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任务的组织规划调查

并行任务的组织规划调查

一、并行任务的组织规划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路凯[1](2021)在《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铁运输网络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市场需求形势日渐多样化和企业业务水平拓展,自备罐车已成为液态和气态危险货物的最常用运输载体,并且我国自备罐车的标准化生产、性能检测和申报使用已在公路、铁路和公铁联运等领域逐步规范成型。因此,关于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铁运输网络的优化研究具有鲜明的作用意义。考虑既有相关成果在研究内容上的空缺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本文以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铁运输网络优化设计为目标,旨在为现代危险货物运输的先进策略制定和规范运营操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和规划实施保障。主要完成研究工作如下:1.危险货物自备罐车运输风险指标计算。针对标准化硬件的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运输风险指标进行改进完善。区分公路路段/铁路区段风险和关键节点风险,确定风险量化与货物运输量、事故概率、运输里程、暴露人口量之间的关系;区分短效危害型和毒害扩散型两种主要类型风险指标,前者的关键参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预测计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应用改进的高斯烟羽模型完成关键参数计算。同时,风险指标为后续网络设计建模提供了目标衡量依据。2.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路运输网络优化设计。针对以高速公路、省道、城际快速路和局部城市支干线道路为主的基础公路网,以自备罐车的拖车运输为任务流程,以降低风险、扩展应急能力和控制运营成本为目标,分析政府管理部门的可用路段限定、应急中心选址和服务分配等决策调控,确定网络中危险货物运输商的中转仓库选址和配送分销方案,规划在政府管理部门决策主导下危险货物运输商的自备罐车运输路径。以政府管理部门和危险货物运输商的不同视角,构建两阶段规划模型并论证两阶段之间优化关系。根据模型特点分别设计数值算法与启发式算法以求解不同规模问题,依托川北-北京实际区域公路网络和液化燃气/液氨运输任务背景进行了案例研究,计算并分析了优化结果。3.危险货物自备罐车铁路运输网络优化设计。针对由货运铁路和企业专用线构成的基础铁路网,分析自备罐车的换轨拖运任务流程。以降低运输风险和控制运营成本为目标,明晰危险货物罐车办理站选址的应急能力、地理、环境等定性因素要求,研究企业专用线布局与办理站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办理站之间的远途铁路运输路径。以政府管理部门和危险货物运输商相统一的视角,结合模糊VIKOR方法建立混合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分别提出数值算法和启发式算法以求解不同规模问题,依托川北-北京实际货运铁路网络和液化燃气/液氨运输任务背景进行了案例研究,计算并分析了优化结果。4.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铁联运网络优化设计。针对以高速公路、省道、城际区域公路和货运铁路为主要结构的基础公铁网络,分析自备罐车的公路、铁路及二者间转运的运输任务流程。以降低运输风险和控制运营成本为目标,分析政府管理部门的决策管控,包括公路路段/铁路区段开放方案、转运办理站选址及转运能力配置;确定在政府管理部门决策主导下危险货物运输商的自备罐车路径方案,包括路段/区段的确定和转运办理站的选择。以政府管理部门和危险货物运输商的相对视角,构建双层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分别设计数值算法和启发式算法,并提出应用逆优化方法的简化管控策略。依托川北-北京区域公路和铁路网络以及液化燃气/液氨运输任务背景进行案例研究,计算分析了优化结果。此外,在共同案例结果基础上,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了公路、铁路和公铁联运三种运输网络的优势特点。综合来看,危险货物自备罐车的三种运输网络在实践原则和优化效果上各有侧重,且对应问题的解析形式和复杂程度不同,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区域现实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决策。此外,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推进建设的背景下,依托多式联运方法与技术的成熟,公铁联运网络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本文研究可支撑建设适用于现代危险货物自备罐车运输管理的统一决策参考体系。

柳晨[2](2021)在《遗传算法在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调度问题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业2025规划刚要的重要战略背景下,快消行业引来了弯道超车的发展格局,A企业的发展到了整体规划、协同布局、模式转型的战略阶段。随着A企业生产车间产线的增加、资源有限等约束条件的限制,现有的排产计划已无法满足工厂排产的需求。数字化的车间调度解决方案,对工厂生产的平稳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的排产计划可以大大减轻计划员的工作,避免因人为失误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而浪费产能。A企业冰淇凌成品包装线的调度问题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它的生产设备属于不相关并行机,其次它的产线有不同的类别优先级,优先级越高越重要的需要排在一起,并且某些任务具有指定的加工顺序要求。因此本研究以分配和排序为关键决策,以总完工时间最小为调度目标,根据A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了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调度问题的相关模型,并使用一种改进的遗传策略得出了切实可行的调度方案。在传统的遗传算法中,由于交叉操作产生的子代可能无法很好的遗传父代的优良特征,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可能会导致得之不易的优良解被破坏或者丢失,在约束条件较多的情况下难以快速有效的得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而A企业冰淇凌生产调度车间的实际需求约束较多,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A企业冰淇凌成品包装线的调度问题,本研究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将父代初始种群中的优秀个体和交叉产生的优秀个体复制保留在一个外部解集中,用保留在外部解集中的优秀个体替换经过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后适应度较低的若干个体,这样可以极大地避免优良解被破坏,同时将交叉概率设置为较大值0.99,以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和物种多样性,总体上提升了得到更优秀的解的概率。为了验证该算法在解决A企业多机器并行车间调度问题上的有效性,本研究使用了10个周期的数据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传统遗传算法的求解效果以及调用CPLEX求解器求得的最优解进行对比,最终得出本文所使用的改进的遗传策略在求解A企业多机器并行车间调度问题上是可行且高效的。

饶文明[3](2021)在《基于多源感知数据的城市大规模路网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态交通分配是道路交通网络建模与分析的核心内容,基于实际采集多源感知交通数据,构建适应城市道路间断交通流特性、兼顾计算效率与准确性的大规模城市路网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对于有效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管控的鲁棒性水平,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现实城市路网交通智能感知数据,既有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研究存在车流OD估计严重依赖路径选择行为假设、交通流加载及传播描述能力不足、求解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导致以动态交通分配模型为核心的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如主动式拥堵热点疏解)难以应用于大规模城市路网。面向我国城市道路智能化交通管控需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源感知数据的城市大规模路网动态交通分配模型构建方法。研究主要包括多源数据环境下大数据驱动的动态交通需求模式(即OD模式)估计、网络交通流动态加载模型构建、动态交通分配建模与求解三个关键技术,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1)针对当前城市大规模路网车流OD估计严重依赖路径选择行为假设问题,考虑卡口式电子警察采集的过车记录中存在大量轨迹数据,论文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环境下大数据驱动的动态OD模式估计方法,克服了既有方法未充分利用真实路径选择信息,OD模式估计结果难以反映现实路网交通需求分布的不足。首先,考虑到卡口式电子警察设备的空间覆盖率情况,从过车记录中提取的车辆轨迹通常是不完整的,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模型的轨迹重构方法。其次,基于重构的完整车辆轨迹,提出了一种以轨迹数据为主、断面交通流数据为辅的城市路网动态OD模式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轨迹数据空间分布异质性特点,基于空间统计学方法量化分析了轨迹数据异质性对OD模式估计的影响。最后,基于空间统计分析揭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OD模式调优方法。基于提出的方法对昆山市中心城区路网的工作日早晚高峰和中午平峰的动态OD模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估计的交通出行产生/吸引量能够准确反映路网交通需求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布,OD模式估计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各时段的MAPE值均维持在20%以内;模型估计精度随着轨迹数据平均采样率的降低而减小,最小可接受采样率为60%;空间统计分析表明,出行产生/吸引变化量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几乎不随轨迹采样率而变化,受轨迹空间分布异质性影响较大的热点交通小区数量和位置分布与测试区域位置具有较强的相关性;OD模式调优方法通过精准调整与热点交通小区相关的需求估计值,即可实现了OD模式估计精度的有效提升。