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权——兼评员工持股制度

论劳动权——兼评员工持股制度

一、试论劳动力权——兼评职工持股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孟雅[1](2021)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激励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于忠龙[2](2020)在《剩余价值法权化及其当代价值——兼谈《资本论》蕴含的“剩余权绝对”原则》文中研究指明自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以来,人类社会在剩余价值法权化方面尚无实质性进展。当代推进剩余价值法权化仍然要"回到马克思",即聚焦所有权绝对原则掩盖下的"剩余权绝对"原则,揭示其引发的剩余权冲突,观照资本主义法制干预之局限,探寻剩余价值法权化之法理进路。传统物权只承认人对其外部物的物权,这是"剩余权绝对"逻辑下资本主义物权理论建构的必然结果。劳动能力权(或劳动力权)理论以剩余价值论为依据,实现了从"主体"考察法权关系的本质回归,主张承认劳动力出卖者对其劳动能力之物权。与劳动权性质不同,劳动能力权是一项经济发展权。加强劳动能力权保护对于推进新时代话语体系建设,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有重大意义。

金波[3](2019)在《虚拟股权激励制度中劳资利益平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的形式多样,虚拟股权激励是股权激励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由于长期以来对于何为“虚拟股权”尚未有统一认识,劳资对立理念又在实务领域根深蒂固,导致许多案件在实体和程序处理上未达到公平、平等的目标,审判结果有时对劳动者过度保护,有时向公司过度倾斜,审判尺度不统一,“同案不同判”问题突出,导致劳资利益在此争议点上冲突显着。通过对大量相关的裁判文书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其究竟为何性质,适用何种法律与程序,在理论与实务层面均有争议。针对这些问题,对虚拟股权激励制度背后的法理进行探析,阐明虚拟股权激励的内涵,虚拟股权的法律性质、特征等关键问题,以不同身份关系为切入点,对虚拟股权激励中劳资利益失衡的背后原因进行学理解释,并提出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劳动法“去管制化”的变革趋势,展望制度未来,探索劳资利益平衡的理论与制度修正路径。本文正文部分一共分为四章,论证逻辑为通过案例发现当前虚拟股权激励裁判裁判状况与焦点问题,以虚拟股权性质问题、人员身份关系问题为突破口着重研究,力图界定清晰虚拟股权性质与法律属性,厘清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多重法律关系,最终提出针对现实情况,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释方法,法律衔接的方式,以及一些制度修正的建议。本文的第一章,为求研究的严谨性,详尽收集了案例库中的判决书,共得到判决书53份,合计35个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反映出的与现行的劳动法律体系相矛盾的虚拟股权性质问题、人员身份关系问题等六大问题,困扰着此类案件公平解决。本文的第二章,首先把虚拟股权与股权代持、虚拟股权与双层股权结构两对概念进行了比较,破除对虚拟股权是只有分红权没有投票权的股权的固有认识。接着通过股债二分的理论分析了虚拟股权的法律性质,得出部分虚拟股权是股权,部分虚拟股权是债权的结论。本文的第三章,虚拟股权激励案件另一核心问题在于虚拟股权激励参与成员身份复合,导致多重法律关系交错。这些法律关系析出三类身份关系:兼为劳动者的股东、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者、担任股东的普通劳动者。介绍了在裁判中可以厘清劳动关系与其他关系交错的法律理论与现行法律基础,诸如请求权竞合、综合主义、漏洞填补、合同联立、诉的合并等,为下文具体运用理论与法条夯实基础。本文的第四章,对第二章提出的判断标准进行实体化与具体运用,全面研判虚拟股权激励的法律属性。对第三章提出的厘清法律关系的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综合分析劳资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提出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解决路径。在此基础上,引入“去管制化”“弹性化”的理念完善劳动法律规范的立法原则,逐步理顺劳动法与民法的衔接体系,尤其是现有的劳动诉讼前置程序。

