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产阶级形成路径新探

我国中产阶级形成路径新探

一、我国中产阶层形成路径新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婕[1](2020)在《影子教育的阶层差异分析 ——基于CEPS 2013-2014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学校教育相伴而生、如影随形的“影子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对教育不平等和阶层固化产生重要影响。国内学术界对影子教育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对影子教育阶层差异状况的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主要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 2013-2014),辅之以济南市城市家庭儿童教育发展与生活状况基线访谈的资料,归纳总结影子教育及其阶层差异状况,深入探究阶层差异对影子教育的影响程度及其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子教育阶层差异的相关政策意涵。首先,本文对影子教育各项指标进行测量,构建影子教育综合水平指数、内容结构指数、投入水平指数、实践参与指数,并从社会经济地位(SES)、收入、职业、文化水平四个维度划分阶层。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影子教育现状及阶层差异状况的基本特点。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影子教育内容结构优化,学业型与发展型并驾齐驱;金钱投入在阶层间分布呈“L”型,时间投入分布相对均衡;影子教育亲子互动频繁,而家校互动较弱;影子教育内容结构在阶层间存在着显着性差异;金钱投入水平在阶层间有巨大差异,时间投入水平差异明显;中上阶层家庭亲子互动更为频繁,家校互动在阶层间差异相对较低。其次,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回归分析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讨了不同阶层对影子教育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收入地位、职业地位与文化水平对影子教育均有显着性影响;社会经济地位对影子教育的影响程度与收入地位、职业地位对影子教育的影响程度一致,但社会经济地位对影子教育的影响程度与文化水平对影子教育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家长教育期望在社会经济地位与影子教育之间、职业地位与影子教育之间、文化水平与影子教育之间发挥正向的中介效应,而在收入地位与影子教育之间中介效应不显着。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探讨了影子教育阶层差异的政策意涵,提出建立儿童教育发展账户与发展型社会救助政策等相关政策建议,以缓解影子教育阶层差异对阶层不平等,尤其是对贫困阶层儿童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吴彤[2](2020)在《学校资源配置如何影响了影子教育? ——以T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在个人职业地位获得中的重要性使得教育补习服务也成为中国家庭的一种生活必需。影子教育的盛行反映了家庭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孩子的教育中。除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影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还反映了身处主流教育的学生获得教育资源与选择教育资源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学业成就获得,学生奔走在学校教育和影子教育之间。针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多数将视角放在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成绩等结构性因素与影子教育的相关性上,对其作用的机制并未深入展开。其忽视了影子教育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到底如何影响了学生影子教育参与?与学生影子教育有关的因素如家庭背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校教育来影响影子教育参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学校资源分布的?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反映的是教育资源是否均等配置的现象,结合相关理论,探讨学校资源的分布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法、参与式观察等方法了解T市学生影子教育参与以及学校资源获得现状。本文发现在T市,对学校资源获取情况影响了学生影子教育的参与。成绩优异的学生资源获取主要来自于学校资源,中等生形成了学校教育为主、影子教育为辅的资源获取模式,成绩较差参与补习的学生在高三会形成影子教育为主的资源获取模式。不同家庭对于学生的资源获取有影响,多数家庭只有当学生学校教育资源获取失败时,才开始采取行动。优势阶层家庭更多干涉学生的在校资源获得,通过与学校成员进行资源置换为子女在争取更优质的机会。普通家庭更多干涉学生的影子教育获得,通过提高学业成绩以获得更多的学校教育资源。但更优质的教育机会不会改善学生在学业过程中的表现,在学校资源分配上,仍然遵循公平主义的绩效原则,认同学生的努力,以学业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影子教育,除了反映学生及其所在家庭对教育的态度,更反映了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虽然学校教育资源要求面对每一个学生分布,但由于每个学生获取资源能力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学生在校资源获取的不均等。目前的考试以筛选作用为主,课程内容与课程难度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同,教师作为课程知识的传递者与评价者,其对学生的差别对待强化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同。关系网络介入学校生活造成了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但学校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评价机制消解了家庭背景造成的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家庭背景虽然对学生的学校资源获取有影响,但在国家的监管之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教育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标志就是它有判断优劣的客观标准,学校要求按照知识给予回报的原则。教育评价机制决定了在知识方面取得成就的人会获得更多的学校教育资源。

王通[3](2019)在《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地理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阶层流动)中的位置变化。从社会整体来看,社会流动是阶层结构优化的重要形式;从成员个体来看,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改善阶层状况或改变阶层类型的关键机制。兼具公共和个人双重属性的社会流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之一,是解读政治生活的关键视角。根据FJH假设的基本原理,社会流动模式是由社会的分工结构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两化叠加”(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个历史阶段近乎于嵌套在一起的时代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描述和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流动的特征和规律具有理论和实践等双重价值。对于社会阶层关系的解读,马克思主义阶级范式和韦伯主义阶级范式是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具体到社会流动分析,前者以阶层类型转变为聚焦,侧重于解读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变化,是一种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后者偏重于阶层状况的升降变化,是对社会成员在高低有序的地位体系中位置变化的分析,是一种指标性社会流动逻辑。在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更适合形成对中国社会基本面变迁的有效解读。从历史变迁来看,中国的结构性社会流动模式经历了限制性阶段、区别性阶段和赋能性阶段等转变。这一历史进程是制度性阻滞作用不断弱化,而制度性支持作用日渐显示,同时,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动作用日益强化的变化过程;并且,呈现出社会流动路径的多元化和社会流动机会的非农化等发展趋势。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是指中国社会流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其中,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形成的基础性因素;城乡关系变迁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成因的基本线索;乡城社会流动为主要形式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典型表现。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次。在宏观层面,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对比来看,中国社会流动突显社会转型和政府主导等发展性特征,同时,城乡关系变迁和能动作用强化是社会流动模式变迁的重要线索。在中观层面,从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中的流动来看,人口流动与阶层流动的含义重合、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的结果重合以及乡城社会流动与城城社会流动的时代重合等是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重要特征。在微观层面,乡城社会流动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主流形式,可以分为联根式社会流动、脱嵌式社会流动和发展式社会流动等三种结果;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相关数据来看,三种乡城社会流动形式的比重分为为45.15%、39.87%和11.54%(其他形式占比为3.43%)。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形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础性成因在于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等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伴生性现象。