(2)针对既有动态网络加载模型对信号控制影响下的间断交通流描述能力不足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元胞传输模型的城市路网交通流动态加载模型。首先,考虑传统基于路径的元胞传输模型视交叉口为节点、无法模拟信号控制对路口通行能力影响等缺陷,通过构建转向元胞流量传递方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城市道路的改进元胞传输模型。其次,针对传统人工划分元胞的方法费时费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网拓扑的元胞自动划分方法,实现了大规模路网的元胞模型快速搭建。最后,以改进的元胞传输模型为核心,研究构建了以路径流为最小加载单元、基于中观仿真的城市路网交通流动态加载模型。对长江路干线及其周边道路构成的局部路网上进行了交通流动态加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在路径分配确定的前提下,提出的模型能够将给定的动态交通需求合理的加载至路网,并准确模拟交通流的动态传播演变以及交通拥堵的“形成-扩散-消散”过程;改进的元胞传输模型通过转向元胞通行能力约束近似模拟了信号控制对交叉口进口道及内部车流运行的影响,获得的转向流量仿真值较为准确;模型以进口道延误(进口道上的元胞行程时间)来替代信号控制延误,能够为DTA建模提供准确的动态路径阻抗,干线行程时间MAPE值处于10%左右。(3)针对既有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在现实大规模路网应用场景中存在的求解复杂耗时问题,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空间域分解的大规模路网动态交通分配模型,设计了并行仿真求解方法,初步实现了分配准确性与计算效率的协调兼顾。首先,考虑智能化交通管控对模拟真实路网交通流状态的需求,构建了基于动态用户均衡分配准则的交通分配模型,提出了基于相继平均法的连续多时段动态交通分配仿真求解方法。其次,考虑到模型求解复杂度与经过元胞的路径数量成正比,定义了一个新的变量—元胞路径数,以路段上的元胞路径数作为路段负载。为了确保并行计算时各进程具有相近的工作负载、减少进程等待时间,提出了以负载平衡为目标、路段负载为权重的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路网空间域分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仿真求解方法。以早晚高峰和午间平峰共20个15分钟时间间隔的动态OD作为模型输入,对昆山市中心城区路网进行了动态交通分配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各测试时段模型经过13~19次迭代可达到收敛,相对间隙指标(Relative Gap,RG)的最佳阈值为0.4%,在同等迭代次数下平峰时段模型更易收敛于较低的RG值。被选路径的行程时间变化范围较小,最短路径的分配流量远高于非最短路,说明路径分配结果较好的满足动态用户均衡准则;断面流量和速度的空间分布与真实交通状况较为符合,路径行程时间的仿真值与观测值保持了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二者误差在8分钟以内。行程时间仿真值与观测值区间下限更为接近,说明现实路网交通流分布并非处于理想动态用户均衡状态。并行仿真求解方法显着提升了模型的求解速度,进程数为14时达到最优加速比(6.78),计算时耗缩短至10分钟以内。本文构建的DTA模型初步实现了分配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兼顾,基本满足智能交通管控应用的实时性要求。

王雪[4](2020)在《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提出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语言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自古便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量的海外移民和其他各类母语非英语学习者的持续增长给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完善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贯穿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优秀与杰出四个发展阶段,对教师质量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职前和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ESL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指针和规范准则,并且标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言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语言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一带一路”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对我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尤其是对未成年阶段学习者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忽视。美国的ESL教师专业标准与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适用的群体类似、语境类似,且发展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关注并展开深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取美国现行的全部3套ESL教师专业标准:2010版与2018版《学前—12年级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2010版和2018版现处于并行状态,都属于现行职前教师专业标准范畴)和《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标准》(即职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现行的学前至12年级阶段ESL教师系列专业标准进行全面剖析与解读,挖掘出该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实然状态、总体特征、成效弊端和借鉴意义。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背后蕴含着政治、文化、语言、教育、需求等因素。因此,本论文首先把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放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从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教师、学生及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两大维度六个方面对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做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然后以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为指导,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发展两个阶段(职前和职后)的三套标准从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标准产生的依据和核心思想、标准产生的过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基于标准的教师认证和标准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个体分析。同时抓住新、旧职前标准并行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现行标准研究范畴内,在对职前标准进行个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探究不同时期同一标准的承接性与发展性、不变本质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融合,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美国职前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在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职前、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后,论文从美国ESL学科整体性、ESL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以库玛的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打乱标准原有的结构,对处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从基本要素、整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基于标准的认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不同阶段标准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进而发掘美国现行ESL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在研制理念、主体结构、涵摄内容、秉持视角、言说话语、认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质,并探讨该学科教师专业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结合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分析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现状,参照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本文从七大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些许启示。

