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造系统对金伯利岩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浅谈构造系统对金伯利岩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一、构造体系对金伯利岩形成和分布控制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礼广,吴大天,熊志强[1](2021)在《辽宁省金刚石原生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宁省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刚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52%。通过对辽宁省铁岭、桓仁、锦西地区金伯利岩,特别是瓦房店地区金伯利岩及典型金刚石矿床的综合研究,本文对辽宁省金刚石原生矿床产出的地质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进行详细总结。重点论述了金刚石原生矿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空间分布规律、控矿因素,探讨了金刚石原生矿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将研究区Ⅲ级成矿带分为铁岭-大连、新宾-岫岩、桓仁-庄河、旧庙-建平、北镇-绥中等5个Ⅲ级金刚石成矿带,并以瓦房店地区为例,划分了4个金伯利岩矿带,认为金伯利岩管与金伯利岩侵入过程中形成的弧(环)状构造体系有关,当岩浆上拱时先形成穹隆,尔后随着挥发分的释放和岩浆上侵出现的峒室的下沉,形成构造盆地,环状构造是寻找金伯利岩的重要区域。

刘礼广,吴大天,韩双,万方来,林少全,杨献忠[2](2020)在《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研究及其成矿模式探讨——以辽宁瓦房店地区金刚石原生矿矿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辽宁南部瓦房店金刚石矿是国内最大的金刚石矿产区,现已发现4处金刚石成矿带、120个岩体。其中金伯利岩岩管24个、岩脉89个、可疑岩体7个,累计提交1221万克拉储量,占全国金刚石储量52%。本文主要对该矿床的金刚石母岩—金伯利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发现金伯利岩中MgO、NiO、Cr2O3的含量与TiO2、Al2O3、Na2O、K2O、CaO、P2O5等偏碱性组分呈正相关关系;Ni、Cr、Co含量与金刚石含量呈正相关,而Ti、Zr、Ba元素含量与金刚石含量呈负相关。通过对瓦房店矿区金刚石中石榴石及单斜辉石包裹体、橄榄石-石榴石矿物对、石榴石微量元素、尖晶石-橄榄石等多种地质温、压计归纳得出金刚石矿的来源深度为150~210 km,压力5~7 GPa,温度1083~1261℃,在上述温、压条件下,结合岩浆化学组成,估算金伯利岩具有低氧逸度(fO2=2.913×1.01325×10-6Pa)的特点。结合野外勘查工作,总结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体空间分布规律等要素,认为NEE向和NE向断裂控制着金伯利岩体的展布方向和矿体形态。脉状金伯利岩体一般呈NEE 70°~80°方向展布,严格受NEE至近EW向的密集节理或裂隙控制。提出了金刚石母岩—金伯利岩是由源于上地幔岩浆,在一定的封闭条件下,受构造与岩性双重控制,多期性的爆发与侵入交替作用所形成,并建立了具有较高氧逸度和较高密度的流变性软流圈,通过渗滤熔体浸蚀岩石圈形成金刚石的理想成因模式,希望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褚志远[3](2019)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特征及其含矿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阴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刚石成矿区,累计探明金刚石资源量1560.8万克拉,占全国金刚石总资源量的一半。此地区是未来金刚石矿资源潜力和隐伏矿产的重要远景区域。