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与会计师职业道德

人性假设与会计师职业道德

一、人性假设与会计师职业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王蕊[1](2021)在《辅仁药业审计失败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蔓[2](2021)在《跨界并购视角下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亚夏并购中公为例》文中提出作为能快速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改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交易方式——并购重组,由于拥有对企业资金、规模和资源整合的优势,自从在资本市场中出现,就一直是活跃的主角,然而随着“康华农业借壳案”、“九好借壳鞍重”等忽悠式并购重组案例的出现,使得企业并购,特别是跨界并购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并购双方为了能更好的识别和防范风险,通常会聘用注册会计师对被并购方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信等材料进行评估,给予并购方企业合理的建议。然而,并购审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比一般财务报表审计高,特别是跨界并购审计,由于并购双方行业环境、盈利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差别,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对跨界并购实施审计的过程中会承受更高的风险,如何防范成为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将研究视角定为跨界并购审计风险,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整合国内外学者有关于一般审计风险(评估与控制)、传统并购审计风险、跨界并购审计风险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信息不对称、现代导向审计等理论,并就跨界并购审计风险的特殊性进行分析,为下文的跨界并购审计风险识别和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根据现代导向审计理论,结合跨界并购交易的特点,构建跨界并购审计风险模型,同时为了更直观地表现出跨界并购各个阶段审计的风险点,将跨界并购重大错报风险的分析融入并购筹备、并购实施和并购整合阶段的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中,在此基础上,对跨界并购审计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然后结合亚夏汽车跨界并购中公教育的实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办法,对其跨界并购审计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本文的最后就并购筹备、实施和整合阶段重大错报风险和并购检查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如注册会计需要充分了解跨界并购环境,重视对交易双方实力的评估,关注交易中商誉和业绩承诺问题,提高业务能力等。我国并购审计风险理论目前还在发展阶段,特别是跨界并购审计风险理论还在起步阶段,因此相对来说不是很成熟、完备,许多问题和责任尚未明确。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定为跨界并购审计风险,同时考虑到注册会计师在并购交易中的审计责任,引用现代导向审计风险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跨界并购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的风险点,可以进一步深化并购审计风险理论,给注册会计师的跨界并购审计实务给予指导,同时通过对跨界并购案例的介绍,可以给进行类似并购交易活动的企业提供借鉴。

管淑慧[3](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乔鹏程[4](2020)在《工匠精神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注册会计师价值观研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的工匠精神为中国特色注册会计师价值观凝练提供了新的契机。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界定为工匠个体感知、工匠物理劳动过程、工匠智力与知识和工匠社会环境四个维度。将工匠精神嵌入会计价值观相关概念体系,以构建包含社会文化层、精神意识层、价值判断层、业务操作层和制度他律层的五层注册会计师价值观概念框架,而工匠精神处于精神意识层,通过价值判断层间接影响审计行为。对比工匠精神内涵、注册会计师价值取向、《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三个体系,凝练工匠精神视角的"重器匠心、道技合一、精益求精、工必尚巧、非利唯艺、忠信辞让"新注册会计师价值观。应用Gray和Hofstede模型衡量13个非文化和文化指标对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注册会计师工匠精神的影响,文章认为需要重视职业历程、制度环境、物质环境、西方职业精神和职业教育这5个因素对新时代文化自信下注册会计师工匠精神传承的重要影响。

闫雯莹[5](2021)在《注册会计师职业怀疑缺失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以正中珠江对康美药业审计失败为例》文中提出

本刊编辑部[6](2020)在《会计职业道德研究重大创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概要与学者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目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人才教育的薄弱环节。2020年,陈汉文与韩洪灵教授团队受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托,组织编写了全国MPAcc专业必修课《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指南。该课程指南已经全国MPAcc教指委秘书处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并报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学位办签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MPAcc教指委认为该指南"为该门核心课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全新的框架"。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71932003)阶段性成果,陈汉文与韩洪灵团队依据国务院学位办已批准的课程指南编撰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及其配套学习指导书,分别于2020年7月及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MPAcc教指委认为"该教材推动了课程内容与教学范式的转换"。为了加强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2020年暑假期间,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了2020年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来自全国164所高校的240位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培训结束后诸多学者纷纷写文章谈学习体会、感受与收获。本刊总结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研究创新及部分学者的学习总结与评价,以飨读者。

