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服务器中WebContainer的设计与实现

应用服务器中WebContainer的设计与实现

一、应用服务器中WebContainer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詹建文[1](2021)在《光缆线路视频监控告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和5G网络建设,电信运营商管理的光缆线路数量不断增加,保证光缆线路畅通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然而,在当前的光缆线路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有在巡检时才能发现光缆线路隐患,这样不仅会极大地消耗人力资源,而且无法及时处理发生的异常情况。如今视频监控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监控更加智能化。若将智能视频监控应用到光缆线路上,通过技术手段辅助人工维护,可以有效提高光缆线路维护的效率。本论文选题来源于电信运营商企业合作项目,设计并实现光缆线路视频监控告警系统,对光缆线路监控视频进行实时采集与智能分析,当发现光缆线路隐患时及时产生告警,通知工作人员处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对光缆线路视频监控告警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以及系统各层设计。为了保证系统的延展性,系统按照层次结构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智能分析层、系统服务层、系统管理层以及系统可视化层。为了防止光缆受到外力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系统智能分析层主要检测工程车辆与行人,针对实际应用场景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YOLOv3-tiny检测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出了基于可变形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检测算法YOLOv3-monitor,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在检测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检测准确率,为系统提供算法支持。(2)完成光缆线路视频监控告警系统的实现与测试。本文采用微服务、流媒体和可视化等技术实现了系统各层功能,系统可采集实时视频流和离线文件,通过调用算法服务接口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了实时告警、视频转发和GIS地图展示等服务,支持对用户、设备以及数据的管理,实现了告警数据的图表化展示和流媒体播放。最后,分别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保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王鸿璋[2](2021)在《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视频业务QoS保障研究》文中提出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通过下沉存储和计算资源,可以在网络边缘侧提供就近的响应和服务能力,为视频业务的QoS保障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有限的边缘缓存及终端算力资源与视频业务苛刻的QoS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MEC缓存、计算和通信资源,实现视频业务的QoS保障,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围绕配备有MEC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视频业务的QoS保障优化技术而展开,针对现有的MEC资源分配算法在视频缓存和传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边缘缓存策略设计和视频传输系统实现两方面进行了研究:(1)基于视频片段的MEC缓存资源和推荐系统联合优化研究针对缓存资源有限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细粒度的MEC缓存资源分配策略,考虑视频片段流行程度的差异,并引入缓存感知的推荐系统,通过向用户推荐满足其观看兴趣同时缓存在MEC节点中的视频,来提高视频文件的缓存命中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降低视频文件平均传输时延和提高缓存命中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基于图像超分辨的回程带宽受限视频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针对终端算力受限的问题,本文面向融合了 MEC的星地协同网络场景,引入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算法,在不需要终端算力提升的前提下,利用MEC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提升视频分辨率,同时基于HLS(HTTP Live Streaming)视频传输协议,设计并实现了端到端视频传输系统,有效节省回程链路带宽的占用,利用MEC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弥补回程链路带宽受限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在提升视频分辨率的同时,可以满足实时传输的目标。

夏艺慈[3](2021)在《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测试行业的不断发展,测试系统和测试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测试系统逐渐向结合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发展。单靠人工维护成百上千不同类型且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测试系统将消耗大量人力资源,所以需要一个软件平台来集中管理这些复杂异构的测试系统。由于管理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数量繁多,同一时刻可能有多人在线,容易造成服务器负载过大,软件崩溃的状况,传统的单体架构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测试系统管理的要求。而微服务架构具有低耦合性、独立部署、可扩展性强的特点,服务数量能够根据并发量按需伸缩,可以弥补单体架构的不足。目前,国外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管理软件,例如NI公司的TestStand管理软件、CA公司的 Unicenter 管理软件等,但其大多价格昂贵,且都未解决高并发的问题。而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我国亟需拥有一套自主版权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的管理软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主要工作为以下几点:1.针对测试系统分布地点不同且数量繁多,不利于集中管理的问题,软件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进行设计,无需安装客户端,只要有网络就可访问管理软件。为提高开发效率且使软件具有强可扩展性,软件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模式开发,前端采用Vue.js+ElementUI框架搭建,可适配移动端与PC端,后端服务采用Flask框架搭建。