目前国内金刚石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展蒙阴地区金伯利岩特征及其与含矿性关系的研究,以指导蒙阴地区寻找大型、品位富的金刚石原生矿,对于缓解我国金刚石资源危机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常马庄岩带、西峪岩带、坡里岩带野外地质现象勘测和612件样品数据分析,总结了蒙阴金伯利岩带地质特征,通过蒙阴地区金伯利岩矿石类型、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指示矿物特征的研究,分析金伯利岩的含矿性,提出富矿金伯利岩的特征。取得的主要成果:1.总结蒙阴金伯利岩带含矿性特征:岩带间由常马-西峪-坡里含矿性逐渐变贫。常马庄岩带内部为南富北贫与中间富两端贫相结合;西峪岩带北北东向岩带的东支岩管整体较岩脉品位略富,岩脉整体表现为南富北贫的特点;西峪岩带北北东向岩带的西支和北西向支岩带均表现为中间富为两头贫的特点;坡里岩带含金刚石很少,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常马庄岩带各岩体金刚石品位向深部变贫,西峪岩带金刚石品位向深部变富。同一岩脉内脉宽则金刚石品位富,脉窄则品位贫。2.金伯利岩岩石类型与含矿性关系:蒙阴金伯利岩的不同岩性的含矿性相差较大,总体规律是斑状金伯利岩>细粒金伯利岩>金伯利角砾岩;结构构造也影响斑状金伯利岩的含矿性,同一岩体同一岩性粗斑结构的金伯利岩比细斑结构的金伯利岩富含矿,多斑晶的金伯利岩比少斑晶的金伯利岩富含矿,少斑的要比细粒的富含矿,块状构造的比角砾状构造的富含矿。3.金伯利岩的矿物特征与含矿性关系:(1)造岩矿物与含矿性关系:金伯利岩中橄榄石含量越多、粒度越大、镁铁比值越高、金云母含量越少则富含矿,反之含矿性较贫。(2)标型矿物与含矿性关系:金伯利岩中镁铝榴石的颜色深、折光率值高、比重大、晶胞参数大,则金伯利岩的含矿性好,反之测含矿性差;对于同一地区的金伯利岩,镁铝榴石含量多少与含矿性呈正相关,镁铝榴石中紫色系列占比高的较橙色系列占比高的富含矿。铬铁矿的比重、反射率、折光率、晶胞参数与含矿性呈正相关,各物理参数值越大,金刚石的含矿性越富;铬铁矿中Cr2O3、FeO、TiO2含量与含矿性呈正相关,Fe2O3、Al2O3含量与含矿性呈负相关;Cr2O3>1.65%的铬透辉石含量的多少与金伯利岩的含矿性呈正相关,Cr2O3>1.65%的铬透辉石含量越多,金刚石品位越富;富含富铬高镁钛铁矿的金伯利岩,金刚石含矿性较富。4.金伯利岩的化学成分与含矿性关系:金伯利岩的含矿性与铬组矿物有关,岩石随着Mg、Cr、Ni、Co含量的增高,金伯利岩富含矿,随着Ti、P、K、Na、Al含量的增高,金伯利岩的含矿性变贫。各金伯利岩带间稀土总含量含矿性的降低而升高,轻重稀土比随含矿性的降低而降低,La/Sm值随含矿性的降低而降低,其稀土配分曲线呈现明显的右倾型。

魏世鹏[4](2020)在《河南鹤壁地区地幔捕虏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河南鹤壁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被破坏区与西部相对稳定区的过渡带上。鹤壁地区出露有金伯利岩和橄辉玢岩等深源岩浆岩,这些深源岩浆岩携带有大量的地幔捕掳体,是研究华北克拉通的一个地幔窗口。本文报道了鹤壁地区土门金伯利岩和上峪橄辉玢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并探讨了鹤壁地区的岩石圈地幔性质。金伯利岩捕虏体主要为二辉橄榄岩,主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尖晶石。呈椭球状,捕虏体大小一般在2~10 cm。二辉橄榄岩捕掳体强烈风化,绝大多数橄榄石已蚀变为蛇纹石和滑石类矿物;上峪橄辉玢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辉石和橄榄石,基质为隐晶质和辉石微晶组成。橄辉玢岩携带的地幔捕掳体岩石类型主要有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等。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一般呈卵圆状、角砾状,大小一般在2~6 cm。捕掳体呈黄绿色,它形粒状结构,主要由镁橄榄石、顽火辉石、铬透辉石和铬尖晶石等组成。土门金伯利岩所携带的地幔捕虏体中的尖晶石Mg#介于21.58~78.66,Cr#介于18.08~73.97;上峪橄辉玢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Mg#介于48.96~77.00,Cr#介于18.78~64.10。与山东蒙阴、昌乐-山旺、河北汉诺坝等地区地幔尖晶石的对比表明,土门和上峪的尖晶石相地幔介于难熔型地幔和饱满型地幔之间,以过渡型岩石圈地幔为主。