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的使命及其管理

协会的使命及其管理

一、学会的使命及其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娟[1](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提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郝佩瑶[2](2021)在《山东省某医院管理人员胜任力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变革与挑战。为了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除了需要更加精准专业的诊疗技术,更有赖于具备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管理人员。管理胜任水平与管理结果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但目前多数公立医院对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不足,缺乏针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考核管理办法,从总体来看,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因此,了解目前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现状及对培训的诉求,对促进医院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水平及参与培训现状,利用扎根理论构建管理人员胜任力影响因素理论框架,结合定性访谈结果归纳其具体培训需求。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院管理人员能力素养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现有文献、政策文件,以及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37名管理人员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医院管理人员基本信息,调查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现状及参与培训情况。再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对样本医院部分管理人员(共28人)进行调查,探讨其具体培训需求。使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管理人员胜任力自评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使用Nvivo 12 Plus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整理,利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最后根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研究结果(1)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水平有待提升医院管理人员胜任力总体得分为4.45±0.97,处于中等偏下水平,68.78%的管理人员能力处于低绩效水平。从事管理工作前,管理人员在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22.78%)、推动医院内部改革发展(17.30%)、运营管理和资源管理(13.92%)三个维度中,完全具备各项胜任力者占比较小。从事管理工作后,管理人员在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方面得分最高(4.84±1.04),在运营管理和资源管理(4.20±1.24)、循证管理与决策(4.23±1.09)两维度得分最低。(2)学历、年龄、从业年限、岗位类别、培训情况影响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水平年龄为40岁以上、从事医院管理工作年限为10年以上的管理人员,其总体管理胜任力水平较高。学历层次较高的医院管理人员,其运营管理和资源管理能力水平较高。临床管理人员的管理胜任力较高。参与培训对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3)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受到潜在因素影响组织支持程度是影响管理人员胜任力的根源性原因,为管理人员培训制度的健全落实提供支撑。制度环境是影响管理人员胜任力的关键性因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决策层的要求,制定完备的管理人员培养制度,并监督落实,有利于管理人员胜任水平的提高。在有关领导及管理部门的重视下,可在全院营造出权责分明的管理氛围,促使管理人员持续改进。个人特质是影响管理人员胜任力的既定因素,决定了管理人员的能力基线水平,也影响了其对医院管理工作的认知、以及对管理能力提升的需求。(4)医院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在培训内容方面,从事管理工作前,医院管理人员接受的培训内容多数以人际交往与沟通为主,较少参与运营管理、循证决策等方面的培训。从事管理工作后,管理人员参与医院运营管理、领导力、循证决策等方面的培训增多。在培训形式方面,管理人员多以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形式参与培训,较少能够通过定期系统学习、到国内外其他医院进修等方式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从总体来看,医院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内容形式较为单一。(5)医院管理人员对管理培训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在培训机会需求方面,部分医院管理人员表示对培训时间的利用应更高效,通过短期集中培训来达到获取管理知识经验的目的。在培训内容及形式需求方面,多数管理人员表示应避免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少数管理人员则希望在建立起管理知识框架后,再培训具体管理技能;部分管理人员希望培训形式应更灵活多样。在师资来源需求方面,管理人员认为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对公立医院适用性较差,因此更倾向于参加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等医疗卫生行业管理部门、各高校、医院及协会等单位团体组织的培训。在培训考核方式需求方面,多数管理人员认为管理能力的考察不应采取硬性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过于严格会降低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结论与建议所调查样本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年龄较大、从业年限较长、学历层次较高的管理人员,其管理水平较高,临床管理人员胜任力水平较高,参与培训对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受到组织支持、制度环境、管理氛围、个人特质等潜在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对培训机会、内容、形式、师资来源、考核方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但目前缺乏针对医院管理人员体系化、制度化的培训计划方案,其培训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建议如下:(1)促进管理胜任力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应用;(2)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促进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提升;(3)医院管理人员需提高对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4)医院决策层应提高对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视程度;(5)深化医教协同,为医院管理人才继续教育打好基础。

刘洋[3](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韩慧[4](2020)在《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和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都赋予了体育社会组织新的任务与使命。然而囿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现阶段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既不规范也不成熟,这必然导致其难以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评估是监管的重要抓手,做实做强评估工作对于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监管水平、引导和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理论探索还较为滞后,难以为评估实践提供有效指导。为此,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系统论理论、评估相关理论、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体育社会组织为对象,围绕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这一主题,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在过去的实践当中,虽取得了评估意识有所提升、评估运行逐步常规化、评估效用逐渐显现等成效;但与此同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包括评估推进动力不足、评估约束薄弱、评估协调不畅、评估主体有待培育、评估指标体系有待完善、评估程序与方法有待改进等。