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专业“电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高职机械类专业“电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伟[1](2014)在《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学时少、重视程度低等原因,非电子专业学习电工学的效果不理想。但是电工学又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所以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习效果是刻不容缓的。本文以机械类专业学生为对象,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主要切入点,以学科竞赛提高学习兴趣为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巴世光[2](2007)在《高职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论述了电工学课程作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在教学改革中,通过改变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措施,进一步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性与技能的操作性。为后续课程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贵兰[3](2007)在《合理构建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中国包装印刷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为了适应这种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针对于我国高校包装印刷类专业,探索构建合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湖南工业大学作为我国包装教育的先行者和引路人,以及包装印刷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因此,本研究选择湖南工业大学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认识国内外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对国内外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去与现状进行比较分析,遵循各项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认清该类专业的学科特征,结合湖南工业大学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应用和研究事实,提出以下几条研究结论:1.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规划,管理和实施培养方案;2.要正确选择构建培养方案的主线,正确选择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选择适当的技术路线;3.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素质结构;4.下大力气抓好教研教改工作,5.创新是出路。同时建议:1.培养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必须与时俱进,2.培养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必须目标明确;3.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系统改革;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务实实效。

黄慧丹[4](2004)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都随之暴露出来,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课程体系建设问题。课程体系作为教育的核心,直接影响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论文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处的社会背景入手,在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各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整合”课程观。在该课程观的指导下,对课程开发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并由此提出了课程建设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最后,以这些原则及方法为准则,对南京理工大学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尝试。

马旭,李浩,张旭[5](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新工科的提出是源于新产业、新社会形态萌发的新需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都在开展有关"新工科"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电工电子学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仍然存在教材更新较慢、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强教材建设、合理分配学时、改进教学模式、强化实验教学等途径在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开展了试点教学。实践表明,这些举措能够有效提高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罗廷芳,南江,李伟[6](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文中研究指明"电工学"作为非电类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体系中有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课题组指出了传统"电工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工学"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以及课程思政在"电工学"课程教学建设中的应用,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机械类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张浩,刘晔[7](2021)在《面向新工科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的电工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文中指出电工学系列课程是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工程基础课程,其教学方案和效果与新工科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相关。本文在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下,对国内外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电工学系列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在分析非电类理工科专业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与研究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电工学系列课程建设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以促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新工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周俐萍[8](2020)在《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努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35”的宏伟蓝图的今天,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倍受全社会关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最近国家在新颁布的职教政策中,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战略提上日程。产教融合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必备教育手段,是我国劳动者素质提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但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上的开拓者,他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成功的实践活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很好地推动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提出的校企合作的思想是今日“产教融合”思想的源头,尽管当时没有“产教融合”这种表述,但是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完全是在践行“产教融合”思想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然而他的“产教融合”这种超前思想只是散见于他的着作、文章和日记以及他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没有系统化,后人至今也没有将其挖掘整理出来。面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迫切需要找到一套解决的办法。本研究正是致力于考证和梳理黄炎培先生的产教融合思想,让百年前的瑰宝重见于人世,以期为解决当前的职业教育难题提供借鉴参考,这是本研究的主要意义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大量阅读黄炎培先生的论着文章、档案资料、民国期刊、汇编史料,以及当代理论界相关学术着作、研究文章的基础上,追寻他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下设学校工厂等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扒梳抉剔,寻幽探微,提炼其产教融合思想内涵,考证其形成背景及路径。并运用问卷和访谈法调查了 50所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现状,结合个案分析,力求较全面准确地寻找到我国当前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首次运用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的问题把脉,并借鉴黄炎培先生的“学以致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专家指导”、“大职业教育主义”、“专科一贯制”“职业陶冶”等百年前成功实践的产教融合思想,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一套产教融合的完整思路,力图使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重焕生机,为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启示。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童叶群[10](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浙江省中职学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使用的统编教材大多存在时效性较差、操作性较低、针对性较弱等问题。校本教材开发可以弥补统编教材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学校打造特色专业,但现有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东拼西凑、缺乏指导,致使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脱节;课时缺失、设备不足,致使校本教材应用与现实落差;内容枯燥、缺乏活动,致使校本教材不受学生欢迎。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实训》校本教材开发聚集于教材内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能力考核方面,聚力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聚焦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遵循组织建立、需求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组织实施、修订完善的校本教材开发流程,依据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咨询了近10名汽修行业专家;调查、访谈了20余家汽修相关企业、204名浙江省内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并选择本校2017级、2018级汽修1班为实验班,汽修2为参照班,检验了校本教材开发与使用效果。校本教材开发应注意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接、行业岗位标准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企业生产过程要与教学过程相对接、企业实际生产案例要与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接、企业岗位能手要与学校专任教师相对接。据此,在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时安排、场地安排、设备使用、班级规模等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教学设计。基本的教学建议在于:让岗位“近”一点,学生想学;让课堂“活“起来,学生爱学;让课程有趣,学生乐学;让教材有用,学生主动学;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能学;让方法多起来,学生易学。

