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德语派生动词的确证与语义分类

现代德语派生动词的确证与语义分类

一、现代德语派生动词的确认和语义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柳真(Yoo Jin)[1](2020)在《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感叹表达为研究对象,在迄今为止汉语感叹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言语行为、语言类型学和对比语言学等原理,尝试对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的表现语法形式、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等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通过对汉语感叹表达范畴的系统化研究,以期发现现代汉语感叹句所包含的功能语言学上的意义和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特征,具体包括汉语感叹表达的形式、语义、语用表现的描写和解释,并在第九章就汉语和韩国语感叹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全文由十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研究的缘起、对象与范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综述国内外感叹句研究现状,说明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的意义。第二章主要对现代汉语感叹句与感叹表达进行界定,结合感叹句和感叹表达的性质、功能而感叹表达做出界定,并且根据感叹标记的有无将感叹表达分类,宏观描写感叹表达的形式特征。第三章主要考察感叹表达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语义方面先分为根据感叹指向、感叹内容特征和感叹表达语境来进行研究。语用功能方面对具体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非字面意义的感叹表达和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进行研究。第四章主要对感叹表达标记词中的语气成分——语气词和语气副词进行研究。先考察语气的定义和感叹表达的语气,然后考察语气词的定义以及感叹表达中的语气词实例和作用。同时考察语气副词的界定并对出现在感叹句中的典型副词“多(么)”、“好”、“可”、“太”、“真”等结合实例以及其他语气副词的实例进行细致地描写分析。第五章主要对感叹表达中的叹词和疑问词进行研究。叹词方面,本文区分为原型叹词、准感叹词和新兴叹词,描写感叹表达中叹词的语义及语用特征;疑问词方面,主要考察感叹表达中用由疑问词“什么”和“怎么”构成的感叹表达形式的语义和功能特征。第六章主要对感叹表达中出现的固定短语进行研究。将固定短语区分为经历了语法化而凝固的表示提醒对方和超预期的话语标记、用“得”的和不用“得”的程度补语、“X+不得”和“不得+X”的惯用性固定短语等小类。同时,具体考察这些固定短语形式的语义及语用特征。第七章主要考察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的固定格式,将固定格式按照感叹表达形式区分为“你+这个NP”、“都是NP”、“这/那+叫一个X”和“好+一(个)X”进行专题研究。第八章对汉语感叹表达的组合模式分成独语句感叹表达和标记组合的感叹表达等两类进行考察。独语句感叹表达可分为名词独语句、动词独语句和形容词独语句。标记组合的感叹表达可以选择一种感叹方式,也可以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叹方式。第九章对汉韩两种语言的感叹表达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对韩国语感叹表达加以概述,就韩国语感叹表达的界定、语义性质和语用功能进行解释说明,然后将韩国语感叹表达分为使用典型标记的和使用其他句类的感叹表达两类进行考察。最后,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对比汉韩感叹表达的共同点和区别。第十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说明本文在感叹表达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

古丽拜合热姆·图尔荪[2](2018)在《基于数据库的维吾尔语构词成分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语言作为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及时创制能够准确表达新概念,新事物的新术语,以应对社会的日益发展和频繁的交往交流。然而,由于维吾尔语构词成分的功能尚未得以全面研究,且未形成工具书和构词语料库,导致维吾尔语新词术语的创制不能充分发挥其粘着性特征,而往往以译制为主,从而致使很多所谓新词术语名不符其实,语义含糊,不解其意。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现代语言学角度,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以《维吾尔语详解词典》的数据库为语料,对现代维吾尔语构词成分的功能进行探讨和研究。其中主要对现代维吾尔语构词词缀、构词词根的能产性进行统计分析,据此为现代维吾尔语的构词成分的研究提供较可靠的科学依据。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基于数据库的维吾尔语构词成分的分类和功能进行了论述,将维吾尔语的构词成分大体上分为构词词根、词干、构词词缀等三类。另外,对维吾尔语的构词词缀分别从结构、来源、意义和功能四个角度进行了分类;第三部分对维吾尔语构词词根的能产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描写。该部分以《维吾尔语详解词典》的数据库作为语料,从34554条词当中有筛选出107个能产性词根,逐个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统计分析并指出,构成词根的音节数量多少与该词根的构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的有关系,单音节词根的构词能力最强,双音节词根的构词能力仅次于单音节词根,三音节或以上音节构成的词根构词能力较弱。根据以上词根的构词能产性程度,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根归纳为积极词根,三音节或以上音节构成的词根归纳为消极词根,该部分是文章的创新点;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维吾尔语构词附加成分的语法功能,主要阐述由静词构成静词的构词词缀及由静词构成动词的构词词缀及其功能。

宋作艳[3](2018)在《名词转动词的语义基础——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文中认为名词转动词研究经历了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的拓展,前者关注名词在动词的论元结构中担当什么论元角色,而后者关注动词在名词的物性结构中担当什么物性角色。本文探讨了引入名词视角的意义和两种视角之间的关系。名词视角可以揭示什么样的名词易于转用为动词,也可以揭示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语义映射关系,尤其是事物功用与事件目的之间的互通性;这一视角具有跨语言的普适性,不仅适用于名转动,在含动词化词缀的名源动词中也有表现;还有利于解释名源动词的意义泛化、多义性、不同语言间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动转名等问题。两种视角互为补充,名转动是物性结构与论元结构互动的结果:动词化是物性结构驱动的,但哪个物性角色被激活以及如何实现为动词义受制于论元结构。

倪涛[4](2018)在《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类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语言学家Leonard Talmy是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2000年,他将多年来对语言概念结构、概念结构中的类型与过程的思考汇集成册,出版了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Ⅰ)(Volume Ⅱ)。这一巨着不仅奠定了“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的理论基础,还为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概念结构的类型研究中,Talmy由深层概念结构与表层形态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出发,以运动事件为切入点,对动词的词汇化模式和事件的整合类型进行了细致考察。此后,他又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以“宏事件”(macro-event)为研究对象,以“词汇化模式”(lexicalization pattern)和“事件整合类型”(event integration typology)为考察范式的“词化类型学”(lexicalization typology)理论。文献显示,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词化类型学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运动事件。因此,本文集中讨论宏事件的另一类下属事件——“状态变化事件”。在具体考察中,本文不仅论证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特质和图式核心,还将定量分析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语表形式、语义内涵和“形-义”类型。最后,本文将探究汉英语在上述方面存在异同的内外动因。首先,本文考察了状态变化事件的形态句法结构,具体包括: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结构和各个概念要素的编码手段。此外,本文还将“形态成分”和“事件参与者”的表现形式也纳入了考察范围。其次,本文分析了状态变化事件的内在语义,深入考察了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以及动词词根、卫星语素、形态成分和参与者的语义特征。再次,在上述“外探形式”和“内掘语义”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类型学视角探究了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联系,具体分析了“句法-语义映射”、“形式-语义对应”、“词汇化模式”、“事件整合类型”、“递增语义系列”和“参与者的生命度与事件表达”等问题。研究发现,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在上述“形-义”联系上异同共存,具有明显的类型倾向,但并不存在绝对的类型划分。具体来看,第一、句法-语义映射上,汉语状态变化事件的直接程度明显弱于英语,即汉语的“不完全映射”占据优势,而英语的“完全映射”更为多见。然而,在语义的形式化手段上,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基本一致,都可以归纳为“前景化”、“背景化”、“词汇化”和“结构化”四种类型。第二、词汇化模式上,汉英状态变化事件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其中,动词词根在汉英致使、非致使和自变状态变化事件中均呈现出三种类型,而汉英卫星语素的词汇化模式则主要集中于一种类型。