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德国建筑和建材机械工业

蓬勃发展的德国建筑和建材机械工业

一、兴旺的德国建筑与建材机械行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霞[1](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从形成到成熟层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传统城镇体系为“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已进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提出继续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对于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传统的城镇体系由于其发展历史局限性,对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区域的重视不够,存在城乡二元发展问题,区域内城镇发展不平衡。本文从城镇发展新时代背景出发研究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策略,不仅有利于完善县域层面城镇体系演化研究和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还可以为县域城镇和乡村发展提供区域性的借鉴指导作用。本文以合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策略的研究,试图体现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不同地区的农村特征和城乡关系,对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作出回应,注重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体现人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理论方面,着重分析了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因素,并解析了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重要发展条件阐释法,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发展基础概况及面临挑战,采用城市首位度、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分形模型等分析方法,解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结构现状,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特征和问题。并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中各城镇潜力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阳县的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和特色产业村。在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中突出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发展策略,对不同等级规模和职能的城镇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县城发展区划,促进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小城镇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将“三生”空间的发展融合到城镇体系的建设中,不断优化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规划策略。

姜雪纯[2](2019)在《资源枯竭型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资源枯竭型地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类型,其乡村振兴必然与原生的资源和资源枯竭后的发展转型有密切的联系,具有不同于一般乡村的独特性。本文选择我国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徐州贾汪区,探讨了其乡村振兴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揭示了其乡村振兴的独特路径。本文的主要结论为:资源枯竭地区的乡村不同于一般乡村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根植于资源的乡土文化文化特色鲜明;生态本底受损导致的生态环境脆弱;资源要素缺失造成的产业体系断裂;乡村空间剧烈波动导致的空间破碎。徐州市贾汪区作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典型,其乡村振兴的路径有四条:一是充分发挥根植于资源的文化优势,以特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二是弥补生态短板,加强环境建设,以生态文明主导乡村振兴;三是修补产业链环,构建新产业生态圈,以产业链环拓展为乡村振兴的主动力;四是缝合空间,优化空间结构,以空间秩序调整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平台。

雷文艳[3](2019)在《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分析及其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的土地结构、生活方式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方面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另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传统村落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建筑形态已无法满足村民需求,传统村落陷入发展和保护的两难境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活力成为了新的时代要求,潇贺古道曾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道,将海陆丝绸之路紧密相连,拥有大量的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资源,历史意义极为重大。因此本文以潇贺古道为线索,以古道西线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形态构成要素,探索其演变驱动机制,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对潇贺古道的关注度,有利于古道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有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调研走访了永州境内潇贺古道西线,验证其路线走向,对古道沿线村落进行探访,最终选定了道县小坪村、道县楼田村、道县田广洞村、江永县上甘棠村和兰溪村5个传统村落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其保存情况得出5个村落均为宗族村落,历史底蕴深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2)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为村落选址、整体形态、街巷格局、节点空间和建筑组群五大构成要素。根据实地调研,分析各构成要素的形态特征,将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依据不同的空间结构组织方式分为集聚型空间结构和散居型空间结构。(3)本文将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传统农业时期(明清-1949)、工业萌芽时期(1949-1987)、城镇化建设时期(1987-至今)。纵向梳理了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并从自然环境、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政治政策四个方面探讨其演变机制。对5个调研村落的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村落演变的共性和个性,5个传统村落均往规整化、现代化方向转变,传统风貌受到冲击。根据村落受外界干扰程度不同将村落分为自然演替型和外来干预型村落;根据村落扩张模式将村落分为跳跃式扩张、填白式扩张和线性扩张模式。(4)通过现状分析,指出了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困境,即欠缺相关保护法规、村民保护意识薄弱、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矛盾、空心化现象严重以及非物质文化传承后继无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6点保护原则和5项保护内容,提出四大保护策略,即精准掌握传统村落空间信息资源库、因地制宜确定传统村落保护模式、科学定位传统村落产业特色、有效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选取小坪村作为案例,详细分析村落空间形态要素,提出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采用分区保护模式对小坪村进行保护规划,提出了对村落自然环境、传统空间格局、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张莞[4](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孙跃杰[5](2016)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付晓枫[6](2015)在《基于政府购买服务视角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居住条件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住房保障程度是反映国家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我国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由市场进行“高效”配置,商品住房成为城市居民住房供给的主要渠道,实现了住房由国家保障向市场供给的转移。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6.7平方米[1]提高到2012年底的32.9平方米[2]。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曾一度忽视了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履行。特别是近十年来,房地产行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支柱产业之一,在商品住宅过度投机和“土地财政”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商品住宅价格急速攀升,拥有一套自有产权的自住房成为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奢望,尤其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购房负担已成为中低收入家庭无法承受之重,市场机制出现“失灵”现象,无法有效解决这个阶层的住房问题。