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扶元丸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501例

中风扶元丸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501例

一、中风复元丸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50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铭,娄蒙萍,周鑫,徐斌彬,周秀,金竹青[1](2021)在《扶阳理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探索扶阳理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通过分析扶阳理论的源流考,结合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联系,阐述扶阳理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与应用,并分析其具体临床运用。扶阳理论强调阳气为立命之根本,扶助阳气为治病之关键,以宣通和温补为治疗大法。缺血性脑卒中病性属本虚标实,以阳气不足为本,治疗应以扶阳为纲,调补阳气,固护元阳,多用附子、桂枝、干姜、肉桂等温阳药,尤以附子为最。因缺血性脑卒中证型多样,常佐以活血祛瘀、祛痰散结、补益脾肾之品,以得扶正祛邪之效。扶阳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局限于阳虚患者,在中风病其他证型的治疗上有一定的协同效果甚至起主导作用,因此扶阳理论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与治疗中有开阔前景。

卓拉[2](2021)在《乌兰十三味汤散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血管新生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

任思思[3](2021)在《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益气活血治疗法则是将补益元气与活血行血相结合而成的中医治疗法则。通过梳理益气活血法的衍化源流,其形成、发展、确立,建立在对气血理论、瘀血理论的逐渐深刻认识之上。气血为人身之本,其二者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二者一损俱损,荣辱与共。气血认知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疾病抗争史。益气活血法萌发于秦汉时期,从认识到气血调和人体安和,气血失调遂生病证,再到瘀血病因辨证,气虚血滞的逐步出现,为益气活血法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直到明清时期,气虚血瘀作为病因病机明确出现在医学典籍中,益气活血法随着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的创立,逐渐得以完善、确立。气血二者,气旺促血行,气虚血生滞,益气则可以活血。若是正气虚损,气机失调,运血无力,经脉瘀阻,血行不畅无法濡养四肢百骸,则成气虚血瘀证。气为阳主煦之,血为阴主濡之,气虚致阳虚无力温养机体,且寒从中生,易为邪所侵袭;同时无力推动血液濡养周身,则脑髓清窍失养,周身经脉不利,行动障碍,麻木不仁;血液瘀阻,经脉气血更为滞涩,肢体失养,经脉拘挛,肌肤色变,不通而痛。历代医家皆认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人体气血失调紧密相关。脑主神明,为元神之府,脑具有主宰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主感觉、肢体运动等功能。孙思邈有云“头者,人之元首,人神气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手足三阳经络汇于头面、行于四肢百骸,因而气血失调,脑髓失养,或外感邪气,则有瘫痪、肌肉萎缩、抽搐、震颤的症状。《黄帝内经》提出“血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指出气血的变化是厥病发生的基础。气虚而致清阳不升、血行不畅,气血瘀滞,脑失濡养,导致神明失用。刘完素认为“血涩而不能荣肌肉故也”,血涩难行,瘀滞不通,滋养不能,则人体肢节肌肉痿软,活动不利。“若微则但僵仆,气血流通,筋脉不挛,缓者发过如故”,说明气血流畅,肢骸贯通,则恢复如故。关于中风,张景岳认为“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王清任同样赞成中风肢体痿厥为“非风”,因此正气虚损,血液瘀滞,气虚血瘀成为脑病常见病因病机。由气血失调,气虚血瘀而致的肢体筋脉拘挛、震颤、行动不利、大脑神机不用神志障碍,可用益气活血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正气充足,血行通畅,气血通和,神机得运,人体安和。现代益气活血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有学者对其相关方剂进行实验室研究,有证据显示,益气活血法类方能很好的修复和改善人体病理状态。在脑血管病发病初期以及恢复期,运用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在中枢神经系统在病理上的损伤,而且在残障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认知以及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上均优于单纯西药的治疗。因此,对益气活血法理论源头进行梳理,并对20年来益气活血法关于脑病的临床随机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益气活血法则在现代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中医文献理论的支撑、循证医学的证据。第一部分基于中医古籍探讨"益气活血"理论源流及运用目的全面检索古代医经典籍中有关“益气活血”法则的气血理论认识、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系统阐述古代各个时期益气活血相对应的病因病机理论分析、临床运用情况,并从整体上讨论益气活血法发展规律,探寻其历史源流,发展衍化。从整体上总结历代中医学家临症运用益气活血法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为现代中医药关于益气活血法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医古籍文献检索与现代文献检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秦汉时期到清末的中医古籍经典中,有关益气活血相关的气血理论分析、气虚血滞、瘀血、辨证论治、用药思路等内容。梳理源流脉络时以时间顺序为经纵向体现益气活血思想发展进程,以作者、着作为纬横向展开论述,整理各个时期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字描述,提炼相关学术思想,归纳总结益气活血法的发展衍化。结果益气活血的治疗法则发展经历了萌芽、奠基、充实、发展、完善五个阶段。全文按照时间脉络梳理,分为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时期。1萌芽阶段(秦汉时期)。本阶段充分阐释了气血理论,认为二者不可缺一,功能相辅成,气血为人体之本,气充成形,血畅则流行于全身,气充血足,人体安和。其中,《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血瘀的概念,并有相应活血化瘀,攻补兼施,治疗法则,见于妇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中。2奠基阶段(晋隋唐时期)。对气血的理论认识逐渐深刻,辨证论治需察明气血,诸病寻源,明确病因病机,论证瘀血致病之时,常考虑气虚成分,多见于外科、妇产科。随着唐朝本草类专着的问世,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药物不断被总结、运用,为后世益气活血治疗法则,相应的气虚血瘀病因病机、用药思想构建起到了铺垫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3充实阶段(宋时期)。丰富了气血理论,从生理病理上阐述了气血二者对人体精神状态的重要性,强调了气的重要性,并从内、外、不内外三方面探讨了血瘀症的产生,认为“虚”是血瘀产生的内在因素。益气活血法则在此阶段得到了充实,益气从补元气、益卫气具体到健脾气。4发展阶段(金元时期)。随着医家流派的出现,益气活血法在此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气血二者载运相因,气虚无力,血生瘀滞,瘀血阻碍气机运行,导致气血不生,易成症瘕积聚。此时期,益气活血多用于外科、女科。益气包括益正气、卫气、脾胃之气,药物多用黄芪、人参、白术等,活血药物多用归地芎芍、干漆、桃红。5完善阶段(明清时期)。本阶段在气血之中,突出了气的作用,气虚血瘀作为益气活血法则的病因病机开始明确出现在本时期的医学着作中,相应用药则益补之活之,于活血之时增加参、芪等补中益气。直至益气活血代表方BYHWD的问世,补气益气,以大剂量黄芪为君,配以桃红四物,补气活血化瘀生新,益气活血法则正式确立下来。常见使用于临床各科。结论通过梳理益气活血法的历史衍化脉络,发现益气活血法始终伴随着历代医家对气血认识的深入程度而不断升华。形成最初,不仅认识到了气血二者生理关系,还需继续挖掘气血二者病理上的关系,益气活血法开始萌发。随着气血理论的认识逐渐深刻,开始探讨气为二者关系的主要部分,认识到气机变化确实能影响血行变化,再到在瘀血的形成过程中不离气虚,即气虚血瘀作为病因病机开始纳入研究,这为益气活血法的形成起到铺垫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益气活血不断充养、成熟的道路上,益气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对益气的认识也随着医学的积累,分别有了益元气、益卫气、益脾胃中焦之气的升华,用药思路也出现了参芪、白术、补中益气,但仍为随症加减,没有形成固定的方药配伍。直到清朝王清任,集大成者,创立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才将益气活血法正式确立起来。方中120g黄芪为君,以促气复血行,益气生血,归地芎芍稍加桃红,则为桃红四物,多用则破血,少用则活血,共同起到益气活血化瘀生新的功效。与此同时,益气活血法正式出现。第二部分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ation,BYHWD)治疗脑病(中风、多发性硬化、癫痫、痴呆、头痛、头晕等)的临床疗效,为益气活血法、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本研究由2名独立研究员按照PRISMA国际标准,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1999.6-2020.6的中文、英文数据库,如CNKI、万方、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ation,BYHWD)对脑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本研究制定的纳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以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和GRADE系统推荐级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合并数据,评价指标为RR、MD。