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脚踏实地,胸襟开阔

做事脚踏实地,胸襟开阔

一、踏踏实实做事 心胸坦荡做人(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1](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轩楷文[2](2020)在《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研究》文中认为宋代书院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涉及书院的教师、教学、藏书、祭祀、建筑等各个方面,但其中关于宋代书院教师生活方面的整体研究稍显薄弱。本文立足于微观史学的层面,从教育生活的视角出发,通过勾勒宋代书院教师这一群体在教学、治学、生活等方面的场景,展现出属于他们这一阶层独具特色的生活特点。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从书院教师所表现出的生活特点和价值追求中总结经验,以期为当代教师吸取书院教师的优秀精神,不断完善自身,提供借鉴。两宋时期,虽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在此社会背景下,作为有识之士的书院教师主动任教或创办书院,为培养优秀人才,传播学术思想而不懈努力。他们恪守民族大义,坚守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仰,身在庙堂之时,面对腐败政权,奸佞小人,敢于以下犯上,针砭时弊;身在乡野之时,不仅关注国家形势,亦以实际行动培养人才,影响地方风化。书院教师的高尚品德及责任感,使他们在教学中严谨认真,不仅能够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一起研读,共同成长,而且也采取日课、月课以及随机提问、策问等多种考查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书院教师在治学中不但孜孜不倦,严谨认真,而且致于藏书刻书,勤于着述之。他们所以能够如此,一方面是对学术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以及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并对自身的学术知识与学术素养有高度自信,另一方面对学术研究具有敬畏与虔诚之感。北宋建国后,统治者采取“以儒治国”之策,不仅为士人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参政议政环境,扩大了取士名额,而且也极大提升了整个士人群体从内心自觉涌现出一种“士以行道”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书院教师作为有志之士,也积极上书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他们主要围绕政治、军事、教育、民生等方面进行建言。此外,书院教师每有机会不但参与地方发展建设,而且也积极从事教育,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并促进了地方学术及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书院教师虽然比较清贫,但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坚守着儒者的人生价值信仰,每遇到需要帮助之人也慷慨解囊。在“以文立国”的国策之下,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儒学的发展完善,使得书院教师内心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他们一方面要实行儒家“外王”路线,另一方面又要追求内在的自由和超脱。当“外王”路线存在困难时,书院教师转而投身于自然,在闲适生活中,通过一言一行的打磨,通过游山玩水、品茶、饮酒、写诗、焚香等活动涵养性情,修养品德。书院教师通过“寓意于物”,从而超然物外,把日常生活塑造成融生命体验与哲学思考于一体的境界,从而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此外,书院教师与好友通过互相写信、拜访、相约游玩等多样化的交往中,不但加深了彼此的友谊,而且对书院教师的学识精进、仕途发展、生活方式、处世心态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书院教师之所以能够做到在教学中认真,治学中严谨,交往中诚恳,生活中悠然,都来源于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人生信仰以及高尚的师德、仁心。通过分析宋代书院教师在教学、治学、交往、生活中的特点,一方面引导当代教师关照自己的内心,注重自身审美取向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丰满,从而自由而幸福地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呼吁当代教师吸收书院教师之精神,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关心爱护,甘于奉献,做一个“仁师”,为社会发展培育更多人才。

杜巧玲[3](2020)在《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赋予政治生态新的时代内涵,逐渐形成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相关理论,历届中共领导人的党建理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廉政文化、廉政制度等相关思想是其理论渊源;国际形势的风险与挑战、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以及党内当前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则是其形成的现实依据。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具体阐述之中,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构成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这一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支撑性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性建设;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保障性建设。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其筑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之根,承续于党的建设伟大实践经验之势,又提出了许多具有新特点的新论断,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其立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坚持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其始终坚持党对政治生态建设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具有政治性和人民性;其既全面把握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各项工作,又善于抓各项工作的重点任务,具有全面性和重点性。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形势下对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政治生态建设的宏伟规划。我们必须通过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夯实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精神根基;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建设,营造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良好作风;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支撑力量;严抓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导向标杆;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制度保障。

