徘徊中艰难前行。城市乡村在强大的政治控制力之下,基层政权得到巩固,社会高度稳定,呈现出低水平稳固的城乡关系。尽管这一时期德州地区工业化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农业生产低位徘徊,缺乏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能力,导致政治型城镇化战略下的"贫困"城镇化。"生产性"功能优先的城市理念和计划经济体制是最直接的原因,"大跃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运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既要肯定这一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合理性,更要深刻反思其中的惨痛教训。在经济型城镇化阶段,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1992年开始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潮,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拉动德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禁锢和贫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GDP增长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繁荣和人民的富裕。但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经济型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粗放式城镇化.资源透支、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失衡等问题接踵而至,倒逼经济型城镇化模式向新型城镇转型发展。2004年以来,德州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德州创造了一种"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两个视角对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路径,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社区建设,并将新型社区纳入全市城镇体系来规划和管理,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社区城镇化协同发展。"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是在国家新型城镇战略指引下,基于"自下而上"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为如何引导李克强总理提出的"1亿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成功范例。本文对"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将德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经验上升到城镇化理论高度。总结出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所遵循的党的领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等基本原则,归纳出这一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的主要经验,同时对"两区同建"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机遇、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和教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强化产业支撑、重视文化城镇化、侧重就近城镇化等对策和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六个基本结论:一是执政党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政策与城镇化实践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发现中国共产党关于城镇化思想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国城镇化的顺利或曲折发展。二是世界各国国情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因此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既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循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规律。三是德州"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统筹解决城镇化和"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地方实践范例。四是城镇化是中国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所承载的意义远非经济领域本身,不能夸大城镇化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治理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因此要有风险和忧患意识,走稳健的城镇化的中国道路,避免"激进"城镇化。五是在符合国家城镇化战略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尊重地方城镇化的创新做法,实践中即使存在失误,也要持包容的态度。六是要构建中国本土化城镇化理论。对城镇化的研究,要从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高度,上升到哲学高度,构建中国学术界自己的城镇化理论体系,然后提升到国家层面上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增强中国城镇化的理论自信,用理论指导实践,创造城镇化的"中国式"模式,为世界城镇化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典范。

黄振饶[8](2016)在《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广泛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是中国城镇化推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以后,表明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率已经接近了80%,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然而我国城镇化发展区域之间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广西为例,根据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三五”末期,也就是2020年,广西城镇化率要达到50%以上,广西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了近10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研究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深入考察现代中国城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明确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客观必然性,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深入分析广西城镇化的演进特点及其现实发展状况,探寻广西新型城镇化推进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运用计量检验的方法明确广西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主要影响要素。在此基础上,明确广西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及其战略任务,合理设计与广西区情相适应的多元协调发展路径,并予以相应的制度保障,更快更好地促进广西经济社会总体进步。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镇化的思想、中国特色城镇化思想和现代经济学关于城镇化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考察广西城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分析广西城镇化取得成就、面临的问题和和影响要素,为探寻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广西新型城镇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目标、基本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研究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铺垫。第二章主要对城镇化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概述。这一章首先说明相关概念,然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城镇化的思想,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理论,现代经济学有关城镇化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回顾,为研究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打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演变及成就。这一章主要分析1978年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从城镇建设质量、城镇承载能力、城镇空间分布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成就。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化发展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仍将大有可为。第四章主要对广西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比较。本章通过设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标,构建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级体系进行权重赋值,对广西各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分析,为全面了解广西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做好沿海沿江沿边城镇化布局奠定基础。第五章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进行研究。