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和核心战略

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和核心战略

一、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与核心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朱继飞[1](2019)在《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高淳区一直试图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来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早日赶上全市发展步伐,因为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资源开发等粗放式传统工业化道路,良好的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代价高,百姓利益受损,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粗放式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实践过程中带来各种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和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新形势,高淳不能再走粗放式发展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探索研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总体上遵循:“提出问题——理论基础——现状及原因分析——对策研究”的思路,通过SWOT分析法(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对高淳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当前高淳工业化发展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险。从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新城发展等方面对高淳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政策建议。这对同类地区制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政策亦有借鉴意义。

张建俊[2](2017)在《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基于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背景下超常规跨越式地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工业化发展路径的历史性转换阶段。我国一直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多次报告都强调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生物柴油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和典型的“绿色能源”,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因此,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对我国的经济整体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江苏地区经济发达生物柴油企业众多且经济效益较好,具备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正在探索一条新型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的工业化发展路径。作为全新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江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这也是本文课题所研究的重点。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首先阐述了相关的新型工业化研究理论和原则要求,其次从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的现状分析出发,对江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根据江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生物柴油企业发展的六大发展路径,特别是科技创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的最佳选择。最后从产业、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又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促进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参考。

孙德中[3](2016)在《“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四化同步”相关文献梳理、数据搜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依托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利用实证计量手段,明晰研究视野、确定理论依据、综合比较分析测度方法、深入剖析研究案例、尝试提出问题解决策略。据此,梳理“四化同步”研究的国内外历史现状;厘清“四化同步”的内涵意义和基本特征;全面综合分析“四化同步”的理论本质和机理基础;综合筛选“四化同步”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比较分析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深入研究分析案例;结合测度评价结论,尝试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的研究结论认为:一是“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基础着力点在于逐步化解区域和城乡发展水平的区域空间差距。二是对“四化同步”的问题区域,应针对性地构筑差异性区域政策体系,促进综合性、整合性的空间区域政策创新转型,优化结构性政策体系。三是应充分利用影响“四化同步”的主要因素的作用机理,有目的、有方向地控制“四化同步”的演进方向及结构构建。四是推进“四化同步”应依托工业化构建产业基础,打造就业吸纳平台和创造收入机遇;高度关注信息化的融合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扶持与金融引导力度,促进社会资本向“三农”领域转移,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构筑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环境,配合人口转移和要素集聚;构筑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宽松体制与政策环境;继续深化户籍制度区域差异性改革;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全面阐释了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系统、全面、综合地梳理分析了“四化同步”的互动机制理论,构建了针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深度诠释“四化同步”中各个“单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努力阐释“四化同步”的系统论、协同论、产业链、地理学、互联网+等理论支撑基础;系统深入地梳理分析了“四化同步”四个层面中,相互排列组合、互动发生作用的6对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基本关系特征;提出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机制导向。二是综合提炼了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全面、系统、合理地遴选分析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四化同步”的测度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理论遴选;采用模糊隶属度、相关度分析等方法,分别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隶属关系和相对关系,为合理精简繁杂指标,科学优化指标结构奠定了基础。三是比较梳理综合了指标数据预处理。综合分析了指标数据预处理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思想和方法;综述了指标数据的权重赋值思想和方法;综合分析了指标数据权数地位确定的熵值法、标准离差法、CRITIC法等的数理原理方法,以及主观赋权法,使得分析研究可从总体上全面把握“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数据处理思路和方法。四是比较分析了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比较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熵值法等四大类测度评价综合发展水平的数理方法原理和适用性之优劣,提升了研究的视野和对问题把握的能力。五是比较分析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较为系统地比较分析了耦合法和协调法、灰色关联度法、单位根--格兰杰法等三大类测度评价互动关系水平的数理方法原理和适用性之优劣,使得研究能从总体上全局把握“四化同步”互动发展关系测度评价的实质所在和切入点。六是详细构建分析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河南案例。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理论研究文献的综合梳理、理论基础的构建、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比较分析、指标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测度评价主要方法的比较分析选择等等研究结果,具体运用于河南案例的测度与评价实践,并将测度结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事实相对照,以验证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指标数据处理、测度评价主要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以增加“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研究的信服度。七是尝试提出了“四化同步”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利用河南案例测度评价的相关结果,结合“四化同步”的发展实际及未来趋势,尝试提出了政策建议,构建了从“四化同步”的理论阐释,到“四化同步”的实证计量,再到“四化同步”发展实际验证的研究逻辑框架和研究过程。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与科学性改进、评价方法的多元选用比较、数据实证的横纵综合分析完善等方面仍存在遗憾不足和改进空间。

范卫青[4](2013)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作为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性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各个国家(地区)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的重要动力,更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是中国的必经之路。中国的工业化可追随到清末的“洋务运动”,到现在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工业化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是不相同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①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大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之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很长的时期采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支撑,社会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八再次论述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起来,这是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综合运用经济理论和历史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工业化、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的演变历程,分析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后从消费需求引导的工业化转型到提出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开创过程,在继承与创新、扬弃与超越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处理好的几大关系。第一章“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文献综述”,主要是围绕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就相关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国外学者从新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就工业化的道路选择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研究焦点集中于党的领导人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经济学方法阐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以及分析与世界其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对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则从以制度创新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形成不同的理论。第二章“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主要是通过不同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比较分析从中归纳出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主要有:(1)无论各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如何曲折,产业结构中轻、重工业之间都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2)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基础工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力量;(3)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市场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都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各企业对平均利润率的追求过程中,不断协调、完善了社会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第三章“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变迁(1949—1978)”,主要分析了1949—1978年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程与特征,并从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客观地评价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成就,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1978-)”,主要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看: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7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92—2002年);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第五章“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及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应该着重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包括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等等。