在此基础上,软件设计实现了分布式测试系统的远程信息查看、远程控制、远程运行监控、远程软件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对分布式测试系统进行管理。2.针对服务器与分布式测试系统间通信不稳定的问题,软件的通信平台基于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搭建,在分布式测试系统上安装边缘客户端,该边缘客户端帮助测试系统完成与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增强了通信的稳定性。3.针对服务器负载过大,容易造成软件崩溃的问题,软件基于微服务架构进行设计,根据功能模块把软件拆分为多个微服务,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中,缓解单台服务器压力,使软件具有高并发性。为了简化部署流程和管理难度,本文基于容器启动简单、部署快速以及Kubernetes高可用的特点,把单个微服务封装到Docker容器中,并部署在 Kubernetes 平台上,利用虚拟化集群的方式,增强了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董浩鹏[4](2021)在《基于指纹的Web服务安全性检测研究及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网络空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在网络中出现。Web服务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如今越来越多的Web服务遭受到黑客的针对性攻击,许多网站运营商和用户遭受了很大损失。为了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所以对网络空间中的Web服务进行安全性检测迫在眉睫。目前,传统的Web服务安全性检测存在如下缺陷:一、Web服务的识别依赖于大量人工的辅助,收集构造完备的指纹库,才能实现Web服务的准确识别。二、传统的漏洞检测脚本缺乏整体性和通用性,缺少对无回显信息的处理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指纹的Web服务安全性检测方案,通过精准识别Web服务类型和版本,完成对Web服务针对性的安全性检测,提高了安全性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Web服务指纹识别的方案,通过网络爬虫自动化的获取目标网站的信息,将网站信息同已有的开源指纹库进行对比,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网站的Web服务的精准识别。该方案极大的减少了人工的辅助,提高了Web指纹识别的可扩展性。相较于传统的Web指纹识别技术,本方案不再局限于指纹库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能够识别更多未知的服务,进而为漏洞安全性检测,提供更细粒度的信息,从而提高安全性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二、本文提出了一套漏洞检测脚本编写思路,让漏洞检测脚本更加随机、通用的对目标进行安全性检测,进而降低了漏洞库和漏洞检测方案的冗余性。同时本文探究式的提出并验证了一种针对无回显返回信息的获取方案,利用DNS隧道的方式,对无回显的漏洞检测脚本进行返回信息的获取,使得漏洞检测方案能够更全面的检测Web服务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漏洞检测的全面性。三、本文对基于指纹的Web服务安全性检测方案进行了原型系统设计和实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Web指纹识别模块、漏洞检测模块、可视化界面四个部分,本文对这四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实现。在Web指纹识模块中,对指纹特征进行分析和选取,对指纹识别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漏洞检测模块中,对漏洞脚本编写方式进行了规范设计,针对多样化获取漏洞脚本返回信息进行了研究和实现。本文从功能上对系统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杨帅[5](2021)在《车载关注点视频的混合云存储和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汽车的普及以及5G的全面铺开,车辆与云的联系越发紧密,原本车辆数据只能保存在本地由本地计算模块处理,现如今车辆上的数据在5G的支持下能够快速地传输到云端同时传输实时性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车辆安全事件视频的云计算处理和统一管理的实现成为了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中车载关注点视频的混合云存储和检索系统研究具有了一定的实现意义。本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关注点视频采集。系统能在开始运行后,将车载摄像头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将压缩编码后的数据实时传输到车载流媒体平台,流媒体平台录制视频到本地同时将流文件转播到车联网安全平台中对应的关注点识别模块中进行安全事件识别。2.安全事件视频的存储。车辆本地监听车联网安全平台的识别模块回调信息,监听到安全事件发生后将能将安全事件发生时间点前后一定时长的视频从本地录制视频中裁剪出来,随后提取裁剪出来视频的关键帧和特征数据,最后通过文件破碎算法将安全事件视频文件处理成各不相同的碎片文件和记录原文件信息和碎片文件信息的元数据文件,将碎片文件存储到基于公有云的混合云存储服务器中、特征数据和元数据文件存储到Elasticsearch服务器中、关键帧数据存储到关键帧库中。3.安全事件视频的检索。系统能够通过关键词检索安全事件视频。用户通过应用向服务器发起检索请求后,业务服务器能够根据用户给出的关键词到Elasticsearch服务器中快速检索到安全事件视频原文件的元数据并在用户端显示。在有预览和下载的请求后,能通过检索到的元文件元数据在Elasticsearch服务器中快速检索对应碎片文件元数据,通过碎片文件元数据从公有云存储服务器中下载碎片文件,业务服务器复原后将数据传给用户端。车载关注点视频的混合云存储和检索系统的实现,完成了一种以安全事件为关注点的车载视频存储和检索方案,对车辆安全事件统计和司机行为大数据画像提供了数据支持。

吴佳伟[6](2021)在《基于VRay引擎的云渲染研究和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享受到技术革新带给我们在生活上的各种便利。在互联网家装设计行业中,渲染出的室内装修效果图的质量好坏和效果图的交付速度对设计师和客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先对当前互联网家装设计行业在渲染器和渲染技术的使用进行介绍并分析他们的优缺点,然后引出本论文的基于VRay引擎的云渲染系统。在上述背景和研究现状下,本系统的主要工作如下。1.渲染数据研究。用户从虚幻4客户端导出的模型数据后,能转化为正确的VRay渲染数据,并合并其他场景数据以及图片文件形成全场景参数Vrscene文件并在场景中能渲染出正确的效果,同时可以单独实现渲染数据的渲染。在接收有场景文件数据加载请求时,能加载场景文件并对数据解析出对应材质列表中的各种贴图文件或者IES图片文件等。2.渲染服务器研究。系统能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以及更新版本数据的下载,除此之外用户可以在渲染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查询,以及对渲染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各个模块之间的消息传递等功能,提高系统的交互性。3.分布式渲染研究。系统能对分布式渲染服务器进行管理和制定对应的策略。在获取到渲染请求之后,能调用空闲的渲染服务器进行渲染,若没有空闲服务器则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行等待,然后云渲染服务器按照区域对图像进行划分,将任务传给对应的渲染服务器,然后再将所有渲染服务器的渲染结果合并成完整的渲染图。