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住宅产业的发展

概述住宅产业的发展

一、概说住宅产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赵伯伦,郭芸麟,赵继龙[1](2021)在《国际大规模定制住宅设计研究:概念、挑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大规模定制与住宅设计的关联研究作为应用制造业的方法改造建筑业的重要命题之一,已经成为工业化住宅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首先,通过相关概念的简述,指明大规模定制住宅是一种面向用户异质需求的建筑类型,在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在成本上接近或等于大规模生产;其次,对国际大规模工业化住宅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剖析其研究现状和面对的挑战;最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大规模定制住宅设计在面向建筑师的设计规则制定和面向用户的交互模式构建两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当下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崔博宁[2](2021)在《产业链视角下装配式住宅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涵[3](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居住形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云迪[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睢宁农村集中居住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有坤[5](2021)在《基于居住需求变化的我国住宅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更新阶段和存量房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美好居住生活的需求不断升级,我国住宅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发展新形势。本文在总结我国城镇住宅产业发展状况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居民住房需求的新变化,结合我国城镇住房新进展,梳理探讨了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安昊嘉[6](2021)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06年起,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领我国乡村地区进入深入发展阶段,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重新成为国家建设的核心焦点。晋东南地区乡村地理文化环境独特,存留着大量历史悠久、古迹丰富的传统村落。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传统村落呈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乡村风貌与聚落肌理受到极大的破坏。如何在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同时又能传承传统乡村的文化内核与建筑基因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晋东南地区长治市与晋城市的多个典型乡村为主要分析对象,在乡村聚落层面与住宅建筑层面对晋东南地区乡村进行历时性研究,以探究该地区乡村的发展特征与演变动因。第二章结合地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进行整体分析。整合地理空间、气候条件和文化交融等演进背景分析晋东南乡村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探究晋东南地区乡村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以了解其发展的基础,为后续演变路径的探究提供原型。第三章在聚落视角上,探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的特征。首先对聚落单元的布局演变特征、发展方向性等方面进行探究,利用调研实例论证多种不同类型的晋东南乡村的发展路径;其次对晋东南地区乡村的公共空间如入口空间、道路关系、公共建筑的发展演变路径进行探究,探究聚落层面空间组织形式的变化规律。第四章在居住建筑视角上进行实例调研。以晋东南地区传统民居为原型,对乡村院落空间进行演变研究,探索院落空间组织形式发展的特征;对乡村住宅平面形态、功能分布、立面与装饰特征、建造技术与材料等几个方面的演变路径逐层探索,解读乡村住宅发展的延续性与差异性。第五章基于前文关于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与住宅演变趋势,总结出乡村住宅形式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政策实施、人口比例、文化影响等几个方面探究推动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演变的核心动因。第六章根据目前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村民对于乡村建设的内在需求,在传统村落保护、旧区整治和住宅营建等方面提出晋东南乡村的适应性发展目标与策略。只有完善保护政策、革新产业发展模式等乡村外部规划和传承传统文化、适应生活场景等乡村内部需求两方面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实现晋东南地区乡村的文化特征传承和聚落可持续发展。

张静雅[7](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孙钰瑶[8](2021)在《云南省住宅地价与房价时空联动研究》文中指出在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将会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同步。目前土地供应、住房需求、市场结构等不均衡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楼市调控政策。要发挥土地要素、房地产要素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价格是关键手段,而房价存在较强的时间上的动态惯性效应和空间上的区域关联特征。因此,为促进云南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研究清楚住宅地价与房价之间的时空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地价和房价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及研究成果后,在地价和房价互动机理基础上,首先展开云南省经济和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次,以2011-2019年云南16州市的土地出让价格和商品住宅价格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两者在时序上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构建房价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云南房价的影响因素。空间上,基于云南129县(市、区),运用反距离加权法建立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和房价的数字价格模型来研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聚类进行异常值分析,最后结合地价房价比来分析云南房地产市场现存的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到的结论为:(1)云南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与商品住宅价格存在长期的正向互动关系,且商品住宅价格还存在着自我推动上涨的趋势;近些年云南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引起了云南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且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并不是云南商品住宅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2)在影响云南房价的因素中,供给方面的因素有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住宅用地推出土地面积;需求方面的因素有人口城市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一年房价的增长率,且需求方面的作用大于供给方面。由于房价的成本弹性相对较低,可以认为供给成本并不是影响云南房价的主要因素,而影响程度最大的人口城市化率,反映出云南省资源分配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非均等化等问题,云南地区房价的上涨更多依赖于人口城市化率的推动。(3)房价受需求及空间溢出的影响并没有随着住宅用地基准地价的变化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两者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由此说明基准地价的更新不在局限于现实性,要结合周边环境变化以此保持其现势性。其中,罗平县、富源县、沾益市、麒麟区、蒙自市、鹤庆县、巍山县的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和房价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4)2018年云南省有80%的区县地价房价比在5%-15%之间,表明云南绝大部分区县的城区目前执行的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偏低;将16州市的地价房价比与全国50城对比发现,特别是昆明和滇中新区城市与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和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不相符,其余州市更加偏低,与各级城市等级不相符。最后,从实证研究结果出发,针对云南地区要提升地价房价占比;优化住宅用地供应空间配置,高质量发展中心(滇中)城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土地监管,增强市场透明度;注重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质量和数量的空间均等化发展;重视省会(州市)周边区县房价的增长,调控要注重“城市联动”和“因城施策”。

