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氨合成系统技术改造简介

氮氨合成系统技术改造简介

一、浅述中氮氨合成系统的技术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柏茜[2](2019)在《改性稻壳基活性炭对去除污水中总磷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磷致湖泊、河流富营养化已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在诸多除磷技术中,吸附法因其吸附速率快、产生污泥量小、操作简单、成本低且环境友好,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以滇南某县污水厂一级B标出水中总磷含量,在学校教学模拟配水水样,选用废弃的稻壳制备改性稻壳炭,探讨了新型活性炭材料对总磷的吸附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实验得出稻壳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炭化温度为200℃,用ZnCl2活化法,浸渍比为1.5:1,活化温度为300℃,活化时间为4060min,此时制备出的稻壳炭吸附性能最好,总磷去除率达61.18%。(2)选择了0.5mol/L的HCl、0.1mol/L的NaOH和HCl+负载1:100壳聚糖改性三种方式,吸附能力排序为:HCl+负载1:100壳聚糖改性(76.82%)>HCl改性(73.26%)>NaOH改性(61.26%)>未改性稻壳炭(61.18%)。对其吸附等温方程拟合得Langmuir等温方程(R2=0.9982)优于Freundlich等温方程(R2=0.9398)。实验结果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方程式为y=4.8533x+0.1108。(3)对改性稻壳炭的外观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相分析(XRD)、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BET)表征分析可知:采用HCl+负载壳聚糖组合改性后稻壳炭表面粗糙孔隙发达,比表面积较大为642.2m2/g,孔容为0.31cm3/g,具有丰富的中孔、微孔结构和活性炭特征的炭峰。(4)静态吸附实验通过检测稻壳基活性炭在不同的投加量、初始pH值、振荡时间和反应温度条件下对总磷的去除率,在总磷初始浓度为2mg/L,稻壳炭吸附去除磷元素的最佳静态实验条件为:稻壳炭投加量为4g,pH=6.4,振荡反应时间为40min时,反应时的水温为16℃以上,稻壳炭对总磷的去除率为86.12%,出水总磷浓度为0.28mg/L。(5)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不同的进水流速和滤层厚度,并利用出水总磷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穿透曲线。稻壳炭吸附去除磷元素的最佳动态实验条件为:室温25℃,吸附柱内径为100mm,滤层厚度为0.6m,进水流速为4ml/min,穿透时间为510min,饱和时间为660min。吸附再生实验选择1.0mol/L的NaOH溶液作为解吸剂,磷的吸附量为1.651mg/L,解吸率达82.5%。经过四次再生实验表明总磷的吸附量为1.54mg/L1.65mg/L,吸附率在77.1%82.5%。(6)为研究改性稻壳炭的实际应用条件,本实验对昆明某高校园内污水取样实验,对比改性稻壳炭和石英砂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若在砂滤罐后加入改性稻壳炭吸附,总磷剩余浓度平均值为0.340mg/L,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86.73%以上。改性稻壳炭吸附法不仅为资源化利用提供有益思路,而且对污水处理行业提标改造,开发新型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岳峰[3](2010)在《安丘市污水处理厂现状问题解析与升级改造技术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国家与地方制订出台了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标准,大量城镇污水处理厂面临着升级改造的任务。安丘市污水处理厂2003年建成投产,设计日处理能力6万吨,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百乐克悬链曝气处理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二级排放标准,目前实际处理出水CODCr、SS、氨氮、总磷分别为115.8mg/L、71.2mg/L、2.2mg/L、2.62mg/L。根据《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的要求,安丘市污水处理厂必须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因此,安丘市污水处理厂面临着升级改造的严峻要求。本课题结合安丘市污水处理厂实际条件,通过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与处理能力的评估,以及对升级改造工程拟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解决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可行性技术方案,为安丘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类似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安丘污水处理厂现状问题解析与升级改造技术优化研究。1、安丘市污水处理厂汇水区域水质调查分析及厂区现状现场调研结果表明:(1)污水厂进水CODCr、SS浓度高,远高于原设计进水水质(年均进水CODCr、SS分别达到577.4mg/L、516.1mg/L,设计进水CODCr、SS分别为500 mg/L、310 mg/L);(2)曝气池污泥浓度过高、污泥活性差(曝气池无机性悬浮浓度高达4000mg/l);(3)曝气系统老化、堵塞、曝气不均;(4)百乐克工艺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没有严格的厌氧/缺氧/好氧分区)是造成该厂出水水质不能达标的主要原因。2、升级改造技术中试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初沉池水力负荷可以控制在2.0m3/(m2h)小时左右,在此条件下,初沉池SS去除率可达到50%以上,CODCr去除率可达到40%以上,总磷去除率可达到30%左右,同时经初沉处理系统出水可生化性得到一定的提高,由28%提高到30%左右。(2)在目前安丘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条件下,经过初沉池一级处理后,倒置A2/O中试系统处理出水CODCr、SS、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值分别为35mg/L、20mg/l、1.9mg/L、15.4mg/L、1.3mg/L。其中COD、SS、氨氮、总氮可以达到既定《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B标准要求,而总磷去除无法满足上述标准要求。通过分点进水可以实现对总磷的去除(出水总磷平均值为0.78mg/L),该指标也达到既定《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B标准要求。(3)冬季,安丘市污水处理厂生化反应池水温在15℃以上,该温度下,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中试系统出水CODCr、氨氮、总磷平均值分别为34.0mg/L、2.1mg/L、0.85mg/L,可以达到GB18918-2002一级标准B标准要求,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强化安丘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能力。(4)斜板斜管沉淀池可以作为深度处理的组成单元,其混凝剂适宜投加量为12mg/L(以Al2O3计),在目前进出水水质条件下,斜板终沉池出水CODCr、SS、TP分别为3040mg/L、1016mg/L、1.01.2mg/L,基本可以达到深度处理排放要求,并作为先期技术在本次改造工程中组织实施。