并且能在渲染服务器任务出现故障时也能有备选节点替补。搭建基于VRay引擎的云渲染系统,实现高质量的全景图渲染的功能。利用云渲染技术,解决了单机离线渲染普遍存在的渲染效率低,渲染过程中交互性差、资源使用率不合理等问题,在同等时间下渲染质量一般等问题,同时也为家居装修设计、游戏电影等行业的图像渲染质量发展和建设给与了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齐丹丹[7](2020)在《虚拟网络功能部署及整合的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将网络功能从专用设备中剥离出来,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网络功能软件部署在工业通用服务器上,形成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由VNF提供原本由专用设备提供的网络功能。多种虚拟网络功能能够以虚拟机的形式共存于通用服务器中,因此,与传统使用专用设备部署网络功能相比,NFV技术能够大大减少专用设备的投入和运营成本。通常,通信流需按指定的顺序依次被网络功能处理,以加强应用的安全及性能。有序的网络功能可以称为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SFC)。在NFV网络中,SFC由一组有序的VNF组成。给定一系列包含SFC请求的通信服务请求,需要部署相应的VNF及其通信路径来完成这些服务。由于VNF软件特性,其部署位置可以更加灵活地来决定。不同的部署位置产生的能耗和资源消耗不同。因而,对于包含SFC请求的通信服务请求,NFV网络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决定VNF部署位置及其通信路径来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这类问题被称为VNF初始部署优化问题(简称VNF部署优化问题)。另外,在网络的长期运行过程中,网络中部署VNF的服务器负载随着通信流量的改变而动态变化,使得初始的VNF部署方案变得不再高效。在出现大量服务器负载降低时,有必要将VNF整合到更少的服务器中以使部分服务器关闭,从而减少服务器的使用,降低服务器能耗,这一过程被称为VNF整合过程。选择关闭哪些服务器,以及如何迁移这些服务器上的VNF直接影响到VNF整合涉及的VNF迁移代价和能耗节省,因而在VNF整合过程中需要一种最优方案来最大化能耗节省同时最小化迁移代价,这一问题被称为VNF整合优化问题。目前NFV环境下VNF部署和整合研究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已有VNF部署优化方法难以高效平衡服务器能耗和带宽资源消耗;(2)由于VNF部署优化问题的NP难特征以及庞大的解搜索空间,已有基于元启发式或启发式的VNF部署优化方法时间效率仍然不高;(3)对于数据中心中承载应用业务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之间通信所需的VNF部署优化问题,忽略了承载应用业务的VM的部署位置对其产生的影响;(4)已有VNF整合优化方法难以高效权衡长期VNF迁移代价和能耗节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VNF部署优化和整合优化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在VNF部署过程中,减少活动服务器能够有效地降低服务器能耗,但由此很容易增加VNF之间的通信路径长度,从而增加带宽资源消耗。如何在服务器能耗和带宽消耗之间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是解决VNF部署优化问题的一个难点。本文以降低服务器能耗和带宽资源消耗为目标,建立了在线VNF部署优化问题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了一种联合优化能耗和带宽消耗的VNF部署优化方法。考虑到底层网络中具有充足链路资源的活动服务器有助于同时降低能耗和带宽资源消耗。该方法在每次的VNF部署过程中,当需要开启新服务器来部署VNF时,在考虑当前VNF部署产生的带宽代价的同时尽可能选择链路带宽资源丰富的服务器来开启。实验结果证明,相比已有VNF部署优化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平衡服务器能耗和带宽消耗。2)为了提高VNF部署优化方法的时间效率,本文提出将可部署域约束引入VNF部署优化问题中,从而缩小解搜索空间。可部署域是由底层网络中小部分服务器组成的一个集合。每组通信服务的请求有其对应的可部署域。可部署域约束是指在部署某个通信服务请求的VNF时,用于部署VNF的目标服务器只能在相应的可部署域内搜索,而不是直接在所有服务器中搜索。在构建可部署域时,一方面,为了使在可部署域内搜索VNF的部署位置不增加带宽资源消耗,优先选择距离通信流端点路径最短的服务器组成该组请求的可部署域。另一方面,为了使在可部署域内搜索VNF的部署位置不影响VNF部署成功率,可部署域内总服务器容量与其所服务的通信服务请求的资源需求量呈正比。从而保证了可部署域约束能够大大提高VNF部署优化方法的时间效率而不牺牲VNF部署成功率及其方案质量。3)在数据中心中,应用通常通过多个VM以分布式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中。承载应用业务的VM(简称应用VM)通过相互通信协作完成任务。应用VM部署优化问题即根据应用VM需求和可用的服务器资源,如何选择服务器来承载应用VM以优化需要的目标,如服务器能耗、负载均衡等。为了加强应用的安全与性能,应用VM之间通信通常需要部署SFC。在基于NFV的数据中心中,对于应用VM之间通信服务请求,VNF的成功部署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应用VM的部署位置。因而,有必要联合优化应用VM部署以及应用VM之间所需VNF的部署。当引入可部署域约束以提高VNF部署优化时间效率时,应用VM作为通信流的端点,其部署位置直接决定了应用VM之间通信服务请求的可部署域的设置,进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应用VM之间VNF的成功部署。本文首次将该联合优化应用VM和VNF部署问题建模为了一个二进制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且,为了求解该模型,提出了两种联合优化应用VM和VNF部署方法。所提出方法在应用VM部署时考虑了其部署位置对应用VM之间通信服务请求的可部署域资源容量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VNF部署的成功率。4)VNF整合通过将VNF集中至尽可能少的服务器中,从而降低能源消耗,但不可避免会引起其它方面额外代价,如迁移代价。其中,选择关闭哪些服务器,继而迁移相应的VNF,是高效权衡能耗节省和迁移代价的关键之一。本文建立了VNF整合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模型以最小化长期平均能耗和迁移代价为优化目标。针对该问题的数学模型,考虑服务器的关闭策略应与多个状态特征相关,继而提出了基于多状态特征的VNF整合优化方法,该方法使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多个相关的状态特征和服务器关闭策略之间的关联。另外,由于粒子群算法在优化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上具有高效性优势,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VNF整合优化方法能够以更低的迁移代价节省更多的能耗。