夏海锋[5](2012)在《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是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当前所面临的一个共同主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贫困走向富裕,从欠发达到发达,从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必经之路。新疆作为西部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低是其显着特点。新疆工业经过几十年的粗放式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也使新疆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更严重的破坏,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弊病已凸显,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之前的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有异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一条新的发展现代化的道路。它是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和和低碳生活的大背景下,实现工业可持续和工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本文首先简略回顾了新疆工业化发展历史,总结出新疆传统工业化道路存在以下几个显着特点: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制造业发展较缓慢,轻重工业产业发展不协调且内部结构矛盾突出,国有企业大且多、民营企业小而少,中央、地方和兵团的企业各自为政、产业结构雷同、布局不合理等特征。其次对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近几年新疆新型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然后依据工业化阶段发展理论,判断分析了新疆工业化总体发展水平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从而得出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为了实现解决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的需要。然后对新疆走新型工业化进行了细致的条件分析,主要包含新疆走新型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业增速缓慢、总量小,石化等资源行业就地转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产业布局雷同,工业企业规模不经济,没有形成聚集效应,节能减排任务异常艰巨、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等;主要限制因素:政治社会因素,人口因素制约,生态环境制约,资金、技术及市场的制约;同时也分析了新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有利条件和发展优势:国家政策支持,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地缘优势、外向市场优势显现,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等因素。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新疆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构思、基本原则及发展战略,即在遵守可持续发展战略,产业整体提升战略,创新战略,深度融合战略等发展战略前提下: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动力,坚持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环保优先和生态立区作为根本要求,坚持以对外开放作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坚持以人为本,把注重民生改善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等;并提出了几个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深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各类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及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和完善保障措施等。

徐科[6](2012)在《重庆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享有“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以及“两江新区”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势,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不断深化重庆的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314”总体部署的目标,推动重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在近十年的改革探索中,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贫富差距增加、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工业化显然已经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却阻碍了重庆社会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决定放弃传统工业化道路之后,选择一条适合重庆市自身条件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因此,对重庆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工业化程度的评价体系,对重庆、北京和上海分别做出了工业化阶段的判断。然后,分析走传统工业化道路,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再从重庆目前的发展形势、工业化发展、城镇化和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等三方面,阐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符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接着,再构建一个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用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北京和上海的各个指标平均值作为参考标准,对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段的重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由于北京和上海总体上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阶段,进入了后工业化发展时期,为了尽量又快又好地紧跟北京和上海的步伐,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我们必须选择一条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重庆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差距和不足,再从重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困难和具备的优势两方面出发,对重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分析。之后,再补充国外发展工业化的优良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带给重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最后,通过上述的分析,结合重庆具体的实际情况,从六个大的方面提出对策措施:应充分利用政策和区位优势,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以增强自主创新和加速产业融合为重点,推动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政府应为创新驱动,为内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立足“三农”和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孙智君,周滢[7](2012)在《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自十六大确立新型工业化这项重要战略部署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并呈现出由描述性分析向理论分析、量化研究过渡的特征,但就整体而言,尚未形成完整的框架体系。本文从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相关性与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以及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区域模式等方面,梳理归纳了理论界研究的进展,推测未来相关研究将向具体化、实证化、微观化方向发展。

谢春[8](2011)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廉价劳动力的高投入所推动的粗放型、外延型、速度型的增长方式造成了诸多弊端,如经济效益低、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对实现工业化提出的重大方针。中国完成工业化不能通过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来完成,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进展、内涵、特征及模式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并从科学发展观、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紧接着,理清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并且对国外主要工业国工业化模式进行归纳,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与模式构建提供现实基础。其次,构建了系统的基于综合赋权法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为了对我国特色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以把握其进程,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提出主观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并构建了一个包含目标层、3个准则、8个主题和34个指标四个层次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以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随着年份的增加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2005-2008年总体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平均年增加率仅为12%左右;2008年之后新型工业化出现迅猛增长趋势,年增长率达16%。各地区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状况的测度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发展进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部地区城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普遍处于中级阶段,而大部分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底层的地区则属于我国的西北部地区。