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多发性血肿并发颅内减压一例

颅内多发性血肿并发颅内减压一例

一、颅减压术后并发颅内多发性血肿1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辉[1](2019)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之一,国际头疼协会将其定义为:阵发性的面部撕裂样、刀割样疼痛,疼痛分布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有扳机点,洗脸、刷牙等因素可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神经血管冲突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由于血管对三叉神经的长期压迫,导致三义神经发生脱髓鞘病变,诱发神经的异常“放电”,引起三义神经痛。基于对三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血管减压术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但是微血管减压手术对医生的手术水平、手术室设备及对疾病的理解程度要求较高,在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我们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多个临床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回顾性临床研究。本系列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与非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对比研究目的: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但不同临床症状特点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不一,本文通过比较典型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疗效,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症状学因素,以达到术前筛选合适患者、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目的。方法:收集201 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69例。按照症状学分类,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其中典型三叉神经痛236例,非典型患者133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微血管减压术后12个月随访,典型组患者疼痛的痊愈147例(62.28%)、部分缓解80例(33.89%)、明显减轻6例(2.54%)、无效3例(1.27%),疼痛缓解率为96.18%(227/236)、总有效率为 98.73%(233/236);非典型组患者术后疼痛痊愈 16例(12.03%)、部分缓解 24 例(18.05%)、明显减轻 78 例(58.65%)、无效15例(11.28%),疼痛缓解率为30.08%(40/133)、总有效率为88.72%(118/133)。典型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非典型组患者,P<0.0 5;认为统计学结果具有差异。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非典型组患者。因此,对于典型三叉神经痛我们首选微血管减压术作为主要外科干预手段,对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供了参考,进而优选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从而更好的发挥其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对提高治愈率、节省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目的: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磁共振扫描结果包括T1、T2、3D-TOF及 3D-FIESTA序列,术前应用3D-slicer软件对磁共振扫描结果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评判三叉神经周围有无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来源,并与术中实际观察结果比较,评价二者的一致性。结果: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否存在血管压迫的灵敏度为98.87%(88/89)、特异度为100%(1/1);与术中观察结果相比,术前诊断责任血管来源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75,并且可以模拟手术入路,为术者提供三维可视化的影像资料,指导微血管减压术的实施。结论: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很好的显示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与术中结果比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技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以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三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目的:微血管减压术已被证实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以往的大多数报道主要为由责任血管为动脉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静脉压迫也可能是导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探讨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MVD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疗效,以提高诊疗此类患者的能力。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单纯静脉压迫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年的微血管减压术经验,共34例仅由静脉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我们分析其症状、手术情况、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单纯静脉压迫与动脉压迫为责任血管的三叉神经痛有不同特点,显微血管减压术同样可取得满意疗效。在所有34例患者中,19例(55.88%)患者为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第二支最常受累。大多数静脉压迫程度是Ⅲ级(20/34,58.82%)。岩静脉及其分支是最常见的责任血管(21/34,61.76%)。静脉压迫位于三叉神经根出脑干端10例(29.41%),18例(52.94%)压迫三叉神经脑池段,以及1 1例(32.35%)压迫麦克尔腔。随访结果显示26例(76.47%)患者痊愈,4例(20.59%)患者部分缓解,2例明显减轻(5.88%),1例患者无效(2.94%)。并发症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最高(5.9%),无死亡病例。结论: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是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原因之一,静脉可以是直接的责任血管。显微血管减压术对单纯静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第四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总结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策略,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达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手术疗效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有完整随访资料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 36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并分别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有效351例,无效18例;暂时性并发症有面部麻木22例(5.96%)、平衡障碍5例(1.36%)、头晕及头痛31例(8.40%)、脑脊液漏9例(2.44%)、颅内感染8例(2.17%)、癫痫发作1例(0.27%),发现并发症后积极对症处理,症状均有所好转或痊愈;永久性并发症为面部麻木19例(5.15%)、听力下降和耳鸣6例(1.63%)、头晕2例(0.54%)、平衡障碍4例(1.08%)、听力丧失3例(0.81%)、死亡1例(0.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类型、术前影像学检查有无血管压迫、受压部位及术中是否存在责任血管是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的因素。多因素结果显示,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无血管压迫和无明确责任血管相对典型三叉神经痛、有血管压迫和存在明确责任血管发生预后无效的风险分别为8.032(95%CI:3.827-16.842)倍、3.939(95%CI:2.505-6.195)倍和 9.134(95%CI:4.295-19.426)倍。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其中非典型临床表现、无血管压迫和非动脉因素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策略的归纳总结对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第五部分、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技术治疗的15例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5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1 3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1例偶尔疼痛,不需服药,1例服药后疼痛可以控制。术后患者患侧面部感觉减退11例,咀嚼肌无力9例,口角疱疹6例,经对症处理及康复治疗后多于1-6个月内好转或消失。平均随访21.6个月,复发3例。结论: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由于其操作安全、快速、微创、有效,以及患者可以在全麻无痛下进行等优点可作为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一种理想的微创补救治疗手段。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对患者术前症状学特点的综合评估、分析不同亚型患者的术后疗效,规范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适应症;2.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进行术前精准评估,使患者得到准确诊断,并为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3.通过对特殊责任血管导致的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单纯静脉压迫也可以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责任血管,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安全、有效;4.通过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相应预防及处理策略;5.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相应统计学方法,得出非典型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无血管压迫和术中无明确责任血管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6.对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提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拒绝再次行MVD手术的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是一种合理的补救治疗措施。本课题研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对术前、术中及术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归纳,可进一步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并使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刘棣,潘建,张振纲,何达飚,吴佩丰,汪仁和[2](2012)在《多发性颅内血肿49例手术治疗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多发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对49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时行双侧血肿清除30例,二次手术19例;术后恢复良好30例,轻残9例,重残5例,死亡5例。结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降低手术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刘技辉,李如波,王涛,徐静涛,杨秀丽[3](2003)在《颅减压术后并发颅内多发性血肿1例》文中研究指明 1临床资料 王某,男,74岁。2000年5月13日9时许,行走时被一轿车撞倒。受伤当时意识清楚,能自行行走。10min后,王某觉头晕明显,给家人打电话并报警。2h后就诊于当地一家医院。经门诊检查并诊断

