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D32压缩机管道振动的处理

6D32压缩机管道振动的处理

一、6D32型压缩机管道振动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文[1](2021)在《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中,其运行稳定性对整个泵系统而言至关重要,在设计离心泵叶轮时,一般都假设其进口入流是均匀的,但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叶轮进口会出现非均匀入流,导致水力损失增加、性能下降;特别是偏离设计工况时,非均匀入流会加剧速度剪切、流动分离等引起回流,导致压力脉动增加,甚至会引发泵组共振,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研究了弯管入流对单吸离心泵水力性能和压力脉动的影响,提出了增设进口导叶来抑制非均匀入流的方法,并重点探究了不同导叶参数对抑制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研究了弯管角度对离心泵水力性能和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弯管入流会导致离心泵扬程和效率下降,且随着弯管角度的增大外特性进一步降低;弯管入流还会使得进口管内外侧压差变大,流动不均匀性增强,弯管内侧出现了明显的漩涡和低速区,叶片进口的撞击损失增大,叶轮内湍动能增大并形成堵塞,载荷降低,做功能力下降;另外离心泵进口压力脉动增强,蜗壳周向不同位置测点的压力脉动均增大,尤其是隔舌位置处的压力脉动幅值增加最为明显。为改善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提出增设进口导叶来抑制非均匀入流的方法,并研究了不同类型进口导叶对非均匀入流的抑制机理。随着流量的减小离心泵进口管内的不均匀度增大,进口管内的回流强度增强,叶轮的性能下降;增设进口导叶能够抑制小流量工况下进口管内的回流,使来流能够更加平稳的进入叶轮,改善叶轮进口的不均匀性,降低叶轮内的高湍动能区域;相对于直导叶而言,翼型导叶能更有效的改善非均匀入流。研究了导叶安装角、厚度和叶片数对小流量工况下非均匀入流的改善效果。发现合理的安装角度能够使得流道内靠近叶片压力面的高湍动能区域减小,叶片压力面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叶片载荷提高;不同的叶片厚度主要通过影响叶轮进口的回流使流道内的低速区域和高湍动能区域发生改变;叶片数通过改变进口管内的回流来改变叶轮进口截面的不均匀度,进而影响叶轮内流动。采用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翼型导叶三个参数之间交互作用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发现安装角度为45°、叶片数为4、叶片厚度为2.0mm的翼型最优。与无导叶情况相比,添加翼型进口导叶后改变了叶轮进出口的环量差,提高叶轮叶片的做功能力,减小进口管和叶轮内的压力脉动幅值。

吕岩[2](2021)在《制氧厂噪声预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制氧厂噪声是制氧厂为钢铁生产提供所需氧气时产生的一类特殊噪声。这类噪声具体声源数目多、分布范围广、辐射噪声频带宽、声压级高且混叠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制氧厂噪声测试难度大、预估精度低、治理困难。由此,本文基于几何声学理论提出一种联合虚源法、声辐射度法和声线法的噪声预估方法,建立制氧厂室内与户外的噪声预估模型,通过构建快速多极算法和空间等效划分优化预估模型实现声源结构的降阶和空间模型的简化,最终实现了制氧厂噪声声场的有效预估。本选题得到横向课题“炼铁制氧噪声控制技术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671262)的资助。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分析了目前室内与户外噪声预测方法对工业噪声预测的精度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制氧厂厂区及主要设备的噪声辐射特性进行详细测试分析与研究,确定了制氧厂室内与户外噪声的主要特性。(2)深入研究了虚源法、声辐射度法和声线法在噪声预估中的应用,针对制氧厂室内噪声特性,联合虚源法和声辐射度法建立室内噪声预估模型ISM-AR(Image source method-Acoustical radiosity);针对户外噪声特性,联合声线法及户外声传播准则建立户外噪声预估模型。(3)针对噪声预估模型在应用过程中模型复杂度高、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构建了快速多极展开和空间等效划分的模型优化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优化算法可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和计算量,证明了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将模型应用于制氧厂噪声的声场预估中,在制氧厂实测数据和优化预估模型基础上,对制氧厂室内与户外的噪声分布进行了重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厂区的噪声声场分布和主要治理目标,为实际降噪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闫海洋[3](2021)在《既有RC框架-剪力墙结构隔震加固韧性提升及评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地震韧性逐渐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隔震技术作为提高既有建筑抗震性能以及韧性水准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基于前期开展的橡胶柔性管道试验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地震易损性模型及损失后果函数,完善了隔震建筑地震韧性评价体系。然后以既有RC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该类建筑抗震韧性水准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针对单体建筑和多栋毗邻建筑分别采用单体隔震和大底盘隔震加固技术对其进行韧性提升,考虑柔性管道进行韧性评价,重点分析了隔震设计关键参数——屈重比对结构韧性水准的影响规律,建议了适用于既有RC框架-剪力墙结构韧性提升的屈重比取值,可高效指导该类结构面向韧性目标的隔震加固设计。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展的24根橡胶柔性管道试验数据,建立了该类管道的易损性模型及损失后果函数:关键损伤状态为“管道破坏漏水”,采用FEMA推荐的分析方法,以位移角为工程需求参数,建立了该类管道该损伤状态的易损性模型和损失后果函数(包括修复费用及时间),其中修复费用函数综合考虑管道售价及运输费用等各种成本进行确定,修复时间函数根据24个试件拆卸和安装实测时间进行拟合。(2)建立了既有RC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分析模型,评估了结构在设防地震及罕遇地震下的关键地震响应(楼面最大绝对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角),评价了结构的抗震韧性水准,结果表明:本文所选取的既有RC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韧性等级均为零星,建筑韧性水准亟待提高;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对修复费用评级起到了控制作用,而建筑整体修复时间由结构构件和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共同决定,需同时控制层间位移角和楼面绝对最大加速度响应才能提高结构的抗震韧性水准。(3)采用单体隔震和大底盘隔震技术对既有RC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韧性提升,考虑柔性管道进行韧性评价,各设计了3个屈重比案例,分析了屈重比对结构韧性水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隔震加固后建筑修复费用和时间均明显降低,建筑韧性等级至少可提升至二星;柔性管道在设防地震下修复费用占比较高,罕遇地震下由于整体修复费用较高,柔性管道修复费用占比相对较小,其修复工时对建筑修复时间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降低屈重比后,层间位移角和楼面绝对最大加速度均得到显着控制,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损伤逐渐减小,建筑韧性等级可进一步优化至三星。(4)对于高度较大的单体隔震加固结构,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的损伤控制是建筑优化至三星的关键指标,屈重比建议取值约为2%;对于具有少量楼层的大底盘隔震加固结构,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同样控制了建筑韧性等级,屈重比可适当放宽要求,建议取值约为2.5%,结构即可优化到三星。