本文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内生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借鉴国外新型工业化经验和典型模式,以中国特色为切入点,以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为驱动力,以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统筹为保障,以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大转变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最后,论文提出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即依托动力创新、产业创新和要素创新“三大创新”和兼顾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区域协调和国内国外协调“四个统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孙学光[9](2008)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支撑,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以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及科学推进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脉络,对工业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概括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领域进行了详细论述。为了衡量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科学把握新型工业化进程,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由三个准则、六个主题及22个指标组成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实证测算,并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尚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实现新型工业化,尚任重道远。以层层递进的分析为依据,本文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推进的基本思路: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心”,通过以产业结构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导向机制;努力实现“两项互动”,利用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创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正确处理“三重关系”,处理好集约化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处理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完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保障机制;贯彻实施“四大战略”,继续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四大发展战略,夯实新型工业化升级的科技、人才、资源和环境基础,构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撑机制。总之,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和创新,是切合国情和信息化时代特点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进行理论探讨,不断丰富具体实践,就一定能够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希望本文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和科学推进的研究,能够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以及新型工业化的顺利推进有所助益。

刘慧玲[10](2008)在《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主题,成为发达国家从农村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进而走向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迅速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与不发达状况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西部地区工业化作为新中国工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央政府的强大支持下实现了突变式的发展,不仅结束了在旧中国没有现代工业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布局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极不合理的历史,而且还建立了一大批以钢铁、机械、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建材、能源为主的、规模比较宏大、门类比较齐全、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工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多方面原因的相互制约和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目前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发展本身存在着工业总量明显偏小、工业结构比例失调、工业增长速度缓慢、产业组织结构失衡、创新能力相对低下及扩散效应相对不足等众多问题;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体制障碍突出、农业发展落后、城市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市场狭窄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使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全面推进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如何跨越这些障碍,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和条件、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协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21世纪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十分重要、艰巨而紧迫的历史任务。从世界工业化发展史来看,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或区情选择了不尽相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内涵各异的发展模式。由于工业化模式的有效性具有路径依赖,任何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复制它国或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模式将注定导致工业化成效低下甚至失败。因此,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区域,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型,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寻求一条产业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相结合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些转型包括: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推动;从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企业为主体;从单一封闭发展转向对外开放发展;从资本密集战略转向科技创新战略;从忽视农村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从分散发展转向集聚发展。在实现战略转型的基础上,21世纪初期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培育重点产业集群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间组织形式;通过发展城市群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通过自主创新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工业化的外联渠道。在工业化发展思路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途径是:第一,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彻底扭转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城市偏向”和“农村忽视”,高度重视工业产业链条向农村的拓展延伸、加快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的聚集扩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培育创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取向是组建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以促进聚集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将培育产业集群当作当前工作的重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产业整合等手段诱导产业的区域聚集,促成生产要素在重点行业或产业的集聚,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第三,强调产业支撑,发展城市群落。就是拓展城市发展的制度空间、培育城市化进程要素、以建设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为重点构建具有密切产业关联的城市发展网络、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第四,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网络建设。通过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和改善自主创新环境,使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和区域自主创新三个层级的自主创新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形成网络化创新优势,为工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第五,推行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通过普及更新发展理念、强化技术支撑、实行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等途径,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利用外部资源的步伐,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对西部地区的注入。通过以上这些发展途径,形成一条崭新的、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为确保工业化发展途径得以最终确立,要通过构建工业化发展的支持体系清除计划经济的体制障碍和传统经济的思维定式,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能力。新的历史时期,西部地区构建工业化发展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分类制定法律制度,通过法律的稳定性来保障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之上,制定全面、科学的工业化发展规划并强化实施力度;提高行政管理能力,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初步建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一整套体现开放性和多层次密切配合、适合客观实际与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相互协调的工业化政策;鼓励发展民营经济,要消除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障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及信息通讯基础建设,形成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综合运输体系、传输体系和通讯网络体系,以适应发展工业化的要求。在经济资源和市场化要素总体短缺的条件下,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要选择资源富集地带、经济发达地区和具有发展潜力地区作为推进重点,充分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和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确立分工合理、协作配套、优势互补的工业化重点发展区域。目前,西部地区要选择川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点区域,通过对这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突破式开发形成若干具有主导意义的增长极点,并通过增长极点生产要素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实现与其他区域的关联协调发展,最终通过经济核心区增长的乘数效应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工业化走上快速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与核心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与核心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可能突破的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突破的难点
        (三)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一、工业化的含义
        二、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三、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四、新型工业化对政府行为的要求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一、政府行为的含义
        二、政府行为的特点
        三、政府行为在新型工业化中的职能
第二章 高淳区的工业化现状与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建国以来的成就以及高淳区发展现状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成就
        二、高淳区工业化发展现状
    第二节 工业化道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高淳区存在的个性问题
        三、高淳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高淳区工业化发展SWOT分析
