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和活动

新闻和活动

一、News and Events(论文文献综述)

杨保军[1](2022)在《当代中国新闻真实观的变迁、走向及内在规律》文中提出新闻真实观是对新闻真实根本而系统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是贯穿当代中国新闻真实观念变迁过程的主导观念,它在认识论视野中表现为"能动反映真实观",在真理论视野中表现为"符合论真实观",在实践中表现为偏向整体真实的"统一真实观"。在新闻主体视野并同时从新闻真实观生成角度看,当代中国新闻真实观大致可分为两大历史时期:"传统新闻业时代"主要从职业新闻主体角度确立的"报道真实观(传播真实观)","后新闻业时代"开启从多元主体共同生产传播新闻角度形成的"有机真实观"。面向未来,我们应该贯通新闻传播与收受的完整过程,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全程真实观"。新闻真实观的历史变迁与走向,有其内在机制或规律:社会整体快速发展是新闻真实观变迁的社会基础,新闻活动领域的结构性变革是新闻真实观变迁的直接原因,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是新闻真实观变化更新的根本动力,新闻传播需要与收受需要的有机互动始终是新闻真实观不断走向"全程真实观"的深层根源。

杨保军[2](2021)在《论作为“手段”的新闻》文中认为用还原主义方式认识新闻,有利于我们揭示新闻本体,认识作为新闻学"第一概念"的"新闻"的本质,但在现实社会中,新闻是关系中的存在,是中介性的存在,是人与各种活动之间典型的"居间者",在关系论视野中,新闻的真实面目更能清晰呈现。在主体的社会活动中,新闻主要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存在的,新闻手段是在工具理性意义上对新闻的界定,正是作为手段,新闻才能显现自身的功能作用和意义价值。新闻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常用手段,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基本需要,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作为手段的普遍性和易用性。对于高度媒介化的社会来说,如何合理运用新闻手段是现实世界和理论世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杨保军,孙新[3](2021)在《论新世纪以来新闻生产主体的结构变迁》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新闻生产主体结构经历了由"职业新闻生产主导""职业新闻生产主体与非职业新闻生产主体共在"再到"新闻生产‘人主体’与新闻生产‘智能拟主体’共在"的变迁过程。在"大众化新闻活动"与"非大众化新闻活动"从"相互区隔"走向"彼此融合"的背景下,新闻生产主体结构变迁的实质,是不同新闻活动主体的"生产主体化"。当前,人类新闻活动正在由"职业新闻生产和非职业新闻生产共在"的"后新闻业1.0"时代,逐步进入由智能促成的"后新闻业2.0"时代,而"平台新闻生产主体"构成了两个时代的桥梁和纽带。

张曦[4](2021)在《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新闻“活动·探究”课的结构化教学策略》文中指出

宋平[5](2021)在《统编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陶婧雯[6](2021)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编写与教学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覆盖初中全年级,“活动·探究”单元作为语文教材革新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发挥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提供了文本支撑。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是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未曾出现过的新型单元模式,它依据《课标》(2011年版)中要求的综合性、实践性理念和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全面改变呈现方式,整个单元的设置以任务驱动,更加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突出活动的主体性,展现内容的综合性,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它弥补了课堂上难以将语文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缺失,打破了传统单元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这种新的编排方式给予了教师践行新教学理念和学生实行新学习方法一个好机会。因而,论文从“活动·探究”单元的编写和教学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当前学界对“活动·探究”的研究现状,运用举例分析法系统分析单元的编排特点,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目前“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论文共三个板块: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综述、意义和方法,正文分为四大部分进行具体研究。第一部分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概述,分别从“活动·探究”单元相关概念界定和单元编写理论依据两大方面阐述。第二部分是“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分析,首先分析“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构成以及单元蕴藏的新内涵,其次从“活动·探究”单元中的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导学系统和作业系统的编写特点进行分析,挖掘其编排的独特性,最后再阐述“活动·探究”单元的作用。第三部分是“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首先分析调查概况,其次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用图表形式深入分析,最后总结“活动·探究”的教学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策略设计,从前文的单元编写特点和教学现状出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即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指导自主阅读,实现群文整合;落实活动体验,拓展实践平台;设法循序引导,攻克写作困难,并根据具体策略进行教案设计,以期能为“活动·探究”教学提供可行性借鉴。