王鹏[4](2021)在《基于结构要素对消声器空气动力性能和声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NVH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消声器作为控制汽车发动机排气噪声的主要器件,拥有出色的声学性能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一直是人们的不懈追求。基本结构要素(进气管、出气管插入膨胀腔的声学要素等)的长度和直径直接决定了消声器的空气动力性能和声学性能,为取得更优的消声器综合性能,本课题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深入探究了多结构要素对消声器空气动力性能(压力损失)和声学性能(传递损失)的影响规律。课题以某一型号汽车发动机消声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气流流动路径和声学要素,基于平面波理论和半经验公式,利用仿真软件GT-Power研究了进气管直径、出气管插入膨胀腔内的声学长度、直径等结构要素对消声器消声性能和空气动力性能的影响,探索单一结构要素的改变对其他结构要素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1)通过改变进、出气管插入膨胀腔长度(La、Lb)得到等效的压力损失时,其传递损失存在一定差异,且变化范围随着等效压力损失的减小而变大;而得到等效平均传递时,其压力损失变化范围随着等效平均传递损失的减小而增加。(2)通过改变进气管、进气管插入膨胀腔直径(Da、Db)得到等效压阻时,其传递损失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随着等效压力损失的增加而变大;而得到等效平均传递损失时,其压力损失变化范围随着等效平均传递损失的增加而减小。最后建立了综合评价声学性能和空气动力性能的体系,找到了基于边界条件较原消声器性能更优的结构参数组合区域,对比了优化前后消声器结构模态频率的变化。这为研究综合考虑声学和空气动力学的更优的消声器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于承宣[5](2021)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及其工业应用》文中提出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公共设备等机器产生的噪声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健康隐患,因此对这类机械噪声的识别和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此类机械结构复杂、部件间存在耦合关联,传统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TPA)需要拆解测量对象,难以准确高效地识别其激励源和各传递路径贡献量,因而影响其实际工程应用。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OTPA)是一种无需拆解动力系统、解耦耦合部件的高效便捷辨别噪声源和传递路径贡献量的计算方法,且其在使用时不需要具体识别被测系统的工作载荷。本论文通过把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应用到热泵热水器室外机和高速曳引电梯两个工业项目中,通过工况传递路径分析识别这两类工业产品的主要噪声源及传递路径,为该工业产品的振动噪声控制提供依据。本论文首先系统的回顾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案例,总结了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分析步骤,同时总结了热泵热水器室外机和电梯噪声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本论文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应用到这两个工业实例中,分别对热水器室外机和高速电梯轿厢的噪声源进行识别并分析其主要传递路径及贡献量。为了解决测量中不同通道噪声串扰问题对OTPA造成的影响,本文在OTPA分析过程采用了奇异值分解技术对传递矩阵进行分解以减少信号串扰的影响。通过对热泵热水器室外机进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找出了热泵热水器室外机的主要噪声源和传递路径。实验结果表明,热泵热水器外机噪声主要由压缩机、冷媒管道及储液器的结构传递噪声以及由风扇及风扇电机构成的空气传递噪声两部分组成,为随后的噪声控制提供了依据。随后通过采用简单有效的控制手段成功使目标点噪声降低2.9dB(A)。在这基础上,本文首次把OTPA方法应用在高速电梯轿厢减振降噪项目上,通过实验分析高速电梯运行时电梯轿厢内噪声源的主要传递路径及贡献量。实验结果表明,高速电梯运行时轿厢内噪声主要来自曳引轮、导靴系统振动传递到轿壁引起的声辐射,为控制电梯轿厢内噪声提供了依据。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展望。

王李科[6](2020)在《半开叶轮离心泵叶顶泄漏涡的流动特性及其抑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半开叶轮离心泵叶顶间隙内的流动对整泵的水力性能而言至关重要,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泵性能下降、压力脉动增强、振动加剧,甚至影响其运行稳定性。本文开展了半开叶轮离心泵叶顶间隙内的流动研究,分析了泄漏涡的流动特征及其诱导压力脉动的机理,提出周向槽、T型叶片及两者联合的三种控制间隙流动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流动控制机理,为改善半开叶轮离心泵叶顶间隙内的流动从而提高运行稳定性开拓了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本文首先针对叶顶泄漏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叶轮内涡结构受工况影响较大,大流量工况泄漏涡的初始位置靠近叶片中部,并且会在尾缘形成二次泄漏涡,叶顶间隙内速度梯度较大的泄漏流会引发高熵产,诱发高幅值压力脉动;随着流量的减小,泄漏涡的初始位置向上游移动,小流量工况叶片进口泄漏涡的周向运动趋势增强,在相邻叶片压力面破碎后形成前缘溢流和回流,压力脉动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泄漏涡轨迹的变化特征,提出了改进的泄漏涡核迁移轨迹预测模型,该模型拓展了适用范围、提高了预测精度。为抑制叶顶泄漏流对叶轮内部流动的影响,本文在叶顶端壁开设了周向槽,发现周向槽使泄漏涡的初始位置向下游移动,在小流量工况下为前缘溢流提供周向通道,使其从沟槽内快速通过,减小叶片进口相对液流角、增大进口管近壁面轴向速度,从而抑制回流;但是会导致扬程和效率下降。周向槽可改变泄漏涡初始位置的压力脉动,在设计工况和大流量工况下,靠近叶顶间隙截面的非定常压力标准差减小,压力脉动幅值下降;在小流量工况下,周向槽降低了叶片前缘回流诱发特征频率的幅值,但是会导致叶片压力面的压力脉动幅值略有上升。针对叶顶间隙对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T型叶片来控制叶顶泄漏流动,发现T型叶片能够降低过流部件的水力损失、提高叶轮的欧拉扬程,从而提升离心泵的实际扬程和效率;并且T型叶片能够减小叶顶区域的相对液流角,降低叶轮内低速区和反流区的面积和强度,减小叶顶阻塞。在设计工况下减小了高熵产率分布面积,并抑制了其向上游扩散的趋势;在小流量工况下T型叶片能够抑制高熵产区向后盖板扩散的趋势,但是会导致叶片前缘和尾缘泄漏流的法向分量增大,叶片进口的高熵产区强度提高,混掺损失增加。针对周向槽和T型叶片不能同时提高整体水力性能和抑制压力脉动的问题,本文进一步将周向槽和T型叶片两者联合起来,发现两者联合能够发挥周向槽和T型叶片各自的优势,在不降低效率和扬程的前提下,改善叶顶区域的不稳定流动,降低叶顶间隙内的阻塞,抑制回流涡;并且该方法能够使得非定常压力标准差减小,特别是在叶片进口边附近区域,使所有频率压力脉动的幅值均有所下降,主频幅值明显降低,从而有效抑制了叶轮内部的压力脉动,提升了整泵的运行稳定性。

朱超[7](2020)在《换流站降噪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换流站噪声问题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肇庆换流站前后开展了三期噪声综合治理项目,极大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但噪声扰民现象依然存在。本项目旨在通过换流站设备噪声分析,找出噪音扰民根源,并针对主要噪声源选择一个最优综合降噪方案,彻底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本项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1)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降噪技术和换流站噪音治理方法,研究电力设备噪声特性和降噪原理;2)开展换流变站内设备噪音测试,建立换流站噪声数据库,进而建立声学模仿真模型;3)通过噪声源对敏感点处噪声频谱分析和声源贡献值预测分析,确定噪音扰民的主要噪声源,量化主要噪声源的降噪目标值;4)经过调研与勘测等工作初定几种换流变压器降噪方案,对每个方案进行降噪效果预测,结合通风散热效果、经济性分析等因素,选择最优降噪方案;5)开展在运换流变BOX-IN方案设计,包括换流变结构型式、顶盖布置、换流变冷却器前移距离、BOX-IN通风散热及温度控制等具体实施环节,并对运行维护影响进行评估;6)研究与现场实际运行工况相符的电容器噪声测试方案,对不同厂家加装辅助降噪设施电容器或新型低噪声电容器的降噪效果进行对比,并开展稳定性试验评估,以确定最终的电容器降噪方案。本项目研究发现换流站噪音扰民的三大噪声源为:换流变本体、第一大组的DT11/13电容器和第二大组的DT11/13电容器,并针对性提出了经济性优且符合降噪要求的综合治理方案。本项目研究成果为肇庆换流站解决噪音扰民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综合性降噪方案,对在运换流站进行BOX-IN降噪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同时提出了一种与现场实际运行工况相符的电容器噪声测试方法。