结果本研究共有21项原始文献,1946例患者纳入研究。1有效率:BYHWD+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治疗脑病的有效率为,[RR=1.19(95%CI[1.14,1.24]),I2=21%,P<0.00001];BYHWD单用与常规西药治疗脑病的有效率为,[RR=2.38(95%CI[1.59,3.55]),I2=0,P<0.05];表明在脑病常规治疗中加载BYHWD或者单用BYHWD的有效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2 NIHSS评分:BYHWD+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治疗中风的NIHSS评分,结果为[MD=-2.38(95%CI[-3.32,-1.44]),P<0.00001,I2=81%],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中风基础上加用BYHWD,能够明显降低神经损伤NIHSS评分,提升患者神经功能;BYHWD与常规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NIHSS评分,MD=-0.35(95%CI[-2.45,-1.75]),P>0.05,表明BYHWD单用与常规西药对比在治疗中风恢复期的NIHSS评分方面没有差异。3 ADL评分:单用BYHWD与常规西药对比治疗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MD=6.4(95%CI[5.23,7.57]),P<0.00001,I2=0];BYHWD+常规治疗与常规西药比较治疗中风的ADL评分,[MD=16.27(95%CI[13.73,18.80]),I2=0,];结果表明BYHWD的加载治疗对比单用西药,能够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ADL评分。4 GRADE证据质量评级:BYHWD单用或者与常规西药的联合在中风、多发性硬化、痴呆的治疗中,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纳入文献GRADE证据质量评级偏于中等。结论BYHWD单用或者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在中风、多发性硬化、痴呆的治疗中,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对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结语益气活血法是中医理论指导的治疗法则,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脑病的防治中的疗效优越,多受重视,广为推崇。1.益气活血法萌芽于秦汉时期,气血理论、瘀血概念深入人心;奠基于晋隋唐时期,气虚血瘀的病因病机辩证逐渐清晰,并对益气活血之药进行总结;益气活血法则的气血理论充实于宋时期,对血瘀进行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方面的详细论述;发展于金元时期,血瘀病因病机辩证明确,用药思路渐趋成形;完善于明清时期,气虚血滞的病因病机的明确,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开始临床运用。2.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在脑病急性期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单独使用;BYHWD在脑病恢复期单用,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单独使用。BYHWD治疗脑病单用或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对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3.不足与展望:本研究在源流衍化汇总中,仍有不足,总结梳理的不够全面,存在相关古籍遗漏的可能;在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中,缺乏高质量RCT,整体文献质量等级不高,造成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倚;同时,本研究未系统关注益气活血法的实验室研究进展,对益气活血法提供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支撑。鉴于益气活血法的使用价值,今后有必要多利用生物学、免疫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其相关有效成分和组方,对发挥作用的细胞、分子进行阐述,继续为益气活血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微观的、具体的理论支撑。

刘博文[4](2021)在《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风中经络·肾元亏虚、瘀血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内容。研究内容一主要依据心理测量学方法,通过改良德尔菲法获取条目、确定条目及筛选分析条目,编制缺血性中风肾元亏虚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给研究内容二应用。研究内容二选择符合西医脑梗死恢复期诊断标准、中医中风中经络诊断标准且辨证为肾元亏虚、瘀血阻络证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试验按3:1的比例分配病例,采用一级设盲,进行双盲双模拟措施。试验组口服培元通脑胶囊和丹膝颗粒模拟剂,对照组口服丹膝颗粒和培元通脑胶囊模拟剂,疗程12周,随访至发病180天。疗效评价指标为改良Rankin量表、中医证候、NIHSS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安全性指标为实验室检查及不良事件。结果:PPS数据集158例,SS数据集183例。1.基线:入组时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性别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肾元亏虚证积分、瘀血阻络证积分、NIHSS量表评分具有可比性。2.疗效评价:(1)病残程度:用药12周及发病180天时,两组mRS评分≤2分的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治疗4周后、8周后和发病后90天、用药12周后和发病后180天,两组肾元亏虚证和瘀血阻络证积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访视时间延长,差异显着(P<0.01);(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4周后、8周后和发病后90天、用药12周后和发病后180天,两组NIHSS量表评分较基线变化值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变化值大于对照组;(4)日常生活能力:治疗4周后、8周后和发病后90天、用药12周后和发病后180天,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75分的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3.安全性评价:试验组14例受试者中发生15例次不良事件,对照组4例受试者中发生5例次不良事件,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风中经络·肾元亏虚、瘀血阻络证)可以改善证候,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残疾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袁伟渠[5](2021)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和“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深圳市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以“调任通督”针刺法作为暴露因素,按照是否使用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联合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任通督”针刺法,疗程共为6周,留存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改良Rankin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招募非中风志愿者,采集肠道粪便标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样本库中抽取30份粪便样本,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抽取中医证型所占比重最高的两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治疗前后针刺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治疗前针刺组(n=127)与对照组(n=56)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级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NIHSS评分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及治疗前后组间差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SS-QOL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SS-QOL评分、SS-QOL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级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平均秩和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n=30)与非中风人群(n=30)肠道菌群优势菌门构成一致,但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存在显着性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构成不一致,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共有5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缺血性中风患者5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优势菌属构成一致,优势菌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两个罕见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差异的菌属共有1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气虚血瘀证7个潜在生物标记物,痰瘀阻络证20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门共有2种、菌属共有18种。