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实现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

走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实现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

一、走生态型工业发展之路 实现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熊业明[1](2020)在《生态导向下的湖北省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咸宁市幕阜山铜钟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乡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出现了面源污染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生境破碎化等现象,严重影响我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宜居型美丽乡村,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2019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加强“三江四山千湖”生态系统保护,实施幕阜山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幕阜山区的乡村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是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的重要抓手,对能否实现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目标起着重要作用。面对乡村生态环境恶化、人居环境脏乱、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如何依托幕阜山区的优势,开辟以生态为导向的乡村发展路线,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梳理了国内外乡村规划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乡村生态保护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重点研究了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总结归纳乡村生态保护的成功经验。之后又对生态振兴与美丽乡村进行概念解析,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结合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等基础理论,最后提出生态导向下湖北省乡村规划目标、原则以及策略,为乡村生态保护规划的策略方法进行探索创新,同时就如何落实生态导向下的乡村规划提出了实施建议。通过对咸宁市幕阜山区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分别从自然、人居、产业三个维度提出幕阜山乡村地区所面临的规划难题。并提出了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幕阜山乡村规划策略,以期改善幕阜山乡村生态环境的总体水平,实现幕阜山乡村的绿色崛起,助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在实证研究部分,选取了山区内具有代表性的铜钟村作为策略实施对象,结合村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乡村规划方案,使生态保护策略得以落地实施。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生态导向下的湖北省乡村规划策略。

王佩瑶[2](2020)在《皖西南地区望江县美丽乡村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的兴起以及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乡村发展得到了显着提升。但是受乡村社会发展所局限,村庄环境污染、人居环境恶劣、传统文化缺失等问题愈发严重,使得乡村逐渐失去活力,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迫在眉睫。皖西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对当地乃至安徽省十分重要,美丽乡村规划不仅能激发村庄活力,展现村庄风貌,更能提高当地村民生活水平,增添村民幸福感。因此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后续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在研究皖西南地区美丽乡村规划时,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乡村发展的研究,归纳总结乡村建设发展影响因素,并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美丽乡村发展历程以及与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对望江县“美丽乡村”的内涵做出合理解释,总结得出望江县美丽乡村建设不再局限于乡村环境治理,而更偏向于乡村产业、经济、社会、文化、政治5方面协调发展;第二部分,基于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等方式,研究并指出望江县乡村分布散乱,村落风貌矛盾,产业模式单一、传统文化传承度低和配套设施不齐全这5个特点,提出了旅游型、生态型、文化型、产业型共4种类型乡村的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县域内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村庄发展重点,总结发展经验;第三部分,构建望江县“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对望江县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系统性评价,总结得出人居环境位于当前望江县乡村发展首要位置,明确当前望江县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难点,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为望江县美丽乡村发展提供指导评价;第四部分,以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这4个方面为切入点,通过对县域、乡镇以及村域共3个层面的分析,阐述望江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点,总结新时代背景下望江县美丽乡村建设具体操作方法。

夏承伯[3](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叶善青[4](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认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黄军[5](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向纵深推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小城镇区域各类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不仅加剧了小城镇多元社会主体间环境利益冲突,也制约着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政府单一主导的生态管理机制与模式对于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却屡屡失灵。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面临着多种治理困境与挑战,难以有效地解决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这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战略向前推进的重要因素,迟缓了小城镇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步伐”,更是摆在地方政府眼前棘手而又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小城镇生态治理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治理困境,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抑或而言,小城镇基层政府、企业、镇村居民和环保组织以何种治理理念为指导进入生态治理的场域、体现并发挥其具体的角色和功能?各治理主体又以何种治理方式和治理制度推进生态治理?显然,研究这些问题既有助于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完善,也有助于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水平的提升。