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怒吼,死神的血战——滇西反攻纪实

民族的怒吼,死神的血战——滇西反攻纪实

一、民族的怒吼 殊死的血战——滇西大反攻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申潜[1](2021)在《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中共改造战俘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战场因其独特的战略位置,成为国共双方进行军事交锋、阵前博弈的主战场。山东根据地作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共实施战略反攻的发起地以及国共双方主力部队进行战略决战的策源地,交战极为频繁,中共在兵员、物资方面皆损失、消耗巨大,兵力补充尤为重要。然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从山东抽调大批主力部队驰援东北战场,使得山东地区作战部队数量锐减,加之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久经日伪摧残,其青壮年人口损失较大、比例严重失衡,中共在山东战场的兵员补充工作压力颇大。着眼于山东战场的特殊情况和开展对敌工作的有利因素,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专长,结合新形势与新任务,对国民党军战俘进行思想政治改造。在借鉴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对敌军战俘改造经验的基础上,中共在山东根据地确立了“即俘即查、即补即战”的工作总方略,进一步完善自身战俘管理的工作制度。在具体方式上,首先,中共对国民党军俘虏进行官兵身份确认,区分不同兵种、背景进而分类处理;其次,中共政工人员着力加强战俘思想教育工作对其进行争取;最后,中共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强化战俘的阶级立场,充分利用其复仇心理,引导俘虏脱衣换帽、成为“解放战士”。综观革命史,中共的战俘工作成熟于这一时期。中共大量改造国民党军战俘,开创战争史上将敌方俘虏进行大规模争取并作为己方兵员主要补充方式的先例。在山东战场,中共对敌工作成果更为显着,大批战俘加入解放军队伍,很好地解决了兵员补充问题,保证了主力部队持续作战能力。同时,这些经过实战锻炼且具备较高军事素养的俘虏兵来之能战,经过思想转化后很快形成战斗力,大大缩减了一线作战部队的培养周期,提高了解放军整体作战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再者,中共在政治战线取得的成功极大瓦解了国民党军的军心斗志,为山东战场军事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解放战争总体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亚丽[2](2020)在《天津人民抗战研究》文中指出悠久的历史积淀养成了天津的独特品质,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天津特有的韵味。近代以来,天津人民就致力于反抗外国侵略者(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长达14年的抗战过程中,特别是八年抗战中,正是这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铸就了天津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天津社会各行各业的有志之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为抗战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在全民族抗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天津人民抗战的历史不仅能够了解天津人民在抗战中的伟大英雄事迹,丰富对天津人民抗战史的研究。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激发青年一代居安思危、以梦为马、勇担重任、奏响青春旋律。本文结合文献研究法、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归纳法,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和概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天津社会各界爱国志士的救亡图存运动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总结出天津人民抗战的特点、意义和现实启示。本文总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是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从日本对天津的殖民统治、天津各界人民的抗战、天津人民抗战的特点、天津人民抗战的作用和现实启示四方面对文章展开论述:日本对天津的殖民统治。本章主要从政治侵略、经济掠夺、文化入侵、强征华工和慰安妇、制造系列惨案五方面入手展开论述,以大量的历史史实为依据,用历史数据为支撑,控诉了天津沦陷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所犯罪行。天津各界人民的抗战。本章从中国共产党对天津的策略转变入手,阐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采取灵活多变的政策和策略领导天津人民抗战。还着重论述在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领导下,天津文化界、新闻界、工商界、教育界、爱国学生以及普通群众等天津各界爱国人士万众一心、各显神通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殊死搏斗,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的牺牲。这也是文章的创新点所在。天津人民抗战的特点。天津人民为取得抗战的胜利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付出巨大的代价。本章根据天津各界爱国人士的抗战活动和活动过程中采取的行动,进一步总结出了天津人民抗战的特点:即斗争的长期性、斗争的广泛性、斗争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充分发挥租界和据点的作用。天津人民抗战的作用和现实启示。本章通过归纳概括,总结出天津人民抗战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抗战军民的抗战决心;动摇了日本在天津的殖民统治;为抗日根据地培养、输送了各类建设人才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总结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大限度地团结人民群众;居安思危,珍爱和平;奏响青春之歌四个方面的现实启示。总而言之,本文系统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天津人民的殖民统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天津各界人民的斗争,进而总结归纳出天津人民抗战的特点、作用以及对现实的启示。以连贯的文章逻辑为经,对当代的启示为纬,通过对天津人民抗战的探索,达到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的目的。