以日本、英国、美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慈善事业起步较早,在体育社会组织监管与评估方面较早地进行了实践,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以评为重,将评估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环节;严格约束,构建全方位评估法律规范体系;多元协调,基于整体管理效应推动评估发展;因地制宜,评估主体的选择与本国国情相符;多维评价,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全方位考量。第二,评估实践发展亟待理论指导,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理论界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研究是不够的,而且还存在一些误区。不少研究都只是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当作一项技术性工作,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程序、评估方法等实施操作层面的完善,弱化了评估工作的复杂性。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必须在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工作机制下开展,否则评估只能是零散的一般评价活动,而不是一项系统的监管工作,评估的价值作用也难以真正实现。第三,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借助系统论基本理论,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要素和结构进行了厘清。研究认为,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要素主要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其他相关主体、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程序与方法、评估制度以及评估环境。同时基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困境和发展目标考量,本文提出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主要由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这四方面结构内容组成。这四大机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总体形态和特定功能。第四,对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动力机制,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提供了科学分析框架。通过ASD理论指导,解析了当前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建立的现实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构造策略,即打造有为政府,强化评估的推动力;建立有效组织,激活评估的内驱力;吸纳社会公众,增强评估的助动力;加大政策支持,提升评估的牵引力;营造文化氛围,发挥环境的作用力。第五,对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运行机制,在评估主体模式上,研究提出了体育社会组织政社合作评估模式优化的策略建议。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上,通过两轮专家德尔菲法完成了指标遴选和权重设置,最终确立了体育社团、体育社会服务机构和体育基金会三类体育社会组织的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程序与方法构建环节,研究设计了七个评估步骤;同时选取了适用于本研究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程序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第六,针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中可能会出现的“道德风险”行为,提出了相应的约束思路,并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约束机制进行了构建,具体包括:完善评估监管法律规范,扎紧制度围栏;推动形成评估行业自律,提升监管质效;加强评估伦理道德建设,树立评估自觉;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实现阳光运行等。第七,通过对当前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存在的协调困境的分析,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启示,提出了整体性理论视角下评估协调机制的构建策略,那就是整合结构,建立整体管理框架;整合目标,锚定公共利益实现;整合理念,深化合作共赢意识;整合法规,增强协同制度保障;整合平台,推进信息交流共享。第八,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最理想的效果是达成“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功能涌现。系统论揭示了整体效应、构材效应、协同效应和环境效应共同形成“整体功能涌现”。这决定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必须遵循整体化、层级化、协同化、动态化的机理;采取整体着眼、统筹推进,部分着手、层层转化,依循规律、多维协同,常态实施、动态调整的方式;且需把握好一些关键要点,包括坚持系统思维、科学组织管理、优化外部环境、用好政策调控。

陈辉[5](2020)在《基于管理视角的苏州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工作经验审视》文中指出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档案工作实践探索取得的成就引发业界高度关注。立足档案工作使命与责任,以及以改革开放心态审视和选择档案工作发展对策所形成的"苏州经验"为全国档案工作发展带来深刻启示:工作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为档案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方向保障,自主发展是推动档案工作发展的关键,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则为推动档案工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陈思[6](2020)在《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以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政府公权力的退出使得某些社会领域出现公共服务空白,为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多元主体提供了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现实基础。改革的稳步推进为社会组织的成长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社会发展也对建立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社会科学类社团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其发展及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事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大局。在这一背景下,社科类社团如何找准定位,在科学分析评价自身生存与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自身公共服务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社科类社团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系统解析,构建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体系,并以湖北省社科类社团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方法评价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研究提出提升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首先,分析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相关基础理论,对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市场/政府失灵理论等重要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分析这些理论对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评价带来的借鉴作用。研究我国社科类社团及其公共服务实践,分析社科类社团历史沿革、发展概况及基本特征,深入阐述社科类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动力机制,分析其实施效果,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科类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价值作用。其次,通过对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实践经验进行提炼,构建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结构的“五维双层”分析框架,即从科学研究、文化传播、价值引导、政策协调以及学术评估五个维度解析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的核心能力,并对每个维度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每个维度上提出公共服务能力的亚结构,其中:科学研究能力包含凝聚人才能力、协调资源能力、创新理论能力,文化传播能力涵盖文化传承能力、社科普及能力、扩大交流能力,价值引导能力细分为价值创造能力、价值传递能力、价值践行能力,政策协同能力包括政策吸纳能力和政策传导能力。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体系。