梅士伟[7](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通过人力资本增值而为现代社会提供强大的发展内驱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历经建国以来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革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教系统。然而,由于高等学校(本论文研究对象限定为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外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参与机制不规范、社会公众参与不充分,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主体道德行为失范、权力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高校腐败易发频发,关键领域问题凸显,大案要案警钟不断,窝案串案时有发生,制约大学的教育教学、学术创造、服务社会、文化赓续使命,消解其学术本质和公益属性,弱化其道德标高和社会公信力,迟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步伐。高校腐败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折射出现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已无法满足党和国家及社会公众的需要。因而,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连带,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价值依归,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结构转向。我国现行高校腐败治理主要基于政府作为高校举办者的地位,通过执政党和政府及作为其政治属性延伸的高校党委行使腐败治理权力,对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行使者实施控制、监督、惩治,保证高校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与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达到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治理目标。而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多元利益相关者愈来愈迫切地要求与政府主体共同参与高校腐败治理。在治理理论的引导下,处理多元利益主体对高校的利益诉求,进一步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成为高校反腐倡廉的“新边疆”。因而,本文基于治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以高校腐败治理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高校腐败的表现样态与成因机理”“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容结构与绩效评价”“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生问题与优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理论阐释,揭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动力系统、控权逻辑、规则供给、行动框架”的统一,进而厘清各要素的实质内涵。通过治理系统的外部情境和内部环境解构治理动力,通过权力监督、制约与惩治的合理性、有效性分析控权逻辑,通过规则体系与规则生成阐释规则供给,通过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与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梳理行动框架,从学理层面理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涵。随后,对高校腐败治理的演进历程进行考察。按照时间序列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反腐败工作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梳理出每个阶段治理机制的主要特征。(1)1949-1978年,以思想改造为核心,以运动式批判为主导;(2)1978-1989年,以纠正行风为特征,以整风式拒腐为主导;(3)1989-2002年,以遏制寻租为基础,以专项式打击为主导;(4)2002-2012年,以体系建设为中心,以系统化惩防为主导;(5)2012至今,以顶层设计为重点,以制度化治本为主导。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动力系统---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行动框架---从运动式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再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高度关注高校教职员工对高校腐败治理的心理感知,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三级编码方法梳理出目前高校腐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具体机制: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并分别探讨两类机制的具体构成,包括科层治理机制所涵盖的控制、监督、惩治、制度建设、问责,以及网络治理机制所涵盖的信任、合作、制约、技术创新、文化惯例等要素的确切内涵,从而系统构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复次,鉴于高校腐败治理的实践性,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中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遵循“网络治理机制---科层治理机制---腐败治理绩效”的主体关系,经由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应然样态,即高校腐败治理的完整运行体系应当是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的整合体。