这一章阐述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比较优势,以及面临的重大机遇,对影响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展开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第六章分析制约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这一章从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发展动力、人的城镇化、市场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等方面分析广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广西城镇化发展落后的原因。第七章主要是论述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这一章不仅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经验和举措,还介绍了广西周边贵州省、广东省、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借鉴这些国家和兄弟省市新型城镇化的做法和经验,可为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和参考。第八章主要研究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这一章主要突出广西的特色,重点对沿海沿江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布局,沿海地区发展国家级重点城市群、沿江地区发展多元特色城镇群,沿边地区发展民族特色城镇群的发展展开了研究。第九章阐述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这一章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得与失的基础上,阐述了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和模式选择,从新动力(产城一体)、新格局(城乡统筹)、新任务(以人为本)、新要求(和谐发展)等方面阐明了新型城镇化的相关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相对落后,区内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很大。这是由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等因素所决定的。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必须抓住机遇,客观分析落后的原因,利用好区位优势、后发优势、生态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2.广西是西部边疆省份,也是少数民族自治省份,还是西部省区中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省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西部民族地区和沿海、沿江、沿边的特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推进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3.在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政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推进始终与国家的宏观政策、与广西的发展战略相一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泛珠三角经济区化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多区域合作,使得市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让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作用,又要根据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结构,通过两者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传统城镇化已不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要求,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要避免走传统城镇化的老路,要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国家和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发展方式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突出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新任务、新要求、新格局。

王一[9](2016)在《建国以来东北振兴与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域辽阔,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共有近9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700多万。东北地区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基地与资源开采基地,其经济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全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2014年,黑龙江、吉林、辽宁的GDP增速分别为5.6%、6.5%、5.8%,位列全国后五位,其中辽宁增速为近22年来最低,全国倒数第三。201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的GDP增长率分别为-0.29%、3.41%和0.26%,创历史最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对东北地区进行结构性调整已经成为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直接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态势以及政治稳定。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方案的全面实施,这一方案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四个着力”、“三个事关”和“两个归根结底”等重要论断以及“7.17讲话”的重要精神,强调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是全面振兴,并确立其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东北地区城镇化是其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回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政策的具体体现,是调整东北地区产业布局,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是其城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与价值目标,为解决东北地区“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铺平道路。对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与城镇化发展加以研究,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与城镇化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是东北地区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一轮东北振兴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研究依据,以城镇化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的作用及其策略为研究重点,将文章分成了六个章节,层层递进,得出城镇化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支撑这一结论。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重点和难点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是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本部分在准确界定和把握区域经济与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全面阐释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并强调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第三章是历史考察与战略分析。本部分主要从历史维度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东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全面解读东北振兴战略,旨在东北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寻求东北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最佳契合点。第四章是数据论证与作用分析。本部分主要对城镇化建设与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及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在辩证论述城镇化发展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阐释新一轮东北振兴与城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继而分别对黑、吉、辽三省的城镇化的经济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用详实数据证明城镇化对东北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五章是经验借鉴与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从国外与国内两个维度,对澳大利亚帕斯与中国江西省德兴市的城镇化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其成功经验,并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辽宁省城镇化建设为例,对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进行实践分析。第六章是策略分析与对策探索。本部分在对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条件与城镇化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城镇化推动东北经济新振兴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对策: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城乡发展、调动经济主体活力与健全政策措施与实施机制等。