陈琳[4](2018)在《我国员工持股退出制度的法律完善》文中提出员工持股制度是一项既可以实现国有控股经济退出,又可以将企业财富在员工中得以分配、使得员工的命运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捆绑在一起的有效机制。制度虽好,但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困难重重,为此应具有前瞻性,明确目的,科学制定员工持股方案。特别是对于任何一个推行员工持股的企业,都需要制定可行的退出机制,能够对员工所持股权在退出公司时得到有效转让和兑现。从我国当前员工持股退出制度建设的实践来看,尽管《公司法》并没有对员工持股制度单独规定,但国家有关部委、各省市负责部门以及一些行业规范都有关于持股员工管理的规定,员工持股退出制度也属于其中一个部分。然而这些现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无论在总体原则还是在具体操作方面都存在着些许不足或失当。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曾尝试过员工持股制度,后来由于产生诸多不良效果,员工持股的结果最终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导致定向募集公司职工股和社会募集公司职工股因开放式的退出制度被取消和禁止。而现行的公司制企业员工股也因规则分散、适用冲突、操作不规范而引发司法冲突和现实中的利益矛盾,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让很多企业对员工持股制度望而却步。究其原因,一些企业对股东资格、股权流动、股权退出等管理规则的制定缺少前瞻性,导致原本制度的激励约束失效,甚至实施方案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员工持股退出当中的理论和司法纠纷进行分析研究,着重专注员工持股退出制度中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如事先约定股权流转管理的效力,入股员工退出公司股权价格的兑现标准等等……得出在尊重公司自治的层面,员工所持股份可以在一定条件和一定范围内通过规范的运作程序转让和兑现的结论。其次,为符合实际操作,也需针对不同企业类型设置灵活的员工持股退出方案。同时在对域外员工持股退出制度进行考察比较后,本文对员工持股退出事项应结合自治与限制手段、从协调法律与行业规定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员工持股退出制度的对策,以期完善适合我国实际的员工持股退出制度,使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的运行体系更加现实可行。

肖洁琼[5](2014)在《职工持股制度视野下初次分配正义的实现——以劳动力权为视角》文中认为收入分配不公平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改革应该更加全面、彻底、有效。在各种改革路径中,法律手段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职工持股制度与劳动者利益息息相关,建立新型的职工持股制度,通过公司法统一规范,实现劳动者的劳动力权,使劳动者的劳动力真正实现等量资本(人力资本)回报等量利益(剩余利润),从根本上解决初次分配不公平问题。

缪云农[6](2014)在《公司人力资本化的法律机制探析》文中提出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因其具有极强的价值创造能力,而通过人力资本化的方式使得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公司股东并参与公司的剩余分配和日常经营管理,可以使企业产权明晰,委托代理关系和谐,同时以将人力资本所有者于企业的利益共同化的方式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人力资本的价值更好地实现,达到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的双赢。本文探讨了人力资本价值创造的重要特性,并分析了人力资本化的可行性,认为人力资本具有资本的一般特性、可以评估作价、交易安全可得保障,得出人力资本化是切实可行的结论。同时通过人力资本直接股权化及间接股权化的角度分析其实现路径,并分别从其具体方式:初始出资、员工持股及股票期权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现状入手,指出当前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缺失,如缺乏统一立法支持、股份来源遭遇限制等问题,最后据此提出完善我国公司人力资本化的制度构想。