基于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属性识别,从资源管理、公众导向、胜任水平、服务效能四个维度评价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应建立评价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因子分析模型。为了全面揭示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效果,还研究了影响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前因变量,并建立了测度前因变量影响效果的SUR模型。然后,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设计相关问卷并搜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引用SUR模型检验了前因变量对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影响效果。最后,从路径设计、治理建议以及保障措施三个层面提出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组织引导,明确社团自身定位;不断促进社会参与,整合多方资源;同时始终坚持社团使命目标,从提升社会效益意识入手,明确社团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二是不断完善社团评价体系,促进多元主体监督,并不断规范内部管理,形成有效的内部制约,以及增强队伍建设,促进人才专业化。三是从政府层面致力于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促进社团建设与监督有法可依,同时不断丰富资金支持、提升社会地位,增强社会认同度,以实现社科类社团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探索,希望能够丰富社团治理经验,提高社科类社团的影响力和行动力,并建立科学的、符合现实需求的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丰富和发展社科类社会组织能力定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郭美娜[8](2020)在《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蔡元培是20世纪初期至30年代末活跃于中国政治、教育和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不仅在教育及其美育等领域作出卓越贡献,形成其重要思想,而且长期担任政府文化艺术相关机构领导人,广泛参与社会文化艺术活动,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色彩的文化艺术管理思想。蔡元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教育。在晚清至民国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背景下,蔡元培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代表一起自觉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投身社会、教育及文化活动,立志启发社会民智。他在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期间,便提出“美育”的理念,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政府层面的方针政策。蔡元培在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均担任教育及文化艺术机构的要职,他主持制定政策法律法规,推动设置文化艺术机构与行业组织,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艺术设施,成立文化艺术类基金会,作出突出的贡献。他广泛参与社会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予以全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在文化艺术机构与艺术院校建设,以及音乐、美术、电影等领域,均付出极大的热忱和努力,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成果。长期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实践活动,使蔡元培逐渐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鲜明特点的文化艺术管理思想。在其基本内容方面,美育思想是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基础与支撑,科学理念成为其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还包括文化艺术管理的“监察”理念、社会“普及”思想,以及去“行政化”与“民主”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的特点是:制控与美育的融合、传播与科技的相谐、宏观与微观的衔接、普及与教化的统一。这一管理思想还包括蔡元培对文化艺术管理方法的探索。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活动具有丰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价值上,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和鲜明的现代特色,是其教育、美育及管理思想等在文化艺术管理领域的延展与深化;在实践价值上,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施行,推进了民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普及与开展,影响了政府管理机构及社会文化艺术行业组织的建设,促进了艺术企业与实体的建设与发展。蔡元培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一生探索以及积淀而成的管理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影响与启示性意义。蔡元培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与其个人的事业及经历密切相关,更受到中国特定时期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其文化艺术管理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客观与理性地辨析其思想体系中的全部内容,厘清其内容构成的优势与局限,正是对这份文化遗产最好的继承。

刘亮亮[9](2020)在《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项目管理是当代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热门理念和模式,在当代教育管理中也被广泛采用,美国则是教育项目管理的最早策源地和当代应用最为普遍和成效显着的国家。在今日美国联邦政府层面,几乎所有体现美国国家教育意志和导向需要的教育事务和相应资源,都是以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相应的独立事项为基本单元,设计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项目来加以推进和管理的。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完整性质和内涵是什么?何以如此之先地在美国土地上原创性生成并有序地发展成长为体现甚至代表当代教育管理走向的教育项目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协调和处理教育国家行政干预和社会市场运作的矛盾中有何优势和局限,能否为我国教育管理模式乃至体制的改革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借鉴?对这些当代教育项目管理根本问题的热切关注和思考,自然也就使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进入笔者的考察研究视野,成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首选。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逻辑与历史科学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以教育社会生态理念为基本研究范式,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纵向比较法,按着教育项目管理形态由单项到体系的演化的基本进程和轨迹,对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演进背景、现实实践、成效问题和主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阶段梳理考察,在简要把握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在二战前萌芽成型奠定的基础上,对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重点创设(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初)、系统整合(20世纪60年代中—80年代初)、体系优化(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末)和创新提升(21世纪初—今)的各个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力求揭示其逐步铺开、连续改进和不断优化的发展历程与规律。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发展,是在二战前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萌芽成型所奠定的基础上起步的。现实教育的分散性发展条件、形态和格局,国家机器的天然教育使命、责任和权力,宪法的国会征税权与社会福利保障责任的明确规定,为联邦政府对教育进行直接有力但有限的项目管理干预提供了历史的必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结束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在战前奠定的坚实基础上进入了重点创设阶段,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国会于1944年通过颁布了《退役军人权利法》和1958年《国防教育法》,为联邦政府创设了退役军人教育援助项目和国防研究生奖学金项目及其管理模式,开始了运用教育项目管理对高等教育进行直接干预的重点探索。