谢武德[8](2020)在《顶张力立管外流涡激-内流密度变化的动力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海及深海油气资源的开采中,顶张力立管具有输送效率高、连续性好和运输量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海洋环境中,顶张力立管势必会受到外界海流和洋流等流场的作用。当外界来流具有一定的流速时,流经管道的尾流场中将会出现漩涡脱落的现象,致使管道周围的流体压力发生动态变化,从而激发管道发生振动,即涡激振动。涡激振动涉及到外界流场与管道结构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具有高度的非线性特性。另外,由于海底油气分离技术和成本的限制,一般采用管道对海底油气井产出的石油和天然气直接进行混合输送。此时,管道内部为石油和天然气组成的气液两相流。气体和液体在流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分离和聚集,致使管内流体的质量和密度发生变化,从而激发管道发生振动。管内流体与管道结构之间也存在着较强的流固耦合作用,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在外流与内流的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振动涉及到外界流场-管道结构-管内流体的多场耦合作用,其动力响应十分复杂。为了确保管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通常将管内流体简化为均质的单相流或者以单相流的理论分析两相流及多相流的影响,忽略了管内流体的质量和密度随时间和空间发生的变化。鉴于此,本文对外流与内流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重点考虑了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质量和密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本文探索了外界流场对管道产生的涡激振动,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变化对管道的激励作用,以及外流涡激与内流密度变化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动力响应特性,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单独分析外界流场对管道的激励作用。分析外界流场流经管道对管道产生的水动力,包括涡激升力和拖曳力,考虑瞬时相对来流速度的影响,并采用尾流振子模型刻画涡激升力系数的变化,从而建立了外界流场激发管道发生涡激振动的水动力模型。将水动力模型用于预报弹性支撑刚性圆柱的涡激振动和均匀流或者剪切流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涡激振动,并将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考虑了顶张力立管振动过程中的弯曲应变,对管道结构的疲劳损伤指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较为理想。当前建立的水动力模型能够用于实际工程中对顶张力立管的涡激振动进行有效地预报,并且能够合理地评估管道结构振动的疲劳损伤。(2)单独分析管内气液两相流对管道的激励作用。分析管道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组成的气液两相流,管内具有多种流型,包括:气泡流、段塞流、块状流和环状流等,指出管内流体质量和密度的变化能够导致管道发生剧烈的振动。采用数学模型刻画管内流体的密度随时间和空间发生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改进,使流体密度的变化具有行波传递的特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对微段控制体内流体质量的变化率进行推导,发现改进的流体密度变化数学模型满足流体流动的质量守恒定律。随后,采用动量定理并结合力平衡的原理,建立了管道输送气液两相流考虑流体密度变化的动力控制方程。对控制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Runge-Kutta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理论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的变化,能够有效地预报在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变化的激励下管道的振动响应。(3)进一步分析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的变化对管道的激励作用。分析管道的振动控制方程,发现管内流体密度随时间发生变化将对管道造成参数激励的作用。采用Galerkin方法对管道的振动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进行降阶,得到微分矩阵方程,进而求解管道系统的特征复频和固有频率。随后,基于Floquet理论判定参数激励系统的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将参激共振的发生条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理论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本理论模型,详细地分析了管内流体的质量比、流速、压强和管道端部的轴向力、材料的粘滞阻尼和粘弹性阻尼对管道参数激励不稳定性区域的影响。研究表明:管内流体的质量比越大、流速越大、压强越大、管道端部的轴向力越小、材料的粘滞阻尼和粘弹性阻尼越小,参数激励共振的不稳定区域越宽,管道系统更不稳定。据此,给出了工程中防范参激共振发生的建议,比如:增加管道端部的轴向力或者提高管道材料的阻尼性质。(4)综合分析在管外流场和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变化的联合激励下,顶张力立管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水动力模型模拟外界流场激发管道发生的涡激振动,并利用改进的流体密度变化模型描述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的变化,根据Hamilton原理推导了管外流场和管内密度变化流体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动力控制方程。对控制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并进行数值求解,将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采用本理论模型,探索了外流涡激和内流参激共同作用下管道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在参数激励的稳定区域内和不稳定区域内,内外流的联合作用将使管道振动响应的幅值变大或者变小;当管道涡激振动的主导模态被管内流体密度的变化所激发时,管道的振动响应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由于激发模态的贡献作用或者不同激发模态之间的相互竞争,管道振动响应的时间-空间分布位移将变得不均匀、不规则、不具有周期性,管道的振动响应将会出现多个频率。进一步,分析了内外流作用下管道结构振动的疲劳损伤,指出:管内流体密度的变化将使管道振动响应的疲劳损伤变大,尤其是在参激共振时。(5)以某顶张力立管为例,分析不同外界流场和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变化对管道的联合激励作用。首先,考虑管道输送均质的石油,计算管道系统的固有频率,并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本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其次,考虑管道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组成的气液两相流,分析了管内流体的流速、流体的平均密度和管道顶端的张力对管道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管内流体的流速越大、流体的平均密度越大、管道顶端的张力越小,管道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越小。