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上述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发展性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性城乡二元结构并存增加了上述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地区间产业布局差异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梯度格局使得人口流动具备了阶层流动的属性。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结构性成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释放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伴随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流动人口由“进城诉求”向“融城需求”转变,产生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在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社会的人口容量和流动机会等现实制约并没有降低中国社会流动的规模,以非正规就业等形式进行流动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能动性选择。在具体的社会流动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资本差距等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流动能力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是,贫富差距的相对合理水平以及信任文化的可塑属性等则为社会成员的能动精神提供了作用空间。然而,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差距弱化了农村社会成员获得优质流动机会的能力,这对政府强化社会公平职能提出了实质需求。对当前的社会流动格局进行综合归纳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对此,部分媒体和学者偏向于进行阶层固化的解读,并使得阶层固化成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热门标签”。作为对当前社会流动问题的集中揭露,这一命题具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夸大社会风险或放大社会问题的偏向,同时,具有理论和事实等双重缺陷。这启示我们对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进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概括。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伴随户籍制度等政治经济改革进程,社会成员跨越制度阻隔的成本降低;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为社会流动增加了权利保障,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单位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等降低了传统流动路径的实际效能,这意味着社会流动群体个人成本的增加。从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视角看,保障畅通且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分担社会流动成本。这成为流动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的重要线索。比如,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等政府职能范围的变迁产生了社会流动机会和流动路径效能等方面的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化流动社会的治理机制也应该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着力主线:从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和优化职责体系;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和建设有为政府;从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和推进城乡融合。

毕波[4](2018)在《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基础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背景下,以北京为例,我国特大城市常见学校冷热不均、跨区就学、教育分异等问题,对传统的设施规划思维形成挑战。本文融贯有关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为什么不公平”)、空间公平评价方法(“如何定义和识别不公平”)和教育空间规划实践(“如何应对不公平”)的研究,指出从空间规划角度看待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本质,以及规划干预就学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依托北京三个尺度的就学格局研究和美国、日本的就学政策经验反思,本文搭建了基础教育空间规划从原理到实践的逻辑路径。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对象不仅限于设施本身,涉及单元空间的教育资源再分配和连续空间的教育系统再组织。基于教育供给相关理论,规划在较大行政单元层面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资源配置角色,在较小功能单元协调多供给主体的利益关系。基于教育需求相关理论,规划在连续空间层面调解就学规模效益、就近入学、学校和社区多元性目标之间的必然矛盾。以不同层面的空间公平评价为技术支撑,规划应当搭建与政策配套的工作路径,构建均衡、就近、包容的就学组团。对于单元空间和连续空间的基础教育公平评价,本文跨多个学科整理了相关评价方法集,分类总结了其应用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定义并识别了北京市域、西城区、通州新城不同区位和群体获得的基础教育资源差异作为评价实证。市域尺度,通过社会空间因子分析和街道中小学服务指标相关性分析,提炼全市中小学服务分布的“中心—边缘”分异。内城尺度,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揭示生源分配机制和三种学区社会空间特征,即内城教育空间的“户籍—文化”分异。近郊尺度,通过问卷调查和GIS建模,揭示实际就学格局公平性,并应用不同可达性模型模拟机会分布,指出近郊教育空间的“收入—区位”分异。三个研究归纳出转型时期首都地区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的描述维度,指出就学政策规划的重要性。对于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本文梳理了学校规划实践的公平范式演变,以及不同公平范式国家美国、日本学区制和就学政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嵌入不同层面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指向教育区划调整和就学政策设计的规划工作路径,以及组建数据平台、规划师角色转换的保障策略。最后结合北京市的特征总结,提出以学区为核心的教育区划体系及就学公平政策建议。

尹玉琳[5](2018)在《扩大中产阶层的路径研究 ——基于对代际流动的考察》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后,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阶层结构也随之转变。直到今天,虽然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但是中国还需不断完善经济转型,披荆斩棘,扫除经济发展过程的体制障碍;从社会的发展水平来讲,与1978年相比,中国的社会结构的发展虽然也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社会体制改革的进程缓慢,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在社会资源匹配不平衡、户籍制度壁垒、社会阶层结构、等社会问题上,还需要不断深入改革进程。从社会阶层结构方面来看,社会分层结构两端的阶层群体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中产阶层规模较小,并未在社会结构中占据主体位置,而没有中产阶层做支撑的“空心”社会,会产生社会创新能力不足、人力资源浪费等社会性问题;“空心”社会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衰落和经济疲弱。在低水平的消费和产能过剩时不成规模的r中产阶层无法通过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供给和需求之间难以平衡,经济增速下滑。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要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快社会转型的步伐,使得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而中产阶层的扩大和“橄榄形”社会的形成正是完成这一日标的重要标志。基于代际流动视角研究扩大中产阶层路径的原因:首先,源于两者的逻辑关系。社会流动包含了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代际流动主要从动态视角反应社会流动性的强弱,与代内流动性相比,代际流动性更能反应出社会结构的开放性;而中产阶层是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中产阶层对社会和经济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从代际流动视角研究社会阶层中的中产阶层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次,源于社会阶层固化的成因。个人的社会阶层主要受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先赋性因素,如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权力要素等,二是后致性因素,如个人后期的努力。自经济转型后,先赋性因素在社会阶层流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人格化交易”影响,“关系”在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使得处于优势地位的社会阶层,代际间社会地位的继承占主导地位,后致性因素对子代经济收入、权利、社会声望的影响力减弱,而处于弱势的社会阶层难以向上流动。整个转型期间,代际的社会资本不平等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最为突出。“富二代”“官二代”的代际资源本身就优于中、底层群体的子代,加上官、商勾结,公共权利寻租等更是编织了一张密实的关系网,更是加剧了这种代际不平等。社会底层群众没有了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及权力资本等先赋性因素的帮助,仅依靠个人才能以及努力流入中产阶层及以上社会阶层。所以弄清楚代际流动对扩大中产阶层有何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本文是从从代际流动视角研究中产阶层存在的问题,并应用制度经济学解释扩大中产阶层的路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供制度性建议,理论结合实证更容易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所在。