董晓霞[3](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研究表明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谢湖涟漪[4](2018)在《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研究》文中指出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每一次战争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与创伤,同时引发世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六十多年前的日本侵略战争,使滇西的大好河山沦为日寇任意践踏之地,给滇西儿女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记忆。历史不允许纂改,历史更不应被遗忘。新时期以来,众多的文学家通过对滇西抗战的历史不断发掘,创作出众多不同体裁的滇西抗战题材文学作品,延续了人们的战争记忆,抚平了人们的心灵创伤。相较于其他题材的滇西抗战文学作品来说,滇西抗战题材的小说较为完整而客观地为读者再现了滇西抗战的历史过程,小说不仅塑造了较为生动真实的抗日英雄人物,也对敌军与汉奸等反面人物进行了描写与刻画。在重现战争场面、讴歌抗日英雄人物的同时也对战争背景下的底层军人和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给予了关注与书写。然而在中国知网的收录中,对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进行解读的期刊文章仅有25篇,对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研究的缺失,无疑是一个不足乃至缺憾。论文试图从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的创作内容、艺术特色、艺术价值与缺憾的角度出发,对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的小说进行探讨与分析,进而挖掘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的深层内涵和价值意义。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创作概况、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重点分析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的创作内容,对滇西抗战小说中的抗战群像和反面人物进行解读,同时深入挖掘抗战背景下的个人情感。第三部分探讨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分析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的写作手法和叙事结构,对不同叙事模式的滇西抗战题材的小说予以解读。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滇西抗战题材的小说的艺术功效以及文本自身存在的缺憾,在肯定滇西抗战小说相较于战时小说与十七年抗战小说的进步以及小说再现历史始末、弘扬民族精神、还原人性状貌的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对小说缺乏对人物意蕴的深入书写,缺乏叙事客观性与语言深刻性等缺憾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剖析滇西抗战小说中的写作内容、叙事手法、艺术价值与缺憾等问题,详尽而全面地解读新时期以来滇西抗战题材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术界对滇西抗战小说研究的缺失,同时帮助读者重温历史,进一步了解滇西抗战的始末,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学习抗日前辈顽强而坚韧的民族精神和在恶劣的条件中谋求生存的乐观精神。

于全青[5](2017)在《抗战时期《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研究(1935-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云南日报》、《云南民国日报》、《新滇报》等民国报纸、档案材料、文史资料等文献,结合相关研究,探讨了《云南日报》创刊、发展的历程,并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讨论了抗日战争前、中、后期《云南日报》报道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变化,并得出一己之见。第一,《云南日报》创办初期(1935—1937)的宣传特点。为迎合云南省主席龙云“拥蒋反共”的政治方针,此时《云南日报》正刊采用中央通讯社的电讯,大量散布反共新闻,对红军造谣中伤。刊载的新闻和评论等内容较少涉及已经开始的日帝侵华及抗日救国、民族危亡等思想。相反,《南风》副刊却较少反共言论,而多刊发抗日救国的文章,具有明显的进步性。第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云南日报》对抗战的宣传。通过讨论《云南日报》对“七七事变”、云南军队出省抗战、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三个问题的宣传报道,笔者认为此期的《云南日报》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救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且极大地鼓舞和动员了民众。第三,抗战后期《云南日报》宣传风格的变化。为争夺云南的控制权,蒋介石与龙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龙云甚至利用《云南日报》与蒋公开对抗,《云南日报》在言论和新闻报道方面呈现出不少进步性。这引起蒋的反感,“整肃”了《云南日报》,使其被迫走向反动。第四,《云南日报》的特征。整体来讲,《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具有着两面性和脆弱性、及时性和独到性、丰富性和进步性的特征。

解双双[6](2017)在《历史记忆·社会认同·民族共识: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经历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这八年中,山东军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敌人斗智斗勇,进行了多场大大小小的武装起义和战斗战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山东军民的御敌抗战史值得后人纪念。山东地区对抗日战争的纪念活动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就已经开始,因此,要研究建国后山东抗战纪念的具体情况,需要对建国前山东抗战纪念的历史背景、纪念内容、纪念形式、纪念目的及效果等方面做一详细考察。建国前山东的抗战纪念活动的举办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从山东抗日战争的形势来看,山东地区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间久,而且山东军民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涌现出相当多的抗战烈士。其次,山东的抗战纪念既是对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是保存历史记忆的需要。建国前,山东借助于抗战纪念活动可以达到教育、动员民众积极参加抗战的目的,同时抗战纪念活动的举行也为领导者传达政治主张,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提供了平台。建国前通过举办抗日战争纪念活动,指导了抗战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群众的抗战积极性,展示了党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了党组织建设。