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结构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认知结构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一、从认识结构看东西文化鸿沟(论文文献综述)

徐国政[1](2021)在《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文中研究指明“自我中心困境”是近代主体性哲学所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理论问题。这一困境包含两方面内容:在“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的关系问题上,“我思主体”难以洞穿内在性的意识,超越自身切中外在于意识的异质性的客观对象,从而造成了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在伦理价值层面上,由于“我思自我”被实体化,从其出发来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一问题始终蕴含和贯穿在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对它的克服和超越也就成为了近现代哲学所自觉到的主要理论任务。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其实践观点,以其特有的革命性方式对此问题予以了彻底的反思和积极的回应,其清晰深刻的洞见对我们今天理解和克服这一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对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和超越为核心论题展开相关研究。“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产生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以及由此确立的自我观念直接相关。在近代主体性哲学发展的过程中,“自我”被理解为独立自足、绝对实在、永恒在场的“第一实体”,由此取代了传统社会和哲学中“上帝实体”的地位和作用,这体现了现代性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人文解放的意义。然而,自我的实体化理解同时蕴含着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由于其遵循着基础主义、绝对主义、超越时间的非历史主义、“中心—边缘”结构模式的思维原则,来理解和设定自我,因而也就使其带有了先验、无根、封闭和独断的特性,正是这一系列的特性以及与此内在关联的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导致了“自我中心困境”的问题。一方面是,内在与超越的悖论构成了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由此必然造成“思存分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自我的实体化必然造成“他者”维度的丧失,以及个人社会性的遮蔽造成人与人之间精神共通感的消解,由此加剧着自我与他者的矛盾,这构成了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解决上述“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是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难题。黑格尔试图借助于概念辩证法以思辨的方式实现理性与现实、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然而,由于他仍拘泥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之内,因而其最多是意识内的“概念”对“存在”的统一,因此黑格尔也就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对“自我中心困境”问题做出有效回应的是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以实践观点作为基本理论原则,开创了崭新的解释框架和理论视野,为解决哲学史上所遗留的这一重大理论难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推动了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对人与世界的纯粹意识关系进行了彻底颠倒,从而超越了抽象的意识哲学,也正是在本源性、基础性的感性实践活动中,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找到了其现实性基础,从而实现了二者的否定性统一。立足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进行了深入地批判,实现了自我理解的根本性变革,即将自我理解为身心一体的感性存在和生成着的关系性存在,并最终将自我确立为“类主体”,由此也就有效地消解了实体性的自我观念。马克思以对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为基础,使“自我中心困境”的理论困难得到了有效地克服。在前反思、前概念和前逻辑的生存论意义上,自我和世界在人的本源性实践活动中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因而作为其内在环节和要素的思维与存在便具有了本源的统一性;在社会存在的意义上,在社会性、开放性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之中,人与自然进行着本质性的交换,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的统一,由此,思维与存在便实现了一种否定性的统一。在实践观点的视域中自我存在的本真性也获得了显露,即马克思通过对占有性生存方式中人的自我异化的批判和考察,觉解到自我生命的本真性就在于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存在”,而非孤立贪婪的“占有”,由此,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有性的原子式“经济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这也就在社会存在的维度上实现了对人的全新理解,为在现实社会中克服“自我中心困境”的伦理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最后,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现代社会的分裂困境,必须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生成“人类社会”,由此打开人与人之间在“类”意义上的互通关系,从而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

白倩[2](2021)在《发生建构论视野中的学习理论研究 ——从知识观到教学观的演绎》文中研究指明一般认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识论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与皮亚杰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发生建构论(发生认识论)的相关研究中,然而,经考察发现,目前学界偏向将皮亚杰的发生建构论解读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很少有学者能准确把握其中继承自康德先验范畴的“两个范畴说”(逻辑数学范畴和物理范畴)内涵及其背后的形而上思想。皮亚杰是在认识到康德先验范畴思想的价值和局限性的基础上走向其认识论哲学观的,其思考利器正是发生学思想。由于心理学界忽视了皮亚杰对康德的继承和超越、忽视了发生建构论中的“发生”本质,直接影响了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建设。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关注了皮亚杰发生建构论中“知识由建构而来”的表层含义,忽视了皮亚杰基于发生学思想所给出的“知识建构是如何在认识主体内部发生的”这一更深层问题的追问。从某种程度来说,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继承了皮亚杰发生建构论思想中的“建构”成分,被心理学家重点关注的“建构”并没有触及发生学思想的内核,虽然“发生”是事实,但既有认识并没有进一步追溯“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是如何在认识主体内部发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拟站在皮亚杰发生建构论的立场重新理解“建构”的内涵,对发生建构论中“两个范畴”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借此阐述知识与思维的内在关系,并尝试深入说明认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结构的发生与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进行梳理和反思,进一步演绎出发生学视野中的学习理论即“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主要内容。皮亚杰的发生建构论是整个研究的理论基础,整个研究的演绎工作都是基于此而展开的,因此,对发生建构论进行溯源并揭示其核心思想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研究认为:在发生建构论中,皮亚杰用两个范畴的运动机制揭示了知识发生的内在过程。将其向心理学和教育学层面演绎,可以进一步得到知识与思维、知识结构与思维结构之间的关系:从知识的发生与建构看,知识与思维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知识从属于思维,思维以知识为基础,两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从知识结构的发生与建构看,知识的发生实际上是因思维发生导致的知识结构的发生,知识结构从属于思维结构,思维的水平决定了知识结构的状态和水平,思维的实现又以知识结构为基础,显现出与知识结构相关联的水平。以上所得即是本研究从皮亚杰发生建构论及其“两个范畴”说中得到的核心思想,也是学习理论研究部分的起点与基础。在学习理论研究部分,主要以皮亚杰的发生建构论重新审视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提出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在本研究的视角下,既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忽视了知识的“发生”,为了与既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区分,将由皮亚杰发生建构思想演绎而来的学习理论称为“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在反思既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基础上,结合发生建构论的内涵,演绎出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核心框架。研究认为,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的核心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时间性视角中的知识”“建构性视角中的知识”以及“结构性视角中的知识”;学习观是建立在知识观的基础上展开的对“学习是如何发生的”问题的探讨,主要遵循“对学习主体的认识——学习内涵的揭示——关于深度学习的讨论”的思路;对于教学观而言,核心在于“从知识入手的思维教育应该如何实现”,因此,经由知识观和学习观,演绎出教学观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以及“发展高阶思维的具体方法”这三个方面。在演绎完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主要内容之后,本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可能应用,一方面,以发生建构论及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得到了一个“由知识通达思维的教学设计整体框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线教师可以参考该框架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进一步解释在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由知识通达思维的教学设计是如何实现的。

