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网络继任解决方案

下一代网络继任解决方案

一、下一代网络Succession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Sasipha Chansriniyom[1](2019)在《家族企业发展战略与传承机制的研究 ——以正大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家族企业的普遍存在,传承问题始终引起公众的关注。家族企业的成功传承及持续发展不仅能为家族争光,还能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贡献。虽然许多研究已表明,发展战略和传承机制是家族企业不可忽略的重要计划,但实际上很多家族企业忽略了两种计划的重要性,或在实施过程中管理得不适当而失败。因此,如何让家族企业下一代顺利接班,并保持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泰国正大集团为例,在现象驱动型案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探从案例中出现的发展战略与传承机制关系的现象,揭示其传承成功的秘诀以及发展新知识,研究了家族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与传承机制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为了打破富不过三代的谚语,突破发展瓶颈,家族企业必须不断对内外条件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先制定长期的发展方向,不断实施战略转型及发展创新。然后,再根据此战略制定传承机制,包括传承原则、接班人的选拔,培养计划及传承过程,以取得良好传承结果,并保持健康发展。因此,家族企业必须保持好企业战略与家族传承之间关系的平衡,两者需要匹配协调、共同发展。此外,研究成果对家族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传承机制的关系及未来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余向前[2](2015)在《家族企业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及其对企业传承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族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历久而弥新,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中国,随着创业企业家年龄的增长和创新技术的涌现,家族企业正迎来最关键的第一次“交接班时刻”——代际传承。据研究发现,我国的家族企业已经进入代际传承的高峰,然而无论中外企业实践和科研成果都显示,家族企业代际间成功延续的往往是少数,所以代际传承已经成为家族企业成长中面临的首要挑战。已往家族企业传承研究领域一直将重点聚焦在基于企业资源观的权力传递上,遗憾的是至今难以有效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随着企业知识观在家族企业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嵌入到企业家身上的隐性知识是一笔战略性资产,在家族企业比起非家族企业更能够有效在代际间转移,据此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作为企业“家族性”部分的企业家隐性知识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发挥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识别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的内涵及其影响对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具有特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企业实践和理论前沿动态的追踪,本研究主要探究基于中国家族企业的情景下,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对家族企业传承影响的机理,试图提出企业家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来改善家族企业成功传承结果,以及企业家交接班意愿的中介效应。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在探索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中,识别的隐性知识特别是企业家隐性知识内涵的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为主,较少涉及定量的统计分析。而且在有限的实证研究中学者借鉴或引用测量量表的时候,没有对知识转移与隐性知识转移进行明确区分,所以导致早期研究隐性知识与知识的测量量表常常会混淆使用。所以真正意义上适合家族企业这种特殊组织的企业家隐性知识测量量表亟待开发。所以通过对21位企业家深度访谈和谈话数据收集,运用扎根理论对数据编码获取“企业家意识”、“企业家精神”、“个体社会网络”是家族企业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的三个主范畴,然后通过EFA、CFA和信效度实证检验构建了家族企业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测量量表。在对量表题项的解释性判断上,采用因子分析降维获取三个公共因子,最终命名为“诚信好学”、“企业家精神”和“个体社会网络”维度。根据上述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测量,笔者分析了其对家族企业成功传承的影响机理。基于133位家族企业企业主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家诚信好学和个体社会网络要素的代际转移对家族企业成功传承具有非常显着地正向影响;企业家诚信好学的转移对两代企业家交接班意愿都具有显着地正向影响。当两代企业家交接班意愿同时发生作用时,在任企业家的交班意愿会极为显着地影响成功传承,同时在任企业家交班意愿对企业家的诚信好学要素和成功传承的关系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从而推动家族企业“家业长青”。本研究的创新体现在:在家族企业传承研究中关注实质性影响因素——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首次量化家族企业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内涵,实证确认了家族企业传承研究内在实质;首次基于实证研究分析了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对家族企业成功传承影响的机理。从现实的角度,本研究为家族企业实现顺利传承提供了具体可操作性具体内容,为地方政府行政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本研究也仅仅是对几个关键问题作出了初步的探究,未来的研究需要从多层面去完善隐性知识转移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影响的理论体系。其中对个体到组织层面、组织到组织层面、组织到个体层面等隐性知识转移的识别、积累以及不同的路径分析和比较研究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窦军生[3](2008)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企业家默会知识和关系网络的传承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古老的企业组织形式,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地都大量存在和发展着,并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它们的持续成长却面临着代际传承的严峻挑战。据估计,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够延续到第二代,能够将接力棒顺利传到第三代家族成员手中的仅为10-15%。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创业的第一代企业家普遍到了退休的节骨眼上,全国性的家族企业“接班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如何实现这些家族企业的顺畅传承,进而推动它们的持续成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课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虽日渐活跃,但仍明显落后于家族企业的传承实践。在此背景下,笔者选择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作为本研究的核心议题。通过对国内外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研究脉络的梳理和前沿动态的追踪,笔者认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是指一系列要素在代际间的传递或转移。除人们日常关注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外,企业家默会知识和关系网络等也可能是需要传承的重要要素。可是,目前这些要素的体系还不够明确,不同要素间的相对重要性也尚未厘清,各要素在代际间传递或转移的过程机理更是没有得到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研究提升过程中的瓶颈性问题。为此,本研究分别在第三至第五章中,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尝试性的回答。第三章对企业家个体层面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要素进行了系统识别。