为此,从2008年起,国家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提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三限住房”,即限制供应对象、限制建设标准、限制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截至2014年底,除商品住房外,我国构建了包括四大类十种房型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有:适用于中等及偏下收入人群---经济适用房或限价商品房;适用于低收入人群---廉租房;适用于中等收入及偏下收入或流动从业人员临时过渡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以及五类棚户区改造项目——城市棚户区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和农村危旧房维修改造。从总体规模看,“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建设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100万套,“十二五”期间又将完成3600万套建设任务。随着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深入推进,住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存量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现行住房保障制度也逐步显露出了管理制度不完善,后续建设资金匮乏,住房分配管理机制落后、效率低下,后期运营管理及退出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从宏观层面看,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其政策选择、建设规模、资金来源、供给模式、运营-管理-维护机制、退出机制等方面,呈现出诸多有待梳理和解决的问题。从微观层面看,怎样紧密结合各地区的经济特点、功能定位、发展现状,以及供给对象的构成情况,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需求总量预测和住房保障供给结构调整,合理选择住房类型和保障方式、建设规模配比,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完善住房分配与委托管理运营机制等方面问题都需要深入剖析。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整体趋紧、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了“三期叠加”的困难,在内外压力作用下,经济走势呈现出长期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由此带来的资金压力直接影响了各地区的住房保障制度的落实。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结构优化以及资金筹集等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党的十八大对住房保障提出:“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要求”的住房保障新要求[3]。这就需要对现行住房保障制度进行全面归纳梳理,因地制宜地提出贯穿住房保障的不同层面、不同阶段、不同环节,满足不同利益群体住房需求,符合住房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住房保障解决方案。保障性住房从建设到运营,再到管理等各环节都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制度与操作层面的创新。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变革与治理方式的转变,综合分析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组织、企业和私人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各类公共事业的供给和管理,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治理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住房保障制度也将因此迈入多元化发展阶段。目前,基于政府购买服务视角对住房保障制度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分析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现存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将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两大问题有机结合,从政府购买服务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法制建设、发展规划、资金筹集、分配管理以及运营维护等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是:首先说明了研究住房保障问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住房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二者的理论结合点和实践的可行性。其次,对国内外住房保障的相关研究及文献进行了综合论述,在此基础上,梳理分析了住房保障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基础理论。第三,详细介绍了国外部分典型国家的住房保障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住房保障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并在对内蒙古住房保障需求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的总需求进行了趋势性分析。第四,分别从宏观框架设计和微观实施环节两个层面,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深入挖掘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的整个供给链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后,在宏观方面,提出有利于住房保障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前瞻性建议;在微观方面,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视角提出较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建议。本文共分七章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两章,主要是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文献综述和理论准备。第一章主要是阐述研究住房保障问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构安排等。并对住房保障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介绍部分,分别对住房保障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梳理了住房保障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基础理论,并从理论的契合度以及微观操作层面的可行性两个方面,对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适用度进行了简要分析。此外,还分别从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角度,对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利益与弊端进行了分析说明。第二部分为第三章,这部分是实践准备部分。第三章综合概括了国外住房保障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演进过程和发展现状,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几个比较典型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影响各国政府住房保障职能和政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些国家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并指出对我国住房保障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之处,为进一步研究解决我国住房保障问题做好相应的实践性储备。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主要介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住房制度的演进过程,并对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初期、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和深化、梳理与再深化四个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施行了不同的住房保障政策,总体发展趋势是由政府统揽住房保障管理模式向市场主导供给模式转变。第四部分为第五章,是住房保障的需求预测分析部分。因受各省区住房保障政策差异与住房保障数据采集难度的限制,直接对全国的住房保障需求进行预测难度较大。本章以内蒙古的数据为例,通过引入居民收入水平和住房价格等影响住房保障的几个主要因素,建立了分析预测模型,对内蒙古短期和中长期的住房保障需求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做出对全国住房保障总体需求的趋势性判断。第五部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分析和解决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相关问题的主要部分。第六章对现行住房保障制度进行了问题分析。首先从住房保障的整体构架出发,对住房的本源属性、政府职能定位和现行政策手段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宏观层面问题入手,对现存的住房保障法制建设、住房市场整体调控和规划、管理机构设置、财税金融调控政策、与新型城镇化匹配程度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是住房保障微观层面的问题分析,对操作层面的制度建设、住房保障房源供给、资金筹集、住房保障对象选择以及住房保障退出机制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七章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从政府购买服务的视角,提出解决我国城镇住房保障问题的实施建议。首先,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方向性政策选择、新型城镇化阶段的发展目标,以及政府职责与市场关系定位建议;其次,从法制建设、发展规划、机构建设和金融财税政策方面提出解决问题建议;最后,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视角,从住房保障的供给、分配、运营维护、退出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提出推进实施住房保障的建议。