最后,结合高校腐败治理机制过程的演进分析,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面临的运行困境,一是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二是机制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弱化,三是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割裂。据此,从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整合与互动的角度,提出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建议。一是重塑行动者的主体性,二是提升治理动力的集成性,三是强化治理过程的协同性,四是重点强化问责、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研究中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问题,在目前来看只是一个开始。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来探讨和设计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体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一是立足治理理论视角来探讨中国高校腐败控制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二是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从高校腐败研究的制度、体制层面深入到高校腐败治理的具体机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统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剖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与绩效水平,提出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李达[8](2020)在《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哪家商业银行能够留住人才,解决好人才流失问题,就能够在竞争中拥有人才优势,能够提升竞争力相反,那家商业银行不重视人才流失问题,不能够留住人才,不仅会是商业银行经营受阻,而且还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如何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提升竞争力已经成为一项研究课题。结合现有关于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很少有学者对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将以文献分析法为基础,以问卷调查法为补充,全面梳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研究文献,深入调查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参考建议,旨在能够使这一研究领域内容得到丰富。本文选取光大银行C市分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展开分析,首先是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所运用的主要方法等,并对人才流失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此背景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外部环境因素:银行人才需求旺盛竞争激烈;银行内部因素:激励机制弱化防控流失不力;员工个人因素:职业成长定位偏差忠诚度低。针对调查分析出的人才流失问题因素,提出了光大银行C市分行解应对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注重岗位教育和人才梯队建设。主要有认清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就业、择业教育,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健全现有的人资管理体系。包括建设全方位的培训提升体系,落实具有竞争性的薪酬体系,规范人才晋升渠道体系,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系;不断提升人才整体素质。主要是强化职业道德帮助人才正确定位,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同步和畅通沟通渠道。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需要不断地发现人才流失问题,探讨问题成因,并进行解决,在不断地完善与提高中,留住人才,解决人才流失问题。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帮助光大银行C市分行及其他商业银行彻底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留住人才,发挥人才在金融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力量,确保光大银行C市分行能够可持续发展。

卢斌[9](2020)在《“互联网+”与审计意见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13年起,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逐渐使之成为当下时代发展大趋势,由此诞生了“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模式,众多企业将其视为总体战略和发展方向。而审计意见作为投资者和企业之间信息沟通结果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审计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够给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与企业相关有价值的信息。那么企业实施“互联网+”对收到的审计意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何种路径和机制产生的?本文通过对年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构建了反映“互联网+”实施深度的指数,以此为基础研究以上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梳理分析国内外文献,并进行评述。其次,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博弈理论以及零边际成本理论的分析以便提出研究假设。