沈楷程[5](2020)在《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建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环节多,系统中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以现场为重心的建造管理已经不适用于装配式建造,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装配式建造的发展,装配式建造还缺乏完善的计划控制体系,存在大量返工风险。因此,从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角度出发,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造的过程优化方法与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论文界定了返工风险,并从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和工艺流程的角度全面梳理了装配式建造过程的范围。基于文献调研、访谈调研和项目资料,从设计、生产和施工装配三个阶段识别返工风险因素,从人工、材料设备、工艺、环境四个方面得到41类返工因素,作为返工风险分类结果。论文从返工频率、返工成本和返工工期三个维度详细分析了返工影响,其中,设计是建造过程中返工影响最大的阶段,生产阶段的返工对成本有显着的影响。通过构建期望影响函数识别了返工影响较大的13个核心工作,包括设计阶段的所有过程,生产阶段20%的过程和施工阶段23.1%的过程,为后续过程优化和构建管理体系奠定基础。论文基于并行工程理论,从装配式建造过程的特点出发,构建了DSM模型来分析装配式建造过程中的依赖关系,结合图论识别并优化了耦合任务,减少任务之间的耦合迭代。针对返工风险传播方式,建立了以最小化成本和工期为目标的过程优化模型,将DSM模型与自适应遗传算法相结合,对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改进精益项目交付体系构建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目标、内外环境和主体,评估了返工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自留、降低、转移等应对策略和监控措施,以指导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规范管理。论文将上述成果应用于装配式建造项目中,梳理了案例的基本情况和返工问题,改进了建造过程,从优化结果看出模型减少了返工对成本和工期的影响。评估项目返工风险并分析其监控措施,提出了应对策略和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和返工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论文所确定的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和构建的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深化了智能优化方法在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拓展了工程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所提出的返工风险管理体系,对科学指导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预测,提升项目建造的管理效率,丰富装配式建造的管理体系具有应用价值。

牛启盛[6](2020)在《标准动车组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标准动车组作为高铁车辆行业的主产品系列处于铁路运输价值链高端,其经济意义重大。同时随着我国“高铁外交”模式的建立,高铁车辆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典范,这也给标准动车组赋予了一定的政治意义。项目管理在高铁车辆领域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远未达到成熟,标准动车组的项目进度管理还缺乏突破,无规范成熟管理体系。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建立有效的进度管理体系,这既可以提高该产品效益也可以促进与国内外客户的良好关系,实现车辆公司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在项目进度管理领域中,了解中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国内外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理念与成功案例,得出本文研究的必要性。“成熟理论的科学应用”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由此详细研究了相关概念与理论,包括:项目进度概念、WBS、里程碑、PERT/CPM、进度缓冲以及其它相关理论。本文旨在建立标准动车组项目进度管理体系,这些理论的研究为项目进度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接下来对标准动车组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标准动车组的项目概况,归纳概括标准动车组的九个项目特点,并做进一步分析总结,形成项目进度管理体系的“环境依据”;通过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对标准动车组项目进度管理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项目进度管理三个不足:无有效WBS、无科学项目计划、无规范进度管理措施;通过对项目进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分析,归纳总结项目进度管理需要重点关注的四个要素:设计变更、采购欠料、管理流程、领导资源。三个不足与四个要素共同构成项目进度管理体系的“实际依据”。根据上述三个依据,在两个原则下,本文研究创建了标准动车组的项目进度管理体系,用于全面提升标准动车组的项目进度管理。该管理体系涵盖了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进度控制、控制主体、控制规范与工作细则等项目进度管理领域,主要内容包含:深度可达六层的WBS体系、基于WBS的作业时间估算、辅助表之一:假设管理表、辅助表之二:并行作业管理表、里程碑网络计划-PERT/CPM迭代更新的进度控制模式、BOM管理小组、进度管理小组、进度缓冲、高层领导参与规范、里程碑颜色标示进度表。经研究得出结论:该管理体系深度融合项目进度管理理论;与车辆公司基础管理、公司文化紧密契合;立足项目实际;可高效运行,能够对项目进度实施有效管理。随着车辆公司与具体项目的不断发展,该管理体系可持续改进,并可被其他项目灵活加以运用,进而提高整个公司的项目管理成熟度。

杨泳雪[7](2020)在《新产品开发工期管理 ——以T产品开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新款车型上市更新迭代周期缩短,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工期要求也日趋严格。为了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脱颖而出,许多零部件研发公司不断探索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来解决产品研发中常见的开发规划工期长及项目延期问题。S公司的T产品由于长时间未升级,导致在市场上竞争力不足,急需升级换代。又遇上需求量增长,出现了必须短于正常开发工期的需求。故T产品的开发兼具了平台升级与产品开发的双重任务,非常具有代表性。通过对S公司的新产品研发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S公司目前的开发流程、组织结构、开发环境都是按照串行模式构建,项目开发任务过于集中、人员任务分配不合理、项目活动间的搭接逻辑效率低下、信息传递困难等因素,均会导致T产品的规划工期长和开发返工事件。另外,工期规划由单人决策,过于主观,存在项目延期风险。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根据并行工程和计划评审技术的理论方法,调整开发流程和研发组织,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并改进产品开发工期的估算方式,为团队合作的开发模式提供环境和工具支持。并以T产品作为研究实践对象,进行具体的改进方法操作说明。通过在S公司T产品开发中取得肯定的实践效果,为企业进一步推广新的开发模式,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改进。

张小龙[8](2020)在《BJ出版集团基于IPD的产品开发模式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部署。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出版行业正在经历新的机遇期。当前,消费者阅读习惯的变化正在重塑文化传媒产业,出版企业必须要与时俱进,选择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思路,构建基于市场、消费者、产品三位一体的产品开发模式。传统出版企业开发逻辑单一,产品的开发过程难以应对复杂变化的市场需要。伴随着出版企业逐步脱离原有主体独立经营,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企业急需进行升级改造。IPD模式是先进成熟的开发理念。已经在诸多行业、企业得到了成功的应用。IPD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开发组织架构,提高开发过程中各参与方的沟通水平,通过标准化的开发流程,控制产品的开发周期,改善产品的上市表现。本文从出版物产品开发模式角度,集合BJ出版集团产品开发特点,研究如何通过集成产品开发(IPD模式对产品开发流程、产品开发组织架构进行设计,探讨设计后的开发模式在出版企业的适应问题。为出版类产品开发模式的创新提供发展思路与借鉴。帮助出版企业提高产品开发的质量与效率,推动行业开发水平的发展。论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成产品开发模式的研究成果,对相关的理念和逻辑结构进行了梳理。结合商业模式、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相关理论,分析BJ出版集团图书类产品的发展情况。并根据企业经营实际,通过构建新型开发组织架构,全面再造产品开发流程,对出版集团图书类产品的开发模式进行重构,并对试点产品开展收益情况分析,以印证新开发模式的实际价值。BJ出版集团作为北京出版行业改革先行单位,通过在图书类产品应用集成化开发模式,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类似产品的开发质量,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更好地投入产出比,为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提供借鉴,对我国出版行业发展与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李幸[9](2020)在《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思维是当前高度信息化智慧时代的重要技能,是K12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当前,各发达国家相继把计算思维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探索从小学阶段培养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和创新课程。