尖晶石-橄榄石矿物温度压力计计算表明,土门和上峪的捕掳体温度主要集中在1031℃~1100℃,压力集中在1.70~1.90Gpa,处于明显偏高的地幔热流状态,可能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有关。对研究区域部分熔融程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根据该经验公式,土门金伯利岩中二辉橄榄岩捕虏体经历的部分熔融程度介于6.88%~18.83%,均值为14.68%;上峪橄辉玢岩经历的部分熔融程度介于2.15%~18.89%,均值为14.01%。土门和上峪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程度相当。与汉诺坝、昌乐-山旺进行对比研究认为鹤壁地区岩石圈地幔不具有典型克拉通地幔特征,应为过渡性岩石圈地幔。

褚志远,王伟德,吕青,刘卫东,康丛轩,王树星[5](2019)在《山东蒙阴坡里地区金伯利岩带形成时代——来自辉绿岩锆石U-Pb定年数据的证据》文中指出金伯利岩是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结构多变的混杂岩,极易发生蚀变,因此对金伯利岩全岩及各种矿物进行测年的方法很难确定金伯利岩的侵位年龄,且数据结果差别很大。通过分析蒙阴坡里金伯利岩带与辉绿岩的侵入关系,以及辉绿岩锆石U-Pb测年,结合辉绿岩与上覆灰岩的接触关系及金刚石砂矿储集层与已知金刚石原生矿的关系,确定辉绿岩脉的侵位时代为中生代燕山晚期,证实坡里金伯利岩带形成时代为中生代燕山晚期而非加里东期。

向璐[6](2018)在《扬子陆块南部含金刚石母岩捕虏晶与深部地壳演化》文中研究表明与金刚石有关的幔源岩浆岩起源较深,岩浆上升速度很快,保存了重要的深部地质信息,是获得地球内部信息的重要窗口。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就好比是传送带,将深部岩石圈碎片迅速运输至地表,这些各种各样的壳-幔捕虏体或捕虏晶成为大陆深部岩石圈属性及演化的信使。其中,锆石捕虏晶可作为未暴露的深部地壳的探针,被用来揭示大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扬子陆块南部贵州东部与金刚石有关的幔源岩浆岩(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及其壳-幔捕虏晶(金刚石、石榴子石、锆石),进行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它们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不同时空背景下地壳增生与再造过程,揭示扬子陆块南部深部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探讨扬子大陆深部岩石圈的多阶段改造。马坪含金刚石岩石总体上与金伯利岩相似,具有典型的金伯利岩岩石学特征;白坟样品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则与钾镁煌斑岩更为相近,可以确定为钾镁煌斑岩。白坟钾镁煌斑岩主量元素具有高K2O(3.94–5.07 wt.%)、高MgO(7.84–14.05wt.%)、低Na2O(0.21–0.28 wt.%)、低Al2O3(6.10–7.20 wt.%)、低Fe2O3T(7.79–8.87wt.%)、富TiO2(2.69–3.23 wt.%)、贫CaO(6.87–13.86 wt.%)的特点。它们的SiO2含量为41.25–45.66 wt.%,属于超基性岩浆岩,且具有较高的Mg#值(65.74–76.86,平均值为71.84)。K2O的含量远远大于Na2O的含量,K2O/Na2O质量百分比为14.82–23.59,K2O/Na2O摩尔百分比为9.75–15.52,属于超钾质岩系列。全碱(K2O+Na2O)的含量在4.21–5.29 wt.%之间,属于碱性岩系列;(K2O+Na2O)/Al2O3摩尔百分比为0.67–0.96,属于过碱性岩石。K2O/Al2O3摩尔百分比为0.61–0.90。Niggli mg=0.79–0.87,Niggli k=0.91–0.94,符合钾镁煌斑岩的典型特征。白坟钾镁煌斑岩全岩微量元素具有非常高的相容元素丰度,如Cr(452–599 ppm)、Ni(485–549ppm)、Co(52.4–68.9 ppm)和V(114–133 ppm)。而且Ba(1884–3589 ppm)、La(160–186 ppm)、Sr(898–1152 ppm)和Zr(532–632 ppm)不相容元素浓度也非常高。