通过对41则媒体报道资料的结构化分析和对来自60家面临传承问题的家族企业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企业家默会知识、企业家关系网络和企业家精神是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企业家个体层面需要传承的三大类要素,且企业家默会知识和企业家关系网络较企业家精神在传承中显得更为重要。在对三类要素内部诸成分相对重要性的判断上,企业家和企业家子女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具体来讲,在企业家默会知识方面,企业家子女较为看重诀窍知识,尤其是管理经验类知识,而企业家对诀窍知识和心智模式重要性的判断则较为平衡。在企业家关系网络方面,企业家对其关系网络重要性的判断明显高于企业家子女,但他们都认为外部关系网络要比内部关系网络更需要传承。在企业家精神的诸维度中,企业家和企业家子女较为看重的是敬业精神和开拓精神,其它维度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第四章重点研究了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在对知识管理领域关于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家族企业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家族关系对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的影响。现有研究认为,家族关系可以从家族凝聚力和家族适应性两个维度进行刻画,而企业家默会知识的代际转移则可以从获取知识所有权和对知识的承诺两个维度进行测量。在本研究中,对一手经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家族凝聚力可以细分为家族亲密度和家族集体倾向两个子维度,获取知识所有权可以细分为诀窍知识获取和心智模式领悟两个子维度,而对知识的承诺则可以细分为诀窍知识承诺和心智模式承诺两个子维度。对来自中国96家样本企业经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家族亲密度对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的四个维度都具有显着或非常显着的正向影响,家族适应性仅对心智模式领悟维度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家族集体倾向对四个维度的影响均不显着。此外,对中介变量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任者-继承人关系对家族亲密度和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之诀窍知识获取维度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对家族亲密度和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之诀窍知识承诺维度存在不完全中介效应;家族成员的个人角色认同对家族亲密度和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之心智模式领悟维度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对家族适应性和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之心智模式领悟维度也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第五章着重对企业家关系网络代际传承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在对13家处于不同传承阶段的家族企业的创始人和/或继承人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借鉴内容分析法的基本分析流程,笔者同另外两位编码员一起对访谈资料进行了结构化分析。主要研究发现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首先,企业家关系网络的代际传承具有过程性、引导性、不完全复制性、重构性等四大特征。其次,在企业创始人和继承人看来,最需要传承的外部关系网络节点是政府,接下来是客户、银行和供应商,最需要传承的内部关系网络节点主要是由包括创业元老在内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再次,对“自然”传承的家族企业而言,企业家关系网络的代际传承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传授关系理念,做好传承准备;梳理网络结构,明确节点关系;引入父辈圈子,传递交接信号;父辈逐步淡出,节点代际过渡;拓展关系节点,重组网络结构。最后,从总体上看,企业家关系网络的代际传承过程遵循着“先内后外,逐步推进”的规律。在内部关系的代际传承过程中,家族企业通常会让继承人从自己的优势点或易出成绩的点切入,尽快做出成绩,靠成绩赢得大家的认同和接受;在外部关系的代际传承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从偏重“经济”的商业关系(比如供应商和客户等)着手,逐步向偏重“人情”的社会关系(最为典型的当属政府)推进。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系统识别了企业家个体层面的代际传承要素。识别家族企业成功传承的影响因素,进而促进它们的顺畅传承,是该领域理论研究的首要目标。要想实现该目标,首先必须对传承的结果作出科学的评价。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意味着一系列要素在代际间的传递或转移,因而对传承结果的评价也应该从多个角度针对不同的要素分别展开。但是,现有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将管理权和所有权的代际延续“锚定”为家族企业成功传承的结果表征的前提下进行的。由于缺乏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要素的系统认识,研究成果还显得比较零散,不同研究之间的可比性和继承性不高。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以传承的主要当事人(创始人和继承人)为核心,系统识别了企业家个体层面的代际传承要素,有助于提高研究者们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现象的全面认识,提升研究的系统性和成果的继承性,并有助于该领域研究从“组织”向“个体”的延伸与深化。(2)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家族关系对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的影响机理。企业家所拥有的默会知识是家族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能否实现这些知识的代际转移,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成败至关重要。可是,当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主要还是关注了物质资本,对知识资本的研究明显不足。本研究在识别出企业家默会知识所需传承成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家族关系对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的影响机理,丰富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理论视角。同时,本研究对家族关系、家族成员对企业的承诺、家族成员的个人角色认同等家族企业领域特有变量的深入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族企业研究“借用”其他领域理论框架的局限性,有利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知识积累,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从“背景”走向“内容”。(3)通过案例研究剖析了企业家关系网络的代际传承过程。企业家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已获得共识,但是西方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较多的关注网络的内容和结构、结网过程、以及社会网络的前因和后果;而有关华人社会网络和“关系”的研究则主要沿着关系网和关系的分类与解释系统两个方向展开。目前,关于企业家关系网络和“关系”传承过程及路径的研究几乎还是一个“盲点”。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和“关系”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13家面临传承问题的中国家族企业为对象,通过案例研究对企业家关系网络代际传承的内涵及特征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识别了需要传承的关系网络节点,分析了它们在代际间传承的过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企业家关系网络代际传承“质”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从“事件观”向“过程观”演进的实质性进展。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在国内还比较年轻,本文也仅仅是对其中几个相对比较重要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未来研究还需要从多方面去提升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完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体系。其中,对组织层面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要素的识别、对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对不同要素代际传承实现方式或途径的归纳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研究议题。

