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与创意思维——对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

素描与创意思维——对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

一、素描与创造性思维——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庞梦宇[4](2019)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分析,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为切入点,以三大构成引入为线索,以具有代表性的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为例,展现和反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基础教育变革的历程。通过梳理和比较各院校教学改革的内容,总结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呈现的三种面貌:革新、融合和传统。通过分析三大构成的源流,阐释了三大构成并非源于包豪斯,认为三大构成是对抽象形态多种可能性造型的研究;研究点线面组织规律,和图案讲求的形式美的法则有一定相似之处。最后,笔者在文末提出了设计基础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冯阳[5](2016)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历史阶段,于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向艺术设计转型。到1998年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的出台,学科发展完成了有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蜕变,进入综合型艺术设计时代。2012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后,艺术设计的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与艺术设计转型并行的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学分制改革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与学分制渊源颇深。在民国时期曾有过近三十年的全面的践行活动,新中国建立以后转为实行计划性较强的学时制;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学分制教学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新的教学制度。在学分制改革中,关于学分制的内涵认知分歧较大。其中关于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认知造了一定程度的视听混淆,从而产生了成众的多徒有学分制之表却无选修之质的学分制教学模式,是我国学分制改革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怪圈。学分制的核心内容是选修机制、开放的课程体系、目标性的学分管理方式等。基此,得以产生多样性的人才。选修机制、学分管理须以开放的课程体系为载体,通观学分制发展历程可见,学分制改革均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先行。基于学分制模式的大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的缺失,是我国学分制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艺术设计学科的转型是基于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与实现的。在此历程中,与学分制改革同行共舞,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完全学分制、不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学分学年制、分段式学分制(“1+3”制、工作室制等)、计划型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开放型学分制等。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分析,学分学年制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的改良型学年制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分布于二个领域,一是通识教育部分,一是专业教学部分。前者,综合类院校基于学校平台搭建文理兼顾、包含学校特色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则侧重于丰富基础理论教学和艺术常识的普及;后者,主要采取设置二、三年级集中选修时段,或增设平行课程等形式植入选修元素。这类教学模式践行群体众多,既有老牌艺术类院校如西安美术学院等,也有历史不足二十年的新建院校,因此,出于办学历史、以及局限于教学资源与能力等原因,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段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二类形式,一是“1+3”制,一是工作室制。前者施行一年的不分专业的共同基础教学。此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藩篱,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配合下,建立“大设计”概念,一改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本位思想,以及工艺美术教育阶段美术型基础教育的面貌。后者在引进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打破了传统的递进式、积累型的课程式教学模式,为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元化教学的格局。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方面,在学分制改革方面主要是顺应改革趋势,建立了学分制教学形制。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实践。南艺的学分制改革是艺术设计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它基于“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革新思路,通过课程平行化和自由选修的方式,形成了“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的完全学分制教学范式。虽然南艺的完全学分制实践止于2009年,但是,基于学分制实践的课程改革成果,以及锐意革新的精神成为南艺艺术设计教学的宝贵财富。三十年的学分制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多元化局面,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期间,随着上世纪末的大学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历经了一段爆发式的发展过程,整体教学规模发展过速。虽然教学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埋下了根基薄弱、简单复制等隐患,整个学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虚胖现象。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拼缀现象严重,致使整体的教学质量下滑。此外,由于课程体系建设不到位,在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各种形式的学分制虚假介入现象。基此,建议从明确培养目标,做好预设、铺陈,加强基础教学建议,打造精悍核心课程,开放终端课程,以及增加操作性能考量等方面入手,加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为深化学分制改革、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基础性工作。

曲辉[6](2015)在《创意素描——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明确了当下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程与专业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剖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及解决办法——创意素描。力图使学生通过对创意素描知识体系的了解与学习,夯实基础,培养创造性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造后发优势。