白坟钾镁煌斑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与含量比较相似和集中,所有样品的分布曲线都为右倾型,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属于富集型;无Eu异常,轻重稀土La/Yb比值高。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明显不同于大陆地壳Pb正异常的特征,表明白坟钾镁煌斑岩岩浆受地壳混染程度可以忽略不计。与造山带型(地中海-西藏地区)钾镁煌斑岩的微量元素相比,白坟钾镁煌斑岩微量元素并不显示出明显的Rb、Th、U、Pb正异常,以及Ba、Nb、Ti负异常的特征,表明白坟钾镁煌斑岩不属于造山型,而与非造山型钾镁煌斑岩的特征较为相近。马坪金伯利岩中的幔源含铬镁铝榴石捕虏晶作为金刚石常见的伴生矿物及含矿性的指示矿物,初步研究表明马坪金伯利岩中的镁铝榴石CaO含量较高,不是全球富含金刚石的方辉橄榄岩原岩类型(G10),而被归为二辉橄榄岩(G9)组合,属于适度改造过的地幔,这意味着深部岩石圈原来有利的金刚石生长条件受到一定程度改造而不利于高品质金刚石的形成。通过对贵州东部镇远地区马坪含原生金刚石金伯利岩和白坟钾镁煌斑岩中大量的锆石进行形貌学、内部结构、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综合研究,可以提供对扬子陆块南部大陆深部地壳演化的约束。绝大多数的锆石具有早于喷发时代的年龄,属于捕虏晶成因,是来源于较深的地壳。太古代锆石的U–Pb年龄以及许多的古元古代锆石所给出的太古代Hf模式年龄(Tcrust),表明扬子陆块南部深部确实存在太古宙的地壳组分(最老可达3.7 Ga),可能是扬子克拉通古老基底物质的残留。此外,锆石捕虏晶也记录了深部地壳后太古代复杂的增生与再造事件,如中–新太古代(2.9–2.7 Ga)地壳再造、新太古代晚期(2.6–2.5 Ga)地壳增生、古元古代早期(2.5–2.3 Ga)地壳再造、古元古代早期(2.2–2.1 Ga)地壳增生、古元古代中期(2.0–1.8 Ga)地壳增生与再造、中元古代晚期(1.3–1.0 Ga)地壳增生与再造、新元古代地壳增生与再造以及早–中古生代地壳再造。这些多期次的地壳幕式增生与再造过程,表明扬子陆块南部大陆深部岩石圈经历了多阶段改造。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了扬子陆块深部地壳增生再造过程不同于扬子陆核(崆岭地体)的地壳演化事件。然而,两颗最年轻的岩浆成因锆石给出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53.0±2.8 Ma,被解释为白坟钾镁煌斑岩的侵位年龄。本文推测贵州东部发育的幔源钾镁煌斑岩岩浆活动可能与扬子陆块西部峨眉山溢流玄武岩火山作用有关(260 Ma),是地幔柱与大陆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王彬娜[7](2016)在《辽宁瓦房店大李屯地区金伯利岩管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辽宁瓦房店地区金刚石矿经多年开采已进入资源枯竭阶段,迫切寻找新的金刚石资源,为了更好指导金刚石的勘探开发,有必要开展瓦房店大李屯地区金伯利岩管特征及成因研究。对该区金伯利岩管分布规律、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伯利岩管的成因,得出30号金伯利岩管为来源于富集不相容元素、富含碱性组分、轻稀土元素富集、且不具明显演化作用的地幔超基性岩浆;岩石类型属于富含碱性组分正常系列超基性岩;金伯利岩属于Ⅱ型金伯利岩;岩管中金伯利岩造岩元素特征为Si02、M gO含量较低,而CaO、P205、A1203偏高;受岩浆自身演化对微量元素的影响,具有相对较高的Ta、Pb、Nd、Sm,贫含Ti、K、Rb、Sr、P;轻稀土元素极度富集,重稀土亏损;岩管是晚古生代金伯利岩浆沿北东东向和东西向断裂交汇处侵入与爆发交替作用而形成。

万方来,蒋金晶[8](2015)在《华北地台金刚石找矿前景及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地台是我国最重要的金刚石成矿区,已在山东、辽宁找到具经济价值的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床,并且在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吉林等地发现金刚石矿点和重要的找矿信息.依据华北地台金刚石原生矿的成矿规律及物化探、重砂综合信息研究成果,将郯庐断裂带、太行山断裂带及华北地台北缘金刚石原生矿成矿区带,大致划分为4个成矿远景区.

