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3-17/320氮氢压缩机改造

L3.3-17/320氮氢压缩机改造

一、L3.3-17/320型氮氢压缩机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1](2019)在《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原理与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往复压缩机在石油、化工、天然气运输等行业应用广泛,是企业的高能耗设备。由于其容积式压缩原理,往复压缩机存在压缩流量固定、与系统变化的气量需求不匹配等问题,造成实际大量机组依赖回流阀进行流量调节,大量气体被压缩做功后通过回流阀流回进气管道,机组做功效率低,能耗高。因此对于往复压缩机而言,需要对其排气流量进行连续调节,使压缩机设备满足不同气量工况下高效运行的要求。目前已有的国外节能型气量调节技术及相关系统存在成本高、使用模式僵化、技术成果对国内封锁等问题,使其在国内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研发低成本、宽适用范围、高可靠性、高灵活性的压缩机节能流量调节技术,对实现国产压缩机组的高性能(高效率、工况自适应)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往复压缩机进气阀回流变流量调节的机理出发,基于流体动力学对变流量调节工况下的压缩机热力学循环特性和气阀运动规律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优化改进了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方法,基于电液分体式原理设计了一套流量无级调控装置,并对调控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经过了实验与实际应用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首先,将进气阀延时关闭气体回流调节特性以及压缩机各级压力动态平衡引入压缩机工作循环模型,并将压缩机各进气阀作为独立启闭单元建模,建立了改进的变流量工况下往复压缩机工作循环理论计算模型。实现了变流量工况下气阀动力学和压缩腔热力学循环特性的计算分析,利用实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对比研究,揭示了进气阀回流节能调节的机理和特性。其次,提出了采用单周期均匀负荷回流调节、双周期差别负荷回流调节和多周期可调占空比回流优化组合的气量无级调节方法,进一步拓宽了压缩机组高效稳定运行工况范围和适用的压缩机转速范围。通过进气阀回流节能调节模型,分析了少量气阀参与回流的压缩机工作循环特征,提出了基于进气阀通流面积动态自适应调整的气量调节方法并开发了基于控制时序的非全部进气阀回流气量偏差补偿修正算法,为使用较少气阀实现气量无级连续调节、降低实际应用成本奠定了基础。构建了多级压缩机缓冲腔压力动态预测模型,可实现各级压力稳态特性与加入阶跃下的动态响应特性预测,为多级压缩机流量调控奠定了基础。针对多级多缸压缩机在变流量条件下,各级压力的变化是一个多耦合、时变、非线性强的复杂过程,研究并提出了多级压缩机系统嵌套式的多回路压力控制方法。继而,以一台DW2/12往复压缩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气阀液压卸荷机构与电气元件分离的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系统设计方案;采用一个电气元件驱动多个液压执行机构的“一带多”架构设计设计了硬件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压缩机组全流量负荷范围的高效节能稳定调控。研制了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原理样机,并搭建了相关实验测试平台,在实验平台上对调控系统性能、无级气量调节与控制方法和不同流量负荷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在流量调节原理与控制方法方面研究成果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然后,深入分析了卸荷器顶开力、顶开位移、顶出相位、执行机构撤回速度、气阀升程、气阀弹簧等参数对进气阀动态性能和压缩机热力循环的影响。并在功能完备保证节能效果的前提下,以低加工成本、少能量消耗、长寿命为目标对系统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提高了调控系统对机组的适用性,避免了变流量调节对机组和工艺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在国内多个石化企业的往复压缩机上应用了本文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并进一步对本文往复压缩机气量调控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

於子方,郑伟中[2](2016)在《取消优惠电价后对传统流程氮肥企业的影响与节电技术措施》文中提出2015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748号),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进行电价调整,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下调约0.020元/(k W·h),全国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下调约0.018元/(k W·h),全面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对于化肥用电,文件中进行了专门规定,提出要逐步取消化肥电价优惠,化肥生产用电执行相同用电类

