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的10条新规则

互联网经济的10条新规则

一、网络经济10大新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1](2021)在《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中心区域。2000多年的历史孕育出独特的苏州传统民居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居建筑中,院落住宅是最普遍的一种类型,可以说是苏州传统民居的代表,集中体现了苏州的居住文化。由数个乃至数十个院落组成的庭院式传统民居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空间形态,是苏州传统民居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其空间形态的研究对于苏州传统民居的价值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现有的关于苏州传统民居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少有对这一类民居的单独研究,并且对其空间形态缺乏深入探析。论文首先从空间的形式、规模和秩序三个角度分别对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整体空间、主体空间和联系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其中主体空间指厅堂与井院空间,联系空间包括廊与弄。结合实地调研和大量案例的整理分析,通过可读性的图示语言总结出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空间进行价值分析,找到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主要价值,并提出其在当代乡建应用层面的传承策略。论文的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做了一处上海市周泾村村民集中点的试设计。本文通过对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整体空间、主体空间和联系空间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各类空间进行价值分析,找到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主要价值,提出其传承的具体策略,以期为苏州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邸小松[2](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王茜茜[3](2021)在《县域尺度下的广西旅游流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流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县域旅游流空间流动日益频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模、上升空间都在不断扩大,旅游经济尤为活跃,县域是人生活生产活动的基本单元,聚集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着名景点,其旅游线路的规划和景点的空间分布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如何科学的认识县市区之间旅游的流动格局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数字媒体的推广和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游客产生了大量的旅游数字足迹,如游记、点评、旅游线路攻略等,能够有效地掌握当地的风土民情、旅游景点等信息。本文以广西国内游客旅游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用八爪鱼采集工具在去哪儿、携程和马蜂窝网等旅游网站采集关于广西旅游有效网络游记6354篇,以6354篇游记中旅游者真实旅游行程作为原始研究数据,利用地理集中指数、GIS空间分析法和核密度估算法等分析广西旅游流整体特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探讨近年来广西整体旅游流网络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以及旅游流路径关联程度,并对比分析2014、2017、2019年三个时间和不同季节的旅游流变化情况,探讨广西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的年度变化特征和不同季节广西旅游节点的客流量变化特征,最后结合特征分析发现问题,并从加强网络联系程度,完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减缓季节性影响和淡旺季差异,加强区域合作四个层面提出促进广西旅游发展的优化建议。本研究主要的结论有:(1)广西旅游景点整体上呈现“区域分化,板块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析发现,桂西、桂北、桂中、桂南和桂中地区的景区地理空间分布不均衡,局部集聚特征明显,5A旅游景区的交通区位优势最显着,旅游景区的交通通达性随景区等级的降低而呈降低趋势。(2)游客到达广西第一目的地具有显着的空间聚集特征,旅游时间具有明显的变化差异,节假日和周末效应比较突出,旅游时长较短。研究发现,广西旅游者主要以本地游客为主,省外游客多数来自广州、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的省会直辖市或者省会中心城市,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游客相对比较少;游客旅游的第一目的地呈现出“一核两点”的空间聚集特征,“一核”是以桂林为核心,“两点”是北海和南宁;游客在广西偏好停留时长在3-5天,其次在1-2天,主要以观光游、短期休闲旅游为主。(3)广西旅游流网络整体结构不均衡,具有明显的核心区—边缘区,各旅游节点中心性波动趋势明显,旅游流网络路径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性。