赵在绪[10](2016)在《城镇化社会成本及调控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也是近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作为国家战略,城镇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现实意义无需赘言;而作为社会工程,在当前体制、机制等尚不完善的状况下,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则逐渐被重视。通过对国内外城镇化问题的梳理不难发现,城镇化社会成本问题已日益受到学界、政界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普遍关注,对该问题的认识也逐渐由感性走向理性。鉴于国内外城镇化社会成本研究多集中于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具有理论混杂性、方法单一性、区域多样性和指导薄弱性的特点,本论文选择以虚实互动的多学科交叉为视角对城镇化社会成本现象进行研究。结合当前城乡统筹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借鉴现有成果,运用唯物辩证与历史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镇化社会成本问题进行较系统且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初步揭示重庆城镇化社会成本的时空背景、发展变迁、表现形式、动力机制等内在机理,并通过建立不同形式的“社会成本—空间”关系模型,对社会成本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城镇化社会成本调控的“三位一体”模型,为政府政策制定等提供建议和对策,促进城镇化更加合理有序地发展。研究表明,城镇化社会成本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性问题,或者城镇空间发展问题,而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具有一定的规律:(1)城镇化社会成本是相对于社会效益而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存在没有效益的成本,反之亦然;(2)城镇化社会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即经济成本,广义即包括经济性成本和非经济性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3)城镇化社会成本具有客观现实性、分层异质性、动态累积性、核算困难性和影响深远性的特征,并受自然、经济、社会、政策的影响。(4)重庆城镇化社会成本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因由,而且每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成本问题都具有不同的主导因素和表现形式。具体到当下,社会成本受到国家城镇化战略和地方化发展的双重约束和作用,在社会“结构”和“解构”与“理想”和“现实”的交互作用下,社会变迁和风险发生以及社会成本最终具化;(5)对社会成本测算分析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庆城镇化总量成本呈持续上升态势,且上升速度加快;分项成本方面,个人成本和公共成本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但两者在总成本中的比重经历了波动变化过程;指标成本方面,各单项成本均呈持续上升态势,但各项成本增长速度有所差异,按增长速度由高到低可分为四组;成本结构方面,无论对于总量成本还是分项成本来说,就业岗位投资成本和城镇住房成本一直占据城镇化社会成本的前两位,日常生活成本紧随其后,因三者绝对值一直偏高,故其占比也一直较高;(6)对城镇化社会成本与城镇空间发展关系的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和社会成本呈正向的二次曲线关系;城镇规模和社会成本关系呈正向的幂函数关系;城镇用地结构与社会成本没有相关关系,但各类用地对城镇化社会成本具有相关关系,且对于城镇化社会成本增长的作用差别较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其次是对外交通用地,再次是公共设施用地,后续依次为绿地、道路交通用地、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7)城镇化社会成本问题具有系统性特征,其调控应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建立“三位一体”的理论模型。明确具体的发展理念、目标;制定以模式引导和空间优化为主的内容体系,从区域、城、乡等方面出发,提出城乡融合的具体空间措施;提出包括预警、制度、人本、分担在内的保障体系,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考察与分析
        一、国内外的发展伦理研究及其“地方性”取向
        二、国内外的乡村伦理研究及其“发展性”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的个案选择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乡村发展:一种伦理性发展
    第一节 “发展”意蕴的流变
        一、客观存在状态的描述
        二、规范性意义的嵌入
        三、自反性品质的呈现
    第二节 乡村发展概念的演进
        一、模糊的文化概念
        二、突出的经济概念
        三、复合的社会概念
    第三节 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
        一、国际发展伦理研究的“进入”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发展转型
        三、“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确立
第二章 发展至上?——被发展主义遮蔽的乡村伦理视界
    第一节 增长主义: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
        一、增长主义的“增长”逻辑及其“乡村化”
        二、乡村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增长困境与价值危机
        三、“去增长”的解构与“美好生活”的定义
    第二节 精英主义: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
        一、农民阶层分化: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
        二、“富人治村”:乡村精英概念的普遍化
        三、“扶贫内卷化”:乡村精英俘获的消极后果
    第三节 消费主义: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
        一、消费力:扩大乡村消费需求的动力表现
        二、由“消费积极分子”到乡村消费主义
        三、资本逻辑:构成乡村消费主义的深层根源
    第四节 城市中心主义: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
        一、乡村发展的城市化“偏好”
        二、“城市信仰”与“永恒正义”
        三、“乡村复兴”与“尺蠖效应”
第三章 为何发展:乡村发展目标的伦理定位
    第一节 以农民美好生活定位乡村发展:历史沿循与现实审思
        一、现代乡村发展目标的迷失及缘由
        二、农民美好生活:新时代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确认
        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伦理消解
    第二节 在“富”与“安”之间理解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一、农业匮乏经济基础上的“小富即安”生成
        二、乡村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小富即安”批判
        三、乡村发展伦理建构中的“且富且安”实践
    第三节 以“美好发展”重塑农民生活的“劳—闲”之维
        一、新乡村增长主义与农民“劳动—休闲”异化
        二、休闲本原化:农民美好生活的“低人本”设计
        三、“美好发展”:一种合乎人性的“劳闲融合”策略
第四章 谁主发展:乡村发展主体的伦理审视
    第一节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的伦理要求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理念
        二、重视“竞争”发展对新型主体的责任引导
        三、推动“道义”发展对弱势小农的主体建构
    第二节 乡村“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及其主体困境
        一、“发展型”小农经济:“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
        二、“弱势”组织合作:“发展型”小农经济的主体建构
        三、“被组织”情形下“弱势”主体建构的实践困境
    第三节 “中坚农民联结”:新“道义”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一、中坚农民:支撑乡村“道义”发展的新主体
        二、主体联结:中坚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伦理功能
        三、基于“中坚农民联结”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第五章 凭何发展:乡村发展动力的伦理整合
    第一节 应对乡村资本逻辑的发展伦理思路
        一、建构与破坏:资本逻辑对乡村发展的双重作用
        二、既有乡村资本批判的逻辑主题及其伦理向度
        三、发展总体逻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资本之外”:乡村发展动力体系的伦理考察
        一、乡村发展的技术支持与“技治主义”的伦理规制
        二、乡村发展的组织基础与“共同体”的伦理培育
        三、乡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府权责的伦理重构
    第三节 乡村发展“合力论”及其伦理意义
        一、外源动力扩张与乡村自主性的式微
        二、内生动力开发与乡村价值性的单一
        三、“内外聚合”:乡村可持续真正发展的关键
第六章 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方式的伦理调适
    第一节 发展伦理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
        一、发展的属人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理念
        二、发展的平等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核心
        三、发展的多样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标识