董樵[4](2009)在《低压低惰气氨合成系统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合成氨工业是化学工业的支柱产业,其产量大、能耗高。随着合成氨工业的大型化和技术进步,氨合成工序已成为合成氨能耗的主要单元之一,除研制高效催化剂外,还必须重视工艺流程的优化,世界各公司不断在进行研究,并且推出了自己独特有效的节能工艺。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引进的大型合成氨装置,基本上都已经进行了节能改造。在这些引进装置中,氨合成技术应用最多的美国Kellogg公司冷激式轴向四床层氨合成塔,改造采用了卡萨利轴径向四床层氨合成塔或采用了托普索S-200氨合成塔;丹麦Topsφe公司S-100两段冷激改造为两段间接换热式的S-200流程。另外,美国Braun在二塔两床层流程基础上又推出改进的三塔三床层流程;德国的Vhde公司在三床一塔一废锅流程基础上又推出三床两塔两废锅流程。国内中小氮肥厂也从没有热回收的流程改进为普遍采用的带热回收的二进二出流程或JR型氨合成流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焦炉气利用项目的日益重视,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探索,开发出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焦炉气综合利用技术,并在工业装置得到了运用。根据焦炉煤气的组成特点,我国综合利用的途径有发电、生产甲醇、LNG联产氢气、制油、生产化肥等。本文以某焦化企业利用焦炉气生产天然气联产合成氨项目的氨合成工序为研究对象,根据此项目原料气利用变压吸附提取焦炉气中的氢气和空分制取的氮气,原料气中惰气含量低,合成压力低的特点,结合项目公用工程条件,通过国内外氨合成技术和国内氨合成塔内件的技术分析,以目前国内先进的JR氨合成工艺技术和配套的内件为基础,围绕氨合成工艺中反应热的利用、氨的冷凝分离、原料气的最终精制等关键步骤,对低压低惰气氨合成系统工艺路线、氨合成塔内件选型、工艺指标的确定进行技术分析和必要计算,提出了改进的JR型氨合成流程和氨合成塔的选型方案,对改进的JR型氨合成流程进行了物料和热量衡算,并初步分析了消耗指标。结果表明,氨合成塔出塔氨含量一般不低于20%,最高可达23.46%;废热回收率可达90%以上,副产蒸汽2.5MPa1.132t/t氨;合成循环机和冰机总电耗87.9 KWh/t氨;循环水用量11.13 t/t氨。以上指标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邢美华[5](2009)在《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林业被定位于以提供木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工业原料使得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依赖于森林资源发展的林区面临着严重的“三林”问题。“三林”问题集中表现为林业生产力低下,而林业产出率不高的症结主要在于林业发展的制度设计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的需求。200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福建、江西、辽宁和浙江四省率先进行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2006年底在全国全面推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之际,以黑龙江伊春国有林区为试点的林权制度改革也同时开展,打破了50多年来国有林区国有国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之际,本文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基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此次林改的绩效,并从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两方面深入评价其改革效果,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生态目标,及其促进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体系。本文借助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丰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及不合理利用的制度因素,运用一定的统计和数理分析方法从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及其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三方面对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构建了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与目标实现的保障体系。运用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国有林区的伊春和集体林区的福建、江西、湖北的林权制度改革对其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数理分析方法,以福建省为例,对其林改前后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以及森林生态效益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林改对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在我国提出的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背景下,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并就如何实现目标进行阐述,以探究林改对林区产业及生态的影响与林区目标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如利用效率低、加工工艺落后、利用数量不足等问题,产权制度不明晰是制约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关键因素,新一轮以“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对我国林区资源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林区林业资源利用有了明显好转,林区产业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森林生态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林改配套制度的不完善,林业资源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林业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林业生态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顺利实现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目标,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予以保障。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出发,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上,并由表及里,从对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影响的分析深入到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两方面影响的分析,并就如何顺利实现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使本文的研究视角具有新意。