张勇[8](2020)在《基于Java EE的远程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网络安全和防护是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而企业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是企业正常业务开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以某企业的服务器和内部系统为保护对象,利用安全扫描技术和主机防护技术,设计并实现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提升企业内部网络和系统的安全系数。在安全防护方面,系统能够完成面向网站、数据库、主机、基线四种对象的扫描策略制定,然后制定扫描任务完成安全扫描。同时,系统提供了磁盘安全认证功能,实现了对硬件设备身份的验证,避免了恶意用户非法侵入系统造成数据泄露,同时磁盘认证还能将用户信息进行捆绑,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效率。然后系统提供了数据防篡改功能,对内部网络的多项状态进行监控,保证内网数据的稳定与安全,同时对于外部用户或设备的恶意访问能够予以报警,对于恶意损坏、修改的文件能够进行修复。在系统设计方面,论文对某公司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框架进行了设计,采用以Java EE技术为基础,搭建系统的软件层次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应用视图层、业务控制层、数据持久层和基础支撑层,实现视图、业务、数据管理的耦合。同时,根据业务内容和功能划分情况,对功能模块和各模块的数据库实体进行设计,形成数据库E-R图和数据库表。结合Java EE技术、安全扫描、主机维护和磁盘保护方法,对远程安全评估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充分描述了不同功能模块的设计流程和程序方法。安全扫描模块针对网站、数据库、主机、基线等四大类业务进行扫描保护,主机维护模块对磁盘的安全认证过程和读写控制过程进行保护,并保护企业网络和数据不被篡改。论文最后根据远程安全评估系统实际的网络运行环境,设计搭建了服务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配置,并对系统设置、安全扫描、网站管理、主机维护和网站安全管理等功能模块的业务功能设计了测试用例,对各功能的实际测试结果和预期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测试工具对数据访问记录准确性、服务器文件篡改抵御成功率和磁盘保护准确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远程安全评估系统实际运行稳定,能够对网站和主机安全情况进行扫描评估,并对恶意访问企业服务器资源的行为进行记录和阻止,维护了企业内部数据的安全性,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服务。

张敏[9](2020)在《基于Android的文件多云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云计算以及云存储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如何在移动设备上有效利用云存储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将移动终端与云存储技术结合应用可以解决移动终端处理能力低、存储能力不足等问题,但也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如云存储过程中的数据泄露、数据丢失以及云服务停止运营造成的数据不能访问等问题。将数据存储在单一的云存储服务器中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用户对数据安全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保证企业以及个人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中数据的安全性,急需运用当前的云服务器,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多云存储系统。本文简明扼要的介绍了移动云存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完整性验证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系统通过Android调用动态链接库实现对RS纠删码编/解码的应用,并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和完整性验证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云服务选择的是目前市场上应用广泛且可靠的阿里云、华为云、百度云、腾讯云和天翼云。本文设计出了一个基于Android的文件多云存储系统,其运用RS纠删码技术将数据进行分块和编码,运用数据加密技术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数据分散地存储在多个云存储服务器上,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机密性以及数据遭到破坏时的可恢复性。实现了注册登录、个人信息设置、用户管理、云服务管理、云服务Bucket管理和RS多云存储管理等功能。本系统的应用解决了移动设备存储容量不足和安全性能低下的问题,有效保证了个人和企业在文件存储方面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贺状文[10](2020)在《基于Microsoft Azure云平台的报告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5G网络的快速商用,超快的网络会加速云计算在国内应用,极大的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快速应用,传统的信息技术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也面临诸多困难。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报告的重要信息化工具,在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更好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法,例如报告种类的增多、报告管理业务速率加快、报告存储数量快速增加等,都可以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来解决。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阐述报告管理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公司的IT环境和报告管理状况,得出报告共享系统开发的需求和期望,在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整体角度设计了系统的物理架构和逻辑构架。(2)基于Web Role和Worker Role,SQL Azure以及Azure Storage技术构建了审核和验货报告共享系统在Azure云环境中的子系统,并且设计和实现了四个关键模块,其中包含报告业务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数据索引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3)基于Lucene.Net框架技术与Azure Directory库实现了在Azure云和内部服务器存储系统中的数据索引和检索工作,包括对存储在SQL Azure中的结构化数据以及Azure Storage Blob中的非结构化数据的索引和检索功能,满足了用户使用多种方式来查询报告,很好的増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易用性。(4)基于Windows服务器群集、SQL Server以及Hyper-V技术搭建了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开发了基于微软Azure云的报告共享系统在内部服务器中的存储子系统,运用Azure服务总线技术实现了对机密数据在内部服务器中的安全存储。本文设计和实现的审核和验货报告共享系统己经在QIMA及其分公司中正式使用。相对于传统的报告管理系统,基于Microsoft Azure的报告共享系统不仅满足了公司每个部门的审核和验货报告业务的基本需求,如报告预订、协议、填写、检查、审查、查阅等功能,还能授权客户可以同步查阅有权限的报告,有效的优化公司内部的IT资源,很好的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对公司后续将内部其他信息系统迁移至Microsoft Azure云平台中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应用服务器中WebContainer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服务器中WebContainer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光缆线路视频监控告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2.1 视频监控发展与应用