    第二节 从分离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单向逻辑及其局限
        一、“以乡促城”中的“牺牲型发展”及其“正义性搁置”
        二、“以城带乡”中的“追赶型发展”及其“人本性缺失”
        三、“城乡协调”中的“统筹型发展”及其“地方性消解”
    第三节 “城乡互融共生”:实践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
        二、践行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
        三、建构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
结语 探索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
    一、乡村发展“问题域”的发掘
    二、发展伦理“价值面”的扩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1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重要性的研究
        1.2.2 城镇化与土地利用二者关系的研究
        1.2.3 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1.2.4 城镇化进程中产生土地利用问题的诱因研究
        1.2.5 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路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城镇土地利用基本原理
    2.1 城市、城镇、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2 土地、土地资源、土地问题与土地利用
    2.3 城镇土地利用基本原理
        2.3.1 土地稀缺理论
        2.3.2 地租理论
        2.3.3 土地产权理论
        2.3.4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2.3.5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3.6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3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3.1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3.1.1 艰难起步阶段(1840-1949)
        3.1.2 曲折前进阶段(1949-1978)
        3.1.3 改革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3.2 我国城镇化取得的主要成绩
        3.2.1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3.2.2 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协调性大有改善
        3.2.3 城镇体系日臻完善
        3.2.4 城镇建设成效显着,城乡一体化大有进展
    3.3 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3.3.1 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辩证关系
        3.3.2 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4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土地利用问题
        4.1.1 城镇化建设与土地供给矛盾突出
        4.1.2 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4.1.3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4.1.4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4.1.5 土地质量退化
        4.1.6 土地开发利用无序,综合效益欠佳
    4.2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诱因
        4.2.1 相关制度的不健全
        4.2.2 严重滞后的土地市场
        4.2.3 政府管理的非理性
5 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途径
    5.1 国外典型国家及我国台湾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经验
        5.1.1 美国土地利用的经验
        5.1.2 英国土地利用的经验
        5.1.3 日本土地利用的经验
        5.1.4 我国台湾省土地利用的经验
    5.2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原则
    5.3 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5.3.1 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绩考核制度
        5.3.2 改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
        5.3.3 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土地市场
        5.3.4 健全和强化城镇土地规划制度
        5.3.5 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与财税体制的变革
        5.3.6 农地保护与土地集约、可持续利用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和技术选择分析路径
    2.1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研究的基本范畴
        2.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1.2 技术和技术体系
        2.1.3 新型城镇化技术体系
        2.1.4 STS视域的技术选择
    2.2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简述和面临的现实矛盾
        2.2.1 中国城镇化历史发展轨迹
        2.2.2 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
    2.3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原则和路径分析框架
        2.3.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则
        2.3.2 解决新型城镇化现实矛盾的技术选择原则
        2.3.3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分析框架
第3章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路径——价值分析
    3.1 新型城镇化价值主体扩展
        3.1.1 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利益统一
        3.1.2 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统一
        3.1.3 个体与群体的利益统一
    3.2 新型城镇化的客体价值目标
        3.2.1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生活美好
        3.2.2 新型城镇化是生活空间宜居
        3.2.3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适度
    3.3 基于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价值评价标准
        3.3.1 社会价值评价标准——和谐
        3.3.2 生态价值评价标准——绿色
        3.3.3 功效价值评价标准——智能
第4章 实现新型城镇化价值赋予的重点技术领域
    4.1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谐价值的保证
        4.1.1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的和谐价值赋予——为纲
        4.1.2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是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综合
        4.1.3 发展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的思考
    4.2 绿色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生态价值的路径
        4.2.1 绿色技术的生态价值赋予——为本
        4.2.2 中国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4.2.3 国际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启示
    4.3 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功效价值的手段
        4.3.1 智能化技术的功效价值赋予——为魂
        4.3.2 从信息技术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逻辑
        4.3.3 智能化技术在新型城镇化发挥作用的空间
第5章 辽阳县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
    5.1 辽阳县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5.1.1 辽阳县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5.1.2 辽阳县城镇化发展的困境
        5.1.3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
    5.2 以综合规划技术统领新型城镇化的实践
        5.2.1 辽阳县以往规划技术的得失
        5.2.2 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中的价值目标和设计思路
        5.2.3 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谐价值的思考
    5.3 以绿色技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建设
        5.3.1 辽阳县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5.3.2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必然秉持的绿色发展理念
