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学中的若干探讨

高校德育教学中的若干探讨

一、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几点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钱莹莹[1](2019)在《民办高中生情感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诸暨海亮民办学校班会课途径下的分析》文中认为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我国高中班会课教学中,存在重知轻情的教学问题,而高中生本身拥有充沛的情感,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充分重视班会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班会课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民办高中班会课教学的未来发展之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第一、二部分为理论章节,首先系统性阐释了研究高中生情感教育对策的意义和背景,并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情感教育提出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本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除此以外,阐释了高中班会课教学和情感教育的相关理论,为接下来关于高中生情感教育对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第三部分为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我国高中班会课的情感教育现状,以诸暨海亮民办学校为主要调查对象,分析了我国民办高中班会课情感教育存在的重难点以及问题,归纳了高中班会课情感教育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主要基于前文的理论研究成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策分析。归纳和总结了民办高中生的情感特征,实施情感教育将有助于稳定民办高中生的情感,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由此,本文提出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班会课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加强课外实践课程进行情感启发等对策,帮助民办高中生塑造良好的情感素质,加强民办高中生的情感教育。

刘丽平[2](2014)在《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反馈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对721名在校医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总体印象一般,认为其对自身思想和人生观有原则上的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大体满意,期望教师更有责任心;在课堂教学方面,希望改变纯理论的课堂教学形式,增加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多种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杨建辉[3](2009)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罗丽娜[4](2009)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目的,以改变当前受教育者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淡化他们“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由此可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之显着。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发展性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一发展性问题,高校要根据社会形势和现实条件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在国外高度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实效的情况下,我国高校也应把握这一趋势,在继续重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通过研究,系统揭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特征功能及发生作用机制,进而以理论去指导实践,提高教育实效。本文从这一研究需要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比较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法,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为明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历史考察,本文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出发,通过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概括性介绍,阐明研究的意义及其特有的特点、功能和依据;其次,从古代书院到国外实践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纵横分析以汲取全方位的宝贵经验,指导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再次,概括了我国学者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并针对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指出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开展德育要求的,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改革的需要,也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需要;最后,重点从物化和非物化两方面对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提出了建议,高校既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也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其中,本文以创新的视角提出了认知心理学内隐认识的理论对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帮助,强调如何运用该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内隐学习能力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力图从理论上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阐述,同时又在实践上给出了相关建议,为我国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余广俊[5](2009)在《增强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刍议》文中研究指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发挥思想品德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提高其教学效果,是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增强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王雅文,张鹏程[6](2007)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几点探索》文中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优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过程和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讲求实效,使教与学呈现良好态势。引发了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一系列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更受到普遍关注,如何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权福军[7](2000)在《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几点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德育课要充分发挥良好的育人功能 ,就应该从教授内容到教学方法都进行一定的尝试性改革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李俊平[8](2020)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探索》文中提出把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有效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是贯彻十九大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新人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时代之需。具体路径和方法主要从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第一课堂教师学深、悟透、做实开展专题理论教学,第二课堂指导学生主题实践活动,第三课堂拓展网络学习平台。同时开展混合式教学方法,推进新思想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