纪成蓉[3](2020)在《从意识的意向性到自我的超越性 ——论萨特对胡塞尔的批判》文中研究指明《自我的超越性》是萨特意向性结构的蓝图,为他后来《存在与虚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自我的超越性》中,萨特的目标是证明自我作为超越性的存在应从意识中驱逐出去,从而驳斥胡塞尔所谓纯粹自我的“内在的超越性”观点。萨特敏锐地发现,胡塞尔的意向性结构在本质上就假设着“自我”,因此必须深入地批判和改造胡塞尔意向性理论。萨特为此构造了两条论证:一条是通过对意向性理论的建构来论证“自我”内在于意识中既是有害的,又是多余的;另一条是基于他的意向性理论来考察反思活动的结构来证明“自我”实际上只是反思活动的对象,因而是超越性的,自我的“内在的超越性”是不可能的。

耿锐[4](2020)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一直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基本命题。广大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是关涉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稳定的根本问题。对认同问题的关注,本质上是聚焦教育有效性问题。大学生能否通过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价值认同,是衡量理论教育是否有效的核心点位。改革开放40余年来,随着国内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也日渐深刻,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的研究夯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成为了时代赋予认同问题研究的全新使命。尽管理论界围绕“马克思主义认同”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缺少对概念本身的前提性梳理,使相关研究在范式上存在一定的混乱和泛化现象。这导致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研究总是在不同理论视角间往复,彼此之间难以相互印证和支撑。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状况,论文将以前提性的概念梳理为逻辑起点,以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对象群体的思想认同特点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数据支撑,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机理和教育策略。为了使研究更切近研究主题,论文首先从概念层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认同相关研究之所以在范式上混乱,在于认同概念的复杂性。其在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均有完全不同的理论视角。论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概念中,不能简单引用哲学、心理学或社会学视域下的认同概念。如果用“我是谁”的问题来概括认同概念,则本文视角下的认同即不仅是哲学中对“是”的同一性追问,也不仅是心理学中对“我”的主观选择,亦不仅是社会学中对“谁”的社会形塑,而是“我是谁”的辩证统一,是连接自我和社会的,超越外在现象的,通过理性跃升形成的价值认同。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独特理论体系,其认同不能停留在直观的知识和情感层面,而是在此二者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从客观知识跃升为理性的价值认识过程。在本质内涵梳理之后,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本次研究的对象,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认同特点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独有特点是时代特点与大学生群体性特点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认为,在“多”样的社会环境变化背后,源自于“一”的基础性作用,即现代性冲击导致的精神生活物化。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呈现出较以往时代更为明显的矛盾性、表象性和过渡性等特点,这一方面使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的形成更为艰难,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他们对思想理论独特的价值需求。当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不仅使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出现了新的难点,也内在生成了破解难题的突破点,对难点的剖析和突破点的揭示是论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经过客观的调查研究,论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机理。论文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结构是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变化内在规定了每一个时代特定的理论认同路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知识获取层面摆脱了对课程教育的依赖,且大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形成价值认同的难度增大,使“问题”辨析过程在课程教育中体现出时代特有的不可替代性。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唯有在结构上与当代社会环境的内在规定性相匹配,突出“问题”辨析的独特地位,方能从根本上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鉴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策略。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是一个“主体间性”的实现过程,既要保持教育内容的理论性和辩证性,也要充分关注受教育者的主观性和普及性。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以“问题”辨析的方式呈现,引导大学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证方法和思维逻辑分析和观察理论观点和社会现状;另一方面,通过话语和环境建构的柔化作用,使“问题”辨析过程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唯有使大学生通过认同教育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论证方法,并运用其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目的。

张笑笑[5](2020)在《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哲学的主题在近代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即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古希腊的自然本体和中世纪的上帝本体转向了人自身的主体,并演绎出围绕“自我”而展开的蔚为壮观的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它发端于笛卡尔的“我思”,最终完成于德国古典哲学。于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不仅是主体性形而上学建构所依据的“基础要素”,而且其自身的“内容”也存在着由主观到主客统一、由先验到绝对、由人性向“神性”不断发展的形上演进逻辑,揭示这一逻辑进程是本文研究的主旨。在近代唯理论哲学中,自我意识以普遍性观念的方式存在于主体之中。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奠定了西方近代以来建构主体性形而上学的主基调并在唯理论哲学中确立起了围绕“我思”来打造形而上学的内在性原则,这个“内在性原则”围绕着如下三个问题展开:“我思”的内容是什么、“我思”与“我在”之间的关系以及“我思”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唯理论哲学也正是基于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推动了“我思”的主体性建构,其中笛卡尔将“我思”确定为具有思维属性的精神实体,斯宾诺莎完成了最高实体与主体“我思”属性之间的“一元化”,莱布尼茨则让作为单子的“我思”具有了创造和生成的自我能动性。然而,由于唯理论的哲学家们都是在经验立场考察“我思”的实体本性,这便让“我思”陷入了无法被经验实证的逻辑困境,因此“独断”是其无法逃脱的理论宿命。休谟的怀疑更是让近代以来的哲学家们试图围绕经验性的“我思”来建构形而上学的梦想破灭了,要想重建主体性形而上学,必须超越“我思”的经验性,由经验自我向先验自我的跃迁决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出场。康德率先从先验自我出发,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之旅。