王成[7](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指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刘烈武[8](2014)在《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文中认为矿业文化是人类在矿业开发实践中产生、源于矿业开发实践又反作用于矿业开发实践的艺术、知识和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矿业开发组织、制度、行为和由此产生的矿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矿业文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是系统间的良性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个旧被誉为世界的锡都,锡矿开采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冶金活态博物馆。个旧在2000余年的锡矿开采历史中,锡业经济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锡矿开采、冶炼文化为中心的锡矿矿业文化。本文以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锡矿矿业文化的界定、形成、各阶段特征、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丰富和发展矿业文化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传承与发展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促进矿业城市——个旧经济社会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及各阶段特征、锡矿矿业文化体系、锡矿矿业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研究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与各阶段特征。个旧特有的地理环境因素、地质作用的因缘际会、轰轰烈烈矿业开发的诗篇以及多文化的相互融合是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发展历经了古代矿业文化、近代矿业文化、现代矿业文化三个阶段。每个矿业文化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征:古代矿业文化璀璨、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近代矿业文化是一部抗争的文化,是公司制矿业文化的兴起、会馆文化兴盛的文化;现代矿业文化是创新文化、自强承责文化及注重和谐发展的文化。(2)研究了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体系。运用归类整理方法,整理出个旧锡矿的青铜文明、锡工艺品、矿业文化景观、矿业文化建筑、锡矿开发技术五个方面物质文化;整理出个旧锡矿矿业权制度、锡矿矿业开发中的生产关系、锡矿交易制度方面的锡矿矿业制度文化;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用spss17.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的特质进行挖掘,得出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具有爱国救亡,自强承责;勤劳务实,执着坚韧;经世致用,开拓创新;开明兼容、和谐共赢的精神特质并对这些精神特质进行分析论证。锡矿矿业文化体系的研究表现了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3)运用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研究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对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阐明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耦合关系,进而通过对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2001-2011年纵向数据的分析评价,得出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不协调到勉强协调或初级协调阶段,矿业文化由先于区域社会经济及环境发展到滞后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结果。(4)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文化转型的驱动力模型;矿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存在阻碍矿业及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锡矿矿业文化从黑色矿业文化转型为绿色矿业文化、从传统矿业文化转型为现代矿业文化、从公益性文化转型为盈利性文化的转型方向。研究了锡矿矿业文化创新的内涵,对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出锡矿矿业文化创新引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模型。(5)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对策研究。本文提出强化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引领锡矿矿业文化发展;注重矿业文化传承,夯实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底蕴;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促进矿业经济转型;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发展矿业文化产业;强化制度建设,保障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强化矿业企业文化建设,践行锡矿矿业文化发展的六方面的对策。本文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首先,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强。矿业文化是矿业发展和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灵魂所在,论文以世界锡都个旧的“锡矿矿业文化”为研究主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其次,将因子分析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运用于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之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是本文的一个亮点;再次,构建文化创新引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型,创造性地提出绿色矿业文化的理念。

钱勇[9](2011)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企业组织与城市的互动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在世界范围内的效果多不理想,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在国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具有战略眼光的政府官员与学者已经注意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紧迫性,以阜新市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也在20世纪80、90年代进行过产业转型尝试,但多以失败告终。可以说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也历经波折。那么,为什么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如此之难?怎样又如何才能少走弯路?而2001年开始的阜新市新一轮产业转型已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走上正轨。那么,前后两轮产业转型效果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提出诸多问题需要分析与解释。此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也是中国近30年来经济社会转型的缩影,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相对简单与清晰透明,从而更容易把握与研究,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比较好的切入点。本文的研究围绕着资源型城市中企业(作为群体)演化与城市演化的互动展开的。资源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城市与资源型企业协同演化的过程,同时也作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历史背景与基础,本文强调资源型国有企业对城市的塑造效应。在资源型企业塑造的资源型城市中,企业个体(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是在既定的城市组织场域(主要由社会经济网络与制度环境构成)中进行的,以组织转型为实现途径,本文侧重解析企业组织转型中组织嵌入机制的互动与状态转换;企业群体层面的产业转型,是通过城市组织场域重构(这也是一个互动演化过程)来实现的,本文基于组织场域重构过程的分析,对企业群体层面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进行解析。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是研究背景的提出,从中阐述选题意义;其次,基于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本文研究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再次,明确界定本文研究对象的内涵与外延;最后,概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文献回顾。从国际上资源型城市早期开创性研究开始,对资源经济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比较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主要从研究进展的路径、中外研究状况的比较两个角度进行总结与评述。第三章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进行国际比较。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都走在中国前面。本章结合英国、美国、南非、德国、日本、乌克兰和瑙鲁这7个国家十几座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方面的实践,区分四类情况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进行国际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主要决定于:政体与经济政策、当地的经济规模与城市凝聚力、自然环境与发展机遇。第四章从城市与企业的协同演化的视角对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进行回顾、总结与模式化。本章依次回顾了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型企业建立与发展而兴起的历史过程,对资源型企业、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演化特征进行总结与模式化,提出资源型企业对资源型城市的塑造效应,最后对资源型企业与城市协同演化的方式进行分析与总结。第五章重点分析了制约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两大主要因素,即资源型企业塑造的区域社会经济网络和资源租金分配制度。本章从生产方式变革入手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界定为一种“熊彼特式创新”,然后分析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网络如何通过制约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来束缚产业转型能力,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如何通过降低经济主体创新动力来制约产业转型。