        2.1.1 视频监控研究现状
        2.1.2 视频监控应用概况
    2.2 智能视频分析关键技术
        2.2.1 目标检测
        2.2.2 目标跟踪
        2.2.3 行为识别
        2.2.4 异常行为检测
    2.3 光缆线路巡检技术分析
        2.3.1 光缆线路巡检概况
        2.3.2 视频监控在光缆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2.4 视频监控告警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
        2.4.1 流媒体技术
        2.4.2 可视化技术
        2.4.3 框架与设计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缆线路视频监控告警系统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架构设计
        3.1.1 系统需求分析
        3.1.2 系统层次结构设计
        3.1.3 系统架构设计
    3.2 数据采集层设计
        3.2.1 实时视频采集模块的设计
        3.2.2 离线文件采集模块的设计
    3.3 数据存储层设计
    3.4 智能分析层设计
        3.4.1 工程车辆与行人检测算法设计
        3.4.2 光缆区域入侵算法设计
        3.4.3 算法服务调用设计
    3.5 系统服务层设计
        3.5.1 实时告警模块的设计
        3.5.2 处置反馈模块的设计
        3.5.3 视频分发模块的设计
        3.5.4 GIS地图展示模块的设计
    3.6 系统管理层设计
        3.6.1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
        3.6.2 设备管理模块的设计
        3.6.3 数据管理模块的设计
    3.7 系统可视化层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缆线路视频监控告警系统实现与测试
    4.1 系统整体实现
    4.2 系统分层实现
        4.2.1 数据采集层的实现
        4.2.2 数据存储层的实现
        4.2.3 智能分析层的实现
        4.2.4 系统服务层的实现
        4.2.5 系统管理层的实现
        4.2.6 系统可视化层的实现
    4.3 系统测试
        4.3.1 系统功能测试
        4.3.2 系统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2)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视频业务QoS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MEC的视频业务QoS保障关键技术分析
    2.1 移动边缘计算
        2.1.1 基本概念
        2.1.2 体系架构
        2.1.3 应用场景
    2.2 推荐系统
        2.2.1 基于内容的推荐
        2.2.2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
        2.2.3 混合推荐
    2.3 图像超分辨
        2.3.1 深度学习在图像超分辨中的应用
        2.3.2 超分辨重建的评价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视频片段的MEC缓存资源和推荐系统联合优化研究
    3.1 问题描述
    3.2 系统建模
        3.2.1 系统模型
        3.2.2 问题建模
    3.3 算法设计
    3.4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3.4.1 仿真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图像超分辨的回程带宽受限视频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问题描述
    4.2 系统概述
        4.2.1 系统架构
        4.2.2 关键技术与创新
        4.2.3 系统工作原理
    4.3 系统开发工具
        4.3.1 HLS视频传输协议
        4.3.2 Nginx
        4.3.3 Django
    4.4 系统设计与实现
        4.4.1 视频内容服务器
        4.4.2 MEC服务器
    4.5 系统功能测试
        4.5.1 测试环境
        4.5.2 测试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成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管理软件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2.1 分布式测试系统基本概念
    2.2 需求分析
        2.2.1 软件业务概述
        2.2.2 功能性需求
        2.2.3 非功能性需求
    2.3 总体设计
        2.3.1 软件结构模式设计
        2.3.2 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2.3.3 软件服务架构设计
        2.3.4 软件分层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理软件前端界面及网关设计与实现
    3.1 前端项目构建
        3.1.1 技术选型
        3.1.2 前端页面跳转关系与布局设计
        3.1.3 远程信息查看设计与实现
        3.1.4 远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3.1.5 远程运行监控设计与实现
        3.1.6 软件管理设计与实现
        3.1.7 用户管理设计与实现
    3.2 网关设计与实现
        3.2.1 技术选型
        3.2.2 功能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理软件后端微服务设计与实现
    4.1 后端开发框架
    4.2 微服务设计与实现
        4.2.1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4.2.2 测试系统管理微服务
        4.2.3 测试系统仪器管理微服务
        4.2.4 测试系统软件管理微服务
        4.2.5 测试程序管理微服务
        4.2.6 用户管理微服务
        4.2.7 日志管理微服务
    4.3 微服务基础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4.3.1 服务注册与发现
        4.3.2 负载均衡
        4.3.3 配置中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部署与测试
    5.1 软件部署
        5.1.1 前端部署
        5.1.2 后端部署
    5.2 软件测试
        5.2.1 测试环境
        5.2.2 功能测试
        5.2.3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基于指纹的Web服务安全性检测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知识
