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I型高硅沸石与单乙醇胺选择性合成三乙二胺

MFI型高硅沸石与单乙醇胺选择性合成三乙二胺

一、在MFI型高硅沸石上用一乙醇胺选择性合成三乙烯二胺(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杨友得,郝红,王晨,孙瑞鸿,杜鲜萍[1](2019)在《乙二胺催化合成三乙烯二胺及热力学分析》文中指出用Aspen Plus软件对乙二胺(EDA)合成三乙烯二胺(TEDA)体系中涉及到的主要化合物的热力学参数进行估算,并对涉及到的主、副反应的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以氯化钾为前驱体,用离子交换法改性HZSM-5制备KZSM-5催化剂,通过XR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表征,KZSM-5没有氯化钾晶体生成,骨架B酸位消失,L酸位变丰富。在温度340℃常压下,进料浓度5. 90 mol/L,停留时间88. 06 min下,原料转化率和三乙烯二胺的选择性分别为85%和51%。对催化机理进行分析,气相主体的乙二胺分子进入KZSM-5孔道,被K+活化生成二乙烯三胺,经分子内环合生成哌嗪。哌嗪从分子筛孔道中脱附进入气相主体在瓷环层与乙二胺反应生成三乙烯二胺。

丁炜,杜超,王大韡,冯再兴,孙竹芳,谢伦嘉[2](2019)在《有机碱作用下碳酸二甲酯与苯酚反应副产物的研究》文中指出以三乙烯二胺(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作为苯酚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和甲基苯基碳酸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发生副反应生成副产物1-甲基-4-(2-苯氧基乙基)哌嗪。通过1 HNMR、13 CNMR、FT-IR和MS对副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外,还对催化剂种类、用量以及反应过程中的投料比对于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李永强[3](2017)在《乙醇胺路线改性β分子筛多相催化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文中指出哌嗪(PIP)和三乙烯二胺(TEDA)为乙撑胺类产品,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均相催化法生产PIP和TEDA副产大量无机盐,废水处理难度大,经济性差;采用多相催化技术,以乙醇胺为原料经分子筛催化合成PIP和TEDA的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分子筛改性方法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分子筛酸性越强,大分子胺类化合物越难脱附,调变分子筛酸性对提高PIP和TEDA的选择性有重要意义。以β分子筛、HZSM-5和丝光沸石(MOR)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直径33mm,长1200mm)中,在330℃、常压条件下,对以乙醇胺路线合成PIP和TEDA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筛对PIP和TEDA的选择性顺序均是:β分子筛>HZSM-5>MOR,三者对PIP的选择性分别是23.8%、21.4%和18.7%,对TEDA的选择性分别是20.1%、17.1%和12.6%,催化寿命分别是22h、18h和12h。β分子筛对PIP和TEDA的选择性最高,催化寿命最长。对β分子筛负载金属或非金属改性后,BET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均下降。负载2%Zn后的β分子筛(β-Zn2%)对PIP和TEDA的选择性分别是21.4%和24.2%,催化寿命是12h。β-Cu2%的催化寿命是20h,PIP和TEDA的选择性提高至27.8%和26.2%,这与新形成的介孔结构和增加的中强酸结构有关。β-P2%对PIP和TEDA的选择性提高到28.7%和30.7%,催化寿命是28h,相对于β分子筛延长了21.0%。β-P2%具有较长的催化寿命和较高的PIP、TEDA环状胺选择性。负载金属或非金属的改性方法仍存在副产物多的问题,为增强对PIP和TEDA的选择性,对β分子筛进行表面硅烷化改性,改性后的分子筛(βd)孔体积基本没有变化,强酸性和弱酸性中心的数量均减少;再经过500℃水蒸气二次改性,改性后(βdw)的孔体积和表面积均增加,βdw分子筛的弱酸性中心数量基本没变,强酸位数量大幅减少。在催化寿命方面,βd分子筛的是16h,比β分子筛降低27.3%。βdw的催化寿命提高到30h,与β分子筛相比增加36.4%。反应体系中副产物总量由34.4%分别降低至硅烷化改性和二次水蒸气改性后的28.8%和15.8%,降幅分别达到16.3%和54.1%。