第六章以铁煤集团主辅分离改革为案例,研究了资源型国有企业通过组织转型实现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本章首先阐明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特殊性——“企业城”中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对资源型企业的严重依赖,国有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的突破口——纵向一体化,国有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的实现途径——辅业附属企业的组织转型,然后通过案例研究解析企业组织转型机制并构建企业组织转型过程模型,最后分析资源型国有企业组织转型的特征,从而揭示出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型国有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存在的局限性与弊端。第七章以阜新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转型实践为案例,研究资源型城市通过组织场域重构实现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本章首先基于相关文献分析城市产业体系的组织场域属性,其次对阜新市产业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再次对阜新市2001年前后两轮产业转型实践进行比较,最后基于组织场域重构过程的分析,对阜新市企业群体层面产业转型路径与机制进行解析。第八章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研究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资源型企业对资源型城市的塑造构成产业转型的历史背景与内部环境;(2)区域社会经济网络与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制约了产业转型;(3)资源型国有企业产业转型通过企业组织转型来实现;(4)企业组织转型的特征是爆发式启动加上其后相对平稳的进展;(5)转型阻力因素与组织模板来源共同决定企业组织转型的顺序选择;(6)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型国有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存在局限性;(7)资源型城市企业群体的产业转型通过城市组织场域重构来实现;(8)资源型城市组织场域重构是场域结构变迁与主导制度逻辑变迁协同作用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有如下三方面的特色:(1)有别于以往的研究视角与以往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不同,本文不是政策研究,也不是效果评价研究,而是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作为中国近30年来经济社会转型的缩影,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对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历程进行深度(横跨近30年时间)回顾,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互动的动态视角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进而构建出转型过程模型,以此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解释。(2)构建出组织转型过程模型虽然企业组织转型必然涉及战略调整、交易关系变化等经济层面的因素,但已有的组织转型模型侧重从社会文化或者说制度层面描述组织转型及其过程,而本文拓展了波拉尼所提的“嵌入”概念,构建出一个以组织(经济、政治、文化)嵌入机制互动与状态转换为核心的组织转型过程模型,该模型能够解释已有文献关于组织转型、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分歧。(3)拓宽了组织场域理论的应用范围组织场域被公认为是一种拥有共同主导逻辑(简单说就是共同制度规范)社会经济网络,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是将特定地域的某一行业连同其上下游及规制者作为一个组织场域,缺少将城市产业体系作为组织场域的研究。而事实上,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体系在转型前既是一种社会经济网络,也显然拥有共同主导制度逻辑。本文的研究拓宽了组织场域理论的应用范围。

艾险峰[10](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指出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二、兴旺的德国建筑与建材机械行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旺的德国建筑与建材机械行业(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背景
        1.1.2 新时代背景下城镇体系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2.1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
        2.1.1 城镇体系内涵
        2.1.2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三生”空间优化组合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2.3.2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2.3.3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2.4 实践经验借鉴
        2.4.1 国外城镇体系
        2.4.2 国内城镇体系
    2.5 发展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3.1 发展历史演变
        3.1.1 早期城镇发展时期
        3.1.2 城镇体系孕育时期
        3.1.3 城镇体系形成时期
    3.2 基础概况及分析
        3.2.1 基础概况
        3.2.2 基础现状分析
        3.2.3 优势及挑战
    3.3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分析
        3.3.1 城镇职能结构现状
        3.3.2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存在问题
    3.4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析
        3.4.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3.4.2 城镇等级规模分形及首位度分析
        3.4.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存在问题
    3.5 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3.5.1 城镇空间布局现状
        3.5.2 城镇空间结构相关性分形和引力模型分析
        3.5.3 城镇体系空间构现状存在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发展目标
    4.1 动力因子选取
    4.2 动力因子
        4.2.1 人口要素
        4.2.2 土地要素
        4.2.3 产业要素
        4.2.4 设施网络
        4.2.5 科学技术
        4.2.6 发展理念
    4.3 动力机制
        4.3.1 主要动力
        4.3.2 基础动力
        4.3.3 间接动力
        4.3.4 潜在动力
    4.4 目标构建
        4.4.1 职能结构目标
        4.4.2 等级规模结构目标
        4.4.3 空间结构目标
    4.5 本章小结
5 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
    5.1 城镇职能结构
        5.1.1 确定城镇职能范围,分类分等级进行发展引导
        5.1.2 注重产城融合,形成城镇发展动力
        5.1.3 发展特色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1.4 确定各层级公共服务设施职能,构建网络化公共服务设施
    5.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5.2.1 合理规划城镇等级结构,从规划层面引导城镇发展
        5.2.2 完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发挥首位城市和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
        5.2.3 发展小城镇,推动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有序发展
        5.2.4 构建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5.3 城镇空间结构
        5.3.1 明确县域空间功能分区,制定县域发展区划
        5.3.2 优化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推进空间集聚和城镇化
        5.3.3 优化“三生”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5.4 规划管理实施
        5.4.1 规划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构进行整合
        5.4.2 完善城镇建设资金供给体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2.1 创新
        6.2.2 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2)资源枯竭型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是国家七大战略之一
        1.1.2 资源枯竭型地区乡村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1.3 乡村地区振兴可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资源枯竭型地区
        2.1.2 乡村振兴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资源枯竭型地区研究综述
        2.2.3 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综述
第三章 资源枯竭型地区乡村特征与振兴路径
    3.1 资源枯竭型地区乡村演进阶段
        3.1.1 自然发展阶段
        3.1.2 独立发展阶段
        3.1.3 依托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
        3.1.4 资源枯竭后发展阶段
    3.2 资源枯竭型地区乡村的一般特征
        3.2.1 根植于资源的乡土文化
        3.2.2 本底受损的脆弱生态
        3.2.3 断裂的产业体系
        3.2.4 破碎的空间
    3.3 资源枯竭型地区城市对乡村的影响
        3.3.1 资源枯竭型城市对其乡村的影响
        3.3.2 资源枯竭型城市对其乡村振兴路径选择的影响
    3.4 资源枯竭型地区乡村振兴路径
        3.4.1 挖掘资源文化,实现文化价值
        3.4.2 实施生态工程,弥补生态短板
        3.4.3 修补产业链环,构建产业体系
        3.4.4 缝合空间结构,调整空间秩序
        3.4.5 与一般性乡村振兴路径的区别
第四章 徐州市贾汪区乡村现状
    4.1 基本情况
        4.1.1 区位交通
        4.1.2 产业经济
        4.1.3 城镇体系
        4.1.4 文化资源
    4.2 面临困境