    2.1 网络探测技术
        2.1.1 端口扫描技术
        2.1.2 端口扫描技术改进
    2.2 指纹识别技术
        2.2.1 网站指纹概述
        2.2.2 端口指纹概述
        2.2.3 Web指纹识别技术
    2.3 机器学习相关算法
        2.3.1 KNN
        2.3.2 SVM
        2.3.3 DT
        2.3.4 GBDT
    2.4 Web应用常见漏洞分析
        2.4.1 SQL注入
        2.4.2 XSS注入
    2.5 TLD(顶级域)和权威DNS服务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eb指纹识别技术研究
    3.1 Web指纹识别流程
    3.2 基于GBDT的Web服务指纹探测技术
        3.2.1 数据的采集
        3.2.2 传统Web指纹识别算法的不足
        3.2.3 机器学习算法选取
        3.2.4 对Web服务类型版本的细粒度检测
        3.2.5 指纹识别算法
    3.3 Web服务指纹库选取
        3.3.1 不同版本Web指纹提取
        3.3.2 特征分析和选取
        3.3.3 特征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指纹的Web服务安全性检测系统实现
    4.1 设计目标
    4.2 基于指纹的Web服务安全性检测方法设计
    4.3 系统目标
    4.4 系统总体架构
    4.5 Web服务识别模块
    4.6 漏洞检测模块
        4.6.1 POC编写规则
        4.6.2 漏洞插件
        4.6.3 间接式漏洞检测
    4.7 可视化模块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系统功能测试
    5.3 系统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车载关注点视频的混合云存储和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视频采集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云存储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研究
    2.1 视频编码
        2.1.1 视频压缩编码原理
        2.1.2 H.264关键功能
    2.2 检索技术探析
        2.2.1 Elasticsearch介绍
        2.2.2 Elasticsearch工作原理
        2.2.3 基于内容的检索
    2.3 文件破碎技术探究
        2.3.1 文件破碎技术
        2.3.2 文件复原技术
    2.4 混合云存储技术
        2.4.1 云存储技术
        2.4.2 基于公有云的混合云存储
    2.5 传输协议
        2.5.1 RTMP协议
        2.5.2 MQTT文本协议
        2.5.3 Kafka消息队列
    2.6 关注点视频
        2.6.1 关注点
        2.6.2 关注点视频
    2.7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及可行性分析
    3.1 系统需求概述
    3.2 可行性分析
        3.2.1 技术可行性
        3.2.2 操作可行性
    3.3 系统框架
    3.4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3.4.1 视频存储业务流程分析
        3.4.2 视频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3.5 系统功能性需求
        3.5.1 功能模块简述
        3.5.2 视频采集子系统
        3.5.3 视频处理子系统
        3.5.4 关注点视频存储子系统
        3.5.5 关注点视频管理子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架构
    4.2 数据库设计
        4.2.1 用户数据设计
        4.2.2 视频元数据结构设计
    4.3 视频采集子系统的设计
    4.4 视频处理子系统的设计
        4.4.1 流媒体服务器设计
        4.4.2 安全事件监听模块设计
        4.4.3 关注点视频处理模块设计
    4.5 关注点视频存储子系统设计
        4.5.1 存储结构
        4.5.2 关注点视频存储模块设计
    4.6 关注点视频管理子系统设计
        4.6.1 关注点视频检索模块设计
        4.6.2 关注点视频管理模块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功能实现
        5.1.1 视频采集子系统功能实现
        5.1.2 视频处理子系统实现
        5.1.3 关注点视频存储子系统实现
        5.1.4 关注点视频管理子系统实现
    5.2 系统测试环境
        5.2.1 采流系统环境部署
        5.2.2 业务服务器部署环境
    5.3 系统功能测试
        5.3.1 视频采集子系统测试
        5.3.2 视频处理子系统测试
        5.3.3 关注点视频存储子系统测试
        5.3.4 关注点视频管理子系统测试
    5.4 系统性能测试
        5.4.1 压缩性能测试
        5.4.2 视频传输性能测试
        5.4.3 检索性能测试
        5.4.4 消息队列监听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基于VRay引擎的云渲染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渲染引擎研究现状
        1.2.2 渲染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研究
    2.1 VRay渲染
        2.1.1 渲染技术
        2.1.2 VRay渲染引擎
        2.1.3 相机属性
        2.1.4 光照属性
        2.1.5 材质纹理
    2.2 基于服务器端的渲染方法
        2.2.1 渲染农场
        2.2.2 云渲染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部署环境
    3.2 系统需求概述
    3.3 可行性分析
        3.3.1 市场可行性分析
        3.3.2 技术可行性分析
    3.4 系统功能性需求
        3.4.1 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分析
        3.4.2 文件服务器数据处理模块分析
        3.4.3 分布式渲染模块分析
        3.4.4 云渲染服务器模块分析
    3.5 非功能需求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2 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4.2.1 渲染数据上传设计
        4.2.2 渲染数据解析设计
    4.3 文件服务器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4.3.1 场景文件数据解析设计
        4.3.2 图片文件数据加载设计
        4.3.3 场景文件数据上传设计
    4.4 云渲染服务器模块设计
        4.4.1 场景管理用例设计
        4.4.2 日志管理用例设计
        4.4.3 用户管理用例设计
        4.4.4 版本管理用例设计