(2)构建了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林业具有优先提供生态效益的属性,本文在一般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指标并进行了内涵界定,同时将生态化目标引入林业产业结构的评价之中,创造性的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为内容、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3)在研究结论上,揭示了当前林权制度改革尚难以实现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深层原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林区发展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两大目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两大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出有利于推进“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一系列保障措施。这对完善林权改革政策、指导林区林改实践和不断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吴萍[6](2004)在《浅述中氮氨合成系统的技术改造》文中提出叙述了中氮肥进行技术改造的途径及思路 ,提出了改造的内容和应遵循的原则 ,同时指出了氨合成系统发展的趋势。

郑凯华[7](2021)在《新型过渡金属分子筛材料的制备及柴油车尾气净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柴油车动力足,燃油经济性好,尾气中CO2、CO及HC排放量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但柴油车尾气中NOx含量高,是大气中氮氧化物(NOx)的主要移动排放源。会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柴油车尾气中NOx净化处理尤为重要。本工作选取NH3-SCR法来净化柴油车尾气,通过离子交换法合成Cu-SAPO-34和Fe-MOR,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合成了核壳催化剂Cu-SAPO-34@Fe-MOR。首先,对催化剂进行NH3-SCR性能评价,考察活性。然后,考察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最后,通过XRD、SEM、TEM、BET、H2-TPR、UV-vis DRS、NH3-TPD、NO-TPD和原位DRIFT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Cu-SAPO-34和Fe-MOR,并在硅溶胶浓度为10%,m Cu-SAPO-34/m Fe-MOR为1:2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核壳催化剂Cu-SAPO-34@Fe-MOR。结果显示,相对于Cu-SAPO-34,Cu-SAPO-34@Fe-MOR在150-550℃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NH3-SCR催化活性,温度窗口宽,中高温活性优异。一方面,可能是由于Fe-MOR的加入,使得孤立态的铁离子增多,铜铁离子的协同作用增强。另一方面,可能是吸附在Cu-SAPO-34@Fe-MOR上的NOx更容易脱附,促进了SCR反应。(2)为了进一步考察Cu-SAPO-34@Fe-MOR核壳催化剂在柴油车尾气净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将新鲜样品水热老化12小时,考察其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Cu-SAPO-34@Fe-MOR-750相对其新鲜样品SCR性能下降幅度最小,并且SCR活性显着高于Cu-SAPO-34-750。通过H2-TPR、NH3-TPD和UV-vis DRS等表征手段得出,水热老化后Cu-SAPO-34@Fe-MOR微孔结构未被破坏,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下降幅度最小。相较于其它老化样品存在更多孤立态的铜铁离子,活性物种留存最多,酸量损失最少。并且催化剂表面吸附的NOx物种和硝酸盐物种增多,促进了SCR反应进行。这些可能是Cu-SAPO-34@Fe-MOR水热稳定性好的原因。因此,Cu-SAPO-34@Fe-MOR不仅活性好,而且水热稳定性高,成本低,在柴油车尾气净化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采用In situ DRIFTS对反应中间物种和反应过程进行表征,揭示核壳催化剂Cu-SAPO-34@Fe-MOR的催化过程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u-SAPO-34@Fe-MOR吸附的主要NH3物种为Br?nsted酸位点上NH4+物种和NH3物种,Lewis酸位点上的NH3物种。吸附的主要NOx物种是单齿硝酸盐,螯合亚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物种。Cu-SAPO-34和Cu-SAPO-34@Fe-MOR及他们的老化样品上SCR反应遵循“L-H”机制。

周硕[8](2021)在《Cu-SSZ-13分子筛低温NH3-SCR催化活性及台架试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柴油机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当前,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NOx转化效率最高效和应用最为成熟的技术。Cu-SSZ-13分子筛具有可控酸量、高比表面积以及可观的阳离子负载量,在柴油车尾气NOx脱除应用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论文从Cu-SSZ-13催化剂配方制备与台架试验探讨Cu-SSZ-13催化剂在我国排放标准的阶段适应性。采用水热法和液态离子交换法制备一系列硅铝比(摩尔比)不同的Cu-SSZ-13分子筛(Si/Al=47,30,20,15),探究Si/Al对NH3-SCR的影响,并通过多种表征技术对样品的物化性质进行系统探究。NH3-SCR结果表明,不同Si/Al分子筛的NH3-SCR性能具有显着差异,特别是低温范围,其中催化剂起燃温度T50(转化效率≥50%时的温度)顺序为Si/Al=20<Si/Al=15<Si/Al=30<Si/Al=47。表征结果表明,Si/Al会影响分子筛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进而影响样品中Cu物种的分布和数量及酸性。Si/Al-20具有最多的游离Cu2+以及酸位数量,有利于低温NH3-SCR反应的进行。采用离子交换法系统研究Cu-SSZ-13催化剂中Cu前驱体浓度对NH3-SC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区(100~300℃),催化剂的SCR性能随Cu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Cu0.100‐SSZ-13催化剂拥有最高低温SCR活性(T50为149℃),即铜前驱体溶液的浓度达到0.100 mol/L。BET和XRD结果表明,铜盐溶液的浓度对样品的结构没有显着影响。NH3-TPD和H2-TPR结果表明,当Cu Cl2浓度从0增加到0.125 mol/L时,Cu-SSZ-13催化剂上的强Lewis酸性和游离Cu2+量增加。然而,大多数H在Br(?)nsted酸中心(Si-OH-Al)被游离的Cu2+取代,限制氨的储存和转移能力。因此,随着Cu Cl2浓度的进一步增加,Cu-SSZ-13的催化效率降低。采用离子交换法,分别以乙酸铜、氯化铜、硝酸铜和硫酸铜为前驱体制备4种铜物种含量几乎相同的Cu-SSZ-13分子筛。探究铜前驱体对NH3-SCR的影响,并通过多种表征技术对样品的物化性质进行系统探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铜前驱体对Cu-SSZ-13分子筛中低温范围的NH3-SCR性能具有显着差异。其中催化剂T50的高低顺序为Cu-SSZ-13(A)<Cu-SSZ-13(Cl)<Cu-SSZ-13(S)<Cu-SSZ-13(N)。表征结果表明,铜前驱体会影响分子筛中铜物种的分布和数量以及酸性。Cu-SSZ-13(A)催化剂具有最多的游离Cu2+以及强Lewis酸量,有助于样品低温NH3-SCR催化反应的进行。通过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研究发现:Cu-SSZ-13催化剂在国六测试循环中NOx排放分别是0.954和0.846 g/k Wh。标定点催化器阻力为16.8 k Pa,满足后处理标定要求(标定点阻力≤25 k Pa)。DOC对NO的转化效率在400℃以下低于目标值,对CO和PM的转化效率均达到国六柴油车排放标准限值。

