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室间隔缺损34例的介入治疗

膜性室间隔缺损34例的介入治疗

一、介入治疗34例膜部室间隔缺损(论文文献综述)

刘凌,陈屿,郑庆厚,张宁,吕瑛,王震[1](2021)在《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行介入封堵的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选取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53例,均无三尖瓣器质性病变,观察行介入封堵后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效果及三尖瓣反流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室间隔缺损患者均封堵成功,52例三尖瓣反流面积、速度、压差均较随介入时间的推移呈现减小或下降趋势(P<0.05);1例患者术后出现封堵器与三尖瓣腱索缠绕、三尖瓣重度反流,后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及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前严格筛查,部分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封堵安全有效。

刘海滨[2](2020)在《单中心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单中心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 defect,VSD)患儿介入治疗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相关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心房横径(Inner diameter of left atrium,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shortening fraction,FS)、二尖瓣、三尖瓣返流程度]、身高、体重、心电图的变化,评价导管介入封堵治疗VSD的疗效。资料及方法1、研究对象及入选标准: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儿内科住院并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先天性VSD患儿。共纳入235例患儿,其中,男115例,女120例,年龄2岁~13岁。根据年龄段将上述235例VSD患儿分成<3岁组,3岁~,6岁~,>9岁组,共4个年龄组。术后1年患儿年龄在患儿住院时年龄基础上加1岁,因术前患儿最小年龄≥2岁,故术后再按年龄段将患儿分成3岁~,6岁~,9岁~共3个年龄组。纳入标准:年龄≥2岁,体重≥10kg;听诊心前区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为VSD,且VSD大小及位置适合介入治疗;最后经左心室造影确诊适宜介入封堵治疗;依从性良好,并能按时接受随访的病人;同意并接受VSD介入治疗,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VSD缺损部位非膜周部;患有至少2种以上先天性心脏畸形;介入手术过程中出现呼吸骤停和(或)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术中心电图检查有左束支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过往有心脏外科手术或其他心脏介入手术病史的患者。2、介入治疗方法:在全麻或局麻下按VSD介入治疗常规对上述患儿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封堵器均选用国产型号(批准号:YZB/国0277-2009《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标准:术中彩超及造影监测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明显残余分流,术中心电图监测无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发生,术后住院治疗观察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临床资料分析: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与术后1年的心电图、心脏彩超、身高、体重等资料,汇总后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对照分析:1.介入治疗术前患儿各项观测指标与正常同龄儿参考值对照。2.介入治疗术后1年患儿各项观测指标与正常同龄儿参考值对照。3.介入治疗术前患儿各项观测指标与术后1年各项观测指标对照。结果1.术前UCG各项观测指标、身高、体重、心电图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比较:(1)术前UCG各项指标、身高、体重比较:①术前<3岁组和>9岁年龄组LAD、LVDd均值显着大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P<0.05),其他各年龄组术前LAD、LVDd均值显着大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P均<0.001);②术前各年龄组EF、FS均值显着大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P均<0.05);③术前各年龄组患儿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例数比正常同龄儿对照组显着增多(P<0.05);④术前各年龄组身高均值显着小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P<0.05),术前<3岁组体重均值与正常儿童比较(P<0.001),其他各年龄组体重均值显着小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P均<0.05);(2)术前心电图比较:VSD术前患儿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n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IRBB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的比例分别为2.1%和3%,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左心室高电压的比例为18.2%,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术后1年UCG各项观测指标、身高、体重、心电图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比较:(1)术后1年UCG各指标、身高、体重比较:①术后各年龄组LAD、LVDd均值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均>0.05);②术后各年龄组EF、FS均值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均>0.05);③术后各年龄组患儿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例数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④术后各年龄组身高、体重均值与正常同龄儿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均>0.05);(2)术后1年心电图比较:VSD术后患儿IRBBB、CRBBB的比例分别为3.8%和4.3%,显着正常儿童对照组所占比例(P<0.001);左心室高电压的比例为2.1%,与正常儿童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术后1年患儿UCG各项观测指标、身高、体重、心电图与术前对照组比较:(1)介入前后UCG各指标、身高、体重比较:①术后患儿LAD、LVDd均值显着小于术前对照组(P均<0.001);②术后患儿EF、FS均值显着小于术前对照组(P均<0.001);③术后患儿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例数显着少于术前对照组(P均<0.001);④术后患儿身高、体重均值显着大于术前对照组(P均<0.001);(2)介入术前后心电图比较:术后1年患儿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的比例与术前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多(P<0.05),术后1年患儿左心室高电压的比例显着低于术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VSD患儿介入封堵术前LAD、LVDd、EF、FS、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身高、体重与正常同龄儿相比有显着差异;2、VSD患儿介入封堵术后1年LAD、LVDd、EF、FS、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身高、体重与正常同龄儿相比无显着差异3、介入封堵术后IRBBB和CRBBB的发生率较术前增高,左室高电压的比率与术前相比显着降低。