毛文睿[3](2015)在《压缩机级间余热回收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国是合成氨生产大国,每年几千万吨的合成氨产量使得我国氨合成工业中蕴含着巨大的节能潜力。本文以某目标企业年产24万吨合成氨项目为背景,针对原有生产流程做了一系列改进。与改进前方案相比,改进方案新增了级间换热器用于取热,用所得热量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所制得的冰水用于冷却新增的一入换热器,以达到降低入口合成气温度的作用。本文还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整个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所得到的模型不但可以用于本文中所述的年产24万吨合成氨工艺,还可以用于其他产量的合成氨生产工艺模拟,为企业日后的升级改造流程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在每级压缩机级间加装一个换热器(共计9个级间换热器),用冷却合成气以后所得到的95℃脱盐水驱动新增加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所制得的8℃的冰水冷却压缩机初级入口气体。2.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改进前后的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分析计算得到改进后流程可利用的余热总量,以及流程中各个模块的具体参数。3.完成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结合三洋溴化锂制冷机设备一览表选用了三洋LCC-61D型低温水大温差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达到将余热全部利用的目的。4.针对新流程完成压缩机初级气体入口处换热器的设计,得到了切实可行的设计结果。5.确定了改进后方案的工作范围,最佳工况等参数。6.对新流程进行能效分析和经济性分析,从冷却水节约量、生产效率提升收益、新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原有流程相比新流程节水约80kg/s,吨氨降耗115k Wh,得出新流程的投资回收周期约为7.5个月。

孔浩源[4](2012)在《往复式压缩机活塞杆断裂失效分析及疲劳寿命估算》文中认为大型往复式压缩机作为过程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过程工业生产,而活塞杆的早期疲劳断裂是活塞式压缩机运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通过对活塞杆疲劳断裂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活塞杆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是本文作者的主要研究目标。本课题以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中化平原化工有限公司、阳煤集团淄博齐鲁第一化肥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峄山化工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所达成协议为依托,以华鲁恒升提供的6M32型压缩机断裂的3根活塞杆为主要研究材料,进行了活塞杆断口宏观观测、微观断口扫描电镜观测、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化学成分测试、断裂位置尺寸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等实验工作,分析了活塞杆疲劳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根据压缩机结构及实际运行参数,进行了活塞杆受力计算及断裂部位应力计算。考虑活塞杆工况、材质等的影响,筛选了基于活塞杆无损或微损检测的寿命预测模型,对其寿命进行了估算,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估算寿命与实际运行寿命的差值。分析发现活塞杆疲劳裂纹主要在第二相组织或夹杂物位置萌生,名义应力法较适用于活塞杆疲劳寿命估算,载荷类型、平均应力、材料性能、金相组织、材料内部缺陷、缺口、尺寸效应、热处理及表面状态等对活塞杆疲劳寿命均有较大影响,Miner线性疲劳损伤理论及修正的Miner法则适用于活塞杆疲劳寿命估算。试验结果表明活塞杆疲劳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材料的力学性能低于标准规定值;活塞杆断裂部位位于轴肩应力集中处,应力集中程度较大,降低了其疲劳寿命;在断裂处的应力集中与循环载荷的共同作用下材料发生疲劳损伤,逐渐产生疲劳裂纹导致疲劳破坏。活塞杆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对其疲劳寿命均有影响,表面硬化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疲劳寿命,而表面粗糙度越小,疲劳性能越好。活塞杆常用材料42CrMo与38CrMoAl的抗拉强度与其布氏硬度的比值在3.4左右,工程中可根据表面硬度值估算活塞杆抗拉强度甚至其疲劳寿命。分析发现在不同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中,控制疲劳寿命估算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各方法对平均应力Re、应力幅ΔR/2、应力集中系数Kt、尺寸系数ε及表面系数β等的处理方式。在所选寿命的估算模型估算所得的寿命与实际运行寿命比较后得出,当使用基于Basquin公式的疲劳强度指数修正方法,其中系数采用四点法确定时,所估算结果与实际寿命最相近。