进一步,考虑管内气液两相流流体密度变化对管道造成的参数激励作用,依据西非海域和我国南海北部海流场流速的分布情况,分别将外界流场取为均匀流场和剪切流场,探索了管内流体密度的变化对均匀外流和剪切外流作用下管道振动响应和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管内流体的密度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在均匀外流或者剪切外流的作用下管道的振动响应将会变得不均匀,管道结构振动的疲劳损伤将会增大。(6)设计了气液两相流的试验装置,开展了管道输送气液两相流的试验。试验系统主要包括供水系统、供气系统、测试管道、位移测量系统和压强测量系统。采用高精度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管道振动的位移,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状态,利用高精度的压强传感器测量管内流体的压强。首先,通过自由衰减试验,测量了空管和满水管道的固有频率和阻尼,发现当管道中充满水,管道系统的固有频率将降低,阻尼比将增大。随后,在输水管道中逐渐加大空气的输入流量,探索了管内流体由水到气的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管内流体由水到气变化过程的中间区域,管道将会发生剧烈的振动,振动响应的频率将变大;随着气体输入流量的不断增加,管内流体压强的变化更为剧烈,平均压强将变大。

吴猛[9](2019)在《长宁页岩气田地面集输与处理工艺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页岩气田集输和处理系统具有体系庞大,管网架设复杂,工艺设备众多且分散等特点。根据页岩气发展总体规划,到2020年长宁区块建成年产量达到50×108m3/a,并通过井间接替稳产,形成中国石油页岩气开发配套技术。在之前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管径、管壁选择过大,工艺设备除砂能力不足,设备撬装化程度不高导致重复建设浪费等问题。本文以长宁页岩气区块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开采页岩气的难点,调研国内外页岩气地面工程建设现状,建立一套页岩气的地面工程开发方案,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调研国内外页岩气开发概况、勘探开发现状、地面集输布局、设备及工艺、我国页岩气田开采特点等研究成果;总结页岩气开发单井产量变化大、集输管网布局及工艺设备选型困难、在设计初期需要考虑增压开采等一系列问题;(2)收集目标气田的地理周边环境,分析气藏开发方案、井位布置及产量预测数据,根据井区位置、产量及市场分析,建立外输方案模型,通过管网工况模拟计算,确定区块间气流总体方向,确定有利于主力区块生产的外输整体方案,复核外输节点站最低压力需求;(3)根据外输节点压力,确定井区集输管网压力级制;建立气田内部集输总体工艺方案和各井区内部枝状+放射状集输管网布局方案;通过井区排产及产量衰减规律分析,确定气田增压布局方案和压缩机选型;完成井区集输管道水力计算,确定各井区集输管道工艺参数和选型;通过防腐比选和保护电流密度计算,确定管道防腐措施;分析各站点功能,丛式井站、集气站、脱水站站场主要工艺流程;通过井口及管网热力计算,提出采用移动脱水撬和加注乙二醇的方式防止关井复产井口水合物的产生;明确通过井区间气量调配的方式,在井区内建脱水站进行脱水处理;(4)规划气田整体自动控制系统框架设计,实现长宁页岩气区块站场的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形成气田“模块化”、“协同化”作业,确定平台、集气站、井口、自动控制系统功能,建立不同生产单元自动控制方案;确定各生产单元用电需求、设备荷载、通信需求及给排水量,建立各生产单元通信、供配电、给排水和消防方案;(5)进行气田地面建设环境、安全、健康危害因素分析,提出相应防护及治理措施,降低潜在危险性,实现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6)通过分析分年工作量,完成方案投资估算。

刘一鸣[10](2019)在《海洋平台典型设备隔声设计及其舱室噪声控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海洋平台及船舶上动力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工作人员及海洋生物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各国船级社也纷纷对船舶及海洋平台噪声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海洋平台噪声控制问题,本文以某型号海上钻井平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以下内容: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不同隔声构件的隔声性能,并深入分析了结构及材料参数对隔声构件隔声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小试件隔声量计算模型,利用小试件隔声量计算模型分析了单层及双层复合板结构的隔声性能。针对传统隔声构件低频隔声性能差的问题,将局域共振结构应用于隔声构件设计,设计了局域共振型复合板。同时分析了空腔厚度、吸声材料厚度以及共振单元质量等对隔声构件隔声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结构及材料参数对构件隔声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隔声罩设计及舱室噪声控制提供了依据。研究了海洋平台典型设备隔声罩的设计方案,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形式隔声罩的隔声性能。针对传统隔声罩周围声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隔声罩设计方法,设计了复合板型隔声罩。针对复合板型隔声罩低频隔声性能差的问题,进一步设计了局域共振型隔声罩。通过对比复合板型隔声罩与局域共振型隔声罩的隔声特性,揭示了共振单元对隔声罩隔声性能的影响。在全封闭型隔声罩隔声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孔型隔声罩的隔声特性,并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针对隔声罩设计方法及隔声性能的研究,为平台舱室噪声控制方案设计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全频段海洋平台舱室噪声预报模型,预报了动力设备舱室及其相邻舱室的噪声,并提出了舱室噪声控制的有效方案。在全频段舱室噪声预报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频段噪声对舱室总声级的贡献量,并结合CCS噪声规范对舱室噪声进行了评价。在分析了舱室噪声主要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提出了在动力设备舱室的舱壁敷设吸声材料、将舱壁设计为双层复合板结构以及为柴油发电机组安装隔声罩的噪声控制方案。针对复合板型隔声罩开展了隔声性能实验验证,以白噪声为声源测试了单层及双层复合板型隔声罩周围各测点处的平均插入损失,并以平均插入损失为评价指标对比了两种隔声罩的隔声性能。以Y132S1-2型空气压缩机为隔声对象,通过测试隔声罩周围各测点处的平均插入损失,对比了工程应用条件下单层及双层复合板型隔声罩的隔声性能。

二、6D32型压缩机管道振动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D32型压缩机管道振动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离心泵内部流动的研究现状
        1.2.2 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改善非均匀入流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数值计算方法及试验台简介
    2.1 数值模拟方法
        2.1.1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2.1.2 内部流动控制理论
        2.1.3 湍流模型
    2.2 数值模型
        2.2.1 几何模型
        2.2.2 网格划分
        2.2.3 参数设置
        2.2.4 网格无关性验证
    2.3 离心泵试验系统
        2.3.1 试验台简介
        2.3.2 试验内容
    2.4 本章小结
3 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3.1 弯管角度对外特性的影响
    3.2 内部流动特性
    3.3 压力脉动分析
        3.3.1 进口管压力脉动
        3.3.2 叶轮内压力脉动
        3.3.3 蜗壳内压力脉动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类型导叶对非均匀入流的影响
    4.1 不同类型导叶的水力设计
    4.2 不同类型导叶对离心泵内部流动的影响
        4.2.1 外特性