姜明亮[9](2021)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业经过改革后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力量,在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拉动建材、化工等相关行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因素,商品住宅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引擎,而近年来商品住宅价格涨速迅猛,过高的商品住宅价格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商品住宅价格差异及影响因素,为住房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文献,对商品房和商品房价格的定义和特点重新进行了确定。结合相关研究,选取了10项指标反映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的因素,以2010-2019年为研究期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解决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宏观经济及配套设施、居民收支水平及城镇化率是影响六省会商品住宅价格的共性因素。其次,通过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住宅价格的个性因素。最后,结合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的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提出了优化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房价格的对策和建议。针对共性因素,提出了采取措施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打造新型城镇化、合理调节商品住宅的供需矛盾等措施。针对个性因素,从中部六省各省会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提出优化商品住宅价格的合理性建议。

朱安娜[10](2021)在《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造技术的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装配式建造模式与传统建造模式相比,建筑部品生产的集约化可实现建筑材料和能源的最大效率化,同时施工过程中安装构件等工序能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排放量、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明显改善施工环境质量。然而我国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消费者对其生态改进的促进效应仅停留在“小区环境优化”等浅显层面,对于装配式住宅产业链作用下的生态性并不清晰,所以工业化背景下装配式住宅的生态改进效应评价方面,仍然是需要进行研究以提高市场认可度的可靠依据。并且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生态性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丰富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绿色生态评价体系,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评价体系。论文首先对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可持续评价以及云模型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讨论了对装配式住宅进行生态可持续评价的必要性以及云模型的适用性,并且对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将装配式住宅和传统住宅的产业链构成进行对比研究,突出装配式建造模式的住宅在生态改进方面的促进效应。借助SCP分析范式(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研究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传导过程,政策变化导致住宅市场结构变动,各企业主体产生提高竞争力的行为,进而研究了这些行为对于装配式住宅的生态改进效应,并且建立了以SCP为框架的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应用云模型理论,实现评价指标的定性概念和定量数据的相互转换,克服了评价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构建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评价云模型。为了验证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论文结合长沙市“中建璟和城”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云图形象直观地表达了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生态改进性处于“一般”偏上的水平,距离“较优”还有一定的距离。长沙市整体政策市场环境较优,但产业化水平不高,导致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表现一般,据此提出科学合理,实际可行的优化建议。论文为装配式住宅领域的可持续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借鉴,有利于促进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

二、概说住宅产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概说住宅产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大规模定制住宅设计研究:概念、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规模定制住宅的相关概念
    1. 大规模生产
    2. 大规模定制
    3. 定制化住宅
    4. 大规模定制住宅
二、大规模工业化住宅的发展概况
    1. 标准化设计的住宅:1913—1960年代
    2. 参与式设计的住宅:1960—1990年代
    3. 定制化设计的住宅:1990—2010年代
    4. 个性化设计的住宅:2010年至今
三、大规模定制住宅设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设计规则的制定
        1.1转译用户需求
        1.2设定规则层级
        1.3把控定制程度
    2. 交互模式的构建
        2.1引导用户参与
        2.2避免信息过载
        2.3验证用户体验
四、大规模定制住宅设计案例解读
    1. 基于形状语法的规则设计
    2. 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
五、结论
图表来源