这些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有力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和质量提升,为事关全局的现实高等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合法合规、切实适用的机制和抓手,也为联邦政府更加积极全面的教育直接干预提供了基本模式与良好示范。当然,这种直接动用联邦政府力量对眼前的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直接的干预,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应急性、权宜性和局部性的局限或不足。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进入到系统发展阶段。经过二战后的迅速调整与强势拓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社会进入到空前繁荣时期,“民权运动”也应时而生、风起云涌。这不仅使联邦政府财力雄厚,成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也为联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全面干预创造了有利的历史条件和需求。两法和随后国会一系列教育法案中陆续出台的大量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双语教育到少数民族教育,从移民教育到国际教育等,可谓遍及教育的各个层次和领域,直至1979年联邦教育部的设立。这些联邦教育项目的创设和实施与整个教育系统对应一致、相辅相成、相映成辉,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系统的全层次、全类型的全员性发展,也为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性优化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基础和资源。随着联邦教育项目的系统化设置与实施,在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美国教育全面完整发展的同时,其固有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显露了出来,特别是随着联邦教育部对联邦教育项目直接干预的日渐加强,各个教育项目实施运行的孤立性、形式化、行政化、各自为政性和发展不平衡性日渐突出,促使和要求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相互协调配合,不断增强所有联邦教育项目的有机体系性,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由此进入体系优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东石油危机,也大大地削弱了美国联邦政府资助教育项目的能力。80年代初期,里根总统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对教育的过分干预,开始了“新联邦主义”教育计划,通过《1981年综合预算调节法》消减和整合联邦教育项目,减少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和干预措施,将联邦政府各部门分散化管理的项目转换为联邦教育部的集中化管理。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乔治·布什总统上台,联邦政府再次调整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结构优化,强化教育项目的相互衔接、体系性与弹性,制定了总揽全局、明确整体目标、优化和提升教育项目总体效能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紧密对接,联邦政府的教育职能也更加广泛,成为“教育标准的制定者”。在1993年《政府绩效和成果法》的影响下,教育部开始注重业绩文化和问责文化的建立,加强联邦教育项目的绩效评估,促进联邦教育项目的结构改进和质量提升。进入21世纪,伴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缓和各类社会问题和提升教育质量,联邦政府在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育项目管理体系对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现、支撑和合理合法化的作用,开始了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的创新提升新阶段。国会密集立法加大教育拨款力度,仅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就专门为教育投入了1000多亿美元,其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为536亿美元的州财政稳定基金项目,包括486亿美元的公式拨款项目和50亿美元的竞争性拨款项目,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联邦教育项目财政管理支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设置推行的体系化教育项目把社会全员发展作为国家责任和终极目标,把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完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联邦政府创设实施的STEM系列科技教育项目,重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覆盖的“十万强”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促进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是把美国国家社会的发展与高科技、全球化和生态化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就美国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教育项目管理蓝图。上述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发展进程表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产生、发展和最终成为美国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模式,既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特定的教育社会生态体系之中,即早期教育分散化发展的起步及后续格局、相应的文化理念和现实教育实践,更得益于美国社会全员普遍具有的能动参与干预意识和行动力;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既不是行政部门拍脑门的忽发奇想、权力任性的结果,也不是墨守成规、固执经验的因因相袭,而是按照教育行动的完整结构和展开过程,立法先行,职能明确,权责对应,事财一体,科学设计,不断创新提升,最终形成健全而富有活力的、国家行政合理干预和社会市场积极运作有机一体的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制。由此启示借鉴,当会大有脾益。

张晓霞[10](2020)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大学生需求不断地向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等方向发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不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学生事务专业化发展程度无法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需求,其中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不够专业化是导致我国学生事务专业化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专业化的学生事务的人员,从流程来看,需要经历专业化的培养、选拔和培训等;就培养来看,最重要的是系列课程的研发与建设(1)。以一系列的课程培养专业化的高校事务管理人员的重任就落在了高等教育学学科上,开发相应的课程既是满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的现实需求,也是弥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应用性不足,突出高等教育学科尤其是其硕士生教育的应用性特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近十年来,取了非常可观的成绩,为美国高等教育学生事务领域提供了大批专业素质高的从业人员,该项目即能保证学生们在实现自身学习期望获得非常高的学习成就感以及就业前景,还能实现其项目本身的专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本研究选取了美国八所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院校,以泰勒课程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参与式观察法来分析各所高校的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最后运用访谈法以负责和任教于该项目的教授们为调查对象,以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设置理念及影响因素为主题进行深入访谈。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特征及理念,并利用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专业课程设置的五大方面对我们国学生事务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参考性对策。