        5.3.3 以绿色技术化解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矛盾
    5.4 以智能化技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
        5.4.1 辽阳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5.4.2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对智能化技术的需求
        5.4.3 辽阳县智能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展望
    5.5 新型城镇化重点技术领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5.5.1 加强规划设计的民主化进程
        5.5.2 以软技术促进技术产业化的技术扩散
        5.5.3 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统筹与市场化运作结合
        5.5.4 强化城镇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和工信部门工作的统筹
第6章 结论
    6.1 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路径及重点技术领域
        6.1.1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评价标准
        6.1.2 基于价值评价标准的技术选择
        6.1.3 结合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技术选择探索
    6.2 未来研究的可能进路
        6.2.1 以三大技术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技术体系建构
        6.2.2 新型城镇化STS研究的未来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5)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提出的背景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二、“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环境驱动
    三、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城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要求
    五、经济全球化迈进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一)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二) 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三) 四化同步推进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
        (四) 让广大人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是新型城镇化的理念
    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一) 以人为本
        (二) 优化布局
        (三) 生态文明
        (四) 传承文化
    三、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
        (一)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三) 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四)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五) 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六) 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
        (一) 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二) 建立新型城镇化的制度保障
        (三)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注意两对关系
        (四)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五) 着力开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征程
第三章 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特征
    一、厚重的人民性
    二、高度的战略性
    三、凸显的科学性
    四、深刻的实践性
    五、强烈的时代性
第四章 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 增添了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的新内容
        (二) 丰富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的新内涵
    二、实践意义
        (一) 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指引了新方向
        (二)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论文类
    (三) 学位论文
    (四) 报刊类
    (五) 外文文献
致谢

(6)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1.2.2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1.2.3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1.2.4 城镇化道路、类型与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主要观点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现实基础——世界图景与中国实际
    2.1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
        2.1.1 城市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基本图景
        2.1.2 新科技革命加快了各国城市化的步伐
        2.1.3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2.2 城镇化是中国实际的必然选择
        2.2.1 化解中国人地矛盾、发展不平衡之必然
        2.2.2 解决中国城镇化严重滞后的现实必需
        2.2.3 实现中国现代化之必要
    2.3 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2.3.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3.2 拉美发展中国家
        2.3.3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章 理论缘起——中西方城乡关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3.1 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
        3.1.1 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
        3.1.2 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
        3.1.3 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
    3.2 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
        3.2.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
        3.2.2 城市政治经济学和世界体系理论
        3.2.3 二元结构理论和聚集经济理论
        3.2.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
    3.3 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3.3.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
        3.3.2 列宁、斯大林:城乡结合
        3.3.3 毛泽东:城乡兼顾
第四章 探索历程——在实践中发展
    4.1 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形成
        4.1.1 改革开放要求调整传统的城乡发展模式
        4.1.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4.1.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推进
    4.2 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认识
        4.2.1 经济社会新变化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挑战
        4.2.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4.2.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化发展
    4.3 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4.3.1 新世纪对城镇化的新要求
        4.3.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4.3.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拓展
    4.4 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4.4.1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面临的新挑战
        4.4.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考
        4.4.3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第五章 探索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5.1 科学内涵
        5.1.1 定义
        5.1.2 中国特色
        5.1.3 坐标归属
    5.2 基本特征
        5.2.1 中央政府、市场与地方政府三重推动
        5.2.2 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
        5.2.3 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