正因为此,上述这些问题自然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中心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来收集相关理论和实践资料,并通过案例回顾的方式找到资料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从中分析得出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思路,并从四个维度实现了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同时结合长三角地区生态治理实践提出了小城镇生态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以下四点是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发现:第一,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生成机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反映出当前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存在深层次的根源,它受到小城镇社会结构、理性选择和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何治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现成的理论框架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就需要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构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路径,从而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本研究在对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构造和生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生成机理分为四个层面,即基于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基于复合型结构的治理主体、基于行为手段的治理方式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制度。第二,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原因分析。在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也积累了宝贵的治理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城镇生态治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时代背景。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单一阻碍治理主体多元化及其协同共治的实现;传统的政府生态环境管理方式落后制约了生态治理效率;生态治理制度缺位造成了资源投入与服务供给不足。这些治理困境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既有理念性原因、主体性原因,也有行为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在理念性原因方面,表现为治理主体缺乏绿色发展理念、镇村生态文化断裂;在主体性原因方面,表现为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的单一化、生态共治和公众参与的弱化;在行为性原因方面,表现为生态治理法治化能力欠缺、生态治理文明化程度不够、生态治理民主化不充分和生态治理缺乏科学手段;在制度性原因方面,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运行不畅。第三,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为了有效解决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本研究对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首先,以科学性和正义性的统一与平衡作为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它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指向的生态治理现代化;其次,通过构建小城镇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复合型生态治理架构来矫正小城镇多元治理主体的不对等地位并规范好各生态治理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它致力于解决小城镇生态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问题;再次,以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环境利益共识为基础,将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和文明化的治理方式贯彻到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之中,它致力于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最后,主张基于政府和市场融合的理念通过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制度设计、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以新的制度建构、统筹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它致力于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第四,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在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思路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本研究最终对小城镇生态治理提出了具体的现代化路径:其一,在生态治理理念维度,要培育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重塑镇村生态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和新时代“两山论”的生态思想;其二,在生态治理主体维度,要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复合型生态治理新格局;其三,在生态治理方式维度,要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文明化和科学化;其四,在生态治理制度维度,要完善互惠共赢的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陈梦黛[6](2019)在《县域生态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文中认为县域生态治理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战略目标的重要开端,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环节,也是解决保障人民群众和谐健康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发展失衡之间矛盾的现实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怎么样实现县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最终实现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就是新时代领域下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从国内实践的理论经验来看,随着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发展,县域生态治理危机日益严重,很多区域面临着弱势的治理主体、缺乏治理能力、治理和管理机制落后等问题。为了解决县域生态治理的困境,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一是谁来掌控县域生态治理,二是如何治理。从目前理论研究的现状来看,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基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观的分析和指导仍具有很大的深挖空间,在新时期的新领域下,对解决生态治理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将浙江省仙居县这一典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仙居开展生态治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汇总,明确了各阶段的治理目标和治理手段,进而整合梳理出县域生态治理的演化逻辑和普遍规律,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方面尝试分析造成生态治理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从理论层面以及制度构建上探索破解县域生态治理困境的现实路径。仙居县在治理能力不足、相关主体的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县域生态治理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意义。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和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整合仙居县生态治理的实践和区域特色,本论文尝试提出进一步提升县域生态治理能力的可行路径,主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领域展开,重点研究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从而为提升县域生态治理能力、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古璇[7](2018)在《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也早已意识到并致力于解决此问题,但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不合理的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症结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消费活动,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通过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活性消费主要是通过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及劳务的使用消耗进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传统的消费伦理研究主要是以生活性消费为切入口的研究范式。