我国自2018年1月正式将计算思维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开始重视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并逐步向基础教育移步。随着计算思维培养的逐步推进,伴随教学改革的稳健步伐,我国小学传统的单学科教学知识融合不充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融合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复合能力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思维一般通过信息技术课得以培养,传统的以计算机应用学习为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忽略真实生活情境,不重视技术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计算思维因而失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内核价值。因此,本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究一种融合多学科知识、重视真实生活情境的培养小学生的复合型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框架与模型。本研究围绕三个具体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即,一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探究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二是如何多元测评小学生的计算思维;三是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和最优化教学。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教育设计研究(EDR)范式,运用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回答“如何构建培养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的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围绕计算思维的理论,包括计算思维的多元定义、系统测评以及培养模型,还围绕多元的基于设计的学习(DBL)模型、STEM+C教育理论以及教学设计框架等开展分析,论证建构基于设计的STEM+C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结合小学开展计算思维培养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其必要性。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框架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是什么”,二是“教师怎么教”,三是“学生怎么学”,四是“学习的结果如何”。理论框架通过环的形式展示,包含四层:第一层为内容层,对应STEM+C学科内容,即学科教学内容为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计算的跨学科知识;第二层为教学层,即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采用APT教学框架,考虑多元教学法与策略(P)、技术手段与脚手架(T)以及评价与交互方式(A);第三层是学生如何开展学习,采用基于设计的学习流程——C5流程;第四层是学习的结果如何。同时,通过对基于设计的STEM+C理论框架进行迭代完善,进一步探讨了培养计算思维的最优化设计。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模型雏形是以基于设计的学习(DBL)为基础,融合计算思维实践的新兴教学模型。三轮迭代中对C5学习流程中的APT要素作为迭代完善的核心,通过社会交互与多元评价(A)、多元教学策略与教学法(P)、多元技术手段与脚手架(T)进行迭代完善,从而优化教学。(2)回答“如何评价计算思维”的问题。探究测评计算思维的多维度工具,从而开展能力与技能、认知以及情感的计算思维多元测评工作。计算思维技能采用计算思维测试(CTt),测评学生的编程计算思维技能;采用Bebras测试,测评学生的一般性的计算思维技能;能力上采用自陈式计算思维量表(CTS)了解学习者自我感知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认知结合质性研究方式,采用访谈、焦点小组等质性方法收集数据。情感则通过参与度与自我效能感问卷测评。研究采用经验取样法进行数据收集测评,对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自我感知计算思维能力以及情感维度进行及时的密集型追踪,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同时,利用个案研究更深入了解学习者计算思维能力与相关情感维度。(3)回答“如何最优化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的问题。研究结合STEM+C学科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利用教育设计研究方法(EDR)迭代改进教学。研究经过三轮迭代优化,以基于设计的学习为基本学习步骤,优化部分有:增加项目式学习,通过提供学习者项目书支架,帮助学生将整个过程逻辑清晰的串联。在第一个阶段“情境鉴定”,教师鼓励科学探究,设置基于证据的学习问题支架,帮助学习者对问题进行更精准的分解与抽象,还增加了对问题的概括与评估。在设计阶段,对协作学习的角色、协作任务提供更清晰的任务支架,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协作设计中STEM+C知识的强化,帮助学习者进一步将STEM+C知识与产品功能、工程设计原理深度联结。在原型制作阶段与迭代完善阶段,针对调试部分,增加了尝试错误与排除错误的试错法,并提供试错支架。在演示阶段,增设了基于量规的评价,确保教师评价、学习者评价过程中深度交互。(4)探究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的实施状况与推广效果。在此过程中,利用经验取样法量性研究法结合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法深度探究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的效果以及改进策略。结论有:一是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在自然课堂情境下显着促进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编程技能与一般性技能,显着促进计算思维能力、参与度与自我效能感。二是利用经验取样法,基于设计的STEM+C学习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波动,①在设计初期有较大幅度降低,源自于学习者刚开始进行复杂设计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陌生性,容易产生矛盾冲突,降低效率,伴随教师的积极干预,学习者在后期开始大幅度提升。②虽然在设计与设计演示阶段有一定的回落,但在创造原型阶段迅速回升并在作品交流演示阶段达到最高。三是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可帮助小学生缩短在性别上的差距,一开始女生的计算思维显着低于男生,经过学习男生与女生的计算思维基本达到一致。同时,该教学法可帮助缩小学生在初始能力上的差距,学困生得到显着提升,最终基本与学优生持平。四是协作学习在基于设计的STEM+C学习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协作是培养计算思维的保障。因此,教师对协作的干预极其重要,提前进行协作技巧的培训、观察小组协作冲突、及时进行协作干预、提供合适的协作与认知支架对开展协作问题解决学习极其重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跨学科领域下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构建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框架与模型,丰富了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提供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案例;二是利用经验取样法,精准探究学习者在培养计算思维过程中的波动,并提出干预措施,丰富该研究方法在计算思维以及STEM领域的应用;三是本研究开展基于设计的STEM+C实证研究,探究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的实施效果,并重点关注性别差异与初始能力对计算思维培养的影响。

强永刚[10](2020)在《ZJ船厂分段建造与堆场堆放的时空协同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建造属于典型的大型复杂产品生产,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分段建造严重影响着船舶的建造周期。同时,作为协调不同作业间工作进程的重要场所,分段又受到堆场空间布局的制约。因此,有必要将两者协同考虑以提高船舶建造效率。分段建造与堆场空间布局受到严格的时间与空间约束,即空间组织会影响生产任务的时间安排,高效时间组织又对空间组织的形式与动态调整提出要求,其调度问题具有复杂性、多目标性和动态性等特点。ZJ船厂作为中国特种工程船舶领域的领先企业,近年来随着订单的逐渐增加,为其建造过程的高效规划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如何通过制定有效的船舶建造调度计划以保证时间组织和空间组织的严密协同,提升船舶建造的生产效率,成为ZJ船厂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考虑到ZJ船厂船体车间和分段堆场存在的分段建造作业调度不合理、空间资源利用率低、加工小组安排仅凭经验、缺乏合理有效的分配策略等问题,将时空协同调度问题分为两个部分:在船体车间,考虑到分段的建造周期、空间布局与加工小组等约束,研究分段建造的时空协同调度问题;在分段堆场,考虑到分段的空间位置和移动路径,研究堆场堆放的时空协同调度问题。关于分段建造的时空协同调度问题,本文考虑到分段之间以及分段与场地之间的空间约束以及加工小组技能水平、建造能力等时间约束,以最大化平均时空利用率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规则和空间定位规则的分段建造两阶段混合调度方法。该方法在第一阶段采用相似规则将分段归类为若干个分段类,每个类中的所有分段在空间上相似、在时间上连续,以此得到分段类的尺寸、开工与完工时间;第二阶段分别设计了基于“面搜索”的平均最大剩余空间规则与基于“点搜索”的左下角(Bottom-Left,BL)定位规则,通过对比得出较优的空间定位规则,以此得到分段建造的时空协同调度方案,并采用可视化图表展示。关于堆场堆放的时空协同调度问题,本文同时讨论了分段的空间定位和移动路径选择两个子问题。考虑到分段的入场与离场时间等时间约束以及分段堆场的堆位布局、阻塞分段数量与位置等空间约束,本文以最小化非生产性移动次数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定位、路径选择和阻塞分段重定位的调度方案。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了包含分段开工与完工时间、场地空间位置与方向、各工序加工小组安排在内的分段建造时空协同调度方案,以及包含进场分段空间位置、进/出场分段移动路径和阻塞分段重定位的堆场堆放时空协同调度方案,不仅减少了船体车间的总完工时间、增加了作业场地空间利用率并实现了加工小组的持续高效利用,还有效减少了分段堆场平板运输车的非生产性移动次数。研究成果对相关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企业生产调度策略的制定有所参考,为进一步提高生产组织水平提供了切实可行和有效的方案。