首先笔者阐述了美国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的历史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然后以美国八所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院校的课程设置为样本,将泰勒课程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指导,从课程设置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和总结该项目课程设置特征;并对负责和任教于该项目的教授们就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理念进行电话和邮件访谈,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访谈资料、参与项目学习一年获取的和院校官方课程设置的文本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在课程目标上,制定了不同层次、不同人才类型和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上,重视学生事务基础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以及重视学生事务研究方法的规范和训练;在课程结构体系上,强调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重视学生事务技能的培养以及具有“打通式”跨学科性的特点;在课程设置理念主要以学生发展、学生多元、社会公平以及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一体化为中心。最后,笔者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体系三方面对我国学生事务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首先要明确学生事务课程目标的定位,然后在课程内容上,要构建我国学生事务知识理论体系和建立系统化的监督实践培养体系,最后在课程体系上,提出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突出学生事务技能培养、重视跨学科课程的比重、重视学生事务研究方法课程的规范性以及建立灵活的选修课系统。

二、学会的使命及其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会的使命及其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山东省某医院管理人员胜任力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资料来源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资料收集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现场调查法
    2.3 资料分析方法
        2.3.1 卫生管理人员胜任力自评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2.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2.3.3 单因素分析
        2.3.4 多因素分析
        2.3.5 扎根理论分析方法
    2.4 质量控制
    2.5 技术路线
结果与分析
    3.1 医院管理人员社会人口学情况
    3.2 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评估
        3.2.1 胜任力自评量表效度信度分析
        3.2.2 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现状
        3.2.3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水平
    3.3 医院管理人员参与培训情况
        3.3.1 学习管理知识的途径
        3.3.2 医院管理人员参与培训现状
        3.3.3 不同培训情况的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比较
    3.4 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
        3.4.1 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4.2 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影响因素的定性访谈结果
    3.5 医院管理人员工作期间存在的问题
    3.6 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
讨论
    4.1 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水平有待提升
    4.2 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胜任力存在潜在影响因素
    4.3 医院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内容形式较为单一
    4.4 目前医院管理类培训尚不能满足管理人员需求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研究特色与局限性
    6.1 研究特色
    6.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是加强组织监督管理的现实需要
        1.1.2 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是破解组织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1.1.3 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外体育社会组织研究
        1.4.2 国内外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研究
        1.4.3 综述小结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6 研究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动因
    2.1 核心概念
        2.1.1 体育社会组织
        2.1.2 评估
        2.1.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
        2.1.4 第三方评估
        2.1.5 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理论
        2.2.2 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
        2.2.3 评估相关理论
        2.2.4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5 各理论的指导价值与启示
    2.3 现实动因
        2.3.1 机制在任何一项复杂工作中都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
        2.3.2 建立一套系统的工作机制是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的关键
        2.3.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尚未建立阻碍了评估工作的有效推进
    2.4 本章小结
3.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考察
    3.1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现状透视
        3.1.1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的历程回溯
        3.1.2 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现状调查
        3.1.3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的成效与困境
    3.2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探究
        3.2.1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缘起
        3.2.2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实践
        3.2.3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4.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总体设计
    4.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理论解析与构建思路
        4.1.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概述
        4.1.2 系统论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解析
        4.1.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构建思路
    4.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要素的厘定
        4.2.1 评估主体
        4.2.2 评估客体
        4.2.3 其他相关主体
        4.2.4 评估指标体系
        4.2.5 评估程序与方法
        4.2.6 评估制度
        4.2.7 评估环境
    4.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结构的设定
        4.3.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结构设定的逻辑依据
        4.3.2 动力-运行-约束-协调“四位一体”评估机制结构的确立
        4.3.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各子机制的辩证关系
    4.4 本章小结
5.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动力机制
    5.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解构
        5.1.1 行动者-系统-动力学(ASD)——关注和研究系统变迁动力的理论框架
