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藻细胞流床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固定化藻细胞流床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一、固定化藻类细胞流动床处理生活污水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尚[1](2020)在《凹凸棒石/聚乙烯醇固定化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氮素污染是水体中有机污染最难处理的污染指标,在我国引起的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是去除水体中氮素污染的重要途径。固定化载体的界面及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因此,设计相应功能的载体材料,强化微生物生化反应的长效发挥已成为目前污水处理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系统研究了采自安徽明光与甘肃临泽两产地凹凸棒石的改性工艺及其净化染料废水的性能,再将其用于制备凹凸棒石/聚乙烯醇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材料,系统考察了载体的性能、微生物的附着生长以及对水体中氨氮的去除效率。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KH550对安徽明光(MG)和甘肃临泽(LZ)凹凸棒石进行有机改性,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改性溶液配方,并用于吸附刚果红(CR)和亚甲基蓝(MB)。研究结果表明:MG的最佳改性配方为:凹凸棒石10 g,水50 g,乙醇50 g,KH550 5 g;LZ的最佳改性配方为:凹凸棒10 g,水100 g,KH550 10 g,即凹凸棒石的产地不同,改性的溶剂配方也要做对应调整。改性样品中MG-5,LZ-9对CR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48.27 mg/g,123.12 mg/g,分别是MG、LZ吸附量的1.9倍和2.1倍。吸附动力学拟合符合伪二级模型,吸附热力学拟合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和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导。Zeta电位的测定表明静电吸引是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CR的主要驱动力,比表面积的增大及微孔结构的增多为吸附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2)以MG、KH550-MG为无机相、聚乙烯醇缩甲醛(PVFM)为基体制备了MG/PVFM,KH550-MG/PVFM复合材料,同时构建PVFM、MG/PVFM,KH550-MG/PVFM、普通活性污泥四个反应器,系统考察了载体的性能及其在污水净化中的微生物固定化效果。研究发现:MG、KH550-MG均匀分散在PVFM基体中,尤其KH550-MG与PVFM基体形成了牢固的化学结合。无机相的加入使载体的孔隙率提高,形成大孔小孔互穿结构,表观密度增加,吸水倍率增加。PVFM、MG/PVFM,KH550-MG/PVFM三种载体均具有良好的微生物亲和性,其中KH550-MG/PVFM载体在反应器运行20天时微生物挂膜量最高,达到165.55 mg/g;COD平均去除率、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37%、85.73%,浊度等值降低至1.11 NTU。性能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反应器,表现出优异的微生物固定化性能。(3)以LZ、KH550-LZ为无机相、PVFM为基体制备了LZ/PVFM,KH550-LZ/PVFM复合材料,同时构建PVFM、LZ/PVFM、KH550-LZ/PVFM、普通活性污泥四个反应器,系统考察了载体的性能及其在污水净化中的微生物固定化效果。研究发现:LZ、KH550-LZ均匀分散在PVFM基体中,KH550-LZ与PVFM基体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LZ中的碳酸盐伴生矿物在制备PVFM中具有明显的化学致孔效应。添加无机相使载体的孔隙率提高,形成大孔小孔互穿结构,表观密度增加,吸水倍率增长。PVFM、LZ/PVFM、KH550-LZ/PVFM三种载体均具有良好的微生物亲和性,其中KH550-LZ/PVFM载体在反应器运行20天时最高微生物挂膜量达到159.51 mg/g,是PVFM的2.39倍,COD平均去除率达到93.87%,总氮平均去除率达到82.27%,浊度等值均降低至1.94 NTU,微生物固定化性能优异。

刘胤哲[2](2020)在《基于断面达标的辽河流域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但辽河流域目前尚存在很多问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环境容量饱和,流域整体健康水体较少;生态水缺乏,来水偏枯,总量少。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一级A尾水作为城市河流水主要来源,不具备对河流水质提升能力,因此,面对河流断面急切的水质提升要求,需要针对污水厂点源排放,开展能将深度处理后的污水厂尾水与地表水标准进行衔接的试验研究,从外源阻隔污染物进入重污染河流。本文以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尾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复配使用化学混凝、人工强化生态滤床和藻类稳定塘对一级A尾水的处理效果,探究一级A尾水水质与地表水水质标准衔接的可行性,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凌河王家窝棚断面的达标工作中。复配使用化学混凝试验研究表明:在用无机、有机絮凝剂混合复配处理一级A尾水水时,先投加无机絮凝剂PAFC后投加有机絮凝剂CPAM处理效果更佳,两次投加最好间隔30~40 s;最佳的投放比例为:PAFC投加40 mg,CPAM投加60 mg,投加间隔40 s,此时污水的NH4+-N去除率达到29.11%,此时COD、TP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人工曝气生态滤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能从整体上提高人工强化生态滤床的处理效果,特别是针对COD和NH4+-N的提升效果明显。当HRT为0.5 d、1.0 d和1.5 d时,COD出水水质都分别能稳定达到Ⅴ类水、Ⅳ类水和Ⅲ类水标准,NH4+-N出水水质都分别能稳定达到Ⅴ类水和Ⅳ类水标准,TP出水水质都能稳定达到Ⅴ类水标准,结合钢渣填料后,TP出水水质能提升到Ⅲ类以上。藻类稳定塘验研究结果表明:藻菌配比对去除效果有影响,在藻液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活性污泥或者说好氧菌占比较高对COD的去除有促进,但是对TP的去除效果有削弱,对NH4+-N去除先促进后抑制。在藻菌配比适宜的情况下,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对水中COD、TP和NH4+-N的去除。HRT分别为时3 d、4 d和5 d时,COD分别可达到Ⅴ类、Ⅳ类和Ⅲ类水标准,TP分别可达到Ⅳ类、Ⅲ类和Ⅲ类水标准,NH4+-N分别可达到Ⅴ类、Ⅲ类和Ⅱ类水标准。通过上述三种工艺对尾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明确了这三种工艺处理一级A尾水处理效果,在于大凌河王家窝棚断面的达标应用工作中也达到了提升点源排放污水水质进而促成断面水质达标的目的,对更多以断面水质达标为要求的改进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鲁姗[3](2019)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复合菌剂构建及发酵条件优化》文中指出本研究利用微生物强化技术,筛选出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具有降解能力的菌种,并通过构建复合菌、工艺优化提升降解能力,从而强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效果。旨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本试验通过平板划线法在污水、污泥及土壤中分离纯化出73株菌落形态不同的菌株,驯化在土壤中筛得的32株菌,其中13株能够在污水环境中生存;对54株菌进行降解淀粉、油脂及絮凝能力测定,至少具有其中一项能力的菌种共有16株;以能够评判污水水质的COD为评判指标对初筛的16株菌进行复筛,选出COD去除率在40%以上的7株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经16S rDNA鉴定7株高效降解菌分别为:潘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itidismutans)、短小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panacihumi)、解淀粉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icus)、产气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aerogenes)、华西肠杆菌(Enterobacterhuaxiensis)、帚石南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allunae)、副球菌(Paracoccus laeviglucosivorans)。