研究表明,广西旅游流整体网络密度仅为0.1087,不同流量控制下的旅游流呈现不同的网络特征,旅游流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核心区—边缘区,核心节点与多数节点之间产生旅游流联系,网络结构中旅游节点内部存在明显的凝聚特征,各旅游节点在网络中位置具有明显的差异,分布不均衡,阳朔县、银海区、青秀区、大新县、靖西市、兴宁区、涠洲岛等旅游节点的中心性和结构洞水平较高,在旅游流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广西旅游流路径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性,关联程度紧密的旅游节点集中分布在桂林和北海,旅游节点的空间邻近性越强,空间相关性越显着,路径关联程度越高,其中桂林市关联程度较高的旅游路径呈现多边型格局分布,北海市关联程度较高的旅游路径呈现三角形格局分布。(4)广西旅游流网络整体结构联系逐渐加强,整体网络发展不均衡,各旅游节点客流量具有季节性变化差异,但旅游节点变化不明显。通过分析发现,热门旅游节点随着流量阈值增加,空间集聚性更强,但数量变化不大;广西旅游流网络整体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明显强于西部地区,旅游流扩散方向和空间集聚性变化不明显,旅游流扩散方向是东北—西南走向,旅游流集聚方向是西北—东南走向;各旅游节点客流量具有季节性变化差异,春季游客偏好旅游节点为阳朔县、银海区和海城区,夏季游客偏好旅游节点为秀峰区、象山区和阳朔县,秋季受欢迎的旅游节点为龙胜县,冬季受到气候的影响,游客旅游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游客偏好旅游节点为银海区和海城区。

黄俞惠[4](2020)在《基于遥感指数的桉树信息提取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桉树作为我国人工林引种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给林业经济带来了显着效益的同时,在缓解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材供应树种。由于近几年来桉树种植规模的迅速扩张与不科学的种植经营方式,使得种植区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起了较大争议。为使公众对桉树种植方面形成科学、客观、合理的认知,本文以广西为研究区域,对2014-2019年Landsat 8数据进行预处理,以GEE为代码编译平台对研究区域桉树信息进行提取,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得到广西桉树种植情况,并进一步对桉树种植区进行生态环境评估,为广西地区桉树种植合理规划与林业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1、对现有的植被信息提取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并就决策树分类中决策节点的选取与节点阈值确定开展实验分析,一是对包含不同树龄的桉树样本集进行光谱特征研究,选取能够反应其生长特性的遥感指数作为决策树节点,二是在阈值确定方面,基于统计遥感指数的数学特征引入自动阈值法,使得阈值更加精确合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NDVI等9层决策节点的自动阈值决策树分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广西地区桉树种植信息提取;2、采用了监督分类、最大熵模型、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四种分类方法与自动阈值决策树分类结果对比,自动阈值决策树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到0.89、Kappa系数达到0.84,分类精度提高了5%;并将分类结果与无人机目视解译结果比较,其吻合度达到75%,与Sentinel-2影像分类结果比较,两者总体精度分别为0.84、0.71,Kappa系数分别为0.78、0.69,Landsat 8数据分类结果更好,实验结果均表明本文构建的自动阈值决策树较其它方法在广西地区桉树信息提取中取得更好的效果;3、利用历史统计数据对本文方法提取的广西桉树种植面积进行验证,平均相对误差达到1%;桉树种植面积由2014年的209.07万hm2增长到2019年的285.60万hm2,平均每年增长速率为6%。广西桉树种植特征主要分布在北纬24°N以下的南部地区,其中,桉树面积最大的城市为崇左市,最高为其次为钦州、梧州市、南宁、玉林,而在百色、桂林、河池等市种植分布相对较为稀疏;4、阐述了基于RESI生态指数计算原理,对四个桉树种植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宏观评估。结果表明各种植区总体生态状况以“中等”为主,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和“优”等级所占比例较大,其中大新县为约72%,横县为48.6%,北流市为74.63%,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表现为北流种植区>大新种植区>横县种植区>钦北区种植区。

冀晶娟[5](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张轩[6](2020)在《多中心治理视角下边境民族地区社区矫正机制研究 ——以大新县为例》文中认为社会治理是我国在不断创新完善的一项管理活动,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社区矫正亦是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区矫正集刑事制裁性、非监禁性、专业性、广泛性和人文关怀等特征于一身,既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又是一种由政府、社区、社会等共同提供服务的公共产品。它采用人性化的监管、教育、帮扶手段,对罪犯进行行为上、心理上的矫正,使罪犯再社会化,从而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安定的目标。