邵亚琴[9](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常雅婷[10](2020)在《国内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规程对比分析及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范编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投资少、处理效率高、兼具景观价值等优点,逐步应用于污水处理并在近二十年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由于地域辽阔,不同省份在气候、地理、生活习惯、经济水平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设计规范适用性较弱。目前陕西省还未有本省设计规范,亟需编制一套适宜于陕西省实际情况的人工湿地设计规范。用于科学性、合理性的设计、建设及管理维护人工湿地工程。本论文通过资料收集国外人工湿地规范十七部、国内规范十六部。通过阅读对设计过程中各方面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形成陕西省首部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草案,即《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程》。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及成果:(1)从国外十七部规范中选择时间上最新的爱尔兰、德国、印度三部,其中印度与我国接壤。爱尔兰强调设计前调研工作及客户喜好。德国注重基质组成及配比。印度详细分析不同湿地类型下多种面积计算方法及优缺点。国外湿地规范形式灵活,侧重不同。(2)对国内所有可收集到的国家级和已发布各省级人工湿地设计规范中各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华东地区发展最好。这些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工湿地的应用,但也存在缺陷。例如水量及水质确定需考虑城镇及农村差异性,考虑回用灌溉时应适当放宽对TN的要求;设计参数受多因素影响,需结合实际工程运行数据;国内规范在基质堵塞方面的“蚯蚓疏通”、“反冲洗”及植物种植方面的“加覆土层”条文不合理。(3)对陕西省地形、气候、水资源等进行分析,结合陕西省实际水量、水质、植物等数据,形成《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程》。该规程对人工湿地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等各方面均作出了要求,适宜于陕西省范围内处理城镇或农村生活污水,或具有类似水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对于该技术在陕西地区的应用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浅述中氮氨合成系统的技术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述中氮氨合成系统的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2)改性稻壳基活性炭对去除污水中总磷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磷废水来源及危害
        1.1.1 水体富营养化与磷污染
        1.1.2 水体中磷来源与存在形式
    1.2 常用的含磷废水处理技术
        1.2.1 生物除磷法
        1.2.2 化学除磷法
        1.2.3 结晶除磷法
        1.2.4 吸附除磷法
    1.3 稻壳利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1.3.1 稻壳利用现状
        1.3.2 稻壳研究进展
    1.4 国内外污水处理现状及执行标准对比
        1.4.1 国外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1.4.2 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1.4.3 深度处理执行标准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5.4 本课题的创新点
        1.5.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准备
        2.1.1 实验水质及出水要求
        2.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2.2 实验分析方法
        2.2.1 磷的检测方法与校准曲线
        2.2.2 检测试剂配制
        2.2.3 总磷校准曲线的绘制
        2.2.4 实验用含磷废水的配制及测定
    2.3 实验设计
        2.3.1 稻壳炭吸附剂的制备
        2.3.2 静态实验设计
        2.3.3 动态实验设计
        2.3.4 解吸再利用实验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稻壳炭的制备及改性结果分析
    3.1 稻壳活性炭的炭化实验
    3.2 稻壳活性炭的活化实验
        3.2.1 活化剂种类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3.2.2 浸渍比的影响
        3.2.3 活化温度的影响
        3.2.4 活化时间的影响
    3.3 稻壳活性炭的改性实验
        3.3.1 酸改性稻壳炭吸附效果
        3.3.2 碱改性稻壳炭吸附效果
        3.3.3 组合改性对稻壳炭去除效果的影响
    3.4 组合负载稻壳炭的制备
    3.5 稻壳炭吸附剂的性能研究
        3.5.1 吸附机理
        3.5.2 吸附等温线类型
        3.5.3 吸附等温线拟合
    3.6 稻壳炭的表征分析
        3.6.1 稻壳炭外观分析
        3.6.2 稻壳炭改性前后SEM分析
        3.6.3 稻壳炭改性前后XRD分析
        3.6.4 稻壳炭改性前后FTIR分析
        3.6.5 稻壳炭的BET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稻壳基活性炭除磷的实验研究
    4.1 静态实验研究
        4.1.1 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1.2 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1.3 振荡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1.4 反应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2 动态实验研究
        4.2.1 穿透曲线理论
        4.2.2 动态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