然而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是生产性消费环节的道德失范,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异化了的现代生产方式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层面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和毁灭性。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生产性消费角度入手。关于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理论维度,对存在于生产性消费中“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出工业文明生产之线性非循环的片面思维方式导致了生产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生产性消费伦理应体现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特质,即适度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具有全局意识、长远规划的构架,即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实践模式。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是追求综合效益的经济价值、遵循和谐之理的人本价值、维持公正稳定的社会价值、顺应万物和谐的生态价值之综合统一。实践维度,从道德主体的塑造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对企业、政府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生产性消费道德主体深入分析:与生产消费环节联系最紧密的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认定、利益取舍并塑造企业伦理文化很重要;在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活动中承担思想引领和道德规范的政府,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有效协调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全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生态消费伦理是关键;作为微观层面直接行为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形成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正确道德认识,使之行为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是生产性消费活动符合伦理、契合道德规范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生产性消费行为,实现道德主体从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认同,并依靠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规范,使得生产性消费活动呈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和伦理向度,以此构建既促进生产发展、又符合生态效益的生产性消费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把着力点置于生产性消费环节,实质是将解决生态的问题前置,从环境恶化的源头剖析和解读。以伦理的角度引导生产性消费活动,用道德的规范约束生产性消费行为,形成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生产性消费伦理,这也是伦理学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现实依托。

臧芹[8](2017)在《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以湖北浮桥河为例》文中提出旅游业发展伊始被业界称之为“无烟工业”,但是兴建旅游景区、开发旅游产品可能会引起景区同质化、景区及其周边生态坏境遭受威胁、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受到扰乱、景区内污水排放不达标、资源浪费等现象,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并质疑“无烟工业”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在一段时间内,政府、企业以及旅游界内专家学者在一个尴尬的困境中面临选择:“到底是该放缓甚至放弃旅游业的发展换来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持?还是继续发展旅游业,以其收入来治理发展旅游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在这个尴尬两难的背景下,产业生态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被引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之中。旅游产业生态化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型的发展理念被引入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探索之中。旅游产业生态化强调将清洁生产、低碳发展、循环利用、生态设计等发展理念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强调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为修护湿地生态环境、有效保持湿面积,正鼓励开发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但是部分开发者在湿地公园开发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其开发建设的初衷,使湿地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凸显,湿地也因开发建设不合理等出现了湿地面积大规模退化、湿地科研教育和生态功能逐渐减弱等“非生态化”现象。而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中相关的生态设计、生态开发及生态管理理念对于有效规避湿地公园开发建设中的“非生态化”现象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探索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无疑能对我国湿地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研究做梳理与回顾,并发现有关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的理论较多,相关的实证及案例(景区)研究较少;研究的层次还有待深入,建构一个完整的有关旅游产业生态化的理论体系及框架十分必要;开展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的研究也属必然。基于此,本文选取湖北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区,在对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旅游产业生态化理论应用于实践,构建出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体系框架,并对旅游产业生态化进程中各个要素实施生态化的方法及策略提出可行性及操作性建议。本研究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梳理与分析国内外有关产业生态化、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研究发现将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研究较少,凸显了本研究的重要性。第二章,对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框架体系及实现路径,为后文中国家湿地公园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在深入探究国家湿地公园内涵、本质特征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出国家湿地公园实行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必要性等。第四章,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发现状、资源条件及优劣势等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该湿地公园走旅游产业生态化之路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等。第五章,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及相关理论分析,构建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框架体系,探究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具体路径。第六章,由具体到一般,分析研究为保障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顺利实现应实施的相关策略及对策。第七章,是本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展望。