康德认为我们必须要对于主体自我的结构、功能、范围和界限进行充分的先验审查,方能让未来的形而上学建立在稳固的主体“地基”——先验自我之上,先验自我也成为康德未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康德在其之上尝试了真、善、美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建构,同时也确立了“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费希特秉承并彻底地发挥了康德开创的主体性道路,将康德的先验自我提升到主体之中纯粹的“绝对”,让绝对自我的先验设定活动成为一切知识的来源和最高根据,结果造成整个世界的主观化于绝对自我之中,也让形而上学在主体之中的建构走到了“绝境”,“绝境”意味着哲学转向即将来临;谢林从知识的本性出发,认为作为最高知识原理的“绝对”不可能只是主观,而与事物本身的客观内容无涉,于是便将费希特主体中的“绝对自我”引向了主、客观之上的“同一绝对”,“自我意识”不是最高的“绝对”,而是能够映射“绝对”内容于自身之中的主体之在,这便让主观的“自我意识”之中融入了“绝对”的客观内容,让“自我意识”客观化的形而上学建构终成可能;黑格尔继续沿着谢林确立的“主体客观化”方向,进一步将谢林的“同一绝对”的内容逻辑化为绝对理念、将谢林的“自我意识”发展为“绝对精神”,并用辩证法完成了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辩证统一,最终建构起并完成了思辨形而上学体系。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之中,绝对精神就是绝对理念在人类自我意识之中的现实化,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就是将绝对理念在人类精神中的自我实现的历史,而历史的终点就是自我意识与绝对理念的最高和最后和解,也宣告了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理性完成。如此看来,从康德的先验自我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呈现出不断发展、转向和跃迁的演进逻辑,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逻辑便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这个总体逻辑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不仅决定着“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方式,而且也直接关乎到哲学思维方式由知性向理性的发展逻辑、真理观由外在符合论向内在符合论的发展逻辑、历史观由合目的性向合规律性的发展逻辑,也就是说,只有自我意识本身的逻辑发生了变革,这些逻辑的变革才成为可能,它们之间具有变革和演进的内在同构性。当然,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是建立在理性的根基之上的,当黑格尔用思辨理性完成了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同时,也自然将理性本身推向了极致的巅峰,其结果只能面临着被消解和解构的命运,这也决定了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现代转向。叔本华以“意志”取代“理性”,完成了自我意识的意志化哲学建构;马克思用实践批判理性,让“认识自我”回归“实践自我”,从而让哲学的功能从解释世界转向改造世界;分析哲学更是用“语言——世界”的关系来消解“思维——世界”的关系,从而完成“语言”对自我意识的哲学解构,既然“自我意识”本身是不可说的,我们当然要对之保持沉默;当面临着“欧洲科学的危机”时,胡塞尔的现象学再次回到主体的先验自我之中,用意向性结构来消除传统哲学中自我意识的“理性本质”,为“现象”重新确立形上的根据。可以说,虽然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哲学都是以消解自我意识的“理性”为已任,但自我意识本身依旧是哲学研究的主战场,其从未淡出过任何现代哲学样态的主视域。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绎逻辑,不仅可以让我们深化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发展的逻辑,还可以为建构具有民族自我的中国当代形而上学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资源。

谭诗民[6](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符越[7](2019)在《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研究》文中认为德国古典哲学成为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高峰,其中一个显着的标志就是哲学家们纷纷建构起一种具有知识性、真理性的形而上学体系,这些形而上学不仅是成为包含科学在内的一切知识产生和存在的终极根据,而且在其中也锻造出真正属于形而上学自身的哲学方法。随着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自身形态的不断发展,其哲学方法论也存在着不断转变形态的演进过程,而揭示这些哲学方法论自身发展的逻辑进程,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和主旨。西方哲学自古希腊诞生以来,“逻各斯”和“努斯”就内化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精神特质,并在其中孕育出理性通达本体的哲学方法论,如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柏拉图的“回忆说”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通神般的“沉思”等等,最后在古希腊哲学的母体中结出了形式逻辑工具论的果实。中世纪哲学沦为了神学的婢女,哲学方法自然成为了为宗教和上帝服务的神学方法。伴随着文艺复兴的觉醒和数学、自然科学的独立,培根用《新工具》率先启动了以科学方法替代旧神学方法的“方法论革命”。随之笛卡尔在《方法谈》中对于理性演绎法的确立,斯宾诺莎专门在《知性改进论》中讨论方法论问题,并在《伦理学》中开始尝试用几何学的方法来建构起一元论的形而上学体系。可以说,近代经验论哲学因袭了自然科学的归纳方法,而唯理论哲学更加信赖数学演绎方法的可靠性,原因在于这些近代哲学家们看到了作为知识性的形而上学与科学知识之间在方法上存在着同构性。休谟的怀疑论不仅让近代以来的形而上学陷入了知识论危机,更让哲学家们意识到,形而上学不能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建构,必须打造出属于哲学自身的哲学方法。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不仅让超越科学之上未来的形而上学建构成为可能,而且也提出了属于先验哲学自身方法的“建筑术”,从此开启了形而上学方法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建构之旅。康德运用先验知性范畴综合一切经验现象的“建筑术”方法论,不仅具有数学般的普遍必然性,而且经受得起怀疑论者的怀疑,同时康德也在实践领域中用“建筑术”完成了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费希特将康德的“先验自我”提升到的具有“创造性活动”的绝对自我,从而完成了自我和非我之间相互设定的主观演绎法;谢林充分意识到费希特主观演绎法无法摆脱“唯我论”的主观局限性,失去了客观的知识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于是,谢林转向知识论立场并确立了主、客观同一的“绝对”,将自然界和自我意识视为“绝对”的客观和主观存在样态,进而将费希特的主观演绎法转向了主客同一的客观演绎法;谢林的客观演绎法被黑格尔吸收并改造成为理念——自然——精神的思辨哲学体系,辩证法方法切入事物本身的“内容”,与事物自身运动方式达成了一致,从而辩证法方法完全超越了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数学的演绎方法,成为了既分析、又综合的理性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因此,黑格尔将西方理性主义哲学推向巅峰的同时,也完成了哲学方法与本体论的统一,即辩证法是本体论,也是方法论。纵观哲学方法自身的发展逻辑进程,我们会发现哲学方法与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有什么样态的形而上学就有什么样态的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更与认识论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形而上学认识方式决定着方法论的生成方式;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都在试图超越传统的形式逻辑,在由康德的先验逻辑向黑格尔的思辨逻辑的发展进程中,方法论与逻辑学之间同样保持了发展的同构性。西方后现代哲学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本质主义,出现了哲学向分析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转向,但在哲学方法论的建构却从未中断过,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现象学方法仍旧代表着打造属于哲学自身方法的现代取向。研究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理解,而且也会为我国建构新时期形而上学提供方法论上的理论支撑。

卫楚臻[8](2019)在《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 ——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当代文论界,王元骧的文学理论研究探索始终与当代文论变革发展进程相伴随,不仅着述丰富卓有成就,而且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文学理论观念。他的理论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问题意识和人学内涵,在当代文论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通过对王元骧文学理论个案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他的理论观念及其学术个性,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当代文论的变革发展及其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王元骧文学理论研究探索历程以及所建构的主要文学理论观念展开研究。第一章从宏观整体上观照和描述王元骧的文学理论探索历程与理论观念演变。可以把他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探索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至1980年代,在原来所形成的认识论文学观念的基础上,推进到对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探索,强调情感在文学审美反映中的重要作用;二是1990年代以后,从文学活动论出发,进一步推进到文学实践本性论的探寻,注重文学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自由精神和意志力量;三是新世纪之后,面对复杂社会变革所带来人的生活和文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又进一步转向关注文学价值论,更为强调对文学审美理想的表现和追求。第二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审美反映论的理论观念。