应用DESeq2差异表达分析,针刺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着下调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4个菌门;显着上调氨基酸球菌属、巨球型菌属、巨单胞菌属等17个菌属,显着下调放线菌属、魏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菌属。治疗后针刺组(n=18)与对照组(n=18)组间比较,显着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未分类的拟杆菌门,显着下调霍尔德曼氏菌。应用肠道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治疗后针刺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共有353个蛋白基因存在显着差异,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溶酶体、糖胺聚糖降解、糖鞘脂的生物合成-神经节系列、细胞抗原、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单纯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更能显着降低中风患者的残障残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2、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益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非中风人群,如Blautia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粪杆菌属等,存在区别缺血性中风患者和非中风人群的潜在生物标记物。3、缺血性中风患者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存在区别不同中医证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4、“调任通督”针刺法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和抑制溶酶体代谢可能是“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张宇梁[6](2021)在《基于HIF-1α/BNIP3/Notch1通路研究HSYA调节自噬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子对接预测和动物实验的方法探究HSYA调节HIF-1α/BNIP3/Notch1通路影响自噬脑梗死的机制,为HSYA防治脑卒中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进行模型的制备并进行HSYA对大鼠疗效的评价。首先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MCAO)模型,之后通过Zea-Longa’s评分法进行模型评价;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m NSS评分;使用TTC染色法计算梗死面积;使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实验检测梗死组织。2.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以及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自噬因子LC3 m 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3.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HSYA是否影响HIF-1α/BNIP3/Notch1通路蛋白干预自噬进行预测,计算对接分数并且绘制对接模式3D图,分析预测HSYA与通路蛋白是否具有强烈的结合活性。4.使用荧光定量PCR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通路因子HIF-1α、BNIP3、Notch1 m RNA表达和蛋白的表达以验证上述猜想。结果1.行为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HSYA组m NS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呈下降趋势。随时间的增加,I/R组、HSYA组、Edaravone组症状评分均有好转趋势,其中HSYA趋势最为明显。以上结果表明HSYA能够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受损情况明显得到改善。TTC染色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HSYA组和Edaravone组梗死面积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HSYA组相比,Edaravone组梗死面积更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HSYA可以通过降低脑组织梗死面积,以达到治疗作用。HE染色结果显示,对比I/R组,HSYA组细胞结构较为规整,细胞层次较清晰。表明HSYA可改善细胞受损程度,减轻细胞损伤。太赫兹时域光谱实验结果显示,HSYA组对特定频段光谱的吸收程度较I/R组降低,表明HSYA起到了明显效治疗效果。2.RT-q PCR:与I/R组相比,HSYA组大鼠海马区LC3的m RNA相对表达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C3蛋白水平的降低意味着自噬受到了抑制,表明造模72小时后,对比I/R组,HSYA能够抑制自噬,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Western Blot:与I/R组相比,HSYA组大鼠海马区的LC3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造模72小时后HSYA能够抑制自噬,治疗疾病,表现为自噬因子LC3的蛋白表达降低。3.通过将关键靶点和原配体的得分对比分析表明表明HSYA与HIF-1α、BNIP3、Notch1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可与之紧密结合。但是与LC3结合活性较低,结合不紧密。4.RT-q PCR:与I/R组相比,HSYA组大鼠海马区的HIF-1α、BNIP3和Notch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并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造模72小时后HSYA能够降低HIF-1α、BNIP3和Notch1的表达。Western Blot:与I/R组相比,HSYA组大鼠海马区HIF-1α、BNIP3和Notch1 m RNA的相对表达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造模72小时后HSYA能够抑制HIF-1α、BNIP3的表达并降低Notch1的表达,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结论1.动物实验证明HSYA可以有效治疗MCAO大鼠模型,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梗死面积,改善细胞破坏程度,降低对特定光谱的吸收。2.动物实验证明造模72小时后,HSYA治疗的MCAO大鼠模型的自噬标志蛋白LC3受到了抑制,表明自噬受到了抑制。3.分子对接预测HSYA可能通过HIF-1α/BNIP3/Notch1通路对自噬产生影响。4.动物实验证明在造模72小时后,HSYA治疗的MCAO大鼠模型中,HIF-1α/BNIP3/Notch1通路受到了抑制,通路因子的调节趋势与自噬调节趋势呈现正相关。说明HSYA可能通过抑制HIF-1α/BNIP3/Notch1通路起到抑制过度自噬的作用来治疗脑缺血。综上所述,在脑缺血72小时后,HSYA可能通过抑制HIF-1α/BNIP3/Notch1通路起到抑制过度自噬的作用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张继瑶[7](2021)在《电针预处理调控肠道菌群与Th17/Treg免疫平衡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验一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6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每组12只。电针预处理组给予2周的百会穴和足三里穴电针预处理,其余两组仅给予同等条件的抓取。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缺血侧脑血流变化,缺血2h后拔出鱼线恢复再灌注。再灌注12h、1d、3d、7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大小鼠抓力测定仪对大鼠的前肢抓握力量进行测定并统计和记录大鼠再灌注7 d内的存活率;再灌注7 d,采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应用HE染色观察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应用高通量16S rDNA V3-V4区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1.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灌注12 h、1d、3d、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着降低(P<0.05)。2.前肢抓握力量测试:再灌注12 h、1d、3d、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肢抓握力量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前肢抓握力量显着升高(P<0.05)。3.存活率:再灌注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存活率(46.15%)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存活率(80.00%)显着升高(P<0.05)。4.TTC染色:再灌注7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显着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显着缩小(P<0.05)。