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兵团林果产业发展

浅谈兵团林果产业发展

一、浅谈兵团林果产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娇[1](2021)在《种下“甜蜜果” 蹚出“幸福路”》文中提出编者按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兵团各垦区处处都是职工群众喜迎丰收的景象。红枣、香梨、苹果、葡萄等特色林果构成的“大果篮”,既让种植户富了口袋,也让疆内外广大消费者品尝到兵团的专属“甜蜜”。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兵团持续推进农业供?

熊举乾,杨志刚,楚光明[2](2021)在《兵团林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实现途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兵团林草资源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兵团推进绿化造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梁斌,仵晓娟,李继玲,吕新,张泽,侯彤瑜,王林,雷天翔[3](2020)在《林果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设计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文中提出【目的】林果业是新疆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新疆林果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管理方式表现的林果资源不清、数据分散、分析技术匮乏等诸多问题是造成新疆林果业整体质量效益不高、市场需求度低的重要原因,迫切需要实现生产方式的"提质增效"和管理方式的"换挡升级"。【方法】在系统梳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林果产业管理体系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大数据技术在数据规范采集、数据挖掘分析、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突出优势为依托,对基于大数据的林果业管理平台体系结构、系统功能、网络拓扑结构和系统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建立了服务于新疆兵团林果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结果】林果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支持定制化集成展示、业务数据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可视化组件管理、多屏联合展示等相关内容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将兵团林果相关产业信息集中传输到系统平台中,以模块化图形界面将林果业的多类型繁杂数据进行集中直观展现,挖掘多源数据之间的关联,揭示数据中隐含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帮助决策者和用户能够更快捷和准确地实现信息的接收、分析和决策。【结论】林果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为兵团林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是兵团农业管理机构行使职能的必要举措,对提高林果业生产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玉[4](2020)在《新疆红枣价格波动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央强力的政策支持下,新疆农户拿出土地搞生态建设,为社会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产品,让公众分享了生态红利。2015年新疆林果总面积已达146.67万公顷,总产值突破500亿。红枣作为温带作物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它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具有耐旱、耐涝的特性,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2016年新疆红枣(干枣)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成为中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在红枣产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其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表现为单产低、灾害防控能力弱、贮藏保鲜及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能力欠缺、产销不对接等,这些问题最终表现在红枣价格方面,导致红枣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时而出现“红枣卖难”现象。红枣价格波动导致大量新疆农户因收入降低而致贫,同时价格作为信号传递到红枣种植户后,影响着农户的生产决策和种植行为。为了掌握红枣价格形成及波动规律、及价格波动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有利于政府制定长期行之有效的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保障红枣种植户收入,防止毁林复耕情况的发生,使红枣经济林发挥更大的经济、生态效应。本文基于价格均衡、弹性及蛛网理论下研究红枣价格波动,同步研究新疆红枣价格波动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SPSS统计学方法对新疆红枣主产区进行样本数据统计,并结合Logit模型对新疆地区红枣价格波动对农户种植意愿的样本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分析,以揭示新疆地区价格波动对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种植意愿的客观影响因素,以切实为新疆地区红枣种植及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文章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红枣价格在2003-2019期间的增长趋势,使用软件SPSS对灰枣、骏枣在2003-2019期间的价格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可以得出,灰枣和骏枣的价格在这期间的价格起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又将红枣价格对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数据结果显示,相对于骏枣,灰枣价格曲线的三次函数拟合的效果较为理想,骏枣价格曲线的增长函数模型拟合效果相对较好。(2)对农户红枣种植意愿和价格波动因素相互依存度进行一定的模型假设。最后归集出12个影响农户种植意愿的明细因素,并系统地分为3大类。即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其它因素,由此构建了概念模型以及相应的假设条件其中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其它因素对农户种植意愿有显着影响,生产成本、价格预期、产量、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户种植意愿有显着影响。其中:供给因素是导致农户种植意愿的直接因素;需求因素、其它因素是导致供给因素的直接因素,是导致农户种植意愿的间接因素。(3)最后,我们对红枣的价格波动及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弹性价格模型分析,其中确认了是农户红枣种植意愿的关键点——供给因素是农户种植红枣意愿的直接因素,而价格波动会对农户种植红枣具有一定的风险,而其他因素和需求因素成为制约和农户种植红枣意愿的间接因素。

马莉[5](2020)在《南疆特色林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利于提升农业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有利于实现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新疆作为全国林果产业主产区,具备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区位优势条件,造就了林果业显着的规模优势、产量优势。但由于在生产环节,不恰当的生产管理方式、要素投入、管理技术等带来的一系列果品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环境污染、果品增产不增效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林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构建现代安全生产体系背景下,如何规范引导种植户生产行为标准化,发现制约新疆林果产业发的影响因素与瓶颈,从而进一步提高新疆果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效实现林果业“提质增效”与“节本增效”,进一步提高新疆林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果农生产行为角度出发,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深入剖析果农生产行为特征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对果农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系统的阐述。