梁译方[7](2021)在《“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伦理失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媒介的产业化、市场化,人人从“受众”变成了“传播主体”。新闻源、新闻信息以及信息传播的多样化标志着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新时代。在这种急剧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下,对流量的追逐成为主导,这就加剧了媒体对新闻伦理的背离。尤其在2016年英国宣布脱欧,特朗普爆冷当选美国总统,新闻伦理失范的现象愈演愈烈,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这就意味着,情感优先凌驾于第一位,而事实则排在情感之后。新闻中爆发出来的违反传播伦理和法律法规的现象爆炸式增长。因此,对新闻伦理的探讨研究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我们对“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伦理失范的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可以维护新闻伦理的可操作措施。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用理论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并界定了研究对象,即新闻伦理和新闻伦理失范。继而从新闻传播行业的现实出发,用案例分析法来总结并概况了在“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传播伦理失范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即虚假新闻、新闻寻租、人文关怀缺失、媒介审判、新闻侵权以及新闻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差、引发了群众对媒体的不信任。本文在对上述案例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媒介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分析新闻伦理失范的原因,继而从媒体自律和政府他律、社会监督和技术支持等方面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维护新闻伦理,丰富新闻伦理的理论内涵并帮助新闻重塑真实性。

孙艳双[8](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自投入使用以来,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改变和创新之处是将新闻作品集中编写为一个单元,以“活动·探究”的新样式呈现出来。新闻单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设置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大任务。新闻阅读任务中的新闻篇目不仅由分散编排变为集中编排,而且在新闻体裁和新闻篇目上较以往的人教版教材都有所增加。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改变和创新足以看出教材编者对新闻教学的重视。新闻之于中学生的重要作用,不仅是新闻知识的学习,独立判断能力的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更是培养学生的时事关心、人文情怀以及现实责任与担当。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使新闻单元受到了较大的重视,但是新闻单元教学现状仍旧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新闻单元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教师既没有挖掘出新闻教学的独特价值,也没有意识到媒介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其次,新闻采访与写作任务指导不足,活动开展流于形式。最后,新闻单元教学评价不合理,过于强调结果性评价,教师评价没有针对性,不能有效检验学生新闻单元的学习效果。基于以上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第一,教师要确立明晰的新闻单元教学理念,优化新闻教学目标,树立新闻教学意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教师要转变新闻单元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新闻情境,提供优质的新闻资源,整合新闻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新闻学习兴趣。第三,要整体提升教师新闻专业素养,既要从多方面完善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提升新闻素养,又要时刻关注新闻热点和动态研究,夯实教学基础。第四,完善新闻单元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建立合理有效的新闻写作评价标准。根据以上改进策略,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现有的新闻阅读篇目的基础上,对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三类新闻体裁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并对在新闻单元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任务进行活动设计。

李青[9](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陈范[10](2021)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新闻作品单元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News and Ev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ews and Events(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新闻真实观的变迁、走向及内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贯通当代中国新闻真实观的主导观念
二、当代中国新闻真实观的历史变迁
三、当代中国新闻真实观的变迁规律

(2)论作为“手段”的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是关系中的存在
    1.关系视野中的新闻
    2.“新闻关系”研究是新闻学的关键
二、新闻是手段性的存在
    1.新闻作为手段性存在的根据
    2.新闻手段的基本构成
三、新闻作为手段的特殊性
    1.新闻是社会活动中的普遍手段
    2.新闻是社会活动中的易用手段
    3.新闻自身特点使新闻手段的特殊性得以显现
余 论

(3)论新世纪以来新闻生产主体的结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 职业新闻生产主导时期
    (一)大众化新闻活动中的生产主体结构
    (二)社会新闻活动系统中的生产主体结构
二、职业新闻生产主体与非职业新闻生产主体共在时期
    (一)大众化新闻活动中的生产主体结构
    (二)社会层面新闻活动系统中的生产主体结构
三、新闻生产“人主体”与新闻生产“智能拟主体”共在时期
    (一)“人机互补”阶段的新闻生产主体关系
    (二)“人机合一”阶段的新闻生产主体关系