秦长征[4](2008)在《济南网通北电NGN系统的调测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下一代网络)代表了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是当前电信界和计算机界共同的研究热点。随着移动通信对固定电话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及IP业务的分流,固网运营商在热切盼望移动业务牌照的同时对下一代网络抱以巨大的希望。在山东网通的统一组织调度下,济南网通从2004年开始基于加拿大北电网络公司(NORTEL NETWORKS)产品SUCCESSION搭建NGN商用试验网络并进行了多次调测优化,小规模投入试商用。济南网通现有网络比较复杂,有西门子朗讯华为阿尔卡特(含PHS)等四种交换机、华为智能网、两个悦铃平台,还有神思公话及会议电话等平台,在测试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本文作者参加了调测优化全过程,针对目前业务情况提出了部分新业务的实现方案,汇总并分析解决了SUCCESSION测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一些技术难点会同北电公司及华为朗讯等其他设备提供商提出了改进措施,为试商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试商用过程中,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新业务的实现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将现有网络演变成下一代网络并非一日之工,而原有的网络与新网络并存需相当长的时间。由于NGN刚刚起步,国内外还没有大规模的组网和运营经验,并且NGN自身还存在不少技术方面及非技术方面的问题,如全面的QoS解决方案和网络安全问题,并且同现有网络设备之间的配合兼容也存在不少问题。但NGN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必定能亲身感受到下一代网络带来的全新感受,让沟通更加轻松。本论文选题和工作是在结合本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