第一部分对新疆及南疆特色林果主产区的产销情况进行概述,了解样本区生产种植及销售现状及问题所在;第二部分,通过问卷发放借助调研数据资料动态分析不同种植区域、不同树龄林果的物质投入结构及产出构成,从经济视角了解其技术管理水平、投入是否合理、对比分析其行为差异,寻找特色林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对种植户生产行为进行分析,从多微视角了解果农认知水平、市场条件、政府规制等情况。第四部分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影响样本区种植户进行标准化种植的因素,为规范种植户行为提供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南疆典型种植区特色林果产量随种植面积的增长而增加。样本区特色林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由2007年1074.03万亩和450.87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1431.52万亩和1040.2吨,亩均产量逐渐提高,高投入、高产出,致使新疆特色林果比较优势愈加不明显;(2)不同的种植区域、不同种植规模、不同树龄的林果的物质投入不同,2014-2019年化肥、劳动力投入明显增加,兵团果农生产的各项投入均高于地方。过量施药带来的农药残留、果品质量下降,违背了环境的保护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3)由于果农受到不同教育水平、区域分布、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差异,不同类型农户施用农药化肥行为呈现多样性。兵团和地方农户行为存在差异。其中,兵团区团场职工,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生产管理水平,生产中对科学生产管理认知不足,导致样本中采用标准化种植仅占25.31%。地方少数民族受到长期种植习惯和经济基础影响,尽管没有因为化肥农药施用造成农副产品安全问题,但产出效率极低,严重制约农户增收;(4)种植户标准化种植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优质优价是保障果农利益的核心问题。随着生产体系与营销体系完善程度的提升,各类型经济主体间的利益连结方式越完善,越能带动种植户生产行为规范的积极性。种植户的个体特征、认知水平、政府规制情况等对种植户采取安全生产行为呈现显着差异。因此要缓解目前果品供给与消费需求结构性矛盾及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建立果品质量追溯平台,实现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方式;(2)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组织内部制度安排的规范作用;(3)加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质量与效益相统一。

张玉凤[6](2020)在《南疆农业生产领域兵地融合研究 ——以第三师及其周边县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南疆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5地州国土面积约108万hm2,总人口1165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48%,其中85%是少数民族,同时该区域除巴州外,其余四地州为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新疆90%的贫困人口均居住于该区域,该区域教育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和经济发展慢,开展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一直以来都是新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区。由于新疆农业由地方农业和兵团农业两块组成,兵地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大新疆大兵团利益格局,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实现融合发展有利于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并组织经济活动,突破地理、行政、文化、民族等界线,打破常规,建立起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要求的“大新疆大兵团”发展共同体。兵团和地方的交往交流也不断加强,农业作为南疆的基础产业,兵地农业生产领域的融合发展对于南疆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兵团三师以及喀什地区的兵地农业生产领域融合发展现状,采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设计了五个一级指标,不同指标下设计二级指标,依据最大隶属原则,判定新疆南疆兵地融合效果总体为“好”,其中“不好”“较好”“好”“很好”“非常好”分别占比7.36%,27.37%,31.47%,24.99%,8.8%。从一级指标数据得出,兵地融合效果满意度等级为“好”,其中“较好”“好”“很好”“非常好”占总比65.26%。南疆农业生产领域兵地融合效果满意度中的13项单项指标,从纵向看专家工作人员评价结果,发现政策效果程度非常强的指标中排序依次为政策宣传力度、兵地双边共建程度、政策发展趋势和兵地相互连通程度。效果“不强”的指标中农业基础设施共享占比最高,其次为区域发展规划程度,人才交流程度和农户职工参与积极性。其中政策扶持力度,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交流程度,政策发展趋势三项评价为“最低”。本文旨在完善南疆兵地农业生产领域融合,推进兵地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及新疆社会和谐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兵地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持新疆大局稳定、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从而达到促进兵地农业融合,增强兵地交往交流,推进民族团结、区域协调发展和新疆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旨在完善兵地融合体制机制、推进兵地融合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及新疆社会和谐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和示范性意义。

彭睿[7](2020)在《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旨在通过试定义经济林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从产业层面系统研究,提炼区域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驱动机制中的内在规律及其理论建立模型,寻找到适宜的发展路径,结合研究特色与数据可得性等现实条件,重点对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驱动力进行实证分析,最终为新疆经济林果业转型升级基本路径的实现提供决策依据与措施。本研究为新疆经济林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对促进农民增收、打赢新疆地区脱贫攻坚战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研究选择新疆全域,特别是新疆南疆四地州作为研究区域,以新疆种植的经济林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近30年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的数据,遵循经济林培育和利用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等原理,建立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运用LMDI分解法,分析新疆主栽的6种经济林果增产格局主要变化特征、贡献和驱动因素。通过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探索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明确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借鉴“钻石模型”,采用归纳演绎法,探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新疆经济林果比较优势和增产格局特征:(1)红枣、葡萄、香梨、苹果比较优势测算结果显示,规模比较优势指数2.34、3.04、1.09、0.58,效率比较优势指数3.32、1.11、1.22、1.05,综合比较优势指数2.79、1.84、1.15、0.79,新疆苹果生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新疆主栽经济林果增产格局与贡献因素:现阶段新疆苹果、红枣和核桃产业呈现规模效率增长模式,葡萄和梨产业向技术效率转变,杏产业在技术层面存在较多问题。主栽经济林果主产区在南疆,其中,主要由规模驱动的是巴州地区的梨(0.59)、喀什地区的枣(0.91)、阿克苏地区的枣(0.68);主要由效率驱动的是阿克苏地区的苹果(0.53)和核桃(0.90)、吐鲁番地区的葡萄(0.52)。(3)新疆主栽经济林果面积变化特征:发展整体向好,在全国主产省中面积占比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苹果和梨种植业竞争力主要在于地域优势;葡萄和杏作为新疆本土种植产业,面积萎缩,市场竞争力下降;红枣和核桃种植面积迅速扩张,特征呈现板块化、生产区域化。(2)构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主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贡献5个方面选取了17个指标,通过熵值法得出结果:2000-2017年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水平指数从0.45提升到0.75。