    4.5 分布式渲染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开发环境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环境
    5.2 系统功能实现
        5.2.1 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实现
        5.2.2 文件服务器数据处理模块实现
        5.2.3 云渲染服务器模块实现
        5.2.4 分布式渲染模块实现
    5.3 系统功能测试
        5.3.1 测试重要性和意义
        5.3.2 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测试
        5.3.3 文件服务器数据处理模块测试
        5.3.4 云渲染服务器模块测试
        5.3.5 分布式渲染模块测试
    5.4 系统非功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虚拟网络功能部署及整合的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贡献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工作分析
    2.1 NFV分析
        2.1.1 NFV的产生背景
        2.1.2 NFV的部署场景
        2.1.3 NFV标准架构
        2.1.4 相关技术支撑
    2.2 虚拟网络功能和服务功能链
    2.3 VNF部署优化方法
        2.3.1 同时降低服务器能耗和带宽消耗
        2.3.2 提高VNF部署优化的时间效率
        2.3.3 数据中心中VNF部署优化研究
    2.4 VNF整合优化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联合优化服务器能耗和带宽消耗的VNF部署方法
    3.1 引言
    3.2 问题模型
    3.3 JOEB-VNFD方法
        3.3.1 己有VNF部署优化方法的基本思路
        3.3.2 对己有方法的扩展
    3.4 实验与分析
        3.4.1 实验环境与设置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时间高效的VNF部署优化方法
    4.1 引言
    4.2 可部署域的构建
        4.2.1 服务器选择
        4.2.2 可部署域的容量设置
    4.3 实验与分析
        4.3.1 实验环境与设置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中心中应用VM和VNF联合优化部署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2.1 数据中心网络
        5.2.2 应用部署请求
        5.2.3 问题建模
    5.3 可部署域感知的联合优化应用VM与VNF部署方法
        5.3.1 可部署域构建
        5.3.2 感知可部署域的二阶段联合优化应用VM与VNF部署方法DS_TS
        5.3.3 感知可部署域的一阶段联合优化应用VM与VNF部署方法DS_OS
    5.4 实验与分析
        5.4.1 实验环境与设置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状态特征的VNF整合优化方法
    6.1 引言
    6.2 问题描述
    6.3 VCOMSC方法
        6.3.1 神经网络分析
        6.3.2 输入状态特征
        6.3.3 服务器关闭策略的神经网络模型
        6.3.4 服务器关闭策略的神经网络模型训练
    6.4 实验与分析
        6.4.1 实验环境与设置
        6.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8)基于Java EE的远程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网络安全及防护技术
    2.1 入侵检测技术
    2.2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
    2.3 系统开发实现技术
        2.3.1 Java EE开发技术
        2.3.2 安全评估及防护技术
        2.3.3 MVC设计模式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3.1.1 系统设置功能分析
        3.1.2 安全扫描功能分析
        3.1.3 网站管理功能分析
        3.1.4 主机维护功能分析
        3.1.5 网站安全管理功能
        3.1.6 相关性能参数
    3.2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3.3 系统总体设计
        3.3.1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及部署
        3.3.2 系统软件层次架构设计
        3.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3.4 数据库设计
    3.4 网络安全扫描方法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远程安全评估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4.1 系统设置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4.2 安全扫描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4.2.1 扫描配置及初始化设计及实现
        4.2.2 扫描过程设计及实现
    4.3 网站管理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4.4 主机维护模块设计及实现
        4.4.1 系统服务设置功能设计及实现
        4.4.2 磁盘安全认证功能设计及实现
        4.4.3 磁盘读写控制功能设计及实现
    4.5 网站安全管理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4.5.1 数据防篡改功能详细设计及实现
        4.5.2 文件限制功能详细设计及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应用
    5.1 系统测试环境
    5.2 系统测试
        5.2.1 系统功能测试
        5.2.2 系统性能测试
    5.3 系统应用情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6.2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Android的文件多云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移动云存储技术
        2.1.1 移动云存储简介
        2.1.2 移动云存储特点
        2.1.3 移动云存储模型
    2.2 数据加密技术
        2.2.1 对称加密算法
        2.2.2 非对称加密算法
    2.3 完整性验证技术
        2.3.1 消息摘要
        2.3.2 数字签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键技术研究
    3.1 CFB
        3.1.1 CFB的简介
        3.1.2 CFB的原理
        3.1.3 CFB的实现过程
    3.2 RS纠删码
        3.2.1 纠删码技术
        3.2.2 RS纠删码技术
        3.2.3 RS纠删码原理
    3.3 Android调用动态链接库
        3.3.1 CMake
        3.3.2 NDK
        3.3.3 Android调用动态链接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功能需求