    4.3 解吸与再生实验
        4.3.1 解吸实验
        4.3.2 再利用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性稻壳炭在污水深度处理的应用
    5.1 校园生态水系统简介
    5.2 处理效果分析
    5.3 经济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安丘市污水处理厂现状问题解析与升级改造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水环境污染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1.2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发展现状
        1.2.1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1.2.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1.3 国内外污水处理厂改造研究综述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目的、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主要分析测试指标与分析方法
第2章 污水厂现状问题解析与升级改造技术选择
    2.1 安丘市污水处理厂百乐克工艺概况
    2.2 现状进出水水质分析
        2.2.1 重点企业排污情况调查分析
        2.2.2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分析
    2.3 安丘污水处理厂曝气系统问题诊断
        2.3.1 表观观察结果及分析
        2.3.2 曝气系统充氧能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2.4 升级改造技术选择
        2.4.1 升级改造所选工艺需满足的条件
        2.4.2 升级改造备选工艺
第3章 升级改造一级强化处理技术优化研究
    3.1 试验方法与装置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2.1 一级(强化)处理静态试验
        3.2.2 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一级(强化)处理动态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级生化处理技术优化研究
    4.1 二级生化系统工艺改造
        4.1.1 试验方法与装置
        4.1.2 试验结果与讨论
    4.2 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法强化二级生化处理能力试验
        4.2.1 试验装置
        4.2.2 试验方法
        4.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级深度处理技术选择与优化研究
    5.1 试验方法与装置
    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5.2.1 斜板沉淀池深度处理试验
        5.2.2 滤布滤池直接过滤深度处理试验
        5.2.3 滤布滤池混凝过滤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4)低压低惰气氨合成系统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合成氨工业发展和技术进展
    1.2 我国焦炭工业发展和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
    1.3 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合成氨工艺路线概述
        1.3.1 传统焦炉气制合成氨的两种方法
        1.3.2 焦炉气生产天然气联产合成氨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低压低惰气氨合成工艺路线的确定
    2.1 国外氨合成技术进展
    2.2 我国氨合成工艺技术改造实践
        2.2.1 氨合成工艺技术
        2.2.2 国内氨合塔技术
    2.3 本研究拟采用的合成塔内件形式和工艺流程
        2.3.1 拟采用的氨合成塔内件形式
        2.3.2 拟采用的工艺流程
第3章 氨合成过程基本特性分析
    3.1 氨合成反应热力学基础
        3.1.1 氨合成反应的化学平衡
        3.1.2 氨合成反应的热效应
        3.1.3 氨合成反应动力学
    3.2 氨合成工艺参数选择
        3.2.1 温度
        3.2.2 压力
        3.2.3 空间速率
        3.2.4 合成塔进塔气体组成
第4章 工艺流程设计和计算
    4.1 设计条件
    4.2 工艺指标的确定
        4.2.1 出塔氨含量
        4.2.2 反应热的回收
        4.2.3 氨的冷凝分离
        4.2.4 原料合成气的最终精制和补充气的位置
        4.2.5 惰性气体排放和排放的惰性气氢回收
    4.3 工艺物料热量衡算和经济指标
        4.3.1 物料和热量衡算
        4.3.2 经济指标计算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林业资源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
        1.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1.3.4 文献分析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范畴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及范畴界定
        2.1.1 林业资源与森林资源
        2.1.2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2.1.3 林业三次产业划分
        2.1.4 林业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2.1.5 林权与林权制度
    2.2 理论基础
        2.2.1 产权及制度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产业结构及优化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现代林业理论
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问题剖解
    3.1 两种发展观与两种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3.1.1 基于传统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3.1.2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3.1.3 林业资源传统利用模式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的比较分析
    3.2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模式的演变分析
        3.2.1 1949—1978年的木材主导利用模式
        3.2.2 1979—1992年的综合利用模式
        3.2.3 1992年—现在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多功能利用模式