(1)创新发展方面,从0.085增长到0.20,目前新疆林果业创新发展经营上呈现规模化优势;(2)协调发展方面,从0.11呈倒“U”增长到0.16;(3)绿色发展方面,从0.08呈倒“U”增长到0.09,绿色增长效果不明显;(4)开放发展方面,从0.09波动式下降到0.08,开放水平不高;(5)共享发展方面,由0.071增长到0.21,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的惠民程度在时间维度上不断提升。(3)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实证分析结果:(1)相关分析得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与林果播种面积、灌溉面积、劳动力、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投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林果销售规模、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现代服务业产值、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的相关水平较高,除了灌溉面积(0.524)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0.746),其他变量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与各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理论假说。(2)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劳动要素投入、灌溉面积和现代服务业产值对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投入、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对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的负向作用,打破了理论预期假说,也从侧面反映出相关驱动力的正向效果发挥不足。(4)通过引入彼特“钻石模型”,进一步表明科技引领、主体增强、特色发展、产业融合、绿色循环、品牌营造等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研究梳理了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比较优势、增产格局,探索经济林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明晰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驱动力,探索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结果表明:新疆林果业由量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林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应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推动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依靠内生动力和外部共同支持。过去30年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依靠面积扩大、劳动要素投入等增长,科技投入、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对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明显。故需尽快连通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科技引领、主体增强、特色发展、产业融合、绿色循环、品牌营造等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林献[8](2020)在《聚天红果业公司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会对全国农业进行部署与规划。新疆扶持和促使农业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高质量农业,拓展业务,进行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建设兵团在稳棉、稳粮的基础上发展了特色林果产业,但是,因为自身的经营实力相对薄弱等纵向一体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缺乏竞争力。聚天红果业有限公司是阿拉尔市的一家国有龙头企业,经过7年的探索,公司发展了果品交易市场、冷链仓储物流、种植基地、销售分公司、加工厂、农产品电商、实体销售门店等产业。近年来,随着红枣期货等交易方式的改变和价格的透明化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展,公司规模迅速壮大,经营业绩不断提升。但相对来说利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善,联动效应弱,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瓶颈问题。因此,制定并实施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纵深完善产业价值链,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势在必行。本文以战略管理为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展开分析。首先,对聚天红果业公司的发展概况及外部战略处境进行深入剖析,表明聚天红果业公司应重新制定发展战略。其次,运用SPACE矩阵模型工具分析企业的内外发展优势,进而确定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然后,针对该公司的经营状况、战略处境和内外发展优势,提出了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并依据纵向一体化理念进行了战略方案设计。最后,再从技术、人才、管理、风险等方面对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农业经济学理论基础进一步丰富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内涵;进一步改进和制定合适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为聚天红果业公司完善红枣产业价值链和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提供助力,也为团场连队同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刘妮雅[9](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方宾伟[10](2018)在《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我国60多年的防沙治沙的历史,期间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积累了大量的治沙经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从每隔五年左右的荒漠化和沙化统计数据来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沙漠化现象,整体生态还在不断的恶化。基于防沙治沙的可持续角度出发,1984年,钱学森提出了发展沙产业构想,指出了防沙治沙不仅仅在于治理,也要开发,要把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关键在于改善经营和优化管理。自从提出沙产业的构想以来,全国各地沙产业蓬勃发展,早已实现了钱老上亿产业的目标。但是,沙产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中也存在问题,特别是产业持续性问题,为了解决沙产业经营过程中可持续问题,本文尝试从不同经营模式视角出发,找出阻碍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因素,并提出对经营模式优化和创新的构想,保障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文主要分为十一个章节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回顾国内外对沙产业经营模式的相关研究动态,并就国内外发展状态进行评述,为本文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针对研究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解决研究范畴问题;第三章,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理论构建。首先针对沙产业参与主体进行利益分析,构建沙产业绩效评价体系,提出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第四,新疆沙产业发展概况及主要的经营模式。主要介绍新疆沙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主要沙产业的经营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五,第六和第七章分别针对政府主导型、公司主导型和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分析。主要介绍模式经营特征、经营下沙产业经营绩效、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式缺陷及优化途径;第八章,新疆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选取村庄为研究单位,以农户视角研究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九章,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经营借鉴及创新。