第三章 国内外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国外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一、美国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二、德国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三、日本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第二节 国内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一、深圳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二、上海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三、苏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第四章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第一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量质并进原则
        二、坚持绿色发展原则
        三、坚持产城融合原则
        四、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第二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一、生态立区
        二、产业强区
        三、创新兴区
    第三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目标
        一、改善投资环境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使创新驱动达到新高度
        三、配备功能与设施使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四、发挥生态优势使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第五章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的相关对策
    第一节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一、“一核”:打造核心功能区
        二、“三区”:发展三大功能片区
    第二节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着力打造三大主导产业
        二、重点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三、改造提升绿色食品产业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三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一、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建
        二、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和服务体系完善
        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节 加快产业新城发展
        一、明确产业新城发展思路
        二、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打造现代产业新城
        三、加强生态文明新城建设,营造绿色宜居新城
        四、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第五节 构建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保障机制
        一、构建项目保障机制
        二、构建土地保障机制
        三、构建人才保障机制
        四、构建资金—服务—制度保障机制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工业化定义
        2.1.2 新型工业化定义
        2.1.3 新型工业化路径定义
    2.2 新型工业化内涵和特征
        2.2.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2.2.2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2.3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的原则和要求
        2.3.1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的原则
        2.3.2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的要求
    2.4 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
    2.5 基础理论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2 企业管理创新理论
        2.5.3 区域发展理论
3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3.1.1 生物柴油企业快速增长
        3.1.2 生物柴油市场规模逐年增加
        3.1.3 生物柴油企业正在加强新型工业化建设
        3.1.4 生物柴油企业工业化建设任重道远
    3.2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生物柴油技术工艺的不稳定
        3.2.2 国家产业政策不完善,执行困难
        3.2.3 原材料供应不足
        3.2.4 销售渠道狭窄
    3.3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存在的障碍
        3.3.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
        3.3.2 信息化程度低,缺少技术共享平台
        3.3.3 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
        3.3.4 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3.3.5 国家政策和配套滞后,执行力度不够
        3.3.6 产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少
4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新型工业化的评价分析
    4.1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4.2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兴工业化发展的评价分析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数据分析
        4.3.1 调研数据对比分析
        4.3.2 评价指数分析
        4.3.3 评价结果分析
    4.4 江苏地区典型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4.4.1 企业基本情况
        4.4.2 企业组织结构
        4.4.3 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能力
        4.4.4 加快企业结构调整
        4.4.5 广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4.4.6 信息化战略,顺应市场变化
        4.4.7 提高产品质量,拓展营销网,保证经济效益
        4.4.8 案例企业新型工业化路径的启示
5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及路径提出
    5.1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5.2 明确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总体架构
    5.3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的提出
        5.3.1 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5.3.2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来拉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5.3.3 产业集群为优势,来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5.3.4 可持续发展为依托,来促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5.3.5 以循环经济为支撑,来助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5.3.6.以人才优势为基础,来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
6 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新型工业化路径的对策建议
    6.1 基于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6.2 基于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6.3 基于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促进理论升华的当然要求
        1.1.1.2 迎接农业现代化面临挑战的必然要求
        1.1.1.3 满足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1.1.1.4 顺应城乡和谐统筹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
        1.1.1.5 缓解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迫切要求
        1.1.1.6 化解经济社会结构深层次问题的现实要求
        1.1.2 研究意义
        1.1.2.1 顺应了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挖掘需要
        1.1.2.2 顺应了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义
        1.1.2.3 顺应了“三农”短板问题化解的必然要求
        1.1.2.4 顺应了小康社会构建和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
    1.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述评
        1.2.1 国外对“单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1.2.1.1 国外对工业化的研究
        1.2.1.2 国外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
        1.2.1.3 国外对城镇化的研究
        1.2.1.4 国外对信息化的研究
        1.2.2 国外对“多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1.2.2.1 国外对“两化”互动关系的研究述评
        1.2.2.2 国外对“四化同步”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
        1.2.2.3 国外对“四化同步”发展的计量研究
        1.2.2.4 国外对“四化同步”路径选择的研究
        1.2.3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1.2.3.1 国外的相关研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发展道路
        1.2.3.2 国外的相关研究具有“多管齐下”的经验借鉴价值
        1.2.3.3 国外的相关研究对具体的“四化同步”着墨不详尽
    1.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及述评
        1.3.1 国内对“单化”研究的进展
        1.3.1.1 国内对“四化同步”中“单化”地位作用的研究
        1.3.1.2 国内对“四化同步”中“单化”新特征的研究
        1.3.2 国内对“两化”互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1.3.2.1 国内对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
        1.3.2.2 国内对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相关的研究
        1.3.2.3 国内对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间互动的研究
        1.3.2.4 国内对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互动相关的研究
        1.3.2.5 国内对相关体制机制的研究
        1.3.3 国内对“三化”协调的相关研究进展
        1.3.3.1 国内对“三化”协调内在关系的研究
        1.3.3.2 国内对“三化”协调偏离度及偏差的研究
        1.3.3.3 国内对“三化”协调实现方式的研究
        1.3.4 国内对“四化同步”的相关研究进展
        1.3.4.1 国内对“四化同步”意义内涵的研究
        1.3.4.2 国内对“四化同步”总体新特征的研究
        1.3.4.3 国内对“四化同步”互动关系的研究
        1.3.4.4 国内对“四化同步”内在约束的研究
        1.3.4.5 国内对“四化同步”实现路径的研究
        1.3.5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1.3.5.1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且借鉴价值大
        1.3.5.2 国内相关研究仍具有提升的空间
    1.4 相关指标体系及测度评价研究进展及述评
        1.4.1 国内对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1.4.1.1 工业化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1.4.1.2 农业现代化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1.4.1.3 城镇化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1.4.1.4 信息化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1.4.2 国内对“单化”综合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2.1 工业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2.2 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2.3 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2.4 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3 国内对“两化”互动和“三化”协调综合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3.1“两化”互动综合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3.2“三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3.3“三化”协调互动关系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4 国内对“四化同步”综合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4.1“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综合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4.4.2“四化同步”互动关系综合测度评价研究进展