建国以来,为纪念山东军民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辉事迹,山东地区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从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开始,一直到今天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仍在进行中。对建国以来山东抗战纪念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期梳理,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时期山东抗战纪念的内容、特点,把握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规律。山东抗战纪念的对象也比较广泛,既包括对抗日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又包括对抗战时期重要纪念日的纪念,同时还包括为山东的抗战事业英勇献身的抗战殉难者的纪念。他们的纪念形式多种多样,如召开纪念会议、举办抗战主题展、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报道、刊载文章、出版书籍、修建抗战纪念设施等等。纪念活动普遍存在着灵活多样、交叉多变的特点,为适应不同时期山东抗战纪念的主题,其目的、作用和效果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抗战纪念对象的考察,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研究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活动,在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同时,还要注重探寻其历史功能和当代价值。山东抗战纪念活动对于保存历史记忆、传递历史记忆有重要作用,抗战纪念活动的举办为中国共产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总结历史经验,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个契机。山东抗战纪念活动的举办在当下对于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加强对执政党的认同,以及协调国内各方关系,维护社会和谐,加强祖国统一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当然,通过抗战纪念活动还可以进行社会动员,激发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赵郁秀[7](2015)在《和顺·腾冲·远征军》文中研究说明文题七个字,是我于近十年前在日记本上写下的,时间为2007年清明。那页日记里有装着照片的纸袋,纸袋上工整地写着"和顺·腾冲·远征军"。之前,我对这三个词组不甚了了。只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支援英美同盟军,当时中国政府组成以青年为主的精干队伍,勇敢走出国门,同侵占南洋的日本法西斯誓死苦战,仅在印缅战场便阵亡近20万将士,成为二战东方主战场上一支英雄部队。率此部队于1942年首赴缅甸前线的戴安澜将军英勇牺牲,也是中国远征军第一位荣获美国勋章的二战英雄。2007年春,我随一老干部参观旅游团来到云南。行程中得知,我曾崇拜的哲学家艾思奇家乡就在云南

陈娜,马玉欢,陈明富[8](2015)在《云南各民族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沉重打击日寇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抗日战争中,云南的傣族、白族、回族、纳西族、彝族、苗族、傈僳族、景颇族、阿昌族等各少数民族军民,顾全大局,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积极投入抗日前线共同杀敌,沉重打击了日寇疯狂侵略中国的残暴行径,以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援了抗战,为中国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率先将日寇赶出了中国的国土,为全中国人民反攻和打败日寇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的贡献。云南各民族军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壮举是云南各族人民团结御侮的一曲曲爱国主义颂歌,激励着海内外同胞为祖国的独立、统一、富强而团结奋斗,一举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形成了全国各族人民顾全大局、万众一心、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保家卫国、团结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益于我们在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张丽丰[9](2014)在《滇西抗战中国民政府的社会动员研究》文中提出滇西抗战是一场事关中华民族存亡的战争。为了赢得抗战的胜利,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滇西民众进行了广泛的动员,成为滇西抗战取得胜利的保证。本文主要以国民政府在滇西抗战中的社会动员为研究对象,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国民政府在滇西抗战中社会动员的目的、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的考察,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脉络。对这些内容的考察,主要参考了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和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对史料进行分析、对比、筛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揭示国民政府在滇西抗战中社会动员演变的历史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对国民政府社会动员的效果进行透视,探究其对今天社会动员的借鉴意义。

陈峥[10](2014)在《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文中认为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拯救民族危亡,青年学生踊跃入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人主要关注于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发动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关于地方实力派组建学生军的成果则不多。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新阶段,日本在对正面战场发动有限军事进攻的同时,还采取政治诱降的方针,以引诱中国军队和政府投降,役使中国民众为其侵略服务。鉴于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第二期抗战”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抗战初期的片面抗战路线进行了修正,由单纯的军事抗战转为对政治、民众、精神、运动战及游击战等的重视。对新桂系来说,广州失陷后,广西已经直接面临日军的武力威胁。