首先介绍国内外沙产业经营模式先进经验,然后在上述章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模式,最后以第八师149团沙产业经营作为案例进行示范研究;第十章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第十一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沙化现象依然严重,沙化土地扩展出现减缓趋势。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统计数据来看,截止2014年底,新疆沙化土地面积为74.71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44.87%。而沙化土地扩展情况来看,2010-2014新疆沙化面积增加367.18平方公里,与上次沙化统计比较,减少了46.85平方公里。2.新疆沙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化程度低。从发展规模来看,据统计新疆南疆沙产业面积达到1288.98万亩,东疆89.98万亩,北疆39.92万亩。从新疆沙产业加工企业调研情况来看,加工企业分布较多的阿克苏也不过82家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多是原材料的初步加工,并不具备产品的深加工能力。3.政府主导经营模式的缺陷是高投入,低产出。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一、引入独立的监督机构,提高代理效率;二、缩短委托代理链条,实现中央政府与农户的直接对接。三、尝试寻找合作发展模式,提高经营效率。公司主导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益的分配不均。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一、引入中介组织,强化公司和农户的关系;二、引入监督机构,促进公司和农户的融合。三、途径三:引入合作组织,外部问题内部化解决。家庭主导经营模式下存在规模小和资源不足两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一、扩大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形式。二、寻求合作制发展方式,解决资源不足现状4.沙产业经营中,影响经营者对不同经营模式选择有四个显着的影响因子。第一,经营者的文化程度对经营模式有显着影响。经营者文化程度越高,在选择模式是会选择效率比较高的经营模式,也会通过改变自身情况进入效率较高的经营模式。第二,沙产品商品率对经营者模式选择有显着影响。沙产品商品率越高,经营者越可能选择政府或者公司型经营模式。第三,融资效果影响经营者模式的选择。经营者融资能力越强,越倾向于自己经营沙产业。第四,政府扶持力度影响经营者模式的选择。政府扶持力度越高,经营者自我经营的意愿越大。5.新疆沙产业创新模式是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下,主要包括三种经营方式:一、政府+农户。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和农户按照股份进行合作,政府提供项目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农户通过自己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进行入股,最终的产品收益按照股份进行分配。二、政府+公司。这种模式下,政府不仅仅作为投资方,也是监督方,主要是考虑到沙产业的特殊性,沙产业有公益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合作中,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要在政府的监督下保持平衡的发展。三、政府+公司+农户。这种形式是结合政府、公司和农户三方的力量形成的合作制模式。这种模式下公司控股,其他两个经营主体可选择代表进入董事会,形成了共同治理的局面,最大的发挥各个利益体的资源禀赋,促进沙产业的可持续经营。

二、浅谈兵团林果产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兵团林果产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种下“甜蜜果” 蹚出“幸福路”(论文提纲范文)

从重产量到重质量,科技支撑扩基地,源头种出好产品
从重林间到重车间,林果产业提档升级,果品“含金量”更足
从重经销到重营销,“疆果外销”规模扩大,兵团“果篮”出“深闺”

(2)兵团林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实现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兵团林草资源基本情况
    1.1 森林资源
    1.2 草原资源
    1.3 湿地资源
    1.4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
    1.5 自然保护地
    1.6 发展态势
    1.7 重点领域发展情况
2 主要做法
    2.1 政策推动
    2.2 增加资金投入
    2.3 优化发展模式
        2.3.1 科学规划特色林果产业布局,加强标准园建设,狠抓产业,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2.3.2 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基地联职工或(合作组织)”产业经营模式
    2.4 强化科技支撑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造林难度逐年增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3.2 林分退化更新改造困难
    3.3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任务紧迫
    3.4 森林及草原资源保护管理任务艰巨
    3.5 林业产业经营效益亟待提高
4 对策与建议
    4.1 突出林草融合建设,持续提升工程质量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林业生态用水
    4.3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4.4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升助力脱贫攻坚水平
    4.5 落实向南发展战略,加快南疆沙区治理步伐

(3)林果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设计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兵团林果业发展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林果业数据采集规范不统一,标准不健全
    1.2 兵团林果业系统各部门数据上报存储格式不统一,难以综合利用
    1.3 兵团林果业大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决策不准确和发布不及时
    1.4 林果业大数据的处理分析技术匮乏
2 基于大数据的林果业管理平台结构设计
    2.1 系统设计原则
    2.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2.3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2.4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5 系统业务流程
3 林果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开发与应用
4 结论

(4)新疆红枣价格波动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主要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主要概念
        2.1.1 农户
        2.1.2 农产品价格波动
        2.1.3 农户种植意愿
    2.2 基本理论
        2.2.1 价格理论
        2.2.2 农户行为理论
        2.2.3 行为经济学理论
第3章 新疆红枣价格波动分析
    3.1 新疆林果业的发展
        3.1.1 政策驱动下的新疆林果业发展
        3.1.2 新疆红枣种植现状
    3.2 新疆红枣的供给与需求
        3.2.1 红枣供给量变化
        3.2.2 红枣的种植成本
        3.2.3 红枣的市场需求
    3.3 基于价格理论下红枣价格波动分析
        3.3.1 均衡价格理论下红枣价格分析
        3.3.2 弹性及蛛网理论下红枣价格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疆农户红枣种植意愿分析
    4.1 农户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4.1.1 供给因素
        4.1.2 需求因素
        4.1.3 其他因素
    4.2 调研数据描述性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的选择
    4.3 构建模型进行分析
        4.3.1 变量的选取及预期
        4.3.2 构建Logit模型
        4.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枣价格波动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实证分析
    5.1 理论分析框架及模型构建
        5.1.1 理论分析框架
        5.1.2 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取及说明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红枣价格出现拐点原因分析
        5.3.2 红枣种植面积大幅度加大
        5.3.3 红枣产量大幅度增加
        5.3.4 红枣深加工产业相对落后
        5.3.5 红枣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