        4.2.1 文化建设落后
        4.2.2 生态环境恶化
        4.2.3 产业发展受阻
        4.2.4 空间布局破碎
        4.2.5 城乡融合程度偏低
    4.3 发展成绩
        4.3.1 煤矿文化保护推进
        4.3.2 生态建设工程实施
        4.3.3 产业升级力度加大
        4.3.4 “三生”空间初现优化
        4.3.5 乡风文明亮点频现
第五章 煤矿文化引领路径
    5.1 保护煤矿文化,建立煤矿文化传承机制
        5.1.1 设立煤矿文化保护与传承队伍
        5.1.2 构建煤矿文化信息化管理平台
        5.1.3 煤矿文化保护纳入政府年度考核与财政预算
    5.2 建设文化设施,推进煤矿文化惠农工程
        5.2.1 加大煤矿文化实体设施建设
        5.2.2 构建煤矿文化设施网络服务平台
    5.3 弘扬煤矿精神,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5.4 依托煤矿遗产,发展煤矿文化产业
        5.4.1 “文化+”科普教育:韩桥煤矿文化博物馆
        5.4.2 “文化+”乡村旅游:“墨上集”煤矿民俗风情
        5.4.3 “文化+”会展经济:大泉窑神庙会
    5.5 融入煤矿符号,重塑乡土文化空间
        5.5.1 还原煤矿文化,建设公共空间
        5.5.2 置入煤矿文化,营造节点空间
        5.5.3 重构煤矿文化,创新街巷空间
第六章 生态文明主导路径
    6.1 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弥补生态短板
        6.1.1 煤炭开采区村庄生态补偿
        6.1.2 采煤塌陷区村庄生态修复
        6.1.3 采煤塌陷区村庄生态搬迁
    6.2 加强环境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6.2.1 村庄公共空间治理
        6.2.2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
        6.2.3 美丽乡村集中连片建设
    6.3 构建蓝绿生态系统,完善生态保护格局
第七章 产业链环拓展路径
    7.1 修补传统产业链环节,向新型产业转型发展
        7.1.1 引入新型产业填补中高端产业链环节
        7.1.2 向价值链高端延长传统工业产业链
        7.1.3 借助产业转型振兴的案例:大吴工业型强镇
    7.2 拓展农业产业链维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7.2.1 通过高端工程技术实现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
        7.2.2 通过产业多元融合实现农业产业链横向延伸
        7.2.3 借助农业现代化振兴的案例:董庄村唐耕农业基地
    7.3 创新“旅游+”新业态,实现乡村旅游全域化
        7.3.1 “旅游+农业”融合——宗庄桃园村
        7.3.2 “旅游+工业”融合——权台煤矿遗址
        7.3.3 “旅游+康养”融合——常庄温泉村
        7.3.4 “旅游+文化”融合——影山石雕村
        7.3.5 “旅游+体育”融合——大泉运动小镇
    7.4 构建新产业生态圈,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7.4.1 乡村振兴主导产业
        7.4.2 乡村振兴支撑产业
        7.4.3 新产业生态圈构架
第八章 空间秩序调整路径
    8.1 土地复垦与集中化,缝合乡村用地空间
        8.1.1 复垦转化采煤塌陷地
        8.1.2 集中整合村庄建设用地
        8.1.3 流转激活工矿废弃地
    8.2 整合空间资源,优化乡村“三生”空间
        8.2.1 优化乡村生产空间
        8.2.2 提升乡村生活空间品质
        8.2.3 保护乡村生态空间
    8.3 分类分区发展,梳理乡村空间
        8.3.1 分类推进小城镇建设
        8.3.2 分类指导乡村地区建设
        8.3.3 分区促进乡村地区发展
        8.3.4 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8.3.5 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成果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3)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分析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潇贺古道
        1.2.2 传统村落
        1.2.3 空间形态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1.3.1 地域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关于空间形态的研究
        1.4.2 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
        1.4.3 关于潇贺古道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潇贺古道与传统村落概况
    2.1 潇贺古道概况
        2.1.1 自然要素
        2.1.2 人文要素
        2.1.3 潇贺古道的路线走向
        2.1.4 潇贺古道的历史意义
    2.2 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概况
        2.2.1 调研村落概况
        2.2.2 调研村落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解析
    3.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3.1.1 村落选址
        3.1.2 整体形态
        3.1.3 街巷格局
        3.1.4 节点空间
        3.1.5 建筑组群
    3.2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特征
        3.2.1 集聚型空间结构
        3.2.2 散居型空间结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
    4.1 传统农业时期村落演变的起点(明清-1949)
        4.1.1 社会背景
        4.1.2 演变轨迹
        4.1.3 实例分析
    4.2 工业萌芽下的乡村解构及转型(1949-1987)
        4.2.1 社会背景
        4.2.2 演变轨迹
        4.2.3 实例分析
    4.3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乡村重构(1987-至今)
        4.3.1 社会背景
        4.3.2 演变轨迹
        4.3.3 实例分析
    4.4 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驱动机制
        4.4.1 自然环境因素
        4.4.2 经济结构因素
        4.4.3 社会文化因素
        4.4.4 政治政策因素
    4.5 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共性和个性
        4.5.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共性分析
        4.5.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个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利用
    5.1 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现状及困境
        5.1.1 相关保护法规欠缺
        5.1.2 村民保护意识淡薄
        5.1.3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深化
        5.1.4 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
        5.1.5 非物质文化传承后继无人
    5.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原则
        5.2.1 原真性原则
        5.2.2 整体性原则
        5.2.3 生态完整性原则
        5.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5.2.5 因地制宜原则
        5.2.6 活态保护原则
    5.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内容
        5.3.1 保护传统村落自然环境
        5.3.2 保护传统空间格局
        5.3.3 保护历史建筑
        5.3.4 保护历史环境要素
        5.3.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5.4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策略
        5.4.1 精准掌握传统村落空间信息资源库
        5.4.2 因地制宜确定传统村落保护模式
        5.4.3 科学定位传统村落特色与产业
        5.4.4 有效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5.5 案例实践——小坪村空间形态解析和保护利用
        5.5.1 小坪村概况
        5.5.2 村落发展现存问题
        5.5.3 村落规划设计
        5.5.4 村落具体保护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5)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濒危
        1.1.2 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契机。
        1.1.3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遗产研究任务紧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当前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发展概况
        1.2.2 当前国内工业遗产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
        1.2.3 当前关于新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156 项目”与洛阳城市变迁历史
    2.1 新中国156项工业与城市建设背景
        2.1.1 新中国156项工业建设的大背景
        2.1.2“一五”时期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概览
        2.1.3“一五”时期典型新兴工业城市规划概览
    2.2 一场从零开始的造城运动——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发展轮廓
        2.2.1 洛阳在建国初期城市发展的基础状况
        2.2.2 新时代的开创——新中国156项工程选址洛阳后第一期城市规划
        2.2.3 充实与提高——20 世纪80年代后洛阳城市发展
    2.3 洛阳(涧西区)156 时期城市发展详解
        2.3.1 洛阳涧西区工业择址
        2.3.2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洛阳涧西区规划详解
        2.3.3“苏联模式”or“洛阳模式”?洛阳市初期城市规划成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研究