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八个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等,其中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时,在对中产阶层的概念进行界定后,梳理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代际流动的关系;同时本章还包括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主要研究的工具与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一章扩大中产阶层的原因,本章论述了中产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以及中产阶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制度、制度变迁与社会阶层,本章是扩大中产阶层的理论分析基础,也是贯穿全文的基调,主要包含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及社会分层理论与社会流动理论第三章中产阶层的路径分析,主要从代际收入、代际职业两个角度,测算其对子代社会阶层的影响,由此提出扩大中产阶层的两种路径,代际职业流动,代际收入流动性。使用AMOS软件测算了社会阶层的传递路径,实证结果发现:(1)就后致性影响因素而言,子代受教育程度、子代收入、以及子代工作单位类型都对其社会阶层有正向作用,子代的生活压力感知虽然不直接影响社会阶层,但是可以通过影响其收入而对其社会阶层产生影响。(2)就先赋性影响因素而言,父辈是否是中产阶层将直接影响子代在社会阶层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连同父辈的收入、父辈的受教育程度等变量通过影响子代的特征变量而间接影响子代的社会阶层。第四章路径一:中产阶层的代际职业流动性分析,本章主要使用STATA软件测算了中产阶层子女的代际流动指数和代际继承指数,利用mlogit模型测算并对比分析了各个因素对中产阶层和整体社会阶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中产阶层代际职业固化的原因。实证结果发现:(1)中产阶层子女的代际职业继承指数大于代际职业流动指数,劳动力市场存在“子承父业”现象。中产阶层职业的代际流入指数和代际流出指数的数值均小于1或者约等于1,反映出中产阶层对其他社会阶层成员的开放程度较低,各职业阶层间存在垂直流动的障碍。(2)子辈的职业深受父辈职业的影响,与整体社会相比,中产阶层的子女面临着向下流动风险更高,向上流动机会更小的困境。(3)存在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且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开放程度更低,与城镇相比,农村子女也面临着难以向上流动,更易向下流动的窘境。(4)就整个社会阶层而言,仍然存在单位壁垒。受有限准入秩序制度以及“人格化交易”劳动市场环境的影响,“圈外”的人难以进入“圈内”,“圈内”的人通过代际职业继承的方式,将其现拥有的经济收入、权利、社会声望等地位传递给子女。(5)我国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目前还不到“知识失业,体脑倒挂”的时期,教育程度越高,对代际向下流动抑制作用和代际向上流动的促进作用的贡献越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扩大中产阶层规模,而且对整个社会阶层都有利。(6)劳动力市场存在地位准入差异以及地位结构差异的性别差异,女性面临更高向下流动的风险。第五章路径二:中产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分析,本章在分析父辈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基础上,又考虑了代际职业传承(即父子同职)对中产阶层和社会整体阶层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农村子女代际收入弹性高于城镇,农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其子女更容易受父代收入的影响。对比整体社会阶层和中产阶层发现,中产阶层子女的收入比整体社会阶层更容易受父辈收入的影响;(2)中产阶层通过父子同职,以职业为载体更是提高了收入在两代之间的传递。也就是说,代际职业继承指数的飙升,降低了代际收入流动,进一步造成了代际间收入差距的传递。代际职业流动性较低时,不仅使得职业阶层趋向固化,还使得子代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第六章国际视角,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在协调城乡发展、促进中产阶层的形成与成熟发展等方面经验与教训,得出对中国中产阶层发展的重要借鉴启示。第七章结论与建议。在主要结论方面,本章系统总结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实证研究的结论,而政策建议是在总结第六章其他国家对中国中产阶层发展启示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新制度经济学中“人格化交易”与“有限准入秩序”方面的思考,并基于代际流动的视角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大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取消户籍制度,逐渐实现向“开放准入秩序”转轨;建立公平的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实现“人格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教育发挥对社会流动的推动作用;打通各阶层就业通道。

王欢欢[6](2018)在《共享发展视域下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等收入群体占社会的绝大多数是理想型社会之必须。环顾发达国家,大都实现了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分配格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加快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步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本质是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促进人民利益共享,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扩大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利益共享的现实需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五大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为价值旨归。共享发展理念蕴含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内涵要旨,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又体现着共享发展的目标追求,两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逐渐发展,初具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是,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与当前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吻合,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过小、发展迟缓,与理想的社会分配格局相差甚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全民共享的价值理念。本文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困境,挖掘阻碍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原因,探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希翼中等收入群体高速平稳增长,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论文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中等收入群体与共享发展理念的相关理论:中等收入群体理论方面,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理论渊源、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入手,进行基本概念的界定。共享发展理念理论方面,主要阐述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特质。然后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阐释,为下文的展开做铺垫。第二部分分析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进而从增量不足、缺乏精神支撑、主观认同不够和存量不足等方面分析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探讨存在这些困境的原因。第三部分谈如何实现共享式的“扩中”。坚持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相结合,先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应坚持的理论指导原则,然后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体、范围、权责以及过程等方面探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现实路径。

吕丹蕾[7](2018)在《上海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 ——基于专项调查数据的探索性研究》文中提出知识分子群体在中国的政治变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知识的重要性不断突显,知识分子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其政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在我国,关于政治态度的实证研究主要表现在阶层和青年两个路径:阶层路径更多的关注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及发挥的政治功能,对于最有可能对政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分子群体关注度不够;青年路径的侧重点放在大学生所具有的政治态度,但接受高等教育并不意味着日后一定会成为知识分子。因此,对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进行分析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本文所使用的“上海专业人才社会态度调查问卷”,涵盖了政治态度在许多方面或维度的题器,能够在最广泛的基础上对政治态度的测量指标进行选取、比较和验证,从而对上海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的总体状况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探讨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内部差异。研究发现:第一,上海知识分子群体的政治认同感及政治信任度相对较高,政治效能感和权威服从感相对较低;第二;政治积极派在上海知识分子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多;第三,管理型与专业技术型知识分子、党内与党外知识分子、经济地位高低知识分子及文理科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存在显着差异。