罗建烘,杨明鸿[5](2008)在《合成氨运转设备节能技术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邹正文,史晓燕,李桂兰[6](2005)在《活塞式氮氢气压缩机取消高压段平衡缸的原理与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L3 3-17/320型氮氢气压缩机为例,分析和推证了取消压缩机高压段平衡缸的原理及应用。

杨兴全[7](2003)在《L3.3-17/320压缩机超压的技术改造及技术经济评价》文中提出L3.3-17/320压缩机是天然气间歇转化制合成氨的核心设备。该机型的最大优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缺点是打气量小、能耗高、运行不平衡。 由于六、七级高压段压力较高,且受当时填料密封技术的限制,六、七级原设计采用直径为φ82和φ48两级活塞压缩,在其中间设一平衡腔缓冲六、七段泄漏气体对运动部件产生的不平衡力,泄漏气体通过“七回三”回气管导回压缩机三段。导回气体由于压力远高于三段压力(1.4MPa左右),故一方面使压缩机的三至六段出口压力偏高而处于超压状态,导致管路振动剧烈,安全阀常跳闸泄漏,维修工作量大,既增大安全隐患又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超压引起电机电流长期偏高,使能耗增高,甚至烧毁电机。因此,必须对六、七段结构进行技改以克服以上缺陷。 本文针对上述超压问题,通过方案Ⅰ、Ⅱ的对比(方案Ⅰ:逐级扩缸降压,方案Ⅱ:彻底改造六、七段结构降压),选择了方案Ⅱ。并采用了沈阳压缩机研究所的相关技术,结合我厂实际情况,投资26万元对六、七段缸体进行了重新设计,对活塞组件、填料函和其它部件进行了重新选择,取消了平衡腔和“七回三”回气管。 技改后两年来,压缩机运行情况良好,并达到了以下目的: 从技术指标分析,彻底解决了超压问题。分别使压缩机三至六段出口压力下降了25%、28.5%、6.5%、17%。五台机组电机电流最大下降值为110A,最小为50A,极大地延长了电机寿命。 从经济指标分析,能耗下降幅度大,年均节约电费52万元左右。配件消耗年均下降1.4万元,维修成本年均降低5万元以上,实现了技改后六个月收回投资的预定目标。 从安全角度分析,超压问题的解决杜绝了众多压力容器和设备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为本厂所处文化区的两万余名师生提供了安全保障,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本项目的成功技改方案已在全川及重庆地区二十余家企业中推广和运用,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周淼[8](2000)在《L3.3-17/320型氮氢压缩机改造》文中研究指明

齐家光,陈积伟[9](1995)在《因地制宜改善和改进L型压缩机运行性能》文中研究表明 众所周知,压缩机在化肥生产中耗电相当大,其功率消耗占整个合成氨生产中动力消耗的70%以上。因此,使用好压缩机,特别是L3.3—17/320氮氢压缩机(以下简称L2型机),提高其生产效率,增产节电至关重要。四