        5.1.2 基于ASD理论的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解构
    5.2 基于ASD理论的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要素分析
        5.2.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行动者要素分析
        5.2.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制度要素分析
        5.2.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环境要素分析
    5.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建立的现实困境
        5.3.1 政府推动不力
        5.3.2 组织内驱弱化
        5.3.3 公众助动缺失
        5.3.4 制度牵引乏力
        5.3.5 环境作用式微
    5.4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建构策略
        5.4.1 打造有为政府,强化评估的推动力
        5.4.2 建立有效组织,激活评估的内驱力
        5.4.3 吸纳社会公众,增强评估的助动力
        5.4.4 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制度的牵引力
        5.4.5 营造文化氛围,发挥环境的作用力
    5.5 本章小结
6.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运行机制
    6.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主体模式的优化
        6.1.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主体及其模式辨析
        6.1.2 不同主体模式的优劣势比较及适应性分析
        6.1.3 体育社会组织政社合作评估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6.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6.2.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框架的设立
        6.2.2 体育社团、体育社会服务机构、体育基金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6.2.3 实证检验: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
    6.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程序设计与方法选择
        6.3.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程序的设计
        6.3.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6.4 本章小结
7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约束机制
    7.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中的“道德风险”行为
        7.1.1 权力寻租
        7.1.2 弄虚作假
        7.1.3 通融关照与开后门
        7.1.4 努力程度低与随意化
    7.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道德风险”行为的不良影响
        7.2.1 扭曲折损评估功能
        7.2.2 损害被评组织权益
        7.2.3 引发评估信誉危机
    7.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道德风险”行为约束的总体思路
        7.3.1 “法治”与“德治”协同
        7.3.2 “自律”与“他律”结合
        7.3.3 “罚”与“赏”并举
    7.4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约束机制的具体构建
        7.4.1 完善评估监管法律规范,扎紧制度围栏
        7.4.2 推动形成评估行业自律,提升监管质效
        7.4.3 加强评估伦理道德建设,树立评估自觉
        7.4.4 加快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实现阳光运行
    7.5 本章小结
8.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协调机制
    8.1 深度剖析: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困境的表现
        8.1.1 “评”与“管”脱节
        8.1.2 推诿与责任转嫁
        8.1.3 政策执行壁垒
        8.1.4 “信息孤岛”效应
    8.2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碎片化:评估协调困境的内生根源
        8.2.1 管理结构碎片化
        8.2.2 目标理念碎片化
        8.2.3 制度框架碎片化
        8.2.4 管理平台碎片化
    8.3 整体性治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建构的应然之道
        8.3.1 整体性治理:针对“碎片化”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
        8.3.2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建构的学理默契
        8.3.3 整体性治理理论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建构的理论启示
    8.4 整体性治理下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的建构
        8.4.1 整合结构,建立整体管理框架
        8.4.2 整合目标,锚定公共利益实现
        8.4.3 整合理念,深化合作共赢意识
        8.4.4 整合法规,增强协调制度保障
        8.4.5 整合平台,推进信息充分共享
    8.5 本章小结
9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
    9.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理想图景
        9.1.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理想图景:整体功能涌现
        9.1.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整体功能涌现”的形成分析
    9.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机理
        9.2.1 整体化
        9.2.2 层级化
        9.2.3 协同化
        9.2.4 动态化
    9.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方式
        9.3.1 整体着眼,统筹推进
        9.3.2 部分着手,层层转化
        9.3.3 依循规律,多维协同
        9.3.4 常态实施,动态调整
    9.4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要点
        9.4.1 坚持系统思维
        9.4.2 科学组织管理
        9.4.3 优化外部环境
        9.4.4 用好政策调控
    9.5 本章小结
10.研究结论与不足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1:《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2: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一轮专家评议表
    附件3: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二轮专家评议表
    附件4: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二轮专家咨询各项指标的得分与权重
    附件5:评估指标体系实证检验调查问卷
    附件6:学习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基于管理视角的苏州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工作经验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从管理视角审视档案工作经验的必要性
2 苏州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经验的本质揭示
    2.1 立足档案工作使命与责任来选择发展对策是推动档案事业的根本保障
    2.2 以改革开放心态审视和选择档案工作发展对策是实现档案工作使命的根本保障
3 苏州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经验的启示
    3.1 工作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为档案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方向保障
    3.2 自主发展是推动档案工作发展的关键
    3.3 骨干人才队伍建设为档案工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6)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 治理理论
    2.3 市场/政府失灵理论
    2.4 理论述评与运用
3 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实践与价值分析
    3.1 社科类社团规模与构成
    3.2 社科类社团发展历程
    3.3 社科类社团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动力机制