他的审美反映论是在原来生活反映论基础上的推进与超越,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石,文学不仅反映一定的生活现实,而且更要反映主体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评价。审美反映论是在认识论的领域内对文学本质特性的重新界定。而后他参与讨论和建构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则是审美反映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第三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文学实践本性论的理论观念。基于从审美反映论到文学活动论的发展,进而推进到对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与价值功能的探究考察,强调文学活动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而文学实践的价值目标则是达到对“主客二分”的超越,从而实现精神自由。第四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文学的人学价值论建构。从实践本性论到人学价值论是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的再一次推进。人学价值论建立在文学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础上,其根本目的是在本体层次上为文学存在确定一个终极依据,认为文学价值的本源和根本在于人学价值。而人学价值论应是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有机统一,文学活动所要追寻的审美理想,就在于达到人的超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学的“人学”内涵,从而充分揭示文学的本质特性和价值功能。

倪交[9](2019)在《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钱穆(1895-1990),字宾四,被誉为“最后一位国学大师”、“通学之儒”。他坚持弘扬中华传统,为中国人及其文化寻根招魂。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归宿,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最大的贡献。钱穆的“天人合一”说可以归纳为一百多种命题。探讨这些命题的生成机制、关系原理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性把握和结构性理解可以得到一把打开这一思想大门的锁钥。除此之外,“性善”、“不朽”和“中庸之道”是钱穆“天人合一”思想大厦的三大主体,它们分别起着地基、天窗和阶梯的作用。因此,这篇论文就按照基本原理、逻辑起点、终极目标和实践方法来展开对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第一章以钱穆一百多种“天人合一”具体论述为基础,归纳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述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学术旨归。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大群社会,无论对于中国文化还是世界文化而言都是最高价值,同时也是实现这一价值的根本方法。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学术旨归是要引导人们认识与运用这一方法,最后实现这一终极理想。第二节阐释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两行之理——“天人分二”与“天人合一”的关系原理,也即自然之思与人文之思从“分”到“合”的运动变化原理。这个过程是个体之人因为渴望超越其“天人分二”的认识局限,从而对“物己”和“生死”进行统一的过程。人因固化认识结构——时间与空间——而产生的“先后”问题与“内外”问题,一方面构成了“天人二分”的起点,一方面又奠定了“天人合一”的基础。钱穆“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具有十余义项和五个特征,是“天人合一”的终极根据;其中的“人”主要指以“人心”为本源的“道德”、“性情”与“行为”,是“天人合一”的主动力量。“人心”是动态的认识主体,也是“天”与“人”能够“二分”与“合一”的原因,具有六重结构和三对特征。从“以人合天”到“天人合一”的修行过程还要遵循五个方面的修行原则。第三节总结出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类命题。钱穆的所有“天人合一”命题可以分成层级不同的三类:一是“元命题”,它们根源于人固化的认识结构,是所有“天人合一”命题产生的内在逻辑基础,即时间维度上的“先后合一”与空间维度上的“内外合一”;二是“子命题”,它们是“元命题”在不同领域中发展引申而来;三是“综合命题”,它们是由“元命题”及众多“子命题”在共同关切的主题下生成的,分别是“宇宙与人生合一”、“群体与人生合一”、“个体与人生合一”。第四节分析理论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层面。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大综合命题对应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层面:一是宇宙浑然一体存在的“人”,试图超越个体存在之人的种种局限,以宇宙天地自然运行背后具有统一性的最高真理为体贴对象的认识过程,属于“天与理一”层面;二是群体存在的“人”,以最高真理为方法依据和价值来源,以群体大道为载体创造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属于“性与道一”层面;三是个体存在的“人”,以最高真理与群体大道为文化认同与配合前提,以实现人生价值为目标的自觉自发、人为主导的修行过程,属于“心与性一”层面。其中包括宗教信仰层面的“天人合一之理”,政治社会层面的“天人合一之道”,以及个体存在之人为发明“天人合一之理”而实践“天人合一之道”的“天人合一之学”。最后,钱穆晚年对“天人合一”的澈悟也证明了他的这一思想具有三个层面。晚年澈悟是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层面化的最终定型,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每个层面都有一个典型命题。宇宙天地自然层面是“天文与人文合一”、社会历史人文层面是“天下与民族合一”、德性行为修养层面是“天命与人生合一”。第二章论述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起点:性善。性善是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石,其基本运行之理是从“天性善”下贯“人性善”,从“人性善”推及“群性善”,再从“群性善”复归“天性善”,从而贯通“天人合一”的整个过程。第一、二节分别阐述了性善之理的两个方面——人性善和群性善。钱穆认为人性之善是在群性之善中得以生成的,而群性之善是联结人道与天道的枢纽,通过完成群性之善,就可以实现人性之善与天性之善的和合会通。钱穆认为性善要在“群”中方能显现,看待“善”与“恶”也要采用人文的立场而非自然的立场。在发挥群性善的过程中,要遵循“择群善”、“动群情”和“尽群性”的原则,既要承认“善恶同根”,又要做到“择善去恶”。第三节详细说明了“性善”与“天人合一”的关系原理。一方面,“性善”是“天人合一”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性善”又在“天人合一”中得以最终完成,具体体现在“仁礼合一”、“性学合一”、“德性合一”、“人神合一”、“心天合一”及“天道与人道合一”等方面。第三章论述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终极关怀:不朽。“不朽”既包括“天之不朽”,又包括“人之不朽”。钱穆“天人合一”思想基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提供了一条从有限人生走向无限人生的不朽之道。第一节主要介绍了“神性不朽”、“德性不朽”以及“心性不朽”。“神性不朽”又分为天道的“鬼神不朽”和人道的“人神不朽”。第二节简要说明了“不朽”与“世袭”、“复活”的关系及其意义。一方面,世袭是生者对亡者的合理寄托。爵禄世袭与血统世袭作为一种普通意义上私己层面的家世不朽,对普罗大众也有一种不朽的安慰;而更高意义上的“三不朽”,则体现了仁人志士精神层面的公道不朽。另一方面,复活是一种神性、德性、与心性的复活,是生者对死者的精神共鸣。鬼神之道是人道的精神之源,鬼神之不朽是人心之复活的关键。招魂之礼使得鬼神之德活现于人心之间,因此并非迷信行为,而是充满教育意义的人文活动,它给人类提供了一个严肃而神圣的途径来与鬼神之德相接通。第三节主要说明了“不朽之道”与“天人合一”的关系原理。钱穆认为,修行“天人合一”是实现“人之不朽”的根本途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修行“德性合一”、“人神合一”和“死生合一”。因为“天人合一”是“以人合天”,所以“德性合一”是“尽性成德”、“人神合一”是“以人主神”、“死生合一”是“以生统死”。因此,只有通过对“德性合一”、“人神合一”、“死生合一”的信仰与实践,才能够摆脱虚无的历史观、文化观与人生观。第四章论述了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方法: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既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也是“天人合一”的价值形式。具体而言,在思维方法方面,钱穆的中庸之道含有一种“分二合一的变动之中”;在价值形式方面,钱穆的中庸之道含有一种“下学上达的主宰之中”。“分二合一的变动之中”,说明了“天人合一”的运动动力是对立的“两端”之间的张力;“下学上达的主宰之中”说明了“天人合一”的运动方向是“人”对“天”初始意义上的延续以及更高意义上的复归。因此,本章前两节主要说明“变动之中”与“主宰之中”的主要内涵,第三节展开说明“中庸之道”对于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与功能。总之,钱穆揭示了“天人合一”是人类及其文化发展的理想方案——天道与人道的相通之道。融入这样的大道,个人可以最大可能地完成天赋,大群能够最高程度地实现价值。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给予我们很多启示:第一,“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价值形式;第二,“天人合一”不仅强调天赋的重要性,还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第三,“天人合一”虽然不偏“天”也不偏“人”,但在“合”的过程中是有方向的。最能体现“天人合一”这一运行机制的是钱穆的中庸之道。性善支撑起了“天人合一”的逻辑起点,不朽诠释了“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中庸之道从思维方式与价值形式两方面说明了“天人合一”的实践法门。这三大支柱都是在“天”“人”之间的张力中形成的,“分有”了“天人合一”的思维与价值,同时也与“天人合一”形成紧密的嵌套关系,彼此交织成一张思想之网。