        5.3.6 目前红枣价格具有很大的溢出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提升红枣产业经营水平和拓展种植产业链
        6.2.2 加快拓展营销渠道加大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培育
        6.2.3 建立有效的农产品电商网络市场信息和配送平台
        6.2.4 加强地方、兵团政府对果农种植的合理规划和设计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5)南疆特色林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外关于农户行为理论的研究
        1.3.2 国内外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户行为的研究
        1.3.3 国内外有关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1.3.4 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林果业
        2.1.2 安全农产品
        2.1.3 农产品质量安全
        2.1.4 安全生产行为
    2.2 相关理论支撑
        2.2.1 成本-收益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2.2.5 计划行为理论
第3章 南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概况
    3.1 新疆特色林果生产现状
        3.1.1 新疆及兵团林果生产概况
        3.1.2 新疆兵团各师林果生产情况
        3.1.3 农产品标准化发展现状
    3.2 南疆特色林果生产情况
    3.3 南疆特色林果市场供给和销售概况
        3.3.1 特色林果产品品质情况
        3.3.2 特色林果产品销售现状
    3.4 种植户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
        3.4.1 生产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3.4.2 消费者角度看存在的问题
        3.4.3 销售环节出现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特色林果种植户安全生产投入产出分析
    4.1 分析框架
    4.2 调研点的选择与调研方式的确定
        4.2.1 样本点的选取
        4.2.2 调查内容及方式
        4.2.3 样本区种植户基本特征描述性分析
    4.3 红枣产前要素投入情况
    4.4 种植户要素投入与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4.4.1 不同产区果农要素投入与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4.4.2 不同树龄果农要素投入与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4.4.3 不同种植规模果农要素投入与安全生产行为情况
    4.5 红枣单要素生产率与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4.6 种植户产出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特色林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调查分析
    5.1 安全生产认知情况
    5.2 安全生产行为概况
        5.2.1 兵团与地方种植户生产行为分析
        5.2.2 不同经济主体间行为差异情况
    5.3 果农安全生产外部环境概况
        5.3.1 市场条件分析
        5.3.2 政府规制情况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南疆果农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1 研究方法介绍
    6.2 变量选取及研究假设
    6.3 实证检验
        6.3.1 模型预测
        6.3.2 拟合优度检验
    6.4 模型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增产不增效问题突出,果品质量良莠不齐
        7.1.2 要素投入不合理,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7.1.3 不同类型种植户生产行为存在差异
        7.1.4 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与其个体特征等因素显着正相关
    7.2 对策建议
        7.2.1 实施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建立果品质量追溯平台
        7.2.2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组织内部制度安排规范作用
        7.2.3 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南疆农业生产领域兵地融合研究 ——以第三师及其周边县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参与观察法
        1.3.5 个案研究法
        1.3.6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5.3 国内外研究述
    1.6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兵团、地方
        2.1.2 农业生产
        2.1.3 兵地融合
        2.1.4 方法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2 相关理论支撑
        2.2.1 协同理论
        2.2.2 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理论
        2.2.3 趋同理论
第3章 样本区农业生产领域兵地融合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兵团第三师以及周边县乡简介
        3.1.2 喀什地区兵地融合情况
    3.2 样本区兵地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3.2.1 研究区团场农业生产情况
        3.2.2 地方周边县乡农业生产情况
    3.3 第三师开展农业兵地融合发展情况
        3.3.1 政策方面
        3.3.2 产业融合发展工程项目
        3.3.3 气象、人影、畜牧业信息共享
        3.3.4 林业有害生物融合检疫
        3.3.5 森林、湿地资源协查
        3.3.6 农产品市场开放
    3.4 农业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3.4.1 农业生产技术融合
        3.4.2 农业生产管理融合
        3.4.3 农业生产制度融合
        3.4.4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融合
        3.4.5 农产品市场融合
    3.5 融合现状小结
第4章 样本区农业生产领域兵地融合效果满意度研究
    4.1 问卷设计及调研实施
        4.1.1 调查问卷设计及说明
        4.1.2 调研对象的选定
        4.1.3 问卷数据来源
    4.2 样本研究区兵地农业生产融合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研究区基本情况分析
        4.2.2 研究区农业生产融合情况分析
        4.2.3 研究区调查者认为存在的问题
    4.3 样本区兵地农业生产融合满意度及效果
        4.3.1 指标变量选择及说明
    4.4 农业经营者各指标评价结果及分析
        4.4.1 农业经营者各指标的重要性得分情况
        4.4.2 农业经营者各指标的评价情况
        4.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4.5 专家、工作人员各指标的得分情况
        4.5.1 各指标的得分情况
        4.5.2 各指标的评价情况
        4.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4.6 南疆农业生产领域兵地融合效果评价
        4.6.1 评价结果
        4.6.2 两类型评价的问题存在因素
第5章 南疆农业生产领域兵地融合存在问题及原因
    5.1 南疆农业生产领域兵地融合存在的问题
        5.1.1 生产技术方面
        5.1.2 生产管理方面
        5.1.3 生产制度方面
        5.1.4 生产经营方式方面
    5.2 南疆农业生产领域兵地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5.2.1 顶层设计
        5.2.2 社会层面
        5.2.3 主观层面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从农业经营者方面评价结果
        6.1.2 专家工作人员评价结果
    6.2 政策建议
        6.2.1 以聚焦总目标为抓手,共同加强维稳戍边工作
        6.2.2 加强顶层设计,规划长远的兵地融合目标
        6.2.3 推进资源技术全方位的优势整合
        6.2.4 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加强农工教育培训
        6.2.5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6.2.6 打破行政区域的封闭性,促进农产品市场化
        6.2.7 加快全疆统一市场建设推进力度,做好农产品补贴对接工作