二、并行任务的组织规划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并行任务的组织规划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铁运输网络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衡量评估
    2.2 危险货物运输物理网络设计
    2.3 危险货物运输服务网络设计
    2.4 危险货物运输多式联运组织
    2.5 危险货物自备罐车使用管理分析
    2.6 研究现状总结
    2.7 本章小结
3 危险货物自备罐车运输风险指标计算
    3.1 短效危害型风险指标计算
        3.1.1 风险场景描述
        3.1.2 参数计算原理
        3.1.3 预测计算流程
    3.2 毒害扩散型风险指标计算
        3.2.1 风险场景描述
        3.2.2 参数模型构建
        3.2.3 参数模型求解
    3.3 本章小结
4 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路运输网络优化设计
    4.1 问题描述
    4.2 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路运输网络两阶段规划模型
        4.2.1 第一阶段规划模型
        4.2.2 第二阶段规划模型
    4.3 求解算法设计
        4.3.1 基于KKT条件单层转化的数值算法
        4.3.2 改进的帝国竞争算法
    4.4 案例研究
        4.4.1 决策利益间权衡
        4.4.2 两阶段规划优势
        4.4.3 算法性能对比
        4.4.4 灵敏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危险货物自备罐车铁路运输网络优化设计
    5.1 问题描述
    5.2 危险货物自备罐车铁路运输网络混合优化模型
        5.2.1 定性因素解析
        5.2.2 优化模型建立
    5.3 求解算法设计
        5.3.1 基于线性化与并行分支定界的数值算法
        5.3.2 帕累托混合蛙跳算法
    5.4 案例研究
        5.4.1 定性排序指数计算
        5.4.2 混合优化优势
        5.4.3 算法性能对比
        5.4.4 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铁联运网络优化设计
    6.1 问题描述
    6.2 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铁联运网络双层规划模型
    6.3 求解算法设计
        6.3.1 基于有效割集与割平面的数值算法
        6.3.2 双温模拟退火算法
    6.4 应用逆优化的简化管控策略
    6.5 案例研究
        6.5.1 双层规划优势
        6.5.2 算法性能对比
        6.5.3 逆优化特点
        6.5.4 灵敏度分析
    6.6 三种运输网络的对比
        6.6.1 定性实践原则对比
        6.6.2 定量优化效果对比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遗传算法在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调度问题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调度概述
        2.1.1 调度的定义与描述
        2.1.2 调度问题的特点
        2.1.3 调度问题的分类
    2.2 生产调度的求解方法概述
        2.2.1 数学规划方法
        2.2.2 启发式方法
        2.2.3 智能优化算法
    2.3 传统遗传算法概述
    2.4 文献综述
        2.4.1 并行机调度问题文献综述
        2.4.2 文献综述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模型建立
    3.1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现状
    3.2 A企业冰淇淋成品线生产流程分析
    3.3 考虑优先级的A企业车间调度模型
        3.3.1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模型的参数设定
        3.3.2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模型的决策变量设定
        3.3.3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模型目标函数
        3.3.4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模型约束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A企业车间调度问题的遗传算法设计
    4.1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遗传算法概述
    4.2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的遗传算法设计
        4.2.1 基于向量组的排列编码设计
        4.2.2 解码
        4.2.3 种群初始化
        4.2.4 适应度函数设计
        4.2.5 精英保护与排序选择相结合的选择运算
        4.2.6 交叉运算
        4.2.7 变异运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调度问题算例实验
    5.1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调度问题结果分析
        5.1.1 A企业冰淇淋成品生产线基础数据
        5.1.2 算法运行结果分析
    5.2 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调度问题结果评价
        5.2.1 与传统遗传算法的求解对比分析
        5.2.2 与CPLEX求解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3)基于多源感知数据的城市大规模路网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动态交通需求估计
    2.3 交通流动态网络加载
    2.4 动态交通分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础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3.1 概述
    3.2 实例路网描述
    3.3 数据描述及预处理
        3.3.1 微波数据
        3.3.2 高清卡口数据
    3.4 车辆轨迹重构
        3.4.1 粒子滤波模型构建
        3.4.2 初始粒子生成
        3.4.3 重要性采样与粒子权重更新
        3.4.4 轨迹重构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态OD模式估计及轨迹分布空间异质性影响
    4.1 概述
    4.2 基于轨迹重构的动态OD模式估计
        4.2.1 模型总体架构
        4.2.2 出行特征分析
        4.2.3 OD模式提取
        4.2.4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估
    4.3 轨迹数据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分析
        4.3.1 试验场景设计
        4.3.2 基于抽样轨迹的OD模式估计
        4.3.3 空间自相关分析
        4.3.4 试验结果分析
        4.3.5 考虑轨迹空间异质性的OD模式调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p-CTM模型的城市路网交通流动态加载
    5.1 概述
    5.2 基于路径的城市道路元胞传输模型
        5.2.1 p-CTM模型数学形式
        5.2.2 信号交叉口转向元胞的处理
    5.3 动态网络加载模型构建
        5.3.1 基于路网拓扑的元胞自动生成
        5.3.2 动态网络加载仿真流程
        5.3.3 交通流参数估计
    5.4 模型验证与评估
        5.4.1 测试区域选取
        5.4.2 元胞参数标定
        5.4.3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空间域分解的大规模路网动态交通分配
    6.1 概述
    6.2 基于仿真的用户均衡动态交通分配
        6.2.1 动态交通分配基本原理
        6.2.2 DTA模型仿真求解
        6.2.3 本文的解决思路
    6.3 基于元胞路径数的路网空间域分解
        6.3.1 路段负载计算
        6.3.2 基于路段负载的BFS算法
        6.3.3 空间域分解方法
    6.4 基于并行计算的DTA仿真求解
        6.4.1 并行算法流程
        6.4.2 进程间通信
        6.4.3 收敛准则
        6.4.4 算法步骤
    6.5 模型参数标定与性能评估
        6.5.1 模型参数标定
        6.5.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DNL模型测试路网路段属性参数表
附录Ⅱ DNL模型测试路网信号控制交叉口基本信息
附录Ⅲ DNL模型测试路网长江路干线元胞参数标定结果
附录Ⅳ DNL模型测试路网动态交通需求估计结果
附录Ⅴ 昆山市中心城区路网交通需求分布
附录Ⅵ 昆山市中心城区路网动态用户均衡路径配流(7:45-8:00)
作者简介

(4)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二)美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需要深化