韩斌[7](2013)在《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的判断不再取决于其所拥有物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取决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为此,企业的财务要素应当将人力资本产权这一关键因素纳入,企业的财务活动应以人力资本产权为核心展开。但是,现行财产法律范畴尚未纳入人力资本产权的内容,就成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本产权财务活动的法律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人力资本产权为主线,以产权制度为核心,首创了人本财务法律制度体系。本研究弥补了现行财产法律体系的不足,为人本财务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法律依据。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人本财务逻辑起点、人本财务要素、人本财务动活动在内的人本财务基础理论,并结合人本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解决了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的学理基础问题。本文认为,价值创造行为符合人本财务逻辑起点应当符合的四个条件,应作为人本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本文系统论证了包含行为、资产、权益在内的人本财务三要素,认为行为属于价值本源要素、资产属于价值存在要素、权益属于价值归属要素。关于人本财务活动,本文基于“行为—资产—价值”的价值活动逻辑,并考虑现行财务活动与企业价值的割裂现状,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以价值创造行为为主线的包括价值引导、价值配置、价值流转、价值产出、价值分享在内的财务活动体系。然后,基于价值判断是设计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本文塑造了“效率优先、公平为本”的价值理念,并根据上、下位法律之间的关系及构建原则,构建了人本财务法律制度体系。该体系包含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及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等。本文认为,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属于宪法及宪法性文件中关于人力资本产权的概括性规定,应该包括不可侵犯制度、国家保护制度、权利限制制度及征用补偿制度等基本制度。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属于人力资本产权在民事基本法里的规定,应该包含人力资本产权的确认与分类、取得与变动、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人力资本产权保护与限制等核心民事法律规则。关于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本文认为在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企业相关产权法律制度均属于该项制度。基于企业产权法律制度的实际,本文在企业出资制度、运营制度、治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资本退出制度等方面构建了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关于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本文认为该制度是人本财务法律制度实施的基石,应包括人本财务机制、人本财务管理体制和人本财务活动规则等三个方面。其中,人本财务机制分为人本财务基础机制、人本财务基本机制、人本财务支持机制三个层次;人本财务管理体制应与人力资本出资者权利、义务相适应,包含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具体业务执行者在内的人本财务责、权、利分配体制;人本财务活动规则体系包含价值引导活动规则、价值配置活动规则、价值流转活动规则、价值产出活动规则及价值分享活动规则等。最后,本文研究了人本财务保障性法律制度。该制度是人本财务法律制度实施的基本保障,包含征信制度、市场禁入制度、职业保险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重塑了“效率优先、公平为本”的价值理念;构建了包含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及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等在内的人本财务法律制度体系,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了逐项卓有成效地研究;在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的研究中,本文首创并详细剖析了人本财务机制、人本财务管理体制和人本财务活动规则等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针对现行财务活动的缺陷,基于价值增值的规律,本文构建了包含价值引导活动规则、价值配置活动规则、价值流转活动规则、价值产出活动规则及价值分享活动规则等在内的人本财务活动规则;在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及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首创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

卢克建[8](2012)在《职工参与权:来源、理论基础与内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工参与权是劳动者享有的通过参与公司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促进公司发展,保障其权益的权利。其权利来源是职工(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力权;其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其内涵是利润分享权和民主管理权。

卢克建[9](2012)在《论劳动力权是职工参与权的权利来源》文中研究说明职工参与权是劳动力权人享有的通过参与公司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促进公司发展,保障其权益的权利。从劳动力权的人权和财产("物")权属性来看,职工参与权的权利来源是职工(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力权而不是来源于政治与经济制度和劳动权。