夏缘缘[7](2014)在《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演进与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梳理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历程,从课程理论建立的社会背景、理论背景、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思想等方面总结出一条设计基础课程演变的线索和规律。并以此规律为研究基础,对原有课程体系做出新的价值判断和进一步的分析。基础课程是现代设计艺术学科的重要课程,包豪斯创立的以视觉训练为基础的“预备课程”对现代设计的基础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设计的基础课程直接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观的认知与解读。本文以史学研究方法,将包豪斯“预备课程”、中国图案学、素描与三大构成、新世纪教学改革四个重要的基础课程发展阶段进行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整个史学分析过程中以“价值观”、“课程属性”、“课程内容”为主要线索,对以往的课程体系的生成背景、目标、定位、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逐一梳理,分析。通过历史的横向联系与纵向比较,试图将这些课程操作背后的规律性与原理性问题凸现出来。本文的贡献之一是通过历史的视角可以理清不同阶段的基础教学的谱系关系,建构了系统化的发展脉络。这一脉络的梳理可以充分体现不同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在完整的深入理解不同体系的优缺点可以为充满争议的教学研究提供明确的线索和参照系。通过研究,本文在四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理清了“设计基础”与“基础设计”区分不清的问题;第二,明确提出遵从设计师的思维方式组织设计基础课程;第三,从历史的角度深挖各个阶段教学背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以及其学术发展的谱系关系;第四,注重横向比较的方法,注重中西比较,注重以视觉设计为主导的设计基础课程重构。并且,本文认为在多元现代性的背景下,我国的设计基础教学应该重新树立以视觉设计为中心的价值观体系,在人类文明多样化的背景下,重新评估视觉艺术形式与视觉思维的有意价值。用一种广义的设计观,用一种基础课程的系统观来搭建设计基础课程群。在这一课程群的有序组织中,既能通过“设计基础”课程培养综合的艺术素质,又能通过“基础设计”课程,以目的性严密的课程训练,达成设计思维与视觉思维的转换,达成与设计课程的对接。

朱珠[8](2014)在《介入与融合 ——关于以现当代艺术作为设计教学资源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以来,艺术、设计、建筑三者互动发展,从理念到方法,从形式到表现均成为艺术教育及设计教育的重要资源,并越来越多的影响着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实验。大量有说服力的案例表明,现当代艺术作品,无论从资源到主题、从视角到方法、从文本到样式、从体裁到媒介等,都给予了艺术设计以丰富经验与重要启示。反之亦然,概念性设计、实验性设计、前卫设计、未来设计乃至“超设计”、“反设计”等设计门类或概念,无一不浸淫在现当代艺术的语境之中,表现出与其并行乃至融汇的本体意义与语法规则。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两者极具相似度的哲学深度、心灵睿智、批判意识及构思方式;而艺术与设计本身所蕴含的各种求异求变的特质也使得两者在形式创造上有着异曲同工的涵义。现当代艺术的创作特点决定了其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设计色彩,“策略”对应“设计”,从某种角度而言,现当代艺术作品的生成方式与过程,就是一项基于主观行为的设计活动与造物过程。自包豪斯开始,现当代艺术在国外艺术设计教育乃至建筑教育中,一直是十分重要且需积极应对的课题。利用现当代艺术的某些资源、主题,以发展出形式多样的“想法”、“看法”及“手法”,在启发思维能力、训练实验态度与探索精神、培养形式感与趣味感等方面,有着其它类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与此同时,现当代艺术更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阅读、案例分析、课题设计、作业编排、教材文献等方面介入设计教学之中,或丰富充实,或综合交叉,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成为艺术设计教学的本体构成部分,为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将出发点建立在对现当代艺术的“设计性”的认识与分析的基础之上,试图寻找并发现隐显于其中的有价值的课题形式,以提出一系列相关的实验与构想。首先,运用现代课程学理,通过要素提取、横向选择、形式游戏、逻辑构成、多元展开、交叉融汇等方式,对所选取对象进行解析与设定,将有意味的素材作为具体课题的切入点及作业编排的线索,从而使现当代艺术在课程的名义下可教可学。其次,对目前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将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教学成功结合的案例进行分析,围绕论点进行论述,并阐释自己的看法。第三,在个人教学实践和课程试验中,综合汇聚出一个将现当代艺术作为设计教学课题资源的一般结构以及课程教授中可以具体实施的有效体例。从而,使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教学的融合与互动成为一种自觉自律的课程形态与教学模式。