        5.2.4 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
    5.3 精神品质
        5.3.1 人民利益的城镇化价值追求
        5.3.2 实事求是的城镇化特色发展
        5.3.3 开放包容的城镇化全面发展
        5.3.4 积极进取的城镇化创新发展
    5.4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5.4.1 体制制度依托
        5.4.2 城乡互动路径
        5.4.3 城镇空间策略
        5.4.4 区域发展战略
第六章 基本经验——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6.1 依据人民新需求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
    6.2 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
    6.3 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
    6.4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
    6.5 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
    6.6 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7)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 "城市"和"城镇"的概念界定
        (二) 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三) 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城镇化政策梳理与评价
        (二) 国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三) 中国城镇化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主体结构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方法
        (二) 实地调查方法
        (三) 比较分析方法
        (四)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49—1977)
        一、均衡回复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49—1957)
        二、剧烈波动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58—1965)
        三、低迷徘徊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66—197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1978—2004)
        一、松绑加速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78—1984)
        二、稳步发展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84—1991)
        三、快速推进时期的城镇化思想和政策(1992—200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新型城镇化的思想和政策(2005年至今)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科学发展观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方针
        三、新型城镇化政策导向促进了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第二章 政治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第一节 政治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政治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政治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德州地区概况及建国前城市建设情况
        一、德州地区概况
        二、解放前德州城市建设情况
    第三节 、政治型城镇化视域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一、建国初头七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49年10月—1956年9月)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56年9月—1966年5月)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德州的城镇化实践(1966年5月—1978年12月)
    第四节 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一、关于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评价
        二、德州政治型城镇化的启示
第三章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第一节 经济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经济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经济型城镇化的特征
    第二节 经济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的城镇化实践
        一、农村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84年10月—1992年1月)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城镇化实践(1992年1月—2003年10月)
    第三节 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一、关于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评价
        二、德州经济型城镇化的启示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城镇化的初步实践
        一、农村城镇化的探索:2004—2008年新农村建设
        二、2004—2008年德州市新型城镇化探索
    第三节 关于德州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与启示
        一、德州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二、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三、德州新型城镇化初步探索的启示
第五章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实践
    第一节 "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概述
        一、"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概念
        二、"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原则
        三、"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历程
    第二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的经验总结
        一、创建了一种基于地方实践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夯实了城镇化体系中的底层支撑
        三、拉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面临的战略机遇、困难和问题
        一、战略机遇
        二、困难和问题
    第四节 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一、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
        二、强化产业支撑作用
        三、重视文化城镇化
        四、侧重就近城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基本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二、基本框架与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农村和城市
        二、城市化、城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三、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第二节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城镇化的理论
        一、城镇化动力源方面的基本观点阐释
        二、关于城乡分离关系的相关观点
        三、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及路径选择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理论
        一、毛泽东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二、邓小平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五、习近平关于城镇化的论述
    第四节 现代经济学有关城镇化的理论
        一、经济增长理论
        二、城市化发展理论
        三、城乡统筹理论
        四、社会保障理论
        五、生态环境理论
        六、制度创新理论
第三章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特点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一、缓慢发展时期
        二、快速发展时期
        三、加速发展时期
    第二节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一、城镇化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二、城市的承载能力显着增强
        三、城镇化空间布局不断完善
        四、城镇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 广西城镇化发展的独特之处
        一、行政区域变化较大
        二、行政推动的城镇化
        三、贯穿绿色发展理念
第四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比较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构建必要性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三、评价指标的分解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方法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过程