杨友得[4](2016)在《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乙二胺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乙烯二胺和哌嗪分别是重要精细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目前研究多以乙二胺为原料在改性HZSM-5分子筛上合成哌嗪。近年来,随着哌嗪合成技术的不断改进,哌嗪的利润逐渐缩水,许多生产厂家正在尝试以哌嗪为原料合成三乙烯二胺。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乙二胺为原料,以K+离子交换法改性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合成三乙烯二胺。1.针对以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哌嗪以及三乙烯二胺的体系进行热力学计算与分析。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反应体系中各主副反应的反应焓△rHm、吉布斯自由能△rGm和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而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反应的可行性及影响反应的相关因素。2. HZSM-5分子筛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使它不仅具有择型催化的能力,由于表面电荷不平衡本身带有阳离子使它又具有离子交换的能力。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氯化钾高温离子交换法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氯化钾溶液的浓度为1.0mol/L,离子交换温度为70℃,离子交换时间为5h。3.以氯化钾改性的HZSM-5为催化剂,乙二胺为原料,制备三乙烯二胺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装填方式为上层装填,反应温度为340℃,原料液浓度为5.90mol/L,停留时间为88.06min。催化剂在36h的稳定实验中,llh后乙二胺的转化率基本不变,表明催化剂稳定性良好。XEDA维持在85%左右,三乙烯二胺的选择性维持在51%左右,哌嗪的选择性稳定在21%左右。4.通过对HZSM-5分子筛、氯化钾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改性的HZSM-5进行EDS、XRD表征表明离子交换法改性的HZSM-5分子筛中没有氯化钾的晶体形成。通过Py-IR、 NH3-TPD对催化剂的酸类型和酸强弱进行表征表明离子交换法改性后的分子筛中B酸位消失,L酸位变的丰富。通过分子筛孔道参数和反应分子键参数的分析,探讨了反应机理。

王昱官,田红丽,刘荣杰[5](2015)在《三乙烯二胺合成工艺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原料路线的不同,对三乙烯二胺合成方法进行综述。综合三乙烯二胺的合成研究方法,指出现阶段的国内三乙烯二胺的合成仍处于较低水平,为促进三乙烯二胺的产业化发展,应加快其新型合成工艺的研究开发。

王力伟[6](2014)在《乙醇胺合成三乙烯二胺的钛硅分子筛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乙烯二胺(TEDA)是聚氨酯行业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叔胺类催化剂,其产品应用于多种聚氨酯制品。目前TEDA主要以哌嗪及其衍生物,乙二胺等为原料,但存在成本高,原子利用率低等缺点,而以乙醇胺为原料,虽然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原子利用率也高,但是转化率和选择性较低,催化剂的选择是反应的关键因素。本课题对乙醇胺合成三乙烯二胺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再结合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得出复合孔径钛硅分子筛适合催化该反应。在钛硅分子筛制备过程中,水解成胶是关键因素,详细讨论了酸,碱水解环境对溶胶质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模板剂,有机添加剂对催化剂晶体结构,比表面积,钛含量,孔径等因素的影响。最后优化工艺参数,研究温度,水胺比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对乙醇胺合成三乙烯二胺反应机理的研究,中等强度酸有利于反应进行,酸性较强,易导致反应中间体不稳定,副产物较多。在研究Ti-MOR,Ti-Beta,Ti-FER,Ti-MWW分子筛催化乙醇胺合成三乙烯二胺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对反应的影响,再结合对反应机理的研究,认为含有多级孔径的钛硅分子筛较适合于本反应,微孔催化剂不适于大分子物质生成反应。在制备过程中改变TPAOH和钛酯浓度以及有机添加剂种类,得到一系列TS-1,通过XRD,FT-IR,BET,SEM等技术对TS-1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催化乙醇胺反应,考察所合成催化剂的催化性能。TPAOH对催化剂的结晶度,钛含量影响较大,提高TPAOH的浓度,催化剂结晶度和骨架钛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催化剂团聚现象明显降低;有机添加剂能够大大改善催化剂的孔径结构,但会抑制钛进入到骨架中;随着钛酯浓度的增加,反应转化率显着提高,当n(Ti)/n(Si)=0.017时乙醇胺转化率达到90%左右,TEDA和PIP的选择性最高达到33.65%和26.24%。