第三、语料显示,状态变化事件的“转变类型”不仅具有隐含特性,而且不能单独构成状态变化事件。相反,状态变化事件的“背景实体”却是一个突显要素,其不仅可以单独构成状态变化事件,还与隐性的“转变类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认为,相对于“转变类型”,状态变化事件的“背景实体”更具核心地位。也就是说,状态变化事件的核心图式是“背景实体”或者“转变类型+背景实体”。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发现,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在整合类型上均呈现出多样化的混合特征。因为,在本文的语料范围内,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均存在少量的均等框架用例。除此之外,汉语的动词框架结构和卫星框架结构基本均衡,而英语的动词框架结构则占据绝对优势。第四、根据语义递增分析,本文发现,汉语的“未定完成义动词”和“蕴含完成义动词”较多,而“完全完成义动词”较少;英语的“固有完成义动词”和“完全完成义动词”较多,而“蕴含完成义动词”较少。此外,添加卫星成分在汉语中可以表达或确认实现意义,而英语则通过附加卫星成分来削弱这种意义。与此同时,汉语的卫星语素还可以表达“欠额实现”、“超额实现”、“反向实现”和“其他事件”,而英语卫星语素的此类用例很少。第五、由语料分析可见,排除语用因素,事件参与者的生命度不仅决定着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主宾位序,还影响着其语态和句式的选用。也就是说,当施事的生命度高于受事时,及物结构往往是主导的句法形式,而当施事的生命度低于受事时,被动结构和一些有标记的句式常常成为首选。此外,参与者的生命度还影响着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中动词的使役交替。总体上,高生命度的施事和低生命度的受事比较易于形成一个完整的致使链,也更容易进行非使役化操作。当然,本文是立足于“致使”来看待状态变化事件的,因此其主语并不限于狭义的“施事”,而是广义的“致事”,因而在生命度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最后,本文还探究了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异同的内外动因。首先,在表征方式上,本文认为,“空间”虽有利于突显状态变化事件与运动事件的共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作为一个概念领域的特质。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状态变化事件在“形”和“义”两方面都与运动事件存在不同。对此,“属性的时间历程”比“状态的抽象位移”更具解释力。由此,本文认为,在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化中,“时间”是更具优势的路径。当然,由于同源性和隐喻投射,“空间”和“时间”在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化中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其次,在状态变化事件的编码中,“经济性”、“象似性”,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充分体现了语言结构和功能压制的相对平衡。此外,语言的类型特质、传统习俗、动态运用和历时发展等多种因素也对汉英状态变化事件形义类型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上,本文以“状态变化事件”为切入点为汉英比较研究发掘了新的对比基础。同时,本文关于状态变化事件的集中讨论不仅可以为其他下属事件的个性分析提供参考,还有利于改变目前宏事件研究的停滞现状。

王朔[5](2017)在《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反映人类主观认知、思维、精神、心智、情感世界的极为神秘、复杂、重要的词汇语义单位,俄语抽象名词表达和描写客观现实世界的状态、属性、特征、情感、质量、动作等非物质概念,是建构人类平行主观精神世界的重要参数和语言语义手段。俄语抽象名词是名词和谓词语义交叉、融合、共同反映客观世界事况的过渡性语义单位,蕴含动词和静词的双重语义内涵,兼具动词、形容词、名词三大词类的语义特征和属性,目前,它所相关的语义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系统的研究,这赋予了本课题有关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以重要理论意义和价值。本文以俄语抽象名词为对象物对其语义问题展开研究。一方面,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结构:从宏观上把握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内涵和特征,着重分析和探讨抽象名词的语义特点和功能、语义配价数量和类型、名物化语义现象;另一方面,微观上对俄语抽象名词进行语义次范畴化,分别对静词性和动名词性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的语义性能和语义配价理论展开研究,同时分别对语义次范畴句法配价模式、句法特征进行分析,从而通过句法行为进一步描写、验证抽象名词次范畴的语义性能和特点,深化抽象名词语义研究;再有一方面,是从认知语义层面集中对俄语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隐喻和转喻语义衍生机制进行探讨,分析、描写其语义衍生模式。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将深化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揭示俄语抽象名词语言语义实质,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俄语名词系统化语义分析体系,为名词的整合性语义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有一定创新。首先,本文结合语义学、配价理论、范畴化理论以及认知隐喻、转喻等语言学理论,不拘泥于某一个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的语义分析,从多维度系统地构建俄语抽象名词整合性语义分析体系;其次,本文选取1000个高频俄语抽象名词为研究对象,细致考察俄语国家语料库的相关语料,通过相关语言事实来验证文中所提出的论点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申少帅[6](2016)在《基于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的现代汉语“有”字量度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认知语法(Langacker 1987,1991,2008)视角出发,基于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牛保义2008b,2011a),通过假设演绎的方法,对现代汉语中的“有”字量度结构(下文称y MC)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模型,对y MC中成分的认知功能、y MC的语义建构、以及y MC中的成分限制进行分析。yMC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量度主语”(下文称MS)“有/没有”(下文称yǒu)和“量度宾语”(下文称MO)。例如,(1)目前有污染的乡镇企业占40%,其中重度污染的有10%1。(2)巨石加上运石卡车的重量有150吨左右,而桥梁承重不足100吨,存在被压塌的危险。(3)钓上的鲤鱼有三斤重。(4)卫东走进戏水大厅,这里热气扑脸,面积有足球场大,空间则有七、八层楼高。(5)我们掉转方向往回爬了没有五米远,前边的大金突然停了下来,(6)新华保险的上市在意料之中,已经传了有几个月了。(7)船没有人跑得快。/*船有人跑得快。(8)打排球没有踢足球好玩。(9)大人没有小孩会演戏。观察上述例句可以发现y MC具有的特征。结构上,y MC是由yǒu联结MS和MO构成的,基本结构为MS+yǒu+MO。其中,MS的基本结构为NP或VP。就上面的例句而言,NP为“重度污染的”“重量”“面积”“空间”“船”,VP为“我们调转方向往回爬了”“已经传了”“打排球”。yǒu由“有”或“没有”构成。MO的基本结构可以为“数字”“数量短语”“数量形”“名+形”“VP+形”“名+VP”,如“10%”“150吨”“五米远”“足球场大”“人跑得快”“踢足球好玩”“小孩会演戏”。在语义上,y MC的基本结构为“事体/事件+yǒu+量度值+量度类型”。首先,MS可以凸显一个“事体”或“事件”。MS凸显“事体”时,它可以表示一个具有特定维度的“量度特征”,如“重量”“面积”“空间”;或表示一个具有“量度特征的实体”,如“重度污染的”“钓上的鲤鱼”。MS凸显“事件”时,它可以指称一个具有量度特征的“活动”(沈家煊2007),如“打排球”;或表示一个具有量度特征的“活动的最终状态”,如“我们掉转方向往回爬了”。然后,yǒu表示一种量度限定关系。最后,MO凸显一个有界量度值,由“量度值+量度类型”构成。其中“量度值”可以表示为“数量值”,如“10%”“150吨”“几个月”;也可以表示为“参照值”,以一个“事体”或“事件”的“常规值”作为参照,如“足球场”“七、八层楼”“人跑得”“踢足球”。“量度类型”由“形容词”或“表示程度的VP”充当,如“高”“远”“快”“会演戏”。以往文献对于y MC涉及的现象有较多的争议。第一,对“有”字词性存在争议,有的研究认为“有”是介词(林泰安1986;张敬源、张艺2012等);有的研究认为“有”是动词(曹炜1987;张豫峰1998b等),还有研究认为“有”是情境植入成分(庞加光2015)。各方主要基于形式标准作为自己的证据,这样甚至会出现同一个证据可以支持两方观点的现象。第二,对于“有”字的意义归纳过于复杂,认为“有”可以表示“关系”“估量”“比较”“列举”等意义。第三,以往文献中将例(3)看作“估量句”,例(4)看作“比较句”。有的学者认为二者不同(张敬源、张艺2012);也有学者认为二者没有区别(张斌2010:570)。还有学者(庞加光2015)认为,“我一口气跑了有一千多米”和“小王身高有一米八”是不同的结构。第四,文献中对MO的语法地位存在争议,这是因为对MO性质的不同看法导致的。第五,以往文献多将量度成分的语义倾向归纳为“表大”“表多”(温锁林2012;王明月2014),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值得进一步研究。第六,由于系统性的观察不足,以往文献中MS的结构和语义特点并没有受到充分关注。第七,文献中也较少提出y MC中成分限制的规律。第八,肯定形式y MC和否定形式y MC中成分分布的差异也较少受到关注。鉴于上述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y MC中各成分的认知功能是什么?第二,y MC的语义是如何构建的?第三,y MC中成分结构的限制如何解释?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尝试提出关于y MC的赋值假设。y MC是一种量度限定结构。MS凸显量度属性,yǒu凸显一种量度限定关系,MO凸显一个有界的量度值。yǒu通过MO表示的有界量度对MS赋值,将其有界化。其中,“有”表示“量度等同”关系,将MO表示的量度赋值于MS;“没有”表示“量度低于”关系,将一个低于MO的量度赋值于MS。本研究以这一假设为指导,尝试构建y MC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旨在借助该模型阐释y MC中各成分的认知功能,整体结构的语义建构过程,以及y MC中成分限制的原因。本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yǒu的认知功能是通过MO表示的有界量度对MS进行有界化。y MC中MO的认知功能是凸显一个有界的“量度值”,这一量度值可以为“数值”或“参照值”。y MC中MS的认知功能是凸显一个具有特定维度的“量度特征”,或凸显一个具有一定量度特征的“实体”。第二,y MC具有统一的认知机制。yǒu凸显一个在概念化时间t中稳定不变的“量度限定”关系,其中有图式性的射体和界标。MO凸显的数值型量度或参照型量度通过对界标的阐释,将其具体化为MO表示的有界量度值。MS凸显的事体或事件通过对射体的阐释,将其具体化为量度特征或具有量度特征的主体。以这样的联结方式,yǒu将MS映射到MO表示的量度值或低于MO的量度值,从而将其有界化。y MC涉及到的语言现象可以得到统一解释。第三,y MC中成分限制和MS与MO中的维度凸显有关。肯定形式y MC和否定形式y MC中的成分差异在于y MC整体结构语义类型的不同,以及成分结构之间的语义侧面限制。