结合16S rDNA鉴定及拮抗试验结果,决定在构建复合菌的试验中弃用华西肠杆菌及短小芽孢杆菌。对5株降解菌的COD、NH3-N、TP去除能力进行测定。发现菌株B2潘氏假单胞菌对于污水中的COD及TP去除能力最好,分别为68.93%、22.09%;菌株N1帚石南棒杆菌对于污水中的NH3-N去除能力最好为60.98%。同时,菌种等体积随机复配处理污水的试验结果也表明了复合菌剂B2与N1处理污水效果优于单菌以及其他复合菌剂;因单菌及复合菌剂对于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后续的试验中不考虑菌种对于磷的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反应时间、接种量、复合菌的配比及温度对于COD和NH3-N含量的影响,并设计了两组分别优化COD、NH3-N的正交试验及曝气优化试验,旨为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复合菌FH1当反应时间为4 d,接种量为0.3%,复合菌的配比(B2:N1)为3:1,温度为24℃连续曝气时,COD去除率由单因素优化后的79.86%提升至90.37%;复合菌FH2当反应时间为5 d,接种量为0.7%,复合菌剂的配比(B2:N1)为1:3,温度为26℃,并采用间歇性曝气方式时,氨氮去除率由单因素优化后的67.53%提升至76.58%。最后,将复合菌剂FH1、FH2按优化后的条件投加至生活污水中,结果表明:FH1处理条件下的生活污水COD、NH3-N、TP去除率分别为86.73%、63.04%、23.44%,其中COD、NH3-N两项指标可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FH2处理条件下的生活污水COD、NH3-N、TP去除率分别为75.92%、72.58%、24.02%,其中NH3-N可达二级排放标准、COD可达三级排放标准。

杜玉春[4](2019)在《固定化藻类—水生植物组合浮床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从上世纪50年代利用藻类进行净化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方法被提出后,对于利用藻类脱氮除磷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固定化藻类作为一种高效、方便回收的藻类利用方式,在对污水脱氮除磷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生态浮床技术因造价低廉、运行简单、具有较好的景观效益等,成为一种应用较广的生态处理技术,本课题将固定化藻类与人工生态浮床组合,探究其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本试验首先对小球藻、四尾栅藻、水绵藻种进行培养,分别取培养至对数期的各藻种利用海藻酸钠进行固定,将得到的藻胶球置于人工配置的污水中进行脱氮除磷试验,结果显示固定化小球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对氮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0.6%、60.5%,故后续试验采用固定化小球藻。通过研究藻细胞密度、pH、温度这三项影响因素对固定化小球藻的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发现藻细胞密度对固定化小球藻脱氮除磷效果影响明显,藻细胞密度越大,脱氮除磷速率越快,但是较高密度的胶球结构不稳定,藻细胞利用率低,实际水处理宜采用中细胞密度(7×106个/球)的藻胶球。在pH在6.5~8这个范围内时,pH为7.5时固定化小球藻对氮磷的去除率最大,分别为91.1%、87%,当pH继续升高时,小球藻生长受到抑制,氮磷的去除率随之下降。适宜小球藻生长的pH范围为7~7.5。当温度在24℃以上时,温度对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氨氮的去除率能达到90%,对磷的去除率最高为86%,当温度低于18℃时,小球藻对氮磷的去除效率明显下降。选取美人蕉、香根草作为水生植物,与固定化小球藻共同构建组合浮床,探究不同组合浮床体系以及单一浮床体系对污水中氮磷的吸收效果。结果显示固定化小球藻—水生植物组合对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显着,对比空白组与单一植物组去除效果,固定化小球藻在吸收氮磷方面占据主导作用。其中固定化小球藻—香根草组合浮床对氮磷的7d去除率分别为95%、87.5%,固定化小球藻—美人蕉组合浮床对氮磷的7d去除率分别为90.7%、90.5%。试验总体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类—水生植物组合对污水中的氮磷营养元素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王颖[5](2014)在《固定化小球藻深度脱氮、除磷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小球藻包埋于海藻酸钠和壳聚糖胶球中,对市政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了细胞负载、固定化载体、饥饿处理对污水深度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细胞负载范围内,对氮、磷的去除率随细胞负载的增加而增加。由叶绿素a含量得知,两种载体均不影响细胞增长。相同细胞负载,壳聚糖作为固定化载体的藻细胞对氮、磷的去除率及叶绿素a增长量高于海藻酸钠载体,但对磷的去除率不明显。壳聚糖作为固定化载体,500万个藻细胞/胶球氮磷去除率最大,5天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3.6%和97.5%,饥饿处理48h后,细胞增殖未受影响,氮、磷去除率有所提高,3天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净增12.3%和7.5%。使用自制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将小球藻包埋固定在海藻酸钠凝胶球中进行污水处理。探讨小球藻胶球细胞密度对人工污水中NH4+-N、PO43--P去除率的影响;反应器密度对人工污水中NH4+-N、PO43--P去除率的影响;以及在饥饿循环处理条件下,饥饿时间对NH4+-N、PO43--P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测定处理过程中小球藻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小球藻胶珠细胞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藻为400万个藻细胞/胶球,经48小时饥饿处理,8小时对NH4+-N的去除率达到99%、4小时对PO43--P的去除率达到100%。在污水处理后,小球藻中叶绿素a含量和小球藻胶珠细胞密度均有所增加,说明藻细胞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活力。将藻细胞固定成胶板,以100%相对湿度空气饥饿→黑暗去污→饥饿→黑暗去污的循环处理模式,在自制平行板式生物反应器中检验其污水处理能力,探讨不同氮磷比人工污水以及不同反应器细胞密度对氨氮和正磷酸盐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污水氮磷比为10:1时,去除效率较佳,8小时对NH4+-N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对PO43--P的去除率达到100%;两次饥饿循环处理,使NH4+-N的去除率有所增加,约8%,而对PO43--P的去除率没有增加;在经历两次饥饿循环处理后,不同氮磷比的污水中以及反应器细胞密度实验,叶绿素a含量均有增加,且增加明显。在平行板式生物反应器中,以壳聚糖载体和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载体为研究对象,经过48小时的饥饿处理后,在平行板式生物反应器中测定其对人工污水中氮磷的去除能力,以及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氮磷比为10:1的条件下,以壳聚糖为载体处理污水效果明显优于以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载体,壳聚糖载体8小时对氨氮的去除率94.9%,且在4小时去除率为82.3%,4小时壳聚糖载体基本完成对磷的去除,去除率为97.6%。复合载体8小时对氨氮的去除率8小时为82.5%,4小时去除率为74.2%,同样,4小时对磷的去除率82%,8小时去除率87%。

贲月[6](2012)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固定铜绿微囊藻对磷的吸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大量铜绿微囊藻生长规律实验,固定化藻类除磷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得出了固定化载体最佳包埋条件,及影响固定化藻球除磷的因素,并对固定化藻球去除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固定化藻球中铜绿微囊藻生长规律与游离铜绿微囊藻类似,均基本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固定化使藻细胞的生境发生了适应性改变,能使铜绿微囊藻长时间保持活性,延迟衰老,且最终产量高于游离细胞,因此固定化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影响为积极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固定化小球的适宜包埋条件为聚乙烯醇质量分数5%,海藻酸钠质量分数0.6%,铜绿微囊藻液量200mL(约为2×107个mL-1),固定化小球在此条件下吸附率达到74.17%,是PVA-SA凝胶小球去除率的1.34倍。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对磷去除率影响最大,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影响次之。