最后采用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企业实施“互联网+”程度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以及影响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实施“互联网+”的程度越深则越容易收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互联网+”是通过企业经营业绩,总资产周转率,内部控制质量这三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涂钒[10](2020)在《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文中指出建立在诉讼规则之上的证据证明是一个主观的“心路历程”,是对历史事实遗留在主观印象与客观物质中的信息进行回溯、挖掘、拼贴出重要片段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专家证据发挥着重要功能。可采性研究为专家证据是否被法庭接纳设立标准,对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之观察将从专家证人的资格、专家证言与报告样式、专家证据的客观性、成文的可采性规则、及与大陆法系和中国特色分别比较归纳出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的独有特色及反思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是美国专家证人的适格性探讨,这是可采性研究的第一步。对比普通证人不难发现,二者证言范围区别明显,可采性规则赋予了专家意见广阔收集信息的自由与作出结论的空间,不似普通证言对意见性与推断性描述的严格排除。与易被混淆的法庭之友比较相似之处与实质区别时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在庭审中扮演的角色、参与庭审的方式和阶段、提供的专业知识在庭审中的分量等方面来说,二者都截然不同。此外,以科学证据为对象,运用科学经验进行逻辑推演的法庭科学家,是近年来占专家证人比重越来越大的重要群体,法庭科学家的概念与科学证据的定义亦值得探讨。依此综合描述成为法庭认可的专家证人的适格性标准与其独有特征。需强调的是,专家证人作出的证据有两种方式,不仅包括证人证言这类直接言词证据,还包括专家报告这类书证。口头证言与书面证据在不同的诉讼阶段作出,分别受到不同规则的挑战与约束,它们面对的可采性审查是同中有异的。将专家证言与专家报告分篇而立,依据专家从成为专家证人到参与完整的诉讼程序为逻辑动线,独立探讨可采性是十分必要的。由此也引出第二章的内容,针对这两种专家证据的内容及样式展开可采性研究。第二章讲述美国专家证据的内容及形成,包括专家证言的主要内容及样式、专家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样式。第一节与第二节针对专家证言展开。专家证言是获得专家身份的证人坐上证人席位后,在诉讼中回答律师的主询问与交叉询问的口头证据。与普通专家言论对比观察出,二者在发生场景、获取方式、提供信息内容之间的差异十分清晰,并且专家证言自有其语言特点,以描述类语言、说明类语言及分析类语言为框架展开分析。第三节与第四节针对专家报告展开。该部分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报告形成的过程对法庭科学专家的报告进行重点分析,二是对报告主要内容和样式格式的介绍。作为最重要的专家证人群体,以科学经验进行推理演绎的法庭科学家们参与诉讼的频率很高,他们的报告基础是法庭科学,作出的专家证据也称为科学证据。有三个领域的科学证据在庭审中被采纳的概率较高、裁判庭认可的证明力较强。一是回答“罪犯是谁”,认定个体的法庭科学证据。二是回答“如何犯罪”,重建犯罪现场和犯罪方式的法庭科学证据。三是回答“法定能力如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的科学证据。以此为据,重点介绍了回答第一个问题的“DNA证据”,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枪弹痕迹鉴定证据”和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法医精神病鉴定”的鉴定原理、鉴定方式、运行状态及应用中的前沿问题,还介绍了中国和美国其他法庭科学的应用问题,并在前三个主要科学证据章节末附上了典型争议案例的中文编译。对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样式格式的介绍在专家证人报告的篇末。综合分析了包括宣誓书、对某个证据作出的专家意见、综合性报告等真实案件资料,发现了英国填空式的“法官友好型”范式和美国任意性较大的“专家友好型”范式。结合相关法律、行业规范和司法实践总结出撰写报告的基本原则,包括简明扼要直击重点、避免使用猜测性或过度自信的表述、始终体现中立地位、采用客观方法,以及理性陈述意见。末尾附上目前为止所阅较为规范详尽的一篇美国专家报告的中文编译,以供参考。第三章对专家证据的客观性展开研究。即便专家证人、证言及报告的内容形式都满足可采性要件,专家证据也不必然可采,还应具备的客观性要件。客观性的满足由法律提供的客观制度保障与专家中立立场的主观保障共同实现。制度上发挥最大作用的是庭前开示制度,指在案件开庭审理之前,当事人获得各方所掌握证据资料之信息的法定程序。对此,英国与美国在民事与刑事诉讼领域的开示程度、开示内容都有些许不同,英国有着成文的开示规则,美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的权利并非由宪法直接赋予,而是通过最高法院对第五和第十四条修正案争当程序条款的解释实现的。但开示规则设立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充分保障对抗力量均衡的功能。有开示就有例外,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中赋予了四个特权,作为不用开示的法定例外。随着实践不断发展,这些例外又在不断发生变化,典型如专家证据的开示规定,由当做例外限制开示演变为弱化限制主张开示,这也形成了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的一大特色。制度是显明的,证人的主观思想是隐蔽的。因而本章第二节开启了科学证据鉴定面对的重大伦理挑战,即“对抗同盟”现象的探讨。专家证人从作为雇主的“雇佣枪手”到与雇主暗自达成“对抗同盟”等一系列关系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外化的表现。美国与英国都作出了各自的改革尝试,但似乎成效一般。因为证据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才能被正确解读,专业证人的职业必然在以独立的、审慎的眼光分析证据的同时,又无法抛开证据与它所处的情境、待证事实之间需要建立合理联系的现实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法庭科学家这类重要的专家证人,身兼科学的研究者与法律的证明者,在科学真实与法庭真实之间游走,法庭中的科学真实与法律真实的追求既统一又各异。它们都是客观真实的一部分,都重视因果关系的认定,都无法实现绝对真实。但法庭中的科学致力于发现真相,法庭中的法律也从不以探究真相为目的。第四章是美国专家证据的可采性规则。专家证言并不会因为作出主体的权威性而自动为法庭认可,因而第一节对弗莱伊案、多伯特案、锦湖轮胎案三个标志性先例作出了介绍与分析。弗莱伊案设立的普通接受原则既有进步意义和必然性,也有被取代的可能与局限性。多伯特案设立的强调科学方法鼓励法官审查的可采性规则是对普通接受原则的进步,但它带来的争议并不比簇拥的呼声小,也没有在全美范围内对弗莱伊规则全面取代。湖锦论坛案的到来结束了多伯特规则适用范围的争议,将规则扩展到非科学证据领域,肯定经验与技能同样适用多伯特规则。每个规则都附上了该案案由、裁判依据、裁判结果的中文编译概览,以供参考。