    第三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一、数据无量钢化处理
        二、质量测评结果
        三、测评结果分析
第五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义、优势和机遇
    第一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城乡统筹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二、享受叠加的政策优势
        三、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
        四、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
        五、赶超跨越的后发优势
    第三节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分析
        一、宏观政策调整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二、产业格局变化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三、外向经济发展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四、战略发展定位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第六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还非常薄弱
        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新型城镇化中二元结构非常突出
        四、新型城镇化的体系结构还有待完善
    第二节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二、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
        三、新型城镇化的思想观念因素分析
        四、新型城镇化的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五、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因素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有关国家城镇化发展路径和特征研究
        一、美国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二、英国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三、日本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第二节 国内部分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和特征研究
        一、贵州省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二、江苏省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三、广东省城镇化路径特征分析
    第三节 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突出政府作用
        二、必须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尊重发展规律
        三、必须坚持以产业为基础,强化工业带动
        四、必须坚持多元城镇体系,提升承载能力
        五、必须坚持守住生态底线,注重绿色低碳
        六、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协调,重视农村发展
        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共建共享城市
第八章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探讨
    第一节 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设计
        一、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
        二、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征
        三、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探讨
        四、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式研究
    第二节 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布局设计
        一、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
        二、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征
        三、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探讨
        四、沿江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式研究
    第三节 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布局设计
        一、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
        二、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征
        三、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探讨
        四、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式研究
第九章 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和模式选择
        一、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走产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合理布局城镇产业
        二、加强营商环境建设
        三、强化产业人才支撑
    第三节 走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着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二、加快建设县域城镇体系
        三、突出重点发展小型城镇
    第四节 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推进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二、多种途径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三、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节 走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提升质量的关系
        二、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三、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
        四、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9)建国以来东北振兴与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东北地区现状综述
        1.2.2 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策综述
        1.2.3 新一轮东北振兴思路与对策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创新之处
        1.5.2 论文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区域经济
        2.1.1 区域及其类型划分
        2.1.2 区域经济的概念
        2.1.3 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2.2 城镇化
        2.2.1 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2.2.2 城镇化的基本内容
    2.3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3.1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
        2.3.2 马克思恩格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3 西方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2.4 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
        2.4.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
        2.4.2 列宁和斯大林的城镇化思想
        2.4.3 毛泽东的城镇化思想
        2.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城镇化思想
    2.5 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2.5.1 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5.2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的传导过程
        2.5.3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内在基础
第3章 东北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考察与东北振兴战略
    3.1 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演变
        3.1.1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城镇化发展政策(1949-1978)
        3.1.2 改革开放早期的城镇化发展思想(1978-2002)
        3.1.3 新世纪的新型城镇化政策(2002-2016)
    3.2 东北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放缓
        3.2.2 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3.2.3 经济增长拉动方式有所改善