    6.3 不足与展望
        6.3.1 不足之处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调查问卷

(7)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疆林果业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1.1.2 新疆发展林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和潜力
        1.1.3 林果业已成为新疆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1.1.4 新疆政府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业发展
        1.1.5 为内陆欠发达区域经济林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新疆经济林果比较优势和增产格局贡献因素分析
        1.4.2 新疆经济林果发展水平评估
        1.4.3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实证分析
        1.4.4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述法
        1.5.2 比较优势衡量方法
        1.5.3 LMDI分解法
        1.5.4 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1.5.5 探索性分析
        1.5.6 多元回归分析
        1.5.7 归纳演绎法
    1.6 基本概念
        1.6.1 产业
        1.6.2 经济林与经济林果
        1.6.3 林果业相关概念
        1.6.4 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1.6.5 驱动力
        1.6.6 路径
    1.7 数据来源与研究范围
        1.7.1 数据来源
        1.7.2 研究范围
    1.8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8.1 国外研究综述
        1.8.2 国内研究综述
        1.8.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林栽培与加工利用理论
        2.1.2 制度变迁理论
        2.1.3 全球价值链理论
        2.1.4 规模经济理论
        2.1.5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1.6 产业竞争力理论
    2.2 技术路线
    2.3 区域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概念模型
3 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阶段分析(1988-2017)
        3.1.1 传统发展阶段(1988-1997)
        3.1.2 成长发展阶段(1998-2011)
        3.1.3 成熟发展阶段(2012-2017)
    3.2 新疆经济林果经营规模及结构分析
        3.2.1 种植面积
        3.2.2 产量规模
        3.2.3 品种结构
        3.2.4 空间分布
    3.3 新疆经济林果贮藏加工现状分析
        3.3.1 企业贮藏、加工能力发展情况
        3.3.2 企业贮藏、加工业绩效情况
    3.4 新疆经济林果销售现状分析
        3.4.1 国内销售现状
        3.4.2 对外贸易状况
    3.5 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问题分析
        3.5.1 林果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失衡
        3.5.2 林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力薄弱
        3.5.3 林果产品国内外市场开拓不足
    3.6 本章小结
4 新疆经济林果比较优势和增产格局贡献因素分析
    4.1 新疆经济林果业比较优势分析
        4.1.1 比较优势的内涵
        4.1.2 比较优势分析
    4.2 新疆主栽经济林果增产格局与贡献因素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研究方法
        4.2.3 新疆苹果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4.2.4 新疆梨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4.2.5 新疆葡萄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4.2.6 新疆杏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4.2.7 新疆红枣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4.2.8 新疆核桃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4.3 新疆经济林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变化的特征
        4.3.1 新疆苹果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4.3.2 新疆梨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4.3.3 新疆葡萄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4.3.4 新疆杏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4.3.5 新疆红枣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4.3.6 新疆核桃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
    5.1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5.1.1 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5.1.2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主要特征
    5.2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2.2 评价指标选取及衡量说明
    5.3 发展水平的评价
        5.3.1 规模经营指数
        5.3.2 全要素生产率
        5.3.3 地均林果产值
        5.3.4 林果产量增长变动
        5.3.5 林果价格变动比率
        5.3.6 单位林果产值耗水
        5.3.7 单位林果产值耗能
        5.3.8 化肥用量缩减比例
        5.3.9 农药用量缩减比例
        5.3.10 林果业投资利润率
    5.4 评价方法
    5.5 评价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实证分析
    6.1 驱动力分析及基本假设
        6.1.1 内部驱动力
        6.1.2 外部驱动力
    6.2 研究设计
        6.2.1 模型选择
        6.2.2 变量选取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探索性分析
        6.3.2 多元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7.1 分析框架
    7.2 以科技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2.1 问题分析
        7.2.2 主要措施
    7.3 以主体增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3.1 问题分析
        7.3.2 主要措施
    7.4 以特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4.1 问题分析
        7.4.2 主要措施
    7.5 以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5.1 问题分析
        7.5.2 主要措施
    7.6 以品牌营造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6.1 问题分析
        7.6.2 主要措施
    7.7 以绿色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7.1 问题分析
        7.7.2 主要措施
    7.8 新疆典型地区(阿克苏)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执行情况案例
        7.8.1 以科技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8.2 以主体增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8.3 以特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8.4 以绿色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8.5 以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8.6 以品牌营造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9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构建区域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概念模型