彭彦华[4](2019)在《君子人格的诠释及其现实价值》文中认为孔子平生教书育人,以培养造就"君子"为宗旨。君子、小人一直是人们区分人的道德品行好坏的标准,君子是人们追求达到的理想人格目标,小人是人们所鄙弃的无德行者。君子人格的内涵、特征或者标准,大致说来,应该有10种: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孔子及先秦儒家汲汲于"君子小人"之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塑造仁德的理想人格。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中汲取营养,激活和焕发人们内心由传统文化长期熏陶而形成的价值理念,是确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修课。既然如此,在当代,界定和培育君子人格就是"使中国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的重要抓手;是让中国传统文化换发出新的生命力,为解决当下中国人安身立命问题提供思想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邓超[5](2017)在《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担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面临的困难、挑战、风险前所未有。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四大大挑战”,即一些国家对我国围堵打压的挑战;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改革发展稳定遇到诸多难题的挑战。党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即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党的建设也面临着“四大冲击”,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怠惰之风、奢靡之风猖獗一时的冲击。党的发展面临“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党要应对挑战、经受考验、逆袭冲击、化解危险,必须大力推进党的建设,致力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铁还需自身硬,实现党建理论的创新,探讨党的建设实践路径,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论文立足于这个基础上,展开对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研究。习近平作为党的总书记,肩负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重任,他凝聚集体的智慧于一身,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理论,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在实践中寻找实现党建新思想的途径,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论文从三条线索研究习近平的党建思想。一是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研究习近平党建思想提出的主体条件,依据的客观“时势”,研究党建新思想提出的必然性。二是从理论探讨的层面,研究习近平提出的党建思想的内容及其创新之处。三是从实践的角度,研究习近平党建新思想的实现路径,分析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创新之所在。论文共分五章,力图全面研究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创新性内涵以及付诸于实践的成效。第1章为绪论,阐明选题的背景、意义;概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此作出评述;介绍研究方法;提出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同时指明论文研究的不足。第2章研究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产生的基础。重点研究习近平创新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所依据的思想基础,即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党建理论的继承,奠定了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实践造成的“时势”,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习近平的人生经历和从政的历练,以及良好家风的熏陶,塑造了习近平理论研究和创新的主体条件。主客体条件的有机统一,使党建新理论的产生水到渠成。第3章研究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的逻辑构成及其特点。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有着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还有实践方法论,可以称作是治党认识论,即执政的忧患意识、执政的权力观、执政的政绩观、执政的官德观、执政的廉政观。以此为基础,分析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的逻辑构成,它是由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五大部分构成,各部分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构成一个整体。习近平对党的建设思想的创新,形成了这一思想的基本特征。第4章研究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的创新内容。该章通过习近平在党的建设五大领域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概括出思想建设的新境界、作风建设的新谋划、组织建设的新思考、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决断、制度建设的新设计,并分析了创新之所在。第5章研究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的实现路径。党建思想内容的充实与创新,并不是停留在理论宣传和政治说教的层面,习近平还致力于把理论探索中的创新付诸于实践。提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实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由此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第6章研究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阐明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实现了理论创新;指导党的建设实践取得显着效果;增进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自信。这一理论所承载的丰厚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结论部分概括了论文的创新之处,指明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后续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潘烽,刘晋宏[6](2017)在《宏江这十年》文中提出楔子经历十年铺垫,宏江上路了。回首曾经的过往,来自心底澎湃的热血,会成为无限的推动力!凝聚所有的真情,让这股暖流在每个人心间徜徉,汇成洪流,奔涌向前。第一篇翻越一座山宿舍是原来的库房改造的,不少窗户还缺玻璃,用铁皮、纸壳和塑料布顶替着。一百二十多人,集中到大俱乐部开会。从那天开始,这伙人有一个挺长的称呼,叫"农民季节合同工"。