李世国,刘琼,闫朝武,胡海波,徐仲英,郑宏,金敬琳,宋会军,吕建华,万俊义,徐亮,张戈军,潘湘斌,蒋世良[3](2020)在《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矫治术后及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先心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介入封堵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23例合并室间隔膜部瘤,其中6例右室面有两处或多发破口。34例封堵成功,其中4例采用2枚封堵器进行封堵。所封堵的右室面破口直径3~10.2 mm,平均(4.89±1.58)mm。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5~20 mm,平均(9.16±3.59)mm,封堵器直径较缺损直径大1.8~10.4 mm,平均大(4.29±2.39)mm。封堵成功的患者中,31例随访1~51个月,与封堵术前相比,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及心胸比均有降低(P <0.05)。所有随访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感染性心内膜炎、封堵器脱落、主动脉瓣中大量反流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心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中长期随访效果良好,应成为此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郭恩玉[4](2020)在《基于Z值的膜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后心脏几何构型改变的中远期随访》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基于Z值的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经皮介入封堵术后心脏几何构型改变的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06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给予经皮介入封堵治疗PMVSD患儿资料,其患儿术前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的Z值至少一项>2。了解PMVSD患儿经皮介入封堵治疗后1m、3m、6m以及术后1y、2y、3y、4y、5y、6y的LVEDd、IVSd、LVPWd、左室质量(LVM)和左心室容量(LVEDV)的Z值以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重塑指数(LVRI)和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值(LVEDd/RVEDd)的变化规律。心脏超声指标的测定参考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和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联合建议的测量方法,其中LVEDd、LVPWd及IVSd取3个心动周期的测定均值。正态分布连续变量数据以±s表示,多个随访点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各随访点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Student-Newman-Keuls)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MVSD患儿的基线资料33例PMVSD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2例(36.4%),女21例(63.6%);年龄3.0-7.0岁,平均(4.60±1.18)岁;体质量(16.0±2.5)kg;身高(104.4±8.1)cm。所有PMVSD患儿术前LVEDdZ均大于2,其中4例患儿术前LVPWdZ和IVSdZ>2,12例患儿术前LVPWdZ和LSVdZ均<2,8例患儿术前LVPWdZ>2、IVSdZ<2,9例患儿术前IVSdZ>2、LVPWdZ<2。患儿手术时间(86.6±22.6)min,封堵器均采用深圳先健器械。PMVSD患儿造影测量的缺损直径为(4.2±1.6)mm,最大8mm,最小3mm。11例(33.3%)伴有膜部瘤的PMVSD患儿采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余22例(66.6%)患儿采用对称性封堵器。封堵器直径为(6.4±4.2)mm,封堵器与缺损直径差值(2.2±1.8)mm。2、PMVSD患儿经皮介入封堵术后反映左室结构纵向改变指标的变化PMVSD患儿LVEDd/RVEDd比值和LVEDd Z值于术后1个月明显下降(P<0.05),但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后趋于稳定;而IVSd和LVPWd的Z值于术后3个月内无改变,术后6个月开始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3年后趋于稳定。3、PMVSD患儿经皮介入封堵术后反映左室肥厚和扩张程度指标的变化PMVSD患儿LVMI和LVM Z值于术后1个月内无改变,术后3个月明显下降(P<0.05),但分别于术后2年和3年后趋于稳定;而LVEDV Z值于术后1个月明显下降(P<0.05),术后2年后趋于稳定。4、PMVSD患儿经皮介入封堵术后反映左室重塑方向指标的变化PMVSD患儿LVRI于术后3个月内无改变,术后6个月明显下降(P<0.05),而于术后2年后趋于稳定。结论PMVSD经皮介入封堵后有利于其心脏几何构型逆向重塑,且其改变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趋于稳定。