张亮[7](2013)在《分子筛催化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研究》文中认为哌嗪和三乙烯二胺作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工合成原料,在化工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对两者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我国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量。因此开发高效率的催化剂是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关键技术所在。本文针对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本文先对不同结构的沸石分子筛(硅铝比为20、25、30、38的ZSM-5、β、USY、NaY、MCM22)和γ-Al2O3、MgO以及活性A1203等,进行催化性能评价,选出催化性能较好的材料为:ZSM-5(硅铝比38)。进而对ZSM-5(硅铝比38)进行过量浸渍法负载不同金属(Cu、 Ag、Fe、Sr、Zn、Co、Zr、Ce、Ni)改性。通过负载不同量的金属,制备了一系列的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改性催化剂,并对改性催化剂进行评价,筛选出较优的改性催化剂为负载2%(wt)Sr的ZSM-5和负载2%(wt) Zr的ZSM-5。以负载2%(wt) Sr的ZSM-5为改性催化剂,进行工艺条件的评价,通过对不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质量空速的研究,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80℃,质量空速为0.5h-1,反应压力为常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优选出的改性催化剂进行了寿命实验,通过催化剂的寿命评价发现改性后的催化剂可以在72h内维持高活性,乙醇胺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总收率达到75%以上。相比较未改性催化剂,原料转化率、产品总收率都提高了30%以上。改性后的催化剂的寿命明显好于改性前。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了再生研究,发现失活催化剂经再生后仍然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可以重复利用。最后对催化剂进行比表面积、XRD、NH3-TPD、SEM、HRTEM等表征,表征结果表明:(1)不同焙烧温度的未改性ZSM-5和金属锶改性的ZSM-5其比表面积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金属负载量的增加,比表面积呈现减小的趋势。(2)不同硅铝比的未改性ZSM-5,弱酸位最强的为硅铝比38的ZSM-5,其次为硅铝比20的ZSM-5,最差的为硅铝比30的ZSM-5。通过金属Sr、Co改性的ZSM-5,其弱酸位的强度都有所增强;尤其是金属Sr改性的催化剂,弱酸位相对于未改性的基础催化剂有明显的增强。说明影响催化剂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弱酸位的强度和数量;弱酸位的强度越大,其催化性能越好。(3)金属Sr、Co改性后的催化剂,催化剂晶体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改性后的相对结晶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魏阿宝[8](2012)在《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合成及反应动力学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哌嗪和三乙烯二胺作为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抗菌药、降压降血糖药、镇静止痛药、抗组织胺药、驱虫药等药物的合成及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稳定剂、缓蚀剂、消泡剂、硫化剂、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以乙醇胺为原料合成哌嗪及三乙烯二胺生产工艺已有报道,现有工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催化剂的选择性较低,导致产物成分复杂、后分离困难。因此,开展高选择性催化剂和相关合成工艺及动力学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对HZSM-5分子筛催化剂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乙醇胺和氨为原料,以改性的H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考察催化剂组成和制备过程中的浸渍、干燥、焙烧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空速、温度、液氨与乙醇胺摩尔比、压力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提出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条件下的优化工艺操作参数;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通过对反应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揭示乙醇胺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制备催化剂的适宜条件为:HZSM-5分子筛的改性剂为金属硝酸盐C,配比为0.04g/g分子筛,浸渍温度60℃,浸渍时间6h,干燥温度140℃,干燥时间1h,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6h。(2)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剂经100h使用,原料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稳定,表明催化剂稳定性良好。(3)改性H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空速为4h-1,温度为330℃,液氨与乙醇胺摩尔比为15,压力为1Mpa。(4)乙醇胺和氨为原料,改性H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PIP=2.62×1016exp(-163610/RT)(yMEA)1.40rTEDA=9.17×1026exp(-268810/RT)(yMEA)2.30其中: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yMEA表示乙醇胺的摩尔分率。