因留守广西的部队势单力薄,无法对抗日军入侵,为动员民众投身抗日救亡,配合正规军作战,新桂系于1938年11月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以下简称学生军)。学生军成立后,经短暂的军政训练后,奉命挺进桂南、桂东南等地,负责动员民众、推行政府政令等工作。桂南会战期间,学生军采取多种方式配合军队作战,保障了会战的进行。会战结束后,学生军配合军队和政府完成了善后工作。1941年8月,学生军被解散。中共对学生军的成立也十分重视,通过种种方式与新桂系对学生军进行争夺。围绕以上两条线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学生军的组建原因。学生军的成立,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时代背景。抗战进入新阶段后,新桂系无论是民众动员还是部队的政训工作,都急需大量人员,为防备蒋介石势力对广西的扩张和中共对广西青年的争夺,鉴于军校学生在国内战争的优异表现和第一、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成功经验,广西当局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第二章对学生军的组建与训练进行了考察。主要研究了广西当局的宣传动员、考核方式、组建部队、创设领导机构、军政训练等内容。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学生军在桂南会战前后的活动。桂南会战前,学生军主要配合政府进行了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宣传等方面开展了社会动员;会战爆发后,学生军配合正规军,协助基层政府,动员民众破坏日军后勤补给,打击汉奸势力,建立军民合作站,保证部队后勤供给,为部队提供情报和向导,进行战地宣传等;会战结束后,学生军协助政府恢复基层政权,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收容救济难民,完成了收复区的善后工作。中共与新桂系对学生军的争夺是本文的重要内容,论文第四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中共对学生军的成立十分重视,为争夺这批青年,在学生军成立之初,就派遣了大批党员加入。学生军成立后,中共通过派将领和学者在学生军中演讲,为学生军培养宣传骨干,派党员掌握学生军创办的报刊,反击托派分子破坏,反三青团和军官控制,加强上层渗透,组织学生学习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手段,基本掌握了学生军的文化领导权和基层领导权,使很多学生发展成为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学生军解散的原因及解散后学生的去向问题。因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日军从桂南的撤退,在善后工作完成后,新桂系以学生军“赤化”的名义将其解散,随后对学生的去向进行了安排。学生军解散后,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继续活动,发展和壮大中共力量,“豫湘桂战役”爆发后,学生军党员领导民众开展游击战争,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在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他们继续坚持游击斗争,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游击根据地,配合解放军解放广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西的胜利和其他地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纵观学生军三年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内部官生兵夫平等,工作方式以分散行动为主,与民众关系密切;在大后方青年中起到了楷模作用;中共则通过在学生军中的活动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和干部,对中共在广西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军的人数尽管只相当于正规军的一个师,但这些人员都是接受过一定教育、有较强组织和动员能力的学生,其在宣传和民众动员等工作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远非正规军一个师所能比。其他地方如山西虽然也组建了新的武装,但属于战斗部队。可以说,大规模组建以宣传和动员民众等任务为主的学生武装团体,广西是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中绝无仅有的。综上所述,在抗战初期的广西,面临日本、蒋介石、中共等多种势力的威胁,为确保自己的地盘,新桂系认识到了单凭已有军队难以应付复杂的局面,而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而不得不成立学生军以动员民众来增强自身实力。囿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关协议,中共只能采取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当局新成立的学生军加以控制和影响。从上述的论述也看出,中共的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民族的怒吼 殊死的血战——滇西大反攻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的怒吼 殊死的血战——滇西大反攻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中共改造战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山东根据地中共改造国民党军战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共改造战俘工作的必要性
        1.大批精兵强将抽调东北
        2.山东战场战事频繁,中共兵员损失严重
        3.山东根据地兵员补充困难
    (二)中共改造战俘工作的可行性
        1.山东战场军事作战成果丰厚,国民党军战俘数量庞大
        2.国民党军问题严重
        3.中共具备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
二、山东战场中共改造国民党军战俘的方略方法
    (一)确立“即俘即查、即补即战”的工作总方略
    (二)进一步完善战俘政策和转运制度
        1.延续并完善宽待战俘的政策
        2.建立战俘转运制度
    (三)对国民党军战俘进行分类处理
        1.识别俘虏真实身份
        2.区辨军官和士兵
        3.区分不同兵种
    (四)强化战俘思想教育工作
        1.进行阶级立场教育
        2.进行对比教育
        3.进行个别教育
    (五)开展新式整军运动
        1.进行诉苦运动
        2.进行“三查三整”运动
    (六)切实提高俘管工作水平
        1.加强俘管干部队伍建设
        2.推动全军学习战俘政策
三、山东战场中共改造国民党军战俘的影响
    (一)保证了山东战场的兵员补给
    (二)提高了华东野战军整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
    (三)瓦解国民党军斗志,削弱其战斗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成果发表情况

(2)天津人民抗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第二章 日本对天津的殖民统治
    2.1 进行军事侵略,加强政治控制
    2.2 进行经济掠夺,控制经济命脉
    2.3 进行文化侵略,推行奴化教育
    2.4 强征华工和慰安妇
    2.5 制造系列惨案