        (三)我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第二语言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师
        (三)教师专业标准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一)教师知识的来源
        (二)教师知识的结构
        (三)教师知识的运用
        (四)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
        (一)三大教学参数与十大宏观策略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KARDS”模块模型
        (三)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政策与环境
        (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日臻完善加速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二)标准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呼唤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引领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现实需要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科学化的需要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四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及主体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一)2010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二)2018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三)2010版标准与2018版标准比较分析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一)认证的原则和目标
        (二)认证的程序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一)标准结构的层次性: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三层进路
        (二)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倡导“绩效本位”的评价理念
        (三)标准原则的一致性:国家要求与学科特点有机融合
        (四)文化的包容性:母语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五)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六)专业的发展性:合作与反思中成长
第五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一)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分析
        (二)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分析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一)认证的理念
        (二)认证的程序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一)体现五项核心要求与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二)强调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与实践的综合性
        (三)突出教师的反思能力
        (四)关注教师专业领导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六)加强教师评价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第六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总体评析
    一、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一)基本要素比较分析
        (二)标准框架比较分析
        (三)标准内容比较分析
        (四)标准认证比较分析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特点
        (一)标准研制理念:以人为本、观照师生
        (二)标准主体结构:体系完整、层级分明
        (三)标准涵摄内容:知识、能力与品格兼具
        (四)标准秉持视角:多元文化取向
        (五)标准言说话语:用词精确、实践倾向
        (六)标准认证方式: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三、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第七章 思考与启示
    一、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语言强国战略话语语力的提升
        (二)对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三)基础教育领域来华学生对我国第二语言教师的现实需要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
        (二)凸显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科的本质特点
        (三)关注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源文化差异
        (四)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汉文化融入
        (五)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第二语言教师角色的转变
        (六)完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二语言教师评价体系
        (七)倡导更多符合标准的专业第二语言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装配式建造研究现状
        1.2.2 返工风险研究现状
        1.2.3 并行工程和精益建造理论研究现状
        1.2.4 过程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1.2.5 文献总结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识别
    2.1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研究的界定
        2.1.1 返工风险的定义
        2.1.2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范围
        2.1.3 返工风险研究框架
    2.2 返工风险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2.2.1 返工风险识别的方法与依据
        2.2.2 访谈调研
        2.2.3 项目资料分析
    2.3 返工风险分类
        2.3.1 返工风险分类原则
        2.3.2 返工风险分类过程
        2.3.3 返工风险分类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影响分析
    3.1 返工风险影响分析维度和调研过程
        3.1.1 影响分析维度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过程
    3.2 访谈设计及调研
        3.2.1 访谈设计
        3.2.2 正式调研及数据统计
    3.3 返工影响分析
        3.3.1 返工频率
        3.3.2 返工成本
        3.3.3 返工工期
        3.3.4 期望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建造过程优化
    4.1 过程优化对象及方法
        4.1.1 过程优化对象
        4.1.2 过程优化方法
    4.2 耦合任务优化
        4.2.1 依赖关系识别
        4.2.2 耦合任务集识别
        4.2.3 耦合任务集优化模型
        4.2.4 应用验证1
    4.3 基于返工风险影响的过程优化模型构建
        4.3.1 返工风险传播关系
        4.3.2 返工矩阵的定义
        4.3.3 模型参数
    4.4 优化算法及求解过程
        4.4.1 遗传算法在DSM中的应用
        4.4.2 目标函数及适应度函数
        4.4.3 遗传编码及种群
        4.4.4 遗传算子
        4.4.5 终止条件
        4.4.6 算法流程
        4.4.7 应用验证2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管理体系
    5.1 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5.1.1 构建返工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5.1.2 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维度
        5.1.3 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5.2 返工风险评估和应对
        5.2.1 风险评估要素
        5.2.2 返工风险评估方法
        5.2.3 返工风险应对
    5.3 返工风险监控与学习
        5.3.1 返工风险监控
        5.3.2 返工风险学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基本信息
        6.1.2 项目主要进度安排
        6.1.3 责任主体
        6.1.4 项目返工问题
    6.2 耦合任务优化模型应用
        6.2.1 项目建造过程依赖关系识别
        6.2.2 项目耦合任务集识别
        6.2.3 项目耦合任务优化
    6.3 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应用
        6.3.1 初始参数
        6.3.2 模型仿真
    6.4 项目返工风险管理体系应用
        6.4.1 项目返工风险评估
        6.4.2 项目返工风险应对