金奕然[7](2016)在《商务翻译研究报告Translation in cross-languag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Beyond equivalence 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报告《跨语言国际商务翻译研究:不仅仅是对等》以信息为主,为专业程度适中、语体较正式的普通应用型文本。源语文本抽象表达丰富;句式多样,存在典型结构歧义句和总述性语句;语篇逻辑严谨,行文布局基本符合报告体裁写作规范。针对文本类型及特征分析,本次翻译实践主要以“信”为标准、“简练”为原则,并以“衔接理论”为指导完成译语文本。实践报告则分别对抽象名词、结构歧义句和总述性语句作深入分析并归纳相应翻译实践方法。最后,根据实际操作总结理论指导作用及相应翻译经验。

白萨(Badarch Bayasgalan)[8](2016)在《中蒙两国蒙语差异研究 ——兼谈汉语等语言的影响》文中指出参考文献包括中文、老蒙文、新蒙文和少数的英语、俄语资料。本论文还附有一个《汉-蒙-内蒙》词语对照表,此表是从两国出版的《汉蒙词典》中搜集整理的。本论文以中蒙两国蒙古语即内蒙古方言和喀尔喀方言为考察对象,比较了两国蒙古语在文字、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差异。本论文包括绪论、四章正文和结论等部分。绪论里先交代了该题目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等内容。桑席耶夫曾经把蒙古语分为六种独立的蒙古语言。不过他对蒙古语的这种划分针对的是蒙古国(前蒙古人民共和国)居民讲的语言和内蒙古居民讲的语言。在中国,讲内蒙古方言的蒙古族人占中国蒙古族总人口的90%以上。喀尔喀方言是蒙古国蒙古语的基础方言,使用这一语言的喀尔喀蒙古人在蒙古语世界中处于主体地位。两国蒙古语因为所在的国家不同,从而产生了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内蒙古方言,它受汉语影响很大,已然发生许多变化。语言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语音的变异,也有词汇的吸收,还有语法的渗透。笔者将内蒙古方言与蒙古国喀尔喀方言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揭示出两者的不同之处。这就是笔者撰写本论文的主要思路和出发点。第一章简述了蒙古语的来源、历史演变、分类和现在两国蒙古语的现状。蒙古语最早是从叫做阿尔泰语的古老语言分化出来的,一直到成吉思汗时代,各地蒙古人都各自使用着有一定差别的方言。莫戈勒、达斡尔、恩格尔、保安、东乡语有可能就是在这个时期从蒙古语里分离出来的。13世纪蒙古帝国的建立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蒙古语各种方言的接触和联系。15世纪末,蒙古封建主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名誉互相争战,这种争战一直持续到18世纪。17-19世纪定居一地的蒙古人再次分散开来。在这种状况下,蒙古语各种方言土语的差别就越来越大,从而形成互不相通的独立的语言。蒙古国国民和中国的蒙古族人占讲蒙古语的人的大多数。因蒙古族所在的国家不同,受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影响,现代中国内蒙古方言和蒙古国喀尔喀方言在元音和谐、辅音的位置、音节结构、词尾词缀体系等各个方面虽然大概保留着原来的体系,但是已经演变成为两种方言了,在元音组成、长元音、复合元音、语音同化、词首擦音的演变、塞擦音的演变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别。此外,本章里还讨论了蒙古语语音、书面语的演变,蒙古族曾经使用过的文字以及内蒙古现行老蒙文的来源等语言历史演变等蒙古语历史方面的问题。第二章讨论中蒙两国的语音和文字方面的差异。研究蒙古语的语言学家们把蒙古语族语言分成四个分支,分别是东、西、北和中部蒙古语:东部方言包括科尔沁、喀喇沁、苏尼特等方言;西部方言包括杜尔布特、把亚特、陶尔古德、明嘎达等卫拉特方言:北部方言包括各种布里亚特方言:中部方言包括喀尔喀、察哈尔和鄂尔多斯方言。这四类方言既存在语音差异,也有共同点。此外,中蒙两国蒙古族使用不同文字,文字的不同也使语言上的差异不断扩大。第三章对内蒙古方言和喀尔喀方言的词汇组成从固有词和外来词的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二者是现代蒙古语的两大分支,因此二者的固有词大部分是相同的。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固有词,这是方言的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外来借词方面,喀尔喀方言里欧美语言的音译词占大多数,内蒙古方言里汉语的意译词占大多数。比较两国蒙古语中的外来词的数量,内蒙古方言里的汉语意译词比喀尔喀方言的欧美语言借词多三倍。还有这样一种现象,蒙古语当中有许多组近义词,但是蒙古国习惯使用其中的一个,内蒙古则习惯使用另一个,这种现象很普遍。本章最后两节讨论了中蒙两国蒙古语的熟语和新词、旧词的不同点。第四章,对喀尔喀方言和内蒙古方言里各种语法范畴和表达语法范畴的各种附加成分的形式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它们在老蒙文和新蒙古文里的不同形式。内蒙古仍在使用老蒙文中各种复杂形式的附加成分,蒙古国使用的新蒙文里已把它们淘汰或变成了简单的形式。语法部分最后谈到,内蒙古方言中存在喀尔喀方言里没有的表达方式。比如,内蒙古方言里,特别是口语里有类似汉语“补语”的句法成分出现了,此外还有“在……情况下”,“我告诉你……”等特殊的表达方式,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内蒙古方言受到汉语的影响而出现的表达方式。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全论文的主要发现和本论文的局限性与不足。

木沙江·艾力[9](2016)在《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的语文学研究》文中提出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在古代维吾尔文献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已发现90件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残片,其中59件残片原件收藏于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1件残片收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原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3件残片收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1件残片原件收藏于俄罗斯东方文献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2件残片收藏于北京图书馆,2件残片收藏于敦煌研究院,22件残片下落不明。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涉及内容包括占卜、历法、天文学、星相学、星占术、护身符等诸多方面。这些文献残片中行数最多的有50多行,最少的只有2-3行。从文献装帧来看,有册子式和经折式两种。大多数历法和占卜文献的字体为半草书或草书体,也有部分涉及佛教内容的魔法、历法和占卜雕版印书残片。一般来讲,这些文献是在佛教、道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是科学与迷信的混合。1929年由德国学者威利·邦格(Willi Bang)和安娜玛丽·冯·佳班(Annemarie von Gabain)出版的《吐鲁番突厥语文献》第一卷和1936年由土耳其学者热西德·拉赫麻提·阿拉特(Resid Rahmeti Arat)出版的《吐鲁番突厥语文献》第七卷可视为较全面研究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的最早专着。此后的80年,杰拉尔德·克劳森(SirGerard Clauson)、詹姆士·哈密尔顿(James Hamilton)、朱迪丝·奥格登·布里特(Judith Ogden Bullitt)、莉莉娅·吐固舍娃(Lilija Tugusheva)、路易·巴赞(Louis Bazin)、松井太(Matsui Dai)、彼得·茨默(Peter Zieme)、吉田丰(Yoshida Yutaka)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各类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进行研究。从邦格、冯·佳班和阿拉特等学者的研究算起,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研究整整经历了八十年多历史。在此期间,西域—中亚语文学研究在广度和深度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就突厥语文学而言,到目前为止,《金光明经》、《阿毗达摩俱舍论实义书》、《玄奘传》、《弥勒会见记》等大型文献先后得以刊布,各国收藏文献不断以目录、数字图版、专着、论文等形式得以刊布。德国、俄国、法国、日本、土耳其、中国等国家的学者,以这些成果为基础,还出版、发表大量论着,讨论其中的语言、历史、宗教、哲学、文化问题,其中包括辞书、语法书和大量文献研究专着。更重要的是,在这八十年多在文献的转写方法、翻译方法、解释方法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展。基于这些积累,对已经被研究的和未被研究的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进行全面整理和研究提到议事日程,以西域-中亚语文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基础,对这些历法和占卜文献与它们的汉文原典进行仔细比较以及对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语文学研究成为了西域-中亚语文学研究中的当务之急。因此,本人以“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从文献学和文献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同时对它们进行了转写、换写、汉文翻译和注释为一体的语文学研究,并以此基础,对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的形态—句法特点和文献中所见历法和占卜术语的语义、结构特点和语源进行了探讨。全文由导论、文献研究篇、语言研究篇、结论和附录四部分组成。导论部分简要论述了本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有关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述,进而对本题研究的方法、范围等作了简要介绍,对本文研究所使用的符号和缩略语做了说明。文献篇由以下两章组成:第一章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及其分类本章首先对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的发现、收藏现状和书写特点等进行简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选为本题研究对象的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从书写形式、内容、原典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类。