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从2003年开展试点工作到2009年在全国全面铺开,再到2020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正式实施,每一步都见证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但在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交通不便、边境犯罪特点明显、居民文化素质不高,群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度并不高,加上当地的社区矫正机制还存在各主体间工作衔接不畅、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给《社区矫正法》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落实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以多中心治理为理论基础,以大新县为例,对该县的社区矫正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县社区矫正多中心治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其内在问题及成因,同时参考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四个方面扩展,以完善边境民族地区社区矫正机制为目的,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对策,实现本研究对大新县乃至广西现阶段社区矫正工作的参考价值。

蒙兰蕊[7](2020)在《“线下线上”二重唱 ——镇安府故地壮族侬歌研究》文中提出壮族侬歌是流传于广西田东、天等、大新、德保、靖西等县市交界一带的一种传统山歌文类。这里是明清时期的镇安府故地,其聚会对歌传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流传至今。如今吟唱侬歌的歌者不仅活跃于互联网线下的各类歌唱活动中,也活跃于互联网线上的歌唱活动。在线下,他们延续着传统聚会对歌的形式;在线上,他们利用微信、QQ等互联网平台来对唱山歌。线下线上的歌唱,不仅突破了不同行政单位的藩篱,也打破了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的边界。本文在对镇安府故地进行多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努力对该区域的壮族侬歌进行整体性考察,从而把握网络时代下壮族侬歌的歌唱活动,以及网络歌圩对壮族侬歌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影响。文章的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分四章:第一章从镇安府故地的自然与人文语境入手,展现了壮族侬歌文化生成的自然与人文土壤;第二章着眼于壮族侬歌这一山歌文类,具体介绍何为壮族侬歌;第三章将从歌唱习俗、歌唱时间、歌唱空间、歌唱主体等几个方面考察,呈现镇安府故地线下线上歌唱活动的状况;第四章从个案切入,具体考察并分析网络歌圩对侬歌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影响。论文通过对镇安府故地侬歌文化的整体考察,指出,网络时代,侬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积极引导,激发并延续壮族侬歌文化的内在生命力。

姜汉西[8](2020)在《周大新小说中“诗性正义”的价值追求与意义建构》文中指出“诗性正义”的核心要义在于文学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尤其是对社会正义标准的干预,这种参与和干预是文学想象积极介入现实的一种努力和尝试,更是对近几十年来被奉为圭臬的经济学功利主义的一种质疑,彰显了以个体存在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和学术姿态。“诗性正义”的终极目的在于探索和建立一种更加倾向于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秩序,从而更好地保障和维护个体的尊严与价值,最终推动整个社会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转换中平稳过渡。周大新正好亲历和目睹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的过程,而他的写作也与中国的社会生态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对话与共振关系,尤其关注全面转型过程中社会与个体层面所暴露出的“视觉盲区”,并且形成了以城乡、性别、权力等为代表的三重维度的世界想象。在城市与乡土的双向批判中,周大新将自己的视点锁定在了历史转折中的新旧道德之争上,尤其是对金钱至上这样一种价值观进行了深刻揭示和批判,同时以个体精神的荒芜和人性的泯灭作为矛头所向,展示出原始正义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的现实性危机,以及个体是如何在逃离和复仇中突出重围,集体在个体的这种不断突围中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在性别书写中,周大新选择了直面由传统文化形塑的性别差序格局,并着重将其对女性身心戕害的事实揭示出来,而男性丑恶的本质也被进一步放大,如何打破这样一种性别结构,使得男性和女性都能够摒弃偏见,在平等对话中互融共生,实现双性和谐的最佳状态,正是周大新不懈创作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在官民矛盾的探究中,公共权力的个人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权力崇拜成为周大新思考的基点,同时还以此继续深挖下去,将集体共识断裂后个人与民族的危机呈现出来。周大新对于世界的想象,体现出一种社会学家的批判和哲学家的思辨,在具体研究中有着丰富的可阐释空间,尤其是放在当下的社会全面转型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周大新其人与其文,在章节安排和结构设计上主要着眼于周大新对于世界想象的三重维度,围绕城乡文化的批评、性别秩序的反思和权力机制的审视三个角度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是对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诗性正义”与研究对象周大新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阐释与说明,其中在城乡文化批判这一章节里,有对民族厚重历史文化的追溯,更有对新挑战的观察与发现,侧重于展示复杂社会生态中当代人的生存选择。在性别秩序这一章里,除了对男尊女卑的文化认知进行深入挖掘外,还结合“双性和谐写作”理念对未来性别书写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同时对周大新的文学史功绩予以肯定。而在权力书写这一章节里,主要对民族文化中的“官本位”和权力崇拜进行了深入思考,尤其在权力对人的异化以及整个民族集体性的信仰危机进行揭示。周大新的小说写作建立在一种对人的价值承认与尊重的基础之上,同时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现实与未来的一种深沉思考,内蕴着一种“为了人类日臻美好”的宏达理想,而这一切恰恰与“诗性正义”在理念上不谋而合,由此我们生发出对当代作家在整个社会组织框架中何为与为何问题的追问。