罗宇辰[5](2020)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诊疗中临床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诊断、鉴别及治疗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临床确诊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共82名,根据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鉴别后按膜部瘤类型进行分类,其中有14例假性膜部瘤型VSD病例,68例真性膜部瘤型VSD病例。其中14例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完善左心室造影与心脏彩超,两项结果比对评估超声鉴别诊断的准确性;68例真性膜部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辅助引导下的介入封堵术,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介入封堵术式,然后对各组手术时长、使用射线量、手术成功率、术后完全封堵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心脏瓣膜损伤、感染性心内膜炎、封堵器移位或脱落、心律失常发生与否)、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等指标进行比对及统计学分析。[结果]1.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与左心室造影结果比较中,对两种检查方式中的膜部瘤边缘形态、瘤壁厚度、粘连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别不大,并对两者测量出的主室间隔缺损直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检出有较高准确性。2.对真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改良型介入封堵术研究中,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资料如性别、年龄、体重、室间隔缺损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χ2=0.183,P=0.669)和即时完全封堵率(χ2=0.227,P=0.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项指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偏高。4.两组手术成功患者手术耗时与所用射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显着;两组手术成功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在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术后瓣膜反流发生率上较对照组低,但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手术成功患者术后3天心室结构与左心功能、肺动脉压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数据均值变化趋势差异不显着;两组肺动脉压数据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很显着(P<0.01),但两组数据均值变化趋势差异不显着;两组LVEF数据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21、观察组P=0.020),但两组数据均值变化趋势差异不显着。[结论]1.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真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和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起关键作用并且有较高准确性。2.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的真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改良术较常规术式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长、射线剂量,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心律失常和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3.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运用广泛、有效,并且具有再开发空间,对真性和假性膜部瘤型VSD的后续治疗策略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邓姗姗[6](2020)在《972例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膜部室间隔缺损(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mVSD)经导管介入封堵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的所有mVSD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972例mVSD患儿临床资料,男487例(50.1%),女485例(49.9%),中位年龄3.17(2.50,4.67)y,中位体重14.50(12.00,17.00)kg,VSD大小3.50(2.80,4.50)mm,封堵器大小6.00(5.00,7.00)mm,使用偏心型封堵器66例(6.79%),对称型封堵器897例(92.28%),小腰大边型封堵器9例(0.93%),早期并发症中心律失常197例(20.27%),其中传导阻滞138例(14.20%),起源异常心律失常68例(7.00%),包含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3例(0.31%),完全性左束支型传导阻滞1例(0.10%),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1例(0.10%),Ⅲ°AVB 3例(0.31%);瓣膜反流235例(24.18%),其中主动脉瓣反流195例(20.06%),中重度三尖瓣反流4例(0.41%),重度三尖瓣反流2例(0.21%);残余分流105例(10.80%),大量残余分流2例(0.21%),溶血3例(0.31%),假性动脉瘤形成12例(1.23%),血栓形成1例(0.10%),封堵器移位1例(0.10%);新发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有左心室收缩压(OR=0.965,95%CI=0.9510.980,P=0.000),独立危险因素有膜部瘤(OR=2.957,95%CI=2.1084.147,P=0.000)、右心室收缩压(OR=1.026,95%CI=1.0051.047,P=0.014)、心导管测缺损大小(OR=1.194,95%CI=1.0751.327,P=0.001);新发瓣膜反流的保护因素有年龄(OR=0.888,95%CI=0.8230.957,P=0.002),独立危险因素有膜部瘤(OR=1.654,95%CI=1.1922.297,P=0.003)、偏心型封堵器(OR=2.607,95%CI=1.5294.444,P=0.000);残余分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主动脉无冠瓣脱垂(OR=2.067,95%CI=1.1053.868,P=0.023)、膜部瘤(OR=2.903,95%CI=1.8754.495,P=0.000)、缺损大小(OR=1.154,95%CI=1.0181.310,P=0.026)、封堵器大小(OR=1.234,95%CI=1.0801.410,P=0.002)。结论:左心室收缩压、右心室收缩压、缺损大小、膜部瘤、年龄、偏心型封堵器、主动脉无冠瓣脱垂、封堵器大小与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早期并发症有关。

姚浩[7](2020)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新发传导阻滞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传导阻滞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PMVSD)介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不良结局,通过META分析评估膜周部室缺介入术后新发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识别和预防膜周部室隔缺术后出现传导阻滞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截止到2019年6月的文献,然后筛选、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于有争议的结果采用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s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定。结果:纳入4篇队列研究和3篇病例对照研究,共7篇观察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直径大于8mm(RR=1.93,95%CI为1.08-3.44,P=0.03)、封堵器直径大于10mm(RR=2.00,95%CI为1.04-3.81,P=0.04)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周部室缺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小于3mm(RR=1.57,95%CI为0.50-4.95,P=0.44)、偏心型封堵器(RR=1.35,95%CI为0.68-2.66,P=0.39)、膜部瘤(RR=1.10,95%CI为0.80-1.52,P=0.56)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堵器直径(WMD=1.20,95%CI为0.74-1.66,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周部室缺直径(WMD=0.35,95%CI为-0.42-1.12,P=0.38)、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WMD=0.17,95%CI为-0.41-0.76,P=0.57)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直径和封堵器直径是PMVSD经导管堵闭后发生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偏心型封堵器、合并膜部瘤不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堵闭后发生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