    3.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3.1 林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3.2 木材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3.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3.4 森林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3.5 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4 林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
        3.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4.2 林业资源利用中的基本矛盾
4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制度因素探析
    4.1 影响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4.1.1 自然条件
        4.1.2 社会经济水平
        4.1.3 技术水平
        4.1.4 政策环境
        4.1.5 制度
        4.1.6 影响因素评述
    4.2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状况
        4.2.1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划分
        4.2.2 集体林区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4.2.3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单一国家所有制的弊端
    4.3 明晰产权是实现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
        4.3.1 我国当前林业资源产权
        4.3.2 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性
        4.3.3 产权明晰的基本要求
        4.3.4 明晰产权的主要途径
    4.4 以产权明晰为主要标志的林权制度改革
        4.4.1 我国历次林权制度变革
        4.4.2 当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5 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林业资源利用评价
    5.1 林业资源利用的评价内容
    5.2 集体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5.2.1 调查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5.2.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5.2.3 林改区域林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5.2.4 林改区域林木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5.2.5 林改区域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5.2.6 林改区域景观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5.3 国有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5.3.1 研究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5.3.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5.3.3 林改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情况
    5.4 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总体现状评价
        5.4.1 林地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5.4.2 林木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5.4.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5.4.4 景观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6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6.1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6.1.1 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6.1.2 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6.1.3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
    6.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分析
        6.2.1 SSM分析方法概述
        6.2.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6.2.3 福建省林改前后林业产业变化情况分析
    6.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价方法
        6.3.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判标准
        6.3.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新拓展
        6.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
        6.3.4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6.4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的实证分析
        6.4.1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概况
        6.4.2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分析一以福建省为例
        6.4.3 结论与政策含义
7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7.1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分析
        7.1.1 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资源分布
        7.1.2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7.2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7.2.1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回顾
        7.2.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7.2.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设置
    7.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7.3.1 调查区域森林资源状况及生境特征
        7.3.2 调查区域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7.3.3 评价结果分析