李文迪[9](2020)在《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代行宫综合研究”(批准号:51408411)的子课题,从中观视野切入对清朝入关后皇帝展谒清东、西两陵路线上的系列行宫研究。首先,基于对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相关史料文献全面、详尽的汇编,结合陵寝修建工程和清帝巡幸的时代背景,梳理自康熙朝起至清末民初谒陵行宫建置沿革,归纳其兴建背景、缘由和各阶段使用特点。其次,选取八座典型谒陵行宫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梳理行宫历次建设工程,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鉴定、断代、编年、信息整合,结合田野考察和实地测绘成果,厘清谒陵行宫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及历史原因。再次,以山地园林特征明显的桃花寺行宫鼎盛时期空间格局为例,从平面格局、空间格局、建筑单体三个层次开展全方位的行宫复原研究。最后,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从行宫选址、周边环境、结构布局、功能划分、空间尺度、审美意象等多角度解读和评价谒陵行宫群的营建特色,进一步阐释其将礼制要求、实用主义和园林意境融为一体的设计意匠。作为以“巡幸目的”为分类角度的行宫研究,本文是对行宫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理论成果的印证与补充,同时也是将行宫园林设计思想和陵寝礼制思想统于一体的重要结合点。对谒陵行宫群的系统、全面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亦有利于推动行宫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

李佳宇[10](2020)在《动迁安置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以张家港市大新镇新南社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已经四十多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社区作为占据公民时间最长的居住场所,期重要地位不可同日而语。社区是就像最基础的细胞一样,是社会结构中组成的基本单元,而社区治理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决胜关键时期,基层社区治理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乃至影响着国家现代化建设。如何治理好社区已成为我国当今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加强社区治理建设,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选取了苏南地区典型的动迁安置社区,即张家港市大新镇新南社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和协同治理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以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张家港市大新镇新南社区多个治理主体当前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背后成因和改善对策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新南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存在如下问题:各主体发展不均衡、参与治理的动力不足、上级行政干预明显和协同机制较为脆弱等。通过深入社区实践研究,采取调查问卷、入户走访和访谈领导等形式,综合分析,认为造成上述难点的原因主要是居委会、居民、物业公司和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间的矛盾明显、权利与义务不明确、不对等;不同治理主体的能力差距较大;相关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协同治理的平台久未搭建;考核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提高等。本文认为,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社区治理理论和国内同类型社区成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为社区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提供对策,即加强党和政府的引导,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搭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平台;建立协同治理运行保障机制;强化监督考核,提高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等。因地制宜的治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和控制动迁安置社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为实现这类社区从农村向城市平稳过渡、从传统向现代彻底转换赢得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更能为国家实现繁荣富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巨大贡献。