杨璐沙[9](2019)在《武功县长宁镇农村小学德育问题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孩子的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教育息息相关。自孩子出生那刻起,首先接触到的也是在日后的生活中与之朝夕相处的人便是家庭与父母,父母作为孩子生活中的引路人,将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直接影响着孩子;入学后,学校便成为孩子接受系统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在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大环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品德,也是孩子进行道德实践的重要场所。因此,论文本着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理念,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德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对今后进一步搞好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论文首先对农村小学德育进行概念界定,明确了农村小学德育的内容、原则与方法,从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农村小学德育的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从“思想品德”状况、“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状况、“热爱劳动和环境保护”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传统美德”状况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状况六个方面,对武功县长宁镇华达小学、寨大明德小学、孔雀小学三所学校的德育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了解,把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农村小学德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德育社会环境复杂等三类;然后,从学校对德育重视不够、家庭教育缺位、农村社会环境复杂三个方面就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从坚持德育为先理念、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德育教育活动、深化课程德育理念、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发挥家庭德育功能、开发营造良好的农村德育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为今后农村地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何雨韩[10](2019)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高考改革方案,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开始。此次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和形式以及招生录取等方面都做了一些调整。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对高中政治课教学而言,不仅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重大挑战。为从容应对新高考改革,梳理新高考方案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探讨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以及在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的优势和挑战,并针对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具有现实操作性,也有理论前瞻性。本文重点探讨了最新高考改革方案中高中政治学科的政策变化,分别从课程课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四个方面探讨高考改革政策调整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影响。从已经试行新高考的若干省市状况出发,分析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挑战,继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新高考的省市参考。结合新高考方案和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梳理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高中师生大多对新高考中政治学科的定位不清晰;高中政治课的学科地位受到冲击;高中政治课教学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需要摸索;学生对如何选课无所适从;政治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难度增加;以识记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对政治课的认可;现有高中政治教师的素质难以适应新高考改革对政治教学的要求等。针对这些挑战相应地提出以下对策:学校层面:第一,根据新高考的要求改进教学管理水平;第二,始终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第三,同步开展系统的高中政治课选课指导工作。教师层面:第一,准确把握高考新方案对高中政治课的基本要求;第二,围绕新课标重新设置和组织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第三,不断提升自身的可持续教学能力。第四,在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探索德育方法的创新。学生层面:第一,加大宣传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认知度;第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认可度。

二、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几点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几点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民办高中生情感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诸暨海亮民办学校班会课途径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国外研究的现状
        2.国内研究的现状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民办高中生情感教育相关理论的阐述
    (一)基本概念
        1.班会课
        2.情感
        3.民办高中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情感教育理论
        2.课程理论
    (三)民办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内容
        1.理性教育
        2.道德教育
        3.审美教育
二、基于班会课下的民办高中学生情感培育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设计
        1.问卷设计
        2.问卷实施
        3.调查结果
    (二)调查的问题
        1.情感教育在实践中缺乏可落地性
        3.情感教育在实施中存在较大随意性
        4.情感教育在内容选排上缺乏实质性
    (三)调查问题的分析
        1.教育思想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桎梏
        2.教师本身情感存在积极调整的瓶颈
        3.班级情感触发点未能准确定位
三、基于班会课下的民办高中生情感培育的对策
    (一)情感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
        1.高一年级情感教育课程内容
        2.高二年级情感教育课程内容
    (二)课程教学形式上的创新
        1.加强班会课课堂教学
        2.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3.开展“心灵驿站”
    (三)教育活动对策的多元化
        1.发挥教师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作用
        2.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来实施情感教育
        3.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
    (四)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1.利用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促进自我情感教育
        2.建立成长档案,有利于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结论
    (二)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反馈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反馈
    (一) 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
    (二) 课堂教学情况调查
    (三) 学生眼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二、教学反思及原因分析
    (一) 教学反思
    (二) 原因分析
三、结合医学生培养特点,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 课堂教学的改革
    (二) 重视并丰富社会实践教学
    (三) 临床实习生的德育工作

(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4)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四)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定义的提出
        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3.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二)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功能
        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1. 理论依据
        2. 现实依据
二、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横分析
    (一) 中国古代书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 环境育人理念
        2. 聘请名师讲学
        3. 组织学术交流
    (二) 国外青少年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 美国青少年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2. 英国青少年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3. 日本青少年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三) 中国古代书院与国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当前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1. 中国古代书院的隐性德育对当前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 对国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思考
三、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透视
        1. 部分高校管理者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
        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用缺失
        3.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不够
        4.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发滞后
    (二) 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传统观念的束缚
        2. 保障机制的缺乏
        3. 理论研究的滞后
    (三) 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 .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开展德育的要求
        2. 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现实需要
        3. 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的需要
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
    (一) 从物化因素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构建
        1. 校园环境育人理念
        2. 加强校园规章制度建设与管理
        3.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构建社会服务模式
    (二) 从非物化因素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构建
        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
        2. 校园文化建设
        3. 师德师风建设
        4. 内隐认识理论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5. 隐性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增强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先导条件
二、改革教学内容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三、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四、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保障
五、加强实践环节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6)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几点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必须注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必须认真对待的干扰因素
    1. 必须正视的社会因素
    2. 客观面对的学校因素
    3. 不容忽视的课程因素
    4. 需要格外关注的学生因素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几点探索
    1. 学校要充分予以重视,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条件与氛围
    2.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3. 要充实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4. 在教学方式上坚持以人为本
    5. 加强实践环节,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7)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几点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进一步拓展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使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
    1.心理素质教育
    2.做人的教育
    3.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大胆改革并创新德育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使学生“活”起来、课堂“活”起来
    1.开展课堂交流, 建立互动的教学模式
    2.结合大量事例,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3.联系自身问题, 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方法