    3.1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览
        3.1.1“156 项”工程在河南省的建设情况
        3.1.2 洛阳“156 项”工程总体状况
    3.2 洛阳“156 项”工程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热电厂建设历史
        3.2.1 洛阳热电厂建厂背景
        3.2.2 洛阳热电厂建厂历史
        3.2.3 洛阳热电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3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历史
        3.3.1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背景
        3.3.2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历史
        3.3.3 洛阳滚珠轴承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4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历史
        3.4.1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背景
        3.4.2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历史
        3.4.3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5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矿山机器厂建设历史
        3.5.1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背景
        3.5.2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历史
        3.5.3 洛阳矿山机器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6 洛阳“156 项”工程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河南柴油机厂建设历史
        3.6.1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背景
        3.6.2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历史
        3.6.3 河南柴油机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7 洛阳“156 项”工程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历史
        3.7.1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背景
        3.7.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历史
        3.7.3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类构成分析
    4.1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框架的构建
        4.1.1 基于生产与辅助设施分类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4.1.3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4.2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4.2.1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物质遗产构成
        4.2.1.1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整体规划
        4.2.1.2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建筑研究
        4.2.1.3 洛阳156工程厂区生产线与生产设备
        4.2.1.4 洛阳156工程厂区大型构筑物
        4.2.2 洛阳156工业生产厂区非物质遗产构成
        4.2.2.1 洛阳156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创新
        4.2.2.2 洛阳156工业企业管理
        4.2.2.3 洛阳156工业遗产档案
        4.2.2.4 洛阳156工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4.3 洛阳156工程配套设施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4.3.1 洛阳156工程配套科研高教遗产
        4.3.1.1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整体风貌
        4.3.1.2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典型案例研究
        4.3.2 洛阳156工程住宅街坊建筑分析
        4.3.2.1 洛阳156苏式街坊初始建设情况概览
        4.3.2.2 洛阳156苏式街坊典型案例研究
        4.3.3 洛阳156工业遗产其他配套设施
        4.3.3.1 商业配套构成
        4.3.3.2 文教卫生设施
        4.3.3.3 对外接待建筑
    4.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风貌
        4.4.1 城市功能分区与路网绿化
        4.4.2 广场景观与沿街整体风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初探
    5.1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
        5.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
        5.1.3 天津大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
    5.2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5.2.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5.3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构成层级
        5.3.1 国内学界关于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探讨
        5.3.2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
        5.3.3 基于遗产群理念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5.4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困境
        5.4.1 遗产or地产——在用中的庞大厂区
        5.4.2 保护or拆迁——老街坊的尴尬境地
        5.4.3 民生改善的呼声与遗产化认知的艰难推进
        5.4.4 保护路径的缺乏与起步缓慢的文创产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6.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目标
        6.1.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原则
        6.1.2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模式
    6.2 洛阳156工业遗产厂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6.2.1 以营建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例
        6.2.2 厂区整体搬迁促成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铜加工厂为例
    6.3 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6.3.1 长春路历史街区街区复兴方案
        6.3.2 老街坊的活态保护——以10号街坊和36号街坊为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基于政府购买服务视角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住房保障制度与保障性住房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二、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住房保障与政府购买服务文献及理论综述
    第一节 住房保障文献综述
        一、关于住房供给主体的路径选择
        二、关于住房保障模式的选择
        三、关于政府购买服务角度的住房保障研究
        四、关于保障性住房资金筹集问题的研究
        五、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节 住房保障相关理论综述
        一、住房保障基础理论
        二、住房保障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模式
        三、住房保障的运行理论
    第三节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
        一、公共产品细分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四、交易费用和综合绩效理论
    第四节 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适用度述评
        一、住房保障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基础契合度
        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住房保障的操作层面可行性
        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利与弊
第三章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一、国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的演进
        二、国外住房保障政策概述
        三、影响各国政府住房保障职能和政策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国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概述
        一、国外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现状
    第三节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典型国家经验介绍
        一、美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二、英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三、德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四、日本的住房保障制度
    第四节 国外住房保障政策启示
        一、国外住房保障共性特征及保障政策类别
        二、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综述