王雪木[9](2014)在《辽南复州湾滨海金刚石砂矿找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刚石是具有重要工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其赋存形式分原生矿和次生砂矿两种。我国金刚石年产量不足世界年产量的1%,主要探明储量分布在辽宁、湖南、山东三省。辽宁瓦房店地区是我国金刚石主要产区之一,70年代以来发现并提交了 6处达工业品位的金伯利岩管和3处中小型冲积砂矿。该地区的金伯利岩群形成后遭受强烈剥蚀,金刚石剥蚀量巨大,但至今砂矿找矿方面没有取得大型突破。在综合分析金刚石砂矿形成的物源条件、水动力条件、新构造运动对地层的影响后,本文认为剥蚀的金刚石已被搬运至瓦房店以西复州湾的水下区域,并富集形成滨海金刚石砂矿。本文将复州湾作为研究区,通过对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石榴石的矿物特征以及水下浅地层声学剖面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湾内水下松散沉积物中金刚石砂矿的成矿有利区域。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点:(1)确定辽南瓦房店地区金伯利岩区自侵位以来的剥蚀深度达到2.3~2.7km,金刚石的剥蚀量至少达到2.28亿Ct(克拉);(2)复州湾底表沉积物中的石榴石成分为高Na2O(0.06~0.22%)、贫Cr2O3(0~0.15%)、低Ti02(0.04~1.18%),与来源于金伯利岩榴辉岩捕虏体中的石榴石成分相似,证明了存在滨海砂矿的可能性;(3)通过浅地层声学剖面分析将复州湾内水下地层划分为3个主要反射界面TO、T1、T2,初步了解各地层的形态及分布特征,从t2时期至t1时期复州河入海径流经历了一次从北向南的摆动;(4)依据以上分析,在复州湾的湾口处和水下地形受限处圈划了 3处富集金刚石砂矿的有利区域。

刘钊[10](2014)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蛇绿岩体岩相学与矿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西藏南缘的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是我国研究程度最高的蛇绿岩带,该蛇绿岩带东西延伸约2000公里,代表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消失的新特提斯洋。其中西段的普兰蛇绿岩以出露面积达600余平方千米而引人注目。该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体,另含有少量纯橄岩与二辉橄榄岩,可见辉长岩、辉绿岩和辉石岩侵入体发育。随着近年来在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及围岩地幔橄榄岩中不断发现金刚石等深部矿物,引发了关于蛇绿岩成因问题新的思考。本论文为探讨地幔橄榄岩的成因问题,以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西段普兰地幔橄榄岩体的科学钻探PLSD-1钻孔岩心为主体,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获得了各个岩相的样品,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化学成分、岩石化学成分、同位素年代学和二辉橄榄岩人工重砂矿物学等研究,探讨普兰蛇绿岩的形成过程,取得如下进展与认识:1)普兰地幔橄榄岩具有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的重要特征——岩体内的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透镜状纯橄岩为原始地幔部分熔融残余所形成。科学钻探PLSD-1样品中各矿物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特征共同显示普兰岩体中从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透镜状纯橄岩部分熔融程度逐渐升高的演化趋势。其中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程度最低,呈现深海地幔橄榄岩的特征;方辉橄榄岩与透镜状纯橄岩次之,也具有深海地幔橄榄岩的特征。薄层状纯橄岩具有俯冲型地幔橄榄岩特征,与具有洋中脊成因性质的普兰辉长岩共同指示了普兰地幔橄榄岩体形成于新特提斯洋的MOR环境,后经过SSZ环境的不断改造,期间至少经历了 3个阶段的部分熔融过程而形成现在的普兰蛇绿岩体。2)上述辉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显示其具有MOR型岩石特点,表现为轻稀十元素(LREE)轻微亏损的近平坦型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微量元素的N-MORB标准化图解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辉长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130±3Ma,指示了普兰蛇绿岩形成的时代。从蛇绿岩岩石组合4个单元之一的、与基性岩脉接触的地幔橄榄岩中区分出两种成因类型的纯橄岩:①MgO含量较低的具深海地幔橄榄岩特征的透镜状纯橄岩;②MgO含量较高的具俯冲带地幔橄榄岩特征的薄层状纯橄岩。3)继前人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罗布莎蛇绿岩体中发现由百余种矿物组成的地幔超高压矿物群后,本文在距罗布莎1500km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蛇绿岩二辉橄榄岩中也发现了大量强还原环境超高压矿物,矿物数量超过50种。与从罗布莎铬铁矿及围岩方辉橄榄岩中所选出的特殊地幔矿物种类十分相似。证明这一特殊矿物群普遍发育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体中,指示普兰地幔橄榄岩体存在深部过程的演化痕迹。

二、构造体系对金伯利岩形成和分布控制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造体系对金伯利岩形成和分布控制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金刚石原生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金伯利岩的侵位时间