吴月[9](2017)在《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自古以来,人类始终在为找寻合乎人性的幸福生活方式而求索。这意味着人类的任何活动离开了价值考量都难以被称其为合乎人性的幸福生活方式。这一点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犹是如此。“知识的空前碎片化”将原本同宗共源的经济学与伦理学彻底决裂开来,使经济学演化为一门纯粹精于算计追求物质善的工具,愈发偏离了人类对合乎人性的幸福生活方式的追寻。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类行为动机除了追求单纯物质善外,还应表现出友善特征。为此,我们不能仅关心经济活动的逻辑问题,也应该对人类经济活动能成为合乎人性的幸福生活方式给予深层的伦理思考,也即我们应把追求物质之善的经济行为置于人性之善或人性完善的整体目标中加以审视,使经济行为和活动内蕴的充分道德理由得以彰显,以此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实践。我国产业转移是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强有力推动下以及国内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呈现出域外产业转移和域内产业转移两大路径。我国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是人类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必然结果,在其本质上是人本身的活动,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始终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性之善的价值追求,这也正契合了环境正义经由人与人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最终导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致思理路,使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这一研究议题得以成立。基于此,本文立足马克思唯物史观,拟从环境正义的价值基础出发,确认自然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以及环境主体生存性环境权和程序性环境权的统一,充分肯定了承认正义与分配正义作为环境正义之价值标准对环境正义内涵的彰显,对我国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进行了全面解读。实践证明,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向我国本土的域外产业转移在追求物质善方面已展现出惊人的强大动力,却掩盖了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在环境权利享有以及环境资源和环境责任分担上的不正义,着实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由产业转移对我国实行生态殖民主义,追根溯源更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奉行的价值精神从对自然到对人的剥削和奴役。因此,要重拾我国域外产业转移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人性之善的价值追求,不得不寄希望于消灭私有制及其价值体系,建构合乎人本性的生产方式及与其连在一起的正义的社会制度。纵观我国域内产业转移实践,看似你情我愿的产业转移,不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更呈现出东中西部环境差距和城乡环境二元化格局,深刻揭露出我国产业转移各主体对自然资源价值和公民环境权的承认不正义以及主体间环境利益和环境责任的分配不正义。面对我国域内产业转移中的种种环境不正义,本文不仅从自然资源的特殊性、资源依赖型经济生产方式以及类主体经济理性膨胀反思了产业转移类主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从现有的社会制度中去寻根朔源,检讨了与产业转移相关的制度设置、制度运行及制度矫正。最后,为实现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我们必须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坚持发展与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从观念到实践彻底转变,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培育主体生态品格,构建正义制度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期最终使我国产业转移在有效实现人类物质善的基础上达成人性之善或人类幸福。

张保明[10](2016)在《企业生态化发展的政府引导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文明提升和生活品质享受,但工业的过度无节制扩张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导致了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土地退化等种种环境问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出现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生态危机。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市场主体地位,是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企业的核心目标是自我增值,在生态化转型过程中一直是一个充满着悖论的矛盾统一体。政府作为国家管理者,社会利益的协调者,必须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主动引导企业走生态化道路。本文在收集、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期刊、论文、报纸、电子读物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生态化及企业生态化的内涵与外延,并以此为基础,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美国、日本、德国在引导企业进行生态化道路上的探索和各自特点,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我国引导企业进行生态化道路的具体实践建议。

二、走生态型工业发展之路 实现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生态型工业发展之路 实现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导向下的湖北省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咸宁市幕阜山铜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发展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
        1.1.2 新时代下乡村规划提出的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理论研究
        1.2.2 国内外实践研究
        1.2.3 总结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
        1.5.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5.2 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振兴
        2.1.2 美丽乡村
        2.1.3 生态振兴与美丽乡村的内在关系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4 设计结合自然理论
第3章 生态导向下的湖北省乡村规划策略
    3.1 生态导向下的湖北省乡村规划目标
    3.2 生态导向下的湖北省乡村规划原则
        3.2.1 自然为主
        3.2.2 量力而行
        3.2.3 发展适应环境
        3.2.4 因地制宜、突显特色
        3.2.5 生态成本最小化、经济收益最大化
    3.3 生态导向下湖北省乡村规划策略
        3.3.1 以“自然生态美丽”为核心目标
        3.3.2 以“人居环境美丽”为基本需求
        3.3.3 以“生态产业美丽”为经济基础
    3.4 生态导向下湖北省乡村规划实施建议
        3.4.1 规划编制建议
        3.4.2 实施过程建议
        3.4.3 实施保障建议
第4章 生态导向下的咸宁市幕阜山区乡村规划策略
    4.1 咸宁市幕阜山区基本概况
        4.1.1 地理交通
        4.1.2 人口情况
        4.1.3 自然条件
        4.1.4 旅游资源
    4.2 咸宁市幕阜山区乡村规划面临的问题
        4.2.1 自然生态问题
        4.2.2 人居环境问题
        4.2.3 产业污染问题
    4.3 咸宁市幕阜山区乡村自然生态规划策略
        4.3.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4.3.2 修复受损自然环境,恢复主要生态功能
    4.4 咸宁市幕阜山区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4.4.1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4.4.2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4.5 咸宁市幕阜山区乡村生态产业规划策略