同时,实践中的可采性规则不是生搬硬套的打勾式应用,除了满足成文法证据规则中的条款要求,依据标志性先例及其他判例设立的不成文规则,还需同时满足关联性、可靠性和可接受性标准。第二节对三个规则展开讨论。这三个规则都没有在证据法中明文体现,实际设定了准入性标准的门槛,并不是每个案例必定讨论的必要性规则,却可以成为降低证据可信度,甚至是排除证据的事由之一。第五章对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特色的剥离与反思。第一节通过与大陆法系比较,观察到美国对专家证据的对抗式审查模式的依赖、不似大陆法系依靠中立专家证人来矫正偏见、以及为法官心证的形成设立了独特的规则指引的三个特点。在与中国特色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我国处于专家证据应用的起步阶段,美国经历了专家证据开示从限制到宽松、由只关注相关性到愈加关注可靠性标准、专家证人道德标准从低至高的三个独特演变阶段,可为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些许思路。第二节讲述了庭审中法官与陪审团眼中的专家证据,发现实践中法官对物证的依赖十分严重,并且专家证据是否可采不仅与法官如何适用规则完成守门人角色相关,甚至受到法官本人的影响。陪审团对于专家报告的看法与采纳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经过研究发现陪审团并没有使用什么高大的逻辑判断,而是采用了日常生活中的谎言分辨技能。陪审员首先以自我认知对证据进行阅读并尝试理解,初次探查是否存在认知范围内的谎言,接着通过开庭陈述、直接询问和交叉询问巩固或降低对专家评估的可信程度。一旦遇到复杂的科学证据,陪审团将直接摒弃这些逻辑,转而依靠外围信息判断证据可靠性的“独眼龙裁判”,譬如专家本人的个人魅力、作证经历、行业履历和着作数量等。第三节是对专家证据可采性的反思。观察发现实践中对专家证据过度依赖,导致“垃圾科学”与“冒牌专家”混于庭上,诉讼费用过高与诉讼延迟现象屡见不鲜,专家过失与渎职行为和任何行业领域一样普遍存在,都令被告不公平的承担了专家证据不可靠的证明责任与超出合理范围的诉讼成本。此外,缺乏统一标准的实验室实践等漏洞,使“甜点抗辩”等伪科学登堂入室不断干扰着司法正义的实现,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还发现专家证人作证风险逐渐增加,以雇佣方当事人主张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等民事诉求的概率显着提升,而司法判决对此类主张也愈加支持,甚至是鼓励。从医疗事故诉讼中的执业医生到没有尽到预防措施义务的精神病学家,还有对潜在受害者未履行道德范围内告知义务的专家证人和未尽到照顾义务的职业过失的专家证人,都成为了追诉的被告。第四节是对我国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的启示。在回应我国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的政策背景下,司法鉴定人改革顺利推进的历史契机下,专家辅助人制度已箭在弦上。统揽美国经验与教训,初步探索了三个方面的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要求。一是明确了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规则设立的必要性,有利于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有利于构建鉴定意见可采性规则、有利于推进裁判文书规范化。二是初步设想了成文可采性规则,包含专家适格性的形式审查,专家出庭口头意见审查,及未出庭专家撰写的专家报告的审查标准。三是对专家辅助人证据的客观性提出三个要求,对专家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对专家证据可靠性的审查,以及对专家证人道德的经常性审查。英美法系中的专家证人概念不能直接拿来,国内理论扎实地鉴定人概念也无法直接套用,应属于司法辅助人项下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为其单独构建序列,并从培养去伪存真的逻辑思维、选择稳定可靠的科学理论、秉持客观公正的科学立场的专家入手,防范美国已发生与生在快速变化的风险,推动我国证据制度、鉴定制度、司法辅助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二、人性假设与会计师职业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性假设与会计师职业道德(论文提纲范文)

(2)跨界并购视角下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亚夏并购中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1.2.1 一般审计风险(评估与控制)相关研究
        1.2.2 传统并购审计风险相关研究
        1.2.3 跨界并购审计风险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跨界并购
        2.1.2 并购审计
        2.1.3 审计风险
        2.1.4 跨界并购审计风险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2.3 跨界并购审计风险的特殊性分析
        2.3.1 审计目标的特殊性
        2.3.2 审计关系的特殊性
        2.3.3 审计报告要求的特殊性
3 跨界并购审计风险识别及分析
    3.1 并购筹备阶段重大错报风险识别
        3.1.1 跨界并购环境评估
        3.1.2 并购双方实力评估
    3.2 并购实施阶段重大错报风险识别
        3.2.1 企业价值评估
        3.2.2 会计处理方法
        3.2.3 商誉确认风险
    3.3 并购整合阶段重大错报风险识别
        3.3.1 人事整合风险
        3.3.2 经营整合风险
        3.3.3 财务整合风险
        3.3.4 业绩承诺风险
    3.4 并购检查风险识别
        3.4.1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风险
        3.4.2 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
        3.4.3 审计程序固有局限
4 亚夏并购中公案例中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
    4.1 亚夏并购中公的背景介绍
        4.1.1 亚夏汽车公司概况
        4.1.2 中公教育公司概况
        4.1.3 亚夏并购中公过程
    4.2 亚夏并购中公审计风险识别
        4.2.1 并购筹备阶段重大错报风险
        4.2.2 并购实施阶段重大错报风险
        4.2.3 并购整合阶段重大错报风险
        4.2.4 并购检查风险
    4.3 亚夏并购中公审计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4.3.1 确定评价因素集
        4.3.2 构建模糊评价矩阵
        4.3.3 因素权重
        4.3.4 因素综合评价
        4.3.5 评价结果数值化
    4.4 案例小结
5 跨界并购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5.1 并购筹备阶段重大错报风险防范对策
        5.1.1 充分了解和评估并购环境