2 空间分布规律
    2.1 金刚石矿田中金伯利岩的分带规律
    2.2 主要金伯利岩田金刚石矿分布特征
        (1)瓦房店地区
        (2)铁岭地区
        (3)桓仁地区
        (4)辽西地区
3 控矿因素分析
    3.1 弧(环)状构造体系特征
    3.2 瓦房店金伯利岩带特征及其与弧(环)状构造体系的关系
4 区域成矿模式
5 结论

(2)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研究及其成矿模式探讨——以辽宁瓦房店地区金刚石原生矿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金伯利岩的岩石特征
    2.1 岩石类型
    2.2 金伯利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2.2.1 岩石化学特征
        2.2.2 微量元素特征
3 控岩构造
4 金伯利岩空间分布规律
5 成矿物化条件
6 矿床成因模式
    6.1 瓦房店地区金伯利岩管形成机制
    6.2 金伯利岩成矿模式探讨
7 结论

(3)山东蒙阴金伯利岩特征及其含矿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特征
    2.1 地层
    2.2 构造
    2.3 侵入岩
    2.4 火山岩
    2.5 矿产
3 蒙阴金伯利岩带地质特征
    3.1 蒙阴金伯利岩岩体特征
    3.2 蒙阴金伯利岩的岩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3.3 蒙阴金伯利岩的含矿性及其特点
4 蒙阴金伯利岩岩石特征及与含矿性的关系
    4.1 蒙阴金伯利岩分类及岩石特征
    4.2 蒙阴金伯利岩类型与含矿性关系
5 蒙阴金伯利岩矿物特征及与含矿性的关系
    5.1 蒙阴金伯利岩的矿物组合
    5.2 蒙阴金伯利岩的原生矿物特征
6 蒙阴金伯利岩地球化学特征及与含矿性关系
    6.1 金伯利岩主元素特征
    6.2 金伯利岩的微量元素特征
    6.3 金伯利岩主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含量与含矿性关系
    6.4 金伯利岩稀土元素特征及与含矿性关系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4)河南鹤壁地区地幔捕虏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尖晶石研究现状
        1.3.2 国内尖晶石研究现状
        1.3.3 计算地幔温压条件
        1.3.4 鹤壁地区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1.6 成果及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3.1 金伯利岩
        2.3.2 橄辉玢岩
        2.3.3 玄武岩
3 研究区域捕虏体岩相学及矿物化学特征
    3.1 鹤壁土门地区捕虏体岩相学特征
        3.1.1 鹤壁土门地区金伯利岩特征
        3.1.2 鹤壁上峪地区橄辉玢岩特征
    3.2 样品制备与测试技术分析
        3.2.0 重砂矿物的筛选与制靶
        3.2.1 薄片制作
        3.2.2 电子探针(EMPA)
    3.3 研究区域的矿物化学特征
        3.3.1 尖晶石主量元素
        3.3.2 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3.3.3 尖晶石对比研究
    3.4 尖晶石温压条件
        3.4.1 地幔温度计算
        3.4.2 地幔压力计算
4 鹤壁地区地幔岩石圈交代改造作用
    4.1 地幔部分熔融程度
    4.2 地幔交代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山东蒙阴坡里地区金伯利岩带形成时代——来自辉绿岩锆石U-Pb定年数据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概况
2 坡里金伯利岩带特征
3 辉绿岩与金伯利岩的关系
4 锆石年龄测定结果
5 讨论
    5.1 金伯利岩直接测年数据
    5.2 侵入接触关系
    5.3 构造、金伯利岩、闪长玢岩先后顺序
    5.4 金刚石砂矿储集层
6 结论

(6)扬子陆块南部含金刚石母岩捕虏晶与深部地壳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金刚石形成的深部地质条件概述
        1.2.2 含金刚石母岩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和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扬子陆块大地构造背景
    2.2 扬子陆块太古宙地壳物质
    2.3 扬子陆块金刚石与含金刚石母岩分布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3.1 样品处理
        3.1.1 岩石薄片制备
        3.1.2 全岩粉末样品制备
        3.1.3 锆石单矿物分选与制靶
        3.1.4 石榴子石单矿物分选与制靶
    3.2 仪器分析方法
        3.2.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3.2.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3.2.3 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3.2.4 锆石CL图像
        3.2.5 锆石U–Pb定年
        3.2.6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贵州镇远地区马坪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研究
    4.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4.2 马坪金伯利岩的形成时代
    4.3 马坪金伯利岩的岩石学特征
        4.3.1 野外地质特征
        4.3.2 岩相学特征
第五章 贵州镇远地区白坟钾镁煌斑岩研究