陈晓[10](1995)在《改氮氢压缩机为清洗气压缩机》文中研究指明 我公司一套40kt联碱生产装置,经不断挖潜改造,现有年生产能力已达50kt,但由于压缩工序(抽脱碳气、炉气和清洗气)能力已饱和,限制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如购置一台新的压缩机,需20余万元,因此我们利用一台闲置的L3.3-17/320氮氢压缩机(双L型结构)改制成两台L型压缩机专抽清洗气,现有的4台L5.5-40/4二氧化碳压缩机用来抽脱碳气和炉气,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二、L3.3-17/320型氮氢压缩机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3.3-17/320型氮氢压缩机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原理与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往复压缩机气量节能调控技术研究现状
        1.2.1 变流量工况下气阀动力学和压缩腔热力学循环特性的研究进展
        1.2.2 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1.2.3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系统设计和关键参数优化匹配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3.1 适合于中高转速往复压缩机的流量无级调控方法
        1.3.2 变流量复杂工况下的压缩机热力循环特性研究
        1.3.3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系统设计
    1.4 本文主要学术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变流量工况下压缩机热力循环特性研究
    2.1 部分压缩行程回流气量节能调节原理
    2.2 部分压缩行程回流压缩机热力循环模型
        2.2.1 气缸容积与活塞位移关系式
        2.2.2 部分压缩行程回流压缩机热力循环模型的建立
    2.3 部分压缩行程回流进排气阀动力学模型
        2.3.1 部分压缩行程回流工况气阀运动微分方程
        2.3.2 气阀有效通流面积
    2.4 部分压缩行程回流变流量调节的压缩腔热力循环特性分析
        2.4.1 部分压缩行程回流工况各阶段微分方程
        2.4.2 各阶段微分方程求解流程
        2.4.3 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2.4.4 变流量调节的压缩腔热力循环特性分析
    2.5 变负荷工况下多级压缩机缓冲腔充放气模型
        2.5.1 中间级缓冲腔内气体状态方程
        2.5.2 末级缓冲腔内气体状态方程
        2.5.3 多级往复式压缩机的压力动态特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往复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与控制方法研究
    3.1 基于多周期回流过程优化组合的气量无级调节方法
        3.1.1 单周期均匀负荷回流调节方法
        3.1.2 双周期差别负荷回流调节方法
        3.1.3 多周期可调占空比回流调节方法
        3.1.4 多列往复压缩机各活塞外止点相位计算
    3.2 基于进气阀通流面积动态自适应调整的气量调节方法
    3.3 全周期恒定力值加载调节方法
    3.4 多级压缩机压力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系统样机设计
    4.1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系统样机总体设计
        4.1.1.系统样机的组成
        4.1.2.执行机构与电液驱动元件分离式构型设计
    4.2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执行机构结构设计
        4.2.1.执行油缸标准化结构设计
        4.2.2.执行油缸与进气阀卸荷器压叉的安装
    4.3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液压单元组成
        4.3.1 流量无级调控液压单元设计原理和技术指标
        4.3.2 流量无级调控系统液压单元参数计算
        4.3.3 流量无级调控液压单元结构组成
    4.4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系统样机控制元件设计
        4.4.1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系统控制硬件架构设计
        4.4.2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原理样机实验研究与验证
    5.1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系统原理样机试制
    5.2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实验测试平台
    5.3 单周期均匀负荷回流调节实验
    5.4 非全部进气阀回流调节气量实验分析
    5.5 压缩机各级压力自动调节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系统关键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6.1 流量无级调控系统性能要求及关键参数
    6.2 执行机构关键参数对调控精度和气阀性能的影响分析和优化
        6.2.1 执行机构顶出力的影响分析
        6.2.2 执行机构顶出位移的影响分析
        6.2.3 执行机构顶出相位优化选择
        6.2.4 执行机构撤回速度优化设计
        6.2.5 执行机构装配误差的影响分析
    6.3 流量调节进气阀优化设计
        6.3.1 进气阀卸荷压叉复位弹簧优化设计
        6.3.2 进气阀最大升程的优化设计
        6.3.3 进气阀弹簧的优化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技术应用研究
    7.1 工业应用实例一: 某石化空分车间2D型氮压机
        7.1.1 机组结构及工艺条件
        7.1.2 针对2DW型氮压机的变流量无级调控方案
        7.1.3 流量无级调控效果讨论
    7.2 工业应用实例二: 某化肥公司4M压缩机
        7.2.1 机组结构及工艺条件
        7.2.2 针对4M16型压缩机的进气阀通流面积动态自适应调整流量无级调控方案
        7.2.3 流量无级调控效果讨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录
附件