卢克建[10](2011)在《论劳动力权视野下职工参与权的理论依据》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职工参与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本和经济民主理论等四种学说,这四种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考察四种理论兴起的经济社会背景,认为职工参与权是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提高的结果。从劳动力权视角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职工参与权本质,为职工参与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二、试论劳动力权——兼评职工持股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劳动力权——兼评职工持股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2)剩余价值法权化及其当代价值——兼谈《资本论》蕴含的“剩余权绝对”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
二、所有权绝对原则掩盖下的“剩余权绝对”原则
三、剩余价值法权化之法理进路:从“外物权”到“内物权”
四、剩余价值法权化的时代意义
    (一)剩余价值法权化为超越资产阶级法权理论,实现人类社会法律由“物役人”向“人役物”的本质回归提供了法理支撑。
    (二)加强劳动能力权保护有利于在新发展理念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虚拟股权激励制度中劳资利益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脉络
第一章 虚拟股权激励涉诉争议的裁判状况与焦点问题
    第一节 争议的案件特征
        一、案由多类型复杂
        二、员工胜诉率较低
        三、纠纷的影响较大
    第二节 争议的矛盾裁判
        一、纳入劳动争议
        二、不纳入劳动争议
    第三节 争议的焦点问题
        一、虚拟股权性质问题
        二、人员身份关系问题
        三、工会持股的合法性问题
        四、激励资金来源问题
        五、激励所得性质问题
        六、服务期与退出机制
    小结
第二章 虚拟股权激励中劳资利益失衡之概念性质
    第一节 虚拟股权激励的概念剖析
        一、虚拟股权与股权代持
        二、虚拟股权与双层股权结构
    第二节 虚拟股权激励的法律属性
        一、部分虚拟股权是股
        二、部分虚拟股权是债
第三章 虚拟股权激励中劳资利益失衡之法律关系
    第一节 劳资利益失衡背后的法律关系交错状态
        一、兼为劳动者的股东
        二、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者
        三、担任股东的普通劳动者
    第二节 厘清劳资间法律关系交错问题的法律基础
        一、厘清劳动关系与其他关系交错的法律理论基础
        二、厘清劳动关系与其他关系交错的现行法律基础
第四章 虚拟股权激励中劳资利益平衡的对策建议与制度修正
    第一节 虚拟股权激励中劳资利益平衡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研判虚拟股权激励的法律属性
        二、综合分析劳资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节 虚拟股权激励中劳资利益平衡的制度修正
        一、完善劳动法律规范的立法原则
        二、理顺劳动法与民法的衔接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我国员工持股退出制度的法律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员工持股退出制度概述
    第一节 员工持股制度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节 员工持股退出制度的原理
        一、员工持股退出的内容
        二、员工持股退出的规制现状
        三、我国员工持股退出制度的操作
第二章 我国现行员工持股退出制度的实践
    第一节 员工持股退出纠纷的评析
        一、员工持股退出纠纷的概况
        二、员工持股退出纠纷的司法案例分析
    第二节 我国员工持股退出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持股退出处置规范过于原则抽象
        二、公司章程“事前约定”易引发纠纷
第三章 员工持股退出制度的完善与思考
    第一节 构建我国员工持股退出制度的立法取向
        一、法律法规进行原则性指导
        二、细化相关行业规定
    第二节 建立灵活的员工持股退出机制
        一、国有企业的规制
        二、民营企业的规制
    第三节 对员工持股退出予以适当限制
        一、对员工持股退出可限定条件
        二、股东财产权益条款应予限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5)职工持股制度视野下初次分配正义的实现——以劳动力权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配正义的价值探析
    (一)我国收入分配实践的价值提炼
    (二)分配正义理论内涵的价值提炼
    (三)初次分配公平理念的提出
二、初次分配公平的决定因素探析
    (一)物质因素探索
    (二)权利因素探索
三、劳动力权实现形式的探析
    (一)劳动力权的法律实现形式
    (二)劳动力权的制度实现形式———职工持股制度
    (三)我国职工持股制度的新构想