陈永茜[8](2020)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严重溶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儿童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介入术后并发严重溶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8月至2018年7月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病例,记录相关数据,分析严重溶血发生的原因、处理及预后。结果:共收集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患儿共1088例,其中发生严重溶血13例,发生率1.19%。13例患儿年龄1285(41.2±20.2)个月,体重1020(14.5±3.2)Kg,包括男性5例,女性8例。室间隔缺损大小5.214.8(9.7±3.4)mm,选择封堵器直径为618(9.9±3.9)mm,其中10例为对称型封堵器,3例为非对称型封堵器。所有患儿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肉眼血尿,尿隐血阳性(+++++),伴血红蛋白下降,患儿术前最高血红蛋白110142(124.5±9.0)g/L,术后血红蛋白最低67119(100.8±15.0)g/L,所有溶血均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11例予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转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本研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更大的超声下直径(OR=1.371,95%CI:1.0331.819,P=0.029)、更大的封堵器(OR=1.454,95%CI:1.1021.918,P=0.008)、更高的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OR=1.026,95%CI:1.0091.043,P=0.003)、膜部瘤形成(OR=5.947,95%CI:1.14830.806,P=0.034)、使用非对称的封堵器(OR=5.336,95%CI:1.11125.622,P=0.036)是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严重溶血危险因素,术后残余分流、中度以上瓣膜返流与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严重溶血可能有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发现,以超声下直径超过8.65mm预测术后溶血的敏感度61.5%,特异性80.6%(AUC=0.791±0.060,95%CI 0.6730.908);以肺动脉压力超过36.5mmHg预测术后溶血的敏感度92.3%,特异性81.4%(AUC=0.898±0.027,95%CI 0.8460.950);以封堵器直径超过7.5mm预测术后溶血的敏感度76.9%,特异性82.1%(AUC=0.862±0.044,95%CI 0.7750.949)。结论:超声下直径大小、封堵器直径大小、肺动脉压力大小、膜部瘤形成、使用非对称的封堵器,与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严重溶血有着密切关联;术后残余分流、中度以上瓣膜返流与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严重溶血可能有关。

霍雯雯[9](2020)在《儿童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早中期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适用于更低体重、更小年龄患儿且免受X光照射等优点,在临床开展日益增多,但对于封堵器永久植入体内以及是否由此带来的并发症的担忧仍然存在,本文对我中心共187名患儿进行为期平均3.18±1.37年随访,并对结局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共221名在我中心行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截止随访至2018年8月,平均随访时间3.18±1.37年,34名失访,187名完成随访,完成随访的187名患儿年龄4月8岁(1.727±1.47岁),体重3.634.4kg(10.5±4.36kg),女性83例(44%),男性104例(56%),所有随访均在我中心心脏中心门诊或当地具备心脏外科专科医院门诊就诊,复查内容为经胸心脏彩超了解瓣膜返流、封堵器位置、残余漏情况,心电图了解心律、心率情况。结果187例完成随访患儿中,共181例(96.8%)封堵成功,6例(3.2%)封堵失败。181例封堵成功患儿中,围术期内无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输血、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在随访期间无死亡、严重瓣膜返流、封堵器脱落、栓塞、溶血发生;6例封堵失败患儿中,术中立即中转开胸行传统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3例为大于2mm的残余漏,1例为术中导丝无法通过室间隔缺损,1例因封堵器释放后术中TEE提示主动脉瓣重度返流,1例封堵后主动脉瓣及冠状静脉窦变形;181例封堵成功的患儿中,4例在术后1个月因术后并发症行封堵器取出并行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1例为1.5mm残余漏,家长强烈要求行修补术,1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分别为术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其余177例封堵成功患儿中,8例新发传导异常,2例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6例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以上6例患儿中的2例在术后第3个月随访时恢复正常,其余4例患儿在随访期间未发现更严重的传导阻滞以及进一步治疗或起搏器植入。181例患儿术后第3日行经胸心脏彩超(TTE)提示左心房(LA)、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较术前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81例封堵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主动脉瓣返流,发生三尖瓣返流加重30例(16.6%),均于术后3个月内发现,2例为局限性返流,28例为轻度返流,未予以干预,随访期间无进一步加重。对于封堵成功原因、术后三尖瓣返流和心律失常的影响分析,性别、年龄、体重、室间隔缺损类型及大小、有无合并主动脉瓣脱垂、手术时期等各组变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项安全、可选择的替代治疗方式,早中期随访结局提示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对于是否因早中期结局良好而扩大适应症、以及远期并发症种类及严重性问题,仍需持续关注。