李慧[9](2012)在《“右脑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是人接受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工具。在当今这个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概念显得尤为突出,学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也在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艺术设计较其它专业而言,对学生的思维具有更高的要求,科学的认识大脑能够帮助人合理的使用大脑,也是提高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以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为前提,对“右脑思维”与艺术设计教学的具体关系展开分析,并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学生特点、艺术设计专业中存在的问题等,探讨开展“右脑思维”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对创新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尝试性的开展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关于“右脑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在理论部分中,首先总结“右脑思维”在形象、直觉、概括、感性等方面的特征,认清“右脑思维”在思维过程中的“起点”作用;其次,分析国内外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右脑思维”倾向,总结教学中“右脑思维”的创新研究背景,以及它的缺失所造成的问题;并从认知学、设计学、哲学及美学的角度分析“右脑思维”与艺术设计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以大脑教学实践理论作为“右脑思维”教学的实践指导,构建“右脑思维”教学的理论框架。在实践部分中,通过前期对学习者、教学者和用人单位的调查确定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右脑思维”教学方案设计,主要包括改变思维方向、时间与体位的方法,来刺激“右脑”的活动,引导人的个性与想法,并总结教学中的成果与存在问题;总结“右脑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对学习者、教学者和专业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归纳其应用价值。

管雪松[10](2012)在《室内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之思考》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许多工科院校纷纷设立室内设计、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室内装饰等与室内设计相关的专业,笔者调研了多所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之后,发现不少学校普遍存在着美术基础课教学与设计课教学前后知识衔接欠佳的问题,究其原因,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各院校大都存在着教师学业背景参差不齐、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当、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因此,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教师素质、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

二、素描与创造性思维——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素描与创造性思维——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1、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的研究现状
        2、关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1)关于设计教育史的梳理及研究
        (2)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研究
    (三)研究路径
二、八九十年代设计艺术教育变革的因素
    (一)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背景
        1、经济环境
        2、教育环境
    (二)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变革的催化剂——构成教学的引进
        1、构成作为造型规律——中国的构成
        2、构成作为基础造型——日本的构成
        3、构成作为造型的一种方式——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构成
三、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的思想交锋
    (一)理清概念、重视图案——第一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二)深挖教学方法、构建图案理论——第二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三)重申图案和构成地位,反思图案教学——第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四、百舸争流——各代表院校设计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试验
    (一)秉承革新观——以广州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为例
        1、突破传统、敢为人先——广州美术学院
        2、别具一格、艺术为重——中央美术学院
    (二)秉持融合观——以浙江美术学院为例
        1、以写生-变化为基础的图案教学时期
        2、图案与构成融合时期
    (三)坚守传统写生-变化的图案教学方法、创建中国特色的图案学
        1、坚守传统,创建中国特色的图案学——南京艺术学院
        2、坚守传统写生-变化的图案教学方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装潢美术、染织美术与陶瓷美术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变化整理
    附录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基础课部分授课内容
    附录三:采访记录
        采访一:冯罗铮老师采访记录
        采访二:陈淞贤老师采访记录
        采访三:宋浩霖老师采访记录
        采访四:宋建明老师采访记录
        采访五:孙恒俊老师采访记录
        采访六:孙晴义老师采访记录
        采访七:王敏老师采访记录
        采访八:王善珏老师采访记录
        采访九:王雪青老师采访记录
        采访十:吴德隆老师采访记录
        采访十一:谭平老师采访记录
致谢