        1.4.5 对“四化同步”综合测度评价研究现状小结
        1.4.5.1“四化同步”综合测度评价研究借鉴
        1.4.5.2“四化同步”的相关研究及综合测度评价存在提升空间
        1.4.5.3“四化同步”综合测度评价研究扩展方向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基本脉络
        1.5.2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1.5.3 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6 本文研究形成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1.6.1“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导论(第1章)
        1.6.2“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互动理论基础(第2章)
        1.6.3“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方法论选择(第3章)
        1.6.4“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案例剖析(第4章)
        1.6.5“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政策建议(第5章)
        1.6.6“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结论与展望(第6章)
第2章“四化同步”互动机制理论分析
    2.1 概念诠释
        2.1.1 工业化
        2.1.1.1 工业化的国外理论基础
        2.1.1.2 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2.1.2 信息化
        2.1.2.1 信息化的内涵
        2.1.2.2 信息化的效应及阶段性
        2.1.3 城镇化
        2.1.3.1 城镇化的内涵
        2.1.3.2 城镇化的效应
        2.1.3.3 城镇化的类别
        2.1.4 农业现代化
        2.1.4.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2.1.4.2 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2.1.4.3 农业现代化的典型特征
    2.2 “四化同步”的理论基础
        2.2.1“四化同步”的系统论基础
        2.2.1.1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
        2.2.1.2“四化同步”的系统论导向
        2.2.2“四化同步”的协同论基础
        2.2.2.1 协同论的核心思想
        2.2.2.2“四化同步”的协同论实质
        2.2.3“四化同步”的产业链理论基础
        2.2.3.1 产业链的核心思想
        2.2.3.2“四化同步”的产业链互为因果基础
        2.2.4“四化同步”的地理学基础
        2.2.4.1 地理学的核心思想
        2.2.4.2“四化同步”的地理学思想方法
        2.2.5“四化同步”的互联网+理论基础
        2.2.5.1 互联网+的核心思想
        2.2.5.2“四化同步”的互联网+思维启示
    2.3“四化同步”的科学内涵
        2.3.1“四化同步”的内涵背景
        2.3.1.1“四化同步”的渊源
        2.3.1.2“四化同步”的理论内涵
        2.3.2“四化同步”的本质特征
        2.3.2.1“四化同步”的本质
        2.3.2.2“四化同步”的意蕴
        2.3.2.3“四化同步”的总体把握视角
    2.4“四化同步”的互动分析
        2.4.1 工业与城镇“两化”之间的互动分析
        2.4.1.1 工业与城镇“两化”之间的基本关系
        2.4.1.2 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机制作用特征
        2.4.1.3 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机制作用特征
        2.4.1.4 工业与城镇“两化”之间互动的典型特征
        2.4.2 工业与信息“两化”之间的互动分析
        2.4.2.1 工业与信息“两化”之间的基本关系
        2.4.2.2 工业化对信息化的机制作用特征
        2.4.2.3 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机制作用特征
        2.4.2.4 工业化与信息化间的互动特征
        2.4.3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互动机制
        2.4.3.1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基本关系
        2.4.3.2 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机制作用特征
        2.4.3.3 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的机制作用特征
        2.4.3.4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互动典型特征
        2.4.4 城镇与信息“两化”之间的互动分析
        2.4.4.1 城镇与信息“两化”之间的基本关系
        2.4.4.2 城镇化对信息化的作用机制
        2.4.4.3 信息化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2.4.4.4 城镇化与信息化间的互动典型特征
        2.4.5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互动机制
        2.4.5.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基本关系
        2.4.5.2 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特征
        2.4.5.3 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作用特征
        2.4.5.4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互动典型特征
        2.4.6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互动机制
        2.4.6.1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基本关系
        2.4.6.2 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
        2.4.6.3 农业现代化对信息化的作用机制
        2.4.6.4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互动典型特征
        2.4.7“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机制导向
        2.4.7.1 注意测度工业化在“四化同步”中的主导作用
        2.4.7.2 注意测度信息化在“四化同步”中的引领作用
        2.4.7.3 注意测度城镇化在“四化同步”中的质量提升
        2.4.7.4 注意测度农业现代化在“四化同步”中的基础作用
        2.4.7.5 注意测度“四化同步”的内在互动全局水平
第3章“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方法论
    3.1“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主要依据和原则
        3.1.1“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主要依据
        3.1.1.1“四化同步”的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评价要依据其内涵特性
        3.1.1.2“四化同步”的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评价要依据其内在互动机理
        3.1.1.3“四化同步”的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评价要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3.1.2“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基本原则遵循
        3.1.2.1 系统科学性
        3.1.2.2 操作可行性
        3.1.2.3 目的重点层次性
        3.1.2.4 完善可控性
    3.2“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构建选择
        3.2.1“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初步理论遴选
        3.2.1.1“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理论性甄别
        3.2.1.2“四化同步”测度评价原始评价指标的调整优化
        3.2.2“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选择确定
        3.2.2.1 工业化测度评价指标的选择
        3.2.2.2 城镇化测度评价指标的选择
        3.2.2.3 农业现代化测度评价指标的选择
        3.2.2.4 信息化测度评价指标的选择
        3.2.3“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相对关系确定
        3.2.3.1“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模糊隶属度确定
        3.2.3.2“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相关度分析
    3.3“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3.3.1“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标准化与权重赋值
        3.3.1.1“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3.3.1.2“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
        3.3.2“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权数地位确定
        3.3.2.1 客观赋权法---熵值法
        3.3.2.2 客观赋权法---标准离差法
        3.3.2.3 客观赋权法---CRITIC法
        3.3.2.4 主观赋权法
    3.4“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比较选择
        3.4.1“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
        3.4.1.1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数学变换原理
        3.4.1.2 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3.4.2“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3.4.2.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数理原理
        3.4.2.2 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3.4.3“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
        3.4.3.1 TOPSIS法的基本原理方法
        3.4.3.2 TOPSIS法应用于“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3.4.4“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熵值法
        3.4.4.1 熵值法应用于“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思想方法
        3.4.4.2 熵值法应用于“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分析步骤
    3.5“四化同步”互动关系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比较选择
        3.5.1“四化同步”互动关系水平测度评价的耦合协调法
        3.5.1.1“四化同步”互动关系水平测度评价的耦合法
        3.5.1.2“四化同步”互动关系水平测度评价的协调法
        3.5.2“四化同步”互动关系水平测度评价的灰色关联度法
        3.5.2.1 灰色关联度法应用于“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基本思想
        3.5.2.2 灰色关联度法应用于“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算法原理
        3.5.3“四化同步”互动关系水平测度评价的单位根--格兰杰法
        3.5.3.1 单位根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
        3.5.3.2 格兰杰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
        3.5.3.3 单位根--格兰杰法的应用
第4章“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的河南案例
    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1.1 基本数据来源
        4.1.1.1 主要数据采用范围
        4.1.1.2 主要指标数据框架选择
        4.1.2 数据预处理
        4.1.2.1 数据预处理类别划分
        4.1.2.2 数据预处理方法