第三章 天津各界人民的抗战
    3.1 党在天津的策略转变
    3.2 天津各界人民的抗战活动
第四章 天津人民抗战的特点
    4.1 斗争的长期性
    4.2 斗争的广泛性
    4.3 斗争方式的多样性
    4.4 发挥租界和据点的作用
第五章 天津人民抗战的作用和现实启示
    5.1 天津人民抗战的作用
    5.2 天津人民抗战的现实启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一、滇越道上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二、滇缅路纪行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三)风景之“似”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一)“古风”犹存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三)“野蛮的可爱”
        二、边城风貌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二、抗战中的觉醒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第一节 “扬威异域”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三)士兵出征感怀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二、牺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一、“向新世纪跃进”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二、路的凝聚力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一)“机械的能”
        (二)战士的血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二)从“野人”到“边胞”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一)战火的“标识”
        (二)征服野人山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时期滇西抗战小说创作概况
    二、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研究现状
    三、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创作内容
    第一节 抗战群像的解读
        一、滇西抗日军人的奋战与反思
        二、滇西抗日英雄的成长与牺牲
        三、滇西抗日女杰的觉醒与斗争
        四、滇西抗日百姓的支援与牺牲
        五、滇西爱国官员的斗争与反抗
        六、美国飞虎队员的支持与帮助
    第二节 反面形象的刻画
        一、对日军形象的人性化书写
        二、对汉奸与缅奸形象的书写
        三、对英国盟友形象的书写
    第三节 个人情感的表达
        一、抗战背景下的爱情书写
        二、抗战背景下的战友情书写
        三、抗战背景下的人道主义诉求
第二章 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艺术特色
    第一节 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叙述方式
        一、零度聚焦的叙事视角
        二、异叙述者叙述类型
    第二节 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叙事结构
        一、条理明晰的线状结构
        二、匠心独运的写实结构
    第三节 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表现手法
        一、伏笔照应营造文章悬念
        二、虚实结合再现人物群像
        三、悲痛渲染影现壮烈抗战
    第四节 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叙事模式
        一、英雄与传奇叙事模式
        二、写实与再现叙事模式
        三、“小人物”现“大历史”叙事模式
第三章 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意义与缺憾
    第一节 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艺术功效
        一、弘扬与彰显民族精神
        二、揭示与呈现人性状貌
        三、还原与重现抗战始末
    第二节 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艺术缺憾
        一、作者创新思想的缺失
        二、作品叙事客观性的缺失
        三、人物个体命运思考的缺失
        四、人物个性书写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抗战时期《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研究(1935-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 云南新闻史的研究现状
        (二) 《云南日报》的研究现状
        (三) 当前的研究不足
        (四) 本文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创新点与重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重难点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舆论学相关概念
        (二) 抗战时期的划分
第一章 《云南日报》的创办与发展
    第一节 《云南日报》的创办缘由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第二节 《云南日报》的筹备经过
        一、人员与规划
        二、社址与经费
        三、印刷与电讯
    第三节 《云南日报》的日常运营
        一、组织机构
        二、新闻采编
        三、副刊投稿
        四、办报理念
        五、排版发行
    第四节 《云南日报》的发展轨迹
        一、宣传方针的调整
        二、组织架构的变迁
第二章 创办初期《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1935—1937)
    第一节 《云南日报》创刊初期的云南局势
        一、红军两次入滇的相关局势
        二、蒋介石“剿共”、“削藩”的政治策略
        三、龙云政府的应对措施
    第二节 《云南日报》有关蒋介石莅滇始末的报道
        一、龙云政府相关接待的报道
        二、蒋介石在昆讲演和训示的报道
        三、蒋氏夫妇在滇游览的报道
    第三节 《云南日报》有关中共的宣传报道
        一、正刊的“反共”言论
        二、正刊的“剿共”时事报道
        三、《南风》副刊的“反共”言论
    第四节 《云南日报》反日的宣传报道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1937—1945)
    第一节 “七七事变”时期的宣传报道
        一、“七七事变”发展经过的报道
        二、国内各界慰问请战的报道
        三、云南各界的爱国抗战报道
        四、《南风》副刊的救亡报道
    第二节 滇军出省抗战的宣传报道
        一、60军组建出征
        二、台儿庄战役
        三、58军及第3军