    4.1 系统功能模块
    4.2 注册登录功能需求
    4.3 个人信息设置功能需求
    4.4 用户管理功能需求
    4.5 云服务管理功能需求
    4.6 云服务bucket管理功能需求
    4.7 RS多云存储管理功能需求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5.3 系统各模块设计
        5.3.1 注册登录模块
        5.3.2 个人信息设置模块
        5.3.3 用户管理模块
        5.3.4 云服务管理模块
        5.3.5 云服务Bucket管理模块
        5.3.6 RS多云存储管理模块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Microsoft Azure云平台的报告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进展
        1.2.1 云计算平台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报告管理系统国内外硏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论文主要研究方面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研究
    2.1 数据存储技术
        2.1.1 Azure Storage技术
        2.1.2 SQL Server和 SQL Azure
    2.2 数据传输技术
        2.2.1 Azure服务总线技术介绍
        2.2.2 Azure服务总线队列技术研究
    2.3 Lucene.Net搜索技术
        2.3.1 Lucene.Net框架组成及特点
        2.3.2 Lucene.Net运行原理
        2.3.3 Azure Directory Library for Lucene.Net
    2.4 Web Role和 Worker Role技术
        2.4.1 Web Role和 Worker Role概念
        2.4.2 Web Role和 Woker Role协作原理
    2.5 内部存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2.5.1 高可用技术研究
        2.5.2 Hyper-V虚拟化技术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1.1 系统业务总体需求
        3.1.2 系统面向的用户群体
        3.1.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性能需求
        3.2.2 可靠性需求
        3.2.3 安全性需求
        3.2.4 易用性需求
    3.3 系统概要设计
        3.3.1 系统设计原则
        3.3.2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3.3.3 系统模块概要设计
        3.3.4 系统数据存储总体设计
    3.4 部署环境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报告业务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1.1 报告业务模块的功能要求
        4.1.2 报告业务模块设计方案
        4.1.3 报告业务模块设计实现
    4.2 信息索引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2.1 信息索引模块设计需求
        4.2.2 信息索引模块设计方案
        4.2.3 信息索引模块设计实现
    4.3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4.3.1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设计需求
        4.3.2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设计方案
        4.3.3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实现
    4.4 数据存储详细设计与实现
        4.4.1 数据存储设计需求
        4.4.2 关系数据库详细设计与实现
        4.4.3 非关系数据存储详细设计与实现
    4.5 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设计与实现
        4.5.1 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设计需求
        4.5.2 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的设计方案
        4.5.3 报告共享系统在公司内部存储平台设计实现
    4.6 Azure云平台环境的实现
        4.6.1 开发环境及工具
        4.6.2 Azure云平台配置
        4.6.3 使用VS发布Azure云服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运行情况分析
    5.1 测试环境搭建
        5.1.1 安装配置Microsoft Azure SDK模拟器
        5.1.2 部署测试系统到模拟器
    5.2 测试及结果分析
        5.2.1 测试内容与过程
        5.2.2 功能测试与分析
        5.2.3 性能测试与分析
        5.2.4 安全性测试与分析
    5.3 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应用服务器中WebContainer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缆线路视频监控告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詹建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视频业务QoS保障研究[D]. 王鸿璋.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微服务技术的分布式测试系统管理软件设计及实现[D]. 夏艺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指纹的Web服务安全性检测研究及实现[D]. 董浩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车载关注点视频的混合云存储和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VRay引擎的云渲染研究和实现[D]. 吴佳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虚拟网络功能部署及整合的优化方法研究[D]. 齐丹丹.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8]基于Java EE的远程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勇.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9]基于Android的文件多云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敏.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10]基于Microsoft Azure云平台的报告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贺状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应用服务器中WebContainer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