王瑞娜[7](2015)在《试论“三严三实”的践行途径》文中认为"三严三实"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做人从政的基本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要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党员干部应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努力用"三严三实"的标尺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将"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周方凌[8](2015)在《领导干部要成为做人干事的表率》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道出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政治品格、做人准则,指明了党员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部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

胡堡冬[9](2014)在《关于六尺巷和谐君子文化的思考》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那么如何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怎样挖掘和阐释传统文化新的蕴含,并使之在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成为当务之急。《易·贲卦》载:"文明以止,人文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使桐城文化在此源流之下延绵贲张。而桐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六尺巷的"礼让"和谐精神,就是君子文化最经典的阐释,千百年来,君子被视为中国人最为崇尚的理想人

张坤香[10](2014)在《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家庭和婚姻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离婚率迅速上升,单亲家庭急剧增多,单亲家庭因为结构的变化,其子女因为突然失去父爱或者母爱,出现情感和心理上的问题。单亲家庭家长在经济、住房、心理调适、子女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质量和其未成年孩子的成长。单亲家长如何才能够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其子女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广大单亲家长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并普遍焦虑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因为父母婚姻变故而置身单亲家庭的独生子个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单亲家庭面临的独生子女的习惯养成、知识技能习得、健全人格形成、意志力磨练、责任感培养、个人修养提升等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行动研究法,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以亲身实践的单亲家庭教育历程,从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正面影响的视觉,构建一个“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体系,以期形成一个解决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模式框架。论文的主体包括:“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框架和阳光少年成长之路;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反思。本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一)以“规划、执行、干预、评估”为核心的“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框架,可以其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性让单亲家庭教育从盲目走向科学,从被动走向主动。(二)依照此模式框架建构出来的包括评价指标、三年发展规划表、行动计划表、典型事件记录表等在内单亲操作性、实用性“任务驱动式”家庭教育管理工具。

二、踏踏实实做事 心胸坦荡做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踏踏实实做事 心胸坦荡做人(论文提纲范文)