5.HE染色:再灌注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6.16S rDNA V3-V4 区测序:从门水平上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盲肠内容物内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TM7和柔壁菌门(Tenericutes)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盲肠内容物内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TM7和柔壁菌门(Tenericutes)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从科水平上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盲肠内容物内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和双歧杆菌科(Bifidobaceartaceie)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明串珠菌科(Leuconostocaceae)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盲肠内容物内明串珠菌科(Leuconostocaceae)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从属水平上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盲肠内容物内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粪球菌属(Copr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ClostridaceaeClotridium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盲肠内容物内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ClostridiaceaeClostridium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肠道菌群与mNSS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TM7和柔壁菌门(Tenericutes)的相对丰度与mN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科水平上,明串珠菌科(Leuconostocaceae)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与mN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属水平上,ClostridiaceaeClostridium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与mN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与mNS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盲肠内容物内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TM7、柔壁菌门(Tenericutes)、明串珠菌科(Leuconostocaceae)、肠杆 菌科(Enter obacteriaceae)、Clostridiaceae Clostridium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上调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减轻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实验二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每组12只。电针预处理组给予2周的百会穴和足三里穴电针预处理,其余两组仅给予同等条件的抓取。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缺血侧脑血流变化,缺血2 h后拔出鱼线恢复再灌注。再灌注7 d,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缺血侧皮层、结肠组织IL-17A、IL-10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侧皮层和结肠组织中IL-17A、IL-10蛋白的表达,及缺血侧皮层、脾脏和胸腺组织中RORγt、Foxp3蛋白的表达,应用Elisa测定大鼠腹主动脉血清IL-17A、IL-23、IL-10、TGF-βl的含量,分析缺血侧皮层RORγt、Foxp3蛋白表达与m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免疫组化:再灌注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中IL-17A,IL-10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中IL-17A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降低,IL-10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2.IL-17A、IL-10蛋白表达:再灌注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内IL-17A、IL-10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内IL-17A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IL-10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3.RORγt、Foxp3蛋白表达:再灌注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层、脾脏和胸腺组织内RORγt、Foxp3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缺血侧皮层、脾脏和胸腺组织内RORγt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Foxp3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4.血清Elisa:再灌注7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清内炎性因子IL-17A、IL-23、IL-10、TGF-β1的含量均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清内促炎因子IL-17A、IL-23含量显着减少,抗炎因子IL-10、TGF-β1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5.RORγt、Foxp3蛋白与mNSS评分相关性分析:再灌注7d,缺血侧皮层RORγt、Foxp3蛋白的表达与mN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电针干预下,缺血侧皮层RORγt蛋白的表达与mNSS评分呈正相关(P<0.05),Foxp3蛋白的表达与mNS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1.电针预处理可下调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内IL-17A表达,上调IL-10表达,降低外周IL-17A、IL-23含量,升高IL-10、TGF-β1含量,减轻脑缺血后肠道-中枢炎症损伤;2.电针预处理可下调缺血侧皮层、脾脏和胸腺组织内RORγt表达、上调Foxp3表达,调控Th17/Treg免疫平衡,发挥脑-肠保护作用。实验三电针预处理通过肠道菌群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免疫机制研究目的:观察菌群剔除及菌群移植(电针预处理2周后菌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ABX-Pre+模型+FMT组、ABX-Pre+模型+PBS组、ABX+模型组,每组12只。整个实验过程中,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无菌饮水;ABX-Pre+模型+FMT组、ABX-Pre+模型+PBS组在造模前给予2周的抗生素饮水,模型制备后给予无菌饮水;ABX+模型组在造模前给予2周的抗生素饮水,模型制备后继续给予抗生素饮水。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缺血侧脑血流变化,缺血2 h后拔出鱼线恢复再灌注。再灌注12 h、1d、3d、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大小鼠抓力测定仪对大鼠的前肢抓握力量进行测定;再灌注7 d,应用HE染色观察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缺血侧皮层IL-17A、IL-10蛋白的表达,应用Elisa测定大鼠腹主动脉血清 IL-17A、IL-23、IL-10、TGF-β1 的含量。结果:1.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灌注12 h、1d、3d、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BX-Pre+模型+FMT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着降低(P<0.05),ABX-Pre+模型+PBS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着升高(P<0.05);与ABX-Pre+模型+PBS组比较,ABX+模型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着升高(P<0.05)。2.前肢抓握力量测试:再灌注12 h、1d、3d、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肢抓握力量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BX-Pre+模型+FMT组大鼠前肢抓握力量显着升高(P<0.05),ABX-Pre+模型+PBS组大鼠前肢抓握力量显着降低(P<0.05);与ABX-Pre+模型+PBS组比较,ABX+模型组大鼠前肢抓握力量显着降低(P<0.05)。3.HE染色:再灌注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与模型组比较,ABX-Pre+模型+FMT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BX-Pre+模型+PBS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与ABX-Pre+模型+PBS组比较,ABX+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4.