    3.3 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演变
        3.3.1 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
        3.3.2 东北振兴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3.3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第4章 城镇化在发展东北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分析
    4.1 城镇化发展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1.1 城镇化发展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1.2 城镇化发展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4.2 新一轮东北振兴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4.2.1 城镇化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影响
        4.2.2 新一轮东北振兴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4.3 东北地区城镇化经济作用的实证分析
        4.3.1 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实证分析
        4.3.2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实证分析
        4.3.3 辽宁省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实证分析
第5章 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与实践探索
    5.1 澳大利亚珀斯的城镇化发展
        5.1.1 珀斯的资源及经济概况
        5.1.2 珀斯的城镇化历程
        5.1.3 珀斯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5.2 江西省德兴市的城镇化发展
        5.2.1 德兴市的资源及经济概况
        5.2.2 德兴市的城镇化历程
        5.2.3 德兴市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5.3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城镇化建设实践探索
        5.3.1 七台河市的经济概况
        5.3.2 七台河市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和目标
        5.3.3 七台河市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5.4 辽宁省城镇化建设实践探索
        5.4.1 辽宁省的经济概况
        5.4.2 辽宁省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和目标
        5.4.3 辽宁省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第6章 以城镇化推动东北经济新振兴
    6.1 东北地区实施城镇化建设的条件分析
        6.1.1 区域发展的全球化
        6.1.2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6.1.3 城市体系的完善
        6.1.4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
    6.2 东北地区实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6.2.1 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镇化策略
        6.2.2 积极发挥城镇化与产业互动作用
        6.2.3 消除制度障碍
        6.2.4 用经济杠杆调节资源开发
        6.2.5 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群的形成
    6.3 以城镇化推动东北经济新振兴的实施步骤
        6.3.1 制定科学的城镇化发展规划
        6.3.2 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
        6.3.3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6.3.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4 以城镇化推动东北经济新振兴的具体对策
        6.4.1 优化产业结构
        6.4.2 协调区域与城乡和谐发展
        6.4.3 加强支撑和保障建设
        6.4.4 调动经济主体活力
        6.4.5 建立健全政策措施与实施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10)城镇化社会成本及调控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关于选题
        1.1.1 研究切入点
        1.1.2 选题背景
        1.1.3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逻辑和技术路线
        1.2.2 主要内容
        1.2.3 论文框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来源
2 基本理论和相关理论综述
    2.1 理论来源
        2.1.1 城乡统筹理论
        2.1.2 城镇化理论
        2.1.3 社会变迁理论
        2.1.4 风险社会理论
        2.1.5 成本效益分析
    2.2 基本概念
        2.2.1 城镇化
        2.2.2 社会成本
        2.2.3 与相关概念辨析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城镇化问题研究
        2.3.2 成本与社会成本
        2.3.3 城镇化社会成本
        2.3.4 研究总结
    2.4 理论出路与架构
        2.4.1 理论出路
        2.4.2 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城镇化社会成本辨识
    3.1 城镇化社会效益分析
    3.2 城镇化社会成本(广义)构成
        3.2.1 经济性成本(狭义)
        3.2.2 非经济性成本
    3.3 城镇化社会成本特征
    3.4 城镇化社会成本影响因素
        3.4.1 自然条件
        3.4.2 经济发展
        3.4.3 社会文化
        3.4.4 政策制度
    3.5 本章小结
4 重庆城镇化社会成本溯源
    4.1 重庆城镇化发展历史演进
        4.1.1 建国前重庆城镇化发展演进
        4.1.2 建国后重庆城镇化发展演进
    4.2 历史时期重庆城镇化社会问题
        4.2.1 明清以前时期
        4.2.2 明清至民国时期
    4.3 当代城镇化社会成本生成机制
        4.3.1 城镇化:转型背景下的社会“解构”与“结构”
        4.3.2 地方化:快速发展下的“理想”与“现实”博弈
        4.3.3 成本生成:双重约束下社会变迁与风险的内在逻辑
    4.4 小结
5 重庆城镇化社会成本测算与分析
    5.1 城镇化社会成本测算原则和方法
        5.1.1 测算范畴与假设
        5.1.2 测算原则和内容
        5.1.3 测算方法
    5.2 重庆城镇化社会成本测算过程
        5.2.1 指标成本说明和测算
        5.2.2 总成本计算合成
    5.3 重庆城镇化社会成本分析
        5.3.1 总量成本演变分析
        5.3.2 分项成本演变分析
        5.3.3 指标成本演变分析
    5.4 小结
6 重庆城镇化社会成本与空间关系分析
    6.1 城镇化水平与社会成本关系
        6.1.1 城镇化水平含义及界定方法
        6.1.2 重庆城镇化水平变化分析
        6.1.3 重庆城镇化水平与社会成本互动
    6.2 城镇规模与社会成本关系
        6.2.1 城镇规模含义及界定方法
        6.2.2 重庆城镇规模变化分析
        6.2.3 重庆城镇规模与社会成本互动
    6.3 城镇用地结构与社会成本关系
        6.3.1 城镇用地结构及量化方法
        6.3.2 重庆城镇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6.3.3 重庆城镇用地结构与社会成本互动
    6.4 小结
7 城镇化社会成本调控对策建议
    7.1 重庆未来城镇化社会成本预测
    7.2 城镇化社会成本调控三位一体模型
    7.3 城镇化社会成本调控目标体系
        7.3.1 发展理念
        7.3.2 发展目标
    7.4 城镇化社会成本调控内容体系
        7.4.1 模式引导
        7.4.2 空间优化
    7.5 城镇化社会成本调控保障体系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各职能类用地与城镇化社会成本关系
    B:“十二五”农村集中居住居民调查表
    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2]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D]. 杨伟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3]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 曹亚. 云南大学, 2018(01)
  • [4]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D]. 马德勇. 东北大学, 2018(12)
  • [5]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研究[D]. 覃元元. 武汉大学, 2018(06)
  • [6]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D]. 许伟. 西北大学, 2017(06)
  • [7]建国以来德州城镇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D]. 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8]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黄振饶. 武汉大学, 2016(01)
  • [9]建国以来东北振兴与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 王一. 吉林大学, 2016(08)
  • [10]城镇化社会成本及调控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赵在绪. 重庆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战略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