        4.2.2 进口管流动分析
        4.2.3 叶轮内流动特性
    4.3 翼型导叶安装角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4.3.1 外特性
        4.3.2 进口管流动分析
        4.3.3 叶轮内流动特性
    4.4 翼型导叶厚度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4.4.1 外特性
        4.4.2 进口管流动分析
        4.4.3 叶轮内流动特性
    4.5 翼型导叶叶片数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4.5.1 外特性
        4.5.2 进口管流动分析
        4.5.3 叶轮内流动特性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试验设计的参数优化及非定常特性研究
    5.1 试验设计的参数优化
    5.2 优选方案的非定常特性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制氧厂噪声预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制氧厂噪声
        1.2.2 室内噪声预估
        1.2.3 户外噪声预估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制氧厂噪声测试与分析
    2.1 制氧厂噪声测试
        2.1.1 环境噪声测试
        2.1.2 设备噪声测试
    2.2 制氧厂噪声特性分析
        2.2.1 室内噪声特性
        2.2.2 户外噪声特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氧厂噪声预估模型建立
    3.1 室内声场预估模型
        3.1.1 预估模型基本理论
        3.1.2 预估模型流程
    3.2 户外声场预估模型
        3.2.1 预估模型基本理论
        3.2.2 预估模型流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氧厂噪声预估模型优化
    4.1 快速预测算法研究
        4.1.1 快速多极展开
        4.1.2 快速预测算法流程
        4.1.3 快速预测算法性能分析
    4.2 空间等效划分研究
        4.2.1 空间等效划分
        4.2.2 空间等效流程
        4.2.3 空间等效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氧厂噪声预估模型应用
    5.1 制氧厂噪声空间模型简化
    5.2 室内声场计算分析
        5.2.1 室内声场计算结果
        5.2.2 室内降噪效果预估
        5.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户外声场计算分析
        5.3.1 户外声场计算结果
        5.3.2 户外降噪效果预估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3)既有RC框架-剪力墙结构隔震加固韧性提升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韧性研究现状
        1.2.2 单体隔震加固研究现状
        1.2.3 大底盘隔震加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方法介绍及体系完善
    2.1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方法
        2.1.1 韧性评价流程
        2.1.2 韧性评价指标
    2.2 FEMA P-58 易损性分析方法
        2.2.1 概述
        2.2.2 基于实际需求数据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2.2.3 基于边界需求数据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2.2.4 基于能力需求数据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2.3 柔性管道易损性模型及损失后果函数
        2.3.1 概述
        2.3.2 柔性管道易损性模型
        2.3.3 柔性管道损失后果函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既有RC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韧性评估
    3.1 结构基本信息
        3.1.1 结构工程概况
        3.1.2 建筑信息集成
    3.2 典型结构响应
        3.2.1 结构A
        3.2.2 结构B
        3.2.3 结构C
    3.3 结构A和B抗震韧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3.3.1 修复费用
        3.3.2 修复时间
        3.3.3 人员伤亡
    3.4 结构C2 和C5 抗震韧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3.4.1 修复费用
        3.4.2 修复时间
        3.4.3 人员伤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既有RC框架-剪力墙单体建筑隔震加固韧性提升及评估
    4.1 单体隔震加固设计及结果分析
        4.1.1 隔震加固设计方案
        4.1.2 典型结构响应
    4.2 结构A4 抗震韧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4.2.1 修复费用
        4.2.2 修复时间
        4.2.3 人员伤亡
    4.3 结构B4 抗震韧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4.3.1 修复费用
        4.3.2 修复时间
        4.3.3 人员伤亡
    4.4 不同屈重比案例抗震韧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4.4.1 隔震案例设计
        4.4.2 隔震案例修复费用
        4.4.3 隔震案例修复时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既有RC框架-剪力墙结构大底盘隔震加固韧性提升及评估
    5.1 大底盘隔震加固设计及结果分析
        5.1.1 大底盘隔震加固设计方案
        5.1.2 典型结构响应
    5.2 结构C2 抗震韧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2.1 修复费用
        5.2.2 修复时间
    5.3 结构C5 抗震韧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3.1 修复费用
        5.3.2 修复时间
    5.4 不同屈重比案例抗震韧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4.1 隔震案例设计
        5.4.2 隔震案例修复费用
        5.4.3 隔震案例修复时间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4)基于结构要素对消声器空气动力性能和声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汽车发动机噪声的危害
        1.1.2 日益严格噪声排放法规
    1.2 消声器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2.1 消声器性能研究的基础理论应用
        1.2.2 消声器声学性能的研究
        1.2.3 消声器空气动力性能的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2 消声器模型建立方法与基本理论
    2.1 半经验公式计算压力损失
    2.2 一维平面波理论计算传递损失
    2.3 消声器结构仿真模态计算
    2.4 消声器结构原理分析和参数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基本结构要素对车用发动机消声器性能的影响
    3.1 消声器进出气管插入膨胀腔内的声学长度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
    3.2 进气管、进气管插入膨胀腔内的声学直径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节
4 多基本结构要素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
    4.1 进、出气管插入膨胀腔的声学长度组合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