二、网络经济10大新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经济10大新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解释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2 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整体空间
    2.1 深宅式
        2.1.1 整体空间的形式
        2.1.2 整体空间的规模
        2.1.3 整体空间的秩序
    2.2 园林式
        2.2.1 花园的形式
        2.2.2 花园的规模
        2.2.3 花园的秩序
    2.3 本章小结
3 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主体空间
    3.1 厅堂空间
        3.1.1 厅堂的形式
        3.1.2 厅堂的规模
        3.1.3 厅堂的秩序
    3.2 井院空间
        3.2.1 井院的形式
        3.2.2 井院的规模
        3.2.3 井院的秩序
    3.3 本章小结
4 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联系空间
    4.1 廊弄空间的形式
        4.1.1 平面形式
        4.1.2 空间界面
    4.2 廊弄空间的规模
    4.3 廊弄空间的秩序
        4.3.1 网格状的空间秩序组织
        4.3.2 空间的整合与变化
        4.3.3 维护封建礼制秩序
    4.4 本章小结
5 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价值传承
    5.1 价值分析
        5.1.1 整体空间
        5.1.2 主体空间
        5.1.3 联系空间
    5.2 价值传承
        5.2.1 案例分析——深深·深宅
        5.2.2 传承原则
        5.2.3 传承策略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上海市周泾村村民集中点试设计
附录B 图片来源
附录C 表格来源
附录D 传统民居案例基本信息
附录E 典型民居平面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一)“奠都”的考量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来源
附录二 表格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县域尺度下的广西旅游流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旅游流的空间模式研究
        1.2.2 旅游流的网络特征研究
        1.2.3 旅游流量统计与预测研究
        1.2.4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2.5 旅游流的影响因素研究
        1.2.6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框架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
    2.1 旅游流
    2.2 研究方法
        2.2.1 GIS空间分析方法
        2.2.2 社会网络分析法
        2.2.3 层次聚类法
        2.2.4 地理集中指数
        2.2.5 旅游流重心模型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位与自然条件
        3.1.2 经济与交通概况
        3.1.3 旅游资源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4 广西旅游流整体特征
    4.1 旅游流的空间特征分析
        4.1.1 旅游流的客源地分析
        4.1.2 旅游流的第一目的地分析
        4.1.3 旅游流的交通方式分析
        4.1.4 旅游流的景点分析
    4.2 旅游流的时间特征分析
        4.2.1 年际变化分析
        4.2.2 月份变化分析
        4.2.3 停留天数变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县域尺度下广西旅游流时空特征
    5.1 广西旅游流网络构建
        5.1.1 旅游流网络构建思路
        5.1.2 旅游流网络指标
    5.2 广西旅游流网络特征
        5.2.1 旅游流网络整体特征
        5.2.2 旅游流网络节点特征
        5.2.3 旅游流网络路径特征
    5.3 广西旅游流的时空变化分析
        5.3.1 旅游流的年度变化分析
        5.3.2 旅游流的季节变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广西旅游发展的建议
    6.3 可能的创新点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遥感指数的桉树信息提取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遥感植被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1.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1.6 全文章节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域的自然和环境概况
        2.1.2 研究区域桉树种植发展概况
    2.2 数据源概况
        2.2.1 Landsat8 影像
        2.2.2 谷歌历史影像
        2.2.3 验证数据
        2.2.4 辅助数据
    2.3 影像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基于遥感影像常见的信息提取方法
        3.1.1 监督分类
        3.1.2 最大熵模型分类
        3.1.3 支持向量机分类
        3.1.4 随机森林分类
    3.2 分类算法精度评定方法
    3.3 生态环境指数构建方法
        3.3.1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构建
        3.3.2 生态环境指数的计算