张晓芳[8](2020)在《现代消费主义批判 ——基于马克思消费观的分析》文中提出消费主义作为现代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从生活方式到人生体验再到生存目的,不仅全面覆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更是进入人们审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处。就目前中国现代消费的实际状况而言,消费主义既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的一种价值观念。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消费主义的迎合,不但加深了消费手段和目的的倒置、物质与精神的混乱、自由与责任的匮乏,也反映了消费主义大肆流行背后整个社会的深刻的文化危机。人们不但需要面对“消费什么”和“如何消费”的问题,还需要思考“用什么理念指导消费”、“如何让消费能够本真地服务于人、服务于人的生活”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梳理、思考和解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关于消费问题的观点研究,形成适合于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营造和建构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的和谐社会提供借鉴和支持。现代消费主义研究的转向是一种立足并直面中国现代消费现实情况的转向,其最突出的表现是,我们必须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将现代人的消费实际纳入批判的视野,阐明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分析现代消费主义的发展,揭示现代消费主义借助资本逻辑、金钱逻辑、商业逻辑和文化逻辑,不仅造成了商品意义的相对过剩、人的相对异化、社会不满的滋生以及自然环境的损害,还带来了抹杀主体价值、忽视技术风险、裁剪社会现实和弱化生活意义等现实困境。现代消费主义困境的破解需要构建理性消费,要实现对个体消费观念的理性塑造和社会消费的合理性引导。在现代消费主义批判的过程中,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破解消费主义困境的任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人们必须要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积极塑造公共理性。每个人都必须精准地给自己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始终关注人的自我意识、道德责任、公共理性的构建,关注中国不同阶层人们的消费行为及消费价值观,引导并培育与其相适应的消费政策及消费文化,培养相互尊重、平等的消费文化氛围,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共享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对现代消费主义的批判不能仅仅是流于表面,而应具体到现实生活实际中。具体来说,在研究视角上,综合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两种理解形式,探寻现代消费中消费主义的内涵和外延,既包含从消费主义的社会效应来考察其表现和特质,又需要用批判的观念和方法对消费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分析,还原消费主义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本质联系。在研究路径上,在马克思消费观的基础上,沿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将现代人的消费实际纳入消费主义批判的视野,探索生产与消费、消费与人的需求、消费与商品及商品符号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从人的异化生存、人的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等方面考察现代消费主义,勾画出与人们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密切的、在当今中国极具有代表性的消费主义图景,建构现代消费主义问题的批判逻辑。在研究观点上,在根源分析中阐述了现代消费主义问题存在的普遍和特殊条件,揭示出了现代消费主义问题内部的深层结构,特别提出了批判现代消费主义不仅仅在于解决消费主义问题,更要把批判的落脚点和归宿复归于理性塑造和生产力的发展上,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积极塑造公共理性,用生产引导消费,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而在马克思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范畴内实现了对现代消费主义问题的回应。

种聪[9](2017)在《税收累进程度对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财富跨代转移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税收调节研究”(15BGY132)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扩大有诸多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聚焦于一国或一个地区以实际税负计算的税收累进程度对其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扩大的影响,主要研究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影响时间以及代际之间的相互影响。本研究以税收累进程度和收入分配结构的伦理基础为思想基础,基于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多维内涵界定,主要以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中等收入阶层的衡量标准,并使用古典方法和KP指数方法、各类统计方法分别对中国税制累进程度和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VAR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预测了“税收累进程度对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扩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公共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是:(1)税收累进程度和收入分配的伦理基础;“税收累进程度”与“中等收入阶层”的理论与方法。(2)使用KP指数法对中国1996-2015年的整体税制、直接税和间接税累进程度进行测算;使用世界银行的标准(考虑到购买力平价)、洛伦兹曲线与核密度函数方法,测算中国近20年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3)本研究使用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变量,进一步分析影响中等收入阶层的关键因素;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分析和预测税收累进程度对中国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1)中等收入阶层具有内涵信息丰富的特质;各个学者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和美学等不同视角对中等收入阶层的内涵进行界定。(2)中等收入阶层的衡量标准具有多维特征,量化标准、质性标准、相对标准、绝对标准、离散方法、连续函数、分布函数、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等视角。中等收入阶层的衡量标准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自由、效率和公平兼顾的社会福利函数。(3)累进税制是影响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形成的重要参量。税制累进程度与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形成可能是正向关系也可能是负向关系,这一命题需要具体的经验验证。(4)累进税制是否扩大了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体现在不同税种上存在差异。本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整体税制累进程度与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形成正相关,但具体税种的累进程度与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相关性呈现出差异。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累进程度与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形成呈正相关,而消费税与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形成负相关。说明提高累进的税制不一定能够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暗含的政策建议是税制调整方向不一定是线性的。本文主要的政策建议是:(1)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公共政策应该致力于对中等收入阶层内涵的逼近,不仅仅是收入分配政策的变革。(2)政府的最大职能是保障市场竞争的自由、提升市场竞争的效率、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进程中的质量体现在较高比重的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并动态扩大,而不是低水平的中位数人口比重的提升。(3)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扩大路径是广义的,政府公共政策不仅致力于收入分配政策方面的调节空间,还应该同时关注消费政策、财富增加政策、住房、就业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福祉指数。(4)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扩大的途径应该主要通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不断的使其逼近到中等收入阶层,公共政策应关注低收入群体中有潜力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人群具有的一些特征。(5)基于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扩大目标的税制改革应将直接税改革置于核心内容。主要是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消费税和遗产税等税收工具的运用。