免疫组化:再灌注7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层IL-17A,IL-10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BX-Pre+模型+FMT组大鼠缺血侧皮层IL-17A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降低,IL-10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5),ABX-Pre+模型+PBS组大鼠缺血侧皮层IL-17A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升高,IL-10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降低(P<0.05);与ABX-Pre+模型+PBS组比较,ABX+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层IL-17A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升高,IL-10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降低(P<0.05)。5.血清Elisa:再灌注7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清内炎性因子IL-17A、IL-23、IL-10、TGF-β1的含量均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ABX-Pre+模型+FMT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清内促炎因子IL-17A、IL-23的含量显着减少,抗炎因子IL-10、TGF-β1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ABX-Pre+模型+PBS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清内促炎因子IL-17A、IL-23的含量显着增加,抗炎因子IL-10、TGF-β1的含量显着减少(P<0.05);与ABX-Pre+模型+PBS组比较,ABX+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清内促炎因子IL-17A、IL-23的含量显着增加,抗炎因子IL-10、TGF-β1的含量显着减少(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通过肠道菌群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皮层和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及肠道-中枢炎症损伤,改善神经行为学功能。

吴晓清[8](2021)在《加味四逆汤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汤对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借助质谱检测方法初步揭示本方疗效机制。方法:(1)收集2020年03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或住院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以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四逆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MRS评分,并根据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及相关监测指标进行安全性分析。(2)分别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中随机抽取各10名患者,在治疗的第28天凌晨空腹抽取的经肝素钠抗凝的静脉血5ml,对其进行血浆的质谱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PCA、OPLS-DA、显着差异内源代谢物的分析、通路分析的结果。结果:(1)对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临床观察治疗效果主要有以下评估:(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NIHSS评分:经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下降(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MRS评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临床不良反应:使用加味四逆汤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患者耐受性良好。(2)通过质谱检测对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的内源代谢物变化进行检测并对其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发现:加味四逆汤可引起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22种内源代谢物的表达变化,其中有8种内源代谢物有显着差异,其中甘氨酸、谷氨酸、富马酸、1N-乙酰基-5-羟基色胺、环亮氨酸、2-葡糖-β-葡糖苷和正十二烷醇在给予加味四逆汤后表达量显着降低,而(2R)-2-氨基-3-膦酸丙酸1的表达量则显着升高。结论:在单纯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加味四逆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MRS评分,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谷氨酸等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纠正患者代谢紊乱相关。

陈梓焜[9](2021)在《阳化汤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阳虚证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外泌体测序技术,探讨阳化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清外泌体miRNA的调控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AIS患者16例和健康受试者8例。将AI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化汤治疗,观察周期为7天。健康受试者在入组0天时采集血清样本,AIS患者在第7天采集血清样本,分离并鉴定外泌体。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对外泌体中的miRNA进行测序,筛选出经阳化汤治疗后具有差异表达的外泌体miRNA。使用TargetScan、miRDB和miRWalk预测所筛选出的差异miRNA的靶基因,进一步分析靶基因的功能及相关通路。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对AIS患者进行NIHSS量表、ADL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探讨阳化汤对AIS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的调控机制,以期对AIS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结果:1、血清外泌体miRNA表达的研究结果:(1)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共74个,其中上调表达的28个,下调表达的46个;对照组患者血清差异表达的外泌体miRNA共64个,其中上调表达的21个,下调表达的43个;(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共25个,其中上调表达的12个,下调表达的13个;(3)经过筛选,确定阳化汤调控AIS阳虚证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最为显着的3个外泌体miRNA分别为miR-9-3p、miR-9-5p、miR-124-3p。2、血清外泌体miR-9-3p/5p、miR-124-3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靶基因预测:共预测3个外泌体miRNA的靶基因475个。(2)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对3个外泌体miRNA的靶基因的功能分析发现其存在细胞间连接、双细胞紧密连接组件、转录因子活性、RNA聚合酶II转录因子结合等多个生物过程,发挥多种生物功能。(3)靶基因Pathway分析:3个外泌体miRNA靶基因共富集了12条通路,包括cGMP-PKG信号通路、Apelin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内分泌抵抗、细胞衰老、胞吞作用等生化代谢途径。3、阳化汤治疗AIS阳虚证患者的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AIS患者后NIHSS量表、ADL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均较前改善,且治疗组比对照效果更佳(P<0.05)。结论:阳化汤能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阳化汤可能通过下调AIS阳虚证患者血清外泌体miR-9-3p/5p、miR-124-3p的表达,进一步影响cGMP-PKG等信号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陈珂丞[10](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用药规律及药物用量的评估》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选取关于中医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现代文献,将提取的原始数据录入“TCMISS V2.5”软件,以分析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用药规律及虫类药的用量,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材料与方法:研究所用文献均来源于2011-2020年发表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库、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所收录的文献,均关于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中医治疗。经纳入与两次排除筛选之后,提取文献中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采用一人录入,一人核对法,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关联度、熵聚类分析等,得出治疗卒中凝血功能异常的核心用药、组方以及备选新方。