固定化藻球除磷的最适起始pH值范围为6~8,其最佳pH为7,与游离铜绿微囊藻相比,固定化藻球能够忍受更宽广的pH值范围;实验进行的初期(1~2d),固定化小球对磷的去除主要是以固定化载体的吸附为主,到第3d后铜绿微囊藻开始发挥作用,利用水样中的磷,合成自身生长所需的核酸,并能将周围环境中的磷储存起来,从而达到除磷的效果;固定化铜绿微囊藻对磷浓度耐受范围为0.10~1.00mg L-1,较适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对比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凝胶小球与固定化藻球除磷趋势可知,铜绿微囊藻在去除率磷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凝胶小球四通八达的网状结构有利于胶球内的铜绿微囊藻对营养物质的传质和吸收,使固定化藻球中铜绿微囊藻在吸附过程中不断生长繁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与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凝胶小球相比,固定化铜绿微囊藻主要基团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吸附后的固定化小球中-COO-和PO4-3浓度均增大,进一步说明固定化藻球对磷的去除以铜绿微囊藻的同化吸收为主。此外,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对固定化铜绿微囊藻去除磷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铜绿微囊藻对磷的同化吸收,固定化载体与铜绿微囊藻形成的暂时饥饿、传质补充模式增强同化吸收作用以及污水中pH值的增加,促进藻生物膜上羟基磷石灰沉淀的形成,为固定化藻类除磷污水中营养物质磷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云飞[7](2012)在《SMAIP系统开发及其在村镇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村镇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开发低投资、低成本、高效、维护简单的工艺是村镇污水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课题组采用静态试验、野外自然生态净化试验和工业化生物强化试验,在超深厌氧塘区厌氧消化、固定化生物载体强化、人工浮岛吸收吸附以及悬浮式移动曝气系统多级A/O的基础上,开发悬浮式移动曝气综合塘强化生态技术(简称SMAIP系统),并对其性能及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SMAIP系统培养过程简单、启动快。悬浮式移动曝气采用微孔膜式移动曝气,充氧性能优于机械移动式表面曝气,溶解氧可方便控制。悬浮式移动曝气用于生态塘强化试验,污染物CODCr、氨氮、TP净化效率分别为81%、80%和55%以上。比对照样净化效率分别提高37.5%、30%、12.5%。源水TN浓度过高,C/N值低,系统对TN净化效率影响不明显。固定化生物载体提供较大的生物接触表面积和更强的表面吸附性,提供更多的硝化菌、反硝化细菌数量,提高脱氮效率;并通过载体的过滤、吸附与沉淀强化除磷。固定化生物载体用作生态塘强化手段对CODCr、氨氮、TN、TP平均净化效率分别达87.69%、72.65%、41%、83.98%,比对照样分别提高22.15%、15.33%、8.65%、34.41%。人工浮岛水生植物净化能力与生长特征表现一致。试验浮岛水生植物中千屈菜生长快,水生黄鸢尾茎叶繁茂。根系泌氧能力:水生黄鸢尾>千屈菜。经4d稳定运行后,水生黄鸢尾、千屈菜浮岛对CODCr、氨氮、TN和TP平均净化效率分别达50%、50%、15%和70%以上。针对不同气候条件,SMAIP系统分别采用无动力自然生态净化模式和工业化生物强化模式。无动力模式SMAIP系统对CODCr、氨氮、TN和TP的平均净化效率为60.89%、31.20%、19.7%和21%。净化效率与水温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928、0.8544、0.6796和0.8519,相关性显着;与HRT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975、0.8558、0.5372和0.9023,除TN外呈显着性相关,用完全混合CSTR模型COD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SMAIP系统的净化过程,并用Arrhenius定律描述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得出数学模型公式为:Ce=C0(1+1.38×1.23(T-20)×Tm)。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14。工业化模式CODCr、氨氮、TN、TP平均净化效率为90.28%、92.78%、60%、52.43%,冰冻期水温维持在915℃,出水低于城镇污水处理一级排放标准,净化效率与水温相关性不明显,较低温度下的除磷效果比较高温度下反而高。工业化模式系统主要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基质的利用,采用Monod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生化降解过程,得出数学模型公式为:S SOe. .TX。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53。以1000人大型村庄为案例,SMAIP系统投资约15万元,占地600m2,运行费用0.662万元/年,装机1.5KW。

郑子英[8](2011)在《普通小球藻对氨厂废水净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通过普通小球藻生长基础分析、基于温度和光强两个培养条件的全面试验、25℃及50001x下各污水浓度组参数变化基础分析、120 h普通小球藻OD680nm和Chl增长热力学分析等四个实验内容为普通小球藻培养条件的选择、污染物去除率的提高及利用普通小球藻处理氨厂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25℃、50001x是本实验中普通小球藻最佳培养条件;(2)过低(15℃以下)或过高(30℃以上)的温度、过低(0 lx)或过高(6600 lx以上)的光强都可能导致普通小球藻生理生长紊乱,并且高温、强光可能导致藻细胞功能性损坏;(3)25℃、50001x条件下普通小球藻在100%组中培养192 h后,COD去除率95.6%、NH3-N去除率0%;(4)25℃、50001x条件下,25%、50%、75%、100%组对藻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随污水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强度降低,25%、50%、75%、100%组的藻细胞适应期时间分界点分别为72 h、72 h、120 h、120 h;(5)25℃、5000 lx条件下,25%、50%、75%、100%组的藻细胞光合作用停止时间分界点分别为144h、144h、144h、72h,光合作用停止后,藻细胞通过异养生长降解污染物;(6)25℃、5000 lx条件下,100%组对普通小球藻藻细胞光合系统的破坏作用较强,因此,本研究中藻细胞对氨厂废水的耐受浓度限值为75%,其中以50%、75%最具后续研究潜力;(7)污水对藻细胞的光合作用系统是有影响的,从而导致藻细胞的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异常,并且叶绿素荧光参数Y’、rETR变化同叶绿素含量Chl变化没有相关性;(8)50001x,120h时,BG-11组的增长热力学曲线近似一次函数,高温可使藻细胞增长热力学曲线斜率为负。

牛曼[9](2010)在《壳聚糖—海藻酸钠固定化藻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采用海藻酸盐包埋法对蛋白核小球藻和好氧活性污泥进行混合固定化,在自制的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中,将藻菌共生、固定化、流态化等技术组合起来,以达到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高效处理的目的。通过采用氯化钡代替部分氯化钙作为固定液和壳聚糖覆膜两种方法,对传统藻酸盐固定化方法进行改进。研究发现采用壳聚糖覆膜的方法,能很好改善固定化小球的稳定性,且对COD、氨氮和磷酸盐的去除影响不大。之后考察了壳聚糖溶液的pH值、质量浓度和覆膜时间对去除率和小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物的去除率随着壳聚糖质量浓度和覆膜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随着pH值的增加而增大,小球的稳定性则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综合考虑固定化小球的稳定性和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确定最佳的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浓度、pH值和覆膜时间分别是:1%、5.5、15min。固定化小球的粒径影响其传质性能,比较了粒径分别约为3 mm、4 mm、6mm的固定化小球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发现粒径约为4 mm的固定化小球,对COD、氨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最大,分别为74.8%、83.4%、71.7%。通过测定系统中DO和CO2的浓度发现, DO浓度的增加速度要快于CO2,说明系统中,藻的光合作用占一定的优势。一定时间后,藻菌共生之间可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满足藻菌对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需求。固定化藻菌对污染物的去除受污水营养比的影响。研究发现,氮磷比为4.6:1时对氨氮的去除率最大,然后随着氮磷比的增加,即氨氮初始浓度的增加,氨氮去除率显着降低,但总去除量不断增加;藻菌共生系统对污染物的耐受性较高,当废水中氨氮浓度为154.3 mg/L时,固定化藻菌对污染物的去除量均达到最大值,藻菌生长良好。流化床床层中固定化小球的膨胀度与液体循环流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床层的膨胀行为,是进行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设计的基础。通过测定不同循环流量(Q)下,固定化小球的膨胀度(X),得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Q=62.127Ln(X)+149.68。流化床中固定化小球膨胀度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污染物的去除率。同时考察了系统中无效容积对污染物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尽量减小系统中的无效容积,在提高污染物降解速度的同时,还能降低系统的造价。