尚会建,王少杰,王丽梅,郑学明[9](2012)在《乙醇胺合成三乙烯二胺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行研制的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乙醇胺为原料进行三乙烯二胺合成工艺的研究,考察了温度、质量空速、氨醇比以及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KCl-Fe2O3-ZSM-5分子筛为最优催化剂,较优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75℃、进料质量空速为2.32 h-1、氨醇比为1.6,乙醇胺的转化率可达72.23%,三乙烯二胺的产率达到37.54%,选择性为51.97%;以邻二甲苯作为共沸剂的共沸精馏分离,回流比为5,可以得到纯度为99.31%的三乙烯二胺晶体。

黄孝东,王道林,张永强,李秀奇[10](2010)在《N,N-′1,4-二烷基取代-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的简便合成》文中研究表明水反应介质中,卤代烷与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发生烷基化反应,制得N-1-取代-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接着在加热下与另一分子的卤代烷反应,高收率得到标题化合物。与其他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产率高、价廉、环境友好等优点,产物结构经1HNMR和IR进行了表征。

二、在MFI型高硅沸石上用一乙醇胺选择性合成三乙烯二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MFI型高硅沸石上用一乙醇胺选择性合成三乙烯二胺(论文提纲范文)

(1)乙二胺催化合成三乙烯二胺及热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热力学分析
    1.1 反应历程的建立
    1.2 模型的建立
2 实验
    2.1 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
    2.2 催化剂的表征
    2.3 转化率选择性的计算
3 结果与讨论
    3.1 热力学分析
    3.2 工艺条件优化
        3.2.1 KZSM-5的催化性能
        3.2.2 装填方式的影响
        3.2.3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2.4 催化机理探讨
4 结论

(2)有机碱作用下碳酸二甲酯与苯酚反应副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1.1主要试剂及仪器
    1.2合成方法
    1.3产物分离方法
    1.4分析测试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产物结构鉴定
    2.2反应机理分析
        2.2.1副反应机理分析
        2.2.2三乙烯二胺催化合成MPC及苯甲醚的机理推测
    2.3反应条件对副产物的影响
        2.3.1催化剂种类对副产物的影响
        2.3.2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2.3.3反应物物质的量配比对副产物的影响
3结论