        4.1.1 进、出气管插入膨胀腔的声学长度组合对压阻性能的影响
        4.1.2 进、出气管插入膨胀腔的声学长度组合对声学性能的影响
    4.2 进气管、进气管插入膨胀腔内的声学直径组合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
        4.2.1 声学直径组合对消声器压阻性能的影响
        4.2.2 声学直径组合对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建立评价体系对消声器性能进行评价和优化
    5.1 消声器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
    5.2 消声器基本结构要素长度组合的性能评价优化
    5.3 消声器基本结构要素直径组合的性能评价优化
    5.4 消声器结构优化对模态频率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致谢

(5)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及其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传递路径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室外机噪声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高速电梯噪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基本原理
    2.1 振动噪声信号分析基础
    2.2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原理
        2.2.1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原理
        2.2.2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原理
        2.2.3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改进
        2.2.4 传递路径有效贡献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泵热水器室外机噪声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3.1 热泵热水器室外机结构原理及噪声标准
        3.1.1 热泵热水器室外机结构原理
        3.1.2 室外机噪声评价标准
    3.2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试验方案
        3.2.1 信号采集系统
        3.2.2 测试传感器
        3.2.3 建立模型
        3.2.4 传感器位置
        3.2.5 工况测试条件
    3.3 热泵热水器噪声传递分析
        3.3.1 模型计算结果验证
        3.3.2 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
        3.3.3 目标点噪声贡献量分析
        3.3.4 改进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电梯轿厢内噪声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4.1 电梯的结构及分类
    4.2 曳引电梯工作原理及噪声标准
        4.2.1 曳引电梯工作原理
        4.2.2 电梯噪声评价标准
    4.3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试验方案
        4.3.1 建立模型
        4.3.2 传感器位置
        4.3.3 工况测试条件
    4.4 电梯轿厢噪声传递分析
        4.4.1 数据初步处理
        4.4.2 模型计算结果验证
        4.4.3 上行路径贡献量分析
        4.4.4 上行目标点噪声贡献量分析
        4.4.5 下行路径贡献量分析
        4.4.6 下行目标点噪声贡献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6)半开叶轮离心泵叶顶泄漏涡的流动特性及其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叶顶泄漏涡研究现状
        1.2.1 叶顶间隙对能量特性的影响
        1.2.2 叶顶间隙对泄漏涡结构的影响
        1.2.3 叶顶间隙对泄漏涡非定常特性的影响
    1.3 端壁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1.5 主要研究内容
2、实验测试与数值计算方法
    2.1 半开叶轮离心泵模型
    2.2 实验测量系统
        2.2.1 数据采集系统
        2.2.2 压力脉动测量
        2.2.3 振动测量
    2.3 数值模拟方法
        2.3.1 控制方程
        2.3.2 湍流模型
        2.3.3 熵产理论
        2.3.4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2.3.5 边界条件
        2.3.6 计算准确性验证
    2.4 本章小结
3、半开叶轮离心泵泄漏涡特征及轨迹预测模型
    3.1 叶顶间隙对叶轮性能的影响
        3.1.1 外特性
        3.1.2 叶轮内部流场
        3.1.3 叶片载荷分布
    3.2 叶顶泄漏涡特性
        3.2.1 泄漏涡结构特征
        3.2.2 泄漏流速度分布
        3.2.3 泄漏涡系特征
        3.2.4 泄漏涡对熵产的影响
    3.3 泄漏涡运动轨迹
        3.3.1 流量对泄漏涡轨迹的影响
        3.3.2 泄漏涡轨迹预测模型改进
    3.4 振动性能实验研究
    3.5 压力脉动特性
        3.5.1 大流量工况
        3.5.2 设计工况
        3.5.3 小流量工况
    3.6 本章小结
4、周向槽对离心泵叶顶泄漏流动的影响
    4.1 周向槽设计及其对能量特性影响
    4.2 周向槽改善进口流动的机理
        4.2.1 回流涡结构
        4.2.2 进口管流场
        4.2.3 回流量分析
    4.3 周向槽对叶顶泄漏涡的控制机理
        4.3.1 泄漏涡结构分析
        4.3.2 泄漏涡轨迹分析
        4.3.3 周向槽对叶轮内流动的影响
        4.3.4 周向槽对泄漏流的影响
    4.4 周向槽作用下压力脉动频谱特性分析
        4.4.1 进口管内压力脉动实验研究
        4.4.2 叶轮内压力脉动数值研究
    4.5 本章小结
5、T型叶片对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5.1 T型叶片对能量特性影响
    5.2 T型叶片改善内部流动机理
        5.2.1 叶轮流场分析
        5.2.2 相对液流角分析
        5.2.3 T型叶片对叶顶阻塞的影响
    5.3 T型叶片设计的混掺损失机理分析
        5.3.1 设计工况叶顶压力分布
        5.3.2 设计工况损失分析
        5.3.3 小流量工况叶顶压力分布
        5.3.4 小流量工况损失分析
    5.4 压力脉动频谱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周向槽与T型叶片联合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6.1 周向槽与T型叶片联合作用对外特性的影响
    6.2 周向槽与T型叶片联合作用对流场的影响机理
        6.2.1 进口管流场分析
        6.2.2 叶轮内部流场分析
        6.2.3 叶顶阻塞分析
    6.3 压力脉动
        6.3.1 设计工况压力脉动分析
        6.3.2 小流量工况压力脉动分析
    6.4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换流站降噪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应用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课题章节安排
第二章 噪声特性及降噪原理
    2.1 声学基础知识
        2.1.1 声压、声强、声功率
        2.1.2 频谱、频程、窄带谱
        2.1.3 计权声级
    2.2 设备噪声特性
        2.2.1 变压器本体噪声特性
        2.2.2 电容器噪声特性
        2.2.3 风机噪声特性
    2.3 降噪原理
        2.3.1 隔声屏障降噪原理
        2.3.2 消声器降噪原理
        2.3.3 隔声罩(BOX-IN)降噪原理
        2.3.4 电容器降噪帽降噪原理
        2.3.5 低噪声电容器降噪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换流站噪声分析及声学仿真模型建立