第二章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的语文学研究本章根据文献的原典和内容特点将本题研究范围内的90篇历法和占卜文献分成11组,对它们进行转写、换写、汉文翻译和词句注释,其中注释部分主要集中于词义注释、词源注释和形态—句法注释等方面。此后,文献篇还提供了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的分析性音序词汇索引。语言研究篇包括以下两章:第三章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的结构特点本章首先对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的语音系统进行较为全面的语音学和音位学描写。然后从形态—句法学的角度对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的词类及其形态变化、短语及其分类、句子及其类型等进行了探讨和描写,同时论述了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中单句成分的语序、主语句、非主语句以及多重复句等语法问题。第四章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中所见历法和占卜术语分析本章将重点集中于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中所见历法和占卜术语,对它们进行语义、结构、语源分类,并着重探析历法和占卜术语的语义、结构特点和语言来源。同时,初步对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中所见外来术语的借用途径和借用方式进行探讨。结论部分以各章的分析和研究为基础,对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的语音、形态—句法特点以及文献中所见历法和占卜术语的语义、结构、语源特点作简要概述,同时对本题研究的创新点做了简要交代。作为附录本文提供了部分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残片的印影。附录实际上是文献研究篇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悦虹[10](2015)在《法语体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vid)这一术语源自俄语语法研究,它所涵盖的体现象却超越俄语而广泛存在于其他语言中。本论文探讨了体范畴的定义、分类、本质以及表现模式,着眼于梳理法语中的体现象并论证法语中存在体系统。除绪论和结论之外,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分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体的概念和体范畴,并在普通语言学层面上提出体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普通语言学的理论预设和研究方法,指出体范畴普遍存在于不同语言之中,它是以语言手段表征事态与时间之关系的语言学范畴,该定义可作为确认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基于语言中形式与意义之间交错对应的关系,采用形式标准和意义标准对体进行双重分类:从形式角度,依据体现象所借助的语言手段,划分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从意义角度,依据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划分动作的延续、阶段和界点、重复和频次以及序列四大类,其中,第一类包括延续体和瞬间体,第二类包括前瞻体、整体体、过程体、结果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第三类包括重复体、反复体、惯常体以及单次体,第四类统称序列体。由此,体的形式分类是意义分类的实现方式,体的意义分类是形式分类的语义集合,二者均可作为梳理特定语言中体现象的依据。第二章构建理论框架,以便揭示体范畴的认知根源,并基于此而设计表现体范畴的时间-事态模式。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本论文的理论构建以Lakoff&Johnson的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Langacker,Taylor,Talmy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为补充,并借鉴Guillaume和Gosselin等法国语言学家的相关研究。实际上,意象图式是固化于人类经验的基本认知模式,是进行隐喻投射的前提,概念隐喻是根植于人类经验的主要认知机制,是对意象图式的扩展:它们是阐释人类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意象图式反映了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后者至少可归纳为注意力、动静、边界、精密度、抽象和视角六个方面,它们是人类理解实体和空间等认知对象的共同基础。概念隐喻将意象图式的内部结构进行跨经验域投射,从而使普适于喻体概念的认知规律也普适于本体概念,其中,本体隐喻通过实体而认知事态,包括“事件是物体”和“非事件是物质”两个方面,空间隐喻通过空间而认知时间,即“时间是空间”。在此基础上形成复合隐喻,即“时间中的事态是空间中的实体”,不但包括由实体域向事态域以及由空间域向时间域的双重投射,还存在实体之于空间的辩证关系向事态之于时间的辩证关系的映射。人类语言中时体范畴的认知根源皆为事态与时间的认知关联:当事态被时间包含,则主要涉及事态在时间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事态的相对时间关系,这是时价值的内容;当事态包含时间,则主要涉及事态所包含时间之长短、事态的边界和结构,以及若干事态之间相似或相异的关系,这是体价值的内容。根据体范畴的认知根源,设计时间-事态模式作为表现体范畴的认知模式。该模式参照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且吸收单轴模式和平行轴模式的优势,以便融入更多的表现方式,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它适于表现体范畴的本质、体的意义分类,并可用于描写特定语言中的体现象。第三章讨论法语语法体,并梳理法语中语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语法体的特点是以显在的语法形式表达明晰的体价值。在法语动词的屈折变化中,简单形式均表达非结果体,包括整体体和分割体两种可能,而复合形式均表达结果体,并可转而表达整体体。第四章讨论法语词汇体,并梳理法语中词汇层面的体现象。法语词汇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差别不甚显着而体的差别丰富细致。动词以其自身意义能表示不同的事态类型,借助不同词缀可表达重复体、起始体和终结体等,构成迂回法则主要表现动作进展的大小阶段,涉及前瞻体、过程体、回顾体、起始体、分割体和终结体等;动作名词以及名词意群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动词以及迂回法呈大致的平行关系;副词主要传达动作的频次、程度、时间和序列等信息,涉及重复体、强化体、瞬间体/延续体和序列体;形容词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与副词呈大致的平行关系。第五章讨论法语句法体,并梳理法语中句法层面的体现象。法语句法体的特点是语言形式的复杂性和体的意义的合成性。在句中,谓语动词与宾语、主语或状语组合为动词意群,并受后者所带来的意义成分的影响,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谓语动词所采用的特定语法形式表达一定的体价值,促使动词或动词意群所表达的事态类型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实在意义,也可能引起句子整体意义的变化。综上所述,依据体定义和体的分类确认并归纳法语中的体现象:它们分布于不同的语言层次,采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可分别归入语法体、词汇体、句法体和篇章体;这些体现象所表达的体的差别不尽相同,均可归入体的意义分类。至于篇章体,它是比语法体、词汇体和句法体更为复杂的体现象,涉及更多因素的影响。总之,法语中的这四类体现象由简至繁,彼此之间存在着语义关联和相互作用,它们是法语中体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共同促成法语体系统的运转。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在于,以普通语言学的高度提出抽象、概括的体定义,采用形式和意义的双重标准提出全面、有效的体的分类,并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索体范畴的本质;其实用价值在于,加深对体范畴、法语中的体现象以及体系统的理解,从而对法语教学和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二、现代德语派生动词的确认和语义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德语派生动词的确认和语义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感叹句的句类研究
        1.5.2 感叹句的形式表现
        1.5.3 感叹句的语义语用特点
        1.5.4 感叹句跨语言研究
第二章 现代汉语感叹表达与感叹句
    2.1 感叹句的界定
        2.1.1 感叹句的性质
        2.1.2 感叹句的功能
    2.2 汉语感叹表达的范围
        2.2.1 有标记的感叹表达
        2.2.2 无标记的感叹表达
    2.3 小结
第三章 汉语感叹表达的语义语用特点
    3.1 感叹表达的语义语用特征
        3.1.1 感叹表达语义指向
        3.1.2 感叹表达的内容特征
        3.1.3 感叹表达的语境
    3.2 感叹表达言语行为
        3.2.1 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
        3.2.2 非字面意义的感叹表达
        3.2.3 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
    3.3 小结
第四章 感叹表达与语气成分
    4.1 句子与语气
    4.2 语气词
        4.2.1 语气词的界定
        4.2.2 具体的语气词
        4.2.3 语气词的功能
    4.3 语气副词
        4.3.1 语气副词的界定
        4.3.2 感叹标记副词
        4.3.3 其他语气副词
    4.4 小结
第五章 感叹表达与非语气成分
    5.1 叹词与感叹表达
        5.1.1 叹词的界定
        5.1.2 原生叹词
        5.1.3 准叹词
        5.1.4 新兴叹词
    5.2 疑问词
        5.2.1 感叹表达中的疑问词
        5.2.2 “什么”用于感叹表达
        5.2.3 “怎么”用于感叹表达
    5.3 小结
第六章 感叹表达与固定短语
    6.1 话语标记
        6.1.1 提醒对方的话语标记
        6.1.2 超预期话语标记
    6.2 程度补语
        6.2.1 用“得”连接的程度补语
        6.2.2 不用“得”连接的程度补语
    6.3 三音节固定短语
        6.3.1 了不得
        6.3.2 要不得
        6.3.3 不得了
    6.4 小结
第七章 感叹表达与固定格式
    7.1 “你这个NP”
        7.1.1 名词N