        6.4.3 项目返工风险监控和学习
        6.4.4 项目返工风险管理方案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访谈专家信息
附录 B 装配式建筑项目返工影响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标准动车组项目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项目进度
    2.2 工作分解结构(WBS)
        2.2.1 WBS概述
        2.2.2 WBS的编制方法
    2.3 里程碑
        2.3.1 里程碑的概念
        2.3.2 里程碑的意义
        2.3.3 编制里程碑计划
        2.3.4 编制里程碑计划注意事项
    2.4 计划评审技术(PERT)与关键路径法(CPM)
        2.4.1 关键路径的概念
        2.4.2 关键路径的特点
        2.4.3 关键路径的意义
    2.5 进度缓冲
        2.5.1 进度缓冲的概念
        2.5.2 进度缓冲分类
    2.6 其它相关理论
        2.6.1 矩阵型组织结构
        2.6.2 计划排定顺序
        2.6.3 作业时间估算
        2.6.4 活动间关系
        2.6.5 时距
第3章 CSEMU项目进度管理现状研究与分析
    3.1 CSEMU项目整体概况的研究
        3.1.1 CSEMU产品简介
        3.1.2 CSEMU项目历史
        3.1.3 项目研发与生产流程
        3.1.4 项目内部环境
        3.1.5 项目外部环境
    3.2 基于概况的项目特点与总结
    3.3 CSEMU项目进度管理流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3.3.1 项目计划编制阶段研究
        3.3.2 项目计划实施阶段研究
        3.3.3 项目进度影响因素研究
    3.4 基于项目流程研究的进度管理不足与分析
        3.4.1 项目进度管理的不足
        3.4.2 项目进度管理不足的具体分析
    3.5 CSEMU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3.5.1 技术变更
        3.5.2 采购欠料
        3.5.3 管理流程
        3.5.4 领导资源
    3.6 CSENU项目进度管理改进框架内容
第4章 CSEMU项目进度管理体系
    4.1 项目进度管理体系的优点
    4.2 项目进度管理体系的建立原则与内容框架
        4.2.1 管理体系建立原则
        4.2.2 管理体系内容框架
    4.3 项目计划制定领域
        4.3.1 深度可达六层的WBS
        4.3.2 基于WBS的作业时间估算
        4.3.3 假设管理表
        4.3.4 并行作业管理表
        4.3.5 里程碑网络计划
        4.3.6 进度缓冲
    4.4 项目进度控制领域
        4.4.1 PERT/CPM迭代更新的进度控制
        4.4.2 里程碑颜色标示进度表
    4.5 控制主体领域
        4.5.1 进度管理小组
        4.5.2 BOM管理小组
    4.6 控制规范与工作细则领域
        4.6.1 高层领导参与规范
        4.6.2 进度管理小组工作细则
        4.6.3 BOM管理小组工作细则
    4.7 管理体系与效果分析
        4.7.1 管理体系
        4.7.2 效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产品开发工期管理 ——以T产品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2 相关领域研究与应用综述
    2.1 并行工程理论概述
    2.2 工期管理理论概述
    2.3 进度计划制定方法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T产品开发管理需求分析
    3.1 项目背景
    3.2 S公司产品研发体系现状与分析
    3.3 T产品开发工期长的原因概述
    3.4 本章小结
4 T产品的研发流程及组织改善
    4.1 基于并行工程思想的开发流程调整
    4.2 基于并行工程理论的研发组织重构
    4.3 PLM系统引进
    4.4 本章小结
5 T产品的工期规划改进
    5.1 T产品关键工段的任务分解
    5.2 T产品关键工段的活动关系确定
    5.3 T产品关键工段的任务活动工时估计
    5.4 T产品关键工段的网络图与关键路径
    5.5 T产品改进工期规划生成
    5.6 本章小结
6 T产品开发过程与结果
    6.1 应用PLM系统的进度管理
    6.2 改善后T产品的开发实绩
    6.3 CE与 PERT理论应用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与局限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 3-5的网络图代号定义
附录B 图4-2的网络图代号定义
致谢

(8)BJ出版集团基于IPD的产品开发模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开发流程再造理论综述
    2.2 SGS门径管理理论综述
    2.3 并行工程理论综述
    2.4 PACE产品及周期优化法
    2.5 集成产品开发(IPD)模式
        2.5.1 IPD发展历程
        2.5.2 IPD模式的核心理念
        2.5.3 IPD模式的整体框架
    2.6 概括性评论
3 BJ出版集团产品开发模式现状及分析
    3.1 BJ出版集团现状
        3.1.1 BJ出版集团背景
        3.1.2 BJ出版集团组织结构现状
        3.1.3 BJ出版集团产品开发流程现状
    3.2 BJ出版集团产品开发模式重构的原因
        3.2.1 外部环境分析
        3.2.2 内部环境分析
    3.3 BJ出版集团传统产品开发模式问题剖析
        3.3.1 选题开发问题分析
        3.3.2 开发组织协同问题分析
        3.3.3 业务流程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BJ出版集团产品开发模式优化设计
    4.1 BJ出版集团产品开发模式重构核心要素
    4.2 BJ出版集团产品开发模式重构总体规划
    4.3 IPD模式下的开发组织架构优化
        4.3.1 IPD模式组织下的职能团队
        4.3.2 IPD模式下的执行团队考核指标及职能
    4.4 开发流程与阶段控制点设计
        4.4.1 创意收集和选择阶段
        4.4.2 计划筹备阶段
        4.4.3 开发验证阶段
        4.4.4 发布及生命周期管理阶段
    4.5 本章小结
5 项目实施及结果评估
    5.1 试点项目组织结构变革实施方案
    5.2 核心业务流程改造实施方案
        5.2.1 创意收集与选择阶段的实施工作
        5.2.2 计划筹备阶段的实施工作
        5.2.3 开发与验证阶段实施工作
        5.2.4 发布及生命周期管理阶段的实施工作
    5.3 产品开发模式重构实施保障措施
    5.4 试点项目结果评估
        5.4.1 开发模式优化评估指标设计原则
        5.4.2 开发模式优化评估指标设计
        5.4.3 IPD模式试点项目实施情况评估指标对比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呼唤: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1.1.2 改革诉求:STEM融合教学培养计算思维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度诉求
        1.1.3 现实困境:培养计算思维的使命与现状间的矛盾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价值:丰富STEM教育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与学习理论
        1.3.2 应用价值:指导教师开展STEM教学,促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1.4 关键概念界定
        1.4.1 计算思维
        1.4.2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整体研究范式:教育设计研究(EDR)
        1.5.2 量性数据采样方法:经验取样法(ESM)
        1.5.3 质性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计算思维的文献综述
        2.1.1 计算思维定义的历史发展脉络
        2.1.2 计算思维定义的多元理解
        2.1.3 计算思维的多维测评
    2.2 STEM+C的文献综述
        2.2.1 STEM+C文献综述
        2.2.2 STEM+C教学培养计算思维的框架与模型文献综述
    2.3 基于设计的学习——C~5学习模型的文献综述
        2.3.1 C~5模型的理论基础基于设计的学习(DBL)
        2.3.2 C~5模型的理论模型基础——基于设计的学习模型
    2.4 APT教学框架的文献综述
        2.4.1 Koehler与Mishra提出的TPACK教学框架
        2.4.2 Kirschner教授提出的PST教学框架
        2.4.3 张屹教授提出的APT教学框架
    2.5 启示与小结
        2.5.1 计算思维的定义启示与小结
        2.5.2 计算思维的测评启示与小结
        2.5.3 STEM+C培养计算思维的框架与模型启示与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工具
    3.1 研究对象
    3.2 测验工具的选择
        3.2.1 计算思维能力与技能测评
        3.2.2 计算思维认知过程测评
        3.2.3 计算思维相关情感测评
    3.3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3.3.1 研究信度
        3.3.2 研究效度
第4章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4.1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理论框架雏形的构建
    4.2 STEM+C学科内容要素——内容层
        4.2.1 学科要素——数学(M)
        4.2.2 学科要素—科学(S)与工程(E)
        4.2.3 学科要素——技术(T)与计算(C)
        4.2.4 学科要素——STEM+C跨学科融合概念
    4.3 基于APT教学框架的教师教学设计要素—教学层
    4.4 基于C5学习模型的学生学习流程——学习层
    4.5 基于设计的教学模型:C~5与APT的融合
        4.5.1 评价与社会交互(A)
        4.5.2 教学法与教学策略(P)