邓莉萍[10](2008)在《藻体对水环境中N、P及重金属Cu2+、Pb2+、Cd2+、Cr6+的吸附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各国日益重视对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治理。利用藻类的吸收、富集和降解作用,可以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与其他物理、化学及工程的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成本低、能耗小、治理效果较好,对环境污染小,有利于资源化,有利于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治理水质污染的新途径。本文利用几种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孔石莼、刚毛藻均有很强的吸收N、P的能力,吸收能力依次为褶曲刚毛藻>束生刚毛藻>孔石莼。水体中褶曲刚毛藻3 g/L含量,在3~5小时之内,可把中等以上富营养化海水中的N、P降低至一类海水水平。利用刚毛藻处理富营养化地下海水和养殖废水,进行海参和大菱鲆养殖试验,探索藻类净化水质和废水循环利用的新模式,使水体保持较低的营养盐状态,减轻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海水养殖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刚毛藻在我国近海滩涂分布广泛,利用它来处理富营养化水体,并和水产养殖业相结合,既净化水体,使养殖废水能循环利用,满足水产养殖的需求,又改善水产业生态环境。同时,将回收藻体生产优质饲料、食品和药物等,实现藻类资源的高值利用。刚毛藻营养丰富,用其替代鼠尾藻作海参饲料,资源丰富,成本低,效果好,是一种值得加以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生物吸附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移除废水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由于藻类细胞壁中的多聚糖可提供吸附重金属的位点,廉价而蕴藏丰富的海藻对多种重金属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所以本文通过分批实验,研究了非活体刚毛藻对水体中重金属Cu2+、Pb2+和Cd2+的吸附影响因子、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机理,得到了平衡等温线及动力学数据。吸附过程的最佳pH值为5.0,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体中常见的Na+、K+、Ca2+、Mg2+阳离子及Cl-、NO3-、SO42-、C2O42-等阴离子的存在对吸附的影响并不显着。EDTA存在时,吸附百分率大大降低。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刚毛藻对重金属Cu2+、Pb2+和Cd2+的吸附容量很高,25℃时,对Cu2+、Pb2+和Cd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61 mmol/g、0.96 mmol/g和0.98 mmol/g,且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刚毛藻对重金属Cu2+、Pb2+和Cd2+的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在吸附过程中藻体表面的官能团可能与金属离子发生了螯合作用。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pseudo-二级动力学模型,在初始的30min内,吸附速率很快,随后速率逐渐降低。解吸试验表明,用EDTA可以对重金属进行回收,刚毛藻可以循环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刚毛藻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生物吸附材料,可用来吸附回收水体中的重金属Cu2+、Pb2+和Cd2+等。通过非活体刚毛藻对重金属Cr6+的吸附影响因子、吸附动力学、吸附机理的研究发现,刚毛藻对Cr6+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对电镀废水中的Cr6+的还原去除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吸附过程的最佳pH值为2~3,实际电镀废水通常在此pH范围,因此处理实际废水时,首先在原酸性条件下,对Cr6+进行还原去除,然后调废水pH至5.0,继续进行吸附,去除其他二价离子及被还原的三价Cr离子,实现了利用同一材料还原Cr6+为Cr3+,并将Cr3+和其他重金属离子同时去除。通过对机理的讨论,认为刚毛藻对Cr6+的生物吸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离子交换过程”,而是一个“吸附还原过程”。在海藻量足够的前提下,只要时间足够长,Cr6+可被彻底还原去除。利用工业废弃物褐藻渣,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Cu2+、Pb2+、Cd2+及Cr6+的生物吸附特性分别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褐藻渣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与刚毛藻一致,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在25℃时,pH为5.0时,由Langmuir方程求出褐藻渣对Cu2+、Pb2+和Cd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20 mmol/g、3.13 mmol/g和2.97 mmol/g。褐藻渣对低、高浓度的重金属Cr6+都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移除效果比较彻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褐藻渣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生物吸附材料,可用来吸附回收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固定化藻类细胞流动床处理生活污水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定化藻类细胞流动床处理生活污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凹凸棒石/聚乙烯醇固定化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1.2 印染废水及其危害
        1.1.3 生活污水及其危害
    1.2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技术
        1.2.1 固定化技术概述
        1.2.2 固定化原理及方法
        1.2.3 固定化载体研究现状
    1.3 凹凸棒石简介
        1.3.1 凹凸棒石的结构
        1.3.2 凹凸棒石的有机改性
        1.3.3 凹凸棒石的应用
    1.4 有机无机复合载体研究现状
        1.4.1 有机无机复合载体的优势
        1.4.2 有机无机复合载体的应用
    1.5 课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2 明光、临泽有机凹凸棒石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染料的去除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
        2.2.2 有机溶剂的配置
        2.2.3 有机凹凸棒石的制备
        2.2.4 吸附试验
        2.2.5 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外分析
        2.3.2 总碳分析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2.3.4 微观形貌分析
        2.3.5 响应曲面优化
        2.3.6 吸附动力学及拟合
        2.3.7 吸附热力学及拟合
        2.3.8 pH对吸附的影响