(3)乙醇胺路线改性β分子筛多相催化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哌嗪和三乙烯二胺合成工艺
        1.1.1 二氯乙烷法
        1.1.2 乙二胺法
        1.1.3 乙醇胺法
    1.2 分子筛催化剂简介
        1.2.1 ZSM-5分子筛
        1.2.2 丝光沸石
        1.2.3 β分子筛
    1.3 分子筛催化MEA合成PIP和TEDA的反应机理
    1.4 分子筛在催化MEA合成PIP和TEDA的研究进展
        1.4.1 不同硅铝比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1.4.2 不同晶粒尺寸的分子筛催化性能
        1.4.3 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1.4.4 金属或者非金属改性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1.4.5 骨架结构中引入杂原子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2.1 不同分子筛的制备
        2.2.2 过渡金属或非金属对β分子筛改性
        2.2.3 β分子筛外表面硅烷化改性
        2.2.4 分子筛水蒸气改性
    2.3 催化剂表征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N2等温吸附/脱附
        2.3.3 分子筛酸性测定NH3-TPD
    2.4 分子筛评价
        2.4.1 分子筛评价过程
    2.5 实验装置调试
    2.6 原料及产物分析
第三章 不同分子筛在MEA合成乙撑胺中的研究
    3.1 不同类型分子筛表征和评价结果分析
        3.1.1 不同类型分子筛表征结果分析
        3.1.2 不同类型分子筛MEA合成乙撑胺评价结果分析
        3.1.3 小结
    3.2 反应条件对β分子筛催化MEA性能影响
        3.2.1 温度对β分子筛催化MEA性能影响
        3.2.2 质量空速对β分子筛催化MEA性能影响
        3.2.3 NH3/MEA对β分子筛催化MEA性能影响
        3.2.4 小结
第四章 改性β分子筛在MEA合成乙撑胺中的研究
    4.1 Zn改性β分子筛
        4.1.1 Zn改性β分子筛表征结果分析
        4.1.2 Zn改性β分子筛MEA合成乙撑胺评价结果分析
        4.1.3 小结
    4.2 P改性β分子筛
        4.2.1 P改性β分子筛表征结果分析
        4.2.2 P改性β分子筛MEA合成乙撑胺评价结果分析
        4.2.3 小结
    4.3 Cu改性β分子筛
        4.3.1 Cu改性β分子筛表征结果分析
        4.3.2 Cu改性β分子筛MEA合成乙撑胺评价结果分析
        4.3.3 小结
    4.4 金属或非金属改性分子筛比较
第五章 β分子筛硅烷化改性在MEA合成乙撑胺中的研究
    5.1 表面硅烷化改性β分子筛
        5.1.1 表面酸硅烷化改性β分子筛表征结果分析
        5.1.2 改性β分子筛催化MEA合成乙撑胺评价结果分析
    5.2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乙二胺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原料和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1.1.1 乙二胺的基本性质
        1.1.2 哌嗪的基本性质
        1.1.3 三乙烯二胺的基本性质
    1.2 哌嗪的应用及生产状况
        1.2.1 哌嗪的应用
        1.2.2 哌嗪的合成方法概述
        1.2.3 哌嗪的生产概况
    1.3 三乙烯二胺的应用及国内生产状况
        1.3.1 三乙烯二胺的应用
        1.3.2 三乙烯二胺的市场及目前的生产状况
    1.4 国内外合成三乙烯二胺的研究
        1.4.1 早期三乙烯二胺合成方法
        1.4.2 近代三乙烯二胺合成方法
    1.5 ZSM-5分子筛改性方法综述
        1.5.1 ZSM-5分子筛的结构和性质
        1.5.2 浸渍法
        1.5.3 离子交换法
        1.5.4 超声促进法
    1.6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2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 催化剂的制备
        2.2.1 浸渍法
        2.2.2 超声促进浸渍法
        2.2.3 离子交换法
        2.2.4 超声促进离子交换法
        2.2.5 两次离子交换法
    2.3 催化剂评价装置及操作
        2.3.1 实验装置
        2.3.2 实验装置操作
    2.4 实验的前期准备
        2.4.1 柱塞式计量泵的标定
        2.4.2 反应器上热电偶的校准
    2.5 产品的分析检测
        2.5.1 仪器配置及操作条件
        2.5.2 产品的定性分析
        2.5.3 产品的定量分析
    2.6 催化剂的稳定性
    2.7 催化剂的表征
        2.7.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7.2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2.7.3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
        2.7.4 热重分析(TGA)
        2.7.5 扫描电镜(SEM)
        2.7.6 能谱分析(EDS)
第三章 乙二胺合成哌嗪与三乙烯二胺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热力学计算方法
        3.2.1 反应原理
        3.2.2 相关物质的热化学性质参数
        3.2.3 反应焓、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和平衡常数求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焓变
        3.3.2 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3.3.3 反应的平衡常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4.1 不同改性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2 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4.2.1 离子交换液浓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2.2 离子交换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2.3 离子交换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乙烯二胺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5.1 装填方式的影响
    5.2 反应温度的影响
    5.3 乙二胺溶液浓度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5.4 停留时间的影响
    5.5 重复性实验
    5.6 催化剂稳定性实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及催化机理探讨
    6.1 扫描电镜(SEM)
    6.2 能谱表征(EDS)
    6.3 X射线衍射(XRD)
    6.4 催化剂的酸性类型表征
    6.5 催化剂上的酸性强弱的表征
    6.6 催化机理的探究
        6.6.1 乙二胺分子的三维构象及键参数
        6.6.2 哌嗪的三维构象与键参数
        6.6.3 三乙烯二胺的三维构象与键参数
        6.6.4 催化机理探讨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特色和创新点
    3. 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乙醇胺合成三乙烯二胺的钛硅分子筛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三乙烯二胺简介
        1.1.1 TEDA物化性质
        1.1.2 TEDA的应用
        1.1.3 TEDA生产现状
    1.2 TEDA的合成方法
        1.2.1 以哌嗪及其衍生物为原料
        1.2.2 以乙二胺为原料
        1.2.3 以乙醇胺为原料
    1.3 TEDA合成工艺选择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催化剂设计及TEDA合成机理研究
    2.1 钦硅分子筛简介
    2.2 钛硅分子筛应用
    2.3 催化剂设计原则
    2.4 反应机理研究
    2.5 反应机理推测
    2.6 催化剂结构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物分析及催化剂表征
    3.1 定性分析
    3.2 定量分析
    3.3 内标物选取
    3.4 色谱参数
    3.5 催化剂表征
        3.5.1 XRF(X 荧光)
        3.5.2 XRD
        3.5.3 N_2吸附-脱附
        3.5.4 FT-IR
        3.5.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5.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6 实验药品
    3.7 实验仪器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活性实验及催化剂评价
    4.1 催化剂活性检测
    4.2 实验部分
        4.2.1 催化剂颗粒制备
        4.2.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2.3 n(H_2O)/n(MEA)对反应的影响
        4.2.4 质量空速对反应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催化剂制备
    5.1 合成方法研究
    5.2 钛硅分子筛合成步骤
    5.3 前驱液制备条件研究
        5.3.1 硅酯的水解
        5.3.2 钛酯的选择
        5.3.3 晶化机理研究
    5.4 实验部分
        5.4.1 TPAOH/Si对催化剂的影响
        5.4.2 不同有机添加剂对催化剂的影响
        5.4.3 n(Si)/n(Ti)比对催化剂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分子筛催化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哌臻和三乙烯二胺的生产研究现状
        1.2.1 不同反应原料的研究
        1.2.2 均相催化研究
        1.2.3 多相催化研究
    1.3 哌臻和三乙烯二胺的合成反应机理
    1.4 论文的研究设想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的改性
        2.2.1 基础催化剂的预处理
        2.2.2 催化剂改性方法
    2.3 催化剂的再生
    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与反应产物的分析与计算
        2.4.1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2.4.2 反应产物的定性分析
        2.4.3 产物的定量分析
    2.5 催化剂的表征仪器与方法
        2.5.1 XRD表征
        2.5.2 N_2吸附表征
        2.5.3 NH_3-TPD表征
        2.5.4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2.5.5 HR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第三章 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催化剂的研究
    3.1 基础催化剂的选择
        3.1.1 沸石分子筛的研究
        3.1.2 不同焙烧温度ZSM-5的研究
        3.1.3 不同硅铝比的ZSM-5的研究
        3.1.4 中性、碱性基础催化剂的研究
    3.2 反应原料的选取
    3.3 催化剂的改性
        3.3.1 不同改性方法的研究
        3.3.2 改性条件的研究
    3.4 不同金属负载的研究
        3.4.1 金属铜的负载
        3.4.2 金属银的负载
        3.4.3 金属铁的负载
        3.4.4 金属锶的负载
        3.4.5 金属锌的负载
        3.4.6 金属钴的负载
        3.4.7 金属锆的负载
        3.4.8 金属铈的负载
        3.4.9 金属镍的负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工艺研究
    4.1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2 质量空速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3 反应压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4 催化剂的寿命研究
    4.5 催化剂的再生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催化剂的表征
    5.1 N_2吸附表征比表面积
        5.1.1 未改性ZSM-5比表面积的测定
        5.1.2 不同金属锶负载量的比表面积的测定
    5.2 XRD表征
        5.2.1 不同焙烧温度的ZSM-5的XRD表征
        5.2.2 不同锶负载量的催化剂和未改性ZSM-5的XRD表征
        5.2.3 不同钴负载量的催化剂和未改性ZSM-5的XRD表征
    5.3 NH_3-TPD表征
        5.3.1 不同硅铝比的ZSM-5的NH_3-TPD表征
        5.3.2 不同金属负载在最佳负载量下的NH_3-TPD表征
    5.4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5.5 HR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附件