        7.1.2 偏正短语NP
    7.2 “都是NP”
        7.2.1 自责
        7.2.2 责怪听话人
        7.2.3 责怪第三方、外部世界
    7.3 “这/那+叫一个X”
        7.3.1 “X”为形容词
        7.3.2 “X”为动词
        7.3.3 “X”为成语等
    7.4 “好+一(个)X”
        7.4.1 积极性感叹表达
        7.4.2 消极性感叹表达
    7.5 小结
第八章 感叹表达的组合模式
    8.1 独语句感叹表达
        8.1.1 名词独语句
        8.1.2 动词独语句
        8.1.3 形容词独语句
    8.2 感叹标记组合表达
        8.2.1 单一标记感叹表达
        8.2.2 两种标记的线性分布
        8.2.3 三种及以上标记的线性分布
    8.3 小结
第九章 汉韩感叹表达对比
    9.1 韩国语感叹表达概述
        9.1.1 韩国语感叹表达的界定
        9.1.2 韩国语感叹表达的语义语用特征
    9.2 韩国语感叹表达分类
        9.2.1 使用典型标记的感叹表达
        9.2.2 使用其他句类的感叹表达
    9.3 汉韩感叹句表达对比
        9.3.1 汉韩感叹表达的共同点
        9.3.2 汉韩感叹表达的区别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0.1.1 语法形式特征
        10.1.2 语义特点
        10.1.3 语用功能特征
        10.1.4 与韩国语对比
    10.2 本文的创新点
    10.3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数据库的维吾尔语构词成分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
    1.4 本文所使用的符号与缩略语
2 基于数据库的维吾尔语构词附加成分
    2.1 数据库的构词附加成分收录标准
    2.2 构词成分的分类
        2.2.1 前缀和后缀
        2.2.2 维吾尔语固有构词词缀和外来构词词缀
        2.2.3 构词词缀的语义分类
3 构词词根的能产性
    3.1 名词词根的构词能产性
    3.2 形容词词根的构词能产性
    3.3 动词词根构词能产性
4 维吾尔语构词附加成分的语法功能
    4.1 附加成分构成静词的功能
        4.1.1 静词构成静词的构词词缀
        4.1.2 由动词构成静词的词缀
        4.1.3 由动词和静词构成静词的词缀
    4.2 附加成分构成动词的功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4)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词化类型学的研究背景
        1.1.2 “状态变化”的研究背景
        1.1.3 “状态变化事件”的研究背景
    1.2 内容与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创新与意义
        1.3.1 本文的创新
        1.3.2 本文的意义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宏事件
        2.1.2 状态变化事件
        2.1.3 词化类型学理论
        2.1.4 其他的相关研究
    2.2 研究方法
    2.3 语料来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表现形式
    3.1 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表现
        3.1.1 汉语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表现
        3.1.2 英语状态变化事件的句法表现
        3.1.3 状态变化事件之句法表现的汉英对比
    3.2 状态变化事件之框架事件的编码形式
        3.2.1 汉语框架事件的编码形式
        3.2.2 英语框架事件的编码形式
        3.2.3 框架事件之编码形式的汉英对比
    3.3 状态变化事件之副事件的编码形式
        3.3.1 汉语副事件的编码形式
        3.3.2 英语副事件的编码形式
        3.3.3 副事件之编码形式的汉英对比
    3.4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态成分的表现形式
        3.4.1 汉语形态成分的表现形式
        3.4.2 英语形态成分的表现形式
        3.4.3 形态成分之表现形式的汉英对比
    3.5 状态变化事件之致使要素的表现形式
        3.5.1 汉语致使要素的表现形式
        3.5.2 英语致使要素的表现形式
        3.5.3 致使要素之表现形式的汉英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语义内涵
    4.1 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
        4.1.1 汉语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
        4.1.2 英语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征
        4.1.3 状态变化事件之语义表征的汉英对比
    4.2 状态变化事件之动词词根的语义特征
        4.2.1 汉语动词词根的语义特征
        4.2.2 英语动词词根的语义特征
        4.2.3 动词词根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4.3 状态变化事件之卫星语素的语义特征
        4.3.1 汉语卫星语素的语义特征
        4.3.2 英语卫星语素的语义特征
        4.3.3 卫星语素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4.4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态成分的语义特征
        4.4.1 汉语形态成分的语义特征
        4.4.2 英语形态成分的语义特征
        4.4.3 形态成分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4.5 状态变化事件之参与者的语义特征
        4.5.1 汉语参与者的语义特征
        4.5.2 英语参与者的语义特征
        4.5.3 参与者之语义特征的汉英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义类型
    5.1 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关联
        5.1.1 汉英句法-语义的映射联结
        5.1.2 汉英形式-语义的对应关系
        5.1.3 状态变化事件之形义关联的汉英对比
    5.2 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
        5.2.1 汉英动词词根的词汇化模式
        5.2.2 汉英卫星语素的词汇化模式
        5.2.3 状态变化事件之词汇化模式的汉英对比
    5.3 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递增分析
        5.3.1 汉英动词词根的语义递增分析
        5.3.2 汉英卫星语素的语义递增分析
        5.3.3 状态变化事件之语义递增的汉英对比
    5.4 状态变化事件的整合类型
        5.4.1 汉英框架事件的整合类型
        5.4.2 汉英副事件的整合类型
        5.4.3 状态变化事件之整合类型的汉英对比
    5.5 状态变化事件的参与者与事件表达
        5.5.1 汉英参与者的生命度与事件的句式选用
        5.5.2 汉英参与者的生命度与动词的使役交替
        5.5.3 状态变化事件之参与者与事件表达的汉英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英状态变化事件之理据探究
    6.1 状态变化事件与事件的编码方式
        6.1.1 状态变化事件的空间特质
        6.1.2 状态变化事件的时间内涵
        6.1.3 状态变化事件的时空隐喻
    6.2 状态变化事件与语言的编码原则
        6.2.1 状态变化事件与“象似性”
        6.2.2 状态变化事件与“经济性”
        6.2.3 编码原则的相互作用
    6.3 状态变化事件与语言的类型特质
        6.3.1 汉英的分析与综合
        6.3.2 汉英的意合与形合
        6.3.3 汉英的动态与静态
    6.4 状态变化事件与语言的语用特征
        6.4.1 汉英的传统习俗
        6.4.2 汉英的运用特色
        6.4.3 汉英的发展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的主要发现
    7.2 本文的不足与反思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参考工具书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思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的新意
    四、研究任务和对象
    五、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六、论文结构
第一章 抽象名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节 俄罗斯语言学界的抽象名词研究概况
        一、抽象名词的语义配价研究
        二、抽象名词的语言哲学研究
        三、抽象名词的逻辑语义学研究
        四、抽象名词的词汇语义研究
        五、抽象名词的语言文化学研究
    第二节 国内语言学界的抽象名词研究概况
        一、俄语界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二、汉语界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三、英语界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语抽象名词语义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配价理论
        一、配价理论的产生
        二、德国配价语法研究
        三、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配价理论
        四、汉语配价语法研究
    第二节 语义次范畴化理论
        一、经典范畴理论
        二、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原理
        三、原型范畴理论
        四、范畴化层级理论
    第三节 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
        一、认知隐喻理论
        二、认知转喻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结构研究
    第一节 俄语抽象名词的界定和分类
        一、俄语抽象名词的界定
        二、俄语抽象名词的分类及标准
    第二节 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和性能分析