肖宁[10](2019)在《德国古典哲学神秘主义在理性领域中的逻辑演进》文中研究说明西方的文明离不开两种文化基因的共同塑造——古希腊的哲学和希伯来的宗教,两者一个是理性和逻辑,一个则是信仰与神秘,于是,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始终保存着既对抗又和调和、既排斥又渗透的内在张力,这也成为了西方哲学自身所独有的理论特质并表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德国古典哲学以建构全体性、真理性的形而上学体系为己任,在建构中理性必然遭遇信仰,哲学必然触及宗教,这样,在理性与信仰的对立与调和中演绎出了神秘主义自身发展的逻辑,揭示这一逻辑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演进历程是本论文研究的主旨。在进入到德国古典哲学之前,德国本土哲学氛围中充满着思辨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两种基调,埃克哈特用“心灵之光”开启了理性与神秘主义的最初结合,库萨的尼古拉又进一步将神秘主义引入认识论领域,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宗教改革的结果使得神秘主义回归个体信仰,最后雅各·波墨的“神智学”成了为理性与神秘主义相互融合的哲学典范。这些思想游走于神学和哲学之间,并逐步培育成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德国本土哲学的思维特质,其研究对象的超验性让“神秘”有了栖息之所,论证方式的思辨性让“神秘”成为演绎的工具,论域的宗教性又让“神秘”统摄现实成为了可能。严格说来,德国本土哲学的这种神秘主义并没有真正登上西方近代哲学的舞台,而当哲学进入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它却正式“出场”并演绎出自我发展的逻辑走向。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神秘主义与理性之间的交峰之初就存在着“对立”与“调和”的双重路径。一是在康德先验哲学中呈现出来的知性对神秘主义的拒斥。康德通过对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划界”将神秘纳入到本体界的不可知域中。这样,认知的现象世界无神秘,神秘的本体世界不可知;另一条路径则是耶可比通过划分“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让神秘主义成为洞悉“直接知识”的直观方式,从而为神秘主义走向理性认识开辟了“调和”的道路。费希特将康德的“先验自我”发展成了统摄一切的“绝对自我”,而当“绝对自我”真正成为设定一切的最高存在时,它却无法逃脱被神秘化的逻辑宿命,“绝对自我”俨然成了创造一切主、客观之在的上帝。同时,也让康德企图用限制认识能力而拒斥神秘的主体先验之路走到了尽头。谢林超越了费希特的主观存在论立场而转向了寻求真正意义上的主、客同一的“绝对”,而在对于神秘主义的态度上却因袭了耶可比的立场,于是我们看到谢林的“绝对同一”虽然达到了最高的超验之在,但认知“绝对”的方式却让位给了“艺术直观”的神秘,因此神秘与“直观”在理性认识的最高阶段达成了统一,在主客观的同一中完成了理性与神秘的调和。当费希特和谢林将康德和耶可比开启“路径”演绎到了各自的“绝对”时,最后的“综合”两条道路的任务则由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来完成。黑格尔一方面批判康德坚持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哲学立场,从而让理性的内容进入到主体之中;另一方面黑格又批判谢林的神秘直观,主张通过绝对理念在人类自我意识之中通过精神自我的辩证运动来揭示其中蕴含着的全部内容,从而将辩证法打造成为揭示宇宙全部“内容”的真理逻辑。结果造成了宗教一切领域的理性化,宗教成为“绝对精神”自身演绎的一个环节,基督教教义不过是对“绝对精神”内容的宗教化的神秘表达。这样,黑格尔终于在思辨哲学体系中完成了哲学与宗教、理性与神秘的终极和解,而“和解”的代价就是宗教的理性化和理性的宗教化。虽然理性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基调,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形而上学体系的整体建构、理性认识方式的演变以及理性与信仰关系调和作为视域,揭示出神秘主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演进轨迹。我们研究这一逻辑进程不仅有利于拓宽我们国内学术界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理论视域,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中理性与信仰之间既对立又调和的内在关系。

二、从认识结构看东西文化鸿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认识结构看东西文化鸿沟(论文提纲范文)

(1)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第1章 近代“主体性”哲学与“自我中心困境”问题
    1.1 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与现代自我观念的确立
        1.1.1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危机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
        1.1.2 “自我”的确立与深化:从笛卡尔到康德
        1.1.3 哲学反思的跃升与自我中心的困境:“现代自我观念”的双重性
    1.2 思维与存在的分裂:“我思之我”的根本困境
        1.2.1 “我思主体”的挺立与“思存二元论”问题的缘起
        1.2.2 “自我”的内在锁闭与存在的观念化
        1.2.3 物自体与现象界的划分:“思存分裂”的深化
    1.3 “我思主体”的价值意蕴及其伦理困境
        1.3.1 占有性个人主义和价值个体主义:“我思主体”的基本价值意蕴
        1.3.2 占有性个人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分裂问题的凸显
        1.3.3 价值个体主义的流行与价值共识危机
第2章 “自我”的实体化及其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自我中心困境”的深层根源
    2.1 “自我”的实体化:近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2.1.1 实体化的自我观念与现代性的时代精神
        2.1.2 “自我”的实体化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2.1.3 “我思主体”的实体化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
    2.2 “我思之我”的实体化与“思存分裂”困境的深层根源
        2.2.1 “内在”与“超越”的悖论: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
        2.2.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对思存二元论难题的思辨解决
    2.3 “自我”的实体化与现代性伦理困境的深层根源
        2.3.1 “自我”的实体化与“他者”维度的丧失: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
        2.3.2 个人社会性的遮蔽与精神共同感的消解
第3章 实践观点的理论变革与“实体化自我观念”的超越
    3.1 实践观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3.1.1 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
        3.1.2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基本含义及其内在原则
        3.1.3 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涵义与意义
    3.2 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实践观点的重大理论变革
        3.2.1 感性实践活动对纯粹意识关系的颠倒与抽象意识哲学的超越
        3.2.2 意识能动性与感性受动性的否定性统一
    3.3 实践观点与自我观念的变革: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的批判
        3.3.1 从实体性的精神自我到身心一体的感性自我
        3.3.2 从实体性存在者到生成的关系性存在
        3.3.3 作为“类主体”的自我的确立
第4章 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与“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
    4.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思存分裂困境的超越
        4.2.1 本源与反思:从反思的分裂到本源的统一
        4.2.2 感性对象性活动: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
    4.2 “存在”而非“占有”:实践观点视域中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2.1 作为生存方式的“占有”与“存在”
        4.2.2 占有性生存方式与自我存在的异化
        4.2.3 非占有性“存在”: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3 “人类社会”的生成与共在难题的破除
        4.3.1 “人类社会”的生成: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4.3.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生成“人类社会”的现实道路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发生建构论视野中的学习理论研究 ——从知识观到教学观的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学界未能准确把握发生认识论的完整内涵
        一、现实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谈“建构”,忽视了“发生”
        二、追根溯源:皮亚杰基于发生学思想所得的成就未被彰显价值
        三、理论完善:融入发生学思想本质的“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一般哲学对部门科学的关照
        一、哲学层面:对皮亚杰发生建构哲学思想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心理学层面:对知识、思维和学习理论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教育学层面: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提供更多启示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密切相关
        二、其他概念:与研究价值紧密相关
    第四节 研究现状梳理
        一、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框架拟定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发生建构论溯源:从“先验建构”到“发生建构”
    第一节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知识源于何处?