(5)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
第一章 学分制教学模式概述
    第一节 学分制与选修制的渊源
        一、“选修制”: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
        二、“学分制”:美国高等教育对选修制的延展
        三、兼容并蓄:学分制的完善与发展
    第二节 学分制内涵与外延的解读
        一、我国学分制内涵之争与原因分析
        二、学分制的内涵:采用学分管理的选修制
        三、学分制的外延:学习自由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第三节 学分制教学模式及其特色
        一、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与表现形式
        二、学分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第二章 我国学分制教学模式辨析
    第一节学分制改革及其教学模式变迁
        一、民国时期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二、建国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摈弃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兴盛
    第二节多元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辨析
        一、从“六种模式论”到“两种模式论”
        二、“不完全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
    第三节 现下学分制教学模式面面观
        一、不完全学分制是逆水行舟的产物
        二、定位相宜的计划型学分制体系
        三、多头并举的深化学分制改革
第三章 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流变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源流
        一、从“图案”起步的艺术设计教育
        二、在“工艺美术”中彷徨的艺术设计教育
        三、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变革
        一、早期图案教学与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形成
        二、艺术设计对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承袭与更新
        三、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存在问题
    第三节 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
        一、学分制改革对教学制度改革的推动
        二、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多元发展
第四章 不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践
    第一节 学分型学年制: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
        一、西安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二、南京林业大学的艺术设计教学
    第二节 分段式学分制:基础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二、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第三节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兴起
        一、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第四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主要特征的分析
        一、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三、集中切块的修选管理
        四、固定学制的适形方案
        五、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
第五章 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验
    第一节 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改革概述
        一、学分制改革的前奏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历程
        三、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概貌
    第二节 设计学院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呈现
        一、一个屋檐下的两种教学模式
        二、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运作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分析
        一、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先进性
        二、课程体系中的缺憾与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三、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涟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关于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后的一些思考——以课程体系为例
附录 2: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情况一览表(2015 年)