        2.3.9 吸附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明光凹凸棒石/聚乙烯醇载体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
        3.2.2 复合载体的制备
        3.2.3 载体材料的挂膜及培养
        3.2.4 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载体结构与性能表征
        3.3.2 载体的微生物固定化性能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临泽凹凸棒石/聚乙烯醇载体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
        4.2.2 复合载体的制备
        4.2.3 载体材料的挂膜及培养
        4.2.4 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载体结构与性能表征
        4.3.2 载体的微生物固定化性能表征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2)基于断面达标的辽河流域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2 我国水体中磷污染状况及污染来源
        1.2.1 污水磷的来源及存在形式
        1.2.2 地表水磷污染情况
        1.2.3 城镇污水厂尾水中磷的污染现状
    1.3 污水处理厂尾水产生及排放现状及深度处理情况
    1.4 复配使用混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1.5 藻类稳定塘深度处理尾水技术
    1.6 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深度处理尾水技术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8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用水及水质标准
    2.2 分析指标和方法
    2.3 试验方法
        2.3.1 混凝剂联用尾水处理工艺
        2.3.2 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污水处理实验
        2.3.3 藻类塘污水处理实验
    2.4 试验主要设备仪器
3 复配使用混凝剂处理一级A尾水效果研究
    3.1 基于磷超标问题污水中磷组分分析
        3.1.1 城市污水厂废水处理工艺
        3.1.2 磷形态分析流程
        3.1.3 分析结果与讨论
    3.2 常规混凝剂的筛选
    3.3 混凝剂投加顺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3.4 无机、有机混凝剂复配正交试验
        3.4.1 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3.4.2 对TP处理效果的影响
        3.4.3 对NH_4~+-N处理效果的影响
        3.4.4 混凝剂复配最佳反应条件
    3.5 药剂经济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人工强化生态滤床处理一级A尾水效果研究
    4.1 人工强化生态滤床启动阶段
        4.1.1 挂膜方式的选择
        4.1.2 滤料选择
        4.1.3 挂膜结果与分析
    4.2 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2.1 HRT对 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4.2.2 HRT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4.2.3 HRT对 NH_4~+-N去除效果的影响
    4.3 钢渣强化吸附试验
        4.3.1 钢渣吸附平衡分析
        4.3.2 吸附等温线的绘制
    4.4 经济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藻类稳定塘处理一级A尾水效果研究
    5.1 准备阶段
        5.1.1 藻类塘中的藻类选择
        5.1.2 尾水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5.2 菌藻配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2.1 对COD去除效果影响
        5.2.2 对TP去除效果影响
        5.2.3 对NH_4~+-N去除效果影响
    5.3 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3.1 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5.3.2 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5.3.3 对NH_4~+-N去除效果的影响
    5.4 经济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断面达标要求污水深度处理工程设计
    6.1 断面水环境现状
    6.2 污水处理厂对断面污染的贡献
        6.2.1 水力负荷对断面的贡献率
        6.2.2 污染负荷对断面的贡献率
    6.3 断面达标技术方案
        6.3.1 第一阶段——针对目标污染物磷的深度处理工程
        6.3.2 第二阶段——污水处理厂尾人工生态滤床建设工程
    6.4 运行费用估算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复合菌剂构建及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进展
        1.1.1 国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1.1.2 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1.2 微生物强化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1.2.1 微生物强化技术原理及优势
        1.2.2 微生物强化技术的作用机制
        1.2.3 微生物强化技术现状研究
    1.3 污水处理中的降解性菌种
        1.3.1 芽孢杆菌属
        1.3.2 假单胞菌属
        1.3.3 副球菌属
        1.3.4 克雷伯氏菌属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仪器和主要药品
        2.1.2 样品来源
        2.1.3 培养基及模拟污水
    2.2 试验方法
        2.2.1 菌种初筛
        2.2.2 菌种复筛
        2.2.3 菌种鉴定
        2.2.4 构建复合菌剂
        2.2.5 发酵条件的优化
        2.2.6 复合菌剂的降解性能验证
        2.2.7 菌悬液的制备方法及活菌计数方法
        2.2.8 数据分析
        2.2.9 指标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降解性菌株的筛选
    3.2 16S rDNA序列分析
    3.3 复合菌剂的构建
        3.3.1 拮抗试验
        3.3.2 单菌的降解性:能比较
        3.3.3 复合菌剂降解性能的比较
    3.4 发酵工艺的优化结果
        3.4.1 菌种的生长曲线
        3.4.2 单因素试验
        3.4.3 正交试验及曝气优化
    3.5 复合菌剂的降解性能验证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固定化藻类—水生植物组合浮床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脱氮除磷常规方法
        1.2.1 常规脱氮方法
        1.2.2 常规除磷方法
    1.3 传统藻类脱氮除磷研究现状
        1.3.1 悬浮态藻类脱氮除磷
        1.3.2 固定化藻类脱氮除磷
        1.3.3 藻类生物膜脱氮除磷
    1.4 生态浮床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1.4.1 植物修复技术
        1.4.2 生态浮岛技术
    1.5 生物组合技术研究现状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及检测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藻种来源及培养
        2.1.2 水生植物选择
        2.1.3 试剂制备
    2.2 试验水质
    2.3 实验仪器
    2.4 检测方法
        2.4.1 藻密度测定
        2.4.2 水质检测方法
3 藻种的培养固定及优势藻种的选择
    3.1 藻种培养与固定
        3.1.1 实验材料
        3.1.2 藻种培养
        3.1.3 藻类固定
    3.2 优势藻种选择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不同藻种对氮磷处理效果比较
    3.3 小结