袁圆[10](2015)在《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路径探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网络普及、公民教育程度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为公民社会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公民社会作为政府和市场失灵的有效补充,可以弥补市场本身存在的盲目性、恶性竞争等现象,能有效促进经济市场的良性发展。对政府而言,它可以协调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矛盾,为公民监督政府政治过程提供平台,让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从而维护和实现公民的利益。公民社会在当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对公民社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析。第一章主要分析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说明为什么公民社会是值得研究的。第二章通过对公民社会基本概念的分析,以及了解我国传统社会现状和现阶段的公民社会发展现状,对公民社会在我国的发展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从经济、政府、网络的发展以及城市和乡村社区的建立等几方面分析我国公民社会得以发展的原因。第四章主要从政治、经济、制度、公众自身等四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发展存在的困境。第五章则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困境提出完善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路径。

二、我国中产阶层形成路径新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中产阶层形成路径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1)影子教育的阶层差异分析 ——基于CEPS 2013-2014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影子教育:内涵与外延
        1.4.2 影子教育的阶层比较研究
        1.4.3 文献述评
    1.5 概念界定
        1.5.1 影子教育
        1.5.2 阶层及其多维划分标准
    1.6 理论基础
        1.6.1 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
        1.6.2 文化再生产理论
    1.7 研究方法
        1.7.1 问卷调查法
        1.7.2 个案访谈法
        1.7.3 文献研究法
    1.8 研究思路
    1.9 研究假设
    1.10 研究结构
第二章 影子教育:测量与描述性分析
    2.1 变量测量
        2.1.1 因变量:影子教育
        2.1.2 自变量:阶层多维测量
        2.1.3 中介变量与控制变量
    2.2 影子教育现状及阶层差异描述性分析
        2.2.1 内容结构得到优化,学业型与发展型并驾齐驱
        2.2.2 金钱投入呈L型分布,时间投入分布相对均衡
        2.2.3 影子教育亲子互动频繁,家校互动较弱
        2.2.4 内容结构上阶层间存在着显着性差异
        2.2.5 阶层间金钱投入水平差异巨大,时间投入水平差异明显
        2.2.6 中上阶层亲子互动更为频繁,家校互动阶层间差异相对较低
    2.3 小结
第三章 影子教育阶层差异的模型分析
    3.1 影子教育的阶层差异模型一:以SES划分阶层
        3.1.1 变量描述性分析
        3.1.2 模型建构
        3.1.3 模型分析
    3.2 影子教育的阶层差异模型二:以收入划分阶层
        3.2.1 变量描述性分析
        3.2.2 模型建构
        3.2.3 模型分析
    3.3 影子教育的阶层差异模型三:以职业划分阶层
        3.3.1 变量描述性分析
        3.3.2 模型建构
        3.3.3 模型分析
    3.4 影子教育的阶层差异模型四:以文化水平划分阶层
        3.4.1 变量描述性分析
        3.4.2 模型建构
        3.4.3 模型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主要发现与政策建议
    4.1 主要发现
    4.2 政策建议
        4.2.1 家庭层面:倡导底层家庭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参与程度
        4.2.2 社会层面:促进非营利组织积极为困难家庭儿童提供补偿性教育活动
        4.2.3 政府层面:完善儿童发展型福利政策,建立儿童教育发展账户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学校资源配置如何影响了影子教育? ——以T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
    第一节 影子教育的影响因素——家庭、学校与学生成绩
        一、家庭背景影响影子教育参与
        二、学校环境影响个体影子教育选择
        三、学生学业成绩与影子教育参与
    第二节 理论框架
        一、教育资源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配置逻辑
        二、家庭背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地点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学校资源分配如何影响影子教育获得
    第一节 学校教育变化与T市影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对学生影子教育参与的影响
        一、择优获取——优等生的选择
        二、中等生——补习的主力军
        三、由被迫走向主动——差等生的选择
    第三节 教育资源获取背后反映的学校运行逻辑
第五章 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对学生影子教育参与的叠加影响
    第一节 地位下降回避策略与中产阶层政治经济群体的选择
    第二节 文化教育群体资源选择的最优化
    第三节 文化流动——普通家庭的选择
    第四节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对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章节结构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涵义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辨析
        一、阶级与阶层
        二、社会阶层与社会分层
        三、社会流动: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
    第二节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
        一、中英文研究成果的总体概况及具体比较
        二、对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涵义的初步总结
第二章 新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从二元阻隔到有序推进的政策变迁
        一、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限制性社会流动阶段(1949-1984)
        二、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区别性社会流动阶段(1984-2003)
        三、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赋能性社会流动阶段(2003至今)
    第二节 制度作用变迁与能动机制强化并存的演变规律
        一、制度因素:作用机制变迁与新生制度问题
        二、能动机制:多元选择与非农趋势
第三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总体概况
        一、当前结构性社会流动的基本现状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一、形成背景: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演变
        二、基本类型:联根式流动、脱嵌式流动与发展式流动
第四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基本成因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动力机制
        一、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结构性动力成因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能动性动力成因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制约机制
        一、先赋性差距:经济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差距
        二、后致性差距: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
第五章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反思
    第一节 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与理论来源
        一、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
        二、阶层固化命题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事实维度的反思
        一、贫富差距现状:纵向对比与横向比较
        二、教育机制影响:农村的社会基本面变迁
        三、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事实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三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逻辑反思
        一、问题研判的片面性:形而上,而非辩证性
        二、现实所指的含混性:局部问题,抑或全局特征
        三、分析单位的混淆性:阶层分化,还是社会流动
        四、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逻辑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六章 对于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
    第一节 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为理论总结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结构性致因
        二、制度变迁: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生态性致因
    第二节 社会流动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一、基本涵义
        二、基本内容
        三、主体构成
    第三节 当前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表现、问题及诉求
        一、基本表现
        二、现实问题
        三、基本诉求
第七章 优化流动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优化职责体系
        一、政府职能重心转移:突出公共服务,强化社会职能