        3.3.3 生态环境指数的提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动阈值决策树的桉树信息快速提取
    4.1 代表性区域桉树信息提取方法构建
        4.1.1 样本集的构建
        4.1.2 主要地物反射率特征分析
        4.1.3 指数特征分析
        4.1.4 决策节点的选择
        4.1.5 自动阈值法
        4.1.6 决策树节点最佳阈值的确定
        4.1.7 自动阈值决策树的构建
        4.1.8 分类后处理
        4.1.9 分类结果
        4.1.10 精度评定
    4.2 广西桉树种植区分布时空特征
    4.3 广西地区桉树面积提取精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桉树种植区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5.1 生态环境要素指标计算
        5.1.1 绿度指标(NDVI)
        5.1.2 湿度指标(Wet)
        5.1.3 热度指标(LST)
        5.1.4 干度指标(NDSI)
    5.2 种植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评价分析
        5.2.1 各指标主成分结果分析
        5.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论文成果
致谢

(5)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6)多中心治理视角下边境民族地区社区矫正机制研究 ——以大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社区矫正及社区矫正机制
        2.1.2 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特征
        2.1.3 社区矫正参与主体
        2.1.4 边境民族地区及其特点
    2.2 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大新县社区矫正多中心治理现状
    3.1 大新县社区矫正概况
        3.1.1 工作队伍建设
        3.1.2 工作流程
        3.1.3 大新县社区矫正特点
    3.2 大新县社区矫正各主体的参与情况
        3.2.1 社区矫正决定机构
        3.2.2 村(居)“两委”
        3.2.3 社会组织与志愿者
    3.3 大新县社区矫正多中心治理面临的困境
        3.3.1 部门联动协作不畅
        3.3.2 存在监管盲区
        3.3.3 教育形式单一
        3.3.4 心理矫治缺位
    3.4 大新县社区矫正多中心治理困境成因分析
        3.4.1 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
        3.4.2 缺乏信息共享
        3.4.3 缺少专业人才
        3.4.4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第四章 国内其他地区社区矫正多中心治理的经验
    4.1 其他地区社区矫正的经验
        4.1.1 北京模式
        4.1.2 上海模式
        4.1.3 其他地区的特色做法
    4.2 其他地区社区矫正多中心治理经验借鉴
        4.2.1 构建三位一体治理模式
        4.2.2 明确各治理中心的角色
        4.2.3 重视社会力量
        4.2.4 创新公民参与社区矫正的途径
第五章 完善边境民族地区社区矫正机制的对策
    5.1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5.1.1 建立共享清单
        5.1.2 平台数据对接
    5.2 强化部门协作机制
        5.2.1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5.2.2 强化部门联动
        5.2.3 加强监督检查
    5.3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5.3.1 优化薪酬结构
        5.3.2 提供学习机会
    5.4 健全社会参与机制
        5.4.1 加强政企合作
        5.4.2 发挥村(居)“两委”作用
        5.4.3 建立特色志愿者队伍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对大新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1的访谈记录
附录2 对大新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2 的访谈记录
附录3 对大新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3 的访谈记录
附录4 对大新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4 的访谈记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线下线上”二重唱 ——镇安府故地壮族侬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相关研究回顾
    五、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镇安府故地:壮族侬歌的自然人文语境
    第一节 镇安府故地的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一、镇安府故地的行政区划
        二、镇安府故地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镇安府故地的自然与生计
        一、自然环境
        二、生计方式
    第三节 镇安府故地的人文传统
        一、人口与民族
        二、民间信仰
        三、岁时节日
        四、人生礼仪
        五、民间文艺
第二章 何为侬歌
    第一节 侬歌的称谓与分布
        一、侬歌的称谓
        二、侬歌的分布
    第二节 侬歌的题材内容
        一、劳动生产歌