王永东[5](2007)在《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到今天,代际传承已经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与现实人们对代际传承关注相比,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国内关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国外文献也主要集中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过程和环节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尽管有很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各国市场环境不同,家族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家族文化传统不同,所以对于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研究来说针对性明显不足。能够结合中国的家族传统和企业理论的新成果,在剖析家族企业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家族企业子承父业模式的利弊得失的研究,则更是少见。本研究将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中的“嵌入性”概念引入家族企业研究中,并用其来解释家族企业成长中的代际传承问题。以往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中表现突出的是系统论和契约论。系统论以盖尔西克的三环理论为代表,强调家族和企业是两个不相同的系统,有各自的规则,家族企业成员每个人的身上都可能聚焦了家族成员、所有者、经营者三种身份,因此家族企业经营和发展中具有一般企业所不具有的复杂性;契约论的观点强调家族企业是企业契约和家族关系契约的复合组织,家族关系契约对正式的企业契约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但系统论和契约论都无法解释家族和企业是如何“复合”或家族是如何影响企业的。而本文的企业契约嵌入家族关系网络恰恰对于解释这一难题有帮助,并且在解释控制权代际传承中,更是显示出这一理论的有力性。从这一点来说,本研究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意义。企业契约嵌入家族关系网络使家族企业具有嵌入性特征。结合企业的契约理论我们可以把家族企业的主旨概括为:(1)企业的契约性;(2)契约的不完备性(或不完全性);(3)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权的重要性(张维迎,1996)和企业控制权契约的嵌入性。嵌入家族关系网络的企业控制权配置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家族非正式约束可以用来解决家族权利、责任、利益的分配问题,克服控制权授权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企业控制权契约的嵌入程度还可以影响控制权交易成本。家族企业发展中必然伴随着资本的社会化和知识的专业化,必然面临成长和控制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企业控制权的配置的变化我们区分了四种组织形式:古典家族企业、准古典家族企业,准现代家族企业,现代家族企业。每一个家族企业的家长都会出于天性想要把权力传给下一代,家族企业永续经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危机。在选择职业经理人还是家族继承人的问题上,继承人的能力强弱和职业经理人是否值得信任是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我们构建了一个矩阵,形成四种代际传承的模式:控制权世袭、控制权分享、保留剩余控制权、退出/收获。中国家族企业选择代际传承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强有力的职业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家族企业规模偏小,主要依靠内源融资等因素缩小了我国家族企业控制权转移的可能选择范围。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子承父业”模式最为妥当,因此这种模式在家族企业中已经相当普遍。子承父业的控制权世袭模式是将管理权和股权的大部分传承给创业者子女,下一代继承人完全掌握企业的控制权。家族企图用子承父业的模式来解决控制权转移所面临的企业周期和企业家生命周期的双重问题。从企业制度角度来说,只有现代公司制度才能保证企业永续成长,代际传承(子承父业)如果并不伴随企业控制权配置组织形态的变化,可能错过了企业控制权变革的最佳时机,即便是维持家族控制都将会艰难,更不用说发展了。本文对代际传承的利弊得失的分析是以短期和长期成本—收益方式进行的。从短期来看,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也是有成本和收益的区别,但总体来说,短期内,代际传承模式的选择还是收益远大于成本,因此我们在这里将专注于分析代际传承的短期收益和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成本。在收益方面,我们认为代际传承可以维持家族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预期,减少家族企业继任过程中带来的震荡。其次代际传承可以获取企业控制权的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通过控制权增长方式的创新,利用交叉持股和金字塔持股可以获取控制权收益;家族管理的间接定价机制必须有家族关系网络的存在,代际传承可以通过维持网络来维持这样一种定价机制。代际传承可以在家族企业创始人和下一代的控制权的更替中完成知识结构的衔接,同时转变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在成本方面,我们认为代际传承可以避免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成本,引入职业经理人需要对经理人监督约束,进行治理结构调整,提供激励性报酬,而维持代际传承则可以节约这一成本。短期内,由于家族企业规模比较小,引入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化分工的收益不明显,而不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和企业内正式制度的欠缺,使企业支付的激励约束成本却很高,收益无法弥补成本。通过子承父业模式与其它几种模式的净收益比较,得出子承父业模式优于控制权分享模式,优于保留剩余控制权模式。长期来说,家族关系网络毕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它对人力资源、信息、资本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不足以维持一个大规模企业的发展。采用子承父业模式来转移控制权将只能获得有限的收益,增加长期成本。在收益方面,首先,内源融资模式限制了家族企业规模收益。家族控制使现代企业的有限责任的特点都很难发挥作用,股权无法分散化和多元化,企业的发展将面临资金短缺的限制,规模瓶颈难以突破。其次,家族关系网络限制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在成本方面,家族的利他主义能增加家族企业的代理成本。包括:家族控制引发的代理问题,利他主义引起的代理问题,还有家族管理模式增加管理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家长制集权化管理,差序式特殊信任,人情与面子至上的权力游戏等为特征管理模式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长期看,控制权分享模式将获得企业扩大后的规模收益和专业化分工的收益;并且能降低控制权的嵌入程度,减少家族内部的代理成本,因此,控制权分享模式的净收益大于子承父业模式。如果企业进一步发展,保留剩余控制权模式的制度优势将进一步体现,成为最佳选择。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难题:一是解决家族企业生存问题,即当前如何传承;二是解决家族企业持续发展问题,即将来如何变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其一,制定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计划。其二,培养和选拔下一代接班人。其三,解决代际传承中的家族内部冲突。其四,完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发挥家族理事会和企业董事会的作用,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其五,完成家族企业文化的转型。