        4.5.1 传统产业生态转型
        4.5.2 发展生态绿色产业
第5章 生态导向下的咸宁市幕阜山区铜钟村规划实践
    5.1 铜钟村基本概况
        5.1.1 地理条件
        5.1.2 人口结构
        5.1.3 农业生产
    5.2 铜钟村规划方案
        5.2.1 生态保护规划
        5.2.2 人居环境规划
        5.2.3 产业发展规划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皖西南地区望江县美丽乡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背景
        1.1.2 省级背景
        1.1.3 县域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美丽乡村规划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辨析
        2.1.1 美丽乡村的界定与内涵
        2.1.2 乡村振兴战略概念解析
        2.1.3 新时代背景下望江县美丽乡村内涵
    2.2 美丽乡村规划的相关理论
        2.2.1 乡村地理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经济学理论
        2.2.4 城乡统筹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望江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研究
    3.1 望江县基本概况
        3.1.1 地形地貌局限性
        3.1.2 生态坏境优越性
        3.1.3 望江文化的独特性
    3.2 望江县乡村现状特点
        3.2.1 村庄规模分布差异较大
        3.2.2 村庄建筑风貌缺乏统一
        3.2.3 产业模式单一
        3.2.4 缺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3.2.5 村庄人居环境较差
    3.3 望江县美丽乡村已建模式研究
        3.3.1 产业发展型——鸦滩村
        3.3.2 生态保护型——泊湖村
        3.3.3 休闲旅游型——香茗村
        3.3.4 文化传承型——雷池村
        3.3.5 小结
    3.4 本章小结
4 望江县美丽乡村评价体系构建
    4.1 美丽乡村评价体系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行性原则
        4.1.4 实用性原则
        4.1.5 前瞻性原则
        4.1.6 导向性原则
    4.2 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生态环境指标
        4.2.2 人居环境指标
        4.2.3 产业发展指标
        4.2.4 乡风文明指标
        4.2.5 村民满意度
    4.3 评价方法的选取
    4.4 评价体系的构建
        4.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4.2 构造判断矩阵
        4.4.3 一致性检验
        4.4.4 指标权重确定
        4.4.5 求判断矩阵
    4.5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
        4.5.1 评分标准划分
        4.5.2 结果分析
    4.6 望江县美丽乡村建设难点
        4.6.1 乡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矛盾
        4.6.2 资金短缺不足以支撑乡村建设
        4.6.3 人才流失严重
        4.6.4 村民普遍思想滞后
        4.6.5 文化传承困难
    4.7 望江县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4.7.1 规划先行,保护生态环境
        4.7.2 优化资源配置
        4.7.3 引进人才,提升村庄就业环境
        4.7.4 加大宣传教育,转变村民思想观念
        4.7.5 推进传统文化建设
    4.8 本章小结
5 望江县美丽乡村规划策略探析
    5.1 县域层面美丽乡村实践研究
        5.1.1 规划目标
        5.1.2 规划原则
        5.1.3 规划内容
        5.1.4 望江县美丽乡村功能结构分类
    5.2 乡镇层面美丽乡村实践研究——以凉泉乡为例
        5.2.1 现状概况
        5.2.2 上位规划解读
        5.2.3 规划理念
        5.2.4 规划结构
        5.2.5 规划内容
    5.3 村庄层面美丽乡村实践研究——以凉泉村为例
        5.3.1 现状概况
        5.3.2 综合评价
        5.3.3 现状问题总结
        5.3.4 规划理念
        5.3.5 规划结构
        5.3.6 规划内容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之处
    6.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3)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二、研究述评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国内研究回顾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致谢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2.3 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1.3 核心概念释义
        1.3.1 小城镇
        1.3.2 新型城镇化
        1.3.3 治理与善治
        1.3.4 生态治理现代化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2.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分析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
        2.1.2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2.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
    2.2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2.2.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2.2.2 新型城镇化推动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2.2.3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契合
    2.3 理念、主体、方式和制度的现代化: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2.3.1 基于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现代化
        2.3.2 基于复合型结构的治理主体现代化
        2.3.3 基于行为手段的治理方式现代化
        2.3.4 基于可持续性的治理制度现代化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困境
    3.1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3.1.1 长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3.1.2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的基本特征
        3.1.3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
    3.2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演变
        3.2.1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过程
        3.2.2 当前社会变革对小城镇生态治理的挑战
    3.3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实困境
        3.3.1 主体结构单一阻碍协同治理的实现
        3.3.2 管理方式落后制约生态治理效率
        3.3.3 制度缺位造成资源投入与服务供给不足
第4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4.1 理念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发展滞后
        4.1.1 绿色发展理念不足
        4.1.2 镇村生态文化断裂
    4.2 主体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失衡
        4.2.1 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单一
        4.2.2 多元主体协同失效
    4.3 行为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落后
        4.3.1 生态治理法治化能力欠缺
        4.3.2 生态治理文明化程度不够
        4.3.3 生态治理民主化不充分
        4.3.4 生态治理缺乏科学手段
    4.4 制度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缺位