4 环境因素对固定化小球藻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培养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藻细胞密度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4.2.2 pH对固定化小球藻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4.2.3 温度对固定化小球藻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4.3 小结
5 固定化藻类-植物浮床体系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5.1 水生植物选择与栽培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美人蕉与香根草生长状况及水质变化分析
    5.2 固定化小球藻—植物浮床体系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3 结果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固定化小球藻深度脱氮、除磷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藻类污水处理的原理
        1.1.1 脱氮、除磷机理
        1.1.2 有机物去除的机理
        1.1.3 重金属等去除的机理
    1.2 细胞固定化技术
        1.2.1 细胞固定化技术的一般方法
        1.2.2 细胞固定化的载体
        1.2.3 细胞固定化技术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3 影响藻类深度处理污水的因素
        1.3.1 微生物的选择
        1.3.2 光生物反应器
        1.3.3 环境因子
    1.4 固定化藻类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固定化小球藻脱氮、除磷能力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及培养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2.1.3 主要仪器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细胞负载对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影响
        2.2.2 饥饿处理对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影响
        2.2.3 固定化载体对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影响
    2.3 小结
3 气升式光反应器中固定化小球藻脱氮、除磷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及培养
        3.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3.1.3 主要仪器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细胞负载对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影响
        3.2.2 反应器密度对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影响
        3.2.3 饥饿处理对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影响
    3.3 小结
4 平行板式反应器中固定化小球藻脱氮、除磷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及培养
        4.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4.1.3 主要仪器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氮磷比对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影响
        4.2.2 反应器密度对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影响
        4.2.3 载体对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影响
        4.2.4 对二沉水的净化能力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固定铜绿微囊藻对磷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水体富营养化
        1.1.1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1.2 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来源
        1.1.3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
    1.2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关键——除磷
        1.2.1 磷是富营养化水体中控制因素
        1.2.2 常规除磷方法概况
    1.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概况
        1.3.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概述
        1.3.2 固定化藻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3.3 藻类固定化方法类型及固定化载体选择
    1.4 铜绿微囊藻作为实验材料的特点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2章 实验条件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藻种来源
        2.1.2 培养基的配置
        2.1.3 其他重要试剂
        2.1.4 模拟污水的配制
        2.1.5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铜绿微囊藻的培养
        2.2.2 固定化小球的制备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 实验设计
        2.3.1 固定化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2.3.2 包埋材料最佳配比的实验设计
        2.3.3 固定化藻球用于除磷的实验设计
        2.3.4 固定化小球吸附前后结构变化的实验设计
第3章 固定化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3.1 铜绿微囊藻的生理特性及生长情况
        3.1.1 铜绿微囊藻的形态特征
        3.1.2 铜绿微囊藻的生殖方式
        3.1.3 铜绿微囊藻的生活环境
        3.1.4 铜绿微囊藻生长曲线
        3.1.5 铜绿微囊藻生长规律分析
    3.2 固定化藻球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情况
    3.3 游离藻与固定化藻的生长情况比较
    3.4 固定化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3.4.1 固定化藻细胞的形态及分布
        3.4.2 固定化对藻类生理的影响
        3.4.3 固定化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定化藻球包埋条件优化
    4.1 正交试验
        4.1.1 正交试验概述
        4.1.2 正交试验设计安排
        4.1.3 正交试验分析方法
    4.2 本课题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4.2.1 正交试验结果计算及极差分析
        4.2.2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4.3 最佳包埋条件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固定化藻球除磷特性及机理研究
    5.1 固定化藻球除磷影响因素的研究
        5.1.1 不同初始 pH 对固定化藻球除磷的影响
        5.1.2 反应时间对固定化藻球除磷的影响
        5.1.3 不同初始磷浓度对固定化藻球除磷的影响
    5.2 固定化小球吸附前后的变化
        5.2.1 固定化小球吸附前后内部形态变化
        5.2.2 固定化小球吸附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5.3 固定化藻球除磷机理初步探讨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撰写投稿在审的论文

(7)SMAIP系统开发及其在村镇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论
    1.1 绪论
        1.1.1 我国村镇体系及村镇污水特征
        1.1.2 我国村镇水环境污染概况
        1.1.3 我国村镇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1.2 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1.2.1 国外村镇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村镇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4 基于生物膜法的固定化生物载体技术研究进展