郎为民,王逢东,靳焰,杨宗凯[6](2006)在《北电网络基于IMS的NGN解决方案》文中提出基于IMS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北电网络基于IMS的NGN解决方案的网络结构和核心部件,并对该方案的组网能力与业务应用进行了分析。

郎为民,王逢东,靳焰,杨宗凯[7](2005)在《北电网络公司的NGN解决方案》文中提出介绍了北电网络基于IMS的NGN解决方案的网络结构和核心部件,并对该方案的组网能力与业务应用进行了分析。

北电网络公司[8](2003)在《国内外运营商在NGN方面的试验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Contribut by Nortel Networks[9](2003)在《国内外运营商在NGN方面的试验与应用情况》文中研究指明

黄陈宏[10](2003)在《开启电信网络新时代》文中研究说明

二、下一代网络Succession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一代网络Succession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家族企业发展战略与传承机制的研究 ——以正大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家族企业发展战略
        2.1.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新业务S曲线
        2.1.2 家族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变
    2.2 家族企业传承机制
        2.2.1 传承前
        2.2.2 传承中
        2.2.3 传承后
    2.3 家族企业发展战略与传承机制
    2.4 以往研究总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分析单位与案例选择
    3.2 数据收集
    3.3 数据编码与变量
        3.3.1 数据编码
        3.3.2 变量测量
    3.4 研究信度与效度
    3.5 分析过程与方法
第四章 案例背景
    4.1 正大集团发展历程的概况与发展战略的转变
    4.2 正大集团代际传承及进程状况
第五章 案例分析结果
    5.1 单一化向相关多元化战略转型阶段
        5.1.1 第一代创业期间,制定的发展战略和传承机制
        5.1.2 第一代后期和第二代加入家业的初期,两代共同管理
    5.2 相关多元化战略向非相关多元化战略转型阶段
        5.2.1 第二代带动事业发展期间,为第三代制定发展计划和传承机制
        5.2.2 第三代加入家业初期,根据第二代制定的发展原则与战略做事
        5.2.3 传承后第三代的经营发展能力分析,良好的传承结果
    5.3 家族企业发展战略与传承机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2 研究结论与理论贡献
    6.3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2)家族企业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及其对企业传承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关键问题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内容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家庭企业
        2.1.2 企业家隐性知识
        2.1.3 代际传承
    2.2 家族企业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相关研究
        2.2.1 理论基础
        2.2.2 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的影响要素
        2.2.3 家庭企业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测量研究
    2.3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相关研究
        2.3.1 国外家庭企业代际传承研究进展
        2.3.2 国内家庭企业代际传承研究进展
    2.4 研究述评
        2.4.1 现有研究存在不足
        2.4.2 需要完善和开拓之处
第3章. 家族企业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测量
    3.1. 本章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选择
        3.1.2 资料来源及收集方式
        3.1.3 扎根案例企业特征
        3.1.4 扎根案例企业特征
    3.2. 范畴提炼和量构建
        3.2.1 初始编码
        3.2.2 聚焦编码
        3.2.3 轴心编码
        3.2.4 理论编码
        3.2.5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6 影响模型的阐释
    3.3. 测量量表检验
        3.3.1 内容效度检验与预测试
        3.3.2 数据对象选择
        3.3.3 数据收集与分布
        3.3.4 探索性因子分析
        3.3.5 验证性因子分析
        3.3.6 信效度检验
    3.4. 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与背景变量的方差分析
    3.5. 本章研究发现与讨论
第4章. 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对家族企业传承的影响
    4.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4.1.1 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与家族企业成功传承的主效应
        4.1.2 企业家交接班意愿的中介效应
    4.2. 数据收集与量表质量评估
        4.2.1 数据收集
        4.2.2 量表质量评估
        4.2.3 不同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4.3. 研究假设检验
        4.3.1 自变量与因变量约关系检验
        4.3.2 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的关系检验
        4.3.3 中介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检验
        4.3.4 多重中介效应检验
    4.4. 本章研究发现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5.2.1. 学术价值
        5.2.2. 实践意义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三章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2: 第四章调查问卷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和荣誉
致谢