        一、时间—事件与时间—属性语义
        二、命题框架语义
        三、概念化联想语义
        四、事物性伴随语义
    第三节 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表义功能
        二、认知功能
        三、评价功能
    第四节 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配价分析
        一、零价抽象名词
        二、一价抽象名词
        三、二价抽象名词
        四、多价抽象名词
    第五节 俄语抽象名词的名物化语义分析
        一、抽象名词的完全名物化语义
        二、抽象名词的非完全名物化语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次范畴研究
    第一节 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次范畴分析模式
        一、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概析
        二、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化
        三、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配价模式
        四、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的句法配价模式
    第二节 情感类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一、情感类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
        二、情感类抽象名词语义配价模式
        三、情感类抽象名词句法配价模式
    第三节 见解类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一、见解类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
        二、见解类抽象名词语义配价模式
        三、见解类抽象名词句法配价模式
    第四节 性质与属性类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一、性质与属性类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
        二、性质与属性类抽象名词语义配价模式
        三、性质与属性类抽象名词句法配价模式
    第五节 评价类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一、评价类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
        二、评价类抽象名词语义配价模式
        三、评价类抽象名词句法配价模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语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
    第一节 俄语动名词性抽象名词概析
        一、构词派生
        二、基本语义属性
        三、语法范畴
        四、句法组合特征
    第二节 俄语动名词性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分析
        一、过程类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二、动作类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三、事件类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四、状态类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第三节 俄语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衍生机制
        一、动名词的隐喻语义机制
        二、动名词的转喻语义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基于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的现代汉语“有”字量度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搜集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引言
    2.2 Pos-y MC相关研究
        2.2.1“有”字的词性研究
        2.2.1.1“有”字词性研究回顾
        2.2.1.2“有”字的词性的争论
        2.2.2“有”字意义的研究
        2.2.2.1“有”字意义研究回顾
        2.2.2.2“有”字意义的争论
        2.2.3“有”字相关句式的研究
    2.3 Neg-y MC相关研究
        2.3.1“没有”和“有”的关系研究
        2.3.2“没有”意义的研究
        2.3.3“没有”相关句式研究
    2.4 其他相关成分研究
        2.4.1 量度结构相关研究
        2.4.2 形容词相关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关于y MC的理论假设
        3.2.1 y MC赋值假设
        3.2.2 y MC赋值假设的语言事实基础
        3.2.2.1 MS凸显量度属性的证据
        3.2.2.2 MO为有界量度的证据
        3.2.2.3 yǒu为半图式性动词的语言内证据
        3.2.2.4 yǒu为半图式性动词的跨语言证据
        3.2.2.5“有”和“没有”量度差异的证据
    3.3 关于y MC的分析模型
        3.3.1 y MC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
        3.3.1.1 活跃区
        3.3.1.2 界性
        3.3.1.3 情境植入
        3.3.1.4 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
        3.3.2 y MC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
        3.3.3 y MC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的限制规则
    3.4 小结
第4章 现代汉语y MC形式特征考察
    4.1 引言
    4.2 Pos-y MC的结构特征
        4.2.1 MO为数词时Pos-y MC的结构特征
        4.2.1.1 MS为量度NP
        4.2.1.2 MS为一般NP
        4.2.1.3 MS为“的”字短语
        4.2.2 MO为数量短语时Pos-y MC的结构特征
        4.2.2.1 MS为量词短语
        4.2.2.2 MS为量度NP
        4.2.2.3 MS为一般NP
        4.2.2.4 MS为“的”字短语
        4.2.2.5 MS为VP
        4.2.3 MO为数量短语+量度表达时Pos-y MC的结构特征
        4.2.3.1 MS为量词
        4.2.3.2 MS为量度NP
        4.2.3.3 MS为一般NP
        4.2.3.4 MS为“的”字短语
        4.2.3.5 MS为VP
        4.2.4 MO为NP+量度表达时Pos-y MC的结构特征
        4.2.4.1 MS为量词短语
        4.2.4.2 MS为量度NP
        4.2.4.3 MS为一般NP
        4.2.4.4 MS为“的”字短语
        4.2.4.5 MS为VP
        4.2.5 MO为VP+量度表达时Pos-y MC的结构特征
        4.2.5.1 MS为量词短语
        4.2.5.2 MS为量度NP
        4.2.5.3 MS为一般NP
        4.2.5.4 MS为VP
    4.3 Neg-y MC的结构特征
        4.3.1 MO为数词时Neg-y MC的结构特征
        4.3.1.1 MS为量度NP
        4.3.1.2 MS为一般NP
        4.3.1.3 MS为“的”字短语
        4.3.1.4 MS为VP
        4.3.2 MO为数量短语时Neg-y MC的结构特征
        4.3.2.1 MS为量度NP
        4.3.2.2 MS为一般NP
        4.3.2.3 MS为“的”字短语
        4.3.2.4 MS为VP
        4.3.3 MO为数量短语+量度表达时Neg-y MC的结构特征
        4.3.3.1 MS为量度NP
        4.3.3.2 MS为一般NP
        4.3.3.3 MS为VP
        4.3.4 MO为NP+量度表达时Neg-y MC的结构特征
        4.3.4.1 MS为量度NP
        4.3.4.2 MS为一般NP
        4.3.4.3 MS为“的”字短语
        4.3.4.4 MS为VP
        4.3.5 MO为NP+VP时Neg-y MC的结构特征
        4.3.5.1 MS为一般NP
        4.3.5.2 MS为“的”字短语
        4.3.6 MO为VP+量度表达时Neg-y MC的结构特征
        4.3.6.1 MS为一般NP
        4.3.6.2 MS为VP
    4.4 小结
第5章 现代汉语y MC语义特征考察
    5.1 引言
    5.2 y MC中成分的语义特征考察
        5.2.1 MS语义特征的考察
        5.2.2 MO语义特征考察
    5.3 y MC表示的语义类型
        5.3.1 Pos-y MC事体量度描述
        5.3.1.1 事体的空间量
        5.3.1.2 事体的数量
        5.3.1.3 事体的容量
        5.3.1.4 事体的重量
        5.3.1.5 事体的时间量
        5.3.1.6 事体的价值量
        5.3.1.7 事体的温度、角度
        5.3.1.8 事体的比率
        5.3.1.9 事体的属性程度量
        5.3.2 Pos-y MC事件量度描述
        5.3.2.1 事件的重复量
        5.3.2.2 事件的延续量
        5.3.2.3 事件的累积量
        5.3.2.4 事件的结果量
        5.3.3 Neg-y MC事体量度描述
        5.3.3.1 事体的空间量
        5.3.3.2 事体的数量
        5.3.3.3 事体的重量
        5.3.3.4 事体的时间量
        5.3.3.5 事体的价值
        5.3.3.6 事体的温度、角度
        5.3.3.7 事体的比率
        5.3.3.8 事体的属性程度量
        5.3.4 Neg-y MC事件量度描述
        5.3.4.1 事件的重复量
        5.3.4.2 事件的延续量
        5.3.4.3 事件的累积量
        5.3.4.4 事件的结果量
        5.3.4.5 事件的程度量
    5.4 小结
第6章 现代汉语Pos-y MC语义建构的自主/依存联结分析
    6.1 引言
    6.2 数值型量度Pos-y MC的语义建构
        6.2.1 MO为数词时Pos-y MC的语义建构
        6.2.2 MO为数量短语时Pos-y MC的语义建构