        二、社会生活歌
        三、礼俗歌
        四、情歌
        五、教儿歌
        六、时事政策歌
        七、网络题材歌
    第三节 侬歌的艺术形式
        一、歌词韵律
        二、歌唱方式
        三、表现手法
第三章 镇安府故地壮族侬歌的歌唱实践
    第一节 侬歌的歌唱时间
        一、定期的歌唱
        二、不定期歌唱
    第二节 侬歌的歌唱空间
        一、现实生活的歌唱
        二、虚拟空间的歌唱
    第三节 侬歌的歌唱主体
        一、歌唱主体的基本情况
        二、歌者的分类
第四章 网络歌圩与壮族侬歌的发展
    第一节 侬歌的网络歌唱平台
        一、歌友群概况
        二、网络歌唱平台的建构
    第二节 网络条件下的歌唱实践
        一、以智能手机为歌唱媒介
        二、线下线上并存的歌唱方式
        三、贴近网络生活的歌唱内容
        四、多样的歌唱回馈
    第三节 网络时代壮族侬歌发展的特点
        一、传承空间更广
        二、感知方式更多
        三、传播方式多样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周大新小说中“诗性正义”的价值追求与意义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诗性正义”与周大新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作为一种理论和批评方法的“诗性正义”
        一、“诗性正义”与文学公共想象的榫合
        二、“诗性正义”与作家主体性的发挥
    第二节 文学精神的嬗变与“诗性正义”的溯源
    第三节 周大新文学写作中“诗性正义”的体现
        一、对人与社会制度碰撞和冲突的关注
        二、执着于探索和追求“为万世开太平”
第二章 转型时代下城与乡的双向批判
    第一节 新时期乡土文学的叙事转向
        一、被遮蔽的乡土与现代性启蒙
        二、思想解放与乡土写作新的可能
    第二节 家园意识的破裂与生存观念的变迁
        一、家园结构的倒塌与家园意识的破裂
        二、周大新的文学书写与生存观念变迁
    第三节 逃离原生家庭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
        一、逃离的出现与社会环境的改变
        二、逃离选择与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逃离:从空间位移到情感皈依
    第四节 复仇模式下的恶的循环与醒世寓言
        一、恶的循环与个体的精神负累
        二、醒世寓言与周大新的世界观
    第五节 批判:“为了人类的日臻完美”
第三章 男权话语下女性主体精神的建构
    第一节 传统男性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想象
        一、古典文学时期的女性认知和书写
        二、新文学与女性作家群体的出现
    第二节 周大新小说中女性存在的人格魅力
        一、内生性视角下的女性崛起
        二、外源性视角下的女性魅力
    第三节 人性之恶与被集体矮化的男性群体
        一、男性世界的萎靡不堪与恶的呈现
        二、“绝对理念”的坍塌与新的平衡
    第四节 性别政治的压力与性别秩序的重整
        一、性别书写与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二、周大新小说中女性群像的价值
    第五节 建构:“爱和被爱的感觉与记忆”
第四章 权力攀附与国人的精神危机反思
    第一节 权力攀附的形成与运作机制
        一、“官本位”民族文化心理的探源
        二、权力的运作与人的欲望的合谋
    第二节 通向人性异化的“向上的台阶”
        一、乡土世界中权力的威势与效应
        二、政治舞台上的权力和资源意识
    第三节 权力的文学想象与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漏洞与对“潜规则”的认同
        二、集体共识断裂、信仰危机与政治体制
    第四节 反思:“假若人民把权力交给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清代关内谒陵行宫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社会价值
    1.4 文献综述
        1.4.1 建筑史学视角下清代行宫研究
        1.4.2 与谒陵行宫相关的清代皇家陵寝研究
        1.4.3 与谒陵行宫相关的基础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材料
    1.6 论文结构与框架
    1.7 研究收获与未尽事宜
        1.7.1 研究收获
        1.7.2 未尽事宜
第2章 历史沿革
    2.1 营建开端
        2.1.1 谒陵特点
        2.1.2 谒东陵行宫建设与使用
    2.2 初具规模
        2.2.1 谒陵行宫修建背景
        2.2.2 东路行宫选址修建过程
        2.2.3 西路行宫选址修建过程
        2.2.4 行宫旁宗教庙宇修建过程
        2.2.5 两路行宫管理制度
    2.3 盛衰更替
        2.3.1 乾嘉朝:谒陵行宫使用和发展
        2.3.2 道光朝:谒陵行宫调整与紧缩
        2.3.3 咸丰以降:谒陵行宫衰落与消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样式雷图档的格局演变考证
    3.1 乾隆朝至咸丰朝:大格局小修整
        3.1.1 行宫大殿内檐装修
        3.1.2 行宫局部改建工程
    3.2 同光朝东路行宫格局演变
        3.2.1 同治朝改建暂安殿工程
        3.2.2 光绪朝改建暂安殿工程
        3.2.3 东路行宫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
    3.3 同光朝西路行宫格局演变
        3.3.1 同治朝行宫修缮工程
        3.3.2 光绪朝行宫添建设计方案
        3.3.3 西路行宫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
    3.4 宣统朝梁格庄行宫改建工程