    第一节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保障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住房保障改革尝试
        三、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与深化
        四、住房制度的梳理调整再深化阶段
    第二节 我国的住房保障现状
        一、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成就
        二、我国住房保障现状
第五章 我国住房保障总需求预测分析—基于内蒙古相关数据
    第一节 相关因素指标说明
        一、采用内蒙古住房保障数据的原因说明
        二、住房需求
        三、保障性住房需求
    第二节 住房保障需求分析框架构建
        一、影响住房保障需求的因素分析
        二、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收入线模型
        三、城镇居民住房保障量预测模型
    第三节 我国保障性住房需求量预测---以内蒙古数据为例
        一、内蒙古保障性住房需求量短期(2012-2015)预测
        二、中长期(“十二五”以后)趋势分析
        三、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四、全国保障性住房需求趋势的归纳
第六章 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问题分析
    第一节 住房保障的本源属性及政策措施分析
        一、对住房本源的基本认识及属性分析
        二、政府在住房保障职能中的定位
        三、政府住房保障的主要政策分析
    第二节 住房保障宏观层面问题分析
        一、住房保障法制建设滞后
        二、住房市场整体调控和发展规划不完善
        三、管理机构设置障碍了住房保障制度的落实
        四、财税、金融等调控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与城镇化进程不匹配的问题
    第三节 住房保障制度微观环节问题分析
        一、现行操作层面的制度有待完善
        二、住房保障房源供给方面的问题
        三、资金保障方面的问题
        四、保障对象选择方面的问题
        五、租赁型保障房退出机制的问题
第七章 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顶层设计性建议
        一、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方向性政策选择建议
        二、新型城镇化阶段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目标建议
        三、政府职责与市场关系定位
    第二节 解决我国住房保障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住房保障法制建设
        二、完善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三、强化整合住房保障机构建设
        四、调整金融财税调控政策
    第三节 基于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住房保障实施建议
        一、政府购买住房保障服务的基本要件构成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通用流程
        三、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住房保障的供给服务
        四、政府购买保障房性住房的分配、运营维护和退出的管理服务
        五、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住房保障绩效评估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译着
    外文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1.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特殊性
        1.1.3 矿业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科学意义
        1.2.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文化概念
        1.3.2 矿业文化
        1.3.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系统理论
        2.1.1 系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1.2 系统论思想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起源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
    2.3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理论
        2.3.1 经济增长的因素
        2.3.2 文化与经济增长的演变理论
    2.4 文化研究综述
        2.4.1 国外文化研究综述
        2.4.2 国内文化研究动态与现状
    2.5 矿业城市研究综述
        2.5.1 关于“资源诅咒”
        2.5.2 矿业城市发展
    2.6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综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形成及各阶段特征
    3.1 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
        3.1.1 文化形成的因素
        3.1.2 矿业文化形成的因素分析
    3.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形成因素分析
        3.2.1 地理环境因素
        3.2.2 地质作用的因缘际会
        3.2.3 轰轰烈烈的矿业开发诗篇
        3.2.4 多文化的相互融合
        3.2.5 民间故事的传承,丰富着锡矿矿业文化
        3.2.6 多民族文化滋养着锡矿矿业文化
    3.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各阶段的特征
        3.3.1 古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
        3.3.2 近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
        3.3.3 现代锡矿矿业文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体系
    4.1 个旧锡矿矿业物质文化
        4.1.1 青铜文明
        4.1.2 锡工艺品
        4.1.3 矿业文化景观
        4.1.4 矿业文化建筑
        4.1.5 锡矿开发技术
    4.2 个旧锡矿矿业制度文化
        4.2.1 锡矿矿业权制度
        4.2.2 锡矿开发中的生产关系
        4.2.3 锡矿产品交易制度
    4.3 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
        4.3.1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探讨
        4.3.2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特质实证挖掘
        4.3.3 锡矿矿业精神文化特质论证
    4.4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特点
        4.4.1 工业遗产性
        4.4.2 内涵丰富性
        4.4.3 价值潜在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5.1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
        5.1.1 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耦合
        5.1.2 矿业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
        5.1.3 矿业文化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
    5.2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定量分析
        5.2.1 耦合关系研究的逻辑
        5.2.2 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
        5.2.3 耦合系统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5.2.4 定量计算耦合协调度
        5.2.5 定量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
    6.1 文化转型及其驱动力模型
        6.1.1 文化转型
        6.1.2 文化转型的驱动力模型
    6.2 个旧锡矿矿业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6.2.1 经济发展依赖于黑色矿业开发
        6.2.2 延续传统生产方式,缺乏现代企业观
        6.2.3 矿业制度文化发展滞后
        6.2.4 重江湖义气,轻法制观念
        6.2.5 小富即安,守家为业,开拓创业精神不足
        6.2.6 精神世界的封闭与颓废
    6.3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的转型
        6.3.1 从黑色矿业文化转型为绿色矿业文化
        6.3.2 从传统锡矿矿业文化转型为现代锡矿矿业文化
        6.3.3 从公益性文化转型为盈利性文化
    6.4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创新
        6.4.1 文化创新概述
        6.4.2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6.4.3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矿业城市经济转型
        6.4.4 锡矿矿业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个旧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7.1 强化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引领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1.1 战略统筹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1.2 重视文化发展规划,谋划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2 注重文化传承,夯实锡矿矿业文化发展底蕴
        7.2.1 发展矿业经济,做大做强矿业企业
        7.2.2 传承矿业文化特色,推动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3 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促进矿业经济转型
        7.3.1 借鉴吸纳,使锡矿矿业文化在扬弃中实现升华
        7.3.2 转变思维观念,促进矿业经济转型
    7.4 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发展矿业文化产业