(2)取消优惠电价后对传统流程氮肥企业的影响与节电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取消优惠电价后对传统流程氮肥企业的影响
    1.1 电力成本在吨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
    1.2 不同程度的影响
2 主要节电技术措施
    2.1 从压缩系统下功夫
    2.2 采用先进节能工艺技术
        2.2.1 新型高效变换气脱硫塔技术
        2.2.2 等温变换工艺技术
        2.2.3 低能耗变压吸附 (PSA) 脱碳工艺技术
        2.2.4 醇烃化或醇烷化精制工艺技术
        2.2.5 低压氨合成工艺技术
    2.3 采用热功、热电制冷联产节电技术
    2.4 机泵电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
    2.5 高效蒸发冷凝 (冷却) 器节电、节水技术
    2.6 系统优化节电技术
3 关注电力体制改革, 争取合理用电价格

(3)压缩机级间余热回收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合成氨生产及节能现状
        1.2.1 合成氨的发展概况
        1.2.2 合成氨的研究现状
    1.3 压缩工段余热利用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方案设计
    2.1 原有方案介绍与分析
    2.2 新方案的设计
3 数值模拟研究
    3.1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3.1.1 单元模型的选择
        3.1.2 物性方法的选择
    3.2 多级压缩流程的数值模拟
        3.2.1“一入换热器”的模拟
        3.2.2 多级压缩模拟流程的建立
        3.2.3 原有方案的模拟与对比验证
        3.2.4 多级压缩的模拟计算结果
    3.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数值模拟
        3.3.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组成
        3.3.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模型的分步建立
        3.3.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总体运行参数
        3.3.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选型
    3.4 新方案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3.4.1 操作范围的选取
        3.4.2 最佳工况的确定
        3.4.3 模型的推广应用
4 一入换热器设计
    4.1 换热器的工艺计算
        4.1.1 物性参数
        4.1.2 工艺计算
        4.1.3 传热面积计算
    4.2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4.2.1 筒体设计
        4.2.2 导流筒设计
        4.2.3 管箱设计
        4.2.4 封头设计
        4.2.5 接管设计
        4.2.6 管箱法兰和垫片的选择
    4.3 数值模拟结果与设计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
5 改进后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5.1 节能效果分析
        5.1.1 原工况模拟计算结果
        5.1.2 新工况节能效果分析
    5.2 经济性分析
        5.2.1 冷却脱盐水用量及成本
        5.2.2 压缩机效率提高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5.2.3 新增设备成本
        5.2.4 新增设备运行成本
        5.2.5 费用汇总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往复式压缩机活塞杆断裂失效分析及疲劳寿命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疲劳研究现状
        1.2.1 疲劳裂纹萌生
        1.2.2 疲劳短裂纹
        1.2.3 疲劳裂纹扩展
        1.2.4 影响疲劳失效的因素
        1.2.5 疲劳寿命估算
    1.3 活塞杆的疲劳失效
        1.3.1 活塞杆失效案例
        1.3.2 活塞杆疲劳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适于活塞杆疲劳的基本理论
    2.1 活塞杆疲劳机理
        2.1.1 活塞杆裂纹萌生机理
        2.1.2 活塞杆疲劳裂纹扩展机理
    2.2 活塞杆疲劳分析方法
    2.3 影响活塞杆疲劳寿命的因素
        2.3.1 应力集中的影响
        2.3.2 尺寸的影响
        2.3.3 表面状态的影响
        2.3.4 载荷频率的影响
        2.3.5 热处理的影响
        2.3.6 材料性能的影响
        2.3.7 平均应力的影响
        2.3.8 载荷类型的影响
    2.4 疲劳损伤理论
        2.4.1 Miner法则
        2.4.2 修正的Miner法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断裂活塞杆的失效分析
    3.1 试样来源
    3.2 试验方案
    3.3 试验准备
        3.3.1 试验取样方法
        3.3.2 试验观测方法
    3.4 试验及结果分析
        3.4.1 宏观断口分析
        3.4.2 微观扫描电镜断口分析
        3.4.3 材料性能试验
        3.4.4 材料硬度试验
        3.4.5 材料化学成分试验
        3.4.6 材料断裂处尺寸测量试验
        3.4.7 材料表面粗糙度测量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活塞杆工作载荷谱及危险部位应力
    4.1 压缩机结构及参数
    4.2 6M32压缩机四段活塞杆载荷计算
        4.2.1 气体作用力计算
        4.2.2 往复惯性力计算
    4.3 活塞杆的危险部位
    4.4 6M32压缩机四段活塞杆危险部位的最大应力计算
        4.4.1 未考虑应力集中时的最大应力
        4.4.2 考虑应力集中时的最大应力
        4.4.3 有限元分析
    4.5 载荷谱
        4.5.1 运行记录分析
        4.5.2 载荷谱处理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活塞杆的疲劳寿命估算
    5.1 寿命估算模型和方法
        5.1.1 材料P-S-N曲线
        5.1.2 材料Basquin公式
        5.1.3 对Basquin公式的平均应力指数函数修正
        5.1.4 对Basquin公式的疲劳强度指数修正
    5.2 不同估算方法的估算结果
        5.2.1 依照材料P-S-N曲线估算疲劳寿命
        5.2.2 依照Basquin公式估算疲劳寿命
        5.2.3 对Basquin公式的平均应力指数函数修正估算疲劳寿命
        5.2.4 对Basquin公式的疲劳强度指数修正估算疲劳寿命
        5.2.5 考虑载荷谱作用下P-S-N曲线估算活塞杆损伤度及寿命
    5.3 不同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3.1 不同估算方法所得寿命比较
        5.3.2 材料强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5.3.3 不同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3.4 基于Miner法则及修正Miner法则的寿命对比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及评阅答辩情况表