    3.4 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的效能分析
    3.5 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系统解析
    4.1 科学研究能力
    4.2 文化传播能力
    4.3 价值引导能力
    4.4 政策协同能力
    4.5 学术评定能力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
    5.1 评价的属性识别
    5.2 评价维度
    5.3 评价指标体系
    5.4 评价的前因变量
    5.5 评价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6.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6.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评价
    6.4 基于SUR模型的前因变量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策
    7.1 完善社科类社团发展路径规划
    7.2 加强社科类社团内部治理能力
    7.3 构建社科类社团外部保障体系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
附录2:调查问卷

(8)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缘起与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关于蔡元培研究的相关着作
        二、高平叔对蔡元培的研究
        三、关于蔡元培研究的集中点与新成果
        四、关于蔡元培文化艺术实践与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梳理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的实践轨迹
        二、分析蔡元培作为文化艺术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责的履行
        三、阐释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
        四、总结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的方式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范围、方法以及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晚清至民国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文化特征
    二、蔡元培知识结构中“中学”与“西学”的融合
    三、历史发展机遇
第二章 蔡元培作为文化艺术管理主体及其职责的履行
    第一节 行政职能的政府管理
        一、1912-1927(中华民国教育部总长、北大校长时期)
        二、1927-1937(大学院院长、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时期)
    第二节 履行社会职能的文化艺术行业组织管理
        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二、文化艺术团体
    第三节 作为政府辅助的公共文化机构管理
        一、不同层级的博物馆
        二、图书馆
    第四节 艺术基金会
        一、“庚子赔款”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二、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对文化艺术事业的介入
第三章 蔡元培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的参与及指导
    第一节 博物馆活动
        一、组建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院与甪直保圣寺委员会
        二、倡议筹建国立中央博物院
        三、其他相关博物馆活动
    第二节 戏剧与电影活动
        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二、《教育法令汇编》与《电影检查法》
        三、左翼文化团体与国产电影比赛
        四、其他相关戏剧与电影活动
    第三节 美术活动
        一、全国美术展览会的发端
        二、美术期刊与杂志
        三、其他相关美术活动
    第四节 音乐活动
        一、由“音乐研究会”到“音乐传习所”
        二、提倡与鼓励《音乐杂志》的发行
        三、蔡元培、陈立夫建议设立国乐馆
        四、其他相关音乐活动
    第五节 对相关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及指导
        一、公共文化设施方面
        二、其他文化艺术活动方面
第四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一、美育思想是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基础与支撑
        二、科学理念成为其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艺术管理的“监察”理念
        四、文化艺术的社会“普及”思想
        五、“去行政化”与“民主”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制控与美育的融合
        二、传播与科技的相谐
        三、宏观与微观的衔接
        四、普及与教化的统一
第五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的方式方法
    第一节 制定文化艺术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
        一、推动制定《电影检查法》
        二、制定《中央博物院与中央研究院合作暂行办法》
    第二节 依靠行政管控与文化艺术机构的倡领
        一、担任教育部总长与增设社会教育司
        二、大学院院长兼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
        三、社会与民间的文化艺术机构与团体
    第三节 借助经济手段调节
        一、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筹建
        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
        三、博物馆的维护
        四、鼓励社会与民间力量捐赠
    第四节 引导与监督社会舆论导向
        一、社会监督
        二、刊发期刊与杂志
    第五节 提倡“展示性”的传播手段
        一、大力提倡“博物馆”作为教育与文化艺术普及的方式
        二、倡议、运用“展览会”的形式
第六章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第一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第二节 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其局限
        一、影响与经验
        二、局限性
结论
附录:有关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的大事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育项目
        (二)美国联邦教育项目
        (三)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一)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演变历程的分期依据
        (二)各章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
        (二)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重点创设(二战后至20 世纪60 年代初)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奠基
        一、美国建国前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萌芽
        二、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项目管理的雏形生成
    第二节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实践
        一、退役军人教育援助项目的创设
        二、国防研究奖学金项目的创设
        三、国际交流与教育项目的创设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特点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成效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问题
第二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系统整合(20 世纪60 年代中至80 年代初)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背景
        一、“民权运动”的兴起与“伟大社会”建设
        二、联邦管理体制的变革
        三、从联邦教育总署到联邦教育部的管理探索
    第二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实践
        一、初中等教育法中的系列教育项目的设置与运作
        二、高等教育项目管理的系列化运作
        三、关注社会地位处境不利人群项目的创设
        四、职业教育项目管理的调整
        五、影响援助项目的创设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特点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成效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问题