    3.1 换流站前期噪声治理工程
    3.2 换流站设备噪声分析
        3.2.1 换流变噪声分析
        3.2.2 交流滤波器噪声分析
        3.2.3 阀冷却塔噪声分析
        3.2.4 换流阀噪声分析
        3.2.5 平波电抗器本体噪声分析
        3.2.6 站用变压器噪声分析
        3.2.7 户外空调噪声分析
    3.3 声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3.3.1 建立换流站总平面布置及敏感点
        3.3.2 建立噪声源设备声学模型
        3.3.3 建立噪声数据库
        3.3.4 仿真模型预测算法
        3.3.5 仿真模型条件输入
    3.4 声学仿真模型精度分析
        3.4.1 声学仿真模型对一、二期措施预测结果精度分析
        3.4.2 声学仿真模型对三期措施预测结果精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备降噪目标量化
    4.1 敏感点频谱分析
    4.2 声源贡献值分析
    4.3 降噪目标修正与确定
    4.4 设备具体降噪目标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换流变降噪方案比选及BOX-IN设计
    5.1 换流变降噪方案
        5.1.1换流变降噪方案1
        5.1.2换流变降噪方案2
        5.1.3换流变降噪方案3
        5.1.4换流变降噪方案4
        5.1.5 换流变降噪方案比选
    5.2 换流变BOX-IN设计
        5.2.1 BOX-IN结构型式
        5.2.2 BOX-IN顶盖设计
        5.2.3 冷却器前移距离设计
        5.2.4 换流变BOX-IN通风散热设计
        5.2.5 BOX-IN设计对运行维护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容器降噪方案比选
    6.1 电容器降噪方法
    6.2 电容器降噪测试
        6.2.1 电容器降噪测试准备
        6.2.2 电容器降噪效果分析
    6.3 电容器热稳定性测试
        6.3.1 电容器热稳定性测试准备
        6.3.2 电容器热稳定性测试结果分析
    6.4 电容器降噪方案
    6.5 电容器降噪方案比选
        6.5.1 电容器降噪经济性分析
        6.5.2 整体降噪效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顶张力立管外流涡激-内流密度变化的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管外流场涡激振动的研究现状
        1.2.2 管内流体对管道作用的研究现状
        1.2.3 外流与内流联合作用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外界流场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涡激振动
    2.1 顶张力立管的基本结构及理论假设条件
        2.1.1 顶张力立管的基本结构
        2.1.2 理论建模的假设条件
    2.2 涡激振动的发生机理及主要特征
        2.2.1 漩涡的脱落
        2.2.2 漩涡脱落的频率
        2.2.3 流场对圆柱的作用力
        2.2.4 涡激振动的主要特征
    2.3 涡激振动的水动力模型
    2.4 弹性支撑刚性圆柱的涡激振动
        2.4.1 理论模型的建立
        2.4.2 数值求解方法
        2.4.3 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2.5 顶张力立管的涡激振动
        2.5.1 理论模型的建立
        2.5.2 数值求解方法
        2.5.3 模态分析法
        2.5.4 疲劳损伤指数
        2.5.5 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2.6 涡激振动防范的主要措施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与管道结构振动的耦合
    3.1 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基本特点及理论
        3.1.1 气液两相流的流型
        3.1.2 气液两相流的基本理论
        3.1.3 气液两相流对管道的作用
    3.2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的数学模型
        3.2.1 流体密度变化模型
        3.2.2 改进的流体密度变化模型
    3.3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与管道振动的流固耦合
        3.3.1 理论建模的假设条件
        3.3.2 微段受力分析
        3.3.3 质量守恒定律
        3.3.4 流固耦合方程的建立
    3.4 振动方程的数值求解
        3.4.1 振动方程的无量纲化
        3.4.2 有限差分法
        3.4.3 Runge-Kutta积分法
    3.5 理论模型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3.5.1 试验的简介
        3.5.2 管内气液段塞流的模拟
        3.5.3 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对管道的激励作用
    4.1 输流管道的振动方程
        4.1.1 粘弹性材料
        4.1.2 管道的振动方程
        4.1.3 参数激励的特点
    4.2 振动方程的Galerkin方法离散
    4.3 输流管道的特征复频
        4.3.1 特征复频的求解
        4.3.2 与已有理论解的对比验证
        4.3.3 特征复频的影响分析
    4.4 参数激励的稳定性分析
        4.4.1 Floquet理论
        4.4.2 不稳定性的判定
        4.4.3 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4.4.4 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5 工程中不稳定性防范的建议
    4.6 管道的非线性振动特性
        4.6.1 管道的非线性振动方程
        4.6.2 非线性振动方程的验证
        4.6.3 亚临界区域内的振动
        4.6.4 超临界区域内的振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流与内流联合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振动特性
    5.1 内外流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振动方程
        5.1.1 理论建模的假设条件
        5.1.2 管外流场涡激振动的水动力模型
        5.1.3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的数学模型
        5.1.4 基于Hamilton原理推导管道的振动方程
        5.1.5 振动方程的无量纲化
    5.2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的参数激励
        5.2.1 振动方程的离散降阶
        5.2.2 固有频率的求解
        5.2.3 参数激励的不稳定区域
    5.3 理论模型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5.3.1 振动方程的数值求解
        5.3.2 与试验的对比验证
    5.4 内外流作用下管道的振动响应分析
        5.4.1 内流密度变化频率对管道第一阶模态涡激振动的影响
        5.4.2 内流密度变化频率对管道第二阶模态涡激振动的影响
        5.4.3 内流密度变化频率对管道非锁定状态涡激振动的影响
        5.4.4 内流密度变化幅值对管道涡激振动的影响
        5.4.5 内流密度变化初始相位角对管道涡激振动的影响
    5.5 内外流联合作用下管道结构振动的疲劳损伤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外流与内流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振动特性
    6.1 顶张力立管的主要参数
    6.2 顶张力立管固有频率的影响分析
        6.2.1 管内流速的影响
        6.2.2 管内流体平均密度的影响
        6.2.3 顶端张力的影响
    6.3 管内流体密度变化的参数激励
    6.4 外界流场流速的分布
    6.5 均匀外流作用下立管的振动
        6.5.1 立管的振动响应分析