        4.5.3 技术与技术环境(T)
    4.6 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学习目标——思维层
第5章 原型生成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
    5.1 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研究设计
        5.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5.1.2 研究对象
        5.1.3 研究步骤
    5.2 《智能鸭棚》教学前端分析
        5.2.1 学习者特征分析
        5.2.2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5.2.3 教学设计培训
        5.2.4 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5.3 《智能鸭棚》教学设计
        5.3.1 STEM+C学科知识融合设计
        5.3.2 APT教学框架要素的设计
        5.3.3 C~5学习模型过程设计
    5.4 《智能鸭棚》教学具体实施
        5.4.1 模块一:定义“智能鸭棚”问题情境
        5.4.2 模块二:学习编程背景知识
        5.4.3 模块三:头脑风暴设计智能鸭棚
        5.4.4 模块四:算法编程,构建鸭棚原型,迭代完善
        5.4.5 模块五:演示分享,评价反馈
    5.5 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数据分析
        5.5.1 量性数据分析
        5.5.2 质性数据分析
    5.6 第一轮教学反思与改进
        5.6.1 C1阶段: 项目支架主导,更清晰分解抽象问题
        5.6.2 C2阶段: 教师引导学习者编程过程中积极试错
        5.6.3 C3阶段: 协作设计中,提供协作支架与设计支架
        5.6.4 C4阶段: 设计转化为产品过程中,明确工程设计限制
        5.6.5 C5阶段: 重视证据,鼓励学习者对作品进行质疑与评估
第6章 迭代完善—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
    6.1 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研究设计
        6.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6.1.2 研究步骤
    6.2 《智慧交通》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6.3 《智慧交通》教学迭代设计改进
    6.4 《智慧交通》教学具体实施
        6.4.1 模块一: 定义“智慧交通”问题情境
        6.4.2 模块二: 学习编程背景知识
        6.4.3 模块三: 头脑风暴,动手设计智慧交通
        6.4.4 模块四: 算法编程,构建智慧交通原型
        6.4.5 模块五: 小组演示,评价反馈,分享成果
    6.5 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数据分析
        6.5.1 量性数据分析
        6.5.2 两轮量性数据对比分析
        6.5.3 质性数据分析
    6.6 第二轮教学反思与改进
        6.6.1 C1阶段: 聚焦问题的概括与抽象
        6.6.2 C2阶段: 改进协作策略,增设一对一互助编程策略
        6.6.3 C3阶段: 增设设计汇报反馈课,增加设计实施有效路径
        6.6.4 C3阶段: 引入竞争协作策略,减少“搭便车”
        6.6.5 C4阶段: 引入试错自查表,鼓励学生试错
        6.6.6 C5阶段: 增设产品评价量规,完善产品评价标准
第7章 拓展迁移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
    7.1 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研究设计
        7.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7.1.2 研究对象及基本信息
    7.2 《植物工厂》教学前端分析
        7.2.1 学习者特征分析
        7.2.2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7.2.3 教学设计培训
        7.2.4 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7.3 《植物工厂》教学迭代改进设计
        7.3.1 STEM+C内容优化设计
        7.3.2 APT教学优化设计
        7.3.3 C~5学习过程优化设计
    7.4 《植物工厂》教学具体实施
        7.4.1 模块一: 定义真实科学问题情境,确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要素
        7.4.2 模块二: 算法编程学习——物联网编程知识
        7.4.3 模块二: 算法编程学习——基于植物工厂情境的物联网编程学习
        7.4.4 模块三: 设计方案,演示评价,迭代完善
        7.4.5 模块四: 创建原型系统,监控调试,迭代完善
        7.4.6 模块五: 交流分享,反馈评价反思
    7.5 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数据分析
        7.5.1 整体单组前后测数据分析
        7.5.2 基于经验取样法的量性数据分析
        7.5.3 个案研究质性数据分析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ZJ船厂分段建造与堆场堆放的时空协同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分段建造的时空协同调度综述
        1.2.2 基于分段堆放的时空协同调度综述
        1.2.3 相似问题研究综述
        1.2.4 时空协同调度的求解方法综述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时空协同调度相关理论
    2.1 分段建造时空协同调度相关理论
        2.1.1 分段建造时空协同调度的相关概念
        2.1.2 分段建造时空协同调度的实现流程与方法
    2.2 堆场堆放时空协同调度相关理论
        2.2.1 堆场堆放时空协同调度的相关概念
        2.2.2 堆场堆放时空协同调度的实现流程与方法
    2.3 遗传算法相关理论
        2.3.1 遗传算法介绍
        2.3.2 编码操作
        2.3.3 遗传操作
    2.4 贪婪算法相关理论
        2.4.1 贪婪选择性质
        2.4.2 最优子结构性质
        2.4.3 贪婪算法求解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ZJ船厂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ZJ船厂生产流程现状
    3.2 ZJ船厂船体车间主要问题分析
    3.3 ZJ船厂分段堆场主要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相似规则与空间定位规则的ZJ船厂船体车间两阶段混合调度
    4.1 两阶段混合调度方法基本流程
    4.2 船体车间时空协同调度模型化表达
        4.2.1 问题描述和假设
        4.2.2 参数定义
        4.2.3 船体车间分段建造时空协同调度模型构建
    4.3 基于相似规则的分段聚类与加工小组指派
        4.3.1 分段聚类规则
        4.3.2 分段时空属性
        4.3.3 基于遗传算法提出分段聚类结果与加工小组指派方案
    4.4 基于空间定位规则的分段布局方案对比
        4.4.1 平均最大剩余空间规则算法设计
        4.4.2 BL定位规则算法设计
        4.4.3 分段布局策略结果对比
        4.4.4 结果讨论
    4.5 分段建造时空协同调度方案的提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阻塞分段重定位的ZJ船厂分段堆场调度
    5.1 分段堆场调度的基本流程
    5.2 分段堆场调度模型化表达
        5.2.1 问题描述与假设
        5.2.2 分段堆场调度模型构建
    5.3 分段堆场调度方案设计
        5.3.1 确定入场/离场任务序列
        5.3.2 根据给定序列确定离场/入场分段调度方案
        5.3.3 阻塞分段的重定位方案设计
    5.4 分段堆场时空协同调度方案
        5.4.1 贪婪算法设计
        5.4.2 分段堆场时空协同调度方案提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平均最大剩余空间规则调度方案
    附录2平均最大剩余空间规则空间定位图
    附录3 BL规则调度方案
    附录4 BL规则空间定位图
    附录5分段堆场调度方案详细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四、并行任务的组织规划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危险货物自备罐车公铁运输网络优化设计研究[D]. 张路凯.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遗传算法在A企业并行多机车间调度问题的应用研究[D]. 柳晨. 东华大学, 2021(01)
  • [3]基于多源感知数据的城市大规模路网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研究[D]. 饶文明. 东南大学, 2021(02)
  • [4]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5]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D]. 沈楷程. 清华大学, 2020(01)
  • [6]标准动车组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 牛启盛. 青岛大学, 2020(02)
  • [7]新产品开发工期管理 ——以T产品开发为例[D]. 杨泳雪. 暨南大学, 2020(03)
  • [8]BJ出版集团基于IPD的产品开发模式设计研究[D]. 张小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9]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D]. 李幸.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ZJ船厂分段建造与堆场堆放的时空协同调度研究[D]. 强永刚.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并行任务的组织规划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