二、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机械专业学生学习电工学的实际情况
    (一) 课程定位模糊, 重视程度低
    (二) 原理知识枯燥, 教学手段单一
    (三) 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教学改革的内容和目标
    (一) 改革目标
    (二) 改革内容
        1. 明确课程在机械专业的地位及要求。
        2. 教学方法和实验方法的改革。
四、结束语

(2)高职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电工学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1. 非电类专业、电类专业对电工学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趋同, 深度、难度上略有差异
    2. 电工学课程立足于第一学期开设
    3. 变验证性试验为实际动手能力训练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 理论教学改革主要特点
    2. 实训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
四、成效及推广

(3)合理构建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2 合理构建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背景
    2.1 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背景
    2.2 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实背景
3 合理构建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3.1 以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为基础
    3.2 以专业培养模式为关键
    3.3 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支撑
    3.4 以学科建设和专业条件建设为条件
4 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成效
    4.1 包装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践
    4.2 包装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成效
    4.3 包装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思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4)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方法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社会背景
    2.1 当代科学技术空前发展
        2.1.1 科技发展速度与日俱增
        2.1.2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
        2.1.3 科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2.1.4 科技发展呈现整合化趋势
        2.1.5 科技内涵日益丰富
    2.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3 产业结构调整
    2.4 教育理论新发展
        2.4.1 终身教育理念
        2.4.2 素质教育
3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3.1 课程与工作的匹配度
    3.2 课程理论深度
    3.3 课程与实践的整合度
4 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因素
    4.1 哲学
    4.2 心理学
    4.3 社会学
        4.3.1 社会经济
        4.3.2 科技发展
        4.3.3 社会文化
    4.4 培养目标
        4.4.1 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4.4.2 人才的应用性
        4.4.3 培养目标的地区性
        4.4.4 培养目标的职业性
    4.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观
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系统
    5.1 课程开发模式
    5.2 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
        5.2.1 教育系统外部
        5.2.2 教育系统内部
    5.3 课程分析
    5.4 课程设计
        5.4.1 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5.4.2 课程结构确定原则
    5.5 课程实施
        5.5.1 课程实施三种不同取向
        5.5.2 影响课程实施的各因素
    5.6 课程评价
        5.6.1 课程评价指导思想
        5.6.2 课程设计评价
        5.6.3 课程设计实施评价
        5.6.4 课程设计步骤
6 案例
    6.1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6.2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6.3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6.3.1 确定培养目标
        6.3.2 分析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
        6.3.3 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6.3.4 课程方案改革
        6.3.5 课程实施改革
        6.3.6 课程评价
    6.4 效果反馈
结论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5)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工电子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1.教材更新速度较慢
    2.教学方法仍有待提升与创新
    3.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
    1.加强教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
    2.合理分配学时,满足学生需求
    3.改进教学模式,提升学习效果
    4.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三、试点教学
四、总结

(6)“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传统的“电工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电工学”课程简介
        1)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的实践教学。
        3)专业教学需求的多样性。
    1.2 传统的“电工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重视程度低。
        2)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内容单一。
        3)教学考查方式单一,缺少反馈与激励机制,无法体现过程管理。
2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建设思路
    2.1 围绕专业重整教学内容
    2.2 改进教学手段,加强过程管理
    2.3 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建设
        1)验证类实践教学。
        2)设计创新类实践教学。
    2.4 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评价教学效果
    2.5 课程思政建设,弘扬工匠精神
3 结语

(7)面向新工科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的电工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外电工学系列课程调研
    1.1 教学理念
    1.2 教学内容
    1.3 教学安排
    1.4 教学方式
2 非电类学生课程需求分析
    2.1 专业需求性
    2.2 实践需求性
3 课程方案建设和教学基本要求研究
    3.1 工程教学的新理念
    3.2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3.3 学科专业的新内容
    3.4 教育教学的新技术
    3.5 评价教学的新体系
4 结语