    第三节 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的相关报道
        一、战地服务团成立经过
        二、战地服务团组织架构与训练
        三、云南各界欢送战地服务团的报道
        四、妇女战地服务团的战地集训及服务工作
    第四节 滇西抗战时的宣传报道
    第五节 《云南日报》“整肃”前后的宣传状况
第四章 抗战时期《云南日报》舆论宣传的总结与评价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云南日报》舆论宣传的总结
    第二节 抗战时期《云南日报》舆论宣传的评价
        一、两面性和脆弱性
        二、及时性和独到性
        三、丰富性和进步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历史记忆·社会认同·民族共识: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简介
    二、选题论证
        (一)理论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资料的发掘和整理
        (二)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四、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新学理视点
        (三)学术考量重点
        (四)学术探讨难点
        (五)学术创新点
    五、相关界定
        (一)时间
        (二)空间
        (三)内容
        (四)关键词
第一章 历史记忆:对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考察
    一、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历史背景
        (一)山东地区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间久
        (二)抗战殉难者多
        (三)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的影响
    二、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内容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抗战纪念的内容
        (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建国期间抗战纪念的内容
    三、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形式
    四、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目的及作用
        (一)借助抗战纪念活动教育、动员民众
        (二)借助抗战纪念活动塑造良好形象
        (三)借助抗战纪念传达政治主张,激发抗战激情
    五、建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效果
        (一)指导了抗战的顺利进行
        (二)动员了广大群众,提高了群众的抗战积极性
        (三)提高了党的建设水平,向人民展示了良好的形象
第二章 历史传承: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发展脉络
    一、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
        (一)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内容
        (二)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特点及目的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山东抗日战争纪念
    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
        (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内容
        (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特点
        (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目的
    四、2015 年中共山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抗日战争纪念
        (一)2015 年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主要形式
        (二)2015 年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社会认同: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对象
    一、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
        (一)对济南惨案的纪念
        (二)对台儿庄战役的纪念
        (三)对“一二·九”运动的纪念
        (四)对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纪念
    二、对重要纪念日的纪念
        (一)七七
        (二)九三
        (三)九一八
    三、对抗战殉难者的纪念
        (一)山东抗战中原籍在山东的烈士
        (二)原籍不在山东但牺牲在山东战场的烈士
        (三)惨案罹难的民众及抗日英雄群体
第四章 仪式政治与文化: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形式阐释
    一、召开纪念会议
        (一)纪念大会
        (二)集会
        (三)座谈会
        (四)晚会及文艺演出
    二、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报导与文章、书籍的出版发行
        (一)报纸、广播、电视的宣传报导
        (二)文章、书籍的出版发行
    三、举办抗日战争主题展览
    四、修建抗日战争纪念设施
    五、其他形式的纪念活动
第五章 民族共识: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归属
    一、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一)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三)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
    二、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的功能及价值
        (一)历史功能
        (二)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滇西抗战中国民政府的社会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特色
        三、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滇西抗战概况
    第一节 滇西抗战的背景
        一、 国内抗战形势严峻
        二、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联合
        三、 大东亚共荣圈危机重重
    第二节 滇西抗战的经过
        一、 日军疯狂进攻