        7.4.1 大力发展矿业文化旅游业
        7.4.2 大力发展锡工艺品产业
        7.4.3 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7.5 强化制度建设,保障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5.1 完善、创新正式制度,保障和促进良性的经济活动
        7.5.2 强化非正式制度的发展
    7.6 强化矿业企业文化建设,践行锡矿矿业文化发展
        7.6.1 建设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构建企业文化体系
        7.6.2 继承传统,塑造矿业企业新型企业精神
        7.6.3 以完善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增强企业文化的约束力
        7.6.4 加大宣传贯彻力度,促进企业文化传播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旧锡矿矿业精神文化调查问卷
附录B 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9)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企业组织与城市的互动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世界性难题
        1.1.2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历经波折
        1.1.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中国转型的缩影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1.3.2 资源型城市在中国的分布
        1.3.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含义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特色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特色
2 文献回顾
    2.1 国外研究状况
        2.1.1 早期的开创性研究
        2.1.2 资源型城市的依附理论
        2.1.3 资源型城市经济与产业转型研究
        2.1.4 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影响
    2.2 国内研究状况
        2.2.1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早期研究
        2.2.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探索性研究
        2.2.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
        2.2.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
    2.3 国内外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2.3.1 研究进展的路径
        2.3.2 中外研究状况的比较
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的国际比较
    3.1 城市自发实现的成功转型
        3.1.1 英国斯旺西转型为旅游城市的路径
        3.1.2 美国匹茨堡转型为高科技服务业城市的路径
        3.1.3 美国比尤特多元化转型的路径
        3.1.4 美国休斯顿成功转型为综合性城市的路径
        3.1.5 南非约翰内斯堡成为区域大都市的路径
    3.2 国家巨额资金支持下实现的艰难转型
        3.2.1 日本事倍功半的煤炭产地振兴路径
        3.2.2 德国鲁尔由煤炭补贴转向地方自主转型
    3.3 处于艰难转型过程中的资源型城市
        3.3.1 南非Dundee因产业基础差而转型受阻
        3.3.2 乌克兰顿涅茨克缺乏结构性改革而转型受阻
    3.4 放弃产业转型努力的资源型城市
        3.4.1 瑙鲁因资源诅咒而放弃产业转型
        3.4.2 美国蒙大拿弗吉尼亚城的人去城空
    3.5 产业转型路径的比较
4 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城市与企业的协同演化
    4.1 城市因企业而兴
        4.1.1 两类资源型城市
        4.1.2 资源型国有企业与无依托资源型城市的建立
    4.2 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与演化
        4.2.1 资源型企业在资源型产业中的演化
        4.2.2 资源型企业向一般企业的演化
    4.3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与演化
        4.3.1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4.3.2 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与决定因素
    4.4 城市跟随企业成长
        4.4.1 成长过程中的同步性
        4.4.2 城市成长过程中的政企关系转变
    4.5 企业对城市的塑造
    4.6 企业与城市的协同演化
        4.6.1 企业与城市的同步衰退
        4.6.2 资源型城市转化为一般性城市
        4.6.3 资源型企业、城市演化中的协同效应
5 制约产业转型的区域社会经济网络与资源租金分配制度
    5.1 产业转型是创新与变革的过程
        5.1.1 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5.1.2 资源型城市的"熊彼特式创新"
        5.1.3 "熊彼特式创新"的实现
    5.2 社会经济网络对转型能力的束缚
        5.2.1 封闭型经济网络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空间
        5.2.2 区位劣势影响到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
        5.2.3 经济社会网络制约区域创新系统的发育
    5.3 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形成的"资源诅咒"
        5.3.1 资源产品的收入分配
        5.3.2 资源租金的分配
        5.3.3 资源租金分配制度对产业转型的影响
6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产业转型:基于铁煤集团的案例分析
    6.1 产业转型、组织转型与主辅分离改革
        6.1.1 "企业城"中的产业转型
        6.1.2 资源型国有企业产业转型的突破口
        6.1.3 以主辅分离为契机的产业转型与组织转型
    6.2 理论基础
        6.2.1 组织变革与组织转型
        6.2.2 组织转型的动力机制
        6.2.3 组织嵌入、脱嵌入与再嵌入
        6.2.4 组织转型与组织嵌入
        6.2.5 三分法的企业组织嵌入机制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方法与案例的选择
        6.3.2 资料收集
        6.3.3 资料分析
    6.4 组织转型的背景
        6.4.1 多元组织模板共存的环境
        6.4.2 主辅分离改革的政策背景
        6.4.3 以组织转型来推动铁煤集团的产业转型
    6.5 组织转型的启动
        6.5.1 组织转型是由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的
        6.5.2 组织转型启动的两种方式
        6.5.3 内生式与外生式组织转型的差异
    6.6 组织转型的动态循环
        6.6.1 政治、文化与经济三种嵌入机制的互动
        6.6.2 脱嵌入到再嵌入的多次循环
        6.6.3 从一种组织嵌入基态到另一种组织嵌入基态
    6.7 组织转型过程模型
        6.7.1 组织转型的起点与终点
        6.7.2 从脱嵌入到再嵌入的多次循环
        6.7.3 组织转型力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6.8 分析与讨论
        6.8.1 组织转型的速度应快还是应慢
        6.8.2 组织转型应从高影响力的部门还是从组织的外围开始
        6.8.3 依托资源型国有企业进行产业转型的局限
7 资源型城市产业体系的转型:基于阜新市的案例分析
    7.1 理论基础
        7.1.1 组织场域
        7.1.2 组织场域变迁的类型与动力机制
        7.1.3 组织场域变迁的过程
        7.1.4 作为组织场域的城市产业体系
    7.2 研究方法
        7.2.1 研究方法与案例的选择
        7.2.2 资料收集
    7.3 阜新市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7.3.1 煤电基地的形成
        7.3.2 地方工业的发展
        7.3.3 组织场域的形成及特征
    7.4 两轮产业转型实践的比较
        7.4.1 2001年以前的产业转型实践
        7.4.2 2001年以后的产业转型实践
    7.5 组织场域重构的路径与机制
        7.5.1 重构之前的组织场域状况
        7.5.2 重构之后的组织场域状况
        7.5.3 组织场域重构的动力机制
        7.5.4 场域结构与主导制度逻辑的共同变迁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一) "机博会"
        (二) "光博会"
        (三) "食博会"
        (四) "农博会"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结语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兴旺的德国建筑与建材机械行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张建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2]资源枯竭型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D]. 姜雪纯.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3]潇贺古道西线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分析及其演变研究[D]. 雷文艳.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4]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11)
  • [6]基于政府购买服务视角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付晓枫.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7]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8]个旧锡矿矿业文化研究[D]. 刘烈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2)
  • [9]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企业组织与城市的互动演化[D]. 钱勇.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10]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蓬勃发展的德国建筑和建材机械工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