附录 3:本文所涉高等学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一览表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6)创意素描——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二、对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的再思考
    1. 素描基础之于艺术设计的关系
    2. 素描基础之于艺术设计的破与立
三、创意素描的理论依据
四、创意素描知识体系的构成
    1. 具象表现训练
    2. 材料表现训练
    3. 思维创意训练
五、创意素描之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7)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演进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起源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或价值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
        1.2.1 研究目标,重点难点与主要解决的问题
        1.2.2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3 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未尽事宜与研究局限
第二章 世界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起源——包豪斯
    2.1 人本主义——基础课程创立者:约翰内斯?伊顿
    2.2 艺术精神——基本视觉语言体系的建立:瓦西里?康定斯基
    2.3 设计本源——遵循自然的创作方式:保罗?克利
    2.4 感知结合技能——理性主义的转向:莫霍利?纳吉
    2.5 应用设计的转折点——创造力?动手做?思考:约瑟夫?阿尔伯斯
    2.6 本章总结:包豪斯基础课程对当代设计基础教学的启示
        2.6.1 从艺术主导到技术主导——包豪斯基础课程的阶段性历程
        2.6.2 感知体验与视觉语言——包豪斯基础课程的特色与问题
第三章 中国本土“基础设计”课程的初探——图案学的导入
    3.1 日本图案学的导入与本土化探索的发端——陈之佛
    3.2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学院化阶段与图案学课程的开拓——庞薰琹
    3.3 中国本土化图案学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构——雷圭元
    3.4 图案学基础课程的衰微——二十一世纪的“图案学”课程
    3.5 本章总结:正视中国图案学的学术价值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
第四章 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引进与改造——素描与构成
    4.1 素描:写实素描、结构素描、设计素描
        4.1.1 苏俄写实素描——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
        4.1.2 结构素描——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基础教学大纲
        4.1.3 设计素描——周至禹的中央美术学院基础部造型基础课程
    4.2 日本中小学美育教育的基础课程——“三大构成”的引入
    4.3 从误读到反思——设计基础课程的特性与内涵
        4.3.1 对设计的基础课程的本质特性认识不清
        4.3.2 设计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松散
        4.3.3 设计的基础课程内涵与教学研究目标
    4.4 本章总结:“拿来主义”的慎思
第五章 新世纪“基础课程”的教改之路
    5.1 建筑院校的基础课程改革——“空间与形式?造型基础”入门
        5.1.1 视觉思维的训练——顾大庆
        5.1.2“形的构造”——贾倍思
        5.1.3 对设计基础教学的启示
    5.2 设计学院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邬烈炎的“形式语言分析”
    5.3 设计学院的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冯峰的“设计问题的求解”
    5.4 本章总结:多元现代性视角下的基础课程
第六章 遗产与启示:设计基础课程的谱系与演进
    6.1 设计基础教育的谱系分析与新的综合
        6.1.1 包豪斯——设计启蒙与形式语言探索
        6.1.2 图案学——装饰主义设计与图案学研究体系
        6.1.3 视觉形式语言、视觉思维、综合造型基础
        6.1.4 谱系之外
    6.2 多元视角下的当代基础课程教学思考
        6.2.1 跨界设计的融创精神
        6.2.2 多解设计与设计的多维求解
        6.2.3 整合设计与设计的整合维度
        6.2.4 对于设计再思考的设计基础教学
    6.3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课程研究探索
        6.3.1 教学理念
        6.3.2 教学模式
        6.3.3 综合性的集成训练
    6.4 本章总结:回归原点再出发
第七章 反思与重构:“基础课程”的再认识
    7.1“设计基础”(Basic Design)和“基础设计”(Design Basics)
        7.1.1“设计基础”——“非目的性”的课程训练
        7.1.2“基础设计”——目的性的课程训练
        7.1.3“基础课程”——综合性的集成训练
        7.1.4 视觉设计基础的明晰化与系统化
    7.2 视觉设计基础的核心内容
        7.2.1 看法:形式阅读的认知基础——视觉信息的观察与分析
        7.2.2 语法:形式理论的实践基础——形式语言的规律与法则
        7.2.3 做法:形式生成的综合基础——综合造型的融贯与整合
        7.2.4 形式语言的表达与转译
    7.3 本章总结:走向集成式的设计基础教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图片、图表来源索引
致谢