结果:1本研究整理得出共147首处方,共涉及中药种类170味次,药物使用总频次为1665味次,使用频次排在前十的单味药为,地龙、川芎、红花、水蛭、当归、黄芪、桃仁、丹参、石菖蒲、甘草。2中医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药物,四气以“温”药居多,“平”、“寒”药位居第二、第三;五味以“苦”味药居多,“甘”、“辛”味药位居第二、第三;归经入“肝经”居多,“心经”、“脾经”位居第二、第三。3中医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处方中,除经方常用药外,常用药对为水蛭-地龙、川芎-水蛭、丹参-红花、川芎-全蝎、地龙-石菖蒲、地龙-全蝎等,核心组方为地龙-水蛭-川芎-全蝎-丹参-石菖蒲。4中医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处方经处理分析后,共演化出12个潜在药物组合,得到候选新方6个:(1)当归-黄芪-川芎-红花-陈皮-胆南星-半夏-天麻-白术;(2)全蝎-僵蚕-地龙-伸筋草;(3)肉苁蓉-巴戟天-肉桂-淫羊藿-枸杞子-路路通;(4)石菖蒲-远志-郁金-厚朴;(5)枳壳-柴胡-桔梗-龙骨-牡丹皮;(6)桂枝-细辛-干姜-茯苓-芥子。5地龙的治疗窗为3~15g,P10~P90为5~15g,常用剂量为15g(40.91%);水蛭的治疗窗为0.5~15g,P10~P90为3~10g,常用剂量为10g(26.47%);全蝎的治疗窗为3~10g,P10~P90为3~7.4g,最常用剂量为6g(34.09%);僵蚕的治疗窗为5~15g,P10~P90为5~12g,最常用剂量为10g(57.14%)。结论:1基于现代文献挖掘中医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药物以活血、通络、祛痰为主;核心药物组合“地龙-水蛭-川芎-全蝎-丹参-石菖蒲”,能豁痰祛瘀,通经活络,通脉醒脑,理论上可作为治疗卒中凝血功能异常的经方基础加味方,基于熵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的6组新方组合,以燥湿化痰、息风止痉、温补肝肾、潜阳安神、除烦开窍为主。2虫类药地龙、水蛭、全蝎、僵蚕的使用剂量阈上限均超过药典法定用量上限,虫类药在临床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中超剂量使用已成为一种常态或趋势。3运用“TCMISS”分析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用药规律,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较为系统的分析出核心药物、药物组合、药物用量以及根据熵聚类分析演化出潜在的新方,得到的候选新方,既没有完全背离已知处方,又更好的体现了配伍新思路,有应用价值。

二、中风复元丸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50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风复元丸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50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扶阳理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扶阳理论源流考
扶阳理论与缺血性脑卒中的联系
扶阳理论指导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
扶阳理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具体配伍运用
    1.清邪通络,祛痰化瘀,宣通阳气
        1.1化瘀行滞通阳道
        1.2祛痰清络宣阳气
    2.阳主阴从,健脾益肾,温补阳气
        2.1健脾运中土之枢
        2.2补肾益生火之源
小结

(3)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中医古籍研究“益气活血”历史源流及运用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古籍检索
    4 研究结果
    5 益气活血法源流总结
    6 益气活血法运用探讨
    7 结论
第二部分 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益气活血法对脑病的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补肾活血法治疗中风病研究
        1 肾虚、瘀血立论脑梗死的理论依据
        2 补肾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研究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病证结合证候诊断量表研究
        1 病证结合诊断量表的分类
        2 病证结合诊断量表的编制
        3 病证结合诊断量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一 缺血性中风肾元亏虚证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的研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二 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评价
        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肾虚血瘀”病机认识
        2 “肾元亏虚证”证候诊断标准方法学研究
        3 培元通脑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中风病肾元亏虚证诊断量表
    附录2 中风病瘀血阻络证诊断量表
    附录3 改良Rankin量表
    附录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5 Barthel量表
    附录6 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RO)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5)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1.1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1.1.2 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概况
        1.1.3 小结
    1.2 中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2.1 中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1.2.2 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
        1.2.3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1.2.4 小结
    1.3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联系
        1.3.1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
        1.3.2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1.3.3 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
        1.3.4 肠道菌群与吸烟
        1.3.5 肠道菌群与酒精摄入
        1.3.6 肠道菌群与不合理膳食
        1.3.7 小结
    1.4 针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4.1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的中医基础理论
        1.4.2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1.4.3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4.4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1.4.5 小结
第二章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设计
        2.2.2 受试者选择及分组
        2.2.3 样本量计算
        2.2.4 偏倚控制
        2.2.5 病例选择
        2.2.6 干预措施
        2.2.7 观察指标
    2.3 统计分析
    2.4 伦理学要求
    2.5 结果
        2.5.1 研究入组、脱落及研究完成情况
        2.5.2 基线情况
        2.5.3 疗效评价
        2.5.4 安全性指标及基础治疗情况
    2.6 讨论
        2.6.1 队列研究在中风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2.6.2 中风中医病因病机
        2.6.3 “调任通督”针刺法在中风的运用
        2.6.4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第三章 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针刺对肠道菌群影响
    3.1 病例选择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样本要求及采集
        3.1.5 技术路线图
        3.1.6 实验步骤
        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3.1.8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一般信息
        3.2.2 菌群物种注释、菌群分类学分析及组别注释
        3.2.3 缺血性中风组与非中风组肠道菌群差异
        3.2.4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肠道菌群差异
        3.2.5 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3.2.6 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差异
        3.2.7 治疗前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3.2.8 针刺组、对照组肠道菌群DESeq2差异表达分析
    3.3 讨论
        3.3.1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