(8)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合成及反应动力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原料与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1.1.1 一乙醇胺
        1.1.2 哌嗪
        1.1.3 三乙烯二胺
    1.2 哌嗪、三乙烯二胺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1.2.1 医药中间体
        1.2.2 表面活性剂
        1.2.3 聚合物和树脂产品
        1.2.4 化工助剂
        1.2.5 催化剂
        1.2.6 其他
    1.3 哌嗪的生产工艺
        1.3.1 以二氯乙烷为原料
        1.3.2 以乙醇胺盐酸盐为中间原料
        1.3.3 以乙二胺为原料
        1.3.4 以二乙烯三胺为原料
        1.3.5 以 N-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
        1.3.6 以胺类化合物为原料
        1.3.7 以乙烯为原料
        1.3.8 以一乙醇胺为原料
    1.4 三乙烯二胺的生产工艺
        1.4.1 以二乙醇胺为原料
        1.4.2 以乙二胺为原料
        1.4.3 以哌嗪及其衍生物为原料
        1.4.4 以一乙醇胺为原料
    1.5 国内外生产状况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与原料
        2.1.1 实验仪器及设备
        2.1.2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装置与操作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操作
    2.3 实验前期准备
        2.3.1 标定热电偶
        2.3.2 标定双柱塞微量泵
        2.3.3 测定反应器恒温区域
        2.3.4 空白实验
    2.4 产物分析
        2.4.1 定性分析
        2.4.2 定量分析
    2.5 催化剂评价指标
第三章 催化剂制备及筛选
    3.1 催化剂制备
        3.1.1 载体选择
        3.1.2 制备方法确定
    3.2 催化剂筛选
        3.2.1 不同金属硝酸盐改性
        3.2.2 金属硝酸盐 C 配比
        3.2.3 浸渍温度和时间
        3.2.4 干燥温度和时间
        3.2.5 焙烧温度和时间
    3.3 催化剂基本性能测定
        3.3.1 催化剂堆密度
        3.3.2 催化剂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应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4.1 单因素实验
        4.1.1 空速
        4.1.2 温度
        4.1.3 氨与乙醇胺摩尔比
        4.1.4 压力
    4.2 工艺条件验证性实验
第五章 本征动力学实验
    5.1 实验前期准备
        5.1.1 平推流条件的满足
        5.1.2 空白实验
        5.1.3 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
    5.2 本征动力学实验
        5.2.1 本征动力学实验条件
        5.2.2 本征动力学模型
        5.2.3 物料衡算
        5.2.4 实验步骤
第六章 反应机理探讨
    6.1 相关反应机理研究状况
    6.2 改性 HZSM-5 分子筛催化剂催化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机理探讨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乙醇胺合成三乙烯二胺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1.2 催化剂的制备
    1.3 催化反应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的影响
    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2.3 NH3与MEA摩尔比的影响
    2.4 产物的分离
        2.4.1 共沸剂的确定
        2.4.2 回流比的影响
4 结论