(8)介入与融合 ——关于以现当代艺术作为设计教学资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现当代艺术,一种趋向于“策略”的设计行为
    二 研究目的:现当代艺术在设计教学中的价值
    三 研究现状: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教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四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解读/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形式特征
        一 现代艺术反叛传统
        二 视觉革命
        三 潜意识的显现
        四 理性的回归
        五 形式实验室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形式特征
        一 后现代艺术开放的边界
        二 回归物体
        三 形式与观念的革命
        四 环境与身体
    第三节 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融合及互动
        一 当代艺术跨界融合
        二 艺术或设计
        三 实验与可能
        四 视觉与文本
        五 事件与分析
第二章 缘起/包豪斯的先锋实验与教学课题设计
    第一节 教学理念或对艺术的诘问
    第二节 课程体系及教学结构
    第三节 现代主义思潮与教学模式
        一 表现主义的影响
        二 构成主义/风格派的影响
    第四节 形式导师的探索与实践
        一 主观经验与客观认识方法——伊顿的教学课题设计
        二 从点线面到抽象精神——康定斯基的教学课题设计
        三 自然意象的创造与想象——克利的教学课题设计
        四 艺术与技术的理性结合——莫霍利·纳吉的教学课题设计
        五 对材料本质及表现力的探索——阿尔伯斯的教学课题设计
        六 从芭蕾课程到由体态所延伸出的空间训练——奥斯卡·施莱默的教学与课题设计
    第五节 工业化的试验场/作坊训练
    第六节 价值分析与深远影响
    第七节 一种现象/从包豪斯到“美国式”教材体例
第三章 介入/形式要素与纯粹表现
    第一节 现代主义艺术的形式与表现
        一 线条/一种轨迹辨认的方式
        二 形态/从常态到非常态的异变
        1 课题:对自然形态的分析
        2 课题:对自由形态的创造
        三 空间/多维域境的浸入式体验
        四 色彩/光与色的意象
        五 肌理/来自于表层结构的张力
        六 光影/由幻化的抽象语言所展开的呈示
        1 课题:时间的痕迹/运动中的光影
        2 课题:基于“光”而显现的“影”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形式与表现
        一 叙事/故事、话语与阅读
        二 拟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
        三 拼贴/异质材料的复调与交响
        四 解构/对解除结构或消解界限的探索
        五 翻译/由文化换码所产生的遗漏、误读和变异
        六 身体/具有意识形态内涵的语言符号表征
    第三节 当代艺术的形式与表现
        一 身份/社会及文化关系的另一种指涉
        二 时间/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三 场所/质量上的整体环境与个人经验的在场
        四 语言/声音与概念的映像
        五 科学/从现象到图像的建构、阐释和转化
        六 精神/符号隐喻、语言游戏与心理暗示的超验状态
第四章 启示/建筑·音乐·文学·舞蹈
    第一节 来自建筑的启示
        一“距离”“测量”“身体的痕迹”/李巨川的建筑试验
        二 五味俱全的“弥漫”/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方案
        三“交叠”“互渗”的“共时性”空间/“重屏”中的“透明性”
        四 课题设计
    第二节 来自音乐的启示
        一 以“行动过程”取代“结果目的”的“焚化”和“预构”
        二 课题设计
        1 课题:视听转译
        2 课题:五线谱的色彩图式化演绎
        3 课题:从乐谱到建筑空间转化的可能性论证
    第三节 来自文学的启示
        一 “语言”/“言语”:“散点透视”下的“词”与“物”
        二 课题设计
        1 课题:以写作替代运镜的高度视觉化文字表达
        2 课题:对文字言语形象的视觉化再现
        3 课题:从局部到整体的一种颠覆常规的画面铺陈方式
    第四节 来自舞蹈的启示
        一 姿态与样式/身体拼写术
        二 课题设计
        1 课题:对肢体比例、节点、运动流线的测绘
        2 课题:身体语汇对图景的激活或颠覆
第五章 案例/来自教室的实验报告
    第一节 形式的生成:体验/分析/表现(解咒)
        课题1:看法/关于形式体验的方法
        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课题3:手法/关于形式表现的方法
    第二节 模仿移植与变体演绎(接点)
    第三节 语法综合与语汇交叉
        课题1:“视觉方式”
        课题2:“造型原本”
    第四节 显像之境:浮光掠影以外的抽象机理
        课题0:微叙事
        课题1:活动影像与装置(时间与空间)研习
        课题2:“眨眼”(极短片)研习
        课题3:经验时间
        课题4:单频活动影像的视觉表达研习
        课题5:纪录短片
    第五节 与身体有关的故事
        课题1:人与自身/与身体有关的故事
        课题2:人与物态/内外/包裹
        课题3:人与空间/动作/容器
第六章 交流/中外联合工作坊体验
    第一节 “我/和我/和我自己(I/ME/MYSELF)”
    第二节 "Two Times"/关于造型艺术的注解
    第三节 “符号:城市乐章”/跨学科实验设计
    第四节 “镜头一迁移”/中法艺术院校研究生影像装置联合工作坊计划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背景/16-19世纪的欧洲学院派教育
    第一节 学院与学院派
        一 “学院”
        二 “学院派”
    第二节 美术学院的教学与课程
        一 作为开端
        二 作为传播
        三 作为发展
        四 作为改革
    第三节 欧洲工艺美术学校的教学内容
    第四节 欧洲建筑学院的教学内容
附录2 延展/关于“装置”的10组课题设计
    课题1:概念,抑或界限/关于“装置”的语义读识
    课题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随意”的潜台词是“逻辑”
    课题3:缺席与转世/建筑的转译密码(一种对立与含混的逻辑表达)
    课题4:压缩/延伸的拟态时空/戏剧舞台布景与道具的想象
    课题5:常态眼睛与异样视觉/理查德·威尔逊装置作品的多种演绎方式
    课题6:想象是一种选择/如何让自己成为无知者
    课题7:实体与隐喻/由世博展馆所展开的另类思考
    课题8:假说与现实的缝合/对“印象”的提取与拼贴
    课题9:混杂的并置与无序的表象/把装置嵌入道具而引出的幻觉混沌
    课题10:事件或仪式/对某种固定模式及惯习的颠覆与重构