        二、 中日对峙局面形成
        三、 滇西大反攻
    第三节 滇西抗战的地位
        一、 大后方稳定的保障
        二、 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三、 军民联合抗战的丰碑
第三章 滇西抗战中的国民政府社会动员
    第一节 滇西抗战中社会动员的目的
        一、 把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二、 抗战建国的需要
        三、 巩固执政党地位
    第二节 滇西抗战社会动员的形式
        一、 文字宣传
        二、 语音宣传
        三、 形象宣传
    第三节 滇西抗战社会动员的内容
        一、 政治动员
        二、 经济动员
        三、 军事动员
        四、 精神动员
    第四节 滇西抗战社会动员的特点
        一、 动员土司,多民族参与抗战
        二、 国际援助,彰显中华民族凝聚
        三、 大敌当前,滇西抗战力量大团结
第四章 滇西抗战中国民政府社会动员的效果
    第一节 社会动员的效果
        一、 国际动员的效果
        二、 国内动员效果
    第二节 社会动员的评价
        一、 彰显民族团结精神
        二、 展示民族牺牲气节
        三、 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第三节 社会动员的启示
        一、 发动群众是保证社会动员胜利的基础
        二、 权衡利弊是取得社会动员成效的关键
        三、 与时俱进是深入开展社会动员的时代特征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三、资料运用与论文结构
    四、资料来源综述
第一章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组建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国内外对学生军训的重视与学生军的出色表现
        一、世界各国重视学生军训给新桂系的启发
        二、现代战争宣传对知识青年的需要
        三、学生军在历次国内战争中的战绩
    第二节 多种矛盾消长沉浮的驱动
        一、民众动员工作中基层干部的极度缺乏
        二、军队对政工人员的需求
        三、抵制蒋介石势力扩张
        四、与中共争夺知识青年
    第三节 “寓将于学”政策推行的结果
        一、“寓将于学”政策的产物
        二、第一届广西学生军在“六一”事件中的出色表现
        三、第二届广西学生军在省外的突出成就
第二章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的组建与训练
    第一节 征召与选拔
        一、宣传动员
        二、考核方式
        三、第二次招考
    第二节 队伍组建
        一、临时组队
        二、组建部队
        三、创设领导机构
    第三节 军政训练
        一、自我教育
        二、集中训练
        三、工作过程中的训练
第三章 桂南会战前后的第三届广西学生军
    第一节 战前社会动员
        一、军事政治动员
        二、经济动员
        三、文化动员
    第二节 配合桂南会战
        一、破坏日军后勤补给
        二、建立军民合作站
        三、收集情报与战地宣传
        四、实行对日作战
    第三节 处理善后工作
        一、恢复基层政权
        二、处理战争遗留问题
        三、收容救济灾民
第四章 中共与新桂系对学生军领导权的争夺
    第一节 加强思想文化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公开演讲培训
        二、掌握报刊领导权
        三、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节 加强党组织建设,控制青年领导机构
        一、中共组织在学生军中的发展历程
        二、反击托派分子
        三、控制三青团
    第三节 反对军官控制,掌握基层领导权
        一、反击中上层军官
        二、加强上层渗透
        三、掌握基层领导权
第五章 学生军解散后学生的去向
    第一节 学生军解散的原因考察
        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二、担心被中共控制
        三、学生回校复学的愿望
    第二节 学生军解散后学生的归宿
        一、安排继续学习
        二、送合作训练班受训
        三、军队留用
    第三节 学生军中共党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西和其他地区的胜利
        一、学生军解散前夕中共的应对
        二、“豫湘桂战役”期间学生军党员组织和领导的游击战争
        三、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学生军党员的斗争
结语
    一、学生军的工作特点
    二、在大后方青年中起了楷模和带头作用
    三、为中共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和干部
    四、特殊还是普遍:与山西新军之比较
主要征引文献
附录
    一、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大事记
    二、在学生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部分中共党员简况
    三、社会调查访谈笔录
后记

四、民族的怒吼 殊死的血战——滇西大反攻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中共改造战俘工作研究[D]. 申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天津人民抗战研究[D]. 马亚丽.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3]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4]新时期滇西抗战题材小说研究[D]. 谢湖涟漪.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抗战时期《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研究(1935-1945)[D]. 于全青. 云南大学, 2017(05)
  • [6]历史记忆·社会认同·民族共识:建国以来山东抗日战争纪念研究[D]. 解双双.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2)
  • [7]和顺·腾冲·远征军[J]. 赵郁秀.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15(12)
  • [8]云南各民族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沉重打击日寇的历史考察[J]. 陈娜,马玉欢,陈明富. 历史教学问题, 2015(04)
  • [9]滇西抗战中国民政府的社会动员研究[D]. 张丽丰.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10]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D]. 陈峥. 复旦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民族的怒吼,死神的血战——滇西反攻纪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