(8)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根本要求
    (二)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三)是新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迫切需要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探索
    (一)教师学深悟透是关键,确保新思想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鲜活转换
    (二)专题理论教学和主题实践活动是抓手,确保新思想联动课堂内外
    (三)混合式教学方法是手段,确保新思想生动活泼进头脑

(9)武功县长宁镇农村小学德育问题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案
一、农村小学德育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农村小学德育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三)农村小学德育的必要性
二、武功县长宁镇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武功县长宁镇三所小学德育现状
    (二)武功县长宁镇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武功县长宁镇农村小学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对德育重视不够
    (二)家庭教育缺位
    (三)农村社会环境复杂
四、武功县长宁镇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大力加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
    (二)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
    (三)营造良好的农村德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我国高考改革的简要历程及重要意义
    2.1 我国高考改革的简要历程
    2.2 高考改革的“变”与“不变”
    2.3 我国高考改革的重要意义
        2.3.1 高考改革有助于科学选拨人才
        2.3.2 高考改革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
        2.3.3 高考改革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3 新高考改革政策与高中政治课
    3.1 新高考改革的目的
    3.2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3.3 试点省市新高考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
    3.4 新高考改革对于政治课的新要求
        3.4.1 政治课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4.2 新高考方案中高中政治课标的新内容
        3.4.3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新要求
        3.4.4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新要求
        3.4.5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师的新要求
4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4.1 高中师生大多对新高考中政治学科的定位不清晰
    4.2 新高考改革使高中政治课学科地位受到冲击
    4.3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需要摸索
    4.4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对如何选课有些无所适从
    4.5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难度加大
    4.6 以识记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对政治课的认可
    4.7 高中政治教师的现有素质难以适应新高考改革对政治教学的要求
5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挑战的应对之策
    5.1 学校管理层面的对策
        5.1.1 根据新高考的要求改进教学管理水平
        5.1.2 始终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5.1.3 同步开展系统的政治课选课指导工作
    5.2 教师层面的改进对策
        5.2.1 准确把握高考新方案对高中政治课的基本要求
        5.2.2 围绕新课标重新设置和组织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
        5.2.3 不断提升自身的可持续教学能力
        5.2.4 在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探索德育方法的创新
    5.3 针对学生层面的对策
        5.3.1 加大宣传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认知度
        5.3.2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认可度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关于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政治课影响的调查问卷
附录 B:访谈提纲
致谢

四、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几点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办高中生情感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诸暨海亮民办学校班会课途径下的分析[D]. 钱莹莹. 西南大学, 2019(05)
  • [2]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反馈与反思[J]. 刘丽平.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3)
  • [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 杨建辉.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07)
  • [4]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罗丽娜. 南昌航空大学, 2009(03)
  • [5]增强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刍议[J]. 余广俊. 中国成人教育, 2009(06)
  • [6]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几点探索[J]. 王雅文,张鹏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6)
  • [7]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几点探索[J]. 权福军.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4)
  • [8]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探索[J]. 李俊平. 现代职业教育, 2020(07)
  • [9]武功县长宁镇农村小学德育问题调查研究[D]. 杨璐沙. 延安大学, 2019(12)
  • [10]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 何雨韩.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高校德育教学中的若干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