        5.1.2 充分了解和评估并购目的
        5.1.3 审慎评估并购双方实力
    5.2 并购实施阶段重大错报风险防范对策
        5.2.1 充分做好资产评估工作
        5.2.2 利用外部专家的工作
        5.2.3 充分提示会计处理方法选用风险
        5.2.4 商誉确认风险应对
    5.3 并购整合阶段重大错报风险防范对策
        5.3.1 关注人事、经营和财务资源整合风险
        5.3.2 业绩承诺风险应对
        5.3.3 关注合并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5.4 并购检查风险防范对策
        5.4.1 建立专业跨界并购审计团队,完善质量控制系统
        5.4.2 提高跨界并购审计业务能力,强调职业道德要求
        5.4.3 运用审计信息化技术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4)工匠精神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注册会计师价值观研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述评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工匠精神内涵界定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倡导下中国传统文化及会计文化的再认识
    (三)注册会计师价值观的界定
    (四)工匠精神在注册会计师价值观概念框架中的立足点与作用机理
四、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的工匠精神与注册会计师价值观凝练
    (一)“重器匠心”工匠精神激发注册会计师提升职业胜任能力的内在动力
    (二)“道技合一”工匠精神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的终极境界
    (三)注册会计师在“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引导下一丝不苟执行审计程序
    (四)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技术持续创新与“工必尚巧”工匠精神
    (五)“非利唯艺”工匠精神激发注册会计师服务公众的审计信仰
    (六)注册会计师恰当审计收费与“忠信辞让”工匠精神
五、注册会计师传承工匠精神价值观的影响与制约因素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中断与重建时间短暂影响到工匠精神对源于西方职业精神的注册会计师职业价值观的中国化
    (二)当代注册会计师物质环境有限同古代工匠艰苦生存条件一样制约着注册会计师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追求
    (三)审计在社会经济中重要性的制度安排与古代工匠的社会地位制度安排一样决定着当代注册会计师对传承工匠精神的信心
    (四)传统文化下的工匠精神与西方文化中的职业精神在当代注册会计师传承工匠精神中导致产生文化差异与碰撞
    (五)当代注册会计师群体化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传承形式需要对古代工匠精神的单脉承袭方式进行现代化重构
六、结论与建议

(6)会计职业道德研究重大创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概要与学者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框架与内容
    (一)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逻辑框架
    (二)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体系
三、国内学者对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创新评述
    (一)扣住了时代发展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大命题
    (二)构建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科学的理论框架
    (三)揭示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及本质内涵
    (四)分析了数字时代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巨大挑战
    (五)提出了破解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困境的治理体系
    (六)创新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的思维模式
    (七)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具有长期战略价值

(7)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趋势的行动连带
        (二)现代社会权利本位的价值依归
        (三)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结构转向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贡献
    三、研究述评
        (一)国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逻辑演进
        (二)国外高等教育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总体图示
        (三)既有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思路安排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高校腐败
        (二)治理机制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机制设计理论
第二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机理剖析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动力系统
        (一)系统情境的宏观驱动
        (二)治理网络的开放赋能
        (三)主体价值的内生激发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控权逻辑
        (一)高校权力监督的有效性
        (二)高校权力制约的正当性
        (三)高校权力惩治的现实性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规则供给
        (一)生成路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统一
        (二)规则执行:强制、激励与认同接续
    四、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行动框架
        (一)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