        二、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治理重心下移,优化职责配置
        三、政府间横向关系补缺:强化府际合作,构建伙伴关系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建设“有为政府”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维护公平竞争,消除流动障碍
        二、政府与社会关系:发挥政府主导,推动多元治理
        三、政府与个人关系:明确责任边界,激励能动精神
    第三节 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推进城乡融合
        一、城市维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加社会流动容量
        二、城乡结合部: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管理机制变迁
        三、农村维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寻求内生增长动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基础教育空间规划探索
        1.1.1 基础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1.1.2 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型趋势
        1.1.3 北京市基础教育空间规划探索
    1.2 北京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空间现象
        1.2.1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
        1.2.2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等
    1.3 我国城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背景
        1.3.1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1.3.2 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1.3.3 城市教育通道变迁
        1.3.4 城镇化快速发展
    1.4 规划与教育部门已有措施面临的困境
        1.4.1 基础教育设施规划传统路径
        1.4.2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均衡措施
    1.5 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
    2.1 研究问题
        2.1.1 认识论问题
        2.1.2 公平评价问题
        2.1.3 规划路径问题
    2.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意义
    2.3 案例对象
        2.3.1 北京市域、内城和近郊案例研究
        2.3.2 不同公平范式的就学空间体系评介
    2.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4.1 研究方法
        2.4.2 数据来源
    2.5 研究框架与论文安排
        2.5.1 研究框架
        2.5.2 论文安排
第3章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研究
    3.1 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相关理论
        3.1.1 空间俱乐部(Club Goods)
        3.1.2 蒂伯特模型(Tiebout Model)
        3.1.3 集体消费(Collective Consumption)
        3.1.4 教育市场模型(Market-oriented Model)
        3.1.5 小结
    3.2 基础教育服务需求相关理论
        3.2.1 社会再生产(Social Reproduction)
        3.2.2 同群效应(Peer Effects)
        3.2.3 邻里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s)
        3.2.4 机会地理(Geography of Opportunity)
        3.2.5 小结
    3.3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相关理论
        3.3.1 空间公平(Spatial Equity)
        3.3.2 教育公平(Educational Equity)
        3.3.3 小结
第4章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研究
    4.1 单元空间的基础教育公平评价
        4.1.1 单元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4.1.2 相关性与模型评价方法
        4.1.3 小结
    4.2 连续空间的学校可达性公平评价
        4.2.1 学校可达性评价基本方法
        4.2.2 学校可达性公平研究进展
        4.2.3 小结
    4.3 离散设施的学校选址与布局优化
        4.3.1 学校选址布局优化基本模型
        4.3.2 学校选址布局模型研究进展
        4.3.3 小结
第5章 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5.1 学校规划实践及其公平范式演进
        5.1.1 学校规划1.0:乌托邦时代
        5.1.2 学校规划2.0:工业时代
        5.1.3 学校规划3.0:后工业时代
        5.1.4 3.0 后时代:组织社会生态
        5.1.5 小结
    5.2 美国、日本的就学空间体系评介
        5.2.1 美国的学区制格局
        5.2.2 美国的就学反隔离政策
        5.2.3 日本的教育行政体系
        5.2.4 日本的就学平等化政策
        5.2.5 小结
第6章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研究
    6.1 北京市域中小学服务分布与社会空间关系
        6.1.1 北京城市社会空间格局演变历程
        6.1.2 北京城市基础教育服务分布特征
        6.1.3 社会空间与资源分布的匹配关系
        6.1.4 小结
    6.2 内城学校、学区分异及其社会空间关系
        6.2.1 西城区学区划分与学校分异
        6.2.2 典型学区的居住分异与置换
        6.2.3 学校分异与居住分异的关系
        6.2.4 小结
    6.3 近郊就学格局分析与可达性公平评价
        6.3.1 梨园地区实际就学格局分析
        6.3.2 新城小学空间可达性公平评价
        6.3.3 基于择校模型的空间公平评价
        6.3.4 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结论
    7.1 空间规划对教育公平的认识
    7.2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集
    7.3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研究启示
        7.3.1 市域:“中心—边缘”分异
        7.3.2 内城:“户籍—文化”分异
        7.3.3 近郊:“收入—区位”分异
    7.4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搭建
        7.4.1 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思路
        7.4.2 基础教育空间区划体系探索
        7.4.3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政策建议
    7.5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7.5.1 研究的创新点
        7.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西城区教委、中介、家长和学校访谈提纲
附录 B 通州区梨园街道中小学生家庭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扩大中产阶层的路径研究 ——基于对代际流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中产阶层概念的界定
        二、社会流动与代际职业流动
        三、社会流动与代际收入流动
    第四节 本文分析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扩大中产阶层的原因
    第一节 中产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
    第二节 中产阶层的经济作用
    第三节 中国中产阶层自身及其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二章 制度、制度变迁与社会阶层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一、制度变迁:从人格化交换到非人格化交换
        二、中国的制度变迁
        三、有限准入秩序到开放准入秩序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与社会流动理论
        一、社会分层理论
        二、社会流动理论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中产阶层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中国中产阶层路径研究的相关文献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主要变量的统计性
    第三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拟合及结果检验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路径一:中产阶层的代际职业流动性分析
    第一节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主要变量及统计性分析
    第三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理论模型构建与统计性描述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中产阶层代际职业固化的原因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路径二:中产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分析
    第一节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相关文献
        二、理论假说
    第二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一、理论模型构建与统计性分析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扩大中产阶层与双重固化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国际视角
    第一节 发达国家中产阶层的发展与启示
        一、美国中产阶层历程及现状
        二、英国中产阶级发展状况