        3.3.2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
        3.3.3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6)基于HIF-1α/BNIP3/Notch1通路研究HSYA调节自噬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基础
    1.3 中医与缺血性脑卒中
        1.3.1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1.3.2 辨证论治
        1.3.3 中医药治疗脑缺血进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HSYA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1.4.2 自噬的起源和机制
        1.4.3 自噬在脑卒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1.4.4 自噬与中医药
        1.4.5 HIF-1α /BNIP3/Notch1 通路是影响自噬的因素
        1.4.6 分子对接技术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章 HSYA对大鼠疗效的研究
    2.1 研究内容
    2.2 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动物与实验药物
        2.2.2 试验试剂与仪器
    2.3 模型的构建与治疗方法
        2.3.1 造模方法与评价
        2.3.2 分组和方法
        2.3.3 给药剂量与方法
    2.4 实验方法
        2.4.1 神经行为学测试
        2.4.2 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
        2.4.3 HE染色实验
        2.4.4 太赫兹时域实验
    2.5 统计方法
    2.6 实验结果
        2.6.1 HSYA对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2.6.2 HSYA对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的影响
        2.6.3 HSYA对大鼠脑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
        2.6.4 HSYA对大鼠脑组织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的影响
    2.7 讨论
第三章 HSYA对自噬的影响
    3.1 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动物与药物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因子LC3的m RNA表达
        3.2.2 Western Blot检测自噬因子LC3 蛋白表达检测
    3.3 统计方法
    3.4 结果
        3.4.1 HSYA可影响大鼠海马区LC3的m RNA表达
        3.4.2 HSYA可影响大鼠海马区LC3 蛋白表达
    3.5 讨论
第四章 分子对接对HSYA调节通路影响自噬的预测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所用数据库和工具
        4.1.2 对接方法
    4.2 对接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HSYA对 HIF-1α/BNIP3/Notch1 通路的影响
    5.1 材料和仪器
        5.1.1 实验动物与药物
        5.1.2 目标试验仪器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通路因子HIF-1α、BNIP3、Notch1 m RNA
        5.2.2 Western Blot检测通路因子HIF-1α、BNIP3、Notch1 的蛋白表达
    5.3 统计方法
    5.4 结果
        5.4.1 HSYA影响大鼠通路因子HIF-1α、BNIP3、Notch1的m RNA表达
        5.4.2 HSYA影响大鼠通路因子HIF-1α、BNIP3、Notch1 蛋白表达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电针预处理调控肠道菌群与Th17/Treg免疫平衡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1.1 历史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治法方药
        1.3.1 清热解毒法
        1.3.2 通腑化痰法
        1.3.3 化瘀通络法
        1.3.4 补气活血法
        1.3.5 补肾扶正法
        1.4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缺血性中风
    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理生理机制
        2.3 Th17/Treg免疫平衡与缺血性脑卒中
        2.3.1 免疫炎症反应与缺血性脑卒中
        2.3.2 免疫系统的细胞类型
        2.3.3 Th17细胞
        2.3.4 Treg细胞
        2.3.5 Th17/Treg免疫平衡
        2.4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
        2.4.1 肠道菌群的分类及功能
        2.4.2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脑卒中
    3. 电针预处理与缺血性脑卒中
        3.1 针灸与缺血性脑卒中
        3.2 预处理与缺血性脑卒中
        3.3 电针预处理与脑缺血耐受
        3.4 电针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
        3.4.1 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3.4.2 调节自噬
        3.4.3 保护血脑屏障
        3.4.4 抑制氧化应激
        3.4.5 抑制内质网应激
        3.4.6 抑制兴奋毒性
        3.4.7 抑制炎症反应
        3.4.8 抑制细胞凋亡
        3.5 针灸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免疫反应”治疗IS的可行性
    4. 脑-肠轴与IS发病的中医探讨
实验部分
    实验一 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主要试剂配置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2.2.1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
        2.2.2 纳入标准
        2.3 干预方法
        2.4 电针预处理方案
        2.5 指标检测及方法
        2.5.1 mN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2.5.2 大鼠再灌注各时间点存活率
        2.5.3 大鼠前肢抓握力量测试
        2.5.4 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
        2.5.5 HE染色观察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
        2.5.6 大鼠盲肠内容物16S rDNA V3-V4区测序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MCAO/R大鼠缺血侧皮层的脑血流变化
        3.2 各组大鼠再灌注各时间点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3 各组大鼠再灌注各时间点前肢抓握力量
        3.4 各组大鼠再灌注各时间点存活率
        3.5 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
        3.6 各组大鼠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形态
        3.7 各组大鼠盲肠内容物测序数据结果
        3.7.1 序列长度分布
        3.7.2 物种分类学注释
        3.7.3 分类单元数统计
        3.7.4 物种组成分析
        3.7.5 肠道菌群与mNSS评分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
        4.2 电针预处理方案的选择
        4.3 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4.4 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4.5 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实验二 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主要试剂配置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2.2.1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
        2.2.2 纳入标准
        2.3 干预方法
        2.4 电针预处理方案
        2.5 指标检测及方法
        2.5.1 免疫组化观察缺血侧皮层、结肠组织IL-17A、IL-10的表达
        2.5.2 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和结肠组织中IL-17A、IL-10蛋白的表达
        2.5.3 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脾及胸腺组织RORγt、Foxp3蛋白的表达
        2.5.4 Elisa测定大鼠血清IL-17A、IL-23、IL-10、TGF-β1的含量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结肠组织IL-17A、IL-10蛋白表达
        3.2 各组大鼠脑和结肠组织中IL-17A、IL-10蛋白表达
        3.3 各组大鼠脑、脾及胸腺组织RORγt、Foxp3蛋白表达
        3.4 各组大鼠血清IL-17A、IL-23、IL-10、TGF-β1的含量