        6.2.3 MO为数量短语+量度表达时Pos-y MC的语义建构
    6.3 参照型量度Pos-y MC的语义建构
        6.3.1 MO为NP+量度表达时Pos-y MC的语义建构
        6.3.2 MO为VP+量度表达时Pos-y MC的语义建构
    6.4 小结
第7章 现代汉语Neg-y MC语义建构的自主/依存联结分析
    7.1 引言
    7.2 数值型量度Neg-y MC的语义建构
        7.2.1 MO为数词时Neg-y MC的语义建构
        7.2.2 MO为数量短语时Neg-y MC的语义建构
        7.2.3 MO为数量短语+量度表达时Neg-y MC的语义建构
    7.3 参照型量度Neg-y MC的语义建构
        7.3.1 MO为NP+量度表达时Neg-y MC的语义建构
        7.3.2 MO为NP+VP时Neg-y MC的语义建构
        7.3.3 MO为VP+量度表达时Neg-y MC的语义建构
    7.4 小结
第8章 现代汉语y MC中的成分限制
    8.1 引言
    8.2 MO及MS中成分的限制问题
        8.2.1 y MC中成分的限制规则
        8.2.2 相关现象的认知分析
    8.3 Pos-y MC和Neg-y MC中成分差异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引言
    9.2 主要发现
    9.3 不足与展望
    9.4 小结
参考文献
索引

(7)商务翻译研究报告Translation in cross-languag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Beyond equivalence 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文本内容解读
    第二节 文本特征分析
        一、文本类型
        二、文本特征
第二章 过程描述
    第一节 译前准备
        一、制定文本审阅计划
        二、总结翻译难点
        三、确定翻译标准及原则
    第二节 译中整理
        一、确定案例分析项目
        二、总结项目分类
        三、选定实践方法
    第三节 译后校对
        一、质量控制
        二、问题总结
第三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抽象名词的翻译
        一、译随境迁
        二、译虚为实
        三、选词代译
        四、删繁简译
        五、见机而译
    第二节 结构歧义句的综合翻译
        一、层次歧义句的翻译
        二、功能歧义句的翻译
    第三节 总述性语句的翻译
        一、缩句翻译
        二、合句翻译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第一节 衔接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第二节 翻译实践心得与启示
        一、翻译的理解与表达
        二、翻译方法与方法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术语表
    附录三 案例分析关键词总结
致谢

(8)中蒙两国蒙语差异研究 ——兼谈汉语等语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第一章 蒙古语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第一节 蒙古语的历史演变
        一、蒙古语的历史演变
        二、从蒙古语文献看蒙古语语音演变
    第二节 蒙古文字与书面语演变
        一、蒙古人曾使用过的文字
        二、回纥式蒙文的来源与及其演变
        三、蒙古语书面语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蒙古语现状
        一、中国蒙古族分布与内蒙古方言土语分类
        二、内蒙古各方言土语特点
        三、内蒙古方言的规范
    第四节 蒙古国蒙古语现状
        一、喀尔喀方言的地位
        二、喀尔喀方言的分类以及各方言土语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蒙两国蒙古语语音和文字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国蒙古语标准音和文字特点
        一、元音音位和元音字母
        二、辅音音位和辅音字母
        三、传统蒙古文的音节与字母
        四、传统蒙文的优点与缺点
    第二节 蒙古国喀尔喀方言语音和文字特点
        一、元音音位和元音字母
        二、辅音音位和辅音字母
    第三节 中蒙两国蒙古语语音和文字对应关系
        一、语音对应关系
        二、音节对应关系
        三、词的组成部对应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蒙两国蒙古语词汇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蒙两国蒙古语固有词比较分析
        一、中蒙两国蒙古语固有词的异同
        二、基本词汇分类比较
    第二节 汉语等语言对两国蒙古语的影响比较分析
        一、汉语等语言对两地蒙古语的影响与借词分析
        二、中蒙两国蒙古语借词的特点比较分析
        三、中蒙两国对蒙古语中过度使用外来借词的问题
    第三节 中蒙两国蒙古语语义比较分析
        一、中蒙两国蒙古语词汇理性意义比较分析
        二、附属意义比较分析
        三、内蒙古方言和喀尔喀方言的词语语义场比较
        四、词义的演变
    第四节 熟语
        一、成语
        二、惯用语
    第五节 中蒙两国蒙古语词汇发展变化
        一、新词语
        二、旧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蒙两国蒙古语语法特点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蒙两国蒙古语构词法比较研究
        一、派生构词法
        二、句法构词法
    第二节 内蒙古方言与喀尔喀方言词类与语法范畴比较分析
        一、静词类比较分析
        二、动词及其语法特征比较分析
        三、无变化词类比较分析
        四、词类不一致的词
    第三节 中国蒙古语里新出现的表达方式
        一、补语
        二、在...情况下结构
        三、我告诉你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汉—蒙—内蒙》对照词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的语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题的提出
    二、本题的研究意义
    三、本题研究现状
    四、本文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
    五、本文所使用的符号与缩略语
上篇:文献研究篇
    第一章 历法和占卜文献及其分类
        第一节 历法和占卜文献概述
        1.1.1 历法和占卜文献的发现与收藏现状
        1.1.2 历法和占卜文献的书写特点
        第二节 历法和占卜文献的分类
    第二章 历法和占卜文献的语文学研究
        第一节 历法和占卜文献的解读与汉文翻译
        2.1.1 A:道教占卜文献(《易经》古代维吾尔语译残片)
        2.1.2 B:佛教占卜文献:护身符
        2.1.3 C:民间信仰的古代维吾尔语占卜文献
        2.1.4 D:《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古代维吾尔语译文残片
        2.1.5 E:佛教占星术的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
        2.1.6 F:十二生肖周期的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
        2.1.7 G:医学历法和占卜文献
        2.1.8 H:道教《玉匣记》的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
        2.1.9 I:摩尼教历法和占卜文献
        2.1.10 J:星相学历法和占卜文献
        2.1.11 K:算命书
        文献的解读与汉文翻译
        第二节 历法和占卜文献词句注释
        2.2.1 A:道教占卜文献(《易经》古代维吾尔语译残片)注释
        2.2.2 B:佛教占卜文献:(《护身符》注释
        2.2.3 C:民间信仰的古代维吾尔语占卜文献注释
        2.2.4 D:《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古代维吾尔语译文残片注释
        2.2.5 E:佛教占星术的历法和占卜文献注释
        2.2.6 F:十二生肖周期的历法和占卜文献注释
        2.2.7 G:医学历法和占卜文献注释
        2.2.8 H:道教《玉匣记》的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注释
        2.2.9 I:摩尼教历法和占卜文献注释
        2.2.10 J:星相学历法和占卜文献注释
    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词汇索引
下篇:语言研究篇
    第三章 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 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的语音分析
        3.1.1 元音
        3.1.1.1 元音的分类
        3.1.1.2 元音分布
        3.1.1.3 元音和谐
        3.1.1.4 元音音变
        3.1.2 辅音
        3.1.2.1 辅音的分类
        3.1.2.2 辅音的分布
        3.1.2.3 复辅音
        3.1.2.4 复辅音的音变
        3.1.3 音节结构的分析
        第二节 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的形态-句法特点
        3.2.1 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的形态特点
        3.2.1.1 名词的形态
        3.2.1.2 代词及其形态特点
        3.2.1.3 数词及数量结构
        3.2.1.4 形容词及其分类
        3.2.1.5 动词及其形态变化
        3.2.1.6 对偶词
        3.2.1.7 副词
        3.2.1.8 虚词
        3.2.2 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的句法特点
        3.2.2.1 短语及其分类
        3.2.2.2 句子及其分类
    第四章 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中出现的历法和占卜术语分析
        第一节 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中出现的历法和占卜术语的语义分类
        4.1.1 占卜名类术语
        4.1.2 历法术语
        4.1.3 星相学术语