(6)公司人力资本化的法律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公司人力资本概述
    2.1 价值创造语境下的人力资本
    2.2 人力资本的特征
第三章 公司人力资本化可行性与路径
    3.1 公司人力资本化可行性
    3.2 公司人力资本化的路径
第四章 公司人力资本化的法律缺失
    4.1 现行公司人力资本化的法律制度
    4.2 现行公司人力资本化法律制度的缺失
第五章 公司人力资本化法律机制的完善
    5.1 减少股份来源的限制
    5.2 构建人力资本出资制度
    5.3 完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5.4 构建人力资本价值减损的规制机制
    5.5 构建人力资本股东退股机制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7)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相关研究综述
        1.3.1 人力资本产权相关研究
        1.3.2 人本财务相关研究
        1.3.3 其他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与实践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财产解读
        2.1.2 人力资本
        2.1.3 人力资本产权
    2.2 财务学基础
        2.2.1 人本财务概念
        2.2.2 人本财务的逻辑起点
        2.2.3 人本财务要素
        2.2.4 人本财务活动
    2.3 其他理论基础
        2.3.1 哲学基础
        2.3.2 法学基础
        2.3.3 经济学基础
        2.3.4 管理学基础
    2.4 实践基础
        2.4.1 人本财务的实践
        2.4.2 出资及权益分享实践
        2.4.3 立法实践
3 人本财务法律制度框架设计
    3.1 人本财务法律制度价值考量
        3.1.1 法律元价值的思辨
        3.1.2 现行财务法律制度的价值探求
        3.1.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辨析
        3.1.4 “效率优先、公平为本”价值理念的塑造
    3.2 人本财务法律制度框架设计思路
    3.3 人本财务法律制度框架设计内容
4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研究
    4.1 宪法与人权保障
        4.1.1 国际宪法发展与人权保障
        4.1.2 我国宪法与人权保障
    4.2 人力资本产权与宪法
        4.2.1 人权与人力资本产权
        4.2.2 宪法与人力资本产权保障
    4.3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设计思路
    4.4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的目的与原则
        4.4.1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的目的
        4.4.2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的原则
    4.5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4.5.1 不可侵犯制度
        4.5.2 国家保护制度
        4.5.3 权利限制制度
        4.5.4 征用补偿制度
5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研究
    5.1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设计思路
    5.2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的目的与原则
        5.2.1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的目的
        5.2.2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的原则
    5.3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5.3.1 人力资本产权的确认与分类
        5.3.2 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分析
        5.3.3 人力资本产权的取得与变动
        5.3.4 人力资本产权的保护与限制
6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研究
    6.1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设计思路
    6.2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的目的与原则
        6.2.1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的目的
        6.2.2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的原则
    6.3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6.3.1 企业出资制度
        6.3.2 企业运营制度
        6.3.3 企业治理制度
        6.3.4 资本退出制度
        6.3.5 企业清算制度
        6.3.6 收益分配法律制度
7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研究(一)
    7.1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的目的与原则
        7.1.1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的目的
        7.1.2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的原则
    7.2 人本财务机制
        7.2.1 机制的含义及其运行
        7.2.2 现行财务机制的问题
        7.2.3 人本财务机制的理念
        7.2.4 人本财务机制的构建
    7.3 人本财务管理体制
        7.3.1 我国现行财务管理体制问题
        7.3.2 人本财务管理体制的理论分析
        7.3.3 人本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
8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研究(二)
    8.1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关系
    8.2 人本财务活动规则
        8.2.1 价值引导活动
        8.2.2 价值配置活动
        8.2.3 价值流转活动
        8.2.4 价值产出活动
        8.2.5 价值分享活动
9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9.1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的设计思路
    9.2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的目的与原则
        9.2.1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的目的
        9.2.2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的原则
    9.3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9.3.1 征信制度
        9.3.2 市场禁入制度
        9.3.3 职业保险制度
        9.3.4 个人破产制度
10 结论及展望
    10.1 研究结论及论文创新
    10.2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案例一:高管套现与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约束
    案例二:高管不道德高收益与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约束
致谢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8)职工参与权:来源、理论基础与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公司 (企业) 社会责任理论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 人力资本理论
    (四) 经济民主理论
    (一) 职工分享利润 (劳动成果) 权是职工劳动成果享有权的体现
    (二)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权 (狭义) 是劳动创造权的体现

(9)论劳动力权是职工参与权的权利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10)论劳动力权视野下职工参与权的理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工参与权理论依据的国内外主要学说述评
    (一) 公司 (企业) 社会责任理论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 人力资本理论
    (四) 经济民主理论
二职工参与制理论学说与其经济社会背景考察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职工参与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试论劳动力权——兼评职工持股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激励法律问题研究[D]. 孟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剩余价值法权化及其当代价值——兼谈《资本论》蕴含的“剩余权绝对”原则[J]. 于忠龙.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20(03)
  • [3]虚拟股权激励制度中劳资利益平衡研究[D]. 金波.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4]我国员工持股退出制度的法律完善[D]. 陈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03)
  • [5]职工持股制度视野下初次分配正义的实现——以劳动力权为视角[J]. 肖洁琼.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4(04)
  • [6]公司人力资本化的法律机制探析[D]. 缪云农. 暨南大学, 2014(03)
  • [7]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研究[D]. 韩斌.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8]职工参与权:来源、理论基础与内涵[J]. 卢克建. 西部法学评论, 2012(01)
  • [9]论劳动力权是职工参与权的权利来源[J]. 卢克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2(01)
  • [10]论劳动力权视野下职工参与权的理论依据[J]. 卢克建.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标签:;  ;  ;  ;  ;  

论劳动权——兼评员工持股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