        8.1.2 新疆经济林果种植、生产特征分析
        8.1.3 评估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水平
        8.1.4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实证分析
        8.1.5 驱动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8.2 主要创新点
        8.2.1 构建区域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概念模型
        8.2.2 提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8.3 研究展望
        8.3.1 完善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模型
        8.3.2 完善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测评依据和评价体系
        8.3.3 驱动路径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8)聚天红果业公司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介绍
        2.1.1 纵向一体化的内涵
        2.1.2 战略管理概述
        2.1.3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组织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战略地位行动与评价矩阵简述
3 聚天红果业公司发展概况及战略环境变化
    3.1 聚天红果业公司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主要业务板块及规模大小
    3.2 聚天红果业公司经营情况
        3.2.1 业务利润有待提升
        3.2.2 产业带动效应有待提高
        3.2.3 经济联动效应有待增强
    3.3 聚天红果业公司战略环境变化情况
        3.3.1 政策环境变化
        3.3.2 市场运行变化
        3.3.3 行业发展变化
        3.3.4 企业竞争情况
4 基于SPACE矩阵的聚天红果业公司战略分析
    4.1 矩阵优势及评价指标设计
    4.2 聚天红果业公司外部优势分析
        4.2.1 行业环境稳定性(ES)分析
        4.2.2 产业态势(IS)分析
    4.3 聚天红果业公司内部优势分析
        4.3.1 财务态势(FS)分析
        4.3.2 竞争优势(CA)分析
    4.4 指标权重及评分
    4.5 发展战略定位
5 聚天红果业公司纵向一体化战略选择与方案设计
    5.1 纵向一体化战略选择
    5.2 战略指导思想
    5.3 战略设计
        5.3.1 前向一体化战略基本内容
        5.3.2 产中内部一体化战略基本内容
        5.3.3 后向一体化战略基本内容
6 聚天红果业公司纵向一体化战略实施保障
    6.1 改进技术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
        6.1.1 发展新业态枣业
        6.1.2 提高产业关联度和融合度
        6.1.3 加强品牌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6.2 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6.2.1 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
        6.2.2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6.3 加强创新组织体系建设
        6.3.1 培育多元化并存的产业化运行模式
        6.3.2 建立纵向一体化组织领导机构
        6.3.3 实施内部市场化机制,强化经营管理创新
    6.4 完善企业的风险防控机制
        6.4.1 加大涉农险种的宣传推广力度
        6.4.2 提高财务资源控制能力
        6.4.3 提高纵向一体化管控能力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3.1.1 发展历史
        3.1.2 产量和面积
        3.1.3 品种结构
        3.1.4 区域布局
        3.1.5 市场流通
        3.1.6 产品加工
        3.1.7 国际贸易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量波动增长
        3.2.2 种植面积稳定
        3.2.3 具有生产优势
        3.2.4 品种资源丰富
        3.2.5 栽培区域集中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4.8 本章小结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5.1.1 调研方法
        5.1.2 数据来源说明
        5.1.3 调研问卷设计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5.2.1 成本比较分析
        5.2.2 收益比较分析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
        5.4.2 技术因素
        5.4.3 经济因素
        5.4.4 政策因素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6.1.1 流通主体
        6.1.2 流通渠道
        6.1.3 流通模式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6.4.1 数据来源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6.5.1 研究方法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7.1.1 调研方法
        7.1.2 数据来源说明
        7.1.3 调研问卷设计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7.3.1 实证模型构建
        7.3.2 交叉因素分析
        7.3.3 变量选择说明
        7.3.4 模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8.1 有效需求分析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2 市场供给分析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10)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内容研究
        1.3.1 国内相关内容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沙产业
        2.1.2 沙地产业与沙产业
        2.1.3 沙区产业与沙产业
        2.1.4 沙产业经营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沙产业相关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4 博弈理论
        2.2.5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理论构建
    3.1 沙产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
    3.2 沙产业经营中参与主体利益分析
        3.2.1 参与主体的利益取向
        3.2.2 参与主体利益冲突分析
        3.2.3 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分析
        3.2.4 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的构建
        3.2.5 参与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3.3 沙产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的解释
        3.3.3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3.3.4 确定指标权重
    3.4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本质
        3.4.1 沙产业经营可持续的特征
        3.4.2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基本原则
        3.4.3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三大目标的统一
    3.5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
        3.5.1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结构
        3.5.2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基本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新疆沙产业发展概况
    4.1 新疆沙化现状
    4.2 新疆沙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4.3 新疆沙产业发展现状
        4.3.1 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
        4.3.2 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