        (二)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
        (三)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
第三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历程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历史变迁
        (一)1949-1978年:动员群众,思想改造,运动式批判
        (二)1978-1989年:清理整顿,纠正行风,整风式拒腐
        (三)1989-2002年:破除垄断,遏制寻租,专项式打击
        (四)2002-2012年:体系建设,点面结合,系统化惩防
        (五)2012年至今:顶层设计,聚焦监督,制度化治本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
        (一)动力转换: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
        (二)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
        (三)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
        (四)行动框架:从运动式为主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经验回视
        (一)坚持党的领导,规范机制运行的方向性
        (二)坚持专业化反腐,发挥纪检监察机构职能
        (三)坚持系统化反腐,形成整体性治理格局
        (四)坚持以责任制为核心,推动渐进式治理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探析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一)扎根理论编码方法
        (二)理论性取样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三级编码
        (一)开放性编码
        (二)主轴性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深层意涵
        (一)科层治理机制
        (二)网络治理机制
第五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预测问卷设计
        (三)正式问卷与实证分析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理论模型拟合及路径分析
        (一)结构方程的拟合
        (二)直接作用下的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三)直接作用下的科层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四)中介作用下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的影响探究
    三、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假设结果汇总
        (二)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
    一、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
        (一)“组织-环境”框架下的“脱耦”
        (二)多层次目标体系的功能冲突
    二、治理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割裂
        (一)规制缓和与政府监督博弈失衡
        (二)低组织化造成社会监督行动局限
        (三)身份困境导致纪检监督的结构性悖论
        (四)校内民主监督的“空心化”矛盾
    三、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弱化
        (一)治理的公共性欠缺
        (二)多重关系诱发治理的内卷化
        (三)路径依赖导致治理工具单一
第七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优化方略
    一、行动者主体性的生态化建构
        (一)以角色转换优化党委政府控制职能
        (二)以激励相容强化主体责任
        (三)以嵌入化激发纪检监督的“结构洞”优势
        (四)完善基于“日常生活”的实体性师生监督
        (五)以自主性保障社会主体的参与性
    二、治理动力集成性的多元化整合
        (一)权力驱动与权利驱动的互动
        (二)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的重构
        (三)以权威驱动调适利益驱动
    三、治理过程协同性的动态化平衡
        (一)高校腐败治理与政府腐败治理的目标协同
        (二)透明度与回应性的认知协同
    四、关键影响路径的功能性再造
        (一)构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的问责机制
        (二)从数据民主向技术治理进阶
        (三)一体性推进制度化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人才流失
        二、薪酬管理
        三、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激励理论
第三章 光大银行C市分行的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第一节 光大银行C市分行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程
        二、组织管理架构
    第二节 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队伍现状
        一、员工学历状况
        二、员工年龄分布情况
        三、员工流失现状
        四、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第三节 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的表现形式
        一、国内商业银行人才流失表现形式
        二、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表现形式
第四章 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样本选择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银行人才需求旺盛竞争激烈
        二、银行内部因素:激励机制弱化防控流失不力
        三、银行内部因素:激励机制弱化防控流失不力
第五章 光大银行C市分行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认清形势、加强择业教育和加快人才梯队建设
        一、认清行业发展趋势
        二、加强就业、择业教育
        三、加快人才梯队建设
    第二节 加快构建银行人才流失内部防控体系建设