范学宁[4](1986)在《《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第一至三卷(1984—1986年)总索引》文中认为

刘光礼,李顺业[5](1983)在《减压性开颅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现将近八年来我科开展减压性开颅术的情况介绍如下:近几年来减压性开颅术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因为它是治疗颅内血肿,严重脑挫裂伤及其它疾病引起的脑水肿或脑肿胀的有效措施。临床资料总的情况介绍:我科于1972年5月至182年12月有选择的对幕上肿瘤(99例),脑血管病(33例),幕上脓肿(14例),类似肿瘤的脑炎(6例),脑囊虫(4例),脑

彭家军[6](2021)在《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时骨瓣复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记录并统计分析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预后指标、并发症情况的差异,探究应用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时骨瓣复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山西白求恩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sTBI患者48例,其中去骨瓣减压(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组(31例)、脑池造瘘组(17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行颅内压探头置入术,术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确保病情特征基线处于同一水平,术后随访记录ICP值、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ores,GCS)、术后6个月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等指标,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描述及统计学分析。结果:1、脑池造瘘组与DC组ICP比较:(1)术前两组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池造瘘组术毕ICP及术后第7日ICP均低于DC组(术毕10.41±2.24 mm Hg:14.34±1.83 mm Hg;术后第7日12.24±2.16 mm Hg:14.84±1.3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池造瘘组与DC组预后指标比较:(1)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1周、第2周,脑池造瘘组GCS评分均值高于DC组(第1周:9.26±1.17分:8.66±1.43分;第2周:10.06±1.54分:9.31±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脑池造瘘组术后预后良好率(GOSE>4分)高于DC组(64.7%: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脑池造瘘组与D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脑池造瘘组术后CSF动力学并发症发生0例(0%)(脑积水0例、硬膜下积液0例、脑脊液瘘0例)低于DC组10例(32.3%)(脑积水4例、硬膜下积液5例、脑脊液瘘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池造瘘术治疗sTBI时骨瓣一期复位后ICP的下降效果仍优于DC,且处于ICP安全范围内,术后6个月的预后良好率(GOSE>4分)高于DC,且术后并发症率不高于DC,说明在本研究中该术式治疗sTBI患者时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朱冬冬[7](2021)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的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对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为临床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PBC组),另31例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MVD组),对两种手术方案的两组患者术后行BNI评分、观察它们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将手术持续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及所花费用进行比较,并对二者术后不同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组患者中:术后立即无明显疼痛患者27例,2例患者术后有比较轻微的疼痛感,1例患者术前疼痛感剧烈、术后比术前痛感明显减轻,且这30例患者术后均不需要其他缓解疼痛的辅助治疗。即有效例数30例,1例无效。术后发生暂时性听力障碍1例,听力减退2例,耳鸣2例,1例暂时性听力障碍的患者术后第2天听力即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听力下降术后第3个月听力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耳鸣症状在术后第3个月消失,另2例无变化。1例患者出现患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迟钝伴麻木,术后10天后麻木感缓解。未出现颅内血肿及感染病例,但几乎大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痛及恶心呕吐,住院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组患者中:术后疼痛感完全消失者26例,6例有效,其中4例患者术后不需药物治疗,2例需口服药物辅助治疗。即有效例数32例,1例无效。其中15例出现较为明显的面部麻木,多在术后半年至1年内恢复。1例患者出现患侧咬肌无力,在术后2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出现口角疱疹,术后1周后治愈。也未出现颅内血肿及感染病例。PBC组和MVD组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6.97%和96.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住院费用高于PBC组[(31171.6±3356.4)元vs(20319.5±1741.4)元]、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PBC组[(182.6±22.2)分钟vs(37.6±8.0)分钟]、[(17.4±2.7)天vs(7.0±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高于MVD组(51.5%vs 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均显着,球囊压迫术有着低风险、微创伤、短疗程、更经济的优点,而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对较低。对影像学提示有责任血管压迫、无开颅手术手术禁忌症且不排斥开颅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可优先选用微血管减压术。而对于身体条件差、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以及MVD手术后复发者,选用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可避免开颅风险的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更为合适。