(5)合成氨运转设备节能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节电技术
    1.1 运转设备优化配置
    1.2 应用变频器节电
    1.3 内馈斩波调速
    1.4 无功功率补偿的节能
        (1) 电网并联电力电容器。
        (2) 调相机。
        (3) 同步电动机的进相运行方式。
        (4) 电缆与高压架空线路。
2 新型机泵节能技术
    2.1 铜洗高压铜液能量回收差压泵技术
    2.2 新型节能风机
3 压缩机节能技术
    3.1 汽轮机驱动压缩机
    3.2 提高机械效率, 减少摩擦功率损耗
        (1) 机组大型化。
        (2) 减少曲柄销与主轴颈摩擦面。
    3.3 保证机组无故障运行, 提高气阀运行寿命
    3.4 不同压缩机机型并机使用的匹配问题
    3.5 合理的润滑节能
    3.6 提高一进压力和降低一进温度, 提高单机出力、降低单耗
    3.7 提高段间冷却与分离设备效率

(6)活塞式氮氢气压缩机取消高压段平衡缸的原理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平衡缸原理及存在问题
3 取消平衡缸的节能原理
    (1) 泄漏量。
    (2) 压缩过程。以Ⅶ级压缩过程为例, 分析内泄漏路径如图4所示。
4 技术改造的结构方案
    4.1 关于活塞力平衡计算
    4.2 关于泄漏系数的计算
    4.3 排气量的校核
5 结论