    4.4 新疆沙产业实地调研数据分析
        4.4.1 指标说明
        4.4.2 数据来源
        4.4.3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
    5.1 政府主导经营模式
        5.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5.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5.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5.1.4 模式特征
    5.2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沙产业经营绩效评价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5.2.2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 政府主导模式下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5.3.1 指标体系构建
        5.3.2 模型设定
        5.3.3 结果分析
    5.4 政府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5.5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5.5.1 优化目标
        5.5.2 优化原则
        5.5.3 优化途径
第六章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
    6.1 公司型经营模式
        6.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6.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6.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6.1.4 模式特征
    6.2 公司型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6.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6.2.2 结果分析
    6.3 公司主导型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6.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6.3.2 结果分析
    6.4 公司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6.5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6.5.1 优化目标
        6.5.2 优化原则
        6.5.3 优化途径
第七章 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
    7.1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
        7.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7.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7.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7.1.4 模式特征
    7.2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7.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7.2.2 结果分析
    7.3 家庭主导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7.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说明
        7.3.2 结果分析
    7.4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7.5 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7.5.1 优化目标
        7.5.2 优化原则
        7.5.3 优化途径
第八章 新疆沙产业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8.1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子的选取
        8.1.1 影响因子的界定
        8.1.2 选取原则
        8.1.3 选取影响因子
    8.2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2.1 数据来源
        8.2.2 计量模型构建
        8.2.3 回归结果分析
    8.3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选择的结果分析
        8.3.1 村庄特征影响因素
        8.3.2 经济影响因素
        8.3.3 社会影响因素
        8.3.4 政策影响因素
    8.4 小结
第九章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及创新
    9.1 国内外沙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
        9.1.1 以色列沙漠农业经营模式
        9.1.2 内蒙古沙产业经营模式
        9.1.3 甘肃沙产业经营模式
        9.1.4 宁夏沙产业经营模式
    9.2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
        9.2.1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现实需求
        9.2.2 股份合作制的特征
        9.2.3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
        9.2.4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9.2.5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合作途径
    9.3 新疆兵团八师149 团沙产业经营案例研究
        9.3.1 八师149 团经济基本概况
        9.3.2 八师149 团发展沙产业的背景
        9.3.3 八师149 团发展沙产业项目效益分析
        9.3.4 八师149 团沙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9.3.5 八师149 团实现沙产业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第十章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
    10.1 建立沙产业优惠政策协调机制
    10.2 建立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考核机制
    10.3 建立科技与信息服务机制
    10.4 建立沙产业生态补偿机制
    10.5 健全管理体系
    10.6 健全技术保障体系
    10.7 健全金融保障体系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1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浅谈兵团林果产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种下“甜蜜果” 蹚出“幸福路”[N]. 马雪娇. 兵团日报(汉), 2021
  • [2]兵团林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实现途径探讨[J]. 熊举乾,杨志刚,楚光明. 新疆农垦科技, 2021(02)
  • [3]林果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设计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J]. 梁斌,仵晓娟,李继玲,吕新,张泽,侯彤瑜,王林,雷天翔.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09)
  • [4]新疆红枣价格波动对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研究[D]. 陈玉. 塔里木大学, 2020(11)
  • [5]南疆特色林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研究[D]. 马莉.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6]南疆农业生产领域兵地融合研究 ——以第三师及其周边县乡为例[D]. 张玉凤.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7]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实现路径研究[D]. 彭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2)
  • [8]聚天红果业公司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 林献.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10]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D]. 方宾伟. 石河子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浅谈兵团林果产业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