(9)“右脑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右脑思维”的事实和理论
    2.1 大脑及其思维
        2.1.1 大脑的结构
        2.1.2 思维的过程
    2.2 “右脑思维”的理论基础
        2.2.1 脑的可塑性理论
        2.2.2 发育关键期理论
        2.2.3 单脑特异化理论
    2.3 “右脑思维”的理论辨析
        2.3.1 “右脑思维”的所指
        2.3.2 “右脑思维”的特征
        2.3.3 “右脑思维”的开发
    小结
第三章 “右脑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的现实依据
    3.1 国内外“右脑思维”艺术设计教学状态
        3.1.1 国外教学中的“右脑”倾向
        3.1.2 国内间接性的“右脑”训练
    3.2 思维创新背景下的“右脑思维”教学
        3.2.1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思维创新
        3.2.2 创新教学改革促使思维创新
        3.2.3 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思维创新
    3.3 艺术设计教学中“右脑思维”的缺乏
        3.3.1 学习与设计中的潜在问题
        3.3.2 “思维”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3.3.3 高校“右脑思维”教学缺乏
    小结
第四章 “右脑思维”与艺术设计教学相关联的要素
    4.1 “右脑思维”与艺术设计相关理论的对接
        4.1.1 认知理论——认识到认知的前提
        4.1.2 设计原理——个性到创新的主导
        4.1.3 哲学思想——本源到衍生的途径
        4.1.4 美学特征——感性到理性的源泉
    4.2 “右脑思维”与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互动
        4.2.1 自然学习系统——个性意识强化
        4.2.2 思维导图训练——开拓设计思维
        4.2.3 脑教学要素说——科学创新教学
        4.2.4 脑的课堂管理——合理鼓励兴趣
    小结
第五章 “右脑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践行
    5.1 可行性调查与分析
        5.1.1 调查的目的
        5.1.2 调查的开展
        5.1.3 调查的结果
        5.1.3.1 学生的心理特点
        5.1.3.2 学生的学习特点
        5.1.3.3 职业与工作能力
        5.1.4 总结与分析
    5.2 “右脑思维”教学的操作方案设计
        5.2.1 思维方向的变化引导右脑思维
        5.2.1.1 从“空白”开始
        5.2.1.2 逆“经验”而行
        5.2.2 思维时间的变化改变思维过程
        5.2.2.1 思维快题训练
        5.2.2.2 时空交错练习
        5.2.3 思维体位的变化改变认知方法
        5.2.3.1 “异位”观察
        5.2.3.2 “开放”空间
        5.2.3.3 “影像”移动
        5.2.3.4 “切合”变化
    5.3 “右脑思维”艺术设计教学的实施
        5.3.1 应用对象的具体情况
        5.3.2 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
        5.3.3 教学效果展示与比对
    小结
第六章 “右脑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6.1 对学习者的引导
        6.1.1 正确认识大脑
        6.1.2 合理使用思维
    6.2 对教学者的指导
        6.2.1 科学指导教学
        6.2.2 丰富实践理论
    6.3 对设计作品的影响
        6.3.1 保留设计个性
        6.3.2 鼓励设计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素描与创造性思维——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D]. 庞梦宇.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5]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 冯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6]创意素描——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 曲辉. 中国大学教学, 2015(06)
  • [7]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演进与重构[D]. 夏缘缘. 天津大学, 2014(08)
  • [8]介入与融合 ——关于以现当代艺术作为设计教学资源的实验研究[D]. 朱珠. 南京艺术学院, 2014(03)
  • [9]“右脑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慧. 中南大学, 2012(06)
  • [10]室内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之思考[J]. 管雪松. 中国林业教育, 2012(05)

标签:;  ;  ;  ;  ;  

素描与创意思维——对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