8 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目标的构建
    8.1 我国林业“两大体系”战略的提出
    8.2 我国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构建
        8.2.1 林业产业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8.2.2 林业生态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8.2.3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制定
        8.2.4 实现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的林业资源利用原则
    8.3 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的构建
        8.3.1 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目标的基本要求
        8.3.2 林区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8.3.3 基于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实现的林区林业产业发展顺序
    8.4 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目标的构建
        8.4.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8.4.2 林区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的目标界定
        8.4.3 林区完备生态体系构建的原则及重点措施
9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政策保障体系
    9.1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9.1.1 加拿大林业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9.1.2 德国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9.1.3 日本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9.1.4 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9.2 林权改革中对林区林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
        9.2.1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的基本分析
        9.2.2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9.2.3 这些问题对林区目标体系构建的影响
    9.3 实现林区发展目标的制度与政策保障:基本框架构建
        9.3.1 制度保障
        9.3.2 政策保障
    9.4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
        9.4.1 林权证抵押贷款开展
        9.4.2 森林保险制度构建
        9.4.3 采伐限额制度完善
        9.4.4 公益林保护制度创新
    9.5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政策设计
        9.5.1 政府对林企与林农的支持方向
        9.5.2 切实增强林业企业发展能力
        9.5.3 不断加大对林农的信贷支持
        9.5.4 进一步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
        9.5.5 积极开展各类生态工程建设
10 结论与展望
    10.1 全文主要结论
    10.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一览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7)新型过渡金属分子筛材料的制备及柴油车尾气净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柴油车尾气NO_x的控制技术
        1.2.1 NO_x储存还原技术(NSR)
        1.2.2 NO_x直接催化分解技术
        1.2.3 NO_x被动吸附技术(PNA)
        1.2.4 选择催化还原技术(SCR)
    1.3 NH_3-SCR技术
        1.3.1 NH_3-SCR催化剂材料
        1.3.1.1 贵金属催化剂
        1.3.1.2 氧化物催化剂
        1.3.1.3 分子筛催化剂
        1.3.1.4 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
        1.3.2 NH_3-SCR反应机理概述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和设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催化剂制备
        2.3.1 Cu-SAPO-34分子筛制备
        2.3.2 Fe-MOR分子筛的制备
        2.3.3 Cu-SAPO-34@Fe-MOR分子筛的制备
        2.3.4 Cu-SAPO-34/Fe-MOR分子筛的制备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2.5 催化剂水热老化性能测试
    2.6 催化剂表征方法
        2.6.1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2.6.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6.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6.4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的分析(BET)
        2.6.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2.6.6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6.7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2.6.8 NO程序升温脱附(NO-TPD)
        2.6.9 原位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
第三章 Cu-SAPO-34@Fe-MOR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的制备
        3.2.2 活性评价
        3.2.3 材料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u-SAPO-34@Fe-MOR分子筛制备条件探索
        3.3.1.1 硅溶胶浓度对Cu-SAPO-34@Fe-MOR分子筛的影响
        3.3.1.2 m _(Cu-SAPO-34)/m _(Fe-MOR)对Cu-SAPO-34@Fe-MOR分子筛的影响
        3.3.2 Cu-SAPO-34@Fe-MOR分子筛NH_3-SCR性能
        3.3.3 Cu-SAPO-34@Fe-MOR分子筛表征
        3.3.3.1 SEM表征结果
        3.3.3.2 TEM表征结果
        3.3.3.3 BET表征结果
        3.3.3.4 UV-vis DRS表征结果
        3.3.3.5 H_2-TPR表征结果
        3.3.3.6 NH_3-TPD表征结果
        3.3.3.7 NO-TPD表征结果