        4.1.3 指标权重确定
        4.1.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4.1.3.2 工业化层面指标权重确定
        4.1.3.3 城镇化层面指标权重确定
        4.1.3.4 农业现代化层面指标权重确定
        4.1.3.5 信息化层面指标权重确定
    4.2“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4.2.1“四化同步”中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
        4.2.1.1 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的基本思想方法与测定结果
        4.2.1.2 工业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度特征
        4.2.2“四化同步”中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4.2.2.1 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的基本思想方法与测定结果
        4.2.2.2 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特征
        4.2.3“四化同步”中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
        4.2.3.1 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的基本思想方法与测定结果
        4.2.3.2 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特征
        4.2.4“四化同步”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
        4.2.4.1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的基本思想方法与测定结果
        4.2.4.2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特征
        4.2.5“四化同步”中的“单化”发展水平测度比较分析
        4.2.5.1“四化同步”中“单化”发展水平指数的总体比较特征
        4.2.5.2“四化同步”中“单化”发展水平指数的均值比较特征
        4.2.5.3“四化同步”中“单化”发展水平指数的空间均衡度比较特征
        4.2.6“四化同步”总体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4.2.6.1“四化同步”总体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基本思想与测定结果
        4.2.6.2“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测度综合指数测度特征
    4.3“四化同步”互动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评价
        4.3.1“四化同步”耦合水平测度评价
        4.3.1.1 基本思想方法与耦合发展水平判定标准
        4.3.1.2“四化同步”耦合发展水平分析
        4.3.2“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4.3.2.1 基本思想与协调发展水平判定标准
        4.3.2.2“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4.4“四化同步”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水平间的联动比较分析
        4.4.1“四化同步”耦合与协调发展水平间的关联比较分析
        4.4.1.1“四化同步”耦合与协调发展水平间的关联原理
        4.4.1.2 河南案例“四化同步”耦合与协调发展水平间的关联特征
        4.4.1.3“四化同步”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的关联比较分析
        4.4.2“四化同步”的问题区域识别
        4.4.2.1 基本思想与步骤
        4.4.2.2 问题区域确定与类别特征综合
    4.5“四化同步”的关联要素验证发掘
        4.5.1“四化同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验证
        4.5.1.1“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验证
        4.5.1.2“四化同步”与城乡差异的关联性验证
        4.5.2“四化同步”影响因素发掘
        4.5.2.1 基本思想与影响因素初步选择
        4.5.2.2“四化同步”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6 结论与关注
        4.6.1 测度评价主要结论
        4.6.2 测度评价政策意蕴
        4.6.3 进一步的关注
第5章 河南推进“四化同步”的战略构想与对策
    5.1 河南“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环境分析
        5.1.1 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5.1.2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5.1.3 城镇化步伐不断加速
        5.1.4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5.2 河南省“四化同步”发展存在的约束挑战
        5.2.1 信息化融合工业化的程度不深
        5.2.2 工业与城镇“两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足
        5.2.3 城镇与农业“两化”之间的协调互动不够
        5.2.4“四化同步”演进的体制机制保驾护航不力
    5.3 河南“四化同步”发展的主要任务
        5.3.1 全面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格局
        5.3.2 打造“四化同步”发展的平台
        5.3.3.发挥产业集聚区的聚合效应
        5.3.4 强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要素支撑
    5.4 河南“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对策
        5.4.1 深入推进“互联网+”计划,增强“四化同步”发展的驱动力
        5.4.1.1“互联网+”协同制造
        5.4.1.2 互联网+智慧城市
        5.4.1.3 互联网+现代农业
        5.4.1.4 互联网+公共服务
        5.4.2 抓紧落实“中国制造 2025”,强化“四化同步”发展的主导力
        5.4.2.1 提高“河南制造”的整体创新能力
        5.4.2.2 加大对“新经济基础设施”的投入
        5.4.2.3 搭建先进制造业支撑平台
        5.4.3 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升“四化同步”的引导力
        5.4.3.1.增强郑汴都市区的中心带动作用
        5.4.3.2 增强县域城镇体系的支撑作用
        5.4.3.3 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心镇
        5.4.3.4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5.4.4 高效推进现代农业大省建设,加强“四化同步”的支撑力
        5.4.4.1 加快现代要素投入改造传统农业
        5.4.4.2 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5.4.5 完善“四化同步”制度体系,提高“四化同步”的保障力
        5.4.5.1 创新城乡产权制度
        5.4.5.2 创新城乡公共服务制度
        5.4.5.3 创新投入机制
        5.4.5.4 创新科技体制
        5.4.5.5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1.1“四化同步”的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特征
        6.1.2“四化同步”的耦合协调水平测度评价特征
        6.1.3“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结论的事实相符性
        6.1.4“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政策意蕴
    6.2 本文的研究创新
        6.2.1 全面阐释了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
        6.2.2 综合提炼构建了指标体系
        6.2.3 比较梳理综合了指标数据预处理
        6.2.4 比较分析了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主要方法及适用性
        6.2.5 比较分析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
        6.2.6 详细构建了河南案例的“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方法
        6.2.7 尝试提出了“四化同步”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6.3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指标体系构建的遗憾与科学性改进
        6.3.2 评价方法的多元选用比较提升
        6.3.3 数据实证的横纵综合分析完善
参考文献

(4)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研究
        二、我国学者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早期的工业化模式
        一、英国工业化发展模式
        二、美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三、德国、日本的工业化模式
    第二节 苏联的工业化模式
        一、俄国早期的工业发展
        二、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实现
        三、俄罗斯的后工业化
    第三节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一、巴西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二、韩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三、新加坡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第四节 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
        一、轻、重工业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二、基础工业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强力推进器
        三、世界市场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上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演变(1949—1978)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业化道路探索
        一、建国前工业化的发展轨迹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第二节 “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一、以苏联为模式进行工业化建设和发展道路的探索
        二、工业化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三节 工业化道路的畸形发展(1957—1978)
        一、超常规的工业化道路——“超英赶美”
        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以钢为纲”
        三、全面参与的工业化力量——“同时并举”
        四、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第四节 工业化道路探索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和经验
        一、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
        二、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方针
        三、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四、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若干重要思想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197-)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78~1992年)
        一、工业发展的战略调整
        二、调整过程中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三、工业化发展道路变化的原因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92~2002年)
        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二、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特点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
        一、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第五章 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
    第一节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一、信息化的概念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四、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发展
    第三节 工业化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现代化和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
        二、工业化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虚拟经济的定义
        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第五节 工业反哺农业
        一、工农业发展关系的“两个趋向”