    5.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5.2 白坟钾镁煌斑岩的形成时代
    5.3 白坟钾镁煌斑岩的岩石学特征
        5.3.1 野外地质特征
        5.3.2 岩相学特征
    5.4 白坟钾镁煌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4.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5.4.2 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第六章 贵州镇远地区含金刚石母岩捕虏晶研究
    6.1 马坪金伯利岩中的原生金刚石特征
    6.2 马坪金伯利岩中的含铬镁铝榴石捕虏晶特征
    6.3 马坪金伯利岩中的锆石捕虏晶研究
        6.3.1 锆石形貌学及内部结构
        6.3.2 锆石Th/U比值
        6.3.3 锆石U–Pb定年
        6.3.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6.3.5 小结
    6.4 白坟钾镁煌斑岩中的锆石捕虏晶研究
        6.4.1 锆石形貌学及内部结构
        6.4.2 锆石Th/U比值
        6.4.3 锆石U–Pb定年
        6.4.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6.4.5 小结
    6.5 幔源火山岩中前寒武纪锆石的来源及其意义
第七章 扬子陆块南部深部地壳演化
    7.1 中–新太古代(2.9–2.7Ga)地壳再造
    7.2 新太古代晚期(2.6–2.5Ga)地壳增生
    7.3 古元古代早期(2.5–2.3Ga)地壳再造
    7.4 古元古代早期(2.2–2.1Ga)地壳增生
    7.5 古元古代中期(2.0–1.8Ga)地壳增生与再造
    7.6 中元古代晚期(1.3–1.0Ga)地壳增生与再造
    7.7 新元古代地壳增生与再造
    7.8 早–中古生代地壳再造
第八章 主要认识与存在问题
    8.1 取得的主要认识
    8.2 存在问题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7)辽宁瓦房店大李屯地区金伯利岩管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及交通
    2.2 大地构造位置
    2.3 区域地质特征
        2.3.1 地层
        2.3.2 构造
        2.3.3 岩浆岩
    2.4 研究区地质特征
        2.4.1 地层
        2.4.2 岩浆岩
        2.4.3 构造
    2.5 研究区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3 金伯利岩管特征
    3.1 岩管分布规律
        3.1.1 区域金伯利岩体分布规律
        3.1.2 研究区矿体分布规律
        3.1.3 30号岩管分布规律
    3.2 岩石学特征
    3.3 地球化学特征
        3.3.1 主量元素特征
        3.3.2 微量元素特征
        3.3.3 稀土元素特征
4 岩管成因
    4.1 物质来源及运移
    4.2 形成时代与形成压力
    4.3 构造条件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华北地台金刚石找矿前景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金刚石原生矿成矿地质条件
    1.1古老结晶基底
    1.2深断裂及深部构造
    1.3超基性-基性岩
2金刚石成矿潜力分析
    2.1印支期陆-陆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及成矿潜力
    2.2中新生代深大断裂作用及成矿潜力
    2.3新生代幔隆带成矿潜力
3金刚石原生矿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4华北地台金刚石原生矿成矿预测远景区
    1)辽宁瓦房店找矿远景区
    2)辽宁丹东-吉林集安找矿远景区
    3)山东蒙阴-郯城找矿远景区
    4)江苏宿州-新沂找矿远景区
5结论

(9)辽南复州湾滨海金刚石砂矿找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金刚石矿产的成因和类型
        1.1.2 国外金刚石资源概况
        1.1.3 我国金刚石矿产资源概况
    1.2 选题意义
        1.2.1 国内外次生金刚石砂矿找矿对比
        1.2.2 辽南地区次生金刚石砂矿的发现和找矿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研究区地层
        2.2.2 研究区岩浆岩
        2.2.3 区域断层构造
    2.3 辽南金伯利岩和原生金刚石资源
        2.3.1 构造背景
        2.3.2 金伯利岩体分布概况
        2.3.3 金伯利岩体的形态、产状与规模
        2.3.4 辽南原生金刚石资源
    2.4 第四纪海平面变化及区域构造抬升
第3章 样品采集及测试结果
    3.1 样品采集
    3.2 测试结果
第4章 辽南滨海金刚石砂矿物质来源分析
    4.1 金伯利岩形成年代与剥蚀深度
        4.1.1 辽南地区金伯利岩的形成年代
        4.1.2 金伯利岩岩浆侵位的理想模式
    4.2 原生金刚石剥蚀量计算
        4.2.1 金伯利岩管的理论剥蚀深度
        4.2.2 金伯利岩管形成时的形态
        4.2.3 金伯利岩管剥蚀体积与金刚石剥蚀量计算
    4.3 金刚石矿指示矿物研究
        4.3.1 镁铝榴石的物理性质
        4.3.2 镁铝榴石化学成分分析
    4.4 金刚石砂矿的多次成矿模式
        4.4.1 构造运动
        4.4.2 成矿作用
        4.4.3 富集规律
第5章 滨海金刚石砂矿找矿方向探讨
    5.1 高分辨率浅地层声学剖面
        5.1.1 T0界面特征
        5.1.2 T1界面特征
        5.1.3 T2界面特征
    5.2 复州湾水下地形及浅地层分布
    5.3 金刚石砂矿成矿位置预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蛇绿岩体岩相学与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研究概述