        3.5 RORγt、Foxp3蛋白与mNSS评分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电针预处理对MCAO/R大鼠脑和结肠组织IL-17A、IL-10蛋白表达的影响
        4.2 电针预处理对MCAO/R大鼠脑、脾、胸腺组织中RORγt、Foxp蛋白表达的影响
        4.3 电针预处理对MCAO/R大鼠血清IL-17A、IL-23、IL-10、TGF-β1含量的影响
    实验三 电针预处理通过肠道菌群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免疫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主要试剂配置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2.2.1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
        2.2.2 纳入标准
        2.3 干预方法
        2.4 菌群剔除
        2.5 粪便微生物移植
        2.6 指标检测及方法
        2.6.1 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2.6.2 大鼠前肢抓握力量测试
        2.6.3 HE染色观察缺血侧皮层及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
        2.6.4 免疫组化观察缺血侧皮层IL-17A、IL-10的表达
        2.6.5 Elisa测定大鼠血清IL-17A、IL-23、IL-10、TGF-β1的含量
        2.7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再灌注各时间点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2 各组大鼠再灌注各时间点前肢抓握力量
        3.3 免疫组化观察缺血侧皮层IL-17A、IL-10的表达
        3.4 各组大鼠血清IL-17A、IL-23、IL-10、TGF-β1的含量
        4. 讨论
        4.1 菌群移植技术
        4.2 菌群剔除与菌群移植对MCAO/R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4.3 菌群剔除与菌群移植对MCAO/R大鼠脑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4.4 菌群剔除与菌群移植对MCAO/R大鼠脑组织IL-17A、IL-10蛋白表达的影响
        4.5 菌群剔除与菌群移植对MCAO/R大鼠血清IL-17A、IL-23、IL-10、TGF-β1含量的影响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8)加味四逆汤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溯
    1 缺血性中风的概述
        1.1 病名的源流探析
        1.2 古代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现代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中医论治
    2 代谢组学的应用概略
        2.1 代谢组学简述
        2.2 代谢组学在IS的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研究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测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受试者一般基线情况比较
        3.2 两组受试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3.3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代谢组学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研究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样品采集和处理
        2.4 原始数据的处理
        2.5 主成分分析(PCA)
        2.6 OPLS-DA分析条件及验证模型建立
        2.7 GC-TOF-MS分析条件
        2.8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2.9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质量控制
        3.2 GC-TOF-MS分析结果
        3.3 生物代谢产物(PCA分析结果)
        3.4 OPLS-DA及对模型的验证比较
        3.5 差异性代谢物的研究
        3.6 差异性代谢物的通路
第四部分 讨论
    1 从扶阳思想探讨缺血性中风
        1.1 扶阳思想源流论论述
        1.2 阴阳本体结构与中风病的认识
        1.3 对中风病“阳虚为本”的认识
        1.4 加味四逆汤立方之论
    2 加味四逆汤的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2.1 加味四逆汤之方义
        2.2 加味四逆汤的药物分析
        2.3 加味四逆汤的药理作用
    3 临床评价结果分析
    4 IS的代谢组学分析
    5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代谢组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阳化汤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阳虚证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脑卒中负担严重
    2 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现状
    3 外泌体miRNA在缺血性中风发挥重要作用
    4 中风病认识的概述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受试者来源
    2 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选择
    3 健康受试者的选择
    4 方案设计
    5 治疗方法
    6 研究方法
    7 观察指标
    8 疗效判定标准
    9 统计学方法
    10 伦理学要求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血清外泌体miRNA提取结果及测序质量报告
    2 差异血清外泌体miRNA的筛选
    3 miR-9-3p、miR-9-5p、miR-124-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治疗组与对照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及统计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从扶阳理论认识中风
    2 阳化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研究
    3 外泌体miRNA在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
    4 阳化汤影响外泌体miRNA的表达
    5 阳化汤调控外泌体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讨论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外泌体miRNA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用药规律及药物用量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中风复元丸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50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扶阳理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J]. 李一铭,娄蒙萍,周鑫,徐斌彬,周秀,金竹青.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10)
  • [2]乌兰十三味汤散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血管新生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 卓拉.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3]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D]. 任思思.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研究[D]. 刘博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袁伟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6]基于HIF-1α/BNIP3/Notch1通路研究HSYA调节自噬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D]. 张宇梁. 河北大学, 2021(09)
  • [7]电针预处理调控肠道菌群与Th17/Treg免疫平衡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继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加味四逆汤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阳虚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研究[D]. 吴晓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9]阳化汤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阳虚证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调控机制研究[D]. 陈梓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卒中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用药规律及药物用量的评估[D]. 陈珂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标签:;  ;  ;  ;  ;  

中风扶元丸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50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