        4.4.1 生态治理制度供给不足
        4.4.2 生态治理制度运行不畅
第5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
    5.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向度
        5.1.1 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基本构成
        5.1.2 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实践原则
    5.2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向度
        5.2.1 复合型生态治理结构的构建
        5.2.2 生态治理主体整体性功能的最大化
        5.2.3 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协调互动
    5.3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行为向度
        5.3.1 生态治理方式现代化的物质动因
        5.3.2 民主、文明、法治和科学的生态治理方式
        5.3.3 生态治理方式现代化的行动准则
    5.4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向度
        5.4.1 政府与市场融合下的制度设计
        5.4.2 回应现实需求的生态治理制度供给
        5.4.3 面对生态治理实践的制度动态演进
第6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6.1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6.1.1 树牢新时代”两山论”的生态思想
        6.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治理理念
        6.1.3 培育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
        6.1.4 重塑以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镇村生态文化
    6.2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的现代化
        6.2.1 完善小城镇生态治理的主体结构
        6.2.2 发挥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生态职能
        6.2.3 实现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合作共治
    6.3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6.3.1 生态治理方式的民主化
        6.3.2 生态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6.3.3 生态治理方式的文明化
        6.3.4 生态治理方式的科学化
    6.4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
        6.4.1 完善小城镇生态保护与管理的法律制度
        6.4.2 健全小城镇生态治理的运行机制
        6.4.3 创新小城镇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县域生态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简要的评价
    1.3 本项研究的视角及方法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结构及创新
        1.4.1 逻辑结构
        1.4.2 创新意图
第2章 县域生态治理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县域生态治理概念界定
        2.1.1 县域治理
        2.1.2 生态治理
    2.2 县域生态治理理论基础
        2.2.1 协调发展理念
        2.2.2 科学发展观
        2.2.3 习近平“两山”重要思想
第3章 仙居县域生态治理实践路径研究
    3.1 仙居县发展历史演变
    3.2 仙居县生态治理实践探索
        3.2.1 生态建县战略
        3.2.2 环境整治
        3.2.3 全面推进县域绿色化发展和改革
第4章 仙居县域生态治理的优势与挑战
    4.1 仙居县域生态治理的优势
        4.1.1 先进执政理念和优化政治保障
        4.1.2 各领域生态治理成效
        4.1.3 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
    4.2 仙居县域生态治理的挑战
        4.2.1 政府领域:纵向执政压力与横向执政博弈
        4.2.2 市场领域:企业污染行为与生态责任
        4.2.3 社会领域:公民、社会组织与媒体
第5章 探索解决县域生态治理的现实困境
    5.1 绿色执政体系:以政府为主体
        5.1.1 树立绿色政绩观
        5.1.2 完善生态治理制度体系
        5.1.3 健全生态治理保障机制
        5.1.4 建立区块差异化考核机制
    5.2 绿色产业发展体系:以企业为主体
        5.2.1 树立绿色生产观
        5.2.2 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经济评价体系
        5.2.3 科技创新下的绿色生产方式
    5.3 绿色生活方式:以公众为主体
        5.3.1 树立绿色生活观
        5.3.2 坚持绿色消费方式
        5.3.3 推广绿色价值观
        5.3.4 促进社会组织的参与监督
第6章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源流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构架与方法
        一、结构体系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一、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生产性消费的伦理失范问题
    第一节 消费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阐释
        一、消费的界定与分类
        二、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释义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异化导致伦理失范
        一、生产性消费模式的历史演变
        二、生产性消费的异化
        三、生产性消费的内在矛盾与伦理约束
    第三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造成的生态困境
        一、世界范围内自然界的破怀
        二、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第二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的理性反思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观主导下的生态伦理失范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评价
        二、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性伦理失范的表现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伦理失范
        一、“资本逻辑”阐释及其影响
        二、“资本逻辑”主导下经济伦理失范的表现
    第三节 工业文明“线性非循环”思维下的实践伦理失范
        一、“线性非循环”思维的伦理缺失
        二、“线性非循环”思维主导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第三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模式
    第一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适度消费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实践模式
        一、循环经济模式
        二、再生资源产业模式
        三、绿色消费模式
第四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
    第一节 经济伦理维度
        一、经济行为的德性体现
        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生态体现
        三、效益统一与环境协调
    第二节 生态伦理维度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论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生产性消费的本质
    第三节 社会价值维度
        一、社会稳定
        二、社会和谐
        三、社会与自然和谐
    第四节 人本价值维度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人自身的和谐
        三、人的自然解放
第五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道德主体
    第一节 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
        一、企业是生产性消费的道德主体
        二、企业是“经济实体”和“伦理实体”的统一