第三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优化(20 世纪80 年代初至20 世纪末)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背景
        一、教育项目管理固有局限的逐渐显露
        二、教育项目管理主体的“门户”之行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实践
        一、1981 年《综合预算调节法》对项目管理的改革
        二、教育项目管理向早期教育干预层面的延伸
        三、教育项目管理向优质学校示范引领层次的拓展
        四、教育项目管理向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跨越
        五、教育灵活性示范项目的设立
        六、大学生资助项目的反复调整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特点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成效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问题
第四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创新提升(21世纪初至今)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背景
        一、苏东剧变与世界体系的震荡
        二、多极化世界格局的新挑战
        三、教育升级创新的新需要
    第二节 联邦政府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实践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战略的升级与落实
        二、强化联邦对教育项目管理体制的操控
        三、项目引导各地构建STEM学习生态系统
        四、“十万强”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的全球覆盖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特点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成效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问题
结语 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启示
    一、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教育社会生态的文化土壤
    二、联邦运作的法制化为教育项目管理提供合法性权威
    三、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社会全员主体的能动参与和干预
    四、结构清晰精细的教育项目科学设计
    五、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不断探索、创新与提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研究的缘起
        (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硕士课程应用性不足
        (二)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缓慢
        (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的学术型应用类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概念界定
        (一)高等教育学
        (二)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
        (三)课程设置
        (四)美国学生事务项目
    五、理论基础
        (一)泰勒课程基本原理
    六、文献综述
        (一)文献检索情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四)文献评析
    七、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八、研究创新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一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及相关理论发展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发展
        (一)替代父母制时期
        (二)学院生活时期
        (三)学生人事运动时期
        (四)学生服务时期
        (五)学生消费主义时期
        (六)学生发展时期
        (七)学生事务专业化时期
    二、美国学生事务相关理论的发展
        (一)个体与环境互动类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类理论
        (三)认知结构类理论
    三、美国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发展初期
        (二)美国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的快速发展时期
        (三)美国学生事务研究生项目专业化发展现状
第二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现状
    一、美国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概况
        (一)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目标
        (二)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美国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案例分析
        (一)明确的课程目标
        (二)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
        (三)全面系统化且呈多样性的课程内容
        (四)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监督实践课程
    三、美国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设置特点
        (一)明确且多层次的课程目标
        (二)全面系统化且呈多样性的课程内容
        (三)科学化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整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第三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设置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
        (一)学生发展理论类课程
    二、以多元化和社会公平原则为中心
        (一)高校学生特征及大学对学生的影响类课程
    三、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一体化为中心
        (一)个人与团组介入干预类课程
        (二)学生事务的组织管理类课程设置的理念
        (三)评估与研究类课程设置的理念
    四、总结
第四章 美国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对我国开设学生事务专业课程的启示
    一、明确学生事务课程目标定位
        (一)我国学生事务课程目标的具体定位
        (二)凸显学生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
    二、构建我国学生事务专业的课程学习内容
        (一)构建我国学生事务理论知识体系
        (二)建立系统化的监督实践培养体系
    三、构建我国学生事务专业化课程体系
        (一)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二)突出学生事务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
        (三)重视跨学科课程的比重
        (四)重视学生事务研究方法课程的规范性
        (五)建立灵活的选修课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四、学会的使命及其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山东省某医院管理人员胜任力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D]. 郝佩瑶. 山东大学, 2021(12)
  • [3]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4]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D]. 韩慧.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9)
  • [5]基于管理视角的苏州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工作经验审视[J]. 陈辉. 档案学研究, 2020(05)
  • [6]我国社科类社团公共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陈思.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蔡元培文化艺术管理活动及其思想研究[D]. 郭美娜.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9]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D]. 刘亮亮. 河北大学, 2020(08)
  • [10]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研究[D]. 张晓霞.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协会的使命及其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