        三、日本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发展
        四、发达国家发展中产阶级的启示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发展及启示
        一、南非中产阶层的形成与发现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发展途径
        三、阿根廷中产阶级的困境
        四、巴西中产阶级发展的困境
        五、发展中国家的教训和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转型国家中产阶级的发展及启示
        一、改革中波兰中产阶级的兴起与发展
        二、转型中的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发展
        三、转型国家中产阶层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制度层面上解决中产阶层固化的路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6)共享发展视域下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综述评析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等收入群体与共享发展理念的相关理论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界定及基本特征
        (一) 中等收入群体的不同划分
        (二)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界定
        (三)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基本特征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理论特质
        (一) 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二)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
    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关系
        (一)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战略举措
        (二) 共享发展理念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指明方向
第二章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
        (一) 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比重
        (二) 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构成
        (三) 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四) 中等收入群体的阶层认同
    二、共享发展视域下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的困境
        (一) 低收入群体规模大,中等收入群体增量不够
        (二) 物质层面“扩中”为主,“扩中”缺乏精神支撑
        (三) 主观认同低于客观认同,消费需求没有释放
        (四) 中等收入群体存量不足,回流现象时有发生
    三、阻碍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原因分析
        (一) 全民性“扩中”主体共享理念匮乏
        (二) 多渠道“扩中”路径实施不到位
        (三) 多元化“扩中”主体共建机制缺失
        (四) 保障性“稳中”“提中”机制不健全
第三章 共享发展视域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
    一、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原则遵循
        (一) 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公平正义原则
        (二) 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共建共治导向
        (三) 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共享共富方向
    二、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实路径
        (一) 构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分配政策
        (二) 开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多方治理渠道
        (三) 健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多元共建机制
        (四) 完善稳定、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共享保障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上海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 ——基于专项调查数据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理论价值
        (二) 现实意义
    三、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述评及假设
    一、政治态度研究述评
        (一) 政治态度的研究
        (二) 政治态度的测量
    二、知识分子的概念界定
    三、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差异
        (一) 管理型与专业技术型知识分子的差异
        (二) 党内与党外知识分子的差异
        (三) 经济地位高低的差异
        (四) 文理科专业背景的差异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一) 因子分析
        (二) 聚类分析
        (三) 多元线性回归
    三、变量操作化
        (一) 与政治态度有关的备选因变量
        (二) 与研究假设有关的关键自变量
        (三) 与人口社会特征有关的控制变量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上海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测量
        (一) 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 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上海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总体性描述
        (一) 对政治态度因变量的描述
        (二) 聚类分析
    三、上海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内部差异
        (一) 管理型与专业技术型知识分子的差异
        (二) 党内与党外知识分子的差异
        (三) 经济地位高低的差异
        (四) 文理科专业背景的差异
        (五) 稳健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一) 上海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总体性特点
        (二) 上海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内部差异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8)现代消费主义批判 ——基于马克思消费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现代消费主义问题的彰显
    第一节 消费与消费主义概念的界定
        一 消费和消费社会
        二 中国的现代消费主义
    第二节 现代消费主义研究的转向
        一 历史性特征
        二 阶段性特征
        三 现实性特征
    第三节 现代消费主义批判的路径
        一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 马克思之后的西方消费社会批判
        三 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
第二章 现代消费主义内容的呈现
    第一节 现代消费主义的本质
        一 作为表象的消费主义
        二 作为存在的消费主义
    第二节 现代消费主义的表现形式
        一 炫耀性消费
        二 符号消费
        三 身体消费
        四 人情消费
    第三节 现代消费主义的主要特征
        一 消费欲望化
        二 消费符号化
        三 消费娱乐化
        四 消费功利化
第三章 现代消费主义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主体条件
        一 个体的感性存在
        二 消费意识的觉醒
        三 消费快感的刺激
    第二节 社会意识条件
        一 传统文化心理的延续
        二 社会化控制的增强
        三 意识形态倾向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现实条件
        一 商品符号意义的扩大
        二 消费力的提高
        三 消费模式的丰富
        四 消费图景的延伸
第四章 现代消费主义存在的限度
    第一节 现代消费主义的内在逻辑
        一 资本逻辑
        二 金钱逻辑
        三 商业逻辑
        四 文化逻辑
    第二节 现代消费主义催生的问题
        一 商品意义的相对过剩
        二 人的相对异化
        三 社会不满的滋生
        四 自然环境的污染
    第三节 现代消费主义带来的困境
        一 抹杀主体价值
        二 忽视技术风险
        三 裁剪社会现实
        四 弱化生活意义
第五章 现代消费主义困境的消解
    第一节 构建理性消费
        一 构建理性消费的价值依据
        二 构建理性消费的价值尺度
        三 构建理性消费的价值目标
    第二节 个体消费的理性塑造
        一 区分真假需求
        二 改变消费观念
        三 实现意志自由
    第三节 社会消费的合理性引导
        一 科学消费价值观的引导
        二 生产者社会责任的引导
        三 社会各阶层合理消费的引导
第六章 对现代消费主义的反思
    第一节 正视消费主义,塑造公共理性
        一 正视消费主义
        二 塑造公共理性
    第二节 生产引导消费,实现共同富裕
        一 生产引导消费
        二 实现共同富裕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税收累进程度对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文献述评
        1.2.1 关于税收累进程度的研究
        1.2.2 关于中等收入阶层的研究
        1.2.3 税收累进程度对调节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研究