        三、塑造人格化的企业伦理
        四、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辩证统一
    第二节 政府的道德主体地位
        一、政府职能与伦理责任
        二、政府生产性消费伦理责任适用范围与表现形式
        三、生态型政府的建立
    第三节 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
        一、个体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
        二、道德主体对自然界的认知
        三、道德主体身份的转换
第六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
    第一节 道德教化
        一、道德教化的内涵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三、道德教化的路径
    第二节 理性转换
        一、理性的释义
        二、经济理性批判
        三、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
    第三节 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解读
        二、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三、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第四节 制度保障
        一、伦理制度
        二、法律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论文及着作
致谢

(8)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以湖北浮桥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亟需旅游产业生态化助力
        二、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的耦合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三、景区生态化发展是推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
        四、湿地公园走旅游产业生态化之路是增强其综合竞争力的制胜点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产业生态化研究
        二、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
        三、景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选题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概念与特征
        一、生态化
        二、产业生态化
        三、旅游产业生态化
        四、旅游产业生态化特征
    第二节 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理论基础
        一、产业生态学理论
        二、循环经济理论
        三、生态经济理论
        四、低碳经济理论
    第三节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本框架
        一、旅游产业系统的生态化
        二、旅游产品生态化
        三、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
        四、景观生态化规划与建设
        五、旅游管理生态化
    第四节 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
        一、指导层面:以产业生态学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方式
        二、核心层面:利用先进技术,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辅助层面:通过合理规范及引导,规范各旅游参与者旅游行为
第三章 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基础性分析
    第一节 国家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
        一、湿地
        二、湿地公园
        三、国家湿地公园
        四、国家湿地公园与旅游产业生态化
    第二节 国家湿地公园基本特征
        一、典型的自然景观性特征
        二、生态保护与休闲娱乐教育的双重性
        三、地域文化的突出性及特色性
        四、开发建设及管理过程的复杂性
    第三节 实施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必要性
        一、维持湿地生态平衡,保持物种多样性的迫切要求
        二、丰富国家湿地公园文化内涵,突出本土特色的现实需要
        三、提高国家湿地公园附加值,增加湿地用途的有效路径
        四、促进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四节 实施旅游产业生态化相关政策分析
        一、国家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的相关政策分析
        二、国家湿地公园实施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政策分析
第四章 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湖北浮桥河案例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区位条件
        二、社会经济
        三、旅游资源
        四、旅游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SWOT分析
        一、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优势
        二、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劣势
        三、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机遇
        四、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战略
        一、湿地保护先行,因地制宜开发战略
        二、彰显特色的开发战略
        三、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参与战略
        四、人才主导战略
    第四节 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二、发展目标: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效益目标:维持湿地良好生态环境
        四、社会效益目标:让社区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第五节 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
第五章 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路径—湖北浮桥河案例
    第一节 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分析
    第二节 旅游供给生态化
        一、旅游项目生态化
        二、旅游商品生态化
        三、旅游线路生态化
        四、旅游交通生态化
        五、景观建设生态化
        六、旅游配套设施生态化
    第三节 旅游需求生态化
    第四节 旅游管理生态化
        一、旅游企业生态化
        二、社区管理生态化
第六章 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策略及对策
    第一节 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引导策略
        一、制定有利的财政激励政策
        二、实行有效的约束机制
    第二节 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规制保障策略
        一、完善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建设的相关标准
        二、用法律法规明确相关利益群体责任
    第三节 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技术支撑策略
        一、建立产研结合机制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三、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第四节 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社区参与策略
        一、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济建设
        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概述
    第一节 我国产业转移实践及其伦理意蕴
        一、我国产业转移的产生及其特征
        二、我国产业转移发生的合理性基础
        三、我国产业转移的价值圭臬
    第二节 环境正义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环境正义思想梳理
        二、环境正义的解读
    第三节 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