        一、经验论:知识源于“感觉经验”
        二、唯理论:知识源于“天赋观念”
    第二节 康德先验建构论:知识是感性经验与知性范畴的结合
        一、康德的先验知性范畴
        二、知识发生的具体过程
    第三节 皮亚杰发生建构论:知识的发生是两个范畴的相互作用
        一、皮亚杰引入发生学思想对“先验范畴”的改造
        二、去除康德先验范畴之“时间在先”,保留“逻辑在先”
        三、用两个范畴的内在运动机制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两个范畴说”的演绎:知识与思维关系的论证
    第一节 “两个范畴说”的本质及其发生与发展
        一、范畴的本质:为人类提供认识的“样式规定性”
        二、范畴的发生:以动作为起点
        三、范畴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 从范畴运动演绎知识与思维的关系
        一、知识与思维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知识结构与思维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知识观演绎
    第一节 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知识观审视
        一、大多关注知识的“建构”,较少关注知识的“发生”
        二、较少关注学习者“知识建构”与“思维发生”之间的关系
        三、未能清楚认识“个体知识”与“社会共同知识”间的关系
        四、对既有知识观的评析
    第二节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一、时间性视角中的知识
        二、建构性视角中的知识
        三、结构性视角中的知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演绎
    第一节 既有的研究中关于“学习”的内涵审视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本质在于“行为改变”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三、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认知图式”的建构过程
        四、对既有的研究中“学习”概念内涵的评析
    第二节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一、对学习主体的认识
        二、学习内涵的揭示
        三、关于深度学习的讨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演绎
    第一节 既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教学观审视
        一、教学目标设计与发生学思想相悖
        二、以操作性的教学方法的描述为主
        三、对既有教学观的评析
    第二节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
        一、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从知识开始
        二、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以“代入”的态度寻找认知冲突
        三、发展高阶思维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发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由知识通达思维的教学设计整体框架
    第二节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一、学习者分析部分
        二、教学目标分析部分
        三、教学过程设计部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以“发生”的视角重新理解“建构”
        二、以“发生建构”思想重新理解学习理论
        三、新的学习理论“三观”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第二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学术观点的创新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理论深化:深入挖掘发生建构论的更多价值
        二、实践探索:用新的“三观”解决教学实践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由知识通达思维的教学设计参考模板样例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及获奖情况
致谢

(3)从意识的意向性到自我的超越性 ——论萨特对胡塞尔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创新点
    四、本文的工作
第一章 自我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缘起
    一、“我思”实际上“伴随”我的表象吗?
    二、胡塞尔对伴随的误解——“自我”的“内在中的超越性”
第二章 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研究
    一、意向性的结构:诺耶思(NOESE)—意义(SENSE)—诺耶玛(NOEMA)
    二、意义的“两可性”
    三、“意义”的存在就是它的“被感知”
    四、萨特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批判
第三章 萨特意向性理论研究
    一、萨特意向性理论
        1. 本质现象学结构—意向性“双向结构”:自身意识与对象意识
        2. 本体论现象学奠基——意向性的“超现象”存在的两端
        3. 萨特本体论现象学对胡塞尔意向性结构的改造
    二、对象意识——意识的统一性问题研究
        1. 意识的共时性统一问题
        2. 意识的历时性统一问题
        3. 现象的客观性问题研究——怎样理解萨特的实在论
    三、自身意识——意识的个体性问题研究
        1. 什么是自身意识?
        2. “我的”意识、“他的”意识何以可能?——自身意识是“我属性”的形上学基础(个体性问题)
第四章 自我的超越性
    一、“我”不在前反思意识结构中
    二、“我”亦不在被反思意识结构中
    三、自我作为反思的对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源起与价值
        (一)从“马克思主义认同”到“认同”作为特殊“思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是热点问题、深层次问题、真实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趋势和局限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学理阐释
    一、认同的本质内涵
        (一)认同的哲学解释
        (二)认同的心理学解释
        (三)认同的社会学解释
        (四)认同的本质探析
    二、认同的一般性质
        (一)内在的生成性
        (二)内化的价值性
        (三)认识的稳定性
        (四)过程的实践性
    三、思想理论认同的特性
        (一)理论的彻底性
        (二)内化的思想性
        (三)价值的意识形态性
        (四)观念的排他性
    四、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特性
        (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二)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四)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及其思想理论认同特点
    一、大学生群体的一般阶段性特征
        (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二)认识事物上理性与感性的交融震荡阶段
        (三)情绪上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阶段
        (四)对社会生活态度上向往与忧虑并存阶段
        (五)知识体系上从科普向科学转化的过渡阶段
    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现代性境遇
        (一)社会转型期的震荡
        (二)大众文化的冲刷
        (三)多重社会思潮的冲击
        (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催生的蜕变
        (五)时代样态的现代性根源
    三、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性特征
        (一)更浓重的自我意识和相对淡薄的集体意识
        (二)更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相对脆弱的抗挫能力
        (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相对单薄的人生意义感
        (四)较广阔的知识面和亟待提升的价值判断力
        (五)社会参与较多但对社会生活认识不足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认同的特点
        (一)理论观点吸收途径多样,但动机趋向功利化
        (二)理论情感接受情绪化更明显,且易受朋辈影响
        (三)理论价值认同呈表象化倾向,但潜力巨大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实状况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调查问卷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研内容
        (三)调查方法
    二、调研数据分析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情感的接受情况
        (三)对马克思主义内在价值的认同情况
    三、从调研数据中把握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与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研判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问题分析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现状的归因分析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在机理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改革深化的阶段性特点
        (二)网络信息的内在性质变化
        (三)认同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变化机理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重心变化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认识反复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结构调整
        (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发展趋势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教育引导机理
        (一)课内外联动的知识输入是教育引导的前提
        (二)感染性氛围的营造是教育引导的情感保障
        (三)深入浅出的逻辑演绎是引导认同生成的核心
        (四)导向明确的社会实践是认同稳定的重要路径
第五章 基于“问题导向”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策略
    一、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面临的问题与“问题导向”教育策略的提出
        (一)教育面临问题:特殊的体系逻辑与碎片逻辑之间的矛盾
        (二)破题之处与“问题导向”策略的提出
        (三)“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转化
    二、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话语建构策略