(1)《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一)明清研究状况
        (二)现代成果评述
        (三)当代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一)桃园结义
        (二)怒鞭督邮
        (三)千里独行
        (四)三顾茅庐
        (五)草船借箭
        (六)华容放曹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宋代的书院及书院教师
    (一)宋代的书院
        1.宋代书院产生的背景
        2.宋代书院的发展
    (二)宋代书院教师基本情况
        1.宋代书院教师的籍贯、出身、任职经历
        2.宋代书院教师的从教原因
二、宋代书院教师的教学生活
    (一)共同研读,一起成长
    (二)集体讲说,解疑答惑
    (三)随机教育,寓教于境
    (四)祭祀圣贤,榜样教化
    (五)巧加考核,促生成长
    (六)鸿雁传书,终身育才
三、宋代书院教师的治学生活
    (一)笃学不倦、严谨认真
    (二)善思问疑、取友四方
    (三)藏书刻书、勤于着述
四、宋代书院教师的政治生活
    (一)关心朝政,建言献策
    (二)教化民众,惠泽乡里
        1.开展教育,培育人才
        2.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及地方风化
        3.身体力行,促进地方发展
五、宋代书院教师的日常生活
    (一)书院教师的物质生活
        1.不为物困,安贫乐道
        2.尽己所能,惠及他人
        3.衣蔽履穿,犹爱他命
    (二)书院教师的精神生活
        1.琴棋书诗,自娱自乐
        2.日常琐细,悠然自得
        3.审美于物,超然物外
    (三)书院教师的交往生活
        1.登门拜访,互诉衷肠
        2.相携出游,怡情于景
        3.文字往来,情深意切
六、宋代书院教师的生活特点及启示
    (一)宋代书院教师的生活特点
        1.潜心学问,育人多方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乐道旷达,交友广泛
    (二)宋代书院教师与官学、私学教师生活特点比较
        1.相同点
        2.不同点
    (三)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特点对现代教师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宋代书院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概述
    2.1 党内政治生态的范畴归属、基本要素和显着特征
        2.1.1 党内政治生态的范畴归属
        2.1.2 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要素
        2.1.3 党内政治生态的显着特征
    2.2 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2.2.2 历届中共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论述
    2.3 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2.3.1 应对国际形势风险与挑战的客观需要
        2.3.2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需要
        2.3.3 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3 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3.1 基础性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3.1.1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
        3.1.2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3.1.3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2 支撑性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建设
        3.2.1 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
        3.2.2 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必要性
        3.2.3 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主要内容
    3.3 必要性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
        3.3.1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
        3.3.2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3.3.3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
    3.4 关键性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3.4.1 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
        3.4.2 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3.4.3 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3.5 保障性建设: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3.5.1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
        3.5.2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3.5.3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4 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4.1 继承性与创新性
        4.1.1 筑基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之根
        4.1.2 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之脉
        4.1.3 承续于我党管党治党伟大实践经验和历史使命之势
        4.1.4 立足于时代之基提出了许多具有新特点的新论断
    4.2 现实性与先进性
        4.2.1 立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实践
        4.2.2 坚持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4.3 政治性与人民性
        4.3.1 坚持党对政治生态建设的绝对领导
        4.3.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4.4 全面性与重点性
        4.4.1 坚持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建设
        4.4.2 强调突出各项工作的重点内容
5 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重要论述的践行路径
    5.1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夯实党内政治生态思想基础
        5.1.1 深化理论武装,坚定党内政治文化培育方向
        5.1.2 坚持继承发展,厚植党内政治文化精神实质
        5.1.3 推动守正创新,激发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活力
    5.2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党内政治生态良好作风
        5.2.1 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以营造良好作风
        5.2.2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以营造良好作风
        5.2.3 严明党的纪律,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5.2.4 强化党内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5.3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党内政治生态力量
        5.3.1 坚定“两个维护”,保证基层党组织的服从力
        5.3.2 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
        5.3.3 突出政治功能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
        5.3.4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5.4 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树立党内政治生态标杆
        5.4.1 全面贯彻落实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5.4.2 着力于全方位提升领导干部自身修养
        5.4.3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制度体系
    5.5 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强化党内政治生态保障机制
        5.5.1 提质量:统筹做好党内法规“立改废释”工作
        5.5.2 抓落实:切实加强纪律建设以保障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
        5.5.3 升高度: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化建设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4)君子人格的诠释及其现实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儒家君子人格的诠释
    1.仁:君子“仁以为己任”
    2.义:“君子义以为上”
    3.礼:君子“立于礼”
    4.智:“智者不惑”
    5.忠信:君子“主忠信”
    6.勇:“君子有勇”
    7.中庸:“君子中庸”
    8.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
    9.文质彬彬:“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10.自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君子文化的现实价值