        6.5.2 立管振动的疲劳损伤
    6.6 剪切外流作用下立管的振动
        6.6.1 立管的振动响应分析
        6.6.2 立管振动的疲劳损伤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管道输送气液两相流的试验
    7.1 试验装置系统
    7.2 试验组次及数据处理方法
        7.2.1 试验组次
        7.2.2 数据处理方法
    7.3 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状态
    7.4 管道的振动响应分析
        7.4.1 自由衰减试验
        7.4.2 振动响应试验
    7.5 管内流体压强的分析
        7.5.1 管道上游压强
        7.5.2 管道下游压强
    7.6 本章小节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长宁页岩气田地面集输与处理工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页岩气地面集输与处理工艺
        1.2.2 页岩气地面集输新设备及应用
        1.2.3 页岩气地面工程设计新方法
        1.2.4 我国页岩气开发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
第2章 长宁页岩气田开发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2 社会人文及周边情况
    2.3 气藏及采气工程
        2.3.1 气藏构造及储层特征
        2.3.2 井位布置及产量预测
    2.4 总体布局及外输要求
        2.4.1 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
        2.4.2 市场分析及外输方案
第3章 长宁气田集输与处理工艺方案研究
    3.1 集输处理工艺方案研究
    3.2 集输管网压力级制
    3.3 气田增压方式选择及方案
    3.4 线路设计及防腐方案
        3.4.1 线路走向及管线水力计算
        3.4.2 线路防腐
    3.5 平台站场工艺方案
    3.6 井口防冻工艺方案
    3.7 气田脱水工艺方案
        3.7.1 脱水工艺方案
        3.7.2 脱水工艺比选
第4章 长宁气田地面集输配套工程方案研究
    4.1 自动控制及通信工程
        4.1.1 自动控制研究
        4.1.2 通信系统研究
    4.2 供配电工程
        4.2.1 用电负荷测算
        4.2.2 供配电方案研究
    4.3 给排水及消防工程
        4.3.1 给排水研究
        4.3.2 消防研究
第5章 长宁气田地面集输工程HSE管理研究
    5.1 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5.2 工程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
    5.3 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
第6章 长宁气田地面集输方案投资估算
    6.1 估算范围及依据
    6.2 投资费用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海洋平台典型设备隔声设计及其舱室噪声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海洋平台舱室噪声传递路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隔声构件研究现状
        1.3.2 隔声构件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现状
        1.3.3 舱室噪声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海洋平台建模及其舱室噪声预报
    2.1 统计能量分析理论
        2.1.1 子系统能量
        2.1.2 能量平衡方程
        2.1.3 模态密度
        2.1.4 内损耗因子
    2.2 海洋平台模型的建立
        2.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2 统计能量模型的建立
        2.2.3 分析频段的划分
        2.2.4 载荷输入
    2.3 舱室噪声预报与分析
        2.3.1 高频舱室噪声预报
        2.3.2 中频舱室噪声预报
        2.3.3 低频舱室噪声预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隔声构件隔声性能分析
    3.1 小试件隔声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3.2 单层复合板结构隔声性能分析
        3.2.1 加筋板隔声性能分析
        3.2.2 阻尼复合板隔声性能分析
    3.3 双层复合板结构隔声性能分析
        3.3.1 双层板隔声性能分析
        3.3.2 双层复合板隔声性能分析
    3.4 局域共振型复合板结构隔声性能分析
        3.4.1 局域共振板结构建模及模型验证
        3.4.2 共振单元安装位置对隔声构件隔声特性的影响
        3.4.3 共振单元质量比对隔声构件隔声特性的影响
        3.4.4 共振单元固有频率对隔声构件隔声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隔声罩结构设计及其隔声性能分析
    4.1 结构有限元建模
    4.2 隔声罩结构设计
        4.2.1 设计流程
        4.2.2 隔振设计
        4.2.3 罩面结构设计
    4.3 复合板型隔声罩隔声性能分析
    4.4 局域共振型隔声罩隔声性能分析
    4.5 开孔型隔声罩隔声性能分析
    4.6 隔声罩结构优化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柴油发电机组舱室噪声控制
    5.1 舱室噪声评价
    5.2 舱室噪声影响因素分析
    5.3 舱室噪声控制
        5.3.1 舱室噪声控制
        5.3.2 隔声罩应用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隔声罩隔声性能实验验证
    6.1 测试概况
        6.1.1 测试对象
        6.1.2 测试系统
        6.1.3 测试步骤
    6.2 复合板型隔声罩隔声性能测试
        6.2.1 无隔声罩测试结果
        6.2.2 单层复合板型隔声罩测试结果
        6.2.3 双层复合板型隔声罩测试结果
    6.3 复合板型隔声罩工程应用测试
        6.3.1 无隔声罩测试结果
        6.3.2 单层复合板型隔声罩测试结果
        6.3.3 双层复合板型隔声罩测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6D32型压缩机管道振动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匀入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D]. 刘玉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制氧厂噪声预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 吕岩.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既有RC框架-剪力墙结构隔震加固韧性提升及评估[D]. 闫海洋. 北京建筑大学, 2021
  • [4]基于结构要素对消声器空气动力性能和声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 王鹏. 西华大学, 2021(02)
  • [5]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及其工业应用[D]. 于承宣.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6]半开叶轮离心泵叶顶泄漏涡的流动特性及其抑制方法研究[D]. 王李科.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7]换流站降噪措施研究[D]. 朱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顶张力立管外流涡激-内流密度变化的动力特性研究[D]. 谢武德. 天津大学, 2020(01)
  • [9]长宁页岩气田地面集输与处理工艺方案研究[D]. 吴猛.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海洋平台典型设备隔声设计及其舱室噪声控制[D]. 刘一鸣.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6D32压缩机管道振动的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