        一、建设全方位的培训提升体系
        二、落实具有竞争性的薪酬体系
        三、规范人才晋升渠道体系
        四、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系
    第三节 强化员工职业道德与定位,畅通职业沟通渠道
        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二、帮助人才职业定位
        三、畅通职业沟通渠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9)“互联网+”与审计意见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 论文框架
2.文献综述
    2.1 审计意见文献综述
    2.2 互联网文献综述
    2.3 文献综述简评
3.理论基础
    3.1 信号传递理论
    3.2 博弈理论
    3.3 零边际成本理论
    3.4 小结
4.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 “互联网+”与审计意见的关系
    4.2 “互联网+”影响审计意见的路径和机制
5.研究设计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 主要变量的定义和构建
    5.3 模型构建
6.实证分析与结果
    6.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2 回归分析
    6.3 稳健性检验
7.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回顾
    三、理论意义与研究期待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专家证人的适格性
    第一节 与普通证人比较:美国专家证人的资格
        一、专家证人的适格标准
        二、专家证人与其他证人的比较
        三、专家证据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 美国专家证人在法庭实践中的职业义务
        一、豁免与追责:专家证人的职务义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专家证据的内容与形成
    第一节 专家证言的内容
        一、普通专家言论与专家证言
        二、联邦证据规则中的重要条款
        三、对专家证言的文本分析
    第二节 专家证言的样式
    第三节 专家报告的内容
        一、法庭科学:专家报告的主要客体
        二、科学方法的科学性:专家报告可靠性的依赖
    第四节 专家报告的样式
        一、专家报告的基本范式
        二、报告撰写的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专家证据的客观中立
    第一节 庭前开示:客观上的制度保障
        一、专家证据的庭前开示:
        二、专家证据开示的功能
        三、专家证据开示的例外
    第二节 矫正偏见:主观上的中立立场
        一、中立专家的制度基础
        二、矫正专家证人偏向性的措施
    第三节 法庭中的科学真实与法律真实
        一、法庭中科学与法律在追求真实中的统一
        二、法庭中科学与法律在追求真实中的矛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
    第一节 :最重要的三个判例
        一、延迟新兴科学采用的普遍接受原则:Frye v.United Stated(1923)
        二、强调科学方法鼓励审查:Daubert v.Merrell Dow Pharmaceuticals.Inc(1993)
        三、结束“多伯特规则”适用范围的争论:Kumho Tire Co.v.Carmicheal(1994)
    第二节 其他可采性规则
        一、关联性规则
        二、可靠性规则
        三、可接受性规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的特色与反思
    第一节 专家证据可采性的特色
        一、与大陆法系的比较
        二、与中国特色的比较
    第二节 法官与陪审团眼中的专家证据
        一、法官眼中的专家报告
        二、陪审团眼中的专家报告
    第三节 专家证据可采性的反思
        一、对专家证人的过度依赖
        二、法庭科学证据的不当司法运用
    第四节 对我国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构建的启示
        一、专家辅助人证据可采性标准设立的必要性
        二、专家辅助人证据的可采性规则之构建
        三、专家辅助人证据的客观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附录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案例举要
索引

四、人性假设与会计师职业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 [1]辅仁药业审计失败案例研究[D]. 王蕊.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跨界并购视角下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亚夏并购中公为例[D]. 李蔓.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4]工匠精神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注册会计师价值观研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J]. 乔鹏程. 会计论坛, 2020(02)
  • [5]注册会计师职业怀疑缺失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以正中珠江对康美药业审计失败为例[D]. 闫雯莹. 宁夏大学, 2021
  • [6]会计职业道德研究重大创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概要与学者评价[J]. 本刊编辑部. 新会计, 2020(12)
  • [7]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D]. 梅士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8]光大银行C市分行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 李达.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5)
  • [9]“互联网+”与审计意见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D]. 卢斌. 暨南大学, 2020(05)
  • [10]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研究[D]. 涂钒.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人性假设与会计师职业道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