        3.4.1 宣统元年(1909)改建暂安殿工程
        3.4.2 宣统五年(1913)改建暂安殿工程
        3.4.3 梁格庄行宫空间格局演变
    3.5 谒陵行宫遗址与山水格局
        3.5.1 烟郊行宫
        3.5.2 白涧行宫
        3.5.3 桃花寺行宫
        3.5.4 隆福寺行宫
        3.5.5 黄新庄行宫
        3.5.6 半壁店行宫
        3.5.7 秋澜村行宫
        3.5.8 梁格庄行宫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桃花寺行宫复原研究
    4.1 复原依据
        4.1.1 样式雷图
        4.1.2 图画
        4.1.3 档案文献
        4.1.4 遗址信息
        4.1.5 其他参考信息
    4.2 复原设计过程
        4.2.1 平面复原设计
        4.2.2 竖向复原设计
        4.2.3 建筑单体复原设计
    4.3 复原设计成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营造意匠
    5.1 营建特色
        5.1.1 系统性设计
        5.1.2 渐进式发展
    5.2 设计意匠
        5.2.1 礼制思想
        5.2.2 实用主义
        5.2.3 园林意境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谒陵行宫大事年表
附录 B 典型谒陵行宫档案史料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动迁安置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以张家港市大新镇新南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动迁安置社区治理相关理论
    2.1 社区相关概念
        2.1.1 社区的含义
        2.1.2 动迁安置社区发展简述
        2.1.3 动迁安置社区的特点
    2.2 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
        2.2.1 社区治理
        2.2.2 多元主体
        2.2.3 协同治理
第三章 新南社区治理现状
    3.1 社区简介
    3.2 社区治理主体及相互关系
    3.3 新冠疫情期间防控工作
第四章 新南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社区治理调查问卷情况阐述
    4.2 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4.2.1 各治理主体发展不均衡
        4.2.2 居民参与治理动力不足
        4.2.3 上级行政干预明显
        4.2.4 治理主体权责不明确
    4.3 问题成因分析
        4.3.1 治理主体间存在矛盾
        4.3.2 社会组织基础薄弱
        4.3.3 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4.3.4 协同治理的运行平台久未搭建
        4.3.5 治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第五章 优化新南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建议
    5.1 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
        5.1.1 坚持党建引领
        5.1.2 增加经费投入
        5.1.3 转变政府职能
    5.2 提高各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5.2.1 确保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5.2.2 搭建各主体协作运行平台
        5.2.3 提升各主体专业素质
    5.3 营造良好的协同治理环境
        5.3.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5.3.2 完善协同治理监督体系
        5.3.3 引入多元化市场参与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新南社区治理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网络经济10大新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形态研究[D]. 张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县域尺度下的广西旅游流时空特征研究[D]. 王茜茜.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遥感指数的桉树信息提取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估[D]. 黄俞惠.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5]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多中心治理视角下边境民族地区社区矫正机制研究 ——以大新县为例[D]. 张轩. 广西大学, 2020(07)
  • [7]“线下线上”二重唱 ——镇安府故地壮族侬歌研究[D]. 蒙兰蕊.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6)
  • [8]周大新小说中“诗性正义”的价值追求与意义建构[D]. 姜汉西. 河南大学, 2020(02)
  • [9]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研究[D]. 李文迪. 天津大学, 2020(02)
  • [10]动迁安置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以张家港市大新镇新南社区为例[D]. 李佳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互联网经济的10条新规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