(6)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编写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概述
    (一)“活动·探究”单元概念概述
        1.“活动”概念界定
        2.“探究”概念界定
        3.“活动·探究”单元
    (二)“活动·探究”单元编写理论依据
        1.课标要求
        2.“从做中学”
        3.建构主义学习观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编排分析
    (一)“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构成
        1.文本阅读
        2.实践活动
        3.写作表达
    (二)“活动·探究”单元的新内涵
        1.统编本“活动·探究”单元与传统阅读单元目录编排对比
        2.“活动·探究”单元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的对比
    (三)“活动·探究”单元编写的特点
        1.“活动·探究”单元的范文系统
        2.“活动·探究”单元的知识系统
        3.“活动·探究”单元的导学系统
        4.“活动·探究”单元的作业系统
    (四)“活动·探究”单元的作用
        1.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以教师为主导,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三、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概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三)“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教学观念落后,目标设置偏离
        2.自主阅读能力低,文本整合意识弱
        3.忽视语文活动体验,难以调动客观条件
        4.写作未受重视,创作效率低下
四、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1.组织教育培训,提高教研意识
        2.依据任务引领,统筹规划目标
    (二)指导自主阅读,实现群文整合
        1.搭建阅读支架,鼓励个性阅读
        2.开展群文阅读,提升整体意识
    (三)落实活动体验,拓展实践平台
        1.围绕单元主题,开发课程资源
        2.增设活动方式,确保过程完整
    (四)设法循序引导,攻克写作困难
        1.创设写作情境,激发真情实感
        2.注重开源引流,践行连读悟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伦理失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后真相”时代
        2.1.2 新闻伦理
        2.1.3 新闻伦理失范
    2.2 理论基础
        2.2.1 把关人理论
        2.2.2 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
        2.2.3 新闻专业主义
第3章 新闻伦理失范案例研究与分析
    3.1 案例搜集与分析
        3.1.1 案例搜集方法阐述
        3.1.2 案例分析方法阐述
    3.2 新闻伦理失范案例分析
        3.2.1 虚假新闻
        3.2.2 新闻寻租
        3.2.3 人文关怀的缺失
        3.2.4 新闻侵权
        3.2.5 媒介审判
        3.2.6 新闻娱乐化
第4章 “后真相”时代下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
    4.1 新闻生产过程缺乏行业自律
        4.1.1 “注意力”经济使得信源疏于核实
        4.1.2 强调“实效性”省略采访
        4.1.3 新闻写作环节加入过多主观情绪
        4.1.4 新闻编辑核查不严
        4.1.5 “把关人”身份下放
    4.2 社会他律机制缺位
        4.2.1 我国缺少健全的新闻立法
        4.2.2 社会对新闻的监督尚不能展开
    4.3 外部环境影响媒体责任履行
        4.3.1 媒体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4.3.2 受众心理机制成为新闻失范的推手
第5章 治理新闻伦理失范的应对策略
    5.1 强化新闻行业自律
        5.1.1 优化新闻生产方式
        5.1.2 细化新闻内部行业规范
        5.1.3 设立新闻内部监管机构
        5.1.4 加强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
        5.1.5 利用技术手段防止新闻失范
    5.2 强化社会他律机制
        5.2.1 加速新闻立法
        5.2.2 引导社会共同监督
    5.3 优化外部环境
        5.3.1 统一媒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3.2 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概述及价值
    第一节 新闻单元的概述
        一、新闻的定义
        二、新闻单元的内涵
        三、新闻单元的特点
    第二节 新闻单元的教学价值
        一、落实语文课程的相关规定
        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现状
    第一节 新闻单元教学现状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及实施
        二、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三、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第二节 新闻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新闻单元缺乏兴趣
        二、新闻单元的教学方式单一
        三、新闻采访和写作指导不足
        四、新闻单元教学检测形式化
    第三节 新闻单元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新闻单元认识不足
        二、教师新闻单元教学理念欠缺
        三、教师的新闻专业素养不足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合理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
    第一节 确立明晰的新闻单元教学理念
        一、优化新闻教学目标,关注全面发展
        二、树立新闻教学意识,强化教学反思
    第二节 改进教师新闻单元教学方式
        一、创设真实新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引进优质新闻资源,促进“1+X”式阅读
        三、改变新闻授课方式,促进活动整合
    第三节 整体提升教师新闻专业素养
        一、完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提升新闻素养
        二、关注新闻热点和动态研究,夯实教学基础
    第四节 完善新闻单元教学评价体系
        一、不断优化宏观评价体系
        二、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第四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的具体设计方案
    第一节 新闻阅读任务的教学
        一、消息类新闻作品的教学
        二、特写类新闻作品的教学
        三、通讯类新闻作品的教学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任务的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部编版新闻单元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部编版新闻单元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
致谢

(9)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News and Ev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新闻真实观的变迁、走向及内在规律[J]. 杨保军. 新闻大学, 2022(01)
  • [2]论作为“手段”的新闻[J]. 杨保军. 社会科学战线, 2021(10)
  • [3]论新世纪以来新闻生产主体的结构变迁[J]. 杨保军,孙新. 未来传播, 2021(04)
  • [4]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新闻“活动·探究”课的结构化教学策略[D]. 张曦.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统编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 宋平. 西南大学, 2021
  • [6]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编写与教学研究[D]. 陶婧雯. 延安大学, 2021(12)
  • [7]“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伦理失范问题研究[D]. 梁译方.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8]部编版初中语文新闻单元教学研究[D]. 孙艳双.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9]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10]统编本初中语文新闻作品单元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 陈范.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新闻和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