        二、工农业发展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三、不同的主体在工业反哺农业中的作用
        四、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新型工业化研究现状综述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2 新型工业化及其与本文相关的基础理论
    2.1 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
        2.1.1 工业化的相关理论
        2.1.1.1 工业化的内涵
        2.1.1.2 工业化阶段判断理论
        2.1.2 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
        2.1.2.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2.1.2.2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2.2 后发优势理论
    2.3 比较优势理论
3 新疆工业化发展现状及分析
    3.1 新疆工业化发展概述
        3.1.1 传统工业化发展阶段(1949 年至 2003 年)
        3.1.2 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2003 年至今)
    3.2 新疆新型工业化的现状分析
        3.2.1 新疆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主要表现
        3.2.2 新疆工业化阶段分析
    3.3 新疆工业化的主要特征分析
    3.4 新疆走新型工业道路的必要性
        3.4.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4.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
        3.4.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为了实现解决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的需要
4 加快推进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条件分析
    4.1 新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条件
        4.1.1 工业化的需求条件分析
        4.1.2 工业化的供给条件分析
    4.2 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工业增速缓慢、总量小
        4.2.2 节能减排任务异常艰巨、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4.2.3 产业布局雷同,工业企业规模不经济,没有形成聚集效应
        4.2.4 自主创新能力弱,制约工业发展后劲
        4.2.5 产品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产业链条短
    4.3 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限制因素
        4.3.1 政治社会因素
        4.3.2 人口因素制约
        4.3.3 生态环境制约
        4.3.4 资金、技术及市场的制约
    4.4 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条件和发展优势
        4.4.1 国家政策支持
        4.4.2 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
        4.4.3 地缘优势、外向市场优势显现
        4.4.4 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5 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战略构思和主要措施
    5.1 加快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战略构思
        5.1.1 现阶段推进新疆新型工业的战略思想
        5.1.2 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原则
        5.1.3 发展战略
    5.2 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5.2.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5.2.2 深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5.2.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5.2.4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5.2.5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和完善保障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重庆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新型工业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 国内关于新型工业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文章结构安排
        1.3.4 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从传统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
    2.1 传统工业化的内涵与理论
        2.1.1 传统工业化的内涵
        2.1.2 工业化理论
    2.2 工业化道路及类型
        2.2.1 工业化道路
        2.2.2 工业化道路的类型
    2.3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与缺陷
        2.3.1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2.3.2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
    2.4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其核心指标
        2.4.1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2.4.2 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2.4.3 新型工业化核心指标的选择
第三章 重庆市工业化历程及其评价
    3.1 重庆市工业化的历程
    3.2 当前重庆市工业化阶段
        3.2.1 建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3.2.2 通过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工业化阶段进行评价
    3.3 走传统工业化道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
    3.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符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4.1 重庆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基于重庆地区工业化发展现状得出的正确结论
        3.4.2 重庆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需要
        3.4.3 重庆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形势下的必然选择40
第四章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程度及问题
    4.1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程度分析
    4.2 重庆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因物质资本不足而缺乏动力
        4.2.2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因劳动力层次低而导致技术对经济的扩散张力不足
        4.2.3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因较低的产业层次而缺乏对现有新技术的转化、吸收和应用
        4.2.4 重庆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受后发劣势的影响
        4.2.5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遭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的困境
        4.2.6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受生态环境的条件制约
    4.3 重庆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具备的优势
        4.3.1 区位优势
        4.3.2 政策支持
        4.3.3 工业与基础设施
        4.3.4 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大与劳动力低成本优势
        4.3.5 历史机遇
    4.4 工业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4.4.1 国外工业化发展经验
        4.4.2 国外工业化发展路径对重庆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启示
第五章 重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和措施
    5.1 充分利用政策和区位优势,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5.2 以增强自主创新和加速产业融合为重点,推动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3 大力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渝战略
    5.4 进一步深化政府改革,着力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5.5 立足“三农”,统筹城乡,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5.6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目录
致谢

(7)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的缘起及研究进展
二、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的主要论域和代表性观点
    (一)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2.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二) 新型工业化的相关性
        1.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
        2.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
        3. 新型工业化与技术创新
        4.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
        5.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三)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影响因素
    (四)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1.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2. 新型工业化评价标准
        3. 新型工业化评价方法
    (五) 新型工业化的保障体系
        1. 企业和政府在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
        2. 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六) 新型工业化模式的区域考察
        1. 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考察
        2.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考察
        3. 农村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考察
三、结语
    (一) 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评价
    (二) 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展望

(8)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
        1.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现状
        1.2.3 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
    2.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内涵与特征
    2.2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
        2.2.1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2.2.2 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2.2.3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2.2.4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第3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
    3.1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3.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工业化探索
        3.1.2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工业化初期探索(1949-1978)
        3.1.3 中国工业化的调整阶段(1978-90年代初)
        3.1.4 中国工业化的提升阶段(90年代初之后)
    3.2 新型工业化的提出和推进
    3.3 知识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遇
        3.3.1 知识创新:经济活动的核心资本