(3)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企业家默会知识和关系网络的传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1.1.2 各种类型的民营企业都具有鲜明的家族制特征
        1.1.3 全国范围内的家族企业“接班时代”悄然到来
    1.2 问题提出
        1.2.1 家族企业持续成长过程中面临代际传承的严峻考验
        1.2.2 代际传承研究高温不减,但其过程机理仍莽荒待垦
        1.2.3 国内家族企业普遍蛰伏传承危机,本土化系统研究巫需提升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家族企业
        1.3.2 代际传承
        1.3.3 企业家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来源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2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研究的演进
    2.1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研究的缘起
        2.1.1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现实性与严峻性
        2.1.2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公众公司CEO继任的区别
    2.2 基于“事件观”视角的早期探索及其局限性
    2.3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模型的构建
        2.3.1 父子传承七阶段模型
        2.3.2 基于父子生命周期的四阶段传承模型
        2.3.3 四阶段角色调整模型
        2.3.4 所有权传承六阶段模型
        2.3.5 传承周期模型
        2.3.6 传承接力赛跑模型
    2.4 家族企业传承结果评价维度的演进
    2.5 家族企业成功传承影响因素的识别
        2.5.1 个体层面:在任者和继承人是关键
        2.5.2 人际层面:关系信任是核心
        2.5.3 组织层面:基础规则和组织机构是主体
        2.5.4 环境层面:行业和社会背景是重要约束
    2.6 国内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新进展
        2.6.1 文献评述与经验借鉴
        2.6.2 传承模式归纳与探讨
        2.6.3 继承人选择与胜任力
        2.6.4 传承的障碍及其克服
    2.7 本章小结
3 企业家个体层面的代际传承要素识别
    3.1 关键问题界说
    3.2 已有研究回顾
    3.3 本章研究设计
        3.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2 研究范围及抽样
        3.3.3 确定分析单元
    3.4 类目表的建构
        3.4.1 类目构建的两种方法
        3.4.2 初始类目体系
    3.5 编码过程及分析结果
        3.5.1 编码过程
        3.5.2 信度检验
        3.5.3 效度控制
        3.5.4 统计结果
    3.6 调查佐证研究
        3.6.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6.2 研究数据的收集
        3.6.3 数据分析结果
    3.7 本章研究发现及讨论
4 企业家默会知识代际转移的机理研究
    4.1 关键问题界说
    4.2 相关研究回顾
        4.2.1 家族关系对传承的影响研究
        4.2.2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4.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3.1 概念模型
        4.3.2 研究假设
    4.4 研究变量的测量
        4.4.1 自变量的测量
        4.4.2 中介变量的测量
        4.4.3 因变量的测量
        4.4.4 控制变量的测量
    4.5 数据收集与假设检验
        4.5.1 研究对象的选择
        4.5.2 数据收集与分布
        4.5.3 量表品质的评估
        4.5.4 研究假设的检验
    4.6 本章研究发现及讨论
5 企业家关系网络代际传承的过程研究
    5.1 关键问题界说
    5.2 相关研究回顾
        5.2.1 关于企业家关系网络重要性的研究
        5.2.2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企业传承研究
    5.3 本章研究设计
        5.3.1 研究方法选择
        5.3.2 资料来源及收集方式
        5.3.3 研究样本选择
    5.4 案例企业基本特征
    5.5 数据分析结果
        5.5.1 企业家关系网络代际传承的内涵界说
        5.5.2 企业家关系网络所需传承节点的识别
        5.5.3 企业家关系网络代际传承的过程分析
    5.6 本章研究发现及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意义
        6.2.1 学术价值
        6.2.2 实践意义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第三章研究之访谈提纲
    附录2:第三章研究之调查问卷
    附录3:第四章研究之调查问卷
    附录4:第五章研究之访谈提纲
    附录5:第五章研究之受访企业
    附录6: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济南网通北电NGN系统的调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
第1章 NGN概述
    1.1 NGN的概念
    1.2 NGN发展现状
        1.2.1 NGN国外现状及发展情况
        1.2.2 NGN国内现状及发展情况
    1.3 NGN业务模式
    1.4 NGN技术协议和标准
第2章 北电SUCCESSION简介及济南网通 SUCCESSION系统构成
    2.1 北电SUCCESSION简介
    2.2 济南网通 SUCCESSION NGN发展过程
    2.3 济南网通 SUCCESSION系统构成
        2.3.1 基于软交换的分布式网络结构
        2.3.2 山东网通 NGN试验网络模型
        2.3.3 济南网通 NGN系统构成
第3章 济南网通 SUCCESSION测试情况
    3.1 第一阶段测试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3.1.1 通过测试内容
        3.1.2 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3.2 第二阶段测试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3.2.1 通过测试内容