        1.2.5 目前村镇污水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课题研究思路
        1.3.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试验方法
    2.1 试验系统的构建
        2.1.1 静态试验
        2.1.2 野外自然生态净化试验
        2.1.3 工业化生物强化试验
    2.2 主要检测指标及方法
    2.3 数据分析
    2.4 试验启动
        2.4.1 排污水质及自然排污土渠影响分析
        2.4.2 试验系统的启动
第3章 悬浮式移动曝气用于自然生态净化系统强化手段研究
    3.1 悬浮链式移动曝气充氧性能及其对生态塘系统 DO、菌藻的影响研究
        3.1.1 悬浮链式移动曝气充氧性能研究
        3.1.2 悬浮链式移动曝气对生态塘的 DO 变化影响分析
        3.1.3 悬浮链式移动曝气对稳定塘内细菌数量的影响分析
        3.1.4 悬浮链式移动曝气对稳定塘藻类数量的影响分析
    3.2 悬浮式移动曝气强化手段净化效能研究
        3.2.1 有机物净化效能研究
        3.2.2 脱氮效能研究
        3.2.3 除磷效能研究
    3.3 悬浮式移动曝气强化手段讨论
        3.3.1 曝气模式分析
        3.3.2 脱氮强化手段分析
        3.3.3 除磷强化手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定化生物载体用于自然生态净化系统强化手段研究
    4.1 固定化生物载体生物膜的生长发育及脱氢酶活性分析
        4.1.1 生物膜的形态与结构特征分析
        4.1.2 脱氢酶活性分析
    4.2 固定化生物载体强化手段净化效能研究
        4.2.1 有机污染物净化效能研究
        4.2.2 脱氮效能研究
        4.2.3 除磷效能研究
    4.3 固定化生物载体对于生态塘净化系统强化手段讨论
        4.3.1 强化脱氮手段分析
        4.3.2 强化除磷手段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人工浮岛运用于自然生态净化系统强化手段研究
    5.1 人工浮岛水生植物的选择及泌氧能力分析
    5.2 人工浮岛强化手段净化效能研究
        5.2.1 有机污染物净化效能研究
        5.2.2 氨氮净化效能研究
        5.2.3 TN 净化效能研究
        5.2.4 除磷效能研究
    5.3 人工浮岛对于生态塘净化系统强化手段讨论
        5.3.1 水生植物的栽种组合方式分析
        5.3.2 强化脱氮手段分析
        5.3.3 强化除磷手段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SMAIP 系统开发及其净化效能研究
    6.1 SMAIP 系统设计思路及系统构建
        6.1.1 SMAIP 系统设计思路
        6.1.2 SMAIP 系统强化手段协同作用分析
        6.1.3 SMAIP 系统工艺路线及运行模式
    6.2 SMAIP 系统机理及净化效能研究
        6.2.1 SMAIP 系统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及净化效能研究
        6.2.2 SMAIP 系统脱氮机理及净化效能研究
        6.2.3 SMAIP 系统除磷净化效能研究及强化手段协同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SMAIP 系统温度及 HRT 的影响研究及其越冬模式讨论
    7.1 温度的影响
        7.1.1 水温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
        7.1.2 水温对脱氮的影响分析
        7.1.3 水温对除磷的影响分析
    7.2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7.2.1 HRT 对有机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
        7.2.2 HRT 对脱氮的影响分析
        7.2.3 HRT 对除磷的影响分析
    7.3 SMAIP 系统的北方越冬模式讨论
        7.3.1 SMAIP 系统热损失减少手段分析
        7.3.2 保温及热量平衡初探
        7.3.3 SMAIP 系统北方越冬模式
    7.4 小结
第8章 SMAIP 系统反应动力学分析
    8.1 无动力自然生态净化模式模型初探
        8.1.1 生态塘模型研究现状
        8.1.2 模型的确定
        8.1.3 温度和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8.1.4 模型校准
        8.1.5 模型检验
    8.2 工业生物强化模式 SMAIP 系统模型初探
        8.2.1 模型的确定
        8.2.2 模型校准
        8.2.3 模型检验
    8.3 小结
第9章 SMAIP 系统应用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9.1 前言
    9.2 工艺流程及参数(以 1000 人大型村庄为案例)
        9.2.1 水量及水质
        9.2.2 工艺流程
        9.2.3 工艺单体设计
    9.3 投资、运行费用及经济指标
    9.4 同类工艺比较
    9.5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8)普通小球藻对氨厂废水净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藻概述
        1.1.1 微藻的定义与分类
        1.1.2 微藻的药用、保键价值
        1.1.3 微藻开发生物质能
    1.2 微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2.1 利用藻类塘处理污水
        1.2.2 利用活性藻处理污水
        1.2.3 利用固定化藻处理污水
        1.2.4 利用非活体藻处理污水
        1.2.5 利用光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
        1.2.6 微藻生理生长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及目的
        1.3.2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普通小球藻藻种
        2.1.2 普通小球藻培养基
        2.1.3 实验污水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普通小球藻扩培
        2.2.2 氨厂废水预处理
        2.2.3 实验阶段
        2.2.4 实验路线
    2.3 实验指标的测定
        2.3.1 普通小球藻生长指标测定
        2.3.2 氨厂废水指标测定
    2.4 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普通小球藻在各温度及光强下的OD_(680nm)变化
        3.1.1 普通小球藻在特定温度时各光强下的OD_(680nm)变化
        3.1.2 普通小球藻在特定光强时各温度下的OD_(680nm)变化
        3.1.3 小结
    3.2 基于温度、光强两个培养条件的全面试验
        3.2.1 基于温度、光强两个培养条件的全面试验结果
        3.2.2 小结
    3.3 各指标在25℃及5000lx下的变化
        3.3.1 各指标对时间变化的直观分析
        3.3.2 各指标对时间变化的对比分析
        3.3.3 小结
    3.4 普通小球藻培养120 h后增长热力学
        3.4.1 普通小球藻培养120 h后增长热力学分析
        3.4.2 小结
    3.5 与相关研究结果对比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壳聚糖—海藻酸钠固定化藻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1.3 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1.3.1 微生物固定化方法
        1.3.2 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固定化藻菌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1.4.1 固定化藻菌对氮、磷等营养物的吸收去除
        1.4.2 固定化藻菌对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
        1.4.3 固定化藻菌对重金属的富集和去除
        1.4.4 固定化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有机废水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1.5 流态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光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1.6.1 光生物反应器研究现状