        1.2.4 国内外文献评价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税收累进程度与收入分配理论分析
    2.1 税收累进程度的伦理基础
        2.1.1 赞同累进税制的学者思想渊源
        2.1.2 反对累进税制的学者思想渊源
    2.2 收入分配结构经济学的伦理基础
        2.2.1 古典的收入分配论
        2.2.2 新古典的收入分配论
        2.2.3 福利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
    2.3 累进税与收入分层理论分析
        2.3.1 收入分层理论
        2.3.2 累进(累退)税对收入分层影响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税收累进程度”与“中等收入阶层”测度方法分析
    3.1 税收累进程度测度方法
        3.1.1 古典税收累进测度方法
        3.1.2 现代税收累进测度法
    3.2 中等收入阶层内涵界定
        3.2.1 中等收入阶层界定标准
        3.2.2 中等收入阶层划分层次范围
    3.3 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测度方法
        3.3.1 洛伦兹曲线拟合法
        3.3.2 极化指数法
        3.3.3 非参数核密度法(Non-parametric Kernel Dendity)
        3.3.4 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测度的社会学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税收累进程度与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测度
    4.1 税收累进程度测度
        4.1.1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4.1.2 测算过程
        4.1.3 测算结果
    4.2 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测算
        4.2.1 定量标准对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测度
        4.2.2 定性标准对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测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税收累进程度对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影响的经验验证
    5.1 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5.1.1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检验
        5.1.2 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
    5.2 税收累进程度对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影响实证分析
        5.2.1 研究假设
        5.2.2 模型构建
        5.2.3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5.2.4 整体税制累进程度对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影响实证分析
        5.2.5 个人所得税累进程度对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影响实证分析
        5.2.6 增值税累进程度对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影响实证分析
        5.2.7 消费税累进程度对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影响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后记

(10)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关于公民社会的研究
        2、国内关于公民社会的研究
        3、国内外研究评价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公民社会精典问题解释
    (一) 公民社会的基本内涵
        1、公民社会的概念
        2、公民社会的特征
        3、构建公民社会的意义
    (二) 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现状
        1、我国传统的社会状态
        2、我国现阶段公民社会的发展状态
二、我国公民社会产生与发展的(?)
    (一) 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公民社会发展
        1、经济发展推动政社分离
        2、经济发展促使各利益集团的形成
        3、经济发展塑造了公民意识
        4、经济发展推动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 政府管理体制的滞后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呼唤
        1、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呼唤
        2、政府机构效率低下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呼唤
        3、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呼唤
        4、政府公共服务与公众期许间的差距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呼唤
    (三) 高速发展的网络构成公民社会发展的新工具
        1、网络的特性推动“新型组织”的形成
        2、新型的社交工具有利于“虚拟社会”的形成
    (四) 新兴社区的建立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
        1、城市社区治理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影响
        2、农村村民自治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中(?)
    (一) 公民社会发展的政治困境
        1、执政党和政府重视不够
        2、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二) 公民社会发展的经济困境
        1、产权不明确和私有权缺乏保障
        2、市场秩序未能完全规范
        3、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三) 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困境
        1、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2、“制度剩余”与“制度困乏”格局并存
        3、双重管理制的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
    (四) 公民社会发展的自身困境
        1、社会主体力量薄弱
        2、公众缺乏公民意识
        3、公众道德和诚信失陷阱
        4、应试教育忽视了个人价值观念和法治教育
四、完善我国公民社会的路径探析
    (一)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公民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1、健全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2、保障私有产权及规范市场秩序
        3、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二) 完善相关的制度环境为公民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1、健全法治,完善立法体系
        2、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管模式
    (三) 培育现代公民意识为公民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1、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自主意识
        2、树立公民法治意识
    (四) 发展公民社会组织和壮大中产阶级为公民社会发展提供主体力量
        1、发展公民社会组织
        2、壮大中产阶层
    (五)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公民社会发展提供空间
        1、界定政府职能范围
        2、规范政府权力
        3、精简政府机构的规模
    (六)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公民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1、网络媒体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
        2、网络为公众扩宽了话语平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我国中产阶层形成路径新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子教育的阶层差异分析 ——基于CEPS 2013-2014数据的实证研究[D]. 张婕. 济南大学, 2020(01)
  • [2]学校资源配置如何影响了影子教育? ——以T市为例[D]. 吴彤. 山东大学, 2020(11)
  • [3]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D]. 王通. 南开大学, 2019(05)
  • [4]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毕波. 清华大学, 2018(04)
  • [5]扩大中产阶层的路径研究 ——基于对代际流动的考察[D]. 尹玉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6]共享发展视域下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研究[D]. 王欢欢. 山东大学, 2018(12)
  • [7]上海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 ——基于专项调查数据的探索性研究[D]. 吕丹蕾.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2)
  • [8]现代消费主义批判 ——基于马克思消费观的分析[D]. 张晓芳. 郑州大学, 2020(02)
  • [9]税收累进程度对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影响研究[D]. 种聪.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7(03)
  • [10]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路径探析[D]. 袁圆. 延安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我国中产阶级形成路径新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