(5)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思路
        1.1.4 研究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出版论着现状
        1.2.2 学术期刊研究研究现状
    1.3 文献综述
        1.3.1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基础研究
        1.3.2 习近平党的建思想体系研究
        1.3.3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
        1.3.4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研究
        1.3.5 习近平反腐败思想研究
        1.3.6 习近平党风建设的思想研究
    1.4 已有研究的分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5 研究的创新及其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产生的基础
    2.1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2.1.1 对国际局势变幻的回应
        2.1.2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2.1.3 党的建设实践基础
    2.2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理论基础
        2.2.1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理论渊源
        2.2.2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直接理论来源
    2.3 习近平党的建设理论产生的主体条件
        2.3.1 革命传统家风的培育
        2.3.2 知青岁月的锤炼
        2.3.3 从政经历的磨砺
第3章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逻辑构成及其特点
    3.1 认识论基础
        3.1.1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3.1.2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3.1.3 治党认识论
    3.2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逻辑框架
        3.2.1“五项建设”的逻辑构成
        3.2.2“五项建设”的关系
        3.2.3 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与“五项建设”关系
    3.3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基本特点
        3.3.1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3.3.2 战略性与务实性的结合
        3.3.3 政治性话语与大众性话语的结合
第4章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的创新
    4.1 思想建设的新境界
        4.1.1 思想建党的新论断
        4.1.2 理想信念教育的“补钙论”
        4.1.3 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精神
    4.2 组织建设的新思考
        4.2.1 对组织建设重要性的新认识
        4.2.2 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保障的组织建设
        4.2.3 党员质量的培养辩证考量
        4.2.4 提出选任党员干部的标准和导向
        4.2.5 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
    4.3 作风建设的新谋划
        4.3.1 作风建设的忧患意识
        4.3.2“两个务必”的新解读
        4.3.3 加强党员自身修养的新要求
    4.4 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决断
        4.4.1 对党内腐败的新警示
        4.4.2 反腐决心的铿锵宣示
        4.4.3“抓早抓小”的重拳出击
    4.5 制度建设的新探索
        4.5.1 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
        4.5.2 监督权力制度的根本性设想
        4.5.3 建章立制重在执行
第5章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实现路径
    5.1 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
        5.1.1 中国共产党对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
        5.1.2 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升华
        5.1.3 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战略
    5.2 找准反对“四风”的切入点
        5.2.1 《八项规定》的提出
        5.2.2 《八项规定》的基本内涵
        5.2.3 《八项规定》的战略深意
        5.2.4 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的实践成效
    5.3 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重大决策
        5.3.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提出
        5.3.2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
        5.3.3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党建价值
    5.4 党员干部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5.4.1“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提出
        5.4.2“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内容的创新性
        5.4.3“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价值意义
第6章 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当代价值
    6.1 实现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6.1.1 拓展了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视野
        6.1.2 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
        6.1.3 创新了党的建设理论话语表达方式
    6.2 指导党的建设实践收显效
        6.2.1 推动了党风显着的好转
        6.2.2 增强了全党的凝聚力和民众的向心力
        6.2.3 提升了党员自我修养的境界
    6.3 激发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自信
        6.3.1 增进了全党的政治自信
        6.3.2 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领导的自信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试论“三严三实”的践行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
二、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意义
三、“不严不实”的表现及危害
四、“三严三实”的践行途径

(10)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界定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几个关键的概念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预期假设
第二章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
    第一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流程
    第二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规划
    第三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执行
    第四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干预
    第五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评估
第三章 研究实施
    第一节 只有改变自我,才能获得尊重———阳光少年小学 4—6 年级的成长足迹
    第二节 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获得发展———阳光少年 7--9 年级的成长足迹
    第三节 研究实施的反思
第四章 结论与实施建议
    一、 结论
    二、 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四、踏踏实实做事 心胸坦荡做人(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2]宋代书院教师生活研究[D]. 轩楷文. 河南大学, 2020(02)
  • [3]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D]. 杜巧玲.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4]君子人格的诠释及其现实价值[J]. 彭彦华. 孔子研究, 2019(03)
  • [5]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研究[D]. 邓超. 吉林大学, 2017(09)
  • [6]宏江这十年[J]. 潘烽,刘晋宏. 参花(下), 2017(01)
  • [7]试论“三严三实”的践行途径[J]. 王瑞娜.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5(05)
  • [8]领导干部要成为做人干事的表率[N]. 周方凌. 北大荒日报, 2015
  • [9]关于六尺巷和谐君子文化的思考[A]. 胡堡冬. 第二届安徽文化论坛:“文化安庆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路径”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4
  • [10]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D]. 张坤香.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做事脚踏实地,胸襟开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