        3.2.2 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3.3 第三阶段测试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3.3.1 通过测试内容
        3.3.2 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3.4 测试总结
第4章 测试问题分析处理及典型业务的解决方案
    4.1 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实例及处理步骤
        4.1.1 呼叫代答功能
        4.1.2 闹钟服务功能
    4.2 NGN下典型新业务的实现方案
        4.2.1 广域虚拟业务
        4.2.2 移机不改号业务
    4.3 对北电NGN存在问题的一些个人想法
        4.3.1 智能终端的远端供电问题
        4.3.2 NGN网络维护模式的探讨
第5章 NGN应用中的难题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相关概念界定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相关概念的辨析
    1.2 问题的研究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相关文献综述
        1.3.1 企业总经理继任研究
        1.3.2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研究
        1.3.3 代际传承的继任计划研究
        1.3.4 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研究
        1.3.5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文献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创新之处
        1.4.3 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
    2.1 家族企业契约的嵌入性特征
        2.1.1 家族关系网络
        2.1.2 企业契约嵌入家族关系网络
    2.2 不完全契约下的企业控制权配置
        2.2.1 企业控制权的涵义和结构
        2.2.2 企业控制权收益和激励作用
        2.2.3 现代企业控制权配置: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分享控制权
    2.3 嵌入家族关系网络的企业控制权配置
        2.3.1 嵌入家族关系网络的控制权授权
        2.3.2 嵌入家族关系网络的控制权收益
        2.3.3 嵌入家族关系网络的控制权分配
        2.3.4 嵌入家族关系网络的控制权交易成本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代际传承—家族企业控制权转移模式分析
    3.1 家族企业的成长与控制权的组织形态
        3.1.1 资源、控制权和企业成长
        3.1.2 家族企业成长中的组织形态
        3.1.3 家族企业成长中的控制权代际传承
    3.2 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的模式
        3.2.1 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四种模式
        3.2.2 美国和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模式比较
    3.3 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家族企业的规模因素分析
        3.3.2 家族企业的融资模式因素分析
        3.3.3 职业经理人市场因素分析
        3.3.4 信用体系和家族文化因素分析
    3.4 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的模式:子承父业
        3.4.1 中国家族企业面临控制权转移的双周期问题
        3.4.2 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子承父业模式的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权子承父业模式的短期成本—收益分析
    4.1 家族企业凝聚力和稳定性的收益
        4.1.1 维持家族企业的凝聚力
        4.1.2 保证控制权转移中的稳定性
    4.2 家族企业的控制权收益
        4.2.1 家族管理的间接定价收益
        4.2.2 控制权增长方式创新带来的收益
    4.3 代际之间知识结构更替的收益
    4.4 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成本
        4.4.1 职业经理人的监督约束成本
        4.4.2 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性报酬
    4.5 代际传承三种模式的短期成本—收益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权子承父业模式的长期成本—收益分析
    5.1 融资模式限制家族企业规模收益
    5.2 家族关系制约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5.2.1 关系、忠诚和能力之间的权衡
        5.2.2 继承人选择上“亲”与“贤”的冲突
    5.3 控制权嵌入家族关系引发的代理成本
        5.3.1 家族拥有控制权的代理成本
        5.3.2 家族利他主义的代理成本
    5.4 家族管理模式增加管理成本
        5.4.1 家长制管理增加决策失误风险、阻碍创新
        5.4.2 差序式信任降低经理人的吸引力和积极性
        5.4.3 人情与面子至上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5.5 代际传承三种模式的长期成本—收益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的难题破解
    6.1 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计划:平行计划流程
    6.2 培养和选拔下一代接班人
        6.2.1 接班人的培养过程和接班人特征
        6.2.2 接班人培养和选拔的方式
    6.3 家族内部冲突
        6.3.1 家族财产继承者之间的冲突
        6.3.2 家族企业创业者控制权传承的风格
    6.4 家族关系治理与企业治理结构
        6.4.1 家族理事会与企业董事会
        6.4.2 职业经理人监督、激励约束机制
    6.5 家族企业文化转型
    6.6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表格目录
    附录二:图形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详细摘要