叶远良[8](2020)在《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对颅内动脉的解剖学进行大量的研究,使得经动脉途径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由于对颅内静脉窦解剖及组织学认识不足,经静脉途径治疗脑血管疾病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相比,两者有共同点,但治疗原则完全不同,早期极容易误诊。研究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窦壁及纤维索的组织学特点,探讨介入材料对颅内静脉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比较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及原发性脑出血发病早期临床资料。研究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及组织学方法探讨尸头内颅内静脉窦纤维索、蛛网膜颗粒及窦壁的解剖与组织学特点;建议尸头静脉窦血栓模型,模拟经静脉窦途径介入取栓术,应用神经内镜及组织学方法探讨介入材料对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分析CVST合并出血及幕上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发病早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研究结果:1.大脑大静脉-直窦连接处变异较大,解剖结构有静脉瓣样结构、窦壁连接处突起及球样小结结构,球样小结弹性纤维成分高于蛛网膜颗粒,表面有平滑肌细胞;大脑静脉分支及大脑大静脉与窦壁连接处均有平滑肌。2.岩下窦开口变异较大,位于颈静脉球部前内侧壁,在鞍背-斜坡延长线与上颚-枕骨大孔连线稍上方。3.桥静脉汇入静脉窦过程中,蛛网膜下段及静脉窦壁段长度分别为15.23±5.40mm和5.28±2.36mm。中央前沟静脉及中央沟静脉与冠状缝距离分别为 2.18±1.90cm 及 5.48±2.19cm。4.横窦窦壁连接处可见大量血管组织;直窦底壁呈分层排列,直窦底壁及板层纤维厚度最大,乙状窦壁厚度最小。5.支架对直窦内纤维索损伤比例分别为0级占53.4%、1级占43.20%及2级占5.40%,球囊对直窦内不同程度纤维索损伤比例分别为0级占73.9%、1级占17.4%及2级占9.52%,支架及球囊在直窦内反复牵拉对纤维索的损害没有显着增加;支架材料在直窦对纤维索的损伤高于上矢状窦。6.三次支架取栓过程中产生的血栓颗粒数分别为11.17±2.17、9.00±6.07及5.00±2.96;,第一次取栓产生的大颗粒数较第二、三次明显增加;第一次取栓术后残留血栓面积较第二次、第三次大。7.年龄、癫痫症状、水肿/血肿体积对早期诊断CVST合并脑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CVST合并脑出血术后预后优于重症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组。研究结论:1.颅内静脉窦窦内纤维索分布不同,静脉窦窦壁呈分层改变,熟悉窦内相关解剖,有利于降低静脉窦手术的难度,改善手术质量,提高临床疗效;2.介入材料可导致窦内纤维索轻度损伤,取栓过中容易导致血栓松动,临床上需要重视术后抗凝的重要性;3.CVST合并脑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在发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重症CVST合并脑出血预后优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呈“治愈or死亡”现象,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早期避免误诊,尽早规范化治疗。