        (一)话语模式上从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化
        (二)表达方式上从显性话语向综合话语转化
        (三)话语属性上从确证性话语向辩证性话语转化
    三、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价值建构策略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进行贯通式推演
        (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进行历史性解读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时代性辨析
        (四)对当代中国社会现状进行辩证性分析
    四、马克思主义认同教育的环境建构策略
        (一)高校意识形态环境建构
        (二)社会意识形态环境建构
        (三)网络意识形态环境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5)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创新
第2章 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内在性原则的确立和发展
    2.1 西方近代哲学以前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溯源
        2.1.1 古希腊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客观化
        2.1.2 中世纪神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异化
        2.1.3 近代哲学转向与“上帝人本化”之路的开启
    2.2 近代哲学中“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2.2.1 主体与自我的关系:“我思”的内容
        2.2.2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思”的地位
        2.2.3 主体与上帝的关系:“我思”的根据
    2.3 唯理派哲学中主体内在性原则的发展过程
        2.3.1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内在性原则的确立
        2.3.2 斯宾诺莎“实体一元论”对主体内在性原则客观维度的推进
        2.3.3 莱布尼茨单子论哲学对主体内在性原则主观能动维度的推进
    2.4 “知识论危机”中主体性困境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出场
        2.4.1 休谟的怀疑论让“我思”陷入“独断”
        2.4.2 “知识论危机”与主体性理论内在逻辑困境
        2.4.3 德国古典哲学重审“我思”内在性的形上诉求
第3章 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而上学建构
    3.1 康德批判哲学中的自我意识——先验自我
        3.1.1 康德对“先验”、“先验自我”的界定
        3.1.2 先验自我的结构与功能
        3.1.3 基于先验自我的“三大批判”哲学体系建构
        3.1.4 康德主体性原则的先验确立
        3.1.5 先验自我的主体限度与主观局限
    3.2 费希特知识学中“行动”的绝对自我
        3.2.1 自我意识由“先验”向“绝对”的推进
        3.2.2 “绝对自我”与知识学的最高原理
        3.2.3 以“绝对自我”为根据的知识学体系建构
        3.2.4 费希特将主体性原则向主观极致的推进
        3.2.5 唯我论的绝对化与知识客观性的缺失
    3.3 谢林同一哲学中的先验自我
        3.3.1 由主观存在论向知识论立场的哲学转向
        3.3.2 “绝对同一”与最高知识学原理的确立
        3.3.3 以“自我意识”为原则的先验唯心论体系
        3.3.4 谢林将主体性原则向“绝对”的推进
        3.3.5 自我的“理性直观”与其神秘化
    3.4 黑格尔思辨哲学中“精神”的自我意识
        3.4.1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含义
        3.4.2 黑格尔自我意识的结构、原理与功能
        3.4.3 “绝对精神”中的思辨哲学体系建构
        3.4.4 黑格尔将主体性原则向“绝对统一”的推进
        3.4.5 主体性哲学在思辨理性中的终结与转向
第4章 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的形上演绎之路
    4.1 自我意识从主、客观对立到统一的演进逻辑
        4.1.1 康德先验自我与物自体的对立:主、客观的二元化
        4.1.2 费希特“绝对自我”中自我与非我的对立
        4.1.3 谢林“绝对”统摄之下的“自我”与自然的同一
        4.1.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4.2 自我意识与形上思维方式发展的演进逻辑
        4.2.1 康德基于“先验自我”的先验思维方式
        4.2.2 费希特基于“绝对自我”的“纯粹反思”思维方式
        4.2.3 谢林基于“绝对同一”的“理性直观”思维方式
        4.2.4 黑格尔基于“绝对精神”的辩证思维方式
    4.3 自我意识与真理观发展的演进逻辑
        4.3.1 康德先验自我与真理的“逻辑幻象”
        4.3.2 费希特主观主义的“知识学”真理
        4.3.3 谢林具有客观维度的“绝对同一”真理
        4.3.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思辨理性真理观”
    4.4 自我意识与历史观建构的演进逻辑
        4.4.1 康德的先验自我与“历史目的论”
        4.4.2 费希特“绝对自我”中的人类历史
        4.4.3 谢林“绝对”视域中的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4.4.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世界历史规律
第5章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现代转向
    5.1 叔本华开启的“意志”自我的现代哲学转向
    5.2 马克思对理性自我意识的实践论转向
    5.3 分析哲学用“语言”来消解自我意识的语言学转向
    5.4 胡塞尔向“先验自我”回归的现象学转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理论意义
    1.2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方法概述
    1.4 论文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第2章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的理论溯源
    2.1 西方古典时期形而上学方法论的确立与发展
        2.1.1 “逻格斯”和“努斯”精神中哲学方法的寻求
        2.1.2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方法论的初始确立
        2.1.3 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方法
        2.1.4 认识论哲学转向中“旧工具”方法论的隐退
    2.2 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方法论的科学之维
        2.2.1 近代形而上学建构方法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同构性
        2.2.2 培根《新工具》中的经验归纳法
        2.2.3 笛卡尔的哲学方法:普遍数学的方法
        2.2.4 斯宾诺莎建构《伦理学》的几何学演绎法
    2.3 “知识论危机”与重建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反思
        2.3.1 休谟怀疑论引发的“知识论危机”
        2.3.2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重建中的哲学方法论诉求
第3章 康德的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
    3.1 《纯粹理性批判》中形而上学方法论建构
        3.1.1 康德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
        3.1.2 知性综合中的先验演绎方法
        3.1.3 先验形而上学方法对科学方法的批判
    3.2 作为“建筑术”的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
        3.2.1 形而上学方法论建构的基础:先验自我
        3.2.2 量、质、关系、模态方法论的先验结构
        3.2.3 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有机性原则
    3.3 康德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
        3.3.1 《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方法论
        3.3.2 《判断力批判》中的方法论
        3.3.3 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局限性
第4章 费希特和谢林的“知识学”方法论
    4.1 费希特知识学的主观演绎方法论
        4.1.1 知识学原理是普通逻辑的先验根据
        4.1.2 “绝对自我”设定中的主观演绎法
        4.1.3 费希特知识学主观演绎法的特点
    4.2 谢林知识学的客观演绎方法论
        4.2.1 谢林对数学及一般意义上哲学方法的批判
        4.2.2 “绝对同一”的知识论立场转变
        4.2.3 “绝对”在自我意识中的客观演绎法
        4.2.4 洞悉“绝对”理性直观方法
    4.3 费希特和谢林知识学方法论的理论价值
        4.3.1 对于康德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先验推进
        4.3.2 “正、反、合”的演绎方法的确立
        4.3.3 为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理性演绎法奠基
第5章 黑格尔的思辨形而上学方法论
    5.1 对以往知性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
        5.1.1 对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5.1.2 黑格尔对康德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
        5.1.3 黑格尔对直观主义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
        5.1.4 黑格尔对科学方法论的批判
    5.2 思辨哲学方法论的辩证结构:既分析又综合的方法
        5.2.1 开端:概念内容的既分析又综合
        5.2.2 进展:概念内容展开的环节既分析又综合
        5.2.3 向开端返回:返回到概念内容自身
    5.3 思辨形而上学方法论的革命性变革
        5.3.1 超越知性的理性方法论的首次确立
        5.3.2 超越科学的真理方法论的首次开启
        5.3.3 黑格尔哲学内容和方法的统一
第6章 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的演绎逻辑和理论价值
    6.1 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自我发展的逻辑进程
        6.1.1 方法论在形而上学本体论中的演进逻辑
        6.1.2 方法论在形而上学认识论中的演进逻辑
        6.1.3 方法论在逻辑学中的演进逻辑
    6.2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哲学方法论发展的现代指向
        6.2.1 现代分析哲学向科学方法论的回归
        6.2.2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论的确立及其发展
        6.2.3 后现代哲学对于现代性哲学方法论的解构
    6.3 研究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意义
        6.3.1 丰富和深化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理解