        第二节 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中所见历法和占卜术语的结构分析
        4.2.1 单纯历法和占卜术语
        4.2.2 派生历法和占卜术语
        4.2.3 复合历法和占卜术语
        第三节 历法和占卜文献语言中所见术语之来源
        4.3.1 古代维吾尔语固有历法和占卜术语
        4.3.2 外来历法和占卜术语
        4.3.2.1 梵语来源历法和占卜术语
        4.3.2.2 汉语来源历法和占卜术语
        4.3.2.3 粟特语来源历法和占卜术语
        4.3.2.4 中古波斯语来源历法和占卜术语
        4.3.2.5 阿拉伯语来源历法和占卜术语
        4.3.3 外来历法和占卜术语的借用方法及其音变特点
        4.3.3.1 外来历法和占卜术语的借用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外文参考文献
    二、中、维文参考文献
附录
    一、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残片印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10)法语体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0.1 体范畴与体现象:研究对象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本研究的思路以及论文的框架、创新点和意义
第一章 体:概念和分类
    1.1 体的渊源
        1.1.1 古典语言中的体概念
        1.1.1.1 古希腊语中的体概念
        1.1.1.2 拉丁语中的体概念
        1.1.1.3 古阿拉伯语中的体概念
        1.1.2 俄语中的体定义
    1.2 体的定义
        1.2.1 体与动作方式
        1.2.2 普通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2.1 Comrie的观点
        1.2.2.2 Dahl的观点
        1.2.2.3 Cohen的观点
        1.2.3 英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3.1 Vendler的观点
        1.2.3.2 Verkuyl的观点
        1.2.3.3 Smith的观点
        1.2.4 法语语言学中的体定义
        1.2.4.1 Guillaume的观点
        1.2.4.2 Bally的观点
        1.2.4.3 Gosselin的观点
        1.2.5 本文对体的重新界定
    1.3 体的分类
        1.3.1 体的狭义二分法
        1.3.2 体的广义二分法
        1.3.3 体的多分法
        1.3.3.1 Bally的分类法
        1.3.3.2 Wilmet的分类法
        1.3.4 本文对体的重新分类
    第一章结论
第二章 体: 理论和模式
    2.1 关于体的主要理论学说
        2.1.1 Guillaume的心理机制论以及体的理论
        2.1.1.1 概述
        2.1.1.2 动词理论
        2.1.1.3 体的理论
        2.1.2 Gosselin的时性语义学
        2.1.2.1 概述
        2.1.2.2 反向双重动力模式
        2.1.2.3 体-时表征以及解读程序
    2.2 阐释体的认知途径
        2.2.1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
        2.2.1.1 体验哲学
        2.2.1.2 认知语言学
        2.2.2 意象图式、概念隐喻以及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
        2.2.2.1 意象图式理论
        2.2.2.2 概念隐喻理论
        2.2.2.3 基本的认知规律及其意象图式
        2.2.3 事态及其认知阐释
        2.2.3.1 事态类型学说
        2.2.3.2 认知视角下的事态
        2.2.4 时间及其认知阐释
        2.2.4.1 “时间类型”学说
        2.2.4.2 认知视角下的时间
        2.2.5 认知视角下的体
    2.3 描写体的时间-事态模式
        2.3.1 单轴模式
        2.3.1.1 表现内容
        2.3.1.2 评价
        2.3.2 平行轴模式
        2.3.2.1 Gosselin的平行轴模式
        2.3.2.2 评价
        2.3.3 垂直双轴模式
        2.3.3.1 Croft的垂直双轴模式
        2.3.3.2 时间-事态模式
        2.3.3.3 时间-事态模式的优势
    第二章结论
第三章 法语语法体
    3.1 直陈式
        3.1.1 简单形式
        3.1.1.1 现在时
        3.1.1.2 未完成过去时
        3.1.1.3 简单过去时
        3.1.1.4 简单将来时
        3.1.1.5 过去将来时
        3.1.2 复合形式
        3.1.2.1 复合过去时
        3.1.2.2 愈过去时
        3.1.2.3 先过去时
        3.1.2.4 先将来时
        3.1.2.5 过去先将来时
    3.2 虚拟式
        3.2.1 简单形式
        3.2.2 复合形式
    3.3 条件式
        3.3.1 简单形式
        3.3.2 复合形式
    3.4 其他语式
        3.4.1 命令式
        3.4.1.1 简单形式
        3.4.1.2 复合形式
        3.4.2 不定式
        3.4.2.1 简单形式
        3.4.2.2 复合形式
        3.4.3 分词式以及副动词
        3.4.3.1 现在分词
        3.4.3.2 过去分词
        3.4.3.3 副动词
    第三章结论
第四章 法语词汇体
    4.1 动词
        4.1.1 单一动词
        4.1.1.1 简单动词
        4.1.1.2 代动词
        4.1.2 动词词缀
        4.1.2.1 前缀
        4.1.2.2 中缀
        4.1.2.3 后缀
        4.1.2.4 前后缀
        4.1.3 动词短语
        4.1.3.1 三大阶段以及序列和重复
        4.1.3.2 三小阶段以及中断和接续
    4.2 名词
        4.2.1 动作名词
        4.2.1.1 单一名词
        4.2.1.2 名词词缀
        4.2.1.3 名词意群
        4.2.2 时间名词
        4.2.2.1 时间单位
        4.2.2.2 时期
        4.2.2.3 日期
    4.3 副词
        4.3.1 频次
        4.3.1.1 频率
        4.3.1.2 次数
        4.3.2 程度
        4.3.3 时间
        4.3.4 序列
    4.4 形容词
        4.4.1 频次
        4.4.1.1 频率
        4.4.1.2 次数
        4.4.2 程度
        4.4.3 时间
        4.4.4 序列
    4.5 介词
        4.5.1 空间点和时间点
        4.5.1.1 基于一点的静态定位
        4.5.1.2 基于一点的动态定位
        4.5.2 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
        4.5.2.1 基于两点的静态定位以及距离
        4.5.2.2 基于两点的动态定位以及距离
    第四章结论
第五章 法语句法体
    5.1 简单句
        5.1.1 动词与宾语
        5.1.2 动词与主语
        5.1.3 动词与状语
        5.1.3.1 频次状语
        5.1.3.2 程度状语
        5.1.3.3 时间状语
        5.1.3.4 地点状语
        5.1.4 动词与语法形式
        5.1.4.1 单一动词与语法形式
        5.1.4.2 动词意群与语法形式
    5.2 复杂句
        5.2.1 先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1.1 以avant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5.2.1.2 以jusqu'a ce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2 同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2.1 以pendan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2.2 以aussi longtemps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5.2.3 后时性时间关系复杂句
        5.2.3.1 以apres que引导的时间从句
        5.2.3.2 以aussitot que等引导的时间从句
    第五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四、现代德语派生动词的确认和语义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研究[D]. 柳真(Yoo Jin).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基于数据库的维吾尔语构词成分的功能研究[D]. 古丽拜合热姆·图尔荪. 新疆大学, 2018(12)
  • [3]名词转动词的语义基础——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J]. 宋作艳. 中国语文, 2018(03)
  • [4]汉英状态变化事件的形义类型研究[D]. 倪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5]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D]. 王朔.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6]基于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的现代汉语“有”字量度结构研究[D]. 申少帅. 河南大学, 2016(02)
  • [7]商务翻译研究报告Translation in cross-languag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Beyond equivalence 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金奕然. 黑龙江大学, 2016(02)
  • [8]中蒙两国蒙语差异研究 ——兼谈汉语等语言的影响[D]. 白萨(Badarch Bayasgalan). 黑龙江大学, 2016(03)
  • [9]古代维吾尔语历法和占卜文献的语文学研究[D]. 木沙江·艾力.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10]法语体范畴研究[D]. 徐悦虹.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现代德语派生动词的确证与语义分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