        3.3.2 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3.3.3 生产方式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3.3.4 资源配置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3.3.5 市场创新:市场由国内转向全球
    3.4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问题
        3.4.1 资源缺乏
        3.4.2 环境污染
        3.4.3 人口问题
        3.4.4 城乡收入差距
        3.4.5 信息科技水平低
        3.4.6 区域发展不平衡
        3.4.7 工业结构不合理
第4章 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4.1 英国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及新兴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4.2 美国创新性工业模式
    4.3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与技术创新
    4.4 韩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4.5 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4.5.1 加强政府调控职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保障
        4.5.2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驱动力
        4.5.3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与核心
        4.5.4 改革完善金融体系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资本保证
        4.5.5 加大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第5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5.1 中国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5.2 设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原则
    5.3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5.4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具体解释
        5.4.1 工业化进程与结构
        5.4.2 工业化质量
        5.4.3 工业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发展
    5.5 测度方法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5.5.1 测度方法的选择
        5.5.2 权重确定方法——综合赋权法
    5.6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模型
第6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6.1 数据样本的收集
    6.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3 测度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6.3.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各年份的测度
        6.3.2 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6.3.3 基于聚类分析的各地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第7章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7.1 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模式
    7.2 我国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7.2.1 以"三大创新"驱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
        7.2.2 以"四个统筹"保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深化动力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8.2.2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8.2.3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扩大技术要素内生性效应
        8.2.4 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的转变
        8.2.5 适应信息经济的要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8.2.6 城乡统筹,坚持"三农"民生工程
        8.2.7 大力倡导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8.2.8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工业化发展差距
        8.2.9 提升对外贸易层次,着手内外部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
    8.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9)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内涵
    1.4 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
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
    2.1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2.2 中国工业化现状分析(2001~2005年)
    2.3 中国工业化历程评析
3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领域
    3.1 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3.2 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
4 中国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4.2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4.4 评价方法的选择
5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证测算
    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2 指标权重确定及新型工业化实现度的测算
    5.3 测算结果的分析
6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推进
    6.1 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道路评述
    6.2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目标
    6.3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推进路径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2

(10)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工业化的研究现状
    2.1 国外工业化研究现状
    2.2 国内工业化研究现状
    2.3 述评
3. 工业化理论内涵、理论研究及实践模式
    3.1 工业化的理论内涵
        3.1.1 定义与演化
        3.1.2 述评
    3.2 工业化相关理论研究
        3.2.1 大推进理论
        3.2.2 不平衡增长理论
        3.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3.2.4 发展极——增长点理论
        3.2.5 梯度发展理论
        3.2.6 产业集聚理论
        3.2.7 产业整合理论
    3.3 国内外工业化发展模式
        3.3.1 国外工业化发展基本模式
        3.3.2 国内工业化发展典型模式
        3.3.3 结论与启示
4.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起点、发展历程与发展特点
    4.1 历史起点
    4.2 发展历程
        4.2.1 初步发展时期
        4.2.2 奠定基础时期
        4.2.3 巩固调整时期
        4.2.4 转型赶超时期
    4.3 发展特点
        4.3.1 纵向推动发展
        4.3.2 政府行政主导
        4.3.3 牺牲农民利益
        4.3.4 工业布局分散
        4.3.5 发展极点缺乏
        4.3.6 单一封闭发展
5.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水平判断、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5.1 水平判断
        5.1.1 判断的理论依据
        5.1.2 判断的实证分析
    5.2 存在问题
        5.2.1 工业总量明显偏小
        5.2.2 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5.2.3 工业增长速度缓慢
        5.2.4 产业组织结构失衡
        5.2.5 创新能力相对低下
        5.2.6 产业封闭循环发展
    5.3 制约因素
        5.3.1 体制障碍突出
        5.3.2 农业生产落后
        5.3.3 资源环境约束
        5.3.4 基础设施薄弱
        5.3.5 产品市场狭窄
        5.3.6 城市发展滞后
6.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途径
    6.1 战略转型
        6.1.1 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推动
        6.1.2 从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企业为主体
        6.1.3 从忽视农村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
        6.1.4 从分散发展转向集聚发展
        6.1.5 从资本密集战略转向科技创新战略
        6.1.6 从单一封闭发展转向对外开放发展
    6.2 总体思路
        6.2.1 发展现代农业:西部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6.2.2 培育产业集群:西部工业化的组织形式
        6.2.3 发展城市群落:西部工业化的空间载体
        6.2.4 坚持自主创新:西部工业化的动力源泉
        6.2.5 推行循环经济:西部工业化的基本导向
        6.2.6 承接产业转移:西部工业化的外联渠道
    6.3 发展途径
        6.3.1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
        6.3.2 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
        6.3.3 强调产业支撑,发展城市群落
        6.3.4 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网络建设
        6.3.5 推行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6.3.6 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
7.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区域及重点产业
    7.1 成渝经济区
        7.1.1 成都经济区
        7.1.2 川南经济区
        7.1.3 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
        7.1.4 渝西经济走廊
    7.2 关中经济区
    7.3 北部湾经济区
        7.3.1 桂中南经济区
        7.3.2 黔中经济区
        7.3.3 滇中经济区
8. 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支持体系
    8.1 分类制定法律制度
    8.2 制定实施发展规划
    8.3 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8.4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8.5 鼓励发展民营经济
    8.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与核心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D]. 朱继飞. 东南大学, 2019(05)
  • [2]江苏地区生物柴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D]. 张建俊.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3]“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孙德中.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3)
  • [4]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D]. 范卫青. 武汉大学, 2013(01)
  • [5]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D]. 夏海锋. 新疆大学, 2012(12)
  • [6]重庆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 徐科. 重庆工商大学, 2012(12)
  • [7]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 孙智君,周滢. 学习与实践, 2012(03)
  • [8]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D]. 谢春. 中南大学, 2011(12)
  • [9]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D]. 孙学光.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10]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 刘慧玲.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和核心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