        一、我国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内涵
        二、我国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的价值基础
        三、我国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的价值标准
第二章 域外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不正义
    第一节 域外产业转移中的环境问题表象
        一、污染转移致使环境污染蔓延
        二、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致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第二节 域外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不正义表征
        一、生态殖民主义的产生
        二、生态殖民主义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域外产业转移中环境不正义的深度反思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扩张逻辑
        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的张扬
        三、工具理性价值的膨胀
    第四节 域外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的实现限度
第三章 域内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不正义
    第一节 域内产业转移引发的环境差距格局
        一、东中西部呈现环境差距格局
        二、城乡环境二元化趋势明显
    第二节 域内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不正义表征
        一、域内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承认不正义
        二、域内产业转移中的环境分配不正义
    第三节 域内产业转移中环境不正义的深度思考
        一、类主体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二、社会制度安排的反思
第四章 我国产业转移中环境正义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坚持生态文明价值观指导
        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人公平
    第二节 培育主体生态人格
        一、生态人格的内涵
        二、我国产业转移主体生态人格的具体维度
        三、我国产业转移主体生态人格的培育
    第三节 建立正义的制度体系
        一、制度设置之正义
        二、制度运行之正义
    第四节 发展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缘起
        二、循环经济的伦理意蕴
        三、循环经济的实践指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后记

(10)企业生态化发展的政府引导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国内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性
    一、生态化的涵义
    二、企业生态化的涵义
    三、我国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性
        (一)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 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 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制
        (四) 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要求
第二章 国内企业生态化政府引导的现状
    一、政府引导下国内企业生态化取得的成就
        (一) 清洁生产快速发展
        (二) 大力推广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三) 生态农业成为经济新增长力量
        (四) 政策法规逐渐形成体系
    二、国内企业生态化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 产业分布不合理
        (二) 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
        (三) 生态技术相对落后
第三章 国内企业生态化政府引导的瓶颈分析
    一、市括经济的逐利本质
    二、政府生态政策不完善
        (一) 政策更新速度缓慢
        (二) 标准制定方向单一
        (三) 对企业的激励不够
    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难
        (一) 企业缺乏守法动力
        (二) 企业缺乏生态资金
        (三) 企业缺乏生态人才
    四、生态技术革新程度低
    五、环保非政府组织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
第四章 国外企业生态化政府引导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企业生态化政府引导实践
        (一) 推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二) 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实施清洁生产
        (三) 加大能源循环使用
        (四) 大力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公民绿色消费
    二、日本企业生态化政府引导实践
        (一) 要求企业必须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企业战略一部分
        (二) 大力推行循环经济
        (三) 逐步发展新兴产业模式
        (四) 促进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模式为生态化模式
    三、德国企业生态化政府引导实践
        (一) 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
        (二) 引导性税收政策
        (三) 完善的垃圾处理政策
        (四) 开创DSD双元回收系统
    四、国外企业生态化的启示
        (一) 遵循时代发展潮流,稳步推进企业生态化
        (二) 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三) 积极发展静脉产业
        (四) 建立健全企业生态化管理制度
        (五) 促进社会环保组织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章 政府引导企业生态化的路径
    一、创新生态化发展制度机制
        (一) 引导企业生态化发展的产业政策
        (二) 引导企业生态化发展的技术政策
        (三) 引导企业生态化发展的财税政策
        (四) 引导企业生态化发展的价格政策
    二、完善生态化发展法律体系
        (一) 加快法律法规建设
        (二) 完善绿色监督制度
    三、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生态化发展机制
        (一) 建设生态型政府
        (二) 建设生态型市场
        (三) 建设生态型社会
    四、宣扬“生态文明”观念,倡导绿色消费
    五、建立社会配套服务体系,助力企业生态化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走生态型工业发展之路 实现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导向下的湖北省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咸宁市幕阜山铜钟村为例[D]. 熊业明.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2]皖西南地区望江县美丽乡村规划研究[D]. 王佩瑶.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3]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黄军.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6]县域生态治理研究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D]. 陈梦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D]. 古璇. 东南大学, 2018(01)
  • [8]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以湖北浮桥河为例[D]. 臧芹.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9]我国产业转移中的环境正义问题研究[D]. 吴月.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企业生态化发展的政府引导路径研究[D]. 张保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走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实现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