        1.6.2 光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1 课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藻类培养
        2.1.1 藻种
        2.1.2 藻类培养的影响因素
        2.1.3 藻类的培养
    2.2 菌种的培养
        2.2.1 菌种
        2.2.2 好氧菌的培养条件
        2.2.3 好氧菌的培养
    2.3 藻菌驯化以及固定化
        2.3.1 藻种、菌种的驯化
        2.3.2 固定化方法
    2.4 主要监测指标及方法
        2.4.1 实验中用到的重要仪器
        2.4.2 实验中用到的重要试剂
        2.4.3 藻菌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测量指标及方法
    2.5 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2.5.1 设计思路
        2.5.2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2.6 流态化状态的研究
        2.6.1.临界流化速度u_(mf)的计算
        2.6.2 带出速度的计算
        2.6.3 本实验流态化状态的实现
第三章 藻酸盐固定化方法的改进
    3.1 实验方法
        3.1.1 海藻酸钠基本固定化方法
        3.1.2 海藻酸钠固定化方法的改进
    3.2 三种固定化小球的性能比较
        3.2.1 密度的比较
        3.2.2 传质性能测定
        3.2.3 稳定性实验
        3.2.4 固定化小球处理含氮磷有机废水效果的比较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种固定化空白小球密度的比较
        3.3.2 三种固定化空白小球传质性能的比较
        3.3.3 三种固定化藻菌小球对含氮磷有机废水去除效果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藻酸盐-壳聚糖固定化方法的优化
    4.1 实验方法
        4.1.1 海藻酸盐固定化藻菌小球的制备方法
        4.1.2 固定化小球稳定性实验
        4.1.3 壳聚糖溶液质量浓度对小球稳定性及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实验
        4.1.4 壳聚糖溶液pH值对小球稳定性及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实验
        4.1.5 壳聚糖溶液覆膜时间对小球稳定性及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实验
        4.1.6 固定化小球粒径对COD、氨氮和磷酸盐去除率的影响实验
        4.1.7 固定化小球在最佳制作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空白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壳聚糖溶液质量浓度对小球去除效果的影响
        4.2.2 壳聚糖溶液pH值对小球去除效果的影响
        4.2.3 壳聚糖溶液覆膜时间对小球去除效果的影响
        4.2.4 固定化小球粒径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4.2.5 空白实验和最佳包埋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4.2.6 反应器中CO_2和DO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操作条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5.1 废水营养比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5.1.1 氮磷比对氨氮、磷酸盐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5.1.2 碳氮比对氨氮、磷酸盐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5.1.3 固定化藻菌耐受有机物能力
    5.2 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的操作
        5.2.1 固定化小球的膨胀度与循环流量的关系
        5.2.2 固定化颗粒膨胀度对COD、氨氮和磷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
        5.2.3 系统中无效容积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藻体对水环境中N、P及重金属Cu2+、Pb2+、Cd2+、Cr6+的吸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体污染与防治
        1 我国水污染状况
        2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3 水污染防治技术
    第二节 藻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 藻类简介
        2 藻类对不同污水的净化作用
        3 藻类的回收利用价值
        4 经济技术可行性评价
        5 前景展望
        6 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活体海藻对富营养化养殖水体的净化研究
    1 前言
    2 实际养殖用水中N、P含量分析
    3 材料与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5 实际养殖用水处理模式
    6 小结
第三章 刚毛藻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一节 刚毛藻资源的利用价值
        1 刚毛藻的生物学特性
        2 食用
        3 在饲料方面的应用
        4 在造纸或其他工业的利用
        5 提取天然化合物
    第二节 刚毛藻在海参饲料中的应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非活体海藻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
    第一节 非活体刚毛藻对重金属Cu~(2+)、Pb~(2+)和Cd~(2+)的吸附特征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非活体刚毛藻对重金属Cr~(6+)的生物吸附特征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褐藻渣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1 实验研究结果
    2 研究工作中的创新点
    3 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会议及会议论文
致谢

四、固定化藻类细胞流动床处理生活污水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凹凸棒石/聚乙烯醇固定化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尚.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基于断面达标的辽河流域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D]. 刘胤哲.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复合菌剂构建及发酵条件优化[D]. 鲁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4]固定化藻类—水生植物组合浮床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D]. 杜玉春.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固定化小球藻深度脱氮、除磷能力研究[D]. 王颖.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2)
  • [6]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固定铜绿微囊藻对磷的吸附研究[D]. 贲月. 湖南大学, 2012(02)
  • [7]SMAIP系统开发及其在村镇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 李云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8]普通小球藻对氨厂废水净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子英. 南昌大学, 2011(04)
  • [9]壳聚糖—海藻酸钠固定化藻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D]. 牛曼.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10]藻体对水环境中N、P及重金属Cu2+、Pb2+、Cd2+、Cr6+的吸附特征研究[D]. 邓莉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09)

标签:;  ;  ;  ;  ;  

固定化藻细胞流床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