(7)L3.3-17/320压缩机超压的技术改造及技术经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天然气间歇转化制合成氨的工艺路线简介
        1.1.1 脱硫
        1.1.2 天然气间歇转化造气
        1.1.3 一氧化碳的变换
        1.1.4 碳化
        1.1.5 压缩
        1.1.6 氨的合成
    1.2 往复式压缩机概述
        1.2.1 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1.2.2 往复式压缩机特点及适用范围
        1.2.3 往复式压缩机的分类及特性
        1.2.4 往复式压缩机的发展方向
    1.3 密封技术概述
        1.3.1 泄漏与密封
        1.3.2 用于密封的聚四氟乙烯材料
第二章 L_(3.3-17/320)压缩机工况和超压分析
    2.1 L_(3.3-17/320)压缩机的工况
        2.1.1 L_(3.3-17/320)压缩机相关技术参数
        2.1.2 L型压缩机的汽缸分布图
        2.1.3 L型压缩机的工艺流程图
        2.1.4 L型压缩机高压段原设计存在平衡腔和“七回三”的原因
    2.2 L_(3.3-17/320)运行中的超压和其它问题
    2.3 小结
第三章 L_(3.3-17/320)超压的技改方案对比评价
    3.1 技术改造方案Ⅰ的评价
        3.1.1 投资概算
        3.1.2 收益概算
        3.1.3 静、动态投资回收期概算
    3.2 技术改造方案Ⅱ的评价
        3.2.1 投资概算
        3.2.2 收益概算
        3.2.3 静、动态投资回收期概算
    3.3 小结
第四章 技改方案Ⅱ的实施
    4.1 六、七段缸体改造设计和制造
        4.1.1 气缸的材质选择
        4.1.2 气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4.1.3 气缸的基本技术要求
        4.1.4 缸体加工方法
    4.2 活塞组件的选型计算和材质
        4.2.1 活塞
        4.2.2 活塞杆
        4.2.3 活塞环
    4.3 填料函密封的改造设计和制造
        4.3.1 填料密封的基本要求
        4.3.2 填料密封的结构
        4.3.3 密封圈的尺寸与加工要求
        4.3.4 密封圈盒数
        4.3.5 填料的冷却
        4.3.6 填料函材料的选择
        4.3.7 填料的加工技术要求
    4.4 六、七段气阀的选型
        4.4.1 概述
        4.4.2 气阀的结构型式
    4.5 润滑注油泵的选型
    4.6 小结
第五章 技改方案Ⅱ实施的技术指标比较
    5.1 压缩机超压问题的解决
    5.2 压缩机的电机电流
    5.3 节能降耗
    5.4 技改后其它指标
第六章 技改投资效益分析
    6.1 技改项目投资
    6.2 投资收益分析
    6.3 技改投资回收期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L_(3.3-17/320)压缩机技改的工程应用和推广情况
    7.3 进一步技改的可能性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四、L3.3-17/320型氮氢压缩机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往复压缩机流量无级调控原理与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王瑶.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2]取消优惠电价后对传统流程氮肥企业的影响与节电技术措施[J]. 於子方,郑伟中. 小氮肥, 2016(01)
  • [3]压缩机级间余热回收利用研究[D]. 毛文睿. 郑州大学, 2015(01)
  • [4]往复式压缩机活塞杆断裂失效分析及疲劳寿命估算[D]. 孔浩源. 山东大学, 2012(02)
  • [5]合成氨运转设备节能技术应用[J]. 罗建烘,杨明鸿. 小氮肥, 2008(11)
  • [6]活塞式氮氢气压缩机取消高压段平衡缸的原理与计算[J]. 邹正文,史晓燕,李桂兰. 压缩机技术, 2005(02)
  • [7]L3.3-17/320压缩机超压的技术改造及技术经济评价[D]. 杨兴全. 四川大学, 2003(02)
  • [8]L3.3-17/320型氮氢压缩机改造[J]. 周淼. 河南化工, 2000(01)
  • [9]因地制宜改善和改进L型压缩机运行性能[J]. 齐家光,陈积伟. 小氮肥设计技术, 1995(03)
  • [10]改氮氢压缩机为清洗气压缩机[J]. 陈晓. 设备管理与维修, 1995(03)

标签:;  ;  ;  ;  ;  

L3.3-17/320氮氢压缩机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