        1.2.3 新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方法和主要工作量
        1.4.1 分析方法
        1.4.1.1 矿物的岩相学、成分
        1.4.1.2 全岩地球化学
        1.4.1.3 人工重砂矿物研究
        1.4.2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地质概况
    2.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蛇绿岩简况
        2.2.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蛇绿岩
        2.2.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普兰岩体
    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岩体辉长岩概况
        2.3.1 矿物化学分析
        2.3.2 辉长岩岩石地球化学
        2.3.2.1 主量元素
        2.3.2.2 稀土与微量元素
        2.3.3 锆石La-ICP-Ms年代学
    2.4 普兰科学钻探(PLSD-1)
        2.4.1 普兰科学钻探(PLSD-1)背景介绍
        2.4.2 普兰科学钻探(PLSD-1)的地质特征
第3章 PLSD-1钻孔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3.1 岩性单元编录和划分
        3.1.1 岩性单元编录和划分方法
        3.1.1.1 普兰科学钻探工程(PLSD)现场岩心编录
        3.1.1.2 室内薄片划分
        3.1.2 普兰岩体PLSD-1岩心岩性单元的划分
        3.1.2.1 岩心岩性的详细划分
        3.1.2.2 归并整理岩心单元划分
    3.2 普兰科学钻探PLSD-1岩心岩相学和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3.2.1 PLSD-1岩心岩相学
        3.2.1.1 纯橄岩
        3.2.1.2 方辉橄榄岩
        3.2.1.3 二辉橄榄岩
        3.2.1.4 辉石岩
        3.2.2 普兰科学钻探PLSD-1岩心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3.2.2.1 橄榄石
        3.2.2.2 辉石
        3.2.2.3 尖晶石
    3.3 普兰岩体岩石地球化学
        3.3.1 主量元素
        3.3.2 稀土元素
        3.3.3 微量元素
        3.3.4 铂族元素(PGE)
    3.4 普兰岩体PLSD-1小结
第4章 雅鲁藏布江西段普兰岩体二辉橄榄岩人工重砂矿物学
    4.1 二辉橄榄岩的人工重砂矿物学
        4.1.1 自然元素矿物
        4.1.1.1 金刚石
        4.1.1.2 自然铁
        4.1.1.3 自然铬
        4.1.1.4 自然金
        4.1.1.5 自然铜
        4.1.2 金属互化物
        4.1.2.1 碳硅石
        4.1.2.2 Fe-Ni合金
        4.1.2.3 Cu-Zn合金
        4.1.3 氧化物
        4.1.4 硫化物
        4.1.5 其它矿物
    4.2 小结
第5章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普兰岩岩体的形成过程
    5.1 普兰地幔橄榄岩体部分熔融过程
    5.2 普兰地幔橄榄岩体中纯橄岩、辉石岩的特征
    5.3 深部地幔矿物在普兰岩体中的形成过程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论文

四、构造体系对金伯利岩形成和分布控制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金刚石原生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J]. 刘礼广,吴大天,熊志强. 山东国土资源, 2021(10)
  • [2]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研究及其成矿模式探讨——以辽宁瓦房店地区金刚石原生矿矿床为例[J]. 刘礼广,吴大天,韩双,万方来,林少全,杨献忠. 地质学报, 2020(09)
  • [3]山东蒙阴金伯利岩特征及其含矿性研究[D]. 褚志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4]河南鹤壁地区地幔捕虏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魏世鹏.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山东蒙阴坡里地区金伯利岩带形成时代——来自辉绿岩锆石U-Pb定年数据的证据[J]. 褚志远,王伟德,吕青,刘卫东,康丛轩,王树星. 地质通报, 2019(01)
  • [6]扬子陆块南部含金刚石母岩捕虏晶与深部地壳演化[D]. 向璐.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7]辽宁瓦房店大李屯地区金伯利岩管特征及成因研究[D]. 王彬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2)
  • [8]华北地台金刚石找矿前景及成矿预测[J]. 万方来,蒋金晶. 地质与资源, 2015(03)
  • [9]辽南复州湾滨海金刚石砂矿找矿研究[D]. 王雪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10]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蛇绿岩体岩相学与矿物学研究[D]. 刘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标签:;  ;  ;  ;  ;  

浅谈构造系统对金伯利岩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