(6)北电网络基于IMS的NGN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结构与特点
    1.1 呼叫控制和业务提供层
    1.2 承载层
    1.3 接入层
2 核心部件
    2.1 通信服务器
    2.2 IP多媒体子系统
    2.3 通用信令网关
    2.4 媒体资源服务器
    2.5 中继媒体网关
3 组网与应用
    3.1 IP Centrex组网
    3.2 业务应用

(7)北电网络公司的NGN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结构与特点
    1.1 呼叫控制和业务提供层
    1.2 承载层
    1.3 接入层
2 核心部件
    2.1 通信服务器
    2.2 IP多媒体子系统
    2.3 通用信令网关
    2.4 媒体资源服务器
    2.5 中继媒体网关
    2.6 用户终端
3 组网与应用
    3.1 IP Centrex组网
    3.2 业务应用
4 结论

四、下一代网络Succession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家族企业发展战略与传承机制的研究 ——以正大集团为例[D]. Sasipha Chansriniyom.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家族企业代际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及其对企业传承影响的研究[D]. 余向前. 南京大学, 2015
  • [3]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企业家默会知识和关系网络的传承机理研究[D]. 窦军生. 浙江大学, 2008(07)
  • [4]济南网通北电NGN系统的调测优化[D]. 秦长征. 山东大学, 2008(01)
  • [5]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传承研究[D]. 王永东. 辽宁大学, 2007(06)
  • [6]北电网络基于IMS的NGN解决方案[J]. 郎为民,王逢东,靳焰,杨宗凯.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6(02)
  • [7]北电网络公司的NGN解决方案[J]. 郎为民,王逢东,靳焰,杨宗凯. 邮电设计技术, 2005(11)
  • [8]国内外运营商在NGN方面的试验与应用[J]. 北电网络公司. 电信科学, 2003(05)
  • [9]国内外运营商在NGN方面的试验与应用情况[J]. Contribut by Nortel Networks. 世界电信, 2003(03)
  • [10]开启电信网络新时代[J]. 黄陈宏. 现代电信科技, 2003(01)

标签:;  ;  ;  

下一代网络继任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