        6.3.2 为我国建构新时期形而上学提供方法论支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 ——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一、文学理论探索历程与理论观念演变
    (一)文学理论探索历程
        1.新时期以前:以唯物反映论为中心的文学观念
        2.新时期初至1980年代:审美反映论的探索
        3.进入1990年代后:文学实践本性论的探寻
        4.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学价值论的理论建构
    (二)文学理论观念的演变
二、立足情感体验的审美反映论
    (一)从生活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
        1.以唯物论为基础的生活反映论
        2.审美反映论对生活反映论的超越
    (二)审美反映论的内核是情感体验
        1.审美反映论的哲学基础
        2.情感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3.对“主体-客体”二元结构的阐释
    (三)从审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1.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性
        2.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三、导向精神自由的文学实践本性论
    (一)从审美反映论到文学活动论
        1.理论观念嬗变的内在逻辑
        2.文学活动中的认识性与实践性问题
    (二)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
        1.“实践本性”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内涵
        2.文学活动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3.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及其功能
    (三)文学实践的价值目标是精神自由
        1.实现精神自由的途径问题
        2.文学实践本性论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四、追求文学审美理想的人学价值论
    (一)从实践本性论到人学价值论
        1.价值多元化与人的“异化”问题
        2.从传统文艺本体论到人学价值论
    (二)文学价值的根本在于人学价值
        1.经验与超验的张力关系
        2.文学艺术的形而上学性
    (三)文学的审美理想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从人的超越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人学价值论是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一)研究现状
        (二)现状分析
    二、选题意义及其价值
    三、研究目的及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原理
    一、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学术旨归
    二、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两行之理
        (一)从“天人分二”到“天人合一”
        (二)“天”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三)“人”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四)从“以人合天”到“天人合一”
    三、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类命题
    四、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层面
    小结
第二章 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起点:性善
    一、人性善
        (一)从可欲之善到可继之善
        (二)从天道之善到人道之善
    二、群性善
        (一)从群性可善到人道向善
        (二)从善恶同根到择善去恶
    三、性善与天人合一
        (一)天人合一始于性善
        (二)性善成于天人合一
    小结
第三章 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终极关怀:不朽
    一、天之不朽与人之不朽
        (一)神性不朽
        (二)德性不朽
        (三)心性不朽
    二、世袭、复活及其不朽
        (一)世袭与不朽
        (二)复活与不朽
    三、不朽之道与天人合一
        (一)尽性达德与德性合一
        (二)以人主神与人神合一
        (三)以生统死与死生合一
    小结
第四章 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方法:中庸之道
    一、分二合一的变动之中
    二、下学上达的主宰之中
        (一)成德之道
        (二)容众之道
        (三)中和之道
        (四)忠恕之道
    三、中庸之道与天人合一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附录 :钱穆“天人合一”命题具体论述简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后记

(10)德国古典哲学神秘主义在理性领域中的逻辑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德国古典哲学中神秘主义研究的文献综述
        1.1.1 国外文献综述
        1.1.2 国内文献综述
    1.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2.1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1.2.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第2章 近代德国哲学中的神秘主义传统
    2.1 德国近代神秘主义哲学传统的本土生成历程
        2.1.1 神秘主义的原初形式
        2.1.2 新柏拉图主义在德国掀起的神秘主义狂潮
    2.2 德国神秘主义哲学传统的形成与确立
        2.2.1 埃克哈特的“心灵之光”与神秘主义的开启
        2.2.2 库萨的尼古拉将神秘主义与认识论相结合
        2.2.3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使神秘主义回归信仰
        2.2.4 雅各·波墨的“神智学”完成了神秘主义与哲学融合
    2.3 德国神秘主义传统对近代德国哲学特质的塑造
        2.3.1 神秘主义与德国哲学的超验性
        2.3.2 神秘主义与德国哲学的思辨性
        2.3.3 神秘主义与德国哲学的宗教性
第3章 神秘主义在德国古典哲学理性领域中开启的双重路径
    3.1 康德先验哲学对于神秘主义的理论拒斥
        3.1.1 “人为自然立法”完成了现象世界的去神秘化
        3.1.2 “上帝成为道德公设”完成了信仰世界的去神秘化
        3.1.3 康德先验哲学中理性与神秘的“决裂”
    3.2 耶可比“直接知识”中的神秘主义
        3.2.1 斯宾诺莎哲学对耶可比及德国古典哲学的重大影响
        3.2.2 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的界限
        3.2.3 直接知识中“理智直观”的神秘主义认识方式
        3.2.4 耶可比哲学中理性与神秘的“结合”
    3.3 康德与耶可比在理性领域中确立的两条神秘主义路径
        3.3.1 人类认知的界限与神性主义的不同“出场”方式
        3.3.2 康德开启了用理性净化神秘的“对立”之路
        3.3.3 耶可比开启了理性结合神秘的“调和”之路
第4章 神秘主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演进环节
    4.1 “知识学”的理性建构中神秘主义的“命运”
        4.1.1 康德哲学的理论局限
        4.1.2 “知识学”拆除物自体的界限之墙
    4.2 神秘主义在费希特知识学体系中的“再现”
        4.2.1 “绝对自我”设定一切知识学体系
        4.2.2 “绝对自我”中的神秘主义“基因”
        4.2.3 费希特“理性拒斥神秘”之路在主体中最终完成
        4.2.4 费希特“唯我论”的困境与向“主客同一”的哲学转向
    4.3 谢林“艺术直观”中的理性神秘主义
        4.3.1 谢林实现的由存在论向知识论视域转向的哲学“变革”
        4.3.2 谢林的“绝对”与“主客同一”哲学体系建构
        4.3.3 神秘主义的艺术“直观”是理性认识的最高阶段
        4.3.4 谢林在“主客同一”中走向神秘
第5章 神秘主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与理性的调和与终结
    5.1 黑格尔建构理性与信仰“和解”的理性形而上学
        5.1.1 思辨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上帝、精神与自由
        5.1.2 艺术、宗教与哲学统一于绝对精神的理性“内容”
        5.1.3 思辨形而上学对于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终结
    5.2 黑格尔对于信仰中神秘主义理性化的最终完成
        5.2.1 “绝对理念”被抽象为无人身的“上帝”之在
        5.2.2 “绝对理念”辨证发展方式同于“上帝创世”
        5.2.3 “逻辑泛神论”中理性“上帝化”
    5.3 德国古典哲学神秘主义在理性领域中的演进轨迹
        5.3.1 理性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中的神秘主义的逻辑演进
        5.3.2 理性认识方式确立中的神秘主义的逻辑演进
        5.3.3 调和理性与信仰关系中的神秘主义的逻辑演进
    5.4 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神秘主义的理论意义
        5.4.1 拓宽国内学术界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理论视域
        5.4.2 帮助我们理解西方哲学中理性与信仰内在调和关系
        5.4.3 回应当代西方学者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诘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从认识结构看东西文化鸿沟(论文参考文献)

  • [1]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D]. 徐国政. 吉林大学, 2021(01)
  • [2]发生建构论视野中的学习理论研究 ——从知识观到教学观的演绎[D]. 白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从意识的意向性到自我的超越性 ——论萨特对胡塞尔的批判[D]. 纪成蓉. 苏州大学, 2020(03)
  • [4]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D]. 耿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D]. 张笑笑. 辽宁大学, 2020(01)
  • [6]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研究[D]. 符越. 辽宁大学, 2019(11)
  • [8]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 ——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D]. 卫楚臻.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9]钱穆“天人合一”思想研究[D]. 倪交.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2)
  • [10]德国古典哲学神秘主义在理性领域中的逻辑演进[D]. 肖宁. 辽宁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从认知结构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