(5)基于居住需求变化的我国住宅产业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城镇住宅产业发展现状
    1.城镇住房短缺问题已基本解决
    2.住宅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显着
    3.住宅产业发展模式逐渐转型升级
二、我国城镇居住需求变化
    1.人们对住宅品质需求越来越高
    2.老旧住宅维护更新改造需求日趋增大
    3.二手住房逐渐占据住房交易市场的主导
    4.住房租赁成为大城市新市民解决居住需求的重要方式
    5.人口结构变化促使居住需求日趋多样化
三、我国住宅产业发展方向
    1.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主的住宅更新是产业发展重要方向
    2.大力培育住房租赁市场以解决新市民阶段住房问题
    3.切实发挥二手住房市场解决新增购房需求的主导作用
    4.依托可利用公共房屋土地资源发展社区服务业
    5.提升住宅产品品质以适应美好居住生活需求

(6)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乡村聚落
        1.3.2 建筑形态
    1.4 研究范围界定
        1.4.1 空间范围界定
        1.4.2 时间范围界定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乡村研究现状
        1.5.2 晋东南地区乡村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晋东南地区乡村物质与人文环境背景研究
    2.1 自然环境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生存基础
        2.1.1 区位环境特征
        2.1.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2 历史变迁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发展变革
        2.2.1 交通发展
        2.2.2 产业变革
    2.3 文化传承背景下晋东南地区的文化特征
        2.3.1 多元信仰的杂糅共存
        2.3.2 周密谨慎的文化内聚
        2.3.3 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
    2.4 本章小结
3 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变
    3.1 聚落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3.1.1 内部更替
        3.1.2 单向延伸
        3.1.3 多向扩张
        3.1.4 离散发展
    3.2 公共空间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3.2.1 村落村口形态演变
        3.2.2 村落街巷空间演变
        3.2.3 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演变
    3.3 本章小结
4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形制特征与演变
    4.1 晋东南乡村院落空间演变特征
        4.1.1 院落用地情况演变特征
        4.1.2 庭院空间比例尺度演变
        4.1.3 庭院空间功能演变特征
        4.1.4 院落轴线秩序演变特征
        4.1.5 院落空间组织结构演变
    4.2 晋东南乡村功能空间演变特征
        4.2.1 厅堂空间
        4.2.2 卧室空间
        4.2.3 厨房空间
        4.2.4 厕所空间
        4.2.5 存储空间及其他空间
    4.3 晋东南乡村立面演变特征
        4.3.1 比例尺度
        4.3.2 门楼形态
        4.3.3 门窗形态
        4.3.4 立面材质与色彩
        4.3.5 细部装饰
    4.4 晋东南乡村结构体系与材料演变
        4.4.1 建造材料
        4.4.2 结构体系
    4.5 本章小结
5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演变规律及动因研究
    5.1 演变规律
        5.1.1 分异与融合:空间与需求的互动
        5.1.2 内涵与表征:立面装饰的发展
        5.1.3 弃置与延续:建筑形态的更新
        5.1.4 原型与变型:组织形式的转变
    5.2 演变动因
        5.2.1 乡村政策改变
        5.2.2 家庭结构改变
        5.2.3 思想观念改变
    5.3 晋东南乡村聚落与建筑演变评价
        5.3.1 积极演变
        5.3.2 消极演变
    5.4 本章小结
6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策略
    6.1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目标
        6.1.1 实现乡村经济与聚落环境协调发展
        6.1.2 实现乡村建设与建筑保护共同发展
        6.1.3 实现地域文化与住宅营建结合发展
    6.2 晋东南地区乡村保护策略
        6.2.1 健全保护法规体系
        6.2.2 建立多元保护模式
        6.2.3 确定村民主体地位
    6.3 晋东南地区乡村营建策略
        6.3.1 延续传统聚落营造经验
        6.3.2 创造适应发展的新原型
        6.3.3 应用当代技术发展成果
        6.3.4 建立多维乡村营建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乡村建筑信息调研表格
附录B 乡村聚落调研信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8)云南省住宅地价与房价时空联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地价与房价的研究方法
        二、地价与房价关系研究
        三、地价与房价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住宅地价
        二、商品住宅价格
        三、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四、地价房价比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地租地价理论
        二、城市土地区位理论
        三、供求均衡理论
        四、蛛网滞后模型
        五、预期理论
        六、地价与房价的互动机理
第三章 云南省住宅市场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区位概况
        二、经济发展状况
        三、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市场分析
        一、土地市场供求分析
        二、土地价格分析
    第三节 云南省商品住宅市场分析
        一、商品住宅市场供求分析
        二、商品住宅价格分析
第四章 基于PVAR模型的住宅地价与房价动态关系研究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模型变量的检验
        一、相关性检验
        二、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检验
    第四节 构建PVAR模型
        一、滞后阶数的选取
        二、GMM估计
        三、Granger因果检验
    第五节 PVAR模型的动态关系分析
        一、脉冲响应分析
        二、方差分解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PD模型的房价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处理
    第二节 模型指标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模型的介绍与构建
        一、面板数据基本模型
        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构建
    第四节 自变量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IDW插值的住宅地价与房价空间关系研究
    第一节 云南县域环境概况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三节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一、数据结构分析
        二、全局趋势分析
        三、空间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数字价格模型
        一、数字地价模型(DLPM)的建立
        二、数字房价模型(DHPM)的建立
    第五节 聚类分析
    第六节 地价房价比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础概念
        2.1.1 商品住宅
        2.1.2 商品住宅价格
        2.1.3 商品住宅价格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商品住宅市场需求理论
        2.2.2 商品住宅市场供给理论
        2.2.3 商品住宅市场供求均衡理论
        2.2.4 区位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市场与价格分析
    3.1 中部六省及其省会城市概况
        3.1.1 中部六省概况
        3.1.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概况