(8)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
        1、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2、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3、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4、个人职业情结与研究兴趣
    (二) 研究价值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 概念界定
        1. 职业学校
        2. 产教融合
    (五) 文献综述
        1、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2、产教融合的研究
二、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1、教育背景
        2、理论背景
        3、实践经历
    (二)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形成路径
三、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 “学以致用”: 产教融合思想出发点
    (二) “做学合一”: 产教融合的教学原则
    (三) “校企一体”: 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
        1、学校建工场
        2、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3、国外职考察的经验总结
    (四) 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的拓展延伸
        1、专科贯通
        2、普职融通
    (五) 实践课程:产教融合的具体落实
        1、专业设置应符合社会实际
        2、新学制下的课程标准制订流程
四、当前我国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现状及问题
    (一)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环境
        1、从政府的角度看
        2、从社会背景来看
    (二)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实施现状
        1、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到位,负责部门设置较随意
        2、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观念上普遍认为重要但差异较大
        3、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多样
        4、产教融合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能重实训与就业而不重教研
        5、校企合作中产教融合的具体项目以校外活动为主
        6、产教融合的合作效果情况参差不齐
    (三)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问题分析
        1、政府部门对产教融合缺乏主动协调与优惠政策扶持
        2、企业主体参与职教的动力不够
        3、行业指导专业的能力不足
        4、学校自身意识淡簿、内功不强
        5、产教融合模式相对单一,形式多于实质
五、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对当今职教改革的启示
    (一) 深刻领会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做好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二) 强化产教融合的社会责任意识,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三)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四) 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的改革模式,引入专家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
附录三: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汇总报告》
附录四: 某省职业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附录五: 某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报告
附录六 X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总结会新闻稿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10)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校本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教材研究
        1.2.2 国内校本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教材研究
        1.2.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开发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
    2.1 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依据
        2.1.1 斯基尔贝克的开发程序
        2.1.2 掌握学习理论
    2.2 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2.2.1 适应企业需求
        2.2.2 体现专业特色
        2.2.3 顺应新课程改革
        2.2.4 补齐现行教材短板
第三章 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
    3.1 基于校企合作的组织建立
        3.1.1 建立编写团队
        3.1.2 确定编写主题
    3.2 基于工作岗位的需求分析
        3.2.1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3.2.2 行业企业对汽修从业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查
        3.2.3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3.3 基于职业能力的目标拟定
        3.3.1 总体目标
        3.3.2 基本框架
    3.4 基于工作任务的方案编制
        3.4.1 开发理念
        3.4.2 编制的可行性分析
        3.4.3 编制要求
    3.5 基于工作过程的组织实施
        3.5.1 筛选资料
        3.5.2 草拟初稿
        3.5.3教学实验
    3.6 基于工作情境的修订完善
        3.6.1 丰富教材
        3.6.2 编写定稿
第四章 校本教材开发应注意的核心问题
    4.1 岗位能力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接
    4.2 行业岗位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4.3 企业机电维修过程与教学过程相对接
    4.4 企业维修案例与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接
    4.5 企业专业能手与学校专任教师相对接
第五章 校本教材的使用成效
    5.1 补齐现行教材短板
        5.1.1 操作性高,适应企业市场需求
        5.1.2 针对性强,适应中高职衔接需求
    5.2 体现汽修专业特色
        5.2.1 学生技能出类拔萃
        5.2.2 学生升学成绩突出
        5.2.3 学生就业渠道畅通
        5.2.4 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5.2.5 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第六章 校本教材使用的教学建议
    6.1 教学方法
    6.2 教学组织形式
    6.3 学时安排
    6.4 教学场地安排
    6.5 教学设备使用
    6.6 班级规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教材教辅编写
附录一 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二 行业企业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三 (校本教材样章) 项目1 白炽灯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
附录四 校本教材配套实训任务单样章 项目1 白炽灯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朱文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5)
  • [2]高职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巴世光. 职教论坛, 2007(14)
  • [3]合理构建包装印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D]. 王贵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4]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D]. 黄慧丹.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4)
  • [5]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马旭,李浩,张旭. 中国轻工教育, 2021(06)
  • [6]“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 罗廷芳,南江,李伟. 南方农机, 2021(22)
  • [7]面向新工科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的电工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J]. 张浩,刘晔.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1(05)
  • [8]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周俐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D]. 童叶群.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高职机械类专业“电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