(10)N,N-′1,4-二烷基取代-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的简便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合成实验
        1.2.1 化合物2的合成
        1.2.2 化合物3的合成
2 结果与讨论

四、在MFI型高硅沸石上用一乙醇胺选择性合成三乙烯二胺(论文参考文献)

  • [1]乙二胺催化合成三乙烯二胺及热力学分析[J]. 王君,杨友得,郝红,王晨,孙瑞鸿,杜鲜萍. 化学工程, 2019(06)
  • [2]有机碱作用下碳酸二甲酯与苯酚反应副产物的研究[J]. 丁炜,杜超,王大韡,冯再兴,孙竹芳,谢伦嘉.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9(02)
  • [3]乙醇胺路线改性β分子筛多相催化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D]. 李永强. 天津大学, 2017(09)
  • [4]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乙二胺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研究[D]. 杨友得. 西北大学, 2016(05)
  • [5]三乙烯二胺合成工艺现状分析[J]. 王昱官,田红丽,刘荣杰. 辽宁化工, 2015(06)
  • [6]乙醇胺合成三乙烯二胺的钛硅分子筛制备研究[D]. 王力伟. 河北科技大学, 2014(05)
  • [7]分子筛催化合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研究[D]. 张亮. 北京化工大学, 2013(02)
  • [8]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合成及反应动力学初探[D]. 魏阿宝. 长安大学, 2012(08)
  • [9]乙醇胺合成三乙烯二胺工艺的研究[J]. 尚会建,王少杰,王丽梅,郑学明. 聚氨酯工业, 2012(02)
  • [10]N,N-′1,4-二烷基取代-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的简便合成[J]. 黄孝东,王道林,张永强,李秀奇. 化学试剂, 2010(06)

标签:;  ;  ;  ;  ;  

MFI型高硅沸石与单乙醇胺选择性合成三乙二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