    3.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2.1 地区生产总值
        3.2.2 年末常住人口
        3.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及其影响因素概况
        3.3.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房地产住宅开发投资额
        3.3.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竣工面积
        3.3.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3.3.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变动趋势
    3.4 小结
第4章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研究方法
    4.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指标选取
    4.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4.2.1 主成分分析法
        4.2.2 逐步回归法
    4.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模型的构建
        4.3.1 共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4.3.2 个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4.4 小结
第5章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收集与整理
    5.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共性因素分析
        5.2.1 因子分析
        5.2.2 回归分析
    5.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个性因素分析
        5.3.1 太原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5.3.2 郑州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5.3.3 合肥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5.3.4 武汉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5.3.5 南昌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5.3.6 长沙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5.4 汇总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6.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共性优化建议
        6.1.1 采取措施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6.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6.1.3 加快完善住宅市场体系
        6.1.4 通过信贷政策、调节土地供应,解决商品住宅供需矛盾
    6.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个性优化建议
        6.2.1 太原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6.2.2 郑州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6.2.3 合肥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6.2.4 武汉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6.2.5 南昌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6.2.6 长沙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10)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装配式住宅生态效应研究
        1.2.2 可持续评价研究
        1.2.3 云模型研究现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技术与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基础
    2.1 装配式住宅相关内容
        2.1.1 装配式住宅概念及特点
        2.1.2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组织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云模型理论
    2.3 装配式住宅产业链分析
        2.3.1 传统住宅产业链概念及特征
        2.3.2 装配式住宅产业链概念及特征
        2.3.3 传统住宅和装配式住宅产业链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SCP的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分析及评价指标
    3.1 基于SCP的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分析
        3.1.1 装配式住宅市场结构分析
        3.1.2 企业行为与产业链形成
        3.1.3 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的生态改进效应
    3.2 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3.2.2 评价指标确立
        3.2.3 评价指标解析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云模型的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评价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1.1 构建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4.1.2 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权重
        4.1.3 权重结果统计
    4.2 云模型构建
        4.2.1 云模型基本算法
        4.2.2 云参数的确定
        4.2.3 云标尺的确定
        4.2.4 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云评价模型
    4.3 评语集评判准则建立
        4.3.1 评语集评判等级说明
        4.3.2 评语集评价等级准则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
    5.1 长沙市某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评价
        5.1.1 长沙市政策环境现状
        5.1.2 项目概况
        5.1.3 指标数据收集和处理
        5.1.4 项目评价结果分析
    5.2 长沙市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评价结果优化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指标权重打分表
附录 B-论文所用MATLAB程序语言
附录 C-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荣誉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概说住宅产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大规模定制住宅设计研究:概念、挑战与对策[J]. 王江,赵伯伦,郭芸麟,赵继龙. 建筑师, 2021(04)
  • [2]产业链视角下装配式住宅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崔博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居住形态设计研究[D]. 张涵. 江南大学, 2021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睢宁农村集中居住区设计研究[D]. 王云迪.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基于居住需求变化的我国住宅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 张有坤. 住宅产业, 2021(06)
  • [6]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D]. 安昊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云南省住宅地价与房价时空联动研究[D]. 孙钰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姜明亮.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10]装配式住宅生态改进效应评价研究[D]. 朱安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概述住宅产业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