郑亚北[9](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相关影响因素,对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并分析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从而提高对迟发性颅内血肿高危因素的认识。通过对DTICH的早期预测,以保证患者手术干预后的存活率,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预防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临床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同时已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病例。随后根据病例术后是否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为标准对收集的病例进行分组:病例组(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n=35)、对照组(未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n=79)。两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数据采集,对DTICH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改变、术前病灶分型,术前Rotterdam CT评分、受伤距离手术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本课题114例患者中,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例为35例,其发生率为30.7%。2.通过对参与课题的114例患者相关影响因素数据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术前病灶分类、合并颅骨骨折、合并对侧颅骨骨折和受伤距离手术时间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存在相关性(P<0.05);而两组患者在性别、中线偏移程度、术前瞳孔改变情况、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创伤类型、手术时间、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值、随机血糖、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方面无相关性,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以及专业上认为对结局有影响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OR=1.060,95%CI(1.010,1.112)]、合并对侧颅骨骨折[OR=25.297,95%CI(4.629,138.229)]和术前Rotterdam CT评分[OR=6.733,95%CI(1.360,33.342)]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受伤距离手术时间[OR=0.959,95%CI(0.922,0.999)]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保护因素。4.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病例组:恢复良好1例(2.9%)、中度残疾3例(8.6%)、重度残疾11例(31.4%)、植物生存16例(45.7%)、死亡4例(11.4%);对照组:恢复良好13例(16.5%)、中度残疾18例(22.8%)、重度残疾31例(39.2%)、植物生存10例(12.7%)、死亡7例(8.9%)。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对照组的预后情况显着优于病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668,P<0.05)。结论:1.患者年龄、合并手术对侧颅骨骨折及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是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2.患者受伤距离手术时间是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保护性因素。3.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增加了术后致死、致残率。4.患者存在高龄、术前Rotterdam CT评分较高、合并手术对侧颅骨骨折、受伤距离手术时间短等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

二、颅减压术后并发颅内多发性血肿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减压术后并发颅内多发性血肿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第一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与非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对比研究
    前言
    一般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References
    附图表
第二部分、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References
    附图表
第三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
    前言
    一般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References
    附图表
第四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References
    附图表
第五部分、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References
    附图表
综述
    References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英文文章一
英文文章二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多发性颅内血肿49例手术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把握
    3.2 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
    3.3 合并伤处置
    3.4 并发症预防

(3)颅减压术后并发颅内多发性血肿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尸检所见
3 分析讨论

(6)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时骨瓣复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伦理学审查及知情同意
    1.3 研究方法
    1.4 监测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ICP 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GCS 评分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 GOSE 评分比较
    2.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致谢
综述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8)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颅内静脉窦窦内结构内镜解剖学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颅内静脉窦窦壁结构组织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介入材料对颅内静脉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救治对比研究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颅内静脉窦解剖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救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中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分组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资料收集
        2.3.1 一般临床资料
        2.3.2 临床观察指标
        2.3.3 影像学表现
        2.3.4 实验室检查指标
    2.4 治疗手段
        2.4.1 术前准备
        2.4.2 手术方式
        2.4.3 术后处理
        2.4.4 术后随访
    2.5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2 术前GCS评分比较
    3.3 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比较
    3.4 术前瞳孔改变、中线偏移及病灶分类情况比较
    3.5 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3.6 DTICH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6.1 单因素分析结果
        3.6.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7 病例组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
    3.8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一般临床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术前Rotterdam CT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4.3 凝血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4.4 颅骨骨折影响因素分析
    4.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对侧DTICH的发生机制
    4.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对侧DTICH对预后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颅减压术后并发颅内多发性血肿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D]. 赵永辉. 山东大学, 2019(02)
  • [2]多发性颅内血肿49例手术治疗体会[J]. 刘棣,潘建,张振纲,何达飚,吴佩丰,汪仁和. 安徽医学, 2012(08)
  • [3]颅减压术后并发颅内多发性血肿1例[J]. 刘技辉,李如波,王涛,徐静涛,杨秀丽.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3(06)
  • [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第一至三卷(1984—1986年)总索引[J]. 范学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86(04)
  • [5]减压性开颅术在临床上的应用[J]. 刘光礼,李顺业.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83(01)
  • [6]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时骨瓣复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D]. 彭家军.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7]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的观察[D]. 朱冬冬.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D]. 叶远良.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9]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D]. 郑亚北.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颅内多发性血肿并发颅内减压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