葛树明[10](2020)在《室间隔缺损微创治疗的不同术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分析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和经胸微创封堵两种术式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优缺点,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安全可行性及手术适应征。方法:回顾性总结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68例行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及经胸微创封堵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经皮导管介入封堵88例(经皮组),经胸微创组封堵患者80例(经胸组),随访收集患者的年龄、体重、缺损类型、手术方式、缺损直径、封堵器直径、手术时间、封堵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作为对比指标,并对其应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16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中采用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患者88例,成功封堵83例,成功率94.32%;经胸微创封堵患者共80例,成功封堵74例,成功率92.5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与经胸组在年龄(13.34±14.47岁/8.34±13.09岁)、03岁患者(5例/28例)、318岁患者(57例/36例)、体重(32.74±20.48kg/21.65±18.93kg)、<10kg患者(1例/12例)、手术时间(1.35±0.69 h/1.65±0.81 h)、缺损直径(5.19±2.59mm/4.23±1.84mm)、封堵器直径(7.65±3.14 mm/6.04±2.34 mm)、两直径差值(2.45±1.28mm/1.81±0.80mm)、住院时间(8.27±2.89天/10.64±3.76天)及住院费用(26126.5±5043.70元/28321.78±5946.04元)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损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两组VSD类型来看,经胸组比经皮组治疗VSD类型更多;两组术后并发症中微量心包积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创术式均安全有效。临床上对于常见室缺类型及无年龄、体重限制的患者可首选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而对于低年龄低体重患儿、干下型及隔瓣下型等特殊室缺类型患者首选经胸微创封堵治疗获益更大。

二、介入治疗34例膜部室间隔缺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入治疗34例膜部室间隔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1)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超声心动图检测
        1.2.2 介入封堵治疗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基本情况
    2.2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效果
3 讨论

(2)单中心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室水平残余分流介入治疗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基于Z值的膜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后心脏几何构型改变的中远期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治疗过程
    3 观察指标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PMVSD患儿的基线资料
    2 PMVSD患儿经皮介入封堵术后反映左室结构纵向改变指标的变化
    3 PMVSD患儿经皮介入封堵术后反映左室肥厚和扩张程度指标的变化
    4 PMVSD患儿经皮介入封堵术后反映左室重塑方向指标的改变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汉缩略词名词对照
致谢

(5)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诊疗中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病理机制诊断及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972例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2 早期并发症情况
    2.3 单因素分析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新发传导阻滞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价
    1.4 资料提取
    1.5 统计学方法
    1.6 证据质量评定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文献评价
    2.3 PMVSD介入治疗后出现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2.4 GRADE证据质量评定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严重溶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手术方法
    1.4 资料收集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溶血的发生及处理
    2.3 单因素分析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5 绘制ROC曲线
3 讨论
    3.1 超声下直径、封堵器直径、肺动脉压力
    3.2 膜部瘤的形成
    3.3 封堵器的形状
    3.4 残余分流及中度以上瓣膜返流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儿童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早中期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室间隔缺损微创治疗的不同术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四、介入治疗34例膜部室间隔缺损(论文参考文献)

  • [1]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评价[J]. 刘凌,陈屿,郑庆厚,张宁,吕瑛,王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06)
  • [2]单中心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疗效评价[D]. 刘海滨. 山东大学, 2020(04)
  • [3]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的临床应用[J]. 李世国,刘琼,闫朝武,胡海波,徐仲英,郑宏,金敬琳,宋会军,吕建华,万俊义,徐亮,张戈军,潘湘斌,蒋世良.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20(03)
  • [4]基于Z值的膜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术后心脏几何构型改变的中远期随访[D]. 郭恩玉. 青岛大学, 2020(01)
  • [5]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诊疗中临床价值研究[D]. 罗宇辰.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972例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D]. 邓姗姗.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7]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新发传导阻滞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 姚浩.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严重溶血的危险因素分析[D]. 陈永茜.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儿童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早中期随访研究[D]. 霍雯雯.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10]室间隔缺损微创治疗的不同术式对比研究[D]. 葛树明.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膜性室间隔缺损34例的介入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