        3.3.4 核壳结构对Cu-SAPO-34@Fe-MOR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u-SAPO-34@Fe-MOR分子筛抗水热老化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的制备
        4.2.2 活性评价
        4.2.3 材料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u-SAPO-34@Fe-MOR分子筛抗水热老化性能研究
        4.3.2 Cu-SAPO-34@Fe-MOR-750 分子筛表征
        4.3.2.1 BET表征结果
        4.3.2.2 H_2-TPR表征结果
        4.3.2.3 UV-vis DRS表征结果
        4.3.2.4 NH_3-TPD表征结果
        4.3.2.5 NO-TPD表征结果
        4.3.3 核壳结构对Cu-SAPO-34@Fe-MOR分子筛水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u-SAPO-34@Fe-MOR分子筛NH_3-SCR反应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反应物分子的吸附物种及其稳定性
        5.2.1 NH_3反应物分子的吸附物种及其稳定性
        5.2.2 NO_x反应物分子的吸附物种及其稳定性
    5.3 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的SCR反应机理
        5.3.1 Cu-SAPO-34 分子筛表面吸附物种的SCR反应过程
        5.3.2 Cu-SAPO-34@Fe-MOR分子筛表面吸附物种的SCR反应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Cu-SSZ-13分子筛低温NH3-SCR催化活性及台架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柴油车排放法规
    1.3 尾气控制技术
    1.4 NH_3-SCR技术催化剂研究进展
    1.5 本文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2.2 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表征
第3章 硅铝比对Cu-SSZ-13分子筛NH_3-SCR低温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铜前驱体浓度对Cu-SSZ-13分子筛NH_3-SCR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铜前驱体种类对Cu-SSZ-13催化剂NH_3-SCR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小尺寸与发动机台架实验
    6.1 引言
    6.2 小尺寸涂覆实验
    6.3 分子筛催化剂台架试验研究
    6.4 本章总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后续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参考文献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国内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规程对比分析及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范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发展历程
        1.2.2 国外发展历程
    1.3 人工湿地概述
        1.3.1 人工湿地概念
        1.3.2 人工湿地类型及特点
        1.3.3 污染物去除机理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国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研究
    2.1 国外人工湿地相关设计标准
    2.2 爱尔兰规范梳理
        2.2.1 多元化人工湿地(ICW)介绍
        2.2.2 现场评估
        2.2.3 设计ICW系统
        2.2.4 运行、维护和监管
    2.3 德国规范梳理
        2.3.1 一般规定
        2.3.2 湿地设计
        2.3.3 滤料要求
        2.3.4 植物
        2.3.5 维护及成本
    2.4 印度规范梳理
        2.4.1 预处理
        2.4.2 一级处理
        2.4.3 人工湿地设计
        2.4.4 运行维护
    2.5 综合分析
3 国内人工湿地设计规范研究
    3.1 国家及各省级规范发布情况
    3.2 国内规范内容对比分析
        3.2.1 总体布置
        3.2.2 水量与水质
        3.2.3 工艺选择
        3.2.4 湿地面积计算
        3.2.5 设计参数
        3.2.6 几何参数
        3.2.7 湿地填料
        3.2.8 湿地植物
        3.2.9 布水、防渗及附属设施
    3.3 小结与建议
4 陕西省人工湿地规范编制技术研究
    4.1 编制背景及目的
    4.2 陕西省概况
        4.2.1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4.2.2 水资源量
        4.2.3 水资源开发
        4.2.4 水质状况
    4.3 陕西省湿地工程实例
    4.4 技术问题研究
        4.4.1 水量
        4.4.2 设计进水水质
        4.4.3 设计出水水质
        4.4.4 设计参数
        4.4.5 植物及基质选择
    4.5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程草案》
附录2 陕西省人工湿地工程应用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浅述中氮氨合成系统的技术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改性稻壳基活性炭对去除污水中总磷的效果研究[D]. 柏茜.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3]安丘市污水处理厂现状问题解析与升级改造技术优化研究[D]. 岳峰. 青岛理工大学, 2010(02)
  • [4]低压低惰气氨合成系统工艺设计[D]. 董樵. 河北科技大学, 2009(S2)
  • [5]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D]. 邢美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6]浅述中氮氨合成系统的技术改造[J]. 吴萍. 化工设计通讯, 2004(04)
  • [7]新型过渡金属分子筛材料的制备及柴油车尾气净化研究[D]. 郑凯华.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8]Cu-SSZ-13分子筛低温NH3-SCR催化活性及台架试验的研究[D]. 周硕.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9]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10]国内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规程对比分析及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范编制研究[D]. 常雅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氮氨合成系统技术改造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